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建筑保护的建议十篇

时间:2023-06-01 10:43:49

对古建筑保护的建议

对古建筑保护的建议篇1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保护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古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体现着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同时,作为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中的组成单元,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古建筑和其他历史文物一样,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为保护传统文化,对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古建筑进行保护与更新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古建筑保护和更新的相关理论方法进行梳理是必要的。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建筑遗产相关国际的保护原则和精神进行了梳理,随后对我国现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变迁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历史文化街区中古建筑保护的意义与方法进行探讨。

1建筑遗产保护相关国际

1.1雅典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的第一个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雅典,首次提出了对城市一般历史建筑保护的概念。其主要精神包括:通过创立一个定期的、持久的保护体系有计划地保护古建筑,摈弃整体重建的做法,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提出尊重过去的历史和艺术作品,在不排斥任何一个特定时期风格的前提下,进行历史纪念物的保护修缮。事实上否定了风格性修复的做法;赞成谨慎地运用所有已掌握的现代技术资源,强调这样的加固工作应尽可能地隐藏起来,以保证修复后的纪念物原有外观和特征得以保留;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是可识别的;应注意对历史纪念物周边地区的保护,新建筑的选址应尊重城市特征和周边景观,特别是当其邻近文物古迹时,应给予周边环境特别考虑;一些特殊的建筑群和景色如画的眺望景观也需要加以保护[1]。

1.2威尼斯

1964年5 月31日举行的“历史古迹建筑师和技师国际会议(ICOM)” 第二次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保护委员会通过了《威尼斯》。它在重申了《雅典》遗产保护范围与意义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更为完整的建筑遗产保护概念。《》指出建筑遗产不仅包括伟大的建筑艺术珍品,也包括建筑的文化意义。强调了建筑的文化含义及为历史所营造环境的功能。

1.3内罗毕建议

1976年11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在华沙内罗毕通过了《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 )。文件在单个建筑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了历史地段建筑保护的概念。建议中指出“历史地段是指在某一地区(城市或村镇)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这一地区历史发展脉络和集中反映地区特色的建筑群。其中或许每一座建筑都够不上文物保护的级别,但从整体来看,却具有非常完整而浓郁的传统风貌,是这一地区历史活的见证,它包括史前遗址历史城镇老城区老村落等”。

1.4华盛顿

1987年10月内罗毕建议的内容在《华盛顿》中得到总结。《华盛顿》成为《继威尼斯》之后又一份关于保护历史建筑与历史性城市保护的国际性文件。

《》确定了历史地段及更大地区的历史城镇、城、区保护的意义与作用。《》还明确提出了历史性城市、城区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历史城市的保护应该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政策的组成部分;当必须改建建筑物或者重新建造时,必须尊重原有的空间组织,并要把原有的建筑群的价值和素质赋予新建筑等等。它们不仅可以做为历史的见证,而且还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价值”。该的颁布标志着有关城市保护最全面的定义,城市“整体保护”的概念成为西方有形历史遗产保护的最终解释[2]。

2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2.1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发展阶段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文物保护为中心的单一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以文物保护为中心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形成。第二阶段,增加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1982年,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布,标志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形成。第三阶段,重点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体系。

2.2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现状

从以文物保护为中心的单一体系到多层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点内容、与文物保护制度相结合的历史遗产保护体系。现今,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见下图。

图表来源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贯穿于整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得到了全方位的保护。属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有相关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实施保护,其他古建筑则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古建筑属于历史文化名城的范畴内。

3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3.1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保护的意义

古建筑是一种文化载体,它们是城市发展的记号,见证了城市的变化。是一个城市传承的记忆,代表着城市的历史和底蕴。向城市新居民传承着城市的历史,也向慕名而来的游客讲述着城市的过去。古建筑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是社会不同发展阶段遗留下来的实物。从对古建筑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某一时期科技发展情况,当时的社会生产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工艺技巧。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对于城市而言就失去了自身的记忆,失去了自身发展的见证。记录历史,展示文化,将古建筑的历史信息完全呈现,就是古建筑保护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除了承载上述信息外,作为群体居住空间,还能够反映当时社会聚居状态和地域居住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它给人们一个实景体验城市历史、感受城市过去的场所。某些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则仍然代表着城市的符号、街区的符号,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作为城市文脉传承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以群体呈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也是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它们,不仅可以让古建筑重新获得活力,也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休闲与文化娱乐的好场所。

3.2.2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保护改造方法

(1)规划先行,合理定位。在现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涵盖的历史文化街区,在现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框架下,对保护规划所涉及到的保护区域和控制区域做综合定位和控制,以从整体上保证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从而为历史文化街区内古建筑保护提供相应的环境风貌。

(2)注重环境,整体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古建筑有两类情况,一类属于文物保护单位,应该根据相应的文物保护单位级别进行保护;另一类则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这就需要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范畴内进行保护。首先要对街区整体历史风貌进行确认,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周边一定区域的风貌控制要求。

(3)单体改造,保护为主。在对历史文化街区内古建筑进行保护的时候,可以根据建筑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古建筑的改造利用,旨在恢复古建筑活力,使其更多的融入街区功能。然而,目的必须是充分保护古建筑,在不破坏古建筑文化和历史价值的前提下进行。对融入的功能进行综合的考虑,保护改造为主,开发为辅.。

4 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古建筑,体现的价值不仅仅是在于单体古建筑,同样在于古建筑群体给人们的观感和体验。承载着比单体更多的文化意义和内涵。同时,对于群体为对象的古建筑保护的难度,所涉及的层面也更加多样和复杂。在本文中,笔者对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古建筑保护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总结和探讨,期望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古建筑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让历史文化街区中古建筑所承载的文化传承更好的得到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27~628.

对古建筑保护的建议篇2

(一)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的保存现状与其层级成正比关系

简而言之,就是国保的保存现状最好,省保次之,市保再次之,县保最差。就国保而言,全市现存40处国保级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中,依据其保存现状,有34处列入山西南部早期木构建筑保护工程,目前已经完成修缮的有泽州县的大阳汤帝庙、小南村二仙庙、冶底岱庙,高平市的河西游仙寺、陈区清梦观、王报二郎庙,阳城的下交汤帝庙、开福寺,陵川的北吉祥寺、龙岩寺,共计10处,其余的24处正在按既定程序抓紧修缮或编制修缮方案,修缮工程结束后,其保存状态将大为改观。就省保而言,全市现存27处省保级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中,除陈廷敬故居(皇城相府)由于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强,进行了全面修缮,其余的26处多没有进行过全面修缮,部分重要建筑进行过抢险维修,如泽州的河底成汤庙、高平的南庄玉皇庙、沁水的郭南崔府君庙。诸如景德桥、景忠桥、石塔之类的省保更难于保护。可以这样说,省保的保存现状并不乐观,除个别有旅游开发价值或村民集体出资修缮过的外,大部分保存现状不如国保。就市保而言,全市现存47处市保级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中,位于城区和近郊的保存较好,如城区的西街玉皇庙,泽州的高都城隍庙,高平的马村玄帝庙、康营成汤庙,沁水的宣化玉帝庙。保存在偏远乡村的较差,如泽州的下川汤帝庙、沁水的玉清宫。此外,邻近地区有旅游景区的保存状况也较好,如阳城的上庄古村落。其余的保存状况均较差,急需抢险维修或全面修缮。就县保而言,全市现存92处县保级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中,多年来由于在经济建设中未充分考虑文物对于地区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已经有6处消失,现存86处。县级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除了村民集资修缮或政府出资修缮及对外开放的一些保存状态较好,其他的均未得到良好保护,保存状况堪忧。

(二)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1.资金保障因素:不同级别的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因其保护层级的不同,资金保障大为不同。省保(含省保)以上的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资金相对充裕,便于修缮和维护。市保以下由于财力欠缺,资金投入多为撒胡椒面式的补资金,难以起到实质的修缮保护作用。

2.日常管理因素:不同级别的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因其保护层级的不同,文保人员配置不同。市保(含市保)以上的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都聘用有专职文物保护员并有部分津贴。县级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多由当地居民代管,没有聘用专职的文物保护员。

3.惠及民生因素:大量的事实证明,不同级别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因其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不同,惠及当地居民的程度也不同。开发为风景名胜区的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因其为当地带来了相当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当地的保护意识和保护投入较高。仅具有研究价值的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多数保护程度不好,有的市级、县级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已经因为各种原因消失或者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

二、对策与建议

对古建筑保护的建议篇3

一、县城古建筑的历史与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㈠县城古建筑的历史

县城自唐代辟为县治所在地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古建筑文物丰富,城区布局特色鲜明,有“九井十八巷,巷巷通街上”之称。从《清道光年间县城全景图》可见,城中商铺林立,房舍俨然,尤其以祠堂闻名遐迩,民间有“宁州的祠堂抚州的塔、苏州的扇子浏阳的伞”赞誉。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反映县城历史风貌和文明的古建筑尚存许多。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的浩劫,县城古建筑急剧减少,古城的风貌和格局已发生巨大变化。

1、古祠堂、寺庙、堂院、试馆情况。据资料载:县城原有祠堂130栋,面积约3.9万平方米。还有寺庙29栋、试馆12栋、书院4栋、慈善堂院10栋,共约13万平方米。

2、古街巷情况。据县志记载:原县城只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正街,长2308米,宽3米左右,中间是水沟,上面盖石板。此街以衙前为中心,往西经老道前、万家坊、鹦鹉桥、黄土岭、西门口、西摆街至唐坪庵(现名桃坪庵),称为高市,也叫上市;往东经鼓楼下、衙前街背、卫前街、东门街、青云门等街段,古称泰市,也叫下市。县城整个布局以正街为轴,有十八条巷,分别向南北或东西方辐射,整个规划布局紧凑简便实用。

3、古井、古桥情况。县志载县城原有10口井,即祝家井、周家井、铁炉井、孝友井、钟家井、义井、午水井、北门双井、龙王井、刘公井(后铁炉井废,为9井,未包括后来挖掘的王家井、余家井、陈家井和北门井)。有桥涵19处,其中状元桥、鹦鹉桥、王亚桥最负盛名。

4、文峰塔、八贤祠情况。县城文峰塔座落在南崖南面山上。清嘉庆九年甲子(1804),道光皇帝之师、本县汤桥人万承风为首等25名乡贤,各捐银三百两集资重建,嘉庆十一年(1806)七月塔成,距今有200多年历史。楼阁式石塔,底平呈六方形,七层,高20多米,有门窗,可攀登观望。塔旁原建有文昌阁。

