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档案管理制度十篇

时间:2023-05-04 13:16:54

工程监理档案管理制度

工程监理档案管理制度篇1

1.对档案资料的保管不够重视:很长时间以来,许多监理人员对工程监理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错误的认知,在他们的意识里档案管理就是一些简单的保管工作,而在工程施工监理的主要任务,仅仅是为了辅助来做好其他工作,只要能应付平常的工程检查而在施工即将结束时突击一下就可以。这些对监理档案管理的态度都说明了监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这些工作的重视程度过低导致监理工作有时举步维艰。

2.管理模式不正规:对一些管理部门来说,很多因为各类资源配置不合理,工程量大且人员零散,而监理档案被其他人员代为管理或者监督,造成档案资料比较零散无章。

3.档案资料管理人员问题:多数资料保管人员没有受到过专业培训,对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的工作不够细致专业,并且对档案的收集缺乏重视,难以保证对档案的合理保管。并且许多档案保管人员都是兼任保管工作,因此对其投入的精力较少,导致收集归档不及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还会降低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档案管理程序不完整:档案室人员不能对公司文件进行充分学习,档案室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实施,致使不能对资料的保管和使用的各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

二、工程监理档案资料的有效管理措施

1.针对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宣传,提高全体员工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也要加强教育宣传,经常组织一些讲座来提高员工的认识。经常印制一些档案知识宣传手册或者员工考核来提高员工档案保管的意识和水平,建立并完善管理机制,有效协调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档案的收集、归案、保管等各个环节建立明确有效的管理系统和方法,区分好监理档案资料的界限,做到不遗漏不粗心。明确各类档案的保管期限,使档案收集管理和使用各阶段都有条不紊。

2.明确监理职责,加强档案管理工作认知。组织建立以工程总监理为主要负责人为中心的档案管理小组,加强领导的监督作用,分清档案管理工作中各责任人的工作范围,增强责任感实施奖罚制,经常对责任人进行考核。同时监理人员还应该协调好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委托方的档案归属,确定移交范围。履行好监理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完善档案收集监督体系。经常对各方在档案的收集保管方面进行抽查,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还应该在验收前检查档案资料的收集和管理,使档案资料保管可以贯穿在整个工程施工中。

3.掌握工程进度,增加工程的参与度。想要使工程档案资料完整有效,不仅要求监理人员有足够的责任感,还要求监理人员能够掌握施工的整个进度,一方面根据完工进度,制定档案收集入档的进度计划,另一方面对施工中档案整理直接监督控制,参与到各个环节中。4.对档案资料进行编号管理。对在工程监理中档案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将施工单位上报的资科进行分段标号管理,每个阶段标号的开头编制相同的开头编号;监理方面的档案还要施工单位档案编

号相同。这种做法保证监理方和施工方在整理各自资料的同时,还要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有利于整体工程档案的有效管理。

5.监理档案按项目划分,遵循形成规律。工程监理的总监理监督各监理人员提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和参与,按每个施工环节监理人既是负责人的原则来对档案的收集整理进行监督;按照项目对工程验收的同时提供完整的档案资料,并将完整有效的的监理档案交由专门的档案保管机构进行保管,必要时还应建立相关的台帐。整理档案资料立卷时应按照档案形成时间的先后或者其他规律来确保各档案之间存在的勾稽关系。根据施工项目对档案进行分类,考虑资料的厚度,把档案资料实施有序管理,使档案的查找和使用更加简便快捷。整理监理资料时还要检查档案资料的真实性,排除弄虚作假的行为,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作用,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调查清楚,确定有错误时用要求资料的提供方及时纠正。

6.基本建设档案的收集管理。有些基本建设的施工时间长,参与施工的单位较多而且专业性强。导致这些施工资料的收集的管理很难控制,这一直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而这种问题可以通过分工来解决,具体办法就是,将基本建设档案的收集管理分布工作的环节分散到个施工单位中;各施工单位分别把施工过程中的资料进行归集和整理,而设计两个或者多个单位交叉的资料为减少推卸责任交由建设方来管理。

7.创建并管理电子档案。如今计算机在生活工作中的有效使用,网络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存储工具,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我们的日常工作,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当然,在工程监理档案资料管理中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各类档案资料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是信息时代的新要求,同时是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任务。现如今,每份资料的形成都离不开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办公自动化更加广泛的应用,要求资料的管理人员必须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方法来对档案进行管理,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工程监理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电子版的档案资料,例如有关的图像资料和有些档案附带的说明都有可能是电子版。把整个工程档案有关的电子档案进行编号、整理,方便以后对档案资料的检索和使用。

8.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责任感。每一个资料档案的管理人员,都应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素养;还应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在各类工程设施建设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工程施工对监理工作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对工程监理来说更加需要一些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人员来对档案进行管理。在任何工作中,人才是关键部分,工程监理中要想使各方面的工作都能够顺利进行就要求后方的档案管理提供一些支持,这就要求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具有很高的思想觉悟和工作积极性,特别是遵循职业道德,提高对个人工作道德责任意识,以正确的思想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要适应监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必须工作上要自觉,还要不断丰富自己,使自己更加适应现代化要求掌握更加先进的管理方法。

三、结语

工程监理档案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重要性;问题;建议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加强农机监理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农机监理档案现代化和正规化,对于全面反映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反映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效率,确定高效的农机化发展思路和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农机安全监理档案主要包括拖拉机档案、联合收割机档案、拖拉机驾驶员档案、联合收割机驾驶员档案,是农机管理部门重要的档案之一,属于国家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1农机安全监理档案是农机监理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

通过建立农机安全监理档案工作,能如实地把每项农机监督管理工作记录下来,可以真实记载农机监理工作的历史,为农机监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熟悉工作、制定计划、规范管理和进行日常执法活动提供重要参考资料。科学合理地利用农机安全监理档案,可以及时查找农机安全监管措施和相关业务工作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推进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管理。

1.2农机安全监理档案是依法行政的依据

在审理农机监理行政案件时,农机监理机关将负举证责任。而农机安全监理档案详细记录了农机监理机关依法对农业机械及驾驶操作人员核发牌证照的原始过程,是两项行政许可事项的真实记录,是处理和复核农机事故案件的重要的法律依据,在法律上可发挥证据效应,具有重要的凭证价值。牌证管理、违章处罚等项工作的证据,主要是来自农机安全监理档案。

1.3农机安全监理档案是农机安全宣传的生动教材

农机安全监理档案中记载的机手违章、肇事和事故处理案例。经过对农机安全监理档案整理和汇编,即可形成十分生动真实的农机安全宣传教育的教材。

1.4农机安全监理档案是检查考察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依据之一

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的情况(数量和质量),是正确评价农机安全监理、农机化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和必要条件。通过查阅农机安全监理档案资料,可以了解农机安全监理情况以及农机安全监理发展的历史和变化,掌握系统中各个时期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可以倒查追究相关岗位农机行政执法人员行政违法现象的重要依据。

2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2.1管理者对档案管理重视不足

单位没有健全的档案存放、借阅等管理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松、散的现象。管理者往往缺乏对文书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善于对工作进行总结,文件资料随意堆放。此外,档案管理工作经费紧张,档案保管条件简陋,

2.2档案规范化管理程度不高

目前,县级及以下农机站依然没有制定严格的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制度,岗位职责不明确,不能很好地落实岗位职责,使得农机安全监理档案收集、整理和保管等一系列工作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2.3档案信息化、科学化管理程度不高

当前,县级及以下农机站网络信息不健全,数据资源匮乏,使得农机安全监理档案不能很好地为各级农机工作人员服务,数据资源利用率不高,阻碍了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科学化的发展,对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相当大的不利因素。

