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综述十篇

时间:2023-05-04 13:20:06

儿科护理综述

儿科护理综述篇1

对护理人员来讲,护患沟通的基础就是要首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儿科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儿童护理学知识,还要熟悉儿童营养学和心理学等知识。因为患儿所患疾病不同,要能够区别对待,想患儿家属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并根据患儿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儿及家属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儿及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要针对患儿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家属能够全面了解患儿所患疾病,在患儿出院后家属能够做好家庭护理。过硬的专业技能,能够使患儿及家属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作为儿科护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练习、多学习,增强自身的注射技术,一定要做到镇静、有序、一阵见血,这是患儿及家属肯定并接受护理人员的基础。在护理过程中,如果出现穿刺失败的情况,患者出现不满,护理人员要能够承担责任,不能抱怨、发牢骚,否则会激化矛盾。要主动说“对不起,请原谅。”可找科室内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扎针,在两人配合情况下完成高难度的静脉穿刺,争取使患儿技术满意。

2、护患沟通的内容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着重留意那些可能出现问题苗头的家属,对其进行沟通要及时、全面。护理人员要及时发放患儿的每日费用清单,如果家属对医疗费用存有疑问,护理人员要向其详细解释具体费用。如果患儿需要进行高额检查或医疗手段,护理人员要及时与家属沟通并征求其意见,在沟通过程中,要详细讲解其治疗目的和实施方式,患儿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家属,特别是用药后不可预知的风险。部分患者会恐惧治疗,护理人员也要耐心进行心理诱导和沟通,争取使患儿配合治疗。

3、护患沟通的方式

在医疗过程中,书面沟通是护患沟通的必要形式,也能够增进护患沟通。首先是整体护理的实施,根据患儿的相关疾病护理人员要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包括有儿童生长发育和婴幼儿家庭护理等问题和知识。为了起到宣传和疾病预防作用,可以制作漫画版的宣传小册子和壁画,以孩子容易看懂的角度表现和宣传枯燥难懂的疾病防护知识。书面沟通可以比较集中地对家长共同关心的护理问题进行解答,也避免了重复回答,节约了护理人员的医疗实践,对宣传效果也是一种提升。为了保证护患沟通的效果,必须进行良好的语言交流。语言交流也是护患之间进行沟通的主要形式。考虑到儿科患者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在与患儿交流的同时,要注意与心情焦灼的患儿家属沟通。但是护理人员在和患儿家属进行沟通时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

(1)预防性沟通:护理人员在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前,要能够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家属的生活环境和性格等,向患儿及家属做自我介绍,使其感觉亲切。然后再向家属说明患儿的初步诊断结果、疾病的发展和转归、需要进行的相关检查和目的、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预防性沟通的目的是要使患儿及家属信任护理人员,也能够让家属详细了解患儿的治疗措施、护理过程和用药反应。

(2)护理性沟通:因为家属对患儿的疼爱,所以会对护理人员进行比较苛刻的要求。例如,很多家长都要求护理人员进行静脉注射时,进针必须一次成功,一旦出现护理操作不成功,就会出现吵闹。虽然护理人员的基本工作包括有输液、穿刺、打针等操作,但是因护理人员所面临的病患个体有所差异,并不能够完全保证所有操作均能够准确无误。为了有效避免护理措施不当引起的护患关系紧张,护理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前要与患儿及家属做好沟通工作。护理人员要向家长表明心愿,作为护士是十分希望能够一次成功的,但在某些原因影响下是会存在操作失败情况的,以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也有利于促进护理操作的成功。

(3)个性化沟通:因为患儿及家属的生活环境和性格特征不同,在与其进行沟通时要留意观察他们的表现以揣摩其性格,并据此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一般来讲,与信赖医务工作者的患儿家属沟通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与自尊心和自我评价较高的患儿家属沟通就比较困难。如果患儿家属性格比较急躁,那护理人员与其进行沟通时就必须要冷静沉着,向患儿家属说明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可以有效避免因为不理解医疗行为而采取过激行为。对那些性格温柔又比较理智的患儿家属,护理人员要保持自身的热情态度,回答家长提问一定要耐心,然后向患儿家属讲解在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让家长安抚好患儿。

4、儿科护理中护患沟通的意义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与患儿及家属接触最多的就是护理人员,不仅进行主治医师、病房、疾病情况的介绍,还为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帮助患儿消除紧张和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使家长建立战胜疾病的信息。这可有效弥补医患沟通的不足,同时儿科护理中进行护患沟通也是提升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为了保证护理质量和患儿安全,护理人员必须要取得患儿及家长的理解支持;良好的护患沟通,也让患儿和家属更加全面了解患儿的治疗和护理过程,对护理人员的信任逐渐增加。

