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育儿心得范文
时间:2023-04-18 17:4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父母育儿心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癫痫;患儿;心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33-02
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慢性病,治疗时间长,复发率及病残率均较高。其父母的心理状况以及对癫痫知识掌握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患儿的态度以及疾病预后,我们对68例癫痫患儿父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1)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根据其结果实施心理干预,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8月~2012年5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且符合癫痫诊断标准(2)的68例患儿的父母(均选择1名家长,父亲或母亲)。其中男7例,女61例;年龄24~41岁,平均27.9±11.4;文化程度:初中9人、高中38人、大专以及以上21人;职业:农民15人、工人11人、干部17人、技术人员16人、其他9人。
1.2 方法
1.2.1 量表评定:于患儿入院2天内由责任护士采用SAS、SDS以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患儿的生活情况、治疗经过、服药情况、家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需求情况等)各1份对家长进行评定后,在患儿住院期间对家长进行心理干预,于出院前日再测评1次。标准分≥50分为临界分,得分越高表示受评者焦虑及抑郁情绪越重,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1.2.2 心理干预:对住院的癫痫患儿父母采用集体授课和个别心理干预相结合,时间为患儿整个住院期间。心理干预由责任护士及主管护师负责实施。内容包括:①集体健康教育:讲解有关癫痫疾病知识、药物治疗、交流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应对策略、社会康复等方面的知识,强化处理应激的能力,减少愤怒和自责,保持恰当的期望值。每周1次,每一次60min。②根据各个量表评定所存在的心理问题采用劝解、启发、疏导等方式进行个别心理干预,以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同情,每周1次。③通过心理心理咨询、黑板报、宣传栏、发放健康知识小册子等形式宣传癫痫基本常识,以加强有关疾病知识应对技能教育。④帮助患儿父母掌握处理癫痫发作的技能,提高其心理安全感,同时给予心理支持、情感介入及指导家长如何应对应激,调整自己的情绪等。
2 结果
2.1 癫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癫痫患儿父母焦虑量表(SAS)得分为(52.34±9.21)分,≥50分检出有焦虑情绪35例(51.47%)。癫痫患儿父母抑郁量表(SDS)得分为(51.76±10.08)分,≥50分检出有41例(60.29%),见表1。
2.2 心理干预效果:针对患儿父母所存在诸多心理问题,我们采用了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其尽可能多地了解癫痫的性质、发作表现、治疗手段、预后以及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帮助他们掌握处理癫痫发作的技能,提高心理安全感,减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另外,通过对患儿积极有效的治疗和综合护理措施,及时控制病情,也最大限度降低了患儿父母的社会心理应激反应程度,增强了自信心,并能很好地配合患儿住院治疗,提高服药依从性,促进病情康复。心理干预效果见表2。
3 原因分析
从调查结果显示,癫痫患儿父母普遍在诸多心理问题,从适应到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等,尤其是初发病情严重的患儿及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心理障碍更为突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子女患病对父母来说是较大的应激事件,而社会上对癫痫病人的偏见和歧视由来已久,多数人避之唯恐不及,使患儿的父母有“羞耻感”,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父母对患儿患病的不接受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良情绪进一步导致家庭气氛紧张。②患儿的反复发作使父母对子女的前途担心,导致内疚、绝望、失败感;③癫痫相关知识的缺乏是导致父母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主要原因之一。癫痫常识匮乏,使父母对患儿疾病的发作感到恐惧、孤独、茫然,不知所措,失眠、紧张、害怕等;④父母担心子女不能治愈,遗传后代,以及担心子女住院治疗受罪,病情加重,变呆、变傻等。
4 结论
癫痫患儿的父母的确存在诸多心理问题,根据患儿父母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予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癫痫患儿父母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了患儿父母对癫痫疾病的认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照料患儿,促进患儿康复。家庭是儿童接触社会的第一场所,构成了影响儿童行为的外环境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儿童心理及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少学者强调指出,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情绪,尤其是母亲的情绪对患儿心理的影响非常明显,父母情绪对患儿的影响甚至要大于疾病本身的影响。因此,癫痫患儿父母有关癫痫疾病知识的增加,可以改变他们对患儿的态度,使之不再歧视、排斥患儿,更加耐心,细致地照顾患儿,坚持用药,定期复查,从而提高癫痫患儿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残率。
参考文献
[1] 吴 文源.焦虑自评量表(SAS).上海精神医学,1990,新2(增刊):44.
篇2
0.05);病例组3个亚组(唇裂组、腭裂组、唇腭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出院当天与入院时的统计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与入院时的统计结果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 唇腭裂; 父母; 调查; 早期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 395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7518/hxkq.2013.04.011
Effects of an earl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cleft lip/palate Wang Yangyang1, Xin Yanhua1, Ma Jian2, Xin Xiuhong3, Shi Bing4, Huang Yongqing2. (1. Postgraduate Administration Office, College of Stomatology,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04, China; 2. Dep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Ge-neral Hospital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04, China; 3. Dept. of Medical Psychology, College of Clinical Medicine,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04, China; 4.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ral Diseases, Dept. of Cleft and Palate Surgery,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tomatology,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basis for effects of an earl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cleft lip/palate,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n earl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them. Methods One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SCL-90) was applied in 102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cleft lip/palate, compared to 126
parents of healthy individuals on the day of admission. They were given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during hospita-lization and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 The questionnaire(SCL-90) was again applied to them on the day of discharge and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 Results Using the questionnaire(SCL-90), the answer scores of somatization, obsessive-
compulsiv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etc.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on the
day of admission and on the day of discharge(P>0.05), but 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n the day of admission
and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P
with cleft lip/palate is poor. It’s important and greatly significant that we conduct earl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cleft lip/palate and to the children’s psychosomatic health.