2.4档案材料归档完整性、_切性不强

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人员为非专业人员,没有参加过正规的档案培训,不熟悉档案工作业务流程,对档案重要性体会不深。有的身兼数职,业务工作变换频繁,个别档案人员管理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存在着档案登记资料不全、台账与档案不符等现象,这些都人为地造成了档案材料的不完整和不确切。对于档案管理的规则和发展无头绪,一切按照经验进行管理。

3改进农机安全监理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3.1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

农机监理档案管理是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机安全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有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做保障。农机监督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在涉及归档范围、分类标准、立卷要求、移交手续、工作职责及保管、借阅、记录、统计等方面建立健全农机监理档案管理制度,使农机监理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明确职责,强化责任意识。

3.2逐步建立农机监理档案信息查询系统,提高档案科学化管理水平

信息与网络在科学快速发展的今天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可以疏通工作渠道,快速掌握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省、市、县、乡各级监理部门建立农机监理档案管理查询系统,可以有效地实行档案资源共享,更及时地掌握档案信息,更灵活地运用档案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率,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

3.3强化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能否做好农机档案业务工作,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至关重要。首先要合理配备稳定的、责任心强的农机监理档案业务工作人员,不要随意调换工作岗位;其次档案业务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业务工作水平;第三要定期对档案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使档案从业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管理方法和要求,提高农业监理档案管理水平。

3.4完善档案建档内容,确保档案质量

农机监理档案主要包括三大类,即农业机械档案、驾驶人员档案和农机事故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各类档案建档的程序、要求搜集所需资料,并及时进行立卷归档,避免出现资料不全或台账与档案不符等现象的发生,确保档案的完整性,提高其可利用性。

3.5加大硬件设施投资力度,保障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发展

要配置专门的档案室、档案柜、微机等、打印机、照相机等设备,购置专用档案整理物品,安装防盗门,加固窗户,要防潮,遮光,防鼠,配备防火器等。所有档案都要实行按序、专柜保管,防止档案丢失和损坏,维护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总之,农机安全监理档案是农机监理机关依法行政的具体体现,是机手所持证件合法性认定的依据,是办理各项牌证业务的流程、原始信息的真实记录,是指导农机监理业务工作开展的第一手资料,具有政策性、原则性、技术性很强的一项管理工作。如何加强农机监理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确保农业机械安全、优质、高效地发挥其作用,已成为农机化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杨公之:《档案信息化建设导论》,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版。

工程监理档案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公路工程 监理档案 管理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highway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fil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analyze the causes and look for supervision of highway project file management level of methods and means, so as to make new situation highway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file management work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 be helpful for protecting the legitimate interests supervision unit.

Key words: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fil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路工程监理档案管理,是公路工程信息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监理工程师实施工程建设监理、进行目标控制的基础性工作,对为公路工程竣工资料整理提供可靠保证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有助于监理工程师积累宝贵经验,不断提高公路工程监理工作水平,有助于保护监理单位合法利益。针对目前公路工程监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宏观方面论述提高监理档案管理水平的方法和措施。

一、目前公路工程监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重工程建设,轻档案管理的问题。

在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过程中实施档案管理,不仅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真实记载,也是公路建设后道路运行、养护和管理的历史依据,更是维护监理单位合法利益的保障,具有重要的凭证作用和法律价值。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监理单位重建设、轻档案的问题普遍存在,影响了工程建设过程中文件资料的手机整理工作,监理项目档案资料收集工作不能和项目建设进度同步进行。由于档案工作发挥效益的滞后性,档案收集工作在项目建设前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建设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往往更重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到项目建设后期,才匆忙整理内业资料,从而导致期间文件资料的丢失。

(二)存在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监理单位对档案资料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很多工程参建单位虽然建立了一些资料管理方面的制度,但一般都不够健全,难以保证文件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如监理月报、质量控制文件、监理指令等缺乏统一统一规定,文件编号不系统甚至混乱,文件格式不统一,对后期资料整理工作带来困难;对工程竣工资料的编制要求不清晰,缺乏有效控制文件资料质量的具体措施;对资料的保管以及移交等没有专项制度,加之由于项目建设周期长、人员调动频繁等,往往会造成文件资料的遗失,给后期归档工作造成很大损失。

(三)存在业务培训不到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的问题。

目前,工程监理单位普遍存在忽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的问题。由于监理单位档案管理人员通常由一线工程师技术人员兼职,他们通常比较缺乏对国家档案法和公路工程档案管理相关规定的学习,档案意识、档案知识相当匮乏。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技术力量薄弱、业务培训缺乏,已经成为限制监理单位档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瓶颈。虽然也有监理单位配备了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从事工程档案的管理,但是这些人员通常缺乏工程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由于不懂工程专业技术,因此在档案收集整理过程中常常出现错误。

(四)存在监督检查不到位的问题。

由于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单位缺乏档案意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检查质量、安全、进度多,检查档案管理少。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造成监理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轻视,严重影响了工程档案的质量。而档案管理部门往往是在项目后期,甚至是项目完工后才介入项目档案管理工作,造成无法从源头上对项目档案工作加以控制和指导,因此档案的质量更是难以得到保证。

(五)存在资料存档不规范,甚至弄虚作假的问题。

由于存在制度不健全、档案意识差的现象,也就造成了监理单位原始签证资料填写不规范,内容失真,甚至弄虚作假等问题。例如,项目文件字迹不清晰、图标规范,缺少监理工程签认或者使用易褪色书写材料书写;项目文件使用复印件,或未使用激光打印;资料签名不规范,特殊情况代签时没有签字人委托书;现场监理指令、监理工程师通知、整改情况反馈、监理日志等使用复印件。

二、加强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公路工程监理档案管理工作领导责任。

公路工程监理档案的产生有着长期的过程,基本上反映了工程施工监理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和监理工程师的每一项工作,并且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工程监理档案收集和管理工作必须依靠“责任”两个字。一方面,要层层落实档案管理的领导责任和岗位责任,依靠合同文件和责任书,将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另一方面,要严肃对档案管理工作中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特别要按照《档案法》中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来约束监理单位行为。

(二)建立健全公路工程监理档案管理制度。

公路工程监理单位要按照管理法规的要求,结合工程项目具体实际,按照档案管理相关法规,制定和完善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档案管理的领导责任和岗位责任,健全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保密等管理制度,做到严格管理、规范管理。首先,监理单位负责人要把项目档案管理纳入职责范围、工作计划和工作程序中去,要经常检查和落实。第二,要加强过程控制,坚持项目建设与档案整理同步发展,把档案质量控制融入项目建设全过程。

(三)加强监理档案管理专兼职人员培训。

首先,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对项目建设程序、技术标准、工程管理、计量支付等有较为深入的理解,监理单位档案管理负责人应具备交通部监理工程师资质;第二,要加强档案管理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具备工程技术和档案管理双层知识框架。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可以通过集中授课、交流学习、换岗锻炼等方式,不管拓宽其知识面,增强业务能力。

(四)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注重奖优罚劣。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对定和要求,层层落实档案管理工作,督促监理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和档案验收移交制度。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监理单位内业资料收集整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公路建设档案工作中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违法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要把在施工阶段档案管理工作与计量支付挂钩,每期中间交工完成的分项工程在计量时,必须在相应的质检资料、试验资料齐全并合格后才能进行计量支付,这样才能为搞好监理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保证。

(五)运用技术手段,提高监理档案管理水平。

由于公路建设项目周期长、专业涵盖面广,造成档案数量非常巨大,这些档案资料又不同于一般历史资料,对项目日后的管理、养护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实现当管理管理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保管型向利用型转变,提高档案利用率、实现档案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管理手段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当中。因此监理单位在档案收集整理过程中,应该与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积极推广使用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摄像机、扫描仪等现代化社会,对项目施工监理过程中所保存的档案资源进行信息化处理,提高档案存储、整理、编目、检索效率,使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工程监理档案管理制度篇4

