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大全十篇

时间:2023-05-06 18:13:18

名人故事大全

名人故事大全篇1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

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名人故事大全篇2

8月1日从云南省有关部门获悉,云南省宣威市一煤矿日前发生严重透水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

据介绍,发生透水事故的煤矿位于宣威市龙场镇,距宣威城区35公里,是个个体老煤矿。7月28日上午9点15分,该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发生透水,当时井下有24名矿工,在距地面101.8米处的一矿道工作面上的5名矿工遇难,其余矿工被安全转移。

山西临汾一煤矿发生瓦斯燃烧事故窒息死亡6人

据来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消息,7月29日22时50分, 山西临汾地区乡宁县枣岭乡长嘴湾煤矿(乡镇有证)掘进面发生一起瓦斯燃烧事故,窒息死亡6人。

四川宜宾一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死亡7人

据来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消息,7月29日15时20分, 四川宜宾市珙县洛亥二号井(乡镇有证)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7人。

山东木石煤矿透水事故11天后仍有23人下落不明

7月26日山东枣庄木石煤矿发生透水事故,37名矿工被困井下,截至11日,两人获救,12人被证实遇难。

7月26日22时15分,山东省枣庄木石煤矿发生透水事故,37名矿工被困井下。截至目前,搜救工作没能取得新的进展。被困井下的37人中,两人获救,12人被证实遇难,仍有23人下落不明。

湖南双峰发生一煤矿安全事故 4人死亡10余人受伤

从湖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双峰县获悉,8月6日下午3时40分,湖南省双峰县境内的涟邵矿业集团洪山殿实业公司蛇形山矿井,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当场4人死亡,2人重伤,10多人轻伤。

重庆一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7人获救12人被困井下

8月7日傍晚,重庆沙坪坝区燕湾煤矿的工人正在向矿井里紧急运送施救物资。8月7日上午10点30分左右,重庆市沙坪坝青木关镇一小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9名矿工被困井下,目前有7人获救,有12人尚被困,救援队伍仍在抢险施救中。

山西杏儿沟矿难事故死亡人数已达37人

截止到12日零点,山西大同市杏儿沟煤矿矿难事故死亡人数已达37人。

8月11日6时40分,大同市杏儿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当天当班入井人员220人,事故前出井177人,事故发生时井下有43人。事故发生后,抢救出井14人,经医院抢救1人生还,其余13人在医院死亡。随后抢险队在矿井内发现15具遗体。

目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山西省有关部门正在全力寻找还在井下的14人。

山西省阳泉煤矿瓦斯爆炸28名矿工全部遇难

山西省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矿瓦斯事故最后两名遇难矿工遗体15日上午被找到。至此,“8・14”事故中的28名矿工被证实全部罹难。

14日中午12时40分,山西省阳泉煤业(集团)公司三矿裕公井扩二区南六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当时井下共有28人作业。其他工作面的400多工人在事故发生后都安全撤离。据悉,遇难的28人中一部分是排瓦斯人员,一部分为辅助人员。

上海浦江发生特大油污染事故

8月5日凌晨,一艘停泊于黄浦江上游准水源保护区―――吴泾热电厂码头卸货(煤炭)的中海集团“长阳”轮船尾燃油舱,突然受到不明船舶撞击,造成油舱破损,大量燃油外泄,附近水域大面积严重污染。浦江漏油事件引发人们关注生态及饮水问题。

哈尔滨油漆厂厂区突发大火

8月15日20时20分,在哈尔滨油漆厂厂区内,正在装卸信那水过程中的罐车发生爆燃。大火持续三个小时才被扑灭,现场7名工作人员受伤,其中5人伤势严重。发生爆燃的是一辆来自大庆的“大罐车”,当时该车正在装卸信那水,爆燃引起旁边的库房起火,并导致现场7名工作人员烧伤。

经消防部门奋力扑救,大火于23时30分被扑灭。起火的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哈尔滨市地下商城发生塌陷死亡人数已达6人

8月16日晚上7点左右,哈尔滨南岗区一个正在修建中的地下商城发生塌陷事故。这次突然塌陷的范围近百平方米,深度在17米左右。截至记者发稿时,已经有7人获救6人死亡。被困人员主要是正在施工的工人和路面行走的行人,救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江西弋阳栏杆断裂30人坠楼2人死亡

8月15日晚,江西省弋阳县发生一起坠楼事故,已有2人死亡,另有28人受伤。

名人故事大全篇3

特别调查

2009年12月7日,对湖南省湘乡市育才学校师生来说是个“黑色星期一”。

当晚9点10分左右,位于湘乡市东山街道办事处的育才学校发生学生踩踏事故,8名学生在事故中死亡、26人受伤。

而据媒体报道,此次事故发生前,湖南常宁和重庆彭水已经发生了两起类似的学生踩踏事故。

事发学校教学条件“比较好”?

8日下午,记者驱车赶到湘乡市育才学校。虽然距离事故发生已经过了将近一天,但周边市民谈论的话题仍是这起踩踏事故。

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晚忙碌了一晚的学校老师已经返回教学岗位,学校也已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知情者向记者透露,踩踏事故发生在育才学校教学楼内。这栋教学大楼共有5层,事故发生在一层和二层之间的楼道内。

当晚9点10分,晚自习下课铃响起之后,同学们纷纷从教室里走出奔向宿舍。教学楼有左右两个楼梯,但由于当晚下着雨,大家都选择了距宿舍较近的右侧一号楼梯下楼。下楼的人很多很拥挤,下到一层的同学因为躲雨或止步撑伞而放慢了脚步,后面的同学却不住地向前推搡。在一层和二层之间的楼道内,因为一名学生跌倒,后面的学生拥挤过来,一层叠一层地压了上去。在狭窄的楼梯间,几十名学生瞬间挤成一团,最后导致了8死26伤的惨剧。

“当时我被挤在人群中感觉有些窒息,听到有人被挤得哭起来,看到有人被推倒,但没想到8名同学被踩死了。”回忆起当晚发生的一幕,初一学生小周仍心有余悸。

据记者了解,在8名罹难学生中,有7名男学生、1名女学生,年龄在11岁至14岁之间,都是湘乡籍学生。

湘乡市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发生事故的湘乡育才学校是一所民办寄宿制中学,创办于1997年,占地120亩。目前全校共有师生3600多人,班级52个,在当地是教学质量和条件都比较好的学校。

家长质疑学校安全制度

“当晚是否有老师值班?这么拥挤,为什么没有老师去疏导?”尽管天降大雨,天气寒冷,但该校部分家长还是从各地赶到学校探望自己的孩子,并对该校的安全制度提出了质疑。

“我昨晚听到育才学校发生踩踏事故的消息后,立即骑着摩托车从20公里外赶到现场。看到自己的孩子安然无恙,我才松了一口气。”该校一名初二年级学生的家长对记者说,“8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我们希望政府部门能严查事故原因,严惩责任人,给我们家长一个说法。”

据记者了解,事故发生后,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和医疗机构立即赶赴现场施救。湘潭市委、市政府和湘乡市委、市政府已成立专门调查处理机构,展开事故原因调查和善后工作。每个市级领导带领一个事故处理小组,对应一个死者家庭。

据悉,湘乡市公安局已对学校法人代表、校长刑事拘留。与以往事故不同,此次事故发生后,湘潭市在调查事故原因的同时,对有关部门的失职行为立即启动了严厉的问责机制。事故发生后,湘乡市委已经决定免去湘乡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朱清华的职务,同时将按程序免除其教育局局长职务。湘乡市委有关负责人今天向记者表示,将在查清事故原因的基础上,依法追究其他人员的责任。

