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研究十篇

时间:2023-06-15 17:3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临终关怀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临终关怀研究

临终关怀研究篇1

[关键词] 临终关怀;老年居民;服务标准

[中图分类号] R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6-0001-03

Beijing hospice servic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BAI Xujing GAO Maolong SONG Yuetao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stitute in Geriatrics of Beijing Geriatric Hospital, Beijing 10009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eijing city hospice service, and to make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 to the data obtained. Method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expert interview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were used. Results (1)In the survey of 446 elderly people, learn hospice care services accounted for 23.9%; (2)Elderly residents who can not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choose home care (46.4%), geracomium (32.7%) and nursing homes (15.9%); (3)Elderly residents hoped the nearest medical treatment accounted for 72.0%, home services accounted for 17.5%; (4)The old people think the best hospice service agencies in the community accounted for 53.3%, the general hospital accounted for 22.9%,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ions accounted for 21.1%, and aged care facilities accounted for 2.7%. Conclusion (1)Hospice agency is not perfect, and there is urgent need to strengthen the team construction; (2)There is urgent need to establish the hospice service standards.

[Key words] Hospice care; Elderly residents; Service standards

为了更好地推进城市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北京临终关怀服务的现状,摸清需求以及医疗机构临终关怀服务现状与供给能力,探讨城市临终关怀服务的方向与模式,向政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构思和提出城市临终关怀服务发展规划。

1 资料与方法

1.1 查阅文献

查阅国内外近五年有关临终关怀服务的新进展,对临终关怀服务背景、管理制度及法规政策等方面作深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政策分析与开发性研究。

1.2 需求调查、现况调查与分析研究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对北京市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4个区随机抽取1~2个社区进行调查,调查时间为2008年8月25日~9月25日。调查问卷分为医疗机构基本状况问卷及其从业人员问卷,社区老年人临终关怀需求问卷,晚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医疗机构的资源与服务基本状况;从业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行为、态度和老年居民健康状况与临终关怀需求等情况。共获得有效样本量675份,其中医院基本情况6份,从业人员问卷121份,社区老年人问卷446份,晚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问卷98份。

1.3 定性访谈

针对访谈对象围绕临终关怀服务提纲,对示范区的卫生行政部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社区老年居民(包括长期护理照料及临终关怀)进行访谈,以获取政府有关部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社会团体对临终关怀服务支持程度的定性资料。

1.4 专家座谈

召集国内从事老年科研工作、管理工作和医疗卫生工作的专家召开座谈会,共商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院所。

1.5 政策分析法

综合影响临终关怀服务的影响因素,从可得性、可及性及可行性方面进行政策分析,从解决深层次临终关怀管理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 结果

2.1 机构调查数据

北京6所被调查的医疗机构的资源与服务:①2008年北京市被调查医疗机构6所,其中全民性质为6所。②2008年,本市被调查医疗机构中,选取首都功能核心区(1所)、城市功能拓展区(3所)、城市发展新区(1所)和生态涵养发展区(1所)中的6所进行调查,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老年医院2所。③6所医疗机构中最早建院1955年,最晚建院于1987年。④被调查的6所样本单位中都没有注册临终关怀科。

2.2 从业人员数据调查

见表1~3。

2.3 社区家庭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需求调查数据

①在被调查的446名老年人中,男198人,占44.4%;女248人,占55.6%。②被调查老年人的年龄构成,见表4。③被调查老人的文化程度,见表5。④被调查老人患慢性病的有365人,占81.8%。⑤被调查老年人的生活自理程度构成,见表6。⑥老年人如若生活不能自理的照顾意向,见表7。⑦老年人生活如若不能自理意向选择,见表8。⑧老年人最迫切希望的就医方式,见表9。⑨在被调查的446名老年人中,了解临终关怀服务的人有107人,占23.9%。⑩老年人认为的最佳临终关怀服务机构,见表10。

表4 被调查老年人的年龄构成

表5 被调查老年人的文化程度

表6 被调查老年人的生活自理程度构成

表7 如若生活不能自理的照顾意向

表8 老年人生活若不能自理意向选择

表9 老年人最迫切希望的就医方式

2.4 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2.4.1 临终关怀机构不完善,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20世纪80年代后期,真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在我国开始起步。20世纪90年代以来才有所发展,各种临终关怀机构相对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等一些大城市。但是,即便是在中国的一级大都市里,临终关怀作为特殊的团体和医疗服务机构,仍然处于很缺乏很简陋的地步。在一个拥有13亿的人口大国,100多所临终关怀机构,不过是沧海一粟,在广大农村则更是凤毛麟角,远远解决不了广大民众所渴望的需要[1]。

我们从北京市18个区(县)中选择了4个区县的6家医疗机构,这6家医疗机构均未设置临终关怀科或室,从业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态度只有10.8%人熟悉临终关怀的含义;通过专家访谈得知,现在临终关怀的业务开展较为困难,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在北京开展临终关怀的机构不多。

2.4.2 临终关怀标准化问题 现在,人们对临终关怀的内容认识不足,什么是临终关怀,对什么样的患者采取临终关怀服务,国内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现在只是采取国外的定义;“临终”关怀中临终较为刺耳,在调查中许多患者因此而不愿参与调查,在香港有的称宁养照料,台湾有称安宁照料、安宁缓和等,如何称谓还没达成共识。

当前临终关怀的操作内容还是沿用临床诊疗常规,内容基本局限于医疗技术环节。医生在与患者或亲属交流时,技术性内容的交流占了绝大部分,如治疗手段占88.6%,舒缓疗法占73.0%,诊断占66.9%,其他的内容基本被忽略了[2]。提高临终关怀技术性内容以外的质量,标准化的指导文件是不可或缺的,这些文件内容,应包括有关价值观、关注点的识别与归纳;不利信息披露技巧;语言性与非语言性情感支持技巧;如何引导患者理解相关医学信息技巧等内容[3]。

2.4.3 我国临终关怀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社区老龄事业“十一五”规划民政部出台了一些措施,临终关怀国家已认可,但缺乏具体实施的措施。①界定标准很重要:注重老年病诊治这个阶段,目前老年预防保健未成体系,长期照料与临终关怀的分界不明显。康复院、护理院、临终关怀院的入院标准要界定清楚。②政策支持: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医保支持,立法支持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临终关怀医护人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所以我认为医护人员的职称、待遇、心理问题,特别是待遇应有别于其他医护人员。护理费应该有所提高。③形式问题:国外是综合医院设病床,社区设日间病房和家庭病床。临终关怀病房与普通病房应该有区别,使用单间或双人间。但是单间牵扯费用问题,与个人经济承受能力和个人的具体情况有关。从人道上讲,单间合适。这涉及到一个隐私问题,应该是单间,至少用帘子拉起来。但是用帘子拉不合实际,有了帘子不仅看不到患者,连护工也看不到了。临终关怀病房建筑标准不得低于三级医院标准。总的原则,要比一般的病房条件好一些。往生室的房间设立要人性化,根据国外的做法,人脑死亡后要在房间里放置6~8 h,对安抚患者家属的情绪也有较好的作用。应该建立一个患者家属交流室。临终关怀病房要适合患者和家属的需要,最好有社工和律师来帮助解决遗嘱和器官捐赠问题,否则医患纠纷太多。国外是一个床位一个护士,因为临终关怀大部分工作都是护士做的,但这不符合我国国情。

