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财务分析十篇

时间:2023-06-06 17:55:52

动态财务分析

动态财务分析篇1

一、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特点

第一,资金来源广泛。在一般情况下,财产保险公司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资本金和保险费,但是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财产保险公司的项目不断增多,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财产保险公司资金来源更加广泛。第二,资产分布比较集中。财产保险公司按照集中管理的原则管理资金,各个分布保险费用的支付都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来实现,为总公司资金的集中化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持。第三,财务会计负债数据信息不准确。财产保险公司的基本属性是负债公司,收取的保险费用也是负债资金,因而保险公司的资金管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风险。

二、动态财务分析下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的风险度量

(一)基本原理

在财产保险公司风险度量中常见的风险度量指标在险价值VaR和尾部在险价值TCE,在险价值VaR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却不是一致性风险度量函数,而TCE满足一致性风险度量的方式是有效的风险度量方法。在险价值VaR和尾部在险价值TCE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对财产保险公司风险调整后的绩效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当前,财产保险公司风险调整后的绩效评估常用的指标包含Shap指标和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指标。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指标(RAROC)能够弥补Shap指标应用风险,是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风险规避的一个重要标准。RAROC的取值范围在正无穷和负无穷之间,在负无穷和0之间的时候是,说明财产保险公司为了获取定期收益承担了较多的风险,且RAROC的大小和财产公司所需要承担的财务风险呈现出一种反比关系。在RAROC取值范围在0到正无穷之间的时候,RAROC的大小和保险公司所需要承担的财务风险呈现出一种反比关系。

(二)实证分析

(1)数据选择。选取2016年到2017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的有关数据作为基本样本,投资收益率、机动车辆的总体赔付率、非机动车辆的赔付率根据有关数据信息计算分析得到。在排除多种因素之后,实证过程直接使用投资收益率来进行更深入的划分,将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卡方分布、指数分布等分布函数作为备选分布函数,采取科学的检验方法来判定备选分布函数的拟合优度。

(2)度量结果。首先,根据相关关系和Copula函数参数值,应用专业的仿真技术得到1000个随机数。其次,在得到10000个权益资本EC值。最后,对10000个权益资本EC的数值进行升序。在经过数值的平均计算之后得到保险公司的RAROC始终小于0,充分正经保险公司为了获取现有的收益承担了较高的财务风险。

三、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控策略

(一)根据财产保险公司实际情况制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财产保险公司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要认真分析公司所在的内外部环境,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积极寻找应对财产保险公司风险的措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保险公司的社会适应力。结合时展需要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根据财务人员的个性特点和需要来为其安排适合的岗位,发挥人员在财务风险规避工作中应有的作用。

(二)打造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通过打造保险公司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对财产保险公司经营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个风险进行预警分析,制定科学的财务报表,从而透过财务工作从多个角度体现保险公司的财务发展情况。

(三)增强财产保险公司的赔付能力

财产保险公司的长远发展需要得到充足资金的支持,资金是公司发展的第一原动力。因而,保险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信用贷款、政府拨款等方式来筹集发展资金,缓解自身发展压力。另外,保险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客观实际来调配资金,不能出现为了扩大经营而采取降低条件的签单行为。财产保险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树立自己良好的信誉形象,积极寻找长期合作的伙伴,提升自身财务管理成效。

动态财务分析篇2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动态财务管理模式;内部控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模式逐渐走向成熟,企业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己不能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社会经济环境,这就需要企业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革新财务管理方法与模式。现在企业运营管理中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其财务管理模式的发展也有了更多的趋势。其中,动态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与企业的重视。

一、财务管理面临的信息化时代背景

财务管理模式的革新不仅是财务数值上的变化,还要在企业的日常财务核算工作中结合当下的先进计算机技术,推动财务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发展,从而更好地把握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机遇,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因此,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是企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可以促进企业运转管理的正常进行,为企业的工作人员、服务对象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带来更多的效益。随着创业团队的不断规模化与新型企业的崛起,企业要不断加强其内部资金的控制,提升其对外的融资能力,并能更好地把握现金流,这都是信息化时代背景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所提出的新的要求。

二、信息化时代下的动态财务管理模式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要加强对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管理,保证其数据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同时,还要构建相对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架构,信息化时代下,企业必须确保其内部控制架构具有将强的科学性与成熟性,才能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保证其具有较好的实施成效。信息化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进一步加强,不仅与企业内部各个相关部门、单位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还涉及到企业运营管理中的很多环节。因此,财务管理工作影响到企业内项目开展的整个过程,从开展前的预测到完成后的最终总结,财务管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旦这其中某个环节或某个部分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到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整体运行,从而产生严重的后果。

因此,企业应根据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与自身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其运营管理中的实际需要,选择符合时展同时又符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财务管理相关软件的合理使用,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中薄弱环节与重点环节的关注与监督,从而使管理体制的制定更加成熟化。信息化时代下,一套成熟、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需要包括对财务数据库的管理、控制与维护,包括对相关数据的录入以及备份储存等。只有保证财务会计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才能做好相应的安全准备工作,保证数据录入的完整度,保证财务数据具有较强的可用性,从而为财务数据管理的保护体系奠定基础。同时,还要做好财务数据的安全工作,要重视对数据终端入口自动预警系统的建设与管理,防止非法用户登入。要设置相应的纠错程序,严格审核、筛选系统录入的财务数据,从而及时发现其中出现的错误数据并进行修正。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安全防范机制

信息化时代下,企业财务的安全问题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普及使计算机上的财务信息资源很容易被其他计算机用户非法获取,这就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网络系统形成了很大的安全威胁。因此,要尽量避免网络化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工作:

1.要通过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加强所构建的通讯网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使企业的财务管理相关信息可以快速、安全地进行传递。

2要制定科学的硬件操作规程,定期对财务管理相关硬件进行检修、维护。加强对网络化财务管理操作人员的管理,使其能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同时,要避免不相关的工作人员接近网络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免引起财务管理信息的泄露。

3.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相关软件以及运行环境的维护,并且及时更新财务管理数据库中的信息,对旧的财务数据进行科学储存,从而为财务数据报告的形成提供便利,并且使其可以更方便地被企业内部的决策者和外部的投资者使用。

动态财务分析篇3

关键词:财务分析;存在;问题

1前言

企业财务分析是指企业根据信息使用的目的不同,从财务角度入手,比照目标和标杆指标,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专业分析,揭示活动结果与目标的差异,探求产生差异的驱动因素,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因企业运行环境变化快,需求、目标导向及分析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多部门多层次人员参与等因素,导致有些企业财务分析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十个常见的问题,希望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有所启发。

2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十个常见问题

问题一: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

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转轨期。一方面,由于市场和自身的原因,有些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决策很少依靠财务信息支持,造成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调整频繁,为了跟上变化,大部分企业的财会人员没能处理好企业会计核算反映调整与财会工作服务经营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学习新准则、新制度以及调整核算体系和会计信息系统上,很少有时间进行财务分析,从而也难以通过财务分析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产品。在会计核算按照国家强制提供的标准照章处理,企业对财务分析的需求和供给都不足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仍存在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的现象。

问题二:找不准需求,不知为谁服务。

在现实中,有些企业财务人员因不了解或不全了解相关各方对财会工作的需求程度,导致其不清楚财会工作为谁服务,反映在财务分析上则表现为:不清楚应为谁提供财务分析产品,应该提供哪些产品。

这些企业的财务部门不习惯与业务单位进行对接,习惯以总部为据点运营,将本部门定位为居高临下的总部职能部门,不清楚财务分析的“客户”,不愿意为业务部门提供个性化的财务需求。财务分析一种模式走天下、只出一种财务分析产品,财务分析报告专业晦涩,让人看不懂。

问题三:定位不清,作用不明。

有些企业对财务分析的定位和作用认识不清,片面地重视企业财务分析,分析得很细,分析结果提示的问题也很到位,然而分析完后却到此为止,没有下文。他们错将财务分析当作战略执行分析的核心,而不是战略与战略行动方案。这样一来,导致财务分析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财务分析的作用似乎也越来越大,但企业仍在走老路,战略执行或偏离目标,或困难重重。

问题四:只检查过去,不指导未来。

受管理者控制性思维习惯的影响,有些企业习惯于对过去已完成、不变化、有结果的活动进行财务分析和检查,而不能够基于过去,结合当前,着眼未来进行分析和沟通。不服务于未来的财务分析,只会发现过去的问题和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

