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十篇

时间:2023-05-17 11:31:53

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篇1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情绪,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主人翁意识。

二、激发学生情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

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发现,当学生被尊重,其情感被激发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出听得专心,说得由心,读得用心,写得贴心的特点,并且这一学习过程会让他们经久回味,难以忘怀,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激发学生情感的主要途径有:角色朗读、情境再现、艺术性描述、联系学生自身生活经历等等。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注重课堂语言表达,挖掘文本情感之美,通过音乐让学生沉浸于文本营造的氛围中;通过朗读让学生体味作者内心情感的迸发,引起共鸣;通过回顾自身生活经历来唤醒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来拉近作者和学生的心灵上的距离。此外,教师自身也应该充满激情,深入挖掘体悟并且利用文本中的情感因素,从而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获得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师生思维也就异常活跃,教学效率自然提高。

三、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要在课堂上只有老师一个人,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调动大脑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因而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少讲、精讲;有些问题稍加点拨,不给出标准答案,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把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求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四、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让学生充分主动参与,教师不仅要于善于提问,还要教会学生提问,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有所疑,才有所思,才有所得,善问的学生往往思路敏捷,思考问题深刻,在思考中提高能力,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如何才能发现问题?首先学生必须成为自主学习者,学生只有经过自己主动的探索,才能拨开人云亦云的迷雾,发现不为人知的新的问题。这样学生有了自己的发现就会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解放学生的思想,使他们敢于质疑问难,并帮助学生逐步学会自主提问,善于自己提问,在思考中提高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中学生经过思考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且敢于向老师提出来,这也是他们刻苦学习,自主钻研的表现,是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信号。总之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在“疑”中产生兴趣,只有“疑”才有思,只有“思”才能迸溅创新的火花。课前自主预习课文,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学习过程中能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课后让学生回去独立思考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或技能,还有哪些知识或技能没有掌握。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以“自主”为核心,紧扣学习进程,进行阶段性的自主复习。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比较简单,这是他开始自主学习的开始,这时我们要耐心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之中去,如有学生提出独到有新意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并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筛选,组织讨论,这样多方交流,相互启发,将大大锻炼学生动脑筋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我们要尊重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不信书、不信师,敢想、敢说的自主创新意识,使他们真正能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五、为学生创设合作的情境。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小组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实现差异互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加强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我们可以让全班同学每四个人划分为一个学习小组,许多学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强调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及角色的转换。各小组需要确定一名组长,一名记录者,一名发言者、一名补充者。讨论时,各个成员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发言,成员之间共同探讨,互相合作,组长全面负责;纪录的同学还要负责把各成员的发言进行归纳总结,并记录下来;发言的同学负责把全组的讨论结果和其他的小组进行交流,每位小组成员都要轮流尝试不同的角色。学生有参与合作的情境,有了表演的机会,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来了,就会主动参与探讨,自主开动脑筋,自动搜索资料,为参与做准备,那么一来,学生就能慢慢地在合作参与大情境中掌握学习的技巧,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因而教师要针对特定学习内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形式,创设合作的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新课程里所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真谛就在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合作精神。但我们目前的课堂主要还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往往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视为教学中的惟一关系,实际上,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的过程,还涉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种互动过程。所以在具体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性,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创设一定的合作情境,如学生共同设置学习目标,互相引导、独立思考、交流后解决问题过程,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能围绕主题、深入独立思考、引经据典、踊跃发言,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自主思考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

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

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篇2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自主学习是目前教育界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基于人本主义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念。《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也就是说,大学英语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提供未来独立学习所需的技巧和能力,借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下面我就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谈谈实践体会。

一、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

(1)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影响和制约着教与学双方。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统得多,管得死,仍未摆脱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从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到教材的选择、成绩的评定都由教师决定,很少顾及学生的个人语言需求、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因此,在这种教学体制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也难以培养,影响了外语教学的良性发展。

(2)学习主体个性特征差异和发展特点的制约。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很多,诸如个性(personal traits)、性别(sex)、认知方式(cognitive styles)、学习动机(motivation)、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和兴趣(interest.)等各种元素。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指望用同一种方式将学生塑造成一个模子;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特征、努力程度等各不相同,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主体既有共性的相似,又有个性的差异,而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很难针对个性差异做到区别要求、因材施教。

(3)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薄弱。主要问题表现在:①课外自主学习意识淡薄。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依赖心理严重,自学能力较弱。尽管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及能力培养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课堂教学活动依然是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模式,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自主学习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普遍较差,学生不知道自主学习,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仍停留在被动学习层面上,几乎无真正意义上的自学可言。②缺少自主学习氛围。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外,学生在课外几乎没有接触和运用英语的机会和途径,课外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环境几乎是零。由于课外投入不足,影响了学习效果,致使一些学生虽主张课外学习,却丧失了学习兴趣和信心。而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有些学生不具备上网条件,也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不了解计算机辅助学习的作用而缺乏使用的主动性。

二、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由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班级人数多、缺少真实的外语学习环境、教师基本素质有待提高、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压力等,大学英语教学仍以教师传授语言知识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为主,忽视了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创建英语自主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必须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创造自主学习条件。

