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部环境分析十篇

时间:2023-06-07 16:53:08

内外部环境分析

内外部环境分析篇1

企业战略制定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其次,根??环境分析结果判断企业总体竞争能力;最后,规划、评价、选定总体战略方案。这里首要步骤既是内外环境分析,做好内外环境分析才能保障后续步骤正确进行。

战略制定中的内外环境分析包括外部宏观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内部资源能力分析三部分。

一、企业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企业外部环境范围较广,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生态、法律等多种因素,每种因素又能分列出多种子因素。研究这些因素对企业的影响,需要分六步:1.挑选出对企业发展有影响的那些因素;2.分析这些因素的现有状况;3.确定这些因素目前的发展趋势;4.分析这些因素未来的发展方向;5.基于前述分析,判断这些因素的未来状况;6.这些未来状况对企业战略会造成哪些影响。由此可得出企业外部宏观环境分析模型如下:

二、行业环境分析

行业环境分析包括对自身所属行业的分析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分析。在进行行业环境分析时,首先,要对企业产品业务的运营发展情况进行描述;其次,根据波特的“五力模型”理论,对产品业务的所属细分行业及竞争格局进行分析;最后,依据前述分析,判断行业环境对企业的战略影响,并初步拟定产品战略规划。由此可得出企业行业环境分析模型如下:

三、内部资源能力分析

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包括对公司内部的资源分析和对资源的利用能力的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初步制定职能战略规划。内部资源能力分析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将各项岗位工作看成一系列利用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分析这些工作的成本消耗和价值产出;其次,将这些工作与行业标杆对比、向未来发展前沿看齐、分析与企业内部其他岗位工作的协同需求、分析与企业外部资源环境的合作需求,制定工作提升目标;最后,依据前述各岗位分析结果,初步拟定部门职能战略。由此可得出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分析模型如下:

四、对三个分析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调整

内外部环境分析篇2

【关键词】旅行社;内外部环境分析;制约因素及解决措施

一、引言

(一)旅行社的定义

旅行社(travel agency)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旅游业务是指为旅游者代办处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1]。

(二)旅行社产品和服务的特征

旅行社是服务业的组成部分,其所提供的产品不同于一般制造业的产品,有其自身的显著特征。

服务所具有的一般特征有:1.无形性(intangibility)。2.生产消费的同步性(simultaneity)。3.易逝性(perishability)。4.异质性(heterogeneity)[2]。

由于旅行社是属于旅游行业,,因此具有一些旅游业特有的特征,其提供的服务有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主要体现在消费的季节性、脆弱性、易模仿性、经营证据和形象的重要性、分校渠道的多样性和重要性、相互依赖性[3]等等。

正是由于旅行社具有旅游企业的这些特有的特征,所以旅行社在制定发展战略是应该充分考虑到旅游社本身的内外部环境特征,克服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制定出符合旅行社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

二、旅行社内外部环境的分析

(一)旅行社的外部环境分析,在SWOT分析方法中,外部环境主要是指机会(O)和威胁(T)

旅游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主要是从其经营环境的STEEP(即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科技与创新因素)分析。

1.政治因素

现在我国对于旅游业的发展采取鼓励的政策,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减少污染和能源消耗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此外,旅游业还能缓解地区的就业压力,增加居民收入特陶冶居民的情操,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在国内是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

2.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应该考虑经济发展的速度、社会购买力、消费水平以及趋势、金融状况及经济运行的平稳性和同期性波动等等因素。

⑴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图1),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都保持在8%以上,这是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的增长就使旅游者能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旅游活动,因此,经济的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⑵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较好(图1),成功的度过了2008年次贷危机的影响,并且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最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都在8%以上就是最好的证明。经济发展的良好趋势就能够使旅游者的消费水平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并且旅游消费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⑶持续高速度的经济增长率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社会购买力水平的提升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虽然有2008年的次贷危机的影响和近几年我国近年来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整个金融的状况从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和增长速度来看,大体上还是处于稳定的状态,国家的经济政策也是采取措施促使经济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方向发展,因此,总体上看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是处于良性发展的的轨道上(图3)。经济运行受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有所波动,经济方面大的波动会影响到旅游业的稳定的发展。

3.环境因素

旅行社分析所处的环境主要是指旅游者所向往的旅游环境,现在,生态旅游得到了广大旅游者的认同,而且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加,生态旅游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的,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社会因素

本数据旅游人数为国内旅游人数(亿人次)因为2010年旅游业统计年报尚未发表,所以为得出2010年国内旅游统计人数。[5]

虽然2010年得旅游统计人数尚未给出,但是根据前几年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近几年中国旅游人数是在不断增加的,人们的出游观念比较强。

5.技术因素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是越来越深刻,逐步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制造业来说,科学技术对其有着深刻的影响。旅游业虽然是第三产业,但是旅游业有综合性的特点,与其他产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说,科学技术对旅游业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和深入的。

就旅行社方面来说,科学技术也深刻影响着旅行社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和虚拟技术的发展,游客可以在旅游之前在互联网上广泛查询关于旅游地的各方面的信息,从而为旅游决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虚拟技术的发展使旅游者能够在不亲自去旅游地的情况下感受到旅游地的风景。毫无疑问,这种技术会从本质上对传统旅游提出挑战,旅行社应该针对这方面的技术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改变。

(二)旅行社内部环境分析:在SWOT中,优势(S)劣势(W)方面

旅行社的内部环境分析主要是从企业内部的游行资源和无形资源两大部分来分析:

1.有形资源

1)财务资源:财务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有充足的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但是我国现在很多旅行社是中小旅行社,资金规模实力较强的旅行社较少。此外,我国目前一些大的旅行社的规模和实力与国际上知名旅行社相比还是有一定实力差距的。因此,总的来说我国旅行社的自今年实力还是不强的。

2)组织资源:包括企业的报告系统以及它正是的计划、控制和协调系统。旅行社在带领游客游览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况,这就不光要求导游具有一定的随机应变能力更要求旅行社本身具有完善的报告控制系统,以处理旅游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

3)实物资源:实物资源主要是指企业的厂房设备及其先进程度,个企业获取原材料的能力等方面。因为我国大多数旅行社是中小旅行社,资金规模较小,因此企业内部的设备设施的先进程度也是难以保证的。因此,旅行社要发展必须的增加旅行社自身的实力,增强自身的实物资源和获取原材料的能力。

4)技术资源:技术资源主要是指技术的含量,如专利、商标、版权和商业机密等方面。就我国旅行社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国大多数旅行社因为其自身的规模实力比较弱,而旅游线路的开发和设计是需要相当成本的,因此我国的旅行社不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投资,采用模仿其他旅行社线路产品的方法来开展自己的旅游产品。所以说,我国的旅行社在这方面亟待改进,增加其旅游产品的技术含量,积极开展属于自己只是产权的产品,形成自己的专利。

2.无形资源

1)人力资源:主要包括知识、信任、管理能力组织惯例等方面。我国现在的人力资源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的数量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就旅行社方面来看,从事旅行社方面的人员的层次是参差不齐的。即有受过高等教育的高层次人才还有初高中毕业的人员。人才素质的布均衡不利于旅行社、和旅游业的发展。

2)创新资源:主要包括创意、科技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我国旅行社在线路和产品的创新开发方面做的比较欠缺,仅仅依靠单纯模仿产品和线路是不能保持旅行社自身发展的。我国的旅行社要获得发展的动力必须保持创新能力。

3)声誉资源:主要包括客户声誉、品牌、对产品直来那个、耐久性和可靠性的理解、供应商声誉、有效率、有效益、支持性的和双赢的关系和交往方式等方面。在这方面,我国的旅行社不能仅仅依靠价格竞争来获得利润,更主要的是要采取质量和声誉方面的竞争,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维护自身的品牌和声誉,来促使旅行社的发展。

通过专家打分法得出各个要素矩阵为: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例为0.0805

计算出外部各个要素的影响因子的权重为:

一致性比例为0.0865

计算出内部各个要素的影响因子的权重为:

一致性比例为0.0417

三、分析方法

根据上面分析构造内外部因素矩阵。

上面已经对各个影响因子进行了SWOT分析,并且根据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了各个因子赋予了权重。

(一)下面对企业外部的要素进行分析

按照现在企业的外部要素进行打分,从1到4。1表示很差,2表示平均水平;3表示超过平均水平;4表示很好。

由此我们得到旅行社外部因素分析矩阵为:

所得到的加权分数值域为[1,4],平均值为2.5。如果总加权数为4.0说明企业对现有的机会与威胁作出了较好的反应。相反,若低于2.5,说明旅行社不能有效的利用现在的机会。

(二)下面需要对旅行社内部各个要素进行评分

分别用1、2、3、4来表示,1表示的是重要劣势;2表示的是次要劣势;3表示的是次要优势;4表示的是主要优势。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内外部条件的综合得分。

内部因素矩阵分析为:

最终计算出的总加权分数的值域是[1,4],平均分是2.5分,一般来说,总加权分数低于2.5分的企业内部状况处于劣势,反之,超过2.5分的企业则处于强势。

四、讨论

利用上面的层次分析法,SWOT矩阵,因素分析矩阵可以看出我国旅行社在发展过程中内外部因素对旅行社发展的影响。

就外部因素来看,我国旅行社发展的外部因素总的来说是比较好的。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人们对旅游观念的改变,逐步认识到旅游是提高身心和改善自己情操的重要途径。此外,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有序的发展势头也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同时业为旅行社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从内部因素来看,我国旅行社的发展总体上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规模小,资金、技术人才的水平都不是很高,旅行社的设备设施比较落后,特别是旅行社的产品――旅游线路在开发设计方面存在比较大的缺陷,多数旅行社单纯依靠模仿其他旅行社的线路来招揽客源,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意识和产品,致使旅游发展环境形成了恶性循环,这大大制约我国旅行社的发展。

为此,我国旅行社要想获得较好的发展,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改变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开发有自己特色的产品,积极培养和吸引高素质人才,提高基层导游员的基本素质,对领导者进行培训,提高领导者的领导水平。尽量改变和缩小旅行社现在存在的问题。

当然,我国旅行社的发展也离不开好的外部环境。就上面的分析来看。我国旅行社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良好,为我国旅行社的发展提供了好的外部条件。

此外,现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我国现在的旅行社应该及时的关注这一发展趋势,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尽快的把我国旅行社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梁智.旅行社运行与管理(第三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3.

[2]陈继祥,王家宝.旅游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16-17.

[3]陈继祥,王家宝.旅游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17.

[4]以上三图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OL].stats.省略/tjgb/ndtjgb/qgndtjgb/t20110228_402705692.htm.

内外部环境分析篇3

2014年11月19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新媒体新生态”论坛中指出新媒体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把满足受众用户需求作为一切的出发点。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和知识传播的手段更为多样化。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也日趋发生变化,很多中国的很多企业利用微信、QQ等新的媒体方式在企业内外所形成的社交网络中进行知识共享和信息传播,如何利用新媒体这些新兴的知识和信息传播工具,更好的促进企业在新媒体所形成的信息生态系统环境下的知识共享,这是当前媒体变革发展中需要企业重新思考的新问题。国内外学者近几年分别展开了针对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国外学者IngiRunarEdvardsson等研究了知识管理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好处,并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员工能力、创新意识、客户满意度是推动企业发展知识管理的关键。JingyuanZhao等学者使用实践和案例方法对中国企业知识管理进行分析,包括知识管理的认识、知识管理的阶段和知识管理的应用。CuiKai利用SPSS中多元统计分析、因子分析方法对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进行合理的评估。国内学者黄蕾从产业集群视角出发,分析企业如何利用知识组织建立管理体系,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并发挥主导作用。董小英等以共同演化理论为基础,研究企业竞争战略和知识管理,并以李宁公司为例,提出企业模仿战略和运营知识管理。王娜以知识管理中的“PSCA(即知识的生成、积累、交流和应用)”闭环理论为基础,分析企业知识管理和服务创新的互动机理,以中国IT领袖企业联想集团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国内外学者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国外知识管理的研究已深入到企业内部,侧重于对知识进行管理、开发、利用以及绩效评估等方面,我国学者对知识管理研究也逐步向企业延伸,主要集中在知识管理对企业战略、服务创新和知识管理实现等方面的研究。在新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针对企业发展中所形成内外社交网络中的知识管理需求和特点,从信息生态理论进行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知识管理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基于信息生态系统要素视角,对新媒体时代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回答以下几个研究问题:①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知识管理过程是什么?②信息生态系统视角下,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因素是什么?③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根据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更好地引导企业利用社会网络更好地开展知识管理工作?本文的研究试图回答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问题,以更好的呈现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知识管理特点。本文的研究,在理论层面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的企业知识管理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在应用层面能更好地指导基于中国情境的企业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开展知识管理。