八贤祠始建于元代,明永乐十二年(1414)祠毁于兵,民国十一年(1922)重建。祠址在县城原云岩禅院右后,现义宁镇第二小学后侧。坐北朝南,建筑面积971平方米,一正二横三重。正屋分下、正、寝3堂,中以两天井隔开。寝堂设神台。正堂祀北宋诗人黄庭坚、御史中丞徐禧、南宋礼部尚书莫将、学士广南经略安抚使冷应徵、四川安抚置制使余介、右丞相章鉴、兵部尚书宋朝寅、元翰林国史编修祝彬八位乡贤牌位和画像。两边横屋各有两个天井,每个天井边有一厅室,陈列八贤文物。另有从房14间。民国二十六年(1937)《八贤祠志》编修告竣,撰序,蒋中正、孙科为之题词,冯玉祥、林森、于佑任、居正、邵力子、戴传贤、李宗仁、叶楚伧分别为八贤题像赞。

5、书院情况。据考自宋元明清四朝的1000多年间,有识之士创办书院25所,登进士者共有411名。宋元佑八年(1093),知县胡璞在青云门内建学舍明伦堂,明崇祯后扩建大成殿、崇圣殿、藏书阁、尊经阁、文昌阁、濂溪讲堂等,后毁于兵灾。在县城的书院有5所,即濂山书院、山泉书院、梯云书院、凤山献书院、鳌峰书院。

㈡县城古建筑现状

县城现存部分街道和单体古建筑地方特色鲜明。调研中看到,地方特色鲜明的街道有西摆街、黄土岭街,古色古香,韵味十足,充分体现赣西北小山城特色,徜徉其中,仿佛流连在历史的长河中。残存的35处祠堂中,较为典型且保存较好的有明末所建的邓氏宗祠(公敏巷24号)和陈家祠堂(华光巷6号),有清朝中晚期所建的周祠(周家巷3号),还有兰祠(清泉巷5号)、黄祠(街背路15号)、廖祠(公敏巷33号)、林祠(广场北7号)等。这些古祠大都保存较好,雕刻华丽,比如邓氏宗祠,虽只剩下三分之二面积,但里面所有木料几乎是无木不雕、无柱不刻,许多砖石上都刻有花纹。雕刻手法多样,有穿雕、有浮雕、还有镂空雕,每件物体都可单独成为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还有周家巷的周祠雕刻细腻动人,龙尾挑檐活灵活现,倒挂金瓜形象逼真,柱础柱帽各具形态,脊花角爪栩栩如生,门窗花格风采依旧,麻石天井完好无缺,就连封火墙的压顶下清一色的草绘墨画,至今依然色彩鲜艳,风采当年。总之,这些古祠不管是设计理念、建筑风格还是雕刻艺术都可称为上乘,其价值不可估量。

除古祠外,还有耶稣堂和书院。位于鹦鹉街24号的耶稣堂(又名华丰布行)是我县唯一一栋具有欧州风格的古建筑,其正面造型及砖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位于城西肖爷巷的鳌峰书院为清朝中期所建,结构简朴,独具匠心。该书院分为三重,下重左右各一个天井采光排水,中重有一个大天井,站在大门口往内看,三个天井正好形成一个“品”字,使人联想到清贫乐道、品德为先的办学育人宗旨,体现了鲜明的个性特色。

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然毁损严重。县城古建筑因风雨侵蚀、蚁害加重、面积锐减,保护价值下降。据2006年底县房管局对直管公房的调查,县城只剩下祠堂35处,馆院庙房等17处,面积不到2万平方米。此次调查发现,县城古祠堂大都建于清末民国初,只有周祠、兰祠、黄祠、刘祠、熊祠、邹祠等几栋分别建于清雍正、乾隆、嘉庆年间,两栋明朝所建的陈祠、邓祠也只剩下拆后余留部分。县城所有祠堂寺院大都阴暗潮湿,居住拥挤,门楼门面基本毁坏,山墙翘瓦破烂不堪,挑梁框槛腐烂残缺,门窗格扇都被更换,古祠堂完整性不够,有价值的为数不多。

2、安全隐患大。一是居民居住的古建筑都是土木或砖木结构,其年代都在一、两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由于长期以来保护措施不力,承重墙柱大都腐败,加之白蚁侵害,许多梁柱等木结构被白蚁蛀空,雨雪天很容易造成倒塌。二是由于居住拥挤,一日三餐多家明火做饭,有些人甚至在木板楼上生火、焚香等,随时都容易引起火灾;加之住户日用电器增多,大部分电线老化且不规范,近年因火灾烧毁的祠堂就有林业大楼对面的何祠、公敏巷的徐祠和老道前的天禄祠等几处;特别是由于居民乱搭建占用了消防通道,祠堂内的通道几乎是两人侧身才能勉强通过,一旦起火将难以扑救,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都无法保障。房管干部直言“两怕”心理:晴天怕着火,雨天怕倒房。

3、古城风貌遭受破坏。县城古建筑因人的有意识或无意识行为造成巨大的破坏,特别是“”十年浩劫,毁掉了许多古建筑精品,文峰塔就毁于“”的所谓“破四旧”。在以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也忽视了对古建筑的保护,如八贤祠这样一座彰显先贤,教育后人的古建筑,就毁于改革开放后的1992年。县城五大书院现在只剩下两栋,一栋是位于县政府招待所内的凤巘书院,作为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被列入文物保护;另一栋是黄土岭肖爷巷内的鳌峰书院,现居住着15户居民。19处桥涵仅存10座,其中城区范围内只有西门口王亚桥和西摆渡口桥。王亚桥建于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长11米,宽4.5米,历来为行人要道。原桥上建有亭子,1968年毁,现只剩下桥面。西摆渡口桥长6米、宽2.4米,为两个不同年代建造的一孔石拱桥。北边建于南宋宝佑四年(1256),南边建于清同治甲戌年(1874),现保存完好。古井只剩下刘公井和后来挖掘的王家井、北门井仍在使用。

㈣原因分析

调研中了解到,县城古建筑存在上述主要问题并面临着进一步被毁坏、或毁灭的厄运,其主要原因:

1、保护意识不强。相关单位对保护古建筑认识不足,对古建筑的历史价值了解不多。居住在古建筑里的人基本上是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居民,或下岗职工、或孤寡老人、或进城做工的农民,这些人保护文物意识差,既不知道怎样保护,也无能力去保护,甚至随意搭建,破坏了古建筑的整体结构,毁掉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

2、保护经费不足。一方面,房管部门收取古建筑中的居民的租金低,每平方米0.5元的月租不够基本维修费。另一方面,为有利于保护古建筑,需要对居住在祠堂、书院等古建筑内的住户进行搬迁安置,但搬迁安置经费不足。据房管部门反映,县政府曾拨专项经费25万元用于搬迁周祠、兰祠内的住户,但因缺口较大而迟迟没有启动。

3、县城建设改造与保护古建筑之间存在着矛盾。每开发一处往往会毁掉一些古建筑,其中包括一些有保存价值的古建筑,如因建自来水公司宿舍而拆毁的八贤祠,建林业大楼而毁的状元桥,建一中综合楼拆除的吴季子祠等。

二、县城古建筑保护、恢复、开发的意义

古建筑是灿烂的历史文化艺术中最具独特魅力的部分,它见证了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着光辉灿烂的文化,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完美的结合。县城是一座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丰厚的历史古城。县城古建筑既沉淀着几千年古艾和吴楚的文化痕迹,又传承着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更具有鲜明独特的地方特色。经过政治运动和城市建设的影响,县城所留存的古建筑不多,完整的精品极少,就更显得其珍贵,需要我们去关注和实行抢救性保护。

㈠保护、恢复、开发古建筑是彰显地方特色的需要。县城古祠堂整体风格为“青砖黛瓦马头墙”的江南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多采用老式青砖砌墙、立叠式木架承重、青瓦盖顶、木板间房,这与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十分协调。每栋单体建筑都建有防火墙,一般为五滴水式叠落山墙。每座山墙五个檐顶或砌成元宝脊,以示招财进宝之意;或成翘角上挑,意为蓬勃向上。门楼既有八字型也有一字型。门楼装饰豪华的有三层菱角牙子叠涩出檐,大多数采取飞檐斗拱、吻兽翘角、沿柱额方、雀替挂落等装饰工艺,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祠堂大多坐北向南,少数坐西向东,但都按风水学选择了角度。气派一些的祠堂都具有“两井(天井)、三重(厅堂)、四厢(厢房)、八柱(八承重柱)”的特色,有的还置有楼台,即在下堂前置戏楼(台),在天井两侧厢房上置茶楼。古祠堂大都是砖木结构,少量为土木结构。立柱或为石柱或为木柱,柱础多为鼓盆型八角方座石墩。天井采用“四水归一”的方式,即四面屋顶均坡向天井,雨水可集中于住宅之内,以防雨水淋向别人家的墙而引起纠纷,也体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

㈡保护、恢复、开发古建筑是传承文化的需要。被毁的“八贤祠”,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八位名贤,他们或以政事业绩名世,或以文章书法著称,或以忠孝正直闻名。濂山书院是纪念宋理学家周敦颐和文学家黄山谷先生两位名人的最好见证,南崖文峰塔是修城悠久历史的标志,重建这些被毁的标志建筑对于弘扬先贤事迹,激励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有着积极的意义。

㈢保护、恢复、开发古建筑是发展经济的需要。县城黄土岭与西摆街上的满汉茶舍、馨茗堂等是茶叶辉煌历史的最好见证,两侧铺面斗墙上依稀可见的招牌广告,是修城经贸繁荣的缩影。保护、恢复、开发这两条街,把其整修开发成茶市、山货等地方土特产一条街,把昔日连接城乡、今日连接黄土岭和西摆两段街的王亚桥整修开发好,必将对我县商贸旅游物流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三、县城古建筑保护、开发、利用的建议

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古迹,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因此,首要任务是加以保护,然后才是开发和利用。调研组通过研讨提出以下建议:

㈠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保护意识

一座城市如没有文化底蕴就没有灵气。城市特色不仅反映在一些标志性建筑上,还体现在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中。古建筑就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它在向人们展示先辈们勤劳智慧的同时,还展示了建筑理念和艺术风格,我们可通过这些古建筑来追溯和感悟历史的风云,并从历史文化中吸取营养,结合时代精神不断地加以继承和发展。昨天的文化就是今天的经济,对于处于区域劣势的来讲,文化可以展示形象,文化可以吸引人才,文化可以创造财富,文化可出投资环境,文化可以出生产力。尤其在发展旅游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更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干部和市民了解抢救和保护古建筑迫在眉睫,从而切实增强保护古建筑文物的意识。文化、旅游、房管、建设、规划等部门都要把保护好、管理好古建筑文物,当作义不容辞责任,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文化、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古建筑文物的艺术价值和历史魅力,宣传保护古建筑文物的重要性,提高广大市民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㈡创新思路,正确处理好几组关系

