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德教育十篇

时间:2023-05-06 18:19:41

四德教育

四德教育篇1

21岁的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老师瞿万容,被扒出废墟时,已经停止呼吸。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她身下紧紧护住的那个孩子,只受了轻伤,呼吸平稳。

新婚后第一天上班的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老师苟晓超,三次冲回危在旦夕的教学楼救学生,当他第三次冲进去后,一块约一吨重的混凝砖块砸向他,那一瞬间,他将两个孩子藏在自己的怀中,孩子获救了,他却永远地走了……

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他们爱的真谛,那些在最危险的时刻用生命护卫学生鲜活的事例,那些用血肉之躯为孩子们把守住生命之门的老师们,他们的言行记录了作为教师的信念与担当,他们就是我学习四德教育中最好的楷模。

灾难已经过去,四德教育的建设还在继续,它要在我们教师队伍中传递,因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自己的为人处事、治学态度、行为习惯甚至于服饰仪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要为学生和社会作表率,下面我简单谈谈我对学习四德教育的体会:

通过学习,我知道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建设提到事关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这四个道德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外延由大到小,内涵由浅到深,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道德体系。

在四德建设中,人的能动性及个人品德建设建设是事关重要的。个人品德的修养是树立四德意识、规范言行举止、建设和谐家庭、模范地做好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每个人在道德建设过程中要自觉地以自身品德修养为起点,首先向内作功夫。个人品德修养是社会公德的扩大,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个人品质的外化与扩大,只有个人具备优良品德修养才能由己及人,才能由己及家庭、集体和社会。

由于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自己更重视了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生面前的表现。也对自己进一步提高了师德素养的水平和要求。

我也要把四德教育传授给我的学生,当今许多青少年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平时爷爷奶奶宠着,外公外婆惯着,父亲母亲爱着,一些同学养成了娇生惯养的生活习惯,还常常使“小皇帝”、“小公主”的脾气,我想四德教育的开展让学生重新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科任老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很少,我想我只能课上和少量的课余时间和学生在一起,引导学生学习四德知识,做学生心理最真的朋友。我觉得当今的青少年儿童虽然心理上懂得道德概念,但是在实际行动中种种原因总是做不到,不是不想去做,是大家都不去做,结果自己也不好意思。

四德教育篇2

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陕西省汉中市第四中学创建于1938年,近年来,汉四中积极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学校坚持“办群众满意学校,培育祖国接班人”的办学理念。秉承“一切为学生发展奠基”的育人目标,使“尚德励志、善思乐学”的校训深入人心。形成“文明、勤奋、尊师、爱生”的校风,老师们敬业厚德,博学善导,学生们勤学慎思求真爱国。汉四中以其管理科学规范,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手段先进,教学设施精良,部室设置齐全,育人环境优美的特点创陕南特色教育的新航向。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名师云集,以其校风正、教风淳、学风浓的特色,成为汉中有口皆碑的明星学校。目前,四中人正以功崇惟志的信念,业广惟勤的斗志,敢为人先的豪情,乘着祖国强劲的东风砥砺奋进,铸就四中新辉煌!

爱国敬业共育祖国英才,诚信友善共建和谐校园。该校在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管理规范,教师精诚团结,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实现了教育的良好发展。通过弘扬正气,树典型树榜样,使大批名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脱颖而出。近年来,学校以优化校风、教风、学风、创建名星学校为动力,切实加强德育工作教师队伍建设,使德育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形成了共抓、共管、共育的良好局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新时代主旋律,开展了一系列的爱国主题班团队实践活动成效显著。学会重塑自我“爱国爱校、健康成长”爱国主义读书征文,“争做美德少年”主题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等系列教育活动,充分展示了该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但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还提升了学生素质,陶冶了学生情操。成功组织了“博物馆进校园”,“科技大篷车进校园”,“交通法制安全进校园”这些活动都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规范办学,坚持实行科学民主管理。关爱师生身心健康,维护和保障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各项管理机制、沟通机制畅通有效。坚持校长进课堂,加强对薄弱学科的跟踪指导和定向评议。面对新的教学形势和学生特点,学校积极探索课改新动向。提出了一套“以校为本,研训合一”的校本研修模式。规范教研行为,严格落实教研室各项考核制度,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全校教职工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开展了系列特色教学活动。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家校联动,有效统筹课程资源,受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学校先后被命名为“陕西省示范初中”、“陕西文明校园”、“陕西省素质教育优秀学校”、“陕西省校本研修先进集体”、“陕西省课改工作先进单位”、“汉中市提高教育质量优秀学校”、“汉中市管理规范化学校”、“汉中市德育和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汉台名校和汉台区特色示范学校”。

该校管理人员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四中七中合并整合教育资源,潜心钻研,智慧从教,关爱学生。在“双高双普”过程评估督导组来该校视导时,该校加强管理,以自身优势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专家,赢得了大家的赞同。中考连传捷报:近两年A以上连续上线每年九百多人,在汉中公办学校中以绝对优势独占鳌头。

该校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培养师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教师。抓好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切实形成“文明、和谐”的求知和教学氛围。为祖国的花朵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而尽力!

