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十篇

时间:2023-06-07 16:53:17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篇1

关键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梯级电站 不利影响 分析和建议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从大渡河、雅砻江5条支流调水40亿m3,二期工程从雅砻江干流调水50亿m3,三期工程从金沙江干流调水80亿m3,共调水170亿m3。调水后,河道径流量虽有所减少,经分析研究,对工农业用水、漂木、航运基本没有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只是局部的,尚没有发现制约工程建设的重大因素。能定量计算的,是引水水库下游水力发电的不利影响,表现为对水电梯级水能影响和水电站发电损失,为减少影响及损失,分别提出有关建议和措施。

1 国务院批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调水规模

2002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计委、水利部上报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经过50年的研究,南水北调逐步形成分别从长江下游、中游和上游调水的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逐步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中国大水网。实现我国水资源南水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规划提出东线分三期建设,调水188亿m3,中线分两期建设,调水130亿m3,西线分三期建设,调水170亿m3,共调水448亿m3。

三条线路中,只有西线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涉及对调水河流长江水力发电的不利影响。

2 调水对水力发电不利影响的计算

2.1调水对水电梯级水能的影响

据《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重点报告》及全国水力资源普查布置的水电梯级工程布局,按2020年、2030年、2050年水平,西线调水40亿m3、90亿m3、170亿m3,采用长系列逐月径流资料,考虑梯级联合运用等计算方法,自引水水库以下计算到长江葛州坝水电站,长江干流和支流受调水影响的规划和已建水电梯级在三个不同水平年分别有9座、23座、69座,计算结果,影响年发电量31亿kW·h、336亿kW·h、1117亿kW·h。

2.2调水后水电站发电的损失

在国务院已批复同意包括西线调水规划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情况下,西线调水对其下游梯级电站的损失,只宜考虑已建电站的损失。以调水40亿m3为例,对引水水库以下水电梯级的损失,只涉及长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已建的5座梯级电站,即二滩、龚嘴、铜街子、三峡、葛洲坝水电站。经用上述相同的方法计算,损失保证出力130 MW,损失发电量14亿kW·h。表现为越靠近引水水库损失越大,越远越小。如距引水水库相对较近的铜街子水电站保证出力损失率为5.1%,年发电量损失率为2.3%;距引水水库相对较远的葛洲坝水电站保证出力损失率为0.8%,年发电量损失率为0.5%。

3 从水权分析调水对水电梯级水力发电不利影响

上述计算将调水的不利影响分为对水电梯级水能的影响和对水电站发电的损失,是基于宏观经济分析和补偿措施两方面考虑,并有法律方面的依据。根据水法,水资源属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水电工程只有申请取得取水许可证,工程的所有者才拥有用水权,国家保护其合法权益。

调水对水电梯级水能的影响是对调水河流资源影响的评估,所计算的保证出力和发电量差值,是调水河流水资源用于水力发电的影响值,是潜在的和可能发生的。因为水资源是一种可重复利用多功能的资源,除发电外,也可以用于供水、航运、漂木等其他方面,如果供水耗用水量减少了发电水量,只能说明水资源功能之间的变化,其价值转移到供水方面,水资源的价值并没有损失。之所以计算这种影响值,是供国家在进行资源配置时,权衡水资源用于不同方面利弊,决策水资源用于那方面可以实现优化配置,因为国家拥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目前,国务院已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认可长江一定数量的水资源用于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实际上是将这部分水资源的功能由发电等方面转变为供水。

调水对水电站发电的损失是对已建水电站效益影响的评估,所计算的保证出力和年发电量损失,是计算已取得取水许可获得水资源使用权的水电站权益受侵害程度。称之为损失,是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时,据此分析合法用水户的损益,考虑给予的一定的补偿。

4 减少水电梯级水能影响的建议

4.1 加强水电梯级规划、设计和建设的管理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是国家制定的全国水资源战略规划,提出的“四横三纵”形成我国水资源网络的战略布局,1990年国务院批复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中也提出南水北调东中西线的工程布局和调水规模。因此在水电梯级规划、设计和建设时,应按照专业规划服从综合规划,综合规划服从全国战略规划,建设水工程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划的原则。当前应考虑国务院已批复同意《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中,西线从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调水170亿m3的战略规划。

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在进行长江干支流水电梯级规划设计时,水能计算扣除西线调水量,适当调整水电梯级的工程布局、规模和相关规划指标,提出适宜的开发利用方案。近期可能批准兴建的长江梯级电站,在审核其取水许可申请时,复核电站发电流量,不应再计及西线已调出的水量,需要时调整梯级电站的开发方案和有关参数,以适应径流量的变化,避免发生损失。

4.2 水电梯级规划可考虑并级开发方案

并级开发方案,就是在某河段两级低坝开发合并为一级高坝开发。其作用就是多利用两梯级之间的水库面积,且高度相当于二个枢纽正常蓄水位之差的那部分库容,增加了调蓄库容,减少弃水电能并调节径流,从而减少调水对河段水能的影响。如大渡河水电梯级工程布局规划的独松和马奈梯级,是上游河段的第一、二级梯级,原规划两梯级有效库容共27亿m3。为了取得更大的调蓄库容,考虑调整河段的开发方案,将独松、马奈两梯级并级开发。在原规划的基础上,加高马奈大坝,使马奈梯级正常高水位调高到独松梯级的正常高水位,可取得106亿m3的有效库容。用以调节下游枢纽枯水年或枯水期的流量,增加其下游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其作用是明显的。同样,将雅砻江英达和新龙两梯级并级开发,在新龙兴建高坝,英达、新龙两枢纽原规划有效库容共5.8亿m3,调整后为93.4亿m3。

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水电梯级工程布局规划,提出了各个梯级的开发任务并确定了相应的库容和指标,由于三条河上游为经济落后地区,工农业不发达,用水量不大,加之河川径流量大,梯级开发任务多以发电为主,很少有调节库容大的综合利用水库。为减少调水后带来的影响,原调水河流规划中所确定的调节库容就不能适应新的变化,有效措施之一是在原规划的基础上增加调节库容,特别是增加多年调节库容,以充分利用丰水年或丰水期的水量,补充枯水年或枯水期的水量,从而减少对下游梯级电站的不利影响。引水水库下游梯级增加多年调节库容保证枯水期径流的作用,实质上就是在调水量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库容调节将非汛期的引水转化成汛期引水,从而减少调水对梯级电站水能的影响。

4.3 调整某些水电梯级的指标

河流水电梯级规划中每个梯级的开发任务和运用方式都是在一定的来水条件下,根据发电用水等方面的需要而确定的。西线调水以后,某些规划和正在设计的梯级指标应相应调整,以减少影响。考虑到长江干支流枢纽的库容系数大多数比较小,而且对某一个梯级来说,降低水位运行可能是不利的,但是由于调节流量的增加,使下游一系列梯级都将受益,电站出力都会提高。因此,从梯级开发来看,上游梯级降低死水位运行可能是十分有利的。如金沙江规划的王大龙枢纽,库容141亿m3,有效库容41亿m3,有效库容占总库容的29%。适当降低死水位,由原规划的死水位2490 m降到2455 m,降低35 m,则有效库容增加到87亿m3。有了上级水库的水量调蓄,下游的梯级越多就越有利。同时增加调节流量对生态环境、航运都有好处。因此,降低某些枢纽的死水位可作为调水后减少影响的措施之一。

5 对调水河流电力损失的补偿措施

如前所述,调水40亿m3,对长江干支流已建5座梯级电站,损失保证出力130 MW,损失发电量14亿kW·h,主要用电大户在四川省。补偿电能的措施很多,现仅说明两种补偿,一是单独补偿,二是相互补偿。

5.1 单独补偿

如补偿四川的电能损失,可根据损失量,考虑在四川建核电站;从煤炭丰富地区修铁路运煤入川,建火电厂;在西北煤炭产区,建火电厂北电南送等措施,哪种措施较优,又比较现实,尚需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电力建设现状和中长期规划,进一步研究。

5.2 相互补偿

西南和西北地区电网联结后,电量可以互相补偿,以补偿四川的电能损失。

西线调水入黄河,主要供水目标是生态环境用水和工业、城镇生活用水,同时,调江水入黄河上游也具有发电效益。2020年水平黄河增水40亿m3,从龙羊峡到青铜峡有17座梯级电站,可增加发电量为80亿kW·h;2030年水平增水90亿m3,增加发电量为220亿kW·h。

可考虑充分利用龙羊峡等水库调蓄库容大的优势,丰水期多蓄水少发电,将水调节到四川枯水期的7个月(11~5月)多发电,加上西线调水增加的电量,通过联结西北西南电网补电到四川。

而四川水电系统的特点是调蓄库容小,丰水期发电量本地负荷消化不了,产生弃水电能。参照西北、成都水电勘测设计院等单位1986年提出的《西南(四川)西北联网补偿研究报告》的估算结果,在6~10月的丰水期,如果四川水电梯级利用弃水发电,通过联网线路可向西北电网送电3 000 MW。这期间,黄河水电梯级可减少发电,水库储存电能,调到枯水期发电,一部分电量回补包括四川在内的西南电网。

6 结 语

从长江调部分水量到黄河,既要考虑黄河和西北地区缺水的需要,又要减少调出河流地区的不利影响,或给予补偿,以促进调水河流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就调水对长江干支流下游梯级电站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减少不利影响的措施,更重要的一点是,国务院已批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规划,建议主管部门采取措施,对新建或原规划的梯级电站,根据已减少的径流量调整开发目标以减少影响和损失。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篇2

关键词:水工建筑物;工程等别;结构安全性;混凝土强度指标;抗震设计

作者简介:刘远(1979-),男,广东中山人,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广东?广州?510642)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0901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059-02

“水工建筑物”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种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该课程内容多、知识面广,涉及重力坝、拱坝、土石坝、水闸、水工隧洞等各种不同的结构物。它们在材料、工作原理上都不一样,所以设计方法也不一样,这是“水工建筑物”学习的难点之一。但是,各种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共同遵循着一些基本准则和方法。因此,在开始学习各种水工建筑物的设计之前,必须先学习“水工建筑物设计综述”这一章,意在探讨这些基本准则和方法。“水工建筑物设计综述”是“水工建筑物”课程的主线,对整个课程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由于课内学时的压缩,教学内容的删减,很多教师只给这一章内容安排1~2个学时,有的甚至是一带而过。这将给后面课程内容的教学造成很大的困难。笔者自2007年开始讲授“水工建筑物”,积累了几年的教学经验后,越发觉得“水工建筑物设计综述”内容的重要。因此,自2010年起将这一章内容的授课学时增加至6学时,重点讲述“水利水电工程等别划分”(0.5学时)、“水工建筑物的安全性”(2学时)、“混凝土的强度指标”(0.5学时)以及“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2学时)等内容,务必使得学生先打下良好的基础,再学习各种水工建筑物的设计。

