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十篇

时间:2023-06-02 15:02:51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 发展 分析

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可知,只有绝对的不平衡,而没有绝对的平衡。各个地区间由于受自然资源、经济政策、地方政府能力、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及经济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必然在经济发展方面存有一定的差距。不过,在同等发展阶段条件下,中国地区间存在的差距和发展不平衡状况同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要明显高于正常发展状况。目前,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并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特点。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资源供给与占有失衡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出现了一批包括深圳、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在内的具有地区特色的经济发展区,这些经济发展区在改革开放期间逐渐具有了自己的经济发展特色,而另一方面,虽然我国中西部地区只有自然资源丰富的巨大优势,但在经济发展阶段,只能充当供应能源原材料的角色,将当地的大部分自然资源输送到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仅有极小的一部分资源用于地区自身建设。

(二)利益分配失衡

虽然中西部地区将大量的基础能源和原材料输送到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但是该地区并未分享到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所取得的经济增长成果。

(三)人力资源投入失衡

现代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十分重要,要想提高物质资本的生产效率,必须以提高和积累人力资本为前提,由此可知,人力资源的投入将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发展空间产生直接影响。

(四)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

由于审批制度不完善,判断标准不明确及市场体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而由此带来的严重恶果主要表现为社会大规模、企业小规模进行低水平的重复性建设,使得大量的基础资源被浪费,严重影响了产业高级化的发展步伐,不良竞争也导致经济效益直线下滑,值得关注的是,这种现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得到改善。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的应对措施

(一)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强化经济区域功能

打破地域和部门间的限制,全面贯彻“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原则,大力促进城市和地区之间的“三联动”,即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和市场联动,对区域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实现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跨区域龙头产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产业优势。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整合应以优化政府和改革为中心。对政府的横纵向权力结构进行改革完善,通过法律、组织等方面对地方政府的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和约束,从而有效解决行政区经济所带来的弊端。以联动发展之路带动地区间的共同繁荣。

对区域发展规划进行统筹管理,构建完善的区域利益调整机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加快现代服务业、出口导向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让使其参与国际竞争及合作的主力军地位得到完美体现。中部地区的第一产业较为发达,它承担着为其它地区输送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重任,同时该地区是全国水陆运输网络的中枢,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全面贯彻“东引西进”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大对传统工业技术的改革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同西部地区的现实状况相结合,全面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和南水北调等开发策略的实施,使得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取得了长足进步,为该地区的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影响我国区域间合理分工及商品交换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资源产品价格较低,而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较高,二者之间存在不等价交换现象;另一方面是地区间的分割和封锁。基于此种情形,应打破区域间的封锁限制,使各地区间形成一个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而对资源价格体系进行理顺,让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

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还应通过制定适当的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政府通过必要的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智力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寻求“点”的突破,国家在各地区发展的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使之成为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

三、结语

总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中,我们还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但只要我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寻求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卓元.中国经济从追求数量扩张转向注重质量效益[J].商业研究,2010(4):45-47.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财政政策

1引言

国家只有通过制定区域的税收调节政策来为落后的地区带来较大的优惠,这样才能够实现新企业落户西部地区,从而振兴区域经济。同时,中央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完善的转移支付、财政支出的政策,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2调整区域税收政策

第一,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要以产业作为主体。由于国内的西部地区投入的有效资本量不足,而且资本产出效率低下,这种现实情况难吸引社会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建厂。政府通过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降低西部地区省份的企业税收,以吸引社会投资。制定产业的导向,优化完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逐步化解地区收入与输出政策及经济目标调整之间的矛盾。运用税收政策来鼓励社会企业和外资企业到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发展,并统一内外部企业的所得税,适当降低税率。实现税收政策体系优化完善,调整国内的区域产业结构。要关注税收政策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完善、能源及原料产业优化及高新产业的建设中,这样才能够使中部、西部地区建成一个以资源开发为主、加工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以减税的优惠政策为主,以免税为辅,采用加速折旧、税前列支、投资抵免税收、信贷等各类方式,调节税收政策,逐步突出落后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满足区域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逐步实现对中部、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税收有效减免,以中央税收减免作为主体,这样才能够展现出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第二,要通过科技进步促进教育发展,要逐步改善西部地区生产人才资源投入力度不足,以及人才人力产出效率低下的现实。重点要通过政府的各类支持政策去转变过去税务筹划工具单一的不良问题,政府可以通过与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相关的激励方式,实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加强人员培训,颁布更多的优惠政策,通过应用更多的政策来吸引人才在企业落户。对于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可以减免个人所得税来吸引人才落户,对于科技水平高的公司可以适当地减免税收以支持企业的发展。加大科技企业科研成果的研制和科研资金的投入,对这些研发企业也可以出台税收减免政策,对公司购买的高端仪器设备,可以使公司加速折旧,鼓励公司购置新设备。并且鼓励社会上的企业通过建立风控资金、开发基金的模式,实现对关键技术的突破。第三,要推动中西部城市的旅游业快速发展,为旅游产业设计更优惠的政策。国内西部省份,在全国占有近23%的人口,国土面积达到了近57%,旅游资源约占全国总量的35%。西部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很高,因而就可以制定针对旅游业的税收减免政策,加快推动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1]。第四,逐步改革农业税制度,逐步实现统一的城乡税制目标。当前,我国的税制不能够体现出税务的公平性,主要是实现了二元税制,则不利于调节城市与乡村区域经济的差距和居民收入的差距。农业税收政策不合理,就会影响到农民的收入,也会影响到农村区域的发展,以及农民的需求增长,也会限制到当前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税收不合理就会为农民带来更多税务负担,也会进一步拉大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这就会造成基层的政府部门财政困难。

3调整转移支付政策

通过调整国内的转移支付政策,可以进一步积极地突出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作用,支持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样才能够尽量地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针对西部区域的人力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财政支持资金力度不足的问题,通过转变现有的转移支付模式,确定转移支付的标准,以及规范转移资金的使用方式,促使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应用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政策,实现财政资金拨付,可以应用中央政府转移支付政策,且也要使用横向转移支付。优化转移支付制度,应用因素法,实现支付更加精准化。建立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制度,有效协调中部和西部各省份税收的返还系数,这样才可以调动公司纳税的积极性,而且也可以使财政向西部区域转移更多的资金,促进西部区域的发展。

4调整财政支出政策

调整现有的财政收入政策,要基于中部、西部地区落后的现状以及结合各区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状况。通过调整支出政策,有效改善当前西部地区政府财政支出结构,这样才能够提高财政资金支出对区域资本劳动力投入和区域产出效率的激励作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仍存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财力严重不足以及财政支出不够合理的问题,并且也存在行政管理费用的支出高于全国水平的现象,导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城市维护管理和基本道路设施建设的资金支出不足。造成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前西部地区教育水平落后、劳动力素质偏低、科技水平不高。