四德教育篇3

以学校德育教育的思路为指导,班主任的中心工作为重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富有儿童情趣的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探索个性培养的途径。

二、班级现状分析:

本班本学期共有59人,其中男32人,女生27人。经过去年一学期的接触,对学生的特点以及各方面情况有较深的了解,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守纪方面的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方面。卫生习惯的养成还有待于提高,大多数学生不敢大胆发言,班干部不敢大胆负责,管理方法有待提高,所有这些都是本学期班级工作的重点。

三、主要工作及目标:

1、通过各种途径贯彻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3、抓好班级的纪律,重点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

4、结合“三八”等各种节日及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和尊敬父母的教育。

5、加强安全教育,利用晨会、集会、黑板报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在平时多深入了解学生,及时发现问题,铲除隐患,确保学生安全。

6、认真做好两操,开展有益、健康的课间活动。

7、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学校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比如假日活动收费,这些都需要家长的支持。只有取得了家长的信任,我们班主任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四、具体工作措施

有人说: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集体。如果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小星星,我愿用真诚,热情为他们撑起一片挚爱的晴空,让他们各自闪烁出最灿烂,最动人的光辉!为了让班级充满活力与创新,为了能更好地塑造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也为了使新学期班级上能有更新的气息,特制定班主任计划如下:

一、常规教育方面

1,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将在班级设立"小小监督岗",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并在晚点时间进行一日总结,通过监督岗的汇报,评出"最佳拇指奖"。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2,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少先队建队日和元旦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3,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

二、班级纪律方面

1、课堂纪律。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这样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我们班的宗旨是"说到就要做到。"

2、课间纪律。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然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使学生既健体又受教育,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扩大交流的空间。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

三、卫生方面

1、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做好"三勤",桌箱勤清,物品勤摆,两操勤做。新课标第一网

2、班级卫生:每天早,中,晚分派值日生清扫,设立卫生监督岗,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于主动,及时打扫卫生的同学或小组,进行奖励。同时利用花草美化环境,并进行爱护环境和花草的教育。

四、其他方面

班级管理中还应注重个体的发展,在各项活动中挖掘各种人才及学生的潜力,使班上的每个同学都能在某一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班级继续开展各种活动。如:文明小标兵评选,小书法家,小发明家,小诗人,数学小博士和爱书人等各种评比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大力推出新人,新作,让每个孩子都敢于面对大家展示自我,充分锻炼自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另外,充分利用班级板报中的德育阵地,加强管理。

五、具体活动安排:

二月:安定学生情绪,让学生开始科学地接受知识灌输。抓好课堂纪律,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规范条例。教育平时要以礼待人,见到老师、长辈或同学要主动打招呼问好,同学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三月:发扬雷锋精神,宣传雷锋思想,培养学生乐于帮助别人的意识。抓好课堂纪律的同时,加强课间纪律。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们、爱劳动。特别是自然环境的保护。培养学生团结友爱。

四月:培养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组织学生进一步学习学校的规范条例和小学生守则,教育学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在校园和公共场所不追逐玩耍,不损害校园和公共场所的花草树木。

四德教育篇4

——雷锋学院及四德教育学习体会

2021年3月22至24日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很荣幸地参加了一次大型党性教育活动,到抚顺雷锋学院接受了雷锋精神的再次洗礼。在那里我们感觉到了榜样力量在触及心灵后留下的深刻烙印。结合公司倡导学习的《员工四德教育读本》,我倍受教育,同时也有了更深的人生感悟。

雷锋本身就是“四德”典范。以前我小时候对雷锋的印象仅仅是一个憨憨的兵爱送老人孩子回家,爱写日记,爱学习的样子。现在通过学习了解到雷锋是一个积极乐观活泼开朗总爱笑的大男孩,他多才多艺会吹口琴会拉手风琴,业务能力强,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是全县唯一的拖拉机驾驶员,在汽车班时也经常拿奖立功,有文化,爱写日记写文章,县委也请他做小学生辅导员,他有爱心,助人为乐不留名。雷锋精神之所以能够这么经久不衰,被称为永恒的精神。是因为它不同于战争时期那些舍生忘死甘愿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距离我们这个和平社会太过遥远,它更贴近生活,人人都可以学得,人人都能够做到。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这些正能量的传递所展现的正是新时代需要的“忠诚坚守、敢于作为的政治品德;尽职尽责、不谋私利的职业道德;感召人心、为民服务的社会公德;和睦友爱、团结互助的家庭美德”。

做为一名管理人员,我要在以下几方面提高“四德”修养,为周围员工做表率。

一.修身自律塑造积极向上的政治品德。

我要学会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工作中也好,生活中也罢,心态是很关键的东西。是乐观进取,还是畏缩不前,是自律自强还是懒散敷衍,这样的选择是决定是否获得良好结果的大方向。所以要养成自律的习惯,心态要保持积极乐观,让自己更好应对生活和工作。学会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安排,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做事先做人,管人先管己”。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取信于人,获得他人的敬重,从而利用管理,和谐沟通。