一、水利水电工程等别划分

对于一般的水利水电工程,需先确定工程等别,然后根据工程等别确定水工建筑物的级别,最后根据水工建筑物的级别确定结构安全级别。结构安全级别是进行水工建筑物设计的安全依据,设计时相关安全系数的取值是根据结构安全级别来确定的。若结构安全级别定的低,就会使得选择的安全系数偏小,结构的安全就存在隐患;反之,结构安全级别定的高,选择的安全系数就会偏大,使得结构的安全余量过大,建筑物的材料用量增加,加大了工程的投资。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等别的划分直接影响水工建筑物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等别的划分,目前有3个规范可依:国家强制性标准GB50201-94《防洪标准》、水利行业标准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以及电力行业标准DL5180-2003《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等别,根据水库规模、防洪对象的重要性、治涝规模、供水对象的重要性、水电站的装机容量等,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等级;水工建筑物的级别是根据工程等别及该水工建筑物在工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确定,它反映了对不同水工建筑物的不同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永久性水工建筑物分为1、2、3、4、5五级(其中主要建筑物分1~5级,次要建筑物分3~5级),临时性水工建筑物分为3、4、5三级。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级别,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及破坏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性确定,与水工建筑物的级别对应,分为Ⅰ、Ⅱ、Ⅲ三级(1级水工建筑物对应结构安全级别为Ⅰ级,2、3级水工建筑物对应结构安全级别为Ⅱ级,4、5级水工建筑物对应结构安全级别为Ⅲ级)。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的划分看似简单,容易被忽视,但它直接影响水工建筑物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是水工建筑物设计的其中一个关键步骤,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当中涉及水利水电工程等别、水工建筑物的级别和结构安全级别三个提法相近,但含义不同的概念,容易造成混淆。教师在讲授时,可结合工程实例来阐述这三个概念的含义,有利于学生理解。

二、水工建筑物的安全性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篇3

关键词:汉江 水电 开发模式

1 汉江上游流域水电资源概况

汉江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流经汉中、安康两地区至白河进入湖北省。汉江上游干流长448km,流域面积95200km2,水力资源丰富。汉江上游在陕西省境内可开发水力资源装机容量3724MW。其中,干流2085MW,支流1639MW。

汉江干流梯级开发在陕西省境内规划了7级水电站,自上而下为黄金峡、石泉、喜河、安康、旬阳、蜀河、夹河。总装机容量2085MW,年发电量67亿kW.h各梯级电站主要指标见表1。

目前干流已建成石泉(及扩机)和安康两个梯级,装机容量合计1080MW。安康、石泉两电站均具有较好的调节性能,对其下游待开发的电站可以发挥水量调节作用,使得待开发的水电站投入较少的水库淹没处理和工程费用,即可获得较好的能量指标和投资效果。

汉江上游主要支流有褒河、旬河、任河、岚河等,已建和在建水电站容量约160MW。

褒河全长175.5km,流域面积3940km2,河东店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43.4m3/s,江西营以下至石门为峡谷河段,是褒河主要水电资源河段,该河段长81.2km,天然落差356m,河段平均比降0.438%。根据西勘院《褒河干流梯级开发补充规划报告》,规划布置了鲁家坝、界牌关、马道、青桥铺、石门等5座梯级电站,装机容量合计165.4MW,另规划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600MW。其中界牌关水库具有多年调节性能,并有常规水电开发和常规水电加抽水蓄能两种开发方案。目前褒河干流已开发的只有石门水利枢纽。

任河发源于重庆市城口县境内大巴山南麓的大燕山,是汉江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也是汉江水系唯一发源于大巴山南麓的一条支流。自东南流向西北转东北向,流经重庆市城口县、四川省万源市大竹区、陕西省紫阳县,于紫阳县城西南任河咀注入汉江。干流全长212km,总落差1555m,流域面积4893km2,多年平均流量122m3/s。任河水力资源较丰富,西勘院《任河干流梯级开发规划报告》按高望、赵家坪、巴山、大竹河、白杨溪、毛坝关、香水沟等7级开发。其中毛坝关电站工程已开工。

岚河全长151.2km,总落差2073m,六口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45.0m3/s,总流域面积2128km2。西勘院1998年对岚河花里乡以下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滔河的漳河坪以下河段和四季河进行了梯级开发规划,在岚河花里乡以下布置有滴水岩、黄家垭、蔺河口、黑湾、新春、花坝共6级电站。滔河漳河坪以下布置了泥坪、齐园子、金淌和肖家坡等4个梯级。四季河跨流域引至滔河、岚河发电,布置金淌和方家垭两级电站。其中,在建的蔺河口电站装机规模较大,并有季调节性能。已建及在建的还有新春、齐园子、花坝、金淌等电站。

表1 汉江流域干流上游梯级水电站主要指标表

旬河是汉江上游第二大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流经柞水、镇安、旬阳3县,流域面积6544km2,多年平均流量74m3/s。西勘院1997年开展了前期规划,在旬河干流共布置了包家垭、柴坪(回马石)、沙沟口、季家坪、钟家坪等5个梯级,目前均未开发。其中,柴坪、季家坪梯级具有较好的调节性能。

2 加快开发汉江水电,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作用和效益

陕西省的经济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基础较差,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仍属于全国的中下水平。党中央、国务院作出“西部大开发”重大决策,为陕西经济发展带来历史机遇,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和举措之一,加快开发汉江上游干流水电资源,具有以下重要作用和效益。

(1)以资源开发为龙头,带动工农业和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汉江上游贯穿陕南地区。陕南地处秦巴山区,土地面积约6.9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4%。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陕南是西北唯一的亚热带资源区,是大西北的江南,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矿产资源丰富,品种独特,经济价值很高,在陕西及西北占有重要地位。陕南地区缺少煤炭资源,尽快开发利用汉江水力资源,缓解电力的“瓶颈”制约,对带动陕南地区工农业的发展,保证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和现实意义。

(2)改善陕西电源结构,提高经济效益。陕西电网内水电比重目前仍较低,比重不足20%,是以火电为主的电网。1999年陕西电网净购西北电网电量6.8亿kW.h。陕西电网不仅缺电量,而且存在电源结构不合理,调峰手段缺乏,调峰容量不足,电网运行可靠性差等问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较差。加快开发汉江水电,不仅能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而且有利于改善电源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减轻电网调峰运行困难,降低火电机组运行和检修费用,提高电力行业经济效益。

(3)利用洁净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开发利用清洁的水电能源,可以节约煤炭和燃料费,更重要的是能减少燃煤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环境效益显著,符合优先开发清洁能源的国策。

(4)带动航运及旅游业发展。汉江自古以来就是一条通航河道,喜河、旬阳水电站工程设计均考虑有通航设施。汉江上游梯级工程建成后,将大为改善水上航运条件,从陕南腹地的石泉可抵达长江中、下游,形成经济、便利的水上大通道,对促进两岸资源的开发利用,带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汉江上游水电开发还具有提高陕南旅游优势,促进旅游业发展,改善交通条件等诸多方面的作用和效益。

汉江上游水电的开发具备了较好的条件:一是梯级中的骨干水电站石泉、安康已建成,为汉江水力资源开发利用积累了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经验。安康和石泉水库的调节性能较好,具有较大的调蓄作用,因而可以增加安康和石泉以下梯级的保证出力和发电量。安康水电站和石泉扩机工程施工所建立的完整的生产、生活基地以及施工设施,为待开发的梯级创造了良好的施工基础条件。汉江上游干流梯级开发有一支装备齐全、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善于在地质条件复杂、洪水峰高量大的汉江上建设水电站;二是淹没损失较小,待开发的5座干流梯级电站,移民数量不足全部梯级移民总数的20%,有利于搞好移民安置工作;三是对外交通条件方便。待开发工程的坝址附近均有铁路、公路通过,交通运输方便。西安至安康铁路的建成通车为汉江上游的开发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这些有利因索都可以缩短工程筹建和施工准备时间,节省工程建设费用,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效益和投资效果。

3 加快汉江水电开发措施探讨和建议

3.1 借鉴国外流域水电开发的成功经验,以优惠政策措施支持汉江水电资源的开发

水电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大多数国家都把开发水电作为能源开发的首造。由于水电工程一般具有建设工期较长、初期投资较大、综合利用效益大等特点,所以水电工程的开发建设有其特殊性。为了加快开发利用水电资源,很多国家都对水电开发给予较多的优惠政策。如美国、加拿大、巴西、日本等就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主要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有:

(1)在流域梯级开发的初期,政府给予拨款支持,以降低企业成本和电价;

(2)水电属于清洁、可再生的一次能源,政府给予免税或减税的优惠政策;

(3)注重水电工程的综合利用开发,并对工程投资进行分摊,防洪、航运部门分摊的投资一般由政府解决,灌溉部门投资只还本不付息,发电部门分摊投资还本付息,还贷期一般较长;

(4)企业可发行债券或上市融资等。

汉江水电资源的开发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争取国家和地方给予税收等优惠政策,免除耕地占用税,矿产资源税等。所得税在“西部大开发”免二减三的基础上,争取后期所得税先征后返的优惠政策,返还的所得税全部用于流域梯级滚动开发。

3.2 采取流域开发或电航联合开发等模式,推进汉江资源综合开发

(1)流域型开发模式

根据国内一些流域开发的经验,流域梯级开发最好的方式是成立流域开发公司,由公司负责梯级电站的策划、建设、经营和管理等,由于公司的目的和任务明确,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扯皮现象,从而可加陕梯级电站开发的建设速度和提高梯级电站的综合效益。

其次,梯级滚动开发最好有负债较小的母体电站,即滚动源,这样可使梯级开发真正实现滚动。如乌江公司,由于乌江渡水电站在1983年全部建成投产,全部为国家投资,电站不需还本付息。乌江公司成立后将其划归该公司作为梯级开发的滚动母体,由于该电站效益非常好,因此在东风梯级电站投产以后,又同时进行洪家渡、引子渡和乌江渡电站扩机3个梯级工程的建设。

第三,将梯级开发的母体电站进行资产重组,在资产评估的前提下,按照母体电站各方投入的多少划分各自拥有的股份,由电站股份的拥有者组成流域梯级开发公司。如乌江公司,按照乌江渡电站的投资情况,贵州省和国家电力公司各拥有该电站的49%和51%的股份,并组成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乌江流域梯级电站的策划、建设、经营和管理。