一、监督档案的职能和主要内容

监督档案属工程技术档案,是对工程项目质量监督过程立卷归档,其职能是为工程质量监督站监督工作服务。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工程质量监督站的职责、监督程序和内容,主要监督方式都有转大的转变:即按照政府赋予的监督管理职能,加大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确保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必须包括如下程序和内容: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注册登记手续;制定质量监督工作方案(或制定质量监督计划及质量“控制点”);对工程参建的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主体质量行为进行监督;以抽查为主,辅以科学的测试手段,对建设工程的实体质量进行监督;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工程竣工验收后出具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实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档案。由此可见,工程质量监督站的职责决定了监督档案内容。监督档案围绕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工作程序和内容而建立,其意义深远,在新形势下的质量监督工作中,只有充分发挥监督档案的信息资源、咨询意识和监督作用,使之显示整体效应,才能充分体现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在工程质量管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程序的要求,监督档案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基本要求

1.建设工程应按单位工程建立监督档案,档案应及时、真实、完整。字迹工整,用档案要求用笔书写。

2.监督档案统一用国际标准用纸a4号(或统一表格),按档案管理规定装订。

3.监督档案应按工程重要程度保存,保存年限按有关档案管理要求。

(二)主要内容:1.监督档案封页:标明工程名称、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名称,开竣工日期及档案编号;2.档案目录;3.工程项目报监资料,包括:①委托工程质量监督注册登记表;②工程质量监督书;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中标通知书;④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⑤施工合同、监理合同的副本;4.工程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单位的资质和有关责任人员资格审理登记表及签署的质量责任书,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审查表;5.质量监督记录:①单位工程质量监督计划及质量“控制点”;②工程质量监督交底会议纪要;③工程质量整改通知书及整改报告;④历次监督抽查记录;6.结构(地基与基础、主体)工程报告;7.地基与基础、主体及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报告;8.工程质量事故报告(或质量鉴定报告);9.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10.竣工图纸;11.其它内容:①委托见证人员授权书;②重新组织竣工验收通知单。

(三)质量监督工程师认为应归档的必要内容:包括结构检测记录功能性质量检验结论,涉及结构安全质量问题的有关文字记载、设计变更手续及图片、光盘、录象带等实物性见证材料。

二、监督档案的建立和归档要求

监督档案的建立要抓住施工现场和材料整理两个环节:前者是真实而客观地说明工程实体和环境质量控制的过程,是监督档案的基础;后者是完善监督档案的重要手段。建立监督档案的重要是要确保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竣工验收“三到位”的同时,对工程实体质量的抽查、巡检,然后向对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上指导延伸。如果某一住宅楼工程,结构类型为砖混六层。按照 监督计划要求:首层砌体(样板墙)为“质量控制点”。一层砌体设计标号为m10水泥砂浆砌筑,二层以上为m7.5水泥砂浆砌筑。当一层砌体(样板墙)施工时,经施工现场检查实体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参建各方质量行为合法,制作m10水泥砂浆试块一组。质量监督工程师重点记录了试块制作情况和质量控制过程后转入下道工序施工。在工程进入二层砌体砌筑时,经查m10水泥砂浆强度值仅达到设计标号的92%,经设计单位演算可满足使用要求及时完善了手续,但仍造成了该工程的质量缺陷。为确保主体结构砌体质量,质量监督工程师及时会同施工单位和有关参建各方人员,加强了砌体砂浆的质量控制,从原材料和施工方法上进行了调整。在后期主体工程施工中,砌体强度都达到设计要求。因此,掌握第一手材料,跟踪工程质量及时处理质量问题,积累成果,变事后弥补为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是每一项工程质量监督的重点,也是完善监督档案的方法。要把这两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是作好监督档案工作的基本保证。

监督档案应实行以质量监督工程师为主的立卷归档责任制,分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两类,按单位工程建档(市政工程为市政道路、桥梁和排水工程分别建档),从实施质量监督起止时间,在每项工程完成后要系统整理监督档案,内容上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和深度,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并签字盖章齐全,前后一致,交圈完整,经部门主管领导审查验收后归档。

正确的归档程序很重要。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点面多,质量监督工程师重实际工作轻档案管理的意识存在,影响了监督档案及时归档。因此,在制定工程质量监督计划的同时,也要作好监督档案的归档计划,对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建立不同的归档计划。对于建设周期长的大型项目,高层建筑和市政工程,可按照单位工程,建档立卷,或由质量监督工程师根据工程实施阶段的监督工作情况进行归档。

归档手续应该是在单位工程(或子单位工程)监督任务完成后,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十个工作日内,由质量监督工程师填写“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档案归档说明书”经主管领导或技术负责人审核后,向工程质量监督站档案室移交。档案室档案管理人员验收合格后,由质量监督工程师和档案管理人员在“监督档案归档移交单”上共同签字。

三、加强监督档案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一)更新领导观念。加强新时期监督档案工作的管理,在加大监督力度,狠抓工程质量的同时,注重监督档案的管理质量,把监督档案工作摆在议事日程,在人员配置、资金运用和管理条件上给予支持,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站的综合管理水平。

(二)加强学习。要采取不间断、全方位的学习和业务培训方式,提高质量监督工程师队伍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正确运用条例、法规和强制性条文,掌握新形式下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重点,做到工程质量监督与监督档案归档并重,使监督档案的作用和价值得到充分和发挥,从而更好地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

工程监理档案管理制度篇5

1.明确监管职责,建立监管模型

BT项目各方在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监管职责为:(1)项目发起人负总责,承担BT项目档案规章制度制定、监督、指导工作,负责项目前期文件的收集、整理以及全部项目档案的最终接收工作。(2)BT项目投资方负责投融资过程、施工准备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负责各参建单位施工过程、竣工阶段、回购期间形成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以及回购前项目档案的接收、保管工作。(3)临时机构如征地拆迁办公室、建设指挥部、BT项目管理办公室等负责工作过程中形成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4)勘察设计单位负责收集、整理勘察及设计过程中形成的设计文件。(5)施工单位负责本单项(单位或标段)工程施工过程、竣工文件等收集、整理工作。(6)监理单位负责收集、整理监理过程中形成的监理文件,同时履行审核项目竣工文件的完整、准确和案卷质量等情况的职责。

2.建立文件质量控制体系组织、机构控制

BT项目相关方要明确分管领导和部门,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专(兼)职档案人员,形成项目发起人、BT项目投资方、BT项目公司以及施工、监理等多级项目档案管理网络。如图2所示。制度控制。制定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将责任细化分解,落实到人;制定BT项目文件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借阅等制度,以及照片、电子、光盘等不同载体文件的管理制度;将档案管理纳入项目建设基本程序和合同管理。过程控制。在项目前期、设计、施工等各阶段,要针对项目立项、批复、审查备案、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进行收集,确保每一事项文件齐全,确保施工文件收集与施工过程同步进行。结果控制。BT项目完工,施工单位应将自己承担的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的施工过程文件材料在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后,向BT项目公司归档;BT项目竣工,要启动竣工档案验收程序,重点对BT项目形成的各种形式和载体(音像、电子)档案的完整准确、真实有效以及签章手续等进行验收;BT项目回购结束后,BT项目公司要将项目档案按照要求向项目发起人或其指定单位完整移交。