记者还了解到,当地正依据有关文件测算对死伤者的补偿标准。当地政府承诺,对事故中死伤学生坚持“城乡一个标准”进行补偿。

从未开展过类似应急演练

“如果平时加强对学生们的安全教育,或者真正把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也许这次悲剧事件就不会发生。”家长刘正清对记者说。

刘正清认为,学校疏于防范以及学生们对安全应急知识的缺乏,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对此次湘乡踩踏事故,湘乡教师李真(化名)给记者总结了3条原因:首先,学校缺乏对安全工作的超前预见性,没有重视安全隐患的存在,没有切实可行的预警措施:其次,学校对安全工作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督查机制,有的甚至抱有侥幸心理,麻痹大意:再次,学校安全工作没有纳入绩效管理,从而使学校领导和教师形成了只重视教育教学业绩,轻视甚至忽视安全的观念。

“学校对安全工作认识不到位、监督不到位,由此导致部分学校的安全制度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墙头上,而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李真说。

8日晚,湘乡市委宣传部对外透露了导致事故发生的四大主要原因:一是学校只安排了一名现场看守人员进行安全巡查与现场管理,难以监控全部下楼的学生:二是学生安全意识不强,自控能力弱,在楼梯间拥挤,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三是因下雨,大部分学生涌向与宿舍楼靠近的一号楼梯回宿舍,造成一号楼梯人流量增加,导致事件发生:四是学校没有开展过类似应急演练,也没有在楼梯间安装应急灯与警示标志。

制定校园安全法迫在眉睫

据记者了解,这样的事故并不是偶发事故。有媒体报道:11月3日上午,湖南省常宁市西江小学学生在准备做课间操时,由于人多拥挤,在下楼时发生严重的踩踏事故,导致6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11月25日,重庆市彭水县桑柘镇中心学校发生一起学生踩踏事件,有学生在踩踏中受伤。

记者了解到,校园安全是世界性难题。因为在校学生多数属于未成年人,保护自己、抵御侵害的能力较弱,一旦受到伤害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学校如何采取措施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研究课题。

“保障校园安全,还需要法律来护航。有了法律的保障,也许类似的事故就有可能避免。”长沙律师曾技芝认为,应该尽早制定校园安全法,使校园安全管理有执法依据和执法队伍,走上依法治校的轨道。

曾技芝向记者介绍说,校园安全是一个特殊环境中的特殊问题。长期以来,涉及亿万师生安全、学校稳定、保障校园正常秩序的学校保卫工作无法可依,这与依法治校的要求不相适应。

“为了节省开支,一些学校根本就没有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和管理人员,学校保卫机构受到削弱,有的甚至被撤销,安全工作的权责都不明确。这样一来,很难排查出校园安全隐患。”曾技芝对记者说。

名人故事大全篇4

关键词:安全生产;生产细节;安全责任

一、坚持安全生产要关注细节

安全工作应关注细节,不能粗心大意、不能鲁莽随意、不能三心二意,从事每项作业活动之前,必须在现场做好动态危险源辨识及安全确认工作,严格执行安全作业标准、严格遵章守纪、严格禁止简化作业程序,不能有侥幸心理、不能有图省事的行为、不能有不能出事故的想法,毕竟发生事故后一切损失无法挽回。安全工作应关注细节,各层级安全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勇于承担起自身的安全职责,持续堵塞安全管理的漏洞,及时解决安全存在的问题,立即消除安全存在的缺陷,创新安全思维模式及运行机制,营造健康向上的安全工作氛围及安全文化,培养人人细心关注安全、人人用心防范事故、人人认真精准作业的潜意识,确保安全工作能够实现“无条件零事故”。

二、安全工作需要理性

安全工作需要理性,各层级在开展安全检查及安全监管时,不能对安全不作为现象给予理解,不能对违章违纪行为给予纵容,不能对现场隐患给予包容,不能找借口、不能找理由、不能找客观,对安全问题及缺陷必须限期进行无条件改进。安全工作需要理性,每名从业人员上岗作业起,便不能以自我情绪为中心,必须理性做到遵章守纪,必须理性面对自身安全弱项,必须理性对自我安全进行改进,不能随便应付、不能任性而为、不能粗心大意,毕竟作业现场隐患时时处处都客观存在的,不能因自己的一念之差、一时失误及一次违章而酿成无可挽回的事故。安全工作需要理性,各层级应推进安全机制的有效运行,奖应及时、罚应到位,充分抓好正反两方面典型的示范效应,对安全问题员工不断施加影响、触动,直至使其从安全观念、作业行为上实现转变及改进,形成人人关注安全的良好工作氛围,使每名从业人员自觉不触碰安全生产的红色底线,人人在安全的基础上获取身心的愉悦感。

三、安全在于“强本固基”

安全工作应“以人为本”,充分挖掘每名从业人员的安全主观智能,使每名从业人员在安全工作中受益而不受损;安全工作应强化日常性的基础及基层工作,每时每刻关注安全工作,使自己及他人远离事故的困扰。安全工作必须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从自身做起规范日常的作业行为,养成标准化作业的习惯,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从事每项作业活动前,必须对现场的安全状态进行充分理性识别,不能带有情绪化从事作业活动。安全在于“强本固基”,每名从业人员必须理清自己所承担的安全职责,必须明确自己所持有的安全权限,将学安全、知安全、懂安全、会安全及能安全变成自己日常的行为准则,应经常性地对安全工作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及自我改进,不能任性枉为、不能粗心大意、不能满不在乎,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法律意识及事故底线思维,真正做到现场无隐患、作业无缺陷,进而实现“无条件零事故”的安全工作目标。

四、安全事故应彻查追责

发生伤害事故一定要追溯到引发事故的本质原因,绝大多数伤害事故都与人的失误行为及管理漏洞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发生伤害事故必须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以安全红色底线思维予以彻查追责。安全工作人人有责,每名从业人员既是安全工作的主体,又是事故受伤的主体,人人必须主动承担安全生产的职责和权限,时刻突出安全工作绝对优先的工作理念,使自己自觉成为安全控制中心及事故防范中心,让自己及他人远离事故的困扰。安全事故应彻查追责,营造健康向上的安全工作氛围,不能将日常安全工作流于形式、不能仅把安全工作挂在嘴上,更应关注安全工作的务实效能,让每名从业人员远离事故的困扰,让企业在安全的基础上良性化运作。

五、安全工作应做到“五达标”

安全工作必须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做到零缺陷,各项工作必须达标,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及精准化作业,培养每名从业人员规范化及标准化的作业行为,不能因一时失误、一念之差、一次违章而酿成伤害事故。1、每名从业人员的安全素养必须达标。2、隐患必须治理、治理必须达标。3、现场设施及工装设备必须达标。4、现场作业活动的过程必须受控达标。5、现场作业环境必须达标。

六、安全工作应做到“五到位”

安全工作是一项精细入微的工作,需要每个环节必须做到零缺陷、零故障、零失误、零隐患,以此保证过程的相对安全,避免发生伤害事故。1、安全观念应到位。2、安全行为应到位。3、安全监管应到位。 4、安全机制应到位。5、安全改进应到位。

七、安全生产“五不要”