5、小结

儿科护理综述篇2

周彦男:女,本科,护士

周彦男李倩倩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5.087

在肾病综合征发展过程中,由于机体凝血和抗凝失衡以及纤溶系统组成发生变化,如促凝血因子活化、抗凝血酶不足和纤维蛋白原升高等以及药物的应用,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形成血栓,常表现为肢体深部静脉及肾静脉血栓,而颅内静脉窦血栓(CVTS)较少见[1],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肾病综合征并发颅静脉窦血栓患儿,在临床中较少见,我科2013年8月收治1例肾病综合征并发颅静脉窦血栓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儿,男,2岁10个月,以“肾病综合征,单纯性,激素耐药型”于2013年8月10日收治入院。患儿住院期间行激素、抗凝治疗。入院前患儿头痛1月余,但程度不严重。入院后第10天起,患儿间断主诉头痛,程度较为剧烈,以左侧额部及颞部为重,有时伴呕吐,为胃内容物,疼痛时血压增高明显。腰穿时测颅压595 mmH2O,脑脊液中无细菌、真菌生长。凝血功能示FDP、D-二聚体升高。头颅MRI示侧脑室稍增宽。1 d后患儿再次自述头痛,血压为138/97 mmHg,眼球斜向左侧并持续,呼之不应,呼吸浅、欠规则,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有颈抵抗(+),心率170次/min,右上肢肌张力升高。行MRV检查示静脉窦改变,考虑静脉窦血栓导致颅高压。立即给予20%甘露醇0.5 g/kg静脉注射,半小时后加用呋塞米,血气分析示二氧化碳潴留明显,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儿意识逐渐好转,眼球斜视消失,右上肢肌张力恢复正常,呼吸规则,频率正常。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华法令口服抗凝。输注新鲜血浆,补充抗凝血酶。给予地塞米松降颅压,甘露醇脱水利尿。给予放置腰大池腹腔引流管,持续放脑脊液。继续口服华法令抗凝,INR值约1.7,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临床症状好转,间断诉头痛,程度不剧烈。于2013年9月2日转入肾内科进行原发疾病治疗。

2护理

2.1密切关注患儿头疼症状儿童肾病综合征并发颅静脉窦血栓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不易诊断,可有亚急性或者慢性头痛进行性或急性加重[2]。患儿在早期出现头疼时,症状轻且持续时间不长,被认为是仅由于睡眠、情绪等原因导致,之后患儿头疼程度逐渐加重,详细追问病史,患儿家属才告知患儿已间断头疼1月余,及时告知医师,尽快行脑MRI及MRV检查,并密切观察患儿意识状态、头痛、呕吐等症状的进展。患儿自述头疼时,护理人员先通过耐心陪伴、开导患儿,讲故事、唱歌转移其注意力,按摩患儿前额等方法,患儿有时可自述疼痛消失。护理人员在排除患儿头疼是由情绪导致之后,及时与医师联系,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2.2降低颅内压,避免脑疝的发生将床头抬高30°,以利于颅内血液回流[3]。在给患儿做护理时,动作轻柔,勿猛力使患儿翻身、转头。遵医嘱使用甘露醇、利尿剂脱水降颅压。密切监测患儿意识变化,每4 h观察瞳孔1次。在患儿头部放置冰袋,降低脑部温度,减少脑部血流,有利于减轻脑水肿,从而降低颅内压。

2.3出入量控制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应该严格限制入量,但入量过少会增加血液粘稠度,更容易造成静脉栓塞。在病情的急性期,控制患儿的入量在1100 ml/d左右,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应该控制的入量(为尿量+不显性失水量)。但由于入量的增多,患儿的体重不可避免的有所增加,出现了全身浮肿和一定量腹水。密切监测患儿体重、腹围、尿量、水肿情况的变化,如果出现体重、腹围增长过快、尿量过少及时告知配合医师调整利尿剂的使用和减少入量。在急性期过后,将患儿的入量控制在700 ml/d以内,患儿的体重可保持基本稳定,全身浮肿情况有所好转。

2.4密切观察出血倾向患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密切观察是否有其他部位栓塞症状,如呼吸困难、腹痛、下肢肿胀、疼痛,每天触摸足背动脉波动情形。患儿抗凝药的用量加大,容易造成机体的出血。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头痛、呕吐、意识情况,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牙龈有无出血,大小便颜色和性状等,遵医嘱每2 d监测凝血五项[4]。口服华法令后,需监测INR值(国际标准化比值)在1.7~2.5。

2.5心理护理与沟通患儿头痛导致哭闹、烦躁,会进一步加重颅高压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在患儿哭闹时要耐心加以安抚,在做护理操作时要动作轻柔,以保持患儿安静,避免颅内压增高。与患儿沟通时要耐心、细心,及时准确地了解患儿头痛情况。

3讨论

儿童肾病综合征并发颅静脉窦血栓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较隐匿,在护理肾病综合征的患儿时,如果患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即使症状体征较轻,护理人员仍应该警惕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告知医师,遵医嘱行头颅影响学检查,并密切关注患儿凝血五项检验值,以便能够尽早发现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形成。在疾病初期接受溶栓治疗时,需要密切观察体重增加、全身浮肿、腹水等情况,并及时与医师沟通以便调整入量。患儿住院期间无家属陪伴,因此护理人员对患儿的心理疏导尤为重要。一方面,患儿自述头疼时,护理人员要先耐心加以安慰开导,明确患儿头疼是血栓所致,或只是负向情绪的表达,才能帮助医师正确评估患儿疾病的进展,从而调整治疗方案;另一方面,护理人员亲切温柔的话语,患儿能减轻恐惧及焦虑情绪,从而缓解头疼症状。

参考文献

[1]夏正坤,何旭.儿童肾病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现状与治疗对策[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10):998-1000.

[2]王新华,黄海娟,张林妹,等.小儿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2例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6):383-386.

