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家乡的古诗十篇

时间:2023-03-22 04:37:45

思念家乡的古诗

思念家乡的古诗篇1

2、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3、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李白《郢门秋怀》

4、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5、水涵空,山照市。——苏轼《更漏子·送孙巨源》

6、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戎昱《桂州腊夜》

7、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郑燮《满江红·思家》

思念家乡的古诗篇2

古代的文人们还有爱喝酒的毛病,而且他们一喝了酒就借着酒劲便开始发牢骚。当然有时候也不全是牢骚,发发感慨、表表情感也是常有的事。发感慨大多是对现实不满、对朝廷不重视自己不满、对自己没有当上官不满;表达感情的主要内容是思乡,因此思乡的作品就成了他们表达感情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思乡的作品占有很大有部分。说来也怪,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写过思乡的作品,这就无论他们的名气大与小、修养高与低、人品好与坏、离家时间的长与短,在这方面却是一致的。比如唐代大文豪李白写的明白如话,朗朗上口、妇孺皆知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由于李白一生中大量的时间都是在外飘泊,对于思乡的感受就更加深切,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思乡诗占有很大的部分,其中有一首也很著名,题目叫做《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代的风流才子崔颢为了表达思乡的情感,曾经写过一首《黄鹤楼》,据说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连李白来到黄鹤楼看了此诗都为之赞叹,发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此诗淳朴生动、一如口语: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是年年轻轻的就离开家乡,他也曾写过不少思乡的诗,其中一首叫做《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著名宰相王安石也曾写过一些思乡的诗,其中的一首最为著名,题目叫做《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元代的大戏剧家马致远也曾写过不少思乡的作品,其中一首小令最为人们津津乐道,这首小令的题目叫做《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唐代被称为诗圣的杜甫生活在动乱的年代,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独特的生活经历,加上他才思敏捷,写诗写得就多,因此他的思乡诗也就不少,其中有一首叫做《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还有一首思乡诗,写得浅显易懂、明白如话,且感情丰富,题目叫做《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也写过一些思乡诗,有一首写得生动感人,非常有名,题目叫做《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大概是和汉族的文人接触得久了受了感染的缘故,纳兰性德写的思乡的作品也不少,其中有一首叫做《长相思》,写得也很有趣: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少年时期常常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这些作品,自然常常被诗中的情绪所感动。那些怀古诗用委婉隐蔽的手法、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存为题材,借咏叹历史、怀念古迹来感慨兴衰、寄托哀思,从而达到托古讽今、显示志向的目的。诗人们怀古是假,讽今才是他们的本义。

思乡的作品描述的是客居他乡的游子们的漂泊、凄凉、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可以说,不管你有没有文化、会不会作诗,只要是离开家乡漂泊在外的人,这种心情都是有的,只是有的人写出来了,有的人没有写出来。

感动之余,又对古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绪很不理解。既然你思念家乡的情结那么急迫,既然你思念亲人的情绪那么殷切,为什么不回到家乡看一看呢,为什么不和亲人见一见呢,或者回来以后就再也不出去漂泊了,或者压根儿就不要外出,那不省得你成天地喊着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了嘛。

李白的家乡太远,回去一趟不容易;杜甫处于战乱的年代,想回去但是因为兵荒马乱回不去,这可以理解。而其他的诗人也作思乡诗就不好理解了,比如崔颢,他的老家在现在的河南开封,而他写《黄鹤楼》的时候是在湖北武汉,可以说离他的故乡并不是太远,那他为什么不回去呢。还有白居易,他的老家在现在陕西的渭南市,后来又迁到河南郑州,他写《邯郸冬至夜思家》的时候他正在河北邯郸,邯郸离郑州就更近了,那他为什么不回去呢。还有李商隐,他的家也在河南郑州,他写《夜雨寄北》的时候是在巴山,那他为什么不回去呢。还有王安石,他的老家在今天的江西抚州,虽然他离老家远了点,但是王安石是当朝宰相,想回老家看看自然不是什么难事,那他为什么不回去呢。……

我曾经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老师,结果老师只注重解说诗词,对于这个问题也不很明白,起码我认为老师的解答缺乏说服力。

十几岁以后,为了谋生,我也到外地去漂泊,这才慢慢地明白了古代的文人们的心情,这才明白了古代的文人们成天价喊着思乡思乡、而不回家的原因了。

因为家乡的贫困,年轻的时候,我必须要到异地去谋生,而不能永远地困守在家乡的贫困中。古代的文人们同我一样,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也要到异地去寻找一个发展的机会。所不同的就是我到外地是为了谋生,而古代的文人们外出是为了寻找发展的机会、实现他们的政治抱负,而很少是为了谋生。

