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考能力十篇

时间:2023-06-02 15:03:20

大学生思考能力

大学生思考能力篇1

【关键词】学习 能力 发展后劲

大学不在于有高楼,而在于有大师,大师能引领我们攀上思想高峰;那么大学的培养,不只要看向上攀登了几层知识的大楼,关键要看是否学会了攀登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学习”,学会了“学习”,能使得我们的一生保持向上的有力姿态,不会被时代的前进步伐所淘汰,这是大学培养在人生中里程碑式的应有意义,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作为高等院校的一名专业教师,我这里不过多涉及学生在精神道德、意志品质、身心素质等广义方面的学习,而只是从专业培养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授课经验和体会,谈谈教学中如何以培养学生科学、主动学习的能力为抓手,来达到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发展后劲的效果。

一、对学习能力的细化

现在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在加快,专业细化、分化与学科交叉、交融并存的特点也较突出。这必然要求大学的专业培养,不光使学生掌握到扎实的专业理论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也必须具备自我完善专业知识和跟进专业发展的学习能力。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专业学习能力为目标,紧紧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合理的知识结构。既有一定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作为支撑体系,并有接纳和探索新知识的一定基础与视野。

2. 专业的思维模式。有较系统、科学的专业知识架构,用专业眼光解释和解决问题,发现事物现象间的联系和规律,从表象中揭示本质,并具备向广度、深度拓展的能力。

3. 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学基础,能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找准自己的知识不足,能从获取的信息中筛检出所需要的知识点,能通过交流请教、查阅资料、借助工具书等恰当方式和渠道,弥补知识短板。

二、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划分不同的能力指标

高校学生正处于认知心理、自我意识发展的宝贵时期,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并重,传授知识与培育智能相结合,让学生在知识、能力的提高中感悟学习:从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到对这一过程的反思;从提高能力到如何更好地提高能力;从学习知识到学会学习,以领悟关乎学习的内因性、主动性、长远性的问题本质。

以上述学习能力细化的三个方面为基础,遵照人本主义的学习观,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对于低年级学生,着重培育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打牢知识基础;较高年级学生,要强化其主动理解的意识,建构生成性学习模式,重视知识的融会贯通;毕业班学生,要强化专业逻辑思维的训练和专业间简单协作的训练,以增强岗位选择的竞争性和适应性。

三、选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觉悟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目标及学生特点,灵活选定各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开阔其思路,体会探索、思考的魅力。例如采用概念形成模式,教师通过范例及呈现次序的精心安排,用热点难点或贴近生活的问题,调动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而直接解释的模式,由一个个小问题逐步引向答案,以强调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科学探究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他们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及这种方式的优缺点是什么;采用层层疑问递进的方法,正向强化与反向引诱相结合的方法等等,教会学生对方法进行反思,使其辨别各种学习策略,以增强自我体验和调控,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精心设置课程题库,强化学习的水平和能力

课外时间较为充裕,要重视课堂内教师引导与课堂外学生自我拓展的衔接性、整体性,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教师精选课外的配套题目,充分调动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培养其独立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课前课后的预习、练习、复习,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使新的信息与原来的认知结构发生联系;让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线索,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增强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题库的精心设计,让学生对知识和学习过程本身发生兴趣,突出了内部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设计题库时要将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核心地位,选择与学生当前的智力、知识水平相适应的表征形式来锻炼学习的能力,便于学生全面掌握学科的重要知识和基本体系,同时有益于能力结构形成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五、优化实践操作科目,建立学习与提高的良性循环

实验、参观、见习、毕业设计等活动,正是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互联系、转化和促进的过程,也是知识的整合、迁移应用和融会贯通的良好时机。这些实践操作有助于学生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在知识经验之间建立了丰富的联系,形成了良好的知识结构。也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增强其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新颖性、深刻性、独特性能力。

实践科目内容的选择,不能片面强调操作程序的训练和对经验结论的验证,要在客观分析学生知识能力的基础上,选择有一定代表性、深度、广度的课题:突出实用性,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促进的过程中,建立起反思与提高的良性互动;突出专业性,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实践内容,强化学生科学、健全、系统的专业思维模式;突出启发性,让学生真正形成自己的假设,通过探索与发现,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和开放性。

六、小结

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关系到大学教育的根本性、长远性问题的核心。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涉及综合性、长期性的品质培养,也与专业性、个体性的素质密切相关。为社会培养出适应性强、发展后劲足的学习型人才,教师在教学理念、指导思想上要有清醒认识,在教学模式、组织方法上要善思考、勇创新、多总结,这是时代的新要求,更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大学生思考能力篇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普遍共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国传统的大学教育重认知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导致大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专业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这一现状事关数百万莘莘学子的前途和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提高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当务之急[1~2]。本文基于对当前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的分析,探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

1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及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指人有目的的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客观事物活动。大学生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运用智力、知识和技能完成特定实践活动的水平和可能性。专业实践能力则是指大学生基于一定学科专业背景,运用专业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解决特定领域的问题的能力,包括实际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等[3]。

大学生阶段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从教育发展趋势看,重视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从而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现实意义上看,专业实践能力的高低已成为单位招聘大学生时主要的衡量指标,重视培养提高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

2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2.1 传统教育观念对培养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重视不够

我国传统教育重知识轻实践,许多高校的教育教学者没能理解素质教育内涵,工作中强调更多的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设计等专业实践学习多局限于实验室中,有时也采用理论教学的模式,甚至有的教育教学者把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简单等同于技术技能的培训[4]。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精力主要花费在理论学习上,很少思考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对现有的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多应付了事,导致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

2.2 学校针对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和课程薄弱

学校教学活动是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方式。目前,许多高校的课程体系从总体上来说仍然延续传统的课程体系,以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和实践课程薄弱。这主要表现在:课程结构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重必修课程轻选修课程,重学科课程轻综合课程。课堂教学教师以传授基础理论知识为主,一些案例等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不多;讲授原理的时间多,教授应用的时间少;课堂听的时间多,学生参与讨论、师生互动的时间少等等。总之,仅就单纯的课堂教学而言,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无法得到锻炼提高和理论指导。

2.3 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不完善

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是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硬件资源和物质保障。目前,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上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短缺,实验设备和仪器落后,实验室管理人员知识水平滞后,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实践发展的需要。在实习基地建设上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和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力度不够,学生多是由自己凭关系去找实习单位,学生不参加实习活动及学生实习无教师监管指导的现象均较突出,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3加强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对策

3.1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重视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纵观当前的国际趋势,各国都已经开始重视“能力教育”,其中更为关注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种国际大环境下,反思我国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在观念层面上有所转变和调整,进一步明确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促进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在培养目标中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知识和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3.2 进一步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

高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提高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高校应依据培养方案,按照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四大模块设计课程结构,处理好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课内学习和课外指导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它们的时间安排、资源配置和评价标准等,使其形成合力,从而充分满足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实现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推广和优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究等途径,主动掌握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师生互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挑战精神,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语言表达和思辨能力。另外教师要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提高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3.3 加强完善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在实验室建设上,高校可以采取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共建实验室以及采取借、租、赁的方式加强和完善实验室建设,高校还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熟练掌握现代实验技术并能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管理的高水平的实验队伍。在实习基地建设上,高校应积极与各级各类企事业机构建立广泛的联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实习教学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拓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和渠道,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的高级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袁慧,于兆勤,秦哲.新形势下培养提高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认识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2):61~63.