5调整财政投资政策

通过调整不利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投资政策,使社会上的资本资金更多地偏向于投资西部不发达地区。改善西部区域的投资环境,通常,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要明显优越于西部地区,尤其是在税收体制机制、财政分配机制的投资环境上,发达地区明显好于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部门要将财政投资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要选择重点的投资方向和领域,提高投资质量水平,可以进一步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但需要有效改善当前西部区域自然条件和投资硬件环境,还要逐步处理好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此才可以实现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最大限度发展西部地区经济,优化完善税收体制机制。创建良好投资环境,让财政资金的投资方向更多地倾向于西部地区,尤其是在西部地区的道路建设方面,吸引外部资本的投入。要针对中部、西部地区不发达省份投资环境不佳的现实,国家加大对中部、西部地区道路设施、电网设施、通信设施、桥梁基础设施的投资,要逐步压缩中央政府向东部区域提供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将投资重点放置于处理中部、西部地区经济不平衡方面。重点在农业、交通业、通信业、能源业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弥补之前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不良问题,重点考虑改善中西部省份的投资环境,同时,保证政府的投资资金能够在社会上产生引领作用,引导社会的民间资本跟进投资。政府部门鼓励社会资本、外资资本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投资力度,并拿出一定的财政资金的补贴和优惠。优化完善现有的改革、财政投融资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制度,逐步加大对西部区域投资的力度。在社会上建立风投基金、担保基金来加大对社会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扶持。利用多种融资渠道加强对西部高新产业、环保产业的资金扶持。此外,要有效改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落后的现状,并将旅游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与扶贫开发相融合。应用政府采购机制支持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加大对西部地区政府采购支持力度,并重点支持西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生态环保的政府采购。应该在社会上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企业化运营支持,以及实现公用事业的企业化运营管理,实现社会资本投资于西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优化投资模式,使社会资本能够享受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带来的收益。制定促进中西部投资的相关法律制度,优化完善区域财政政策机制,完善对落后区域的投资立法。

6结语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趋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31-02

加强地区内部整合,形成紧密合作、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对于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三角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缺陷,正视这类问题,找到解决它们的切入点,有利于扬长避短,达到更好发展的目标。

一、长三角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地方本位主义和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经历了由“政治挂帅”转为“经济增长”的过程,经济指标的高下成了政府、官员优劣评价的直接依据,由此导致不少地方政府只顾辖区利益,对经济运行加以不适当的行政干预。其主要表现大致如下:一是设置区域贸易壁垒,阻滞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提高其进入成本,并限制本地企业的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外移,造成区域市场的行政分割。二是地方政府在发生跨区域经济纠纷时往往偏袒本地的企业。三是为招商引资而恶性竞争,突出表现为对土地进行甩卖式“杀价竞争”,“以土地换GDP、以优惠换外资”,不少地区在用足国家允许的政策之外,还不断创新各种优惠政策,大打“政策倾销”战。

2.基础设施重复低效建设。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但是,在长三角都市圈内,不少城市往往只着眼于本行政区域,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相当严重。区域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港口之间竞争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布置不平衡,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不明确,大多自成体系,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嘉湖高速公路全长102公里,宽阔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然而,由于交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申嘉湖高速在沪浙交界的上海市枫泾镇停止延伸,“断头”处距离上海高速公路网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

3.城市产业结构趋同。许多地方政府在规划产业发展时不顾自身客观条件,争相发展高科技产业。产业同构是长三角一直走不出的误区,无论是过去的16城市中12个城市上电信、11个城市造汽车、8个城市搞石化,还是现在各个城市都在发展的高新技术园区、创意产业园、物流园区、中央商务区,在食品饮料、纺织、印刷、塑料、办公机械设备等产业方面,“长三角”江、浙、沪三地的同构率竟高达80%以上。据测算,上海与江苏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是0.82,上海与浙江的相似系数为0.76,而江苏与浙江的相似系数则高达0.97。

4.区域公共问题凸显。多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造成了长三角区域内生态环境被破坏,土地资源紧张,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问题凸显。长三角拼土地、拼资金、拼环境的投资拉动型外延增长模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高能耗、高污染的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偏高,造成资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到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主要水体、土壤污染严重、酸雨发生频繁 、“三废”排放激增和食品安全危机等,致使长三角成为中国酸雨多发区和水环境严重污染区域。

5.持续发展能力问题。长三角地少人多,资源贫乏,尤其是事关工业发展的能源、原材料大都依赖国内外市场供应。因此,这里不仅人口密集(包括外来务工人员),而且工业项目星罗棋布(从遍布乡村的乡镇企业到今天日益增多的外资项目)。在高投入、高速度、高消耗、低附加值的粗放增长方式作用下,长三角地区工业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保压力已经十分严重,能否持续发展将迎来日益尖锐的挑战。长三角许多以高度专业化和价格竞争为利器的产业集群已进入低谷或调整期,有的产业集群甚至难以为继。

二、长三角经济问题的解决之策

解决长三角的种种问题,关键在于创新机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步推进区域市场、产业与制度的一体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至今,地方政府仍然拥有大量的经济资源,并且掌握着强大的行政力量与管制手段,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也是政府授让资源于市场、还权于企业的过程,其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市场则是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动力,制度是一体化的保障。创新一体化机制,必须要从政府、市场与制度三方面着手。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甘肃;农村;区域经济;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48-2

1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为了支持西部地区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计划》的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等文件均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规划与支持,可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甘肃省围绕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使得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影响全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 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2.1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2.1.1 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

2.1.1.1 土地资源丰富

甘肃的土地资源丰富。全省土地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人均占有土地量居全国第五位。

2.1.1.2 水利资源丰富

无论发展农业还是工业,水资源都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水资源分布决定着土地开发整理的模式及工业的发展。甘肃省水能理论总蕴藏量为1724万千瓦,居全国第十位,可装机总容量为1069万千瓦(已装机265.2万千瓦)。

2.1.1.3动植物资源丰富

甘肃省地形狭长,省域跨度大,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其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省内现有森林总面积382.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3.42%。树种繁多,主要有冷杉、云杉、栎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甘肃省草场以天然草场为主,主要分布在海拔2400---4200米之间气候高寒阴湿的甘南草原、马衔山、祁连山等地。

甘肃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共有650多种,其中有90多种属于部级珍稀动物,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地包括成县、文县、康县、武都、两当、天水等。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甘肃是全国药材主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马铃薯、啤酒大麦等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肉用羊、食用百合、酿酒葡萄、啤酒花等产量位居全国前五位。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全国首屈一指的马铃薯生加工基地、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啤酒大麦啤酒花生产加工基地、肉用羔羊基地、高原夏菜基地等,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1.1.4 气候条件

甘肃省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日照时数为1700-3300小时,自东南向西北增多。

甘肃省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灾情也比较严重。可以根据甘肃省气候资源的分布状况,开展气候资源的分区规划,并根据各区的气候特点,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为甘肃省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1.1.5 财政投入

