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爱十篇

时间:2023-03-20 03:50:14

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对孩子的爱篇1

张小华和老公一起来城市打工已有8年了,每年春节前正是找工作、跳槽的好空当,为了多赚些钱,两人已经3年没有回老家了。夫妻俩也想孩子,两个孩子都失望好多回了,可没办法,只好给他们买些新衣服寄过去,“可他们长成什么样都不知道,衣服大小也不知道合适不合适?”小华伤感地说。

礼物,对于成人来说是一个象征。朋友帮了忙,送礼;孝敬父母,送礼:追女朋友,送礼。当你说不出情意、谢意、爱意的时候,礼物似乎成了把成人从言语表达的枷锁中解脱出来的信鸽。而对于孩子呢?绑在信鸽脚上的信只有识字的人才能看出内涵来,孩子从一开始不知道什么是礼物,到后来渐渐发现礼物的好处,而到很久以后才能明白礼物的含义。而在这个过渡的过程中,或许有些敏感的孩子还会误解:父母就是用一个礼物打发我。在对一些留守孩子的访问中,绝大多数孩子希望自己的新年礼物就是爸爸妈妈能回家。

记得有一部日本电视剧,主角是一位高中女生,是个问题学生,她的父母是当地非常杰出的人物,但是经常不在家。父母表示关爱的方式就是每天买最昂贵的寿司饭盒给她。而她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个饭盒扔掉。后来,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她甚至不惜找别人绑架自己来勒索父母。所以,对孩子来说,只有父母实实在在的爱才是孩子最需要的,给孩子的礼物就应该是他们最需要的东西!

我孩子太冷漠?

去年夏天,一名安徽籍的打工者,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身亡。十几年来,夫妻二人在城里打工,儿子一直在老家。父亲死后,孩子从老家被领来,其母亲哭得死去活来,水米不进,可孩子照样吃、喝、睡。他的叔叔伤心地说:哥哥嫂子辛苦赚钱,都是为了孩子,却不想这孩子比一个陌生人还冷漠。

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几年不在孩子身边,孩子变得很生疏,已经成了很多在外务工者的心头痛。一方面,为了照顾家庭,不得不外出打工;而另一方面,用心呵护着的孩子却不愿意走近这颗心,相互取暖!打电话回家,孩子却躲在爷爷奶奶背后不愿意接听;询问孩子近况,只是简单地回答“还可以”;风尘仆仆地回到家,孩子却不愿意挨近……为人父母的心,难免会痛。

是孩子太冷淡?还是孩子在遭遇了几年的分离之后,也在害怕再次分离?或者有的孩子已经开始为再次的分离在做准备:也许,让爸爸妈妈继续留在梦里更安全,因为那样我就可以留住他们,不被他们抛开,不再经历分开的苦楚。也许,我应该只要拥有梦中的爸爸妈妈?

打电话该怎么说?

因为小强不愿去学校报名,家长来咨询。细问起来,原来小强的父母一直在外务工,虽然经常打电话回家,但是每次都是问小强:成绩怎么样?小强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父母不免要说:我们在外面打工可都是为了你,你再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我们一片苦心?

孩子不喜欢接爸爸妈妈的电话,可能有很多原因,其中一部分孩子就是害怕爸爸妈妈总是告诉他,让他该做什么,不要做什么,整天只关注学习成绩。在外的父母,很容易在电话中,将内心殷切的关怀转化为控制。很多父母告诉过孩子,一定要听爷爷奶奶和老师的话,每天放学准时回家,不要贪玩,游戏要少玩,多看书……却很少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其实很想他,很爱他,很希望在他身边,过些时候就会回来……

爱要怎么说出口?

有一名13岁的精神分裂症少年,他的症状是老出现幻听,老听见爸爸妈妈在跟他说话,而实际上,这个可怜的留守孩子父母远在新疆,他已经8年未见爸爸,7年未见妈妈!这个病例让心理医生都倍感心酸。

是什么在呵护孩子成长?是什么让孩子觉得安全?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来自父母的爱。而父母怎么把浓烈的爱意传递给孩子呢?

有些父母工作繁忙,即便是过年也没有时间回到家里看看孩子,怎么办呢?

善用言语。对于在外务工的父母,无法接触到孩子,无法拥抱孩子、孩子时,可以发挥言语的作用。比如说,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非常想念你,不是不喜欢你,只是因为生活的原因没有办法陪在你身边,爸爸妈妈也不想和你分开。也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想抱抱你,看你长高了没有,变重了没有。

宽容地看待孩子的行为。请把教养的棒子结结实实地交给孩子身边的大人,远离孩子的父母要做的是多给孩子心理支持。具体来说,首先要多问原因。当知道了孩子的一些行为之后,不要马上责骂孩子,而要询问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其次要多原谅。有些事情,孩子也已经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也很内疚自责,这个时候爸爸妈妈的一句原谅,也许能让他放下思想包袱,活得快乐;再者要多鼓励孩子,对孩子做得好的方面要殷切鼓励,告诉孩子自己为他骄傲的心情。