3 讨论

本次调研的大量资料表明,现在北京临终关怀开展处于初步阶段,亟需政府加大支持。

3.1 建立与改善医疗机构医疗护理的筹资与保障体系

临终关怀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重视临终关怀,已成为当今社会和人们的普遍要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政府应增加资金投入,建立相应的临终关怀机构。临终关怀作为社会福利的一部分,可从社会福利基金中拨出一部分来,用于建立临终关怀机构[4]。

3.2 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①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临终关怀涉及多学科、多部门,需要一支由经过专业化的教育与训练的临床医生、心理医生、护师、护理员等组成的医疗队伍。培养一支熟悉临终关怀医学,全心全意为临终关怀患者服务的医疗队伍。结合本市医疗机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健全医疗机构执业医师的教育、培训制度。尤其要重点加强心理治疗、沟通技巧和临终关怀方面的知识培训,全面提高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他们接受专门的培训,系统学习临终关怀的知识,提高对临终关怀服务意义的认识,掌握从事临终关怀服务所需的技能并接受必要的心理素质训练,以全面提高临终关怀服务的质量,实现医疗机构医师持证上岗,使本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逐步达到国内领先水平[5]。②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死亡教育 充分利用大众媒体进行群众性、普及性死亡教育。通过广播、电视、书刊、报纸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向广大群众宣传生与死的医学、心理、社会、伦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动员全社会参与优死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实施专业性死亡教育[6]。可在医学院校设立相关的专业和课程,率先在医护专业学生中开设死亡教育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同时加强对在职医护人员的死亡教育。医护人员都是直接面对死亡的人,只有首先接受死亡教育,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才能提高处理死亡的能力,更好地履行职责[7]。③志愿者 是临终关怀中的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我们北京老年医院有专门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同事,组织北京市各大高校学生和社会工作人员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利用节假日对老年人进行关怀服务,收到了良好效果。④加强医疗机构行业管理 确立临终关怀的标准化作业,发展本土化临终关怀服务模式,提高我国临终关怀服务的整体水准。

3.3 利用国家和社会团体多渠道收集资金,鼓励多种形式的投资,积极探索临终关怀服务的新模式,使临终关怀服务能够满足社会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可以探索家庭临终病床的模式,建立为临终患者提供及时、周到、全面家庭服务的系统,使患者在熟悉并有深厚感情的家中走完一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参考文献]

[1] 施永兴,罗维. 人生终站的陪伴——临终关怀百题[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38.

[2] 王叶熙,康红芹. 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及其应对[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29(3):57-60.

[3] 许子东. 向死而生——基于生命有限性下的死亡教育及其意义研究[J]. http://.cn/thesis_Y1726737.aspx

[4] 梁娟娟. 在社会工作教育中进行死亡教育的必要性[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2):70-71.

[5] 崔静,周玲君,赵继军. 生前预嘱的产生和应用现状[J]. 中华护理杂志,2008,43(9):860-861.

[6] 闫喜民,李秀兰,张燕玲. 临终关怀与医疗服务模式[J]. 吉林中医药,2006,26(12):58.

[7] 钟小红,李亚洁,戴萌,等. 特需病房的临终关怀服务[J]. 护理管理杂志,2005,5(5):35.-36.

临终关怀研究篇2

关键词:临终关怀;肿瘤护理;护士角色;工作内容

临终关怀作为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是为得了不愈之症的患者提供积极的综合照顾,以提高其生命质量,能够无痛苦、舒m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途,同时处理患者及其家属在心理、社会和心灵上的问题[1-2]。发展临终关怀符合"以人为中心"的医学模式变化和民众对临终关怀服务需求日趋增强的发展趋势,是社会文明进步标志。然而,我国临终关怀服务发展晚,护士角色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中工作内容界定不清,服务水平欠佳,有效的临终关怀护理模式未形成。国外临终关怀服务长期实践及研究证实,明确护士角色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中的工作内容,建立有效的临终关怀护理模式是改善肿瘤临终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临终关怀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3]。

本研究以广西某三甲医院为例,旨在探索现阶段护士在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所扮演的角色,找出适合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法,选取广西某三甲医院12名肿瘤科护士为观察对象。观察对象的纳入标准:从事肿瘤护理工作2年以上,护师及以上职称,本科以上学历,能熟练运用肿瘤专科护理知识和技术护理临终肿瘤患者的注册护士,见表1。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用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及无结构观察的方法收集资料,对12名观察对象进行至少为期2w的实地观察,观察其每天8 h工作内容,并充分利用观察笔记、视频、音频、图像等方式记录其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中所承担角色及工作内容信息。研究者每天及时整理和记录观察所得,同时记录下自己对所观察内容的思考,所有资料在24 h内存档。

1.2.2资料分析方法 以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研究者以6个实践行为为观察基本单位,包括计划者、照顾者、教育者、协调者、咨询者、研究者,由于每一实践行为包含的动作、目标对象及意义不同,研究者将对各基本单位解决问题的性质和目的进行提炼和归类,概括护士角色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中的工作内容。

1.2.3质量控制 本研究为保证资料可信度,观察对象选择基于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象。观察前获得科室领导和被观察者知情同意。于此同时,观察者也适当参与病房护理工作,这有利于与被观察者建立友好关系,必要时研究者向被观察者求证其行为意义。此外,研究者要克服自身主观性,通过书籍和文献查阅法系统学习实地观察中如何记录观察笔记,对观察资料每日进行分析、总结,对同一对象不同时间段及不同对象的行为反复比对。

2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中,护士作为计划者和照顾者角色与工作内容得到相对充分体现,教育者、协调者、咨询者、研究者角色和工作内容部分体现和涉及,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尽管观察对象在临床经验、问题处理能力等方面水平不一,但均能在临床一线为临终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服务多针对临终患者的生理和临床问题,缺乏针对临终患者的心理、社会关系、灵性等方面的照顾,也缺乏针对临终患者家属身心健康的照护。研究者经过分析与归纳,提炼出6个角色及相应工作内容。

2.1计划者角色 当前我国缺乏明确的临终关怀服务对象纳入标准,临床上,我国临终关怀准入准则通常以患者预后为基础,主要针对癌症患者,按疾病正常发展过程,预计生存期小于36个月,同时对临床根治治疗无法获益[4]。规范临终关怀准入是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的基础。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开展前,护士应运用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采集病史,判断预后,制定护理计划。

2.2照顾者角色 在临终关怀服务中,护士是临终患者及其家属身心健康的直接照顾者。这种功能是通过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来实现。因此,护士在人们不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时,需要为其提供各种护理照顾,如供应营养、维持呼吸、安抚情绪等,直到他们不需要协助为止。值得注意的是,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中,除了要给临终患者提供身、心、社、灵全方位照顾,还要为临终患者家属提供身心照护措施,如患者过世后的居丧服务、情感支持等。

2.3教育者角色 护理教育者角色除培养护理接班人外,还肩负着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责任。英美两国的经验表明临终关怀服务精髓在于引导患者和家属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但该工作在现实中较难开展,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民众对死亡忌讳颇深;另一方面护士自身相关知识储备不足也影响死亡教育效果。有研究表明,临床护士中未接受过死亡教育者占75.68%,不了解死亡心理5个阶段过程者占55.41%[5]。护士作为死亡教育主力军,应主动提高对死亡教育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2.4协调者角色 临终关怀服务是一项由多学科人员组成的团队工作,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师、社会工作者等。在这个协作性团队中,护士充当协调者角色,协调与之有关的人员及机构的关系,以保证患者各项诊疗、护理工作有序开展。