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上,这些企业的财务分析以内部的、静态的的信息为主材料,很少采用外部竞争者提供的动态环境信息,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无法为企业战略的动态调整提供指导和帮助,那么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是阳光大道还是荆棘丛丛就不得而知了。

问题五:找不到标杆,不知优劣。

由于没有战略、或战略不清晰,或战略没有转化为可执行的标准,有些企业对外不清晰行业竞争情况,不找或找不到外部标杆,不分析或分析不出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看不到机遇与威胁。对内,缺乏走向战略目标的明确的行军路线和阶段目标,走到哪算哪,甚至不清楚企业走到了哪一阶段。

找不到外部标杆的结果是习惯于自我比较,习惯于与本企业的计划比,与过去同期比,是计划和过去存在问题还是当前存在问题,不得而知。没有正确的比较就没有真正动力,就不能找准正确的方向,找不准方向就不知企业存亡。

问题六:不考虑风险,或过于保守。

有些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决策不进行风险分析,过去运气比较好,胆子大,财务分析从不考虑或很少考虑风险,对分析结果不进行风险调整,把偶然的成功当成决策系统的必然成功,导致企业决策层夸大自身能力,喜欢冲击小概率事件,看不到前方万丈深渊,直到风险变损失时,企业已陷入万劫不复,难以重生的境地。

由于缺乏对风险的正确认识,有些企业惧怕风险,或缺乏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责任制度,要么视风险为洪水猛兽,要么但求无过,对存在风险的业务一律回避,满足于赚取微薄的利润,看不到风险中蕴藏的机会,错失发展良机,以致落后遭致淘汰。

问题七:不计资金成本,影响效率。

有些企业财大气粗,摊子很大,特别是一些垄断企业,项目分析与内部核算不计资金占用成本,企业内占用大量资金的业务单元明为贡献实为包袱。这类企业有时为了做大,并购了大量不计资金成本的微利企业,其结果是股东投资回报不断受到侵蚀而企业却浑然不知。这些企业虽长年盈利,净资产回报率却大大低于市场利率,占用股东和社会的大量资源低效运转。

问题八:重财务指标,轻非财务指标。

货币计量假设虽然为财会工作提供了处理企业信息的便利,但也容易使一些企业只重视结果而不顾过程。有些企业重财务指标分析,轻非财务指标分析;分析的过程是从大结果到小结果;只出数字结果,而不清楚数字内涵,始终找不到产生结果的驱动因素,更没有涉及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

以价值为管理基础的企业,倾向于降低成本和强化资产结构等较易达的的目标,常忽略外部众多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遗漏一些非货币性的外部战略性信息,对威胁与机遇的反应较慢;对内仅以财务指标评价,否决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业务。

问题九:习惯使用静态分析,缺乏动态分析。

有些企业习惯于用静态的思维、静态的企业发展战略、静态的市场环境、静态的生产经营计划和静态的员工需求与能力对企业进行静态的分析。这些企业很少关注外部和内部的变化,很少动态地去修正和完善企业的战略规划,很少调整行动方案。从而难以做到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

动态财务分析篇4

财务分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百年来,人们已经习惯性地、不假思索地沿用着在它早期就已形成的一套框架结构,很少从总体上审视这个学科的框架是否能适应现代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环境,因此也很少在总体框架结构上有所突破。被大家习以为常的那个财务分析框架真的就不能再有所突破和超越了吗?

一、适当的和可确定的名称之选择

诸如数学、哲学、经济学、会计学等,每门学科都应该有它适当的和可确定的名称,但在财务分析领域,我们所能看到的却是极不确定的混乱状态。诸如财务报告分析、财务报表分析、会计报表分析、财务评价、财务分析、经营分析、经济分析、经济活动分析等,尽管它们在含义上有所差别,却经常地见诸于国内外各类有关财务分析的教科书之中。在这些概念或名称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可能要数财务报表分析、经营分析和经济活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或“财务报告分析”经常地被美国学者使用。所以如此,部分地是因为历史传统和习惯,部分地出于对财务报表或财务报告使用者的考虑。借助财务报表分析或财务报告分析,可以进一步解释并提升财务报表或财务报告的使用价值,以满足结构广泛的报表读者的需要。如同lepolda.bemstein、johnj.wild在《财务报表分析》一书中所言:“我们的选择是适应财务报表使用者更广泛的注意力,我们的做法是将分析与许多直接或间接的财务报表使用者相联系”。而在日本,有关财务分析的著作多半冠以“经营分析”的名称,如日本古川荣一著《经营分析入门》 (1955),松本雅男著《经营分析入门》(1959),国弘员人著《经营分析体系》(1959),西野嘉一郎著《经营分析》(1959)等。日本惯用“经营分析”,主要是受德国传统的影响。德国学者kurtschmaltz于1927年所著《美国财务报表和经营分析》和1929年所著《经营分析》,前者介绍美国的财务报表分析,后者介绍美国的经营分析。后一本书对日本财务分析转变为经营分析影响甚大。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财务报表分析改称为“经营分析”(businessanalysin),其中以diamond公司董事长石山贤吉所著的《决算报告的阅读》为最早,后由日本银行统计局开始从事经营分析,并发表企业经营分析的结果。“经济活动分析”是前苏联所惯用的概念,在范围上已经超出了财务分析的界限,而将财务分析与非财务的经营和管理分析寓为一体。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之前更多受前苏联传统的影响,院校开设的课程一般取名“经济活动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后转向接受美国的传统,更多地使用“财务报表分析”,同时其他概念并存使用。比较而言,国内学界在概念的使用上可说是最为多元和混乱的。

尽管这些概念都有其产生和使用的特殊背景,但我们更倾向于用“财务分析”给这门学科定名。尽管企业的各项活动(包括财务的非财务的、经济的和技术的、经营的和管理的、内部的和外部的)都需要展开分析,并且企业的各项活动分析之间又彼此影响和限定,但有关非财务的分析(如技术分析、技术经济分析、生产分析、市场分析等),事实上已包括在对应于这类活动的研究学科之中。因此,若再沿用前苏联的名称,势必会造成学科间的交叉重复。至于“经营分析”,我们的感觉是名不符实,显然不如“财务分析”贴切。最值得解释的是“财务报表分析”或“财务报告分析”,笔者不倾向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它们会将这门学科的内容和用途限定在一个不适当的范围并限制其发展。

首先,财务报表或报告分析属于事后分析的范畴,要想融入事前分析或预警分析的内容似有很大的困难。这也是美国的许多财务报表分析著作中缺少前瞻性分析特别是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重要原因。然而,预警分析对现在的面临激烈竞争环境、随时都有可能陷入失败境地的公司来说又是如此的重要,甚至是越来越重要。从翻译过来的美国教科书来看,这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常常既不出现在财务管理类教科书之中,也很少嵌入在财务报表分析类教科书之中。预警分析的缺位,让我们不能不去思考财务报表或报告分析的超越问题。

其次,拘泥于财务报表或报告分析,难免会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财务报表分析的教科书往往会诱导分析人员过分关注分析的细枝末节,从而忽视对公司进行广泛和严格评价的可能性。有能力的财务报表分析人员应该把他们的任务当成一项企业分析来解决,而财务报表或报告分析显然无法实现这样的任务。至少是现在通行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还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企业战略及全局的能力。

再次,财务报表或报告分析将更广泛的报表使用者纳入其关注的对象,也就等于将重点集中刁:所有报表使用者的共同需要,这将很难兼顾各类报表使用者的个别需求,尤其是公司管理当局的分析需求。因此,尽管财务报表分析研究人员十分关注报表分析对公司管理当局进行评估和决策的意义。但他们所设计的内含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等模块的报表分析框架,确实是很难实现对公司管理当局有意义的分析目的。很显然,现有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是“向后看”的,并且常常不能有效地与公司战略、价值创造、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流程再造等当今公司管理当局的重要关注点相联系。即使是管理当局十分关注的风险问题,通过现有的报表分析框架也是很难充分描述和评价的。

基于以上原因,要使这门学科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将其名称限定为“财务报表分析”还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定名为财务分析可能要比财务报表分析更适当。