1.安排预习

自主学习的预习是根据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提出来的。预习理论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将新的教学任务以小组的形式分配到学生中,并确定各小组的中心发言人,让他们在课前充分准备好各自的任务,包括收集课文的背景资料(作者介绍、写作风格、相关专业术语等)、分析文章结构和段落中重点词汇和语法结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的预习方向、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和讲述

首先,教师就所布置的教学任务向学生提问,倡导和鼓励学生与教师对话,引导他们自然地进入真实的思想交流的情景,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观点。其次,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就所读文章体现的思想、说明的现象,分组畅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就小组准备的文章某一段落的习得进行交流和分享,并达成小组共识,使每个人都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来。再次,分组分段讲述课文。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由指定任务的各小组的中心发言人分段讲述课文,讲解的内容包括段落中出现的语法、词汇结构、句子理解以及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

3.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营造自主学习环境

大学英语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仅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很难达到大纲要求。因此,开辟第二课堂,教师通过积极引导、组织课外小组活动开展听、说、读、写、译等多种形式的技能训练,如收听英文广播、参加英语角、阅读英文报刊与简易读物、写英文日记、读后感等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三)建立自主学习中心(SAC)

实现英语自主学习的另一条途径是建立自主学习中心,它是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和社区终身语言学习技能发展的一种设施。SAC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又一例证。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学习资料,包括各种英文学习资料、视听材料以及与学生课程和coursework;ffi关的大量资料等,同时还有辅导和咨询的功能。由全职或兼职辅导教师为学习者提供各种语言学习辅导,“师生咨询委员会”开展咨询等。学习中心可以通过语言工作室等形式将学习者组织起来,使其相互交谈、讨论、交流信息等。总之,学生可以通过SAC开展和巩固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最大可能地接触英语。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中一个深层次的问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全过程。随着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该明确意识到,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学习,更多的是校园以外的学习,学习是一项终身任务。因此,校园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只有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有效地解决许多在常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难以解决的问题。只有坚持学习自主性,我们才能完成终身教育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篇3

关键词: 外语自主学习能力 制约因素 培养策略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成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既懂英语又掌握专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当前教育所面临的急迫任务。《大学英语课程教育要求》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以适应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需要。语言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而不是对知识的机械性消化。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背景、不同角度出发;学习者是语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语义的被动接受者;英语教学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学习是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自己意义的过程。因此,学习者是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究者。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调控学习方法及策略等手段才能有效地习得外语。著名的语言学家Cohen(1990:3)指出:“语言学习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本人,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及其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的各种能力。”[1]因此,“自主”应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一方面,这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技能的重要条件和途径;另一方面,自主学习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以个性特征为前提的学习需要,是弥补其学习的个体差异的最佳途径。

二、自主性学习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语言教育学家开始对语言学习的自主性产生浓厚的兴趣。到了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习自主性这一概念逐渐成为语言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自从Holec的著作《自主性与外语教学》于1981年出版后,许多著名的心理语言学家,如Dickinson、Little等,纷纷著书立说,阐述学习自主性的理论背景、社会文化及政治环境,并从不同角度界定学习自主性的定义,为语言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可以说,这是一场语言学习的革命,它意味着对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巨大冲击,自然也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外语教学中各自的重新定位。

关于“自主性学习(learner autonomy)”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概念。真正将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的Holec(1981:3)是这样界定的:学习者自主就是学生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的一种能力,具体地讲,就是能够自己决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习得过程及自我评估学习效果[2]。许多研究者认同Holec关于自主是一种能力的观点。如Littlewood(1999:73)把自主性学习界定为“学习者不依靠老师而使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而有的研究者则认为自主是某种学习行为。“在学习时,能独自地或在小组活动中计划、监控并评估自己的学习的学习者才是完全自主的学习者”[4]。(Little,1991)

彭金定(2002:16)认为自主性学习概念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有学习责任心;2.明确学习目的;3.制定学习计划;4.评估学习进步;5.调整学习策略[5]。这五点相互关联,构成了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框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外语教学中各自的地位也需要重新确定。

三、制约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其中既包含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如学习者的智力、学习观念、自学能力、动机水平、情绪状态、个性特征、自我概念、身体状况等),也包括学习环境方面的诸多因素(如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观念、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教学态度、教学策略、班级环境、班级气氛、学校风气、师生关系、社会环境等),还包括教学媒体方面的因素(如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学习手段、学习方法等),以及人们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观念等因素。在实际的外语学习活动中,尽管这些因素对学习者影响的角度和程度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但它们无疑都会影响到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也就是说,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和效果都是在以上所有因素的交互作用与共同影响下进行的,学习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以及学习效果的好坏都直接取决于这些因素是否能合理、有效、协调地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些可控因素不断地进行积极、主动、科学、合理的调节和控制,而对于那些不可控因素则积极、主动地去适应,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并达到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目的。

