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树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12:27:59

白杨树的作文

白杨树的作文篇1

教室门前有几棵白杨树, 无论春夏秋冬,他们都傲然挺立,给我们带来欢乐。

春天,树枝上开始抽出嫩绿的新叶,可爱极了。下雨的时候,细细的雨丝轻如牛毛,它笼罩着白杨树,宛如一幅绝妙的风景画。

夏天,枝叶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遮挡住了炽热的阳光,我们就可以像往常一样在空地上玩耍,不会感觉到热了。这时,偶尔会飞来几只小鸟,一边落在白杨树上乘凉,一边啼叫着,给我们带来动听的歌声。

秋天,随着天气渐渐转凉,树叶也开始发黄、脱落了。我很喜欢那纷纷飘落的树叶,那枯黄的落叶好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他们随风飞舞着,美极了。

到了冬天,白杨树只剩下几根裸的树枝了,光秃秃的不怎么雅观,但有时大雪会给它披上一件银色的外衣,把校园映衬得更加美丽了。

白杨树的作文篇2

夏天的时候,白杨树高大的树冠上枝繁叶茂。每当烈日当空酷暑难耐的时候,大家都爱到白杨树下乘凉。

一天,我坐在树下休息,正在向四周张望的时候,忽然发现白杨树干上有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伤疤,就象一只只瞪着的眼睛。这些树疤有的象盘子那么大,棕色的,有圆形、梭形、三角形等多种形状。虽然只是一些树疤,但是如果你从远处看,就会发现那很象一只只大“眼睛”。而且“眼睛”里面还有些半固体的东西,有淡粉和黄色两种,用手一碰,粘乎乎的。

树上为什么会长“眼睛”?为什么树上的眼睛里有黄色的粘液呢?真有趣呀!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问爸爸这是为什么,爸爸奇怪的看了看我,茫然的摇了摇头。爸爸好象有点心不在焉,没有认真思考我提出的问题,也可能是他压根就不懂,这态度让我更加想弄明白那是怎么回事。回到家以后,我迫不及待地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那些眼睛状的伤疤都是因为人为的“手术”或故意的破坏,以及虫害造成的。白杨树小的时候,人们为了让它快长高,就用刀、斧或者锯砍除了它的小枝条,后来愈合就留下了伤疤;有的是因为人们无缘无故的乱砍造成的,还有的是因为无聊的人在树干上乱划造成的,而那些小的伤疤是因为虫子啃咬造成的,一般都是天牛幼虫做的孽。那些更小的呢,是树的皮孔,用作树干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与叶片上气孔的作用一致。皮孔会释放出大量的氧气,而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眼睛”里的液体是树脂,胶中的原料就是从树脂里提取的。

白杨树的作文篇3

一、《白杨礼赞》的写作特点

文章开头是这样的一句话:“白杨树真的是不平凡,我赞美……”直接进入主题,一句话就统领全文,也给整篇文章铺下了奠基石。文末又是用了“我还是要赞美白杨树!”结尾,可以明显地看出首尾相应的特点,也使得文章结构更加得体。作家一直强调“白杨树不平凡”,所以这篇文章的景色描写是从黄土高原开始的,通过渲染黄土高坡的壮美景色来强调白杨树艰难的生存环境,这对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有了这种烘托效果作铺垫才能更好地描写白杨树,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

作者描写白杨树也是煞费苦心,其内在的气质和外观形象,都掺杂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内在的气质主要表现为不折不挠、力争上游。对外观形象的描写尤为突出,树干笔直、树枝紧紧靠拢以及树叶片片向上。从这样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已经将外部形象和内在的气质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接着对白杨树进行赞美,作者又倾注了强烈的思想情感,于是才有了“这就是白杨树,大西北最普通的树,但他却不是平凡的”这样不同凡响的话语。

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是散文中最常见的,为了突出白杨树,作者将笔锋急转,用了强烈的褒贬对比:“白杨树称不上树中的好女子,确是书中的伟丈夫。”这种对比会给人一种强烈的阳刚美,紧接着下文用了四个反问句来揭示其象征意义,不仅做到了语言富有层次感,也做到了主题鲜明。文章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融情入理,不仅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将抒情与议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把作者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白杨礼赞》的象征意义

象征性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段,它的表现思路没有太多的变化,大体上就是以物喻人,达到表现一种精神力量的目的。《白杨礼赞》中就是用白杨树来比喻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那种百折不挠、荣辱不屈的精神意志。在当时作者所处的政治环境下,只能通过象征手法来表现创作寓意。如果想把象征手法运用好,首先要找到参照物与被参照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描写白杨树的外观是笔直的而不是歪着脖子的,同时树干、枝叶以及树皮都是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于是,在黄土高原恶劣的环境中,我们看见的就是抗日军民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顽强地成长,还有他们那种哪怕残肢断臂也要抗战到底的革命意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的是人的思想角度不同,所看见的事物也不尽相同。由此可以看出,参照物没有变化,只是主观思想的角度变了,这体现为文中那种“花非花”的意境美。