[Key words] cleft lip/palate; parent; investigation; earl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先天性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1‰~2‰,在我国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病率约为1.82‰[1]。在过去10年来,唇腭裂患儿的出生和照料对于整个家庭的影响已经成为了研究焦点。尽管一些家庭能够很好的适应这一状况,但是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这显然超过了他们的接受能力,而且从长远来说,这种状况对于父母、夫妻、孩子乃至整个家庭而言可能会引起各种负面的结果[2]。故许多干预途径被提出来以帮助这些家庭。但这些措施很少关注唇腭裂患儿父母以及
其他家庭成员的特殊需求。本研究着重讨论唇腭裂患儿家长的心理评估及其心理治疗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变,探讨唇腭裂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治疗模式,以提高唇腭裂临床心理治疗水平。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组 对2011年1—11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科的唇腭裂患儿的父亲或母亲进行问卷调查,患儿年龄为3个月~4岁,平均年龄为1.6岁。共对110位患儿的父亲或母亲发出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2份。被调查父母年龄在20~39岁,平均年龄为27.9岁。将病例组分为3个亚组,分别为唇裂组(n=33)、腭裂组(n=40)、唇腭裂组(n=29)。纳入标准:1)患儿未伴有其他系统器官的先天性畸形或者疾病;2)患儿家庭无其他遗传病家族史;3)受调
查者必须是患儿的生物学父母,并且与患儿一起生活。
1.1.2 对照组 在与病例组匹配地区选取正常儿童的父母131人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卷126份,儿童平均年龄为1.9岁,父母平均年龄为28.2岁。纳入标准:1)与病例组尽量为同期、相同地区出生的儿童,且性别、年龄比例一致;2)儿童无全身系统器官的先天性畸形或疾病;3)儿童家庭中无家族遗传
病史;4)受调查者必须是儿童的生物学父母,并与儿童一起生活。2组父母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分别记录2组的评分。SCL-90[3]含有90条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方面的问题。每个问题对受试者的影响程度分为没有、较轻、中等、较重、严重5级,分别记为1、2、3、4、5分。它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4]。
根据心理评估结果,对有心身问题的唇腭裂患儿家长在入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通过个体治疗与团体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方式包括人文关怀、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等。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唇腭裂患儿家长心理治疗结束1周后及3个月后,再对其进行SCL-90自评量表测评分析,分别记录2组的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所有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分析采用t检验,病例组各亚组间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全部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
2 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SCL-90评分比较结果见表2。3个亚组与对照组比较,9个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的统计结果
见表3。病例组在入院时、心理干预后的出院当天及3个月后与对照组作对比,9个维度上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对比,9个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与入院时作对比,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4个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唇腭裂患儿及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由于它的高发病性、影响面广及复杂的治疗,不但影响了患儿及其父母的心身健康,也影响了他们及整个家庭的幸福生活。孩子诊断为唇腭裂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变化,尤其初诊阶段父母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危机是最强烈的,处于一种负性心理状态[5-6]。这和笔者的研究结果一致,通过SCL-90结果分析发现,唇腭裂患儿家长同正常儿童父母相比,心身健康状况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ris等[7]
研究发现单纯腭裂患儿家长心理状态最差,认为在早期家长的心理状态受容貌的影响不大,但与喂养困难有关。也有学者[8]研究认为家长的心理状态与患儿疾病的类型及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而与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与否有关。这和笔者前期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笔者采用家庭功能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及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调查发现,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在唇腭裂患儿父母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预防和阻断功能,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可促进疾病的康复。此外国内外研究[9-10]表明,父母作为唇腭裂患儿的主要照护者及心理和经济支持者,他们的情绪体验及心理健康程度都能直接影响患儿的行为和态度。
3.2 早期心理干预对唇腭裂患儿父母的意义
从社会角度讲,唇腭裂患儿父母经常遭到社会的隔离和边缘化,而且他们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也很少。因此许多干预途径被提出来以帮助这些家庭。虽然这些干预措施到目前为止得到了发展,但是它们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更多的改进。其中一个局限性就是应用的时间框架问题。许多研究者[11-13]
告知,干预应在患儿出生的早期有效地进行。因为早期的心理干预为家庭提供了帮助,此时他们的需求意义尤其重大。此外,早期的干预也可以将孩子的能力预知给父母,这种预知对于父母来说是一个关键,他们的经历对于他们的适应力和整个家庭而言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对唇腭裂患儿家长在患儿入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内进行定期的心理干预,结果发现,心理干预后唇腭裂患儿家长的精神状况明显好转,尤其是患儿出院3个月后同入院时对比,部分维度的因子分值与入院时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敏感、抑郁及焦虑方面患儿父母经过干预后状况明显好转;但出院时的结果同入院时对比,其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这并不矛盾,因为患儿住院
周期一般为7~10 d,这么短的时间内期望通过心理治疗改善唇腭裂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根本不可能,而治疗3个月后同对照组对比发现,其统计学差异仍然很明显(P
家长通过一般性心理关怀及干预治疗即能达到良好的干预效果,父母较未干预前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力,他们在获取别人帮助的时候更加自信,不惧经历痛苦,抑郁及焦虑症状也明显减轻。但是与正常儿童的父母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可能是:1)懂得有关唇腭裂心理方面的医务工作者数量较少,无法实现“一对一”长期心理干预;2)缺乏唇腭裂的有关心理干预经验,仍处于摸索阶段,其心理干预的疗效受到一定的影响;3)患者出院后,因为时间、经济等状况的影响,唇腭裂家长配合心理治疗的积极性不如住院期间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的效果。由此可见唇腭裂患儿家长的心理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的、系统的心理干预计划和组织,这样才能使唇腭裂患者及父母共同成长,共同受益。
3.3 干预方式
唇腭裂患儿家长的心身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唇腭裂诊治中心的重视,纷纷开展了对唇腭裂患儿家长的关怀及干预。所谓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原理和有关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特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12]。除提供社会支持、一般性的人文关怀外,个体心理治疗、小组集体治疗和家庭系统治疗等手段也逐渐应用到唇腭裂领域。
治疗中采用的人文关怀支持疗法更为恰当。因为临床医护人员本身是唇腭裂患儿家长十分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患儿父母对疾病的不确定感及对子女前途的失控感是造成精神压力的主要原因,家长对唇腭裂的治疗及护理的资讯有着极大需求。医务人员可以向患儿父母提供唇腭裂的相关信息支持,如在诊断初期,提供有关疾病诊断、预后、治疗方法等知识;住院期间更需要获得如入院教育、相关检查、营养、康复等知识的支持,让父母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方面的动态信息,指导家长掌握照护患儿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患儿父母的认知水平,强化父母的角色意识,增强他们对生活的安全感和控制力。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与患儿父母接触时,可使用支持、劝导、启发、鼓励、解释、积极暗示、提供保证等方式帮助家长保持健康心态,鼓励患儿父母正确面对现实,应用积极应对的行为方式,引导他们表达、发泄消极情绪。
个体心理治疗是由专业心理医师对唇腭裂患儿父母进行观察、倾听以及交谈,让他们情绪释放或疏泄,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他们正性面对唇腭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每次1人,干预1 h,每1~2周实施1次。
小组集体治疗采用普及性团体治疗技术对唇腭裂患儿父母进行干预,利用团体的情感支持、相互学习和正性体验,解决共性的继发心理问题。干预期间共安排2次活动,每1~2周开展1次,每次活动1~1.5 h,每次3~4人。由专业心理医师带领活动,每次活动以融洽气氛、减轻身心疲劳的游戏和放松训练开始。第一次活动以发言为主,收集信息,促进患儿父母的参与意识,并及时肯定和鼓励其正性发言,建立团体的信任和凝聚力。第二次安排个人经验介绍,相互获取在唇腭裂诊治期间的认识和支持力量。
参与上述任何一项心理干预3次以上的父母才予纳入干预组分析。出院后3个月内,通过让患儿家长定期复查及电话联系的方式,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干预方法同上所述。
综上所述,了解唇腭裂患儿父母的心理变化并给予人文关怀和心理干预,不仅能有效缓解家长的紧张、压抑情绪,更有助于唇腭裂患儿的心身康复。因此,对唇腭裂患儿父母进行的早期心理干预不但丰富了唇腭裂综合序列治疗的内涵,还提高了唇腭裂综合序列治疗的疗效,同时改善了患儿及家长的生存质量。但本研究原设计为同期前瞻性对照观察研究,即将唇腭裂患儿父母分为干预组与未干预两组,但在实际进行时,患儿父母均踊跃参加心理干预活动,根据伦理宗旨未能在同期设置未干预对照组。故本研究是不同断面的抽查和部分回顾性分析,会增大系统误差。此外,本研究的研究人群主要来自于宁夏本地,并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群;且研究样本数不大,对于统计结果可能有一定的误差,还需要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Harville EW, Wilcox AJ, Lie RT, et al. Epidemiology of cleft pa-
late alone and cleft palate with accompanying defects[J]. Eur J
Epidemiol, 2007, 22(6):389-395.