影响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因素虽然很多,但最终还是取决于学习者能否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对于语言以及语言的学习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如果遇到新的问题,他们也可以根据已有的相关经验,依靠自己的推理判断能力,形成对新问题的某种看法并予以解决。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语言学习中的问题的理解往往不同,这个时候,就更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学习,这样才能建构学生自己的语言知识结构,并形成自己的语言技能。因此,培养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习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四、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观,当学生在自主语言学习过程中需要帮助时,教师应该起脚手架作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随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可逐渐实现由“被引导的语言学习”逐步过渡到“半自主学习”,最后达到对学习者“完全自主学习”(Dickinson,1978)能力的培养[6]。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应该有相应的转换,也就是从施教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协助者、组织者、促进者,其根本的着眼点就在于教师要帮助学习者发展以下能力: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确定学习目标,选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效果。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极、动态的过程,而不是对知识的机械消化,学生要意识到自主学习的作用和必要性,从意识和观念上确立自主。

2.加强外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培养大学生的外语自主学习能力,外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意识,进行教学互动,提高策略水平。外语教师除了应了解语言教学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还应深刻领会学习策略的理论,了解各种学习策略的含义、理论依据、使用范围及其对语言学习的作用、意义等。教师尤其应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因为“元认知是学习策略的核心”,(黄旭,1990)[7]“它在人的智力活动中处于支配地位”。(董奇,1989)而思维是认知过程的核心,“在思维结构的各要素中,元认知起着整体控制和协调作用”[8]。(董奇,1989)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语言教师应根据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个体差异、语言学习观念及所处的语言学习阶段来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指导,有意识地渗透元认知知识和学习方法等内容的教学,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策略意识。这样,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并举,才有可能使学生在持续的学习活动中,通过教与学的积极互动,逐步形成策略意识,提高策略水平。而元认知策略能力的改善将使学生学会管理自主学习,把具体的学习任务安排在宏观过程框架中,使自主学习在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监控过程、评估得失和不断调整中得以实现。

3.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资源来自主学习。

随着多媒体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教师应该重视并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进行自主学习,因为它有着影音播放、图文处理等功能,可以给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真实情景,可以使学生大量地阅读,可以随时听到丰富的语言材料,并进行写作练习,使课堂不断地向外延伸,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在上述过程中,可以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利用新技术所提供的人文与语言环境,广泛地开展各种交流,也可以自己选择难度适中的学习内容,也可以积极主动地去解决所遇到的难题,主动地构建知识并掌握各种语言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五、结语

现代教育的目标越来越倾向于人的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素质的增强。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思潮的兴起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冲击。未来社会是一个继续学习的社会,一个要求人们必须终身学习、不断自我发展与提高才能适应生存的社会。因而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是通过教师角色与教学策略的改变,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不懈努力而获得的。只有获得了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我们在任何形势下,都不会被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所淘汰。

参考文献:

[1]Cohen,A.Language Learning:Insights for Learners,Teachers,and Researchers[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3.

[2]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3.

[3]Littlewood,W.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J].Applied Linguistics,1999,(1):73.

[4]Little David.Learner Autonomy:Definitions,Issues and Problems[M].Dublin:Authentic,1991.4.

[5]彭金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自主”问题研究[J].外语界,2002,(3):16.

[6]Dickinson,L.Autonomy,Self-directed Learning and Individualization[A].ELT Documents 103.London:The British Council,1978:14-15.

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篇4

Abstract:Independent college is a product of the high-developped college education,the students of which are less self-conscious in study,but stronger in practical abilit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of Independent college,and suggests three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management of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s:self-management,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self-practice.

关键词:自律管理 自主学习 自觉实践

Key word: Autonomy management Independent study Aware practice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并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直接产物,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学生一般家庭条件比较优越,随着而来的缺点是文化基础较薄弱、坏习惯较多、组织纪律性不强、自我管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差。但是独立学院的学生也思维更活跃、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

“三自”指“自律管理”、“自主学习”、“自觉实践”,通过对独立学院学生这三个方面的能力的培养,来实现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引导和帮助。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及行为特点

(一)学习自觉性较差,学习动力不足

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压力感,自觉性不强、恒心较差。学生一般学习基础薄弱,喜欢对老师挑三拣四、求全责备.“宅”在寝室者多,进图书馆者少;贪玩好耍消磨时间者多,目标明确刻苦学习者少;只关心自我世界或二人世界者多,关心他人者少。

(二)个人意识强,集体观念弱

不少学生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优越感强烈,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参与感。对一些硬性要求也总是敷衍了事,比如不愿主动在课后擦黑板,不愿主动承担寝室清洁工作等。有一些学生做集体事务还报着功利目的,先看对自己是否有好处、能不能加分、能不能评优,再决定是否去做。

(三)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独立学院的学生多数家庭条件优越,又是独生子女,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形成了严重的依赖思想。进入大学后,因为生活自理能力的缺陷,一遇上具体的问题就不知所措。很多时候经不起表扬也受不了批评,遇到很小的挫折就有可能“钻牛角尖”,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二、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的“三自”能力

为引导独立学院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合格大学生,可尝试在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自律管理、自主学习和自觉实践能力――方面下功夫,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条件和空间,让学生自愿、安心、乐意地完成“三自”升华,从而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实践能力。