思乡是他们某些作品的主题,实现政治抱负则是他们另一些作品的主题,因而表现文人政治抱负的作品也是数不胜数。比如三国时期的大政治家、大文学家曹操就曾写过一些表达政治抱负的作品,其中有一首叫做《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表现政治抱负的作品,唐代诗仙李白写得更多,较为著名的有《行路难》(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诗仙李白还写过不少表达政治抱负的诗,其中有一首《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唐代诗圣杜甫也写过很多怀古诗,其中一首叫做《望月》: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还有北宋的大文豪坡也写过不少怀古诗,其中有一首叫做《念奴娇・赤壁怀古》,实际上表达了坡的政治抱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南宋词人辛弃疾有一首词,题目叫做《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所表现的也是作者的远大志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还写过一些表达政治抱负的作品,他曾写过一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思念家乡的古诗篇3

论文摘要:游子诗在古代诗歌中数量不少,由于社会形态的不同,表现手法的各并,价值观念的更新,导致诗歌中的思念主体有所不同。《诗经》所处落后的农耕社会,思念的主体是故土和父母,因较少受礼教的影响,风格直朴坦率《古诗十九首》所处私有制社会,思念的主体则是妻子和家庭,因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其风格婉转温丽。

《诗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除少数作品为当时统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所写的以外,大多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民歌。其中有不少是游子和思妇之诗。《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估计《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大概不出于东汉后期数十年之间,即至早当在顺帝末年,至晚亦在献帝以前(约公元140-190)。

同是游子和思妇之诗,但思念的主体、表达方式及诗歌的风格也各有所不同。

游子思乡作品在《诗经》中较多,思妇闺怨之诗就更多了,这时期作品的思念对象主要是家乡故土和自己的父母,体现了落后的农耕社会中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如《卫风·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政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这是一个宋国的游子在卫国所唱的思乡曲。黄河虽然很宽,但在游子的眼里,只用一片苇叶便能渡过河去;故乡宋城虽然远隔大河,但在游子的眼里,只要踮起脚就能看得见。可见游子渴望回家的迫切心情。

如《小雅·黄鸟》(第一章):

黄乌黄鸟,无集于敷,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较。言旋言归,复我邦族。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言旋言归,复我诸兄。

黄乌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泰。此邦之人,不可与处。言旋言归,复我诸父。

朱熹说:"宣王之末,民有失所者,意它国可居也,及其至彼,则又不若故乡焉,故思而欲归"。全诗怀念的还是故乡、兄弟和父母。

《桧风·匪风》写游子经年累月地流徙四方,出入风尘,受惊磨难。偶见车马驰骋于大路之上,不禁唤起万般乡愁,希望有人带给自己家人一封家书。最后终于喊出"谁将西归?怀之好音"的祈盼。朱熹说:"谁将西归乎?有则我愿慰之以好音。以见思之之甚"。

《邶风·击鼓》是一首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征夫控诉。诗的第四章写自己对妻子的无限思念:"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朱熹说:"从役者念其室家,因言始为室家之时,期以死生契阔,不相忘弃,又相与执手,而期以偕老也"。

《陈风·月出》是写游子在月下怀念爱人的诗所寄托的是月夜幽思。对那"佼人"情态的咏叹,乃为忆念之词。景物依旧,伊人渺渺,触景伤情,发而为歌。

《唐风·鸨羽》是一首征人思念自己父母的诗歌。诗中讲由于自己长期在外,家中的田园荒芜了,父母生活没有着落,面临着饿死的危险。他瞻前顾后,无可奈何,痛苦地呼喊着老天,无休止的徭役给他带来了悲惨与不幸。朱熹在《诗经集传》中说:"民从征役而不得养其父母,故作此诗"。

从以上反映的内容看,尽管有思念故土、兄弟、父母和妻子之别,但诗歌风格基本上是一致的,有真挚感情的流露,有愤怒心声的倾吐,有对手足亲情的贪恋,有对长辈父老的思念。总之,表达的是实实在在的感情。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缠绵的感伤。一切都显得朴实无华,但又真实可信。

《古诗十九首》是一组形式成熟的抒情诗,沈德潜将它的内容归纳为"逐臣弃妇,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四类,L4其中游子思妇为内容的诗几乎占十九首的二分之一。十九首诗歌的作者绝大多数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他们身在他乡,胸怀故土,心系家园,每个人都有无法消释的思乡情结。他们和《诗经》的作者不同,大都是属于中小地主阶级的文人,为了寻求出路,不得不远离家乡,奔走权门,或游京师,或谒州郡,以博一官半职他们长期出外,家属不能同往,彼此之间就不能没有伤离忧别的情绪。这对思妇来说,就会有"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的叹息;对游子来说,就会产生"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和"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的感慨。和