尽量回家看看孩子,或者将孩子接到身边过个节。一次心灵的慰藉也许比几千元钱更能影响孩子的成长。亲子相聚,怎么做才能克服一年未见的陌生感呢?您可以多带孩子参与亲子活动,比如全家出游、唱歌、一起包饺子等。

父母对孩子的爱篇2

一、培养孩子关爱父母是社会的需要

培养孩子学会关爱父母,不仅能深化幼儿的社会教育,而且也顺应了时展的需要,早在党的十六大上便提出了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更加和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又适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举国上下把和谐社会建设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同志也多次就构建和谐社会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因此,培养孩子的关爱精神,使孩子学会关心家庭、朋友、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生态利益、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

二、培养孩子关爱父母是学校教育最重要、最崇高的任务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孩子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那他是不可能去爱别人、爱家乡、爱主国的;通过观察研究,他进一步指出,完全不懂得关心别人的孩子,是不能够理解人类真正的爱的,这些孩子往往会成为难以教育的学生和冷酷自私的人,因而他提出“培养热爱人的感情和关心人的强烈意向是学校最重要、最崇高的任务之一”。

孩子2岁半以后,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而很多家长都反应说:孩子最听老师的话,经常是老师说应该这样、老师说应该那样……因此,幼儿园是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孩子关心别人、关爱生命最好的场所。同样,培养孩子的关爱精神,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培养孩子学会关爱父母是家长、老师及成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由于我们国家特殊的体制造成目前90%的孩子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家倍加呵护,往往是一个孩子至少“指挥” 6个“士兵”围着他(她)团团转,稍有怠慢就会大发雷霆、撒泼打滚、摔打东西、有的甚至对老人和父母大打出手……,而我们的家长们对孩子这样的表现沾沾自喜:我的孩子多能干,小小年纪就这么有主见,真是聪明呢。孩子打自己也觉得好玩、不痛,打完这边给那边,过后还会心疼地问孩子手痛不痛。等孩子慢慢长大,一无事处的时候,他们又会把责任全部推到孩子身上:我怎么有这么个不孝之子!!?是孩子的错吗?孩子有什么错?

我们的很多父母往往只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丰富孩子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健康而不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久而久之使他们养成了冷酷自私、霸道、胆小、懦弱无责任心、为所欲为的个性,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父母长辈应该给他们无尽的关爱,应该满足他们所有的需要,否则……

成功的道德发育意味着具备关心他人的品质,善良和体贴是孩子遗传基因中就具备的天性,但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培育,这些良好品质就会消失。调查发现:40%的孩子对父母不够尊重,不听父母的话;65%以上的孩子劳动机会少,不自己洗脸:80%的孩子不参与收拾碗筷等家务劳动;70%的孩子的独立性差,和大人在一起睡,父母只是爱的信息的发送者,而没有机会接受爱的信息。因此,做为父母和老师的成人们,请你们在孩子这样一张干净、纯洁的白纸上精心的、投入的描画出你的希望和孩子们的美好未来吧!

四、培养孩子关爱父母方式方法

一〉、培养孩子了解父母

孩子只有对自己的父母的年龄、属相、工作、爱好、作息时间等等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更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体会到自己在父母的呵护关爱下有多幸福,才能在父母生日或假日时对父母表示问候、恭维、感谢,能理解父母的一些情绪表现,能把好吃的东西先让给父母品尝,能在他们休息时不去打搅他们,生病时给予简单的照顾,能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能制作节日小礼物送给父母,给他们一个个意外的惊喜,能对父母有信任感和自豪感,能更好的回报父母的爱。

二〉、利用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关爱父母

把关爱父母的教育深入到幼儿园各科教育活动中,让孩子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回顾对母爱的美好回忆,挖掘自己心灵深处对父母感激之情,通过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健康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把对父母的爱挖掘出来。比如我们以“爸爸妈妈很爱我”为主题,让孩子通过语言讲述,到艺术作品展示,然后到音乐表演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回顾被爱的感受,启发孩子去思考如何去爱人,激发孩子自己做事以及为父母做事的自豪感。

三〉、在区域中培养孩子关爱父母

以小组的形式,根据班级空间和儿童人数来规划活动区,有目的投放相关的材料,吸引孩子进入。比如,在家庭区放置供“孩子”吃、穿、睡的各种物品,刺激孩子去扮演“爸爸”、“妈妈”,照顾自己的“孩子”;在操作区,教师摆放些硬纸版、彩笔、剪刀、胶水、彩线等,鼓励孩子制作“爱心卡”、“ 情绪卡”、画“妈妈”;在表演区,悬挂一些家长捐献的多种服装,指导孩子扮演不同的家庭成员,启发“孩子”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们”,并给“爸爸”、“妈妈”捶背、洗脚等。