(2)电航联合开发模式

四川嘉陵江流域的开发采用的是电航联合开发模式。嘉陵江中游广元至合川段梯级规划均按电航结合考虑,梯级电站建成后,各级电站正常蓄水位均与上一级电站尾水位衔接,增加航道枯水深达2.5m以上,使近500km河段达到4级航道标准。该流域梯级开发由四川交通厅航务管理局、四川华能、地方政府等多家联合开发,航运投资占40%左右。目前已建成投产3个电站,即将开工两个电站,其余梯级也在加紧前期工作,电航联合开发对嘉陵江梯级开发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上述流域梯级开发的经验,对汉江梯级开发很有借鉴意义。为加快开发汉江上游的水电资源,建议:①建立流域型联合开发机构:可考虑以电力公司,省投资公司、交通航运等部门、地方政府、工程局、已建水电站等多方联合,成立“流域开发公司”,负责流域梯级电站工程的策划、建设、经营和管理等,以水电资源开发为龙头,促进航运、旅游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带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②汉江水电资源的开发可考虑电航联合开发的模式:汉江梯级开发在安康下游是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而且安康下游的航道等级交通部定为4级航道。汉江梯级电站的工程造价相对较高,如果工程投资全部由发电部门承担,则上网电价将较高。若能借鉴国内一些流域采取的电力与航运联合共同开发建设的经验,由交通航运部门分摊和解决工程的一部分投资,则可以显著降低电站的上网电价。③流域综合开发,在开发汉江干流梯级电站的同时,在汉江上游较大的支流上开发建设有调节能力的水电工程,如褒河的界牌关,总库容4.1亿m3,具有多年调节能力。旬河的柴坪、岚河的蔺河口等也有较好的年调节或季调节性能,这些支流上的水库建成后,可以增加枯水期径流量,提高干流水电站的发电量和装机利用小时,有助于降低待建梯级电站的电度投资和上网电价。同时,这些工程还有旅游、灌溉、防洪等综合效益。

3.3 采取梯级滚动开发模式,拓宽建设资金来源

为了解决建设资金筹措问题,汉江水电资源的开发也可采取梯级滚动开发的模式。流域梯级开发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已建成梯级电站的发电利润,每年提取的折旧费及公积金。

国家和地方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所得资金。现在乌江、五凌、清江等公司均享受所得税先征后返的优惠政策。乌江公司每年仅上缴所得税3000万元,其余全部返还于公司。五凌公司和清江公司分别有18%和80%的所得税先征后返。返还的所得税全部用于流域梯级开发。

股东的所得利润,在各梯级开发未完成之前,各股东不提取任何利润,所得利润全部用于梯级滚动开发。

电航联合开发的工程,由电力和航运部门分摊投资,或争取国家和地方交通部门的投资补助。

建设资金不足部分,利用商业银行贷款予以解决。

3.4 实行流域综合电价,提高新建电站市场竞争力

在梯级开发中,由于各梯级在建设条件、建成时间以及物价水平的变化,其上网电价会有较大的差别,在同一个公司内,各梯级电站实行不同的上网电价,对公司的管理、电站的运行均带来许多不便,因此,各公司均提出实行统一的流域电价。如乌江公司投入运行的乌江渡电站和东风电站,1997年上网电价分别为0.13元/kW.h和0.29元/kW.h,在运行过程中电网不愿调东风电站的电量,以致造成了大量的弃水,不仅影响了公司的效益,也造成了水能资源的浪费。因此,乌江公司提出实行统一的流域电价,现在该公司执行的流域电价为0.196元/kW.h,五凌公司执行的流域电价为0.348元/kW.h,清江公司目前隔河岩执行电价为0.365元/kW.h,高坝州执行临时电价0.243元/kW.h,将来也要实行统一的流域电价。

流域电价的确定,主要依据电站所在电网的平均上网电价,电站的还贷情况以及梯级开发所需筹集的资金等,与地方电力部门、物价部门协商确定,上述各公司目前执行的流域电价均低于各省的平均上网电价。

实行流域电价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丰补欠”,即适当增加母体电站的电价,新建电站的电价可大幅度降低,以增加电站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篇4

【关键词】 梯级开发 流域综合规划 规划评价 环境容量 水库

我省山多谷深,河网密布,河流(除汀江外)基本上都是在我省发育并独流入海。由于降水量充沛,因此,河流湍急,水动力条件好,自净能力强。但是近年来,随着水电站的不断开发,我省主要水系都进行了多级梯级开发,形成了星罗棋布的河道型水库。单南平市已建、拟建的水电站就有1011座之多。水流从湍急河流,变成了静止的湖面,生态环境和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很大,自净能力减弱。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有序开发小水电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通知》和省政府《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规定(试行)》,我省的环评单位对福建省各主要流域综合规划开展了规划环评工作,我省22条68个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流域综合规划环评的环评工作已基本完成。

我省河流主要有以下十大功能。即饮用水功能、水能发电功能、交通运输功能、水产养殖功能、旅游景观功能、工业生产用水功能、农业灌溉功能、城市纳污功能、生态功能、防洪排涝等十大功能。因此,作为流域综合开发必要有整体观点,统筹协调地表水的各种功能,实现和谐发展。

流域综合开发具有对环境有利和不利二个方面,例如一个200万KW的水电站与火电站相比可节约原煤50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24万吨、氮氧化物4.4万吨、CO 1150吨、废渣140万吨。因此,水电开发的有利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流域开发又会带来生态破坏和自净能力下降等负面影响。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任务是讨论其对环境不利影响及其对策措施,发扬有利影响,减少不利影响。

我省各主要流域综合规划基本内容包括水资源利用规划、水电规划、防洪排涝规划、城市供水规划、灌溉规划、航运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方面的内容。规划环评针对该流域规划的内容进行评价。重点放在水电规划的环境评价中。

规划环评的重点是流域开发中对累积、二次和间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使流域规划对环境的累积影响最小化。即在时空尺度上累积度最低;在空间上的分布累积区最小,在时间上的分布范围;累积频率最低。根据本次对流域综合评价结果主要环境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我省流域开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1.1我省河流的水电开发程度过高,超过了国内外的控制水平

根据钱正英等“人与河流和谐发展”一文的介绍,国内外对开发程度分类,大体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完全或基本保持自然状态的河流系统: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基本上未建具有控制能力的水工程,开发利用程度小于10%,这在我省已基本没有了;

第二类:人工化与自然复合的河流系统:人类活动有一定影响,流域中建有一定有控制能力的水工程,开发利用程度一般在40%以下。这在我省也已很少;

第三类:人工化河流系统: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水工程控制程度较高,天然河流已改建为不同类型的人工河流系统,河流水质污染严重,开发利用程度在40%以上,甚至高达70%以上,这涵盖了我省的绝大多数河流;

根据本次评价统计结果,我省主要河流的开发利用程度都在40%以上,有的河流如汀江甚至高达88.2%;在梅溪干流的78.6公里河段中建了20个电站;古田溪的达才溪在约5公里的河段中建了5个电站,其密度之密是少见的。由于河流的梯级开发活动,其自然功能正在或已经退化,如果要求对我省河流基本恢复其原有状态与原有的自然功能,是不现实的;因此,只有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从工程设计、统一管理等方面,对各电站的开发、利用和改造作分类指导,并提出改造和管理的要求,这是这次规划环评的成果。

对电站水库的筛选基本原则有以下几条:低水头(5米以下)的电站;装机容量低(小于500KW)的电站,超过设计时限的电站水库;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的电站水库;对饮用水造成影响的电站水库;涉及自然保护区的电站水库。对不合格的电站采用行政措施加以解决。

1.2生态环境用水得不到保证

梯级开发引起的大量的脱水段或减水段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汀江脱水段占开发河段的22.72.2%、回水河段占开发河段的69.04%。

如由于大的阻隔,大下游会出现脱水段(或减水段),如古田溪的造成脱水段居民的用水(灌溉等)的困难;在入海河段还会产生海水入侵的问题。由于梯级开发造成了水动力的变化,降低了水体的纳污能力,河流的环境容量降低。如上世纪90年代的三明市的氨污染事件,下游的工厂排污的情况是正常的,但由于上游水库的下泄流量减少,使下游河段污染物积累,造成氨的浓度升高,引起大面积的死鱼。为了维护河道生态用水,必须保持河流的最小下泄流量。但大多数电站目前没有保证河流的最小下泄流量,甚至连保证最小下泄流量设施都没有。

因此,流域规划要与当地水资源条件相适应,根据当地生产、生活、生态及景观需水要求,统筹确定合理的生态流量,落实相关工程和管理措施,优化水电站的运行管理,实行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调度和运行模式,避免电站运行造成下游河段脱水段(或减水段),最大限度地减轻对水环境和水生生态的不利影响。

1.3对饮用水源的影响日显严重

流域的梯级开发必然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水库,河流由于它的流动特点水生生态系统主要以动水生物为主,梯级开发后水生生物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水中生物变成以静水生物为主,因此,在许多水库中藻类和水浮莲等会得到大量繁殖,有的还会有藻毒素产生,既对饮用水造成威胁,又大大影响景观,富营养化对饮用水源的水质和水处理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永安的饮用水源由于藻类的大量繁殖,造成饮用水源处理困难而欲搬迁,三明市的饮用水源也从沙溪河搬迁到支流东芽溪,目前三明市的集中饮用水源地都不在主干流上。

1.4游鱼类的游通道基本隔断

由于大的阻隔,游鱼类、水生生物的通道被隔断,因此鱼类的种群发生了变化。如建溪的胭脂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尤溪的等游鱼类水生生物的通道,对游鱼类有重要作用的河流,但原在大的建设中没有建设过鱼设施、甚至没有考虑过过鱼设施的建设。因此,对游鱼类的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由于水库的建成,水产养殖业虽然得到发展,由此形成的养殖污染是不可忽视的。水产养殖一方面要求有优良的水质,另一方面又会排出很多污染物而污染河道,产生富营养化,成为一对矛盾。

1.5航运规划基本没有实施

梯级开发就其本意来讲是可以提高航运的等级,如沙溪梯级开发时原设计是提高沙溪口到永安的航道吨级。但实际全省除了水口电站有船闸的设施外其它电站都没有过船的设施,非但没有增加至航道吨级,反而连航运都中断了。

1.6存在低温水对灌溉的潜在影响

对有灌溉作用的河段,一要注意其脱水段(减水段)的水量能否满足下游灌溉的要求,二要注意水库的低温水会不会对农作物灌溉造成影响。但我省的高较低,低温水的影响还不明显。

1.7虽然个别的水库侵占的土地不大,但从全省看被侵占耕田林田还是很大的

水库的库容侵占了大量土地、林地和湿地。有的侵占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区域,使野生动植物的生境发生变化,形成对生物物种的威胁。耕田的丧失对农民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粮食减产。