《诗经》的游子诗有所不同,《古诗十九首》的思乡焦点则集中在妻子身上,思乡和怀内密不可分,乡情和男女恋情是融汇在一起的,体现了这一时期封建社会士人的仕途意识、经济意识和价值观念。

如《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这首诗写一个久客思家不能成寐的游子,对着照射罗帏的皎皎月光,愈加触动了他对远在家乡的妻子愁绪言。通篇只起头二句是写景,以下全是写情,而月明如昼的景色悉在其中,那个"忧愁不能寐"的主人公的全部形象都被浸在月光之中照得格外鲜明。天涯芳草,他乡明月,都没有给游子带来心灵的慰藉,相反,倒是激发起难以遏制的思乡怀内之情。

游子思乡,在以往的史传作品中,人们经常见到的是富贵以后流露的乡情,衣锦还乡的热烈场面《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多是失意士子,他们在穷困潦倒之际所弹奏的思乡曲,语悴情悲,充满天涯沦落人的凄楚,引来的是同情和怜悯。

即使是思妇诗,"这些诗的作者未必都是女性,大部分可能是游子揣摩思妇心理而作,但都写得情态逼真,如同出于思妇之手"。

如《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风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首诗写的是思妇对丈夫久别不归的思念和怨怅,一首千古传颂的抒情杰作。诗的前六句回忆离别的往事,突出"生离"的哀苦,这是全诗的主题。诗的后十句通过女子的衰老、消瘦、衣带渐宽的自我情态描写,倾诉出难以排解的相思之情,这是全诗的浓情部分。以上所举诗歌,尽管同是游子诗,但与《诗经》中的游子诗在风格上却大为不同。已没有《诗经》中主人公发自内心的质朴的感情披露,作者运用了比喻、象征、夸张等艺术手段,使诗歌更有文彩,更显得个性张扬。总之,诗歌的风格正发生着微妙的嬗变。从《诗经》的四言到《古诗十九首》的五言,一字之差,却改变了诗的节拍,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容量;且语式变化,词汇选择也有了更大的自由。又加上文人模仿过程中进一步的加工和完善,最终发展为一种有固定格式的新诗。

《诗经》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强烈关注,充满忧患意识和干预政治的熟情。国风中的作品,更多针对战争徭役、婚姻恋爱等生活抒发诗人的真实感受,在对这些生活侧面的具体描述中,表现了诗人真挚的情感、鲜明的个性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总之,《诗经》牢笼千载,衣披后世,不愧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

思念家乡的古诗篇4

[关键词]古诗教学;揭题导入;意境感悟;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3-0043-01

古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小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分析理解能力等都不是很高,这造成他们在理解古诗时会感到困难。古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教师有义务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古诗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采用生活化的方式教学古诗,能让学生喜欢古诗,有效地提高古诗教学的效率。

一、揭题导入生活化

古诗是诗人抒感的一种艺术手段。每首古诗都有它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些古诗从题目中就能发现它要表达的情感。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从题目进行分析,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古诗进行理解感悟。揭题导入生活化,不仅有助于完成接下来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使他们对古诗的理解更加深刻。

比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时,我先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孤身漂泊于长安时写下的,表达作者的相思之情。接下来,我联系生活实际对此进行分析。由于阅历尚浅,学生对“相思”这个词并没有太大的感受。为了激活学生的内在情感,我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一段时间特别地想家,思念自己的亲人呢?”这时有个学生受到了启发,他说道:“爸爸因为出差经常不在家,只有我和妈妈。那个时候特别想要一家人团聚,那种感觉应该就是思念吧。”这样引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和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更能体会到作者的那种思念亲人的情感,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揭题导入生活化,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而且能轻松地引入正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意境感悟生活化

分析古诗的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情感时,也可以利用生活化的语言对古诗中的字、词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感悟,逐步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

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我说道:“过节应该是开心的,可是作者为什么不开心呢?”学生回答说,作者不在家乡,思念远方的亲人,所以感到很孤独,就开心不起来。我继续问:“作者思念亲人的程度是怎样的呢?能从诗中找出来吗?”学生说,一个“倍”字体现出了作者的那种极度的思念之情。接下来,我又问:“哪里又能体现作者的孤独呢?”有一个学生答道:“‘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独’‘异乡’ ‘异客’都说明了作者漂泊在外,十分孤独的境况。”