怎样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好古建筑文物?如何发挥古建筑文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的作用?重点要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1、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该拆的拆,该建的建。要迅速组织专家学者对县城古建筑进行详细的普查,逐栋进行评估和鉴定,摸清家底,划分类别,建立起古建筑文物档案。对于有价值且较完整的进行挂牌,列入重点保护范围;对于保护价值不大,影响城建规划,有碍市容观瞻且安全隐患大的古建筑进行拆除;对于一些有历史影响,能促进旅游经济,增加城市亮点的已毁古建筑,要列入规划进行恢复。

2、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保护重点,开发大片。建议以周祠为重点,带动周家巷、余自荣巷一片的旧祠堂改造;以兰祠为重点,带动清泉巷与老道前街的改造;以邓祠、陈祠、查祠、鲁祠、黄祠、林祠为重点,分别带动公敏巷、华光巷、街背路和二中后古祠的改造。

3、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既抱西瓜,又捡芝麻。所谓“大”是指有重点的保护那些有价值较完整的古祠堂,恢复一些名气大的古建筑,如八贤祠、濂山书院等;所谓“小”是对应拆除的古建筑中有艺术价值的石雕、木刻、条石、柱础等,拆除前由文物部门进行登记,拆除时由文物部门进行回收,以利在恢复和维修其它古建筑时派上用场。

4、处理好“管”与“放”的关系,既履行政府职责,又提倡全民参加。管就是文物管理部门要对古建筑及其一些重点有价值零部件进行登记造册,落实管理人员。房管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做好防虫(白蚁)、防漏、防火、防倒塌工作,杜绝居民乱拆乱建。放就是放手让社会方方面面参与管理,对于重点古祠堂修膳后可交由一些社会艺术团体来管理,或作为名人纪念馆保护,也可选有责任心的住户参与管理;对于按规划应拆除的古祠堂可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图纸、统一施工的原则由姓氏或社会名流投资新建,黄土岭街和西摆街可广泛吸收民资进行整修开发。

㈢科学规划,打造重点保护区

建议按照“整修一线、开发两点、恢复三处、保护四片”的思路对县城古建筑进行规划和修葺保护。

整修一线:即从鹦鹉步行街往西经黄土岭、王亚桥至西摆街,整修恢复成茶市、饮食及地方土特产品一条街。

开发两点:目前重点开发周家巷的周祠、清泉巷的兰祠。把居民搬迁出去并安置好,对两祠进行修葺补救,使之成为县城古祠堂的标志,并带动周边古祠堂、古街巷的开发。

恢复三处:即恢复文峰塔、八贤祠、濂山书院。建议尽快组织专门队伍,结合城市规划和旅游开发的需要,选址重建文峰塔。建议八贤祠安排在南崖挂榜山侧的山坳里重建,濂山书院可结合在山谷公园的改造项目建在宁州供销社处。

保护四片:一是余家巷财神庙后黄祠等一片;二是余自荣巷和周家巷一片;三是公敏巷以邓祠、廖祠为代表的一片;四是华光巷至肖家巷陈祠、鲁祠、查祠、鳌峰书院一片。

对古建筑保护的建议篇4

关键词:圣彼得堡;历史建筑;改造;扩建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5-0037-03

1 前言

俄罗斯圣彼得堡不仅有着俄罗斯诸多的珍贵建筑古迹,而且还是一座文化名城,普希金、莱蒙托夫、高尔基等人都在此生活和从事过创作。因此,圣彼得堡历史建筑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但同时诸多历史建筑的空间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生活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改造和扩建未解决这个问题。在西方人们的观念中,对于改建和扩建,重要的是在增加建筑的功能和建筑面积的同时,保护建筑原有的面貌和周围的人文环境。也就是说不仅仅需要保存历史建筑本身,还得保护历史建筑周围的环境。圣彼得堡历史建筑的改造和扩建就得益于此,使城市旧有的历史面貌得以保存,城市的旅游业因此而受益。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许多城市面临历史建筑的改造问题,如何既保护其风貌又增强其功能,是城市规划师及主管部门所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圣彼得堡市成功做法的分析,可以为中国的城市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2 圣彼得堡历史

圣彼得堡(前苏联时期叫列宁格勒)是沙皇时代的首都,始建于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沙皇时代的古老建筑随处可见,既壮观又精美。楼房外墙上几乎都有形态各异的雕塑,花园里常常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青铜人物雕像等。“圣彼得堡现有1000多个保存完好的名胜古迹,其中有宫殿、庭院和大型建筑物548座、纪念碑32座、经典园林137座、博物馆50多所、此外还有大量的桥梁、雕塑等”,198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为迎接建成300周年,俄政府花巨资对该市进行拆迁、修缮、改建和扩建。使之今日的圣彼得堡基本完好保持着昔日帝国首都与文化名城雄伟的气度和风貌。对于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俄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规和措施如,“苏联部长会议在1948年10月14日颁布的《关于改善文物古迹保护措施的决议》成为修复事业中的一件大事”。另外对于“1957年开始实行《俄罗斯联邦关于改善保护与维修古建筑的决议》,后于1960年8月30日起执行《俄罗斯联邦关于进一步加强保护与维修古建筑决议》。这些文件中批准了部级保护建筑古迹的名单并制定了详细的保护措施。

3 历史建筑的改造方法

3.1 木制框架结构改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

位于涅瓦河畔的马林斯基剧院是1783年叶卡捷琳娜大帝下令建造的一座皇家歌剧和芭蕾舞剧院(见图1),1802到1803年Tom杰出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完成了剧院内部平面布局和装饰的改造。很大程度地改变了其风格和各部分构件的比例(见图2),新建成的大剧院成为了与喀山大教堂和海军总部一样的圣彼得堡的著名建筑。该剧院建成不久便经历了两次大火,一次是在1811年1月1日,另一次是在1859年,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大批优秀的古典艺术品毁于一旦。之后在该位置上建筑师阿尔伯特卡弗斯建造了一所新剧院,该剧院就是后来的马林斯基剧院。今天他已成为俄罗斯文化的象征。

为了剧院的长久坚固、实用、美观,1894年在施列特的指导下将原先木制框架结构改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且增加了一些附属结构,老化的立面不仅受到了修复,而且也由于修复了一些古典艺术装饰品,也就更显它的光辉灿烂,并以高超的建筑艺术创作,与街区建筑相一致的建筑立面赢得了人们的赞扬。马林斯基剧院成为了继喀山大教堂和海军总部之后的又一著名建筑(见图3)。

3.2 新建建筑与历史建筑保存外立面的一致

为了使街区的古典风格建筑都具有严整、和谐之面貌,“1855年沙皇签署最高命令,规定涅瓦河边主要交通道路旁边的‘建筑立面在进行建设之前应送给沙皇陛下进行审核’”。

到了2003年为了拥有一个多功能的现代化剧院(见图4),在马林斯基剧院的旁边新建了一个剧院。然而在新老建筑结合问题上,“保护加强历史环境才是最具效率的,要保护历史环境所有的完整性以及建筑环境的协调性与统一性”,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不丧失所有古老建筑的历史风格。为了能融入这涅瓦大街的历史建筑风格和那些已跨越世纪的雄伟建筑、精美园林以及古典雕塑的历史环境,在众多的方案竞选中,最终结果则是一个拥有古典风格外立面的全新建筑取代了原来的设计。

3.3 环境改造风格一致

涅瓦河畔历史街区的修复与改造,是关系到整个老城区的整体、和谐、统一等问题,涉及到城市建筑、建筑美学、功能布局、自然景观等的格局保护范畴(见图5)。作为历史街区,俄政府“主要修复方向为被毁坏的历史建筑,有选择地用了维护及维修的一些方法,将年久失修的罕见古建筑修复至原建筑时期”。为了保护历史人文环境,俄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例如禁止在市中心区域建造高层建筑,禁止随意改变市中心的建筑物的外立面,禁止在市中心建现代风格建筑等等“至今,圣彼得堡老城区没有一幢摩天大楼,300年前的街道和建筑依然保持着原貌,即使新建的建筑传承着原始风貌,从风格、形态、色彩、高度几方面进行保护。”

涅瓦大街是圣彼得堡最著名的商业街区之一。在十八世纪,这里聚集了来自各方的商人。俄罗斯人曾经将大量贸易企业的聚集地称做“园”。而客人则是指那些去到他们城市经商的商人,客人园一侧的花园街在十八世纪成为了城市的最大的贸易中心。那个时候在该地存在着几个小“园”,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时代在花园街按照科瓦连科的设计建造了“货币银行”大楼,基于此“客人园”开始慢慢形成。

从18世纪60年代圣彼得堡的建筑风格开始从华丽的巴洛克风格转向于更简单更合理的古典风格。“到了19世纪,古典主义建筑倍受推崇,经过50年的大力推行古典建筑,圣彼得堡的每一个部分都具有古典风格所要求的‘严整、和谐的面貌’”(见图6、图7)。“走在圣彼得堡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巴洛克主义、古典主义、帝国风格、浪漫主义、折中主义及少量手法主义夹杂着哥特式的建筑,虽然建筑风格的多样,但是它们保持着一种惊人的和谐。”在圣彼得堡,“许多历史建筑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材料――经济的基础,到现在保留下来的一些建筑及其基础的功能不再满足现今的需要了,它们需要在功能上给予重新考虑”。在对待古建筑问题上圣彼得堡凸显城市风范,涅瓦大街上云集着众多的历史古建筑和文化古迹,对于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圣彼得堡,俄罗斯政府采取积极的和不同层次的保护措施如,“1、完全的保护建筑环境;2、保护每个历史城市局部的历史特点;3、历史街道立面的保护;4、在历史环境中放置新建筑的可能性,新老建筑之间完满的建筑――美学关系等。5、用现代工程方法保证在历史环境中居住,保证公用及良好的建设条件”等等。被保护古迹“其数量之广、涉及各历史时期建筑之多充分体现了国家政府在建筑文化传统保护与遗产继承方面的巨大作用。”

3.4 建筑功能的拓展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一些历史建筑的功能渐渐地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拓展历史建筑的功能,增强历史建筑的生命力,是历史建筑改造中的有效手段。

“客人园”的改造与维修便是其中很好的一例,为适应现代人们生活的需要,到了2005年“客人园”再一次受到了改建和扩建。这次改建由建筑师HNKNTa RBENH,BΛaANMNP3eHKeBNY,BaCNΛNN POMaHUeB.)*aHHaPa3yMOBa等共同设计。其目的是将“客人园”建成一座现代的商业购物中心。“客人园”其风格样式是早期的古典主义风格,其巨大的规模和独一无二的内部结构使得其在俄罗斯的建筑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他的内部环形空间结构的构思也是属于世界上较早出现的一批。考虑到这个建筑的特殊历史,建筑师决定返还这个古老贸易中心的内部的历史结构,并且将增建一个50000肝的地下商场。它将成为一个多功能的贸易中心,而通过合理分配和利用空间,它的商业面积也将大大增加。