紧接着下文为了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以及它的伟岸形象,运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如楠木与白杨树的对比。楠木是一种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生存的物种,而白杨树却不一样,就好比一个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富二代和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农村娃,无论立场还是生存的角度都是不一样的。正因为楠木与白杨树象征意义不同,所以才能更好地突出白杨树的伟岸、高大以及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白杨树的作文篇4

[关键词]中学语文 抒情散文 感情依附 美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80020

大凡抒情散好者都知道,成功的抒情散文,无一不在感情的依附上极尽其巧。如果我们在抒情散文的教学中巧抓住这些依附之巧,则能使学生从其间领悟到蕴藏的思想情感,并感悟到作者托物抒情之艺术手法。现以苏教版八下第二课茅盾所写的《白杨礼赞》为例,谈谈其依附之巧及其教法。

首先,抒情散文的感情抒发都不是凭空进行的,它总是巧妙地依附于一定的对象,或直接或间接地予以表达。《白杨礼赞》依附于白杨。这一特定的对象在文中作为作者感情的载体,如水载舟似的把作者的感情载往所要到达的彼岸。这种感情的依附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寄情于物,它是写抒情散文应首先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特定的依附对象,抒情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在教学这课时,首先就从抓白杨这一载体出发,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弄清课文所“礼赞”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要赞扬白杨,白杨有什么特点……从而为学生理解北方农民的精神奠定了基础。

其次,抒情散文的感情依附都表现在景物的描写上。在抒情散文中,单纯地为写景而写景是不存在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在作者的笔下都依附着某种感情的主观因素,景因情显,情因景生。《白杨礼赞》第五自然段中描写白杨树的特点:“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便都倾注在景物上,寓于其描写之中。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出并朗读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然后再让学生共议:“白杨树有着怎样的内在特点?”“作者在描写时抓住了白杨哪几个方面的外形特点?”“这些外形特征与作者赞美白杨内在精神有什么关系?”这样既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紧紧围绕特点描写的方法,又真正感受到了白杨内在的精神美。文章至此,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呼之欲出;那么教学到此,也为感受北方农民不屈不绕的品格做好了情感上的铺垫。

再次,抒情散文的感情依附还巧妙地做到了由此及彼,逐层深入,最后揭示本体。《白杨礼赞》中作者对白杨的赞美,都是从形到神,从物到人逐层深入的。也就是说,作者感情的抒发,不是仅仅停留在物体的表象上,而是透过这些表象深入下去,充分挖掘其内涵,最后把重点落在对人的赞美上。《白杨礼赞》在第五自然段对白杨的特征赞美之后,又通过第七段的开头加以引渡:“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它是树中的伟丈夫。”由赞美树到赞美人;紧接其后又进一步引申,连用几个反问句:“难道你就只觉得它是树……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由此及彼,层层深入,点破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水到渠成地揭示出本体――北方军民。为体会出课文这些写作特色,我又相继设计了“‘白杨礼赞’,仅仅是赞美白杨树的吗?”“赞美北方军民为什么要从赞美白杨树赞开始?”“这是一种什么手法?”由此引导学生讨论,从中还使学生了解到作者写此文的时代背景和写作的意义。

白杨树的作文篇5

春有百花齐放,夏有烈日炎炎,秋有天高云淡,冬有漫天飞雪,我不禁赞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是,纵有万千景象于天地间,我却独钟于那棵白杨树,那棵只属于我的白杨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六年级杨树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六年级杨树作文600字1我喜欢清新优雅的荷花,我喜欢生命力顽强的仙人球,我喜欢凌寒开放的梅花,我还喜欢娇艳美好的杏花,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高大挺拔的白杨树。

白杨树的树干是灰白色的,摸起来有些粗糙。树叶是心形的,边缘是锯齿形的。白杨树生长的很快,大约几年后,就可以长到碗口那么粗。

春姑娘悄悄走来了,冰雪融化了,小草也偷偷地从土里钻出了小脑袋,好奇地看着世界的变化。而这时,白杨树也长出了一个个的芽苞,几天后,芽苞就变成了小小的树叶,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绿嫩绿的,下过几场春雨,叶子就变大了,颜色也变深了。天气逐渐变暖,白杨树生长的速度更快了。

夏天到了,太阳公公裹着一个大火球来到了人间,烤得柏油路都要融化了。这时,白杨树已经长得枝繁叶茂,如同一顶顶绿荫大伞,走路干农活的人们热了都去树下乘凉,小孩子则在树下做游戏,一个个玩得可开心了。

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变凉了,白杨树的叶子慢慢变黄了,秋风一吹,一片片叶子仿佛一只只黄蝴蝶从树上落下来,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黄金,人们踩上去,软绵绵的,舒服极了。