1、安全生产不要借口,要结果。安全生产不要借口,结果不好就是不好,可归结为管理有问题,必须保证每名从业人员的安全,发动每名从业人员查摆隐患、治理隐患,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2、安全生产不要解释,要认真。安全生产不要解释,不能用解释来掩饰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加强基层安全建设和安全基础工作,充分挖掘每名从业人员的安全潜能,群策群力牢固安全工作的根基,避免发生伤害事故。3、安全生产不要形式,要务实。安全生产不要形式主义、不要走过场,必须务实做好安全工作的每一件小事,决不能把安全工作只挂在嘴上,而不付诸于行动上。4、安全生产不要推责,要担当。安全生产不要推责,安全工作不要讲情面来纵容,必须善于思考、勤于分析,必须勇于担当、敢于斗硬,以便营造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使安全工作持续提档升级。5、安全生产不要隐患,要百分之百。安全生产不要隐患,没有事故并不代表安全,没有隐患才能做到本质安全,安全工作必须达到百分之百,不能因一念之差、一次失误而酿成事故。

名人故事大全篇5

关键词:调度 短信报送 应急响应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084-01

1 背景

杭州公司在“大运行”体系全面建设的过程中,结合电网运行实际,在故障信息、现场信息收集和故障快速处理这三个关键点不断拓宽思路,着力建立健全的调控应急体系。完善并拓展了事故情况通报制度,在传统生产系统电话指挥协调基础上,第一时间将事故情况告知各相关部门,同时开展故障跟踪报送,以便相关部门及时了解信息,带动公司应急系统,对内对外及时响应。

2 情况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供电可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杭州作为浙江省的政治经济中心,又是文化旅游名城,意外故障停电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很大。而提高事故处置的应急响应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最有效手段。

在深化“三集五大”以来调度监控融合的大环境下,电力调控中心在生产中又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当电网事故发生时将承担电网故障处理中心和信息中心两大职能。不仅要对整个事故处置的过程予以全方位的掌控和安排,了解更多更有效的事故信息,还要承担起对全公司事故进展情况以及对事故后电网的恢复情况预计的通报,提供新闻中心对外信息的依据和客户中心对于用户的意见处理和反馈。

3 完善制度的需要

由于事故发生的突然性和复杂性,调控员事故处理时很难再抽出时间电话通知联系其他不直接参与事故处置的相关单位。为此,要求当值调控员在事故发生后把故障信息简要描述后通过门户网站的群发功能发送至可能需要收集信息的各相关人员,起到调控信息的基本作用。同时这些人员也通过接受短信发现、弥补整个事故处置环节中的问题和不足点,起到事故监督的作用。

信息的与收集应满足以下几项要求:

(1)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除了必要的故障处置联系电话,还需要调控员通过短信将简要事故情况告知各相关部门,以便各职能部门掌握第一手的故障信息。尤其是辅助提供新闻中心对外信息的依据以及客户中心对用户的意见处理和反馈。

(2)在通知各级人员之后,调控员初步分析事故。可以通过kVM、故障录波器联网系统、视频监控、图像监控、输变电在线监测等集中监控的辅助手段对事故进行初步判断。然后短信报送至分管各专业的技术骨干,由其提出相应的技术指导意见供调控员参考,并且为运维及抢修人员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从而加快应急处置的速度。

(3)在事故处置过程中,调控员对整个事故处置的进展和处置情况进行跟踪报送,以便这些部门做出正确、有效、快速的抢修决策,尽快恢复故障设备,保障用户供电服务。同时为党群部、营销部等职能机构的应急响应工作提供最快的信息更新和情况预估。

(4)对于接收短信报送的人员,需要对故障处置情况有足够的了解,对于处置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馈并予以提醒和指正。

为此,我公司完善并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事故短信报送制度”规范此类要求。

4 制度主要流程

事故短信报送制度的群组分类和基本流程:

(1)事故发生后,当值调控员因立即查看并核对事故信号,确认事故发生后电网的运行情况。应迅速查明以下事故基本情况,包括:跳闸设备、失电范围、下送变电站备自投及其他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情况。

(2)第一时间确认事故基本情况后,当值调控员立即发送事故短信,发送事故短信的时间应于事故发生5 min内由企业门户网站发送。

(3)把短信发送的基本群组分为3类:

①对于线路故障或开关误跳等情况未造成严重故障或失电者,发送各相关生产单位专职及领导、安监部及公司分管直属领导。

此类事故短信应包含以下内容:故障跳闸时间、故障变电站名称、跳闸设备、相关变电站备自投动作情况、有条件者说明线路重合闸及其他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情况。

上述短信事故后第一时间发送一次,经过操作恢复运行方式的再将情况发送一次;如有重要情况的视处理阶段通过短信更新事故情况,事故进展情况以现场正式汇报为准。短信应包含以下内容:恢复时间、变电站名称、恢复设备、处理基本情况,电网方式是否恢复正常。

②对于主变或母线故障等严重故障,但未造成失电情况者,发送各相关生产单位专职及领导、党群部、安监部、办公室及公司分管直属领导。

此类事故短信应包含以下内容:故障跳闸时间、故障变电站名称、跳闸设备、相关变电站备自投动作情况、有条件者说明继电保护及其它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情况。

上述短信事故后第一时间发送一次,如有重要情况的视处理阶段通过短信更新事故情况,事故进展情况以现场正式汇报为准。

事故处理全部结束恢复后或者应越级跳闸引起的于故障隔离其余设备均恢复后再将情况发送一次。短信应包含以下内容:恢复时间、变电站名称、恢复设备、处理基本情况,电网方式是否恢复正常。

③对于设备故障,造成失电情况者,发送各相关生产单位专职及领导、党群部、营销部、安监部、办公室及公司各级领导。

该类事故短信应包含以下内容:故障跳闸时间、故障变电站名称、跳闸设备、失电范围、相关变电站备自投动作情况。

上述短信事故后第一时间发送一次,如有重要情况的视处理阶段通过短信更新事故情况,事故进展情况以现场正式汇报为准。单一事故于处理全部结束恢复后再将情况发送一次。短信应包含以下内容:恢复时间、变电站名称、恢复设备、处理基本情况,失电负荷是否送出,电网是否恢复正常。

(4)注:大型事故于处理每告一段落,部分停电用户恢复后均发送一次,失电负荷全部送出后注明该情况。

5 考核

公司将短信报送时间指标纳入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事故发生后,当值调控员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人员。同时事故短信报送要求在5 min之内通过企业门户系统各相关人员,电话通知并确保至少1名变电站网格化工作人员了解基本情况;后续事故进展情况也要求在处置告一段落后的第一时间报送。

6 展望

今后杭州供电公司将继续推进科学管理,采用各种专业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在管理上组织的各类专业技能和规定的培训,提高应急人员工作的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制定更高更有意义的标准;技术上不断创新和改进原有设备,全方位继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 沈毅君,诸吉祥.谈调控融合下电网事故处理[J].华中电力,2014(10).