显然,经过改造与扩建之后,使之成为了一个整体的交易大厅的系统。为提高和改善现代人的生活质量,把三层改建成了用于娱乐和休闲的场所。这里的布置提供电影院、餐馆、咖啡馆、展览和陈列室。这不仅得益于俄政府成功的保护了历史建筑,而且也极大地方便了更多的休闲族、购物者和游人。值得一提的是,在圣彼得堡街上、公园等处处可以欣赏到非常精美的雕塑艺术。“用雕塑来装饰城市,使雕塑成为环境的一部分,是美化人们生活的办法之一。”尤其在历史街区古建筑等处,那种绚丽多姿,美不胜收的雕塑已同自然环境浑然一体,给人一种既亲切又美好的愉悦之感,它已成为了圣彼得堡的一大亮点(见图8)。“圣彼得堡具有世界上独特性非常强的城市文化遗产,特别在遗产地区的尺度和规模方面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独特的城市形象不仅取决于它众多杰出的建筑作品,还有特色的城市空间环境。”

4 结语

城市建设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诸多古建筑和历史建筑的安危问题,如何保护,是当今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难题。在这方面圣彼得堡对于历史建筑所采取的经验是改造与扩建、保护与修复,建筑的改建扩建或者新建筑的建造都要考虑到其对周边建筑乃至整个城市格局的影响。风格要协调,甚至高度也得和周边建筑协调。当你“漫步在圣彼得堡的大街上、花园里,你就像行走在历史中,看得见、嗅得出、摸得着”。这首先要归功于俄政府为保护历史建筑实施的许多重要措施,很好地解决了文物建筑古迹及历史建筑环境的保护问题。因此那些追求个性张扬,“特立独行”的现代风格与历史建筑不和谐的建筑在这些城市中就受到了抵制。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我们只是仅仅注重了单体文物及少量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而忽视了对历史城区的整体控制与保护工作。这不仅破坏了城市的格局造成极大浪费,还严重损坏了城市形象。圣彼得堡的成功经验无疑会对我国历史建筑的改造、扩建与维护起到有益的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妍,马建章.历史文化名城圣彼得堡城市特色与保护经验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7):27.

[2](俄)普鲁金.建筑与历史环境[M].韩林飞,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吕民元,俞德民.城市・历史・规划――莫斯科、哥本哈根诸城市风貌与城市规划工作考察暨思考[J].上海域市规划,2000,6(12):33-39.

[4]田野.从城市设计再看圣彼得堡[J].科技信息,2011(4):12.

[5](俄)普鲁金.俄罗斯古迹建筑修复教育[J].世界建筑导报,1998(6):35.

[6]欧阳英.欧美雕塑名作欣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对古建筑保护的建议篇5

关键词:青海;古建筑;遗产保护;调查研究

一、青海古建筑遗产的特征

(一)地域性

青海古建筑体现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文化发展,大部分古建筑均以藏式建筑为主,兼容汉、回建筑风格,这些因素与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社情紧密联系。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塔尔寺就是汉藏回融合的典型,民族性和地域性在青海省的古建筑风格中得到充分反映。

(二)历史性

古建筑遗产的最根本特征就在于其见证历史,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面貌体现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建造和利用的实践,古建筑的历史特征是形成古建筑遗产历史价值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帮助后人以古建筑作为载体,还原历史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重要历史信息。

(三)艺术性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建筑以物质形态的方式表达其文化内涵,其建筑技术、装饰艺术及必然通过建筑文化体现出来。青海流传下来的古建筑设计匠心独运,形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建筑体系,其中对建筑风格有很大的影响,不同民族由于信仰不同,宗教建筑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二、青海古建筑遗产的价值

(一)历史价值

历史价值是遗产的基本价值。见证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迁、更替,能够留存到今天的这些历史时期的建筑实物的数量非常稀少,因而它们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具备了时间久远和类型稀少两方面的稀缺性,古建筑就更显得珍贵,历史价值更为突出。

(二)信息价值

建筑遗产可以使我们认知、了解它赖以产生并存在的历史时间及社会环境的各方面状况,承载的信息涵盖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等诸多方面,这就是建筑遗产的信息价值。古建筑遗产的信息价值被当作是一种"文化认同",它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与强调,被视作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多样性的综合体现。

(三)情感与象征价值

曾任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主任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物保护顾问B・M・Feilden博士总结归纳过欧洲人对于建筑遗产价值的多方面认识,他认为情感价值指建筑遗产在认同作用、历史延续感、象征性、宗教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使用价值指功能的、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价值。情感与象征价值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深刻地被认识到,其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到关注。

三、青海古建筑遗产保护调研分析

在本次青海古建筑保护现状调查中,笔者采取选取部分古建筑保护单位以及访谈相关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调研方式,了解当前青海古建筑保护现状。"青海现存的古建筑多与各类宗教文化有关,在819处古建筑中,以寺观塔幢数量最多,共321处,占古建筑总量的39.2%;其次为坛庙祠堂230处,占古建筑总量的28.1%。各民族的建筑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汉藏回结合的建筑样式有很多,创造出了色彩纷呈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建筑。目前,青海古建筑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保护体系不够健全

1、注重发展,忽视保护

政府在保护高原古城文化中制订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但是内容不够全面,操作性也不够强,保护措施滞后体现在保护法规文件缺乏,目前还没有系统完善的古建筑调查资料,对古建筑保护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完善的遗产保护法律体系。

2、注重开发,忽视监管

青海古建筑遗产主要作为旅游资源开发,随着"大美青海"形象得到广泛宣传,带动青海旅游持续升温,与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相比较之下,古建筑保护却相对滞后,两者矛盾日益凸现。在旅游旺季时,古建筑景点处人流量非常大,有些游客在古建筑墙体中留言刻字现象屡屡出现,危及古建筑本身的保护,体现了政府注重开发,而欠缺相应的监管力度。

(二)保护规划不够合理

1、注重经济,忽视文化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没有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未能避免市场经济对文化的负面效应,不仅没有创造出文化与经济双赢的局面,反而造成因片面追求经济短期高速增长,而忽视甚至牺牲城市文化建设的浮躁状况。

2、注重眼前,忽视长远

政府部门在规划过程中会出现只顾眼前经济利益,不顾长远的文化效益,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意识下,对古建筑以及周边环境进行盲目开发,建设酒店、宾馆等娱乐设施,毫不顾及古建筑的周边环境,一些古建筑甚至作为商业性场所,在景区旅游开发和经营中的无序、低序以及破坏现象屡屡出现。

(三)保护资金不够充裕

1、注重回报,忽视投入

青海在文化遗产方面的投入的财力并不多,从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通报的信息中,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方面处于全国后进位置。许多古建筑因为保护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造成了古建筑得不到补救的严重损坏后果,并且古建筑的维护并不可能一劳永逸,要经常进行维护,费用比较高,大多数古建筑难以被纳入保护体系。

2、注重拨款,忽视自筹

古建筑保护的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保护资金总是不太充裕。如果仅仅依靠政府大包统揽而没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是不可能真正做好古建筑保护工作的。但目前遗产保护资金的筹措还没有详细明确的制度规定,对于市场化运作来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资金来改善古建筑保护问题,政府也没有具体指导性的政策出台。

(四)保护宣传不够到位

1、注重利用,忽视宣传

古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滥用,保护意识淡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古建筑破坏的因素中,人为的破坏更加严重,公众没有意识到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意义,而政府部门更加注重古建筑的利用,管理上只重视开发,忽视保护的必要性,这与缺乏足够的宣传有很大联系。

2、注重形式,忽视行动

古建筑保护的宣传工作本身就比较欠缺,在实际宣传过程中,却出现喊喊口号,拉拉条幅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并没有真正走入群众,对广大民众施加影响;在学校平台中,也没有真正将遗产保护纳入教育内容,很难十分有效地在下一代中普及古建筑保护的知识。

四、青海古建筑遗产的破坏原因

破坏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大的方面。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一些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发生,如地震、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如门源回族自治县大板九寺院址因山体滑坡被埋,在玉树发生"4・14"强烈地震中,不可移动文物,尤其是寺院等古建筑在地震中遭受到严重破坏。导致这些古建筑文物点被破坏都是突然发生的,无法预料的,这个时候对古建筑的破坏强度非常大;另外,自然破坏力对古建筑也存在持久的、时刻地侵蚀,它们对古建筑的破坏是缓慢进行,日积月累的,最后导致建筑遗产损毁。

(二)人为因素

破坏古建筑遗产的人为因素有很多,如由城市建设而引发的对建筑遗产的拆除和损毁;为开发旅游在遗产所在地大量兴建各类旅游服务设施以及旅游容量过大,超出了景点承载力的问题,古建筑受损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同时,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在许多景点周围存在许多违建项目,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限制,文物建筑本身和蕴含其中的无形文化底蕴也将受到严重的破坏。与自然因素相比,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结果往往更为严重,常常会造成某个类型或某个地区建筑物的大规模破坏,对建筑遗产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挽回的。

五、青海古建筑遗产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出台和完善有利于古建筑保护的法规

1、制订更加具有操作性的古建筑保护与管理条例

尽管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指导下,青海省也相应制定了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但条例内容过于宏观,对古建筑的保护也欠缺详细规定,对古建筑的破坏行为也难以有效制止,因而,制订并颁布更具有微观操作层面古建筑保护条例显得十分重要。

2、研究制定古建筑保护的一系列配套政策

在文物管理部门对古建筑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古建筑进行分级保护,一经被列入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就不能随意拆毁,在古建筑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进行工程建设,其工程的结构布局、建筑风格应当与古建筑的历史风貌和周边环境相协调。

(二)合理规划和利用古建筑遗产

1、要强调规划的重要性

各级政府要将古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落实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在经济建设和开发中,要有长远的目光,注重规划保护,把古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资源适度开发出来,为文化建设服务,也促进经济发展,努力达到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

2、要重视合理利用

在保护古建筑完好的前提下,重视合理利用,并在利用中促进古建筑保护和管理。众多文物保护实践证明,古建筑的保护是利用的基础,没有保护就不可能谈利用,古建筑依法得到有效的保护才能合理被利用,被纳入旅游发展规划或者辟为参观游览场所的,所在地政府应当加强环境整治,落实和改进保护措施,在确保古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

(三)加大保护资金投入和多募集资金渠道

1、加强各级财政投入

当前,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主要依靠政府保护为主,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资金投入虽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是单就众多的古建筑遗产保护来说,无法全面有效保护。那么,在政府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增加遗产保护经费。

2、多渠道筹措资金

我国古建筑保护的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但这部分资金只能解决少量古建筑保护的维护问题,对于大量分布于乡野的古建筑则是杯水车薪,因此扩展资金的筹集渠道是十分必要。可以采取设立古建筑保护资金、接受社会各界捐赠、吸纳市场运作等进行筹资。

(四)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保护意识

1、大力宣传古建筑的价值

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客观规律,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有利于增强城市文化整体竞争力。保存至今的古建筑都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广泛地发挥古建筑遗产在国民素质教育、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意识到古建筑所蕴含的价值和对当地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2、纠正单纯依靠政府的观念

古建筑保护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而且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进行宣传和教育,宣传政府古建筑保护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群众的保护和参与意识,让全社会都认识到古建筑的价值和保护的必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

六、结语

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古建筑遗产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其历史价值不容忽视,这些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承载着当地的民俗风情,传承着少数民族文化。因此,做好古建筑保护工作,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充分利用古建筑资源,以新的姿态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也可极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遗产保护任务。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谢明.公共政策分析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

[3]李金珊.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视角与途径[M].科学出版社,2010.