二.加强学习培养干练正直的职业道德

新岗位提供新的发展平台,新的机遇终将面临新的挑战。我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控制能力。同时也将继续学习业务知识,增强创新能力,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工作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升本部门的职能水平。只有良好的学习能力,才能不断吸取新的东西,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我将以服务生产为目的,监督产品质量,带领大家做到判标准确,奖罚合理,正直无私,客观公正。

三.遵纪守法树立服务大局的社会公德

企业必须对社会的安全、和睦、文明、发展负有道德责任。作为企业的员工,要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并把二者全理地协调起来。我们应以企业利益为重,不被个人利益所困扰,始终服务于大局。我们应抱有诚实的态度,要坦率和光明正大,公正、公平地对待所面对的人和事。对待承担工作任务,要勇于负责而不推诿于人;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要充满责任心和强烈的事业心。

四.体会生活追求幸福和谐的家庭美德

四德教育篇5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让学生"领会法律的意义,初步学会运用法律自我保护、维护合

法权益","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培养"遵纪守法"的公民。的确,我国是依

法治国的国家,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法律已经成为人们保护自己的主要武器,更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

必要保障。所以,加强初中生的法制教育,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作为一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我思想上高度重视,实践中积极探索,将法制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

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现将点滴认识和体会整理成"四招",与大家商榷。

招式一:以新换旧,说事拉理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门类较多,相对抽象,给初中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难度。所以,要想把法律知识

讲透,需要很多案例来辅助。在我们的思想品德教材中就有许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情境,运用这些成

分,可以很好地帮助同学们认识法律。教学之中自然不能舍近求远,最好充分利用。

然而,作为较大范围内通用的教科书,教材的编写不可能一年一变更。随着时间的推移,书上的案例就会

过时。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不断普及,我们可

以较为容易地获取更多新鲜的信息,搜索最新切合教材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比如,《治国安邦

的总章程》中关于"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课文中安排了一个1999年发生的案例。我在教学汇总换成了"汉

仪'秀英体'侵权纠纷案"一例。由于该案例新近发生,贴近生活,学生很容易进入教学情境。学生分析了案件

的前因后果,所涉及的法理也就在"说事"之中知晓了。

招式二:以近代远,口服心服

有一句话这样讲:"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要考虑教材和现实的

距离,并拉近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换句话说,就是要贴近生活讲法制。在学习《保护环境基本国

策》时,我没有用书本上"太湖变化"的例子,而是先给学生讲了我小时候村子里的自然环境状况,然后引

导学生谈谈身边的现实。学生们不费劲就可以说很多:养殖户越来越多,猪粪把小河变成了臭水沟;村子

周围到处可见白色垃圾;私营老板把铅厂搬到山沟里,到处弥漫着难闻的气味;麻雀也越来越少见了……

学生那是张口就来呀。我接着引导学生认识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分析、讨论马上就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

重要性。此时,我稍微提提《环境保护法》的相关法律知识,学生就很重视这个问题。

在学习《难报三春晖》时,我采用同样的方法,效果也很好。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既是道德教育又是法律教

育。"孝敬父母"从法律层面分析,根据《宪法》、《婚姻法》的相关规定表述为"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

务"。可这样解决问题未免太过生涩。于是,我组织大家回想思考,身边有没有不孝顺父母的例子,他们受

到了怎样的惩罚。由于在山区农村,此类家庭纠纷还是不少的,所以,学生们很快就举出了不少例子。我

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孝敬父母除了受道德的谴责外,情节严重的还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学生的法制意识随

之就树立了起来。

坚持"就近选择"的做法,能很好地联系实际渗透法制知识,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然认同,效果好也

就顺理成章了。

招式三:以图辅文,上眼入脑

尽管教材的编写者已经把法律知识融进了课文之中,但仍然相对枯燥,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学生若只是

读文或听教师口述,往往更觉得无趣。当今高科技不断普及,教学的手段也要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中充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及时、广泛地了解各种信息,也能生动、直观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在讲授《保

护生命健康权利》时,我精心搜集了一些事故的视频、图像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那些车祸现

场血肉横飞的情景、火灾现场哭声震天的情景,通过图文动画等,直观刺激着学生的心灵,真实、直观帮

助学生真正理解了"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在学习"权利和义务"时,我事先用照相机拍摄了日常生活的中的一些画面:有人在教室里追逐打闹,影响

他人学习;有人乱扔垃圾,搞坏环境卫生;有人把狗放到街上不管不问;有人把建筑用料随意倒放在路边

……我把这些画面配以文字或画外音,制成课件,播放给大家看。完了,我开始问学生:"什么是权利?什

么是义务?我们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有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如何履行义务?"