[3]张志芬.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治疗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145.

[4]江薇,蔡建英,黄艳辉,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5):52-53,62.

儿科护理综述篇3

关键词:细节护理;儿科手术护理;应用效果

儿科患者普遍年龄较小,认知与语言能力相对较差,沟通也存在问题,治疗与手术配合度不高,而现代社会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于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比之以往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小儿手术患者应用了细节护理模式,成效理想,有效减少了患儿住院时间与费用,取得了家长的信任,现将护理模式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手术的84例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男49例,女35例,年龄为0.2~11岁,平均年龄为(7.1±1.4)岁,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84例患者分为细节护理组(n=42)与对照组(n=42),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等类型上无显著差异(P>0.05),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1.2 护理措施

对于对照组42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于细节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细节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医院管理人员需要意识到细节护理的作用,对护理人员开展系统、全面的细节护理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降低失误率,让护理人员可以针对患儿的用药情况、手术方式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工作。要注意到,儿科患儿属于特殊群体,在患儿入院后,需要为其营造出良好的休养环境,取得患儿的信任,用积极的态度与家属沟通,从侧面了解患儿的状态。在术前,要为家属讲解相关的知识与配合方式,在患儿进入手术室之前,协助其固定好,调节好手术室中的温度和湿度,准备好手术物品,用轻柔的语言与温和的态度安慰患儿,做好保暖工作,在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加温设备,全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降低感染率[1-2]。

在手术结束后,要协助患儿摆放好,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一般情况下,患儿在苏醒阶段常常会出现躁动、哭闹的表现,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安慰,在患儿情况稳定后,护理人员要定时探访,了解患儿康复情况,注重与家属的沟通,让家属感受到医院对患儿的关爱。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经t检验,期间比较以x?检验并以p

2 结果

结果显示,细节护理组无论是护理差错率还是护理纠纷率,均低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3 讨论

小儿患者是特殊的群体,与其他护理工作相比而言,儿科护理工作不仅工作量大,难度也更高,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更多,小儿患者年龄较小,系统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手术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体温改变、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低血糖症、伤后感染、低血氧症等一系列的并发症,这对于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服务,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学习,注意消除患儿与家属的负性心理,做好各项细节护理工作[3]。

在医院的发展之下,吸收了大量的护理人员,他们的综合水平、操作能力、素质修养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在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下,对于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稍不注意,就会引起护理缺陷,既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会给医院的声誉带来不利影响,为了提升护理质量,必须要加强细节护理[4]。

本文对于细节护理组42例患儿,将细致、全面的细节护理应用到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结果显示,细节护理组无论是护理差错率还是护理纠纷率,均低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综上所述,对于儿科手术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升家属满意度,能够为患儿提供细致、贴心的服务,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Charlene C.Quinn,Cynthia L.Port,SherylZimmerman,Ann L.Gruber\Baldini,Judith D.Kasper,IreneFleshner,BarbaraYody,JohnLoome,JayMagaziner. Short\Stay Nursing Home Rehabilitation Patients: Transitional Care Problems Pose Research Challeng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 2008 (10)

[2]裴颖.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具体措施和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23(02):274-275.

儿科护理综述篇4

【关键词】 小儿脑瘫;综合性护理;心理;语言训练;常规护理;总有效率;满意度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小儿脑瘫护理研究活动所抽选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脑瘫患儿共计128例,以其住院期间原始病历资料作为分析研究活动的数据基础。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患儿的临床表现、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展开对比分析。这128例患儿中,男性患儿35例(54.68%),女性患儿29例(45.32%);年龄最小5个月,年龄最大6周岁,平均年龄为(2±1.12)周岁;患儿的身体重量为8.2kg~36kg,平均身体体重为(14±3.21)千克。

1.2 症状观察 通过对128例患儿临床症状进行观察,患儿脑瘫病程在12天~5.2年,平均病程(1.2±0.56)年,主要表现为抽搐23例、反应迟钝82例、智力低下48例、斜视53例、四肢关节无力67例、体重增加42例、身体扭曲66例、身体发硬32例、无法抓物52例,以上病症表现具有重叠性。

1.3 检查方法 针对临床表现对患儿进行脑电图、脑磁图、肌电图、颅脑ct等神经系统检查,确诊均患有小儿脑瘫,其中痉挛性脑瘫58例,弛缓性脑瘫29例,手足徐动性脑瘫31例,运动性脑瘫10例。

1.4 护理方法 医护人员按照患儿性别、年龄以及脑瘫程度的不同,以自愿选择护理方式为原则,随机将脑瘫患儿分为两个护理小组。综合护理组:患儿64例,采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摄食训练护理、语言训练护理、水疗护理等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64例,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1.4.1 综合护理组

1.4.1.1 常规护理 首先,护理人员要保证患儿的清洁卫生,每日对患儿进行洗浴,及时对患儿的床单、被褥以及衣物进行更换,保证卫生干燥,避免细菌感染引发并发症。其次,确保患儿安全,加大看护力度,对于运动障碍、发育迟缓的胎儿实行专人陪护,避免出现意外伤害。第三,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加强通风,确保温度适宜,减少患儿病毒感染。