2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知识管理问题的提出

(1)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InformationEcology)用来表达生态观念和日益变得重要和复杂的信息环境之间的关联。信息生态的核心是强调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所构成的信息生态系统的“和谐性”。关于信息生态系统的概念,国外学者GeorgeZillante认为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企业和系统环境共处的动态平衡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受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国内学者曲晨竹等认为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由企业信息系统及其内外部环境共同构成,其中包括人、技术、信息和环境,这种构成并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存在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是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新媒体环境下,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内容涉及企业的研发、生产、业务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各个环节,其知识管理的内容需要实现信息生态系统所强调的“信息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进而才能通过企业采用合理的新媒体技术,在内外新媒体信息环境的引导和作用下,实现社会网络中内外知识资源的整合。

(2)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知识管理过程。在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可以利用员工所构建的社交网络或QQ群,新媒体技术进行企业内外知识资源的共享。AbeckerA认为,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环境变化,企业需要通过实施知识管理等措施来增强组织的适应性和竞争能力。企业知识管理过程涉及知识收集、知识传递、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四个关键环节:①知识收集阶段,企业借助知识管理系统(KnowledgeManagementSystem,简称KMS)或新媒体的相关工具对研发、生产、销售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文档及隐性知识进行收集。②知识传递阶段,通过邮件、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和企业KOA(知识管理型办公自动化平台),以协同知识管理为基础,将企业内部的通知公告、文件管理、知识经验、组织机构、审批手续等通过网络手段联系起来,实现企业各种知识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知识传递。③知识共享阶段,企业通过互联网和内网为企业内外部的员工、客户、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合作伙伴提供大量信息,同时通过在线培训和微视频,为员工提供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的平台。④知识创新阶段,企业利用新媒体工具将创新的想法及创意利用新媒体工具在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平台中进行,并在企业内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交流和互动,以不断完善知识创新的想法和创新的成果。

(3)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知识管理中的信息生态系统。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知识管理需要构建信息生态系统,以实现企业内外知识资源更好地整合。其知识管理中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信息人(企业员工)、信息技术和信息生态环境。其中,信息生态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社会环境下所有企业以及其它组织,共同产生的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人的影响。其中,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生态环境分为企业利用新媒体的内部环境和企业的外部环境。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推进知识管理的过程中会面临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生态环境,也可称为微观和宏观环境。微观环境为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利用新媒体推进知识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采取的激励机制、制度建设、宣传活动和政策导向;宏观环境为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企业利用新媒体推进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受到的国家政策、经济、法律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从知识管理的过程来看,企业的知识收集、知识传递、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会受到信息生态系统构成要素中的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从“新媒体,新生态”所构建的信息生态系统视角上看,主要强调的在新媒体环境下“员工、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之间“和谐发展”。因此,本文从信息生态系统构成要素角度出发,对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试图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生态系统对知识管理实施过程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而指导中国的企业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开展知识管理,实现媒体变革过程中企业知识资源的内外整合。

3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

(1)企业知识管理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本文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知识管理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模型。国外学者Ed⁃garSernaM从资源组织、信息管理、环境优化等角度构建了知识管理影响因素的成熟模型,提高企业工作的效率和竞争力。国内学者赵西萍等构建了企业知识管理概念模型,从管理性因素、内外部环境等几方面分析了知识管理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张鹏等从管理者、员工、流程、文化、技术、内容等六个维度构建了企业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影响因素模型,用AHP决策分析法结合企业进行实际调研,帮助企业改进知识管理水平。

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相关学者知识管理过程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环境下的知识管理特点,利用信息生态系统理论,从“信息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生态环境”三个构成要素出发,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知识管理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2)文献回顾及假设建立。基于信息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相关理论,本文从信息人、信息技术、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对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开展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文献回顾和假设建立。①信息人。即企业的员工,他们在企业的知识管理推进过程中,在整体的信息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知识共享意愿、分享意向和吸收能力对推进企业知识管理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学者Simonin运用实证的方法进行分析,将知识拥有者的共享意愿用知识拥有者对知识的保护程度来度量,进行了实证分析与研究,探究了这种保护程度(发送动机)与知识转移、共享效果之间是否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学者Szulanski归纳了企业中知识接收方的消化知识能力对知识管理效果产生的影响,即接收知识的动机、保持能力和吸收能力对知识管理实现的效果产生一定影响。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提出如下假设:H1:信息人对推进企业的知识管理呈正向影响。

②信息技术。企业采用的信息技术是企业之间实现知识共享的重要平台。国外学者Hendriks的研究中指出信息沟通技术的使用对显性知识共享具有更明显的影响。学者Currie.G等人认为信息技术中知识管理系统的使用会有效促进知识共享和转移的发生。学者WhiteRS同样认为企业内部所采用的企业信息系统越先进,越能促进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国内学者张杰在其研究中表明,企业利用网络基础设施等IT技术促进知识分享的程度越高,就会越有机会将问题进行反馈,加速信息或者经验快速增长,有效激发员工挑战困难的欲望,促进企业知识创新成果的产出。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提出如下假设:H2:信息技术对推进企业的知识管理呈正向影响。③企业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是一个微观概念,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包括员工的激励机制、企业制度建设、组织结构和组织宣传活动等。国外学者Bartol.K指出团队的激励政策会促进企业知识的共享,从而促进企业知识管理与知识组织更好地实现。ConnellyC.E.在其研究中指出,企业对知识管理制度建设的支持程度,会促进知识管理的实现。Srivastava.A.等在其研究中表明,企业的组织结构越复杂,越不利于知识转移与共享;而是精简的制度建设,相对分化的权力制度会促进知识转移与共享。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提出如下假设:H3:企业内部环境对推进企业的知识管理呈正向影响。④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外部环境是一个宏观概念,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包括国家宏观的政策、社会经济及产业网络环境等。国外学者Daven⁃portThomas等人指出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内部的沟通与交流,更好的推动了知识的获取与传递。国内学者赵爽认为国家政府机关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吸引企业积极的参与到知识共享的企业联盟。邓少军等认为,在产业网络环境下应根据参与者的关系,提出企业知识共享与保护的权衡机制,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为知识共享营造良好的环境。H4:企业外部环境对推进企业的知识管理呈正向影响。

4实证研究

(1)样本及问卷设计。本研究在问卷发放的过程中,先进行了试调查。根据试调查样本反应出的问题和个别调查人员的访谈,课题组对调查问卷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在正式调查实施的过程中,调查样本主要集中在企业的代表性行业,重点针对汽车、装备制造、冶金和石化行业四个典型行业,样本发放的对象包括一汽大众、一汽轿车、一汽富奥、郑州宇通、长春客车、通钢集团、吉化集团8家代表性企业。本次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形式采用了一般性选择和李克特五级量表。量表由一组陈述组成,每一组陈述遵循“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非常不重要”这五种由浅入深的选项构成,并分别赋予其相应的分数5、4、3、2、1。发放调查问卷251份,实际有效回收样本21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4%。

(2)描述性统计分析。在211份有效调查问卷中,问卷的答题者基本上都是企业中参与知识管理活动的工作人员。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他们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参与调查人员特征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通过对回收的有效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总体上把握被调查者的特征。从被调查者的职位看,普通员工占34%,管理人员占32%,技术人员占13%,调查结构很好地代表了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的人员层次结构;从年龄结构看,30岁及以下的占37.91%,30-40岁占29.86%,40-50岁的占20.38%,50岁以上的占7.11%,反应出样本调查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从教育程度来看,本科占39%,硕士占21%,博士占12%,调查对象的学历层次分布较为合理;从性别来看,男性62%,女性38%,反应出企业中男性所占的比例较大,符合行业性别分布特点。因此,综合调查对象在职位、年龄、教育程度和性别方面的比例情况看,调查对象的样本分布较为合理。

(3)信度和效度检验。为对样本数据的可靠性进行检验,课题组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其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数据结果显示,KMO值为0.718>0.5,说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由Bartlett球体检验值,可知各变量独立的假设不成立,即各变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也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可以看出问卷的总体设计比较合理。因此,效度和信度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问项的数据可靠性较强。

(4)数据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数量分析方法,它用于分析事物间的统计关系,侧重考察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化规律,通过回归方程的形式描述和反映这种关系,帮助人们准确把握变量受其他一个或多个变量影响的程度,为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在本文中,因变量为企业的知识管理实现,自变量为信息人、信息技术、企业内部环境、企业外部环境,即可建立影响企业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因素多元回归模型为:知识管理实现影响因素=a1+a2*信息人+a3*信息技术+a4*企业内部环境+a5*企业外部环境依据回归系数的计算结果,R为0.714,R方为0.510,调整判定系数R方为0.502,即可认为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大,即“信息人、信息技术、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解释了知识管理总变异性的51%,被解释变量可以被模型解释的部分较多,调整的R2对总体值做了更好的估计。由表3可知,该模型因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为146.318,回归平方和及均方分别为73.389和18.347,剩余平方和及均方分别为72.930和0.323。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56.856,对应的概率P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包含所有变量的回归模型能够显著地预测企业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原假设R2=0被拒绝,在此过程中认为模型中的各偏回归系数不同时为0,自变量与因变量全体的线性关系显著,可建立线性模型。由表4可知,在该模型中,信息人、信息技术、企业内部环境、企业外部环境对企业知识管理实现回归权重都是正值,说明各要素均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同时,得到的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多元回归方程模型为:知识管理实现影响因素=-0.551+0.270*信息人+0.194*信息技术++0.129*企业内部环境+0.102*企业外部环境由多元回归方程的分析结果可知,信息人、信息技术、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均对企业知识管理实现产生正向影响,即信息人、信息技术、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的重要性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那么企业知识管理实现的影响因素将分别提高0.270、0.194、0.129、0.102个百分点,且四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信息人>信息技术>企业内部环境>企业外部环境。通过表4中预测变量的t和p值,可以检验每个预测变量的显著性,各要素对企业知识管理实施过程均有支持原假设并且有正向影响,其作用关系和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5)讨论分析。从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第一,从整体假设的支持结果进行分析,T值和P值的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四个假设(H1、H2、H3、H4)均支持,即信息人、信息技术、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对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的知识管理实施过程均呈现正向影响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从信息生态系统角度分析企业的知识管理实施过程的影响因素,其理论研究基点具有可行性。第二,从影响因素的作用角度进行分析,非标准化系数B值结果表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生态系统要素对企业的知识管理实施过程的影响程度,按作用大小依次是“信息人>信息技术>企业内部环境>企业外部环境”。信息人(即企业员工)在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对推动新媒体环境下知识管理的实现起到关键的影响,是信息生态系统的核心;其次,是信息技术,企业在利用新媒体实现知识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新媒体技术技术的推动才能实现好的知识管理效果。第三,从所构建模型的拟合程度进行分析,R值结果表明模型整体的拟合度较好,说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的企业知识管理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可用,可以作为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知识管理过程的相关指导。企业在利用新媒体推进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应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知识共享的意愿,同时通过建立利用新媒体进行知识管理的沟通、交流、共享和管理平台,加快推进知识管理的步伐。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内外部环境的利用。最终,实现新媒体环境下“员工、信息技术、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和谐发展。

5结语

内外部环境分析篇4

"战略”原是一个军事术语。20世纪60年代,战略思想开始运用于商业领域。对于企业而言,战略是以未来为基点,http://www.LwlM.com为寻求和维持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性的重大筹划与谋略。一个成功的战略是建立在科学的战略分析基础上制定的,战略分析方法常用的有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等。

一、战略管理过程

战略管理过程一般分9个步骤,见图1:

图1 战略管理过程示意图

1.企业的愿景使命

愿景,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期望和描述;是企业的长期愿望及未来状况、发展的蓝图。使命,是组织存在的原因理由及服务公众的形象定位。它们是企业战略制定和评估的依据。

2.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如政府、股东、供应者、竞争者、顾客、公众、媒介、社区等;一类是只能间接地影响企业活动和决策的环境因素,如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等客观环境因素。

3.发现机会和威胁

分析了外部环境之后,企业管理者需要评估外部环境中哪些机会可以利用,以及企业可能面临的威胁。机会和威胁都是外部环境的特征。

4.企业的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内部的各种环境因素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企业资源状况(人、财、物、信息、技术等);二是企业在市场营销、财务、生产、研究与开发、人事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现实表现;三是企业管理者是否在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和研究与开发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使用了正确的方法。

5.识别优势和劣势

优势是企业可开发利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积极的内部特征,是企业与众不同的能力,即决定作为企业竞争武器的特殊技能和资源;劣势则是抑制或约束企业目标实现的内部特征。