[2] Davis K, Gavidia-Payne S. The impact of child, family, and pro-
fessional support characteristics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families
of young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J]. J Intellect Dev Disabil, 2009,
34(2):153-162.
[3] 王征宇. 症状自评量表(SCL-90)[J]. 上海精神医学, 1984, 2(2):
68-70.
Wang Zhengyu.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J]. Shanghai Ar-
chives Psychiatry, 1984, 2(2):68-70.
[4] 曹婧媛, 傅文青, 吴鹏飞, 等. 江苏省SCL-90-R常模的建立[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 17(6):681-683.
Cao Jingyuan, Fu Wenqing, Wu Pengfei, et al. Establishment of
symptom check list 90 revised norm of Jiangsu Province[J]. Chin
J Clin Psychology, 2009, 17(6):681-683.
[5] 龚彩霞, 郑谦, 石冰. 唇腭裂患儿家长心理治疗前后的量表分
析及评估[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1, 29(1):36-38.
Gong Caixia, Zheng Qian, Shi Bing.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con-
ditions of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cleft lip and palate by using
psychological scales before and after psychological treatment[J].
West China J Stomatol, 2011, 29(1):36-38.
[6] Kramer FJ, Gruber R, Fialka F, et al. Quality of life in school-
age children with orofacial clefts and their families[J]. J Cranio-
fac Surg, 2009, 20(6):2061-2066.
[7] Maris CL, Endriga MC, Speltz ML, et al. Are infants with orofa-
cial clefts at risk for insecure mother-child attachments[J]. Cleft
Palate Craniofac J, 2000, 37(3):257-265.
[8] Bradbury E, Habel A.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CL/P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including implications of late surgery or
no surgery[J]. Management Cleft Lip Palate Developing World,
2009:159-170.
[9] Pelchat D, Lefebvre H, Proulx M, et al. Parental satisfaction with
an early family intervention program[J]. J Perinat Neonatal Nurs,
2004, 18(2):128-144.
[10] Nelson P, Glenny AM, Kirk S, et al. Parents’ experiences of caring
for a child with a cleft lip and/or palate: A review of the litera-
ture[J]. Child Care Health Dev, 2012, 38(1):6-20.
[11] McIntyre LL. Parent training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
tal disabilitie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m J Ment Retard,
2008, 113(5):356-368.
[12] Richman DM. Early intervention and prevention of self-injurious
behaviour exhibited by young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
lities[J]. J Intellect Disabil Res, 2008, 52(Pt 1):3-17.
篇3
关键词:木材仓储中心;选址;鲍摩-瓦尔夫模型;应用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ood storage cent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ogistics system, the location of wood storage center decides specific distribution lines, thereby affects the circulation of every wood storage center and transportation costs. The Baumol-Wolfe model not only considers the transport cost, but also the variable cost and fixed cost. Through Baumol-Wolfe model is used in resolving the localization of wood storage center in terms of transportation cost and its economy scale, which can provide a convenient effective algorithm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wood storage center. Through the solution by its algorithm and according to case study.
Key words: wood storage center; location selection; Baumol-Wolfe model; application
在木材仓储中心的选址规划过程中,如何确保总的木材仓储成本和运输成本最优化,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木材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与需求的分散性、广泛性之间的矛盾,使得木材物流相当复杂,随着木材物流运输仓储等问题的不断出现,不少林产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木材物流的重要性,迫切希望通过木材仓储选址的优化提高木材物流管理水平以及降低木材的运输成本,以开发木材行业的第三利润源,目前我国对于木材物流研究仍不很深入,相关研究报道较少,而鲍摩-瓦尔夫模型及算法的应用发展为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现途径,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木材仓储中心选址优化并加以应用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
对于拟定的木材仓储中心选址,要能确保一定区域内木材运输、仓储过程中的最佳方案,以达到总运输费用和仓储费用最小化的目的。
1问题描述及模型建立