甘肃省实际利用内资也由第三产业不断向第二产业集中,就固定资产投资来讲,第一产业实际利用内资占全部实际利用内资的比重由2005年的3.2%上升为2010年的5.2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率非常低。

2.1.2 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最常用的一种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战略因素综合分析方法,他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安德鲁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把战略构成分为制定与实施两大部分,在战略制定过程中,要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组织内部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的机会与威胁的相互制约因素,并主张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机遇来克服自身的劣势和威胁,从而实现组织的发展。虽然SWOT分析法经常应用于营销学领域,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开始把他应用于社会领域。因为农业是一个独立行业,可以与其他行业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也自成系统,因此,SWOT分析法也适用于甘肃省农业发展的研究。

2.2 制约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2.2.1 自主创新意识薄弱。作为欠发达省份,农村的体制和机制与发达农业省份趋同化的现象比较突出。学习和借鉴农业发达省份成功经验的深度不够,自我探索的能力不足,自主创新意识不够,等政策、等财力支持的现象比较突出。

2.2.2 人力资源支撑体系不够完善。甘肃省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的不完善,造成在农业技术普及过程中的技术吸收能力、学习能力、操作能力等能力明显不足。引进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难以与相关产业技术和劳动力进行合力匹配,使一些技术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本省难以实现其市场扩张的目标,弱化了技术的驱动效应。

2.2.3 对外开放的体制和机制不够灵活。一些地方只重视招商引资,而招商引资的后续管理和服务机制不够完善。在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容量小、各类人才缺乏的前提下,甘肃省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形成足够灵活的对外开放的体制和机制。

2.2.4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心理效应缺失。甘肃省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的状态,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心态仍然存在。对外开放的社会心理效应的缺失,不但制约着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社会环境的形成,也影响着人们对改革开放的心理预期和参与的积极性。

2.2.5 政府财政投入不能保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不能保证农村的发展需要。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所需要的财政资金严重缺乏。广大农民充满致富的愿望和信念,但是生产和发展资金严重匮乏已成为一大障碍性因素。

2.2.6 农业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下。甘肃属经济落后地区,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民依靠土地为生,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农民的非农收入较少。多年来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太明显,以粮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其收入主渠道仍然来自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使农民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3 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合上述分析结果,论文针对不同发展程度的农村经济,分别给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开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与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的产业融合;全方位提高农民素质等措施,完全可以实现我省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3.1 大力推进产业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产业融合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产业融合改变了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产业之间关联、产业结构演变和产业组织形态。应积极促进科技创新,为农业产业融合提供先决条件和根本保障;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为农业融合构建良好的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产业融合的扩散、渗透与诱导作用,推动农业的结构转换和升级;转变政府观念与职能,构建并发展融合型农业体系,同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1.1 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在农业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产品的制造流程和空间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产品价值链的拆分与重组特征明显。高新技术在农产品中的大量应用使得产业技术之间相互渗透和交叉,产品加工环节增多,大大延长了产品价值琏,价值琏的增值环节越来越多。在价值琏重组方面,产业融合的作用更是明显。产业融合导致农业内部各子产业之间渗透交叉与重组,从而形成导致农业价值琏重组,甚至创造出全新的价值琏。生态农庄、生物产业就是明证。

3.1.2 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是带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根据统计,我国目前流通成本占商品价格的50%左右,零售商的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20%以上。产品从生产到销往用户手中,95%的时间损耗在储存、装卸、等待加工和运输方面,而同时物流费用平均占到总成本的50%。因此,将现代物流产业与农业更好的融合起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通过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业物流投融资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业物流保险体系,对农业物流中的运输、仓储、配送等风险进行承保,并针对不同的标的和风险,开发出多样化的保险合同菜单;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

3.1.3 大力推进农家乐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与现代农业,在时代特征、业态特征、功能特征上都具有一致性。从目前而言,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新时期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和谐的一个新举措。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引导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增收致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农民社会主义道德观和荣辱观教育,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用崇高的信仰、远大的理想来教育广大农民群众,用正确的思想、科学的理论来武装他们的头脑,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加强农村教育投资,改善农村教育结构,为农民素质的提高奠定一个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强农民操作技能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建设,为农民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

3.3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健全农业保障的机制

做大农业龙头企业,以企业集群发展带动区域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全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国家财政对遭受风险农户的救济力度;树立科技兴农意识,在政策制定上,真正把发展高科技农业摆在重要位置,为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指出方向。

参考文献

[1] 丁越华.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评述[J].开发研究,2012,(2):74—79.

[2] 项继权.当前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政策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9,(1):30—35.

[3] 张蕾,蔡志坚,牛利民.低碳经济与我国农村发展[J].生态经济,2010,(9):73—76.

[4] 李忠斌,张婷婷.关于民族地区农村工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8,(3):116—121.

[5] 李周.改革以来的中国农村发展[J].财贸经济,2008,(11):82—127.

[6] 刘洁.典型农村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7,(专):57—62.

[7] 谢延文.论我国农村发展路径[J].特区经济,2007,(10):142—143.

[8] 闫永,刘志峰,韩玉勇.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模式)生态农庄[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717—9718.

[9] 刘玉琼,艾大兵.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路径反思[J].农业经济,2010,(9):27—28.

[10] 曾国平,罗航艳,曹跃群.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9):100—102.

[11] 赵峰.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制约及发展方略[J].农村经济,2007,(12):45—47.

[12] 方华,赵海,徐雪高.2009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综述[J].红旗文稿,2009,(24):8—10.

[13] 陈玉福,刘彦随,龙花楼,王介勇.苏南地区农村发展进程及其动力机制——以苏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1):123—128.

作者简介:李含宝(1982—),男,汉族,甘肃华池人,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9级农村与区域经济发展专业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篇5

关键字:沿海区域经济;金融支持;现状;策略

基金项目:唐山市社科联2013年立项课题(编号:TSSKL2013-071)

一、发展沿海经济的现实意义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沿海和临港地区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繁荣地。作为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引擎,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唐山市所在的河北省在沿海省份中发展相对滞后,属于典型的内陆型经济特征,即沿海区域的开发强度和贡献度都低于内陆。

2006年11月,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为突破口的发展思路,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作为未来15年的战略目标。2011年11月,河北省委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举全省之力打造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两大增长极”,打造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两大增长极,这是河北特殊区位所决定的。同年,根据国务院批复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将河北省沿海地区的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凸显了国家对于打造环渤海、京津冀经济第三极的高度重视。河北环绕京津,地处沿渤海核心地带,拥有487公里海岸线,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所在的沿海地区,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体系发达,具备打造沿海经济增长极、在全省率先发展的坚实基础。时下,河北要实现跨越发展,选择沿海地区作为龙头,把沿海地区开放开发作为河北实现由大转强的突破口和支撑点,深刻认识河北省构建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战略意义,这都为唐山发展沿海经济提供了契机。