6.确定企业的宗旨和目标

管理者根据SWOT分析结果确定企业的经营宗旨和战略发展目标。

7.制定战略

战略需要分别在公司层、事业层和职能层设立。在这一环节企业将寻求恰当的定位,以便获得领先于竞争对手的相对优势。

8.实施战略

战略实施就是将战略转化为行动。无论战略制定得多么有效,如果不能恰当地实施仍不可能保证企业的成功。另外,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最高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固然重要,但中层和基层管理者执行计划的主动性也同样重要。

9.评价战略

战略评价就是通过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审视战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战略的效果如何?需要做哪些调整?这涉及到控制过程。

二、战略分析方法

1.PEST分析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⑴政治法律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等。

⑵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企业所在地区或所服务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

⑶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点、价值观念等。

⑷技术环境,除了要考察与企业所处领域的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手段的发展变化外,还应及时了解:①国家对科技开发的投资和支持重点;②该领域技术发展动态和研究开发费用总额;③技术转移和技术商品化速度;④专利及其保护情况,等等。

2.波特五力模型

五力分析模型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

能力,见图2。五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 最终影响行业利润潜力变化。

图2 波特五力模型图

⑴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

⑵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

⑶新进入者的威胁。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

⑷替代品的威胁。两个处于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

⑸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大部分行业中的企业,相互之间的利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企业整体战略一部分的各企业竞争战略,其目标都在于使得自己的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所以,在实施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这些冲突与对抗就构成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3.SWOT分析模型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见表1。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表1 SWOT分析模型图

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可采用PEST分析或波特五力分析的结果。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即优劣势)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的力量来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

⑴优势+机会。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可以用自身内部优势撬起外部机会,使机会与优势充分结合发挥出来。然而,机会往往是稍瞬即http://www.LwlM.com逝的,因此企业必须敏锐地捕捉机会,把握时机,以寻求更大的发展。

⑵机会+劣势。当环境提供的机会与企业内部资源优势不相适合,或者不能相互重叠时,企业的优势再大也将得不到发挥。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就需要提供和追加某种资源,以促进内部资源劣势向优势方面转化,从而迎合或适应外部机会。

⑶优势+威胁。当环境状况对公司优势构成威胁时,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出现优势不优的脆弱局面。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必须克服威胁,以发挥优势。

内外部环境分析篇5

关键词:内部审计;增值;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179-02

增值型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企业增加价值并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即能为企业增加价值的内部审计。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该分析方法由旧金山大学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它经常被用来作为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分析方法,其主要的分析方式是依据企业的内在条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发现企业的优势、劣势并找出其核心竞争力。SWOT分析法中各个字母的含义分别为:(1)S代表strength,亦即优势;(2)W代表weakness,亦即弱势;(3)O代表opportunity,亦即机会;(4)T代表threat,亦即威胁。这里,S、W是主要针对内部因素,O、T针对外部因素。

一、增值型内部审计部门环境优劣分析

(一)环境优势分析

建立健全合理、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确保一个现代企业有效运行的基础与条件。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明确指出,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要同时达到四点要求,即分别是董事会(包括审计委员会)、管理层、内部审计以及外部审计。增值型内部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新阶段,职能定位于服务导向,它的提出对于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公司管理制度的突破,合理评价经营绩效,并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环境劣势分析

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建立的前提是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因此,实现内部审计的增值目标首先需要加强公司管理。由于多数企业的现代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制度准则,而且内部审计机构自身的服务意识以及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力也很有限,这就造成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缺乏目的性,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就更谈不上针对管理全过程的监控,从而不能完成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此外,多数内部审计机构在具体的审计操作中过分拘泥于陈旧的审计程序,缺乏完备、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和标准,这就造成内部审计风险加大,以致连基本的审计质量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实现内部审计的增值。总而言之,长期以来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局限于以“查错纠弊”、“堵塞漏洞”等为主的财务审计,而且在进行财务审计时也不能采取高效的应对措施。而增值型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公正的约束和评价机制,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管理职能也未能得到充分认识和重视。

二、增值型内部审计部门机会与威胁分析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形成,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也非常大。同时,内部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环境的变化将会带来哪些机会和威胁?企业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带来的挑战?内部审计部门如何应对这些变化?这些都是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分析研究的重点。

(一)环境变化带来的机会与威胁

增值型内部审计涉及的内容包括对公司发展战略和管理决策的评议、投资效益分析、市场状况调研、产品推销手段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评估、信息系统设计与运行设计等,可以看出,凡是对公司商业利益和持续经营有影响的所有管理因素都是增值型内部审计所要研究的内容。内部审计事项贯穿公司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并且内部审计事项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这就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难度,可能会影响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从而使得增值型内部审计人员获取充分审计证据的难度较大。

(二)四种市场环境分析

研究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对理想的市场环境、冒险的市场环境、成熟的市场环境和困难的市场环境等四种类型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分析在不同的审计环境变化下,企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根据机会―威胁水平和影响程度,可能出现以下四种市场环境、分析:一是理想的市场环境,在理想的市场环境下,市场经营环境处于高机会、低威胁的水平,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如果在这样的审计环境下展开工作,就要充分利用环境优势,竭力发挥自己的优势,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争取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冒险的市场环境,在冒险环境下,整个企业的市场经营环境处于高威胁、高机会的状态。这里的高机会是指在处理得当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内部审计部门可以有充分的机会取得审计证据;拥有高机会的同时,高威胁因素也与之相伴,这就可能使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陷入困境,所以在冒险市场环境下,内部审计部门要利用机会,转移威胁因素,使内审部门在风险中求成果;三是成熟的市场环境,成熟的市场经营环境处于低机会、低威胁的水平,但是成熟并不是指审计部门环境良好,因为低机会使得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充分的机会去实现增值目标,在这种环境下内部审计部门需要排除不利市场因素,实现为企业增值的目标;四是困难的市场环境,在困难环境下企业的市场经营环境处于低机会、高威胁的水平,企业经营管理本身就又很大的问题,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充分发掘企业经营环境中出现的危机,变通策略,调整内部审计部门定位。

(三)增值型内部审计部门的SWOT矩阵分析及其战略选择

内部审计部门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之后,可以结合SWOT分析矩阵(见表1)确定内部审计部门的优势和劣势,并相应地选择发展战略。

如表所示,SO战略重视挖掘企业内部优势,内审部门要采取把握内部机会的方式,集中力量对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定的细分模块上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从而取得局部的竞争优势,为企业价值增值提供条件;WO战略下,企业的外部市场机会要比内部具有优势,增值型内部审计部门要充分把握外部机会,并对内部管理机制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和对策;ST战略是指,内部优势好于外部,具体是指国内审计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同时,国外先进的会计公司先后进入中国市场,给国内公司带来的巨大威胁,因此本土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要利用在本土经营的相对优势与国外会计公司相抗衡;WT战略是一种比较保守的战略,在这种战略下,内部审计部门具有自身缺陷,同时外部的环境威胁也非常大,两者都制约了内部审计部门的发展,所以内审部门的任务除了克服内部存在的弱点,还要转移外部威胁,以最大限度地寻求生存空间。

不同的内部审计部门面对着不同的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和瞬息多变的环境变化,内部审计部门只有摒弃低效的审计方式和手段,在企业的业绩增值方面多做文章,才可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本文从SWOT矩阵分析的角度,研究了不同类型企业的增值型内部审计发展策略,其意义和作用较为笼统,具体的企业还需有具体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蔡春,唐滔智.公司治理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109-187.

内外部环境分析篇6

一、环境成本界定

(一)UNSO对环境成本的界定联合国统计署(UNS0)1993年的“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中,将环境成本界定为:一是因自然资源数量消耗和质量退减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二是环境方面的实际支出,即为了防止环境污染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和为了改善环境、恢复自然资源的数量或质量而发生的各种支出。

(二)ISAR对环境成本的界定联合国国际会计委员会和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将环境成本界定为“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债的原则,为概论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采取或者被要求采取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如避免和处置废物、保护和提高空气质量、开发有利于环境的产品、开展环境成本审计和控制的费用等。具体包括环境污染补偿成本、环境损失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环境保护维护成本、环境保护发展成本等。环境污染补偿成本是指企业由于污染和破坏生态应予补偿的费用;环境损失成本是指企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造成的损失以及由于环境保护需要企业停产而造成的减产损失;环境治理成本是指企业为治理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而发生的各项支出;环境保护维护成本是指为预防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而最初的日常维持费用;环境保护发展成本是指为进一步发展环境保护产业而投入的各项支出。相比而言这一定义具有权威性,因为它指出环境成本的形成是来自企业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对环境成本的控制正是要达到减轻这种影响的目的。它是以明确企业的环保责任为中心,将企业对环境的影响负荷费用和预防措施开支列入核算对象,提出环境成本的目标是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执行环境目标所应达到的要求,处理好盈利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否则有可能对企业的净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三)美国环境管理委员会对环境成本的界定美国环境管理委员会将环境成本界定为:一是环境损耗成本,是指环境污染本身导致的成本或者支出,如因有害废水排入江河中所造成的鱼类损失等。二是环境保护成本,是指为了自己和污染隔离开而发生的费用,如为了防止噪音污染而发生的隔音装置材料的费用。环境损耗成本和环境保护成本属于企业环境的外部成本。三是环境事务成本,是指为了环境管理而发生的收集环境情报、测算污染程度、执行污染防治政策的各种费用。四是环境污染消除费用,是指为了消除现有的环境污染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环境事务成本和环境污染消除费用属于企业环境的内部成本。

(四)环境经济学中的环境成本界定在环境经济学中,根据环境成本的负担者与成本产生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将环境成本划分为外部(隐性)环境成本(社会环境成本)和内部(显性)环境成本(产品环境成本)。所谓内部(显性)环境成本是指发生成本的主体进行会计反映的成本,如按当前法律体系应有的企业支付的排污费。外部(隐性)环境成本是指成本的发生与某一主体的环境影响有关,但却由发生成本或者获得利益以外的主体承担的成本。与内部(显性)环境成本相对应的外部(隐性)环境成本,其特点是由企业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尚不能精确计量,并且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确定应由企业承担的不良环境后果。内部(显性)环境成本和外部(隐性)环境成本的界限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污染者付费的三P原则(Ponuter PaysPncjpal)的实施,一些外部(隐性)环境成本将转化为内部(显性)环境成本,这将极大地影响企业管理者所作出的决策。环境成本按不同空间划分为内部(显性)环境成本和外部(隐性)环境成本,体现了企业成本主体思想,揭示企业环境责任与已确认环境成本和未确认环境成本之间关系,从而认识到环境成本的发生与确认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并且只有通过不断完善环境法规和会计法规消除这种差异,使外部(隐性)环境成本尽可能转化为内部(显性)环境成本。

笔者认为,研究内部环境成本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好环境成本存量的问题,即成本会计基本理论中的产品成本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能够确认和计算的一般产品成本。通过企业环境经济活动对产品生产周期的管理,提供环境产品,达到降低产品环境成本目的;研究外部环境成本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好环境成本的流量问题,即企业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承担一定的社会环境成本。研究环境成本的存量和流量是以会计学基本理论为出发点研究环境成本问题,研究环境成本隐形成本和显性成本是以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为出发点研究环境成本问题,本文将两者结合,力图寻找一个尽可能量度隐性成本的方法,进而体现到企业内部环境成本中,通过会计信息予以充分披露,明确会计主体承担社会环境成本的责任。

二、环境成本存置会计分析

(一)环境成本存量会计分析理论依据企业当前的成本费用有产品一般成本和环境成本两部分,两者都是企业为获得收益的一种价值牺牲,其发生额一般与企业收入相配比。产品核算目的在于确定产品的劳动耗费,而环境成本核算的目的在于确定企业对环境负荷减少的资源投入。但由于环境问题具有环境介质的空间转移性,因而企业原因造成的环境成本费用问题应由企业、社会共同承担,如在商品保管中企业付出的内部(显性)环境成本是为了防止对环境造成影响而采用科学护养所支付的成本,而外部(隐性)环境成本就是发生泄漏时造成的环境负面影响;在产品包装过程中,企业为了治理包装物造成的污染付出了内部(显性)环境成本,但与此同时,包装物仍然产生了一定量的污染,引起外部(隐性)环境成本;在商品加工回收过程中,企业要付出的是回收、翻新、修复再生产等所需要的费用,而引起的外部(隐性)环境成本则

是加工时耗用的能量等;最后企业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三废也会对自身的资产造成折旧,从而引起企业的内部(显性)环境成本,由此造成的能量耗费、废气污染、噪音污染则是外部(隐性)环境成本。见图1。