有m个伐区楞场,经过木材仓储中心发售给n个地区的需材点。其中楞场伐区的生产能力已知,每个需材点的需求量已知。模拟建立若干个木材仓储中心,候选地点有S个,问题是如何从S个候选地点中选择若干个地点作为木材仓储中心,使木材物流费用达到最小。上述问题可以简单表述为:在伐区楞场、需材点一定的情况下,在若干个备选地址中,找出木材物流节点的数量和位置,使得通过木材物流节点所运送的木材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在下列约束条件下最低:(1)不能超过每个伐区楞场的供货能力;(2)所有需材点的需求必须得到满足;(3)每个木材仓储中心的总进货量等于总出货量。
设目标函数为:fz=
C
X
+
D
Y
+W
Z+V
Z
约束条件:X=A(满足林区供货能力需求)Y=B(满足顾客需求)X=Y(满足总进货量等于总出库量要求)X>0, Y>0
式中:i为楞场伐区i=1,2,…,m;j为木材仓储中心j=1,2,…,s;k为需材点k=1,2,…,n;A为楞场伐区i的供应量i=1,2,…,m;B为需材点k的需求量k=1,2,…,n;C为从楞场伐区i到木材仓储中心j的单位运输成本;D为从木材仓储中心j到需材点k的单位运输成本;Z为木材仓储中心j的产品通过量;V为木材仓储中心j的固定费用;r
Z为Z=0时取0,否则取1;W为木材仓储中心j每单位通过量的变动成本(在考虑变动成本时,引进指数p,满足条件0
2模型求解
由于木材物流总成本函数是非线性的,因此,上述问题是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可以先求出初始解,然后迭代计算,主次逼近最优解。步骤如下:
第一步,求初始解,首先对伐区楞场与需材点之间的所有组合i,k,求每单位运输成本最小值。即求出从伐区楞场i到需材点k的运输成本最低的路线,其运输成本为:C=min
C
+D
注意式中左边下标i,k对应于某一个j值,引入变量U,表示从伐区楞场i经过某一个木材仓储中心j到需材点k的流通量。解如下线性规划(运输)问题:
minfμ=CU
s.t.U=Ai=1,2,…,mU=Bk=1,2,…,n
所有U>0
求出Z的初次解Z。
第二步,求二次解,设经过木材仓储中心j的所有i,k组成的集合为Gj,那么:Z=U
以运输成本和变动费的合计最小为目标,求得最优路线,即令:C=
C
+D
+W
PZ
上式是由配送总成本函数微分所得的每单位的总成本。解如下线性规划问题:
minfμ=CU
s.t.U=Ai=1,2,…,mU=Bk=1,2,…,n
所有U>0
利用所求的解U,求出对应的Z。
第三步,求最优解,按第二步方法反复计算,将n-1次解的木材仓储中心通过量Z与n次解的木材仓储中心通过量Z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终止计算,所得的解就是最优解。
3算法分析
本例中有两个伐区楞场A,A,故i=2;两个伐区楞场向8个地区供应木材,在每个地区各有一个需材点,故k=8。现有5个木材仓储中心候选地D,D,D,D和D,选择哪几个木材仓储中心使得总的运输成本最小,故j=5。在此,要考虑规模经济量,即运输费用与木材通过量呈非线性关系。已知条件如伐区楞场到木材仓储中心候选地的单位运输成本
C见表1,木材仓储中心候选地的变动费
W
Z见表2,木材仓储中心候选地的变动成本
D见表3。
3.1初始解。对于伐区楞场到需材点的所有组合,找出使运输成本和配送成本之和为最小的木材仓储中心,见表4。解运输问题得到初始解,见表5。
3.2第二次解。利用初始解,可以求出各木材仓储中心候选地的通过量Z,进而求出C。由于取p=0.5,所以木材仓储中心单位量费用(变动费)按公式2计算。各数据结果见表6和表7。
再对伐区楞场到需材点的所有组合,选择运输成本、配送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的最小值,对应的流动路线为最省路线,然后求解运输问题,得到第二次解,见表8。
3.3第三次解。利用第二次解,求出各木材仓储中心候选地的通过量Z,进而求出C。由于D和D没有通过量,为了以后讨论中除掉这两个木材仓储中心候选地,设D和D的变动费为无穷大,见表9。以此为基础,对伐区楞场到需材点的所有组合,求出总成本最小值,然后求解运输问题,得到第三次解,见表10和表11。
由于第三次解的通过量与第二次解的通过量相同,所以第三次解便是最终解。由最终解可以看出,在五个候选地中,选取D,D,D三处设置木材仓储中心为宜。
4结论
木材仓储中心的选址布局对木材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和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许多数量化、模型化的方法被加以应用并在实际中得到改进。计算较容易,可用物流总成本评价,目标是以最优解木材仓储中心的通过量,决定设施规模,可根据木材仓储中心的变动费,考虑规模的经济性。本文在将鲍摩-瓦尔夫模型用于解决运输费用和木材仓储中心经济规模费用仓储中心选址问题时,表面看来只考虑了经济效益,但是在经济效益中运输成本是由众多因素决定的,木材仓储中心规模的影响在模型中也得到了体现,所以此方法比较综合和客观地反映了木材仓储中心的合理位置。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方便直观地解决选址问题,是求解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云清. 物流系统规划[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照书养还是照猪养?
小丽怀孕时就买来一堆育儿书籍,订了几份育儿杂志学习,抽空还常常去各个育儿网站和其他妈妈交流心得。作为知识女性的她,信奉育儿要讲究科学,而且只听专家的话。
宝宝人工喂养后,小丽严格按照喂奶间隔时间给宝宝泡奶粉。只要时间未到,即便宝宝哭着要吃的,小丽也坚决不给。这下,奶奶可看不下去了,说哪有孩子饿了不给吃的。争来争去,宝宝吃奶的问题上升到婆媳矛盾,小丽老公叹气:“两个人说得好像都有道理,到底该听谁的?”。
“照书养还是照猪养”的说法,不过是个极端的比喻,却形象地表达了困扰许多新手父母的问题――书,代表着科学知识与精细;猪,意味着经验与散漫。应该按照科学规律来养育孩子,还是听任祖辈用他们的经验来解决问题?科学知识与经验,往往还是大家庭矛盾的导火线。
事实上,科学知识的一大来源就是大量的经验积累,那些历经时间考验的经验,也常常是科学的。科学知识和经验,都是你育儿过程中的参考,真正的育儿过程,是体验。
育儿书中提到的孩子,是个群体概念。而我们家中的那个宝贝,才是大家需要特别对待的――这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所以孩子也是独特的。他的生长发育,会遵循他的个体生长发育规律来进行,细心观察且耐心试探的父母会较快发现自己宝宝的需求,然后找到适合宝宝的办法来满足他。
书上描述的状态,都是理想状态。事实上,父母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氛围等都会影响到育儿理念的实现。要让一对双职工父母做到时刻精细本来就不现实,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常常要权衡自己时间、精力上的得失,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大致让人满意,不是吗?
篇5
具有阅读能力的幼儿求知欲旺盛,能运用语言大胆与人交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充满信心。由此可见,早期阅读对于幼儿的将来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如何使孩子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呢?我刊特邀请新浪育儿博客总负责人豆豆爸与我们一起分享他的独家心得。
“其实关于阅读的话题,不少爸爸妈妈都很有心得,豆爸也不敢好为人师,权且作为交流。涉及幼儿阅读的文章很多,话题也很广,涵盖阅读的习惯、方法、技巧、心得等方面,豆爸就不再赘述了。豆爸选择阅读兴趣的培养作为切入点,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因为兴趣是首要问题。以下几点都是和豆豆一起阅读的实践感悟,仅供参考。”
让孩子自己做主选书
豆豆爸 发表于XX年XX月XX日
不少父母发现,孩子对自己买回去的书并不感兴趣,经常喜新厌旧。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对父母挑选的书没兴趣,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幼儿的自主意识已经萌动,如果父母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挑选自己喜爱的图书,那么他一定会认真阅读这些自己挑选的书。我的图书我做主,带来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