为了使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我开始联系生活实际去引导学生。我说道:“同学们已经了解到过重阳节时,作者独在异乡时的感受,那你们有过过节时,‘倍思亲’的经历吗?”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有一年因为爸爸妈妈不在家,于是过年的时候我在亲戚家过的。平时没什么感受,但那一刻,我是真的思念自己的爸爸妈妈,真想和他们在一起。”接下来,我又对“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诗进行了分析,让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精妙之处。同时,联系实际,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不能同爸爸妈妈过节,其实在同一r刻父母也是十分地思念自己的孩子。此时此刻,学生对诗人那种思乡之情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三、主题引领生活化

每首古诗都表现一个鲜明的主题。把握好诗歌的主题,等于对诗歌已经理解了一半。可实际上,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把握能力并不强。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一个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让不容易理解的诗句变得具体生动,提高学生对古诗主题的把握能力。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以描写庐山瀑布为主题的诗。多数学生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没有直观的感受。为了让学生对诗中描写的画面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我说道:“同学们,你们有人去过庐山吗?看到过庐山瀑布吗?”这时,有几个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为大家简单地描绘了自己所见到的画面。接下来,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庐山瀑布一些图片和视频,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利用富有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的情感就能得到激发,他们就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所要表达的主题。

思念家乡的古诗篇5

关键词: 思乡诗 乡国情怀 产生根源

伟大诗人屈原曾经说:“悲莫悲兮生别离。”在古代,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与亲友远别。但“悲苦的心灵易于做诗”,“生别离”成了思乡诗产生的契机。上至商周,下至清末,“思乡”是永恒的主题,它几乎存在于每一位诗人的创作中。那么,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乡国情怀如此浓重的根源是什么呢?

一、文化根源

1.农耕社会,安土重迁。

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使得中国人安土重迁,故土难离,离开故土也要衣锦还乡、落叶归根。所以,滞留他乡往往会觉得不稳定和无着落,而对故土、对以往生活的忆念便成为一种心灵的慰藉,成为灵魂寄托之所在。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月是故乡明”为什么会赢得一代代炎黄子孙的喜爱?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为何偏要说故乡的月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为何偏要说得不容置疑?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并不使人觉得不合情理,这大概是因为它切合了人们那化不开的乡土之情。

2.注重亲情,年节团聚。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宗祠的传统,自身的命脉和宗亲远源相续,超越时空,“家”如同一只无形的巨手始终归拢着中国传统的长幼亲情。无论走多远,家永远是最温暖的归处,亲人永远是思念的源泉。中国人重亲情,所以更在乎团圆,逢年过节,家人团坐,叙叙奔波劳碌之苦,忆念往昔美好时光,家族亲情在年节的聚谈中得到延续。而此时游子若滞留他乡,孤灯相伴,形影相吊,“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或是“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孤独寂寞便油然心生。王维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倍”字,道出了游子佳节之日强烈的乡思情。

二、社会根源

1.交通不便,通讯不便。

现代社会,便利的交通工具、先进的通讯设备已将人类联接为一个整体,遥远的距离,早已不是阻碍人们交流的障碍,但在古代,在靠人力和畜力去挑战距离的漫长时期,在通讯只能靠鸿雁、驿使传书的时代,一旦离乡,长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递?在无数个节日或月圆的晚上,漂泊游子怎能抑制无边的思念?这应该是思乡诗如此之多、如此动人的最重要的原因。《菩萨蛮》:“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一定能让有离乡体验的人心生无限怅惘。

2.宦游漂泊,羁旅怀乡。

我国古代以“治国平天下”为理想的文人,为了追求功名、建功立业,往往抛妻别友,赶赴京城谋职。而一旦踏上仕途便身不由己,或滞留京城,或远赴任所,还有相当一部分文人被贬谪至尚未开化的蛮荒之地。身居举目无亲之所,无人慰藉,呼天不应,叫地不灵,这些痛苦境遇,常常会使诗人涌起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本欲为平叛效力,却被困长安,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读这首诗,只有联系诗人穷愁潦倒、壮志难酬却又执着地奔走于家国之路的一生,才能理解其中的苦味。