四〉、利用节日活动培养孩子关爱父母

节日活动是教师对孩子进行关爱父母教育的最佳时期,各种重要的节日、纪念日,都蕴藏着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比如在庆祝“三.八”节、“五.一”节“八.一”节“教师节”时,组织幼儿开展“好妈妈”、“劳动最光荣”、“拥军”等活动,培养孩子对父母的爱心,使孩子学会尊重不同职业的父母的劳动成果;提醒孩子在“父亲节”、 “母亲节”的时候画一副康乃馨、玫瑰花的画送给爸爸、妈妈,并做一两件使爸爸、妈妈感到高兴的事;在“感恩节”到来之际,要告诉孩子对父母心存感激,指导孩子学会用语言、动作、体姿、神态等不同的方式,向父母表示谢意。

五〉、体验活动,利用角色替换培养孩子关爱父母

教师利用社区资源,解放思想,放开孩子的手脚,大胆地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在体验活动中,让幼儿感受父母的辛苦,进一步增强孩子对父母理解和关爱。例如,指导幼儿在体育馆的跑道上跑步,在球场上踢球,体会一下从事体育工作的爸爸、妈妈的滋味;到超市摆放物品,感受在超市工作的爸爸、妈妈的辛苦;到农场的果园里摘果子,到饲养场里喂养家禽、家畜,感受一下农民爸爸、妈妈的辛劳。鼓励孩子“做一天的妈妈、爸爸”,体验一下家务劳动的繁琐、辛苦,及劳动后的成功感。

总之,爱孩子就是要教孩子如何爱人,而不是帮孩子做完所有的事。我们在爱孩子的同时,也要让孩子学会爱我们、爱大家、爱所有值得爱的人和物。孩子的无为、自私、霸道、蛮横……不是孩子的错,作为引领者的家长和老师,要为孩子的成长负责,为孩子的将来负责!!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爱篇3

父亲带着两个孩子――3岁的波比和7岁的大卫,准备买票进去打迷你高尔夫。“多少钱一张票?”父亲问,“大人3元,6岁以下的孩子免费”。售票员显然认为这两个孩子都是6岁以下,“那么,7岁的孩子多少钱?”“和大人一样,3元”,父亲于是付给售票员6元。“其实你可以告诉我大孩子6岁,反正我也不会发现。”售票员说。“可是孩子知道自己7岁,我不能说谎,我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亲脸上带着坚定的笑容。

是啊,正像这位父亲所说“我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做父母的就是孩子的第一位偶像,也是孩子终生的榜样。

孩子刚刚出生,母亲就已经开始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有研究发现,母亲心情愉快、充满爱心、态度温和,她的孩子也容易护理,不爱哭闹。如果母亲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她的孩子也爱哭闹,不容易被安慰。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无处不在。女孩子会学习妈妈是怎样对待爸爸的,尊重他、依恋他、爱他,孩子长大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爸爸,结婚后也会同样地对待自己的伴侣;男孩子则在学怎样对待妈妈,照顾她、保护她、疼爱她,学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妈妈,从而扩充到其他女性。

父母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父母工作努力,爱学习,勤奋上进,孩子也能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会爱学习爱劳动。父母对人友善真诚,孩子也这样对待自己的朋友和伙伴;父母勤俭节约,孩子自然也不会乱吃乱花。父母孝顺、尊重、关心老人,孩子将来也会这样对待自己的父母……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这就是父母的榜样作用。

其实,我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就曾深深地体会到自己对孩子的榜样作用。孩子3岁时,由于工作和身体的原因,我心情很不好,因此经常对孩子和家里的其他人发脾气,我发现那段时间孩子也变得脾气很坏,在幼儿园咬人打人,在家对保姆很凶,动不动就乱扔东西。后来我意识到孩子是在学我,所以开始克制自己,慢慢变得心平气和,孩子的情绪和行为也跟着变好了。

要培养一个好孩子,家长首先得是好人,单位里的好员工,太太眼中的好先生,先生眼中的好太太,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孩子眼中的好父母。

下面这些方面是父母最应该作为榜样影响孩子的:

感恩和爱

做父母的如果相互之间充满感恩和爱,对自己的父母充满感恩和爱,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感恩和爱,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感恩和爱,才能培养出有爱心和感恩之心的孩子。

对人宽容

对自己的配偶宽容,对孩子宽容,对周围的人宽容,就能培养出一个具有民主和宽容态度的孩子。

努力进取

自己爱读书比看着孩子读书更容易培养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懒惰的父母,很难培养出勤奋的孩子。从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父母身上,孩子最容易学会要靠努力去换来成功。

遵纪守法

父母对孩子的爱篇4

当今的孩子,父母、祖父母对之可谓众星捧月,方方面面照顾得无微不至,惟恐孩子吃苦,让孩子生活在爱的海洋中。然而,我们奉献出那么多的爱,得到的却是这般冷冷的回报。这位父亲迷惑不解:如今的子女为何如此“薄情”?

