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风险防控措施十篇

时间:2023-06-04 10:02:48

工程风险防控措施

工程风险防控措施篇1

[关键词]公路施工;财务风险;防控措施

1 公路工程施工财务风险的辨别

1.1 投标阶段财务风险

工程投标决策是企业上层领导经营策略之一,属风险系数较大的经济活动,一旦决策失误或既定条件发生变化,就有可能形成投资风险,所以在该阶段财务风险体现在投标决策失误,投标价过低两个方面,在取得招标文件后,决策者是否进行投标对企业日后的生存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决策失误将导致企业陷入严重财务危机。

中标合同签订时,一些建设单位缺乏正确的合同观念用自己的强势地位,通过各种不合理的条款将工程风险与责任转嫁给施工企业,如把二、三类设计变更、非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不可预见的风险;同时一些建设单位利用企业急于揽工程的心理,往往向中标单位收取履约保证金或垫付工程款,就有可能工程完工后企业无法收回垫付资金风险。

1.3 施工阶段的财务风险

(1)融资风险:公路施工一般采取计量支付,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启动后一般需要1/10的流动资金来运作,企业为了减低财务成本,较多采用筹资方式是银行贷款,由于银行贷款大多是短期借款,而工程项目期限长,往往融资不能完成项目周转,企业可能导致续贷或新贷还旧债的恶性循环,甚至造成财务危机。

(2)成本控制风险:成本控制风险是某中可能预见的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这两个方面的总体反映,是对提高成本情况的发生所带来的危险和后果的一种综合性的认识。成本风险是施工企业一个重要的财务风险,公路施工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水平。

(3)进度、质量、安全风险:如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进度问题,业主势必根据合同补充条款对施工单位进行经济处罚;如果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势必返工,造成经济损失;当工程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势必理赔,造成经济纠纷从而影响工程经济效益。

1.4 工程竣工阶段的风险

工程施工竣工后,应当及时工程竣工验收、编制竣工决算,但业主为了拖延支付工程款不能按时决算,企业不能按时收回资金,增加了财务风险。①由于业主和设计的原因使得单项工程变更或调整不能及时批复,造成了财务支付滞后。②由于质保期为两年质保金不能及时到账。

2 公路工程施工财务风险的防控措施

2.1 强化财务管理职能和监控

首先建立风险责任制。公路施工企业应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责任制。企业法人是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应重点把握项目的投资决策,对每个项目投资作全面的了解,利用自己掌握的多方信息对项目的风险进行预测和判断。各部门应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对所了解的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将其报告给企业法人。其次是发挥财务部门的监控作用,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完善管理办法,规范结算纪律,增强防范风险意识,财务人员参与现场管理,预测财务风险,做好控制风险计划,落实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2.2 完善合同管理

为完善合同管理,公路施工企业首先要做到理智投标,然后认真评审合同。首先,理智投标。公路施工企业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掌握建设单位和项目有关背景资料,了解项目资金状况,判断该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接着必须在分析自己的施工能力、资金实力、人力资源、机械设备、成本水平的基础上设计标书。投标时只对所投项目认真调查研究,分析自己的际情况,量力而行,精确报价,才能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其次,严抓合同评审。合同签订前,企业各相关部门对合同的风险性要进行评估,防止合同中不利条款的出现,把合同隐患消灭在评审阶段。

在签订施工合同之后,施工企业需要对合同所依据的法律基础、承包人的主要任务、发包人的责任、合同价格、施工工期、违约责任、验收、移交和保修、索赔程序和争执的解决等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合同和合同分析的资料是工程实施管理的依据。合同分析后,应向项目各层次管理人员作合同交底,即由合同管理人员在对合同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解释和说明的基础上,通过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和各个工程小组学习合同条文和合同总体分析结果,使大家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内容、规定、管理程序,了解合同双方的合同责任和工作范围,各种行为的法律后果等,树立全局的观念,使各项工作协调一致,避免执行中出现违约行为,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

2.3 加强成本管理

项目成本由材料、人工、机械等施工现场工程直接费用和项目部间接费构成。成本风险是施工企业一个重要的财务风险,公路施工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水平。加强公路施工成本管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首先,优化施工方案。公路施工企业要认清当前不能及时供设计图、工程变更多、征地拆迁难、部分项目难以开工的特点,结合合同工期、施工现场条件等具体因素,优化施工方案,及时组织劳务力,及时做好操作人员岗前培训,及时配备施工机械设备,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其次,切实推行责任成本核算。责任成本不仅包括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还包括对收入的控制,不仅注重对工料机成本控制,还包括对安全、质量、工期、环保、征迁等各方面的控制。对责任成本按照:指标分解―指标控制―指标考核三个环节进行分解,层层分解到部、班组、个人。对于各项分解费用的节超要奖罚分明,真正体现责权利的统一,责任成本分解的过程不仅是增收节支而且也是逐步逐级降低财务风险的过程。

最后,加强对施工项目成本中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间接费用等重点项目的监控,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把成本费用控制在责任成本范围内。施工成本监控就是要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序的成本节约。

2.4 及时办理竣工结算

公路施工企业往往出现竣工项目结算长期搁置的现象,应该及时办理竣工验收,编制工程竣工决算,按照施工合同规定的时间办理决算送审。一定要保证“量”与“价”的准确合理,去虚存实,这样才能促进竣工工程款的回收。

首先,对于因业主原因或设计变更部分导致的停工损失、场地原因而发生的材料倒运等费用要及时进行现场签证,追加合同价款办理工种结算,确保取得足额结算收入,加速竣工工程款的回收。

其次,要重视索赔管理。索赔工作应是全部竣工结算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当工程施工中出现合同内容之外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引起工程发生事故或拖工期等情况时,公路施工企业要提出索赔申请,追补损失,做好索赔工作。公路施工企业应当重视索赔的实质和方法,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认真分析。

2.5 优化风险管理,构建收款制度

工程风险防控措施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风险防范控制

引言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对规模较大、风险较高、施工的期限长,建筑工程施工中容易受自然条件、人为条件的影响。如果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加强,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风险,从而使项目工程较好地运行下去。笔者在此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风险分为主观方面的风险与客观方面的风险。因为存在着很多的风险,要想使建筑工程施工更好地执行下去,就要加强施工管理风险的评估,探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风险防范措施。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风险定义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风险可以定义为: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因为不同原因而发生危险,结果造成施工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几率。建筑企业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企业,也就是因为其具有相对较大的风险性。

因为建筑工程施工具有流动性,从而使得工作者之间的配合相对变得困难,也使得机器与人员之间的配合不太协调,还极容易造成事故,使得施工者难以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使得原材料的质量难以控制,引起工程质量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难以管理得系统性。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的特点,让工程施工管理的工作更加困难,施工的质量也难以保证,从而很容易造成各种事故的发生。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地方大多是在野外,所以,受到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的可能性更大,一旦受到破坏就很难进行工程的修复与重建。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地在高空,施工者的生命受到一定的风险,同时,也会造成经过的路人的生命危险。如果遇到地质环境条件较差的建筑场地时,此时建筑工程施工比较难开展,而且极易发生事故。除此之外,由于建筑物的结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是处于较弱的状态,承受能力最低,只要有其它不利的条件,超重负载都会造成其损坏,也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风险来源

建筑工程施工有着自己的特点,在此可以将风险源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地震及地震引起的海啸,滑坡、山崩、泥石流、洪水等水文地质灾害,台风、暴风雪、严寒、酷热等气象灾害、人为的因素有建筑工程施工的设计问题,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错误,施工操作的失误等。