1.8对淹没区移民产生较大的影响

水库的淹没,引起一部分居民的搬迁。而居民的迁移处理得不好的话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对移民的安置地又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1.9防洪排涝设施对环境的影响

对水利工程来讲,在设计中都有防洪排涝的的功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首先在防洪地选线时把湿地围在里面作为房地产的开发地,减少了蓄滞洪区,只注意工程防洪,不注意生态防洪,其次是注意防洪对排涝设施没有跟上,第三是业主为了增加经济效益,不按水利部门的要求调度。

2 水电梯级开发过度的原因

水电梯级过度开发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造成的。

2.1与部分领导没有树立科学发展观有关,以发展经济为唯一的目标,明知会发生环境问题,但为了有政绩,盲目发展水电站。

2.2水电站的开发虽然一次性投资较大,但是收益是稳定且少风险,因此,在开发者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管开发活动是否合理,都很愿意开发。一些政府部门的人员入股更是推波助澜,利用行政的力量,通过环评和立项建设。

2.3开发者为了经济利益,减少投资,不建或少建对一些应有的环保设施,在运行时也不按环评时候提出的要求,如最小下泄流量来进行操作。

2.4造成盲目发展水电站与部分领导和群众的错误观点有关,认为发电站没有排出污染物,所以没有环境问题,或认为对环境是都是有利的。因此,发展得越多越好。不明白水电站的建设存在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加剧了某些环境问题的不利一面。

3 对策建议

3.1对于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的最小下泄流量,要采用立法手段来加以保证,并设立最小下泄流量的监控装置。单靠大部分的业主的自觉性是不的。

3.2应重视本次全省性规划环评的成果,并加以落实;继续开展下一层(小于500平方公里)流域的规划环评,因为更多的小电站是在小于500平方公里流域中开发的,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更大。

3.3要解决能减小水库电站对环境影响的主要关键性技术问题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补救方案。例如,目前大部分电站没有最小下泄流量的设施,应用什么工程措施加以解决;产生的富营养化问题应如何减轻等。

3.4对水电站要确保资金的投入,完善必须设立的环保设施,没有资金的投入,环境保护只是一句空话。

3.5加强宣传教育,使公众认识到在水电站在给我们带来清洁能源的同时,也存在的破坏环境的问题,正确合理开发水电资源。

参考文献

〔1 〕李巍,王华东,王淑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环境科学进展,1995,(3):

〔2〕周世良.开展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福建环境,1999,16(2):2-4

〔3〕钱正英,陈家琦,冯杰.人与河流和谐发展.

〔4 〕李巍等.累积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环境科学进展,1995,(6):

〔5 〕李书绅,陈晓秋,刘予宇.SEA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科学,1998,增刊:73-77

〔6〕陈凯麒,王东胜.大坝建设环境回顾及梯级规划环境评价研究方向.

〔7〕许天金,林国兴.引水式电站大坝最小下泄流量的分析与确定,网易水利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篇5

关键词:流域开发 整体规划 环境保护 水电工程

1 大通河流域概况

大通河流域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青海省的天峻、刚察、祁连、海宴、门源、乐都等县,进入甘肃天祝、永登两县,最后在青海民和县汇入湟水河。流域总面积15133km2,其中青海省内流域面积12943km2占全流域面积的85.5%,甘肃省内流域面积2190km2占全流域面积的14.5%。大通河是湟水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和黄河的二级支流,其多年平均径流量28.26亿m3,大通河发源于青海省天峻县,海拔5174m,于青海省民和县享堂镇汇入湟水河。大通河干流河道全长574.12km,其中青海境内河道长504.1km,总落差2295m,水能蕴藏量759×104kw,甘肃省境内河道长60.43km,落差575m,水能蕴藏量24.49×104kw,甘青两省共界河道长49.27km,落差306m,水能蕴藏量22.84×104kw。

2 大通河流域水电规划开发现状

由于大通河流域水能资源条件比较好,对开发中小电站条件非常有利,因此青海、甘肃两省对大通河流域规划比较早。由青海省水电勘测设计院于1987年对流域内水电资源初步进行整体规划,共分18个梯级电站开发。在流域上游结合大通河的综合水资源利用,修建两座高坝作为多年或年调节电站,其它电站均采用低水头径流式电站的开发模式。但由于青海、甘肃两省对水电资源开发速度的加快,加上没有有实力的大企业介入参与流域的主体开发,流域的开发引进了很多小企业,各企业均以各自利益为重,强占优良资源点,形成各点独立规划开发,上下不能兼顾和流域整体规划开发不能落实的格局。流域内电站的数量由原规划的18座增加到32座,在原规划的基础上增加了14座水电站。造成目前上游开发条件较差的武松塔拉、萨拉、海浪、纳子峡、石头峡,克图等高海拔、高坝大库容的电站,由于投资效益不理想,没有单位开发。而中下游开发条件较好,电站自身经济效益较高的仙米、久干、多龙滩、雪龙滩、玉龙滩、东旭、东旭二级、寺沟口、卡索峡、学科滩、青岗峡、金沙峡、合桥、下滩、享堂一级、享堂二级等的水电站已建成投产发电。剩余的江源、羊脖子湾、加定、朱叉峡、金沙二级、铁城、天王沟、杜家湾和铁家台电站均在规划建设中。由于大通河是一个季节性较强的河流,平均每年7到9月三个月径流量占全年流量的60%以上。目前所建电站的形式均为低坝径流式电站,没有任何调蓄水资源能力,因此造成了汛期大量弃水,枯水期无水发电,水资源利用率不到60%,加上各电站的独力规划开发,独立调度运行,缺少综合合理统筹规划、有序开发,梯级联合调度。因此出现重复投入大,资源共享利用差等情况。

3 大通河流域水电规划开发思考

水电开发是涉及能源、水利、航运、防洪、安全、国土、生态、林业等方面的综合系统工程,关系到流域地区的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如何综合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在做好统筹开发规划的基础上,和谐有序的开发,是进行流域规划开发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3.1 流域整体规划、有序开发、合理调度,确保流域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修建一到两座具有年调节能力的高坝大水库电站,相互合理联系,调蓄调度水能,发挥水能的最大利用率,同时兼顾水资源的社会综合利用矛盾,取长补短,保证下游年径流量的均匀,并增大下游各梯级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和年发电量。大通河流域电力开发现在就缺少这样的龙头电站,才出现水能利用率不到60%,每年至少已建成投产的16座流域电站综合发电量少发3.6亿度以上电量的情况。

3.2 合理加快建设速度,提高流域整体效益。对流域的整体规划开发,首先在流域上游建设龙头大水库电站,由于流域的龙头电站水库的调蓄作用,可降低下游各级电站的设计防洪标准,减少泄洪设施的设计规模,降低下游电站施工期拦洪困难和洪水干扰,减少下游各梯级电站的可变因素。因此,对加快下游各梯级电站施工速度和流域的整体开发建设速度非常有利,同时也保证了下游各梯级电站质量、安全、稳定运行。这对流域的整体建设速度、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反之,就会造成各电站的本身设计指标高。施工、运行都要面临最高的防洪标准,因此重复投入高、浪费大、运行困难,开发建设工期均较长,增加了各个电站的成本,不能有效发挥流域整体开发效益。

3.3 充分利用公共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占用过多的社会资源,降低流域开发成本。流域水电站的整体规划开发,合理布局,可避免跑马围地的无序开发,破坏流域已规划的资源点,同时按整体的规划设计,可以对一个区域内整体建设办公、生产、生活辅助设施,生产料区,公共占地区等统一规划,可避免少征占土地和过多的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达到区域内资源共享。梯级电站连续开发,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共享优势和提高施工机械、设备、场地的利用率。合理安排各级水电站的施工进度,搭接错开梯级电站高峰施工期,减少各类资源的调进调出费用和工程的准备费用,保证稳定的人力资源、物资、财力资源。对加快工程进度,又好又快稳定和谐的开发建设非常有益。同时在一个区域内稳定均衡的开发建设,也便于对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排放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流域整体规划统筹兼顾,还可保证合理的送出工程建设,避免重复浪费的投入。大通河流域电站由于缺少整体规划控制、有序开发、各自为政,因此每一个电站基本上形成一套公用设施,平均5到10公里内一套设施。这些投入大量占用了社会资源,又对流域内开发总成本提高很多,加上个别电站本可一级开发,为各自利益切分为二级来开发,大大增加了流域开发成本。

3.4 统筹兼顾、重视流域规划,解决好征地、移民安置工作,以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电站在建设开发期都要征占大量土地资源,电站建设完工后,又有很多土地闲置无用,很多的施工临建基础设施废弃,同时一座电站的开发建设,也会新创造很多农田土地,形成区域内小的城镇经济带。因此强调流域统筹整体规划中移民安置征地工作,就是在规划阶段搞好水库移民人口和淹没的实物性指标的调查研究,结合流域的整体规划,在开发顺序上需充分考虑流域开发中对土地资源的共用性和充分利用电站开发完闲置的土地,有计划安置移民。因此在移民安置规划中,也要充分考虑流域开发的先后顺序,不同时段安置数量、规模、区域内的地理、人情、民族、文化等特点,结合流域开发闲置的资源、回归征占用土地和电站开发形成的经济城镇区,合理布局,统筹安置。帮助水库移民提高重建水平。带动移民生产方式的转型,增强移民的长期增收能力。

3.5 做好流域的整体规划有序开发,实现各方利益的统筹兼顾。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一般都承担很多社会功能,综合利用功能和社会安全功能。流域内很多的电站又是跨行政区域建设,因此一座电站关系到各方的利益关系。特别是龙头电站,由于所处位置及社会功能较大,单独开发龙头电站,就开发上而言,是非常不经济的。因此就要对流域进行整体规划,引进一到两家有实力的国有大型企业,对流域统筹规划开发,国有大型企业开发商能做到梯级电站整体滚动开发,上、下游梯级电站之间水能资源充分利用,使梯级电站之间能够统一协调运行,同时规模效益也能够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接受防洪、发电、航运、泥沙、调水的统一调度,避免投资主体利益取向的不同而无法满足流域梯级电站的统一协调调度要求,影响流域社会综合利益的发挥和水能资源的充分利用。

4 结束语

从大通河流域中小水电流域开发的现状可以看出,引进一批无实力的开发公司,对流域内多点同时开发,在一定时段内,快速的实现了一批电站建成投产,创造了效益,但却失去了长远的利益,而且破坏了流域整体合理有序的规划开发,增加了流域开发的总体成本,降低了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使流域生态环境牺牲过大。由于各公司为保自身利益,难以保证流域的统筹兼顾。因此在水电站流域开发建设中,必须坚持流域统筹规划、综合开发,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实现流域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水力发电年鉴 第五卷》.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篇6