二、现有财务分析框架及其缺失

迄今为止,学界对财务分析所能包括的要素或模块也是各说不一。在国际上,财务分析通常被归纳为比率分析学派、经营分析学派、财务危机预测学派和资本市场学派四大学派,各派所关注的分析重点亦有不同。比率分析学派在财务分析史上最早出现,所关注的是在财务报表基础上转换而成的各类财务比率及其应用。david e.hawkins将常用的财务比率事实上分为流动性比率、偿债比率、资金管理比率、盈利性比率和成长性比率五类。财务危机预测学派强调将财务报表分析的重心从对历史结果的分析转向对未来的预测,强调报表分析的主要功能是对未来事项的预测能力,他们经过长期的检验、计量流动性、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和其他一些重要比率预测企业破产和出现财务困境的一些模型。资本市场学派认为报表分析的作用在于解释和预测证券投资报酬及其主要风险,因此重点探讨财务比率在预测证券报酬的作用以及会计收益的性质与证券报酬的关系。这些学派各自从一定侧面揭示了财务报表更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但是,从表1所列3种教科书及其他财务分析类教科书的描述情况看,财务分析框架的内核或基本要素其实并无差别,有差别的只是衍生性或派生性分析的要素。现有财务分析框架的内核显然是“四要素”,即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对应的分析工具也就是四类财务比率,即债务比率、资产周转比率、收益比率和成长比率。在各类教科书中,对这“四要素”的分析内核所借助的分析方法基本上都是比率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三类。这些内核、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其实在财务分析这门学科产生的早期阶段就已存在并被广泛运用。财务分析的衍生性要素在教科书中各显差异。归纳起来主要有预算分析、信用分析、投资分析、成本费用分析、收益质量分析、盈利预测分析和财务危机预测分析等。对于衍生性分析要素的安排,很多都是随意性的,很少显示前后要素间及与基本要素间的逻辑关系。

问题在于,以“四要素”为内核的财务分析框架,其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如何?寻找这一问题的有效答案,需要我们客观地分析评估现代公司所面临的环境及其对财务分析工作的新要求。试图无一漏失地描述当今社会中公司所面临的环境变化和挑战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就对财务分析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变化因素进行归纳还是可以尝试的。仅就经济环境而言,至少包括:

(1)战略成为公司运行和发展的导向因素,并且战略决策通常是在更大范围的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压力下做出的。战略导向时代的出现将改变着管理的型式,强调“向后看”的管理转向强调“向前看”的管理。

(2)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公司运作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公司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搭建和运作,使公司战略与业务、经营与财务进入一体化运作的新阶段,公司财务必须联系战略、经营、资源配置和绩效衡量等管理要素。

(3)随着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联系方式的变革,制造商与它的供应商、客户等方面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公司的管理和发展开始超越公司的边界,转向价值链或价值网管理,同时以合作性为特征的战略联盟得以高度重视。

(4)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的确立改变了公司价值链的方面,传统的从资产与核心能力开始的价值链转向从客户开始的价值链,并进而要求我们改变对企业的定位和设计,新的设计将内含客户选择、价值获取、价值保护和业务范围四个要素。

(5)过剩经济和买方市场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及在此基础上出现的客户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使商品经营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迫使企业不得不转变经营方式和转换盈利模式,于是一种风险性更大同时收益性也更强的资本经营受到公司的关注,公司并购和重组活跃,资本市场高度流动和发展。在这样的经营时代,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也将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大。

(6)资本频繁的跨国界流动及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7)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引起公司对环境、资源、生态、社会责任等问题的关注,科学的发展也相应地开始“绿化”或“生态化”。

面对这些变化和挑战,经济学、管理学甚至会计学都已经做出了积极地回应,然而财务分析框架在多大程度上有所扩展和改进呢?我们所看到的,似乎是一个僵化了的分析框架。首先,这个框架,很难说它就是以公司价值创造为目标追求的。它所强调的依然是专家的分析职能,其关注点尚未转向公司的增值职能。其次,这个框架缺乏与战略间的联系,因此缺乏应有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尽管教科书的编写者强调在进行报表分析之前首先要关注和识别公司的战略,预测这一战略的可能结果并且评价这一战略对公司是否适合,以避免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但这个框架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将读者引入报表的细枝末节。大凡学过财务分析课程的人,也许能有记忆的就是那“四个要素”和一些财务比率了,有谁会将财务分析与公司战略联系到一起?!第三,这个框架人为地将财务与经营割裂开来。尽管分析框架的“四要素”中内含财务与经营两个领域,但对经营问题的关注通常局限于经营效率的评价上,并且对经营效率的评价是与公司价值创造的目标相脱节,与公司战略、资源配置和绩效衡量相脱节,与公司经营过程相脱节。在多数的财务分析教科书中,市场分析和成本费用的分析是被排除在外的,其结果一方面会降低分析结果对公司管理当局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也使经营效率分析与评价停留在表面上。排除市场和成本费用分析的经营效率分析,等于是把经营结果与其形成过程相割裂的分析思路。从“四要素”分析框架中,我们完全能够看到经营效率的高低及其变化,但若想了解其中的缘由及其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程度,就很难达到目的了。由于“四要素”框架是一个财务与经营断裂的框架,所以在这个框架中,我们所能观察的公司风险仅仅是财务的风险,而且还不是完整的财务风险,经营的风险以及越来越受重视的战略风险,就只能到框架之外去寻找了。第四,公司的价值常常并不是由单个企业所决定的,尤其是在客户导向的时代。客户导向、战略联盟和价值链或价值网管理等,这些新思维和新方式所能告诉我们的,是要在超越公司的更大的范围内观察和评价公司的风险、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就是也将价值创造能力的分析与公司的价值链或价值网结合起来,而这种结合显然是“四要素”框架多力所不及的。第五, “绿化”和“生态化”的发展模式,要求我们将公司财务分析与生态分析、将公司财务业绩与环境业绩结合起来考虑,很显然这也是现有分析框架的缺憾。以上的分析集中到一点,现有的以“四要素”为内核的分析框架,面对活生生的公司环境还是不具适应性的。当我们沉浸于财务分析的细节问题时,我们很难发现财务分析在整体框架上的缺失,而一旦我们跳出现有的分析框架,确立起整体主义的思维模式,将视野和思路放大到公司日益变化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上,把财务分析嵌入到公司大系统及其发展趋势上,自然会发现其中的问题与缺失。

三、财务分析视角之转换

面对新的公司环境,财务分析框架结构研究视角需要转换,框架结构的内容需要扩展,这是惟一能增进财务分析框架对公司环境适应性的途径或方式。联系上述公司环境变化及其对财务分析的要求,我们主张在研究和建构新的财务分析框架时,应当确立起包括财务学视角、价值创造视角、战略视角、生态化视角、价值网视角等在内的一系列新的视角,并以此为突破口来扩展财务分析的框架结构。

1.财务学视角的财务分析

这涉及财务分析的学科归属问题。在财务与会计平行的观点或模型下,财务分析归属于财务管理学还是会计学,目前还是不清晰的。检索一下有关的教科书,我们可以发现两种并存的学科安排:一是将财务报表分析作为会计学的一个模块安排;二是将财务分析嵌入到财务管理学的模块体系之中。这样的学科安排让人迷惑:财务分析究竟归属哪些学科?这个问题对确立财务分析的立场和框架至关重要。因为,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虽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会计所提供的报表信息通常被认为是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或基础,但两种学科所体现的立场及所服务的对象还是有差别的。公司财务学的立场显然是从公司管理当局出发的,着眼于帮助公司管理当局如何有效地培育、配置和使用财务资源;而会计学的立场是公司全部的信息使用者,着眼于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因此,如若归属于会计学,财务分析实际上就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延伸,是对会计核算产品的一部分——对外财务报表——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其所服务的对象就是以股东和债权人为主体的范围更广泛的报表使用者,在框架结构的安排上,就会把“财务报表分析”作为重心,着眼于根据各类报表使用者的共同需求对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转换和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效果进行识别和判断;而若归属于财务管理学,其所服务的对象就是以公司管理当局为主体的信息使用者,在框架结构的安排上就会特别关注管理当局的需要,着眼于依据以财务报表为主体的公司有关信息资料,对公司的整体与结构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在这两种安排中,我们更倾向于归属财务管理学的安排。因为这将给扩展财务分析提供更大的空间,以提升财务分析的价值,同时又能更好地兼顾和服务于管理当局以外的其他信息使用者,使他们能够对公司有更全面的识别和判断。