1.4.1.2 皮肤护理 护理人员对于脑瘫病情较为严重长期卧床的患儿加强每日定时皮肤护理,患儿取侧卧位,定时翻身,白天减少患儿卧床时间,清理患儿大小便,对患儿皮肤进行擦拭、按摩,避免发生褥疮以及皮肤感染。

1.4.1.3 摄食训练护理 摄食护理对脑瘫患儿的发育非常重要,脑瘫患儿由于残存的哺乳反射和进食过程中的异常反射、运动障碍会造成摄食功能学习的障碍,进而依法患儿语言学习的障碍,所以加强对脑瘫患儿摄食训练是很必要的。首先护理人员对患儿的摄食功能展开评测,密切观察患儿进食中的头部、躯干以及骨盆的控制情况,是否可以自主进食。其次,对于无法自主进食的患儿,可采用带有双耳的口杯进食,保证身体的稳定性,同时医护人员要鼓励患儿自主进食,加强训练。

1.4.1.4 心理护理 脑瘫患儿一般语言障碍较为严重,无法与外界进行正常沟通,非常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恐惧等心理疾病,因此心理护理是很有必要的一种疏导方式。护理人员每日为患儿做好心理疏通,对患儿要有爱心和耐心,态度要和蔼,采用温和的语言了解患儿的心理所需,及时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启发他们敢于与外界接触的勇气,并让患儿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治疗。

1.4.1.5 语言培训护理 对脑瘫患儿语言训练护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培训患儿采用正确的呼吸方式,即腹式呼吸方法。第二,正确辅导患儿发音的顺序、节奏和方法,保证发音的准确性。第三,

练患儿口腔知觉的调节,提高患儿发音的灵敏度。

1.4.1.6 水疗护理 水疗护理是近年来治疗脑瘫患儿护理的新技术,水疗过程中,加强患儿的安全护理,避免呛水,患儿喂奶或进食后30min后在进行水疗,入水后要带全防护措施,保证胎儿的安全。对于不愿意下水的患儿可以采用诱导方式,降低其对水疗的恐惧感。

1.4.2 对照组护理 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在此不再叙述,同上。

2 结 果

通过对上述两个组别患儿进行周期性护理干预,得出以下结果:综合护理组:64例患儿中,显效21例,有效4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32%,出现并发症2例,满意度为96.87%(62/64);对照组:64例患儿中,显效12例,有效4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4.37%,出现并发症6例,满意度为79.68%(51/64)。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娩症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体 会

脑瘫是由于受孕期间婴儿受到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者发育性缺陷造成患儿脑性瘫痪综合征,在0~6岁的儿童发病率较高,具统计我国小儿脑瘫发病率近2‰。脑瘫主要表现有抽搐、反应迟钝、智力低下、斜视、四肢关节无力、体重增加、身体扭曲、发硬、无法抓物等症状。护理工作在脑瘫患儿的治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脑瘫护理方式主要包括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摄食训练护理、语言训练护理、水疗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通过上述医疗护理研究,我们可以看到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获得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亚丽,马堃.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医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

儿科护理综述篇5

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在县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新组建的院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院广大职工励精图治、爬坡上坎,攻坚克难,负重拼搏。在转变服务理念和工作作风、改善就医环境、提高医护质量、培育专科能力建设等方面成绩斐然。这些成绩的取得,中层干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理清科室管理工作思路,提炼科室工作亮点,强化中层干部能力建设和廉政建设,按照卫健委要求部署,经院支委会会议决定召开中层干部述职述廉会。具体安排如下:

一、举办时间

2020年1月15号下午2:00点(星期三)

二、地点

服务中心二楼会议室

三、 述职述廉人员

1.业务科室:妇产科、儿科、儿保科、中医科、功能科、检验科科主任及中医科、药房负责人

2.行后职能科室:党政综合办、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财务科、群体保健部、安全保卫科、收费室科室负责人

四、参会人员

院班子、中层干部、全体行后人员、业务科室除值班人员全部参加。

五、述职述廉形式及时间要求

采用PPT形式进行述职述廉,时间控制在5--8分钟。

六、述职述廉内容要求

1.业务科室:(1)本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在业务开展、业务学习、科室管理、医疗安全防控、医疗质量提高、医德医风及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总结,要有数据有实例有图片。(2)工作中的亮点,专科特色方面进行提炼总结。(3)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4)来年工作思路及谋划。

2.行后职能科室:(1)围绕本年度如何为临床业务科室做好保障服务,强化监督管理,信息支撑,提升保障水平等方面进行总结。有实例,有数据,有图片。(2)工作中不足及原因分析(3)下一步工作打算。

七、述职述廉顺序确定

分类抽签,按抽签号数确定汇报次序。

八、主持、点评、评委、评分及结果运用

主持:XXX

点评:逐一点评和集中点评。

曾国峰:述职完毕进行综合点评。

师明媚点评:妇产科、功能科、医务科、收费室。

张晓梅点评:儿科、护理部、总务科、安全保卫科。

黄宗宣点评:儿保科、中医科、党政综合办。

唐勤熔点评:检验科、财务科、群体保健部、药房。

评委:

业务科室:XXX、XXX 随机抽取行后科室人员5名。

行后科室:XXX、XXX随机抽取业务科室人员5名

评分及结果运用:采取百分制进行评分,评分规则及标准见附件,本次评分占年度评先评优综合考评分的百分之五十。

九:会议前期工作安排、具体分工

党政综合办作为本次会议牵头科室,其它科室积极配合。具体安排:

1、党政综合办:会议通知、收集参会人员回执、PPT收集、评分统分表制作打印、会场准备(会标、投影仪音响、桌牌、会议桌、座次表)

2、医务科:统分、计分(两名)

3、财务科:计时(一名)

4、总务科:负责抽签排序,饮用水、计时器准备。

十:相关要求:

1.各科室要高度重视本次述职述廉会,充分认识到是对我们一年辛勤工作的回顾展示和肯定,充分做好会前工作梳理,积极思考,认真准备,充分展现工作实绩。

2.各业务科室会前一日将当日的值班表报党政综合办,以便核实参会人员。

3.为保证汇报质量,各汇报人要精心准备材料,医院给以PPT制作200元补助,PPT电子件于1月9日前交黄莉玲处。

4.院班子成员对所负责点评科室汇报人的材料进行前期审核

附:评分细则及规则

XXX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2020年1月3日

附件:

评分规则

项目

评分标准

得分

仪容仪表 10分

第一印象

要求着正装、发饰整洁(女同志化淡妆)。5分

站姿或坐姿端正。2分

汇报过程中神情动作自然。3分

语言表达 及时间要求 20分

语音8分

普通话汇报5分

发音标准、吐字清晰。3分

语速 5分

语速适当。3分 汇报流畅有适时停顿。2分

表情2分

表情自然、自信微笑有目光交流。 2分

时间要求5分

规定时间(5-8分钟)内汇报完则为满分,每超时一分钟扣1分,扣完为止。

PPT制作及演示20分

科室特色 5分

具有新颖性,特点鲜明。5分

排版 5分

整体风格(包括模板设计、版式安排、色彩搭配等)合理美观。5分

文字 3分

文稿中段落主次分明、文字清晰,字体设计恰当。3分

表现工具 5分

作品使用了数据、图片、实例、表格、音频、视频等表现工具。5分

演示 2分

整个文稿演示流畅,运行稳定,无故障。2分

汇报内容50分

工作开展基本情况20分

内容阐述全面、完整,条理清晰,内容与章节相关有连贯性。20分

工作成效提炼总结10分

亮点、特色、特点突出。10分

不足及原因分析 10分

总结不足认识到位实事求是,分析到位。 10分

来年工作思路及谋划10分

来年工作计划安排详细,思路清晰具体,切合实际。对科室发展建设与管理有实质性的提升。 10分

总分

100分

儿科护理综述篇6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儿科于2011年7月至2014年7年发生及上报的65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归纳及分析,并产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总结。

1.2方法

对儿科上报的65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准确分析出引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χ2值表示,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65例患儿中,用药错误率是最为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占63.08%,显著高于其他类别事件,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引发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

从各个不良事件类别中可以看出,引发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1护理核心制度执行不力

在本研究中,用药错误率达到63.08%,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未能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对药物的审查不严格,如只喊床号,不喊姓名;只看包装,不看药名等,且对药品的用法、剂量及浓度等审查不严,盲目执行错误医嘱,不严格执行医嘱时间,同时不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如不按时巡视病房、不仔细检查患儿病情等,对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不严格按照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如药品混放、药品过期、药品用后的清理、归位、补充不及时等,从而容易导致用药错误的出现。标本采集失误在本研究中所占的比例为10.77%,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在采集血液时出现采血对象错误、贴错试管以及不及时送检等引起的。

3.1.2沟通技巧欠缺

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未能考虑患儿及其家属的理解程度,也未能和患儿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语言生硬,缺乏严谨,不能很好地向患儿及家属分析出重点,从而导致患儿在住院期间发生不良事件。如护理人员告知家属不得将开水瓶置于床头柜上,但家属在交流时没留意,导致患儿出现烫伤不良事件。同时,部分护理人员不注意说话的场合及方式,当众议论医疗过程,容易使患儿及其家属产生错觉与误会,从而引起护患纠纷。

3.1.3责任心不强

由于儿科护理工作比较繁重,部分护理人员只为了完成本班的工作,对查对程度有所简化,对患儿的巡视不及时,检查内容不全面,错误的认为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从而容易导致检查延误的出现,未能及时检查出与处理患儿的不适,从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3.1.4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儿科临床中护理人员多数为新护士,对护理操作技能掌握不熟练,心理素质较差,导致在护理工作中常引发各种不良事件。而且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缺乏,未能站在患儿的立场为其着想,尤其是患儿的理解、掌握能力较差,而护理人员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解释时不恰当、不耐心、不全面,导致容易引发药物不良反应,从而引发护患纠纷。

3.1.5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儿科护理工作复杂、繁忙,且工作量较大,特别是患者高峰期,护理工作量大量增加,造成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难免出现检查、治疗不及时的情况。再加上患儿家属的催促、呵斥,使护理人员急于快速完成诊断与治疗,从而导致忙中出错。

3.2不良事件的防范对策

3.2.1认真落实护理核心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是保证临床护理工作正常、顺利运行的关键,通过进行每周、每月进行考核,并加强日常护理监管,以督促护理人员掌握与落实各项护理核心制度。通过成立以护理部主任为领导、优秀护士长为组员的查对制度督查小组,加强对儿科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与纠正风险因素,将查对制度落实到实处,以增强护理人员的查对意识。同时,鉴于用药错误率在护理不良事件中所占的比例比较高,因此为了降低用药错误的发生率,儿科应转变传统的查对模式,并建立全新的工作流程,如在护理操作前应询问患儿的姓名,再根据患儿名字进行药品的核对,严格要求人员执行护理核心制度,以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

