探索月球的奥秘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23 18:39:58

探索月球的奥秘作文

探索月球的奥秘作文篇1

未来的月球有很多云彩,这些云彩上有各种各样的楼房。也许你会问,这样怎么上去住呀?这你不必担心,云朵上有一束光,只要你走到光底下,那束光就会带你到上面去住,这样你就不必担心怎么上去住了。你还有问题吗?没有的话我可就继续说下去了!

未来的月球上还有银行和游乐园等一些生活中必要的东西,只不过在地底下呢。地底下有一个电梯,电梯底下装有“命令器”,只要你对“命令器”说你要去的地方,电梯就会带你去你要到的地方,。另外,如果你是小偷,你可是上我的当了,因为电梯还有自动分辨器,只要你想偷东西,电梯就会用“超时空转换”把你转到金星上,什么时候你不想偷东西了,电梯就会把你转换回来。未来的月球还有“三色树”它们分别是黄树、绿树和红树。绿树是地球上的树。黄树可以的发射光线,把偷果子的人一网打尽。红树可以在一秒中结出一万多个果子,让人们不必担心水果卖完了。有了“三色树”月球会让人们生活得更好。

人们如果要到月球上行走,非常方便。因为大家穿的鞋都是特制的,这种鞋可以产生地球引力,让你直接行走。省得天天跳着走。

你如果渴了,没问题!我们每三个小时都会下一场雨,而且下的雨都是饮用水,让你增加水份。这样既可以解渴又可以让植物喝饱水,健健康康地生长。

未来的月球安全性能也很好。因为我们为你准备了外星危险物回收机,它可以当小行星向月球奔去时阻止危险,并且将它变成几种生活用品,对人类的生活也有不小的帮助。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个“第二家园”绝对会出现的。所以,我们要从小学好知识,将来让祖国的科技更棒更好!

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我梦到了未来的月球,梦到了我到了月球上。在不知道多少年后的一天,人类登月的梦想实现了。人类在月球上的基地已经建成了,一批又一批的人迁入基地开始新的是生活。月球上的宝贵资源对人类来说,可真是价值惊人啊。地球上稀有的铀、钍、稀土等,而在月球上却十分充足。而且,在月球上的玄武岩里的钛铁矿的体积占了百分之二十五,钛大概有100万亿吨以上,这个数目多得惊人啊,并且人类能直接利用这些石头来生产水、液氧燃料等等。月球可真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啊!难怪人类一直都梦寐着登月啦,现在梦想终于实现了,我正在赞叹道……

梦醒了,我回到了地球上。现在,正是夜晚,抬起头来便望见了月亮。此时此刻的月亮是那么的寒冷,如果你去了会变得很孤单;如果你去了,可能难以活下去。尽管月亮是寒冷的,但我相信,月亮上真的有美丽的仙女嫦娥,有桂花树,有可爱的玉兔,我们还可以在月球上遥望海蓝色的地球呢。

我相信会有那么的一天,因为物理,使一切都有可能。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能制造出电灯、飞机、火车、轮船呢?在那个年代的人会想到有飞机的可能性吗?但物理使飞机成了铁证如山的事实,使前人所认为的不可能成为可能。这就是物理了。人们以前能根据物理的原理来制造它们出来,那将来,人们也一定能根据物理的原理,让我们在月球上居住的。这不是没有可能的哦,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就能吃到从月球上“进口”的冰淇淋呢!

探索月球的奥秘作文篇2

大家好!我叫王乐胜。我想,每个人一定都有自己的愿望吧,那我就说说我的愿望。

我的愿望是长大当一名宇航员。因为宇航员能登上宇宙,能探索出宇宙的奥秘,能知道太空中还有哪些星球。现在我就知道一些星球的名字,比如:地球、月球、太阳、水星、火星、金星……

我想当宇航员还因为老师在课堂上讲21课《太阳》和22课《月球之谜》时说,关于太阳和月亮,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我们去探索。我对课文中提到的一些问题很感兴趣,比如:月球的年龄比地球的大还是小?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的晚还是早?月球上的尘土真的有杀菌作用吗……我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探索出这些问题的答案,而且我要探索出宇宙全部的秘密。我想,这是宇航员应该做的事。另外,我还要为小朋友们写出一些关于宇宙奥秘的文章,让下一代的小朋友们也对宇宙产生兴趣,也去当宇航员,探索出我们没有发现的秘密,让他们一代传一代。

现在我要好好学习,争取让我的愿望早日变为现实。

探索月球的奥秘作文篇3

一天,我带着一支太空探险队,乘宇宙飞船6号来到了月球。啊,好大呀!好高的山呀!这里有丘陵高原,还有江河湖海,遍地生长着树木杂草,只是没有人类的足迹。我们全体队员踏着荒原,攀着山路,去探索无穷的奥秘,规划着美好的未来。

连日的疲劳被无限的兴奋战胜了。经过勘察,发现那一座座高山下埋藏着丰富的煤炭、铁、铜,那边山脚下汩汩地冒着黄澄澄的原油。哎呀,月球上的地下矿藏是多么丰富呀!我想,这里可以兴办许多煤炭公司、钢铁公司、石油公司,地球上那些待业青年不都可以来这里就业了吗?太好了!

