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背景分析十篇

时间:2023-06-01 10:42:28

建筑行业背景分析

建筑行业背景分析篇1

关键词:大数据;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

1当代大数据概念

在现代,大数据被广泛运用在很多行业的统计、分析中。大数据,也就是巨量资料,是在采用新处理模式之后产生的具有深入洞察力、决策力和流程优化力的庞大信息资产,特征包括海量、多样化和高速的增长率等。大数据分析处理方法主要体现以下特点,即大量、多样、价值、高速。在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中,大数据因互联网时代而生,为各行各业而用,广泛应用在多样化的行业分析、客户群体分析、资源分析和利用等方面,成为数据采集者、分析者的重要辅助手段,具有创新的意义。

2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的影响

2.1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控制

大部分的建筑项目在成本核算时,因为建筑周期长、建筑面积大、施工人员多、前期投入大等特征,会综合考虑建筑项目的各类影响因素并进行评估,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因为项目的突况或因忽略部分影响因素而低估成本投入。在大数据背景下,通过数据挖掘来管理建筑工程项目,实现对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具体实施中,采用数据录入的方式将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水平、消耗数量等纳入建筑工程的大数据库中,然后在专员数据分析团队下进行成本对比、分析。通过结合数据分析和工程实际情况推出施工成本预算,为建筑工程的成本提供可靠、合理的参考依据,实现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和投入产出控制。2.2实现对建筑工程的投资控制在建筑工程中,开发商和投资商关注的是建筑工程的投资回报率,因此建筑单位肩负重任,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成本和进度直接负责,全权管理。采用大数据分析,可帮助开发商、投资商在投资建筑工程时充分分析建筑工程的投资回报率和其他数据比例,对建筑工程掌握大致的成本控制。此外,也可以帮助建筑单位清晰掌握成本,更好地筛选供应商,在供应商招标、报价阶段可以运用大数据原理拆分成本细节,合理预算,避免工程造价不明,降低工程质量。

2.3实现对企业定额编制的促进

在大数据背景下,所有的数据渐趋透明化、公正化,各项建筑成本细节都透明披露,有利于实现对企业定额编制的促进。在没有大数据分析的时代,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报价不清晰,施工企业或者偷工减料、虚报高价的行为无法得到控制和管理。大数据敞开之后,能够促进施工企业通过提高自身竞争力,加强管理水平和技术,结合大数据提高、控制成本核算能力,促进企业结合每项建筑工程的施工实际形成企业定额,提升建筑企业的报价竞争水平。

2.4提高对造价信息化的管理

在大数据分析尚未出现的时候,大部分的建筑工程报价都是建筑商根据工程建筑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经验进行评估,缺乏数据验证,也无法纳入数据库作为数据修整和数据参考的标准。我国目前建筑工程的造价信息化管理较为薄弱,数据投入少,容易出现累赘数据分析、重复劳动、数据丢失、成本造价分析不合理、数据来源不准确等问题。随着建筑材料市场的价格波动,数据成本也无法与市场现状完全匹配,出现数据更新不及时、价格信息不够透明化等现象。在大数据背景下,采用大数据来提高对造价信息化的管理,灵活运用大数据分析,综合考虑市场因素、价值材料成本因素、从业人员经验、以往工程造价数据等实现对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有效掌握工程质量。

3大数据背景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方式

3.1加大造价数据标准的共享制定

大数据对于工程造价信息管理而言,可以控制工程造价成本,实现对工程造价的质量管理,形成工程造价数据库,体现资源共享的价值。现代工程造价管理应从经验管理法逐步转向高端数据分析管理,即大数据管理。确定造价数据标准,提升数据质量。任何数据的收集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在工程造价上,可以严格参考国家规定的标准,在较大范围上建立相对合理、公正有效的计价体系和数据标准,这样可以为工程造价树立统一的参考标准,也能够实现对工程造价信息的统一管理,更加方便在同等参考标准下的工程造价分析、对比和处理。不仅在对工程造价的计价和数据进行设立标准,还应该对工程造价涉及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的信息数据进行统一管理,设定标准。只有充分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数据信息标准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数据质量,减少后期数据处理的复杂度。

3.2加大共享数据的利用,建立海量的数据库

确定数据收集的标准和格式之后,应该针对造价工程建立数据库,实现造价数据管控。大数据阶段,为了实现对工程造价大数据的进一步管理和控制,应该建立造价数据库,并且安排专业分析人员针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定期分析,造价变化、价格趋势、价格指标等信息,为造价工程、管理方和相关利益方提供透明化的造价信息参考,进而提高项目投资决策和工程质量管控,实现造价工程间的公平竞争,减少报价商的暗箱操作行为。此外,造价工程企业可以建立自身的数据库,分析企业内部工程成本变化和工程管理效果,进而实现对企业投入产出的有效控制。

3.3加大资源共享,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互联网技术正不断更新迭代,大数据的运用也要注重与时俱进。通过加强人才培养,训练专业人才的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团队的素质。人才是合理运用大数据的关键,只有促进人才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型人才转变,才能够充分培养与现代化信息管理匹配的团队,促进人才观念革新、技术革新、知识革新,让大数据更好服务于工程管理项目。

4结束语

目前国内工程造价受限于经验报价、人员专业素质尚待提升、大数据积累薄弱的阶段,合理运用现代化大数据分析,可以通过建立大数据库,严格控制数据录入、数据分析、数据参考和数据使用,为造价管理工程提供可靠、保障的参考体系,也实现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成本控制、质量管控,推动国内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玲,谢瑞芳.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建筑经济,2016,(1):49-51.

[2]徐晓日,李思聪.大数据背景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研究[J].长白学刊,2015,(6):57-61.

建筑行业背景分析篇2

关键词:景观偏好;在甬大学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今年来大学生成为外出旅游的一个特殊群体。宁波拥有众多旅游资源,如溪口雪窦山、天一阁等。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选取在宁波读书的大学生成为研究的样本,通过调查分析找到在甬大学生对宁波地区旅游景观的偏好。

一、景观偏好

在景观偏好的研究方面,不论是从专家模式、体验模式、心理物理模式以及认知模式等不同评估角度探讨景观偏好,基本上仍是以景观知觉为基础理论,讨论景观、人及二者间的交互作用关系的结果。景观偏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偏好形成的过程是首先是由景观知觉,其次是景观感知、景观认知、景观评价,最后产生景观偏好。

二、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一)问卷设计

本研究在调查问卷方面共设计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在甬大学生社会学人口统计信息,如性别、受教育程度、专业背景、生活地背景个人信息的调查;第二部分是对选取的5种类型旅游景观偏好的调查,每种类型的旅游景观分别对应喜欢程度、引起喜欢的视觉原因、引起喜欢的心理原因及引起喜欢心理满足感原因这4个问题;第三部分是调查在甬大学生对旅游景观的总体评价。

(二)问卷调查的方法和过程

本研究采用的调查方式是直接到宁波地区高校校园内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调查发生在2012年9月到2012年12月内。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12份,共回收问卷398份,回收率为96.6%。其中有效问卷387份,有效率为93.92%。