3.提出验收移交办法交工验收

BT项目交工验收之前,BT项目发起人邀请第三方对BT项目投资方、BT项目公司等形成的档案进行综合评估,对评估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后方可进行交工验收。交工验收由项目发起人组织,被验收的主体为BT项目投资方及参建方项目档案。档案验收。BT项目档案的验收工作应在BT项目竣工验收之前3个月内完成,由项目发起人按照项目管理审批(核准、备案)的权限向相应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档案验收。没有通过档案验收的BT项目不得进行BT项目的竣工验收。移交时间。BT项目交工验收后的3个月内,由BT项目公司将项目档案移交给项目发起人或其指定的使用单位。创新点

1.引入第三方评估

第三方评估的核心意义在于客观、权威、公正和独立,可以在BT项目档案管理上集中档案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及项目管理的经验优势,确保BT项目档案评估的权威性;引入第三方评估,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职能的需要,能够有效地避免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现象,凸显档案部门着力转变职能,实现“放管服”的有效举措。第三方对BT项目档案工作评估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档案管理体制。即是否建立了与实际工作相适应的档案管理部门,是否对各门类载体的档案实行了集中统一管理,是否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网络等。二是规章制度的建立。即是否建立了与BT项目建设相适应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业务规范,是否有完善的档案管理措施。三是项目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情况即项目档案的分类方案是否科学、准确,组卷方法及卷内文件材料的排列是否规范有序等。四是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及案卷质量。即归档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文件材料是否齐全,书写材料是否符合档案的保管要求,保管期限划分是否准确等。

2.制定《BT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和《BT项目文件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

《BT项目档案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明确了BT项目档案工作原则,即对BT项目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集中协调,统一标准、集中监管,统一管理、集中交付的档案管理原则,并对组织体系构建、参建各方档案管理职责及档案工作人员职责,予以明确。《规范》对BT项目档案工作的控制、档案管理方式方法给出解决方案。BT项目档案工作的要求应列入BT项目的“四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管理之中。BT项目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BT项目档案移交的套数,BT项目档案案卷质量,检索工具编制要求,项目档案数字化质量要求,档案移交的时间、方式,以及保证金和违约责任等内容,并实行档案案卷质量责任终身制。BT项目投资方、BT项目公司以及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要建立归档文件材料责任者填写法人名称制度、重要合同法人签章制度。BT项目档案的汇总由项目发起人负责进行或组织。

工程监理档案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卫生监督档案管理 问题分析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232-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地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国家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需要更高的质量来满足社会和人们的具体需求。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作为卫生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其重视程度不断地加深。然而当前我国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因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仍然有较多问题的存在,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

1 卫生监督档案的基本概述

卫生监督档案主要是指国家卫生监督机构在进行相关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资料,对日后进行病情研究和科研活动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卫生监督档案与其他类型档案相比,不仅地区空间范围广,而且周期性长,具有不可复得性。

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内容复杂多样,涉及管理范围广,管理程序复杂,要不断地完善档案的记录、整理和保存,保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有效地开展。

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首先,卫生监督档案是对卫生监督管理活动的原始记录,为其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维护了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对卫生监督工作公正、客观的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1]。其次,保证卫生监督工作的质量能够提高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指导着卫生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此外,卫生监督档案中记录的大量原始数据可以作为考核卫生监督人员工作成果的依据,从而加强对卫生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

2 当前我国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且部分地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聘请的档案管理人员均为兼职,其档案管理职责不明确、档案保存不及时、档案管理方式陈旧等,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知识。具体表现为:多数档案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态度不端正,缺乏系统的专业档案管理知识体系,对文件价值没有准确的判断,对档案的归集、整理和保存存在一定的纰漏。另外,部分档案是以电子的形式存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对电子档的保存容易丢失,而且对相关信息的归集和整理方式不科学,直接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2]。

2.2 卫生监督档案材料系统化程度较低

卫生监督档案因其“种类多、范围广、周期长”等特点,在归档保存上具有一定的困难,其工作比较复杂。从档案的初始计划制定到最后的完成总结,需要经过多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处理,在其形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资料,但是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档案材料的系统化程度不高。第一,工作人员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档案文件无法准时有效形成;第二,平时无法将材料完全集中,散落在部分个人手中,致使相关文件材料不能及时归档;第三,人员流动性大,交岗接替的现象时有出现,严重影响到档案工作质量。最终,档案文件材料系统性和完整性欠缺,严重影响了卫生监督执法的规范化建设。

2.3 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卫生监督档案在文件的归档和整理的过程中,无法为后期档案工作的进行提供完整的资料。而且,有部分人员在档案信息查找过程中不遵守相关查阅规定,对资料胡乱翻阅而且不爱护资料;在借阅档案时不进行登记,也不及时归还,更甚至会丢失,这些现象导致档案缺乏完整性。因此,在档案监督管理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地健全管理制度,保证卫生监督工作的有效进行。

2.4 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各种网络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许多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在档案管理上依然使用手工整理档案的操作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的管理效率。手工方式在工作过程中,工作量大,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查阅困难、借阅不便利等严重影响了档案的合理有效地使用。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卫生监督档案的内容,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纯粹依赖手工操作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各种智能化技术手段对档案管理运用不足,已经严重制约着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的蓬勃发展,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中科学技术水平的运用,为新时期卫生监督事业发展做贡献。

3 加强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3.1 提高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档案管理水平受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第一,要求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人员坚决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第二,建立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科学培养机制,加强对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卫生监督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各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不断地更新和强化档案人员的相关知识,使之具备扎实的档案管理文化基础。

3.2 加强卫生监督档案材料系统化程度

传统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方法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因此,要加大卫生监督档案工作的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做到软件和硬件有机结合,为档案资料的及时形成提供基础保障。加强卫生监督档案的整理和归档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将各分散的档案资料及时收集,进行分门别类,统一归档,保障档案资料的完整系统性。加强档案工作领导,重视档案管理,各领导部门要发挥其作用,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确保管理工作的持久性。同时,要对档案人员进行工作监督,不定期抽查其业务成果。

3.3 优化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机制

相关卫生监督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卫生监督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对档案的归档、整理、分类、保密等制度进行相应的完善,实现档案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3]。卫生监督相关领导部门针对档案管理的每个步骤和环节都要认真查阅和审核,再进行签字确认,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从而减少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的疏漏,保证档案管理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对重大项目的档案文件资料要进行严密保存,强调其重要性,保证其相关机密性。

3.4 提升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技术手段

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要适应现代化卫生事业的发展,首先就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档案信息化以智能化为主,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将原本纸质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全面的档案数据资料库,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综上,卫生监督档案是卫生监督机构日常活动的监督档案,为相关执法部门提供了系统完整的资料,同时也是卫生监督机构各项资料的系统组成部分,对提高卫生监督机构的业务活动有着重大规范作用。该文通过卫生监督档案的基本概述,针对当前我国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晶.浅谈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5(9):263.