我们昼夜兼程,马不停蹄地向前走啊走。看,这里多么开阔,完全可以在这里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可以修建商厦、宾馆、银行、居民住宅、政府办公楼、影剧院、滑冰场,还可以建飞机场、火车站。

嘿!前面风景旖旎,是一个理想的旅游开发区。对,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然风景,把世界上的游人都吸引到这里来,让他们饱览月球上无限美好的独特风光。

我带着太空探险队在月球上走啊走,无数个奥秘被我们发现,宏伟的开发规划也拟订出来了。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我当选为月球总统。我很快组成了内阁,安排好了政府人员,并立即开展工作。我们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让精神、物质两个文明之花在月球上开放。我们是月球上的第一代主人!我们生活在这里是多么幸福,多么自由啊!

我跃身飞起,却跌了一跤,睁开睡眼,还是满天星星。啊,我做了一个美梦。

不,这是梦,又非梦。这是美好的未来。

简评:

探索月球的奥秘作文篇4

那是1912年8月7日,为破解一桩奥秘,奥地利物理学家维克多·赫斯登上了一个气球。气球上搭载着三部验电器,用途是探查大气层中的带电微粒。大气层中不可见的微粒是一个颇为古老的谜题——早在1785年,这样的微粒就被探查到,但是人们一直没有搞清楚它们究竟来自哪里。

早晨6时刚过,赫斯乘坐的气球从波西米亚城镇乌斯季升空。6小时后,气球升至5300米高空,然后降落在柏林附近。在此过程中,赫斯取得了一个重要发现:他的验电器在离地4500米处记录到的带电微粒的数量是地面的带电微粒的3倍,这证明了这些微粒并非来自地球自身,而是来自太空。此前,人们利用验电器,在地下、水中和埃菲尔铁塔上进行的实验都未获得确定性的结论。赫斯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奥地利物理学家维克多·赫斯1912年进行气球探测试验的场景(绘画及实景)

神秘的宇宙射线

时至今日,赫斯的气球之行已过去百年,而科学家仍在研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知道的东西——宇宙射线。其实,谓之“宇宙射线”是当时的一种误导,它们其实是一直以来“轰击”地球的亚原子微粒,或者说是从遥远的地方跑到地球的“太空旅行者”。其中一部分来自银河系以内,另一部分以极大能量撞击地球,它们无疑来自银河系以外。

大约90%的宇宙射线以高能质子的形式到达地球,可能只有1%是电子,其余的都比原子核重,例如氦和铁——这便是科学家知道的关于宇宙射线的所有知识。

那么,宇宙射线究竟来自何方?它们是怎样来到地球的?谁是超高能宇宙射线的“引擎”?无人能给出准确答案。要知道,分享宇宙射线的“故事”可不容易。除了在太阳爆发期间产生的一些低能量宇宙射线外,其余的宇宙射线大都来历不明——它们迂回地来到地球,因而将来时路上的一切痕迹都抹掉了。神秘而罕见的超高能宇宙射线挑战着科学家的想象力。科学家认为,发射超高能宇宙射线的“引擎”一定是宇宙间最大的“引擎”——他们称之为“天体物理加速器”。

科学家在地下、海面下和太空中建造了强力探测器,以期查明有关宇宙射线的种种。最近的探索证明,银河系内部的超新星会加速宇宙射线;科学家还发现了来自更远处的超高能宇宙射线的化学组成元素的线索。但是,至今仍然无人知道把这些高能的“宇宙访客”发射进太空的“引擎”究竟是什么。步赫斯之后尘,过去10年来,在寒冷的南极冰盖上空集聚了一系列的气球试验。南极冰盖堪称“天然的通用实验室”,它的反射性或许有助于揭示超高能宇宙射线背后的匿名加速器。

超新星和“超级泡泡”