2.5咨询者角色 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中,护士常作为患者家属咨询求助对象。面对咨询,护士应运用治疗性沟通技巧与其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澄清其关于疾病与护理等问题的疑惑。

2.6研究者角色 我国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发展极不成熟,研究者角色在临终关怀护理服务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护士在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工作中,要有科研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确定需要研究的问题,注重科研结果的传播和实践运用。

3 讨论

3.1护士角色构建应以计划者和照顾者为核心 结合现阶段我国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发展水平,护士角色构建中计划者和照顾者所占比重应最大。国外的长期实践和研究结果也表明了以临床实践为中心的原则。在这一方面,护士承担了采集病史、A后评估、疼痛管理、症状控制、心理护理等职责,但在实施照护的过程中,在社会关系、心理护理、灵性护理等很多方面涉及得不够深入,身、心、社、灵四个方面的照护不均衡,同时缺乏针对临终患者家属身心健康的照护。这既有现有医疗体制、岗位设置、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限制,也有护士自身知识储备不足,能力欠佳等方面的影响。未来的实践,应进一步加强护士队伍的素质建设,以期为肿瘤患者及家属提供更优质的临终关怀服务。

3.2研究者角色应进一步强化 护理科研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的动力。近年来,随着各医院相继加大对护理科研的投入力度,护士的研究者角色在目前的临终关怀服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国护理高等教育发展较晚,护理人员普遍缺乏系统科研培训,循证意识薄弱,导致护理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不足。此外,繁重的临床工作任务和不规律的倒班生活让护理人员不堪重负,时间和精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降低护士进行科研立项积极性。因此,未来工作重点还在于加强护理人员科研意识培养,重视并鼓励护理科研成果转化和运用,科学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确保其具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科研,从而进一步强化护士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服务中的研究者角色。

参考文献:

[1]杨宝义,汪蓉,刘梅.ICU 护士对临终关怀接受程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5):54-56.

[2]杨红,韩丽沙.临终关怀护理的现状与分析[J] .临终决策与人文关怀,2010,31(4):75-77.

[3]戴丽,马俊. 英国美国临终关怀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 ,28 (2):181-183.

临终关怀研究篇3

关键词:老年人;临终关怀;社会工作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我们不得不将老年人的临终关怀问题提上议程。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凡是步入60岁的群体,都可以称其为老年人,如果国家总人口的10%以上的人都超过了60岁,亦或是总人口的7%以上的人都超过65岁,那么该国家就是老年型国家。我国人口年龄分布比例已经远远超过国际标准,过早地进入老龄化时代。老年人占了绝大多数数量,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使老人无痛苦、少遗憾地度过最后的人生是社会最应该关注的层面。这些家庭的儿女为生计奔波、劳累,无论从物力方面,还是精力方面都决定了家庭临终关怀难以实现。

二、文献综述

在美国,社工介入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美国政府对于临终关怀予以很大的财政支持,并且以立法的形式保障资金源,临终关会已发展成为一种产业。在英国,临终关怀机构已经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英国在个案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临终关怀中非常人性化,根据临终者年龄、性别、种族的不同,提供不同语言的服务。我国的临终关怀失业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但是,我国的临终关怀研究已经在个案、小组、死亡意识等方面都有所猎。

三、相关理论

老年人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一般是6个月或更少的老年人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它包括旨在减轻身体病痛的身关怀,旨在缓解对死亡的恐惧感、焦虑感的心关怀以及旨在重塑生命价值意义的灵性关怀。马斯洛需求理论指出,人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受到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求。老年人临终关怀倡导“身、心、社、灵”的服务理念恰恰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息息相关。“灵”相当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需求”,因此,在个案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过程中,要注重灵的理念。

四、临终老年人的需求

(一)临终老人环境需求

1.医院临终关怀

医院临终关怀缺乏舒适温暖的感觉,我国现有的医院临终关怀仍不及健全,在医院的环境中,多是采用白色床单、棉被、白色墙壁,天花板也十分压抑。不利于给临终老人带来舒适温暖的气氛,这点我们每个人也同样深有感触,医院总是给人一种死亡、恐惧的心理暗示,我国对于被为临终关怀的老人提供专业的医院以及温暖舒适的环境也十分重要。

2.家庭临终关怀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还是会选择居家养老的养老模式,但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是无法满足临终关怀老年人的需求,大多数普通家庭往往能提供的是最基本的临终关怀,实际上与居家养老并无明显区别。

(二)临终老人精神上的需求

1.战胜死亡恐惧的需求

临终老人都面临着对死亡的恐惧,由于对生命存在眷恋和不舍,人们对死亡充满了恐惧,虽然案主明白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但这种心理活动也在情理之中。个案社会工作在老年人临终关怀中的介入,可以对老人进行情感疏导,减轻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感和焦虑感,减少一些想象空间,安详地面对死亡。

2.受尊重、被接纳的需求

临终老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都会有强烈的社会脱离感、个人无助感,感觉已经被社会所抛弃。特别是在家庭生活中,他们都曾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对家庭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们迫切需要家庭,甚至社会承认他们对价值,肯定他们曾有的贡献。老人有强烈的受尊重、被接纳的需求,明确这一点后,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专业技术和手法帮助他们找到自身的价值,重新融入社会。

3.了却心愿的需求

临终关怀根据每位老人的不同身体状况、生活经历、性格特点等去满足临终者心底的愿望。也就是说在满足临终者“身、心、社”需求的同时,临终关怀更注满足临终者未完成的心愿。迫于现状现,临终者也许会有许多遗憾,如果至死不能了却心愿,老人很难了无牵挂地离开人世。

六、社会工作理念在临终老人关怀中的运用

(1)在进行个案社会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将尊重、接纳、自觉、个别化的价值理念运用到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中。同时,社会工作者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时刻从临终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并尝试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方法。

(2)与临终者建立信任关系,了解其最迫切的需求。以案主的角度来说,我们既不属于医护人员,又不属于他们熟知的其他部门人员,所以很难建立信任关系,这就需要社工不断地去解释自己的身份,这样才有利于建立起专业的社工――案主关系。在工作过程中要有换位思考的思维,站在案主的立场分析他们的需求,推广社会工作价值理念。

(3)要结合临终者自身状况灵活处理突发状况。本身关于临终关怀的理念和实践经验大多是从香港、台湾和国外引进而来的,所以在个案过程中,很容易照搬他们的东西,而这些并不一定适合服务对象自身的情况以及大陆的独特背景。

(4)观念会对临终老人、临终老人家属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树立积极的死亡观,坦然面对死亡,才可能保证个案社工的顺利介入。此外,动用佛教、道教等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来辅助介入,达到安抚临终老人情绪的目的。

(5)除做好一线工作外,社工还要学会资源开拓与协调。社工要联系到一切可以得到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司法资源等等。

参考文献:

[1]陈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狐狸.[J].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4.

[2]成彦,临终关怀中的社工介入.[J].社会福利,2007.