三、结果分析

(一)不同人口学特征在甬大学生旅游景观偏好

本研究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统计因素中的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对所采集数据进行P值为0.05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将所得到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看出性别对景观偏好的影响表现在不同性别对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景观、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及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景观偏好没有显著的影响;受教育程度对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景观、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及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景观没有显著性影响;专业特征对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景观、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及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景观这些景观都有显著的影响;生活背景经历对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景观、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及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景观的偏好有显著影响。

(二)旅游景观因素影响旅游景观偏好分析

通过对所采集数据进行P值为0.05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将所得到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可以看出,形态、结构、色彩和总体特征这四项旅游景观基本因素对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景观、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及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的景观偏好都具有显著影响;旅游景观整体因素中的视觉上的美感对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景观、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及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的景观偏好都具有显著影响;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对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景观、生物景观和遗址遗迹及建筑与设施景观偏好有显著影响;历史文化感对遗址遗迹及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的景观偏好有显著影响;心情愉悦感对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景观和生物景观的景观偏好有显著影响;旅游景观隐藏因素中的心理满足感对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景观和生物景观的景观偏好有显著影响;生命的感悟对遗址遗迹及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的景观偏好有显著影响;放松身心对地文景观和水域风光景观的景观偏好有显著影响;其他项对这五处景观的景观偏好都没有显著影响。

(三)不同人口学特征因素对景观总体评价的影响

从对所采集数据进行P值为0.05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将所得到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可以看出,不同人口学特征中性别、受教育程度、专业背景及生活经历都对景观总体评价的影响不显著。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调查研究不难发现,社会学人口统计因素对在甬大学生对宁波地区旅游景观偏好存在影响,不同性别对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景观、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及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景观偏好没有显著的影响;受教育程度对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景观、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及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景观没有显著性影响;专业特征对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景观、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及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景观这些景观都有显著的影响;生活背景经历对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景观、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及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景观的偏好有显著影响。旅游景观自身的因素同样在甬大学生对宁波地区旅游景观偏好存在影响,旅游景观整体因素中的视觉上的美感对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景观、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及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的景观偏好都具有显著影响;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对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景观、生物景观和遗址遗迹及建筑与设施景观偏好有显著影响;历史文化感对遗址遗迹及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的景观偏好有显著影响;心情愉悦感对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景观和生物景观景观偏好有显著影响;旅游景观隐藏因素中的心理满足感对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景观和生物景观的景观偏好有显著影响;生命的感悟对遗址遗迹及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的景观偏好有显著影响;放松身心对地文景观和水域风光景观的景观偏好有显著影响;其他项对这五处景观的景观偏好都没有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1]吴翠艳.区域旅游景观偏好研究――以沈阳为研究区域[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7,2-4.

[2]方海川.景观及旅游景观特征探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3):103-104.

[3]代琦.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概念及方法初探[D].重庆师范大学,2004,12-13.

[4]秦瑞英.基于旅游景观认知结构的城市旅游区景观空间配置研究――以西安旅游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8,1(99):88-91.

建筑行业背景分析篇3

Abstract: The article firstly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on mechanics course, then analyzed teaching difficul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hortcourse period. Finally teaching reform of construction mechanics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hortcourse period was given from six aspects.

关键词: 短学时;建筑力学;教学改革

Key words: shortcourse;construction mechanics course;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6-0205-02

1 建筑力学课程特点

建筑力学是为建筑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内容涵盖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静力学分析的基础知识,杆件计算的相关知识以及求解超静定结构的方法。该课程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2 建筑力学教学面临的困难

2.1 讲授内容多,课程学时少 建筑力学包含了理论力学中的静力学分析部分,材料力学中的杆件内力计算和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部分,结构力学中的力法、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求解超静定结构部分。目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相关专业建筑力学只有60课时左右,要想在这么短的学时内,仅凭学生以前的物理和力学基础跨越学习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内容具有一定难度。

2.2 学生基础差、学习难度大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相关专业学生来源包括对口单招、单独招生和普通招生,学生之间差距较大,有的学生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几乎为零,加之建筑力学本身的难度,所以对此类学生来说学习难度更大。另外高等数学也是学好建筑力学的重要基础,而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高等数学也是其薄弱环节,增加了学习建筑力学的难度。

2.3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学习兴趣 建筑力学一般采用多媒体加板书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无法调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上课过程中昏昏欲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得不到好的反馈,讲授课堂内容时缺乏动力,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教学效果无法保障。

2.4 理论推导多,工程应用少 建筑力学中含有大量的计算公式,且每个公式均具有严密的推导过程,牵扯到复杂的理论知识。加之目前建筑力学教师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实际工程经验,不能很好的把工程实际中运用到的力学知识贯穿于授课过程之中,使得教学效果较差。

3 建筑力学教学改革探索

传统建筑力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面临着空前的挑战,要想让学生达到课程的学习要求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为达到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目的,需进行教学改革。下面结合本校建筑力学教学实际情况,对短学时背景下建筑力学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3.1 多定性分析,少定量计算 目前,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实用性人才,对建筑力学来说,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能对以后遇到的力学问题进行分析,因此在短学时背景下讲授建筑力学,重点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多进行问题的定性分析,弱化定量计算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分析具体问题时,要多从定性角度分析,避免很多学生进入学习误区,认为只有把问题的答案求解完全正确才算正确了。这样就会形成本末倒置,使得学生一味地追求一个具体的数字,而忽略了分析问题的方法。

3.2 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单纯的讲授理论知识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若结合工程实际问题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拉应力验算时,可以以工地上常见的吊车起吊重物为例,吊车能起吊的最大重量就需要通过拉应力来进行计算,如果起吊重量超过了最大重量,钢丝绳就有可能发生断裂,此处如果引入吊车的实例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效果。

3.3 坚持够用、适用的原则,删除难度大的内容 目前,高职院校在选择教材时未考虑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大部分专业采用的教材基本相同,所采用的建筑力学教材基本上是本科教材的简单删减,从而使得教材不适宜高职学生的学习。高职的建筑力学授课内容不能只是本科教学内容的删减版,要紧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够用、实用的原则,对难度大、实用性少的内容要尽量少讲、不讲。例如对超静定结构的求解问题,由于其牵扯到的内容较多,对此部分内容如果花费较多的时间讲解,不但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大大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在授课前教师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精选讲授内容。

3.4 改变传统考核模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一般是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按照一定的加权平均求得,并且期末考试所占比重较大,这种方式容易忽略学生中间的学习过程,导致学生只注重最后的考试,达不到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要改变这种考核方式。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工程中常见的力学问题,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教师根据分析结果对学生进行考核,另外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制作模型,通过模型的质量给出相应的分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重视平时的学习而不是仅仅把精力放在最后的考试上,才能真正的学到知识。

3.5 基于学生基础,进行分类教学 根据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相关专业学生的来源进行分班,如普招学生可以放在一起,对口单招学生放在一起,单独招生学生放在一起,对于普通招生学生,由于其数学、物理知识相对较好,在讲授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难度相对较大的知识点,对于对口单招和单独招生的学生,可以根据其特点补充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讲授过程中更加注重基本概念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上,这样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只有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有的放矢,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3.6 改变授课方式,积极开发学生思维 以前授课方式大多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章节顺序逐个知识点讲解,这种方式对于短学时的建筑力学显然不能适应,一方面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授课的话不能把所有知识点讲完,另外一方面采用这种满堂灌的方式授课,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可以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工程中的遇到各种力学问题,引入相应的力学概念及基本分析方法,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如网络、图书馆、精品课程网站等,利用课下时间巩固所学知识点,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上课时分享学习心得。

4 结语

建筑力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建筑相关专业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左右,在短学时背景下,只有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才能使学生掌握大纲所要求的知识,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常丽.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J].职业教育,2014(2):25-29.