大家从真实的情景中已经对这些问题形成了初步的感知,也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这样不但顺利达成了课堂

教学目标,又使法律知识有机地渗透进了教学中,事半功倍,一举两得。

招式四:以行导行,知行合一

教学中的法制渗透,不能仅仅是说教、体会或感悟,更要让学生在行动上受到感染,得到引领。鉴于此,

在教学中,我努力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每个班上都有后进生(有人称之为"学困生"

),我对他们更是关注有加。因为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相对特殊,要么缺失物质上的支持,要么缺少精神

上的关爱,他们的心理更为脆弱、偏执,更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尊重这类学生,在活动中给学生

提供平等的表现机会,用自己的行动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来自学校大家庭的关爱,消除他们产

生的一些心理矛盾,这时候再稍微渗透些法制知识,便可为预防犯罪的屏障增添一些砖瓦。

同时,我还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法制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育人。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公安干

警等社会力量为学生作报告,我就利用法制报告的机会,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行为写心得体会,并在

班会上交流。遇到一些虽然暂时还停留在纪律道德层面、将来可能会上升到法律层面的问题,我就及时组

四德教育篇6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中,德育始终作为儒家教育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而薪火相传,从古人用 “人之初、性本善”等传统道德理念对被教育者的启蒙教育、再到四书之首《大学》开篇即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德育的重视与追求。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又生生不息,德育居功甚伟。我国教育部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觉得教学大纲所强调的“渗透”二字,具有“点睛”之作用,为语文教育者能将德育润物无声般地灌输到被教育者心中指明了方向。

德育要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这就我要说的“渗透途径”:一是情感渗透,二是认识渗透,三是议论渗透,四是写作渗透。

一、情感渗透

所谓情感渗透就是教师在讲授语文知识的同时,用作者的心、教师的情去感染、激发学生,使学生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好情操的熏陶,并进而迸发出更为高尚、更为健康的情感的一种渗透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文章之情、学生之情和自身的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强烈感情的推动下学习探索,净化心灵。如在教《故乡的榕树》这篇文章时,可分以下三步:1、诱发感情。先播放《静夜思》等古诗,唤起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并领会文章中对故乡的深深思念。2、激发感情。文中“那时候,慈爱的老祖母往往会蹑着缠得很小的‘三寸金莲’,笃笃笃地走到石桥上,一边看着我爬树,一边唠唠叨叨地嘱咐我小心。而我虽然心里有点战战兢兢的,却总是装出毫不在乎的样子,把折到的树枝得意地朝着她挥舞。”这短短几笔,就将故乡、祖母和童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引起人们的共鸣,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教材,用“动情”的语言传达“感人”的事,让字字句句冲击学生的心灵,以感情的火焰点燃学生的感情,使他们兴奋起来,在强烈的感情驱使下,学语文,明道理。3、促使移情。通过文章中“蓄积在心头的对于故乡的真挚眷恋的感情”来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故乡之情,使他们懂得珍惜时间,善待家人,热爱家乡的意义所在。

二、认识渗透

所谓认识渗透就是教师在讲授语文知识时,能够有的放矢地将教材中内在的思想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变学生的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思想认识也能提高的一种渗透方式。

现在语文课本所选的许多文学作品,不论诗词、散文或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以《岳阳楼记》为例,课文要求是学生们会全篇背诵,但老师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对洞庭景色的出色描写,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胸怀。为此,我曾通过认识方式进行授课,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通过对范仲淹的简介,使学生们认识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极其艰苦求学生活,记得当学生们听到范仲淹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拌于醋汁,吃完继续读书的时候,课堂上一阵嗡嗡声,我没有要求安静,反而任学生们讨论,因为古人这种贫而不改其志的状况对生活在幸福时代的他们来说是不可想像的。

随后,我介绍到他关心民间疾苦,不畏权贵,他所强调的“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并为之更是彰显了古代士大夫为民请命的凛然大节,课堂上甚是静穆,但从学生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敬重与崇拜。

当学生们已全面了解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后,我要求全体同学一起朗诵《岳阳楼记》,在他们朗朗的读书声中,我预见范文正公的勤奋、正直,为国为民的精神已经成功地激励了学生们,而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格也成为他们不懈的追求。

三、议论渗透

所谓议论渗透就是教师在讲授议论文时,能够针对社会上的某些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文化探讨、议论甚至批判, 使学生在掌握议论文技巧的同时,能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正义感的教学方式。

为培养学生们鲜明的爱憎色彩,我要求他们针对当今网上一个有名的“表叔”事件进行议论写作,前提是可以套用鲁迅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上的语言特色。在接下来的学生作文中,我发现文章中凡叙述到官员腐败时,字里行间便流露出憎恶的感情,或进行辛辣的讽刺、嘲笑。这无疑在提高学生们的运用议论技巧的同时也帮他们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和正义感。

四、写作渗透

所谓写作渗透就是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作文指导与批改,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然地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到文章中去,进行达到德育渗透的教学方式。

首先,要抓好写作前的作文指导。教师的作文指导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之一,教师可以把握这一点,因势利导,将兴趣自然地引到预定的目的上来。其次要将时代热点作为选题,让学生去调查、研究,老师通过正确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四德教育篇7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