相对来说,科学家对于来自银河系内的宇宙射线的了解较多一些。银河系宇宙射线很常见,每分钟经过你的拇指的微粒大约有10个。如果是在地球大气层以上,这个数量则会达到50倍,这也就是为什么说长时间太空飞行有风险的原因之一。星系宇宙射线以0~10的18次方电子伏特的能量到达地球,其最大能量是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中质子碰撞所产生能量的数万倍。不过,大多数射线的能量在1亿~100亿电子伏特之间。由于带电,处于这些能量级的射线会被磁场束缚。一颗在银河系中“流浪”,最终到达地球的微粒所采取的应该是醉汉的步态,它最终到达地球时的方向与它当初出发时的方向无关(行星和恒星等大型天体的磁场能让微粒的飞行轨迹发生偏移,星系本身的磁场也能捕获宇宙射线,而后让它们飞来飞去,就像装在密封瓶里的苍蝇一样)。

这些都让科学家很难跟踪它们的确切源头。不过,科学家认为他们至少已经找到了其中一个源头,那就是超新星(只可惜,还没有任何直接观测证据能把入射微粒和遥远的恒星爆发联系起来)。根据天体物理学,宇宙射线有可能来自于由超新星和狂暴巨恒星组成的狂乱加速器,因为由两者构成的混沌宇宙环境不仅能产生微粒,而且能捕捉微粒,并把它们射向周围,最终把它们踢出去。

如此之地被称为“超级泡泡”。美国宇航局的“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以下简称“费米”)最近的观测结果,已接近证实“超级泡泡”正是星系宇宙射线的加速器之一。

“费米”在窥视天鹅座“超级泡泡”(银河系中距离地球4500光年的一大片恒星形成区)时,看到了一大簇伽马射线,其分布与“超级泡泡”的形状很匹配。伽马射线是电磁辐射的一种高能形式。寻找伽马射线的“费米”之所以有助于科学家发现宇宙射线加速器,是因为伽马射线是在宇宙射线与星际介质交互作用时产生的,它们不带电,且直接指向自己的源头,那里也是宇宙射线的家园。

科学家获得的另一个证据是,星系宇宙射线中较重的元素也在这些“超级泡泡”中被“烹煮”。就像指纹一样,不同元素例如铁、镍和氖的比例可暗示宇宙射线的起源。宇宙射线中大约20%的材料被科学家称作“超级泡泡”材料,其余80%很可能是一般的星际材料,但其中大部分可能被用于为这些遥远的恒星加速。

利用在南极洲上空30000米以上高度飘飞的“老虎号”气球探测器(以下简称“老虎”)等装置,科学家正在解读这些元素之间的比例的故事。

“噢,我的上帝微粒”

不管是“超级泡泡”还是孤独的超新星,都不能揭开一个更大的奥秘:什么样的超巨大天体物理加速器才能让那些银河系外的超高能量的宇宙射线来到地球?在赫斯发现宇宙射线来自太空的证据50年后,科学家接待了一个不请自来的“客人”——一种能量为10的18次方电子伏特的微粒。1962年,这种微粒撞上了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个探测器阵列。1991年,比这种微粒的能量还高3倍的微粒击中了美国犹他州大学的“蝇眼”探测器。它被称作“噢,我的上帝微粒”。这样的亚原子微粒以前所未见的超高能量穿行,正是它们的到来,带来了新的奥秘:超高能宇宙射线。科学家至今仍在搜寻发射它们的超超级加速器。

一个好消息是,不像能量较低的星系亲戚,这些极高能宇宙射线在路途中未偏离方向,而是一直指向发源地。坏消息是,这些射线实在是太少见,科学家都没机会好好打量它们。较早的估计是,一颗这样的微粒登陆1平方千米空间的概率为100年1次,较新的估计则是1000年3次。为了研究如此罕见的微粒,科学家需要超巨大探测器。目前,“皮埃尔·奥格天文台”(以下简称“奥格”)拥有“最大探测器阵列”的头衔,它包括1600只每只装水12000升的水箱,它们的分布范围宽达3000平方千米以上。这个捕捉宇宙微粒的阵列蜷缩在阿根廷沙漠中的群山之间。

当宇宙微粒与另一种大气层原子(通常为氮原子核)碰撞时,它们会碎裂成许多较小的微粒,产生所谓的空气簇射,并最终落在多达3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这就是探测器阵列需要分布在一片广大区域内的原因之所在。当微粒击中水后,它们会产生一点点内部探测器可见的光线。其中一些能量形式是紫外光,能被另外一个24部荧光望远镜阵列看见。

2007年,一部超高能“引擎”被发现。当时,科学家报告了入射微粒和活跃的星系核——在遥远星系中央暴烈翻滚的超大质量黑洞——之间的一种诱人相关。在绘制的多个星系核图上,近30个微粒整齐地排成一线,这是超能宇宙射线“引擎”的良好指针。