2.价值创造视角的财务分析

公司的目标是价值创造,这一观念已被学界和实务界广为接受。日本野村证券公司的北尾吉孝在考察了大约300家公司后发现,按照这一理念经营是走向成功的捷径。从表象看,财务分析与价值创造似乎是远隔千山万水的事,但细加分析,二者的关联甚密。公司价值与现金流量和财务报表有密切的关系。公司价值创造需要以有效的现金流量分析和规划为前提;公司价值的识别和评价需要以现金流量特别是自由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为基础;借助财务报表,可以有效地分析公司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等等。以价值创造为出发点设计财务分析框架,需要借助这个框架解决:公司价值如何借助于报表及相关资料来衡量;如何借助报表分析和解释价值创造的驱动力量(价值创造能力)和影响因素;如何借助报表及相关资料来预测公司价值及其变化趋势。价值创造视角的财务分析框架将能够实现与公司价值创造的目标定位相对接。

3.战略视角的财务分析

在战略导向的管理时代,财务分析确立战略的观点是必然的选择,这需要将战略分析纳入财务分析框架,并借助于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分析公司行动与战略的一致性。战略导向的财务分析需要将分析与战略、经营、资源配置和绩效衡量有机地连接到一起,形成公司整体的分析框架。战略、价值与价值驱动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战略导向的财务分析还需要将战略分析与价值驱动因素分析连接起来。

4.价值网视角的财务分析

检索一些现有的文献,管理学界比较热衷于使用“价值链”来描述公司的价值创造和影响过程。而事实上,从财务的角度看,价值是在网络中而不是在单一链条中创造和影响的。对公司价值创造做出贡献的主体,显然并不只限于客户和供应商,股东、债权人、政府等,它们无一不对公司价值创造施加影响,因此事实上也构成公司价值创造的驱动力量。并且从财务的角度看,公司的价值(比如eva)也是在扣除了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回报期望后衡量的。因此,就财务分析而言,更有意义的概念可能是价值网而不是价值链。

然而,不管是价值网还是价值链,这些思想都需要我们在进行公司财务分析时超越公司的边界,从更大的范围上对公司内部的价值创造问题展开分析。从价值创造角度看,公司的成本和效率均不是单个公司影响和决定的,也不是单个公司所能控制的。因此,对公司的成本和效率进行分析,理想的选择显然不是局限于公司内部来进行,而是站在价值网的角度来揭示各类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成本和效率的影响,进而为公司确立合理的战略提供依据。

5.生态化视角的财务分析

生态化视角的确立通常与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及在此基础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有关。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定位、财务压力、市场竞争以及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上的传统会计模式等一系列起抑制作用的因素的影响,许多企业并没能将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效地运用于战略和日常经营之中。不过,现在依然有一些有力的推动力,促使企业改善环境业绩和对外提供环境报告。将环境和生态视角引入公司财务分析体系是有必要的,因为它们与公司的价值创造密切相关,是价值创造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大量的研究表明,股票市场对良好的公司行为是有回报的。klassen和mclaushlin在1997年所做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企业在环境问题上表现良好时,企业的股价倾向于上升,平均达到0.82%;而当企业发生一次环境事故时,例如井喷,企业股价大约会下降1.5%。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在1999年所进行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企业环境义务与公司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对于绿色公司和非绿色公司而言,绿色公司的资本回报率要高出5%。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政府间专家工作组于2000年制定的《企业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指标的结合》,建议将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相结合,来测度企业的生态效率以及预测环境问题对未来财务业绩的影响。在这项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中,生态效率被定义为环境业绩变量与财务业绩变量的比率。其所推荐的衡量生态效率和环境业绩的两类指标体系,为我们建立生态化视角的财务分析框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和方法。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下,公司的财务分析再拘泥于传统的财务与经营效率,就显得不合时宜了,生态效率和环境业绩作为企业总体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纳入财务分析框架。

四、财务分析框架之扩展

确立新的财务分析视角对扩展财务分析的框架结构是必要的,但财务分析框架的扩展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公司价值驱动因素或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以便于合理界定财务分析的框架要素及其逻辑关系。

很显然,战略选择系最高层次的价值驱动因素。战略反映了管理当局为了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所做的重大选择。从一般意义上说,战略是最具全局性、重大性影响的价值驱动因素。公司价值的创造、保持和销蚀受到由战略设定到企业日常运行的各种活动中的管理决策的影响,当资源如人力、资本、科技和商标等都得以合理配置,以至于所带来的收益超过支出时,价值创造就得以实现。

在战略构架下经营运作层面的价值驱动因素,人们习惯上从经营和财务两条主线来认识和把握,把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归纳为经营获利能力(用税后投资回报率衡量)、资金成本(用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测量)和增长能力,即“创造价值:改善经营x转换财务政策”。所以选择经营和财务两条主线,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这两者通常被认为是公司最基本的活动,于是财务会计报表的设计、公司战略和风险的划分等也均是按这两条主线来展开①。

“两条主线”的价值驱动因素分析模型所存在的问题至少有三个:一是忽视生态效率和环境业绩对公司价值创造的实际影响,而这种实际影响已经是有关的大量研究所证实了的;二是尚不能清晰地描述公司价值创造的源泉,也就是利益相关者在公司价值创造中所做的贡献,因此对公司如何更合理有效地募集和配置资源,该模型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三是借助这个模型,我们很难判断一家公司现在处在何种状态,未来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因此对扩展财务分析框架的意义还有限。这个问题涉及财务分析的目的问题。在所接触到的文献中,对这一问题的把握有两种类型:一是从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把握,认为分析的目的取决于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那些重要的使用者在信息需求结构方面的差异是显著的;二是从公司实体的角度把握,认为分析的目的是借助报表来识别公司现在乃至将来所处的经济状态或经济实情,以帮助公司的相关者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在这两种表述中,我们持第二种。面对着大量的风险和失败,任何一个与公司有着利害关系的组织或个人都应该掌握识别公司所处状态特别是经济状态的技巧,而提供这种技巧的学科当属财务分析学科。

动态财务分析篇5

关键词:财务分析;局限性;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现行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局限和不足

(一)现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不够健全

现行的财务分析方法的不健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可比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自由选择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的计提方法、对外的核算方法、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由此有时即便是同类报表也缺乏可比性,这样财务分析的结果就会出现差异。其次存在滞后性,企业财务分析所用的方法主要是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两种,但是它们都是理想的静态的分析方法,反应企业以往的业绩与经营成果,是对企业相关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找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但无法对企业现在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说明。所以企业的管理者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的决策可能与企业现在的发展存在差异。尤其是对动态管理和及时管理来说,财务分析结果的用处不大。最后是财务分析浅显,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重视的都是财务状况的表述,不能直接说明其产生的原因。从财务分析中获取的信息只是为管理者提供查找问题的原因,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更加深入的考察后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本。

(二)财务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

1.财务分析人员所依赖的资料具有局限性,使财务分析失去可靠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企业以会计报表为核心的会计资料常常不是业务内容的真实反应,其中既包括会计人员在不违反会计规范下对会计报表进行的修正,也包括一些企业为自身利益无视会计法规而提供的虚假信息,由此为依据作出的分析结果较大程度上与客观实际不符,从而使财务分析失去意义。

2.财务指标的构建缺乏内在的逻辑性。财务比率的构建应当重视分子、分母之间的逻辑关系。但目前财务分析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很少重视这方面的逻辑关系,不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些特点构造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指标,致使一些分析结果根本不能反映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3.财务分析处于公式化、表面化的状态。有一些企业财务分析没有渗透到财务收支和财务成果的各个业务活动中去,只是就数字谈数字,以致把财务分析变成表格、数字的说明;虽然也有人提出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但却没有紧密结合实际工作。所以,这种分析很难起到对实际业务活动的指导作用。

(三)报表信息的局限性

1.缺少非货币化信息。企业在分析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时,并没有考虑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影响。这样对一些无形资产在总资产占很大比重的企业来说,分析的结果并不可靠,往往会给信息使用者带来错误的信息。

2.没有反映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价值和成本。人力资源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法律事务所之类的,这些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存货等传统资产很少,它们也并不依赖传统资产盈利。这样就很难通过财务分析来获得有关他们盈利,营运,偿债及增长能力的信息。