[3]范明林,社会工作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临终关怀研究篇4

关键词:疼痛护理;临终关怀;晚期胃癌;疼痛程度;生活质量

本研究为确定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对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将1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取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常规护理,现报道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变化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例晚期胃癌患者均为2016年6月~11月到医院就诊,已经过病理学检查等明确诊断为晚期胃癌,存在大范围转移、复发,并接受姑息性治疗。排除临终资料不全、神志不清者,本组患者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抽签法将上述10例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均5例。其中,研究组中男6例,女4例;年龄为59~80岁,平均年龄为(69.41±4.65)岁;对照组中男7例,女3例;年龄为59~79岁,平均年龄为(69.40±4.61)岁;以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之间平均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的对比,结果提示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病情观察、营养支持、起居护理、口腔清洁、吞咽指导以及各项常规检查等,不强调特殊护理内容;研究组采取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其具体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2.1疼痛护理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及其对药物的耐受性,选取恰当镇痛药物,以静脉给药方式进行镇痛治疗,保证用药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改善其镇痛效果;同时,给予患者抚触、按摩,促使其放松全身肌肉,避免其因肌肉紧绷引发酸痛感。此外,有条件者可实施针灸治疗,通过刺激其经络缓解疼痛。另外,护理人员可为患者播放轻松、柔和的音乐,缓解其恐惧、紧张心情,从而改善其精神状态,并与其讨论社会趣闻等,分散其对疼痛感的注意力,以此提升其疼痛阈值。

1.2.2临床关怀 ①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选取恰当时机、途径与患者沟通,并做好其家属的思想工作,注意选取合理的告知技巧,避免隐瞒不报而引起患者猜疑,加重其心理负担。同时,积极与患者交流,分析其心理状态,耐心倾听其主诉,了解其顾虑、担忧、恐惧情绪来源,从而予以针对性情绪疏导。此外,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求生心理表示理解、支持,并采取良好沟通技巧为其解释,以体贴、真挚情感表露对患者的鼓励,使其正确面对晚期胃癌,维持其心中希望,并治疗期间保持自信、乐观态度。此外,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其明确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注意消除其恐惧感,多予以赞扬和鼓励。②行为支持:护理人员应提供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并确保各项护理操作准确、轻柔、稳健,并对呕吐患者实施意念控制、放松催眠等,指导其家属参与护理工作中,从而提升其心理慰藉。此外,在条件允许时,可满足患者临终愿望,如一次短期旅行、看场演唱会等。

1.3观察指标 ①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1],指导患者根据自身主观疼痛感进行评分,评分范围是0~10分,分值越低表示疼痛感越轻微,反之则越剧烈;②采取SF-36生活质量测定量表[2],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其评分项目包括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活力、躯体疼痛、情感智能、社会功能,满分是100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反之则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中数据资料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对比则实行t检验;P

2 结果

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上述对比有统计学差异(均P

3 讨论

胃癌作为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存在侵袭性强、病变程度高和预后较差等特征,目前多采取手术治疗。然而,胃癌患者就诊时多处于晚期阶段,生存率较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然而,经大量研究实践发现,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服务下,生活质量比较低、疼痛感明显[3-4],因此需选取精心、合理的护理干预。

疼痛作为晚期胃癌患者典型临床症状,可导致患者情绪紧张,并产生恐惧心理,加上医疗费用高昂,可进一步加重其心理压力,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疼痛护理。疼痛护理可通过药物镇痛治疗直接缓解疼痛,并采取按摩、针灸方式放松肌肉,减轻疼痛。同时,还可经音乐疗法等提升其疼痛阈值,进一步缓解疼痛感;临终关怀中的心理干预,可提升其对抗疾病的信心,消除其绝望、悲观情绪,减轻其临终前的不适感,并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行为支持则可满足患者愿望,提升其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可见晚期胃癌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疼痛护理、临终关怀,有助于缓解其疼痛感,并提升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有助于提升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可作为晚期胃癌患者理想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周琳,杨益,ZhouLin,等.晚期癌症患者应用临终关怀护理模式改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效果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9):1601-1604.

[2]许萌,王素倩.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对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1):2115-2116.

临终关怀研究篇5

临终关怀(英文:hospice care)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而是采用比较平静舒缓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临终治疗。现代临终关怀开始于20 世纪60 年代,由Dr.Cicely Saunders 于1967 年在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座临终关怀护理医院,即著名的圣克里斯多佛临终关怀院,它的建立标志着现代临终关怀运动的开始。此后,美国、法国?p加拿大?p澳大利亚?p日本等地相继开展临终关怀服务。2004年,英国提出将2005年10月8日作为第一个世界临终关怀及舒缓治疗日,以发扬和倡导临终关怀精神。目前,西方多数国家在临终关怀领域已发育完善,许多国家的临终关怀已走向制度化,成为更加完整的体系。我国的香港和台湾也较早开展了临终关怀服务并逐步发展成熟。而我国大陆的临终关怀起步略晚,1988 年天津医科大创立的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和次年建立的临终关怀病房,标志着我国大陆地区临终关怀事业的起步。之后,十多年来,临终关怀医院在国内许多城市纷纷涌现,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已发展成一定规模,目前我国临终关怀事业正处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发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通过英国“济贫法”的颁布产生,并由此出现慈善组织会社、睦邻运动等,社会工作一步一步发展至今。一般指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狭义方面是针对弱势群体的服务,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问题不断涌现,社会工作的领域也随之扩大,涉及日常生活、就业及个人行为等多方面内容。

我们不难发现,临终关怀和社会工作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助人服务,学者Mc Donnell认为,“临终关怀是社会工作价值、原则与实践的具体化”,二者的结合能同时促进社会工作和临终关怀的发展。临终关怀的兴起,使社会工作的内容有所拓展,同时,临终关怀也正是引入了社会工作的系统论观点,强调为患者提供“四全照顾”,即全人、全家、全队、全程照顾。将社会工作引入临终关怀机制中,对二者来说都大有裨益。一般来说专业的临终关怀由医务人员、社会工作者、心理专家、志愿者等组成综合性服务团队,在团队中,缓解和控制病人的疼痛,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是医务人员的职责,心理辅导和治疗是心理专家的责任,“剩余领域”的部分则主要由社会工作者进行,其中包括对患者的关怀照顾、情绪疏导,对患者家属的悲伤辅导服务,另外还有医患关系的协调、社会资源整合如资金筹集,还有病患生前医院的达成等,同时,在缺乏宗教人士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还需承担对患者的灵性关怀,帮助患者平静安详地离开。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与临终关怀二者联系密切,相互促进。

二、社会工作介入儿童临终关怀的内容

(一)儿童临终关怀的重要性

临终关怀的中国人重视“生”,生命的诞生是值得庆贺的事情,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国人也逐步开始重视“死亡”的质量。对于患者来说,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临终关怀通过宗教、心理医师和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旨在让患者能够安详平静地离开,而不是充满痛苦和焦虑,在此层面上,临终关怀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同时,社会工作介入到临终关怀领域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前面笔者已经提出了社会工作与临终关怀的相似性及其联系,这是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可能性。同时还必须注意到这种介入的必要性:首先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需要满足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最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临终关怀中医护工作者的介入为患者提供了生理和安全的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则能满足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自我实现需求。社会工作通过专业的工作方法,帮助患者满足临终心愿,以及其亲属减少心理痛苦,调整心态,平静面对死亡,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其次,近年来,家庭功能的缺失使得机构的作用逐渐凸显,但是综合医院所缺少的人文关怀无法满足临终患者的心理需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社会工作者介入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就显得更为重要。