远未破解的奥秘

然而,随着探测数据增多,这种关联消失了。接着,问题更加深化。较新数据暗示,超高能宇宙射线并非大多由质子组成,而是由较重的原子核如铁原子核构成。这几乎让科学家豁然开朗:较重的微粒携带更多电荷,因而更容易被加速到更快的速度。但仍不清楚的是,这些发现怎样与现行的高能物理理论切合。让科学家最吃惊的是,尽管有能量高达10的18次方电子伏特的超高能微粒,但更像铁的微粒却具有更高的能量。

虽然令人困惑,但如此场景可能与另一个令人难解的结果是一致的。科学家在2012年4月报告说,“南极”实验室的“冰立方”探测器(目前最领先的超级探测器,以下简称“冰立方”)未能识别到超高能宇宙射线源自伽马射线爆的任何迹象。隐身在南极冰下的“冰立方”占据1立方千米的空间。就像“奥格”的水箱一样,“冰立方”搜索的也是切伦科夫辐射——宇宙微粒与水(或冰)交互作用而产生的闪光。但与“奥格”不同的是,“冰立方”并不直接寻找宇宙射线。它聚焦的是中微子:一些高能宇宙射线穿越太空时产生的滑溜、可变形的微粒。像伽马射线一样,中微子也直线穿行,并指向故土。

在两年中观测了超过300次伽马射线爆之后,科学家却未能看见任何中微子。如果现行天体物理学理论无误,那么这一令人沮丧的结果就给伽马射线爆与超高能宇宙射线之间的关联打上了问号。然而,如果伽马射线爆出人意料地吐出较重的微粒,“奥格”和“冰立方”的探测结果就啮合了。较重的原子核如铁原子核的行为与质子不同,产生的中微子较少,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冰立方”没有发现伽马射线爆与中微子之间的关联。不过,这个奥秘依然远未破解。

不久之后,第二部大型中微子探测器阵列——“天坛无线电阵列”(以下简称“天坛”)就将与“冰立方”在南极联手。建立“天坛”的目的,是为了探测这样一种中微子:当银河系外的超高能宇宙射线被加速至与大爆炸剩下的热辐射交互的程度时,这种中微子就产生了。运用无线电波而非光线探测中微子自有优点:入射微粒的路径更长,冰对射电爆比对光线更透明。科学家眼下仍在构筑“天坛”,它的37部探测器将全部埋在冰下200米处,覆盖面积达200平方千米。

南极之所以在过去10年中成为研究宇宙射线的各个科学团队的汇聚点,是由于它那固定的冰反射器和季节风。在一些探测器深埋地下的同时,另一些探测器则乘坐气球高飞,被每年11月开始搅动的极地涡流带到大气层。气球被疾风带着环绕南极,一次可在空中飘浮几周时间,与赫斯当初的6小时相比已经有了长足进步。除了飞得更久之外,今天的气球也飞得更高,离地可达30000米以上。今天的气球还更大,大到能装下一个美式橄榄球场。南极宇宙射线气球探测器试验除了“老虎”外还有“安妮塔”,后者探测的是当高能微粒碎裂、造成无线电脉冲所产生的无线电波。这种无线电脉冲在南极洲被冰面反射掉,而“老虎”采用空中无线电天线阵列观察反射来的脉冲。

8年来,还有另一个气球试验——“安迪克”在“嗅闻”高能电子的水平。高能电子或许是未受重视的一类星系宇宙射线,不受重视的原因是它们在入射微粒总量中的比重相对低。而“安迪克”发现了奇怪之物:能量在3000亿~6500亿电子伏特之间的电子过于频繁地击中探测器,这用常规天体物理学无法解释。被捕捉到的210颗微粒暗示,潜伏在附近的某个或某些天体必定在把它们推至地球方向。稍晚时候,“安提克-4号”的跟进试验证实了最初发现的异常的确存在。这一发现引起了一系列疯狂猜测,其中包括暗物质源的可能性。但最可能的标准天体物理学解释看来是脉冲星,当然答案不可能这么简单——作为迅速旋转的中子星,虽然脉冲星或许能加速微粒,但微粒找不到容易出逃的路径。

破解宇宙射线之谜的线索,一点一滴地从地球不同地方浮现。它们既来自沙漠,也来自极地,还来自环绕地球的轨道器。然而,宇宙射线之谜依旧远远未解。终极答案可能将来自更大的探测器,甚至需要把探测器安装到月球背面(月球背对地球的那一面)。也许你会问,如此孜孜不倦的探索,究竟是为了什么?最可能的答案是,我们将认识到天体物理学的极端程度的前所未见。宇宙奥秘之多、之深奥,超出我们的想象。

探测器阵列

如今无论在地下、海里,还是天上,都有宇宙射线探测器,它们的目的都是试图弄清是什么东西在加速宇宙高能微粒。

陆地 对于地面上和地面下的宇宙射线探测器阵列来说,规模是个重要因素。庞大的探测器能提高捕捉到宇宙射线的机会。为了把规模提升至最大,一家名叫“图像远见”的公司正开发一种手机应用软件,它将把任何智能手机转变为一个宇宙射线天文台,从而让宇宙射线探测器阵列遍布全球。