3.战乱频仍,征人思乡。

人类社会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走向文明的,自从有了人类,就没有停止过战争,改朝换代、外敌入侵、内乱爆发,不管战争原因如何,对于战士们或战乱中逃难的人民来说,他们首先要面对的是两种残酷的现实:一种是与亲人、家乡的远别,另一种是最终的流血与死亡。而当这愁思和恐惧同时占据他们的思想时,他们对亲人和家乡的怀念也就分外强烈,因为这时的家乡对他们来说不仅意味着团圆和温暖,而且意味着人类最为基本的需求――和平与安全。即使在和平时期,战士也要长年戍守边防,青壮离别,战士戍楼空望月,家中红妆守空帏,相思可想而知。高适的《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写尽了征人思妇的悲愁。

思乡的产生源于离乡,而离乡却是人走向更为广阔的未来的不得不为的选择,我们总有那么多为了前途而继续追求的理由,更何况人生还有那么多被迫离乡的无奈。所以无论今人还是古人,思乡也许是永远不可能痊愈的病症,因为对乡土的眷恋,对故园的深情,早已深深植根于华夏儿女的骨髓之中。无论我们走多远,无论时空如何变迁,故园将是我们永远的依恋。

参考文献:

思念家乡的古诗篇6

思想怀人类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以下几种:

一、寓情于景

“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为了情感表达的需要,常借助景物来抒发内心的乡思之情。

寓情于景: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词中所写的景物有“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景中,有一个长年在外、浪迹天涯、居无定所、伤心欲绝的人,他是死水一潭,这里的景与情很好地交融到了一起。

二、以乐景写哀情

《诗经・小雅・采薇》最后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杨柳,春色美好让人沉醉,但主人公却要远征,本来就有依依不舍之情,但是面对这样美的景色更能传达出他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的心情,这句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杜甫的《绝句》中也用了这种手法:“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助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

三、对写法(虚实结合)

思念家乡的古诗篇7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时,很多教师基本上就是按照“语言一形象(意象、意境)一思想(包括感情、观点态度)一技巧”按部就班地加以复习,辅之以大量的诗歌鉴赏练习加以巩固。笔者之前也是这么做的,但复习之后学生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心惊:“老师,没专题复习前我还能做题,也还能拿到五六分,但经过专题复习之后,我发现自己拿到诗歌鉴赏题后不知怎么做题了,得分不升反降!”这种整体上的复习固然是必要的,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究竟提高了多少?有没有更有效的提升学生鉴赏诗歌能力的方法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和实践,我总结出这样一种复习方式:先从宏观上整体把握诗歌鉴赏的要点,逐一加以复习,并要求学生记住相关的鉴赏方法和鉴赏术语,然后再按不同题材分专题进行复习。这样之后,我发现学生在独立面对古代诗歌鉴赏题时有了抓手,得分也有所提高。

第一步,整体把握,熟悉诗歌鉴赏要点。鉴赏诗歌主要从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人手,这一阶段尤其要注意要求学生熟知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及其含义,这将有助于快速读懂诗歌。另外要要求学生熟悉各种表达技巧,包括诗歌运用的修辞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掌握它们各自的具体内容。这一阶段,教者要求学生对必修教材和选读课本中的古代诗词进行回顾,在复习时结合教材内容巩固这些知识,这样就避免了枯燥乏味,学生对这一阶段的复习也就不会厌倦了。

有了这一阶段的铺垫,学生对诗歌鉴赏有了初步的宏观认识,这就为下一步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根据诗歌的思想内容,按题材分类进行专题复习。根据诗歌的思想内容,可将诗歌分成以下几种题材:1.送别抒怀类;2.羁旅行役类;3.边塞军旅类;4.咏史怀古类;5.山水田园类;6.咏物言志类。

下面我就以羁旅行役类诗歌为例,谈谈我的复习思路。

一、介绍羁旅行役类诗歌的概念。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探亲访友,或谋求仕途,或游历名山大川,或被贬赴任途中,难免心生孤苦,引发感慨,所谓“羁旅行役诗”即因上述种种而作。

二、揭示复习要点。了解羁旅行役类诗歌的几个特点,鉴赏羁旅行役类诗歌的表达技巧,品味羁旅行役类诗歌的情感。

三、总结这类诗歌的特点。

1 字词方面。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独”“悲”“愁”“怜”“空”“故园”“相思”等流露出诗人孤独思乡之情。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

2 常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月亮: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梧桐: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鹃啼血”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

浮云:因其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夕阳、日暮:引发游子思乡之情。

3 这类诗歌在情感方面的特点。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王翰的《凉州词》。

4 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羁旅行役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等表达技巧外,还有两种特殊的表达技巧:

①以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目是归年?”当时诗人客居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②侧面落笔(虚实结合、想象)。如杜甫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亿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得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凄恻动人。

四、从历年高考试题和各地模拟试题中筛选出此类诗歌进行巩固训练,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阅读鉴赏。