[4]宋振春.文化旅游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5]邹统钎.遗产旅游管理经典案例[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6]陈红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刍议[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6).

[7]田春风.论古建筑与城市现代建设的矛盾与统一[J].大众文艺,2012,(5).

[8]张青.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措施[J].安徽建筑,2011,(2).

[9]董粝.论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J].旅游纵览,2012,(6).

对古建筑保护的建议篇6

1、古城概况

“羲皇故里”天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2700年建城史,至解放初,古城自西向东完整遗存了伏羲城、西关城、大城、中城、东关城等五城相衔的格局,但至今仅遗存伏羲城、西关城,其内保存有澄源巷、育生巷等7条历史文化街区和中国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元明清时期的历史建筑(古民居)院落群,共140余处(其中市名城委挂牌保护院落42处,包括:部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总占地面积56公顷。有城市历史发展的活证,古树名木136株。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天水实施伏羲城保护工程,经十多年投资过亿,完成了伏羲庙修缮、伏羲广场及旅游基础设施、历史建筑(古民居)修缮等三大工程,伏羲城作为中华民族寻根祭祖圣地初具规模。

2、西关古城历史建筑遗存与文化内涵

紧邻伏羲城之东的西关古城,其内有5条历史文化街区,分布有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有天水市名城委挂牌保护院落31处,他们中有:汉飞将军李广故里、才女苏蕙织锦台、教育救国“学圣”张世英宅院、中国唯一回民翰林哈锐宅院、荣(荣毅仁父亲)氏面粉厂西北办事处、赵氏宗祠天水堂、秦州古城墙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典型历史建筑和重点院落有:

(1)澄源巷历史文化街区。面积0.7公顷。后街清真寺大殿,位于澄源巷东侧人民路25号,元代建筑,部级文物保护单位。

澄源巷11号、13号、15号、17号,清代建筑,哈锐故居。澄源巷21号、23号、42号,明-清建筑,咸丰进士张庆麟宅院。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澄源巷28号、88号,均为明代建筑,天水市名城委挂牌保护院落。

(2)三星巷历史文化街区。三新巷,原叫“石头巷”,后以上海荣氏企业“茂新、福新、申新”三大企业为名,改成“三新巷”,由于口传现称“三星巷”。面积2.65公顷。

三星巷16号、39号、41号,清代建筑;三星巷67号,明-清建筑,为西厢张氏张和故居。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星巷9号,为清代武举赵子培故居。三星巷11号,为清代武进士张珍故居,新中国成立后拍卖给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为荣氏企业秦州办事处。三星巷25号,为宋代抗金名将张俊府。飞将巷9号,飞将军李广故里。解放路74号,赵氏天水堂。均为明清建筑,天水市名城委挂牌保护院落。

三星巷51、53号,清代建筑,葛霁云故居。葛霁云为中共早期党员,西北地区党的负责人,甘肃第一个共产党员。

三星巷北端秦州古城墙遗存,约100米。

(3)自由路历史文化街区。面积3.3公顷。自由路45号汪家院,清代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由路2号、91号、12号。均为清代建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自由路14号,明清建筑,天水市名城委挂牌保护院落,已批文物点。

(4)育生巷历史文化街区。以乡贤张育生先生为巷名,面积6.4公顷。

忠义巷6号关帝庙历史建筑群(北侧3幢大殿、南侧2幢附属建筑),北侧3幢大殿中,后殿正殿为元代早期建筑,前殿为明代建筑,中殿为清代建筑。育生巷42号、56号、清代建筑,育生巷60号、民国建筑,张氏民居。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育生巷43号,孙家大院17、18号,忠义巷26号邓家院(邓宝珊将军出生地)、28号,白家大园13、14号,均为清代建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育生巷14号,清代建筑,已批文物点,天水市名城委挂牌保护院落。育生巷28号,务农巷2号,孙家大院12号、16号,忠义巷46号,均为明清建筑,天水市名城委挂牌保护院落。才女苏蕙“古织锦台”、“晋窦滔里”遗址。

(5)自治巷历史文化街区。面积5.09公顷。自治巷44号,清-民国建筑,吴鸿宾宅院。吴鸿宾,“五四”运动时与天水热血青年葛霁云等20多人在北京投身革命,在李大钊等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彭真、张友渔等同学共事。后为中共西北重要力量,首任兰州市市长。自治巷61号,明-清建筑,为张深故居,张深,清乾隆六年(1741年)中举,因平叛有功,授广威将军,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以四品广威将军衔终仕归里。自治巷57号, 明-清建筑,为张深世孙张焕斗故居。自治巷59号:明-清建筑,张裕故居。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关古城有树龄3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27株。

3、面临的突出问题

(1)人居环境差,安全隐患严重。天水历史建筑(古民居)多为土木结构建筑,历经百年风雨后普遍已木朽墙危,经5.12地震危及,普遍成危房;古民居院落地势低洼,雨季跨塌、雨后被淹现象时有发生;古民居居民基本为社会弱势群体,生活困难,大多几代人共同居住,院内违章建筑普遍,电路乱接线路老化严重,存在火灾和火灾发生后无法施救的安全隐患,近年已发生多次火灾。供暖、供水、供电、有线电视、电信等现代生活基础设施未进院入户。

(2)破坏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天水古城区保护与管理的矛盾十分突出,管理难度大,擅自拆除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违法建筑等破坏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的现象时有发生,局部已积重难返。

(3)历史建筑保护难度高资金投入巨大。由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房屋产权复杂,居民普遍困难,人口密度大,违章建筑多,搬迁疏散难度高,工程投资巨大。

(4)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古民居)保护问题社会关注,已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西关古城区历史建筑保护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历年都有建议与提案;古城保护区的广大居民普遍认为,西关古城区既已作为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核心区,法规规定既不允许开发,而保护力度又跟不上,居住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普遍不满,上访量不断增多,呼吁政府加强古城区保护或者开发力度,尽快改善他们的生活居住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历史文化名城的布局、环境、历史风貌等遭到严重破坏的,由国务院撤销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因保护不力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批准机关应当将其列入濒危名单,予以公布。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尚武曾在天水一次讲座上呼吁:“天水西关古城区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如何保护,而是如何进行抢救性保护的问题!”。

上述问题如不及时有效解决,不仅影响着天水市社会和谐稳定,而且将危及天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位。

二、西关古城历史建筑的文化投资发展价值

1、国家政策层面看:指出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 “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实施中,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号)中,对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建设特色城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指出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国家的“金色名片”,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实物见证,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滋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展示文明大国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专家层面看: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文化遗产 让城市更美好》中指出:文化遗产不应该是城市发展的绊脚石。当把它当成是城市发展的负担时,它就只能蓬头垢面的呆在角落里,而当把它当成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文化资源时,它就立刻站起来,光照四方。

2015年9月,甘肃省委邀请中组部“一带一路”建设高层次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高级工程师张克贵,对天水西关古城进行了现场调研后指出:天水古城区历史建筑群所反应的建筑年代完整、建筑个体完整、建筑类型非常完整,历史建筑所反映的文化艺术发展脉络非常清晰。天水历史建筑有丰富的木雕砖雕饰品,主要反映在大部构件上,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其艺术水平既不同于西北地区山西陕西木雕砖雕的粗犷,也不同于江南的精巧,而具有南北兼具的风格,其细腻的雕刻艺术水平可与江南一比,甚至胜于江南,集中反映了天水深厚的历史文化,反映了当时天水人民的生活情趣、思想观念、世界观,值得深入发掘保护。特别指出胡氏民居北宅子主厅楼二楼木质雕花栏板保存完好,全国独一无二、天水独有;贾家公馆的木雕砖雕艺术水平及建筑规模,比一些部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水平高,被评为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应当之无愧(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帝庙历史建筑群在国内同类建筑中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较高,可以认为是反映天水古城建筑发展史的一个小博物馆。他对天水市古城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古民居)的存量表示震撼,指出非常珍贵值得保护,他们与天水市其它历史文化资源共同决定了天水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当之无愧的地位。这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天水西关古历史建筑的文化经济价值。

3、个人认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及光荣革命传统,是国家宝贵财富。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是名城古城区的骨架与组织细胞。它们互相依存共同构成城市历史文化记忆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织肌理和有力物证,是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和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建设特色城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

古城、古街巷、古民居、古树、古寺是天水古城重要的组织肌理,不仅是构成天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涵,而且是天水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资源,是天水古城独特的城市魅力所在。过去,由于历史的客观原因,天水将最具古城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和明清甚至元代遗存的历史建筑珍品拆除,在天水城市建设发展史上留下了无法挽回的遗憾!现存的历史建筑(古民居)院落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它们不是“塌房烂院”,不是城市发展的负担,而是亟待抢救发掘的十分珍贵历史文化宝库,是天水建设特色文化大市,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带动古城第三产业,促进天水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亟待保护发掘有效利用的“黄金富矿”,具有广阔而深远的投资发展前景。当国内一些城市因没有历史文化遗存,千方百计的在史料中寻找线索复建文化景点,推动城市旅游业发展时,天水没有理由守着如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而不珍惜!不能守着“黄金富矿”“讨饭吃”,让古城区百姓依然生活在现代贫民窟中!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天水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重要节点城市。在国务院批准的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布局中,将天水定位为陇东南始祖文化核心区,提出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的总体要求。这要求当地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开展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以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紧迫感,立足于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观念,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正视解决这一问题。

三、思考与建议

在目前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新起点下,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系列重大战略方针政策,把握机遇,妥善解决天水西关古城历史建筑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利于推动天水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和建设特色文化魅力城市。初步思考建议如下:

1、加快规划编制与依法报审,切实维护保护规划的严肃性

天水市新修编的《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已经批准实施,目前正在对《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进行修编、编制《天水市城市风貌规划》、《天水古城西关片区综合保护与复兴规划》、《天水市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纲要》,要尽快完成这些规划的修编编制和依法报审,为天水西关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明确科学的指导依据和法律保障。同时,建议当地政府要加强对天水古城区保护,建立责任追究制,靠实监管责任,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杜绝破坏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现象的再发生,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消除当下的安全隐患。