临终关怀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发展,受到了来自不同学科的广泛关注,包括医学视角、伦理学视角、人口学视角等,都为临终关怀的中国化提供了理论与指导,但从社会工作角度的研究并不多,对于“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探讨更是少之又少,不仅理论研究的部分涉及少,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具体实践更是目前中国临终关怀领域所缺少的,这就使得了临终关怀难以较好地实现其目标和理念。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发现目前在国内对于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为数不多的研究中,探讨的话题还比较局限,多是涉及本土化过程中的困境并以此提出对策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临终关怀领域的发展和社会工作的拓展。同时笔者还注意到国内的研究中社会对老年临终患者的关注较多,而对于儿童的临终关怀是涉及很少的,这是国内此领域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据资料显示,白血病、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在儿童期发病率极高(神经母细胞瘤只发生在儿童期),特别是白血病,是儿童中常见的肿瘤病症,近年来也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类肿瘤病症一旦错过及时的治疗机会就会恶化,使儿童面临死亡的威胁。还有先天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这种难以救治的病儿童可能患上。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对父母对家人都是巨大的打击。宗教对国人的影响比不上西方,在国外,亲人的离去是悲痛的,但不少虔诚的教徒相信这种离开是生命的解脱,是离上帝更近一步,因此他们会积极地看待这种逝去,但在国内,由于缺乏死亡教育,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死亡终归是不好的,更别提自己的孩子还未看过多少世界就比自己先离开。因此,对于儿童的临终患者更应该引起社会工作者的关注。临终关怀应拓宽关怀对象,有针对性地对儿童患者进行照顾,对其亲属进行心理安抚。对儿童患者的案例,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显得更加重要。首先,儿童由于年龄小,尚且不谙世事,经历少,不成熟,尚且不懂死亡是何物,更何况是面对死亡。社会工作者在此过程能够通过死亡教育让他儿童懂得面对死亡,接受死亡。其次,儿童患者的亲属对于此极易产生情绪波动,而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容易受父母亲人的左右,进而影响孩子的治疗和照顾,在此环节,社会工作的内容应包括尽量减少其家属的负担,疏导情绪,帮助家属以积极的心态和状态照顾患者,通过对其家属的服务更好地对患者进行关怀。同时,儿童患病期间,患者和亲属在情绪上都易暴易怒易烦躁,不利于患者的照顾,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应可以较好地调节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以亲子间最好的状态陪伴儿童患者走完生命剩下的路。

(二)社会工作对儿童临终关怀的介入

儿童不同于成人,社会化刚刚起步,各方面尚不成熟,对于这些患者的关怀应该与成人、老年人区分开来。从确诊病危到死亡这一时间段内,无论对儿童患者本身还是对其亲人来说,都是漫长的煎熬,因此,社会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帮助患者及其亲属。在儿童期,儿童开始进行自我认知,是社会交往的关键时期,同时游戏和同伴是此阶段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些儿童患者必须呆在医院或者临终关怀病房里,不能和自己的同伴玩耍,还有脱发、身体虚弱让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与正常儿童的不同,他们可能因此焦躁、痛苦、悲伤、绝望,甚至拒绝接受治疗,这对于他们的照顾是不利的。社会工作者必须充分整合资源来满足患者的需求,满足儿童“爱与归属”的需要。首先,可以在医院或临终关怀机构中设立相应的儿童关怀区,换掉白床单白病袍,将病房的布置增添活泼积极的色彩和物品;其次,社会工作者在此时应充分扮演儿童患者玩伴的角色,讲故事,做游戏,分担患者对痛苦的注意力,同时减轻其家属的负担,创建积极的照顾氛围,调整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态;社会工作者可以主动整合同个地区或相邻区域的儿童病患,彼此组成玩伴,减少孤单的情绪,感受爱与归属。其亲属也可以组成相应的团体,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有利于减轻家属的生理和心理负担,无论对谁都是积极的。

当今中国,虽然二胎政策逐渐开放,但独生子女仍是占社会的大多数。一旦子女离世,这些家庭就成为失独家庭,而且失去孩子的痛苦不是短时间就能释然,必然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此,社会工作者还应对这些家庭进行至少半年的跟踪服务,定期对这些父母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处理后事等,以避免可能出现的想不开行为,同时鼓励这些失独父母重建家庭,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帮助他们进行孩子领养等程序,创造美好的明天。

临终关怀研究篇6

关键词:临终关怀;需求分析;临终者

中图分类号:R9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6-0067-03

人在身患绝症后到生命终点站——死亡这一阶段,无疑是最需要关怀和照顾的时候。这一阶段的患者并不需要高费用的、猛烈的、痛苦的、无意义的治疗来治疗他们的疾病,疾病的治愈对他们而言既没有可能性也没有意义。他们所需要的,仅仅是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然而,由于其进入中国大陆不久,大陆对其研究还不够深入。至于大陆绝症病人对其的需求状况则至今尚无一个权威的统计。本文对前人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对大陆临终关怀服务需求进行一个总体概括。

一、资料来源和选择

运用计算机检索万方学术论文数据库,符合“临终关怀”、“需求”关键词的共83篇,其中期刊论文63篇,通过查看引文发现仅有12篇文献所诉内容为临终关怀需求调查分析,其中涉及普通居民市民对临终关怀态度和认知的有5篇,其余均为老年人、绝症病人等临终关怀服务的直接服务对象的需求分析。这12篇文献纳入标准并下载到全文。

二、资料分析

(一)服务对象需求分析

我们在进行临终关怀的需求分析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临终关怀的直接服务对象的需求。目前我国尚无全国性的社会调查结果。许多学者在各地进行了一些小范围调查。

罗灿辉等人对200例临终关怀病例调查后发现,65%的患者希望尽一切办法抢救,50%的患者希望医生采取措施减轻肉体痛苦,有40%以上的患者对死亡来临充满恐惧,并为之焦虑、烦躁和悲观;60%以上的患者都表现出对人生、家人的留恋。希望家属时刻陪伴在身边,并希望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

环境。

张庆国、曹志勇就死亡态度、临终需要以及临终关怀能满足的需要等问题对济南市三家老年公寓78位老年人所作的调查显示:关于“临终时的困扰”,有41%的老人选择“死亡会痛苦”,有20.5%的老人担心“亲友哀伤”。以上两项之和为61.5%。对患重病(主要是指无药可救的绝症)的临终者采取什么措施这个问题,43.6%的老人选择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与恐惧,使他能安然去世”,选择“尽力抢救”和“安乐死”的老人各为28.2%。

而蒋乾坤在对中年癌症晚期患者及家属心理反应和临终关怀需求的调查中发现:关于患者心理反应,有60%的患者表现出抑郁和焦虑,40%的患者会感到恐惧,43.6%的患者会感到孤独而10.9%的患者则会产生敌对情绪。而在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上,100%的患者都要求护理人员态度和蔼,63.6%的患者则希望护理人员能多和他们谈谈心,81.8%的患者需要有人对他们介绍病情,69.1%的患者希望控制疼痛,而87.3%的患者则要求继续治疗。