思念家乡的古诗篇8

在浩淼的古诗长河中,有许多诗歌均以浅显含蓄的笔调,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或感慨人生,或思念家乡,或讴歌大好河山……同一主题的古诗比比皆是。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中,也有意识地把同一主题的古诗,放在同一单元中教学,以开阔学生的认知视角,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功效。

最近,笔者尝试进行了“主题建构式”的古诗教学,即以一个母线为主题,整合多种古今相似阅读资源,进行较为开放的语文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在诗中漫步,往诗外畅游,思接千载,遨游万里。通过实践发现,古诗教学中的主题建构,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体味诗美,引导学生进入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妙的诗歌艺术境界。

下面简要描述将《夜书所见》和《泊船瓜洲》两首古诗,放置在同一单元主题“想家的心情”中的教学策略。

1.研读文本,开发母线主题。每一首古诗都是诗人心路历程的写照,与诗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它所反映的主题往往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

《夜书所见》的作者叶绍翁客居他乡、辗转漂泊,在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中,看到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从而含蓄地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则借助皓月当空的意象,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两位诗人,虽然处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生活阅历,但是思念家乡、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却是相同的。细细咀嚼,便能深深体悟到返回家园在诗人心中的渴望。继而从主题出发,上下延展,左右逢源,开发出一个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丰满立体的微型母线主题――“想家的心情”。

2.再现意境,拨动情感心弦。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此时,就需要根据古诗中提供的意象,真实而艺术地再现原诗意境。

在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一诗中,向读者呈现了多个意境:凄清寒冷的江上秋景、温馨可亲的家居休闲场景……需要教师超越时空,引导学生透过作者勾勒的场景,通过意境的再现,引动学生情感心弦的敏感点。在介绍叶绍翁离家在外的背景知识时,教师提出了教学要求:走近诗人,成为他的知心朋友,通过学习古诗去了解他内心的想法。引导学生诵读“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让学生试着从诗句中感受江边的诗人听到了什么。再辅以梧桐树叶被风吹过的沙沙声,在音响效果的作用下,学生仿佛与诗人一起感受到了深夜江边的凉意,感受到了孤独。除了从听觉感受古诗的意境之外,让学生从视觉上进一步体会古诗展现给我们的画面,引导学生从“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中体会作者看到的场景,学生潜心会诗,一个个温馨的意象出现在学生眼前:稀稀落落的篱笆、低矮的茅屋、昏暗的灯光、提着灯笼的儿童……这不仅是意象的组合,更是对古诗意境的艺术化再现。学生仿佛听到了蟋蟀的叫声,听到了孩子的欢笑声,看到了孩子灿烂的笑容……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

3.借助意象,解读内心世界。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在“意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出、一泻千里。紧紧抓住这一中介,让学生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当学生伴随着意象进入诗境的时候,教师略带眷恋的叙说:望着这稀稀落落的篱笆,望着昏黄的灯光,望着两个调皮的小孩,听着孩子们的欢笑声,这是一种浓浓的家的感觉,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你有什么想法呢?有的学生说:我真想去抓抓蟋蟀;有的说:我真想回到童年;有的说:我想回家了……一句句未经雕琢的话语,不经意间理解了诗句中的“动客情”,凭借着意象的召唤,引领学生感受到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颗心、那种味。

正当学生在《夜书所见》中诗人的思乡恋家的情结中切己体察、感同身受时,教师呈现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根据教学图片,简要介绍了瓜洲、京口、钟山的地理位置,然后,让学生凭借着注释,读通顺古诗,也来猜一猜这位诗人心里在想什么?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到了江南花红柳绿的勃勃生机,更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体会到了诗人强烈的思家情绪和深深的无奈。

4.古今融合,建构立体课堂。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环境,同样的心情,同样的感受。此时,相似主题的两首古诗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在比较朗读中,再次引领学生在情绪场中共同受到一次精神洗礼,从而把握诗人内心的情感历程。此时,同一主题:想家的心情,已经紧紧地建构在一起。

想家的心情,这不仅是王安石的想法,也是叶绍翁的内心所感。自古以来,无论游子走到哪儿,家是永远的牵挂。想家的心情,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那都是一样的。在学生内心形成了这样的情感认同后,通过多媒体呈现王慧敏的《想家的心情》,教师深情地配乐朗诵:异乡的天空/我是断线的风筝/异乡的水面/我是无根的浮萍/异乡的夜晚/月亮很瘦/如何也装不下/想家的心情/异乡的人群中/家是一团火/异乡的路上/家是一盏灯/异乡的夜晚/家是一个梦/如何也圆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谁都感受得到/谁也说不清。