一、中国水电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中国成立前,水电发展之路曲折艰难,1949年我国水电总装机容量仅36万千瓦。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随着综合国力日益强大,通过几代水电人的不懈努力,中国水电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水电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水电技术和管理不断进步,水电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

一是水电开发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截至2010年8月,中国水电装机突破2亿千瓦,居世界第一。在建和已建的30米以上的大坝近52D0座,其中10。米以上的大坝有140多座。

二是水电建设技术和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系列关键坝工技术获得突破。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水电设备国产化水平显著提高。成功建设了三峡、龙滩、小湾、水布垭等一大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水电工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建立了完整的水电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体系。

三是在防洪、抗旱、供水、发电、航运、灌溉、渔业、旅游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以发电为例,100年来,水力发电累计72990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27亿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70亿吨。

我国水电开发进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迎亲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水电建设在突破技术和资金的约束以后,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一是在移民方面,在计划经济时规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对水利水电移民的补偿标准相对较低,一移民生产生活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产生了一些遗留问题。一些新建的水电工程,特别是位于不同行政区划界河上的水电站,由于各地实际情况和安置方式存在差异,在上、下游和左、右岸移民之间,新移民与老移民之间,迁入地的移民与原住居民之间,容易引起相互攀比的现象,甚至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移民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加。

二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对水电开发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在一些水电项目开发中,由于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部分河道断流、泥沙淤积、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问题。近年来,境外一些反坝组织和极端环保组织忽视水坝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贡献,忽视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正面作用,夸大工程建设、库区淹没等环节对生态的负面影响,导致对水坝的认识存在误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电开发的进程。

在规划、设计、施工方面,在一些大江大河的支流和一些小江小河,特别是在海拔较高的江河源头,由于流域开发规划或规划执行不到位,流域开发管理体制不健全、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及责任不清晰等原因,有些地方中小水电开发出现了相对无序的局面。此外,受特殊时期规划设计、施工水平等限制,出现了不少病坝、险库,需要进行除险加固处理。

我国水电发展遇到的上述矛盾和问题,既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方面的原因,还有科技和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是新时期水电开发必须着力研究解决的。

二、解放思想,实现水电事业新的发展

(一)水电开发要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

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水资源、能源、粮食、环境等方面的重大挑战。大力发展水电,对于解决好上述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水既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又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水资源永续利用支撑着社会经济发展。通过筑坝建库,将河流由不可控变为可控,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进行优化和调整,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如通过水库调度,在汛期拦洪错峰,减轻下游防洪压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枯水季为下游补水,改善供水和通航条件,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要。

能源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经济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量的急剧上升。为保证能源供应,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美国水电开发比例达到82%,日本约84%,加拿大约6砩,德国约73%,法国、挪威、意大利都超过90‰我国水能资源总量居世界首位,开发总量仅占技术开发总量的35%,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开发水平。优先发展水电,对于解决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保证能源供应、确保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碳减排目标,意义十分重大。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中国的耕地占世界10‰人口占世界的22‰虽然粮食基本自给,但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及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未来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发展水电事业,充分发挥水库防洪、排涝、抗旱、灌溉功能,有助于粮食稳产高产。

环境决定人的生存质量。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对大自然的改造和利用程度不断提高,但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较大的破坏。水利水电工程本质是有利于改善环境的生态工程。首先,建设水电工程治理河流,是有计划地进行生态修复和移民搬迁,可以大大减少或基本杜绝洪涝和干旱造成的生态灾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这是最大的生态效益。如果没有有计划的移民,就会有无计划的灾民;没有有计划的生态修复,就会有洪水过后满目疮痍的生态破坏。其次,水电利用水的势能发电,不污染水,不消耗水,不排放有害气体和固体废弃物,是清沽可再生能源,相对于化石能源而言,温室气体排放量极少第三,在水电工程建设与运行过程中,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充分发挥工程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小不利影响。巴西巴拉圭河的伊泰普电站,美国的胡佛大坝,埃及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工程,我国长江上的三峡工程,黄河上的刘家峡、小浪底工程,钱塘江支流上的新安江水电站等,都对当地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巨大作用。

三峡工程是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也是重要的能源和交通工程,同时又是重大的生态保

护工程。据历史记载,汉朝以来2000多年间,长江发生了214次洪灾,平均10年一次。20世纪最严重的4次洪灾分别发生于1931年、1935年、1954年、1g98年,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1931年和1935年的洪水分别造成了14.5万和14.2万人死亡,上千万人流离失所。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淹没耕地66.7万公顷、受灾人口达1888万,死亡3.3万人,京广铁路中断100多天。1998年荆江流域发生严重洪灾,死亡1562人,81万间房屋倒塌,耕地成灾面积4000万亩高峰期上堤抗洪抢险人数超过230万人。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遇不大于百年一遇的洪水,三峡大坝可独白发挥防洪作用,确保荆江河段安全行洪;遇千年一遇大洪水,配合荆江分洪工程和其他分蓄洪措施的运用,可避免荆江两岸的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地区发生毁灭性灾难。2010年汛期,三峡大坝遭遇70000m3/s的洪峰,经水库削峰后仅以4000m3/s下泄,确保了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在2009年试验性蓄水期间和2010年汛前消落期,累计向下游补水200多亿立方米,河道流量由天然状态下的3500m3/s提高到不低于5500m3/s,对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改善长江中下游通航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峡工程32台机组全部投产后,每年生产1D00亿千瓦时左右的清洁电能,与燃煤发电相比,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不产生废水、废渣,不增加运力,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供给。三峡工程改善了川江河段的航运条件,船舶运输的单位耗油量降低了三分之二,促进了长江航运事业的蓬勃发展,通过三峡坝区的年均货运量由建坝前的1000多万吨提高到7000多万吨,长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二)水电开发要以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

水电事业是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保障。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是人民,根本宗旨是仝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要实现长期执政,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发展是第一要知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具体落实到水电开发中,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电建设的出发点和指导方钆努力实现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标。

我国大部分水电工程所在地区贫困,基础设施条件差,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经济发展后劲刁不足。在当地政府、群众为水电建设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同时,水电开发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带来了重大机遇。三峡工程建设后,库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三峡库区湖北境内的夷陵、秭归、兴山、巴东4个县(区)成为湖北省内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地区。重庆经济发展步入了又好又陕轨道,1994~2009年间,GDP年均增长14.7‰2009年城乡移民人均收入增幅超过10‰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库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49%和7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库区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学校、医院、文化设施。因此,加快水电开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代表了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当前的水电开发体制涉及到企业、政府、移民三个方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三方面的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企业作为投资主体,通过参与水能资源的开发,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履行企业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开发当地水能资源,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同时承担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维护稳定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在水电开发中,要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利益的内涵,有一个时期的眼前利益,也有全面发展的长远利益;有小部分人的局部利益,也有绝大部分人的共同利益。相关各方都必须以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出发点,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积极加强沟通和协作,及时化解水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在开发利用好水能资源的同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让移民和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水电开发的成果,真正实现政府、移民、企业三者利益的根本统一,推动水电事业科学发展。

(三)水电开发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水电开发中,科学技术对劳动者的影响,就是依靠科技武装头脑,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准确把握水电开发的规律,促进工程与环境、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技术对生产工具的影响,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应用新材料、新机械、新设备,显著提高水电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维护的效率和能力;科学技术对劳动对象的影响,就是不断提高大型水电工程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做到设计科学、质量一流、运行高效、环境友好,让工程经得起实践、历史检验和大自然考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三峡工程等一大批大型水电项目的建设,我国水电科技水平大幅提高,建坝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为水电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为了应对水电事业面临的新的挑战,要提高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水平,特别是解决好移民与环境等关键问题,实现水电开发、移民安置、环境保护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移民安置和生态环境是制约当前水电发展的关键因素,科技发展给移民安置工作带来革命性的进步,也给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在移民实物指标调查、规划设计等工作中,如果完全依赖“入户调查一逐级汇总一制定方案征求意见修改方案”的传统方式,时间长、变动大、干扰多,而且容易在移民安置、城镇迂建方案中出现偏差。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和现代社会学模型,对搬迁区和安置区进行遥感测量分析、监测、评价,数据快速、准确,规划科学、合理,程序大大简化,既可以避免各种因素的干扰,又能够减少反复和浪费。通过运用现代动态监测手段,可以更加有效地掌握库区水土流失、水体污染、水文气象、地

质灾害等情况,科学评价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工程措施减小不利影响。

三、科学发展,解决好水电开发中的重大问题

水电开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三峡工程全面发挥综合效益,圆了中华民族的治水之梦、强国之梦。在三峡工程之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深入人心,一大批世界级的水电项目开始建设,大江大河以及中“慌域的治理和开发全面推进,新一代水电人任重道远。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流域水电规划好,把梯级电站建设好,把综合效益发挥好,把病坝险扁台理好,把水能资源开发比例提高到80%以上,完成水电装机4.5亿千瓦的宏伟目标。

(一)科学规划,有序开发

科学规划是确保水电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水电工程在发电的同时,具有防洪、抗旱、供水、航运、灌溉、渔业、旅游等综合功能。为了更好地发挥水电工程的综合功能,促进外资源有序开发、合理利用,在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流域、梯级、滚动、综合”水电开发方针的内涵,统筹考虑流域之间、同一流域的不同流之间、同一河流的不同电站之间的关系,做好流域开发的科学规划,发挥好流域规划的指导作用。

要优化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的布点和开发时序。一条河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游与下游之间、支流与干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流域梯级开发能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发挥梯级补偿效益,延长工程寿命,保障电网安全,还有利于共同规避风险、共建和谐流域。流域各梯级电站具有不同的开发条件、不同的库容、不同的装机容量、不同的经济指标,应当统筹研究最科学的开发时序,处理好干流与支流的关系,处理好上游与下游的关系,优先建设有调节和控制能力的电源点,发挥出最大的整体效益。要加强水电开发规划与电网规划的协调,为水能资源的输送和消纳提供保障。对于由多个投资主体进行梯级开发的流域,要建立新形势下流域合作协调机制,做到快而有序、多而不乱、高质量建设,成功推动流域水电的合作开发。流域开发规划,不能只限于规划新项目、新工程,对于病坝险库的治理也要纳入其中。

为实现2020年前节能减排目标,我国还需要在2015年前开工建设约1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到2020年水电装机达到3.8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电站5000万千瓦。为此,需要尽快开展研究,科学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每年水电开工、投产的项目和规模,抓紧开工建设一批大型水电项目。