海洋 不管是水还是冰,都有助于探测宇宙射线。一些科学家已经在使用水下望远镜。例如位于法国的地中海沿岸海底的与“冰立方”类似的“安塔雷斯”中微子望远镜。不过,并非所有探测器都处于如此幸运的位置。例如,“贝加尔深海中微子望远镜”已经被埋没在冰冷的西伯利亚湖中数年之久。

探索月球的奥秘作文篇5

一、内容的开放

教师既要保证活动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又要保证内容的可供选择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经常建立“课题超市”、“课题菜单”等,由学生自由选择课题,进行专题研究或体验活动。我把这节课的内容分成“月球奥秘知多少”、“探寻月亮运行情况”、“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我是月球小专家”四大版块,供学生们选择。

这节课的地点安排在计算机房,整个机房有56台电脑,不但相互联成局域网,而且直接与因特网相连,学生一人一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网络环境构造的是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相对于课堂上要小,这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自主权比较大,学生也可以从网络上收集到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拓宽知识面;还可以收集有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保证自己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搜出来的网址和资料特别多,学生就是花上几天几夜也看不完,这样可以使学生体验到: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和学会多少知识同样重要,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创新,这也是信息时代衡量一个人能力的一种标准。

二、过程的开放

要求学习的过程应是动态的、变化的。学生的活动表现、活动需求应是调整活动进程的基本依据。

同学们在网上搜寻时,常有同学把自己碰到的困难通过网络教室的深蓝易思软件向其他同学请教,相互探讨;也有同学则将自己感兴趣,认为是精彩的信息通过信息的形式向大家展示,如第三小组拟定课题“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并搜集了相关内容:各民族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绘画,还有与月亮有关的民风民俗、风景名胜。给大家,与大家交流,供同学参考。

经过将近20分钟的网上搜索、交流,学生们基本上都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并把自己找到的有用网页、资料存在共享文件夹中,把问题的答案写到了活动方案纸上。有的同学还浏览了其他同学从网上下载的资料。

集体交流开始了:每个组的汇报人都像一位节目主持人,先把自己组找到的有用网页,用大屏幕展示出来,并把其中的有用内容采用文字块的形式凸现出来,然后逐一表明自己的观点……其间有争论,但更多的是掌声。

三、空间的开放

指利用网络把以往固定的空间(教室)变为弹性的空间。打破单一的“课本空间”,进行网络形式的虚拟漫游。

由于是初次利用网络进行课堂教学,我还是与学生一起讨论,给这节课的四大版块分别确定关键词,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网上漫无边际地找,一节课毕竟只有四十分钟,学生上网找需要的知识,毕竟还不熟练,以后如果进行的多了,就没这个必要了。因为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因此我采用分组分块进行的办法,把以上内容分给四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要求:用www.Google.com和www.baidu.com搜索引擎进行网上搜索,小组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搜索结果,认为有价值的,就将资料下载到硬盘中,存放在公享文件夹中。

明确了学习的方法和任务后,同学们很快进入因特网,进行自主学习,纷纷进入一些天文网站,如:上海网上天文台http://www.astron.sh.cn、天似穹庐http://skyo.lamost.org等等;有的还进入通过搜索得到的有关“月球奥秘”的一些网站,如世纪家园http://www.astronmy.533.net;月亮网站http://www.moon.com.cn有的同学查到了月球的几大谜团;有的同学则搜到了有关月亮的文献记载;有的搜索到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还有的下载了许多赏月佳对、抒月诗歌…。同学们已经完全超越了时空,在网络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而此时,作为教师的我,始终穿梭于学生之间,和他们一起,对他们的学习给予必要的指导,但这种指导多数是操作方面和技术方面的,当然,由于网络上的信息非常丰富,容量特别大,学生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迅速进行归纳概括,往往只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不能形成知识体系,这时教师就要充分体现主导作用,或启发学生交流讨论,或进行示范性的概括,或在课件中列出要点,然后再让学生总结。对于知识概念和规律的概括,则更多地是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得出。

四、评价的开放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活动结果的表现形式要具有多样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知识概述,诗歌诵读,调查报告,图片说明等。二是活动得出的结论要具有多样性,既可以得出统一认识,也可以保留多种意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既可以形成完整结论,也可以留有一块空白。