二、完善中小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议和对策

(一)增加非财务分析指标

1.产品市场占有率:是反映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非财务性分析评价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它表明在同类产品中企业产品占有的市场份额。中小企业应该着重对比企业历年来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增长情况,反映企业的市场扩充速度,说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程度,产品受者喜爱程度。

2.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劳动者生产产品的劳动效率指标,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中小企业要通过利用最少的人力资源创造出最高的生产效率。

3.产品质量指标:一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达到一定标准所表现出的品质指标,包括产品的合格率、优质品率等;二是指企业产品销售以后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并经国家权威部门认定。包括驰名商标产品、优质名牌产品等;三是指企业产品在销售以后未符合消费者要求而表现出的品质。可以通过消费者投诉率和退货率这两个计量指标综合反映。

4.新产品开发能力:是指企业在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方面的能力。中小企业管理的重心应放在技术、知识、人才等无形资本,因此在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时应该关注企业的诸如市场价值、品牌价值、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等非财务性指标。

5.人力资源的信息披露:企业应密切关注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和实施的可能性,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予以考虑。

(二)增加一些绝对指标

在财务指标体系中应适当增加绝对指标的比重,将相对指标与绝对指标结合起来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尽可能全面反映企业的信息。例如净利润,净资产等指标,其中净资产可以反映该企业的资产规模,净利润可以反映该企业的获利能力。增加经济利润等指标,综合全面反映收益的质量。

(三)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

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所看到的信息资料,特别是财务报表资料一般是静态的反映过去的情况。因此要注意进行动态分析,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恰当预测企业未来有一定帮助。加强财务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一是要剔除各种影响因素。在分析时可以将不同会计方法的影响差异剔除;将某些特殊的、个别事件或因素剔除;选择同行业同等规模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等。二是要注意各种分析指标的综合运用。如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比率分析相结合、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便相互取长补短,发挥财务分析的总体功能效应。

(四)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财务分析所需的数据绝大部分可来自计算机或网络,因而也可直接利用电子计算机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快速及时地收集、整理、计算、分类、分析。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使财务分析的技术手段从手工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向电子计算机转变,不仅可以提高财务分析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解决了现行分析成本高、时效性差、无法处理特殊事项或偶然事项的缺陷。

参考文献:

[1]贾国军.管理会计[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动态财务分析篇6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方法;优化

一、引言

财务分析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财务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高质量的财务分析工作需要建立在查阅大量资料和文件的基础上,通过对会计核算的合理运用和对其他非财务信息的充分整合,对行政事业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情况、收支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和研究,并对该段时期内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追踪和控制,并对资产、经营、人员等情况进行调查,形成行政事业单位经营决策需要依据的基础信息。其次,财务分析是行政事业单位基础会计核算工作的延伸和发展,是财务管理工作体系中的重要手段。财务分析需要依赖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和健全的财务指标体系,这样才能确保经营决策是建立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证单位经济决策的客观性和规范性。最后,通过财务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能够较为直观地找到自身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继而有针对性地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提供相关工作建议。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方法的优化建议

1.建立健全动态分析图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需要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过程中所能涉及到的各类资源和资金收付使用情况进行及时、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行政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作为符合当下实际情况的发展决策。行政事业单位所使用财务分析方法是否恰当、有效,将对财务分析工作的效率、效果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动态分析图是财务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够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结果分析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各类财务分析指标建立起来的动态结构图,更加一目了然。通过建立健全动态分析图,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各个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全面展现和系统评价,各指标的变动情况也更加清晰。通过对过去和当下财务状况的展示和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能够据此做出更加科学的经营决策,合理预测行政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水平,成为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随着现代计算机水平的不断发展,动态分析图需要结合财务软件实现,提高动态分析图的准确性和针对性。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在建立动态分析图之前,需要完成当月的财务数据核算并出具相应财务报表,保证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同时,还要妥善保管过去各个时期的历史数据,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增加财务分析表

通常来说,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报表分析是较为主流的财务分析方法,鉴于此,可以考虑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中增加财务分析表的建设,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涉及相应的分析表内容,例如,本期数据栏、上期财务数据、行业发展平均数栏等。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在增加设置财务分析表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财务分析表的清晰性和可见性。因此,不宜设置过多的项目栏,只要能达到财务分析的要求和目标就行,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在增加设置财务分析表的过程中还需要严格践行如下原则:财务分析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不仅要能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当下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到行政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需要,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出财务分析的实际作用和现实意义。随着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得到丰富,也面临着很多变革。鉴于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内外部经济环境,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财务指标进行科学创新,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通过更加完善的财务分析表和指标设计,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效率和效果。

3.对财务分析方法要做到合理运用

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三种方法。所谓比较分析法,就是通过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关可比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比如说把计算完成量同实际完成量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考察预算执行情况和项目推进进度。通过上述对比,能够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及时找到问题,发现差距,及时进行相应的纵向和横向比较,也就是针对同一行政事业单位的不同会计期间、同一会计年度不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针对金额变动情况进行计算。因素分析法,针对财务成果有影响的各类因素通过数值来测定,考察每一个因素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对比较分析法的发展和深化。因素分析法通常将其中一项因素作为变量,而将其他因素作为定量,然后再逐步进行替换,从而得到每一项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趋势分析法,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一段时间内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用来作为预测行政事业单位未来经营业绩的变动趋势。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按照不同的业务类型选择最为恰当的趋势分析法,继而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财务分析体系。

三、结语

总的来说,行政事业单位只有通过对财务分析方法有关理论的深入研究,才能逐步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认识深度和理论水平。通过对财务分析制度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动态财务分析篇7

【关键词】财务数据收集;财务数据预测;项目财务分析

项目财务分析的目标区别于一般企业的财务分析,前者主要是事前分析,后者则侧重事后分析。项目财务分析通过一定的标准预测出未来项目的财务数据,针对项目特点运用一系列的指标进行可行性分析。该种分析跨度是从建立该项目到项目结束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基础之上,通过计算项目的各项指标,分析项目的盈利水平、投资回收能力、债务清偿能力、风险水平等财务情况,最后得出该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结论。

1 项目财务分析的概念

项目财务评价主要是项目经济效益分析,这正是投资决策者最关心的。而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构成了项目财务评价的基本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国家限制进入的领域和产业,投资主体自主决策对外投资和扩大再生产,投资收益和亏损由投资主体自我分享和承担。企业是否投资该项目主要依据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企业管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项目可行性以及企业发展规划、经营策略等做出决定。在回报和风险并存的情况下,多数项目财务分析评价结论就可以满足投资决策的需要。但是,有些项目还应进行社会经济评价,从国民经济角度决定项目的取舍,主要是铁路、机场、码头等交通运输项目、大型水利水电项目、国家控制保护资源的项目等。这些项目往往仅进行财务评价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资源消耗和收益,但是对整个国民经济有利,则不适用于单纯的财务评价分析。而普通的一般项目、非重大基础设施类的项目,只要其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目标实现,就不必要求对每个投资项目做国民经济评价,其项目的财务评价就可以满足投资评价的目的。

2 项目财务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项目发起人或项目企业作为投资者直接承担项目投资后果的成败,所以项目财务分析的目的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是从项目投资人的角度出发,考察项目的获利大小,根本目的是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状况,以供投资决策之用;②从企业债权者角度看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企业的借款或其他债权是否能及时、足额收回,二是看债务者的收益状况与风险程度是否相适应,以供放贷决策之用。③从企业经营者角度其目的是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而且使企业盈利能力保持继续增长。以供经营决策之用。④对于政府管理部门,他们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一是为了监督,二是为宏观决策提供可靠信息。

3 项目财务分析的内容和步骤

财务分析主要是指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出发,是投资项目评价的中心环节,根据国家现行的财政经济政策和有关财务分析理论,预测项目投入的成本、收益信息,计算有关评价指标,并编制各种财务报表,得出项目未来的财务盈利能力、投入产出能力、债务清偿能力、风险抵抗能力等财务状况,不但需要对整个项目的经济状况进行静态分析以及动态分析,还要进行项目风险能力的分析,最终据以判断该投资项目是否可行。

项目财务分析过程中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但是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次之。其主要是通过对于项目的预测,以及对于这些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找出项目财务的可行性,这一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1 采集项目财务数据

根据项目财务分析的需要,收集相关的各种参数和有关数据,包括投入品和产出品财务价格、计算期、运营负荷、税率、利率、汇率、折旧年限、摊销年限、财务基准收益率等基础数据与参数。