[2] 尹宿,谢桂庆.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东岳论丛,2011(31):184~186.

大学生思考能力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动手能力 实训教学

目前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反馈信息表明,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已经成为普遍问题。比如我所教的远洋船舶驾驶培训的学生,虽然取得了符合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岗位适任证书,但是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就业后个个胸怀大志,工作中无从下手。不少学生因无法适应工作环境而半途而废,转而从事其他行业。然而通过改行、跳槽来回避自己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并非解决问题之良策。感觉现在的工作不“适合”自己的毕业生,下一个工作未必就“适合”。

在完成某一事件的运作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操作能力是一个人动手能力的具体体现。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高等院校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是依赖于实践教学,以各种类型的实训和实践作为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的手段。然而实训教学的效果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比如教学设备的性能好坏、每次教学所覆盖的学生数量多少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的课时有限,目前也很少有高等院校积极寻找更多的途径来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动手能力一直以来都是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择时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动手能力的低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特别是对于从事职业教育的高等院校来说,如果无法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就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势必影响到自身的发展。在此,我谈几点自己对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的看法。

一、改变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提高教学能力

1.目前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实训教学基本被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其教学模式主要是先完成理论教学部分,然后通过一定的实操训练来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训的内容大多是针对理论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知识点,对于实训教学的考核也主要是以理论知识点为基础,甚至有的实训教学没有专门的指导材料,没有真正达到实训的目的。同时,负责实训场所的教学人员也因为实训课程的辅助地位,而觉得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不及理论教学的教师,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对学生实操能力的考核往往也是草草了事。这些都使得实训教学时常处于被动局面,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效,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将实训的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其次,实训教学的效果往往受到教学经费、实训教学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教学经费不足限制了实训设备的更新速度,造成了实训内容与科技发展速度的脱节。高等院校的扩招造成实训课程的师生比发生极大的变化。一堂本应该只有几名学生参与的实训课,因为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变为有几十名学生参与,这样势必使得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也造成实训设备数量无法满足学生数量增加所带来的需求。

2.解决方法。

要通过实训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变实训教学的被动地位。将实训教学提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大幅提升实践教学的课时量,减少单位实训课时覆盖的学生个体数量,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实训中,才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2)提高对学生实操报告的要求,以学生在训练中得到的体会的多少作为考核实训效果的标准,而不是以某一次操作的结果作为考核成绩。实训的目的是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让学生全方位理解实训的操作过程。要求学生提交完善的实训报告和心得体会可以加深学生对每一项操作的认识程度,通过对实操报告的审查,考核学生通过实操所产生的体会和能力的提升才实现了实训的真正意义。如果仅仅以某一次操作的结果好坏为评价依据,那么势必导致学生,甚至教员在训练时有针对性地以最终考试的某一项训练内容作为日常训练的重点,并且过于强调实训结果。

(3)加强对实验和实训教学人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将实训教员的授课内容从理论教学的内容中解放出来,要求他们更多地联系实际,更多地将自身经验介绍给学生,而不是在实训课的时候不断询问学生:“你们理论课是不是这样讲的?”当然,实训教员也需要提升自信心和责任感,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4)加强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尽量让实训内容和社会需要相吻合。要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学校所开展的训练也应该尽可能地接近实际。

二、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在校生的动手能力

目前高校普遍以实训课作为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方式。很少有院校积极寻找其他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动手能力的高低并不仅仅是以某一项操作的熟练程度来衡量的,某一实训项目的完成并不代表学生就具有了良好的动手和操作能力。传统的实训形式仅限于教师操作一次、学生照样子操作一次,这样的成功只能说明学生模仿能力合格。要真正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我认为仅仅依靠几次实验或是实训是不够的。通过多元的形式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比如:

1.让学生及早加入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

目前能够参与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学员人数远远没有达到在校学生的实际数量。科研工作的成果已经成为高校教师个人能力体现的一种方式,如果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即使是一些简单的数据收集、文件整理等工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2.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活动。

学生自由选择的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可能与学生所学专业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却很大程度上来自多元化的训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能得到很好的激发,兴趣爱好能得到重视,学生将自愿完成一些有意义实践。如今高等院校大多鼓励学生开展社团活动,但是大多数学生自发的实践活动难以得到教师的指导,更谈不上有规范的书面指导材料供学生参考。因此,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安排教师或聘请有关专家来指导学生自发的实践活动,有条件的还应该提供一定的资金和设备上的支持,从而鼓励学生在课余自发通过实践锻炼来提高动手的能力。

三、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校外实践的机会

如今的学校和相关企业单位的合作已经逐渐受到重视,然而目前的校企合作形式大多是高等院校和企业单位的高层交流、合作,科研成果转换成生产力的合作,能够惠及学生的还不太普遍。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形式来让学生更多地在校企合作中得到锻炼的机会。

1.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参与实践。

在保证学员人身安全和企业生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让学生亲身体验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是如何运用到实际生产和工作中的。尤其是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一次短暂的岗位实践可能胜过几个课时的理论教学。

2.让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设计和发展规划。

许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在校学生的设计思想,不少设计成果被企业直接转化成生产力。而我们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往往认为在校生的想法天真,不切实际,因此他们的创见很少有被直接接受的。这样也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在校大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诚然,在校生的确实践经验不足,考虑问题不周全,但是在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也是不容忽视的。给在校大学生参与设计和规划的机会,鼓励大学生参与生产和创新,能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有理由相信,学生们众多的设计思想和创新计划中总能有可取之处值得相关企业部门借鉴的。

四、结语

动手能力的提高是贯穿于一个学生整个求学的经历当中的,我们当然不能把提高动手能力的重担完全压在高等院校的肩上。但是,高等院校是大幅提高学生素质,引导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关键所在。因此,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各级各类高等院校是责无旁贷的。通过多种方式改变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的现状,已经迫在眉睫。

当然,要彻底改变现有教育模式中实践操作所处的地位并非易事,师资力量的不足、生源的扩大、资金来源的缺乏都是许多高等院校面临的困难。也有不少实践操作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高等学校在安排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到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因此不敢放开手脚让学生实际参与。但是相信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以及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必然会是卓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

[1]楚随英,周旭东.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研究与实践[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8):106-108.

[2]贺乾.浅谈实验教学与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94-196.