名人故事大全篇6

内容提要: 我国刑法学界对相对刑事责任人应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和罪名与犯罪行为产生较为激烈的争论, 导致这种争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刑法条文规定的不明确以及不严密造成的。对刑法典第17条第2款的解释和适用, 应遵行行为+罪名的限定方式, 即17条第2款的规定虽是八种犯罪行为,但在确定罪名时, 必须以立法所体现出的八个罪名为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立法缺陷的分析, 提出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重构思路。 

一、刑法典第17条第2款的学理解读

    刑法典第17条第2款是关于已满14至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特定犯罪如何适用法律的规定,即学理和司法实务界所指称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属于未成年人的一部分, 而17条第2款是关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实施何种行为构成犯罪的规定, 即入罪的规定。我国刑事政策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保护性、教育性的基本理念, 理当在对17条第2款进行刑法解释时限制或降低入罪的可能性, 即便构成犯罪, 鉴于未成年人的可塑性,可以通过犯罪非刑罚化的途径解决。但事与愿违, 实际有权的刑法解释及具有刑法适用指导性的法律文件却恰恰与刑事政策的保护实施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的理念相对立。正本清源, 实有必要从学理解释的角度还原刑事政策意旨下的刑法典第17条第2款的关于紧缩未成年人构成犯罪进而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的立法目的, 从根本上体现刑事政策的以教育为主、以惩罚为辅的精神。WwW.133229.Com

    (一) 关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范围的限定

    无论刑事社会学派如何强调以行为人为中心, 但刑法对行为人的否定性评价是从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入手的, 这是客观事实上升为法律事实的规律性; 虽然对刑事古典学派一直坚守的“无犯罪行为无刑罚”的教条应予以反思, 但行为在犯罪成立中的核心地位不能动摇。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应对自己所实施的何种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自然是问题的核心, 但根据第17条第2款的规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按照国民正常认知方式来理解“犯⋯⋯罪的”表述方式, 结论是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所实施的行为必须符合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爆炸罪、投毒罪的构成要件, 才应当负刑事责任, 即是关于8个个罪罪名的规定, 即未成年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是八个罪名所直接包含的危害行为, 未成年人间接性地触犯八个罪名的行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不无疑问, 犯罪行为隐退到罪名的背后。而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虽没有直接触及这八个罪名, 但却可以间接地触犯这八个罪名的适例在现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 对此如何定夺争议颇大。刑事政策指导下的立法旨在限制、压缩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 所以从罪名入手加以限缩, 而现实案件却呼唤对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的扩大。针对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2002年7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了《关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的答复意见》, 指出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这八种犯罪, “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 可称为“行为说”。紧随其后, 200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有关问题的答复》, 确认了行为说, 其规定: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了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行为, ⋯⋯”, 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以外的行为, ⋯⋯”。由此, 行为说代替了罪名说, 成为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主流观点和裁判依据, 并影响到刑法典第269条的立法规定和实务适用。

    显见, 要将刑事政策对未成年人犯罪所确定的以教育为主、以惩罚为辅的精神一而贯之的话, 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以罪名说为框定标准是恰当的, 它虽有放纵犯罪的可能, 但这一由立法漏洞所导致的后果只能由国家自身来承担而不能转嫁给行为人, 特别是行为人是未成年人时, 这种转嫁更是破坏了刑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但事实是, 前述司法解释中的内容证明罪名说已完全由行为说所代替, 这种转变的法律依据显属苍白无力, 一是行为说代替罪名说的依据就是2002年7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答复意见》。全国人大法工委既不是全国立法机关, 也不是法定的立法解释主体, 《答复》的性质为何是疑点之一; 二是司法解释是具有裁判性规范的性质,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作为有权司法解释主体, 既是制定者又是适用者, 为防止司法解释的恣意出击, 为缩小国家刑事法律规范与国民认知和适应性的张力, 它们所产生的司法解释必须是在立法意旨范围内, 即必须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由此观之, 行为说代替罪名说有违罪刑法定原则之嫌, 此为疑点之二; 三是退一步讲, 即便抛开前述两个疑点而不论, 行为说代替罪名说仍存在一个无法回避的前置性问题, 即17条第2款的立法目的定位。刑法典第17条第2款的立法目的来源于立法决策, 而立法决策决定于具有价值判断属性的刑事政策。前已揭示, 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一贯坚持保护、教育的基调, 所以,17条第2款的立法目的就是通过限制、缩小未成年人构成犯罪的范围, 限制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触犯罪名的数量, 或者虽构成犯罪而通过法定从轻处罚、免除处罚或非刑罚化达到保护、教育的目的。立足于此立法目的, 在立法没有修订的前提下, 为防止行为说扩张未成年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 实有必要从未成年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构成的司法罪名上加以限定, 而这一限定奢望通过目前的刑事立法规定和司法解释是无法实现的, 唯一的途径是通过学理解释的主张,__ 采取行为+罪名的限定方式, 体现了刑事政策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保护的理念。

    (二) 关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犯罪行为所触犯罪名的限定

    行为+罪名的限定方式是指刑法典第17条第2款所设定的是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具体样态及具体样态所触犯的具体罪名。行为具体样态包括故意杀人行为、故意伤害行为、强奸行为、抢劫行为、贩卖毒品、放火行为、爆炸行为和投毒行为, 而这八种行为既可以是这八个罪名成立所要求必备的、直接对应的危害行为, 如故意杀人罪中的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也可以是刑法典第17条第2款以外的行为的附随行为, 如在实施非法拘禁行为时使用杀人或重伤害的暴力行为。若是前者, 则触犯的罪名就是八个罪名之一, 即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故意剥夺他人的生命的行为, 则触犯了故意杀人罪的罪名; 若是后者, 则出现了罪名认定上的障碍和冲突: 按照200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答复》的规定,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了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行为, 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其罪名应当根据所触犯的刑法分则具体条文认定”, 意味着附随行为不能单独构罪, 只能以主行为触犯的罪名来进行认定, 若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在实施非法拘禁行为时使用杀人或重伤害的暴力行为, 而暴力行为本身不能单独构罪, 对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应认定为非法拘禁罪, 同理, 对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绑架后杀害被绑架者的, 结论自然是“其罪名应当认定为绑架罪”, 如此推定,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因实施刑法典第17条第2款所规定的行为而触犯的罪名数量已远远超出了立法所设定的八个罪名。推而广之,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可能触犯的罪名与完全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可能触犯的罪名在数量上和质量是没有太大差异了, 而这一结论与刑法典第17条第2款的立法旨趣是大相径庭的,也与国家所设定的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理念相违背的。与此相左, 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5条规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以外的行为, 如果同时触犯了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 应当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确定罪名, 定罪处罚。”可以看出, 这部司法解释虽然恪守行为说, 但在罪名认定上回归于刑事立法所确立的罪名范围, 即前文所设定的行为+罪名限制方式。就我国目前的刑事立法实际和司法适用条件而言, 这不失为一种理性的解决方式。

    依据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的理念, 经过学理解释的探究, 结论是对刑法典第17条第2款的解释和适用, 应坚守行为+罪名的限定方式, 即17条第2款规定的是八种犯罪行为而不是八个罪名, 但在确定罪名时, 必须以立法所体现出的八个罪名为限。

  

二、我国刑法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立法缺陷

   (一)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立法模式

   世界各国有关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刑事立法, 主要有两种形式:

   1. 第一种: 规定处于该年龄阶段的人, 只要被证明确实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时,行为人才负刑事责任; 否则就不负刑事责任。这种立法方式的特点: ( 1) 法院断定一个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应否负刑事责任, 不是靠法律的规定, 而是靠法官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2) 这种立法方式过分扩大了司法的权限, 容易造成司法的不统一和不协调。这种立法方式把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行为人应否负刑事责任的重大原则问题由司法人员裁决, 过分扩大了司法的权限, 容易造成司法的不统一和不协调, 甚至也给司法工作过分增加了本可避免的困难。

    2. 第二种: 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一些较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在处于该年龄阶段的人对其负刑事责任, 对未列出的犯罪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这种方法方式的特点: 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一些较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如果处于该相对负刑事责任阶段, 就对其行为负刑事责任, 否则就不负刑事责任。法官可以根据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和年龄裁判, 这种规定明确、具体, 因此司法的操作性极强。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2款的规定, 我国采用的是第二种立法模式。

    (二) 我国刑法对相对负刑事责任人的立法规定

    在新刑法颁布施行后, 理论界对相对刑事责任人应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和罪名与犯罪行为产生较为激烈的争论。笔者认为导致这种争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刑法条文规定的不明确以及不周严造成的。因此, 我国刑法对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规定存在实质性的缺陷。