唐山经济长期“领跑”河北省,201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50亿元,居全国第19位,但与其他沿海城市相比,其“沿海区位优势”还未全面发挥,“增长极”的“拉动作用”有限,经济的开放程度有待提高。作为“资源型”城市,应抓住机遇进行产业转型,合理转移经济发展重心,最终实现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唐山市发展沿海经济将从根本上改变其空间发展格局和经济增长方式,彰显唐山“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增长极”作用。

二、唐山市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支持现状

拥有229.7公里海岸线的唐山市遵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律,打破行政区划束缚,以港口为依托,以发展临港产业为特色,实施“四点一带”战略,统筹沿海一线开发建设。“四点”即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带”即贯穿“四点”形成的沿海经济隆起带。

2012年,唐山沿海地区生产总值达1697.6亿元,同比增长10.4%,占全市总量的2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241亿元,同比增长9.7%,占全市总量的40.5%。随着曹妃甸被列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曹妃甸为“龙头”的整个唐山沿海地区正在加速崛起,唐山湾“四点一带”经济已初具规模。曹妃甸五年累计完成投资3550亿元, 2012年唐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7亿吨,在全国港口排名由第16位上升到第8位。目前,首钢京唐钢铁厂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投产,形成千万吨精品钢生产能力;华润曹妃甸电厂2×30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一期、中石油渤海湾生产支持基地一期等项目已陆续完工投产。曹妃甸修造船、汽车零部件制造、钢板桩制造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中石化1000万吨炼油、中化集团综合化工产业项目、首钢京唐钢铁厂二期、华润曹妃甸电厂二期、大型海水淡化基地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预计到2015年,“四点一带”地区点带结合、整体联动的区域发展总体目标基本实现,将基本建成唐山市、河北省乃至中国北方地区科学发展先行区、先进产业聚集区、双向开放承载区、体制创新引领区、生态文明样板区、跨越发展支撑区,成为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动脉,建设现代化沿海大城市的主动轴,实现沿海与腹地一体化发展的主动力,实现生产总值占唐山比重将达到50%。

邓小平同志提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美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戈得・史密斯认为“金融机构的数量和金融工具的丰富程度是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唐山发展沿海经济如果没有金融的支持只能是空谈。2011年,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联合河北银监局、河北证监局、河北保监局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发展的意见》全力配合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但就目前来看,唐山市的金融支持沿海发展的状况并不乐观。

(1)从投资需求总量上看,资金来源单一。现有财政能力和金融现状难以满足初期基础建设的需要,该部分投资属于半公益性质,投资回报的周期较长,金融风险隐患较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以地方政府财政作担保,委托投融资平台代为建设,这远超出当地政府的财政能力。

(2)当地金融制度相对落后,金融与经济整体协调性较差。由于大量拆并,当地金融机构的数量和服务存在缺失,现阶段金融市场缺乏竞争、资金的逐利性不强,国有大型银行过分关注国家重点支持的项目,对其他投资项目兴趣不大。

(3)金融业务单一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沿海经济发展的需要。银行业方面,业务品种仍相对单一,仍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导,业务创新水平偏低;证券、保险方面,业务开展有限,创新能力不足,整个地区金融业服务缺乏个性化,投融资渠道有限。

三、金融支持唐山市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1)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大力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进入沿海地区设立地区总部、分支机构或出资设立法人机构;支持商业银行增加分支网点,完善网点服务功能,扩大业务覆盖面;支持各证券、期货、保险营业机构增设业务网点,拓展业务空间;支持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机构拓展业务。

(2)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积极争取各家银行总行将唐山市沿海区域列为信贷支持重点区域,促进信贷资源配置向沿海地区倾斜;加强与资金较充裕的外省金融机构合作,采取银团贷款等方式,引入省外资金支持沿海经济隆起带重大项目建设。

(3)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优先支持港口、水利、交通、能源、城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港口物流、钢铁冶金、石油化工、新兴能源、装备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做好教育基础设施、基层医疗服务网络、保障房建设等民生领域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金融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加快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创新投融资机制,努力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业主投资、市场运作”的投资机制;鼓励银行向创新金融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利用债券、理财产品、基金等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多角度全方位的拓宽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李南.环渤海加速崛起背景下的唐山沿海经济发展战略[J]. 港口经济,2012(1).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经济发展;调研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023-03

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中部,全市总面积4788平方公里,濒临太湖,距离上海只有120多公里,属于沿海经济开发城市。2013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无锡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48.5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207.4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714.22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8.52.2:46.0,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基本相当。近几年,无锡的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全年实现总产值(营业收入)8073.73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物联网与云计算产业增长47.2%;高端装备制造和工业设计产业增长15.5%;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增长17.1%;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增长32.0%。无锡紧紧围绕“扩大内需保增长、创新创业促转型、政企合作维稳定”三大突出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总体平稳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无锡市高职专业设置现状

对照教育部2004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对无锡市11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招生情况统计分析。无锡市现有高职院校11所,2013年总计划招生13572人。11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覆盖指导性专业目录所有一级19个专业大类的14个,覆盖率为73.68%;531个子目录专业中开设专业数为117个,占总专业数的22.03%,开设专业平均比率为23.48%。其中,电子信息、财经、艺术设计传媒等大类,每个学校都有所侧重的开设了子专业;制造、土建、文化教育等涉及民生的行业开设专业也相对集中;相较而言,生化与药品、医药卫生、公共事业等大类只有个别学校开设。如,针对医药卫生行业仅有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眼视光技术专业,当年计划招生41人,实际录取20人,仅占招生计划的48.78%。而农林牧渔、资源开发与测绘、公安和法律等专业11所学校都没有开设相关专业。在2013年高职院校招生计划中,制造业仍然位居榜首,达到总招生比例的26.6%,其次是电子信息、艺术设计传媒和财经类,比例都超过了10%。值得一提的是艺术设计与传媒专业发展势头迅猛,这与无锡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很大关系,各大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也做了很多探索,相继开出的子专业达到了28个,招生比例也从2010年的9.63%上升至15.7%,上升速度明显,从侧面也反映了无锡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在招生数量上,环保、气象与安全、医药卫生、生化与药品等所谓的冷门专业只有个别学校开设,人数也都在50人左右。