如果说这位父亲的遭遇只是个别现象,我等大可不必大惊小怪。然而,事实上却是“薄情”的“小太阳”、“小公主”们比比皆是,是中国家庭中一道怪异的“风景线”,这已是个不得不引起教育界和家长们重视的严峻问题了。

马卡连柯在他的名著《教育诗》中写道:“一般人说,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可是这就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对孩子的溺爱是中国所有父母已经患过和正在患的通病。吃饭时,最好的饭菜放在孩子的面前,孩子独自享用,从不问问长辈是不是需要,他们心安理得;看电视,孩子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看它没商量,不会关心父母的爱好,他们心安理得……在家中形成这种可怕的“自我中心”,走入社会自然就不会礼让他人,尊老爱幼。他们心安理得地享受被爱,不知道爱人,从而形成自私、任性、骄横、懒惰、不通情达理和不善解人意的不良心理和行为,成为让人害怕和担心的下一代。

解铃还须系铃人,造成孩子这种不懂得爱,不会关心他人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还在于家长。家长在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的同时,忽视了让孩子学会接受爱、传递爱、表达爱,尤其是没能有意识地给予孩子表达爱心的空间和机会。一方面,没有教会孩子自己关心自己,甚至连孩子自己关心自己的权力都被剥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大人都替他考虑好了,不让孩子自己操一点心,久而久之,孩子连自己都不用关心也不会关心了。另一方面,不注意启发孩子关心别人,甚至打消了孩子关心别人的欲望。孩子小的时候,有时把吃的东西分给父母一点,父母却说:“你不用管我们,只要你听话就行。”孩子上学后,有时帮父母做一点家务,父母却说:‘你快去复习功课,你只要把书读好就行了。”有时,孩子跟父母反映班里的某某同学家里穷,想把自己的文具送给他一些,父母却说:“你少管那么多闲事,自己有用就可以了。”天长日久,孩子对他人包括父母也就不知道去关心了。

不可否认,父母确实对儿女一片爱心,辛辛苦苦,功不可没。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父母对孩子爱的情感往往是呈现为单向输出,而不是双向的交流,即在把爱倾注给孩子的同时,井没有注意去培养孩子也去爱别人,爱与被爱间的交流严重失衡。久而久之,会使他们认为别人爱他是天经地义的,而他却不知去关怀和爱自己的父母、亲人与同伴,不会体谅他人的痛苦与欢乐,成为“爱的吝啬者”。

父母不重视培养孩子“关爱”导致孩子不会“关爱”的事,在当今我们这个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社会里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现在不少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只是学习好,考分高,而忽视对孩子实行生活能力、个性、人格、道德、修养的培养和教育,殊不知正是父母们的这种“拳拳爱心”,极可能造成一代人的低能、无能甚至畸形。因此,不少教育专家指出:若父母仅仅给予孩子充裕优厚的物质享受,而不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不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宽容无私的品行以及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责任感等,那将是父母的“失职”,亦将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

因此,要改变孩子不关心他人,不尊老爱幼的习惯,要交给孩子一方表达爱的空间,就必须改变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学会爱,让独生子女走出“独”字,从小培养关心别人、助人为乐的好品质。例如:当孩子的奶奶蹲着摘菜时,父母不妨暗示年幼的孩子:“你看奶奶多累,给奶奶搬个小凳子吧。”又如家中有了病人,要告诉孩子生病很痛苦,需要安静休息,让孩子不要喧哗。当孩子为了关怀他人而付出努力时,父母要及时给予肯定,进行心理上的强化。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父母不应该只会默默奉献爱,而应该理直气壮地表达出父母为此而做出的牺牲,给孩子以思索,让孩子从小体会到父母无私的爱的奉献,从而在孩子心灵中激发出爱的火花,并且将这火花永远地传给别人,传给未来。

父母对孩子的爱篇5

塑造健康而成熟的灵魂是普天下所有孩子和父母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认真阅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教益。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节选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艾・弗罗姆的心理学经典《爱的艺术》一书。节选部分取名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而不是《父母给孩子的爱》(或者《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因为站在心理学、哲学的高度,既分析了“父母的爱”,同时又分析了“孩子的爱”和“爱的能力”的培养过程,两者双线同步展开而又适时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体现出这篇随笔的思想深刻性、思维缜密性、表达形象性。节选部分虽然有3000多字,但字字句句都闪耀着智慧的灵光,启迪着人们去智慧地爱,去艺术地爱,以爱塑造健康而成熟的灵魂。

首先,孩子的爱是一个渐次成熟的过程,只有经过自身努力才能形成健康而成熟的灵魂。文章以细腻的笔触,从生理学、心理学两方面精细地剖析了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刚出生阶段”、“8岁以下”、“8至10岁”、“少年时期”、“成熟时期”――的情感变化(爱的变化),借以告诉人们:一个人从婴儿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其心智是一个巨大的质的变化过程――出生之初,婴儿爱自己,没有爱别人的能力;渐渐地会感受到母爱;到了少年,会懂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唤起爱,拥有了爱的能力,能“创造爱”、会去“爱别人”――这就是孩子“爱的能力发展”的见证;再成熟一点,能够从感受母爱到希望得到父爱,懂得通过努力赢得父爱――这是孩子“爱的对象的发展”的见证。孩子在“拥有爱的能力”后,再经过努力,就会真正懂得“爱”,学会“成熟的爱”,掌握“爱的艺术”,并最终能够将母爱与父爱“综合”起来,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健康而成熟的人。