图1中的D表示企业直接损害环境的负荷,相对应的外部不经济费用则转嫁给社会,构成C部分的环境成本。相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负担的是企业内部(显性)环境成本,并未包括外部(隐性)环境成本。这需要国家环境法规制度完善和企业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解决好企业环境成本外部不经济性问题,主要是处理好环境成本-与社会环境成本关系。循环经济下的环境成本颠覆了传统成本概念,传统成本概念常忽略企业经济活动对于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环境成本存量会计分析内容环境成本包含企业活动中与环境相关的支出,具体包括:(1)企业为获得环境资源的使用权生产环境产品发生的支付,形成产品环境成本;(2)企业为弥补或者改善其环境行为、履行社会环保责任发生的支付所形成的社会环境成本。环境成本存量会计分析的内容主要是处理好环境成本与产品环境成本和社会环境成本的关系。

一是环境成本与产品环境成本(内部环境成本)关系的会计分析。环境成本存量的本质是环境成本,其表现形式是存货成本,研究环境成本与产品环境成本的关系,主要是解决基于循环经济下的积极倡导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生产环保产品问题。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贯穿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以环保产品为载体,以材料的开采为起点,经过产品的生产、使用到最后的报废和废弃物回收的整个过程,实现经济的生态化。这个过程是将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与环保因素相结合。在环境成本与产品周期关系中,降低循环经济下的内部环境成本是研究本问题的核心,在循环经济下的以“资源一产品一废弃一再生资源”为表现形式,从投入阶段人手,对环保产品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按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中合理的方法及规范的核算程序,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管理以及环境资源的再利用,正确处理好环境成本与产品环境成本(内部环境成本)的关系。

二是环境成本与社会环境成本(外部环境成本)关系会计分析。解决好环境成本存量内容中环境成本与产品环境成本和社会环境成本的关系至关重要,前者反映企业内部两类成本在目的、内容上的差异,后者则反映企业与社会在环境成本问题上的边界确定,这两者有助于对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管理、控制、评价等的会计分析进行理论探索。所以在评价一个企业的业绩时,需要把企业环境成本的金额信息与环境负荷减少的定量信息,环境成本控制、环境成本管理定性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衡量,才能真正符合社会对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客观要求,如图2。

图2表明借助于一定理论和方法确定环境成本界限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第一,确定基准应按成本负担的主体。企业负担的成本是私人成本,而企业外部所负担的,包括企业原因造成的外部不经济而由社会负担的环境成本则为社会环境成本。第二,边界的确定还取决于社会成本的内部化程度高低。根据国家环境法规制度的不断修订和强制执行,使社会成本呈现内部化的方向;企业环境意识的提高,使自主开支成本也呈_内部化的方向。两个方向的延伸,是环境成本存量分析的继续。第三,企业降低社会环境成本,可以通过降低环境负荷来减少遵守法规成本中的排污费、罚金等开支;也可以采用环境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进行生态设计、清洁生产,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三、环境成本流量会计分析

(一)环境成本流量分析理论依据环境成本流量主要是环境成本与环境效益配比的分析,基于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环境会计等式,根据传统会计的理论实践经验,从独立论的观点,可得出以下环境会计等式:“环境利润=环境收入-环境费用”。按会计学理论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理,环境成本与环境成本的效益配比标准,要求环境成本降低环境负荷、提高环境效果。会计学理论认为费用的性质表现为企业资源的不利变化,即费用会引起企业收益的减少。投入环境成本取得相应的环境效果和经济效益,正是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特征,尽管国家制定了许多强制性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标准,要求企业将外部环境成本进行内部化处理,会增加企业成本负担,但企业可以通过科学的环境成本预测和决策,制定符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保证符合国家制定的环保法规条件下达到最优化结果。

(二)环境成本流量分析内容环境成本流量的分析实质就是对环境成本的效益分析,是从环境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两方面进行的。环境经济效益包括由于企业发生环境成本支出而改善环境措施所带来的效益。包括排污费、诉讼赔偿额的减少、废物再生利用收益、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的节约、环境治理的咨询服务收入、获得优惠利率环境保护贷款的利息机会成本等。这些效益与企业环境成本的支出有着直接的相关关系,可作为环境成本支出的抵减数来定量分析。社会环境效益则包括企业形象的提高、企业绿色产品的开发与销售、企业环境风险的减少、职工和附近居民的疾病率降低、建筑物的侵蚀和酸雨浓度等,一般采用定性的方法予以描述。经济效益涉及目前局部的更密切相关的利益,而社会环境效益则关系更宏观和长远的利益。

一是环境成本与环保维持效果的关系。环保维持效果是指企业生产经营对环境影响的条件下,防止不利于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所取得的效果。企业要维持现有环境状况,防止环境严重污染的发生,需要支付必要的维持运转费用,而且这类费用一般作为企业收益性支出界定。反之,当企业的环境成本开支不足以维持原来的效果,或者企业为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削弱环境成本,则可能产生环境损失,支付更多的罚金、排污费、赔偿金以及修复土地、河流污染和自然破坏的成本费用。因此,应在环境成本信息披露中单独列示环境损失和环境管理费用。

二是环境成本与环境负荷削弱效果关系。环境负荷主要产生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行为与活动。环境负荷是作为人类破坏环境活动的一个媒介项目,包括污染环境物质项目和大量减少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项目,在人类活动与环境系统中起到一种连接作用。而环境成本核算是以环境负荷的发生和削减为成本动因。环境负荷是指在环境经济系统运行中,由于人们的各种活动而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包括因企业对自然资源的直接利用以及环境排放废弃物所产生的负荷。环境成本与环境负荷削弱效果的联系,是指对企业的每一个环境负荷项目,提高企业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而获得比过去有所降低的效果。它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通过环境保护投资,建立环境保护设施,实施清洁生产,改革工艺流程、更新生产设备,已达到减少相关项目环境负荷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效果,企业就需要为达到降低污染物排放、回收再利用废弃物、实施绿色采购等环保具体目标支付有关的环境成本,包括设备投资、运营费用及相关的处理成本。这就要求企业在各个阶段具体环保目标上核算环境成本,揭示并考核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局部范围的环境成本效果,提高可供决策的有用性。见图3所示。

三是环境成本与环境改善效果关系。环境成本与环境改善效果联系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但有助于积极改善环境、降低企业所在地域内环境负荷的效果。因此,作为企业外部环境效果的改善所支付的成本,从环境效益中寻求环境经济效益,需在环境成本信息披露中单独列示。如图4。

内外部环境分析篇7

当今世界,信息、网络和知识已经在市场经济中已经显示出了超强的竞争力,这些都给企业所处的环境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使企业面临很大的挑战。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赖以运行的基础和条件,财务活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企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作为企业财务活动一项主要内容之一,企业筹资活动也因此必须要站在一个战略的制高点,从弄清企业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开始,提升筹资活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利用能力。同时环境的持续变化决定了一劳永逸的调整是不可能存在的,这就要求对筹资战略进行动态优化,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目前学术界对财务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阐述财务与战略的关系、怎样制定财务战略等,但对于具体财务战略的运用及动态调整等深层次的内容涉及较少,然而这正是企业更为关心的问题。本文阐述的重点即是从筹资活动出发,强调筹资战略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并为此提出动态优化这一概念,旨在为企业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依据反馈的信息,对筹资战略做出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要求提供些许指导。

二、企业财务战略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是企业价值的评估前提,因此环境的动态变化趋势是进行财务战略动态优化的关键。企业要对环境的变化采取因地制宜的调整战略,以保证战略实施的效果。

(一)财务战略环境基本分析 财务战略环境基本分析包括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环境分析两大部分。

(1)外部环境分析。企业财务战略外部环境分析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的,具体如下:首先,采用PEST分析法来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整体宏观环境,即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及自然环境和技术环境。企业资金均衡有效地流动,必然要求良好的政治法律环境。同时,经济环境是企业面临最直观的环境,只有深入分析,企业才能制定出最佳的财务战略。自然环境相对稳定,也是在企业确定吸引资金流入等时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最后,企业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战略部署以应对技术环境的变化。其次,微观环境的分析主要包括行业、市场和金融环境等。其中,常见的用于分析行业状况的理论有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结构理论、技术状况分析和竞争结构理论;市场规模、增长率及产品生命周期是市场分析的主要内容;而金融环境分析的对象主要是金融机构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

(2)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企业内部环境是决定企业财务战略的内因,分析企业内部环境是制定良好财务战略的关键。分析企业内部环境,主要是评估企业资源和能力,发现企业优势和劣势。具体内容有五个方面:一是由生产条件和产品生命周期等所构成的企业生产环境;二是由物资采购、物资供应能力和产品销售能力等所共同组成的企业经营管理环境;三是由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传统习惯等所共同组成的企业文化;四是包括制定财务战略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判断等在内的管理者素质;五是作为财务战略分析、制定的制度基础的企业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结构。

(二)动态视角下企业财务战略环境分析 虽然也是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但与财务战略基本分析不同的是,基于动态视角下的企业财务战略环境分析强调的是环境的动态变化趋势。

(1)结合经济周期理论对企业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完整的经济周期分为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和复苏期四个阶段,企业财务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经济特征,这就要求企业针对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财务战略,比如处在繁荣阶段的企业应采取扩张性财务战略,而处在衰退期时则应采取收缩性财务战略,在萧条阶段应基本维持现有规模,复苏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寻找新的投资对象。

(2)从行业和市场环境变化角度对企业微观环境进行分析。从行业和市场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用于企业投资战略的制定。企业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一个投资组合,所以投资决策在企业整体财务战略中处于核心地位。这里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五力分析、波士顿矩阵和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3)利用SWOT分析法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SWOT分析法是识别企业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的综合分析法。该方法的落脚点是通过识别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将外部机会、威胁两要素和内部优势、劣势两要素进行组合,形成四种不同的战略态势。

(4)环境动态变化对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的影响。在宏微观环境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中寻找出规律,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支撑,这正是企业财务战略的根本目标。企业的自由现金流受经营、投资和筹资三大活动的影响,而在不同环境中的企业里,这三大活动的特征不一样,因此也带来了自由现金流量的不同。

三、动态优化概述——财务战略环境需要引入动态优化概念

财务战略动态优化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这里从动态优化的基本要素入手,着重描述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相对清晰地阐述财务战略优化模式。

(一)动态优化定义、特征 动态优化是一个以企业财务战略目标位基准,对企业已有财务战略进行不断调整的过程。这种调整是根据企业环境的变化,通过对基于自由现金流量法评估出的企业价值进行判断,进而选择调整方向和方法而实现的。它的特征表现为三点:一是动态性,调整是随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二是继承性,优化是在现有财务战略基础上进行的调整;三是对策性,与原有财务战略相比,优化之后的财务战略更具有针对性、适应性和科学性。动态优化的基本目的是对现有财务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对原先设定的财务目标的偏离进行修正,使得财务战略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始终有效,这是一个战略调整与控制过程。这里假定战略目标不变,然后重点阐述战略控制过程。

(二)动态优化原则 动态优化共有四项原则,即一致性、合适性、有效性和协调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是指优化的目标要与企业财务目标保持一致。合适性原则是指动态优化要以更适合企业环境特征为原则,如此才更能发挥企业优势。有效性原则是指对环境变化趋势主观判断的有效程度影响动态优化的过程,所以要特别重视这种环境分析。协调性原则是指要兼顾财务战略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果。

(三)动态优化模式 判 断、分析和调整是动态优化的具体过程,其一般程序可以概括为图1所示的模式图。

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要关注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考虑突发事件对原有财务战略的影响,并对之进行分析。突发事件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原有财务战略实施的背景依据受到破坏,这就是为什么动态优化的过程要更注重环境的分析。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继续实施原有财务战略将会对其战略目标有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价值,对此,要通过企业价值评估来判断当前状态对原目标的偏离程度。财务战略的实施将会对企业价值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采用对企业价值进行重新评估来判断战略实施的效果,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里主要使用的是自由现金流量估价模型。在对财务战略内容进行动态调整时,要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即更多的创造自由现金流量,同时也要影响到企业自由现金流的规模和结构,为企业未来价值的增加创造条件。

(四)动态优化选择变量 本文选择自由现金流指标而不是净利润或现金流量指标作为动态优化的分析工具,理由有三:一是从自由现金流量产生的定义来看,它是与企业可持续增长的目标相一致的,因为自由现金流首先是充分考虑了企业未来增长需要,然后再减掉持续经营下必要的现金而计算出的。二是自由现金流量可以运用于企业价值模型。三是动态优化的结果也体现为自由现金流量指标上,即利用实施后的自由现金流进行衡量。