建筑行业背景分析篇4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具有工期长、造价高、不确定因素多的特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将变得更加复杂。因而作为建设单位工程师,必须想方设法提高造价管理水平,切实做好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1.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内容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建筑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建筑在中华大地一夜之间拔地而起,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建筑工程的特性和造价管理的系统性,决定了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将变得日益复杂。因而为了做好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我们必须对造价管理工作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确保工作目标明确,工作方式得当,工作范围全面,以尽可能的降低工程造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然而由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内容繁多,笔者认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内容必须包含建筑工程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并在造价管理工作中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原则,进行造价的管理[1]。

2.关于做好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2.1建筑工程项目各阶段的造价管理潜力分析

在建筑工程的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进行造价管理,首先必须对其造价管理潜力进行分析,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造价管理工作做到实处。

就项目决策阶段来看,虽然不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这一阶段又是决定整个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一旦决策失当,那么就会对工程的投资估算精准度和造价管理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而这一阶段虽然自身的造价管理潜力不大,但作为建设单位工程师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阶段的研究性造价管理工作,为整个造价管理工作成效的提升奠定基础[2]。

从设计阶段来看,这一阶段的投资往往站工程总投资量的70%以上,因而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潜力最大,必须引起建设单位工程师的高度重视。从招投标阶段来看,是确定工程总投资的阶段,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潜力较大,主要是由于此阶段的造价管理是预防低价中标、恶意中标等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阶段。而从施工阶段来,其虽然是整个建筑工程耗费投资的最大阶段,且造价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潜力不大,因为前面三个阶段的造价管理,整个工程造价的管理已经定型,因而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潜力较小。而对于竣工阶段来看,虽然是造价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但是是确保投资效益进一步扩大的阶段,因而此阶段同样具有一定的造价管理潜力。

2.2建筑工程各阶段的造价管理措施探究

如果将整个工程造价管理潜力看作单位1,那么上述五个阶段应分别占20%、35%、20%、10%、15%。因而做好各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固然重要,但应具有一定的从属性,才能更加出色的完成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3]。

2.2.1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措施

此阶段造价管理主要是确定决策的正确性,从而为造价管理奠定基础。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聘请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参与决策工作,如造价工程师、市场分析专家、土木工程师、经济学家等;二是认真分析、客观评价数据的精准度,为工程项目制定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2.2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措施

此阶段的造价管理尤为重要,必须引起建设单位工程师的高度重视。因而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造价管理工作:一是结合工程实际精心设计工程规模、平面布置、空间布置、结构形式等,并确定工程投资限额和概算;二是精心设计建造工程施工图,确定工程造价;三是实行限额设计,认真对比不同方案择优选用以最大化地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四是整个设计阶段必须对设计内容、范围和投资额度始终控制在工程投资限额之中,并加强与多方的沟通和交流,严防因设计变更导致造价增加、工程进度被拖延的情况出现,为整个工程项目顺利进行提供强大的保障。

2.2.3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措施

此阶段的造价管理比较重要,仅次于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因而在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对招标行为进行规范,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将周转资金、专业技术实力以及机械使用效率等作为报价因素不仅能低价中标,还能与预防不正当报价,有助于招投标环境的净化;二是量价分离,分担风险,即招标方与投标方分别只承担量和价的风险,前者在投标文件中明确工程内容与工程量,后者结合自身周转资金、专业技术实力以及机械使用效率等因素来报价。

2.2.4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措施

虽然此阶段消耗的投资最大,但经过前面三个阶段的管理,管理潜力已经十分有限,做好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合理组织施工,严防设计变更;二是精准计价,并不断完善现场签证制度,合理索赔。

2.2.5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措施

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对象主要是工程的结算,结算也是造价管理潜力的所在。因而在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笔者认为建设单位工程师必须具备专业的造价业务素养,并针对结算对象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结算和审核办法,切实把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后一关,以确保工程投资的效益得到最大化。

3、关于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反思

施工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无可厚非,然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多方勾结欺骗业主的情况仍在发生,例如在招投标过程中的相互勾结串标中标等现象,而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这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而不顾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是极其可耻的。作为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在引导企业加强建设单位工程师专业技术培训的同时,还应加强建设单位工程师的道德素质教育,必须坚守造价管理的道德底线,否则赚取再多的经济效益也只是短暂的,最终的解决将是被市场和社会所淘汰。这一问题值得每一位建设单位工程师的反思。

此外,一些企业在造价管理工作中不注意环境保护的现象绝对值得一提。一些企业在确定工程总投资的时候并没有为保护环境而设立预算,那么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当然这主要是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更多是缺乏环保意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注意环境的保护,如乱倒建筑垃圾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污水随意排放,建筑废弃物随意堆放等问题对于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而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又是另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4.结语

总之,新时期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我们在做好常规性造价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切实将造价管理工作做细做全,延伸造价管理内涵,不遗余力地投入到造价管理工作之中,方能全面提升造价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崔婞.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9,(03):40-42.

建筑行业背景分析篇5

关键词: 耕地; 人工建筑; 阈值; 图像分割

中图分类号: TN96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5)06?0105?03

Research on automatic segm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and artificial buildings in remote sensing image

WANG Min?yan1, ZHAO Kun2

(1. Commission for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Bureau of Jining, Jining 272045, China;

2. The 27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Zhengzhou 450047, China)

Abstract: An image processing algorithm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divide up agricultural fields and artificial buildings in remote sensing images from satellite or aerial photo is proposed. With the technologies of image area synthesis, filtering, histogram statistics and background segmentation, the artificial buildings and roads in large?scale agricultural lands can be segmented by the algorithm, and the area calculation can be realized. Some solutions and test results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It is significant for this algorithm to improve the automation statistic level of agricultural land.