其次,母爱、父爱是不同质的爱,只有运用爱的艺术才能塑造孩子健康而成熟的灵魂。文章首先花了大量笔墨剖析母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最初只是能满足孩子“内部要求”的“温暖和食物”,然后是让孩子产生“我被人爱”的“感谢和高兴”的那个人,继之是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的那个人。总之,母爱是无条件的,让孩子懂得“爱比被爱更为重要”,因而“给比得重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父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借以告诉人们母爱是无条件的,代表自然世界,给予孩子安全感;父爱是有条件的,代表思想世界,是有原则的。但是不管是母亲还是父亲在内心深处都希望孩子最终脱离自己;父母作为“成熟的人”的样板时刻在教育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孩子如果能够“综合”“母亲的良知”而“想爱”和“综合”“父亲的良知”而“会爱”(拥有父亲的理智和判断力),就获得了“健康”“成熟”的灵魂。

这就是爱的艺术,这就是父爱、母爱、孩子对父母的爱的艺术,这就是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要掌握的艺术。假如人们的爱失败了,你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总在客观领域找原因,因为弗罗姆告诉我们:爱虽然是一种情怀,但更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因而它像其他艺术一样,是可以学习而且必须学习的。做父母的要用母爱、用父爱去发展孩子爱的能力,从而塑造其健康而成熟的灵魂。

父母对孩子的爱篇6

父母的爱,你懂吗?什么是父母的爱?身为一个孩子来说,是最理解不过了,因为天下的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呀,所以孩子是应该最能理解父母的爱。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说父母不爱自己的就不是好孩子。有父母待孩子,让那些孩子觉得父母不爱他,可父母把你生下来又怎么会不爱你呢?他们给你一双眼睛,让你去看五彩缤纷的世界;给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让你去爱世界;给你一双手,一双脚;让你去摸世界,走遍世界。他们给了你生命,难道这不算爱吗?如果说这不算爱,那什么才算爱,莫非是每天吃大鱼大肉,吃香的喝辣的这就算爱了吗?错,这是大错特错。父母的爱可以算任何东西,但是,就不能是这种不是爱的爱,这是一种宠爱,这是一种可耻的爱,每天这样吃,你的父母就算有金山银山也会被你花光,父母的爱绝对没有这么简单。那是一种为了孩子而愿意付出一切甚至生命而产生的爱。

父母的爱千变万化,用语言是永远无法将这种爱概括,这种爱,就是父母的爱,伟大的爱,每个人都有过的爱。

父母对孩子的一片苦心往往会被孩子误解,然而,父母的爱是绝对无私的,小时候曾经以为是一种痛苦,长大以后,才明白,父爱母爱都那么伟大。父母的爱是没有任何东西阻挡得住的,哪怕是金钱的诱惑,在这个时候,也没用了。对了,一个城市你知道是什么支撑的吗?对,就是父母的爱,好好地珍惜父母的爱吧! 的

父母对孩子的爱篇7

世上最伟大、最感人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在我们对这种无私奉献的爱表示钦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很多从小在爱的沐浴下长大的孩子,却没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之情。我也不停地思考:在现代日趋完善的教育制度下,孩子们为什么会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宽容”“体谅”;不懂得什么叫“感恩”“回报”,只知一味地索取。

不经意问,翻开了那本《爱的教育》。循着那暖暖的爱的痕迹,一路读下去。意大利勤劳的可莱蒂一边学习一边照看病重的母亲。他是爱的精灵,他的生活或许不够富裕,他的成绩也许不够出色,但他的身上却始终闪耀着神圣的光辉!这样的孩子怎能不感人?怎能不高尚?怎能不令人欣慰?这样的孩子令人发自心底地慨叹:“教育就是要塑造这样的人!”

再来看看他们的家长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妈妈每天对自己的7岁儿子说:“尤拉,走,我们给爷爷重铺新床。”儿子高兴地响应母亲的召唤――这是多么聪慧而又富有远见的召唤啊!母亲跟儿子一同去给爷爷铺床,一来造就真正的公民,同时又关怀了自己的老人……渐渐地尤拉养成每天劳动的习惯。现在,不是妈妈每天提醒尤拉应该给爷爷铺床了,而是尤拉提醒妈妈了。妈妈每天上班用的自行车坏了,今天走路去上班的,尤拉看见妈妈好累的样子,主动把妈妈的自行车推到镇上修自行车的师傅那里。

那么家长怎样才能把这种教诲灌输到孩子心灵中去呢?