大学生思考能力篇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关键指标;生涯发展;教育策略

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原因。本文就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的教育策略。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就业能力”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并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也被称之为“可雇用能力”,“可就业能力”。国际上,人们通常将就业能力理解为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机会所需要的能力。

从高等教育的角度看,我们认为该概念有一定局限性,它倾向于以就业结果为取向,强调教育社会性的一面,忽略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过程。直接的就业结果并不能完全体现学生在校能力的发展状况;个人的能力潜质不可能在短期内以就业率和薪资、职位等的形式完全实现。由此,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以就业为根本取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基本内涵的一种能力,其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学习和理解能力、个人技能和态度、自我效能感、认知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指标

就业能力是一个抽象而复合的概念,人们在实际运用中往往采用关键指标框架来加以说明。如,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理事会认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就业能力关键指标:评判性或者分析性思维能力;应对复杂问题的普遍能力;有效的沟通能力,包括言语和书面沟通;与别人结为伙伴,有效展开工作;独立完成工作;具备本领域的道德意识,成为自我评判、具有反思性的实践者,并且能够有效地在更为广泛的社会领域中加以应用。澳大利亚认定就业能力关键指标有八种:沟通能力、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创新和创业能力、规划与组织能力、自我管理、技术能力、持续学习能力。

结合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具体可分为三个纬度十五项关键指标:第一个纬度是专业素质和能力,具体包含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信息管理和运用、思考和解决问题、持续学习的能力五项指标。第二个纬度是职业适应性,包括理性自我、职业自我规划和管理、承担责任、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自我效能五项指标。第三个纬度是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认知和判断能力、良好表达能力、沟通人际关系能力、团队工作能力、积极的态度和行动能力五项指标。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状况和原因分析

1.大学生就业能力状况

近年来,麦可思(MyCOS)公司每年就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指数调查数据,它们的就业能力指数由四个指标加权计算而成,就业率、薪资、毕业时掌握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能力满意度。所有的这些数据支持一种结论:在就业竞争的复杂环境,学生的就业状况有很大的差别,究其原因,就业能力是根本的差异。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具有下面一些共性体现:

第一,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基础实践能力、知识拓展能力等方面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学生对学习认知不足,不能正确理解专业与职业、学习和工作、现在和未来的关系,没有清晰的目标,没有长远的人生发展规划。

第二,大学生在职业适应性的发展方面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职业成熟度低,不关心职业与个性的适配性。其次,对社会现实了解不够,对职业的期望过高。择业意识形成较晚,六成以上的学生到毕业时才考虑就业问题。同时,学生就业观念落后,“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基本的求职能力,缺乏系统的就业所需要职业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不会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

第三,个人基本能力不全面。不少企业认为,学生的基本表达、人际交往、适应能力、分析能力、成就事业的愿望、良好的情绪以及非专业的知识,是大学生成为“社会人”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是不少学生在这些基本的能力领域发展不充分。

2.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是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许多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职业发展水平并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直接导致大学生在职业适应性上的差距。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没有系统的职业发展教育来促进学生职业成熟和发展;另一方面在于高校现有的职业指导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尽管高校逐渐有贯穿四年的全程就业指导体系,开设了专门课程以及发展其他多维就业服务内容,但是学生参与度不高,最终职业发展结果并不理想。

二是缺乏专业学习与未来发展关联性的全面理解。大学生对于专业学习与未来发展的关联缺乏思考和理解,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功利化,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不高,学习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这种状况与三方面的因素相关,一是近年来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中,专业学习与大学生职业选择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增强,专业学习与未来发展之间关联度降低,导致学生认知模糊;二是大学专业再选择机会受限,很多学习兴趣与专业不一致的学生在学习的积极性、知识掌握、学习能力等方面难以取得满意的成效;三是科学的学习指导缺位,学生对于专业学习没有清晰的概念,不清楚本专业在社会领域的利用及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

三是学习与实践结合度低。我国高校强调理论教学,学生基本是从课程教学和书本中学习,高校各专业,特别是文科实践教学普遍弱化,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发展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策略

1.加强生涯发展指导,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首先,加强学生个人生涯规划指导。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对自我进行全面分析并形成合理的自我概念,指导学生探索不同职业领域,鼓励学生开展职业目标定向,构建合理的能力和技能结构。其次,要着重提升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有效的个人发展动机变量,指学生基于综合自己所掌握的各类学习和成长信息,在开展自我能力的判断和评估基础上,所形成的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第三,生涯发展指导要贯穿大学四年发展。从大一开始给学生提供系统的生涯辅导,切实提高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成熟度,促使他们不断认真学习职业、人生问题并主动规划未来发展。第四,生涯发展指导要加强有价值的信息和咨询服务。利用科学的测评工具和职业分类工具作为工作支撑,为学生提供全面、科学的评价和非常具体的职业信息。

2.加强学习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学习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最有价值的能力之一。高校学生学习指导重点在三方面:一是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大学学习本身就具有自主性学习特征,各种教育活动必须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自主性学习能力强的人,对学习过程控制、调节能力就很强,能够比较成功地运用学习策略,克服自身在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二是加强学生学习策略指导,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专业、内容、难度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三是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加强他们对学习本身价值的认同。

3.加强实践教学,锻炼学生实际能力

在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基础上,高校应加强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需要加强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尤其是要加强合作教育。合作教育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的实践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与学;另一方面,为用人单位创造提前发现和培养适合本单位所需人才的机会。二是要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首先要改变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的状况,在课程设计、教学手段、授课方式上有一定的灵活性,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启发、讨论、研究、演示等多种方法,严格对学生课堂提问、作业、论文环节的各项要求。

大学生思考能力篇5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传统的教学手段总是让学生存在“哑巴”英语的情况,经过探索,我们发现运用英文的原版电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英语乐趣,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英语对话,在不断学习中了解国外的文化习俗,逐步提升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本文对原版英文电影如何影响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探析,针对如何有效地运用原版英文电影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关键词]

英语原版电影;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

现在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改变传统中的“哑巴英语”的现状。一个人交际能力的高低,牵涉到很多的因素,主要包括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对社会文化的知晓能力以及情感等方面的因素。所以,教学的主要任务就不单单是将英语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进行学习,这里的“语言”并不是单纯地“学语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与人交际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可以通过运用英文原版电影辅助教学来实现。经过实际的教学经验表明,运用英文原版电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英文原版电影的特点及优势

(1)语言和场景的真实性英文原版电影,也是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主要是以使用母语交流的人们作为对象,将真实的生活片段展现出来,并进行录制,体现出真实的特色。电影不仅能够展示出英语词汇、口语语言以及语调等方面,而且还能够根据不同的人的身份特点运用一些诙谐的语言。与此同时,为了展示出真实的非语言的行为动作,演员们都会通过手势、面部表情等进行演绎。大学生通过英文电影,可以真实地接触到西方国家的文化习俗等,掌握英文语言的使用规则。