二、无锡市高职专业设置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结合对无锡市19个主要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调研,分析2013年度无锡市11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统计数据。制造类专业在无锡各大高职院校专业开设比率达到68.75%,招生比例达到26.63%,2013年招生人数达到3614人。制造业作为无锡的支柱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尽管招生在数量上已基本满足了社会对高职层次人才的需求,但从学校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对录用高职学生的情况反馈来看,专业设置的有效性不明显,企业真正能用的人才缺口很大。无锡素以鱼米之乡著称,农林牧渔业非常发达,在无锡经济发展中的排名仅次于制造业。而调查发现,与农林牧渔相关的专业,在无锡11所高职院校中,已连续八年未开设任何相关专业,仅有个别中职学校开设了园林技术专业,但专业设置单一,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实用性和因地制宜性也不明显。无锡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和自然优势,水产养殖、畜牧兽医类高级技能人才奇缺,阻碍了无锡现代农业的发展,应适当开设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如无锡在水产养殖中技术咨询专家奇缺,而无锡的很多乡镇正在新建生态村、观光镇,要顺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增设水产养殖技术、观光农业和畜牧兽医等专业。随着无锡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无锡已借助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实现海陆空的全方位衔接。2013年高职院校交通运输大类计划招生294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等三所学校新开设了航空服务、高速铁路动车乘务等专业,占该类招生比例的32.65%,未来几年包括上述学校在内的高职院校可结合学校特色开设城市轨道等相关专业已满足高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业的要求。无锡的19个主要行业中,公共事业涵盖的内容很广,未来无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老龄化、社会福利、劳动与社会保障等问题将日益突出,目前仅有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开设了涉外事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两门课程,实际招生76人。事实上,包括很多本科类院校都纷纷开设了该类专业,但因跟风追求市场效益,缺乏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学生真正能学到的东西很少,就业竞争力差。要满足公共事业发展的要求,保证无锡城市现代化的全面铺开,必须小口子人手,重点优化相关专业及衍生专业,培养专业基本功扎实,拿来就能用的专业技能人才。近几年,无锡动漫、艺术设计产业发展前景良好,11所高职院校都纷纷瞄准市场开设相关专业,招生人数也由2006年的1300人增加到2013年的2131人,增长了1.64倍。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就业形势严峻,相关毕业生平均工资水平下降。所以在专业设置上,不应批量生产画图的流水工人,而是要培养具有专业特长,能在该领域有所创新、独当一面的高级人才。另外,电子信息类专业尤其值得关注,行业就业环境看似良好,招生人数一直持不减的态势,但实质上人多质不优。尤其是高职类学校的学生,基本功本来就不扎实,再采用全面撒网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真正能胜任工作的寥寥无几。高职院校一定要以此为警示,结合企业实际设置专业课程,教学环节不求难而求能活学活用。

总的来说,无锡各大高职院校开设专业大多集中在制造、电子信息、土建和财经大类,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数控等专业每个高职院校基本都有开设,专业重复现象比较普遍;无锡的新能源、物联网等产业起步较早,但专业设置单一;科技、旅游服务等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但软硬件设施较缺乏。所以,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一方面要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和科学预测,另一方面要结合学校自身特点,适中建设,适宜发展。

三、推进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锡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基本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根据无锡市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总体要求,结合对高职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实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以区域经济需求为依据,优化专业设置

结合无锡经济发展现状,高职院校必须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来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高职院校要能做到专业设置与社会接轨,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接轨;要坚持进行专业相关调研,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要有意识的培养专业设置的前瞻性,缓解人才培养滞后于社会需求的矛盾。事实上,无锡市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对社会职业需求的敏锐性还有待提高,专业设置的重点和特色还要进一步加强。无锡市高新技术的应用理念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机会致使许多新岗位的产生,也使得人才紧缺程度加深。在这样的区域经济背景下,充分考量好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培养高新技术产业的各类人才,成为无锡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当务之急。2014年7月1日无锡地铁正式开通,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在三年前就开设了相关专业,迎合了无锡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学生就业问题也迎刃而解。未来,无锡将继续在轨道交通、新能源开发和环保等产业领域有较大的动作,学校在设置专业时要结合高职特点,根据人才的需求程度和岗位的稀缺程度培养不同领域的人才。

(二)以城市发展战略为依托,建设骨干专业

无锡城市的发展正处在工业化的后期,传统制造业作为无锡的支柱产业,发展速度逐渐放缓。无锡市“十二五”规划提出把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作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无锡的战略任务,坚持制造与创造相结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相协调,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着力发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打造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依托的综合经济发展体系。要实现无锡经济发展战略,需调整产业结构,将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建设力度,打造以电子信息、动漫和旅游等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按照整体战略规划要求,无锡高职院校应着重建设通讯技术、艺术设计和旅游管理等专业。事实上,开设电子信息、动漫设计等专业的高职院校不在少数,但专业设置宽泛不精,学生综合含金量较低。所以在专业设置过程中,要建设骨干专业,在保障骨干专业的供给平衡上,多方面培育创新型人才。作为政府部门和社会相关机构,不仅需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还要增加对骨干专业建设的资金投入,真正发挥高职教育在无锡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农村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发展壮大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增强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活力,对于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村集体经济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

由于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过程中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几乎全被“分光”,从而导致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出现“空壳”,拥有农村集体经济的村子寥寥无几,即使是在拥有农村集体经济的村子,其集体经济也是规模不大、效益不佳,在整个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很小。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

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村基层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农村基层组织就是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组织。目前,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空缺”,农村基层组织很难拥有“富裕”的资金来为村民办些诸如修建村道、整治河道、修建文化书屋、修建体育设施等实事,也无力发展诸如免费教育、医疗、保险和各种救济等

多项公益和福利事业,也无力从根本上消除由贫富差距拉大而潜伏着的不稳定因素,不能确保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农村基层组织不仅使其自身的威信、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降低,而且往往造成干群关系紧张,长此下去甚至还将会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困境

目前,农村集体发展滞后面临困境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生产发展的基本生产要素严重匮乏,农村集体经济做不强、做不大;二是基层各级政府重视不够,在政策和金融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持续性;三是农村集体经济竞争力不强,人才匮乏,管理、设备、技术严重落后。

二、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1、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够。各乡镇往往只强调村干部的带头致富作用而忽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没有认识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2、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要素匮乏。贫困地区农村几乎所有的村都把土地及生产资料分给了农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仅缺少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且农民也不愿把其他生产要素投入到集体经济组织中来,生产要素的匮乏极大地限制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3、村干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识淡薄,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主动寻找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能力不强。

4、缺乏对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的探索。在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存在着决策不科学、创业观念淡化、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产品科技附加值低、竞争力弱等现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往往是束手无策。

三、发展壮大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具体措施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是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新任务,要发展壮大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就必须因地制宜、准确定位、科学规划,探索出一条适合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一)提高认识、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主要经济成份,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

农村集体经济对推动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大发展,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才能真正兑现为民办事的承诺,基层党组织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农村基层政权才能得到巩固;才能带动大部分农民致富,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建设,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担负起组织、引导、支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核心作用。

(二)以联产承包经营为核心深化农村集体经济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坚定不移地长期坚持。同时,为适应新形势要对农村集体经济不断改革,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明确如何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效益,如何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职能和作用,用改革的手段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营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很重要的原因是现行政策环境有待完善,这就要求我们优化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环境。一是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纳入当地整体经济发展规划,常抓不懈,一抓到底;二是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责任制,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和奖惩措施,把乡镇领导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工作实绩考核内容;三是制定扶持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相关部门要在财政资金、土地使用、银行贷款、税收优惠、结对帮扶等方面,按照各自职责,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政策环境。