Keywords: agricultural field; artificial building; threshold; image segmentation

0 引 言

作为人口大国,农林业对我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乡镇及城市建设对土地需求日趋增长,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资源,监控土地实际使用情况是国家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现代航天技术、航空技术、探测器技术高速发展,国家投入大量卫星、飞机及无人机进行耕地普查,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农业用地统计、普查、灾害预警带来革命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但社会各界对农业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统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按照传统的方法,仅仅依靠手工作业是远远不能适应实际海量数据筛选需要的。本文提出一种可在卫星或航拍遥感图像中自动分割农用田地与人工建筑的图像处理算法,该算法使用图像区域合成、滤波、灰度统计、背景分割等处理技术,可实现农用田地中疑似建筑及道路进行分割,并给出面积的估算。为后续土地和人工建筑确认标注提供预先提示。

1 遥感图像预处理

遥感图像在形成、传输、记录过程中,成像系统、传输介质和记录设备都会引起图像质量的下降[1?2],典型表现为图像模糊、失真、有噪声等。图像预处理的目的就是尽可能恢复退化图像的本来面目。引起图像退化的因素很多,图像预处理将根据退化的原因,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沿着图像降质的逆过程恢复原图像。

农用土地遥感图像所关注的信息大部分集中在低频和中频段,为了有效抑制图像的噪声并尽可能多的保留有用的信息,采用均值滤波、中值滤波、低通滤波、匹配滤波等多种滤波器相结合,综合线形滤波器和非线形滤波器的优点,研究具有实时特性的滤波网络,最大程度滤除噪声,提高图像的信噪比,减少图像的失真[3?4]。

原始图像中各点的灰度值f(x,y)用该点邻域的灰度平均值代替,以抑制具有突变性质的噪声点。设g(x,y)为处理后的灰度值,则该方法可表示为:

[g(x,y)=1MN(m,n)∈S(x,y)f(m,n)] (1)

式中:[S(x,y)]为[(x,y)]的邻域;m,n为[S(x,y)]中的像素数。

图像的预处理在空域中进行,也可在频域中进行,将一维信号低通滤波器在二维图像中应用,图像经过二维傅里叶变换后,噪声频谱位于空间频率较高的区域,而图像中关键信息处于空间频率较低的区域,从而实现对高频分量的预制[5]。

转移函数为:

[H(x,y)=11+[D(x,y)D0]2n] (2)

式中:[D0]为截止频率;[n]为阶数。

2 遥感图像分割与处理

严格意义上的图像分割是指每一个物体都能和它的背景区分开来而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区域,人的视觉就包括这个过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是很困难的,因为图像分割没有统一的判别标准,也没有通用的分割方法,一般来说,只要能把感兴趣的部分从背景中分割出来就可以接受[6]。对遥感图像进行分割就是把图像中不同于农业用地的人工建筑或道路等具有特殊意义的区域分割开来,这些区域本身并不相关,但每一个区域都不同于农业用地[7?8]。

2.1 大面积耕地直方图分析

由于大面积农用耕地的主背景的分布相对均匀,从图像的直方图分析明显存在单峰(背景),如果有道路或人工建筑,则直方图中将存在背景峰之外的多个。

<E:\王芳\现代电子技术201506\现代电子技术15年38卷第6期\Image\05t1.tif>

图1 大面积农用田地图及直方图

2.2 基于大面积耕地背景的分割阈值提取

[H(x)]为图像直方图分布,则图像的平均灰度为[9?10]:

[hx=x・hxhx] (3)

图像的灰度分布误差为:

[σ=h(x)-h(x)?x2h(x)] (4)

将[h(x)]-ks作为图像分割的第一个阈值,[h(x)]+ks作为图像分割的第二个阈值。将灰度在[[h(x)]-ks,[h(x)]+ks]内的像素判为背景,其他灰度图像像素判为目标,则就可以将目标从背景中“分割”出来。如图2,图3为原始图像及经过预处理后的图像,应用式(4)求解出[σ]及分割门限,经二值化后分割图像如图4所示。

<E:\王芳\现代电子技术201506\现代电子技术15年38卷第6期\Image\05t2.tif>

图2 原始图像

<E:\王芳\现代电子技术201506\现代电子技术15年38卷第6期\Image\05t3.tif>

图3 图像预处理

<E:\王芳\现代电子技术201506\现代电子技术15年38卷第6期\Image\05t4.tif>

图4 图像分割

根据分割出的图像可对目标像素面积的统计,采用投影方法,可获得图像不同列中非农用地的像素数,如图5所示,通过累加计算可获得设定区域非农用地占用比例,从而获得实际农用地面积。

2.3 应用

通过对遥感图像处理,可对耕地或建筑面积进行估算、统计,对疑似建筑物、道路进行标注,提高农业用地统计自动化水平,并提高土地管理部门、农业部门、农业统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在技术手段和行政管理方面的优势,采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全面统计和抽样调查等各种方法,对耕地及其他农业用地的数量进行全面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对不利于耕地和其他农业用地保护及使用的情况进行处理和纠正。

<E:\王芳\现代电子技术201506\现代电子技术15年38卷第6期\Image\05t5.tif>

图5 目标面积统计

3 结 语

本文根据大面积农用地统计需求,结合其图像特性,提出一种大面积耕地背景的耕地及人工建筑分割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耕地统计自动化水平,并辅助监测农用耕地占用情况。

参考文献

[1] 章孝灿,黄智才,赵元洪.遥感数字图像处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2] 何红艳,杨居奎,齐文雯.大气对遥感卫星图像品质的影响分析[J].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2):42?47.

[3] 汪哲慎,李翠华.基于目标特征的图像预处理技术[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73?478.

[4] 沃焱,韩国强.基于自适应预处理的图像分割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1):87?91.

[5] 杨枝开,王开.数字图像获取处理及实践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6] 章毓晋.图像分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 殷瑞娟, 施润和.一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最优分割尺度自动选取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3(6):904?910.

[8] 张彦.遥感图像中建筑物分割方法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2.

建筑行业背景分析篇6

关键词:建筑设计;民族传统;传承;问题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加强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不仅是助推我国建筑设计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我国建筑艺术活力的试金石,更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重要载体。那么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如何在建筑设计中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呢?

一、我国建筑设计中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的必要性分析

因过分的追求建筑工程质量和进度,往往建筑外观设计被忽视,就当前来看,我国的建筑设计呈单一化的发展趋势,现代人对建筑外观也产生了审美疲劳,建筑本应具备的艺术效果难以体现出来。因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一些民族元素,加强传统民族建筑风格的传承对当前这一现状的改观具有十分重大的帮助。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在建筑设计理念中融入传统民族建筑风格,将建筑外观变得更加多元化,才能满足当代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稀缺的现状下,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然而其外观设计已难以使用时展的需要,加之人们对建筑外观设计艺术的理解也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审美情趣更加丰富,因而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在设计过程中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以焕然一新的建筑外观给受众与众不同的感受,提高建筑设计文化韵味,丰富设计内涵,才能助推我国建筑设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1]。

二、我国建筑设计民族传统的传承问题

在我国建筑设计民族传统的传承问题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希望与广大设计人员一道探讨和交流,确实做好建筑设计民族传统传承工作[2]。

(一)设计人员在传统建筑文化精髓方面的理解肤浅

作为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人员,只有具备超强的理解能力,,才能从根本上领会传统建筑所蕴含的艺术内涵和设计精神,才能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建筑的设计风格。然而对于现行,我们不得不感到叹息,一些设计人员在传承传统建筑风格时,往往只模仿外表,而难以将建筑的活力和灵性充分展示出来,缺乏设计的传统建筑艺术内涵。虽然我国建筑组合了一些科学原理,但也体现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往往设计的角度是从专业建筑来分析,并没有分析我国建筑实质,作为中华文化载体的建筑,几千年来,我国古代的宗法思想与礼教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思维,传统建筑中的诸多设计都体现了等级制度文化,如四合院、九宫格等建筑的设计,加上我国疆域辽阔,各地文化差异的不同所设计的传统建筑风格也别具一番情趣。而现代建筑设计人员往往不中传统建筑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和理解,因而设计的建筑作品艺术价值极其有限,那么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就是“理所当然”。