(2)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在英文原版电影中涉及到的题材很广,包括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每一种题材之下,都会展示出不同的生活化情境。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大脑便会留下一定的印象,并能体会到中西方文化风俗的异同,不自觉地就会将中式和西方的思维进行对比,进而使得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发展。另外,英文原版电影也存在着不同的形式,不单单是一般的电影光盘或者教学软件,而且现在还有互联网在线影片等,还有的在播放的过程中,出现中英文对照的字幕,加深了英语语言学习。

(3)趣味性电影是语言、文化表现的一个载体,且由艺术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形式。英文原版电影,往往图与文一起显示,达到三位一体的立体性,即视、听、说等,故事情节带有曲折性、悬疑性的特点,以及情感、思想被呈现出来,这往往比其他语言、教育等材料更具意义,即更能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例如,电影《理智与情感》,以英国的乡村为风景,讲述了19世纪初在英国女主角与男主角的爱情故事。伴随着动听的钢琴乐,学生被带入电影情节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电影深深吸引了学生,使其最大限度地吸收了其中的社会、文化、思想等,以及跨文化的交际、甚至有关的每一种知识。(贾冠杰,2013)

2原版电影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

(1)通过英文原版电影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Gardner与Lambert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发现,学习者的动机、态度、兴趣,往往对外语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便会努力学习,完成复杂的认知活动。语言的学习主要是以立体输入为主,比通过视觉、听觉的输入效果要好。作为教师,他们在进行语言教学时,都是以多媒体为主,不再使用传统的讲授方式,使教学知识内容更好地展示给学生。原版电影作品,其内容生动而真实,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效果,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全方位、立体输入”的语言效果,学生的视听感官被最大限度地刺激,进而更多地去捕捉、理解电影中的语言信息,而学生的兴趣也被激发起来,学生就会有强烈的学习、运用这些语言知识的愿望,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不断去仿效、朗诵以及表演剧情,让语言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进而更好地运用语言去交际,提高了外语学习的效率,改变了“哑巴英语”学习的局面。

(2)通过原版电影营造一个真实的英文语言氛围每一个人都天生具备语言能力,只要置身于一种语言氛围当中,很快就会被感染,自发地就会学会某种语言,所以说,语言和语境有着很大的关联,没有语境作为背景的语言教学是很难使得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银幕世界为我们展现了很多看不到的事物。电影可以真实地展现出很多语言环境,使得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外语学习氛围,能够更加领悟说者的语义,也更加能够获取到更多的英语语言知识。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学生模仿英美人说话语调,同时也学会了一些句子的使用规则,能够有效地提升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准确度,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交际水平。

(3)原版电影可以促进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语言是文化载体,对语言的学习,也意味着对文化的学习。某研究学家曾指出,通过文化适应模式进行第二语言,他认为,“第二语言习得作为文化适应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程度往往由目的语的适应程度来决定。”换句话说,在对某门语言学习的同时,也是对一种文化的适应,即习得第二语言,就是习得第二文化;对一种外语习得的过程,也就是对一种新文化适应的过程;多种语言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其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又作为文化的一个载体。所以,学习者为了学好一门语言,就需要对其了解和适应,尤其是要了解其表达思想、信仰等体系,还包括文化、格调、风俗、习惯、交际等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地道的语言来完成交际,增强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

3原版电影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对于学习英语的学生而言,最主要的困难就是缺少一个真正的说英文的语境,大家都羞于用英语进行交流,这是最大的障碍。因此,选择原版的英文电影进行辅助教学,便能够创设出一个最佳的语境学习氛围,在这个环节当中,英语老师应该是教学的指导者。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成为放映员,学生也不能成为单纯的观影者,而是要将电影中的语言优势发挥出来,真实地达到激发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这样的目标。(吴小丽,2013)

(1)选择合适的电影组织课堂教学现代信息科技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很多素材,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是电影就可以随便播放给学生看的,教师必须对电影中的内容进行筛选,在对话的词汇方面要尽量选择生词量少的影片,在内容方面要健康,不能出现有违背道德的、不健康的影片。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一些口语发音清楚的、生动的影片。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一些语言文化内容比较丰富的影片进行播放,如《公民凯恩》(CitizenKane)这部影片就相当不错,这部作品融合趣味性、艺术性、交际性于一体。

(2)在欣赏影片前设计某些问题在观看影片前,教师要给学生做适当的引导。一般来说,可以介绍一些有关于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等,激活学生的图式知识,让其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同时,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通过预先设计的一些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来欣赏电影,同时,辅助以多媒体,认真讲解在电影中出现的内容,包括:词汇、表达法、俚语、经典的对白,这样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观看电影,避免语言知识带来的障碍。如在观看《耶稣受难记》之前,给学生提几个相关的问题,来引起他们的思考,这样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带着问题去欣赏。与此同时,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能够更好地观看电影,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他们能够恰当地运用英语语言,减少“语用失误”的出现。

(3)在欣赏影片过程中要主导讲练,突出重点和难点在第一次欣赏电影时,建议将中英文字幕隐去,目的是锻炼学生听的能力,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外界资料的辅助下,对影片的主要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第二次欣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对影片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重点讲授,更要关注词汇的运用,点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如电影《美丽人生》(BeautifulMind)中,Nash和她的朋友探讨谁更加有资格去和那个高个子姑娘进行交谈的时候,有一个人这样说到:“Shallwesayswords,gentlemen?Pistolsatdawn?”很明显,这句话我们如果直译成“绅士们,我们应该谈谈剑吗,还是黎明的枪声?”显然是欠妥的。这句话包含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教师在进行讲述的过程中,也要将学生的口语训练融合进去,最好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角色,让学生亲自表演,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这样多方面的训练,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4)在欣赏影片后进行合理评估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法很多,如:让学生能够根据影片来撰写影评、梗概,或听写对白、翻译、编排情景短剧等,更加促进他们对英语国家的了解,提高他们对文字处理的能力,区分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依据课时的不同,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同学之间积极讨论,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效,如在《阿甘正传》中,就像阿甘的母亲指出,“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绝对不知道你会从中获得什么”,以这种方式来组织学生,让其完成课后的讨论。所以,评估与检验达到了及时有效的效果,学生能够及时地掌握知识,同时,还能够不断进行调整与补充,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点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运用英语原版电影进行辅助教学,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和多样性,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优势。教师在对影片的选择上也要本着一定的原则进行,选择最适合学生的作品进行播放,逐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得他们成长为具备高素质的外语交际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俊.“中国英语”教学本土化现状及途径研究[J].英语广场,2012(6).

[2]贾冠杰.中国英语再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3(3).