工程监理档案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水电站工程;档案管理;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6-0076-03

由于大中型水电站工程具有技术难度高、工程规模大、工程施工单位多、专业复杂、人员流动大、时间跨度长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大中型水电站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如何做好大中型水电站档案工作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企业档案工作者面对的一项挑战。笔者从事水电站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多年,谈点体会和感受。

一、水电站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水电站工程项目档案是指在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竣工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技术图纸、声像等档案资料,其涉及面广,涵盖了工程设计、建设、施工、监理各参建单位提交的档案资料;内容繁杂,包含了从立项审批、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生产准备、竣工验收等全过程中形成的历史资料;形式多样,具有纸质、磁介、光介等载体的档案资料。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是企业在电力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经营管理和科学研究价值,对今后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法律纠纷、专项审计等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利用价值。因此,做好水电站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二、当前水电站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大中型水电站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承包制、建设监理制,形成了以建设单位为业主负责,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配合的运行机制。由于各参建单位繁多,其档案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与建设单位不一致,同时,建设单位对各参建单位的监督力度不够,各阶层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极容易导致水电站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不够完善,离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对档案工作的标准有些距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建设单位对各参建单位和业务部室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服务力度不够

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期间往往重视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安全和电力生产,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导致自上而下、由内而外档案管理意识差,对各参建单位和公司内部业务部室缺乏应有的监督检查力度,没有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措施,或者有制度和措施但并未将其宣传、落实到位,造成两头脱节,许多珍贵的工程项目原始资料收集不齐全、整编不规范、归档不及时、竣工图审查不到位,给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设计单位对设计资料的归档意识不到位

设计是龙头,同时它也贯穿于整个水电站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工程建设一开始设计单位就产生设计资料,在施工期间对工程设计变更进行监督和管理,会产生设计联络资料和设计变更资料,在竣工阶段其设计图目录为施工单位是否完整归档提供依据性作用,可以说设计资料管理的好坏决定着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但目前设计单位对设计资料的归档意识不够,没有按要求向建设单位提交全套设计资料(图)和完整的目录清单,存在设计图归档不完整,目录清单不系统、不完整,签署不完整、不规范,给工程建设带来隐患。

(三)施工单位缺乏专业人员管理档案

施工单位是施工建设的主体,承担着工程建设的重任,因此施工单位往往会配备丰富的、专业技术强的土建、机电专业人员,而忽视对档案专业人员的配备,其档案工作要么由技术人员兼顾,要么由完全不懂水电专业的资料员管理,致使施工单位的资料管理往往存在收集不齐全,遗漏原始资料和变更资料;整编不规范,存在复印件和签署不完整现象;组卷不系统,没有按分部、分项进行科学、合理的装订成册;归类不准确。这些施工资料管理无序的现象给以后的运行管理造成严重的影响。

(四)监理单位未全面履行监理职责,忽视对档案资料的管理

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应该是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它不仅仅要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理,同时还要对档案资料进行监督管理。监理单位除对自己产生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编外,还要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方案进行审批、质量进行签证、竣工图的修改进行审核等。但目前有些监理单位没有对施工档案资料的监督管理职责履行到位,出现审批手续不全、签证不真实、竣工图修改不进行审核签字等现象,严重影响施工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编质量。

三、加强大中型水电站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充分发挥建设单位对档案工作的领导、监督、检查职能

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不但要对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同时也要对内部业务部室的档案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强化每一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档案管理网络。建设单位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一是对档案工作的各个业务环节都制定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并宣传、贯彻落实到位;二是强化档案管理意识,要求各参建单位和内部业务部室将档案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计划,让各层次人员充分认识到工程项目档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做好日常的资料收集工作;三是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对各参建单位和业务部室各个阶段产生的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编工作进行专业辅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督促整改,确保工程项目档案资料完整、准确、系统和规范。

工程监理档案管理制度篇8

一、档案工作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中的定位

1、中国特色的档案工作始终具有政治性

我国档案工作的政治性,首先体现在管理体制上。最高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国家档案局的隶属关系虽然在国务院和中央办公厅之间数次调整,但实际工作关系上更偏重于接受中办的领导。姑且不论其利弊,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对档案工作政治性的重视。其次,档案工作的管理模式也有“政治性”因素。比如在对档案实体和档案内容严格“管控”基础上的适度提供档案利用等。另外,从《档案法》的若干表述中同样可以看出“政治性”内涵。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这都证明中国特色的档案工作不是普通的管理工作,其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因此,档案工作者理应关注廉政建设,中国的档案工作理应成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构成。

2、强化档案工作可以规范党政人员的行为

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而和谐社会的关键特征是“行为规范”。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国家公务人员,其行为的规范,一方面靠自律,另一方面靠法律和制度约束。特别是党政干部,手中拥有一定的权力,如果恣意妄为,损害的不仅是个人的政治生命,还会影响民众对党和国家的信心。那么,如何证明党政干部的行为是否规范,是否严于律己?对此,档案工作责无旁贷。

《实施纲要》提出,要“完善反腐倡廉相关法律和规范国家工作人员从政行为的制度”,档案工作在这方面大有可为。传统档案工作偏重实体管理,档案作为备查凭证,对党政人员“行为规范与否”能起到一定的“事后监督”作用,但不能很好地适应廉政建设的“预防”原则。当前,档案工作改革模式之一就是档案工作“触点”前伸,让档案工作成为本单位核心工作链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信息化和电子政务普及,文件和档案成为一个连续体,档案人员可以在业务流程中实时掌握工作进程信息,从而适度掌握包括党政干部在内的各类人员的行为信息。在这种模式下,人的行为不再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而是处于制度化流程的控制范围里。例如为了规范干警执法行为,增强依法办案的自觉性,宁波市海曙区检察院不断完善创新执法档案工作,并将其涵盖全部执法职能、全部执法过程和全部执法人员。为了强化对办案过程的监督,他们建立了《检察干警廉政信用档案实施办法》、《内部执法监督工作实施细则》、《干警个人及家庭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为每名干警设立廉政档案,实行“一案一登记、一案一测评”。他们要求办案人员在案件办结十日内填写《办案纪律检查卡》或《廉洁自律卡》,如实反映本人在办案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和办案纪律的情况,交部门负责人审签。同时,由办案部门兼职纪检监察员及时填写《办案纪律监督卡》或《执法监督卡》,寄送有关单位和人员,征询意见,接受外部监督②。这是档案工作服务公众、为民主法治建设服务的生动范例,从一个特定角度起到了预防腐败、规范政府人员行为的作用。

3、档案工作能够为惩治腐败提供坚实的证据

切实执行档案法规,充分发挥档案的凭证作用,可以为廉政建设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例如2004年对毕节地区房产局局长陈伯谦进行的调查中,由于陈安排他人将部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销毁,相关部门的调查遇到很大困难。陈坚信证据都被销毁,其同伙也不会出卖自己,所以咬定自己“清白”。然而检察机关还是从档案中找到了蛛丝马迹。虽然“零口供”,法院依然认定了陈的犯罪事实。检察机关有一次为了找一个犯罪证据,在房产局下属分公司档案室查了三天三夜,终于找到一份陈签名的文件,证明了一宗陈贪污16.5万元的事实。③这证明档案信息很难彻底销毁干净,档案的内容会从多个侧面证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行为。因此切实保障档案工作的纪律性,可以对完善“制度反腐”做出独特贡献。

二、当前档案工作体制和指导思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档案执法检查侧重安全保管,缺少内容检查

我国有包括《档案法》在内的一批档案法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每年也开展执法检查,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档案法规中原则性条款多,操作性条款少;档案执法程序缺少法制化规范;执法检查流于形式,执法威力不足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国档案工作的理念有关。《档案法》规定“为了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制定本法”。这里用“管理”、“收集”、“整理”、“保护”等词强调档案工作重心是“保管”,而对档案“利用”的重视不够。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档案执法注意力集中在档案进馆、档案整理、档案制度及库房条件等方面,对档案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完整,档案内容中反映出来的政府行为、党政领导及公务员的行为是否合法,执法检查却很少涉及,而这恰恰是档案执法检查最应关注的要点。加强对档案内容的检查,可以及时追溯政府行为、党政干部和公务员行为的合法性,预防贪腐。