2、保护发掘与产业投资发展并重,打造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古城历史文化展示区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面对千城一面、千楼一面的问题,拆除历史建筑遗存建仿古建筑的问题,已引起有识之士的关切。城市建设如何突出特色与个性,彰显城市魅力?这不仅要靠城市建设的完美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密切结合,更要靠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建议天水要进一步加强对西关古城丰富历史文化遗存内涵特点的深入研究、发掘,紧密结合以伏羲城为核心建设中华始祖文化园,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的总体要求,统筹协调伏羲城、西关城的有机保护,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围绕未来天水名城古韵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天水西关古城保护中,把西关古城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传统风貌的保护与各历史街区遗存的汉飞将军李广故里、才女苏蕙织锦台、教育救国“学圣”张世英宅院、回民翰林哈锐宅院、扶贫济困咸丰进士张庆麟宅院、爱国忠武将军周务学故居、荣(荣毅仁父亲)氏面粉厂西北办事处、赵氏宗祠天水堂、千年古城城墙遗址、古树名木等众多名人故居、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发掘、利用和促进名城古韵文化旅游产业的发掘策划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历史街区、不同的历史文化遗存,分别策划提出不同功能定位、不同的文化产业保护展示及创意开发利用项目;适当疏散人口,保留部分原住民、传承原有生活状态与习俗;在古城保护区引入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饮食文化、民风民俗文化等的展示功能和休闲茶座等现代休闲生活元素,增建一定的市民休憩场所,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对古城区文化展示和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布局及游人进入、疏散、消防等设施全方位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安排。达到根本改变西关古城区生存、生活、发展条件,实现西关古城历史文化遗存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与区域业态的多样性、可持续性、活化复兴相结合的目的,将天水古城西关片区打造成富有活力和鲜明特色的古城历史文化展示区。

3、强化风险防控,促进西关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投资发展

实施这一项目面临着:适量的人口疏散搬迁、对古城传统风貌可能发生的开发性建设性破坏的防控,两大风险问题。为此,必须在科学论证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注重公众参与,强化风险评估与防控,促进西关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投资发展。

一公众参与。在项目实施区引入 “社区开放式公众参与治理”模式,从规划编制、保护工程方案策划、工程实施、居民搬迁疏散政策制定、古城管理运营等全过程,都要实行面向社会的公开公示制度,广泛吸收体现公众意愿,调动公众参与,最大限度化解搬迁疏散矛盾。项目实施单位要组织天水本土知名的砖雕、木雕、古建施工等艺人――组成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古民居)修缮专业队伍,参与该工程建设,确保传统营造工艺的传承和队伍的培养。

二科学决策。要组织市内外知名的民风民俗、古建设计、施工专家、规划专家等组成天水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古民居)修缮保护专家咨询督导机构,参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决策咨询,并赋于相应的技术监督与否决权,确保项目严格按名城保护规划和批准的方案实施,防止因经济利益绑架公众利益而引发的开发性建设性破坏现象的发生。

三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媒体,大力宣传名城保护法规、规划、资源优势及抢救保护利用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重大意义;对居民自发的按规划要求进行历史建筑修缮保护的行为进行大力度政策资助奖励,对擅自拆除历史建筑、从事非法建设等破坏古城传统风貌的行为依法查处,形成全社会参与名城保护与建设的良好氛围。

4、抢抓政策机遇,多渠道筹资融资

在西关古城历史建筑等丰厚文化遗存资源的投资发展项目实施中,只要妥善处理好抢救性保护与发掘、展示、利用的关系,拉长产业链,切实做好古城区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抢抓机遇,充分用足用活国家文化产业投资政策,多渠道筹资融资,解决投资问题。

一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组建由政府授信的、以项目实施区的土地、国有历史建筑等国有资产作为资本金,由政府控股的股份制项目法人,统一负责筹资实施项目和统筹组织古城相关文化旅游产业的运作经营。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其与社会资本采取股份制、PPP等多形式、多渠道合作筹资融资。

二要用足用活政策。认真落实甘肃省政府《关于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5〕74号),争取将这一工程列入甘肃省“十三五”重大项目发展计划,纳入全省城镇棚户区改造、公租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积极争取国家开发行、农发行甘肃省分行政策性贷款支持。

三要积极争取各级各类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修缮保护专项资金;继续加大市、区两级财政专项投入。

四、结论

全面投资开展西关古城历史建筑的抢救性保护发掘利用,对促进古城保护与复兴,有着广阔深远的文化投资发展前景,意义深远:

一是可使处于濒危之境况的天水古城历史文化遗存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利用,使古城保护区全面得到活化复兴;

二是可使西关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万余户居民居住生活环境、生存发展条件得到彻底改善,极大地促进古城区服务业发展,有利于天水和谐社会建设;

三是将显著增强天水名城古韵魅力和城市软实力,塑造鲜明的城市特色与个性,有力地推动天水旅游富市战略的实施和天水社会经济转型跨越式发展;

对古建筑保护的建议篇7

    一、2006年,值得回味的三次建筑学术活动

    自2005年11月《建筑创作》杂志社中外建筑文化研究小组赴四川李庄考察,全力组织《图说李庄》一书的编撰出版,到2006年3月、4月先后与中国文物研究所共同策划开展的“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4月20日举行“梁思成诞辰105周年座谈会”等,均在国内建筑界内外引起反响,从一定层面上构成了中国建筑学研究与普及的思想“地图”。因为这些“寻根”的建筑之旅,留下最多的不仅是建筑文化的印迹,还包括对现代建筑设计创作观的启迪与思考。

    1.《图说李庄》一书讲述了什么“一首记载营造学社六载寒窗书写华夏建筑文化的宏伟诗篇,一幅描绘长江古镇千年荟萃中国学界精英的绵长画卷”是《图说李庄》一书封面上的导语。作为该书的策划与主编,要求我们力求该书要特别把握住以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所作的突出贡献。因为2006年是中国营造学社停止工作60周年,所以记载并传播李庄文化与李庄精神十分重要和迫切。从此种意义上讲,《图说李庄》是一本普及“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的建筑文化读物。

    2.“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寻到了什么“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留给后人的不该仅仅是记忆,更要唤起一种精神及联想:这里有对逐渐消失的人和事的追念,更有对中国传统建筑博大精深令人折服及感动之处的理解;这里有对传统建筑文化与工艺留存的迫切认知,也有令人扼腕痛心的现代“建设性破坏”的高速发展的商业之声;这里有无比丰富而细腻的传统建筑文化内涵及固有的东方文化意义及美学价值,但不少现实无情地回答我们的总还是一声高过一声的无奈叹息!恰恰正是这种现实影响力,要求我们该从现实与历史之间去总括“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的建筑精神。

    3.“纪念梁思成诞辰105周年座谈会”昭示了什么2006年4月20日正值梁思成先生105岁生日,来自建筑界、文博界专家们纪念这位世纪的建筑伟人。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发言道出来会议的主旨:我们究竟该如何认识纪念梁思成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我们究竟该怎样从对梁思成的记忆中、吸取到对今天有益的思想;我们究竟该怎样采取措施和行动才能不辜负先哲对我们的期望。为此,要从古建保护与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不足出发,提倡应该继承和发扬梁思成先生的建筑与文保精神,其核心就是要学习梁思成注重科学研究、对待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一丝不苟、学贯中西、具有远见卓识的精神。

    二、我们该如何认知并理解梁思成的建筑精神

    两院院士吴良镛指出,只有向学术巨人学习,才能迎接中国建筑科学艺术的伟大复兴。他认为,梁思成的一生有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的家学渊源以及坚实的国内外基础教育背景是分不开的,在学习他博大的胸怀及不倦的敬业精神时,很有必要从他身上发掘到更深层的蕴藏。那么我们该如何汲取一代宗师的精神力量呢?首先,要求我们从现实与历史之间去估价并总括梁思成给中国建筑界所留下的建筑思想。这里试从六个方面作出归纳:

    第一,要学习梁思成在国家危难情况下的勇于担当与默默坚守的精神。这里细分析至少包括如下含义:

    ⑴中国建筑文化应该不应该面对伟大?

    ⑵中国建筑文化可能不可能创造伟大?

    ⑶如何去理解并把握伟大的中国建筑文化的标准和尺度?所有这些都需要去伪存真,正本清源。这种担当与坚守本质上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传承,它是要有远见与胆识的。早在1955年,梁思成便陷入批判“复古主义”到上个世纪60年代“文革”暴风雨的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中。然而,面对沉重的代价与压力,梁思成先生的学术执着及坚守精神仍令后辈折服。

    第二,要学习梁思成高尚的保护全人类文化遗产的国际主义精神。在抗战时期的李庄,梁思成最担忧的是战争对文化遗产的破坏。他曾应邀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编制中国华北及沿海各省文物建筑目录,并在军用地图上标清地点,他同时建议美军在反攻日本时,要保护日本的京都和奈良。一位中国学者成为保护日本侵略国传统建筑的恩人,这太不容易!因为就在抗战期间,林徽因的弟弟是在对日空战中牺牲的,梁思成在痛恨日本列强的同时,仍认为保护京都与奈良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这是梁思成先生崇高的国际主义建筑精神早在60年前绽放的光芒,所以日本人民称梁思成是保护日本文物建筑的恩师。

    第三,要学习梁思成“学贯中西”的建筑“国学”的大文化精神。回忆并学习传统是必须的,重在要视传统文化为魂,但也切不可总停留在继承文化遗产的层面,必须寻求在继承中如何发展如何创新。因为,早在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先生就认为,参考“我们自己艺术藏库中的遗宝”并“加以聪明的应用”,即可创造出中国的现代主义建筑。所以,今日的“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呼唤中国建筑师瞩目并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目的在于不仅体会到建筑背后的文化性,更便于找寻到属于中国建筑的现代化发展之径。

    第四,要学习梁思成主动开创中国建筑文化新局面的精神。在“国学”倍受关注的今天,我们尤其应树立起建筑上的“国学”榜样——梁思成先生的形象。因为早在20世纪30年代起,他就将西方建筑科学方法引入中国建筑营造学社并做出了一系列的开创性的建筑成就。1953年在中国建筑学会成立大会上,他又提出了建筑的“可译性”与“翻译论”等观点,将中国建筑构图元素与西方文艺复兴时的建筑词汇作了对比性研究。

    第五,要学习梁思成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意识与精神。“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四川行”让我们顿悟:一个失去记忆的民族,一个失去自己文化的民族,一个没有了自己民族特色的城市与建筑设计,是不会有美好的未来和竞争力的。建筑师不可作文化遗产的“破坏者”,而要利用自己的理解力及创作力做文化遗产的护花使者。如果说,文化品牌是最具生命力的企业资产,那么追求民族文化的企业成长将是对现代建筑文化的唤醒。因此,“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四川行”的完整意义恰恰体现在广泛的文化上,它是在新形势下对建筑文化的抢救、整理与发展;它是对建筑历史的高水准的语言与文化的记录及保护;它不仅是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法律认知,更是在全球文化大背景下文化与创意精致化的成功实践。所以,其意义不论对建筑界、还是文保界都十分重大和实在。