四、筹资战略概述——企业筹资战略一般性要求

在企业的财务战略中,筹资战略占据重要地位,它是企业资金的来源,是企业进行投资活动进而产生利润的开始。

(一)筹资战略内容与目标 筹资战略是由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状况和发展,为企业选定不同时间、结构、渠道和方式的一系列融资策略而组成,目的是提供充足可靠的现金流以支持企业战略实施,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整体目标是价值最大化,筹资战略的目标必须要与之保持一致。其具体目标可以概括为,满足投资资金需求、降低筹资成本、保持和扩大资企业资金渠道、提升融资能力等。需要强调的是,融资能力的提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企业对于稳定而低成本低风险资金的获取。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拥有并开发融资渠道;创造信誉;筹资技术创新;提高筹资效率;保持财务灵活性;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

(二)不断变化环境影响筹资战略 首先,经济周期影响企业融资战略。在经济衰退、萧条时,市场需求萎缩,企业创收能力减弱,这时企业应该尽量降低成本,所采取的的筹资战略可以是低负债以减少利息支出。在经济复苏、繁荣时,企业面临着不断膨胀的市场,这时候率先筹集资金扩大规模,抢占市场往往能收到不错的成效,因此企业可以采取高负债经营以把握市场机遇。其次,企业资金筹集受其竞争地位和行业性质的影响。根据五力模型,竞争中处于垄断的企业,可适当提高负债比例。另外,企业的资本结构会因所处行业的不同而差异很大。第三,金融环境也是影响筹资战略的重大因素。如利率是对企业筹资战略影响有较大影响,企业应针对利率变化,适时作好战略调整。

(三)企业价值与最佳资本结构 资本成本、资本结构、财务风险和企业价值的关系是筹资战略的重点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对象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否存在与之相匹配的最佳资本结构是筹资战略动态优化的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现论界对最佳资本结构有着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一是以净经营收益法和MM初期理论为代表的,认为企业没有最优资本结构;二是以净收益法,传统法和修正的MM理论为代表的,认为企业的确存在最佳资本结构。总体而言,后者更贴近现实。因此,本文的立场是企业存在最优资本结构,企业应根据内外部环境的状况,合理确定资本结构。

(四)资本结构动态优化是筹资战略动态优化的体现 笔者认为,企业的资本来源有两类,即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这是广义的资本结构观点。资本结构是筹资战略的综合体现,它主导了企业资本成本的大小,而不同的资本结构直观地反映出了企业不同的财务风险程度。筹资战略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本结构进行优化,使得不同来源的资本保持适合的比例。所以,资本结构对于企业的筹资战略来说,相当于是精髓的集中体现,对筹资战略动态优化的分析的焦点在于资本结构的动态优化。

五、资本结构动态优化——基于动态化视角

上文已经分析,资本结构是筹资战略的核心,因此,这里重点阐述资本结构动态优化基本要素,包括定义、目标、内容和策略。

(一)资本结构动态优化定义 资本结构的动态优化是指企业为了根据环境的变化,对其资本的来源和内部构成进行适当的调整,目的是更好地为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财务支持。需要说明的是:一是资本结构优化涉及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以及各自内部结构的适应性调整。二是资本结构动态优化的出发点是对企业过去资本结构状况的反馈,并对企业当前宏微观环境的状况和发展的分析。三是实践中企业无法将资本结构调整成理论上最好的状态,只能进行不断的优化以靠近理论值。

(二)资本结构动态优化目标与内容 资本结构动态优化的目标有:一是减少资本成本,这是战略调整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增强灵活性,尽量使得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能够较好地匹配。三是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加财务弹性。四是提高收益能力,使得企业可以借助良好的资本结构获得足够的盈利,来还债付息和发放股利等。资本结构动态优化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短期资本结构优化,即侧重对企业流动负债金额和结构的调整;二是长期资本结构优化,即侧重于对企业长期负债与股本的规模与比例的调整。

(三)资本结构优化方法 对资本结构的优化包括长、短期两部分,具体选择短期还是长期资本结构的优化,要视企业的环境变化对筹资的影响程度而定。上文已经介绍了动态优化的基本程序,资本结构动态优化也是遵循这几项程序的。具体而言,要先分析变化了的环境对目前筹资战略的影响,包括对渠道、方式和金额等基本内容的影响,通过这一步分析,进而判断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最后根据前面分析的结果,对企业的筹资战略进行调整,目的是减少财务风险,降低资本成本,使资 本结构达到最优。

(1)调整短期资本结构。临时性流动负债和自发性流动负债是流动负债的两个部分,其中自发性负债具有刚性,因此在此主要针对临时性流动负债进行调整,包括负债的金额、项目等,以实现对短期资本结构的优化。流动负债在企业经营当中,主要是应对流动资产的需要,所以,企业要以流动资产和现金流量为基础,来确定流动负债水平,尤其是针对受季节性、周期性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临时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有三种策略,即稳健型、保守型和激进型,区别在于对临时性流动资产来源的安排不同。

上述三种策略对于企业资金的安排方式、筹资能力等有各自不同的要求,对企业短期资本结构做适应性调整,就是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来选择相适应的策略。配合型要求企业对现金流入、流出可以很好地控制,这要求企业具有一定的筹资能力和良好的筹资环境;激进型要求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而稳健型则是企业面临筹资困难、通货紧缩、经济低迷时多为采用的方式。财务人员应当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筹资渠道和风险,做出合适的策略选择,这在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极具挑战性,而其中最关键的在于企业能不能准确把握环境的变化趋势。

(2)优化长期资本结构。企业的长期资本结构具有期限长、成本高和风险相对较低的特点。调整企业长期资本结构,关键是合理配置不同期限和种类的长期资本,以增强企业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利用能力以及收益风险平衡能力。对长期资本结构的优化,主要有存量调整、增减量调整以及将二者相结合的调整。所谓的存量调整是在将长期资本内部中的一种类别的资本部分或全部替换成另一种类别的资本,而不改变长期资本总量。增减量调整是通过追加筹资或减资,来协调资本机构中不同资本类别的比例,这种方法改变了企业资本总量。具体又分为单项调整法和双项调整法。单项调整是保持资本结构中某一或某几项资本的金额不变,根据要求的比例调整其他项资本的金额;双项调整法室根据合理的资本结构比例,对资本构成的各方进行调整。总之,增减量调整是通过改变某类或某几类资本的绝对量,进而改变相对比重,实现优化资本结构的目的。

需要强调的是,企业管理者适时调整资本结构是不现实和不可取的,这是由于存在交易成本以及环境变化过快的缘故。一个相对合理的做法是,企业可以建立一项资本结构预警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存在一个最佳资本结构区间,只有当企业真实资本结构抄过来这一区间,管理者才对其进行调整。

(3)资本结构动态优化效果评价。对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必须要有一个标准来衡量调整后企业状况的好坏,进而来检验调整实现目标的程度。鉴于企业整体目标是价值最大化,而上文所述资本结构调整的四项具体目标的落脚点应该也是整体目标。所以,在评价资本结构调整的效果时,建议采用下面的指标:一是WACC衡量,即动态优化的目标是使资本成本最小。二是EPS分析,即可以提高企业EPS的资本结构是优化的。通过计算EPS无差别点,可以根据企业的销售水平或EBIT来选择相匹配的资本结构。所谓EPS无差异点是指企业某种状态下的销售水平或EBIT,在这种状态下,企业的EPS与其资本结构无关。不过在这种方法下,需要单独考虑公司风险。三是负债总额B/自由现金流量FCF(负债自由现金流指标)。在评估企业价值时,往往采用的是对企业未来现金流进行折现计算出来的,所以将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结果同自由现金流量相联系的指标更加合适,负债自由现金流指标也就应运而生了。这一指标比较合理地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度量,企业的财务风险与该比例数值结构呈正相关关系。

同时,对这项指标进行适当地分解,得出:B/FCF=(B/S)/(FCF/S)。B/S产权比率,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通过该指标有助于对债权人权益的风险变异程度进行监测。一般而言,企业产权比率越低,反映出其对风险的谨慎态度,这时债权人的利益也就越有保障。FCF/S代表企业每股自由现金流,它是对企业获取自有现金能力的直观反映,企业每股自由现金流越大,企业价值也就越大。这样一来,就将企业自由现金流与其资本结构相联系了起来,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企业应当根据环境状况,确定理论上该项指标的合理范围,并据此对资本结构进行动态优化。

六、结论

在一个知识不断更新、信息蜂拥而至的复杂的动态环境中,企业制定战略不可能一劳永逸,这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极大的机遇和挑战。能否依据环境的变化,合理地调整战略,实现动态优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筹资战略作为企业财务战略中的重要板块,也应依据企业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即动态优化。筹资战略动态优化,是从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出发的,然后评价原有战略在现有和变化着的环境中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而确定原有战略偏离财务目标的程度,并进行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重点关注资本结构的优化,包括长短期资本结构,最后还要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估,以衡量优化的效果。企业对其筹资战略进行动态优化,可以提升企业资金灵活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市场,实现更长久的发展创造条件。

内外部环境分析篇8

一、国际贸易环境系统论的提出

国际贸易环境包括国际贸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重含义。国际贸易的自然环境是指国际赖以存在并影响其发展和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及其态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状况等因素。国际贸易的社会环境是指国际贸易赖以存在并影响其发展和变化的各种社会因素及其状态的总和.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相比有多明显的特点:一是社会环境的构成比自然环境更复杂、更具体;二是社会环境的形成和变迁比自然环境更具有爆发性和跳跃性;三是社会环境的作用比自然环境更隐蔽、更直接、更难以捉摸。我们这里所要探讨的主要是国际贸易的社会环境。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人类社会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不同的分系统、子系统和各个不同的因素、子因素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共同作用于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①。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同样处于人类社会庞大而又复杂的社会系统之中,并受到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影响。Www.133229.cOM因此,所谓国际贸易环境,是指国际贸易在人类社会系统中所处的具体位置及其状况。国际贸易所处的具体位置及其状况又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可称为国际贸易环境系统。概括说,国际贸易环境系统是指在国际贸易发生、发展中,对国际贸易的主要构成和具体阶段产生决定影响和制约作用的各种主要社会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体。

二、国际贸易环境系统的构成

国际贸易环境系统,按系统内各因素的性质及其对国际贸易影响的方式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外部环境系统;二是内部环境系统。所谓外部环境系统是指从外部作用于国际贸易,从而影响国际贸易发生、发展的若干国际贸易外部因素的有机组合.所谓内部环境系统是指从内部作用于国际贸易,从而影响国际贸易发生、发展的若干国际贸易内部因素

的有机组合。值得指出的是,外部因素不等于次要因素,外部作用不等于间接作用;内部因素不等于主要因素,内部作用不等于直接作用。它们的具体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不同因素的实际作用程度。

国际贸易外部环境系统包括两个紧密联系的子系统,即国际系统和国别系统。国际系统是指在国际贸易外部环境中带全局性、总体性的若干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主要因素:一是国际政治与安全因素。它决定着国际贸易发生和发展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和平的国际政治关系,稳定的国际安全机制,是国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只要国际政治与安全因素发生重大变化,国际贸易也将随之产生重大调整。它既可能改变国际贸易发展的方向,也可能摧毁国际贸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二是科学技术因素。它是国际贸易发展和变化最根本的动力来源。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领域、贸易领域的应用,不仅促使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而且引导国际贸易方式、手段、工具,从而整个国际贸易质量的提高。三是世界经济因素。它是国际贸易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世界经济史表明,世界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增长之间存在着比较稳定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约为1:15。因此,世界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和发展状态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态。四是国际文化因素。它从各个方面影响和制约着国际贸易的发生、发展。文化属于一种观念形态,特定社会、特定时代和特定民族的文化决定着特定人群的观念基础和行为方式,同时规定了和其他人群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制约了参与国际贸易的观念、方式和过程。

国别系统是指在国际贸易外部环境中带局部性、国别化的若干因素的总和。它包括以下三个主要因素:一是国别政治局势。它决定了一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前提条件。政局稳定是顺利开展对外贸易的大前提。二是国别科技发展水平。它决定了一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地位。一国科技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水平,差不多规定了该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基本的国际地位。三是国别经济发展因素。它包括一国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具体因素。它决定了一国对外贸易的地位,也提供了该国对外贸易的基础,同时规定了该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体制框架。