(二)设计人员的民族传统建筑设计专业知识尤为缺乏

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造就了古建筑的艺术价值。很多建筑设计人员的民族传统建筑设计专业知识尤为缺乏,亟待“充电”。而究其根源主要是现代建筑设计人员往往同时担任多个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任务,因而通常的做法是查阅有关传统建风格设计的文献,并提炼作者观点,并将其融入自认为具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建筑设计方案之中,此做法虽能节约时间,但缺乏对现场的调查和研究。因而对于传统建筑的设计往往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不仅会浪费设计资源,还会影响自身专业设计水平的提升。

(三)设计人员“剑走偏锋”,实践能力差

在建筑设计中,为了有效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首先就是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并对教育内容进行不断丰富和完善,以提高设计人员的传承意识。当就目前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而言,建筑学教育与实践中,没有对二者的结合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过分注重艺术,使得建筑和艺术二者之间发展的不均衡凸显出来,设计人员往往“剑走偏锋”,虽然具有一定的传承意识,但由于实践能力有限,就很难讲民族传统与实际建筑的设计进行有机结合。

三、关于促进我国建筑设计中民族传统传承与发展的相关措施分析

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设计人员,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传承民族传统已然势在必行。那么在民族传统传承过程中应做好哪些工作呢?

(一)致力于具有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设计

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作为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将建筑作为继承和发扬文化的载体,致力于具有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设计,为建筑设计含金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3]。

(二)致力于现有传统建筑的保护

致力于现有传统建筑的保护不仅是继承祖先继承古建筑和发扬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为自身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的重要保障,有助于自身设计水平的提升。

(三)致力于自身专业技术素质水平的提高

作为设计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民族传统建筑风格设计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于建筑外观设计之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并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始终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从而为做好建筑设计传统建筑传承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传统的建筑装饰手法等不能够仅仅的停留在简单的传承层面,更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并且要主动的学习并融入一些当代建筑设计的先进方法以及先进理念,从而使得设计作品符合现代建筑功能的需求,顺应时展的潮流。树立扬弃观点,推动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的辩证发展。建筑设计工作者要不断的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和体会。将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需求紧密融合,以推动我国建筑设计事业的完美转型和升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设计中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自身存在的不足,致力于具有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设计、现有传统建筑的保护以及自身专业技术素质水平的提高,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并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在促进自身专业技术升华的同时推动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天.浅谈建筑与文化和艺术的交互影响[J].河南建材.2012,(06):146-147.

[2]李秉奇.传承与创新:抗战陪都文化建筑风格探索与实践――重庆市委礼堂改造设计项目[J].重庆建筑.2013,12(01)1-5.

[3]王涛.当前我国建筑设计民族传统的传承及问题[J].华中建筑.2011,(07):159-161.

建筑行业背景分析篇7

关键词: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植物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9-135-03

To Promote Standardization and Differential Development of Plant Courses of Landscape Specialty with Respecting the Law and Tradition

Luo Tao1 et al.

(1College of Forestry and Life Science,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Yongchuan 402160,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plant courses of landscape specialty from def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it. To promote student employment,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specialty should not only respect the law,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dition,so as to promote the different university to maintain their own advantages,to maximize the development.

Key words:Landscape specialty;Course system;Plant courses

由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生态中国、美丽中国国家战略的提出,社会对高学历、高层次、高素质的园林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园林专业近年得到了迅速发展[1]。迄今已经有100多所本科高校开设了园林专业,由于各高校园林专业开设的背景不同、文化底蕴不同,各高校园林本科教育差别很大,各校园林教学体系仍有待完善。园林本科办学的底线在哪里?园林本科教育各课程板块比例该如何设置是才是科学的、合理的?植物板块课程开设情况如何?各高校该如何办出自身特色?我们通过对自身园林专业的发展以及对国内各高校园林专业发展态势的分析,认为:园林专业本科办学要既要尊重传统、讲究传承,更要尊重规律、大胆创新;既要推动园林本科教育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又要保持各校优势,推动各校差异化发展,共同推动中国园林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建立一个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刻不容缓[2];植物类课程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类课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差异化发展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1 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各背景院校植物类课程开设参差不齐 已有开展园林专业本科教学的高校办学背景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大等农林类背景院校;一类是原来的建筑院校;一类是原来的环境艺术类院校。各高校植物类课程开展情况参差不齐,农林背景院校植物类课程开展较好,建筑与环境艺术背景院校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开设非常少,有的仅开设了实践课程[3]。

1.2 农林背景院校植物类课程丰富,但各板块所占比例及核心课程设置未达成共识 各院校开设的园林植物类课程共达30门以上,但不同院校差异很大,真正哪些课程哪些内容是核心并未达成共识,不同本科院校对园林本科教学底线的认识并不一致。要做到园林专业课程设置的规范化标准化还需凝聚共识,共建标准。

1.3 部分农林背景院校植物板块课程开设过多 导致某些简单内容重复出现,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如简单的种子繁殖实验在苗圃学、花卉学和草坪学反复出现,如简单草花的识别在植物学、花卉学重复出现等。

1.4 课程开设时间不对,缺乏对课程逻辑关系的理解和对学生认识规律的关注 北京林业大学和重庆文理学院两校园林专业第2学期都没有开设植物板块任何课程,与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是不符的,因此有必要做微调[4]。

2 分析

园林学是规划设计科学、植物与生态科学、计算机绘图技术与造景艺术的综合;基于生态位理论,基于促进学生差异化发展,培养个性鲜明的专业特点。我们认为,不同学校的园林专业学生应该错位发展,培养不同特长,突出自身特色,以在专业领域站稳脚跟。园林是用生命体与非生命体共同构筑空间的科学;这也是园林区别于景观建筑专业最大的区别;因此本专业对生命体本质特征的把握不可减弱。在加强专业建设的时候既要充分发挥和保持既有优势,又要寻求新突破;改革是要加强薄弱环节,不是要削弱优势部分。以农林或生物为背景的院校园林专业在规划与建筑课程板块基础相对薄弱,这方面的工作尤其要加强。但这类院校在改革中很容易犯“丢了西瓜也丢了芝麻”的错误,很容易出现既没有提升规划与建筑设计能力,又丧失了原本非常优势的植物栽培养护与造景能力。

刘滨谊认为园林专业教育,科学技术应占90%,艺术仅占10%。科学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脱离园林科学技术本体的“园林艺术”虽在园林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分量很少[5]。基于从“出口往回找”的思想,基于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思想,基于本科生所学知识要够用的思想。我们认为:促进园林专业本科生就业是专业发展的前提。园林专业学生培养应该宽基础、聚特长;宽基础以拓宽就业面,有特长才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要减课时,增课程;这样既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又能拓展学生基础视野,让学生与更多老师发生思想的碰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其就业能力。