    1.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的刑事责任适用标准

    新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相对于1979年刑法的规定(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人, 犯杀人、重伤、抢劫、放火、盗窃罪或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 更加明确、具体, 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更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由于该条款在用语上有的是以罪名方式表述的, 如贩毒罪; 有的是以行为方式表述的, 如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因此, 理论上和实践中在理解该条款时, 有“罪名标准说”和“行为标准说”两种基本观点。“罪名标准说”认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人只对该条款规定的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情形) 、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爆炸罪、投毒罪(现已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 这8个罪名的犯罪负刑事责任, 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不负刑事责任。“行为标准说”认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人应当对该条款所规定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这8种行为负刑事责任。“罪名标准说”的理由: 第一, 从刑法条文来看, 所谓“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之表述, 其落脚点在于“罪”, 显然, 在这里的“罪”是指罪名而非犯罪行为。第二, 如果将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理解为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人应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范围, 则范围将会非常大且其不确定性将会非常强, 这与罪刑法定原则是背道而驰的, 不符合立法者本意。造成一些学者认为该条款规定应当是8种罪名的原因是立法时立法者考虑不周造成的, 因此, 新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存在缺陷。笔者认为该条款规定是8种犯罪行为。理由: 第一, 符合罪名确定。我国刑法中的罪名只有极少数是立法罪名, 如贪污罪、受贿罪、行贿罪等, 其他则是需要司法机关依照一定的原则(合法性、概括性及科学性)予以具体确定的司法罪名。如果以“罪名”为标准来理解该条款的规定, 那么, 在客观上就承认了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罪名中存在“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罪”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确定罪名的解释相矛盾。2002年3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和199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的罪名的意见》中均没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罪”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只有“故意伤害罪”。第二, 符合法律是调整特定社会关于行为规范的性质和功能。[ 1 ] ( p38)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依据刑法第13条对犯罪概念的规定, 我国刑法所惩处的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危害行为, 不是该行为的罪名, 没有行为就没有犯罪。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对于法律来说, 除了我的行为以外, 我是本不存在的, 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作为犯罪行为名称即罪名是对某种犯罪行为本质特征或主要特征的高度概括, 是立法者和司法者便于识别各种各样的犯罪行为而给它加上的一种符号。第三, 能够解决比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更为严重的犯罪。如果我们认为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是8种罪名, 那么,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人犯了可能比8种罪名以外的更为严重的罪却受不到追究。例如,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绑架行为过程中故意杀人的, 抢劫枪支、弹药及爆炸物的,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造成多人死亡等等,__ 这些犯罪行为比单纯的故意杀死一个人、抢劫人的财物更为严重, 社会危害性更大, 反而不承担刑事责任, 这是有悖法理的。如果追究相对负刑事责任人却违反罪刑法定原则。我们把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作为8种犯罪行为, 通过想像竟合犯理论的更新(后文论述) , 就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第四, 有关部门的答复也认为应当以“犯罪行为”标准来理解该条款。2002年7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答复意见》中明确指出: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八种犯罪, 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对刑法第17条中规定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是指只要故意实施了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后果的, 都应当负刑事责任, 而不是指只是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 才负刑事责任, 绑架撕票的不负刑事责任。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者死亡的行为, 依据刑法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2. 我国刑法对相对负刑事责任人的立法规定缺陷

    第一, 危害程度相近的严重犯罪并未被同等入罪。

    刑法第347条规定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为选择性罪名, 这四种行为均可独立成罪。从其法定刑可以看出, 这几种犯罪行为的法定刑完全相同, 社会危害性也并无多大差异。在刑法修订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对79年刑法第17条第2款“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界定就包括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对这四种罪名是同样对待的。而在刑法修订后, 仅将这四种选择罪名之一的贩卖毒品罪在刑法第17条第2款中加以规定, 而对另外三种性质类似、危害相当的罪名未加以规定。根据新刑法的规定, 笔者认为, 对第17条第2款规定的贩卖毒品罪, 只能作为贩卖的手段所实施的毒品行为这样狭义的理解。不能作为包括走私、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广义的理解。其主要理由是: 根据新刑法第347条的规定, 贩卖毒品只是选择性罪名中的一种犯罪形式, 或者说是选择性罪名中的一个具体罪名。完整的罪名应当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按照我国刑法学的理论和司法实践的做法, 对于行为人只实施了其中一个行为形式的, 根据其行为形式分别定不同的具体罪名, 如只实施了走私毒品行为的, 就定走私毒品罪; 只实施了制造毒品罪的, 就定制造毒品罪。对于分别实施了其中几个行为形式的, 也不数罪并罚, 而选择其中的主要行为定罪, 如分别实施了制造、走私毒品行为的, 可以主要行为定为制造毒品罪。因此, 贩卖毒品犯罪行为不能涵盖走私、运输和制造毒品的犯罪行为。如果硬要将贩卖毒品犯罪行为解释为包括走私、运输和制造毒品的犯罪行为, 是有悖于新刑法第3条所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的。刑法第115条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规定了五个罪,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只对其中的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负刑事责任, 而对另外两种犯罪———决水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却不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 对于危害程度相近的严重犯罪, 有的列入, 有的未列入, 应当说是立法上的缺陷。

    第二, 以犯罪对象决定行为侵害性的严重程度有失偏颇。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抢劫罪是否应当包括刑法第127条第2款规定的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 对于这问题, 学术界观点不一。何秉松教授认为, 刑法第127条第2款规定的抢劫罪中, 其性质比第263条规定的抢劫罪更为严重, 其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更为明显, 因而更易为青少年所认识。因此, 应当把这两种罪都包括在内。有的学者认为抢劫罪与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罪名, 从立法者的本意看,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抢劫罪并不包括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理由: 其一, 判定一个行为人是否构成某一个罪, 不在于其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的大小, 而在于其是否符合有关的犯罪构成。由于抢劫罪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安全与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犯罪对象是公私财产; 而抢劫枪支、弹药、爆炸和罪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诚然, 抢劫罪的社会危害性比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社会危害性小。其二, 从法定刑上看, 刑法第263条规定的抢劫罪中的法定刑起点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而刑法第127条第2款规定的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中的法定刑起点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所以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中的抢劫罪不应包括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否则, 将违悖于刑法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根据此观点, 犯罪对象不同, 刑法第17条第2款列入了性质严重的犯罪, 却忽略了性质更为严重的犯罪, 应当说是立法上的又一个缺陷。