国际贸易内部环境系统也包括两个紧密联系的子系统,即国际系统和国别系统。国际系统是指在国际贸易内部环境系统具有全局性、总体性的若干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因素:一是国际贸易发展格局因素。所谓国际贸易发展格局是指国际贸易发展赖以进行的框架体系,基本上规定了国际贸易发展的方向。不同的历史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格局可能不同;而不同的国际贸易发展格局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都有差别。二是国际贸易管理体制因素。所谓国际贸易管理体制是指规范国际贸易发展基本方式和手段,它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制度保障。人类真正有意识地对国际贸易进行管理或规范的历史并不长,但实践已经表明,不同的国际贸易管理体制对于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是有很大差别的。三是国际贸易政策取向因素。所谓国际贸易政策取向是指一定时期国际贸易发展过程的基本政策意图和政策动向,它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不同的政策取向会对国际贸易产生促进或抑制的不同作用,但它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际贸易发展的基本态势。四是国际贸易关系因素。所谓国际贸易关系是指参与国际贸易的相关国家之间的双边或多边关系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它直接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各个方面。随着国际贸易更广泛和更深入地开展,国际贸易关系已经变得更加复杂和日趋敏感。

国别系统是指国际贸易内部环境中具有局部性、国别化的若干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因素:一是贸易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它从总体上决定了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水平。如果一国实行封闭的经济发展模式,那么其对外贸易就不可能充分发展。二是外贸发展战略。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一国对外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基本道路。一国外贸展战略无非是实行进口替代战略,或是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亦或是实行平衡发展战略,但在不同的外贸战略下,一国对外贸易呈现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对本国经济发展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也是有很大差别的。三是外发展政策。它决定了一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形态。一国外贸发展的基本政策取向不外乎保护主义、自由主义和管理贸易三种。不同的政策取向适合于不同的经济形态和经济目标,也会带来不同经济后果和贸易后果。四是外贸发展体制。它决定了一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秩序。外贸发展体制大致包括两种基本形态,即所谓封闭型体制与开放型体制。它们之间的基本差别主要表现在国内管理体制与国际贸易规范体制的融合度上。

至此,我们可以将国际贸易环境系统的层次和构成作总体上的归纳。从国际贸易环境系统的层次看,第一层次是国际贸易的内部环境,直接依附于国际贸易,并从国际贸易的内部作用于国际贸易。第二层次是国际贸易的外部环境,接依附于国际贸易的内部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通过对内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来传递,同时也可直接作用于国际贸易的各个构成因素①。第三层次是国际贸易的自然环境,直接依附于国际贸易的社会环境,并通过对国际贸易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于国际贸易。同时也可能直接作用于国际贸易的各个构成因素。

三、国际贸易环境系统范式分析的特征

把国际贸易环境看成是一个系统,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分析和探索影响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是思维范式上的重要转换②。国际环境分析的系统范式和传统分析范式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非还原论。传统分析范式认为,所有事物都可以分解还原成要素,同时要素还可由其他事物替换;将所有要素加到一起,又会重新得到事物的整体。因此,对整体事物的考察可以通过对构成事物的具体要素的考察来替换,并由此直接推论出整体事物的性质和规律。按照这样的思维范式,对国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环境的考察也可以还原为对国际贸易环境中各具体要素的考察,并进而推导出国际贸易环境对国际贸易的总体影响。事实上,这也是我们分析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环境问题的一贯方法。

系统范式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内在要素构成的系统,但系统并不能简单地还原为要素。整体产生其要素孤立状态时所没有的新的本质特征,因此事物的整体大于要素之和。据此,系统范式认定,对事物的考察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对具体要素的考察,更不能因要素在孤立状态时的性质和规律来解释事物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因此还原论是不可取的。按照这样的思维范式,对国际贸易环境的考察,也应把国际贸易环境看成是一个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考察际贸易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但是,这种考察不能被国际贸易环境系统的各构成要素的单一考察所替代,更不能把单一要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看成是整个国际贸易环境的基本性质。系统范式的非还论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一直采用的分析方法。从国际贸易环境系统来看,国际贸易环境不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简单相加之和,也不是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机械配合,而是由这些不同层次的要素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国际贸易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能由某一层次的要素影响来推导,也不能看成是各种要素影响之和。从现阶段这一问题研究的实践看,明显存在这样一种倾向:要回答一个问题时,首先把这个问题分解成小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推出对整个问题的结论。这是一种典型的还原论。实践证明,这种方法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二)非线性分析。传统分析范式认为,构成事物的要素之间只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要素及事物服从机械因果律和单一决定论。因此,要素之间、事物之间也存在一条直线因果链。据此,分析范式认定,对事物的考察可以通过割裂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来研究要素替换。按照这样的分析范式,对国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环境的考察,不仅可以还原为对各具体要素的考察,而且还可以排除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根据机械因果律和单一决定论,推导出国际贸易环境与国际贸易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

系统范式认为,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系统服从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并由此决定了系统整体结构的复杂性和非线性。同时,也正是系统内外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决定了系统自组织地生存和发展。因此,认识整体不能仅仅满足于认识要素,更重要的是要认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整体事物的影响。按照这样的思维范式,对国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环境的考察,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的各具体要素的考察上,必须认识到这些具体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这种相互联系中进一步考察其对国际贸易更深刻的影响。

从国际贸易环境系统来看,国际因素或国别因素与外部环境或内部环境之间,外部环境或内部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社会环境与整个国际贸易环境之间,国际贸易环境与国际贸易之间,都不是简单的线性的机械因果关系,国际因素与国别因素之间,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之间,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这些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真正构成了国际贸易环境系统。从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实践来看,不少研究都过于强调某一种或某几种因素对问题的影响,忽视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甚至仅仅从某一因素出发,得出对整个问题的判断。显然,这种分析往往过于简单化。

(三)进化观。传统分析范式认为,事物及要素的运动过程是可逆的,不存在进化发展。据此,传统分析范式认定,事物的要素构成是固定不变的,要素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尽管它们也存在内在运动,但这种运动并不具有方向性和时间性。按照这样的思维范式,对国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环境的考察,就变得非常简单。

系统范式认为,系统总是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的系统,是进化的,必然有一个产生、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时间性,因而是不逆的。据此,系统范式认定,系统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系统的构成要素也总是处于特定的变动过程中,,理对系统的考察必须充分考虑。按照这样的思维范式,考察国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环境,就不能把国际贸易环境看成一个永恒不变的系统,不能忽视系统内各构成要素的变动和调整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尤其是将这种变动和调整与特定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

从国际贸易环境系统来看,自然环境在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初期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但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化,社会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逐步上升,并最终取代自然环境成为制约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在社会环境中,内部环境直接制约国际贸易,因而在相当长时期内,内部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主要因素。随着国际贸易向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的外部环境的制约作用开始加强。与此同时,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环境,国际因素的地位都在快速上升。这一切都说明,对国际贸易环境系统的分析,以及环境系统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分析,必须把握进化的方向,在进化发展的基础上动态地探索国际贸易环境及其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

(四)整体价值观。传统分析范式认为,由于整体可以分解或还原成要素,因此,要素的性质也就直接决定整体的性质。从这种观点出发,分析范式认定,对整体的判断可以通过对要素的判断推导,构成整体的要素是优先的,整体就一定是优秀的。按照这样的思维范式来考察国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环境,就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国际贸易环境中的具体因素是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就是有利的,国际贸易就能够发展。很显然,这种价值观忽视了各具体因素的组合方式及其对整体的最终影响。

系统范式认为,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是系统的最高目标,它同时也是评价要素及其运行方式与组合方式合理性与有效性的基本标准。从这种观点出发,系统范式认定,要素的运行与组合不仅影响要素功能的发挥,更影响整体功能的最优化。因此,对要素的判断并不能得出对整体的判断。按照这样的思维范式来考察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环境,就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国际贸易环境中的具体因素是有利的,但国际贸易环境未必有利,国际贸易也就未必能够发展。

从国际贸易环境系统来看,环境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和系统中具体要素功能的有效性之间不是同等的。例如,外部环境或内部环境的有利决不意味着整个国际贸易环境系统的优化;相反,整个环境系统功能的优化倒可以证明系统中各要素功能发挥的有效性。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目前理论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演绎方法都是值得重新推敲的。例如,如果对外贸易既有有利的外部环境,也有有利的内部条件,是不是一定意味着对外贸易的整体环境或条件必然有利?答案难以肯定。这是因为整体环境或条件是否有利,除了要看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性质,还要看这两种因素在什么条件下如何配合。

四、几点结论

(一)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考察国际贸易环境是系统范式逐步取代分析范式的必然要求。从人类认识史看,分析范式统治着人类的逻辑思维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尽管这种思维范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但是,自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理论的发展与升华,分析范式开始受到来自相对论、量子力学论、系统论、控制论等方面的挑战。系统范式为人类更深刻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内外部环境分析篇9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总体来看,我国关于环境审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主题:

(一)关于环境审计基本理论的研究与我国传统相一致,国内学者比较注重对环境审计基本理论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环境审计的概念。许多学者都探讨了环境审计的概念。其中,多数学者是在借鉴国外相关定义(如IIA、ICC、EPA、INTOSAI对环境审计的界定)的基础上提出环境审计的概念,如刘威(1996)①和曾宪策(1997)②都是直接借鉴ICC的定义。不过,也有一些学者的定义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如张以宽(1997)③、浙江省审计学会(1997)④、黑龙江省审计学会(1997)⑤、陈东(1999)⑥等都是从审计的监督职能入手来定义环境审计。不过,将环境审计的职能界定为监督,实际上过于强调环境审计的行政强制性,而将自愿性环境审计排除在外,这与环境审计的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不符。此外,监督职能也难以涵盖环境绩效审计。从本质上来说,环境审计仍然属于审计的一个分支,其核心仍然是独立的审计人员收集证据以评价被审计的环境活动以及相关的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因此,在研究环境审计的定义时,不应当偏离这一基本点。不过,我国环境审计的概念是否应当与西方有所差别?环境审计与环境评价、ISO的环境审核、环境管理等相似范畴的关系如何?等等,尚需要进一步的厘清。

2.环境审计的对象、范围与内容。福建省审计学会课题组(1997)⑦、陈汉文和池晓勃(1997)⑧、陈淑芳和李青(1998)⑨均认为,环境审计的对象是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责任。曾宪策(1997)⑩认为环境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与环境有关的组织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作为这些活动信息载体的有关资料,张以宽(1997)瑏瑡则认为,环境审计对象是被审计部门或单位的环境管理及其有关经济活动。而天津市审计学会课题组(2000)瑏瑢认为环境审计的对象和内容是经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上述对环境审计对象的不同理解,实际上反映了对环境审计概念的不同理解,尤其是对环境审计与环境评价、财务报告中环境事项的审计等概念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许多学者和机构还对环境审计的内容和范围进行了探讨,尽管其不完全一致,但均没有超出国外环境审计的范围,都可以归结为管制性环境审计(包括财务审计和遵循性审计)和环境绩效审计两类。

3.环境审计的目标与作用。对于环境审计的目标,我国学者的看法五花八门,但大体上不外乎真实性、对环境法规的遵循性(合法性)、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或效益性三方面。此外,一些学者还将审计目标划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瑏瑩、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等不同层次瑐瑠瑐瑡。关于环境审计作用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规范分析为主。如刘威(1996)瑐瑢阐述了将环境审计纳入企业内部审计对于企业经营战略决策的意义,黑龙江省审计学会(1997)瑐瑣则从环境保护法的贯彻实施、企业环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内部控制系统和会计核算制度三个角度论述了环境审计的作用。第二阶段以经验研究为主。由于ISO14000包括了环境审计的要求,而许多企业会在年报中披露其通过ISO14000认证的信息,因此,一些学者从研究ISO14000认证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入手考察环境审计的作用。如王立彦和李伟(2004)瑐瑤以实施ISO14001的企业为对象,对企业环境策略的目标、实施环境策略的成本和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王立彦和袁颖(2004)瑐瑥、王立彦和林小池(2006)瑐瑦、耿建新和肖振东(2006)瑐瑧分别从股票回报、企业内在价值和产品出口的角度研究了ISO14000认证的价值。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开展环境认证的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不过,环境认证与企业环境审计毕竟还是有差别的,因此,上述研究并非真正意义上对环境审计的作用进行检验;另一方面,现有关于环境认证的研究关注的是企业自愿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接受环境认证,而对于我国更普遍的、由政府推动的强制性环境审计的作用,则少有学者研究。此外,环境审计的影响应当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研究时,应同时考虑环境审计对微观主体环境管理及绩效的作用和对本地区环境资源保护的作用,而上述研究关注的都是环境认证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对于环境审计的宏观作用,则缺乏研究。