豆豆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带他去书城,让他感受这里的阅读氛围。如在图卡区、绘本区、美工区,在不同区域内让他自己挑选想要买的,大人再过滤筛选一下,排除那些类似或重复的,或者对于本阶段过于简单或过分难的。
阶段性换书,一次不给得太多
豆豆爸 发表于XX年XX月XX日
长期保持孩子对书的兴趣,爱惜图书,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对于刚买回的新书也不要急于呈现,更不可以一大摞放在桌子上让孩子随便看,除了看不完,或者囫囵吞枣外,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得之容易、不爱惜图书的坏习惯。
我们家的做法是:对于买回来的书,我们往往隔几天才拿出一本,保持孩子的新鲜感和求知欲。看过的书,则隔一段时间收起来一批,阶段性换书。这样做的效果是:孩子能够充分消化书本内容,同时也可以温故知新。经常看到不少爸爸妈妈晒每个月孩子看了多少书,貌似阅读量很大,但是大多只读一遍,效果可能不一定好。
通过必要的引导激发孩子对书的兴趣
豆豆爸 发表于XX年XX月XX日
除了让孩子挑选自己喜爱的书外,有时候一些孩子并不喜欢的书也是必须看的,那么就需要父母的引导,以培养孩子的兴趣。
记得豆豆对于接触的第一本书《三字经》,刚开始根本不感兴趣,豆妈就每晚捧书认真诵读,豆妈读完豆爸接着读,然后两个人再齐读。到了第三天,这小子从床的那一头爬过来抢着看了。再结合着白天的CD播放,没想到,豆豆两岁多时就能一段一段给背下来了,稍大后则是捧着书有模有样地阅读起来。
因此,如果孩子一开始对某本书并不感兴趣,父母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点燃孩子激情的火花。如果大人“兴趣”了几天,孩子纹丝不动,父母就要偃旗息鼓了,只可智取不可强攻,否则容易让孩子厌学。可以过段时间再把书拿出来,也许孩子就感兴趣了。毕竟孩子的兴趣是多变的,阶段性的。
家中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
豆豆爸 发表于XX年XX月XX日
父母的榜样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在阅读方面也是一样的,记得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如果说想要孩子喜欢看书,首先你要看书。”先别管孩子愿不愿意读书,只要父母率先读书就可以;即使你不想看书,也要拿本书,假装在那里看,看得异常认真。父母只要在家里制造读书的氛围,孩子就会耳濡目染。
我们家也学习了这个方法,效果确实不错。刚开始,豆豆还会在一旁玩自己的,后来看着我们俩静静地在看书,而且津津有味,他也会好奇地凑过来,看看大人在看什么书,然后自己挑选一本书,坐在小椅子上认真看起来。此后这一幕经常在我们家的晚饭后上演。
多种阅读方式相结合,并给孩子独自阅读的空间
豆豆爸 发表于XX年XX月XX日
亲子共读,其乐融融,是大多数父母和孩子都乐意的,但是指导孩子阅读也是要讲究方法的,阅读不是简单的亲子阅读,也不是简单的大人讲孩子听,形式应该多样:可以孩子讲家长听,可以大人孩子一起读,可以看图说话,也可以逐字逐句指读,总之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只要孩子喜欢。
幼儿阅读,也并不是一定要大人陪着,有时候,让孩子“单飞”也是不错的形式。豆豆常常喜欢独自一人拿一本书坐在小书桌边读书,有点大人架势,我们也不打扰他,就在一旁默默陪着他,让他独自享受书中乐趣,随心所欲地翻看。有些父母喜欢替孩子做主,看什么书,看哪里的内容,其实有些多余。让孩子自由选择喜欢的阅读方式,自然就会爱上阅读。
循序渐进,不急功近利
豆豆爸 发表于XX年XX月XX
这点对于孩子长期保持阅读的兴趣至关重要,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志、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切莫急功近利或要求过高,期望孩子在一个月内看多少书、会讲多少故事、能认识多少个字。切莫目光过于短浅,孩子在阅读中自然会有所收获,只是时间问题。
还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书,0~1岁、1~2岁、2~3岁、3~4岁,不同阶段选择的书都是不同的,不能过深或过浅,不能脱离孩子实际,要循序渐进。
篇6
育儿心得:因为女儿喜欢画画,所以我就以此作为我们交流的切入口。我特地准备了一个漂亮的美术本,将我的生活、工作情景以及各种做人之道通过绘画的方式传递给她,女儿也会将她当天发生的一些事情和需求通过画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当然这个过程会有妈妈的参与,我们一家三口都很享受这个过程。女儿每天早上起来就要妈妈和她一起来解读爸爸的“旨意”,而晚上回家也会将具体的信息回馈给我。
对于这样的方式我们乐此不疲,它既培养了女儿的爱好又给我们之间的交流创造了空间,一家人其乐融融。
真真爸:从儿子出生到现在,我依然是跟宝宝聚少离多,出差是家常便饭,有时一出门就是好几个月,回家呆不到几天又要走。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和儿子的感情,儿子会骄傲地跟同学谈论他的爸爸,有什么问题儿子总会第一时间告诉我,儿子说我是他最好的朋友,这是我最值得引以为豪的。
育儿心得:这些年跟儿子相处的经验,我认为不能天天陪伴宝宝的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对宝宝有心和用心。在家的时候,晚上,我是儿子的故事大王,睡前故事我全包了,我还是儿子最耐心的听众,儿子的心事我都听。白天,我是儿子的运动伙伴兼私人教练,拍球、骑车、轮滑……我俩玩得不亦乐乎,因为我珍惜与儿子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我每次出差的时候,总会想着给儿子带点有意义的礼物,而不是随便买个玩具敷衍了事,比如:我会在不同的城市、酒店给儿子写信,告诉他我住的地方、出差城市的具体情况,我都干了什么,落款会详细地写上我写信的地点、时间。这一封封信,儿子在妈妈的帮助下都保存在专门的抽屉里,儿子经常会拿出来数一数,看看他已经收到了多少封爸爸寄来的信件。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还会尽量收集一些好玩的纪念品带回家给儿子保管,慢慢地,儿子的“百宝箱”都快填满了。这些都成了儿子珍贵、自豪的私人收藏品。
篇7
随着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影响幼儿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微观系统之间,开始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中间环境系统—家园关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幼儿园小班教育心得,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小班教育心得1时间过得真快啊 ,一眨眼,学期岁末到了, 回顾这学期 的保育工作,有辛酸、有成功、有快乐。辛酸的是从家长手里接过来的是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听见的是一声声哀怜 " 老师,我要回家 "" 我要妈妈 "…… 从不愿上 幼儿园到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从不愿自己吃饭到大口大口自己吃,从不愿自己吃饭到大口大口自己吃,从不会穿衣到学着自己穿,从不敢参加活动到争着要在集体面前 表现 ……在短短一学期中,幼儿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能让老师不欣慰吗?能让老师不向这群小不点儿翘翘大拇指吗?当然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配合 。 小班老师的 工作是 烦琐的,我们的付出得到家长的认可,许多家长说:"老师你们真辛苦"听到家长暖人心的话,我们老师 再苦再累都值!