(四)以市场为导向选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善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创新优化经营机制,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原则,结合各村实际,寻求适宜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贫困地区农村区位条件差异大,在选择发展路子上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鼓励集体和农户以资源、土地、资金等入股,发展股份合作经济;根据当地资源与市场需求,进行资源开发型发展,通过培植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强村集体的服务意识,引导农民围绕本村优势发展经济,组建行业协会,引导农民闯市场。

四、结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GIS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权和事权方面的适度分权,逐渐改变了传统的中央政府集中资源配置的路径,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不断增强,许多地区依托资源禀赋及有利发展条件实现了经济起飞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不断增强,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在区域经济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还面临着诸多的区域发展问题,而且问题区域(problem regions)也随之增多,这些现实情况都产生了对区域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巨大需求,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学术研究,而研究成果的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政策的出台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研究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区域经济学在借鉴和应用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同时,也借鉴和吸收了以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为代表的新兴学科的研究方法,不断推动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学与GIS的关系

近年来,社会科学的发展呈现出定量化、空间化和应用化的特征,强调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将公共政策落实到空间上的具体区位。区域经济学正是以资源的空间分布非匀质性为理论视角,研究经济活动“何事”在“何地”和“为何及应该如何”的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对资源空间配置及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研究。而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混合数据结构和有效的数据集成、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快速的空间定位搜索和复杂的查询功能、强大的图形创造和可视化表达手段以及空间决策支持功能。于是,基于GIS平台提出解决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的公共政策和规划措施也就有了“因地制宜”的优点。

三、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教学的探索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般由区域形成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四部分组成。传统的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忽视了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应用性强”的学科特点。为此,本文从GIS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功能出发,结合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及理论体系以案例的形式探索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创新性教学的价值,期望推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与优化。

(一)GIS基本功能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GIS基本功能涉及数据的采集、编辑、处理、变换,空间统计与分析及地图的制作与输出。基本功能的恰当应用可以直观地表述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及特征。就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而言,它不仅表现为时间维度上的经济增长,而且更重要地表现为空间维度上的拓展与收缩,而空间维度的拓展与收缩就可应用GIS教学来展示与表达。首先,建立GIS专题地图,通过GIS的制图方法绘制面状符号图并通过指标数据处理赋予每个面状符号图不同的属性特征,这一步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发展状况,引发学生思考经济活动采用什么样空间布局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其次,将确定培育的经济中心展现为点状符号图,同时也通过数据处理赋予每个点状符号图不同的属性特征,这一步有助于学生知晓这些经济中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再次,将联接各经济中心的现有或规划的重要干线展现为线状符号图并用线状的宽度表达线状要素的特征,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增长极的区位条件;最后,将上述点、线、面符号图进行叠加,即将可能选择的经济活动布局落实在具体的空间上,可让学生在学习区域发展理论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就区域关系理论而言,不仅需要探讨因资源稀缺而形成区域竞争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而且需要探讨因资源禀赋差异而形成的区际分工与合作。GIS教学可以将不同区域资源禀赋状况(或经济发展状况)的数据输入GIS专题地区所对应的属性表,进而通过图例编辑器将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用地图的形式输出,即可清晰看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从而判断区际分工的可能性及合作的类型。

(二)GIS应用功能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基本功能为依托通过空间分析技术、模型分析技术、数据库和数据集成技术等演绎出资源管理、区域规划、辅助决策等多种GIS应用功能。合理使用应用功能可以为区域发展问题的解决或促进问题区域实现良性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区域形成理论通过剖析区位因素与区位价值来探讨企业、公共设施等的区位选择问题及经济活动的集聚效应。古典区位理论从成本函数约束视角分析区位选择,这样选择的区位可能与实际需求有偏差,导致资源空间配置的不合理。应用GIS教学则能相对方便地找到最佳区位。以新建公共设施的区位选择为例: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新建公共设施的区位选择需要考虑现有类似公共设施的空间分布状况、人口密度及政府的土地规划使用情况等因素;其次,在建立GIS专题地图的基础上,分析处理类似公共设施分布的点状空间数据并产生离开现有类似公共设施的距离图,因为新建公共设施应该离类似公共设施有一定距离;再次,分析处理人口分布的点状空间数据并产生人口分布密度图,因为新建公共设施应该在人口相对比较密集的地区;再其次,在专题地图上将政府的土地规划使用情况转化为栅格图;最后,将距离图、密度图及栅格图进行叠加,然后进行选址的综合评定,即可在专题图上看出适合新建公共设施的具体区位。这种集问题导向、分析及制图等环节于一体的教学实践方式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了解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具体要求。

区域政策理论探讨的是政府创造某些源于空间差异并旨在缓解或克服空间差异影响的制度供给问题,然而区域政策要落实到具体空间上则需要判断政策的需求区域。应用GIS教学可规避没有考虑要素资源空间流动的缺陷。以判定基本公共服务的短缺区域为例:首先,在GIS专题地图上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供应点的点状符号图;其次,以基本公共服务的供应点为中心,向外构建一个合理的邻近区(如规定相应的步行时间或行车时间),计算出该供应点与邻近区的人口之比,即该供应点的繁忙程度;再次,以每个居民点为中心,也向外构建一个合理的邻近区并记录邻近区内的供应点数量,以此测算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方便程度;最后,通过上述分析在地图上进行比较即可准确地判定出基本公共服务的短缺区域。

四、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教学的保障措施

从上述分析来看,基于GIS的创新性教学不仅可以更直观地描述空间经济现象,而且可以辅助决策。因此,在区域经济学课程运用GIS教学将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建立经济学的空间分析思维,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当前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革新的制度安排才能体现GIS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门课程的教学时间是稀缺资源,教师必须在稀缺的时间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其教学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效果的差异,而在区域经济学课程中应用GIS教学就要求授课老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基础特别是要空间分析思维、良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及较强的空间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因此,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第一,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既要系统地讲授与空间约束相关的区域形成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又要相对系统地介绍空间分析技术等新的研究方法,特别是介绍GIS技术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因为GIS研究方法可以产生一般经济学研究方法难以获取的重要信息,进而实现在系统支持下的空间动态模拟和决策支持。此外,可以通过课程开发出来的案例(如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商业选址、资源管理等)介绍来凸显其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开设GIS试验教学课程。根据教学条件、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及教学目标实验课程的开设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在现有的教学大纲、教学进程和教学课时的约束条件下,适当减少理论课时补充实验课时让学生能够掌握GIS的基本操作,尝试运用GIS进行经济现象的描述;二是单列学分专门开设GIS实验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建立空间数据库,绘制各种相关专题地图,将经济特征呈现在特定区域中,而且能够在区位选择、城市空间布局和区域规划等方面进行辅助决策,增强学生的空间数据分析能力和空间信息处理能力。

(三)更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组织环节

突破当前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讨论发表会或研究讨论会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应用性强和综合性强,因此在理论讲授之后均要求学生结合理论并应用GIS来分析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而且将其成果在讨论发表会或研究讨论会上展示。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因此必须改革侧重卷面考试成绩的考核方式。新的考核方式应该由平时成绩、GIS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其中GIS实验成绩以学生按照要求制作的专题地图、图像、图标及文字说明来评定。革新后的课程考核方式既能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能考察学生操作GIS的熟练程度及运用基本理论进行辅助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借助实践教学开发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除了学校安排的GIS实验课程外,还应丰富教学手段,寻求与GIS相关企业及政府规划部门的合作以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参与相关企业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进行空间分析与统计等相关工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又可以将所学理论服务于区域内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分析、管理、规划和决策,接受实践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合作内容开发成区域经济发展运用GIS的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法辉.社会科学和公共政策的空间化和GIS的应用[J].地理学报,2011(08).