3 对策

3.1 尊重规律,推进园林专业规范化建设 规范化建设就是要注重基础理论和重要能力的培养。守住本科教育的底线。我们认为,植物板块规范化建设的底线是:学生至少能熟练识别热带和亚热带常用植物500种、温带常用植物100种,熟悉其外部特征,掌握其习性,懂得相关应栽培与管护技术,能熟练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各种尺度各种形式的植物景观设计。

首先,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科学设置课程。不管是哪类背景的院校,只要是园林专业,植物方面的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因此我们认为,植物板块经典课程,如观赏植物学(或植物学基础)、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和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或植物造景设计)是各类背景的院校都应开设的;对于建筑类和环艺类背景的院校,这些课程可以渐少课时但绝不可不开设。对于农林背景院校可以开设较多的选修课,以保持自身在植物领域的优势[6]。

其次,要注意科学确定课程开设的顺序,开设的学期等,注意课程内容的递进性规律,课程安排要反应课程之间的关系。如植物类课程中植物形态与分类知识宜最早开设,植物造景设计则宜最后开设。植物分类的能力、植物外观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把握不是一学期就可以完成积累的,因此可以安排在2~3学期进行,但各有侧重;如第一期观赏植物学或植物学基础部分主要积累植物形态解剖的知识,能识别常见校园植物,掌握植物的分科特征,会使用检索表;第二期树木学则偏重树木的分类,要求能识别本地区常见树木,掌握其特性和应用特点;第三期或第四期则偏重草本花卉的分类,要求能识别本地区常见草本花卉,掌握其特性和应用特点。

第三,改良教师学缘结构,拓展南方院校与北方不同学习背景师资的引进,定期不定期请企业领导为学生讲座,避免专任教师学习背景对学生视野的局限。

最后,要注意学生认知的渐进性规律;科学确定各课程内容,既保证必备的基础内容,还要注意重点内容必须多次强化。需反复强化应该是那些对就业或继续学习具有不可替代性影响的知识和能力,要避免简单教学内容在多课程反复教学造成资源浪费。要注意教学内容上初识与强化不能相隔太远,如植物类教学内容安排在第一期和第三期进行就间隔太远,板块内容会变得松散,强化效应消失,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经过多年实践,我们认为在园林专业教学中,各课程板块需要反复强化的知识和能力如表1所示:

表1 园林专业各课程板块需要反复强化的知识和能力

[板块\&本科阶段需反复强化的知识与能力\&建议强化方式\&植物板块\&植物分类、植物的特征与习性、栽培与管护、植物造景\&1~6期持续

安排相关课程\&建筑与规划设计板块\&空间构筑、设计思想、设计规范与手绘表现\&1~6期持续

安排相关课程\&艺术板块\&美的欣赏与表现能力\&1~6期均应安排\&]

3.2 注重传承,推动不同背景院校园林专业差异化发展 因为教师学缘结构差异、学术与实践视野的不同、与学校合作企业的差异、学校传统就业领域及影响力的不同,以及各校学习氛围的差异,各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就业传统,在某一或某几个领域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有必要传承自身优势,补充自己的不足。在园林本科教育规范引导下,发展自身特色,错位竞争,找到找准自身生存的生态位。不同背景院校园林专业各课程板块构成比例应该有所不同(见表2)。

表2 不同背景院校园林专业各课程板块构成比例(%)

[板块\&农林

背景院校\&建筑规划类

背景院校\&环境艺术类

背景院校\&植物板块\&40\&30\&30\&规划与建筑设计板块\&50\&60\&45\&艺术板块\&10\&10\&25\&传承优势\&植物运用与生态空间的打造\&建筑规划基础及

城市空间构筑\&艺术气质与

艺术空间的塑造\&]

差异化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校与教师传统优势,发展学生特长,扩大就业竞争力,适应就业态势,促进差异化就业。

不同背景院校因为自身优势所在,我们建议各板块课程保持不同的比例,既要补充自身不足,也要保持自身优势。农林院校宜保持住植物分类、栽培养护与植物造景的优势,植物课程板块适当加大所占比例。建筑规划类背景院校则宜保持在规划与建筑设计板块的优势,环艺类背景院校则宜保持在艺术板块的优势,而在植物板块来说则宜引入相关师资,加大植物板块的相对比例。不同背景院校植物类课程开设建议见表3。

表3 不同背景院校植物类课程开设建议

[课程设置\&内容\&农林背景院系开设学时及学分\&建筑规划类院校开设学时及学分\&环境艺术类背景院校\&开设

学期\&园林专业基本课程设置

(必修)\&观赏植物学\&植物形态解剖、植物分类基础\&32-2\&32-2\&16-1\&1\&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分类、识别、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观赏和应用特点\&48-3\&16-1\&16-1\&2\&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植物栽植,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园林景观维持、保护和经营管理\&32-2\&16-1\&16-1\&3\&花卉学 \&花卉设计应用基本原理,各种花卉应用形式的设计,花卉专类园的设计,花卉的艺术盆栽等\&16-1\&16-1\&32-2\&4\&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植物造景和配置、综合造景等\&64-4\&48-3\&48-3\&5\&专业特设课程设置

(选修)\&苗圃学\&花卉、草本植物的分类、识别,园林植物繁殖,苗木、种子生产\&16-1\&\&\&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引种、选育\&32-2\&\&16-1\&4\&盆景学\&盆景基本概念、中国盆景分类、盆景材料、盆景创作、盆景养护管理、盆景的应用\&16-1\&16-1\&16-1\&5\&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识别、防治方法\&32-1\&\&\&5\&草坪学\&草坪草的分类及应用特性、草坪建植技术、草坪养护与管理技术、草坪应用、草皮的生产、草坪新技术\&16-1\&16-1\&\&6\&花卉组织培养\&组培室的创建与管理、培养基设计与配制、组培技术要领\&16-1\&\&\&6\&室内植物装饰与设计\&办公室植物布置、居室植物运用、会所植物设计\&16-1\&\&16-1\&6\&插花艺术\&基本美学理论、插花基础知识与实践\&16-1\&\&\&6\&]

4 结语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给园林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今年园林企业资质合并到市政资质也是园林专业面临的一大挑战。只有认清发展态势,大刀阔斧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守住园林本科教学底线,进行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才能迎来园林专业新一轮快速发展。各高校园林专业既要尊重传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也要补强自身软肋,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高技能园林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薇,段广德,赵红霞,等.基于需求分析的内蒙古自治区园林人才培养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4,40(2):58-60.

[2]孙泽平,漆新贵,何万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探索――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重庆高教研究,2013,1(1):54-58.

[3]张婷.风景园林专业教材设计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5):29-34.

[4]李雄.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8(1):1-5.