2.1自然因素

地震的发生会造成已建成的和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开裂、损坏、倒塌,造成脚手架塔吊等建筑机械和设备的破坏,从而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其引发的海啸也会造成很大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滑坡、泥石流发生时,大量土块、泥浆等形成一股洪流,所到之处,将建筑物和建筑机械设备等冲垮、冲倒,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如果建筑物是建在不坚固的施工地上,就会极易造成损坏。而且地震会可能带来洪水,就会造成建筑物损坏或倒塌,使得脚手架、塔吊等建筑机械设备塌掉,洪水还会使得很多建筑工程的管理变得混乱。

台风、龙卷风对建筑物和建筑机械设备的伤害极大,会造成建筑物的损坏,也会使得物体坠落从而酿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台风、龙卷风时常会有大雨,同样对人员有生命威胁。

暴风雪的严寒,会造成新浇筑的混凝土发生冻害,暴风雪、严寒带来的低温使钢材等变脆,此时施工人员很难开展工作。

炎热可能会造成混凝土质量事故,因为炎热会使新浇筑的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使得混凝土的强度降低,结果导致混凝土的质量难以保证。

2.2人为因素

人为的因素在建筑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存在不一样的因素。

在决策阶段,如果在地质条件很差的场地上进行施工建筑,就很容易受到地质灾害的影响,造成建筑物开裂或倒塌等后果,然而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就要加入资金已选择较好的场地进行工程建筑。

在设计阶段,如果设计计算错误、建筑结构模型有误等,会造成建筑物结构存在缺陷,从而使得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处于危险,一旦遇到其他意想不到的错误,就容易发生开裂、倾斜,甚至倒塌等事故,在建筑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不一样的风险。

在施工阶段,基坑开挖时,错误的维护方案和施上方法会引起基坑塌方,或引起周围建筑物的开裂;桩基施工时,错误的施上方法会引起大量挤压,造成附近地区的管线断裂,同时也使得周围建筑物开裂或倾斜;上半部建筑施工时,工程施工管理和操作的错误会造成混凝土的质量事故,钢材焊接的质量事故,会造成结构开裂、倾斜或倒塌;装修和设备安装施工时,施工管理和操作的错误也会造成不一样的质量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事件,结果引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在高空作业时,安全措施不周,或施工人员的疏忽和错误,会造成施工人员从高处坠落的伤亡事故,造成高空坠物而引起施工人员的伤亡,引起第三者的伤亡。

一般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在进行旧区改造时,常常需要先拆除原有的建筑物,再建造新的建筑物。拆除原有的建筑物是具有相当大的风险,特别是在人员特别多的时候,如果拆除设计的不好或建工施工人员不负责都会极易造成很严重的施工事故发生。

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根据据市场调研及本篇文章的相关介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选取合理的安全系数。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要较好地降低风险,就必须考虑安全系数问题,因为它能够保证建筑物或建筑施工机械零部件所要求的质量问题,也能保证建筑施工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施工管理的正常运作。在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和设计施工技术方案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既安全可靠又降低成本的相关原则,从工程安全与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益两个方面着手考虑,认真详细并且系统地进行辨别,从而选取合理有效的安全系数。

(2)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可靠性。建筑企业要提高建筑物和相关设备器件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完美指标,从而会较好地降低额定值、选用质量比较好的材料和进行维修保养等。

(3)进行安全监控管理。建筑企业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源进行严格的监控,比如可以控制某些相关技术参数的变化,让其避免危险指数,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风险,从而令建筑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项目的风险防范,在实际生活中找寻更好的风险防范措施,想出更有效的管理途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风险,使建筑工程施工得以顺利完成,让建筑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照.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以仙游县宝泉工艺产业园北宝峰安置区为例[J].江西建材,2015-11-30.

工程风险防控措施篇3

【关键字】分包;风险分析;资源共享;劳务培训

1 引言

建筑工程分包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之间建立的专业工程施工或劳务作业的承包发包关系。分包活动中,建筑施工企业是分发包人,建筑施工企业是分承包人。在确定分包关系后,需要签定分包合同,其工程施工交由项目团队管理执行。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公司掌握项目更为广泛的信息渠道,并使公司的采购发包管理更为规范和程序化,同时,也有利于公司对项目成本的宏观控制。但不足的是项目团队在执行中,容易造成信息不明,从而形成“难管”的局面,因此需要建立良好的管理组织架构和沟通渠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市场向完善的专业化分包体系发展是必然趋势。

2 建筑工程分包的风险分析

由于受到国情和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施工企业的工程分包管理和劳务分包管理给企业带来的集约效益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各种资源也没有实现有效的整合,粗放式的管理不仅没有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很好的释放,反而使管理中出现的混乱和无序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建筑工程分包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个方面:

2.1 分包合同签订不规范。一些项目的分包合同评审流于形式,过于简单,缺少相关人员的评审意见,并不同程度的存在未按规定对分包合同进行逐级报批、备案的现象,分包合同范本推行不广,所签订的分包合同条款不规范,缺少严密性。一些项目分包合同在争议的解决、履约保证金的交纳及农民工工资监管的条款方面缺少说明,有些合同条款前后不一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大部分项目部劳务分包合同中没有附带劳务花名册及劳务人员的有关资料:普遍存在着分包方先干后签,边干边签,甚至干了未签合同的现象。这些分包合同管理上的疏忽、缺陷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营风险。特别容易引起经济纠纷,造成效益流失。

2.2 分包方选择不规范。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内部资源市场,多是项目部各自为政,分包方跟着项目经理走的情况比较普遍,并没有在施工企业内部实现资源共享,这使得新项目对分包方的选择范围非常有限,市场化程度不高

2.3 以包代管,失去掌控力。在分包管理中,分包合同订立后,总包单位误认为分包工程应由分包方自行处理和承担,与总包单位无关。就目前实际而言,不少分包单位总体素质不高,人员构成流动性较大,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存在很大的隐患,总包单位必须重视分包管理。项目监管及过程控制不到位,造成项目履约弱化,项目部门被分包方牵着鼻子走,受制于人。

2.4 存在违法分包和非法转包现象。目前,《建筑法》、《招投标法》等对工程分包存在很多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少数施工企业为赚取管理费而将所承包的工程违法转包货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转包他人或再次分包。工程由转包方进行施工,从而给总包合同的工期、质量和安全等方面带来很大的风险,给工程相关各方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5 施工分包结算不规范。由于在工程分包、劳务分包中缺少规范化管理,分包方当事人的利益分配没有建立在规范的合同管理之上,从而导致分包结算不规范的现象,例如超结算工程款得现象、项目为建立对内对外结算对比台账或更新不及时、个别项目单价未经测算或未按程序进行审批等现象,从而成为分包管理的风险因素之一。

3 建筑工程分包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为防范建筑工程分包管理中的风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建立健全劳务分包市场竞争机制。目前,我国的各种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没有得到充分发育,市场机制不健全,缺乏正常的竞争环境,从而造成工程分包中出现各类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工程分包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工程分包信息的公开,面向社会筛选有信誉、有实力的分包队伍,并对分包队伍以往的工作业绩和专业评价,对分包队伍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各项指标进行评定,并通过这种公开、公平竞争机制,选择真正有实力的分包队伍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确立健全的劳务分包市场竞争机制,可以使施工企业对分包队伍情况更加了解,便于资源的整合,同时,在选择分包队伍环节上可以有效避免因项目经理话语权过大而出现的无序竞争现象。