3.2.2强化患儿身份识别管理

鉴于用药错误率较高的因素,儿科还应强化患儿身份识别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腕带标识三确认制度,把患儿的姓名、年龄及床号都写在腕带上,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时让患者家属自报姓名,护理人员在查看腕带后进复述,再由家长确认。对于同名同姓者,在其入院时必须要及时告知患儿家属,护理人员在核对姓名时必须要提高注意,且要治疗单、输液卡等处做好特殊标记。在交接班时,护理人员之间必须要做好交接工作,以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

3.2.3强化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的培训

大部分的护患纠纷都是由于沟通不善引起的,而沟通不到位现象多出现年资较低的护理人员身上,由于其临床检验不足,在遇到患儿家属询问时未能进行有效沟通,导致护患纠纷的出现。这就要求医院必须要强化护理人员沟通技巧方面的培训,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适当加入一些角色互换、情景模拟等活动,并由护士长进行指导,以使护理人员能掌握更好的沟通技巧。由于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要面对的患儿比较多,对于患儿家属的抱怨声,护理人员应给予充分理解,并根据其个人情况恰当解释,以说服患儿家属。良好的沟通技巧在于对患儿家属意见的专注倾听,以明确其说话内容,并懂得换位思考,站在患儿家属的角度进行思,并给予充分的理解,且要懂得接受,对患儿家属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客观倾听,但不急于做出判断。在交流时必须要紧紧围绕家属所关心的问题,给予患儿家属详细、认真的讲解。在护理操作时,应适当夸奖与奖励患儿,以使家属能感受到护理人员对孩子的关心与呵护。对于患儿家属的指责,护理人员应善于克制自己,听取与客观分析其意见,并做好详细的解释。

3.2.4强化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

鉴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的现状,医院必须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除了加强护理人员关于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也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并增强其护理责任心。要求护理人员在面对儿科特殊群体时必须要具备更高的责任心、耐心、爱心及职业情感,以宽容、理解及安抚的态度对待患儿家属的误解与迁怒。同时,要通过护理查房、护理学术活动、交流讲课以及远程教育等方式完善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以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另外,还要落实专业技能考核制度,定期进行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考核,以使护理人员能认真掌握好新药特药、输液滴速、静脉穿刺技巧等知识,并以娴熟的操作及热情的服务,以获取患儿及家属的信任。

3.2.5完善人力资源配合

根据儿科护理工作复杂繁忙、工作量较多的现状,医院除了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引进护理人员外,还要做好护理人员的弹性排班工作。如儿科常见病的季节性比较强,护理工作的忙闲反差比较大,再加上儿科的治疗多在集中在上午,而其他时间段的治疗比较少。因此医院要合理根据季节性与时间段等因素进行护理人员的弹性调节,合理排班,以充分利于有效的人力资源,必要时可从医院的其他科室合理调整,在不影响其他科室正常工作的同时做好儿科护理工作。

4总结

儿科护理综述篇7

护士个人简历的实践经验(一)

2013/1—至今: 知业卫生院(50-150人)

妇科治疗室、手术室 护士/护理人员

在院期间从事妇科治疗室的清洗 雾化 微米光 体外短波 盆腔治疗仪等工作,及手术室的管理。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

2012/5--2013/1: 智业博爱门诊(50-150人)

输液室综合部 护士/护理人员

在院期间从事妇科、男科、外科的护理治疗。

2011/8--2012/5: 安徽灵璧和谐医院(50-150人)

护理综合部 护士/护理人员

在院期间隶属护理综合部,护理过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科室。熟悉输液中心,儿科,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呼吸内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等 科室的护理工作。能熟练掌握各种临床操作技巧,如灌肠,洗胃,导尿,心胸外按压等。同时还熟练掌握了各种穿刺技能,如各种静脉穿刺,小儿头皮针,动脉的血 气分析穿刺,血疗血液透析等。

护士个人简历的实践经验(二)

1993年9月至1997年12月 湖北省麻城市阎河镇医院 住院部护士 全面熟悉基层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吃苦耐劳。工作之余坚持自学,于1995年参加全国统一成人高考再次考入黄冈卫校高等护理大专班带薪就读。离职原因:正常调动。

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 湖北省麻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住院部护士 先后于儿科工作六年、神经外科及骨科工作五年。熟练掌握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新生儿急救及护理,恒温箱、蓝光箱及多种仪器的使用,母乳喂养及婴幼儿生长发育、科学喂养。熟练掌握脑外伤、骨折、烧伤病人的急救,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全面配合医生完成各项难度较高的医疗护理活动。市人民医院工作量相对较大,正是在这种高强度高压力的环境下,个人才能得到成长。2005年通过全国统一资格考试取得主管护师资格即中级职称。业余经营有一服装类店铺。

2008年1月至今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骨伤科医院 注册在该院 业余经营高档皮包类店铺(杭州工联)。现兼职从事物业管理类工作一年。

护士个人简历的实践经验(三)