一、美德法日四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概况

(一)美国

伴随着终身教育观的深入人心,美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与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时期。据美国联邦教育部的统计报告,2001年全国参与成人教育的人数共有8509.1万人,远远多于在校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的人数(约1500万)。为了切实满足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学员的学习需求,美国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首先,在培养目标上,美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注重实用技能培训和工作潜能拓展。如在1994年颁布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规定成人教育要实现“为成人教育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达到改进成人的技能,拓展其潜能的最终目的。”

在课程开设方面,美国成人高等教育主要开设成人高等学位课程和职业领域的专门化课程。成人高等学位课程主要为那些需要提高专业学术水平的专业人士开设,这类课程是按学分制要求选择和开设的;而职业领域的专门化课程,与职业密切相关,它是专门为拓展和加深学习者现有的职业知识与技能的,这些课程随学员的兴趣与需要选择开设。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有许多普通高校为成人专门开设了大量非学分课程,这类课程往往体现各自学校的学术优势,如芝加哥大学格拉海姆学院提供的出版课程就依托了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的声誉。

在学习方式上,美国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为学员提供了可选择的多种方式:日校、夜校、周日校等。美国有近1/4的高校开设了夜间和周末学位课程计划,大约有500万人接受部分时间的在职高等教育;还有许多大学设立了“校外培训计划”,学员可以在就近的培训地点接受大学的培训服务。

(二)德国

德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充分考虑到成人的特殊性,在课程设置、教师选择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都体现了实用和灵活的特色。

面向学员和面向生活是德国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面向学员是指教学中以学员为主体,具体体现在:1,在制定教学规则时,要考虑学员的先决条件,使其先决条件同学习要求相结合;2,学习过程中要考虑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经历;3,学员在课堂上要求扮演积极的角色,以自控的方式获取知识,教师从讲课者变成学习助手,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养成和提高成人自学策略。面向生活是指教学要联系实际生活,从成人教育教学单纯追求知识,习得工具理性主义转向追求学员个体的成分发展。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方式都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尤其要注重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要以学员的能力发展为目标。

德国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要求一般有从事相关专业的实际经验,如德国从事成人教育的高等专科学校就规定,教师必须至少有5年以上从事专业的实际工作经历,其中3年是在企业里度过的。成人教育机构往往有强大的兼职教授队伍,这些教授可以把生产实际中最新的技术发展有效地引进课程。

由于法律明确规定,财政有拨款保证,德国的成人高等教育都不以盈利为目的,都不追求规模而注重质量。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只要学员拿到了规定的学分就可毕业。学生可以集中时间学习,也可以间歇式学习。除少数大学规定了必须选修的课程外,其他所有专业和课程不是照搬正规大学,完全是根据社会市场和人们的需求进行设置和调整。

(三)法国

法国的教育管理体制采取的是中央集权制,中央政府和大学区对教育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受这种管理体制的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法国的成人高等教育还沿袭着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教育机构一般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条件拟订培训计划,教学计划强调理论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而一般不会考虑企业和受训人的需求。近年来,法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的机构开始重视市场的需求,他们实行了“企事业定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企事业单位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十分明确而具体的人才目标,培训机构根据企事业的这些目标,派专家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考察和研究,拟订培训内容、方式、学时安排等,经过与企事业单位协商同意后,选聘参训人员实施培训计划,培训项目完成后,受训人员返回原单位,按要求实习一段时间,经委托单位验证合格后,由培训机构发结业证书,不合格者则重新参加培训。

近来,法国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出现了高移化趋势,即为了提高各类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法国积极实施技术工程教育,对有发展前途的初、中级技术人员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将其提升为高级技术人员或工程师。由于高校举办提升培训进修班可以获得国家资助,以往严格控制人数的大学校、大学技术学院和高级技术班也扩大了招生规模,特别是增加了对新技术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

(四)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重振濒于崩溃的经济,日本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不断提高各类从业人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近年来,随着日本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增加,成人高等教育也有了较快发展,并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日本的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主要是提高文化素质和提高职业技能。为国民提高文化素质而设立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是广播电视大学、学分制学校以及普通高校。广播电视大学主要通过电视、收音机等媒介向公司职员、公务员、家庭主妇提供文化课程的学习机会;学分制学校的主要学习者是工作比较繁忙的在职人员,他们没有专门的时间集中学习,但又需要获得一定的文化水平,学分制学校就通过在早晨、晚上和周末开设学分课程,修满学分后,可以获得相应证书。普通高校通过“旁听生和进修生制度”,向社会开放,社会人员可以通过一年的旁听或进修,对一个或多个学科进行学习或研究。为国民提高职业技能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是专业学校、公民会馆,这些学校没有人学考试的要求,学习方式和课程选择也很自由。任何有学习需求的成人,都可以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自己希望学习的课程。

二、美德法日四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一)培养目标的多样性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成年人,他们对教育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别。上述四国在确定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美国将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

“为成人教育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达到改进成人的技能,拓展其潜能的最终目的。”德国和法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提高产业工人的技术水平,但这两国在培养目标的层次上也体现出了多样性,如德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充分考虑不同成人受教育者的能力水平,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法国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高移化趋势,就是培养目标多样性的表现,即一方面作好一般技术工人的训练,另一方面加强高级技术人员的培养。日本的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多样性更明显,既有提高文化素质的培养目标,也有提高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