经过集体展示与交流,同学们对“探索月球奥秘”的有关知识都已经了解的一清二楚,笔记本上也记得满满的。我及时对各小组进行简略的评价,一般以肯定为主,并对前面所提的几个问题,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也作了适当的点评,特别对本节课的知识性问题,作了系统的总结。最后利用事先做好的网络课件,启动在线评价,不同的同学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试题库,试题则采用电脑随机抽题,在线评价,使学生及时明白自己在这堂课中掌握了哪些知识,还存在哪些不足。估计不少同学心中还有一些疑问,教师再向同学推荐几个比较好的网站,供同学们课后进一步查询,以获取更多的知识。

二、师生关系的开放

在人格上,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相与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角色上,师生应视活动的需要而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是合作学习者、咨询者,也可以是协商者、促进者。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本着“分工协作”的原则,扮演不同的角色。

不难看出,网络环境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堂教学,主要适宜于:不便通过参观访问进行探究的,或仅靠讲解、阅读等方式较难掌握的教学内容,像“月球的奥秘”,我们的学生虽然能从书上获取解释,但觉得很抽象,深不可测,而网络上记载的“月球的奥秘”,不仅有文字图片介绍,还有动画制作,学生有直观感受,学生看了有亲近感,较易认同与内化。

运用网络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堂教学,能够使教学从教师传授为主,转变为学生主动查询、探究为主的教育,教师不再是讲台的“圣人”,课堂的主宰,而是过程的组织者,辅导者,服务者,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线索,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单一的学习行为转变为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的学习行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一切还有待于我们的继续探索。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学校教育所能给学生的知识不过是沧海一粟。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惟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正成为素质教育的新理念。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打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开创更有活力、更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大世界”。

参考资料: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黄伟《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中的误区辨析》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2年6月

[3]丁兴富等译 《网络教育---教学认知发展新视角》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年

探索月球的奥秘作文篇6

实际上,人类对太空的好奇和探索就从未停止过。有几次探索可以称得上是里程碑式的,比如1969年7月,“阿波罗号”飞船载着两名美国宇航员第一次成功登月,开启了人类探秘月球的篇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鲜为人知的是,这次登月行动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险象环生,甚至差点就功亏一篑。

第一个危机出现在飞船起飞之前。起飞前4小时,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享用发射前的最后一餐。他们一点也不知道,此刻,发射台上的火箭发生了燃料泄漏,技术人员正在紧急排除故障。

4小时后,两位宇航员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发射台前,在众人的欢呼声中他们鱼贯进入飞船。很快,发射进入了读秒阶段:“……5,4,3,2,1,点火!”随着一声巨响,火箭喷着烈焰拔地而起,直冲太空。宇航局的官员紧紧地捏着拳头,目光追随着火箭,额头上都冒出了冷汗。直到火箭的燃料燃烧完毕,与飞船顺利分离,他们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原来,刚才的故障很可能使火箭在点火时熄火,如果那样,箭体会在半秒钟内解体,而宇航员的逃生设施的反应时间是两秒钟。也就是说,一旦事故发生,宇航员根本没办法生还。

进入月球轨道后,宇航员们开始为这次旅行中最危险的部分作准备。可是,就在即将着陆月球的关键时刻,飞船上的电脑突然死机了,电脑屏幕上不断地显示出错误代码。奥尔穗林回忆说:“无论我们怎么调整,电脑都只是发出警报声,屏幕上一片乱码。”

这可怎么办呢?如果没有电脑提供数据,登月舱根本没有办法接近月球表面。宇航员们赶紧向控制中心报告情况。最终,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发现,是宇航局的控制雷达为电脑提供了太多的信息,超出了电脑的承受能力。

经过调整,电脑终于恢复了正常,登月行动才得以顺利开展。

据一份保存了30多年的机密文件显示,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担心宇航员可能被困在月球上回不来,于是他准备了一份备用演讲稿,其中这样说道:“愿这些和平探索月球的人,永远安息在月球上。”这篇“备用悼文”差一点就派上了用场。

完成了两个小时的月球行走后,宇航员们突然发现,脚下的月球尘埃里,竟然有一个断裂的电子元件!这一定是从他们的登月舱上掉下来的!查看后他们发现,原来是臃肿的宇航服刮断了启动引擎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开关。如果没有这个开关,他们将永远留在月球上!