所在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龙江路小学

时间范围: 2008年4月 - 2008年8月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 医疗、保健、卫生服务

担任职位: 护士

工作描述: 每天给学生处理伤口,摆药,食堂卫生的监督等等

离职原因: 想要找一份更能发挥自己所学知识的能力的工作

看过“护士个人简历的实践经验”的人还看了: 1.护理简历实践经验范文

2.护士实习个人简历范文

3.护士简历中的工作经历范文

儿科护理综述篇8

【关键词】蓝光;新生儿黄疸;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研究显示,新生儿黄疸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生长发育,而对新生儿实施蓝光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在蓝光治疗过程中对新生儿实施一项护理措施十分重要[1]。因此,我院将68例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不同护理,见本次研究中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收取我院68例黄疸患儿,收取时间在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并将黄疸患儿分为两组。纳入标准:①68例黄疸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内容,②均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未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儿家属。

观察组;患儿年龄均在1天~10天之间,患儿的平均年龄为(5.01±1.20)天,男性患儿有17例、女性患儿有17例,其中高危儿有14例、正常足月儿有20例。

对照组;患儿年龄均在2天~11天之间,患儿的平均年龄为(5.15±1.18)天,男性患儿有18例、女性患儿有16例,其中高危儿有13例、正常足月儿有21例。

上述两组黄疸患儿各项资料无明显的差异,能够实施对比(P>0.05)。

1.2 方法 蓝光箱准备:使用蓝光荧灯(波长在420-470之间)实施单面光疗,首选对灯管进行检查,将灰尘擦去后,在响内湿化器中加入蒸馏水,箱内有湿度计、温度计,将调节箱调至适合温度,湿度在55%-64%之间、湿度在55%-64%之间,保持反射板、灯管清洁,将光疗箱放置在通风处,在四周罩上白布,既能反光又能保暖。患儿准备:在入箱前测量患儿呼吸、脉搏、体温等,记录患儿大小便、哺乳情况,将患儿喂饱后,清洁患儿皮肤,给予患儿戴上不透光双层黑布,预防视网膜发生损伤,采用黑尿布遮住患儿或者会,对于哭闹患儿应在入箱前给予其使用镇静剂,顶管与患儿皮肤距离在35厘米之间,将其放入光箱之间后,详细记录。

1.3 观察指标 对比黄疸患儿实施护理后的各项指标(并发症主要包括惊厥、胆红素脑病、腹泻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22.0软件,每组黄疸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相关统计处理,研究中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进行检验,计量资料则采用T检验,采用P

2.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发生惊厥的有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有1例、腹泻患儿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患儿(P

3.讨论

近年来,新生儿黄疸发病率不断增加,不仅影响患儿的生命健康、还对患儿家庭造成严重影响,而多数患儿实施蓝光治疗均取得显著效果,但是在实施治疗过程中,部分患儿由于大量出汗或者哭闹而造成发热或者脱水情况,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而在此基础上,给予患儿实施一项有效护理十分重要[2]。

常规护理是指在蓝光治疗过程中的常规护理,其效果不佳。而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其主要包括:(1)护理人员应了解并掌握光疗箱使用方式以及光疗适应证,观察光疗箱的使用情况以及效果,发生报警信号后,应查找原因后并妥善处理,为患儿选择良好,单面疗法一般可以采取侧卧位、仰卧位或者俯卧位,每1小时-2小时为患儿翻身一次,注意保护新生儿的会和眼睛,随时观察尿布松紧度和眼罩松紧度,预防压迫而导致局部肿胀发生[3]。(2)定时观察新生儿的体温变化,由于患儿全身,易导致体温过低等情况发生,而部分患儿由于哭闹而导致发热情况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应每隔1小时观察患儿体温,预防体温过低或者过高等情况发生[4],(3)在光疗期间应保持新生儿的营养和水分供给,喂奶后应选取侧卧位,预防误吸情况发生,应为患儿补充由于照射而失去的水分,避免电解质紊乱情况发生,对于无法口服患儿,护理人员应遵医嘱进行静脉补液。黄疸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实施上述趋势,均取得十分显著效果[5]。

经研究表明,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发生惊厥的有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有1例、腹泻患儿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患儿(P

综上所述,在黄疸患儿蓝光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具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丽清,江英.冷光源蓝光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护理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6):2746-2747.

[2]李佳.106例新生儿黄疸症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4):376-377.

[3]王盛枝.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62-663.

儿科护理综述篇9

【关键词】PDCA;护理教学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wards Deming)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质量管理工作循环(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1]。由于其运转程序严谨,管理层次多样,适用于各类管理,被国内外各行业应用。这一规范化的科学管理在我国广大护理工作者应用于护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临床护理,护理教学,护理管理,社区护理和健康护理等诸多方面。我们通过查阅文献,将PDCA理论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PDCA循环的概念

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最先提出的。PDCA循环包括4个阶段和8个步骤[2]。4个阶段包括策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和处理(action,A)。8个步骤是①分析和评价现状;②确定目标;③寻找改进办法;④评价改进办法;⑤实施改进办法;⑥测量、分析和评价结果;⑦实施改进;⑧对结果进行审阅[2]。

2PDCA理论的特点

2.1PDCA循环过程是周而复始的过程,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一部分问题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这个时候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