(二)妥善做好移民安置工作

移民安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人文、资源、环境等多个方面。当前,水库移民已成为水电开发能否顺利实施和成败的关键。要适应时代的要求,统筹兼顾地方政府、水电企业、移民及安置区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把水电开发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移民安稳致富结合起来,把移民搬迁安置、安居乐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保障移民生计和长远发展,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真正实现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在新形势下,要转变移民安置思路,创新移民安置方式,实行“先移民、后建设”。其本质含义是以人为本,在总体规划中,以移民安排为先,工程安排在后,不搞临时过渡搬迁,不搞水赶人;在移民工程中,以移民安居、产业规划和与移民相关的基础设施为先,其他迁复建工程在后,把移民利益放在首位,把关系到移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在移民工作中,通过结合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推广新农保、新农合,让移民有土地,有养老保险,产业发展和后期扶持有保障,真正为移民造福。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总体上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是有利的。但是,如果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过度开发利用、忽视生态修复,就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要把工程功能与社会发展、移民规划、生态保护结合起来,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和有效的运行方案,尽可能减少对河流生态体系的不利影响,更好地发挥防洪、补水、灌溉、库区保护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只有尊重客观规律,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才能实现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在水电规划、勘测、设计、建设、运行的全过程中,强化和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做到环保项目和工程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运行,建设环境友好型工程。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选择更合理的设计方案。在施工期,加强水土保持,认真做好生态修复,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在运行期,积极开展生态调度,汛期充分发挥防洪作用,枯水期增加灌溉供水,维持生态水量;加强库区水质、泥沙、地震的监测预警,认真排查和治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隐患,保护库区水质,防止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同时要高度关注和加强水生鱼类、珍稀植物、农作物保护,切实做好文物古迹的调查和保护。

(四)大力开展水电技术创新

目前我国水电开发的重心正逐步向西南地区延伸,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地下工程规模巨大,坝高和装机大都位居世界前列,而且生态环境脆弱,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难度达到了新高。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引领下,紧紧围绕水电开发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以科技创新支撑水电事业科学发展。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在水电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各个领域,全面确立技术领先地位,推动我国从水电大国到水电强国转变。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篇7

1.履行政府职责,依法行政

主要如:

(1)坚持执行新时期促进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并组织贯彻实施。

组织贯彻实施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电价改革方案。

支持和促进国家与相关部门在投入、税收、贷款、价格和绿色能源配额制、污染减排交易等方面,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并形成法律法规。

组织参与《电力法》修改和《可再生能源法》、《电力监管条例》制订。

水利部组织制订国家相关法律的配套法规---《农村水电条例》,并采用《通则》、《规定》、《意见》、《通知》等形式制订相应方针政策。

支持和促进地方政府出台促进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事业发展和水能资源统一管理的法规、政策、规定。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采用规范化文件形式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和实施意见。

(2)研究制订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事业发展战略。

(3)编制农村水电规划。包括电源开发建设、电网建设改造以及电气化工程建设、代燃料工程建设、致富工程建设、光明工程建设、现代化工程建设、人才开发工程建设等发展规划。

 农村水电发展规划由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同级政府审批,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4)依法协调上下游左右岸权益,处理权属纠纷。

(5)依法检查、清除“四无”水电站,防止和杜绝产生新的“四无”水电站。

(6)依法负责水库、大坝安全运行和农村水电企业发供电生产、供应、使用安全的监督管理,协调处理重大安全事故。

(7)依法检查农村水电行业、企业和相关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规定的执行情况,受理职责范围内群众对农村水电行业、企业和相关人员违规行为的投诉。

(8)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审查省级及以下农村水电国有资产的重组、转让、出售,并合理确定水电站和水库之间的关系,确保水库大坝安全运行和防洪安全。

2.实施水能资源统一管理和开发利用许可制度

主要如:

(1)水能资源管理是以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对江河水能资源进行普查、勘测、评估、规划,从综合发挥防洪、抗旱、灌溉、供水、通航、生态、发电效益出发,对水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进行选点和开发许可管理,促进水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节约保护。

按照《水法》规定精神,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使水能资源统一管理的职能。

(2)水利部负责组织全国农村水能资源普查工作,制订全国农村水能资源战略规划,包括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

省、市、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农村水能资源普查工作,制订本行政区域内农村水能资源规划,包括流域专业规划、区域专业规划。

(3)开发、利用农村水能资源必须进行开发论证。开发论证工作,必须报经水行政主管部门确认。

(4)农村水能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对农村水能资源依法实行开发许可制度。开发利用农村水能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开发许可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申请领取开发许可证,取得开发权。

(5)开发利用农村水能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取水权。

(6)国有农村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可以入股、出售、转让。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村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的市场交易管理,并推进国有农村水能资源使用权的多种有效形式的实现,包括可将若干千瓦及以下农村水能资源使用权量化给贫困地区农民,开发经营农村水电,增加农民收入。

(7)农村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出让必须符合规划,可考虑按若干万千瓦以上、若干万至若干万千瓦、若干万至若干万千瓦、若干万千瓦以下四个等级,分别由水利部和省、市、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从规划、开发论证、开发许可、取水许可等方面进行核准。涉及跨地区用水权益的,地区之间要达成用水协议,并报共同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未经批准的,不得出让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

(8)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有偿出让金是国家资源所有权的体现,应作为专项资金,用于水资源保护、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等,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9)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出让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的实施细则,报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3.实施普遍监督管理和安全许可制度

主要如:

(1)水利部和省、市、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负责全国和本行政区域内农村水电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包括:负责水能资源的统一管理,负责水库、大坝、水电站安全与农村水电企业发供电生产、供应、使用安全的监督管理,负责农村水电设计市场、设备市场、建设市场的监督管理。组织指导农村水电电源电网工程、电气化工程、代燃料工程、致富工程、光明工程建设。

(2)依据西、中、东部实际,发挥国有资本的主导或引导作用,保护和调动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规范有序开发经营农村水电的积极性。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

(3)以上农村水电建设项目凡涉及防洪、抗旱、灌溉、供水、通航、生态和水库、大坝安全的,均实行安全许可制度。项目前期工作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准,方能进入开工建设。

涉及防洪、抗旱、灌溉、供水、通航、生态和水库、大坝安全的装机容量5万千瓦以上,或水库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或省界河流上的项目,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改委初核,报水利部和国家发改委核准。

(4)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涉及防洪、抗旱、灌溉、供水、通航、生态和水库、大坝安全的农村水电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

(5)农村水电建设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6)发挥国有资本主导或引导作用,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混合所有制办电,鼓励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开发农村水电。具备条件的农村水电企业的可申请股票上市或发行建设债券,筹措农村水电建设资金。

(7)取得政策性银行支持以及利用世行贷款,开辟新的信贷资金渠道。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篇8

由于水电工程的水库移民相对集中,涉及地域广,中国在进行水电工程建设时对移民问题十分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对水库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地位、程序和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多年来,从业于水库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专业队伍承担了数10座中国大中型水电工程水库的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为妥善安置这些工程的水库移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必要的技术条件。

1规划设计管理体系

1.1设计阶段划分及内容

对应于水电工程的建设工期,水库移民安置的规划设计工作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即项目前期立项阶段。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水库淹没损失和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移民安置规划及补偿投资概算编制等,由承担规划设计的单位会同地方政府共同完成。第二阶段即项目实施阶段。包括以下主要工作内容:移民安置实施方案和计划的编制,以及各单项移民工程的技施设计。在这一阶段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移民主管部门将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组织移民搬迁和安置、专项设施复建等工作,并接受监督单位的监理。第三阶段即移民安置后期扶持阶段(一般在水库移民竣工验收后)。这一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有移民生产扶持规划和移民安置效果评估等。

1.2组织形式

国家大中型水电主体工程设计一般由部属甲级设计院承担,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亦由它们承担。设计单位在项目前期阶段受项目业主的委托,负责水库淹没损失和社会经济调查,与地方政府共同编制移民安置规划以及计算水库淹没处理补偿投资概算等工作,其规划设计成果由项目业主报国家项目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同时有关地方政府需对有关的规划设计成果出具认可或承诺意见;在项目实施阶段受地方人民政府的委托,负责编制移民安置实施规划,配合移民主管部门编制移民实施计划、编制执行概算和移民搬迁安置以及专项设施复建的实施;后期扶持阶段根据扶持工作量由地方政府组织编制水库移民后期生产扶持规划。

按照法律规定,大中型水电工程项目的移民安置规划必须由国家项目主管机构进行审批。没有编制上报移民安置规划的项目,不得审批开工。

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水库移民安置任务的都设有水库移民管理机构,他们分别代表本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各自辖区内的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移民安置实施阶段的规划设计工作主要由省级移民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工程项目的法人参与重大项目的招标和设计方案审查活动。

1.3规划设计依据的有关法规规范

移民规划设计主要涉及的法规、规范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部级法律、法规主要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行业(如交通、电力、电信等)和有关税费的法规;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④国务院第74号令《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该条例于1991年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自199年5月1日起施行。因新《土地法》已于1999年1月1日起颁布实施,目前国务院正组织有关部门对该条例进行修订。

第二部分:地方性或各行业主管部门的法规、政策有:

①《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电力工业部1996年11月28日,1997年5月1日起实施);②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相衔接的实施办法;③其它行业主管部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交通、电信、广播、电力、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等等);④各级地方政府的有关移民工作的政策性政府文件。

以上这些法律、法规、政策,构成了中国水电工程水库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法律基本框架。其中,《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为这些法律框架中的核心,是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的政策性导则。该《条例》指出,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应当服从国家整体利益安排;同时指出,移民安置的目标是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这些规定明确了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应遵循的规划原则和程序要求。

2特点和问题分析

2.1规划设计中的政府行为

中国是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土地等自然资源和重要的基础设施都是公有。大中型水电工程开发建设也是在国家统筹计划下进行的,水电工程的投资主体目前居多是国家或者国有企业。作为地方人民政府,对国家基础性的水电工程建设是积极支持的。同时,也由于水电工程的水库移民问题涉及面广、社会性和政策性都强,所以,对于水库淹没补偿标准和移民安置去向的确定,土地的征用和安置区的土地调整,移民安置的实施,都需要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进行协调、督办或执行。因此,中国对水电工程水库移民实行政府负责制度。

政府负责制指在移民搬迁安置的全过程中,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监督检查、协调、审批移民安置规划。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工程建设要求负责,承诺按补偿投资完成水库移民安置任务,并且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检查、验收下级人民政府的移民搬迁安置和专业项目复建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具体负责落实搬迁、安置工作。

设计单位受建设单位和地方政府委托承担着水库移民工作全过程的有关规划设计和技术指导任务,其中包括移民安置规划的编制、单项工程的设计以及移民安置实施计划的拟定和调整。在规划设计中,设计单位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移民安置的政策,合理取用补偿标准。提出淹没影响项目的处理方案,注意平衡有关各方的利益关系等。