新学期开学时,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这群孩子第一次正式地接触幼儿园和老师,第一次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与陌生的老师和小伙伴们走到了一起,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一下子难以适应,从而引起入园情绪上的不稳定,开学的第一天,孩子们哭的哭、闹的闹,简直把我们三位老师闹的束手无策,但我们面对孩子们的?a href='//xuexila.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皇视?我们设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安抚了那些情绪不稳定的幼儿,一个月后,幼儿基本都乐于来园了,情绪也稳定了许多,大部分幼儿还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向老师问好,乐于与同伴相处,家长 们也都放心的把孩子放在 幼儿园。在大部分幼儿情绪稳定的情况下,我们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在园生活和学习,利用各种时机进行了常规教育,让幼儿在集体中学习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洗手、洗手后用毛巾擦手等,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通过这一学期的教育和帮助,现在幼儿基本都能在幼儿园独立地生活和学习了,他们在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也都乐于学习和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到学期末,这群孩子在生活能力,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已能正确使用自己的小毛巾、小杯子,会自己用餐用,用餐 时 还能做到不讲话,挑食浪费的坏习惯 用餐后把餐具放到固定的地方;每一位幼儿在老师的安抚和陪同下养成了安静午睡的习惯,也努力学习午睡前后的自我服务;在集体的教育下,幼儿也知道了应该做个讲卫生的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废物要扔进垃圾桶等等。在幼儿喝水方面, 家长们也比较关注 , 所以我们也在这方面加强对幼儿的要求。 教育幼儿让幼儿明白口渴时应及时补充水分。
回顾本学期的点点滴滴,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也得到了一些收获,但是,我们知道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比如:孩子们的常规还不尽人意,上课插嘴的现象还较多,在午餐方面,还有一些孩子仍旧比较挑食,幼儿在卫生方面表现还不尽人意,饭后小朋友洗手、擦嘴经常忘记,时时的要老师提醒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加强。
幼儿园小班教育心得2一、良好的幼儿卫生习惯内容
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洗手洗脸的习惯,洗头、洗脚和洗澡的习惯,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习惯,剪指甲和保持衣服整洁的习惯等。除个人卫生外,还要养成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纸屑瓜果皮等。
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饮食要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等。遵守时间习惯。要有生活规律,在规定的时间里就餐、睡觉、休息、学习和游戏活动等,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习惯。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让孩子做一些自身的、家庭的力所能及的活,诸如:自己吃饭、擦脸洗脸、穿脱鞋袜、系鞋带、穿脱衣服、洗碗、扫地等。睡眠习惯。要培养幼儿养成独自上床、按时睡觉起床、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不骚扰他人等。
二、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方法
幼儿良好卫生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它要是一个不断养成、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所以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干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不要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应让幼儿“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在幼儿园中要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的规则,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幼儿每天回幼儿园必须用毛巾擦手、喝水;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等,这些规则的制定幼儿必须遵守,最后习以为常,形成自觉的行动,严格地要求和幼儿的反复练习促进了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
幼儿的模仿力极强,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在幼儿的眼中是最伟大、最有权威的偶像,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为此,作为老师我们首先检点自己的行为,真正成为孩子的表率。幼儿在教师良好行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然也形成了好的习惯。另外,故事、诗歌、歌曲、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也有很强的榜样力和感染力,幼儿也很喜欢模仿。因此,教师注重引导幼儿接触好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些最直接、最具体、最形象的影响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总之,幼儿期既是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期,也是人生诸方面的奠基时期。为了让孩子成为栋梁之材,一定要抓好这个教育的黄金时代。
幼儿园小班教育心得3作为小班教师要调整好心态,要有足够的耐心。小班的孩子小,他们的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教师的帮助。
小班教师要调整好心态,要有足够的耐心。小班的孩子小,他们的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教师的帮助,这些琐碎的事,老师绝对不能视而不见,这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小班孩子理解能力较差,好奇心又特别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候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要动手打人、闹矛盾。而老师要热心的帮助他们,并妥善的解决问题,不能冷落了某个孩子,要把温暖送给每一位宝宝。特别是对于刚入园哭闹的孩子,老师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老师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们交流,多带他们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还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先和他们交上朋友,让孩子喜欢和老师一起玩,让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开心,这样,他们会很快适应的,哭闹幼儿情绪安定下来,再慢慢引导幼儿培养其规矩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多以鼓励和表扬去激励每一个孩子,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还要及时的拥抱,亲吻孩子,或送给孩子小礼物,要让孩子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妈妈的温暖与和蔼可亲。同时还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如:宝宝的饭量,挑食情况;宝宝的大小便习惯;睡觉规律等等。小班老师不但要多和孩子沟通,还要与家长交流,孩子一天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表现情况等,都要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交流,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老师是值得信任的。通过交流,教师也可以获取更多的意见的建议,让家长很好的理解、支持并配合教师。
总之,作为小班教师必须从自己的点滴做起,谦虚谨慎,耐心细致,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把每件事情,每项工作做的更好,让每个宝宝得到更周到、更细心的照顾,让每位宝宝更聪明、更可爱、更健康。
幼儿园小班教育心得4一、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家长对孩子大声地呵斥:“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快点过来,听到没有?!”……这样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时有发生,我们做父母的往往认为这样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调能体现自己的威严,能让孩子更听话。可是你试过另外一种方法吗: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无论是在自己、亲戚、朋友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当你要对孩子说什么的时候,请试着蹲下来,让自己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你是不是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孩子同样听你的话,而且还会更开心地去执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达到的是同样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所不同的只是你说话的方式而已,而孩子却更开心了,对你的“命令”同样是执行的。这就是因为你蹲下来了,你用和蔼的口气和他说话。
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当着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训孩子最科学育儿知识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实,小孩子的领悟能力相当强,当你不想让他做某事时,只要轻轻地摇摇头,或悄悄地对孩子瞪瞪眼睛,他幼儿园托班育儿知识就会明白的,完全没有必要大声说出来。如果你还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出门前和孩子达成默契,就当是你们之之间的秘密:“如果你看见爸爸摇头,那就说明不能那么做;如果爸爸点头,那就是同意了。”
三、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的自主意识也会随之增长。当你喂他吃饭时他说“我自己吃”,当你帮他穿衣时,他说“我自己穿”,可能他会弄得满身是饭,可能他会把衣服穿得一团糟,但我们不要打击你的兴致,而要信任他,鼓励他,给他学习的机会,否则孩子将永远不会“长大”。
四小班育儿心得、适时调整关爱的方式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关爱方式,不要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人,事事都包办代替。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好时机,对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帮助他成长,这样不会压抑孩子的才智。例如,当孩子过两岁生日时,你可以对孩子说:“宝宝又长大一岁了,从明天开始就要自己刷牙洗脸了”;又如,当准备送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你可以对孩子说:“宝宝下个月就要上幼儿园了,从现在开始要自己一个人睡觉,学会盖好被子。”……
五、相互间多多交流
不要只是一味想知道幼儿园育儿知识大全孩子的各幼儿园春天育儿知识种想法,也应该把你的大班育儿知识想法告诉孩子,例如,爸爸上班时做什么工作,妈妈平时喜欢吃什么,爸爸妈妈对宝宝什么表现感到很高兴等等。对孩子敞开你的心扉,孩子也会同样对待你,交流的问题解决了,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间就有了默契,这对孩子的成长有裨益。
幼儿园小班教育心得5我们小班共计幼儿24名,男生18名,女生6名,我班幼儿不但个个活泼开朗,而且个性鲜明。一学年就快过去了,在小班这一年的学习生涯中,宝贝们都有不少的进步,从哭哭啼啼地离开爸爸妈妈身边到能够独自而高兴地入园,这也是他们成长经历的一大考验。
现在宝贝们很喜欢幼儿园的生活,喜欢和同伴一起玩耍,大部分孩子学会了怎样与人相处和交流,同伴之间也懂得谦让、团结,不再用暴力解决问题。很多孩子遇到挫折与困难不再哭哭啼啼,而是知道向周围寻求帮助或自己正确对待处理。这也带给我们老师不少的安慰。
在教学方面,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大,接受能力也有所提高,家长们也很重视宝宝的成长和学习情况,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宝贝们现在能认识很多的生字、词语,能背诵很多唐诗、大部分孩子能够独自握着铅笔写字,特别是在画画版块中,宝贝们的想象力和绘画水平更是大大提高,就让我们老师也感到吃惊。
篇8
《傅雷家书》共记载傅雷写给在国外学习的傅聪十一通信。对于儿子的发展甚为关心,想方设法的指导着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著作《傅雷家书》阅读品鉴心得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著作《傅雷家书》阅读品鉴心得1傅雷,一位伟大的翻译家。这是我对他的最初印象。但当我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对他又有了新的了解,傅的雷同样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旨,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在这本书中到处都洋溢着傅雷对儿子的教育及爱。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位伟大的父亲形象,他不断用自己的经验教育着、激励着儿子。从表面上看他是一位十分严格、只知道批评儿子的父亲。但他心中充满了对儿子的爱。只是他将严厉化,将批评化作关心,将惩罚化作呵护。
世上哪有不爱儿子的父亲?只是他们对于爱的表达方式不同。有的父亲因过肚疼爱成了溺爱,让自己的该子成了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风雨雨;有的父亲过于严格,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犯一点错误,将孩子陪养成了“追求完美者”,所以他的孩子总交不到朋友;有的父亲老是和孩子嘻嘻哈哈的,因此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威信,使得孩子过于放松,以至于影响学业。
在《傅雷家书》中的父亲可不一样他是一位教子有方、循循善诱的一位父亲,他即懂得何时让孩子学习又懂得何时让孩子放松。但有时他也因他那代表爱的严厉不能让孩子欣然接受而感到十分伤心与苦恼,但他从未在脸上流露的过,特别是在儿子面前,因为他是一位坚强的分亲,他要在儿子心中做个榜样。这也是他教育儿子的一种放式吧!