3.2 计算预测项目财务数据

项目财务分析作为一种事前分析是对一个项目整体经济活动的分析,预测的数据,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流动资金投资估算;项目产品产量和销量的预测;项目产品销售价格和销售收入的预测;项目产品生产成本及税金的预测等。进行现金流量预测与计算,编制财务预测报表,包括主营营业收入、主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各税种估算表和总成本费用估算表等。

3.3 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

计算财务指标包括运用项目基本财务报表和相关数据计算各种项目财务分析指标去进行关于项目财务可行性的分析工作。进行融资前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和融资后财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生存能力分析,项目财务分析也可以使用一些静态财务分析方法,但是最终的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一定要有动态的分析。

3.4 信息反馈,完成财务分析报告

完成财务分析后,还应结合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的结果,最终的工作是根据上述分析整理得到的结果编写和形成有关项目财务分析的结论。项目财务可行性的报告是整个项目可行性报告的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4 项目财务分析的技术方法

4.1 资金时间价值分析方法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等额货币在投资项目不同时间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时间越长资金价值越大。资金增值的途径有两个:一是资金投入生产经营获取经营利润,二是资金存入银行获取利息。资金存入银行由于风险相对较小,所以获得利息的补偿较少。而投资经营风险相对不确定,经营成功或许取得较高利益,若经营失败得不到利益。理论上一般使用资金价值的相对量,即利息率和利润率来衡量资金的时间价值。

4.2 财务分析的静态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法是一种静止地考察某种经济事物的方法,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求得内生变量的分析方法,是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成果,进行综合性的对比分析的一种分析,不考虑经济现象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它完全抽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的变化过程。对投资项目进行财务各指标分析时,不考虑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对方案进行概括性的评价,分析项目达到均衡时的状态和均衡条件,而不考虑经济现象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静态分析指标有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等。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单而且比较实用。包括以下方法:1)投资回收期法,2)投资报酬率法,3)比率分析法:(1)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比率,主要有资本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每股盈利、销售利润率等。(2)反映公司偿还能力的比率。有流动性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3)反映公司经营效率的比率,主要有应收帐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款周转率等。

4.3 财务分析的动态分析方法

动态分析法又叫时序分析法,是将不同时期所处的指标数值进行比较,利用比率计算,然后用以分析该项指标增减或发展速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对项目的分析较为全面,考虑投入资金的时间价值,这种方法更为实际、合理。包括以下3种方法:1)动态投资回收期法,该方法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但忽略了回收期以后的净现金流量,该计算投资回收期限并非是一个完善的指标。2)净现值法,净现值法虽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但没有揭示方案的具体报酬率是多少,项目投资额不等时,无法准确判断方案的优劣。3)IRR法与MIRR法,IRR 根据数值的顺序来解释现金流的顺序,应确定按需要的顺序输入了支付和收入的数值,如果数组或引用包含文本、逻辑值或空白单元格,这些数值将被忽略。MIRR函数既考虑投资成本,也考虑现金再投资所得利率。

【参考文献】

动态财务分析篇8

关键词:医院;财务分析;指标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9月5日

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原因,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有关方面了解医院工作状况为医院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动态管理要求,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不仅是年度决算后的要求,而且是根据医院管理和决策需要随时进行,以动态比较、分析、反映、评价医院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掌握医院经济运行状况,为医院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评价各级医院财务状况的指标体系,对医院进行考核主要依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的经济运行评价指标,总体而言,考核指标零散,不成体系,无法对医院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随着政府对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政府作为出资人,医院管理者作为经营者,建立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体系对医院经济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建立规范、综合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必然要求。

一、财务分析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医院制度的完善,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从资金活动入手,分析医院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利用情况,以及成本、效率、效益之间的关系,以利于了解医疗活动中财务运行的情况,掌握经济决策与客观经济管理的相符程度,为领导决策提供最佳的经济方案。

通过对医院医疗卫生服务及科研、教学成果与医疗资源消耗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各科室之间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设备利用率,进一步挖掘医院营运潜力,正确评价医院计划和预算的执行情况,保证医院的正确经营方向,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尽可能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缺陷

(一)现金流量指标重视程度不够。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核心是现金流量指标管理,现代医院管理也必须注重现金流量指标,医院财务管理对现金流量指标并不关注,不少医院未考虑医疗市场需求,扩张速度超出医疗服务需求,沉重的债务压力导致入不敷出,造成严重的财务危机。

(二)缺乏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医院虽是独立法人实体,但对医院管理者经济责任考核并未落实,绩效考核并未重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很多医院并未在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行奖金分配,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三、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财务分析指标考虑医院规模、管理等因素进行设置,反映医院财务状况及整体运行、业务经营成果等,设置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一)可比性原则。在设计指标时,所用数据要具有可比性,不同时期、不同医院之间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具有可比性。

(二)实用性原则。指标设置要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和医院的实际情况,满足医院财务分析的需要。

(三)动态性原则。现代医院管理要求财务分析不应局限于静态指标分析,应从整体上动态分析医院的持续发展能力、资金运营能力、开拓和把握医疗市场能力。

四、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与不同时期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与同类医院或行业平均数进行比较;与预算或计划进行比较。

(二)因素分析法。确定某项指标的几个构成因素并进行分解,测定某一因素对指标变动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三)平衡分析法。将各项经济活动联系起来进行平衡关系的分析,测定各因素对指标变动的影响程度。

五、加强医院财务分析的重点内容

医院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日趋成为医院领导阶层掌握预期经济目标的重要管理方法。

(一)两个效益平衡发展的分析。由于国家财政对医院投入有限,医院要保障职工的工资和福利以及维持正常发展,没有好的经济效益无法正常运转。而医院的非营利性又决定了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必须同步发展。就两个效益平衡发展的方向来讲,财务分析指标应包含:第一,医疗服务数量分析,如门诊人次、出院人次、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病床使用率等。第二,医疗服务质量情况分析,如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住院床日收费水平、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参保和非参保收入构成比例等,这些指标既属于社会效益指标,又属于经济效益指标。一般来说,这些指标不宜过高,如药费比属于限额指标,对控制以药养医,遏制药品购销不正之风,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有重要意义。

(二)资产结构分析。医院的生存与发展与其资产结构状况密切相关,资产结构是医院财务状况稳定与否和获得效益强弱的关键,是医院实力水平与未来收益能力的反映。通常用资产负债率作为资产结构指标,表示在医院资产总额中有多少资产通过负债取得,这一指标是国际上公认的衡量企业负债偿还能力和经营风险的主要指标。从企业角度看,负债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适当负债使所有者权益最大化,医院偿债能力是依据资产负债规模确定,且受国家政策、当地经济状况影响,一般讲医院的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以负债取得的资产越少。但从经营的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过低,说明医院运用外部资金的能力差;而资产负债率过高,说明医院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偿债风险太大,因此资产负债率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为佳。

(三)变现能力分析。对资产的变现能力即流动性进行分析,用以判断医院的资产质量。流动比率是评价医院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在经营活动中,应收医疗款、药品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在实际计算中应注意,流动比率是正指标,应越大越好,但因为流动资产是盈利能力较低的资产,流动比率过高可能说明医院的现金及相关流动资产占用过多,机会成本增加了,资金利用率就会降低,造成资金的浪费。所以,应同其他医院或整个医疗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通常认为流动比率以2∶1为好。

总之,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财务分析指标,对医院存在的问题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判断。在使用医院财务指标进行财务分析时,应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除利用财务指标比较,还应利用非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全面、动态的对比分析,以满足管理者的需要,使医院管理者明确定位,对医院经营决策及时进行调整,使医院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医院的财务分析是对医院全方位的系统分析,单项指标无法从总体上把握医院财务状况,必须注重分析一系列静态指标间的内在关系,避免单项指标的片面性,将错综复杂的问题变得易于研究和分析,使财务分析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徐迅.构建公立医院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07.7.129.