探索月球的奥秘作文篇7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学习积极性

一、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辅导性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思索、探寻地理知识,并且通过有效地运用日常实例来教学,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可以通过地球的运动引起的有趣自然现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本章知识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在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的教学中,可以询问学生一年四季为什么有差异巨大的冷暖变化?南方北方为何在气候上有如此大的差异?利用这些身边常见的问题引导学生们去探索地理无穷无尽的奥秘。此外,通过地理知识与历史事件的紧密联系结合,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中,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天气状况。比如非常著名的厄尔尼诺事件。通过对这些延伸的气象灾害及其应对措施的了解,也可以增强学生们对这些气象灾害的科学防范意识。

二、课堂实例演示,将抽象知识具象化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相比枯燥乏味的文字阐述,图表图画往往更受欢迎。在课堂上,教师将抽象的地理知识以生动的图画放映出来,会使课堂显得更加生动有趣。置身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也更容易对这些图画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也提高了自身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比如,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单纯看字面的解释很容易让人迷惑,但是通过图画的形式就一目了然了。在地理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在大家了解日食、月食形成的原理后,通过学生手持玻璃球、乒乓球、排球运动的方式将月亮、地球、太阳的位置关系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其他同学去猜想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这样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观察积极性和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探索地理这一学科无穷无尽的奥秘。下面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案例:师:同学们知道陕西省的轮廓图是什么样子的吗?生:记不太清楚了。师:那同学们知道陕西省哪儿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十大发现之一吗?生:这个我知道,是秦兵马俑。师:不错,正是秦兵马俑,不过同学们仔细看看,有没有觉得陕西省的轮廓看起来就像个蹲着的兵马俑呢?生:果然很像。师:同学们这次记住了吧?等你们哪天到了陕西旅游,可以好好地去兵马俑参观一下。生:肯定的。这种互动的学习,将地理标识与生活中常见物品或者耳熟能详的东西相结合,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更详细的认知,教学效果显著。

三、走进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思维分析能力,初中地理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通过地理知识与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不断学到新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对身边气候环境变化的观察来学习地理知识,是地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亲切感受到地理知识无穷无尽的奥秘,这对很多学生来说都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比如,教师在讲“中国的经济发展”(八年级上)这一章时,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这几个小组通过书籍、咨询长辈等多种方式去准备有关的材料。这个准备的过程,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以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这样融入生活中的教学有助于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地理老师可以让学生们以游戏或者组织野外考察的方式来了解无处不在的地理知识。在大自然中寻找地理现象的活动,会使学生们对学习地理充满兴趣,对地理课也会渐渐充满期待。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发掘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小组,让这几个小组在日常生活中去挖掘某些地理现象,比比哪个小组发现的地理现象最多。学生们在这个游戏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还可以开阔眼界、发散思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并且让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最终达到在生活中灵活实用的目的。总之,这种生活化的初中地理教学,不仅将抽象的地理知识与身边可感可触可视可闻的所有事物紧密联系起来,也让学生的潜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名优秀的地理老师,更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杨继才.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4.

[2]何慧.初中地理趣味性教学初探[J].俪人(教师),2014.

探索月球的奥秘作文篇8

22世纪的一天,我带着一支太空探险队,乘着“神舟N号”飞船到了月球。啊,月球好大!好高的山,好大的海!这里有丘陵、高原,还有江河湖海。陆地上有树木、花草,只是缺少了人类的足迹。我们一行踏着荒原,攀着山路,试图从这个对人类来说还留有诸多空白的星球上去探索无穷的奥秘,去规划美好的未来……

连日的疲劳一时被眼前无限的兴奋冲刷得荡然无存。瞧,地质勘探队首先发现了一座座高山下埋藏着的丰富矿产:煤炭、铁矿、铜矿……无所不有。看,那边正汩汩地冒出一股黄灿灿的原油呢。哎呀,月球上的地下矿藏是多么丰富哇!我想,在这里足可以兴办若干个煤炭公司、钢铁公司、石油公司,地球上那些下岗工人不都可以来这里就业了吗?太好啦!可以解决地球由于能源不足而留给我们的不少遗憾,真是太棒啦!

我们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向前走哇,走哇。哇!一马平川、宽阔无边的一块平原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无污染,无垃圾。人类为什么迟迟没能发现这块宝地?干吗要在那么拥挤的地球上备受煎熬呢!这里不是可以建一座现代化的无公害城市吗?不是可以修一座大型的无污染飞机场吗?甚至可以建火车站、宾馆,还可以建影剧院、滑冰场……

嘿!再看前面,风光旖旎,好一个理想的旅游开发区。对,我一定会带头把这里的自然风光保护好,以便把地球上乃至其他星球上的游客都吸引到这里来,让他们饱览一下“风景这边独好”的月球风光。

我带着太空探险队在月球上走哇,走哇,无数个奥秘被我们发现,宏伟的开发计划也随之拟定出来了。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我作为阿姆斯特朗以及杨利伟的第N代后辈很荣幸地被推选为月球的第一代领导人。我很快组织好了内阁,选举了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并立即展开工作。我们大家一致表示,要让精神、物质两个文明之花在月球上同样绽放。我们以月球上的第一代主人而倍感自豪,倍感骄傲!