(二)学习方式的灵活性

成人可以利用的学习时间一般不固定。上述四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在为成人提供的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充分体现除了灵活性的特点。在学习方式上,美国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为学员提供的可选择的多种方式:日校、夜校、周日校等。德国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只要学员拿到了规定的学分就可毕业。学生可以集中时间学习,也可以间歇式学习。日本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也可以通过在早晨、晚上和周末参加学分课程的学习,还可以通过“旁听生和进修生制度”,对一个或多个学科进行学习或研究。

(三)开设课程的实用性

成人抽出宝贵的时间参加学习,一般都希望通过学习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解决一些生活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所以上述四国在成人高等教育的内容选择上,非常注重实用。比如,美国成人高等教育主要开设学位课程和职业领域的专门化课程,成人高等学位课程主要为那些需要提高专业学术水平的专业人士开设,这类课程是按学分制要求选择的;而职业领域的专门化课程,与职业密切相关,它是专门为拓展和加深学习者现有的职业知识与技能的,这些课程随学员的兴趣与需要选择。德国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十分重视联系生活实际,从单纯追求知识,习得工具理性主义转向追求学员个体的成分发展。法国的“企事业定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更是紧密联系社会的实际需求。日本的成人高等教育在内容选择方面非常自由,学习者可以通过多种成人教育机构选择自己需要和喜欢的学习内容。

(四)各自模式的特殊性

同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各自所在的地域、教育发展历史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各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存在共同特征的同时,也有着各自的个性特征。美国是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有着别的许多国家没有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美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就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这一优势,比如,芝加哥大学格拉海姆学院提供的出版课程就依托了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的声誉;加州大学圣塔克鲁斯分校的酒精与药物研究证书课程计划,利用了该校在心理学专业领域的优势。德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是面向学员和面向生活教育理念,为了切实落实这一理念,德国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一般有从事相关专业的实际经验,如从事成人教育的高等专科学校就规定,教师必须至少有五年以上从事专业的实际工作经历,其中三年是在企业里度过的。法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集中表现在“企事业定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人教育与社会认可紧密联系起来。日本成人高等教育充分体现了其教育立国的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为社会上各类人群提供便利的学习机会。

三、美德法日四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启示

(一)在培养目标上要确定多元价值取向

一直以来,我国的高等成人教育的目标都以提高学历为主,甚至有些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为了扩大生源、节约培养成本,不抓培养质量,只管收钱和颁发文凭。这种办学目标已经严重损害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声誉。美国著名成人教育思想家林德曼(Edward Linde-man)认为,成人教育应当以改善人在社会中的生活为目的,允许成人在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竞争和发挥作用,成人教育的使命是既要帮助成人实现自我完善,又要让成人变成社会改造的进步力量。另一位美国著名教育思想家,永恒主义教育思想流派的代表赫钦斯也认为,教育的目的并非仅仅是为了国家的繁荣,而且也应该使每一位个人的自我能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当前,要想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能可持续发展,必须彻底改变以提高学历为立足点的单一办学目标,确立提高学历、提高自我素养、提高工作技能、丰富文化生活等多元目标观。

(二)要创新学习方式,灵活有效地开展成人高等教育

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学家诺尔斯(Malcom Knowles)在《现代成人教育的实践: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的对照》一书中指出,成人学习者具有同儿童不同的学习特征,即成人具有自我指导的概念,成人具有丰富多样而且个性化的经验,成人的学习准备与其发展任务的变化密切联系,成人学习动机大多来自个体内在的力量等,因此,成人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和重视成人学习的个性和优势,并根据成人的特点施以相应的教学。据此,我们应该充分研究成人学习的特征,创新成人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灵活有效地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美德法日四国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可以借鉴的经验。

(三)课程开设要紧密联系学习者的实际需求

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课程,仍然以理论性、学术性课程为主。这是同广大成人学员的基本意愿不相符的。美国学者约翰・斯通(John Stone)和拉蒙・弗里拉(L・Rivera)曾采用科学统计的方法对成人学习内容进行了大量的大规模的调查,在此基础上他们出版了《志愿学习者》一书,他们认为,成人学习者重视知识的实用性而非学术性;重视应用性而非理论性;重视技能而非信息。他们的这一研究成果,不是为我们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在课程的选择上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吗?

四德教育篇8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四德,孝亲敬老。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不孝子想把年迈的母亲背去山林扔掉。他一路走,母亲一路用树枝做标记。为了防止母亲沿标记回来,他专挑弯曲偏僻的羊肠小道,把自己累得浑身是汗。最后,他把母亲往地上一扔,狠狠地说:“走了这么远,看你还怎么回去!”他的母亲低声说:“我做标记不是想自己回去,是怕你迷路。”......