   第三, 对严重的犯罪负刑事责任, 对更为严重的犯罪却不负刑事责任。

   近年来绑架犯罪案件增多, 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但刑法典第17条第2款并未将其纳入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负刑事责任的范围。以致在司法实践中, 对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绑架致人死亡或杀害被绑架人的案件如何处理, 往往处于两难的境地。例如案件: 张某(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因对雇佣其打工的饭店老板任某心存不满, 伺机敲诈报复。遂于1998年6月找到中学生肖某(15周岁) , 经过商议, 二人按计划由肖某把任某10岁的儿子任某某骗至一树林,张某按住任某某的双腿, 肖某掐住任某某脖子, 将任某某杀害。肖某怕任某某没死, 又用石头砸其头部数下, 后二人将尸体掩埋。张某把勒索10万元赎金的敲诈信寄给任某, 张、肖在约定地点拿赎金时被公安机关抓获。检察机关在对张、肖认定犯罪性质时, 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 张某构成绑架罪, 肖某无罪。理由是张、肖二人经过预谋绑架并杀害任某某, 理应构成绑架罪, 但肖某还未满16周岁, 与绑架罪的主体不符, 按照罪刑法定原则, 肖某不能构成犯罪。张某构成绑架罪, 其杀害被绑架人的行为作为加重处罚的情节; 第二种意见认为, 张某构成绑架罪, 肖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理由是肖某的行为完全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 在不能构成绑架罪的情况下, 构成故意杀人罪。[ 2 ] ( p20) 法学界对于此类案件应当如何适用刑法存在较大分歧, 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种观点: 肯定说认为;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绑架并杀害被绑架人的, 应当适用刑法第232条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理由: 其一, 绑架过程中的故意杀人行为完全符合刑法第232条规定的故意杀人罪的构成条件, 认定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并不缺少任何构成事实, 相反舍弃了过剩的绑架部分。其二, 在判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是否负刑事责任时, 首先要将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各种犯罪的构成要件作为大前提, 然后将他们实施的具体行为作为小前提, 再得出是否构成犯罪的结论。当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单独或者共同绑架他人并故意杀害他人时, 司法机关应当将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作为大前提, 然后将这一事实作为小前提, 再得出结论。这样的判断结论必然是成立故意杀人罪, 而且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其三, 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在绑架过程中故意杀人的行为认定故意杀人罪,可能面临这样的问题, 同样的行为, 为什么已满16周岁人实施时认定为绑架罪, 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时认定为故意杀人罪。这是因为, 年龄影响犯罪的认定, 年龄既然影响犯罪与否, 当然也可能影响犯罪的性质。造成上述局面, 是因为对行为的评价范围不同: 即对于已满16周岁的人, 评价了全部行为; 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仅评价了其中的杀人行为,故结论不完全一样。否定说认为;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人质并杀害被绑架人, 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理由是,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绑架并杀害被绑架人的行为属于刑法第239条规定的绑架罪。但是刑法第17条第2款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负刑事责任的范围的规定不包括绑架罪, 所以根据罪刑法定原则, 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3 ] ( p32) 如果按照否定说的观点,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人质并杀害被绑架人, 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那么, 对严重的犯罪负刑事责任, 对更为严重的罪却不负刑事责任。我赞成肯定说, 从刑法理论上看,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绑架杀人尽管在刑法条文上不按绑架罪定性和处罚, 但已经构成犯罪, 按照具体触犯的罪名处罚, 这样, 才能有利于惩罚犯罪, 发挥刑法功能。然而, 造成这样的两种对立的观点, 说明立法上存在严重的缺陷, 需要予以完善。(后文论述) 。尽管上述争论随着2003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答复》而基本归于平息。该答复如下: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了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行为, 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其罪名应当根据所触犯的刑法分则具体条文认定。对于绑架杀害被绑架人的, 其罪名应认定为绑架罪。”但我认为, 该司法解释是值得怀疑的: 其一, 根据1981年6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 最高人民检察院只能就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司法解释, 刑法第17条第2款引发的问题涉及到罪与非罪, 此罪与彼罪。其二, 该解释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单方面作出的, 对人民法院是否有约束力? 如果人民法院不予采纳, 那么, 该解释就没有实际意义。

   三、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负刑事责任的立法完善

    (一) 解决方法

    我们应当在立法精神的指导下,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 根据不同学者的不同观点,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1. 补充立法

   对于危害严重应当为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 但没有加以规定的犯罪, 应当通过补充立法加以解决。例如, 走私、运输、制造毒品罪。

   2. 理论的更新

   即对于想象竟合犯, 应当用更新的、更合理的理论去认识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问题。[ 4 ](p23) 例如, 决水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对于以杀人的故意所实施的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行为, 可以直接按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3. 分割的方法

   有人主张采用分割的方法, 将未列入刑法第17条第2款的其他犯罪中又有列明的八种犯罪危害行为或后果时, 将该危害行为或危害结果分割出来定罪。例如,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实施的绑架行为中有故意杀人行为的, 不以绑架罪定罪, 而以故意杀人罪定罪; 实施强迫卖淫行为中有强奸行为的, 不以强迫卖淫罪定罪, 而以强奸罪定罪。[ 5 ] ( p41)

   4. 法律解释

   对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是犯罪行为还是罪名, 由立法机关作出立法解释, 确定是犯罪行为。例如,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 危险物质罪虽然没有列入刑法第17条第2款, 但是,只要有抢劫行为, 不论对象是什么, 都可追究刑事责任。

   5. 增强概括性规定的方法

   概括性规定, 刑法理论又称之为概然性规定, 是指法律对某问题所作的不是明确而是抽象的规定, 这些规定具有一定的弹性, 允许司法机关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解释。立法模式是“明确部分严重犯罪+概括性规定”。概括性条款为“其他严重危害社会应当判决十年有期徒刑以上的。”

   (二)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负刑事责任的立法完善

   通过上述对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存在缺陷的分析, 为了消除刑法学界对此问题的分歧,笔者针对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予以重构;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犯罪行为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重构的特点: 第一, 明确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是犯罪行为, 能够解决不论是抢劫财物还是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 以抢劫的对象定罪名。如抢劫一般财物, 定抢劫罪; 抢劫枪支, 定抢劫枪支罪。第二, 把与贩卖毒品危害相当的、走私、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行为列入该条款。这种重构解决了刑法学界对一些问题的分歧, 对司法实践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但是, 没有解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致人死亡或伤害被绑架人、以危害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造成多人死亡、强迫他人卖淫中强奸行为等定性问题。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对“想像竟合犯”进行理论更新。想像竟合犯, 是指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犯罪意图, 实施一个危害行为, 而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其特征是:

   1. 主观上出于一个犯罪故意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一个犯罪的意图既可以是故意, 也可以是过失。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这种不同的罪过包括数个内容不同的故意; 也包括数个内容有别的过失, 还包括一个故意和一个过失的结合。

   2. 客观上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一个行为是指16周岁以上的人所实施的, 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的行为可以是两个行为, 但必须其中一个行为是一个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另外一个行为法律规定不负刑事责任。

   3. 一个行为能触犯了数个罪名。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触犯的数个罪名中, 其中至少有一个罪, 法律规定可以负刑事责任, 其它的罪不负刑事责任。想像竟合犯的处罚原则:“从一重罪处断”或“从一负刑事责任的重罪处断”。

   对想像竟合犯理论的更新, 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致人死亡或杀害被绑架人; 决水、破坏交通工具、破坏交通设施、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等致人死亡、非法拘禁行为人在实施非法拘禁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等行为, 可以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在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被拐卖妇女的、强迫他人卖淫中强奸后迫使卖淫的可以以强奸罪定罪处罚。

参考文献:

[1] 刘杰.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之刑事责任适用标准[ j ].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4, (4).

[2] 由龙涛.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绑架杀人定性浅析[ j ]. 法学专论, 2001, (5).

[3] 牟伦祥. 绑架罪条款有疏漏之处[ j ] . 法律与监督, 1999, (3).