动态财务分析篇9

目前,财务分析方法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反映财务状况的各类指标、分析方法和衡量体系等为基础的理论探讨;另一方面是对上市公司的各类指标的实证研究。然而,对于证券公司财务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

一、证券公司财务分析的目标

财务分析的主要目标有项目的盈利能力和项目的清偿能力。

(一)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反映投资项目财务收益的主要标志,项目盈利主要是指实现项目所能获得的利润和税金。通常在财务分析过程当中,首先需要考察项目是否有盈利的可能,其次盈利的潜力到底有多大,以及盈利能力是否与项目可行性所要求的条件相符合。

(二)清偿能力

投资开发项目的清偿能力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指项目的财务清偿能力,第二方面则是指项目的债务清偿能力。财务清偿能力即是通常所指的项目收回全部投资的能力,这是项目投资所要完成的最为基础的目标,理性的投资是要在一定时间内收回其支出的全额的。而债务清偿能力包括偿还项目运作需要的借款及债务的能力,通常借债人在借款之前需要考察该项目是否能够盈利,以及借款人的实际还贷能力是否满足要求,再者还需考虑项目还债的周期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投资财务分析的原理主要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原理和财务会计分析原理。财务会计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从基本报表中取得数据,计算财务评价指标,然后与基本参数作比较,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决定项目的取舍。

二、证券公司财务分析的具体方法和主要内容

(一)财务分析的具体方法

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杜邦财务分析等三种方法:

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

通过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现金流量的计算分析,对项目在开发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很多经济因素给出明确的数量概念,从而得出结论和建议,这是项目投资财务分析的本质。因此,所有的只要能定量分析的经济因素,在财务分析中都要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

2.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

静态分析不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而只是把不同时间发生的现金流量直接相加,从而计算出有关指标并决定项目的取舍,这不能反映出整个项目寿命期的全面情况,不过这种分析计算方法比较简便、直观。而动态分析贯穿于投资的全部过程,十分强调时间因素,利用复利计算方法将不同时间内的现金使用情况准确地表示出来,从而更加详细地分析项目在各个阶段的经济情况,便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准确的取舍。

3.杜邦财务分析

所谓杜邦财务分析,首先是由美国杜邦公司创造出来,就是利用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综合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从财务的角度评价公司经营业绩的一种经典方法。将公司所有者权益报酬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乘机,全面、直观、系统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关于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结构和公司资产总结构等多方面的财务信息,为经营者在经营目标发生变动时给予原因并加以修正,为投资者、债券人和政府评价企业提供依据。这就是杜邦财务分析的主要思路。其特征是:通过把评价公司经营效率和财务状况的比率按其内在联系游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借权益报酬率来综合反映。权益报酬率是杜邦财务分析的核心,是综合性最强、最具代表性的财务分析指标,反映了投资者资本的获利能力,也反映了公司筹资、投资和资产运营等各项财务管理活动的业绩。利用杜邦财务分析,不仅可以分析企业成本费用的基本结构是否合理和各项费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以加强成本费用控制;而且还可以分析企业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结构状况。杜邦财务分析法,能够评价企业盈利能力和权益回报水平,能够及时帮助管理者发现公司财务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公司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总之,杜邦财务分析方法是以权益报酬率为主线,把公司的销售成果与资产运营状况全面联系起来,层层分解,逐步深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

(二)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险分析、资金流动性分析和收益分析等三个方面:

1.风险分析

通过分析公司的资产负债和现金流状况,来判断公司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程度。

2.资金流动性分析

通过分析公司的资金和资金结构状况,判断公司资金充裕程度和资金结构合理性。

3.收益分析

通过计算分析公司项目的收益和成本费用的有关数据,推断出公司项目投资的合理经济效益区间。

三、证券公司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一)比较分析法存在局限性

注重比较是比较分析法的主要特征。由于在实际的操作中,进行比较的双方必须具备可比性,方能拥有比较意义。然而,进行比较的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业务性质相同或相似、公司的经营规模较为接近甚至经营方式相近,这就限制了比较分析法的广泛应用范围。

(二)比率分析法存在局限性

目前财务分析报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就是比率分析方法了。但是,比率分析法选择参考标准时,比率值的比较标准会受到样本数量、计算方法和异常情况的影响,这在证券行业要找到效度高的标准,其难度很大;比率有时反映的特定时点的状况不能够揭示会计年度其他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同行业的横向比较,不同的证券公司会采用不同的会计方法,而公司内部采用的纵向比较,随着期间的不同所选择的会计方法的变更,其可比性会相应减弱。

(三)杜邦财务分析法存在局限性

杜邦财务分析法对短期财务结果过分重视,导致对公司长期价值创造的忽略;财务指标反映公司过去的经营业绩,无法适应当前的信息化条件下多种因素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杜邦财务分析法不能解决无形资产的估值问题;没有反映公司的现金流量;权益报酬率仅体现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回报水平,无法体现公司市场价值,不能反映公司所承担的风险。

四、改进策略

(一)提高财务分析依据资料的质量

证券公司要严格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减少甚至禁止同一类经济业务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减少人为操作,统一公司内的会计处理方法口径,增强可比性;加强会计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统一方法处理规范,增强证券公司间的会计处理方法口径的统一性和可比性。

(二)改进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

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在此基础上做出定性判断,充分发挥人的丰富经验,更好地反映真实情况,获得决策有用的信息;坚持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在了解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恰当预测未来的影响;坚持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结合,全面地把握财务情况,不孤立片面地只看到个别财务指标;建立健全财务分析制度,力求每月或每季度做到一次详细分析,半年或年度进行全面分析,针对重大问题进行专题分析,使专题分析成为定期分析的有益补助。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当今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财务分析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而与整个财务工作联系最直接的就是财务工作人员。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财务分析的质量。因此,首先要加强财务工作者的财务分析和管理能力,提高其信息化技术掌握能力,并不断增强职业道德。其次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活动促进提高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再次,财务工作者要多关注国家经济形势和环境,使其跟着如今的形势而不断调整工作重点,并且对于将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以做好准备为整个财务部门献计献策,提高证券公司财务分析的整体水平,以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毅.浅析财务分析在现资中应用[J].财政金融,2010(12):87-88.

[2] 刘肖玲,宋刚.浅谈杜邦财务分析法[J].金融经济,2011(5):195-196.

动态财务分析篇10

【关键词】 电子商务 财务管理模式 影响 途径

一、电子商务对财务管理影响

(一)财务管理环境转变

网络与信息技术发展,推动着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打破了传统工作与消费模式,并随着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企业的异军突起,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日趋成熟,发展形势日新月异。在电子商务时代下,为提升管理效率及市场竞争力,企业陆续开始信息化革新探索,一些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企业管理软件(如ERP等)应运而生,成为当下企业运营管理的主要模式。企业信息管理软件通过集成化各类资源(物质、信息与资金),促进形成一体化链式闭环管理,其管理涉及企业管理各环节(物流、财流、信息流与人流)。财务管理作为企业运营核心管理环节,在企业信息化改革中受益显著,并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兴起,电子商务彻底打破了金融领域原始格局,全球资金往来摆脱了时间与地域限制,不仅促进了资金流通,同时有效控制了交易成本,这种颠覆式影响伴随智能手机等移动端的普及不断放大,在影响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改变了企业对财务管理信息化认知,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革势在必行。

(二)财务管理内容转变

电子商务出现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表现在筹资、投资及其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核心,从一开始的金融资本导向,逐步过渡为专利、金融等多方面共同作用格局,知识资本重要性日益突出。科技进步带动资本意识转变,意识转变推动企业资本结构革新,企业财务管理重心转移,从单一层面财务管理为基础,逐步扩展至关联知识资本中,如技术与人力资源等。信息化改革提升了管理效率,促进了企业做大做强,随之而来更大的风险管理。

1.对企业资金管理影响

电子商务背景下,由于资金流通主要以电子形式进行,整个交易过程通过网络实现,虚拟化与匿名性强,容易诱导企业躲避税收问题,负债经营引起的合理避税效应可能性降低,与当下筹资理论相背离。电子商务改善了以往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有效增强各企业间、企业各部门间协调性运作,管理效率显著提升。比如企业能根据实时掌握的供应商提供的价格信息,综合企业库存需要,以数据为支撑,科学化定制采购计划;而从订单处理角度出发,企业能在第一时间安排生产,有效控制企业各部门间的协调时间,在实现资源节约目标基础上,推动企业资金流通与周转。需要注意的是,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资金结算以网上支付为主,其安全性受信息真实性与网络运营环境制约,容易带来投资风险。另外,网上支付显著的虚拟性与隐匿性,导致征税对象与纳税主体间的定义界定模糊不清,企业经营所得税与流转税征收缺乏必要监督,不利于税收的稳定征收管理。