初次读到这个故事时,很不理解儿子如此不孝,母亲会这么傻?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傻人”:无论你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无论母亲怎样的瘦弱贫贱,她永远站在母亲的位置上,向你伸开温暖的双臂。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母亲会牵挂你的冷暖,默默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父母对子女的爱,深情似海。

想必大家一定不会忘记那段话:

5岁时:“妈妈,烧红烧肉吧” “行,烧”

15岁时:“妈妈,别烧红烧肉了,换换味道” “行,买别的菜”

35岁时“儿子,啥时候回家吃一顿啊?妈给做红烧肉” “不行,最近忙”

50岁时“妈妈今天路过你家,给你带红烧肉” “不行,今天不在家”

70岁时“妈,我想吃红烧肉” 那边,已经没有了妈妈的声音。

这段话,品味其中我们感觉心头发酸,这简单的一问一答,是人世间至亲至爱的流露,可是妈妈却再也听不见!“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多么残酷的事实!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是我们却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所以,尽孝要趁早,常回家看看,不要到失去的时候再去后悔。

现实中,有的家庭尽管在物质生活上承担了赡养老人的义务,但是对长辈缺乏爱心,冷冰冰地挤出点钱便一了百了,不闻不问,使父母“端着碗不觉饭香,用到钱心感隐痛”。做晚辈的要多与老人交流、沟通,除了照顾他们的物质生活外,还应在精神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体贴,使他们充分享受天伦之乐。

在坐的大多已为人父母,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年少轻狂的时候,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甚至为了远离父母使出浑身解数,不知道身后还有一双担忧的眼睛。但等自己有一天看着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时,才会忽然想起父母当年也是这样爱怜的看着年幼的自己,才会忽然想起他们的辛苦和付出我们还一点都没有回报!而时间倏忽而过,曾经年富力强的他们却忽然老的变了模样!就像朱自清笔下那个老境颓唐的父亲,轻易地就勾出了我们的眼泪,也许有那么一天,比起我们需要他们,可能他们更需要我们。

前段日子,看过美国希尔弗斯坦的绘本《爱心树》,简单的画面,简单的语句,却让我哽咽的读不下去。

它说的是有一个小男孩,从小在一棵大树旁边玩儿。这是一棵大苹果树,长满了甜美的果子。小男孩每天和大树捉迷藏、玩游戏,饿了就摘果子吃,大树很幸福。

玩着玩着,孩子长大了。有一段时间他就不来了。等他再来的时候,大树问孩子,你怎么不跟我玩儿了?这孩子说,我不想跟你玩儿,我现在需要很多高级的玩具,我还要念书,还得要交学费呢。大树说,你把我的果子摘去卖了,你就有玩具,有学上了。这孩子就把果子都摘了,欢欢喜喜走了。

再过一些年,这孩子长成了一个青年,他来到树下,大树说,你愿意在这儿玩会儿吗?孩子说,我现在连安家的房子还没有呢,我哪有心思玩啊?大树说,你把我所有的树枝都砍了,就够你盖房子了。这孩子就把树枝都砍了,去成家了。

这样又过了很多年,这孩子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年人了,他一个人心事重重地徘徊在树下。 这孩子对大树说,我得在世界上做大事。这个世界上的海洋这么浩瀚,可我连只船都没有,我能去哪儿?大树说,孩子,你把我的树干砍了你就可以做船了。这孩子一听很高兴,砍了树干,做了一条大船出海去了。

又过了很多年,这个大树只剩下一个快要枯死的树根了。这时候,这个孩子回来了。大树跟他说,孩子啊,你看我现在没有果子了,也没有树干给你爬了,真对不起。这孩子跟大树说,其实我现在也老了,有果子我也啃不动了,有树干我也不能爬了,我现在就是想找个树根守着歇一歇,我累了,我回来就是跟你玩的。

这个老树根很高兴,他又看见孩子小时候的样子了。

大家都听明白了,这个故事其实说的就是父母和我们自己的一生。

我们在对大树的索取下长大,长大了的我们却离大树越来越远。等有一天我们回到树根边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有太多的遗憾了,有很多能做的事情我们已经错过去了。

这个时候的我们,才蓦然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树根让自己靠着歇一歇,抬起头有一声妈妈可叫,又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至理名言:“世界上什么都可以等待,只有孝顺不能等待!”

如果说年幼时我们躲避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那么当父母年老时,我们就当用自己丰满的翅膀为父母遮风挡雨。人世间,人人就是一只被牵挂的风筝,你在这头,爱你的人,在那头。

今天,适逢公司开展 “四德工程”建设活动,我想,作为一名公司员工,我不仅在工作上要求诚修仁,更应该是一名孝敬老人的楷模。 “百事孝为先”,没有什么比孝敬老人更重要。再忙再累,也别忘了花点时间多陪陪父母。

所以,借这次演讲,我祝愿我们的老人晚年幸福安康,愿亲人的笑脸常陪伴左右,让我们有更多的力量爱我们的亲人,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四德教育篇9