名人故事大全篇7

国务院专门成立调查组,严查事故背后原因

搜救工作已结束,78人遇难,5人危重

调查、善后工作全面展开,赔偿标准将不低于每人20万元

3月2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针对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矿“2・22”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发出通报,要求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月22日凌晨2时,山西古交市屯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班入井436人,均被困于井下。消息传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即刻对“矿难”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当晚赶赴事故现场,指导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看望慰问遇难者家属和受伤人员,并宣布成立国务院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调查组。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君、国家安监总局长骆琳亲赴现场指挥救援。

总书记、总理批示:要求采取紧急措施,千方百计抢救被困人员,同时要保障救援人员安全,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经抢险救援,截止22日18时,搜救工作基本结束。

据抢险指挥部介绍,井下被困矿工已经全部找到。当班入井436人中,353人脱离险情,其中有114人仍在医院治疗,已有78人死亡。危重病人26名,经过专家全力救治,21名已经脱离危险,5名仍处于危重。

随即调查、善后工作全面展开,国务院专门成立了此次事故的调查组,严查事故发生原因。78名遇难矿工的家属也都已到达矿区,遗体辨认工作正在进行。山西焦煤屯兰矿承诺将按照国家规定对事故遇难者进行赔偿,赔偿标准将不低于每人20万元。

与此同时,山西焦煤集团已作出决定,免去发生爆炸事故的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屯兰矿矿长、总工程师职务,撤销屯兰矿安全副矿长职务。

名人故事大全篇8

4名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日前,黑龙江省鸡西市城子河区法院对鸡西矿业集团城子河煤矿特大瓦斯爆炸案作出一审宣判,4名事故责任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2002年6月20日8时30分,鸡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城子河煤矿相关人员进入矿井对城子河煤矿进行质量标准化达标验收,在对城子河煤矿西二区145综采队工作面检查验收过程中,于9时45分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24人死亡,2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万元。

此次事故调查组调查报告确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爆源点在城子河煤矿西二采区排水巷距积水面14米的巷道内;瓦斯积聚的原因是西二采区排水巷局部通风机停风42分钟;引爆火源是该掘进工作面没有安装和使用瓦斯—电闭爆,风—电闭锁被短接而不起作用,潜水泵插销开关虚插失爆,工人启动联锁开关送电时产生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杨晓恒(排水巷电工)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158条规定,将排水巷水泵的风—电闭锁甩掉,致使事故发生当日排水巷局部通风机停风,瓦斯积聚超时限,风—电闭锁不能发挥作用,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责任。被告人杨恒山(排水巷施工队队长),对风—电闭锁被短接而不起作用,潜水泵插销开关虚插失爆产生电弧引起瓦斯爆炸负有直接责任。被告人刘俊有(排水巷施工主任),对风—电闭锁被短接而不起作用,潜水泵插销开关虚插失爆产生电弧引起瓦斯爆炸负有直接责任。被告人吕宜增(煤矿通风区监测段段长),对排水巷没有使用瓦斯—电闭锁负主要责任;因微机室监测员未设专职人员,对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中心未能及时发现汇报瓦斯超限、引起瓦斯爆炸负主要责任。

城子河区法院认为上述4名被告人的行为已触犯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之规定,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故判处:杨晓恒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杨恒山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吕宜增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刘俊有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记者从黑龙江省鸡西市城子河区法院了解到:4名被告人均没有提起上诉。

新闻背景:

2003年1至11月份,全国煤矿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49起,死亡1015人,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7起,死亡360人;小煤矿办矿标准低,事故多发,死亡人数占全国煤矿的70%以上;大中型煤矿超能力生产现象时有发生。全国煤矿一年因伤亡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原国有重点煤矿2002年销售收入的5%。

编后余思:不能再要带血的煤

 文 武

每一次煤矿爆炸事故,都会毁灭无辜的生命,都会带来孤苦无告的泪水。

但是,更可怕的是:可能一次次爆炸的同时也会毁灭同情,可能十几亿人口中百十条生命的消失不再会引起震撼。

然而,无论如何,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大国,绝对不可以漠视这样一些数字:我国煤矿每年事故死亡人数5年前是1万人左右,近几年在7000人左右。百万吨死亡率1978年是9.44人,2003年是3.979人,也就是说,上个世纪最后20年,在推动庞大的经济躯体前进的同时,在光明与温暖的背后,有近20万煤矿工人消失在黑暗中。

不知道这些数字是否足以引起震撼!

有人说,玩忽职守者自会受到法律的惩处。但是,消失在黑暗中的生命却不能在判决后重新回归光明。

有人说,没有不爆炸的煤矿。但是,百万吨死亡率曾达113人、曾经被称为“死亡黑三角”的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由于健全和落实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已连续5年没有发生一起煤矿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为零。

在上月19日召开的全国煤炭工业改革与发展大会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显政透露:明年全国煤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要求控制在6250人左右,比2003年减少500人左右。不能说这是一个坏消息,但是,在临近新年一次次煤矿和鞭炮厂的爆炸中,在重庆井喷的灾难中,笔者感到的依然是一种沉重:在生存和发展中,我们还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相关链接:2003年重大伤亡事故

5月21日,云南省丽江地区华坪县永兴煤矿有限公司基佐煤矿发生爆炸,24人死亡

8月18日,山西省左权县辽阳镇河南村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7人,直接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11月14日,江西省丰城矿务局建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48名矿工遇难

11月21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煤炭集团公司二十八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9人

11月22日,河南省汝州市小屯镇联营孙店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2名矿工遇难

7月28日,河北省辛集市郭西烟花爆竹厂发生爆炸,32人死亡

7月31日和8月26日,在福建省闽侯县先后发生了两起鞭炮爆炸事件,共造成27人死亡

名人故事大全篇9

这起“湖北省十多年来发生的最为严重的建筑安全生产事故”中的遇难者大部分来自武汉黄陂区,有四对年龄三十岁左右的夫妻。19人中17人同属一个施工小队,该施工小队中只有一名工人因身体不适当天没有上班,从而幸免于难。

武汉市建委的网站查询显示:“东湖景园”为东湖风景区东湖村的还建房项目,项目建设单位为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东湖村村民委员会。而负责工程具体施工的湖北祥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其官方网站上宣称:公司连续多年荣获“安全零事故单位”荣誉称号,多项工程还获过黄鹤杯奖、优质工程奖和安全文明样板工程奖。

失事电梯坠落后,原本立体箱式的载人吊笼几乎被砸成平面,但电梯登记使用牌依旧完整,电梯过了使用期限一度被认为是造成该事故的主要原因;而核定乘载12人的升降机超载,以及19名工人在操作人员未到岗的情况下自行进入升降机操作,埋下了事故隐患。

顶端数节导轨架和吊笼一起坠落是该事故的一大重要细节。业内人士称,事发施工升降机使用普遍,技术比较成熟,配有防坠安全器、超载保护、断绳保护等多重安全装置,如果导轨架断裂,升降机的多重安全装置就将“使不上力”,那就说明设备安装环节出现重大问题。

据事发现场工人介绍:升降机搭建架不牢,有螺栓甚至未上螺母。因设备安装环节出现纰漏,甚至因为一颗螺栓安装不到位就酿成的惨剧早有先例。2008年10月,福建省宁德霞浦县事故直接原因是因升降机两根连接螺栓紧固螺母脱落,导致运行中的施工升降机在上升时发生倾覆,井架倾倒、吊笼坠落,吊笼内12名工人全部死亡。2008年12月,长沙“上海城”事故的直接原因同样为升降机标准节的两颗螺栓没有按要求安装,造成18人死亡,1人受伤。

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的统计数据更加触目惊心:近年来全国平均每年发生电梯事故40起左右,伤亡40多人,2011年电梯事故上升至57起。在这些电梯事故中,施工电梯事故高发,且危害程度大。

“9.13”事故发生后,湖北住建厅连夜紧急召开会议,立即部署开展本行政管辖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武汉市6000多个建设工地全部停工,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该事件引发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其他省市也相继开展安全督察。

名人故事大全篇10

关键词 安全 防范 事故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79

O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ommon

Accident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LIU Xiang[1], WEN Fang[2]

([1] Fangchenggang City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 Fangchenggang, Guangxi 538001;

[2] Fangchenggang No.5 Middle School, Fangchenggang, Guangxi 538000)

Abstract Under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schools are crowded public places; it is highly centralized place minors. In recent years, school safety accidents, the student suffered heavy casualtie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ampus safety has aroused great attention. This article lists some common incidents of campus security, and proposes appropriat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give school safety administrators provide useful lessons.