2、档案工作重点偏重实体保管,缺乏对业务流程的事前控制和监督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搞好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档案保护”,这让档案工作者深受鼓舞。但档案界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更宽泛。档案工作应当拓展职能,利用档案为党和政府的现行工作提供实时、主动的服务,甚至对党和政府的工作进行流程监督和事后评估。归结为一句话,即档案工作要与党和政府当前的工作同步,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随。在2004年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王刚提出“要在提高为各级领导和各部门服务的效率上动脑筋”,这本身就是对档案工作职能拓展的创新思维。从管理学的角度讲,“控制”有预防控制、同步控制和反馈控制,档案工作在“制度反腐”中可以适度发挥这三种监督(控制)作用。比如档案部门会同业务部门制定文件规范、文件处理流程就是预防控制;借助电子政务与信息化系统,档案人员以管理员身份掌握文件处理进程(也是业务工作进程)就是同步控制;通过对文件、档案内容的审阅和鉴别,档案人员可以评估并及时反馈党政部门业务工作的质量、效率以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行为规范性就是反馈控制。但目前档案工作的上述控制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

3、业务工作中的文档流程规范化程度不够,执行不够严格

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增强政府服务职能,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的决策要规范化,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而证明政府行为是否规范,要靠文件和档案。要让公众参与决策并监督政府行为,要靠政府信息公开,也就是政府文件和档案的开放。这一切都建立在文件和档案内容的完整、准确、真实的基础上,而文档内容的完整、准确、真实又建立在政府工作中的规范化文档操作流程基础上。既然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文件和档案是“连续体”,那么档案工作的控制功能前伸到文件形成、使用、流转过程,就是“工作流”管理的必然。可见档案工作对“工作与人”负有控制与监督责任。2003年中纪委、监察部、国资委在《关于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决策和管理行为……制定操作性强的具体办法……”。这里所说的“操作性强的具体办法”必须包括“文件和档案操作流程”。如果没有这方面的配套制度,或有制度却不严格执行,一方面导致“一言堂”、“一支笔”、“拍脑壳”等非科学、非制度的行为屡屡发生,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文档质量不高,在需要发挥凭证作用时“查无实据”,无法追溯。上述现象在各类组织中仍普遍存在,是反腐制度体系的“短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三、加强档案工作完善反腐制度体系的建议

1、站在反腐倡廉的高度加强档案工作的法制化建设

要让档案工作成为“制度反腐”的有力武器,首先要自上而下重视档案工作,充分认识“规范的”文档处理流程的控制与监督效用。在此基础上,完善档案工作法规,提升档案制度与规范的层次,强化档案制度与规范的执行与监督力度,使档案工作的监督(控制)功能从“幕后”走向“台前”。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在专门的廉政建设制度中申明对文件与档案工作流程的硬性要求,凸显党和政府对档案工作预防腐败功能的重视;第二,站在新的高度修订、完善包括《档案法》在内的专门性档案工作法规,增加档案工作的预防控制、过程控制和反馈控制条款;第三,各级领导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强调档案工作的控制职能,提升档案工作地位;第四,鉴于对文档的处理是各类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科学、适度地在各种非档案的专业法规和制度中增加文档操作规范化要求,让每一个责任人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同步、高质量地完成对文档的操作;第五,从司法的角度,开展对销毁、篡改文件和档案等违法行为的定罪与量刑研究,显示司法对此类违法行为的重视。

2、加强对党政业务工作中文件形成过程的控制

《实施纲要》提出,要“完善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有关制度。……完善审批方式,加强后续监管,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和监控机制。”在这里,“完善制度”是预防控制,“建立监控机制”是过程控制,“加强后续监督”是反馈控制。每一个控制阶段都与档案工作密切相关,因为每一项业务工作都伴随着文档的形成、签署、审批、流转、使用、归档、反馈,也就留下了“政府共同行为”规范与否的追溯途径。

在这里,要着重强调文件归档之前的过程控制。文件在归档之前要经过多人签署、使用、传递,必须明确每个责任人对文件的处理权限与要求,并签名为证。这看上去繁琐,但恰恰是相互监督,对反腐倡廉具有毋庸置疑的意义。比如2003年完工的“东江-深圳供水改造工程”,之所以被广东省纪委和监察厅评为“廉洁工程”,与工程指挥部对文件与档案工作的重视有直接关系。他们尤其强调文件与档案的规范化审批。在工程文件变更时,制订了“集体决定,分责办理,按职会审”的制度,“每个人都有责任,但每个人都没有绝对权利”④。可见,只有按规范形成文件、审批签署文件、按文件指令处理各种事务,并最终严格完成文件归档,才是档案工作对“依法行政”的“保驾护航”。

3、加强对党政干部文件归档控制和离任前的档案移交控制

《实施纲要》指出,要“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一个单位的最高领导,虽然也有上级,但日常行为往往无人监督或无人“敢”监督。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这种情况会逐步改变。对档案工作者来说,要发挥事后监督的功能,就要借助档案内容对相关人员的行为进行评估。这就涉及到文件归档。领导干部通常是文件流转过程中的必经环节,有些领导因为利用方便,或是忘记归还,将文件和档案长时间放在自己手里,而档案管理员也不便催促归档或归还。也有些领导干部由于主观原因不愿意将文件归档。党政工作中形成的文件和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组成部分,不能存放在个人手里,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归档。国家应当对领导干部的文件归档和离任档案移交有所规定,这样档案工作者才能“底气”更足。

4、加大档案执法检查力度

加大档案执法检查力度,有两个方面:一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有关部门(纪检、监察等)开展联合执法,增强档案执法力度;二是加强档案执法中的内容检查。这是两个比较难的工作领域,但又是档案工作法制化的趋势,是档案工作为反腐制度建设做贡献的切实步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动加强与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沟通与配合,在对党政机关进行档案执法检查时,商请纪检、监察部门派人参加执法小组,形成执法“联动”。第二,在探索进行档案内容检查时,可以从检查文件和档案的处理流程入手,先重点检查文档的签署是否齐备、办理的程序是否规范、归档的文件是否齐全等,以“事后监督”的方式对依法行政做出客观评估。

注释:

①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关于调整我国档案工作领导体制的请示的通知》(中委[1985]29号文件)。

②《区检察院强化执法档案工作促进队伍廉政建设》,宁波市海曙廉政网,2007年9月18日。

③《昔日亲信一一出庭指证 “零口供”贪官难逃罪罚》,

工程监理档案管理制度篇9

Key words: engineering archive;"three rates";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9-0033-02

0 引言

随着技术进步和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工程建设项目规模愈来愈大,生产经营与工程建设项目交叉进行也愈来愈多,而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业主单位大多会将很多精力投入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设计、招标、合同、造价、进度、质量、安全及现场施工管理等环节上,对工程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管理工作却很容易忽视。加之参建单位和人员数量多,分布面广,流程繁琐,因此与普通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相比,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更具有挑战性。面对严苛的工作要求,我们首先要提高思想意识,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领导要率先垂范,监督和强化工程档案机制建设,做到提前介入,实时跟踪,全面搜集,使工程档案归档工作由原来“工程建设期间抓工程,工程结束以后抓档案”的事后控制,转为全程动态控制,将档案管理关口前移,使善后工作变为前置条件,确保工程项目档案真实完整,准确无误。为此,笔者结合多年工程档案管理实践经验,就如何提升工程项目档案归档率、完整率和准确率三项指标,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提出如下观点,供同行商榷。

1 档案归档率、完整率和准确率是衡量工程项目建设档案工作水平的标准

工程项目建设档案是反映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是企业档案中最重要的部分。一套完善的工程项目建设档案,涵盖了从工程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勘探,到招投标、投资控制、进度计划、安全质量、施工过程及管理以及竣工验收等多个流程,期间每道工序所用材料、人员数量等细节全部囊括其中。那怎样衡量工程项目建设档案工作的水平呢?工程项目建设档案的归档率,档案的完整率和档案案卷质量的准确率一般作为衡量档案工作的关键指标,业内主要根据这三个指标来综合评估工程项目建设档案管理水平。