建筑行业背景分析篇8

在绿色施工背景下,建筑企业要获得稳定、健康的发展,还需要加强管理制度的完善,只有通过制度的建立才可以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减少污染现象的出现率。但现阶段,由于大部分建筑企业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并未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这就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无法得到落实,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不合理,在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时难以区分责任,这会对建筑施工的审批、执行等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还会导致建筑工程管理与社会脱节,没有清晰的管理范围,使得相应的施工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没有依据,在具体施工中也会出现较多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到绿色施工理念的落实,还会阻碍建筑企业未来的发展。

3绿色施工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3.1加大建筑工程管理的监管力度

为了确保建筑企业在绿色施工背景下获得稳定性的发展,相应的建筑企业就要及时改变思想观念,要重视绿色施工理念的树立,企业要思考自身工程建设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积极采取合理性措施来避免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同时还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落实。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建筑企业要对自身的运行情况进行全方面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小组,对建筑施工各环节工作进行监管。相应的管理人员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要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对建筑施工环节中的施工设备、技术等进行严格管控,以此来保证环保施工。

3.2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为了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相应的建筑企业要在遵循绿色施工的理念上,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这可以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同时还可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发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具体的实践中,相应的建筑企业要在工程施工中全面落实绿色工程管理理念,从环保角度出发,在施工设备的选择方面要选用耗能较低的设备,在机器设备上要按照污染警报器以及降污装置,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污染。与此同时,相应的建筑企业还要安排专人来进行及其设备的养护工作,这可以延长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为后续建筑企业的施工作业提供保障。除此之外,相应的建筑企业还要与时俱进积极引用先进性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注重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将绿色施工理念与实际施工进行结合,这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确保绿色施工得以落实,减少施工成本的支出,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3.3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相应的建筑企业在贯彻落实绿色施工理念的同时,还要对企业内部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进行全方面分析,后续结合实际来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以此来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在具体的实践中,建筑企业可以聘请专家来开展讲座,这可以增强施工人员对绿色施工的认知,在培训工作完成后,相应的建筑企业还要将培训的内容加入实际施工中去,要对施工人员的技能情况进行考核,以此才能够切实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与此同时,建筑企业还要加大对环保人才的培养,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要深入落实绿色施工要求,这可以在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建筑企业朝着可持续性方面发展。

3.4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在绿色施工背景下,要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相应的建筑企业还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来确保各项工作可以有序开展。在具体的制度建立过程中,建筑企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项目特征等方面内容来制定出详细的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全面结合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将绿色施工与管理制度结合起来,以此来提升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与此同时,在管理制度建立后,建筑企业还要积极落实相关制度措施。在具体的施工环节要提升建筑材料的利用率,对施工成本较大的环节予以重视,同时采取合理性措施来降低成本,加大对废物的再次利用,最终实现节能减耗的作用。同时还要对节省建筑成本,对施工材料的消耗进行严格规定,实现节能减耗的作用,后续对建筑施工中的污染问题进行优化,最大程度上来降低不良因素的影响,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最终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健康发展。

建筑行业背景分析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电安装;造价控制;基本要点

机电安装过程造价控制工作的综合性组织开展水平,是深刻决定和影响现代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工作综合性组织开展水平的代表性因素。尽管机电安装工程造价成本在我国现代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成本支出体系之中并未占据较高的数量比例,但是机电安装工程本身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着表现程较为鲜明的涉及系统众多,以及技术操作过程较为繁琐等基本特点,因而为切实保障和支持我国现代工程建设项目均能够较为平稳有序地组织运作,必须借由对多种多样干预控制措施的引入运用,针对机电安装工程分支部分的造价成本水平展开切实有效的控制干预。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要点展开简要阐释。

1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基本情况概述

1)机电设备安装工作造价控制工作是现代极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作业活动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任务组成项目,且该项工作任务通常会贯穿和渗透于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作业活动的完整性组织实施过程。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实质,就是要在具体化组织运作的针对特定项目的施工作业活动过程中,切实实现对项目整体性运营活动成本的有效干预控制,确保在具体面对和遭遇市场性产品要素价格水平动态波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作业过程设计指导图纸文本变革,以及基础性施工作业应用材料类型替换等因素条件下,能够实现对工程项目实际运作过程中的总体性经济成本发生规模的全过程性和有效化控制干预。在现有的历史性实践发展演进背景之下,我国企业在具体化组织开展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实践工作过程中运用的主要业务模式,是安装费率定额计价业务模式和工程量清单计价业务模式两种基本模式。鉴于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本身具备着一系列表现项鲜明的具体特点,因而在具体化制定和实施指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事业领域的造价成本管理与控制实践方案过程中,必须切实制定和实施恰当合理的干预控制策略,以切实保障和支持实际组织开展的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造价成本干预控制工作,能够较为稳定且顺利地获取到最优化预期效果。从具体化的业务运作实践过程角度分析,通常可以将全过程性造价成本控制工作的生或死阶段,具体划分为事前控制阶段,事中控制阶段,以及事后控制阶段三个具体化的组织实施阶段。2)如果选取和实施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的招标业务运作方式,则施工单位主体在具体组织实施工程项目招标业务实践活动之前,可以在严格关注和遵照施工企业实际具备的基础性生产经营规模,以及综合性施工作业能力等基本因素的前提背景之下,遵照特定工程项目在实际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执行的工程量清单文本,在完成系统化市场调查研究实践环节且综合性考量关注一切相关性市场风险因素的实践背景之下,具体性确定和规划指向特定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安装价格控制体系、材料价格控制体系,以及人工费用成本支出水平控制体系。从具体化的质量控制分析角度展开阐释,实际制定形成的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造价核算结果方案,应当较为全面且准确地揭示和反映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在投标报价阶段的造价成本核算控制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这一因素也是深刻影响特定的施工单位能否在实际参与的投标业务实践过程中顺利中标的重要前提条件。从具体化的施工技术运作活动的组织开展过程角度展开分析,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通常具备施工过程应用材料品牌门类众多、规格参数众多,以及型号类型众多等基础性表现特征,因而要求我国现有的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企业在具体开展施工应用材料的选取和购置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在确保材料具备良好稳定的质量技术性能表现状态背景之下,最大限度地控制和缩减相关施工应用材料在实际采购配备过程中的成本支出规模。

2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工作的基本实施要点

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成熟的历史实践背景之下,我国现代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企业在实际经营发展运作过程中,所面对的竞争压力正在加剧,在这一真实存在的历史性实践发展演进背景之下,我国现有的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企业想要在实际化的业务运作过程中,实现对造价成本支出规模的有效控制,必须基于实际具备的综合性施工技术作业条件和施工作业技术能力,在充分满足和保障特定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水平控制标准的前提背景之下,针对性地在施工应用材料配备和施工技术作业方案运作过程中,做好成本支出规模的干预控制实践工作。2)最近几年以来,伴随着机电技术的日趋发展成熟和广泛性地引入运用,我国机电安装工程工程技术应用系统的整体技术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诱导实际安装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经历的施工基础操作过程显现出不断提升的复杂化动态变化趋势,客观上要求我国现有的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在切实做好工程施工作业活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的前提背景之下,切实择取和运用恰当有效的干预控制措施,具体化组织开展项目在实际施工作业活动过程中的造价成本控制干预工作,以切实保障和支持机电安装工程项目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能够较为稳定且顺利地获取到最优化的预期效果。

3结语

针对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要点论题,本文具体择取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基本情况概述,以及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工作的基本实施要点,两个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经验性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毕燕妮.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6(18).

[2]马科.浅谈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1):224.