在项目前期阶段,设计单位负责社会经济和淹没损失的调查,并与地方人民政府共同编制提出移民安置规划专题报告。在移民安置实施阶段,设计单位则配合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移民搬迁和安置计划,提供复建项目的设计图纸,参与移民监理,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概算调整等工作。

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反映着有关各方的利益格局,关系着水电工程项目的能否顺利开工和建设。因此,在目前运行模式下,设计单位是政府和项目业主决策的参谋,以及移民工作技术支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水电顾问有限公司管理着中国最大的7个水电工程甲级勘测设计单位(中南院、华东院、西北院、成都院、昆明院、贵阳院和北京院)。长期以来,他们承担了诸多大中型水电工程项目的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受中央政府主管部门的委托,这些项目的移民安置专题报告的专业审查工作一直由中国水电顾问有限公司主持进行。同时,这些单位还承担着部分水电工程的水库移民咨询、监理和验收评估工作、并且协助政府部门研究、起草一些有关水库移民的政策文件,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声望和权威。

2.2实物指标是规划设计的基础

在中国,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是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第一步基础工作。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设计单位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水库的淹没实物数量、现状的标准等是确定移民安置规模和专业项目复建规划的重要依据。水库淹没处理补偿投资计算更要求水库淹没实物指标的准确性。

近年来,水库实物指标调查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国家从程序上和技术上对实物指标的调查确认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许多工程已采用了航测图、卫星遥感图对比校对,大比例尺地类地形图判别等技术手段提高土地测量精度。对于实物指标调查成果往往也采取多家联合调查,共同确认的方式。并且,库区的人口、房屋指标也进行了动态推测。国家还规定,若工程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至工程开工相隔数年的,一定要重新调查复核。这些措施的采用实事求是地考虑了水电工程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应了水电工程周期较长的特点。

2.3农村移民生产安置是规划设计的重点

水库规范中明确:移民安置规划是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的核心。水库淹没必然带来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的损失,由此对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依赖被淹土地生存的居民在水库淹没后的生活出路问题。社会以人为本,水库淹没处理则必然是以解决农村移民的生产生活出路为核心。

农村移民生产安置方案的制定和措施的落实是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重点,移民安置环境容量的分析与移民安置目标的确定则是移民安置规划的关键。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匮乏,国家已有政策规定“土地承包50年不变”。水库淹没土地后要在其他新区拿出过多的土地来安置水库移民是非常困难的;通过其他非农业生产方式安置移民,又存在对移民劳动技能的提高和转换问题,这对于那些长期居住在文化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的山区的移民来说也是比较困难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水库移民在搬迁安置后应达到什么样的生活水平,合理恰当地拟定移民安置目标显得非常重要。

移民安置专题报告的审查要求设计单位必须对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和移民安置的规划水平进行分析预测。设计单位往往通过大量的库区社会经济调查分析,并与地方政府反复协商落实移民安置点和确定移民安置目标,为使农村移民得到妥善安置,许多地方的人民政府通过政府的统筹规划、调整,安排移民跨省、跨区、跨县进行异地安置,较好地解决了资源配置问题。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对于业主单位和当地政府来讲,由于农村移民没有安置好而进行二次搬迁安置,不仅需要更多的投入,而且还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对水电事业的发展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2.4依据合理的补偿政策

根据国务院1991年5月颁布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规定,“国家提倡和支持开发性移民,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生产扶持的办法。”在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中,设计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法定的补偿政策进行规划和概算的编制工作。有关补偿政策如下:

①土地补偿政策。土地补偿政策根据新土地法有关规定,征用耕地补偿投资由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两部分组成。其费用主要用于移民生产开发、落实生产措施。征用其它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规定。②房屋及其它私有财产补偿政策。水电工程水库移民房屋补偿按照该房屋在移民安置地当年的重置价进行补偿,移民其它私有财产如房屋附属建筑等一些不能搬迁的物品根据其价值进行补偿。③水库涉及的基础设施为专业项目补偿政策。对于水库移民安置中涉及的有关交通、电力、电信、广播等有关专业项目,水库规范规定根据“原规模、原标准、恢复原功能”原则,并结合移民安置规划的要求进行搬迁、复建,其相应的投资列入水库工程投资中。

2.5制定配套的设计标准

为使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工作避免任意性和盲目性,国家专门制定了《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实物指标调查细则》等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技术标准。其中《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已经修订了第二版。其他规范也在根据国家新法规的出台进行修订。制定配套的设计标准有力地保证了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在《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修订的第二版强调库岸稳定及失稳影响区的地质评价工作和安置区地质安全评价工作,对更科学地计取淹没影响实物指标的补偿送行了规定。

2.6实施规划滞后的问题

由于许多工程项目立项较急,移民安置的规划设计工作没有足够的设计周期。有些移民安置规划工作深度不够,造成了有些水库调查的淹没影响实物指标精度不够,移民安置方案存在实施难以落实、移民安置规划与实施脱节的现象。

移民安置方案的可操作性是目前方案制定的难点。在移民安置实施时,由于移民安置规划缺少指导性,方案难于操作,移民安置方案不得不进行大幅度变更。许多工程都是在工程建成后才审批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影响安置规划方案的因素很多。由于水电工程的建设周期较长,前期工作规划的方案到具体实施时已时隔多年,其自然资源条件、市场需求条件、人的认识等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对水库移民安置的前期规划设计成果的时效性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定,对移民安置规划滞后的问题应重视和解决。

2.7开展后期扶持的规划设计

“前期补偿补助、后期生产扶持”是国家水利水电项目建设移民安置的基本政策。从1981年开始的水利水电工程后期扶持工作,对解决库区移民的温饱问题、提高移民户的收入、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及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等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国家扶持和地方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处理遗留问题的进展较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移民的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对于90年代以来新建和在建的水电工程,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各省、区人民政府都及时布置了移民安置的后期扶持工作。设计单位受政府的委托在帮助移民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工副业等多种经营,提高移民自身发展能力,支持他们开发创业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随着水电项目开发的不断进展,我国水电项目移民总量亦将逐年增多。我们还将面临繁重的新建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的后期扶持任务。

3展望和建议

3.1进一步明确移民规划设计的政府责任

政府负责制的核心是“责任在省,县为基础”,省(市、区)级人民政府是辖区内移民安置的责任方,向国家、项目业主以及上级政府全面负有协议规定的法律责任。对移民安置的规划设计工作更应进一步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前期工作阶段,不能为促进工程上马而强压移民投资,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落实主要工程量,并留有一定余地。

有关单位要认真按规范规定的不同阶段的设计内容工作,做好移民安置方案的比选,推荐合理、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安置方案。在前期工作阶段一定要按规范和细则的要求,对各类淹没影响的实物指标要查清。地方政府需配合设计单位进行移民安置规划的编制,在考虑并尊重移民个人的意愿的基础上,提出资源调整方案供使用。设计单位应实事求是地进行环境容量的分析,客观地分析土地资源条件和国家用地政策,经济合理地确定移民安置区,做好专业项目复建设计。要重视库区、安置区前期的地质评价工作。关心广大移民的生产、生活、安全问题,尽量避免移民安置出现二次搬迁的情况。

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后,地方政府应重视实施阶段的规划设计工作,以设计为龙头抓好移民工作。

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应充分听取移民的意见和建议,合理采纳,使移民更多更方便地了解移民安置规划方案、被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

3.2统一修订移民规划设计的规范

实行依法征地移民必须有一个严密的法律框架。健全法律规定,出台政策文件是发展水电事业的当务之急。建议国家尽快修订《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责成有关部门修改相应规程、规范,对《实物指标调查细则》、《移民安置规划编制规程》、《概算编制办法》等技术规程尽早编制、修订颁布,付诸实施,使水库淹没处理设计更加有所依据、增强规范的实际操作性,使移民安置的规划设计工作在新的法律体系的约束下,更好地为移民工作服务。

3.3加强后期扶持规划设计工作

1996年3月,国家计委等4部委以计建设(1996)526号文下发了关于“设立水电站和水库库区后期扶持基金的通知”,对后期扶持基金收取的范围、标准、使用、管理、责任等都作出相应的规定。

①凡是移民任务比较繁重地区的移民机构,要贯彻执行计建设(1996)526号“通知”的要求,按隶属关系或管辖范围、切实把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重视起来。对后期扶持的管理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吸收有农业、科技、扶贫、民政等部门参加、协调扶持工作,建立后期扶持规划设计的审查制度。②后期扶持规划设计单位要更具体、更深入,要更多地与移民群众打交道,研究移民在生产恢复方面的问题,帮助他们发展库区经济,做到长治久安,安居乐业。业主单位有责任与地方政府移民部门一起,继续跟踪移民的生产、生活,关注库区稳定和专业复建项目的运行情况,用好库区维护基金和后期扶持基金,结合国家政策和当地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评估扶持项目,落实后期扶持生产措施。移民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需要积极向上级争取优惠政策,还要帮助设计单位研究资源条件,提供扶持开发性生产项目,对能形成产业化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在规划设计中要注意配合地方政府和移民机构制定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发展规划和资金使用计划,对后期扶持资金要加强监管,努力发展库区经济,增强移民地区的造血功能和经济开发实力,使移民早日脱贫致富。③对后期扶持工作,应按照国家法规规定“逐步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的目标值,依据移民安置的规划设计进行后期扶持成果的检查、验收。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篇9

关键词:小滦河;水电综合开发;意义

1小滦河水电综合开发的自然地理环境

小滦河发源于围场县坝上机械林场陡子林兴安岭,河道全长142.5km,流域面积2010 km2,平均坡度3.47%。小滦河在围场县境内长97km,面积1828 km2,分坝上坝下两部分,海拨高程在750~1920m之间。流域呈南北狭长形,包括御道口牧场和御道口、老窝铺、西龙头、南山嘴一场四乡。流域内植被较好,主要植被包括白桦、山杨、椴树、黑松、落叶松、映山红等。、小滦河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39mm,年平均气温-1.4~4.7~C,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40℃,无霜期i00d,多年平均封冻期104d左右,冻土层厚2m。

2小滦河水电综合开发的意义和作用

2.1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的

小滦河是县境内七条河流中水量最充沛的河流,充分利用小滦河丰沛的水资源,开发建设小水电站,可以缓解经济快速发展引发的电力供应不足的矛盾,改善承德市的缺电状况。

2.2其良好的投资环境所决定的

小滦河流域靠近围多公路,是塞罕坝机械林场、御道口牧场、卡伦后沟种畜场和孟滦林管局所在地,处在围场县旅游开发西环线上,是生态旅游的黄金旅游区,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在小滦河上修建电站,对当地旅游开发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很高强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2.3直接效益可观