1 让孩子懂得爱父母。孝敬父母是每个孩子应尽的责任,是理所当然的事。家长可讲一些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事例给孩子听,让孩子知道父母也需要孩子的爱。同时,也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无私的爱,让他们领会这份情感。如有位海外归来的学子回国的理由之一是他忘不了仍在农村生活的父母,忘不了他的父母从小把他背到山上,让他亲眼目睹了他父母砍柴挑柴的辛劳。所以他从小就能体会到父母供他读书的不易,进而体会到祖国和父母供他留学所寄予的期望。

父母对孩子的爱篇8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报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多从小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独生子女,不会关心父母、体谅父母,认为父母给予自己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自己的要求一旦满足不了,就埋怨父母,甚至与父母反目成仇。针对这种现象,作为德育工作管理者,必须肩负起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责任。感恩父母,是做人之本。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应先从感恩父母做起。现结合教育实践,探讨中学生感恩父母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通过专题教育,唤醒良知,激发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

《心灵鸡汤》这部畅销书的作者马克?汉森说,一个人的意识一旦被重新唤醒,每个人都会有一个重新的表现。为了唤醒中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教师应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开展专题活动。例如,在“开学第一课”专题教育中,教师制作了形象、直观的flash课件,呈现一个孩子从出生剪脐带到十二三岁的成长历程。在慢慢呈现图片的过程中,在音乐营造的深情氛围中,在教师适时的语言启发中,学生们明白了一个事实: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后,从呱呱坠地起,如果没有父母的精心呵护和养育,是不会一天一天健康成长的。这一专题教育对学生的触动很大,很多学生热泪盈眶。让学生说说感悟的时候,一个学生说道:“我们平时不懂得感恩父母,是因为我们的错误认识:我们认为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在不停地索取中漠视了父母对我们不求回报的爱。”另一个学生说:“父母对我们的爱渗透在琐碎的生活中,却被我们所忽视,这种伴我们慢慢长大的付出是世界上最平凡而伟大的爱。”紧接着,教师抛出问题:“我们慢慢长大了,母亲的皱纹,父亲的白发,是他们辛苦操劳的见证,是他们对儿女无偿的爱的印痕,在这十几年中,你们谁关注过父母的这种变化?谁了解父母的爱好?”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深思。很多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谈了心里的感受,表示心有所愧,觉得自己对父母的关注太少,从父母那里索取的东西太多,说“我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因为父母无私的奉献”。通过这次专题活动及教师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起了感恩父母的意识,最后一致表态:面对父母对自己这份深深的恩情,要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回馈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感恩之情。

二、通过实践教育,付诸行动,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行为

在感恩父母的教育中,学生只有亲自参与实践,才能从中有所感悟和体会,才能增强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意识和决心。为此,教师可利用一些传统节日和实践活动布置“感恩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体验、形成感悟。例如,在母亲节及父亲节来临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有学生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歉意;有学生用自己攒的零花钱给父母买了小小的礼物;有学生给父母洗了脚、做了饭,等等。同时,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具体活动渗透感恩教育。例如,学校组织学生阅读关于感恩父母的文章,组织学生开展感恩父母的演讲比赛,开展以“感谢父母”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另外,在每天的晨会中,班主任要求学生回家之后,一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多和父母沟通。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教育之后,教师进行了一次家访调查,走访了几个起初和父母关系不太融洽的学生家长,家长都高兴地说,“孩子现在懂事多了,回家后话也多了,能自觉地做一些洗碗、擦地等家务事,也学会关心人了。”

三、通过家校合作,专家讲座,提升学生感恩父母的素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由于某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或者过分追求成绩,一味付出,不求回报,忽略了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为了改变家长的这种错误认识,学校积极开展家校合作,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做“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的专题讲座,让家长认识到子女具有感恩意识的重要性,让家长明白给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重视孩子的品德发展。父母应让孩子明白:爱应该是父母关爱孩子、孩子关爱父母的双向互动,而不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献的单边行动;孩子不但要学会接受别人的爱,还要学会反馈和回报给别人爱。总之,父母要用自己的行动睿智地教育孩子、打动孩子,培养孩子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进而提升孩子由感恩父母到感恩一切有助于他的人和事的素养。

父母对孩子的爱篇9

关键词: “心育”网络 家庭气氛 教育模式 科学方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因此,孩子们在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如何,能否像大部分家长所希望的那样成“才”,这跟家庭环境的好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然而,家庭环境又是复杂的、多方面的,那么,如何构建“心育”网络,给孩子的心理撑起一片晴空呢?

一、家庭的气氛

家庭是一个感情集体,每一个家庭都笼罩着一定的气氛。它既反映着家庭成员对社会的态度,又反映着家庭成员之间在情感上的积极与消极、肯定与否定的相互关系。在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中,家庭成员相处和睦,能共享欢乐,分担忧愁,彼此之间感到满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大家处在和谐、温暖、融洽的气氛之中,即使偶尔发生矛盾冲突,也能顺利解决。

二、家庭的教育模式

父母不仅对孩子要管要教,而且要讲究方式。是否重视家庭教育,这是一个态度问题,但是,即使态度端正了,教育的方式不当,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经从事教育和心理研究人员的多方面调研得知,在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存在如下六种基本模式。