大学生思考能力篇6

一、对生物科学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与能力的情况调查

这几年,生物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蓬勃发展,现在生物类专业就业前景良好,用人单位要求也较高,对于生物类专业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目前,高校每年的就业人数都在急剧增加,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很大。如何使生物类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我们教育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深入了解毕业生所需要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探求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有效地实现学校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我院对2016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实地走访与调查。调查中,学生对问题“哪些教学环节对自己工作影响较大?”的回答,选择“毕业设计或论文”的占72.91%;选择“实验实习”占54.16%;选择“专业知识”占50%。这说明具有研究性、实训类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工作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这也是我们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的现实起点。学生还建议在校期间应大力加强人文社科综合知识、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的训练。用人单位则对毕业生的忠诚度、敬业精神、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非常看重。其中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科研活动会得到直接的全面提高,其他方面也可以得到提升。用人单位在聘用毕业生时首先会考虑“个人发展潜力”的占29%;选择“个人能力”的占28.57%;选择“专业知识”的占25%。这表明用人单位对学生潜在的职业能力比专业知识更为看重。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毕业生在工作中需要提高的方面依次为科研能力、业务能力、团结协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等等,可见提高科研能力是摆在第一位的。这实际上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亟待解决的目标问题。

二、开展大学生科研活动对职业素养与能力的影响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与技能

专业知识与技能是职业素养与能力的基础,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是专业学习的前提。学生如果只是学习理论知识,有时会觉得枯燥。加之受前几年社会上对生物类专业的片面认识的影响,有的学生认为就业前景黯淡,专业思想不稳定,少数学生甚至缺乏学习兴趣。学院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或者成立专业兴趣小组将有利于他们专业思想的稳定。科研要求学生有很扎实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特别是实验操作的能力。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从专业知识方面来看,能促进学生对某一专业知识有着更广度深度的认识,以及对专业发展最新前沿的了解,还能提高生物科学类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通过参与科研了解社会对专业技术的强烈需求将有利于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的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也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会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形成良性循环后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人才培养都很有利。实践证明,有不少学生在大二时跟随专业老师进入实验室做科研项目,与将来的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兴趣很浓、劲头十足。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用人单位不仅对专业技能有要求,更看重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用人单位选聘员工的一个重要维度。社会在飞速发展,知识也在迅速更新,学生入职后,要不断学习的业务知识、专业知识,以适应工作的需要。用人单位也要举行各种职业的岗前培训,这些都要求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学习方法、学习内容都会有新的变化,对他们的学习能力提升很快。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科研过程中的问题自主能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问题本质,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质的飞跃。因为科研以问题为导向能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一定的训练,在以后职业生涯中也能快速地获得新知识。

3.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全面提升学生的敬业精神

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能有效地训练其敬业精神。在职业素养中,敬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敬业就是要求职业者敬畏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敬畏是一种严肃敬重的人生态度,是要求职业者对自身从事职业“敬而畏之”“敬而爱之”。敬业的本质核心就是一种支撑人们进行职业行为的内在精神动力。敬业作为价值观主要体现为对所从事的职业的忠诚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奉献精神等,集中体现在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行动上,勤奋工作,尽职尽责,绝不。毕业生缺乏敬业精神表现为做事不负责任、不认真、频繁跳槽。调查发现,用人单位特别看重忠诚度。因为大学生频繁跳槽会使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运作,不断进行招人、培训,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浪费企业人资部门巨大的时间与精力。

4.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严谨负责、攻坚克难的精神

科学研究是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真理的活动过程。科研要求严谨、认真、负责的精神,同时还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在科研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失败的情况,要敢于面对。特别是面对一个数据做不出来的时候,要克服焦虑、沮丧的心情,树立攻坚克难的精神。有的科研是比较枯燥的,实验过程非常繁复,对操作要求很高,做实验的时间周期很长,有的科研项目很辛苦,一天几乎待在实验室里。因此,学生要具备吃苦精神。科研项目有时不是一个人能够做得好的,往往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因此忠诚于团队、忠诚于项目是非常重要的,既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也有利于培养忠诚之心,这也是今后工作必备的职业素养。综上所述,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其能力的培养是综合性的。它能培养大学生的写作能力、专业动手能力、人际交流能力、抗挫折的心理调适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首先,从科研项目的申报审批来看,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将一个科研项目的相关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所具备的条件等方面表达清楚,这是大学生必备的写作技能。其次,生物类专业学生进行科研项目,要进行实验操作,有的项目需要使用精密的设备,它的使用操作有严格的规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技能提高很大。我国正处在制造业发达的阶段,社会上需要大量的有一定技能的人员,经过科研实践的学生较容易获得就业的机会。最后,在科研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难,要有抗挫折的心理能力。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经理要求毕业生不能有“玻璃心态”,抗挫折抗压力的能力愈强,就能愈适应用人单位的选人要求。据了解,有的企业在新员工入职时,要进行压力模拟训练,其目的就是增强新员工的心理抗压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参与科研,能够满足生物相关的岗位需要,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生物类本科生毕业后从事研发岗位的一般很少,因为研发岗位对专业、学历的要求很高。如果大学生在校间多从事科研活动,积累较为丰富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与专业实力,有可能从事研发相关的工作或者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擅长与人交往,如果从事市场销售的工作将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从事科研是其长项,将来就业也是有一定优势的。根据历届生物科学类毕业生情况统计,毕业去向主要有:一是读研进行深造;二是从事生物、医药、食品或与之相关的行业,如生物技术类企业、生物医药行业、健康行业等。从事生物产品的生产销售、医药销售、产品质量管理、学术推广等工作,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要求。这表明无论是学生将来选择考研或就业,科研活动对学生的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鼓励大学生开展科研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思考能力篇7

一、什么是体育能力

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时所表现的身心统一,协调配合的才能。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是掌握知识,技术与技能的必要前提,而且是影响一个人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

按能力的性质,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人在日常活动中必须具备、广泛使用的一般智力。如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等等。特殊能力是相对于一般能力来讲的,它是指入在进行某项专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音乐、绘画、色彩的鉴别及体育的运动能力等。

体育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它是由知识、技术、技能和智力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这一综合体,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就是能顺利地、成功地完成一系列体育活动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提高的。从事的体育活动愈多样,掌握的知识愈丰富,体育能力发展就愈全面;体育技能的训练愈复杂,体育能力就越能提高。

立足现实,着眼终生,依据体育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这一本质特征;制定出构成体育运动能力的六种基本成份,即:1、身体锻炼能力;2、运动能力;3、开拓创新能力;4、组织管理能力;5、保健能力;6、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能力。

二、身体锻练能力的培养

随着我国政治和体育的社会化,终身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经常地进行身体锻炼,这就给高校体育提出培养大学生具备能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能力的问题,使他们毕业走上社会后,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身体锻炼,并充当家庭和社会的指导者。为此,就必须在大学体育中加强对他们身体锻炼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对大学生本人的事,也是关系到增强中华民族体质和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养的大事。大学生身体锻炼能力,是指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加以创新,培养成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抓。