早在1996年4月,国家档案局就颁布了《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办法》。该法规给出了具体的档案管理体系评估标准,即归档率和准确率必须达到100%,完整率应该达到90%。归档率是前提、是基础,缺少了归档率,其它两个指标就会失去依托;完整率是归档率的深化和细化,它直接反映出档案资料的实用价值;准确率是“三率”的核心,没有准确率,工程建设项目档案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档案的凭证作用不但无法保证,有时甚至会起负作用。因此,三者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

2 做好收集工作是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档案“三率”的基本保证

归档工作是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首要环节,因此归档率在三项指标最为重要。在提高工程项目档案归档率的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要按照“超前介入、同步管理、依法治档、从严要求”的方针,保证工程项目档案的“三率”达到100%。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工程建设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工程档案收集管理三级网络体系。即一级管理网络由企业档案部门领导挂帅,专业员分系统进行指导监督管理验收工程项目档案;二级管理网络由项目经理部领导负责,收集职责落实到工程各专业员,项目专职档案员负责指导并兼任工程项目档案收发管理;三级管理网络分别分解到设计勘探、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明确总工负责,各专业员配合,专职资料员负责工程项目档案过程收集、竣工后整理和移交管理。同时,在工程项目建设初期,工程项目项目经理部成立之时,必须设置档案资料室和配置档案管理设施、设备,设立专职档案人员,进一步明确档案管理制度、归档标准、质量及进度要求,确保档案管理与工程建设过程同步。

②要依据工程项目建设档案收集涉及面广,周期长,难度大等档案形成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按照“三率”指标采取科学的档案搜集办法。有的档案资料形成周期较长,需要参考投资计划划分时间区段进行搜集整理,也可以按照工作阶段或工作内容来划分。另外,还要核查当年年度已竣工验收的工程项目是否全部归档,并在签订设计、施工、监理合同时,明确工程项目档案的版本、份数、质量及移交方式,保证所有资料全部归档。

③制定工程项目档案编制规范。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密切联系各职能部门,从监理、造价、施工等部门选调经验丰富的专家组建课题组,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部门和国家、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文件的规定以及“三率”指标,编制一套适合本单位的《企业档案归档范围和案卷组成标准》,为企业内部的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3 把控工程项目竣工档案形成全过程,是提高工程建设项目档案“三率”的根本保证

工程项目建设的原始资料和技术档案是全面鉴定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依据,是以后工程项目维修、改扩建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有助于我们总结施工经验,提高技术水平,积累实践经验。因此,工程档案管理应贯穿于从项目规划、施工开始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为确保工程项目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达到收集齐全、内容真实、数据可靠,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做好事前策划工作。工程项目档案的完整率是衡量每个案卷内归档材料是否齐全的指标,它反映的是档案案卷内归档材料的完整程度,所以它是一项重要指标。档案管理部门在收到施工图纸后,要与工程管理部门共同根据工程的专业、规模,划分单位工程,对每个单位工程中所包含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进行了预划分,经过监理单位、业主单位的认可,把资料划分为工程项目管理资料、工程项目质量保证资料、工程项目评定资料,明确工程资料收集范围,作为资料收集整理的依据,为工程项目档案案卷有较高的完整率打好基础。

②参与过程监控。为确保资料收集及时,数据真实准确,做到资料与工程同步,形成对工程实体及资料的过程检查制度,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参加企业工程管理部门对工程项目建设阶段性监管,分别对不同阶段项目的资料收集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列入工程进度考核,实现工程建设过程与档案形成积累同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预定目标实现。

③加强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业务指导。从源头入手,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配备专职质量及资料管理人员,有专门存放资料的场所,提出归档要求,定期进行培训、检查、督促、完善。在编制监理规划、专业监理细则、各项监理管理制度(包括资料收集、验收管理制度)以及参加由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设计交底等各环节,指导监理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

4 把好项目竣工档案验收关是提高工程项目档案“三率”的措施保证

①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指导监督监理单位要对以下资料的同步性进行严格审核验收,确保资料与实体基本一致。一是工程项目管理资料,这部分资料主要形成于施工前,主要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图纸会审、设计交底等,对于这部分资料主要审查针对性、时效性及对施工管理的指导作用。二是工程项目保证资料,包括各种原材料、设备合格证、各类试验检测记录、测量、沉降记录、隐蔽记录等,这些资料与工程强制性条文都具有对应性,是确保结构主体安全及设备稳定运行的过程管理资料,也是资料审核验收的重点。三是工程项目质量评定资料,依据单位、分部、分项、检验批的划分,重点检查这部分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及项目负责人验收记录的合规性,与工程项目评定资料的对应性。四是加强设备随机资料的接收,根据设备合同中的设备清单,提前设定设备随机资料接收目录,实行有依据接收。

②案卷质量的合格率也是工程项目归档工作不可忽视的指标。按照“工程完工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要求工程管理部门组织由档案管理部人员参加的交工验收协调会,提出工程项目档案验收要求和存在问题。并以国家标准为依据,按照国家对科技档案工作的要求,以《科学技术档案卷轴构成一般要求》为标准,制定工程项目档案案卷的整理规范。同时开办档案整理培训班,将工程项目档案的整理规范,向工程技术人员及各部门的兼职档案员做出明确的解释,必要时档案工作人员还要上门指导、实际操作。

③做好竣工验收阶段工程项目档案的整理编目、组卷等工作。在竣工验收阶段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对形成的资料由项目经理部按照单位工程进行整理、编目、组卷,经监理单位、工程管理部门、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审核,将合格的档案资料移交业主单位和档案管理部门。

5 实例分析

太钢档案部门在新建150万吨不锈钢工程中实践了以上做法,为保证此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山西省首项金奖项目)创造了条件。此工程估算总投资165.78亿元,建设工期30.5个月,参加工程建设的中外单位共计88个(设备厂家52个,施工单位36个)。档案部门与太钢提出的将150万吨不锈钢工程建成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精品工程”相匹配,推行档案人员“首问负责制”,承担工程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包括项目资料的收发、查阅、保管,成为工程建设项目成员,参加设备开箱,随时参加工程例会给予业务指导和定期检查评价、监督验收,不仅使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前移,而且直接参与整个施工全过程,实行预立卷制度,统一存放于工地档案室,以保证工程完工后,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还对未能按要求完成竣工文件编制和整理工作的建设单位考核工程质量保证金。由于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档案工作实现了事前介入、事中控制、事后核查、验收把关的全过程控制的管理,以“四个同步”为主线贯穿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保证了工程项目档案齐全、完整、准确“三率”达标。

工程监理档案管理制度篇10

公路工程档案是公路建设从立项、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到交付使用、竣工验收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具有专业性强、连接性强、现实性强之特点。是日常养护、管理、扩建、改建的重要依据,而档案质量的优劣将对档案自身价值和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反映了各参建单位的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意识,因此,确保档案质量迫在眉睫,至关重要。

1.档案质量

档案质量包括档案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从整体上来说要符合《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一般要求》(GB/T11822―2000)。

1.1 内在质量

工程建设指挥机构、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各自职责范围内形成的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必须真实、原始、准确。主要包括文件格式、工程用表、书写内容、介质及书写材料、签署规范统一,其文字和数据准确、真实,符合公路工程有关标准规范、页面整洁清晰,布局合理。特别是竣工图,要严格按国家《关于编制基本建设工程竣工图的几项暂行规定》进行编制,充分反映竣工后的实际概。