(一)溺爱型模式。这也是当前最常见的一种模式。溺爱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在离异家庭中更为突出。有的父母不恰当地把孩子摆在过高的位置上,无原则地满足孩子过分的物质要求,不注意思想品德教育,结果导致孩子滋生享乐思想,不知尊重和关心别人。有的父母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以弥补离异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他们都把溺爱理解为爱,使孩子在享受中逐渐形成任性、爱哭、暴躁等不良的情感体验,严重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严厉粗暴型模式。对子女要求过严,而且缺乏应有的关怀和体贴,使子女望而生畏。据调查,在离异家庭中,采用严厉粗暴的方式教育子女的家长约占38.48%。经过离异的风波后,有些父母把生活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渴望孩子有强健的体魄,希望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但是,他们往往按照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根据孩子的心理、智力、身体等各方面的实际状况来确定孩子的发展方向,这种期望、畸形的爱使孩子无法承受。一旦孩子成不了龙或凤,出了问题,父母就对其缺点、错误,不是用循循善诱的方法教育帮助,而是采用严厉粗暴的手段教训,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亲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感情日益淡薄。也有的家长错误地认为,对孩子管教越严越细就越好,平时给孩子安排很具体的日程,把孩子限制得死死的,使他们感受不到父母之爱,只觉得紧张和屈辱,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在得不到温情,觉得无路可走时,他们还可能离家出走,到不良团伙中去寻找“温暖”,严重的甚至走向轻生。这种严厉粗暴的家教,不仅葬送了孩子应有的许多宝贵品质,而且促使他们形成了逆反心理极强的品格,是完全不可取的。

(三)放任型模式。父母对孩子没有任何要求,奖惩不严,随随便便,听其自然。这类父母对教育子女方面持消极态度,持有“树大自然直”,“人大必自通”的放任观念。处于这种养而不教的家庭里的孩子,难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旦家庭出现危机或孩子本身发生问题,父母再来行使职权则悔之晚矣。

(四)奢望型模式。父母不适当地强求孩子去实现对他的过高要求。例如将过于繁重的功课压在孩子身上,过于要求孩子老成,对孩子的考试分数要求过高,等等。有些孩子不能满足父母的奢望,就会感到不安、害怕和焦躁,缺乏自信心和成功感,而且容易对事情采取逃避的态度。

(五)矛盾型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能一贯到底,刚开始很严,过几天就松懈了,虎头蛇尾。二是父母对孩子同样的言行,有时禁止、斥责,有时宽容、鼓励。三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一致,父亲反对、批评的事,母亲支持、袒护,等等。以上这些做法都会造成孩子思想上的混乱,从而产生矛盾的心理,难以确定一个目标,于是怀疑父母意见的权威性和正确性,结果随心所欲,我行我素。

(六)民主型模式。对孩子循循善诱,讲清道理的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一定的权威性,他们会鼓励孩子提出和自己不一致的见解,而他们提出的正确要求一般都能被孩子所接受。

三、创建文明家庭,实施有效教育的科学方法

以上六种家教模式,显然第六种――民主型模式才是值得推崇的最佳模式。因为只有对孩子树立了权威的父母才能实施有影响力的教育,但也只有在民主和平等的心理氛围中,父母的循循善诱才能为孩子们所接受。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理氛围,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建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这是因为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有效教育,培养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背景。

(二)要求一致。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必须一致并且彼此支持。一旦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不一致时,要相互讨论,力求一致或求同存异。父母切不能当着子女的面,彼此各持己见,使子女无所适从。

(三)以身作则。父母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影响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对于模仿性、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来说,无言的身教比什么都重要。

(四)给子女以真正的父母之爱。所谓“真正”,就是既不“过分”又不“不足”。过分成为溺爱,不足则缺乏温暖。只有给以真爱,子女才会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避免情绪紧张,充满憧憬和希望,激励身心健康成长。父母要经常了解子女的要求、希望,给予及时的和适当的满足。

(五)父母要富有自我批评精神。父母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要敢于承认错误。这既可培养子女辨别事非、知错必改的品质,又可增强父母与子女的感情,使子女感到父母可敬可佩。

(六)父母应把爱子女的本能天性升华为“理智的爱”。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就是说一个真正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一定会把自己对子女自然的爱上升为严格要求。不但要求孩子,而且要求自己;不但偶尔要求,而且一贯严格要求。

(七)父母应解放思想,勇于拆除对孩子的人为保护区,舍得让孩子到广阔的天地去锻炼,敢于让孩子到实践中去闯,放手让孩子“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实践中吸取教训,磨练意志,锻炼成长。

参考文献:

[1]心理咨询大全.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10.

[2]王力健.谈两种失败的父母爱.幼儿教育,1991.1.

[3]周纪兰.父母爱子的三种类型.父母必读,1991.11.

[4]曹胜利.夏辉事件说明了什么.中国教育报,1992.12.

[5]邹泓.家庭与儿童社会化.人民教育,1993.3.

[6]魏晓霞.父母的教育意识.早期教育,1993.6.