1、自学:培养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学习有关体育知识和方法,能够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制定锻炼计划和方法,能够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制定锻炼计划和方案,坚持经常持久地锻炼。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自炼:即能把所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综合运用到体育锻炼实践中去,使自炼活动成为日常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自调:即学生在身体锻炼的活动中,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健康水平,掌握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强度及运动的时间、并能进行自我调节。

4、自控:指执行锻炼计划的自我控制能力,即在身体锻炼效果自我评价基础上不断修正并实施锻炼计划的能力。

其中,培养自学能力是主要的,但是,不可忽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补充的关系,教学中必须有意识的全面培养。

三、运动能力的培养

运动能力,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在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前提下,所获得从事各种运动的本领。运动能力是反映体育运动总体特征的一种能力,是锻炼身体和参加劳动,军事活动及各种文化活动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的运动能力,应贯穿体育课程的始末,教学中应考虑:

1、不断改进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切忌“满堂灌”,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同时也要避免运动教学走过场或只重学生技术,而不顾学生实际锻炼的情况,这几种教学方法都不利于提高运动能力。

2、要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提供足够的体育设施,使每个学生有条件、有兴趣、有可能参加运动的机会,以发展他们的运动能力。

3、学生要主动、积极地参加运动,这对提高运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学生在做练习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多给予鼓励,尽量避免学生站在运动场上。

四、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展学生个性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培养学生开拓创新思想和能力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体育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独立的行为活动,体育课教学有着较广阔的大地。学生在较广阔的领域中学习技术、技能,进行各种身体活动、游戏竞赛,并通过人与人的频繁交往,人的兴趣、性格和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容易表现出来,这对培养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是有利的。在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的同时,学校的体育活动与竞赛应广泛开展,提倡广大学生的参与、拼搏、进取精神,使他们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人才。

五、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在组织群体活动时,能向一个共同目标奋斗,按照明确的计划,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协调地进行工作,并达到预期目的的能力。

有许多的运动项目是集体进行的,集体活动都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在体育教学中,既要训练学生在运动中与同伴协调合作,加强纪律观念,又要训练学生学会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要使学生有组织管理的知识和意识,还必须具备组织管理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一些组织管理事务,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让他们自己去做,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尽可能让学生承担校办运动会的各项工作事务。对于系或年级所承办的运动会,应让学生去组织和承担,教师可在一旁指导,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组织与管理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快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六、保健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项任务,而且,也是增强体质的需要,同时,也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教养的程度和社会的良好风尚。在我们的国家里,每个人都应该有讲究卫生自我保健的行为和习惯,为此,教学中必须做到:

1、教师必须做学生的表率,同时要认真地传授给学生卫生保健的知识,还要训练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

2、要使学生自己能运用所学的课程知识,掌握和控制运动量,运动负荷,防止在教学中产生伤害事故,同时,还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做练习时的自我保护的能力。

3、要注意运动场地的环境卫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利于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七、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思考能力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践创新能力;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275-02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当前中国的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创新也被放到了全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升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应该是教育的本义和灵魂。在培养创新人才上,高等教育肩负着伟大而特殊的使命。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人才培养的数量问题退居其次,能否培养出适应国内外竞争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首当其冲的问题。尤其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因其发展时间不长,积淀不深,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上,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独立学院一直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十几年的发展里程都是在搜寻和试错中发展,在自然选择中竞争和淘汰从二级学院走向独立学院,最终形成新的群体。作为一种新的办学体制,独立学院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其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但就目前来看,独立学院的发展依然存在问题,如:专业面相对偏窄,缺少鲜明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照搬母体学校,教育质量不高,没有较为稳定的师资队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等。就实践活动而言,虽然在不断改革中加以重视,却依旧存在环境和氛围建设较为薄弱,缺乏持续性;资源配置分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统一规划;学分认定和成果管理等不够规范和科学,缺乏统一平台等问题。就学生本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言,独立学院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人际沟通能力强,具备较好的创新创业特质。但就总体情况来看,独立学院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对薄弱,实践创新主动性不够;自信心不强,缺乏实践创新意识;学风每况愈下,缺少实践创新氛围。如何从独立学院的实际出发,从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目前独立学院的管理者应该面对并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提升独立学院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对策

1.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如同生产产品预先设置的程序,是教学的龙头,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独立学院应明确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是21世纪大学生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一理念,根据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应确立创新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将创新教育课程的设置纳入必修的范畴,将创新教育融入到通识教育以及专业教育当中,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立特色创新课程,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层次构建不同覆盖面的创新课程体系。努力构建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创新课程体系。在教材使用与建设上,应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办学特色,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独立学院培养目标及课程目标的教材。同时,应积极鼓励自编教材,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吸收最新的知识理论,结合翔实的事实材料,彰显特有的内容体系,编写学生自用教材。此外,应着力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逐步实现由讲授为主到指导学生独立地学习与研究为主,由知识传授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

2.充分利用好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理论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创新方法和创新知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然而,一个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并非仅仅通过开设几门类似于“创新创业”、“创造学”等的课程就能形成,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往往都是在实践中萌发,创新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唯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①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独立学院应以市场为导向,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学时)比例,同时对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改革,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环节,多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研究性实验;灵活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提升实践应用型选题比例,鼓励学生结合实践来选题,提升学生的发现问题的探究性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②科研引领创新,做实“大创”工作。独立学院学生的科研训练项目主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简称“大创”)。独立学院应构建省、校二级创新创业实训教学体系,以为数不多的省级项目为龙头,以校级项目为基础,尽量扩大项目覆盖面。加强大创项目的过程管理,从项目的申报、遴选、立项,到开题、季度、中期及结题报告、成果展示,各个环节做到严格把控。独立学院学生虽然思维活跃、头脑灵活,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同一本、二本学生相比,专业基础相对薄弱,科研能力相对欠缺,课题的进展较大程度依赖于指导老师。因此,在项目结题评估环节,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科研能力,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多元化地设定结题标准,重在引导学生建构思考、研究、探索、合作基本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③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激发大学生创新活力。学科竞赛通常要求比赛者熟练掌握大量的学科知识,并能快速判断、灵活应对,以达到锻炼智力和思维能力的目的。因此,重视学科竞赛工作,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径。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独立学院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头脑灵活,经老师指导后往往会迸发出新奇的创意和巨大的能量。独立学院应根据学科发展实际,建立国家、省、校、系四级学科竞赛体系;进一步探索提升学科竞赛参与度的有效之法,融学科竞赛于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课堂教学,挖掘具有潜力的创新人才;建立完善的学科竞赛激励机制,营造积极参与、人人争赛的良好氛围,扩大学科竞赛的参与面,实现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的,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④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深化实践育人载体建设。独立学院应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开放式办学,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校企模式。积极利用好有效资源,在共享母体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一批较为稳定的,融教学、科研、就业、招生为一体的校外实践基地平台。根据实际情况引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量身定做,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探索校企合作同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相结合,利用企业丰富的实践场所、实验设备和实践平台,充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团队协作与创新创业能力。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师资保障。拥有一支具有较强的实践意识和较高的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独立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独立学院的自有教师以年轻教师居多,有朝气、活力、发展潜力是其优势,劣势在于缺乏实践工作经历、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不高、教学水平及方法尚不成熟。基于此,独立学院应着眼于长远发展,实现内培和外聘结合的方式,打造一支既有较高科研和教学水平,又有扎实实践工作经验,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加强对自有教师的培养工作,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各类项目,与企业、市场对接,另一方面组建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引进、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努力建设一支富有创新活力、具有发展潜力的自有师资队伍,为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应用性人才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4.优化协同管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做好服务保障。围绕大学生创新教育,优化部门之间、部门内部的协同管理,建立教务处、学工处、招就处等多部门联动管理机制,实现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相互融通,扎实做好创新创业服务工作,为保障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切实保障。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创新创业良好氛围。独立学院由于起步较晚,文化积淀不深,校园文化建设应是独立学院建设的重点。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通过大学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充分锻炼学生的独立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另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进一步将创新创业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加强宣传教育,选树典型,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等传统形式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创新创业成果进行宣传,让创新创业精神在校园里蔚然成风。