啊,我多么荣幸,多么自豪啊!哈哈哈!我一跃而起,跌了一跤,睁开睡眼,眼前似乎已经变了。啊!我做了一个梦。

不!这是梦,又非梦。这是美好的未来!

(指导教师 崔益林)

【简评】

探索月球的奥秘作文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 实践 思考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不等同于单纯的语文课外活动

语文课外活动是指为了更好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巩固语文知识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外,由教师或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各类语文学习活动。它与语文综合性学习范畴不同。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能局限于以前的“语文课外活动”的活动形式,从而导致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简单地训练某一技能、提高某项能力等方面的教学误区。

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为例,教师在组织教学第一单元“成长的烦恼”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如果把活动目标仅仅定位在“口头表达”或“写作训练”上,那么此目标定位就又落入了语文课外活动的模式,显得单一狭隘了。在教学活动中除了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外,至少还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学习这一单元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感悟生命的价值;(2)可以引导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烦恼,轻松化解生活的烦恼,积极面对生活。(3)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观点,知道生活本是丰富多彩的,有时也是坎坷的这一道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不等同于逻辑严密的科学研究

尽管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语文学习中应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它不是逻辑严密的科学研究,而是一种学习、一种特殊的文化生活。因此,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起点不要过高,要注意学生的知识水平,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开展活动。

如新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月球的奥秘”,其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寻出多少月球的奥秘,而是让学生能在“月球文化”中接受洗礼,引发学生探求自然奥秘的兴趣,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了解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球”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徜徉在科幻的月宫中;也可以完全沉醉在古典诗词里,让文艺作品对学生的灵魂起到美化与慰藉作用。其成果展示可以是知识竞答、科幻小说、科普宣传、模型展示;同时也可以是诗歌鉴赏、神话故事、调查研究等。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不等同于其他学科性活动

探索月球的奥秘作文篇10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张艺谋 叫好

好莱坞电影一直是象征美国强大文化影响力的突出标志之一,亚洲也一直是美国电影的主要消费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好莱坞自中国大陆的票房收入大约为10多亿美元,其占台湾地区的票房总收入的90%,占泰国票房总收入的78%,即使在日本,也占到票房总收入的65%,所以最近好莱坞的几个大公司都开始制定进军亚洲的计划。

可喜的是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中国大陆制作的电影作品开始进入美国,其中的几部大片还成为美国票房排行榜上夺冠的作品。

2004年8月,张艺谋先生导演的武侠巨片《英雄》在美国公映,立刻轰动美国,高居榜首连续两周,之后又创收伍千四百多万美元,打败了多部同时上映的美国大片,美国影评家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惊呼中国武侠影片创造的奇迹,报告中说,由于中国武侠片的上演,在美国掀起了中国功夫热,仅加州就建立了100多个中国武术馆;还有之前由李安导演的在2000年获奥斯卡奖的《卧虎藏龙》,当年的票房收入高达一亿两千八百多万美元,创造了中国影片的票房纪录。2007年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在美国放映,虽然没有《英雄》那样红火,但收益还是不错的。

在这其中,张艺谋的作品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美国好莱坞的评论家为此甚至惊呼:中国电影开始入侵美国了。作为美籍华人电影学者,我们要为中国电影叫好!要为张艺谋先生叫好!

我们为张艺谋叫好的第一个理由是,张艺谋导演的艺术创作是适应世界潮流――即多元文化主义和全球化潮流的。多元文化代表了美国人以同化为特点的自我心态,美国人从整体来讲是希望以美国白人即英格鲁。萨克逊为中心的文化,并以此来同化其他文化,全球化的目的也是如此,因此很多有识学者对于全球化提出批评。但是,像李安和张艺谋这样的导演,以自己的艺术创作使得好莱坞不得不注意到亚洲的电影天才和能力,从而对多元文化和全球化提出较为积极的阐述,也正是李安、张艺谋的努力,使得美国人改变了对亚洲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偏见。

为张艺谋叫好的第二个理由是,张艺谋导演是一位积极进取的艺术家,从他的艺术追求和探索来看,他从不满足已经取得成就,而是不断地创新、奋进、探索。张艺谋已经是一位世界知名的艺术大师,他是中国电影史上“几个第一”的创造者,是中国电影界在经济上获得最大成功的人士之一,在目前大力发展“商业电影”的时期,我们应该鼓励和推介张艺谋获得成功的技巧和创意。

为张艺谋和李安大声叫好的第三个理由是:他们懂得如何制作能够吸引大范围观众的电影,尤其懂得在全球范围内赢得观众的奥秘,他们会打商业牌,在商业宣传上也是成功的。李安就《卧虎藏龙》一片的创作曾经说过,他是从全球的视角来讲述一个普通话版的好莱坞式的功夫片,以便吸引更多的西方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