(一)自律管理

要想让个性张扬、思维活跃的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养成自律管理的好习惯,学校需要提供完善的教学硬件设施与完善的配套服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的设计与艺术学院服装设计、工业设计、装潢与工艺教育专业,在学校成立之初就建设了相对完善的实验实习室,学生成天在实验室“泡着”,而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相对实验室还不是很完善,所以,学生除了在教室上理论课外,就出去社会上实践去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风检查,发现服装设计、工业设计、装潢与工艺教育专业的学生很少有旷课、迟到现象,而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旷课、迟到现象比较多。因此,通过建造较好的教学设施来营造良好的学习和自律管理氛围,从而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教育效果。

(二)自主学习

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通过以下三种技术来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记录技术、自我指导技术和自我强化技术。自我记录技术,顾名思义是写记录表或学习清单,主要是帮助学生增强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能力。自我记录技术要遵循以下标准:经常、及时和准确。自我指导技术是指教师事先给出学习步骤或方法的书面提示,让学生在提示的指导下逐步自学。自我强化技术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自己作出奖励或惩罚,以强化和改善自己的后继学习。【1】

(三)自觉实践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实行的“大学生助教、助导、助研计划”是引导学生自觉实践的值得借鉴的方法。“助教”即各专业配备教师的学生课程助理,协助主讲教师完成教学计划,解答同学的疑问,维护课堂秩序,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互教互学、先学带后的作用,助教分为四种类型:协助型、补充型、应用型和拓展型;“助导”指给辅导员配备学生助理,主要协助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助研”指给老师配备学生科研助理,协助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为学生提供有教师指导的研究平台,增强师生间的交流合作,推进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结语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特殊性,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生“自律管理”、“自主学习”、“自觉实践”的能力,是当前独立学院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可行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么会玉.唐树良.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1

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篇5

关键词:自主学习 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

一.引言

(一)自主学习定义

余文森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更具体地说,就是学习者能够独立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内容和方法,并确定自己的一套评估体系的能力(庞维国,2003:2)。

在究竟什么是自主学习的问题上,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之间始终未能达成共识。Little(1991)认为,自主学习从本质上说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心理关系问题,即一种超越、批判性的思考、决策、以及独立行动的能力。

(二)相关理论综述

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操作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包含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主学习的人本主义观代表McCombs认为,自主学习是个体自我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主学习受自我系统的结构和过程的制约。自主学习的社会认知观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从行为、环境、个体的内在因素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自主学习。该理论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具体的过程: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Corno代表的自主意识观将自主学习过程分为内隐的自我控制(包括认知监控、情绪监控与动机监控)和外显的自我控制(包括学习环境中的事物控制与任务控制)。以弗拉维尔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国内学者程晓堂认为,第一,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第二,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第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韩清林(2000)认为狭义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而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陈水清(2000)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主导自己的学习,它是在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及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

(三)自主学习的类别

束定芳(2004:205-206)在其著作《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中将自主学习分为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和课外的自主学习。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分为“无声的自主学习”和“有声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没有被老师甚至其他学生注意到的自主学习被称为无声的自主学习。有声的自主学习是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即教师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指导下,开展各项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而且还给学生提供机会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范围,使学生逐步改变他们被动接受者的传统角色,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课外的自主学习常见的形式有:预习功课、课后完成作业、选用参考书。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比如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完成任务的时间和方法,独立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材料等。

二.大学生自主能力欠缺的原因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引导行为的参照点。目标被看成自主学习的核心构成成分。研究发现,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目标会影响其学习任务的选择、完成任务的坚持性和付出努力的程度。

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九零后”大学生,十分现实,外语学习目标受工具性动机驱动,大多数是为了考试过级、升学需要和就业需要。

2.归因倾向

研究表明,“九零后”遇到学习挫折后,往往表现出两个极端,一是将失败归因为不可控的外部因素,不喜欢内省;二是将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消极、焦虑、低自尊,抗挫折能力较弱的问题。

3.意志控制水平

意志控制是以Corno为代表的意志学派极为强调的一种自主学习品质。他们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学习困难和干扰,如一时难以理解的问题、身心的疲惫、情绪的烦恼等,这时候就需要学生用意志努力来控制自己,使学习坚持进行。

4.情绪因素

情绪因素(或喜悦或焦虑等)也能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Hill 和Wigfield的研究证实,高焦虑情绪的学生比低焦虑情绪的学生更少使用自主学习策略,有更低的任务坚持性。

“九零后”大学生内心世界十分丰富,容易叛逆和自我封闭,这样在自主学习建构过程中就容易受到其个人情绪因素的影响。

由于“九零后”的以上特点,这对教育者帮助其建构健康的自主学习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有张有弛,有指导,有自主,有建构的多维度培养模式。

三.培养英语自主能力建议

基于“九零后”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新时代的要求,为了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外语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建议培养“九零后”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采用“三加一”模式。所谓“三”指的是:课堂教学以任务型教学法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课堂语言以鼓励为主,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的教学等多种高科技手段。“一”指的是课下以实践为激励学生的动力源泉。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