思念家乡的古诗篇9

据唐代诗词史料考证,峨眉山月为李白故乡之月,自他23岁仗剑去国离开家乡,便再也没有回去,直到61岁在安徽死去,依然念念不忘那轮峨眉山月。他曾在晚年的诗作中写道:“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这首《峨眉山月歌》的构思令人叫绝,作者将乡愁蕴蓄其中。如何让学生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乡愁?我从诗中的地名展开探寻,让学生寻找李白心中那一轮深情的峨眉山月。

一、疏言明意,知人论世

《峨眉山月歌》文字浅显直白,理解字面意思并非难事。我在课堂引入环节,从李白的《静夜思》谈起:“这首诗是谁写的?(李白)李白的思乡之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月亮)李白为何那么喜欢月亮?”李白的研究史料指出,李白的月亮情结与早期创作的诗歌《峨眉山月歌》有极深的渊源。

学生产生的疑问是对字词和句子的理解:“半轮秋”是什么意思?“平羌江”是什么意思?“思君”的“君”是谁?为什么要思君?下渝州是到哪里?

古诗教学的第一步就是疏通诗歌语言,让学生从字词中大致把握诗歌的意思,能够初步建立诗歌印象。我让学生从手头的资料查找答案:平羌江、渝州均为地名。“半轮”,指当时李白看到的是半个月亮从峨眉山升起来。当时的季节正是清冷的秋日,从诗中推断,应是初七或初八的上弦月。“思君”从字面意思解释,暗指李白思念某人。事实是否如此呢?这要从诗中的字里行间探寻。学生从诗中并未见情意,那么李白“思君”的情又何在呢?

学生的疑惑集中归结为一个问题:这首诗到底要表达李白何种情感?如果说《静夜思》是直抒胸臆,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尽情表达出来,那么《峨眉山月歌》同样也是写月,却思君不见情,到底是思乡还是思人?这就要从李白的人生际遇讲起。学生简单了解李白生平,得知李白出生于蜀地,峨眉山月正是他故乡的一轮月亮。

二、地名探寻,走入诗境

《峨眉山月歌》只有寥寥28个字,却有好几个地名,如平羌江、峨眉山、清溪、渝州、三峡,在古今绝句中堪称独一无二的绝妙之作。这些地名夹杂在诗歌中,读起来并不拗口,也没有减损这首诗的意境,相反通过这些地名,读者能够感悟到李白一路舟行的思绪。

我让学生从诗歌中探寻地名的奥秘,并出示路线图:峨眉山月西出峨眉,倒映在哪里?(平羌江)为什么月随江水流呢?李白是在哪里看到的月亮?(船上)他的行程是怎样的?(从清溪驿站上船,经过渝州,而后到三峡。)在这一路上,什么与他相伴?(峨眉山月)他一人望着江中的月亮,内心会有什么感受?(思乡、寂寥)

学生通过路线图,体会到李白作为旅人的内心感受,从中感悟到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传达的乡情,以及明月相伴的寂寥。在李白的眼中,峨眉山月便是家乡,便是与自己心心相印的人,始终朗照着他,陪伴他一路向前。

《峨眉山月歌》路线图

三、字词追问,想象月夜

古诗的意蕴,需要学生沉入字词,涵泳文字,通过想象、把玩和吟诵感受。《峨眉山月歌》文字简单,只是描写一段行旅,从夜晚登上清溪开始,再到下了渝州,直达三峡,但就在这样的一个月夜,诗人却情思纷纷,写下了这千古绝句,让人吟咏不止。那个月夜,到底是什么勾起了他的情思呢?无他,能让他思绪绵绵的便是那轮峨眉山月。

我让学生从古诗的字眼,感悟这轮明月带给自己的感受:吟诵古诗,想象一下,哪个字让你有感觉?学生立刻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字――“思”。在整首诗中,这个“思”点亮了诗歌的情感之路,将动态的诗境连接起来,化为引而不发的思乡之情。李白在诗中的情感并不泛滥,而是淡淡地流泻,犹如月色一般。他在一路舟行中,站在船头,仰头望那明月,是清冷的半个,再低头却见它倒影在江水中,船行人也走,人走月也行。在人月相依的夜里,他虽然孤寂,却至少有一轮江月相伴,但遗憾的是,过了渝州后便无缘再见这轮峨眉山月,此情此景,怎不让他感慨万千?于是,心中的愁绪无处寄托,唯有用一个“思”字表达内心的情感。他的情感最终在句尾悄然流露。