其次,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平台防止以包代管。由于施工企业对分包方的情况缺乏实际掌握,只是简单的一包了之,对于分包商来说,总承包与分包商之间只剩纯粹的经济关系,从而导致一包代管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工程分包出现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建立一个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做到重要的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共享,通用的技术资源共享,使施工企业了解到分包方在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所需的技术支持、工程质量、工程安全、工期等第一手信息,从而保证对分包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作出反应,切实减少安全隐患,加强对分包队伍的控制力,同时也可实现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各种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节省生产成本开支,增加合作的向心力。

第三,重视分包队伍合理的利益诉求。由于总承包方与分包商所处的立场、地位的差别,双方的合作存在着一种隐含的经济利益上博弈因素,存在一个的经济效益平衡点,一旦突破双方利益的临界点,双方合作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分包方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实现获取利益,如忽视安全隐患,克扣工人工资,偷工减料等,严重的还会引发各种劳资纠纷,给施工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和社会负面影响。因此在分包队伍管理中,不可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市场情况,给予分包队伍一个合理的利益诉求空间,这样才能保证合作双方能够形成较为稳定的关系,从而将双方博弈的利益所带来的反向力降到最低,这种适度的利益让渡不仅是总承包方与分包方之间合作的有效保证,同时也是企业自身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

第四,建立劳务队伍合作培训基地。随着我国城市多元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并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力量。承包方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一方,必须在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劳动力资源,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和各项管理等方面的落实情况。针对目前我国劳动力资源价格不断上升的现状,施工企业应该通过横向合作的方式.建立自己的专业劳务队伍合作培训基地。这样既可减少农民工的无序流动,增加农民工各种职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同时义可以为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合作培训基地的建立可以视为一个调节阀,根据施工企业的市场战略.来决定培训规模的大小、培训的工种、培训的层次,做到有备无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总之,建筑工程项目引入分包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取合理的风险应对措施,完善工程分包管理,才能选好、用好、管好分包队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荣素.工程项目分包规范化管理及风险控制[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年,第6期:75-77.

工程风险防控措施篇4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F7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2

建设工程合同明确了业主和承包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约束双方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行为。而随着工程规模的扩大,工程的周期变长,材料消耗变多,施工会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这也加大了合同管理的难度。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降低合同管理风险,必须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加强合同风险管理的意义

一个建设工程中会涉及到多个市场经济主体,这些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平竞争。合同是联系各方经济主体的重要纽带,做好合同风险管理,可以有效保证各方经济主体的权益。

当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涉及到的经济主体多时,各方经济主体就极容易发生矛盾纠纷,而合同则对各方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所以说,良好的合同管理可以化解纠纷,促进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加强合同风险管理可以保障各方经济主体的权益。在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中,各方经济主体都承受着一定的风险,市场上的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带来投资的失败。因此,做好合同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预测风险、防范风险,保障各方经济主体的权益。

二、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1.承包商资质风险。在签订合同时,承包商必须出示有关证件,证明其具有施工企业的资质,证明其有能力承包某工程项目,这样才能具有承包的资质,否则的话就会带来一系列的法律纠纷。比如说:如果承包商不具有施工企业的资质,只有工人的资质,为了获取该建设项目,通过其他具有施工企业资质的企业与业主签订合同然后再转包,这样就会给该工程项目带来极大的风险,可能带来严重的法律纠纷现象。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承包商的资质风险就是说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有可能出现不合格的合同主体。不合格合同主体的出现,不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工程进度、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而且,也不利于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2.合同文本风险。为了促进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和建筑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了建设工程施工的合同文本。在合同文本中,明确规定了业主与承包商的权利与义务,明确规定了双方所应承担的风险。但是,在实际建设工程中,许多企业为了规避风险,逃避责任,没有完全按照合同文本的有关规定来签订合同,在合同中,有许多表述不清晰、模棱两可的地方,或者说是有些文字的表述有歧义,有多种理解,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这样在实际施工中就有可能带来矛盾纠纷,带来合同职责履行的问题。所以说,合同文本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在文字的表述上讲究咬文嚼字,任何一丁点的内容都要规定得详尽具体,不能引发歧义。

再比如说:在合同的商讨签订过程中,由于市场上的施工企业众多,业主有时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自身投资风险,往往会对承包商提出诸多不合理要求,在合同的制定中只提承包商要履行的责任,却不提承包商享有的权利,不提有关索赔内容。承包商一旦签订这种不平等合同,那么就会给自身带来极大的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招投标风险。招投标制度在我国已日渐成熟,国家也已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了招投标的地位,明确规定在建设合同的签订中必须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行。尤其是在规模大、周期长的建设工程项目中,必须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行合同的签订,促进市场公平竞争。而招投标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出现一点差错都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比如说:招标文件中存在漏洞,那么就会给合同的签订、施工阶段带来一定的麻烦。由于法律还没有明确规定招投标的工作流程,需要企业去摸索,这样就会给合同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

三、合同管理的风险防控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一席生存之地,必须做好每一个工程项目,而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做好合同管理的风险防控有利于降低整个工程项目的风险,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加强对承包商资质的管理。为了避免出现不合格主体的现象,必须加强承包商资质的管理。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选择有资质的承包商,杜绝恶意压价。同时,为了避免承包商的转包,必须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禁止转包,规定哪些项目必须由承包商来完成,比如说:规定建筑的主体结构必须由承包商完成。再规定其他的一些项目可以分包。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业主和工商部门人员要对承包商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严肃处理承包商的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效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2.积极探索工程招投标的工作流程和细节。虽然已经确定了招投标制度的地位,但是,却还没有明确规定招投标的方法和形式。所以说,在开展招投标工作时,必须考虑到业主和承包商双方的利益,建立招投标的原则。企业要根据以往招投标工作的经验和工程项目的特点积极探索出招投标的工作流程和细节内容,加强招投标管理工作。

3.推行计量清单计价模式。实行计量清单计价模式可以有效保证工程质量,可以有效做好造价控制,保障业主与承包商双方的权益,有利于建设工程的合同管理。建设单位应尽快研究出与合同管理相配套的计价方法,降低合同管理风险。

4.制定合理的合同示范文本。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建设工程的经济主体会出现跨国界的现象,于是在合同管理上也要与国际接轨,努力协调各方的利益。制定出合理的合同示范文本,使合同的签订和内容符合法律规范,可以避免出现合同纠纷现象。而且,制定出合同示范文本有利于明确规定各方经济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提高合同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合同的质量,避免出现错漏或歧义现象。

5.加强合同管理的法律意识,减少纠纷。业主与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必须有高度的法律意识,对合同的条款进行反复推敲,反复琢磨文字的表述,确定文字表述明确、清晰。实践证明,许多合同纠纷的产生都是因为违约责任的不清楚。因此,双方当事人要重点分析违约责任和违约条件。承包商要尤其注意合同的合法性,保证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合同的严密性。尽量减少或杜绝纠纷的产生。

6.建立全方位的合同管理网络。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合同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提高了,合同管理的内容延伸到企业的各个层次和角落中。因此,企业应根据合同管理的内容建立全方位的合同管理网络,有效促进合同的全面履行。建立合同管理制度,监督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审查合同的合法性,总结合同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并根据合同管理的内容形成一套严密的岗位制。以法律顾问为核心,在企业领导者的带领下开展各个环节的合同管理工作。同时,合同管理还要积极配合国家工商部门的监督。

7.做好合同以及相关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好合同及相关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能有效保证合同全面履行。合同管理人员要及时收集整理合同文本、相关资料文件,并将资料整理归档。当发生矛盾时,这些资料就可以作为原始证明,是有效解决纠纷现象的法律武器。尤其是在大型建设项目中,工程周期长、涉及人员多,在不同建设阶段会产生大量不同的资料,许多矛盾的协调、问题的解决都要依靠这些资料来解决。因此,合同管理者必须重视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运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全面跟踪合同的履行情况,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发展。

8.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高素质的合同管理人员可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可以减少法律纠纷,可以降低合同风险。因此,企业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

四、结束语

合同管理已经成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提高合同管理的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晓春.浅谈建设工程合同的管理及控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3).