[2]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郝寿义.建立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想[J].南开经济研究,2004(01).

[4]孙久文.现代区域经济学主要流派和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J].经济问题,2003(03).

[5]于泽.我国本科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04).

[6]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殷存毅.区域发展与政策[M].北京:社会文献科学出版社,2011.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篇9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增长 主要特点 趋势

自“九五”计划以来,我国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投入了足够的重视,先后制订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系列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几年国家更是加快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设步伐,从中央到地方都达成了经济协调发展的共识,部分地区还制定了区域规划与发展战略,促使我国区域经济出现协调发展的趋势。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方法

(一)我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解。究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含义,学术界至今仍没有个统一的说法,这也是导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有些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属于区级经济关系,而有些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指区域内部环境、社会、人口、资源等子系统的协调。针对我国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制定的政策、发展战略,不难看出国家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当作了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部分,这些政策、战略的提出都是为了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因此,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就是对区域经济能否实现协调发展进行分析。

(二)对区域经济协调暗战的定义和评价方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构建区域经济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局面,使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渐密切,相互的依赖性增强,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差距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联系是评价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标准,本文正是基于这三个标准建立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的评价方法。对于区域经济联系状态的计算和测量需要借助公式Moran's系数,本文收集了我国四大区域和31个省市区在2001年到201O年间的人均GDP、区域之前的空间相邻权重矩阵等数据,并将其带入Moran’s系数公式,判断区域经济联系状态主要依据Momn's系数的正负范围,当Moran's系数处于正数范围内时就表明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关系,即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比较密切。如果Moran's系数处于负数范围内,就表示区域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是负相关的关系,即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相对较弱。利用区域经济增长率变异系数可以算出区域经济增长状态,需要用到的数据是两个区域的平均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算出的增长率变异系数越大就意味着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对差异越大,也就是说在两个区域之间缺乏必要的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反之,如果得到的变异系数越小,就表示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越小,即两个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强。另外,通过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变异系数可以得出区域经济差异状态,在利用平均赋权法经得到的企业经济差异值、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联系结合成个可以反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有效综合性质变,通过这样系列的计算就可以测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

二、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一)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总体显著提高。2001年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是0.1264,到2010年增长至1,增幅为691.2%,这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已朝着协调发展前进了大步,但是其中在2007年-2009年问,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出现了下降,2007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是0.8217,2008年是0.4191,2009年是0.2310,之后才开始出现回升,但是从整体上讲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二)四大区域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趋势和特征。我国东部地区2001年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为0.2010间就达到了0.8257,其中虽然也因为经济危机的冲击发展度出现过下降,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稳重有降,但总体上也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西部地区2001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是0.8520,2009年下降到0.2979,降幅为65%,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同时期东北地区在2001年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是0.4833,到2010年上升到1,增幅是106.9%,其发展轨迹是先下降后稳定再上升。

(三)我国省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趋势和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篇10

关键词:对外贸易;区域经济;不平衡;时滞性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8.020

1 引言

赫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是从资源有用装备的视点思考怎么把有限的资源分配于最有生产潜力即联络效应最大的工业中,经过这些工业的优先发展以处理经济发展的瓶颈疑问,并推动其他工业的发展。该理论为经济发展供给了一条新的思路。但赫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也有许多缺乏之处,首先,其对不平衡发展的进程、方向和转折点论说缺乏;其次,其对不平衡发展进程中因出资而发生的通货膨胀压力等消沉效果估量不行充沛;再次,过多注重出资决议计划的效果,而无视其他决议计划的效果;最终,高估了落后国家和区域市场机制的效果,无视了其市场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要素不能自由活动等一系列实际疑问。

归纳比照现存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我们发现尽管其运用的研究方法不一样,但是目标一致,即解说经济不平衡表象发生的缘由或不平衡的发展态势。这表明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有一致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时间普遍存在的经济表象。因而,正如赫希曼所论述的那样,发展进程是一个不平衡链的运动进程,这一进程不可能消除不平衡,而是一个不平衡状况变化到另一个新的不平衡状况的变化进程。因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要受各种要素的影响,其间包含政治、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各种微观要素的影响,也包含该区域劳动力、资金、技能等微观要素的影响,从而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很多要素归纳影响的成果,所以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变化态势也很难找出一条规矩性的变化规律。在实际研究分析中,我们只能忽略其他要素的影响,单独地研讨某一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形成的影响,然后使用其中的效果机理进行调整,使经济发展进程趋于有利的方向行进。

首先,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联系实际整理出了一套衡量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差异的指标体系,并对外贸易区域差异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传导联系作了理论假定。然后,从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两个方面来调查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差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在相关性分析的过程中,先运用了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使用历年数据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将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作为中心的传导变量的基础上,再对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总体国民经济发展的联系进行实证研讨,从中找出对外贸易区域差异对中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传导方法。

2 研究设计

经济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归纳性的指标。在之前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研讨中,经济学者们所挑选的指标各不相同,其中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和生产总值增长率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归纳性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和区域在一段时间(通常为1年)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值。从中得知这是一个静态反映一国和区域生产总价值的归纳指标,是一个肯定的概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是在用国内生产总值减去这个国家或区域的总人口数量所取得的一个均匀数据。这个指标与前一指标比较,将人口数量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衡量要素,反映的是这个区域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可以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国内生产总值更能反映出一个区域真实的经济水平。最终一个经济发展率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通常是前后两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可比的价格条件下的比值,是从动态的视点来衡量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水平。对这三个衡量指标进行对比之后,本文在下面的研讨中挑选了可以动态反映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增长率指标。

事实上,测算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办法和测算对外贸易区域差异的办法迥然不同,并且每种办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这里测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首先是为了之后研讨外贸区域差异对其影响效应而做铺垫,所以在测算的过程中,挑选了最能体现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整体差异指标变异系数V来衡量。详细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GV=1g∑Ni=1(gi-)2N=S

公式中,gi是i省份或直辖市某年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全国各省份和直辖市该年经济发展速度的平均值,而N则是全国的省份和直辖市总数。

3 实证分析

从人类经济的发展来看,只有一国的对外贸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对该国经济和发展分配产生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也验证了这一点。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的不断推进,对外贸易已逐步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发展分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3.1 中国对外贸易区域不平衡现状分析