4.环境审计理论框架。如陈思维(1998)瑐瑨从环境审计的客体范围、主体分工、目标和目的、依据等四个方面对环境审计的理论结构进行了探讨,李雪和杨智慧(2004)瑐瑩提出,应当以环境审计目标作为环境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张晶和高运川(2004)瑑瑠认为,环境审计的理论要素包括:环境审计的概念结构、目标、假设、准则、依据、程序和方法、对象和本质,并且对这些要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不过总的来说,现有研究只是对环境审计理论框架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探讨,并没有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环境审计理论框架。要构建环境审计的理论框架,必然涉及到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问题,我国已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其观点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观瑑瑡、受托责任观瑑瑢瑑瑣、外部性观瑑瑤以及大循环成本观瑑瑥瑑瑦。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概念之间可能并非是不相容的关系。例如,可持续发展某种程度上是受托责任的内在要求,而外部性与受托责任之间也存在内在的关联。因此,环境审计最根本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不过,应当注意的是,尽管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其本质上仍是一种审计,只不过其审计的对象是环境事项。也许,包含环境责任的广义受托责任更接近环境审计的本源,这既反映了审计、鉴证的本质,又体现了关注环境事项的特点。

(二)环境审计应用理论研究

在环境审计应用理论方面,我国学者主要从国外经验介绍、技术方法、实施路径、环境审计准则、我国环境审计实务现状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1.关于国外环境审计经验的介绍和分析。环境审计起源于西方。在欧美,无论是政府环境审计还是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均已有较为长足的发展。一些学者介绍了美国瑑瑧瑑瑨、加拿大瑑瑩瑒瑠、德国瑒瑡、荷兰瑒瑢等西方国家开展环境审计的情况,以期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借鉴。不过,此类研究大都为宏观性的介绍,较少有学者对国外环境审计的具体做法(尤其是具体审计项目的开展)进行介绍和分析。

2.关于环境审计技术方法的研究。许多学者就环境审计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如代凯(1997)瑒瑣对构造函数法、投入产出分析、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环境费用效果分析、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分析等环境审计分析方法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陈正兴(2001)瑒瑤将环境审计方法分为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和环境的经济评价方法两大类,并对有关方法的具体运用作了介绍。一些学者则专门就某一具体方法在环境审计中的运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如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1997)瑒瑥、辛金国和杜巨玲(2000)瑒瑦对环境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了探讨,刘达朱等(2002)瑒瑧、贺桂珍和吕永龙(2007)瑒瑨对环境经济评价在环境审计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王寿兵等(2000)瑒瑩、李兆东和鄢璐(2008)瑓瑠则探讨了生命周期分析法在环境审计中的运用。

3.关于我国环境审计的实施路径。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境审计的日渐重视,一些学者开始研究环境审计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模式选择等问题。如李兆东和鄢璐(2009)瑓瑡构建了以流域主要污染物或特征污染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黄溶冰和赵谦(2010)瑓瑢借助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了太湖流域水污染审计治理模式。

4.关于环境审计准则。为保证审计质量,必须要制定环境审计准则来指导环境审计师从事相关审计工作。曾宪策(1997)瑓瑣、辛金国和李青(2000)瑓瑤、耿建新和牛红军(2007)瑓瑥等探讨了环境审计准则制定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应借鉴ISO14000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来制定我国的环境审计准则。不过,由于环境审计内容的多样性,如何制定同时涵盖合规性与绩效性环境审计,且同时适合于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的环境审计准则,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5.我国环境审计实践的调研与对策性研究。一些学者和机构对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如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2004)瑓瑦对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环境审计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韩竞一等(2005)瑓瑧以参加“三河一湖”水污染防治资金审计培训班的学员为对象,对我国环境审计实务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中国审计学会调研组(2009)瑓瑨结合对相关审计机构的调查和研讨,对我国环境审计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但在企业环境审计方面,此类调查性研究相当缺乏。

对现有研究的总结与评论

目前,我国在环境审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尤其是在环境审计的基本理论方面,这些研究对于环境审计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总的来看,我国的环境审计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具体而言,我国现有的环境审计研究存在以下不足:

(一)研究的广度

1.过于偏重基本理论而忽视应用理论。国外相关研究主题极为广泛,不仅涉及环境审计的概念、目的、内容、种类、发展动力与趋势等基本理论,还涉及企业环境审计政策选择、环境审计成本效益分析、环境审计立法与准则、环境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具体应用、环境审计实务的国别比较等应用性问题。不过,相比而言,秉持实用主义的国外学者更侧重于对环境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他们一般不会专门对环境审计假设、对象、职能等抽象的概念进行探讨。而我国学者则偏向于对环境审计基本理论的研究,这对于深化人们对环境审计的认识,从而在实际运用时把握好正确的方向,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然而,环境审计毕竟是一个应用性问题,在众多学者重复性地探讨环境审计基本理论的一些问题(甚至是一些无足轻重的问题)的同时,我国非常缺乏对环境审计应用的相关问题的深入分析,尤其是缺乏立足于我国实际的问卷调查、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

2.过于偏重政府环境审计而忽视内部环境审计。目前,我国的环境审计实务多为审计机关开展的政府环境审计,除一些政府环境审计项目延伸到企业以及部分企业实施ISO14000环境认证外,多数企业尚未真正实施全面的环境审计计划。与这一国情相适应,我国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于政府实施的外部环境审计问题,而较少涉及企业及其他微观主体的内部环境审计问题。虽然张雪芬(2001)瑓瑩、李永臣(2007)瑔瑠等学者也对环境内部审计的必要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但对于内部环境审计的动因、成本与效益、方法、指标、组织、内容等问题尚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从国外来看,尽管也有一些组织(尤其是INTOSAI)和学者关注政府环境审计问题(包括政府对微观组织环境问题实施的审计),但总的来说,国外研究更关注于企业、政府部门、医院、大学等微观主体内部的环境审计问题,这与国外环境审计已经由外部强制式审计发展为强制式审计与自愿式审计并重这一环境有关。事实上,仅依靠国家强制性审计,环境审计将受到很大限制。环境审计的深入发展,必须依靠于众多市场微观主体,尤其是众多企业。因此,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考虑,必须要推动企业自愿实施包含环境审计在内的环境管理。这就要求理论界在进一步研究政府环境审计相关问题的同时,加强对企业环境审计(尤其是内部环境审计)相关问题的研究。

3.过于偏重遵循性审计而忽视绩效审计。在国外,环境审计实务的发展已经不局限于对环境法规的遵循性和财务报表中环境事项的处理和披露进行审计,因此,相关研究不局限于管制性环境审计,而是对绩效性环境审计、管制性环境审计均有所涉及。而在我国,目前实务中很大程度上仍以合规性审计为主、环境绩效审计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与此相适应,现有研究往往关注于环境遵循性审计,而很少涉及环境绩效审计。实际上,遵循相关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只是环境管理的最低要求,因此,遵循性环境审计实际上是环境审计的较低层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审计必须要向绩效审计方向发展,以提高环境管理系统效率。这就要求对环境绩效审计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研究的深度

就环境审计基本理论而言,尽管现有研究数量巨大,但重复性研究较多,有深度的研究并不多。比如:

(1)尽管有许多学者就环境审计的定义、目标、内容、理论基础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但许多研究只是简单地引用国外相关组织的规范,而不是从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石出发,综合运用环境管理、审计、会计等多学科理论并结合国内外环境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2)尽管我国学者已经就环境审计的概念、假设、目标、对象、内容、依据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也有学者提出要构建环境审计的理论框架并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但总的来说,目前尚没有构建起一个从逻辑起点出发依照逻辑推演出其他相关概念形成的、可以对环境审计应用理论和实践起指导作用的系统性的理论框架;

(3)许多研究重复性地对环境审计的定义、假设、职能、对象等问题进行探讨,而对于环境审计的动因、成本效益等基本问题,却缺乏研究;

(4)介绍式、感想式文章占较大比重,缺乏在对国内外环境审计实务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运用数理模型、实地研究等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环境审计应用理论而言,也缺乏结合具体审计项目、案例的深度分析,资料介绍性文献仍占较大比重。例如,就环境审计方法而言,西方有许多学者结合相关案例探讨如何应用相关技术方法对相关生态群落、地区或企业进行环境审计,而在我国,尽管一些学者就环境审计的方法(如环境成本效益分析、生命周期分析、经济评价)进行了探讨,但往往只是简单地提出可以将有关技术方法引入到环境审计当中,而没有能够结合案例来具体探讨如何运用相关方法实施环境审计;就环境审计程序而言,现有研究也很少能够提出系统性的环境审计过程,并对不同的主体(宏观和微观)、不同环境审计业务类型的程序进行具体的分析。

(三)研究方法在方法上,国外相关研究基本做到规范与实证并重。规范研究中,既有学者运用环境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法学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也有学者运用数理模型进行推演、证明;实证研究中,既有建立在问卷调查或档案数据基础上的经验研究,也有实地研究、案例研究,尤其是有大量关于环境审计程序和方法的案例研究瑔瑡。但在我国,现有文献多为规范分析,缺乏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尤其缺乏对我国环境审计实践现状和问题的调查以及深层次的案例分析。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以及“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低碳经济”等观念的不断深入,我国有必要进一步推进环境审计,以提升环境管理系统、实现环境保护目标。这就要求理论与实务界紧密合作,共同对环境审计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以促进环境审计在我国政府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中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审计的内容也由过去偏重于环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方面逐渐转向包含环境绩效层面;除政府审计部门、环保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强制性地对部分企业进行环境审计外,自愿实施ISO14000系列认证、清洁生产审核或者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企业也日渐增多,这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环境审计问题提供了更大的机会空间。未来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环境审计的研究:

(一)构建我国的环境审计理论框架

理论框架可以指导相关的理论和实务。未来应当在现有环境审计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我国环境审计的具体环境,构建起一个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具有概念框架性质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要构建环境审计概念框架,首先要确定逻辑起点。对此,目前主要有假设、目标等不同观点。笔者认为,环境受托责任是环境审计得以产生的基石,环境审计的目标、对象、内容等一系列的概念都可以由这一概念推出。但环境审计概念框架的构建必须立足于审计的本质特性。此外,在不同的环境下,人们对环境审计的具体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应当从环境审计的基本动因———政府和企业的环境受托责任出发,结合审计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外部环境的要求,构建起环境审计的概念框架。

(二)环境审计主体的相关问题

未来应着重从如下两方面加强对环境审计主体问题的研究:

1.环境审计师能力框架的构建。胜任的环境审计师的缺乏,是阻碍环境审计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未来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环境审计师能力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审计实务发展的要求以及对环境审计人员的调查,研究我国的环境审计师能力框架以及环境审计师的教育问题。具体包括:

(1)环境审计实务对环境审计师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的要求;

(2)国外环境审计师能力框架构建的经验与做法;

(3)环境审计教育体系的构建,包括课程体系与实务训练的设计;(4)环境审计师的行业管理体制,包括环境审计师资格认证体系的构建、惩戒机制,等等。

2.注册会计师对环境审计的介入问题。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来看,尽管环境审计被认为是注册会计师潜在的业务领域,但真正参与环境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并不多。在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环保机关人员和政府审计人员构成了环境审计的主要主体。为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更多地参与环境审计实务,未来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我国注册会计师对环境审计的认知、介入环境审计的意愿、阻碍注册会计师介入环境审计业务的因素;

(2)注册会计师在环境审计中的具体作用,尤其是在环境审计项目如何利用注册会计师的财务审计背景以及其他领域的鉴证业务方面的特长?