[2]唐健,邵成俊.加强合同管理,防范合同风险,维护企业权益[J].水力发电,2012(7).

[3]苏阳.浅议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与防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7).

[4]田珊.MC模式下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9.

工程风险防控措施篇5

关键词:外部市场 廉洁 管理 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2.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409-01

廉洁风险防控管理是将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际,针对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化中的腐败行为,采取前期预防、中期控制、后期处置等措施,依托计划、执行、考核、修正的PDCA循环管理机制,对预防腐败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近年来,外部项目单位在廉洁风险防控管理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和实践,也见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着单位之间发展不平衡、风险点查找不够全面、防控制度不规范等问题,亟待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持续推进外部项目和谐有序发展。

一、外部项目廉洁风险防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存在着误区 个别项目单位负责人,误认为只要平时抓好安全生产和廉政教育就行了,没必要花那么大精力搞廉洁风险防控管理;个别岗位人员存有找风险就是找自己问题的狭隘认识,工作积极性不高;少数干部职工,尤其是与人、财、物业务不甚密切的岗位人员还存在着“我无权,所以我无风险”的惰性思想,查找风险的主动性不够。

2.各项目单位之间工作开展不平衡 就整体而言,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在各项目单位之间能够扎实推进,干部职工的风险防控意识也有了很大提高,但项目与项目、部门与部门、岗位与岗位之间发展得不平衡,存在着风险点查找、防范措施完善、防控机制建立等进展程度的差异。

3.廉洁风险防控制度不规范 尽管外部项目单位都能按照廉洁防控管理工作有关要求,制定廉政风险教育、预警、监督等制度以及业务流程和考评细则,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细则不量化,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甚至有的单位防控制度是“比葫芦画瓢”,结合单位不紧密,无单位特色。

4.廉洁防控管理监督还不到位 有的项目单位风险预警、及时纠错、内外监督、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需通过完善监督手段,将风险防范措施上升、现有反腐倡廉制度固化,尽快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及时纠正不廉洁行为。

二、原因剖析

1.个别单位重视不到位 因有的项目单位对廉洁风险防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与生产经营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有的组织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甚至有的走过场,喊在口头上,做表面文章,工作推一推,动一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

2.个别岗位员工对查找岗位风险点有顾虑 因认识不到位,有的个别职工对查找风险点有思想顾虑,认为自己在给自己“找茬”,只从安全风险和外部环境查查就行了。这就要教育引导员工深刻认识开展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对推动项目工作的重要性,是保护干部,促进干部健康成长的重大举措,是真正为党员干部编织起的一道廉政“保护网”。

3.风险防范措施不完善 因廉洁风险点查找得不准、不全,风险防范措施制定不完善,就会导致岗位职责不明晰、业务流程不优化,工作制度不能全方位覆盖,对过程和行为缺乏有效的制度制衡,就有可能造成行使权利失控,行为失范的廉洁风险。

4.防控机制建立有个过程 外部项目单位都建立了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和后期处置办法,形成了内部管理有制度、岗位操作有标准、出现问题能修正、事后考核有依据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但对于深化风险防控措施、固化反腐倡廉制度,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还需有个渐进的过程,各项目单位应逐步健全和完善。

三、确保“三个到位”,构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稳固基础”

1.工作部署到位,奠定组织保障基础 各项目单位应把推进廉洁风险防控制度建设作为推进项目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全面部署,高效推进。结合行业特点及自身经营管理需要,从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五种廉洁风险类型进行认真剖析,着眼于党员干部、重点岗位反腐倡廉风险点,健全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完善机构,加强组织领导,项目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对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总负责,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工齐抓共管、纪检监察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为构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奠定组织保障。

2.全员查找风险到位,构建网络体系基础 各项目单位应按照分级分层、全员查找的原则,全面开展梳理。认真开展“回头看”,列出班子成员和重点岗位人员的权责清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或业务运行流程图;标出关键环节,注明廉洁风险点,明确风险内容和防控措施,对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再梳理,对廉洁风险再排查,对防控措施再完善。项目负责人重点查找在重大事项决策、工程招投标、成本支出、廉洁从业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重点部门、岗位人员主要对照岗位职责、业务分工、关键环节、工作制度,查找在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管理人、财、物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通过自己找、群众提、领导点、互相查、民主评“五步法”,确保廉洁风险点查全、查深、查透、查准,全方位构建各层面、各岗位的廉洁风险防控网络体系。

3.制定防范措施到位,夯实管控制度基础 外部项目单位在梳理完善工作职能、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对分析查找的廉洁风险点,科学划分为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不断细化防控措施;根据廉洁风险的特点和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防控措施,确保廉洁风险的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处置的动态管理处于可控和在控状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健全廉洁风险防控机制保证权力健康有序地运行。建立考核评估制度,实施动态跟踪考评。开展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健全干部廉政档案,开展警示提醒、诫勉谈话和纠错工作,加大风险防控制度建设责任追究力度,切实建立起防控廉洁风险的措施防线,确保反腐倡廉建设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迟连翔. 中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构建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工程风险防控措施篇6

关键词:国防科技工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E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3)04-0027-04

一、风险管理的背景及国内外发展情况

风险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它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其实质是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消除风险导致的各种潜在的事故后果。

风险管理问题最先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主要指企业为控制偶然损失而作出的有组织的集体努力,是企业管理功能的延伸,并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引起美国工商企业的重视与推广,并成立了全美范围的风险研究所、美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协会等专门研究机构。此后,风险管理得到了蓬勃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各企业中均设有风险管理机构,专门负责风险的分析和处理方面的工作[1]。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合作的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的研究领域也得到了大大拓展。美国在国防领域的风险管理已经趋于成熟,并在《国防部弹药和爆炸品承包商安全手册》(DoD4145.26-M 2008)第11章专门提出了风险管理的要求[2]。

我国的风险管理的研究及实践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后期,风险管理的知识开始进入中国,90年代初,外商率先在工程项目中使用风险管理。目前,我国石化行业已经大力开展了风险管理,并于2005年颁布了行业标准《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推荐作法》(SY/T 6631-2005)。因石化企业大规模连续性生产,且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性,促使石化企业十分重视风险的控制并形成一套自己特色的风险控制程序。在中石化系统内各企业对风险的控制通常采用分级控制。如镇海炼化公司(简称ZRCC)将风险分为公司级重大及不可容许风险、部级重大及不可容许风险,分别制定“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相关执行部门根据措施要求实施控制和改进。ZRCC重大及不可容忍风险的控制改进措施分两类:一类是通过新建、改建、改造等消除、降低或控制风险的技术性措施;另一类是通过制修订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制定并落实监控管理措施,制定、落实应急预案,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强化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等的管理性措施控制风险[2]。

二、国防科技工业实施风险管理的意义

及主要内容

1.国防科技工业实施风险管理的意义

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实施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降低事故风险

国防科技工业是一个固有高风险行业,其科研生产中涉及的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大多具有燃烧爆炸性,如果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破坏。科研生产中发生的无数事故给人们带来了惨痛经历和血的教训,同时也给人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因此,对国防科技工业产品研制、生产、运输、使用、储存、销毁等全寿命周期实施风险管理,使安全管理从被动防护变为主动预防,从源头上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降低事故隐患和存在的风险。