父亲是一种称呼,父亲是一种责任,父亲更是一种温暖。多么伟大的父亲啊!
著作《傅雷家书》阅读品鉴心得2暑假,重新拿出久违的《傅雷家书》,重新再仔细地品味了一番,我品到了傅雷对于教育孩子的重视及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敬佩的。可是这次重新的品读,却品出了别样的韵味。
傅雷在教育儿子的时候,并不会一直长篇大论讲大道理,而是利用书信唠叨些家常事,和儿子心对心地交流沟通,不会和儿子因为距离的遥远而疏远,他无拘无束,心里怎么想的,笔下就怎么写,正因为如此,《傅雷家书》中父子母子之间的爱才会让我们觉得是那么真挚、那么纯朴,没有半点虚伪,用不着半点装腔做势,这是父母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
每封家书中都包含了傅雷对儿子的栽培和关爱,但在疼爱的同时,他也不忘对傅聪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这样不仅让儿子了解到家中父母的状况,还能同时让儿子不乏兴趣地继续看完家书,接受到教育。傅雷先生的这些家书,饱含着人生道理,让傅聪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傅雷先生对子女从不苛刻,所以当我们读完的时候会深有感触,若是我们的父母也是如此对待我们,相信我们的生活就会快乐许多。但是又有几位父母能做到想傅雷这样的呢,没有几个。每位父母对子女的爱的表达方式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并不是我们的父母苛刻,只是他们把他们的爱放在了培育我们的过程中,傅雷只是父母的杰出代表,但并不表示我们的父母就要和他所做的事一模一样,所以,我们都不要抱怨父母,他们都和傅雷一样伟大!
著作《傅雷家书》阅读品鉴心得3《傅雷家书》顾名思义是傅雷所写的一封封家书,是给傅雷的一封封家书。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傅雷与傅聪谈论艺术与人生,为傅雷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
在我阅读这本书时,我被傅雷父子的情谊深深打动,身为父亲的傅雷为了弥补爱子因远离故土而产生的诸多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日渐陌生的因素,不顾重重的困难,坚持给孩子邮寄相关的书籍;傅聪忙于演出、练习而时常熬夜时,傅雷常劝傅聪劳逸结合。这些极为普通的行为饱含傅雷对其子的爱,使身在国外的傅雷不会因对父母的依赖而放弃学习工作。
傅雷与傅聪一起讨论艺术,询问傅聪的感想,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雷教导傅聪遇难事不要放弃,多虚心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成功时保持虚心,失败时保持信心,这些因素都造就了傅聪的成功。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着比过去更好的条件,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我相信,即使没有父母的告诫我们也能在生活中时时刻刻警醒自己,为创造美好的将来而努力。
著作《傅雷家书》阅读品鉴心得4傅雷不愧是好父亲,能以如此的心态和耐心来教育孩子。傅雷究竟是如何有这种力量呢这种伟大的父爱可以说影响了傅聪的一生,为傅聪走向未来做出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傅雷所写的这些书信也就是非常重要的,给傅聪上了一堂人生课,让他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这真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书,同时也应该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子女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写的每字每句已经成为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他对子女从不苛刻。而且他对傅聪的音乐事业十分的重视。傅聪事业的点点滴滴都非常的在乎,这让傅聪十分的感动。
其实,我们身边的父亲也跟傅雷一样的平凡与伟大。我们的父亲也是经常为我们的生计,为了我们的学习,为了我们能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我们能拥有好的成绩,使得自己的头发都白了,费尽了心血,这是真正的伟大,这才是真正的父亲!傅雷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的对子女的充满爱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长。
傅聪的母亲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也给她的儿女写了好几封信。信中充满了对子女的关心和怜爱。同样,她对于傅聪的音乐事业也非常的在乎,这也同样让傅聪十分的感动,他也明白了母亲的爱对他有多重要。
这本《傅雷家书》真的让我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也让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么,这让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沟通。
我太感谢这本书了,真正的父母的爱之书!
著作《傅雷家书》阅读品鉴心得5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在读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不愧是好父亲能以如此的心态和耐心来教育孩子。傅雷究竟是如何有这种力量呢这种伟大的父爱可以说影响了傅聪的一生为傅聪走向未来做出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傅雷所写的这些书信也就是非常重要的给傅聪上了一堂人生课让他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这真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书同时也应该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子女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写的每字每句已经成为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他对子女从不苛刻。而且他对傅聪的音乐事业十分的重视。傅聪事业的点点滴滴都非常的在乎这让傅聪十分的感动。
其实我们身边的父亲也跟傅雷一样的平凡与伟大。我们的父亲也是经常为我们的生计为了我们的学习为了我们能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我们能拥有好的成绩使得自己的头发都白了费尽了心血这是真正的伟大这才是真正的父亲!傅雷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的对子女的充满爱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长。
傅聪的母亲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也给她的儿女写了好几封信。信中充满了对子女的关心和怜爱。同样她对于傅聪的音乐事业也非常的在乎这也同样让傅聪十分的感动他也明白了母亲的爱对他有多重要。
篇9
姓名:董姝甜 年龄:21个月
品名:巧虎光盘
价格:100元左右一个月
心得:
自从给甜甜买了巧虎后,她就非常的爱看。每次都会跟着巧虎唱歌,跳舞,巧虎还有很多好的生活习惯,最让甜甜受益的是,巧虎的那首有耐心,甜甜平时也会说有耐心,有耐心,我会等一下。她已经跟着巧虎学会了好几首歌,现在甜甜每天醒来后就会一直吵着要看巧虎,因为怕眼镜近视,我只开了音响,不给看画面,让她听听巧虎的音乐。