从以上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患者对于病情和死亡普遍拥有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对于病情既想知道又排斥和抗拒。绝大多数患者的共同心愿是临终时希望得到亲属、医护人员及社会的伦理关怀。他们的临终需求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第一,尽力救治、延长生命;第二,减轻病痛;第三,医护人员及家属能够提供多样化的照护;第四,希望有一个舒适的临终环境。

(二)患者家属的需求分析

对临终关怀的需求分析不能只局限于服务对象这一单一群体,对其家属的调查分析同样重要。可喜的是有部分学者已经注意到临终关怀中患者家属的需求并做了一些调查。

蒋乾坤在对患者家属心理需求和对护理人员需求调查发现:家属对于自己亲人的病情紧张恐惧的占69.1%,难以接受的占72.7%,忧虑不安的占63.6%,悲哀的占45.5%。而家属对于护理人员的需求则与患者产生了一些变化,态度和蔼的100%,健康宣教的占69.1%,介绍病情占72.7%,控制疼痛占87.3%,要求治疗的有100%。

深圳在对病人家属进行调查时发现,对于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存在的主要障碍,有39.47%的人认为是传统观念的影响,21.05%的人认为是公费医疗难报销,25%的人认为是个人经济难负担,另有14.47%的人认为医务人员重医疗轻服务。

从上述学者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家属的需求和患者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其对亲人病情的接受情况也和患者差不多,都会经历一个震惊,焦虑,绝望,麻木等等的过程。因而对其心理的护理也离不开上述阶段,其重点是排解内心的悲伤,分离焦虑等情绪。家属对临终关怀的需求也基本包括这四点:第一,尽力救治、延长生命;第二,减轻病痛;第三,医护人员及家属能够提供多样化的照护;第四,希望有一个舒适的临终环境。其中第一点需求是家属最大的需求。

(三)社会市民的看法和需求

临终关怀研究篇7

关键词:临终关怀 现状 展望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235-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事业的发展,临终护理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现已经成为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临终护理是指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包括医疗、护理、心理支持和社会帮助等方面的全面的照顾,旨在减轻病人的痛苦,甚至无痛苦地度过生命最后的时间,使其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提高。临终病人的护理不仅需要医务人员的精心照护,也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参与,使临终病人能少一点痛苦离开人世。中国临终护理的发展与国外相比无论在发展时间还是发展的模式、性质都有很大的差别和距离。本文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临终护理的现状进行比较,阐述如下,旨在对中国临终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1 国内外临终护理的起源与发展

1.1 国外临终护理的发展

临终护理起源于中世纪的西欧修道院和济贫院,那里为垂危濒死者提供精心的照料。现代较健全的临终关怀院是由西希里桑德斯傅士(Dr Damt Cieely Saunders)于1967年7月在英国伦敦创建的,名为圣克里斯多福临终关怀院(St christopher Hospice)[1]。之后,临终护理在很多国家与地区都得到响应与发展,如美国、日本能国家对临终护理都比较重视。

1.2 我国临终护理的发展

我国内地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临终关怀的研究及相关临床实践工作。“临终关怀”的应用,也是开始1988年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的建立。随着媒体的报道和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城市纷纷开展起来。其中,1992年在北京建立的松堂医院算是比较完善的一家临终关怀医院,也是我国第一家民办的临终关怀医院。临终护理不仅在医疗机构中有着显著的发展,在护理教育中也专门增设了临终护理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更早地建立起临终护理的概念和认识。

2 国内外临终护理发展现状的比较

2.1 临终护理模式

2.1.1 我国临终护理模式

我国的临终关怀机构类型主要有:独立的临终关怀医院、综合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家庭式临终病房三种[2]。在我国,独立的临终关怀医院数量还很少,而且大多是都集中在发达地区。综合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目前开展地比较多,因其有更多和更方便的医疗资源。家庭式临终病房是随着社区医院的发展而开展起来的,这种模式可以使病人不用远离家庭,能让其心理上得到更多的安慰。

2.1.2 国外临终护理模式

国外(以美国为例)的临终关怀机构类型主要有以社区为基础:提供居家照顾为主;以医院为基础:在医院内设有安宁病房或短期住院照顾;以医疗小组的方式:是独立于医院的临终关怀机构,是专门从事临终关怀而设立。在美国,由于社区护理的发展,他们的家庭临终护理更为普遍,并设有临终护理服务中心,有专门的医生和护士。

2.2 临终护理的性质

2.2.1 我国临终护理的性质

国外,临终关怀是以慈善为主[3]。如美国的临终病人一经接受临终关怀,其临终照料的费用可由医疗保险来支付。

2.2.2 我国临终护理的性质

我国目前的专门临终关怀机构皆为非盈利性,仅有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综合性医疗机构为盈利性质[4]。但我国由于人口、社会发展程度等的原因,临终关怀的各种制度措施还不完善。接受临终关怀的病人的医药费大部分还是要由病人自己承担。

2.3 临终护理实施的时间

临终护理实施的时间:对于临终护理实施的时间,目前各国尚无统一的标准,在美国,估计只能存活6个月以内者,被认为是“终末,在日本以住院治疗至死亡平均17.5天天为标准[5]。我国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是根据病人的情况适时地给予照护。

2.4 临终护理发展的规模

2.4.1 我国临终护理发展的规模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都已经开展了临终护理的临床实践。北京的朝阳门医院“临终关怀”病区有40余张床位,医护力量雄厚,是比较著名的临终关怀机构。上海的临终关怀机构现已经发展了几十家,在内地是比较有规模的。香港的临终关怀发展地比内地早,早在1982就已经开展起来,发展得也比较完善。但我国的临终关怀计划还很少,仅在2007年在深圳才启动了第一个。

2.4.2 国外(美国)临终护理发展的规模

美国在1974年建立了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如今,美国国家临终关怀组织(NHO)在50个州正在运行和计划之中的临终关怀计划超过3650个,在美国有54万病人及家属接受了这种服务。临终护理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发展。

3 我国临终护理的展望

我国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传统思想的束缚,缺乏专业的临终护理人员等的原因,临终护理事业还不能很好的得到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临终护理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临终护理能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也是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必然需要[6]。针对我国临终护理存在的不足,希望在以下几方面能加快变化,促进发展:更新思想观念,改变传统思想的束缚;加快培养专业的临终医护人员,提供全面、专业的照护;健全临终护理的模式和制度,保障病人的权利;使临终护理能加入医保范围,有利于临终护理的普及。虽然我国的临终护理发展时间还不长,但随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努力,我国的临终护理事业必定能更加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唐颖,李晓玲.我国临终护理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华西医学,2009,24(9):2475.

[2]李玲.我国护理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0,23(9):1235-1236.

[3]邹敏,徐燕,袁长蓉.三甲医院护士姑息护理知识掌握现状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6,12(20):3133-3134.

[4]陈春燕,罗羽,谢容.当前我国临终关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5,15(5):3506.