(2)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可以保障武器装备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安全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关乎国家安全。一旦出现燃烧爆炸重特大事故,将严重影响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实施,影响到国家战力保有。这是国防科技工业有别于危险化学品、矿山等一般高危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国防科技工业实施风险管理,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事故发生的严重性,有利于武器装备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安全。

(3)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可以寓军于民,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国防科技工业涉及的各种燃烧爆炸品,在民用爆炸品、烟花爆竹、石油化工等一般工业领域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应用,这是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特性的具体体现。国防科技工业实施风险管理,将从本质上提高燃烧爆炸品科研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水平,从而可以间接提高这些领域的安全性,具有很强的辐射效应和溢出效应。

2.国防科技工业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与一般行业的风险管理过程类似,国防科技工业风险管理过程也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个方面。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即识别燃烧爆炸品科研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及风险因素,对它们的特性进行判断、归类,并鉴定其风险性质。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根据国防科技工业的特点,其科研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类别有:燃烧爆炸、中毒、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起重伤害等。但不同的物料有不同的性质,具体分析时可以根据实际危险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识别。

1)风险识别的要求

风险识别必须全面充分,应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就是从厂址、总图、物料、工艺、设备、建筑结构、电气、消防、暖通、作业环境、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纵向到底”就是对于每个方面要彻底识别出所有的风险源和风险因素。

2)风险识别过程中需掌握的主要技术

风险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对产品的危险特性和事故发生的机理进行研究,掌握产品的物化性质和灾变机理,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找出关键的风险因素;其次要对产品进行危害分级研究,为下一步风险评价打好基础。

(2)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的过程。在分析和评价风险时,既要考虑风险所致损失的大小,又要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由此衡量风险严重性,然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定社会对风险可接受的程度。

国防科技工业主要涉及的燃烧爆炸危险性,许多风险评价方法不完全适用。例如,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法(道化法),英国帝国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毒性评价法(蒙德法)等定量评价方法适合于化工生产装置及过程,不适合军工火炸药及其产品生产过程。目前,适用于国防科技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方法(SCL)、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事故树分析法(FT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及我国自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于火炸药及其制品危险源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方法(BZA-2法)等。其中,BZA-2法综合考虑了物性、物量和工艺、设备等人、机、物、环境的众多因素对安全性的影响,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单位的安全现状和今后改进的方向,为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及选择安全投资的方向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3]。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评价还主要停留在定性、半定量的水平上,尚不能相对准确地给出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主要原因是缺乏物料、产品等的基础参数,无法建立正确的模型,无法进行参数选择,因此需要大量开展火炸药及其制品基本安全参数测试、分析与研究工作,充分了解各种事故发生的原理,并以此为依据大量开展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工作,开发出更多适合国防科技工业特点的风险评价方法。

(3)风险控制

通过风险识别、评价,就可以获得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的严重程度,从而得到具体的风险数值。将评价出的风险数值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就可确定危险等级,进而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控制在人们可接受的水平。风险控制的原则是:

1)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对风险的实际控制程度和效果,应与工厂的运行经验和能力相适配,并应遵循消除、预防、减弱的思路。

2)对于不可接受风险,需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使其达到可接受程度。

3)对于可接受风险,则应继续保持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使之处于监控状态,防止其风险增大以至超出可接受范围。

风险控制措施的出发点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减小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降低风险的严重程度。风险控制一般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4]。

风险控制的技术措施包括:

1)采用本质安全设计,尽可能从源头上消除危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化工艺、生产中以无毒无害物质代替有毒有害物质,实现自动化连续化作业、人机隔离等。

2)当消除危害因素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害发生,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风装置等。

3)在无法消除危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应想法减弱危害的程度,如局部通风排毒、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措施、减震装置、消声装置等。

4)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如防毒服、各类防护面具)等。

5)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设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6)当事故难以避免时,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如消防雨淋系统、紧急疏散措施等。

风险控制的管理措施包括: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职责。

2)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使全员得到及时合理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等。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国防科技工业本质化安全技术匮乏,手工作业较多,自动化连续化水平较低,预防性措施不足,对各种危险源的控制主要以安全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为主,这些均导致国防科技工业风险控制手段单一、工程建设防护不当或防护过当,造成事故风险增大、大量宝贵土地资源及资金浪费,控制效果不佳。急需我们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结合差距,针对性地开展风险控制措施的研究与开发。

三、国防科技工业实施风险管理建议

风险管理的思想出现以来,在各行业各领域不断应用、不断实践、不断提高,至今已经成熟,大量的实践也己证明了这种管理体系和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但在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应用管理上,由于科研基础落后,切实深入开展风险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在国防科技工业顺利开展风险管理,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其一,大力开发本质安全技术,提高产品研制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程度,通过实现生产过程连续化、自动化、遥控化及人机隔离,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

其二,积极开展安全预警及在线监测技术,及时准确地检测出关键参数的临界值并发出预警,采取有效措施以防事故发生。

其三,积极开展军工燃烧爆炸危险品安全技术基础研究,建立全面的危险品基础数据库,建立危害分级标准、风险评价方法标准、风险控制措施评审规范等风险管理标准体系,为国防工业风险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标准保障。

其四,积极开发适用于国防科技工业的风险评估手段。由于国防科技工业生产的特殊危险性,尽管目前我国兵器工业安全管理部门已创立了适合于火炸药及其制品危险源的评价方法(BZA-2法),填补了我国军工和火炸药生产和使用过程定量评价的空白,并在相关企业的危险源评估、安全技术改造等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该方法比较复杂,操作性有待提高,使用范围还有待拓展,需要研发更多的科学性、实用性强的适用于国防科技工业的风险评价方法。

其五,大量开展爆炸分析与评估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我国在这方面仍处于空白,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等手段,集中优势人才,大力开发爆炸安全分析与评估软件,为爆炸物风险识别与评估提供有效的手段。

其六,大力开展安全防护技术研究。防护技术是提高军用爆炸物安全性的关键性技术之一。目前,国外针对军用爆炸物开发的防护技术主要包括泄爆技术、水雾抑爆技术、超高速灭火技术、防冲击波技术等。这些先进防护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危险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我国要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研发经济可行的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安全防护技术,为国防科技工业安全生产提供切实可行的、更加完备的风险控制措施。

其七,建立完善的风险监管体系,使风险管理落到实处。事故的预防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其他较好的物质技术手段作保障,还需要从制度、体制上健全风险监管体系。加强战略研究和顶层规划,将风险管理体系化,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与展望

国防科技工业应根据自身的特性,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强安全技术基础研究,建立并积极推行符合自身实际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增强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范的科学性和预防性,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危险品全寿命周期的风险管理,降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破坏的风险,提升社会和经济效益,保障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国家安全。

参考文献

[1]周春生.企业风险与危机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5-26.

[2]杨源,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全过程方法探讨[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5(6):32-36.