2.2大环带小环类似行星轮系,一个组织的整体运行体系与其内部各子体系的关系,是有机逻辑组合体。

2.3PDCA循环是阶梯式上升的循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

3PDCA在护理教学的应用

3.1PDCA理论在社区护理学的应用李峰[4]等通过对《社区护理学》目标教学的应用中分析得出,PDCA理论在五个方面有较好的特点:①突出教学目标,运用PDCA循环于课程教学,从计划、实施、检查到处理每一阶段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2]。②优化课堂教学;③强化参与意识;④规范教学管理;⑤提高教学质量[3]。教师运用PDCA理论对教学方法、内容及学生情况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管理等方面及时总结、调整和修改每一个教学循环多有好处,并能提高教学质量。

3.2PDCA理论在内科护理学的应用戴红双[5]等通过比较PDCA循环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效果的差别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理论成绩、实验成绩及总成绩明显升高,对教学情况满意度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3PDCA理论在外科护理学的应用肖新丽[6]将PDCA理论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当中,研究结果表明,班级平均成绩提高8分,护生满意度由82%提高到93%。护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明显提高[6]。护生实习阶段的临床适应期由原来的8周缩短为4周[6]。

3.4PDCA理论在儿科护理学的应用曾华[7]在儿科护理操作技能的实践教学中应用PDCA循环对教学进行管理,研究结果显示采用PDCA循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以及有利于儿科护理专业能力的形成。本研究发现通过PDCA循环来进行儿科护理实践教学管理可以提高学生儿科护理技能操作水平和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5-187.

[2]宿春礼,Fred H.全球顶级企业运用的9种生产与运作管理方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231-232.

[3]田武,李亨.实战2000版ISO 9001标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1.

[4]李峰,李明,王承芳,等.PDCA循环在《社区护理学》目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233-235.

[5]戴红双,张 玉,刘立新.管理学基础[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479-480.

儿科护理综述篇10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小儿肺炎;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15―01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音为主要临床症状[1]。该病病程迁延,难以治愈,易反复发作,且易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有效的护理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大有裨益。我院自2011年1月~2011年12月对住院肺炎患儿进行了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肺炎患儿92例,均参照小儿肺炎诊断标准[2],并结合胸片及临床症状进行确诊。其中男52例,女40例;年龄8个月~3岁,平均年龄1.4岁;细菌性肺炎49例,病毒性肺炎20例,衣原体肺炎12例,支原体肺炎11例。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胸片及药物治疗方式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

1.2.1 健康宣教 对患儿家长进行有关小儿肺炎病因、症状、防治及康复等医学常识的知识讲座;并对患儿家长进行有关肺炎用药的种类、特性、药理作用与临床适应症、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知识的用药指导。

1.2.2 心理护理[3] 耐心向患儿家长介绍对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目的、意义及方法,将护理过程中患儿可能出现的不适感予以说明,以消除患儿家长的疑虑,减轻其紧张,恐惧心理;对年龄较大的患儿多运用鼓励性语言,向其解释疾病的危害及治疗的重要性。以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治疗的依从性。

1.2.3 观察病情[4] 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呼吸、心率及神志。对于体温超过38.5℃的患儿,即时进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如发生患儿高热惊厥症状,立即报告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当患儿心率高于140次/min,呼吸频率大于60次/min,并出现心音低钝或奔马律体征、或烦躁不安、昏迷不醒等症状,提示合并心衰或脑水肿,立即给予吸氧,并减慢输液滴速,并立即报告医师进行抢救。

1.2.4 饮食护理[5] 规范患儿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宜少量多餐,以免过饱而影响呼吸;宜大量饮水,以利于解热和化痰;指导家长正确姿势喂哺幼儿,以免咳呛引发窒息;对于重症不能进食而进行补液的患儿,严格控制其输液量和滴速,避免发生肺水肿。

1.2.5 皮肤护理 及时擦干患儿在退热时排除的汗水,防止皮肤受汗液侵蚀而引起皮肤瘙痒、炎性等反应;退热后及时更换衣物,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指标恢复情况比较 干预组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呼吸音恢复至正常时间、血常规恢复至正常时间、胸片恢复至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心力衰竭发生及治愈情况的比较 干预组患儿心力衰竭发生率为2.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通常需住院治疗。除应用抗菌、抗病毒及对症药物进行治疗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在改善病情、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等方面亦极为重要。

因肺炎患儿年龄较小,家长的陪护对治疗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中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宣教,介绍有关小儿肺炎的医学常识及用药指导,并适时地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心理疏导,明显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治疗的依从性。

肺炎患儿多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患儿食欲不振,易因蛋白质和热量摄入不足而影响患儿疾病的恢复,因此,在饮食护理方面,本研究中指导患儿以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营养的饮食为主,可提高患儿对疾病的抵抗力;督促患儿大量饮水的原因在于,水分即可补充退热过程中减少的体液,又可保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与黏膜病变的修复,并可稀释痰液,利于排痰。

此外,在本研究中,医护人员还加强了对患儿的体温、呼吸、心率及神志等方面的观察,及时将严重病情回报医师,并协助治疗,对危重患儿的救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患儿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肺炎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儿病情,提升药物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有利于肺炎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静.小儿肺炎120例综合护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221-222.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4-1215.

[3] 陈少恋,王梅装.心理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6):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