Some Thoughts about Improving Students' Practical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YAO Ting

(Yangzhou University Guangling College, Yangzhou, Jiangsu 225009 ,China)

大学生思考能力篇9

关键词: 创新视野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培养措施

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不仅仅是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的必要环节,更是大学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大学生社会实践在推动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完善教学体系,优化大学生的知识构架,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同时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我的价值和在社会中的责任,多方面提高综合素质。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近来相关研究,虽然在实践的内容、形式和体制优化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在其应有作用的发挥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1.前期筹备流于形式。

高校作为先进知识和文化的重要传播阵地,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其宣传工作正不断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形势日趋严峻。面对社会实践宣传,一些高校仅仅注重宣传的发动,却忽略了实践过程中的规划、指导、跟踪。有些高校对外宣传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没有好好策划、执行社会实践,颇有“雷声大,雨点小”之势。此外,许多高校对于社会实践的前期准备和宣传过于单调,缺乏广泛性、针对性、吸引性和感染性,有“虽上传而下不达”之态。

2.思想认识缺乏重视。

对于社会实践,许多大学生对其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在目前以书面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下,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有所抵触,不积极参与,更有甚者不参与其中。高校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推动者和监督者,应做好引导、支持的工作,然而部分高校管理者却仅仅将“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创新实践”放在口头,并未以实际为出发点,从思想和行动上做出榜样。由于长年以来,面对各级教育部门下达的社会实践的指示,部分高校的管理者产生了宣传倦怠和实践疲劳,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作为学生的权威所应具备的号召、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再者,虽然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社会实践的实际意义,但是由于当前社会对于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意义和认识存在着理解上的偏见和偏差,使得他们不能全面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

3.实践内容脱离专业。

社会实践活动是连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然而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却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学生成长特性、专业特点和当下社会的实际需求。我国高校的课堂教学环节相对抽象化、概念化,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际进行对照。社会实践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感性和理性双重认识的契机,然而部分高校因循守旧,影响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实践化的积极性和时效性,造成了学校教学环节和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脱节。

4.实践指导力度不足。

随着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意识到社会实践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培养新型优秀大学生的重要举措。但是,从现实层面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来仍然有许多高校并没有将社会实践板块正式纳入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这就导致了这些高校对社会实践的研究和宣传力度的不足。二来很多学校及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划拨专项资金,而许多单位出于自身短期利益的考虑,怕花钱、怕麻烦,这便导致很多活动需要学生、老师自己负担部分费用,使得许多原本学生参与热情较高的社会实践项目不了了之。有的高校虽然开展了对社会实践板块的教育计划,在实践过程中却忽略了实践的制度化、科学化及规范化要求,这使得许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迷失了方向,导致实践意义大打折扣。

5.成效考评表彰粗糙。

我国的许多高校暂时还未对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的实践过程、现实表现、取得的成果建立科学的、质与量双向分析的考评制度。与此同时,对参与和指导的教师的表现能力也缺乏一定的考评体系。这就导致了包括指导人员和实践人员在内的实践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降低。而当下众多学校依旧以重点实践团队为主力军,着力追求某几个点的影响效应,在表彰和考评时也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倾向,久而久之降低了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效性的措施

通过对其实践意义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意识尚且不足,学校相对重视欠缺,对社会而言,则是没有完善相应的制度设施。对此,我们可以从完善相关措施,加强教学重视,以及实行相关的政府政策等方面出发,提出有规范性和实效性的优化措施。

1.与时俱进多元融合,广泛宣传发挥导向作用。

为积极应对当下高校宣传社会实践活动手段单一、关注度不足的态势,积极寻求一个创新的模式,全面动员、广泛要义的错误,要一改以往“口令式”宣传的做法,积极探索各种新型宣传模式,拓宽宣传途径是十分重要的。高校作为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宣传者,社会、政府及企业的价值传递者,应该避免仅注重宣传的发动却忽略实践的真正渠道,力求宣传形式多元化,结合现代多元文化,将宣传做到“点、线、面”多层次的结合。同时应加强与校外各传播媒体的接洽,着力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此外,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扎实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思想和实际的双重保障。例如,积极推进新媒体的建设,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借助多元化媒体的力量,广泛传播信息,进一步扩大高校社会实践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与此同时,面对信息多元化的网络时代,各高校应及时对学生周围存在的错误观念和腐朽思想进行拨乱反正,充分发挥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识形态导向功能、科学理论导向功能和拓展素质教育实践功能。

2.以人为本引领思想,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丰富其科学文化知识外,更要用优秀的思想武装其头脑,而仅靠课堂授课教学环节很难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和领悟到其重要性。因此,社会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才能充分感受优秀思想品德对个人成长、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越来越被各高校、教育主管部门视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以“榜样育人、情感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为出发点,举办形式多样的一系列相约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的活动,通过校内校外相互结合的模式,切实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实践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深化课程创新改革,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均是当代优秀大学生所需要接受的用以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途径。面对当下社会实践的内容缺少针对性,实践脱离专业等的问题,当务之急是了解校情、民情和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建立完善的课内外教育实践体系。各大高校应该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将实践和教学相结合,改变高等教育偏重理论教学的现状,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积极搭建校内实践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实践能力,将实践教学成绩纳入课程综合成绩的考核指标,以改变长期存在的过度偏重理论教学而致使其“独占鳌头”的现状。借鉴国外社会实践经验,加快各高校校内技能实践机构和科研机构的建设进程,紧密联系实际。通过建立教学实践基地,结合专业特色与实习实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培养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完善技术,改革创新,传承学以致用的思想,将所学知识真正用到实处。