工程风险防控措施篇7

一、全力营造良好氛围,扎实推进廉防工作

为开展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我镇积极营造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努力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我镇先后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县有关廉政建设工作的文件和规定、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党员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等相关制度。通过学习,领导干部职工进一步提高了认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了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上来,达到了以制度保持党员干部的清正廉洁、从源头上防治腐败行为发生的效果,为预防和控制领导干部职工工作失误奠定了基础。二是组织领导到位。为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夯实清正廉洁的作风基础,我镇迅速成立了以镇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镇委组织委员、镇委宣传委员为副组长,各办公室、镇辖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各村(居)委会书记为成员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研究和解决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的相关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公室,主要负责协调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日常事务性工作。三是宣传教育到位。我镇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召开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动员会,会上通过讲案例、摆事实、传达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精神及内容,深入宣传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外,我镇还通过印制文件资料、设置宣传栏等形式,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廉政风险预防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自觉参与到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中来,主动查找廉政风险点,有效地防止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科学制定工作方案

按照上级要求,通过党政班子联席会议讨论,并在广泛听取干部职工对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镇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实施范围、工作要求,确定了动员及自查、廉政风险评估、制定防控措施、廉政风险监管、总结提高五个工作阶段,以确保有序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同时,在明确了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后,还在一定范围内向干部职工征求了意见,进一步对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

三、编制职权目录,绘制权利运行流程图

编制职权目录和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是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按照县编委办及本单位的“三定”方案等文件要求,我镇从党委、政府以及党政内设机构、社会团体、各村(居)委会的职权名称、内容、行使主体、实施依据等方面入手,进行了目录的编制和调整。根据《关于认真做好编制职权目录和绘制权利运行流程图的通知》(防控办[2013]2号)要求,我镇本着“合法、简单、明了、便于操作”的原则以及“谁清理、谁编(绘)制”的原则,充分考虑职权运行的关键步骤和环节,按照职权流程程序,梳理职权清单,由负责清理的内设机构编制绘制,完成了《权利运行流程图》和《职权目录》的制作,经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初审后,报单位领导小组审定。汇编成册置放于信息查阅场所,并通过上墙、传阅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社会监督,同时也让全体干部职工为岗位风险排查工作做好了准备。我镇还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修订完善权力运行流程,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四、排查风险点,评定廉政风险等级

我镇采用群众评议、领导点评、案例分析和组织审定等方法,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内外结合等方式,以领导班子成员、关键岗位责任人和内设机构作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重点对象,从履行岗位职责、执行管理制度和部门管理权等方面认真分析岗位特点和容易产生风险的环节,全面排查出权力运行、制度机制、思想道德、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如重大事项决策、大额资金使用、公务接待管理、干部任免等。在充分排查风险点的基础上,根据权力的重要程度、自由裁量权的大小、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等因素,将风险等级划分为“高”、“中”、“低”三级,并在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单位内部和社会的监督。同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对一”防控措施,明确岗位和内设机构廉政风险点由分管领导把关,单位和领导班子成员廉政风险点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把关,所有风险点最终都要经过防控领导小组审核。经过统计确定,岗位廉政风险点为54个,其中高风险点20个,中风险点33个,低风险点1个;内设机构廉政风险点为48个,其中高风险点23个,中风险点24个,低风险点1个;领导班子成员的廉政风险点为59个,其中高风险点26个,中风险点31个,低风险点2个;单位廉政风险点为41个,其中高风险点18个,中风险点19个,低风险点4个;风险点共计202个,其中高风险点87个,中风险点107个,低风险点8个。完成了《单位廉政风险排查登记表》、《内设机构廉政风险排查登记表》、《岗位廉政风险排查登记表》、《领导班子成员廉政风险排查登记表》的填写,汇总后通过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

五、制订防控措施,构建廉政防控机制

在确定主要风险点的基础上,按照镇廉政建设总体要求,通过明确岗位职能职责,进行风险的辨别和评估,提出风险预防措施,构建本单位廉政防控机制。一是分类制订防范措施和内控制度,二是按照廉政风险防控要求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工作制度,三是及时补充尚未建立的制度。同时,确保各项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充分汇集民智、反映民情和体现民意,切实做到风险定到岗、制度建到岗、责任落到人。经过多方征求意见,我镇共收集整理了多个风险点提交审核,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项管理制度,为后期风险点的防控提供了重要保障。另外,在认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还填写了《单位廉政风险识别和防控措施表》、《内设机构廉政风险识别和防控措施表》、《岗位廉政风险识别和防控措施表》、《领导班子成员廉政风险识别和自我防控表》,共完成廉政风险防范措施表24份,根据不同等级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202条,同时还根据行政职能转变、职责权限变更、法律法规调整等,及时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内容和措施,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有效防止了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六、注重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工作

制度建设是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规范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措施。我镇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作风建设制度》,完善了《领导干部接访工作制度》、《公务车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30项内控制度,并进一步增强了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全力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将廉政准则、党风党纪等制作成《廉政短信》向全镇领导干部职工发送,及时发出廉政预警提示,防微杜渐;同时将我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吃拿卡要整治工作这两个重点领域结合到廉政风险防控当中,采用主动承诺、自我约束的模式,制定了《镇领导班子个人廉政承诺书》、《镇整治“吃拿卡要”公开承诺书》,要求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签订廉政承诺书,将所有的公开承诺书以及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岗位、内设机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表张贴在醒目位置,公开监督举报电话、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广泛争求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强化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制度,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对防控工作推进不力、措施不到位、敷衍塞责的提出批评,促进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建立防控长效机制。

七、取得的主要成效

我镇自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以来,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领导高度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坚持在思想作风建设上突出一个“提高”。为了使全镇干部职工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我镇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学习廉政风险防控会议精神,明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采取讨论、座谈会的形式,使干部职工切实意识到了风险就在身边、就在岗位上,从而提高了全体干部的思想认识。二是坚持在查找风险点时突出一个“全面”。我镇采取领导带头查、组织评估审查等措施,认真填写廉政风险排查、风险识别以及防控措施表格,并围绕党务、政务、审批工作等各个流程全面查找风险点。同时,把查找风险点的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廉政风险防范寓于各项工作之中。三是坚持在监督检查中突出一个“严格”。我镇把严格督查作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核心内容,坚决落实廉政建设相关规定,严查严管,让廉政风险防范措施接受全体干部职工监督,切实加强对内设机构、岗位、领导班子成员廉政风险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工程风险防控措施篇8

一、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现实意义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中的一项新举措。探索和建立该机制,使其充分发挥效力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行业发展赋予的新课题。当前,交通运输行业正处于新一轮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资金投入大、权利运行环节多、社会关注度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廉政风险考验。大力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研究,以创新的思维和措施更加有效地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降低廉政风险,保证工程优质、资金安全、干部廉洁和群众满意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新举措。目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中存在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抓、认真抓、长期抓的自觉意识;认识模糊,“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比较突出;工作存在局限性,缺乏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各项业务工作结合的有效载体,导致“两张皮”。因此,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实效性和创新性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廉政风险控制机制突破了传统思维和旧有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和控制理念,以简约、全面、准确的模式清晰勾勒出每个工作环节涉及的风险点,覆盖了权利运行的全过程,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党风廉政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求。

(三)开展廉政风险控制机制建设是提高管理效能的新途径。通过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有助于细化工作环节、优化工作流程、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执行,从而规范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

二、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措施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以“查找、防控、督查、评估”等环节为核心,有效识别工作中各个环节已经构成或可能构成的岗位廉政风险。从体制、制度和实际运作入手,寻找积极预防的途径,形成操作性强的防控模式和规范化的处置措施,牢牢控制和及时消解岗位廉政风险,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应从“查”、“防”、“控”三个环节入手,遵循全面查找、科学评估、超前预防、务求实效的基本原则,着力形成“风险信息收集――分析评估――风险预警――跟踪反馈”四位一体的工作流程,做到查找准确、预防有效、控制有力。