1.2 档案的外在质量

文件材料按其形成的自然规律分类科学,组卷合理,整理规范,保持其卷内文件材料的有机联系,案卷题名拟定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案卷装订美观,档案编目及排列条理分明、整齐有序,便于查找利用。

2.档案质量与工程建设

2.1 工程档案是工程质量控制的载体和凭证

公路工程建设由立项、可行性论证、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程验收这个过程,所进行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和步骤,都有它的质量标准,建设过程和活动周期中都要形成一些不同载体的真实记录,这些记录必须依据行政和技术法律法规,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经过分析、整理后形成了工程档案,所以工程档案是工程建设过程形成的第一手资料,能如实地反映工程内在质量的全部内容,是工程质量控制的载体和凭证。

2.2 工程档案质量与工程建设质量同等重要

工程实体的质量是工程技术人员精心实施的结果,其外表直观,容易被人们发现和重视,当某个部位有什么缺陷都能被发觉,而工程档案的内在质量存在的缺陷就不易被发现,只有在利用档案信息时才发现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才能反映其缺陷问题的所在,给以后工程的再建设造成无法弥补的隐患。由此可见,工程档案与工程质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工程档案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二者相互依存。工程档案管理包含于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之中,工程质量管理包括工程档案的监督管理。因此,档案工作是做好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工程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任意分割,它只有汇入工程建设中才具有活力。必须视工程档案质量与工程建设质量同等重要,不可忽视某一方面。

3.影响档案质量的因素

3.1 档案管理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重建设过程文件的管理,轻工程交工验收后缺陷责任期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有的甚至只有工程项目,无档案资料;重招标中标文件,轻开标会议材料和未中标文件的管理,其实,未中标文件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人员变动频繁,文件交接不清或无交接手续;个别合同协议签署不全,缺少经办人或日期签署,有的合同甚至是复印件;普遍存在重文字材料,轻声像资料,照片反映主次不分明,文字说明编写不规范;公文格式、工程用表不规范、不统一,文件材料的正文与附件不符。

3.2 文件材料书写一规范

参建施工单位多,素质参差不齐,对形成的文件材料质量认识有差异,对档案工作认识也有一定的距离。有些单位自制工程用表,书写内容不按标准进行,没有按标准、规范编制竣工图和竣工说明,变更文件与竣工图不一致,竣工图章有代签现象,竣工图不能真实反映工程竣工后的实际面貌。

3.3 工程管理不规范

设计单位不受招标文件的约束,在工程管理方面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多数竣工图采用复印件,清晰度低,影响竣工图的编制质量;个别设计变更文件的变更依据不明确;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既不规范又不全面,有的甚至缺项。

3.4 监理单位对文件材料监理督查力度不够

监理单位未能履行档案监理职责,缺乏对文件材料监理督查力度。只注重现场施工监理,轻视施工文件的质量监理,或监理不到位,更缺乏对竣工编制质量的监理,文件签署不严肃,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个别监理单位的档案工作甚至明显滞后于施工单位。

因此,这些因素的存在对工程项目的审计、扩建、改建将产生不良后果,由于文件材料不齐全、档案管理不规范,易产生矛盾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4.保证档案质量措施

如何控制和保证公路工程档案质量,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认为应从几个方面着手。

4.1 建章立制,健全体制。

文件材料是档案的前身,是档案的直接来源,文件材料的内在质量在档案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公路建设在我国实行招投标和工程监理制,业主(或业主代表)在与各单位签定合同协议时,除了明确工程质量外,还应将工程档案质量纳入合同管理范围。必须依据《档案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的明确要求,结合公路行业特点,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强制性规章制度来规范公路工程档案工作,对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相关人员的职责都必须做出明确规定,将规章制度始终贯穿到整个项目建设各个环节,落实到领导责任制中,分工明确。将文件材料的质量管理纳入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考核,奖罚分明。档案质量与经济挂钩,不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档案工作的,不予最终计量支付。

业主(或业主代表)要成立以项目总指挥为领导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指导整个项目的档案工作;其它各参建单位要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牵头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做好本单位本部门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及归档工作。任何单位和任何个人,任何重大环节出了问题,都要追究到底,决不姑息。把公路工程档案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4.2 增强档案意识,提高素质。

强化档案质量意识,是保证和控制工程质量的有效途经,是为工程质量终身负责的历史见证。要保证工程档案质量,必须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和档案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档案意识,使有关方面重视工程档案的价值作用以及在工程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如果上道工序的档案资料不准确,那么无法进行下道工序,起不到指导生产的作用,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要深入学习、大力宣传和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档案法制环境,增强全方位的档案意识和质量意识,把人们对公路工程档案质量和档案工作的认识统一到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上来。

4.3 从基础入手

保证档案的内在质量,关键把好文件材料来源,即文件本身的质量关。首先,坚持岗前培训和中期培训相结合,在确定参建单位后立即进行岗前培训,把业务培训作为各参建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和档案人员上岗的必修课。在以后的施工中,视工程进展情况,定期抓好业务培训。经常不断地学习《档案法》、《公路工程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实施办法》、声像档案和竣工图编制的管理办法、暂行规定和公路工程建设有关标准规范等,对不同类型文件的格式、书写内容及签署、竣工图的编制、案卷的编制、移交等做出明确规定,统一标准。

档案人员除了学习好档案专业的业务知识外,还要学习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规范。工程技术人员除了掌握本专业的技术外,还要加强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业务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使他们明确自己的权力和义务,明确档案质量与工程建设的关系,认识到文件材料的积累、归档是他们的职责。

工程技术人员是文件形成的第一责任人,应对每道工序、每个工程部位所形成的文件材料要认真检查、审核,完善签字手续。工程技术人员和档案人员要经常沟通,相互学习、监督,相互配合,共同把好文件材料质量关。

4.4 发挥监理职能作用

根据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整理规范》的规定,监理单位除了做好自身的档案管理外,还要对施工单位形成的文件质量和立卷归档工作进行监理,包括施工单位的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齐全性,归档文件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

监理人员的工作场所主要在施工现场,全面了解工程进度和质量情况,对施工文件是否齐全、准确等情况是非常清楚的,最有发言权。必须实行全过程监理,隐蔽工程和重点部位跟踪监理。因此,监理人员在监理工程质量时,若发现工程技术文件缺少失真等现象,立即向施工及有关单位提出,以便及时纠正和补齐,这样既保证了施工文件材料质量又为做好归档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进而保证档案质量。目前,重点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每一道工序结束,进行下道工序时,监理必须把好施工文件审批质量关,如文件的正件与附件,计量文件、竣工图的编制等。特别是工程的关键部位、隐蔽工程,不能轻信施工单位的自记录,必须亲临现场监理,防止弄虚作假。

综上所述,监理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对所有归档文件材料的内在质量进行审核把关。

4.5 同步检查

公路工程的文件材料与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同步形成。坚持同步检查,是要求档案检查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才能及及早发现问题,并得到有效解决,确保文件材料在转化成档案时符合质量要求。档案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工程建设不同阶段,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经常深入各参建单位施工(工作)现场,对照标准规范进行业务指导检查。检查规章制度的学习和落实情况、文件材料的形成质量、整理、预立卷及档案资料日常的管理状况。

档案检查可以与工程质量和进度检查一并进行,也可以进行单独进行。加强对工程关键环节,如隐蔽工程验收、中间验收、交、竣工验收等阶段的重点检查。根据各参建单位人员素质状况,采取多种检查方式,各参建单位首先进行自检,单位之间进行互检,各驻地监理处都要接受总监代表处的检查,各监理处对责任单位进行检查,最后再由项目档案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全线拦网式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给各单位,引以为戒,把问题控制在萌芽之中。坚持抓典型带全面,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