根据《峨眉山月歌》的诗歌文路来看,李白从月亮升起之时,便一直相看,直到登船后伫立船头,从未停止。学生想象那个月夜,沉默的诗人脸色凝重,默默地看着半轮秋月,水面波光粼粼,秋风送来寒意,情感从诗中喷涌,这正是“相看秋月默无声,泪眼不语思君去”。

思念家乡的古诗篇10

关键词:真实性 古典与现代性 口语化

1982年流沙河出版的《台湾诗人十二家》将余光中介绍到大陆,其中就有《乡愁》。不久,《乡愁》便写入中学语文教材。这首诗曾经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吟诵,尤其成为海外游子思念故乡的最佳“代言人”。为何这首诗如此家喻户晓?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诗歌的真实性

李元洛先生说:“诗歌创作,是最个性化最富于个人才气的事业,它要表现诗人对于生活新鲜独特异于常人的艺术感觉和美学思考。”可见,同一主题不同体裁的作品,甚至是同一主题不同诗人的作品所呈现给读者的是新鲜、独特的审美体验,这就是诗人的个性所在。余光中的这首《乡愁》与诗人同一主题其他作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诗歌的真实性。余光中本人在接受采访时也说过:“邮票是写实,那时寄宿于学校,离家十几里山路,有时候周末没回家,就写信与母亲联系”;[1]P78长大后余光中与范我存新婚不久就去了美国,经常来往于美国与台湾之间;而“母亲的逝世使得北回归线成为余光中灵魂中一根最敏感的神经”。[2]这一切都是事实,都是人生。虽说这是二十分钟写出来的诗,诗人却酝酿了二十年。这首诗不仅仅是诗人二十年情感的沉淀,更包含了诗人四十多年的人生故事,这些就是围绕着余光中自己真实的四个人生阶段展开的。亲情、爱情、爱国情,情感的真实坦露来自于诗人内心的剖白与人生经历的深思。正是因为这首诗是诗人真实的情感体验,才使得这首诗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二、诗歌的古典与现代性

余光中在评论诗歌时说过:“一位当代诗人如能继承古典的大传统和‘五四’的小传统,同时又能旁采域外的诗义传统,他的自我诗教当较完整。”正如他所说,余光中的诗便是融汇古今,贯穿中西。他的作品无不体现着古典诗歌的韵味,甚至“能用中国古典文学的标准来衡量新诗”。而这种古典与现代的融合主要体现在意象层面。

分析诗歌必然要分析诗歌的意象,在这首诗中诗人就将思念浓缩成了一个个意象,即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其中“船”、“海”这两个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就已经出现,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连余光中自己也说,之所以采用船票不用机票是因为船票有古典诗歌的意味。而这两个意象传承到本首诗中则变化为“船票”、“海峡”,这些是现代化的代表,但含义仍与古代相近,这既是传承又是创新。

三、诗歌的口语化

笔者赏析本首诗时特别注意到了“这头”、“那头”这几个字。众所周知,原本“这”的读音是zhè,“那”的读音是nà。但是在听过所有的朗诵音频,甚至余光中先生自己朗读《乡愁》后发现,朗读者都将这两个字的读音处理成了“zhèi”、“nèi”。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在第1595页中为“这”字释义时,特别提到:“在口语里,‘这’单用或者后边直接跟名词时,说zhè;‘这’后面跟量词或数词加量词时,常常说zhèi。以下【这程子】、【这个】、【这会儿】、【这些】、【这样】各条在口语里都常常说zhèi。”同样,在908页为“那”字释义时,也如是解释。“这头”“那头”自然也属以上情况。这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自然很容易触发所有敏感的心灵,让愁绪直逼每一个有着离乡经历人的心头。

《乡愁》的巨大成功虽然使得余光中一下子家喻户晓,却也遮盖了他身上其余的光芒。的确,余老写诗近千首,其中乡愁题材的占据了十分之一,除了《乡愁》其他写乡愁的诗却成为了遗珠之作,无人问津,比如《当我死时》。此外,除了余光中先生,席慕容,戴望舒也都有乡愁题材的佳作,虽然在技术手法和表达效果上与《乡愁》相比稍有逊色,但是笔者认为在文学评论中少不了“艺术容忍力”,更少不了对比阅读的价值。所以笔者建议不管是在中小学教材中还是现代诗歌乡愁题材的范畴中,可以打破“乡愁体”一家独大的局面,百家争鸣。

参考文献:

[1]古远清.《余光中评说五十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337,78,37,26.

[2] 陈君华.《望乡的牧神・余光中传》[M]. 北京:团结出版社,2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