父母对孩子的爱篇10

【关键词】家庭;父母;幼儿

一、家庭环境对幼儿个性的影响

好的家庭环境能对幼儿个性的发展其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孔子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知,父母的言行在日常生活中会使孩子耳濡目染,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因此,家长应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父母要担当此重任,必须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努力创设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与孩子相处学习、生活和娱乐时,父母在遵守公德、文明礼仪、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充实文化知识等方面要做垂范,身体力行。父母之间要互敬互爱,互谅互让,保持恩爱的夫妻关系;父母与长辈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长辈要爱护晚辈,晚辈要孝顺长辈;父母与邻里之间要和平共处,互相帮助;父母对子女要平等相待,多体贴,少训斥;多爱护,勿冷淡;多理解,少专横。家庭成员间形成亲密、鼓励、支持的氛围对培养孩子乐观、向上、自信的性格非常重要。同时还要注意改善家庭环境,增加沟通了解,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家庭结构对幼儿个性的影响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迈进!”。不同的家庭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个性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

(一)三代同堂大家庭结构

大家庭是我国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家庭结构,其主要由三代人或三代以上的人构成的大家庭。在大家庭中,爷爷奶奶或曾祖父母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父母因忙碌而没时间教育孩子的缺憾,给予幼儿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但由于祖辈、父辈与偶尔之间在年龄差距、生活阅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容易产生矛盾和分歧。同时,祖辈会对幼儿产生溺爱心理,会养成幼儿霸道、自治性差的性格。教育观念的不一致以及家庭中的分歧会使孩子无所适从,这样会使幼儿在性格上形成两面性。

(二)父母——孩子核心家庭结构

核心家庭是我国目前最为普遍的家庭结构,主要由父母及儿女构成,父母是儿女唯一的教育者。在核心家庭结构中,父母承担全部幼儿教育的责任,由于人数较少,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较为容易调节,父亲与母亲容易产生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幼儿与父母接触的时间较多,因而父母采取的教育措施也容易产生效果,幼儿独立性、自制力、敢为性、自尊心、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等方面较强。但是由于父母需要从事工作,因此这种家庭结构对幼儿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

(三)破裂家庭结构

破裂家庭是因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一方去世的不完整家庭,幼儿只与父母中的一方生活。破裂家庭结构对幼儿个性的发展影响最大,由于父亲或母亲一方教育的缺失,会对幼儿教育产生独断性,孩子容易产生偏激行为。同时,由于幼儿无法得到来自父母双方共同的抚爱,会产生自卑、消极心理,久而久之会养成孤独、偏执的性格。在破裂家庭中,与幼儿一起生活的父母对偶尔进行正确的引导,给予更多的爱护及关怀,克服因家庭破裂所带来的不利因素,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家庭类型对幼儿个性的影响

(一)力求完美型家庭

父母认为儿童的成长是人生第一阶段,不能有丝毫闪失,任何不符合儿童成长的因素都要严格控制,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人群中永远是最优秀的。父母的情绪处在高度紧张状态,对孩子要求过高,苛求孩子各方面完美,容不得孩子犯错误。忽视儿童成长的阶段性和其特点。

(二)圆梦补偿型家庭

父母认为自己童年的理想没能实现是件遗憾的事,既然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何不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无论如何,要帮助孩子把所走的路铺好。孩子的一切父母都要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时刻按照他们的理想去生活和学习,忽视孩子自身的天性和兴趣。

(三)绿色健康型家庭

父母认为儿童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类父母知道要教育好孩子必须从自己做起,深信以身作则的作用,时时为孩子做榜样,并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兴趣和需要。讲求科学的教育方法,经常与孩子沟通,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勇于向孩子学习。正确运用鼓励、欣赏、批评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的教育。尊重孩子的天性,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为孩子终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父母性格对幼儿个性的影响

(一)权威型父母

权威型父母会给孩子设立恰当的目标,坚持要求孩子努力去达到这些目标,并对孩子提供一定的帮助;能耐心倾听孩子的观点,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权威型父母能表现出更多关爱,这是一种理性、严格、民主、耐心的爱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多表现自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多乐观积极、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也较好,社会能力与认知能力都比较出色,长大后社会成功性较高。

(二)溺爱型父母

溺爱型父母对孩子常常怀有过多的期望与爱,但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或施加控制。这一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对父母表现出无尽的需求和很强的依赖性,自我控制力尤其差,在任务前缺乏恒心和毅力,多表现不成熟特征。这一现象在男孩身上表现得更突出。

(三)专制型父母

专制型父母对孩子要求多表现为严厉,通常提出很高的行为标准,这些标准和要求有时甚至不近情理。孩子出现稍许的抵触,父母就会采取体罚或其他惩罚措施对孩子进行管制,孩子没有自己的权利。这种教育方式实质是满足了成人的需要,忽视和抑制了儿童的想象力与独立性。这种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多表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虽在学校中多有较好的表现,但长大后社会成功的比率较小。

综上所述,根壮才能枝繁叶茂,良好的个性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根基。所以,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为孩子健康成长才能提供基本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