建筑行业背景分析篇10

【关键词】电影;建筑;时空背景;作用

1 建筑在电影中的应用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电影制作技术的提高,以及各种多媒体相关技术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建筑作为电影情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表现主题思想,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气氛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建筑在电影中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应用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规模扩大

电影事业的急剧发展,人们对于电影有了新的期待和需要。建作为衬托和表现主题的一个支点,在电影中的应用出现了大规模的发展。以往,建筑虽然也用于电影中,但是其突出重点没有那么明显,大多只为简单的背景作用。而今,建筑正在以大规模的发展模式进入电影行业,建筑在质量和数量以及自身结构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变化,无论是儿童动画电影还是爱情片,动作片或者其他类型的电影,建筑在其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应用变广

如今的电影中,建筑的构造体态正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建筑已经不仅仅是从前电影中的标志象征了,而更多的是在制造一种动静态相结合的场景,渲染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氛,来使电影主题得以延伸和升华。建筑在电影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实现动静特的融合时,还同时具备着将视觉色彩,音乐等多重功能相结合的本领,给观赏者以视觉、听觉和触觉上的全面冲击。

2 技术更加高科技

建筑的应用技术伴随着电影制造技术的改进不断完善,一直处于动态的发展的状态中,目前,我国的电影中应用的建筑已经走向了高科技化的发展道路。建筑的应用能够根据电影自身主题思想来特定设置,例如一系列的动作片里面,建筑的特点是充满着战斗和厮杀的气息,而温馨家庭主题的电影则为营造一种和谐美好的视觉感觉。高科技的制造技术下,能很好的实现不同情节画面的有效切换。

3 建筑在电影中的时空背景作用

建筑在电影中的应用,是为了突出电影的特点,通过建筑的衬托来捕捉一些特写镜头,引起观众的内心共鸣。建筑的应用使电影更加富有生命力,在推动电影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方面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来说,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时间、空间和背景。

3.1 建筑在电影中的时间作用

时间是一部电影情节开展的逻辑生命线,也是故事发展的顺序和脉络。电影是需要占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完成形象的展示。时间和地点的不同性组成了电影的各种剧情,并且隐藏着故事的大致发展方向,只有实现不同时间与空间背景的合理转换,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建筑背景的作用下,一个故事才能在一个时间段完成发生和发展等阶段。建筑的应用可以人为的安排故事时间顺序,表现出非现实时间,很好的处理了不同时间段的角色特点的衔接,使得不同的时间段的情节过度自然,不显突兀。例如近些年来的一系列穿越电影就是利用了建筑来实现时间效果的。在这些穿越电影中,富有时代气息和象征的建筑层出不穷,在建筑场景的配合下,电影有了时间概念,这就形成了建筑场景所要表现的具有时空跨度的场景,这种场景的联想是具有时间性的,这也是区别电影与其他艺术类型的重要标志。

3.2 建筑在电影中的空间作用

作为电影的空间载体,建筑有着无限丰富的展示空间,不仅可以完善电影角色艺术形象,还有助于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电影故事的叙述离不开空间的变化,电影中的人物经常活动与建筑室内外,无论是住宅,还是公司,都是人物活动的中心场所。在电影中,叙事的空间是变化莫测的,不仅是在内外的转换,还有远距离的转换,这些空间的转换往往不具有连续性,例如在讲述都市生活的电影中,我们经常看见的电影一幕时各个城市的转换,天南地北,瞬间一变,这个时候,建筑就成了实现这一转换的重要标志。电影在创造运动和时空渗透的效果难度远比其他艺术类大。建筑有着不同的场景,这些不同的场景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了剧情中的某些特定空间环境。建筑空间与电影中的角色是相互补充,相互映衬的,建筑场景有一个特别的功能作用就是可以设定所需要的空间距离,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角色的构成,通过观察电影中建筑的陈设和空间布局,观众能间接的揣摩出某些角色的性格特点和个性特征,使观众产生对电影角色性格、内心世界和情绪的认知理解。

3.3 建筑在电影中的背景作用

背景在电影中的作用,等同于人的着装对一个人的形象的体现。电影艺术的表现离不开建筑背景。电影故事的展开需要特定的场景,人们往往对电影中的某些特别的场景记忆犹新,例如某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在某部电影中出现,使观众能够不由自主的联想到那个地域的文化特征和民族风气。例如电影《转山》中,在通往拉萨的路途中,我们看见的是具有民族风味特征的建筑,这使得电影的主题与观众很贴切,自然能够获得观众的好评。典型的建筑空间环境才有益于典型性格的塑造,也就是说建筑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或地域特色,例如湘西名族风气,福建的土楼等,这些有着时代性和地域色彩的建筑都是讲述电影故事的前提条件。例如在电影《边城》里面,山间的小木屋,小河的木船都是传达信息的载体,这部电影中以其建筑自身独特的的形式反应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特征和民族文化,也折射出了人间感情的伟大。处于电影艺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运用建筑作为载体可以表现出超出语言的更为生动、真实的效果,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4 新的展望

建筑在电影中的时空背景作用,有效的将电影效果推向了一个新的平台。它不仅实现了自己在时间和空间的合理转换,在适当的时间内转为为相应的空间,或者在特定的空间内转换成某些具体的时间,这些都构成了电影的背景,成为了电影传达信息的媒介和载体。在融入了高新计算机水平等多种处理技术,我们对于建筑在电影中的应用有了新的展望和期待,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不断创新

艺术的进步离不开不断的创新,要加强电影的效果,推动影视业的发展,我们同样需要以一种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电影制作业。今后我们要朝着创新化,高科技化,多远化的模式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建筑结构和种类,在电影的应用中,充分发挥建筑的各种功能,加强动静态的效果区别,更好的塑造人物特点和个性,打造更富有吸引力,富有时代特征的品牌电影。

4.1.1 拓展知识面

一部电影,无乱其剧情表现手法如何,都是为了表达某一个主题,或者呼吁某个理念。而从观众的角度出发 ,观看电影不仅仅是消灭时间,释放压力,缓解心情,更多的是为了从电影里面的某一些情节来获取一些知识,一部成功的电影不是要从头到尾都能扣人心弦,最重要的是能有些特点的情景从整部电影中脱颖而出,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观众往往也更能记住那些他们心目中与众不同的情节。建筑作为表现电影主题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加强电影的时空背景作用时,还可以扩展相关的知识面,涉及到更为广泛的知识,提高观众的期望值,这样的必然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和良好的口碑效应。

5 结束语

电影与建筑都是艺术领域的一个分支,两者有着较为紧密的互动关系,建筑在电影中有着无限的表现潜力,建筑可以通过再现空间和时间来营造不同的气氛和感觉,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使大家更好的融入电影情节中去,带给大家独特的审美感受。与此同时电影又能够拓展时间和空间的潜能。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更多高新技术的冲击下,更多专业影视人才的努力下,我们的建筑一定能够在电影中时空背景中发挥新的作用,实现电影事业的又一次跨越。

参考文献:

[1]冯元章.动画场景设计的情感诉求与整合[J].装饰,2010,(10).

[2]刘国敏.谈建筑在电影中的时空背景作用[J].新锐视点,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