(一)以“查”为基础,找准廉政风险点。一是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明确排查范围和内容,从岗位职责、部门分工、业务流程、体制机制、思想认识、外部环境等方面,有计划有组织的深入排查存在的廉政风险点,突出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重点排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易产生腐败行为的廉政风险点,确保查准、查全、查深。二是准确区分风险等级。在排查风险点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风险发生机率或危害损失程度确定风险等级,并做好登记汇总。三是抓好公示。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进行公示,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改和完善廉政风险点。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干部员工自觉参与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二)以“防”为重点,健全风险预防措施。一是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已有制度的约束力,通过制度的刚性制约作用,降低廉政风险的发生。同时,根据廉政风险点梳理的结果,及时补充、修订和完善制度,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制度体系。特别是对于高风险环节,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保证权利在制度约束的轨道上运行。二是强化教育。以廉政风险点为教育摹本,以查促学。通过引导广大干部员工进行自主排查、相互排查的方式,使干部员工对廉政风险有一直观的认识,进而做到自觉规避。通过对廉政风险点的讲解、学习和讨论交流,深化干部员工对廉政风险点特别是自身岗位廉政风险的认识,进而强化廉洁自律意识。三是根据具体岗位廉政风险,制定相应的规范措施。在廉政风险点排查的基础上,分析工作环节和流程出现廉政风险的原因,制定针对具体岗位和环节的防控措施。

(三)以“控”为保障,确保风险防控实效。一是强化监督检查。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进行实时动态监督,设置重点监察点,加强对关键环节和岗位的监督检查,准确掌握各个风险点的风险等级变化和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实施效果。二是及时化解风险。通过监督检查和廉政风险信息分析,及时发现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并向有关岗位和个人发出预警信号,运用督导、纠错、诫勉谈话、责令纠错等措施,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化解廉政风险。三是做好跟踪评估和补充优化工作。廉政风险控制体系是一个动态体系,因此要做好对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及运行质量、效果的跟踪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对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及时进行更新、补充和完善,不断优化体系的防控功能。

三、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在表现形式上应避繁就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表现形式应该一目了然,多采用图表的形式,简化说明文字,增强直观性,使操作者容易入脑入心。

工程风险防控措施篇9

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管理体系的简称,HSE管理体系要求组织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以便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它强调预防和持续改进,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激励机制,因此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之一。

运用HSE体系管理方法,通过梳理岗位职责,排查廉洁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加强制度建设,构建起“岗位履职有标准,风险防控有措施”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机制,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逐步建立起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使教育引导更富成效,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权力运行更为规范,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惩防体系建设得到有力加强,增强员工岗位廉洁风险防范意识。

一、廉洁风险防控对象

廉洁风险防控对象是全公司所有工作岗位。重点岗位是公司各级领导人员、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和涉及人、财、物、事管理等重点岗位人员。重点领域是涉及“三重一大”事项以及财务资产管理、物资采购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人事管理等领域。重点环节是突出对各业务流程的关键节点、公司内控的薄弱环节进行防控。重点任务是将廉洁风险防控与完善公司内控体系和管理提升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权力运行风险防控机制,降低和减少廉洁风险。

二、HSE在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工作中既要坚持全公司各岗位全面覆盖,又要突出重点,分析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权力点,逐项查找廉洁风险点,分级分类制订针对性的防范控制廉洁风险的措施,编制业务流程,建立相应的防控制度和监督体系,形成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机制。

1.梳理职权目录,绘制流程图

参考公司内控管理,以及HSE体系管理工作成果,结合工作职责,全面梳理单位、内设机构、岗位的职责,对遗漏的部分进行补充完善,梳理出各岗位职责中牵涉到人、财、物、事的岗位权限,在清晰权力边界的基础上,编制部门和岗位职责目录、制度目录、业务流程目录,绘制每项业务运行流程图。

2.对照“五类风险”查找岗位廉洁风险点

2.1思想道德风险,是指因私欲、私利等自身思想道德偏差,可能造成个人行为准则或职业操守发生偏移、管理行为失控,构成违纪违规、的风险。

2.2制度机制风险,是指由于制度不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制度执行不到位,自由裁量空间较大,可能导致缺乏监督制约,构成、的风险。

2.3岗位职责风险,是指由于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正确履行职责或不作为,构成失职渎职、的风险。

2.4业务流程风险,是指由于业务流程中的环节和节点不清晰,工作内容公开透明度低,且缺乏相互制约和有效的过程监控,构成个人或集体弄虚作假、违纪违规、的风险。

2.5外部环境风险,是指在工作和业务往来中,相关方对工作人员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导致失职渎职、违纪违规、权钱交易的风险。

3.查找廉洁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

结合工作职能、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采取自己找、领导提、组织审等方式进行查找岗位廉洁风险点,制订风险防控措施。

3.1对照典型案例,查找岗位廉洁风险。对收集到的近年来发生在集团公司、克拉玛依市和油田公司各岗位违法违纪典型案例,汇编成《岗位廉洁风险事件库》。对照典型案例,结合本单位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性质、职责权限以及工作制度、工作流程,认真分析查找廉洁风险点。

3.2个人查找岗位廉洁风险。每个岗位员工严格对照自身工作岗位、履行职责、工作流程、执行制度等实际情况,认真对照“五类风险”,查找和分析可能引发不廉洁行为,甚至违纪违规、等问题的风险点,制订廉洁风险防范控制措施,并填写《岗位廉洁风险及自我防控承诺表》。

3.3单位查找廉洁风险。一是查找本单位在财务资产管理、物资采购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生产管理等重点领域的廉洁风险点。二是依据各岗位廉洁风险点查找情况(含领导、科室、车间(队)、其他岗位),在充分讨论、研究、审定的基础上,制定廉洁风险防控措施,完成《单位廉洁风险及防控承诺表》。

4.评估风险等级

4.1按照风险发生机率和危害损失程度,将风险点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A、B、C三个等级:

A级风险点:履职中可能出现贪污、受贿、失职、渎职或、,而产生违法违纪或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此类风险点由上级纪委、公司党政主要领导挂靠管控。

B级风险点:履职中可能出现因不认真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而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行为。此类风险点由公司业务分管领导挂靠管控。

C级风险点:履职中可能出现因违反规章制度,而受到警告、诫勉的行为。此类风险点由各公司部门负责人或基层车间(队)负责人挂靠管控。

4.2风险等级评价方法:LEC法

廉洁风险:D=L×E×C

其中,L――廉洁风险事件可能发生的岗位;

E――该岗位处理涉及“人、财、物、事”工作频率值;

C――廉洁事件发生的后果及影响严重性。

完成个人岗位廉洁风险评估后,逐条制定针对本岗位的防范措施;再逐一确定每个岗位的风险等级。个人岗位风险自评完成后,再以此为基础对部门进行整体风险评估,确定部门整体风险等级,制定出本部门的防范措施。

5.建立风险档案。

公司将排查到的风险分门别类,汇总造册,建立廉洁风险台账,形成单位廉洁风险信息档案库。

三、健全防控措施

1.教育措施。针对存在的廉洁风险,从单位、内设机构、岗位“三个层次”,深入开展廉洁从业教育,引导各级管理人员牢固树立廉洁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2.监控措施。根据岗位廉洁风险不同等级,实行不同的监管强度。A级风险强制监管,每季度检查一次;B级风险例行监管,每季度抽查一次;C级风险适度监管,实行日常抽查。

3.防范措施。建立健全监督检查、考评纠正和责任追究的廉洁风险监控办法,形成内部管理有制度、岗位操作有标准、出现问题能纠正、事后考核有依据的风险防范管理机制。通过自查和组织监督,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完善、更新和落实防控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1.建立廉洁风险防控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研究全公司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制度制定和执行中的问题,通过持续梳理流程、完善制度和落实措施,确保制度得到贯彻落实,同时,针对新出现的廉洁风险点,要及时制定和优化防控措施,形成廉洁风险防控动态修正优化机制。