2.对财务报表与数据分析影响

通常情况下,企业考虑到财务部门不同的工作习惯,往往会提供不止一种财务报表,其多基于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而编制,但是这些财务报表能提供的数据信息却非常有限,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发展决策制定所需数据分析能力有限。而电子商务的引入极大改善了这一问题,基于互联网实现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不仅仅只是分析偿债能力以及运营能力等指标,而是通过管理软件实现企业各项数据(资金流动、预算计划、订单信息等)的综合分析,在大数据支持基础上,提供更多关键性评估指标,如研发力、市场占有率等,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多精确的数据分析。

3.资产与财务风险管理

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发展财务管理更注重无形资产管理,而不再局限于人力等有限资源投入。无形资产包括企业技术研发、知识储备、品牌打造等,并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发展,诞生出更多利于企业管理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如基于大数据的云计算技术、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管理理念等,这些新技术、新理念从侧面反映出了未来财务发展管理新方向,即无形资产管理。但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同样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信息安全问题,如今的财务管理基于互联网实现,其安全性必然受到互联网、运行系统等影响,而当下正是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多发时间,由于信息化管理虚拟性较强,其主要威胁对象病毒具有极高的隐蔽性,在系统防御层面被动性强,安全隐患严重。可见电子商务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重点在于系统防御层面,财务部门掌握着企业核心数据,涉及企业资金流动、运营状况等信息,一旦发生泄漏会丢失,将产生灾难性影响。因此财务风险管理已逐步上升至决策层,需要企业从构建全面性的系统防御体系出发,为财务管理正常运作保驾护航。

二、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通过引入动态管理理念,推动财务共享机制形成。互联网发展对企业提出信息化管理要求,而企业尤其是大型集团企业对运营管理非常重视,并在科学化管理理念引导下,开始探索适用于电子商务时代下的动态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创新财务工作方式构建出系统化财务管理体系,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财务控制与决策方面。动态财务管理模式通过衔接各流程环节形成企业网状管理闭环,各部门之间协调与反馈更为灵活方便,工作效率提升,便于决策者制定发展战略及制定发展目标。动态管理不仅仅是局限于财务指标的协同反馈与处理,更多的是财务信息的系统化响应过程,而这一过程主要基于互联网实现,互联网数据具有传播速度快、更新效率高、时性强等特征,使企业财务管理长期处于周而复始的动态性管理中。

1.动态财务管理模式

动态财务管理模式是指在结果模拟基础上,创新化已有财务管理模式,属于是预测性管理模式。具体来讲,是通过已存在管理模式,借助于财务分析工具,使用动态管理指标对财务进行实时管理,以分析出影响财务信息的相关要素。动态财务管理模式侧重整体性分析,各项指标处在动态响应过程中,其净收益影响因子包括有经营总额、动态成本以及静态成本。动态成本存在于企业管理各环节中,在预测财务目标前提下,结合实际经营状况,确立合理的财务指标,并通过计算机处理工具以及动态分析算法,把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为动态管理研究方向,最后分析结果与预计目标差异,进行有效反馈的动态化管理。财务动态管理模式能够帮助管理者第一时间掌握企业发展状况,利于企业根据经营实际调整战略目标,而调整战略后的实际效果也可以实时反馈至管理者,然后做出二次调整,正是一个动态相应的重复性过程,但每次反馈都会出现不同结果,直至达到最终的理想状态。

2.动态财务指标

EVA与BSC是被普遍认可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广泛。两种体系均是通过动态化的财务指标分析完成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其中BSC在分析财务指标的基础上,还涉及其他相关方面的研究,如客户反馈、企业研发与创新等,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评测指标,评测结果更具说服力。在未来企业财务管理中,EVA与BSC体系结合使用将成为重要研究方向,一方面EVA体系可以直接对企业绩效管理与经营状况给出反馈,另一方面BSC体系可以针对局部细节问题(经营问题内因)、经营过程等给出有效分析。

3.动态企业财务与战略

动态企业财务包括动态响应机制、战略导向等要素,具有细节敏感性与整体全面性优势,可对企业经营中存在问题及面临危机进行有效预测。企业战略具有周期性与层次性特征,管理者战略目标将直接作用于战略调整,而动态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电子商务与财务管理模式融合后的产物,其可以给战略调整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与安全保障。电子商务背景下动态财务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建立起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对接,形成多部门财务共享局面,而通过财务数据分析结果,企业内部各部门可以及时找到问题,并制定出对应解决方案,缓解了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息偏差,利于企业内部协调发展。

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途径

(一)财务管理理念转变

从转变管理理念出发,重视无形资产(技术、知识等)投入,加大技术性人才储备。在转变财务管理理念方面,首先要对资本含义等理论知识进行学习,重点对资本构成、作用等要素分析;其次是强化知识资本认知,科学认识知识资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作用,并能找到增加企业知识资本的途径,确定知识资本与企业价值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是知识资本应用意识,重视知识资本的合理使用,让无形资本发挥出实效。

(二)财务管理机制创新

包括财务管理组织框架、操作流程、财务制度方面创新。电子商务时代下,企业组织逐渐向扁平化过渡,为适应这一变化,财务管理组织框架可结合网络型组织结构等改革理念,以此出发构建出更多科学化组织框架,并根据企业经营实际,进行有选择的管理改革,如知识管理层面,要一改以往知识流失严重、个体间相互独立的局面,通过知识管理,构建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平台,实现企业不同人才知识的有效集中与实时分享,从而有效保护企业知识免受人员流动干扰,促进企业经营稳定性发展。操作流程方面,有条件企业要密切关注科技动态,尤其是实用性强且可引入管理中的新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通过新技术使用对财务流程进行革新,坚持简化、实用性原则,对原始流程进行重组,确立最优化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制度创新方面,财务制度是财务管理革新的重要部分,其直接影响到财务框架与流程的改革效果,因此企业革新要从制度入手,对企业会计制度、试虻饶谌萁行重点研究。

(三)财务管理软件开发

软件是财务信息化管理实现的关键平台,因此财务管理创新需对管理软件进行不断优化与改善,要打破财务制度与管理思想等方面制约,根据企业运营实际,与软件开发商合作量身定制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软件,这就需要企业加大信息化管理投入力度,从资金与人力等资源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建议让企业兼具计算机知识与会计知识的专业人才加入到软件开发项目中,作为企业与软件公司连接的枢纽,及时反馈企业管理需求和软件成本,以求得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平衡。

四、电子商务时代下企业财务流程再造

财务管理信息化作为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在会计理论与实务层面,均表现出显著适应性。然而,财务信息化并不能对企业管理进行本质化革新,只有企业综合运用与管理需求,将信息化逐步引入到各管理环节中。只有实现了企业全局层面的管理信息化,财务信息化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效力,利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进步与共同发展。当下对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主要观点在于财务管理与企业供应链的有效衔接,以ERP系统为例。

ERP系统作为当下企业信息化管理重要实现平台,在我国企业信息化改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核心思想在于企业整个运作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具有动态性、整体性与功能性特征。弹性的功能模块涉及可以实现管理的动态化调整,提升企业事故应急能力与遇事应变能力。与ERP系统类似,企业会计流程再造同样需要从全局层面出发,通过对企业供应链中各环节(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进行集成化管理,提升企业整体性。在企业会计流程再造中,要通过整合财务管理与ERP系统,达到会计流程改造目的。另外,考虑到当下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在财务流程再造中可引入技术和员工结合、融价值法和事项法结合的方式。技术和员工结合方式中,人的重要性愈加体现,以现有研究成果分析,多数改革仅局限于技术层面,在此基础上实现财务流程再造,但是财务流程再造中仅靠技术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把人与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获得更为理想的改革效果。在电子商务时代下,会计信息化模式势在必行,而我国财务流程再造的基础理论框架需把融价值法和事项法融为一体,并将其作为引导思想,改善财务运作流程。如把审计作业转移到会计凭证之前,通过强化审计环节突出企业内控重心,对企业经营数据时效性给予有效监督,确保业务输出精确性。在财务管理模式革新中,要在引入ERP等企业管理系统前提下,以再造理论为引导方向,综合ERP与再造理论优势,并对融合了信息技术、融价值法与事项法的全新财务管理思想进行推广,助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组建。

【参考文献】

[1] 杨道衡. 电子商务时代动态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J]. 财经界(学术版),2014(21):13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