百行德为先。实施“四德工程”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师生道德素质、建设和谐校园的迫切需要。区实验中学作为全区教育窗口学校,高度重视“四德”工程建设,加强对师生的“四德”教育,创新“四德”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形式,在全体师生中努力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多年来,学校坚守“为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四德五心”工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忠心献祖国、爱心献社会、诚心献职业、孝心献父母、信心留自己),狠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完善德育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师生的道德修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先后获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市公民道德建设示范点、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广泛宣传,营造推进“四德”建设的强大氛围。将“四德”建设纳入学校重点工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和“四德”工程办公室,专人负责,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四德”工程建设工作,形成校长主管、分管负责、全员参与、务求实效的工作格局。学校与处室、级部、教职工分层签订“四德”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建设“四德”文化长廊,在每个教室、办公室设置“四德”宣传园地,利用校园网和校内广播站宣传“四德”,张贴宣传标语、经典格言和“四德”宣传图片,形成人人讲四德,事事显文明的良好校园氛围。

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设立道德讲堂,每月组织一次教育活动,通过举行师德建设专题讲座、观看师德模范视频录像、组织“做学生喜欢的教师”演讲等形式,大力进行师德宣传教育;启动学校“读书富脑”工程,教职工每人订阅一份以上教育刊物,每月阅读一本好书,每学期进行一次读书交流;设立“四德”建设宣传栏和善行义举四德榜,及时发现和宣传身边的道德模范,对区评选出的“我身边的好人”、“颜山英才”、市区师德标兵进行重点宣传;建立教师“四德”考核档案;实行德育导师制、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教师“一岗双责制”,进一步修订完善《教职工师德考核细则》,每学年组织两次学生评教,对教师进行全面师德考核;继续开展“师爱进万家”活动,学校干部、班主任教师深入贫困学生家庭走访,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四德教育篇10

【关键词】人性假说;家庭教育;家庭德育

一、孟轲的“四端说”

(一)、“四心”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孟子认为,人性是指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质属性。“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基础,“恻隐之心”是最基本的,是人类发展仁的基础。人的本质属性就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人有社会道德属性,正是人性与动物性的区分。孟子的性善论是以人类的道德属性来规定人性的,并认为这一属性人生而具有,这正是揭示了人于动物的区别。

(二)、“仁、义、礼、智”是人性发展的规范

在我国的传统的道德发展中,仁、义、礼、智的主体价值体系贯穿于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仁是核心,其他方面的德是仁的体现。“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率然见于面,蛊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在孟轲看来,人的行为规范起源于“四心”派生出了仁义礼智,拥有仁义礼智品德的人才是善的人,才是达到圣人同等的完善人。

二、我国家庭道德教育与人性假设关系的考察

(一)人性是道德形成的基础

道德教育的人性假设,是指道德教育理论中关于人性的各种判断及其相互之间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人性假设中的某个判断作为逻辑核心,相应展开以此判断为基础的理论重点内容 从道德教育理论史来看,无论哪一种道德教育理论,都包含某种人性假设的逻辑,如果一种道德教育理论没有任何形态的人性假设,那就意味着它已经搁置了道德教育的载体目的和方法,而这样的道德教育理论是难以建构的。

(二)家庭中的情感交流是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基础

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对于儿童道德观念的奠基有重要作用。情感是维系家庭的重要纽带,而道德的灌输与观念的传递无不是通过亲子关系的感情纽带,在无形中得到教化,包括言教与身教。人们的外在行为其实是人们内心情感的表现,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道德行为展现其实也是与子女内部情感的交流,这如同证实有爱心的家庭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孩子一样。

(三)家庭道德教育与社会的道德标准相互作用

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实际上是相辅相成,在社会道德观念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家庭的道德教育起着小加工式的作用,对社会这大机器进行作用;反过来,社会里大家对认同的道德规范又在规定者家庭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与行为准则。儿童在经过家庭教育之后最终要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在家庭生活方式与社会文化环境交错的过程中,掌握了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实现了道德的内化过程。

三、基于孟轲的人性假说对家庭道德教育的几点构建

(一)用理性的关爱尽力呵护孩子的“四心”

孟子认为“四心”是先天潜在的一种自性,如果这种自性不用心加以培养扩充,人的发展会出现偏差甚至畸形发展。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要依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因势利导。它是站在整个人类道德的起点而发起的一种理性呵护。理性的关爱就是要把握好关爱的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就成了溺爱。因此,用理性来把握好这个度,比如给孩子充满爱的环境,展示榜样的力量加上正确的表扬,让批评也成为一种关爱等。

(三)家长健全自我价值观,发展孩子的“仁、义、礼、智”

家庭教育即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教育,主要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进入社会的“培训班”。“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内容。在家庭教育中,除了要注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外,家长自身也应该健全自我价值观,在培养孩子四心时,父母尤其要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要求。随着我国各方面的发展,人们的家教意识也普遍崛起,为了提高父母们的家庭教育质量,各种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讲座普遍兴起,加上我国近年来对传统文化和教育的回归,在进行孩子的德育时,家长更应该关注、更正和健全自己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郭沂.德欲之争——早期儒家人性论的核心问题与发展脉络[J].孔子研究.2005(05)

[2] 白奚.孟子对孔子仁学的推进及其思想史意义[J].哲学研究.2005(03)

[3] 张光成.孟子四端说再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