小滦河水电站规划的五座水电站建成后,其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如下:各电站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均大于社会折现率;经济净现值为66.50-1943.44万元,效益费用比为1.19-1.520财务内部收益率均大于规范要求的10%的财务基准收益率。财务净现值为28.87。2158.94万元:投资回收期为6.82-7.91年。

2.4国家的以电代燃政策、促进当地生态经济发展

当地农民主要是烧柴做饭取暖,无节制的砍伐造成植被破坏。开发小水电工程,逐步在当地实现以电代柴,对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环境必将发挥显著作用。

2.5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发展

水电站建成后,户均生活用电量每年将提高8.8%以上,2010年达到623kw-h,解决就业人数150人,增加调节库容757万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积1.8万亩,可大大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可解决3万人和45000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

3小滦河水电综合开发的前景规划

3.1小滦河水电综合开发规划原则

小滦河水电站梯级开发工程按照整体规划、通盘考虑的思路,采取一业为主、多项并举的方式实施,水能开发和灌溉、旅游、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兼顾,并与服务“三农”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5级水电站对水能与生态保护、灌溉、旅游等进行综舍利用开发。

3.2小滦河水电综合开发内容及规模

规划建设的小滦河五座水电站,总装机6780KW,年发电最3061.16万KWH,总投资6899.51万元,需要上级支持资金4987.9万元,地方自筹191L61万元。各电站装机容量为200-960kW,属小c2)型水电站,下窝铺电站为坝后式电站,拦河大坝坝高40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下窝铺水库电站大坝为Ⅲ等,电站和其余电站为V等。电站所有建筑物为5级。

3.3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工程布置依据承德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所和围场县水务局的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勘察及横纵断面测量成果,结合ii50000地形图进行研究选择,在水能、地形地质条件适合的河段规划了下湾子、磨盘山、老窝铺、下窝铺、南山嘴等5座水电站。各梯级电站一般由引水枢纽、输水建筑物及电站枢纽组成。

3.4机电设备、金属结构

各电站机电设备包括水轮发电机组、主变压器、厂用变压器、低压配电盘、励磁盘等。各电站金属结构主要包括进水口闸门、拦污栅、启闭机,冲沙闸闸门和启闭机,尾水渠闸门及启闭机,前池泄水闸闸门及启闭机。

3.5工程管理

小滦河水电综合开发工程投资主体为国家,在投产前将由相关部门成立小滦河水电综合开发管理机构,负责前期工作。投产后将成立小滦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具体负责5座电站的运行管理,实行企业化运作方式。

3.6施工组织设计

3.6.1施工条件

围场县小滦河流域各梯级电站处于同一气象和水文区域,属于“中温带向北温带过度,半干旱向半湿润过度,大陆性季风型”高原――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昼夜温差较大;小滦河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39mm,年平均气温-1.4-4.7'℃,-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40℃,无霜期100d,多年平均封冻期104d左右,太阳辐射量为127.41-33.94千卡/cm=,年日照约2800h:冻土层厚2m.冬季一般在11月下旬一次年3月上旬为封冻期,冰厚达0.89m。

3.6.2天然建筑材料

小滦河流域处于中低山区,具有丰富的块石、碎石等建筑材料,可就近开采加工,土料较少,施工中尽可能考虑其它替代材料,水泥及其他建筑材料应就近比较选择质量良好的厂家产品。

3.6.3施工导流

工程开工后,拦河坝部分根据河水情况在先期施工段(即一期)的另一侧筑围堰,并开挖导流渠引导河水下泄。一期工程完工后将围堰拆除,修筑另一侧围堰,进行二期工程修建。

3.6.4主体工程施工

各电站基本由拦河坝、输水渠道(或压力管道)、进水闸(冲沙闸)、前池和电站厂房组成。土石方开挖与回填:采用lm,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弃土要进行处理,防止水土流失。回填土根据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夯实。浆砌石施工根据各电站不同部位要求进行,采用非专业队伍施工,砂浆标号为M。。石料应选择未风化的新鲜岩石;砌体宜均衡上升;上下层砌石应错缝砌筑。混凝土要严格按有关施工规范进行,保证施工质量。

3.6.5施工交通及总体布置

施工交通及总体布置根据各电站不同地形和施工要求布置o

3.6.6施工总进度

五座梯级电站除下窝铺水库电站施工期为3年外,其它电站均为1年,施工期选在第一年秋季至次年汛期以前,避开汛期,确需在汛期施工时应做好度汛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篇10

关键词:复杂施工条件 施工导流规划布置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姚家山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苏子河干流的新宾县上夹河乡南沟村姚家山河北屯下游1.2km处,是苏子河流域水能开发规划中穆家水库(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出口)以下河段4级水电开发的第二级。姚家山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作用的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姚家山水利枢纽工程为Ⅲ等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规定,导流建筑物的相应级别为5级,确定导流建筑物的设计洪水标准为5年一遇洪水重现期。汛期为每年的7月到9月,设计洪峰流量为1005m3/s,汛后期设计洪峰流量为39.9m3/s,在主汛期前每年的4月下旬左右,因北方气候特点春季解冻时有一桃花汛,桃花汛设计洪峰流量为178m3/s。

2 前期施工导流布置与施工环境条件

姚家山水利枢纽工程地处辽宁省新宾县境内,为北方寒冷地区,施工受气候影响非常大。同时由于库区上游移民工作影响,施工导流布置要充分考虑库区水位与库区村民通行道路等条件。

姚家山水利枢纽工程从2008年开始施工,一期围左岸,先进行左岸关键线路工程1#~11#坝段与电站厂房工程的施工,左岸施工时采取右岸河道导流的方式。在2009年解冻后施工右岸二期围堰,在二期围堰围护下进行右岸19#~22#坝段的施工,利用14#~16#坝段进行导流。在左、右岸一、二期围堰内的建筑物施工达到度汛高程后,拆除一二期围堰,修筑三期围堰,进行中间剩余溢流坝段的施工,利用底孔坝段与预留的9#与10#坝段进行导流。

3三期围堰布置

姚家山水利枢纽复工后在原施工基础上分两期导流进行组织施工,即为三期导流与四期导流。由于原三期围堰没有形成,新建三期导流围堰改为围护左岸,以保证关键控制工程电站坝段与电站厂房的土建施工,为金属结构闸门安装与发电机组安装提供工作面。为减小后期施工的工程量及减少后期施工干扰,扩大三期围堰围护范围,将三期围堰纵向围堰设置在18#与19#坝段(围堰分别占用18#与19#坝段约1/2的宽度),利用19#~21#坝段所在的河道进行导流,同时进行1#~18#坝段的施工。根据水力计算,采用19#~21#坝段所在的河道进行导流的情况下,5年一遇汛期洪水高程为EL167m,围堰设计顶高程为EL168m(设超高1.0m)。

三期围堰为汛期围堰,设计防洪标准为P=20%、Q=1005m3/s(汛期)。三期围堰采用土石围堰,纵向围堰迎水面下部采用袋装砂砾石料防冲,堰基采用粘土心墙防渗,堰体采用粘土心墙与土工膜防渗。围堰迎水面边坡坡度1:2.25,纵向围堰迎水面采用大块石护面;背水面边坡坡度1:2.0,堰顶宽5m。

4四期围堰设计与施工

四期围堰主要为汛前期围堰,设计防洪标准为P=20%、Q=178m3/s。根据业主、设计提供信息大伙房引水流量考虑为50m3/s。设计给定机组发电最低运行水位高程为EL173.0m。

4.1 导流规划原则

为保证电站厂房机组安装的正常施工,在左岸坝体施工达到电站坝段闸门安装完成,具备挡水条件,底孔坝段闸门安装调试完成,可以在动水条件灵活下启闭,满足导流条件的情况下,且底孔导流后水不从尾水渠倒灌入厂房基坑的前提下进行四期围堰填筑截流施工。四期导流布置在保证19#~22#坝段坝体尽快顺利施工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发电过水要求及保证拦河坝下游侧交通道路在过冬后2012年能迅速投入施工的要求。

4.2 导流规划与布置

在左岸电站坝段及底孔坝段闸门及埋件安装满足要求,且上游塔机拆除完成后进行四期导流上游围堰的截流施工。电站坝段闸门下闸挡水,四期导流上游围堰截流后,立即启动19#~22#坝段浆砌石与混凝土的施工。四期导流上游围堰顶高程为176m,左侧在15#、16#溢流坝段相交处开始,在拦河坝上游距坝踵约27m处平行于坝轴线修筑与右岸山坡相接;下游围堰从现有三期下游横向围堰右端修筑到右岸岸坡导流墙以外。

为保证底孔坝段导流时,河水不倒灌入尾水渠从而进入机组尾水管内,在尾水渠右侧挡墙与现有三期围堰之间修筑一道尾水渠挡水围堰。为保证底孔导流与发电过流后有交通道路能到达右岸进行19#~22#坝段的坝体施工,分别在尾水渠外侧尾水渠挡水围堰上游与正对尾水渠的下游三期围堰下埋设钢筋混凝土涵管以保证过流并保证施工交通。在三期围堰外侧对应埋设涵管的位置与现有河道之间分别开挖一道导流明渠与现有河道相顺接。具体布置见《四期导流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

四期围堰形成后,为保证村民和砂场车辆通行,采用以下通行方案,修缮恢复大坝上游砂场附近的临时涵管路,作为主汛来临前的施工道路,同时在右岸坝体高程以上山体修筑一条道路,接通拦河坝上下游原有道路,作为水库蓄水后的村民出行通道。

4.3 四期围堰设计

四期导流施工上游围堰采用梯形断面的土石围堰形式,围堰迎水面采用大块石护面防冲防滑坡,堰基与堰体均采用粘土心墙加土工膜防渗的形式。围堰迎水面边坡坡度1:2.25,背水面边坡坡度1:1.5,堰顶宽5m,在与拦河坝相结合处先在围堰轴线位置浇筑一道混凝土防渗齿墙,齿墙顶标高至175.5m高程,厚度为0.6m,深入围堰内长度为4.0m。齿墙底部清理到基岩。

四期导流施工下游围堰与尾水渠围堰均采用梯形断面的土石围堰形式,围堰两侧堰脚采用大块石护脚,堰基与堰体均采用粘土心墙加土工膜防渗的形式。四期导流施工下游围堰迎水面边坡坡度1:1.5,背水面边坡坡度1:1.5,堰顶宽5m,四期导流施工尾水渠挡水围堰迎水面边坡坡度1:2.0,背水面边坡坡度1:1.5,堰顶宽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