Key words security; prevention; accident; measures

在现行条件下,中小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更是未成年人高度集中的地方。但是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认知水平较低,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范能力差,所以安全事故频发,学生伤亡事故数不胜数。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给家长带来了精神和经济上沉重的负担,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中小学校园安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大部分校园安全事故存在着一定的共性问题:学校对校园安全事故不够重视,关注学生安全问题的意识不够强烈,对于学生安全问题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学生安全事故,只要能够做到有效预防,才能把安全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本文主要列举出一些常见的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并针对各种事故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给学校安全工作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1校园踩踏事故及防范措施

案例:1、2013年2月27日,湖北省老河口市某小学发生学生踩踏事件,4名学生死亡,11名学生受伤;2、2014年9月26日,昆明市明通小学发生学生踩踏事件,6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法制晚报》记者统计发现,从2000年起至今的十几年里,媒体报道的踩踏事故至少有15例,140人在事故中丧生。

面对惨痛的踩踏事故,作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者,应该采取一些措施防范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具体如下:

(1)由于一栋教学楼有多层楼房,楼梯通道是学生上下楼的必经之处,学校要对各班行走的楼梯作出明确的规定;(2)全体师生上下楼梯时,一律按照靠右行走的规则,而且要慢慢行走,互相礼让;(3)严禁学生沿着楼梯扶手往下滑行,这样极易造成安全隐患;(4)严禁学生在楼梯上快跑乱窜、搞恶作剧或嬉戏打闹,有时候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5)教育学生,若在上下楼梯时遇到突发事件发生,要沉着冷静,立即止步,不能惊慌失措,大叫大喊、推拥乱挤;(6)上下楼梯如果有突发事件发生,一切人员要服从老师或学生的指挥,老师和学生都有权利和义务组织在场人员疏散;(7)学校要经常检查楼梯的安全隐患,对于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交通安全事故与防范措施

近年来,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以及媒体报道与学校相关的交通事故不胜枚举,学生伤亡事故时有发生,让人触目惊心。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少数学生在上学或放学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注意观察车辆和路况,容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其他原因造成学生伤亡的交通事故也屡见不鲜。学校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非常必要。以下是笔者认为有效的交通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1)教育学生出行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规,做到“安全乘车,安全骑车,安全步行”;(2)教育学生过马路要走人行道,养成“一停二看三通过”的习惯;(3)教育学生不在候车点追逐打闹、四处玩耍,做到文明候车,文明乘车;(4)教育学生坚决不乘坐有安全隐患的车辆;(5)学生集体出行要制定时确保安全,责任到人;(6)定期检查校车是否安全,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坚决停运;(7)邀请交警到校举办交通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3 校园伤害事故及防范措施

学生在课余时间追逐、打闹时由于不注意安全,往往会因为意外造成的伤害;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遵守纪或不正确使用体育器械造成的伤害;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不得力,学生受到校外社会人士造成的侵害;学生为小事摩擦使用武力打架斗殴而造成的伤害等等,校园学生伤害事故时有发生。那么应该如何防范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呢?可以尝试如下方法:

(1)学校必须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制定完善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班主任老师要经常组织班干部开展学生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3)定期邀请法制相关领导到校作法制教育报告,每学期至少一次;(4)定期收缴学生的管制刀具,每月进行一次;(5)教育门卫严格检查登记制度,切实把好学校安全的第一关;(6)选择一个比较典型的暴力伤害案例,讲清暴利伤害带来危害,以期达到对学生警示教育;(7)安排老师在课间值日,在教学楼走廊巡视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该及时处理。

4 溺水伤害事故与防范应急措施

案例:2014年4月24日下午,云南通海县秀山镇某小学6名六年级学生溺水身亡;2014年5月30日,湖南韶山两名初中女生青沟里水库溺水身亡;2014年5月31日下午放学后,四川广元市某小学4名(3女1男)小学生溺水身亡。这些沉痛的教训时刻告诫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防止溺水伤害事故的悲剧发生。以下是预防预防溺水事故发生的五个措施:

(1)利用班会课、国旗下讲话、集会等场合,经常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教育;(2)严禁学生私自结伴下水游泳,要求学生做到游泳“四不去”,即未经家长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陌生水域不去;(3)教育学生不在冰面上玩耍,以免浮冰破裂发生溺水事故;(4)教育学生发现有人溺水时呼唤成人施救,不做力不能及的抢救,以免造成更多、更大的伤害;(5)教育学生发现有人溺水时,应该学会冷静,并及时拨打电话,找成人施救。

5 消防安全事故及防范措施

校园火灾事件是除校园踩踏、溺水事故、暴力事故的又一校园安全隐患。中小学生缺乏消防安全知识,部分供电线路老化和设施设备残旧,但由于学校存在侥幸心理,对于这些老旧设备仍然凑合使用;此外,消防器材不足,楼房过道设计不符合消防规定,学校对消防安全工作管理措施松懈,如学生随便使用电器、煤气及蜡烛等易燃、易爆物品等等,致使校园火灾事故极易发生。采取有效措施把校园火灾防范于未然,是学校安全工作管理者的又一职责。

(1)健全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机构,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聘请校外消防辅导员,安排专职人员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做好记录;(2)经常排查校园消防安全隐患,发现隐患要及时消除;(3)定期邀请消防大队官兵来学校作119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灭火器;(4)教育学生一旦发现火情,要有秩序地疏散,严禁拥挤踩踏造成人员伤害;(5)严禁学生在宿舍内使用明火,严禁学生将易燃易爆物品带进宿舍;(6)配足配齐灭火器和应急照明灯、逃生标志,经常检查消防器材,及时更换过时和残旧的消防器材;(7)每年至少进行1次火灾逃生自救技能演练,教会学生在火情发生时如何自救;(8)让学生牢记火警电话119,发现火情立即报警。

6 中毒伤害事故及防范应急措施

案例:据媒体公开报道,2011年4月22日上午7点左右,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某小学发生一起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达251人。2014年9月1日至4日,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湖南株洲醴陵市某中学58名学生食物中毒,江苏徐州丰县26名中学生食物中毒,海南文昌一幼儿园65名学生集体呕吐,疑似感染急性胃肠炎。2014年12月,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一名中学生在家洗澡煤气中毒身亡。

由此可见,作为学校管理者,预防学生食物中毒和煤气中毒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容忽视,一定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中毒事故发生。

(1)健全食品卫生管理机构,明确职责,责任落实到人,食堂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要上墙;(2)食品卫生、食品采购、食品验收、食品熟加工、食品留样、蔬菜浸泡、消毒工作、锅炉等每个环节,必须要有专人负责;(3)经常向学生宣传预防食物中毒方面的知识;(4)经常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教育;(5)教育学生不要购买零售摊点,特别是流动摊点出售的“三无”食品;(6)学校领导经常深入食堂检查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宿舍用煤炉取暖要安装烟囱弯头,使用煤气热水器要注意安全,防止煤气中毒;(8)教育学生防止农药中毒和农药污染物中毒。

校园安全事故还有很多,本文仅列举了六种常见的校园安全事故,并针对每种事故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希望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者有所借鉴。家长把学生托付到学校读书后,学校除了传授知识、教书育人之外,还应该始终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放到心上,坚决预防任何校园踩踏、交通安全、校园安全、溺水伤害、消费安全、中毒伤害等关于学生安全的事故发生。因此,安全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制定安全工作制度和实施细则,与全体师生签订安全责任状,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经常排查学校安全隐患,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