临终关怀研究篇8

关键词:老年恶性肿瘤 临终关怀 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76-01

晚期恶性肿瘤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老年人群是高危人群,具有十分高的死亡率;现阶段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控制与稳定病情,避免和防止肿瘤的进一步恶化与发展[1]。本文选择于2012年到-2013年期间我社区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对象,具体信息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均经临床症状、影像学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介于60-79岁之间,平均年龄(70.2±9.3)岁;其中属于肺癌13例,胃癌12例,肠癌10例,肝癌7例,乳腺癌5例,卵巢癌3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介于61-82岁之间,平均年龄(71.2±8.8)岁;其中属于肺癌14例,胃癌13例,肠癌9例,肝癌8例,乳腺癌4例,卵巢癌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于上述基础上展开临终关怀护理,具体如下:

1.2.1 常规护理:优化患者的生活环境,根据患者的喜好和性格安排布置患者的病房,保证患者病房的干净整洁,并保持病房的安静以避免患者受到打扰影响;患者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并定期接受放疗、化疗治疗,通过肠内营养支持的方式改善器官的功能与免疫状态,从而缓解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毒副反应。

1.2.2 临终关怀护理:①心理护理。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不良的心理情绪,消极对待治疗甚至拒绝治疗,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对生命的尊重与治疗的信心;将部分抑郁的恶性肿瘤患者与乐观开朗的患者安排一起,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②疼痛护理。恶性肿瘤不仅保守疾病存在的症状,同时由于长期放化疗治疗会导致患者免疫力降低,会引起持续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疼痛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意义显著。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疼痛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必要时可以尝试应用安慰剂和针灸镇痛。③饮食护理。患者由于长期的放化疗治疗以及心理等因素可能会出现食欲降低、腹胀、恶心呕吐的症状体征,因此护理人员尽量提供患者喜欢的食物,以高热量、优质蛋白质、丰富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有必要时可鼻饲进食。

1.3 效果观察。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SCL-90主要包括抑郁、焦虑、躯体化、恐怖、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以及偏执等九大因子,分值越高表示该项症状越严重,于护理前、护理后2周、护理后4周、护理后6周以及护理后8周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相差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护理2周、4周、6周、8周后患者的SCL-90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X±S,分)

3 讨论

肿瘤的发病原因只要包括物理致病因子、化学致病因子以及病毒致病因子,早期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而进入晚期,患者会表现出消瘦、无力、食欲下降、胸痛胸闷、睡眠质量下降等症状体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很大程度上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恶性肿瘤的患者通常治愈的可能性较低,主要通过药物对症治疗和放化疗治疗控制和稳定疾病,绝大部分的患者以死亡告终,因此患者通常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如焦虑抑郁、恐慌、偏执、精神失常等不良心理状况,对患者的产生十分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对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为经护理后患者各阶段的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综上所述,加强社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慌敌对等不良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维持自身的尊严意义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临终关怀研究篇9

关键词:临终关怀 伦理 公立机构 策略

临终关怀作为对临终阶段的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的一种“特殊服务”,体现了“尊重生命”“正视死亡”的伦理价值。在几千年中国文化传统的传承下,面对死亡很多人依旧坚持着保守的思想,临终关怀的发展不是传统理论而是一种延续与发展。临终关怀的出现,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给生命赋予了新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亲情的依赖感越发浓厚,这也正是临终关怀所体现出的一种人性化的表现。在我国,临终关怀起步相对较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公立机构临终关怀事业的开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公立机构的临终关怀的完善与否,直接体现了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在当前人口老龄化社会不断加剧、恶性肿瘤患者不断增加,以伦理学的视角来关注公立机构临终关怀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公立机构临终关怀现状

上海是国内最早推行临终关怀的城市之一,早在1988年,上海南汇县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机构型临终关怀医院。同年,我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机构――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从此标志着我国公立机构临终关怀事业的正式开展。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我国公立机构的临终关怀病房通常被称为“生命关怀病房”或“关爱病房”,截至目前,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在内的30个省、市、自治区已经相继创办了临终关怀机构100多家,拥有近千名从事这项事业的专业人员。

1.公立机构临终关怀病房病人的特点

公立机构临终关怀病房收治的多为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或其他病情危重患者,其中老年人占其中的大多数,与一般病房患者相比,临终关怀病房病人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心理状况不佳。临终关怀病房的患者为慢性病癌症患者居多,面对生命终结的事实往往呈现自暴自弃的态度。因此,常常不能很好地遵循医生的医嘱,打乱正常医生治疗过程,导致患者自身病情加重,过早终结生命。第二,对医生信任度不高。很多老年人盲目相信部分媒体的虚假广告,在入院前自行服用很多虚假药品或保健品,对于真正的医疗诊断结果和治疗措施并不信任。第三,家属陪伴不多。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现今“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由于无人照料,因此将临终关怀病房作为“老年托儿所”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是很多时候医生在需要做诊疗决策时儿女和直系亲属往往并不能第一时间做出决定,影响诊疗效果。

2.公立机构临终关怀病房医务人员的现状

笔者在走访辽宁省内设置临终关怀病房的公立医院后发现,目前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的医务人员主要以年轻人为主,流动性很强。我国公立医院均属事业单位,尤其是三甲医院,对学历要求较高,部分年轻的医学毕业生为了能够占有事业单位编制,无奈选择临终关怀病房科室作为过渡,从而进入公立医院。而临终关怀病房的医生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因此,对于一些经济负担较大的年轻医生来说,一旦有机会他们更愿意转入其他科室。

二、公立机构临终关怀病房发展受限的原因分析

临终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如果没有前期的生命教育和对临终关怀的正确宣传,难以让人正确认识死亡,接受临终关怀;如果没有中期的内涵丰富,让人感受到临终关怀服务真正做到细致、人性化,提升生命质量;如果没有后期服务的延伸,那整个临终关怀服务就不完整。

1.国家相关政策的缺位

临终关怀作为医学的特殊学科,其患者病情和人群的特点并未被充分认识,但是与其他病种和科室的政策却是相同。政策的缺失,不仅仅是导致患者无法在正常疾病周期内进行治疗,更多的是对关爱病房的忽视。因此,临床上医生往往只能采取让患者暂时性出院、一个月后再次入院的方式来收治患者,这就使医疗行为更加复杂。同时,我国对于临终关怀病房的设立并无硬性要求也缺少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资金投入往往依赖个人及社会的捐助,这对于全国临终关怀病房的建设只是杯水车薪。

2.临终关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专业中并没有设置临终关怀的相关专业,临终关怀的相关课程体系建设也并不完备,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得到系统的、专业的学习。在此种培养模式下的临终关怀病房医生并没有过硬的交叉学科知识,从而制约了临终关怀的医疗水平快速发展。

三、伦理视域下公立机构临终关怀病房发展的对策思考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给予临终关怀制度保障

(1)医疗保险制度层面。从国家层面来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符合临终关怀开展实际的医疗保险制度,如不限定临终关怀病房医保限额等措施。从医院层面来看,建立和健全医院的医疗保险规章制度,在不违反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同时,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最额度的优惠,以保证患者可以得到完整的治疗;从医生的角度来看,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用最少的金额获取最大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减少病痛的同时,也要减少经济负担。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是保证医疗行业走向正规的重要条件之一。

(2)病房基础建设层面。国家应当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将临终关怀病房的设立加入三级医院复审当中来,强制改善社会临终关怀病房现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临终关爱医疗条件。让关爱病房逐渐走向规范化,完整化。

2.医生待遇层面

临终关怀病房医生的流失与其待遇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医生的待遇高低应该与其所付出的技术含量成正比,长期的收支不平衡,势必导致临终关怀专业人才的流失。因此,国家应当对临终关怀病房医务人员的收入分配制定进行改革,并逐步加大对临终关怀科室的资金投入。

3.强化医务人员伦理精神培育

临终关怀医院重视病人的尊严与价值,真正体现了对病人的人道主义关怀。它不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为主,而以提高临终病人临终阶段的生存质量为宗旨。并能理解病人的各种心理需求,应用相应的心理照护方法,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使病人正视现实、摆脱死亡的恐惧、认识生命的价值及其弥留之际生存的社会意义,使病人在有限的时光内,安详、舒适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临终时保持人的尊严与价值。

四、结语

当今社会人员对于临终关怀还有很多盲区,并不了解临终关怀的根本要求和意义,临终关怀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从高校的课程设置、医院的运转方式及社会影响意义宣传等方面全方位构建和实施。我们相信,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把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也会不断向前,迈进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王玉梅.我国临终关怀发展中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03):180-182.