品名:故事10册:《三只小猪》《孔融让梨》《乌鸦喝水》《拔萝卜》《司马光》《小兔乖乖》《狼来了》《守株待兔》《龟兔赛跑》《东郭先生》
童话10册:《小红帽》《小猫钓鱼》《白雪公主》《皇帝新衣》《小熊请客》《木偶奇遇记》《小马过河》《小熊拔牙》《渔夫和金鱼》《小羊和狼》
书尺寸:17.7*20.7cm(横*纵)每册24页
价格:75元
心得:
我家小妞喜欢听音乐,喜欢跳舞,喜欢画画,可就是不爱听故事书,虽然我给她买过好多本书,但是每次拿出来给她讲故事,她都不要听。
品名:画板
规格:长30×宽20cm白板长18×宽13cm
心得:
这块画板是好友去香港时给甜买的,甜甜很喜欢,每晚睡前还得画一下。从小培养她的想像力和动手能力。
品名:唐诗三百首
价格:11元
规格:24K
页数:198页
产品特点:
这本最新版的《咏读唐诗300首》从浩瀚的唐诗中精选出300首,图文并茂,生动易懂,方便孩子朗诵和理解。另外,本书将九年制义务教育所要求背诵的49首唐诗也编入其中,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得:
甜甜还太小,还处在唱唱跳跳阶段,等上幼儿园了可能才会用得上。
品名:光碟及图书(婴儿启蒙/故事阅读/育儿百科)
价格:10元~30元
心得:
孕育类胎教、早教书:父母不断学习孕育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水平,才能科学地抚育和培养孩子。
《班得瑞轻音乐》CD:孕期开始到现在,每天让中中听清音乐,用音乐的熏陶培养平和的性情和开发音乐细胞。
《认知挂图》:从小有意无意地教他认识各种图画中的物品。
《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儿歌宝典》:故事和阅读培养中中的语言和想象能力,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姓名:郭镇涛 年龄:17个月
品名:《婴儿画报》
价格:176.4元/年,共36本/年,每月3本,合计每本4.9元
篇10
新华信认为,婴童产业的商家们要想占据这个市场主导权,就必须准确把握80后妈妈的消费心理特征、行为习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80后妈妈喜好的研究上,产品质量和产品定价都需要符合80后妈妈们的要求,推广渠道和营销手段也要与80后妈妈们的消费习惯相互一致。
那么,80后妈妈消费特征的独特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有着更强的超前消费意识,价格接受的弹性更大
首先,80后妈妈的消费观受其生长环境、社会氛围的影响。80后妈妈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经历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20多年的高速发展,是在物质条件相对充裕的环境下长大,有着父母和祖父母的宠爱。她们倾向于超前消费,不会有太强的储蓄绸缪意识,按揭、分期付款等方式被80后妈妈普遍接受,这一点与70后妈妈们克勤克俭、量入为出的理念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她们认为享受优质生活更为重要,她们热衷于为自己和孩子消费、购物,“喜欢东西就想在第一时间内拥有”,所以在消费爆发力及价格接受区间上比70后妈妈有着明显的优势。
再者,80后妈妈的价格接受区间也受其在小孩方面的消费观念与其实际经济情况的共同影响。她们普遍认为“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在育儿上崇尚名牌和高品质,为了孩子不惜一掷千金。80后的年轻夫妻有了孩子后,会对宝宝疼爱有加,恨不得什么东西都选最好的——奶粉只喝高档品牌的、纸尿片也要挑好的、服装只买名牌(怕普通的衣服质量不好)。孩子不到2岁,可能已成为有车一族了:一辆手推车、一辆学步车、一辆扭扭车,还有一辆电动车。但基于最现实的情况,目前由80后组成的家庭大部分还处在事业的拼搏期,所以纯粹以消费能力而言,这一群体并不占优势,因此,性价比依然是她们考虑的关键因素。价格方面具有竞争力,但其他方面不够优秀的产品;或者价格没有竞争力,但其他方面却很优秀的产品,都不会受到80后妈妈的欢迎。相关研究显示,80后妈妈月消费在4500-9999元的约占整体人群的70%,这一数据远大于70后的40%。综合而言,大品牌并且相对较为实惠的商品或有品质的团购,会受到80后妈妈们的欢迎。
鲜明个性的80后妈妈冲动型消费与感性消费显著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80后父母由于从小处于家庭的核心,在成长中备受关注,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理念,并有很强的敏感性,就好似微博和论坛上常用“贵族、独立、时尚、彰显自我、易接受新事情”等类似的词语来形容80后人群特征。因此,在消费中崇尚属于自我的消费选择——“我的选择我喜欢”、“我的地盘我做主”、“我有我风格”。而这种选择同时又大多带有强烈的自身情绪因素,尤其当感官受到广告传媒、促销人员、价格折扣、外部环境、群体消费趋向等各种因素,或其综合作用影响时,其消费行为会变得情绪化、感性化、冲动化,期望借此来体现自身的独特,消费的重点有时甚至脱离商品本身,热衷于其衍生的各种附加价值。比如,妈妈们为儿童购买服装的频次很高,除了特定节日(如儿童节、春节等)有目的性的采购以外,日常购买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有妈妈表示,走在路上遇见童装店就会进去看一下,打折促销是引起妈妈们购买兴趣的有效手段(大部分妈妈更喜欢在促销时大量购买品牌童装)。
追求高品质、高档次、大品牌
高品质。在消费场所上,80后妈妈的选择是很讲究的,她们会去专业型的大型商场购物,最好有宝宝专座的场所,有宝宝玩耍的地方,有宝宝的专有音乐和饮品这些免费的附加服务;在产品的选择上,安全性永远是妈妈们的首要考虑因素,在国内出现众多问题奶粉、有毒玩具的事件之后,他们更倾向于“有质量保证”的外国品牌。
高档次。以婴幼儿奶粉、孕妇装、婴童服饰为例,近年来相关数据显示,中高档市场份额年增长约26%,高档市场增长17%,而中低档产品陷于停滞甚至负增长。
大品牌。目前品牌化消费蔚然成风,从某些终端销售数据可以清晰判断,整个产业处于“数量型消费”向“品牌型消费”的拐点,无论是孕产服饰、用品,还是婴童类衣、食、住、行、育、玩、教等各门类林林总总的商品和服务,80后父母们已经用钞票作选票评选出了他们认可的“品牌”。
对网络高依赖度
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80后,对互联网的依赖性更强。2012年,新华信一项关于80后妈妈纸尿裤产品消费行为的研究表明,66%的妈妈每天都会花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上网了解育儿信息(如图1.3)。
“搜索营销+电子商务”将是吸引80后妈妈的杀手锏。网购凭借着“方便(送货上门)、省时省力”的独特优势,深受广大年轻群的欢迎,它迎合了年轻一代快节奏的生活、前沿化的消费观,同时也是80后妈妈们的最爱。新华信的研究数据显示,80后妈妈较常浏览购物(74%)、育儿(68%)、搜索(64%)、团购(58%)这四个类型的网站(如图1.1),其中85%以上的妈妈会通过搜索引擎主动搜索育儿资讯(如图1.4)。在妈妈了解育儿资讯的网站中,前五位的除了百度搜索外,其它的都是专业育儿网站,妈妈网、宝宝树、育儿网等。除此之外,新浪博客/微博(33%)、QQ空间(21%)这些非专业育儿网站也成为妈妈们了解育儿资讯、分享育儿知识和信息的重要网站(如图1.2),在这里她们不但可以收听和关注自己喜爱的好友和品牌,获得最新鲜的资讯和折扣,还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心得传达给大家。妈妈们对社交网站的青睐,对分享和交流的热衷,皆是出于她们作为母亲的天职,她们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与宝宝有关的产品和信息,以便更加合理地选购相关产品。一位广州妈妈说,她经常在网上为自己的小孩买东西,包括奶粉、衣服、日用品等,平均每月消费额为2000元左右。她解释,在网上消费的原因,一则是自己生活和工作较忙,没有时间逛街;二是在网上价格比实体店更为优惠。
好新鲜、爱尝试、重体验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