(3)如何处理注册会计师与政府审计、环保部门之间的关系;(4)注册会计师进入环境审计领域的策略选择;等等。

(三)进一步研究政府环境审计的深层次问题

政府环境审计在我国环境审计实践中占有主导地位,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政府审计机关仍将是我国环境审计的主要实施主体。未来需要对政府环境审计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展开研究,以推动政府环境审计的纵深发展,具体包括:

1.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政府环境审计的影响和要求以及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方向。未来可以从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以及建设服务型责任政府的要求出发,联系我国政府审计部门的现有水平和环境治理的实际,分析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目的、内容和发展趋势,尤其是,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理论和实务应当具有哪些特色。

2.政府环境审计操作指引。未来应当在借鉴INTOSAI等组织相关指南的基础上,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环境审计基本框架,包括我国环境审计的一般准则、外勤准则和报告准则,环境审计标准的确定,环境审计的技术方法,等等。尤其是要加强环境绩效审计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包括政府投资项目与国有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以及绩效标准的确定、环保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的评价方法、宏观环境政策与区域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等。这其中,环境审计标准的确立,尤其应成为研究的重点,因为这是目前我国环境审计实务中的难点所在。

3.环境审计的独立性及审计模式问题。由于环境审计结果会对地方或相关部门领导的政绩、被审计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的对象和范围均受到较大限制,环境审计难以保持应有的独立性,这极大地降低了环境审计的作用。未来应研究如何选择适当的环境审计模式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

4.政府环境审计结果的公开与利用问题。政府环境审计结果公开,不仅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在要求,而且是促进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强环境管理、实现环境审计目标的重要手段。目前,环境审计结果的公开仍然受到较大限制。未来应当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政府环境审计结果公开的程序、频率和方式。此外,还可以从政府绩效评价、公共投资决策与公共政策优化、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等角度研究政府环境审计结果的运用问题。例如,在政府绩效评价过程当中,如何纳入政府环境审计相关指标,从而将政府环境审计与政府绩效评价结合起来、构建起一个包括政府环境绩效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以便更科学地评价区域经济发展和政府的绩效。进一步地,还可以研究如何将政府环境审计体系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衔接,即如何运用政府环境审计结果对GDP进行科学的修正。

5.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现状调查与案例研究。未来可以对政府环境审计人员(尤其是地方审计机关)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目前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法以及制度与技术方面的障碍。此外,可以对典型的环境审计项目进行案例分析,这种案例分析不是简单地对环境审计项目背景与过程进行叙述,而是通过案例对环境审计的技术方法、程序或者审计理念进行深度解析。

(四)加强对企业环境审计的研究

未来应当从如下方面加强对企业环境审计尤其是自愿式环境审计(包括内部和外部审计)的研究,以便为我国企业环境审计的发展提供支持:

1.企业环境审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国外学者已经从法律监管、公司治理理念与治理制度、管理层报酬、利益相关者影响强度、行业特征等角度研究了企业环境审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我国未来可以从环境管制、组织规模、所有权性质、公司治理、市场发育程度、出口导向、融资需求等角度研究企业环境审计政策选择(如是否自愿进行ISO14000认证、是否自愿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是否自愿实施内部环境审计)的影响因素。

2.企业实施环境审计的动因与障碍。未来可以通过对已经实施和尚未实施环境审计/审核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相关企业实施环境审计的动因以及实施环境审计过程当中的现实困难、企业不实施内部环境审计的原因,以便为相关部门进一步推动企业实施环境审计提供参考。

3.企业自愿环境审计的责任豁免问题。对于企业在资源实施环境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企业不遵循相关环保法规的情况,环境监管部门是否可以根据环境审计结果对企业的违规行为予以处罚?这是影响企业选择实施环境审计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未来可以从法学、经济学等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以探讨对于企业自愿实施环境审计发现的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是否可以免予处罚,以鼓励企业实施环境审计。此外,还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比较实验对象在给予豁免和不给予豁免下,是否会选择实施环境审计策略来检验是否应当对公司在环境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行为给予一定的豁免以鼓励企业实施环境审计。

4.企业的“漂绿”行为。所谓漂绿,是指公司选择性地披露环境或社会绩效方面的正面信息,而不充分披露这方面的负面信息。在现实中,可能会出现企业披露“通过环境认证/审核”等正面信息,却隐瞒企业在环境方面的负面信息的行为,未来可以研究我国是否存在这种行为以及如何治理这种行为。

5.企业实施环境审计的成本与效益。环境审计的效益是否超过其成本,是相关部门制定环境审计相关政策以及企业作出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未来可以通过实验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我国企业实施环境审计(包括政府推动的强制性环境审计和自愿式环境审计)的成本和效益。除了对环境审计或者环境认证对企业价值、投资回报、排污费、融资成本等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外,还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通过情境设计来研究实施环境审计对企业形象(消费者好感度)的影响,进而研究环境审计的效益。此外,还可以对已实施环境审计/核的组织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估环境审计的成本与效益。

6.企业环境审计的实施框架与操作指引。为帮助企业实施环境审计,未来应当研究如下问题:

(1)企业环境审计的组织形式,如环境审计与环境评价、环境认证之间的关系,内部环境审计的实施主体,政府在企业环境审计中的作用与权力边界;

(2)在环境审计当中应用风险导向审计的相关问题,例如,环境审计实施过程中如何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

内外部环境分析篇10

    关于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有四种观点:彻底支持者、有条件支持者、温和的反对者、激烈的反对者。面对环境资源压力持续加大与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有所作为,有条件支持者的观点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他们认为,尽管产出增长会对环境质量造成潜在的威胁,但经济增长可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经济增长是环境政策实施的前提,主张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鼓励环境政策的实施。

    现有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大多与有条件支持者的观点一致,并综合考虑环境外部性及环境政策等因素。Huang & Cai(1994),Ligthart & van der Ploeg(1994),Schou(2002)将环境质量引入效用函数以刻画清洁环境的经济外部性;Gradus & Smulders(1993),Smulders & Gradus(1996),Mankiw, N. G., (2000)分别比较分析了环境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些研究秉持同一个观点:只要环境质量对企业生产具有正的外部性,适宜的环境政策一定能促进经济增长。基于这些观点,Bovenberg & Smulders(1995)和Bovenberg & de Mooij(1997)进一步提出,环境政策可能实现经济增长与福利改善的双重红利,只要环境的生产外部性足够大。以此为基础,国内外学者就环境政策对经济与环境关系展开了广泛研究。孙刚(2004)将环境保护引入Stokey-Aghion可持续发展模型讨论可持续增长条件,结论表明,加大环保投入、促进环保技术进步,采用污染较少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够实现可持续增长目标;彭水军、包群、赖明勇(2005)构建含自然资源的四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揭示了内生技术进步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讨论了稳态增长率与各经济变量以及环境政策参数的关系,并据此给出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彭水军、包群(2006)纳入环境质量构建带有环境污染约束的经济增长模型,从而揭示了人力资本投资和研发创新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内在机制,并建议政府加大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创新投资、制定严厉的环境标准、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彭水军(2007)以四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分别从FBA和CDE的模型角度,研究长期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技术进步的关系,讨论人口增长和资源约束下均衡解和可持续增长的条件,揭示环境政策规制下内生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Gupta. M. R.等(2009)假定政府征收污染税并用于生产性支出和污染减排支出,通过最优均衡分析求得两者的最佳分配比例,实现鞍点稳定的均衡增长;刘凤良等(2009)通过建立考虑环境质量和环境税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发现存在最优环境税率及其配套政策,使得环境与经济能够达成双赢;袁富华(2010)则认为,低碳约束与人口转型下,现有生产模式不足以吸收减排政策造成的冲击,为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技术进步和结构转型至关重要。

    上述研究就环境政策对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多角度的探讨,但是,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一是不同类型的环境政策各有侧重,单一环境政策不足以反映环境政策实施的实际。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互为因果,环境政策外生设定的不足有待改进;二是环境政策实施的成本效应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技术研发与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带来促进影响,两者同时作用于经济,最终效应是促进抑或是抑制经济增长;三是随着经济与环境矛盾凸显,各部门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CDE模型难于实现环境经济双赢,而基于社会计划者立场的FBA模型又过于理想,能否寻求两者的均衡?

    因此,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将主要三大类环境政策引入并将其内生化,建立Hamilton优化模型,以凸显内生环境政策对经济环境双赢的必要性;将污染性生产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源头清洁技术一并引入模型,基于内生增长框架分析环境政策激励下各要素的增长率,以揭示环境政策促进经济环境双赢的作用机理;基于数理分析和数字模拟,比较CDE与FBA模型的差距、分析其原因,探讨两模型可能的均衡点、分析其政策含义。

    二、分散竞争均衡分析

    考虑一个六部门封闭经济体。最终产品部门只生产一种同质的最终产品,相应的生产性投入要素包括人力资本、中间产品、源头清洁技术投资、污染性投入要素①;中间产品部门通过购买研发部门开发的设计方案以生产中间产品;研发部门基于已有的研发技术、雇佣一定人力资本进行新产品的研发设计;除去用于最终产品生产和研发设计外,所剩人力资本用于人力资本的自身积累;代表性家庭通过物质消费、人力资本提升获得效用,同时因环境质量下降而降低效用;为改善环境、将环境的外部性内化,政府征收污染税并用于末端环境治理支出,实现预算约束平衡。

    1、人行为

    同样,因为研发部门的完全竞争性,因此,均衡状态下,专利价格应等于垄断的中间厂商所获收益的贴现值,假定在时刻s、t之间平均利率为r,则有:

    (7)′式表明,为确保经济与环境双赢,环境征收力度必须与经济发展速度和污染排放的速度相匹配,体现了环境政策制定内生化的重要思想,这是模型设定的改进之二。由(7)式还可以看出,以为税基,充分体现了鼓励源头清洁投资与惩罚污染排放(资源消耗)的“奖罚分明”激励机制,这是模型设定的改进之三。

    (6)环境质量。环境质量取决于三大因素:一是生产的清洁技术程度。借鉴Gradus & Smulders(1993),本文清洁技术程度取决于环境清洁技术投资和污染投入要素的强弱对比-,即环境质量随P的上升或A的下降而下降;二是末端治理的政策力度,本文以末端环境治理支出I的环境贡献R(I)代表环境政策力度,R(I)有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三是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参照Jhy-hwa Chen(2008),假定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为η,即在环境的自我调节系统没被破坏的情况下,以η为速度污染存量逐年递减、环境质量逐年上升。类似于Aghion & Howitt(1998),我们定义环境质量E为实际环境质量与上限值之差,而上限值只有当所有生产活动都被无限期停止时才能达到,从而E恒为负值。因此,环境质量运动方程为:

    (7)代表性家庭。代表性家庭效用函数除纳入物质消费与环境质量外,还包括人力资本,因为人力资本的提升对家庭而言,具有工资收入效应和精神提升效应,通过这些效应居民的消费效用水平随之提高(Boonprakaikawe & Tournemaine, 2006)。就家庭而言,环境质量不可控制。因此,代表性家庭在无限时域上效用最大化问题为:

    2、分散竞争均衡分析

    首先,我们来分析当经济系统处于BGP上各变量的稳态增长率。

    分散竞争均衡达成时,要求同时满足如下条件:生产部门最大化自己利润,即满足(1)′、(3a)~(3d);代表性家庭最大化终身效用,即满足(11a)~(11e),(12);政府实现预算约束平衡,即满足(7)和(7)′;环境质量遵循运动方程,即满足(8)。

    三、社会最优均衡分析

    1、社会最优均衡模型

    由上面分析知,CDE下居民环境意识偏好参数ω对经济增长率没有产生任何积极影响。而FBA模型下,决策者站在社会计划者的全局立场,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关注人力资本发展和环境改善。因此,本文构建FBA模型,将污染性投入要素P增加为决策变量使环境质量外部性内化,以弥补CDE未能实现效率最优的不足,改善帕累托最优非效率化问题。构建社会计划者的现值Hamilton函数如下:

    因此,与CDE模型相比,FBA模型经济增长动力源自人力资本和技术研发外,还源自居民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偏好,因而对人力资本与技术研发的压力更小,即为达成同等环境保护与增长目标,所需的人力资本与研发增长率无需太大。而且FBA模型下,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得以充分发挥,所需的污染排放征收率的增幅更小。两者综合效果即为:为达成同等环保与增长目标,CDE模型所需污染征收率的增幅大于FBA模型,且人力资本和技术研发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更高。

    命题3得证。

    2、数字模拟比较分析

    本文通过数字模拟进行比较,以直观显示CDE模型与FBA模型的区别。参数设定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为增加可比性,CDE模型与FBA模型下相同参数赋值相同。已有实证文献表明,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取值在0.2(Kortum, 1993)~0.70(Mankiw, 2000)之间,本文设定人力资本在最终产品和研发部门的产出弹性分为

    表3的CDE模拟中,借鉴刘凤良(2009)关于我国消费资本比和Catarina R. P.(2010)关于亚洲及发展中国家消费产出比的设定,本文设定参数Y/K=

    命题3再次得证。

    3、CDE与FBA两模型的差距成因分析

    由数理分析和数字校正比较知,两模型根本区别在于,CDE模型下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没能像FBA模型一样被激励,居民被动接受外在环境,而将终身效用寄托于物质消费,为改善福利要求不断提高消费增长率,几乎造成“高消费、高污染、高税率”的恶性循环局面。随着消费增长率的增大,污染排放越多、环境破坏越严重,为保护环境,所需的污染征收率必须以更大的速率增长;与此同时,在政府环境政策激励下,为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清洁型”人力资本积累和专利研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随之加大。

    为缩小两模型的差距,寻求两模型的均衡点,关键在于加大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政府环境政策的宣传与实施力度,逐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使决策者的立场由完全分散均衡适当考虑环境保护的分散均衡局部范围内的次优均衡全局范围内的社会最优均衡,而这整个过程最终取决于政策制定者、政策实施者、政策受用者的环境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