由于“九零后”学生个性十足,不接受教师自上而下灌输的各种知识及道理,传统的教学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进而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动机。教师应该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完成任务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教师在给予充分的讲解或示范之后,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选用适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从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应多表扬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鼓励比批评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九零后”学生虽然表面看来心理成熟,但其内心非常脆弱。因此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学习任务或技能比赛,让其充分培养自信心。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挫折,例如学生发音错误,教师都应该委婉地指出,如果让其正音很难一下就取得成功的话,建议课下单独讲授发音规则,不能当众让其丢脸。

(三)将新型的多媒体教学从课堂运用扩展到课外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就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多数“九零后”从小学开始就是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习的,这有助于他们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思考。由于“九零后”大学生思想较为开放,好奇心较强,易接受新事物。他们对目的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较为感兴趣。课堂教学可能满足不了学生的兴趣需求。因此在“九零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而且要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自主学习。网络具有能够传播大量信息的特点,为学生们选择性地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推荐学生一些利于语言学习的影视片及手机电脑上便利的学习英语软件,借助网络,能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增加学习外语的兴趣。

(四)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考证及实践活动。

90后的孩子相对多才多艺,根据学生不同情况,鼓励学生多多参加各种英语演讲、写作、知识大赛,商务英语证书,财务英语证书、以及达沃斯、软交会等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能为将来就业积累资本,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学生短期高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快速补充各种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各种修养也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四.结束语

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篇6

一、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大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的时期,而大学校园里各种学说,各种思潮回荡,该如何确定人生的航向,树立崇高的理想?师长的教诲、同学的规谏都是必要的,但最终要靠自己独立思考,不为错误思潮所左右。

独立思考需要坚实的理论根基。有条件的大学生应多读一些哲学、人文科学书籍,在比较中掌握真理,摒弃错误,使自己的思想像生和死一样别人不能代替,这样才能遇“时髦”学说既不惑也不盲从。独立思考的根还要扎根在社会实践的土壤里。现在,大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洞察社会实际的思考能力。

二、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大学生在中学生涯中,曾经是学校的“宠儿”,但在大学里只是集体中普通的一员,生活的各方面都必须自理,再没有人会像家长那样包揽其日常生活琐事,学生一时的不适应也必须调整。因此,大学生应把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看待,要甘心在班集体、寝室这些主要生活环境里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雨果曾说过:“最高的圣德,便是为旁人着想。”所以,大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就要在关心、帮助别人的同时,培养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为自己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三、培养自觉学习的能力

大学学习具有独立性、探索性的特点。因此,大学生首先要合理利用有限的自习时间,完成应学的课程,抓住基本的教材,在课余时间要有选择地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发展自己的兴趣。

学习方法对大学生也是很重要的。一般的学习过程大致是制定学习计划、修学和自学、考试评分,这三个过程是紧密相连的,要想事半功倍,就必须科学地安排。有些学生平时是游哉悠哉,到临考试时,就如“热锅上的蚂蚁”,这种临时抱佛脚式应付考试的学习方法是普遍存在,这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知识的掌握,有时学生会为侥幸的六十分而高呼“万岁”,有时会为“红灯”而垂头丧气,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正常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四、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

喜、怒、哀、乐是人皆有之的情绪,而情绪又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的形式和外部表现的形式。作为大学生就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乐不要忘形,哀怒不要过分,特别是要减少不良情绪对自己日常学习、生活的影响。大学里的新生常有因想家而哭泣的,这种情绪如不能及时控制,甚至会影响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有些学生性格外向,喜怒哀乐溢于言表,同学之间就可以相互调节。而性格内向的学生,较沉默寡言,与同学们的交往较少,甚至出现了心理障碍,别人也很难发现,要改变这种状态,首先要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不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行积极的学习和工作。如居里夫人在痛失丈夫的悲痛里,也能化悲痛为力量,坚持自己的科研,终于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

五、培养合理利用时间的能力

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篇7

关键词: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我国著名的教育学者冉乃彦在其专著《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中指出:“自我教育是指人通过认识自己、要求自己、调控自己和评价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我教育与他人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真正实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在人类社会教育的发展进程中,自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早已被教育界所熟知和认可。美国的一位校长曾经说过,自我教育的故乡在中国。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是我们中华民族教育的优秀传统,自我教育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国传统的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通过自我控制、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过程。《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自我反省是教育的起点,教育过程是从内开始的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孔子提倡“内自省”“内自讼”,“仁”是标准的自我修养,更是心的锤炼,是一种内心的反省与自我的提高。孟子提倡性善论,他认为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己的“良知”和“良能”加强道德修养,从而达到向善的目标。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最好的教育,永远是通过率先垂范、身教言传的熏陶和感染来影响和启发学生,从而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正所谓 “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学生具备了自我教育的能力,就可以自动自发、自我省察、自我成长。这样受教育者才能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健全的人格的水平。如果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一个人感到幸福,那么,自我教育就是通往幸福之路的唯一捷径。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向全世界提出来一个关于教育主体的深刻命题:“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遗憾的是,我国高校的教育模式在很多方面无法全面顾及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发展需求。在传统的大学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一般仍处于主导地位,而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这样的教育实施过程中,学生内在的教育力量和参与意识被极大压抑。同时,在单向传递信息的号召式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更加注重理论的灌输, 强调认知教育,道德的内化机制无法真正顾及,对大学生的实践体验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缺少完整有效的激励、鞭策、约束机制和具体的措施。同时传统的德育往往更多地强调其政治功能,注重大学生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并且一般都是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的,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差异不可能完全顾及,容易使德育趋向于简单化、枯燥化、平面化。在这种教育现状下,大学生自我教育水平提升的空间是很有限的。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缺失,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目标和规划;缺乏独立规划自己课余生活的能力,容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在社交过程中缺乏理解、尊重和宽容,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很多学生在情绪的控制上处于被动状态,容易被自己的负面情绪支配;在意志品质方面,很多大学生缺乏坚定性和独立性,面对挫折时意志薄弱,抗击打能力差,甚至自暴自弃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对大学教育和大学生个体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教育必须向现代教育转型,一次性学校教育必须向社会化终身教育转变。具有主动性、灵活性、积极性等特点的自我教育的培养正在成为高校教育目标的关键步骤,成为大学生进行终身教育的客观化要求。