3.1.1 贸易规模

贸易规划存在严峻的区域性不平衡。由上面的剖析能够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规划敏捷添加,可是却出现了不同区域经济极度不均衡增长的现象。图1描绘了1997-2014年东中西部区域进出口总额的改变趋势。整体来看,中国的区域之间对外贸易规划存在很大差异,东部区域贸易规划占全国总额的绝大部分,而中西部区域的比重较小,东部的增加速度远远大于中西区域,中西部区域占全国总额的比重呈降低趋势。联系表1的东中西部区域对外贸易区域布局,而随着东部区域对外贸易的不断增加,1997年到2014年,东部区域的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已超越90%,而中西部之和也不足10%,且平均不超越5%。

3.1.2 对外依存度

对外依存度是各国广泛采用的一个衡量一国经济对国外依赖程度的指标,是用一国进出口总额除以该国的GDP。从上面的分析能够看出,中国对外依存度整体呈增大趋势,可是不同区域之间对外依存度存在严峻的不平衡。图2描述了1997-2014年东中西部对外依存度的改变趋势。整体来看,三个区域的对外依存度都处于整体上升的趋势,但东部的对外依存度显著高于中西部。

综上所述,中国的对外贸易深受中国本身的开放进程和全球化的笔直专业化分工的影响,呈现出如下特点:(1)随着中国对外开发的不断推动,对外贸易一向处于高速发展的态势,并且占GDP的比重显著增大,对外依存度不断变大,对外贸易已经变成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2)中国对外开发后逐渐融入全球化的笔直专业化分工中,不断接受发达国家关于加工贸易的搬运,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首要类型的对外贸易形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技能等的不断进步以及成功入世,中国在世界分工链条中不断上升,商品贸易布局不断优化,正在逐渐从出口纯的劳动密集型商品转向技能含量较高的商品发展。(3)对外贸易的区域化差异明显。东部无论在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贸易总额的比重仍是对外依存度都大大的高于中西部区域,中国的对外贸易出现区域化差异的趋势。对外贸易的这些特点是研究分析对外贸易影响中国发展分配不平衡的根本。

3.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度量

不平衡是一个经济表象,归于一个比拟笼统的疑问,但是在经济研究的过程中往往习惯于将笼统的疑问详细化,因而,大概找一个变量来衡量这一存在的经济表象。详细的衡量办法在前面已做了介绍。由公式可知,要核算中国历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值,就必须先了解中国历年各省的经济发展速度,为了得到历年各省实在的经济发展速度数据,就要在核算过程中除掉价格指数对其形成的影响。因而在查数据的过程中我们选取了现已除掉价格指数影响的历年各省的生产总值指数来核算中国历年各省的经济发展值,可得到全国每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衡量指标值,详细核算结果见表2。

从整体的发展态势来看,中国各省之间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平衡度呈现出一个降低的趋势,可是到后期不平衡度就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进行上下小幅动摇,不再呈现降低趋势。因此,中国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长时间处于不平衡的状况旁边。究其缘由,除了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方面的不同外,还有国家方针、一切制布局、产业布局、劳动力本质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4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主要结论

首先,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联系实际整理出了一套衡量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差异的指标体系,并对外贸易区域差异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传导联系作了理论假定。然后,从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两个方面来调查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差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从中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差异较大,且主要体现为三大区域间的差异。

首先,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间对外贸易一直都处于不平衡的状况,且其差异基本维持在特定水平上。其次,中国对外贸易的区间差异指标指数值大于区域内部的差异指数值,这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差异首先体现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

(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长时间处于不平衡状况,但后期逐渐有了改善。

中国长久以来都处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自1992年后,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进入一个安稳的状况中,由此,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开始逐渐降低,即区域间经济发展开始呈现出趋同态势,但这一趋同表象并不说明能够消除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真正的不平衡,而是指不平衡值相对处于一个低水平的状况。

(3)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效果具有显著的时滞性。

从相关性研究分析可知,中国进出口区域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效果存在着五年的时滞性,即年进出口区域整体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效果的影响将在五年后才体现得最为显著。

(4)对外贸易区域差异从整体上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度降低。

整体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联系,而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又进一步地推进了整体国民经济的增加,因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对外贸易区域差异与整体国民经济发展之间起到了中介和桥梁的作用。

(5)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差异对国民经济发展只存在短期的冲击效果。

通过对中国进出口区域差异和整体国民经济发展数据的脉冲响应分析能够发现当进出口区域差异遭到外界的冲击后,其对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短期的,但是国民经济发展对两者遭到冲击时做出反应的方向不同。当在给本期的出口区域差异一个正的冲击后,在短期内给国民经济的影响经历了一个由负影响向正影响转变的进程,并在第九期之后不见。但当给本期的进口区域差异一个正的冲击后,在短期内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正好同出口体现的状况相反,是一个由负影响向正影响转变的进程,并在结尾消失不见。这一脉冲定论刚好与相关性定论相对应。

4.2 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研究,要想改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就必须高度重视区域对外贸易发展差异。对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深化东部区域的贸易发展。

现在由于资源的约束,为东部区域带来发展的粗放型出口贸易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许多劳动密集型出口制造业不得不向其他区域搬运,贸易布局有待晋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持续坚持以往贸易带来的发展,有必要出台新的贸易方针推进贸易布局的晋级。

(2)注重外部经济形势对中国东部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东部区域的经济已经融入了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的动摇,特别是欧美国家经济动摇将会极大的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进而影响东部区域的经济发展。因而,关于东部区域的宏观调控方针应当充分考虑世界经济的动摇带来的影响。

(3)鼓励东部区域劳动密集型外贸企业向中西部区域搬运。

东部区域贸易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彼此推进的效果,为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途径的选择提供了学习榜样,东部区域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之间现已建立了安稳的长短期联系。中西部区域使用工业搬运的“雁行布局”,能够经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一些不适应东部沿海区域发展的工业向中西部区域搬运。

(4)拟定贸易方针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区域差异。

拟定贸易方针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区域差异,遵从比拟优势,完成竞赛优势。东部区域杰出的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应该尽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外贸工业,逐渐将劳动密集型的外贸企业向西部区域搬运;中西部区域应该使用个人在天然资源、人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一方面接受东部区域的劳动密集型工业的搬运,另一方面经过改进基础设施,招引更多的外商投资。

参考文献

[1]Choi,E.K..North-south trade and income inequality[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Finance,2007:347.356.

[2]David,G. and Chad S..Does trade openness affect the speed of output convergence?Some empirical evidence[J].Empirical Economics,2006:883.903.

[3]高国力.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3.29.

[4]花俊,顾朝林.我国区域发展差异的贸易经济研究[J].地理研究,2011,(2):322.329.

[5]何莉.对外贸易与中国地区经济的差距[J].财经科学,2010,(7):104.111.

[6]兰宜生.对外开放度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12,(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