4.多方参与通力合作,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政府和社会应改变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各自在高等教育及社会实践中的角色,分清权利、义务和责任三者之间的关系,通力合作,保障、监督和指导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进行,确保其实效性。贴合当下市场竞争机制,以双向受益为宗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创新教育”新模式,加强学校、政府、社会等之间的联系。例如,高校层面应该加快社会实践纳入教育计划的进程,而政府部门应该主动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并转变职能,由管理者的姿态转变为协助者。借鉴国外实践经验,结合各高校现状,从实际出发,依托学校、企业、社会资源,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多层次、多纬度地有效整合资源,强有力地巩固社会实践作为联系、沟通、协调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5.榜样引领活化机制,完善考评表彰制度。

目前,许多高校对实践成效的考评表彰依旧粗糙,对何时评价、如何评价学生和指导老师的社会实践成果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方面这是由于社会实践本身涵盖面十分广阔,评价体系很难做到统一,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实践类型和形势的快速发展,原有的评价评判标准已经不再适用了。因此,各高校在着力于建立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的社会实践教育管理体系及运行保障机制的同时,应该注重针对实践的质与量的长效评价机制,多方面考评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综合表现。在积极引导重点团队实践的同时,高校应该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其榜样的意义,利用重点团队带动普通团队、普通个人,以面带线、以线带点,全面激活社会实践的多层次、多维进行,保证社会实践在高校中的活力和价值。高校有关部门及时做好信息的采集和反馈,采用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将社会实践项目作为考查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的指标,并激发指导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完整的激励机制,保证社会实践的自我驱动和长效运作。

三、结语

从完善实践规范化角度来说,随着实践的场所基地化、内容科学化的落实,当代大学生实践的规范化、多元化、科学化进程将加速发展。而这些趋势在带给大学生更高的生活姿态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爱国.关于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刘海存,朱兴同.论权威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J].高校辅导员,2012(1):61-63.

[3]宫留记.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

[4]刘同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与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5]周挥辉.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46-47.

[6]盛冰.高等教育的治理:重构政府,高校,社会之间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2):47-51.

[7]贝丽静.政府职能缺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2(11):239-240.

大学生思考能力篇10

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1919年,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第一次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他在《第一流教育家》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开辟精神”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兴旺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4月24日,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百年校庆中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包括工程实践创新意识、工程实践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创新技能三部分,其核心是工程实践创新思维。创新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样也关系到我国在未来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大学一般具有三种职能:科技知识的生产者、现代知识的传播者和高新技术的创新者。也就是通过生产出创新的科技成果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培养出高层次工程实践创新人才为社会服务,推动科技、经济的发展。工程实践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它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综合化的知识、个性化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基础的。工程实践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增长率加快,知识的陈旧周期不断缩短,知识转化的速度猛增。在这种情形下,知识的接受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对知识的选择、整合、转换和操作。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是那些包括面广、迁移性强、概括程度高的“核心”知识,而这些知识并非是靠言语所能“传授”的,它只能通过学生主动地“构建”和“再创造”而获得,这就需要大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在其中主动的发挥作用。因此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一、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现状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单位主要是面向各类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就业单位对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有一定的要求。面临这种就业的大环境,大部分学生已经对培养个人工程实践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知,已经认识到“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具备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施还是欠缺执行力。如今,形式多样的实践创新类大赛非常多,学生对各类竞赛的参与积极性较高,但是在实践与创新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些学生会选择中途放弃。因此,学生是具有实践创新的潜能和工程实践创新意识,只是在实践创新执行的过程中缺乏信心和毅力。总而言之,部分学生缺乏实践创新的观念和欲望;缺乏实践创新的毅力;有实践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有实践创新热情但目标不明确;有灵感,但缺少实践创新技能。

教师是学生工程实践创新意识的唤醒者,是学生工程实践创新思维的引导者,是学生工程实践创新技能的指导者,在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勇于创新、具有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目前,大部分教师都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但仍有少部分的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缺少激发学生工程实践创新思维,不能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

高等学校培养的是科学家、工程师、企业领军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要求。而先进的科研实验设备和开放的科研实验环境,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教育质量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一些学校的实验设备陈旧,更新速度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1.树立工程实践创新教育理念

学校要加强树立工程实践创新培养理念:在工程实践创新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在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体现工程实践创新教育的内涵,指导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

积极与国外先进的教育与科研机构开展高水平合作交流,派遣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出国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及管理经验。加强科研活动与教学相结合,形成教学与科研互动的稳定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与实验室研究;制定激励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工程实践创新项目,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本领。

2.进一步提升教师工程实践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改革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多层次的综合能力,包括知识结构的综合、教学手段的综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综合、科研与教学的综合,具有功底深厚的学术和教学能力,并在自己的教学和科研的实践中不断的创新。学校同样要培养教师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创新意识,定期选派青年教师到大中型国有企业参观与企业的工程师座谈交流,鼓励教师与企业开展横向科研课题,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增强教师的工程实践创新意识与能力,将自身的工程实践创新经验融入到教学中,将前沿的工程技术与科研成果与教学相融合,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意识。

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大力推进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方式,多采用交互启发式、研究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跨专业辅修或选修课程,构建多元化学习模式。将传统的单一考试模式转变为论文、创新实验、答辩、科研报告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采取累加式计分标准,淡化理论考试,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搭建完善的工程实践创新平台,为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创新始于问题,源于实践。没有实践,就提不出问题,更谈不上创新。大学要在依托自身学科特色与科研实验室的基础上,搭建学生工程实践创新平台,产学研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1)建立课外实践创新实验中心,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相融合。课外实践创新实验中心提供实践创新课题,成立实践创新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课题前期调研、开题、实验、中期检查、结题等环节,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设想,经过多次的实践,通过实践创新实验中心逐步将自己的设想孵化成果;

(2)依托理工科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能真正接触工程实际和生产线。采用多元化的合作方式,见习式的实习方式让学生从感官上去体验工程实践创新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热情;在岗式的实习方式学生可以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文化与创新精神,通过实际的动手实践并结合理论与专业知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营造良好的工程实践创新活动氛围

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环境的支持,积极热烈的工程实践创新氛围可以激发人工程实践创新思维,产生丰富的创新灵感。大学是我自身优势是科研资源丰富,实验设备齐全,应该利用这些有利资源,营造活跃的校园工程实践创新氛围,搭建工程实践创新平台,鼓励学生实践创新,给学生充分自由的实践创新机会。不定期的举办各类科技文化活动、邀请学校优秀科研团队和学生开展座谈会、知名学者教授举办学术报告会等,使师生间在学术上平等讨论,自由切磋、促进实践创新思想火花迸发,点燃学生的实践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实践创新大赛,通过竞赛使学生开阔创新视野,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实践创新意识。为培养工程实践创新性人才成长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的实践创新氛围。

三、结束语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在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大格局下,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改革教学与考试方法、营造良好的校园工程实践创新氛围,培养出基础夯实具有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