2.建立完善检查考核机制。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检查考核制度,将公司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纳入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绩效考核之中,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员工评议等方式,对廉洁风险防控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及时发现缺陷并加以改进。

工程风险防控措施篇10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规范、制约和监督财政权力运行为核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紧紧围绕“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三个重点,运用教育、制度、监督等有效措施,积极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把廉政风险查到点,惩防体系建到岗,逐步建立起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覆盖所有财政局岗位的廉政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有力推动发展提升年活动和反腐倡廉建设,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提供有力保证。

二、工作内容和目标

以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关键岗位为主体,以“找、防、控”三个环节为重点,从岗位、部门、单位“三个层次”认真查找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可能引发腐败的风险问题,科学划分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运用教育、制度、监督等手段,深入开展廉能风险教育;有针对性地制定廉能风险防控措施,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和机制,通过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置“三道防线”措施,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有效控制,紧紧围绕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将风险岗位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际。形成职责明确、程序严密、运行有效、管理科学的廉能风险管理工作模式。

三、实施范围

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的实施范围是局机关各科室、局下属各单位等具有公共权力岗位职责的全局干部职工。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的领导。组成人员如下:特成立局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科室及下属单位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为:。具体负责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组织、协调、实施和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同志兼任。

五、工作步骤

全局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3月5日-3月15日

统一思想认识。制定实施方案,外出学习借鉴经验。成立领导机构,召开动员大会。通过召开有关会议、刊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和学习省、市关于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有关文件、资料,教育和引导全局干部职工全面理解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工作目标、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每一位干部职工参与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风险点查找阶段2011年3月16日—4月15日

按照“对照岗位职责—梳理岗位职权—找准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公示接受建议”步骤。查找和收集风险点。突出领导岗位、中层岗位和其他重要岗位“三个层次”通过自己找、领导点、群众提、组织评和举报投诉、财务审计、执法检查、行风评议、干部考察、问卷调查等途径。

1理清岗位权限。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等规定。对风险岗位权力事项进行清理,本着“职权法定、程序法定”原则。逐项审核确定权力事项的类别、行使依据、责任主体、服务承诺和工作纪律。此基础上,编制风险岗位职权目录。清理过程中,要防止已压缩的权力事项扩张、已取消的权力事项反弹。

2查找岗位风险点。以岗位为基础。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对照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的情况,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认真分析并查找出个人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或潜在风险点及其表现形式,梳理由所在科室单位负责人审核后,报局分管领导审定。

3查找部门风险点。针对本科室单位职责定位和各个重要岗位。并认真细化、分析风险点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查找出本部门岗位设置、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风险点。梳理报局分管领导审核,由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局长审定。

4查找单位风险点。结合单位工作职责定位。查找单位风险点,岗位、部门查找风险点的基础上。重点查找在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由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决定,单位范围内进行公示。

5确定风险等级。按风险发生概率或可能造成危害损失程度确定出廉能风险点等级。把风险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风险以“A表示发生机率高的风险。如有可能触犯国家法律,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严重损害后果的风险。构成犯罪的风险等;二级风险以“B表示发生机率较高的风险,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较为严重损害后果的风险,如有可能违反涉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相关法规,受到纪律处分的风险等;三级风险以“C表示发生机率较小的风险,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不良影响或一定经济损失的风险。

6建立廉能风险信息档案。将查找到各类风险经逐级严格评定审核后。建立台账,登记汇总。形成廉能风险信息档案。

三制定防控措施阶段2011年4月16日—7月15日

按照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制订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有效防范管理措施。风险防范措施就跟进到哪里,使每个岗位上的人员及时受到提醒和应有的监督制约,建立完善的前期预防、事中监控和后期处置的规章制度,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有效的控制,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

1规范业务流程。理清岗位权限基础上。按照廉洁、效能、便民的原则,对梳理出的权力事项进行流程优化和再造。针对每项业务。制定业务流程图,明确业务办理的条件、承办岗位、运作程序、办理时限、监督制约、相对人权利以及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确保程序规范、效率提高、简明清晰、方便办事。此基础上编制风险岗位业务流程目录。

2深入推进改革。以财政预算编制、预算收支管理、专项资金管理、财政资金审核、拨付、使用、资产处置和转让、政府采购以及财政违法行为执法监督等领域为重点。完善监管措施。根据统一部署,深入推进财政改革。逐步将行政审批事项纳入全市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实行网上公开、网上办事,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规范运行。

3实行风险预警。通过举报、行政监察、政风行风热线、行政效能投诉等多种渠道。对潜在可能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风险,定时、定向收集风险岗位的风险信息。加强对岗位风险的分析、辨识和评估。按不同级别发出预警,采取提醒、督导、纠错等措施,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堵塞漏洞,化解风险。

4强化效能监察。巩固和发展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发展提升年活动成果。完善互动监测网络;强化对执法行为、服务态度、工作效能的定点、即时、动态监测;健全机关效能监察投诉网络,进一步加大风险岗位效能建设力度。通过加强优化发展环境监测点建设。加大投诉件查办力度等措施,着力提升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

5制订风险点防控措施。1制订岗位风险点防控措施。由岗位所在人员对照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各项法规制度。由所在科室单位负责人审核,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局分管领导把关、签字;科室单位负责人的岗位风险点防控措施由分管领导审核,局长把关、签字;局分管领导的岗位风险点防控措施由局长把关、签字;局长的风险点防控措施由局班子会研究审核,并由市纪委监察局审定。2制订部门风险点防控措施。各科室单位针对岗位人员提出制订的防范措施办法进行梳理,归类汇总,修改完善,经科室单位会议讨论后上报局分管领导审核,局长把关、签字,并统一以流程图或表格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3制订单位风险点防控措施。岗位、科室单位制订的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讨论修订本单位风险点防控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控风险的相关规定制度,明确防控风险任务要求和工作标准,形成风险岗位廉能管理上下一体、左右联动的通畅、有效运行机制。防控措施经局领导班子会议审定后,本局范围内公示,并报市纪委备案。

6实行分级管理。根据风险内容和不同等级。一级风险,实行分级管理、分级监督、分级负责制度。由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管理落实,主要领导负责监督;二级风险由科室单位负责人直接管理落实,分管领导负责监督;三级风险由所在岗位个人直接落实,科室单位负责人负责监督。严格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制,根据风险监督管理权限和风险监督责任,综合运用教育、听证质询、公开承诺、警示提醒、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等手段,通过定期自查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形式实施前期预防、事中监控和后期处理。

四考核评估和总结提高阶段2011年7月16日—9月15日

严格评估考核。局领导小组将采取动态考核、阶段检查、科室评估等方式。对组织实施成效排前三名的予以表彰,对各科室单位进行考核。对落实不力的进行通报或问责。

根据考核评估情况。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总结推广经验。使风险查找更加准确、风险管理更为有效、体系架构更趋完善,努力在完善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完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各阶段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召开必要的调度会、分析会、促进会。制定下发具有操作性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将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要高度重视、高位推动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和专门办事机构,认真研究部署,搞好思想动员,周密组织实施,确保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查找风险点。各科室、二级单位负责人也要落实好一岗双责,协调推进。一把手”要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全面负责本科室单位这项工作的开展。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和职责范围内的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要同能力建设、作风建设、思想建设结合起来,协调推进,力求实效。要加强信息报送,坚持一月一报,及时将本科室单位开展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的进展、成效及存在问题等情况向局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对工作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认真总结、及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