    第六,要学习梁思成治学严谨的科学研究的求实精神。在那样战火纷飞的年代,李庄的中国营造学社在物质生活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以梁思成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先驱者的建筑学、文物保护工作者,尚且能开展那么多历史遗迹的调查、古代建筑的勘察测绘、文献资料的整理挖掘工作,留下这么多宝贵的遗产,这本身就表现出的是一种特殊的现时代难以想象的艰辛与科学研究的精神。

    第七,要学习梁思成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建筑创作理论的务实精神。早在45年前的1961年7期《建筑学报》上,梁思成发表“建筑创作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理论文章,从现在的观点看,那是在非常时期的又一非凡的理论建树。由于文章对1959年上海建筑艺术座谈会上讨论过的建筑设计中的理论问题一一涉及,并从实际出发解读了“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方针,所以今天读来仍感到很贴切。如其中对“传统与革新”的论述,很符合今日国家“文化遗产日”的基本思想。它对今天的启示在于,不仅要作历史与现代的建筑设计理念的对比,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国的建筑精神中寻求答案,反对简单的形式主义的“西洋化”或“中国化”。

    三、梁思成建筑精神留下的现代启示

    追寻往事并非仅仅为了怀旧,因为历史与记忆中给予现代诸多启迪与借鉴;追忆学术前辈更非为了留存经典,重在要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找寻到先哲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面对巨匠的建筑精神,未来我们还应再做什么呢?建议应具体采取如下行动:

    第一,“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作为国家“文化遗产日”的系列活动已得到了准确定位,并且“四川行”获得学术交流上的成功,所以建筑界与文保界的合作是可能的,是有文化认同的,是会不断产生出好成果的。因此宜在“四川行”后认真总结其成果,适时地再举行“山西行”、“陕西行”、“云南行”、“京津冀行”等,使建筑界及文保界的专家们能尽快且较为系统地沿梁思成当年走过做古建测绘之路全面考察一遍,从而完成新意义下的《梁思成古建之路考察报告》(××卷)系列。我以为该系列书籍将在新形势下成为国内建筑界及管理界有用的参考书目。

    第二,建筑测绘是建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课程,它与摄影与素描不同。对于建筑遗产保护而言,不论是日常维修、损坏后的修复、乃至特殊情况下的易地重建都离不开一套完备的测绘图。但必须指出,如今还在教授建筑测绘的高校已不多了,学生们专门去做古建筑测绘实践的则更少,这是“国学”在建筑上的一个丧失。为此建议:全国各高校建筑院系要恢复古建筑测绘课程,《建筑创作》杂志社愿组织承办“全国建筑院校学生古建筑测绘大赛”,用最大的努力传承中国建筑“国学”的经典与精华。

对古建筑保护的建议篇8

关键词:文物保护;现代城市建设;古建筑保护;价值;规划;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工业化的深入,加快了城市化建设,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剧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冲突。尤溪县也同样遭遇到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同时,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是文物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可移动文物注定存在风化,人为损坏等因素的影响,如何寻求一种符合本地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保护方式,是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关键所在。

“古建筑”,泛指现存的各类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街区、村落、城市的旧城区乃至整个古城。一座城市各个时期的建筑,像一部史书,一卷档案,记录着一个城市的沧桑岁月。惟有完整地保留了那些标志当时文化和科技水准,或者具有特殊人文意义的古建筑,才会使一个城市的历史绵延不绝,才会使一个城市永远焕发着悠久的魅力和光彩。国家建设部及时会同国家文物局遴选了一批历史价值高、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列入文物保护范围,同时在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历史街区的明确要求[1]。

这就是古建筑保护和笼统的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保护之间,有针对性地设置了一个中间层次,即选择名城中为数不多但原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代表性地段,保护其建筑群的基本原貌及其特定的环境。许多历史文化名城虽然按规划要求划定了若干历史街区,但实际的保护工作却迟迟没有启动,有些地方甚至将原来的保护区逐渐蚕食或随意取消,使本来该保护的古建筑荡然无存。

保护城市的传统文化和建筑遗产,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继承发展先进文化不可欠缺的基础。当初之所以提出“历史街区”、“历史地段”的概念,除了它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外,更具普遍意义的是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都可以找出城市发展的史迹和建筑文化演变的脉络,因此也都有划定和保护历史街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为此,人们关注的是文物的历史价值,考古价值,研究价值。但文物的缺失和毁坏,给城市建设带来诸多的麻烦是以后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文物破坏越来越严重的现状下,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1  文物保护的现状

尤溪县地处闽中腹地,县域面积大,文物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许多文保单位及其周边环境遭到破坏。如唐代建筑“金鱼井”、具有尤溪建城标志性建筑“沈福门”等一大批文物在城市化进程的洪流中日显“身单影孤”。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它们并使这些文物长期地“健康生存”,是摆在我们文物工作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1文物周边环境破坏大

在旧城区改造的过程中,一些文物遗存虽然是被保护下来了,但周围环境却遭到破坏。留下的孤零零的“文物”,那样的“文物”是不能充分说明当时的生产生活的“情景”,并且在现代化建筑的衬托下文物遗存倒显得有些格格不入[2]。另外,大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文物遗址所在的黄金地带修建一些与文物旧址极不相称的现代娱乐性设施,结果使文物旧址的环境破坏性更大。

1.2文物保护经费与城市建设资金的冲突

为了要把文物保存下来就得需要花费不少的经费与空间,但资金投入到城市建设中多了,那么投入到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和及周边环境整治的经费就少了,所以一般都采取的做法是文物给城市改造与建设让路。由此,大量文物遭到人为毁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无情地舍弃、冷落。

1.3地方政府不能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不明法、不依法。他们是经济发展的决策者,也是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于是当二者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以牺牲文化遗产资源、自然资源和包括人文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的经济利益,造成破坏历史文化风貌、损毁文物建筑的现象屡屡发生[3]。

1.4缺乏法律的执行力

在现行的法律体系中,为保护文物而立的法律、法规并不少,但其制定主体并不统一,不少地方的文物部门、规划部门、建设部门都有这方面的条文,有些城市的政协还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并制定了各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如此繁多的法律法规,导致文物的执法主体不一。

2  针对两者之间的矛盾可采取的建议

2.1民生问题当先

文物当初之所以存在,第一使命是使用价值,具有文物定义的建筑泛指我国历史上保存至今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建筑物,这些建筑是国家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它们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研究古代社会的宝贵历史资料。“文物”只是后世给它的附加价值,当文物和百姓需求发生冲突时,要综合考虑文物和民生的利益,要把文物保护和民生利益全盘考虑,即要保护好文物,又要考虑到民生利益。

2.2借鉴经验,吸取教训

建筑类文物是历史的标志,沉淀着历史的记忆,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历史文化的沉淀,就没有灵魂。苏州、舟山等地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虽保护了一部分文物,但“吃”掉了很多文物,现正在反思。我们应该学习全国各地由小保护文物好的经验,汲取别人的教训,避免在基本建设中破坏文物的现象,重蹈破坏文物的覆辙,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2.3制定保护条例,发挥部门合力

各部门针对文物违法的执法力度非常有限,“只有发挥部门合力,综合治理,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4]”。而在中国建筑设计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看来,“规划先行”是避免文物保护与旧城改造矛盾的有效措施,“一个项目在规划期,就要与文物部门协同商讨项目范围内文物保护的问题,进而避免后续问题的发生。”

2.4建议设立国家文物督察制度

在国家文物局现有督察司的基础上,按照文物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地理分布等,增加多个区域性文物督察派出机构,直属国家文物行政部门管理,负

责监督地方文物保护与管理和重大文物违法案件的调查处理。

2.5将城市特点注入现代建设。

“功能城市”与“文化城市”不应该对立起来,城市建设既要展示现代文明的崭新风貌,又要突出文化城市的高雅品位。如果我们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到城市的文化特点,将文化遗产和城市特色作为城市形象的基础,文物就不再被看作城市发展的包袱,而是城市中无可替代的重要财富,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和动力。在发展中保留和传承地域文化、民俗传统习惯、民居形式,建立超“形”与“意”相统一的城市设计创新理念[5]。

2.6历史文物应伴随城市生长。

其实历史遗留物的保存可以有多种形式,既可以采取保留原物;也可以用照片等影像资料将其保存。 历史文物的保护意义是要有纪念性,如果对当今社会的意义不大,那么留下来是为了什么呢?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如果文物的价值不太高,可以用照片、资料等形式保留;如果经过鉴定,有的文物遗存有较高历史价值高的,可以建造一个主题公园来保护。

3 总论

当前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大多伴随着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筑和高强度的城市土地开发而产生。探讨解决矛盾的途径也离不开时代给定的发展环境。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事关社会各界,但首要的责任在政府。即使在高度市场化的国家,也是如此。与不少欧洲古城相比,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除个别外,真正实施原物保护(文物保护)、原貌保护(历史街区保护)的范围要小得多。所谓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相当程度上是人为的,但首先是政府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决策不当造成的。如杭州市近年启动的清河坊历史街区保护工程,就是市政府下决心调整规划、撤消房地产开发项目才保全下来的,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6]。

类型相同的历史街区可以适当撤并,不求多而求精,尤其要下力气保护那些能体现城市历史特色和地理标识的传统街区。有的零星分散、毁坏严重但有保留价值的古建筑和古建构件,也可以适当集中起来,易地重建,与历史街区保护结合起来,便于长远的管理与使用。有些规划保留的建筑遗产,适合民间使用的,可以出售、出租,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改变用途,但房主或承租人要按规定承担保护责任。

因此,要努力培育历史街区的内在活力,构建历史街区的长远保护机制,这是解决历史街区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治本之策。如湖南凤凰县在保护城市古建筑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是颇有成效的。一方面花大力气保护修缮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历史街区和名胜古迹。另一方面则大力发展旅游业。就是环境顺应自然,处处洋溢着人与大自然盎然共存的生机。无论是对历史街区及古建筑的保护修缮还是城市扩建,当地政府和规划建设者们始终坚持随地形、山水之势,灵活变化[7]。从而使古城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达到巧夺天工,浑然天成的程度。

文物古建筑物是全人类的财富,对其进行科学的保护是全民的责任。我们要以新的认识、新的理念和先进的现代科学来积极面对当前古建筑物的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政府领导、齐抓共管、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基本要求,确保古建筑物的安全[8]。同时我们国家要培养具有前瞻性的建筑设计师,能将城市特色注入现代的城市建设中,挖掘文物的价值与城市的潜力。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这些人类文化的遗产和瑰宝,使之代代相传,永续利用,使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工作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既可以很好地保护文物,合理地利用文物资源,又使当地城市建设保留有自己的个性文化特色,不至于与其他城市建设格局、模式雷同,其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反之,不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盲目地进行城市改造,大量破坏文物,将有可能给自己和后人留下无法弥补的损矢[9]。文物保护与城市基本建设是个长远的过程,政府要在规划、经费、政策上加以扶持,经过全民努力做好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这篇文章。

参考文献:

[1]张洪涛.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路径探索——以洛阳市为个例[J]2009(21)K872 .