临终关怀研究篇10

临终关怀(hispice care)是指由社会各层次(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人员)组成的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在内的一种全面性支持和照料。临终关怀护理是对那些已不能治愈的病人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所实施的一种积极的身心整体护理。其护理目的是以整个人为对象,提供精心照料,解除躯体痛苦,缓解对死亡的恐惧,维护其做人的尊严,提高其尚存生命质量,并给予家属心理关怀、最终使逝者死而无憾,生者问心无愧。

1 临终护理的发展

临终关怀组织是桑得斯博士1967年在伦敦首创的“圣克斯多弗临终机构”。1988年天津医学院建立了我国大陆第一所临终关怀研究机构,随后在上海、北京、西安、沈阳等地相继展开,1992在北京成立我国第一所民办临终关怀医院――松堂医院。1998年由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先生捐资在汕头大学医学院建立了临终关怀医院,开始了国内临终医疗服务。从2001年开始,李先生又每年捐资2000万元给国内20家重点医院,创立了临终关怀病房。据资料报道,至2003年3月,全国接受临终医疗服务的病例已超过了800例。为关爱生命,造福社会,启迪人类爱心,促进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临终关怀的困惑

临终关怀措施很难在短期内见到效果。在我国,由于受传统观念中生命神圣论、死亡观的影响,死亡一直是人们忌讳谈论的问题。对死亡和濒死持否认、不接受的态度。从崔以泰等对大陆居民调查中也进一步证实,因人们对死亡有很高的排斥性,人们基于心理的防卫系统,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对他人的死亡表现出漠然的忽视。不少人误将临终关怀认为是“安乐死”,所以临终关怀在国人中难以推行。

3 影响临床开展临终关怀护理的因素

3.1 传统死亡观的影响

“生死荣衰”是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人们用逃避的心理,非理性地对待生命的终结。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认为死亡是不幸和恐惧的,对死亡始终采取躲避的负面态度,甚至忌讳谈论死亡。一些医护人员也受此传统观的影响,也忌讳谈论死亡,对临终关怀的哲理原则知之甚少,甚至有对临终关怀产生错误的理解。在对我国三甲医院护理的调查中发现,64.7%的调查对象表示从没听说多姑息护理这个概念,更不了解临终关怀的哲理与原则。试想,医护人员本身就没有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对临终关怀护理的理念知之甚少,又何谈对临终者、国人提供死亡教育,给以精神抚慰,实施全方位、高质量的临终关怀护理呢。

3.2 传统孝道观的影响

“百善孝为先”传统的孝道观早已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价值观中,使国人对临终关怀尚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准备。他们在情感上无法接受临终关怀,在现实中排斥临终关怀。在现实生活中,如子女想对亲人进行临终关怀,他们通常将要承受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是来自于自己内心世界的自我良心谴责;二是来自于社会的评价,比如“久病床前无孝子”、“养儿防老”等。因此,国人普遍认为:父母临终时子女只要守在老人身边就是孝道,反之则视为不孝,不愿将老人送到专门的医疗机构接受临终关怀服务;不惜一切代价地延长患者的生命是为孝道,这往往忽略了患者的意愿,造成患者的身心痛苦。实际上,临终关怀的原则是“不以延长生命为唯一目的,而以减轻临终患者的身心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满足临终患者的个体需求才是真正的孝道。

3.3 传统生命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尊重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加速也不延迟死亡。重视生命的质量必然就要放弃一些无效的救治,这与传统的护理观存在差异。传统的护理观轻视临终关怀,认为放弃一些治疗是对患者的不负责,而过分期望和过度给予根治性治疗。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只有治疗才是负责任的表现。

4 发展临终关怀事业需树立正确的临终关怀理念

尽管临终关怀护理在我国刚刚起步不久,发展较为缓慢,存在许多因素的制约,但它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些影响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的伦理因素,引导国人及医护人员树立正确的临终关怀理念。

4.1 加强正确的生死观教育

在死亡观教育中,引导人们正确看待死亡,并理性接受死亡,取代迷信、愚昧、落后的观念,使人们认识到生命结束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学会坦然的面对、接纳死亡;使人们认识到一个人的寿命长短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珍惜现有的生命质量,生活的更加健康、快乐,对社会更有价值。对于开展临终关怀护理的护理人员来说,更要树立正确的死亡观,需要开展死亡知识毕业后教育,纳入医学继续教育范畴,并进行死亡知识的定期培训、考核与资格认定,以保证临终关怀在实践中有效推行。

4.2 要树立现代的医疗观

医学一直以来就被人们认为是救人性命的,医护人员的根本职责就是救死扶伤。人们也一直信奉哪怕已经没有生存的希望,也要尽100% 的抢救及治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且不说是对医疗资源的过度浪费外,一旦医护人员做出对病人放弃治疗、终止治疗的决定,反而会被家属所不容,会被传统生命观推崇的医德原则“审判”,面临道德及社会的谴责。

4.3 明确护理人员在临终关怀护理中的主导地位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服务的对象是濒临死亡的患者,进行临终关怀的护理人员角色较为复杂,他们主要为照护者、健康教育者、心理疏导者、丧葬咨询者等,因此护理人员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操作能力、广博的知识、高度的职业道德、正确的死亡观、现代医疗观,明确自己在临终关怀护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及主导地位,才能更好地为临终患者服务。

4.4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伦理观

临终关怀具有很强的文化和伦理特色,不同的文化、伦理观对临终关怀产生不同的认知、解释和关怀模式。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千差万别,但是一些较为成熟的临终关怀理念和服务内容值得我们借鉴。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丧亲的家属会有专业的团队,包括医生、护士、神职人员、社会工作者等为其提供居丧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协助家属处理后事、心灵抚慰与疏导等。

参考文献

[1] 吴清爱.临终关怀护理发展的探索[J].大众科技,2010(2).

[2] 周玲君, 赵继军. 癌症儿童的临终关怀[J]. 现代护理,2006,12(1):93.

[3] 孙慕义.弃治疗与生命质量[J].医学与哲学, 2000,6(21):1-3.

[4] 焦蝶英,崔以泰.我国临终关怀的实践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3,25(2):70.

[5] 映兰,欧阳玉燕.我国的临终关怀模式探讨[M].现代护理,2002, 8(11).

[6] 卢人玉,龚爱珍,肖清秋.宁养院临终关怀工作及护士素质要求[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215.

[7] 杨建兵.在我国推行临终关怀的必要性及其护理伦理原理[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6).

[8] 黄艳琼.OREM自力学说在临终关怀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