首先,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骨干力量的大学生们,从跨入大学校门那天起,思想和精神上就多了一份“成人”的责任感和作为“成人”对自由的渴望和憧憬,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人”,应该主动承担起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更希望能远离家庭的束缚开始自己独立、自由的生活。可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和功利性教育使得他们已经在生活和精神上养成了很顽固的学习和生活惯性。虽然他们有与一切恶性惯性彻底决裂的冲动,但是,冲动过后,在心理上仍然难以摆脱对家庭、学校和教师的依赖。就像一只已经被剪断了翅膀的小鸟,想要重新飞上天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于是,独立与依赖之间的强烈冲突,为大学生在自我教育的实践和行动上制造了很多的障碍。同时,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学生们怀着对大学生活和青春的无限憧憬闯入现实生活中,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对他们来说很可能就是当头一棒。接下来将会面对的挫折和失败可能会让他们坚强,也可能会使他们失望、迷茫甚至放弃追求自我,从此收起梦想的翅膀“低调”做人。此时便是大学生开始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契机。

自我教育能力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在个人成长遇到瓶颈时能对生活保持清醒认识,正确面对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挫折、矛盾和困惑。在正确分析自我、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管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确立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自我教育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大学学习不同于中学学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个人性。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生活目标,确定自己的学习方法,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划,然后再付诸行动。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大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合理的安排,在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量身定做科学的学习方案,不仅能使他们利用好大学这个黄金时间段武装自己的头脑,还可以帮助他们在大学期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从而终身受益;自我教育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修养,这是大学生成为具有现代品德成人的基础。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大学期间学习知识固然重要,而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更是不可忽视的方面。现代的“人才”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还有具备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许多品质,如恭敬、宽容、诚信、勤勉、感恩等。虽然大学生人文修养的提升是由各种因素促成的,可是自我教育却是其中最主要的环节。个体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内化、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从而能全方位地提高自己适应现代化社会的能力,这也是使自己未来能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其次,加强自我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发展方向。

现代教育观念是指与现代社会、现代经济、现代科技相适应的教育观念。与市场经济、开放社会、网络时代及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是以现代思想、观念、现代生活方式、教育方式为特点的对主体意识的强调。现代的大学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在教育过程中重视人的因素,正确凸显人的主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价值,把学生培养成富有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在这个教育过程中,不能缺少了大学生主体自我教育的积极参与,否则现代教育观念只能成为口号。同时,现在的各项教育改革都应将重点工作放在如何发挥教育对象主观能动上性。

现代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21世纪”,要根据新世纪的新要求来培养人才。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才能、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把知识运用于生产实际的能力。我们正处于现代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知识经济的核心。2011年1月,同志就《对我国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批示中指出:自我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的重要途径。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教育”的理念,在教育改革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激励学生自我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最后,自我教育是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内在要求。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空间愈来愈宽广,为自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同时也对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自主自立的自我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打破了计划经济的单一发展模式,使经济导向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更多地向多维、多向、多极转变。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大学生作为必将迈向市场的主要群体,要应对市场经济的各种需求,就要具备独立、自主、创新的能力。自我教育所具有的能动性、自主性、主动性和调节性正好适应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特别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自主的择业模式对新时期的大学生们的自我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自己的命运要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必须要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有目的地去思考、学习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在更高的层次上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和发展的要求。

与此同时,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网络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颠覆着人们传统的生活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已经全方位地渗透进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成为大学生获得新知识、进行沟通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网络是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相互混杂,其中不乏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垃圾信息。在当前无处不在的网络环境下,一些在中学阶段因为高考的压力和家长的监管,没有机会全面、自由地接触网络的大学生,在充满了诱惑的虚拟网络面前逐渐丧失了基本的辨识能力,甚至完全被网络控制,沉湎其中,失去了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能力。于是,出现了一系列网络越轨行为,如患上网络孤独症、网恋、网络攻击、网络盗窃和诈骗等。在庞大、纷繁、复杂的网络围攻面前,大学生们要达到利用网络而不被网络利用的目的,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意识地提高自我教育的水平,增强辨识能力,提高免疫力,不断提高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只有如此,在被称为“信息万花筒”的网络面前才能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从网络中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促进自己的更快、更健康地成长。

在科技革命、社会变革和文化交流的推动下,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网络社会、知识经济、市场体制、多元化的时代,这是一个特别强调个体终身学习、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时代。每个社会成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坚持持续不断地学习,除了正规的学校教育,自我教育能力已经成为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不断开拓未来的自我发展空间的重中之重。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形式,是当代人社会化的必由之路。我们的高校教育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适应时代环境,促进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就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不可能保证教育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因此,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韦 钰.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冉乃彦.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3]贺乐凡,周韫玉,黄泰山.自我教育――教育的至高境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张 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3).