[2]赵俏春.浅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研究[J]2008,9(12)311-322.

[3]许凌.浅析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设计管理[J] 2009,11(6):340.

[4]阜柏楠.大力推进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 “十五”期间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展望Ⅱ1.首都经济,2001,04.

[4]王英志.增强忧患意识 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J]2009,01.

[5]冯威.对城市设计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应用的整体探讨[J]2010(9):45.

[6]张远索.防止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性破坏”现象[J] 2011(02)M98.

[7]刘顺利.浅议我国城市建设中城市设计的实施[J] 2010(24):237.

对古建筑保护的建议篇9

近两年县政协主席会、教体文卫专委会曾多次专题视察安居的历史文化遗迹,对安居镇古建筑、古县城遗迹岁月及其极高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即此,有如下的认识和建议。 一、安居历史文化悠久。 安居于公元5XX年始建场,至今已1500多年。明城化庚子十七年(1481年)置县,清雍正六年(1728年)废县并入铜梁县,建县持续247年。 安居交通发达,地处在琼江、涪江交汇之处,三面临水,依山为城,以水为市。安居物产丰富,商贾云集,为物资集散之地,贸易上通绵阳,下至重庆,解放时还有缅甸和印度等国的丝业商人在此驻庄。 安居历史悠久,有许多名胜古迹,如“点头石”上拓刻有唐代韩愈书的“鸢飞鱼跃”,宋米芾书的“第一山”题记,有王母石汉墓群遗迹,有现掘出土明代及汉代墓葬的一批陶石文物。因曾为县府之地,政治、文化非常发达,旧时城垣断残墙壁可辨,遗碑、祠、寺、宫、观等建筑共约二十余处,有唐初异僧自什邡来安居兴建的波仑寺,有徽宗敕封兜溪龙女而建的圣水寺,李太守、帅待郎发迹之所的龙兴寺等。古县署、巡检司署等廨宇目前尚可查寻。 安居人杰地灵,出了许多达官贵人、翰林学士。有明初副兵马指挥张云逵,万历监察御史周达,正统左检都御史王俭,有明代与海瑞同僚的河南巡抚胡尧臣,大理寺少卿周南,大理寺丞胡禹臣,户部员外郎胡如川,有乾隆万历间陕西巡抚帅祥等地方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诗文遗着和活动遗迹,也出了清雍乾间王楼山父子翰林,同治光绪年间吴鸿恩翰林以及曾毓璜翰林等四位学士及其诗咏题刻和轶闻传记。 二、尚存的古建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安居的“九宫十八庙”,现万寿宫、下紫云宫、元天宫、城隍庙、东岳庙、妈祖庙等八处保存较好。这些古建筑风格各异,造型独特,万寿宫具有东南亚异国风味,妈祖庙体现出安徽异地风情民俗,元天宫等处处可见龙形图雕,生动再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龙文化,显示了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 三、有着鲜明地域特色的清代民居、街道、小镇风貌。 吴鸿恩、王楼山父子、曾毓璜的翰林院和举人周际同的周家祠堂,百年老字号桂林春大药房等院落住宅第20余处,仍可见规模,各具特色,且这些古建筑布局保持完整,部分室内木雕、彩绘装饰和小木作装饰都精美绝伦,饱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艺术内涵。 安居古街道如青龙出水,婉蜒于江岸与波仑山、坛子山间,从会龙街开始,经火神庙街到大南街,全长600米,现存的古建筑多在于此,还有古城墙、城门、桥梁等古遗址。古镇街道布局以河道为骨架,临水建街,因水成市,依山而建。各种文化宗教庙宇布局合理,置于镇内高爽之地,形成交叉复合的立体观赏空间。 四、风光秀丽的山水美景。 安居镇处在琼江、涪江交汇之处,三面环水,呈半岛之势,自然景观秀丽。沿江水岸,居民点点,依岸崖吊脚而建,错落有致。河岸码头,踏级入水,水道港湾、绿水轻烟,二江秋月,游舟晚唱,实属一片纯朴、宁静、清秀的古镇风光。 五、独特的传统风情 安居镇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历史,有龙舟竞渡、民间彩扎、川剧座唱、龙灯艺术表演、书法美术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传统民风、民情、民俗、传统生活生产用具,使安居镇呈现一遍古朴淳厚之风。 安居古遗迹久经风雨,饱受岁月冲洗,目前保存下来的也严重破坏。有些民居古宅和祠堂由于为私人所有,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有些宫庙遗址因作它用,年久少护,木朽漆落,无人维修。保护好安居古建筑,重现安居古县城遗址昔日风采,开发和利用好这一重要旅游资源,实属当务之急! 六、几点建议: 1、应将安居作为古县城遗迹加以全面保护和开发。安居现存的古遗迹规模和文化内涵,实属全国罕见。若失志不移地加以保护和开发,可望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安居虽申报为历史文化名镇,但我们建议应将安居作为古县城遗迹加以全面保护和开发。 2、按古县城遗迹定位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尽快请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古镇(古县城)的保护和开发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和进行控制性详规。原有的小城镇建设设计脱离安居实际,与古建筑风格不相容,应予放弃。设计要体现长远性和现实性,局部性和整体性的和谐统一。 3、根据不同的地段实施不同的保护和开发。对居民现在自行修建的房屋要统一要求,各方面都要与安居镇古建筑风格相协调。 4、希望县里尽快出台安居历史文化名镇(古县城)保护与开发的相关政策。保护文物,政府可以招商引资,也可鼓励私人兴建博物馆,加快对文物和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5、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使人们高度认识保护文物旅游资源的重要性,进而全面保护和开发安居历史文化名镇。

[1]

对古建筑保护的建议篇10

一、磁器口古镇庙宇建筑特征

磁器口庙宇众多,有史可查,以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风格为主,多采用抬梁、穿斗等木结构形式,其余的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民居建筑风格,利用木板、竹条编织夹泥、石灰等作为墙体,木料部分多涂黑色、浅褐色或枣红色,屋顶多使用小青瓦,主要是以深色调为主。纵观古寺庙选址情况,依山傍水是风水最佳地点,高山上离神更近也能更好地与神进行沟通,传达愿望。寺庙建在山上可以远离是非,这便是寺庙多选在山上的原因。佛教寺庙能得以保存下来,也证明当地政府和民众对佛教特别重视。磁器口现今保存较好最大的古庙是宝轮寺,其建筑主要是明代修复的宝轮寺大殿,也是唯一香火鼎盛的寺庙;此外,还有文昌宫的寨门和寨墙等古建筑遗迹;道观宝善宫是古镇中最大抬梁式穿斗结构四合院的古建筑;禹王宫、万寿宫也是穿斗结构,雕花驼峰雀替四合院。古代庙宇建筑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符合中国传统建筑模式,全木木榫卯穿斗式结构,佛教建筑庑殿式屋顶,屋顶檐角上有一仙十兽。建筑模式采用传统一进或多进院落形式修建。主要特征之二,寺庙建筑大都面向嘉陵江。此镇位于嘉陵江边,来往船只较多,很多货物在此地集散,是相当繁荣的码头。虽然河坝宽阔,水深且流速缓慢方便堆货物和停泊,但礁石的存在造成很多船只触礁,特别是在河流的拐弯处暗礁较多,所以此镇的庙宇建筑都面向江面,也是为了祈求平安,为民消灾解难。主要特征之三,本地地理环境与外来移民建筑相融合。湖广移民带来建筑风格及文化,如禹王宫中的雕花驼峰雀替就融入了本地的建筑之中。主要特征之四,庙宇建筑中佛、儒、道教元素融入在里面,体现了三教合一相互融合的建筑模式。如宝轮寺虽然是一座佛教寺庙,但建筑结构及方式是中国建筑模式,中轴对称是儒家礼制的体现,庙宇建筑选址是道教的经验和理论的总结,充分体现了道家学说中的风水。

二、对磁器口古镇庙宇建筑保护及建议

上世纪60年代之前交通方式改变,水路不再是主要的运输手段,码头文化也逐渐萎缩;随着附近工厂破产,经济萧条,当地大多数人都向外迁移,1998年,磁器口被国务院确定为重庆传统文化历史街区,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2002年重庆市政府把磁器口列为重点旅游景区后,磁器口的变化很大,首先是交通道路,滨江路,附近的楼房全部重新装修得古香古色,原著民把自家房子和门面出租给商人,商业气息浓厚。因为经济的改变,人口增加,此地早已老化的电线导致火灾,烧过的房子,现已经重修,虽然修得也仿古,但早已经失去当年的风貌。许多危房拆了又重修。宝轮寺当初只有大雄宝殿和几间破房子,如今也重新修建了许多附属配殿,新修了大门,除宝轮寺外,其它一些原没有佛像的地方也新添了佛像。古镇已经变味了。所以我们的保护不能停留在文字上面,要到实处,不能光让人看到古旧的外表,却早已不见了文化的内涵。目前对磁器口有一些保护规划及措施。如1998年,沙坪坝区政府拨专款制订了《磁器口保护建设规划》,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宝轮寺大雄宝殿进行了维修,搬迁了寺内的民居、校舍,保留了古镇原貌;2000年又对《磁器口保护建设规划》进行了修订,划分了核心区域,对核心区域严格保持不变。事实上,制定的规划与实际情况不符,经济与保护存在很大的矛盾,经济上引进了一些不属于本地古镇的东西,如蜀绣、苏绣、字画、古玩。对传统的码头文化及茶馆文化没有延续及推广,现在虽然也有茶馆,但早已没有当年小时候几十百把人听说书的场景了,古镇的保护对此地的古代宗教建筑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磁器口宗教建筑的保护及建议:

第一,尽量保持建筑的原状,控制参观人数,禁止任意添加新的建筑。虽然规划明确规定保持原貌,但实际上宝轮寺也重新修了许多附属配殿及大门。

第二,解决旅游经济与古建筑保护之间的矛盾。古镇商业气息深厚,所以需要重塑古镇的文化氛围,建筑保护不受商业气息的影响。由于中国建筑木结构的独有特性,所以要更加小心保护。

第三,重塑宗教建筑文化———灵魂建筑。许多宗教建筑都已经失去原有的功能,但是该建筑应有的功能应该继续维持下去,不得任意添加其它功能。

第四,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并不高,需要加强宣传,保护建筑。不能在这些建筑上面随便乱划乱画,破坏周边环境。

第五,借鉴国内外保护措施。学习他们保护的方法、态度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