[5]陈剑光,胡弼成.论网络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J].大学教育科学,2005(03)

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篇8

摘 要 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强调体育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是教师主导下的学习的工具,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以及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以期对高校体育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大学体育 教学 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和练都是在体育教师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多为接受性学习,这样严重的影响和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独特性和独立性。现代学校体育教学要求充分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学生的新思想、新见解、新方法,因此体育教师在探讨新的课程的同时,要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终身体育打下有利的基础。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能动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主旨是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体育学习中,不同的学生在体能、技能、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达到相同目标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的空间。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一)体育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自主学习教育,使学生掌握自我学习与锻炼的方法素质内容之一。

(二)体育自主学习是终身健康的需要

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成为终身体育者,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自我锻炼的方法与习惯,培养终身体育观和终身健康观打下基础。

(三)体育自主学习是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沟通,缺少个性化的发展空间,而在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大量让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研究能力,对其心理的健康大有帮助。

(四)体育自主学习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需要

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比较注重竞技体育意识的培养,课堂上学习的内容难度大,加上高校体育教学并不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所以学生的课堂负担比较重。而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情况下,学习负担要轻于传统教学方式下的学生。

三、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途径

(一)提高大学生自觉能力的培养

在进行体育教育自主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对其所处的环境进行适应能力的培养,并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学习条件进行分析和制定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社会的基本需求分清主次,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学习目标。针对自主性不同的布置相应难度系数的任务,这样可以使优等学生更加努力的培养自主学习意思,也能使差生尽快学会制定学习目标,从而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1]。

(二)体育教学活动符合学生发展规律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是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一些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同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的技术手段或者教师优美动作的示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三)改革传统体育教材

传统的高校体育授课模式是在教师逐步完成大纲的教学任务,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学习内容大多以竞技性为主,动作技术难度大,专项素质要求高。但是作为面向大学生的体育教材,要体现出健身性、娱乐性、实用性,还要满足各种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还要也给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带来便利。因此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必须从学生的个体需要出发,强调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删除一些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添加现代健身气息强的体育基础知识、健身方法和项目,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中动起来,使他们在校学习时期能够掌握一定的健身知识和方法,培养一两项体育爱好或特长,最终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健身习惯[2]。

(四)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体育学习必须掌握原理、运用方法、强化意志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学中强调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创造性的学习,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仅限于课堂中老师指导性的练习,缺少学生自己能动感悟和学习的过程。因此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师应该对学生多做指导,在“引”字上下功夫在“精讲”上动脑筋,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上,要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感知、领悟体育的魅力,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中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活动和自我发展的目的。

(五)改革传统的体育课考核办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锻炼的独立性、创造性等能力的培养,在体育课的考核成绩分可为体育达标成绩、理论成绩、其他成绩等几个部分,以此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健身意识和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篇9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英语已经成为重要的语言工具,我国越来越重视英语教学。在素质教育的推广和应用下,大学英语教学跟随现代教育发展的步伐,开始进行教学革新,从而保障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新时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再需要“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是需要学生自觉的开展英语学习活动。鉴于这种状况,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策略,调整教学目标,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有效作用

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体现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渴望,使其能展现出自己优秀的一面,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促进学生英语实用能力的提高,使其将所学的英语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为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强的英语人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实现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可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研究英语学习方法,归纳英语学习技巧,从而提高学生在口语、阅读、听力等各个方面的英语能力,使其更好的学习英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措施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着手。从学生方面来说,首先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其明白自主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让学生将英语学习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为满足教师的要求学习。学生要重视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辅导、学习资料的辅助来进行自主学习,以真正的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另外,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英语的动力,学会自我调节,设计合理的自主学习方案,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总结和归纳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计划。例如,学生在备考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的时候,可以自己规划每个阶段的复习内容,计划每天的学习内容,并且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从而顺利通过考级,取得好成绩。

从教师方面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发挥高科技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英文电影片段进行播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英语,做到耳濡目染。可以向学生介绍好听的英文歌曲,并且让学生学唱,写下歌词的含义,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英语活动。例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剧演出等。第二,教师要扮演好辅助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学会如何开展自主英语学习活动,让学生具有学习自觉性,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在课堂上教师要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思考,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质疑。比如在英语口语能力的锻炼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公共场所尝试用英文进行交流,大声朗读英语课文,以保证学生抓住时间进行英语口语练习,学会用第二语言与人交流,从而使学生学会说英文、读英文。第三,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过去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听课,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英语教育。为体现素质教育改革的效果,教师必须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英语教学中,以实现大学英语有效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要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与学生站在平等位置上。教师可采取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例如,在讲解《Values》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来进行课文的对话练习,也可以让每个小组以价值为话题用英文来讲述自己的观点。

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篇10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能力;体育;锻炼;体育教学

1.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运动兴趣

通过对我校和其他一些院校体育课教学的观摩,我们认为其方法和手段都带有较为浓厚的传统教育思想。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以完成教学内容为主,而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积极性较少。主要是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被动的学习。所以,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死板,气氛沉闷。另外,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表明,90%的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都比较被动,对教师的要求绝对服从。学生很少去分析教师的动作,也不去想除教师所传授的练习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种“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只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注意技术动作的反复练习,忽视了练习方法的传授,因此限制了学生智能和创造力的发展,抑制了他们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影响了其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结果,不少学生课上虽然能积极参加练习,课后却不懂得如何自我锻炼和提高。通过对学生的询问调查表明,我校六成女生不知道怎样进行课外的自我体育锻炼,有两成同学因没人组织而放弃锻炼,其主要原因是没人组织自己就不知如何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

1.2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认识

由于某些中小学体育师资缺乏、体育设施不完备、体育教学不正规等原因,使得许多学生没有打好体育锻炼的基础。他们错误地认为体育课就是玩,就是浪费时间。所以,许多大学生自我限制了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也就谈不上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了。另外,有些学生觉得上体育课又脏又累,认为是自找苦吃。虽然有些学生想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身体条件,提高健康水平,但由于缺乏锻炼方法,又缺乏坚强的意志,故难以经常坚持,因此就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有些学生也因此而失去锻炼的信心。所以,端正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

2.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

2.1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加强运动素质教育

为了改变学生的体育锻炼观念,提高其认识水平,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当前的形势、大学教学特点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讲清大学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体育锻炼与身体素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关系,并结合实例讲述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作用,使学生真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另外,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讲述体育的基本知识和锻炼方法等,以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

身体素质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动作的基础。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动作的完成,也关系到他们对运动项目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每节课结束前,我们都要安排一些身体素质练习。

2.2让学生自己编排动作组合及轮流领做准备活动

自第一堂课开始,我们就向他们说明,今后在体育课内教师会让他们自己编排准备活动内容并轮流领做准备活动。这样他们就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然后教师可以利用最初的几节课,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学生介绍编排准备活动的原则、方法和要求,并提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观摩教师编排的准备活动。为了丰富学生的活动内容,提高其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我们向学生介绍一些活泼有趣的游戏。让学生轮流编写、领做准备活动的具体做法是根据教学内容将全体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并提前编好顺序,轮到哪项内容的教学,就由负责编写该内容准备活动的小组,共同研究编写准备活动计划,并选派一人领做准备活动。开始时要求各组选派组织能力强、有魄力的同学带头,以增强其他同学的信心。编写的准备活动计划要提前交任课教师审定、修改后方能上课。学生领做准备活动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总结、评议,发扬优点,指出不足,以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学期末教师要组织大家评议出编写领做准备活动较好的小组和个人,并对其体育成绩加分作为鼓励,从而也调动了每个同学的积极性。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收到了以下效果:第一,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勤于思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积极地学习;第二,让学生编写并领做准备活动,使其自己动脑动手、亲自尝试,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自我锻炼等能力;第三,由学生领做准备活动,他们学习态度认真,兴趣也很浓,在练习中还能识别和体会动作是否正确和实用,无疑提高了同学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3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认识和掌握技术动作的不同阶段,适时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并把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学习体育运动技术上去,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排球双手上手传球的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向学生提出传球时的用力部位和用力顺序、触球点和击球方向等问题,然后通过同学们的实际练习进行回答。结果发现,他们在观察和听讲时十分认真,注意力很集中,在练习过程中认真体会,很快就掌握了动作要领。对所提出的问题回答大都很正确,有的同学还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分析和研究动作。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并进一步启发、诱导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结果使同学们很快掌握了动作。通过教学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等能力,也加快了掌握动作的过程。

2.4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练习,允许他们在练习过程中边练边议,甚至提出不同的见解。另外,有些动作,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实际练习并掌握基本的练习方法后,可分组练习并允许他们根据动作要领和要求,自行选择喜欢的练习方法。然后,由学生担任裁判工作,组织教学比赛。

2.5重视课外体育运动以巩固课内学习内容

每周一次体育课,远远不能解决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问题。为了配合学生的练习和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必须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辅导。除辅导课上学习的内容外,还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人需要进行韵律操、健美操、球类以及各种练习,帮助他们提高自我锻炼能力。

3.小结

通过改进教学方式,笔者认为这对于提高大学生对锻炼身体的认识、提高锻炼的积极性、提高自我锻炼能力以及开发智力、培养全面的素质都取得较好的成效。但目前的工作还只是一个开头,教学中的许多问题还有待于今后不断完善。

首先,由于同学们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所表现的态度不同,收到的效果也就不一样。所以,教师怎样进行积极引导并因材施教还需进一步探讨。

其次,在教学中,由于采用多种形式,虽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教学组织、课堂纪律等方面往往还存在一些漏洞,有待于进一步弥补。

第三,要上好这种类型的体育课,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责任感,这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