寒风刺骨的冬天到了,鹅毛般的大雪从天空中飘落下来,白杨树的叶子全都掉光了,一棵棵白杨树傲然挺立在风雪之中,不向狂风低头,也不向暴雪弯腰,像一个个战士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白杨树还有很多用途,可以做烧柴,多年的白杨树可以做房梁,还可以做家具。

白杨树这种不向狂风和暴雪低头,默默无私为人们做贡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六年级杨树作文600字2我们校园里有两棵大杨树,它一年四季都很美。

春天带着生机勃勃的景象来了,你看,杨树发芽了,像一个个小鸟的嘴巴悄悄地探了出来。过了几天,杨树上长了好多毛毛虫,再仔细一看,原来不是毛毛虫,而是杨花,它毛茸茸的。四月,阳光强了,在阳光的映照下,杨花从树上掉了下来,风一吹,杨花像蝴蝶一样漫天飞舞,再一吹,掉在地上的杨花滚动了起来,它们滚到校园一角才停下来。春天过去了,夏天带着炎热来了。

夏天的杨树叶子的颜色是深绿色的,密密麻麻地长满了枝头,翠色欲滴、密不透风、数不胜数。下小雨时,它可为我们挡雨,还可为我们遮阳,一阵风吹来,叶子沙沙作响。树上也有鸟巢,夏天很难看见它们,因为密密麻麻的树叶把它们都挡住了。秋天是夏天的接班人,下一个季节是秋天了。

秋天,杨树就不再是一个颜色了,有黄色的,有绿色的,还有一半黄一半绿的……秋风一吹,叶子大部分都纷纷扬扬掉了下来,像漫天飞舞的蝴蝶。秋天完了就是最后一个季节:冬季。

杨树的几片叶子牢牢抓住杨树的枝条,说:“我一定要留在这里!”可北风才不听它的话呢,好像故意要和它决斗似的,可最后一片叶子也被寒冷的北风打败了。你以为杨树没了叶子就不好看啦?那么你就错了,下一场雪以后,你就看吧,树枝上落满了雪花,让树变得毛茸茸的,如果树上有水,那么就会形成冰柱,那你就要小心点了,冰柱要是掉下来砸着你,你就“倒霉”了。

杨树一年四季都很美,我很喜欢它。

六年级杨树作文600字3我家门口有一排整齐的杨树。春天到了,杨树长出了嫩嫩的芽,远远望去就像一朵朵绿色的云。过了几天,杨树的叶子长得茂盛了一些,就像一把把大伞,为我们遮阴乘凉。

我喜欢杨树。杨树易成活,成荫快,在城市里被广泛培植。杨树为我们释放氧气,吸入二氧化碳,所以走近杨树林,你一定会感到空气清新无比。可是世界上的事没有十全十美,杨树也不例外。每逢春夏交替的时节,杨树的种子-杨絮,被大风一吹,便会漫天飞舞。有些杨絮飞进我们的鼻子里,使我们呼吸不畅;还有些杨絮顽皮地飞进了一些精密仪器,使科学观测受阻。我的爸爸就是一位杨絮受害者,漫天飞舞的杨絮使他不得不戴上口罩,不然他就会过敏。

为了消除杨絮的危害,人们召开紧急会议。有的人建议干脆把杨树砍掉,但这个建议很快被否定了,因为杨树对我们的好处远远大于坏处,总不能因噎废食啊!还有的人建议给树木打避孕药,但很快也被否定了,原因是给一颗杨树打避孕药成本太高,需要在树上打3-10个洞,一颗树就需要30-100元钱呢!而且给杨树打避孕药就好像让人吃激素一样,副作用大得惊人。更有人提出把杨树的头砍掉,嫁接上其他树种,可这样不容易成活……

终于,惠之源的李枫找到了办法,他发明了一种杨树飞絮抑制剂,把它加在水里,水粘度增加到10倍-20倍,等到飞絮飘飞时节,利用高压办法喷到杨絮上,增加杨絮的重量,使杨絮无法在空中飘飞。这种办法不仅不伤害树木,而且成本非常低-一棵树只需大约20元钱。从此以后,大街上飘飞的杨絮少了起来,杨树又成为大家喜爱的植物。

自然界有许多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探究杨树的秘密还真让我觉得有趣呢!

六年级杨树作文600字4我是一颗白杨树种,今天我破土而出,探出头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可是外面的世界并不美好,一望无际的荒土,零下4℃的温度让我时刻都感到不安,但我也有许许多多同伴,他们陪着我一起成长。

一天,天空变得浑浊起来,风沙吹得我睁不开眼睛,那些叔叔阿姨都手牵着手站成一排,我对他们的举动非常疑惑,“叔叔、阿姨,你……你们在干吗?”

“孩子,你怎么还站在那,快到我们的身后来,风沙暴快要来了,我们得把这风沙挡住,不然生活在这里的其他动物就遭殃了。”

“哦,好,我这就来。”

我站在他们的身后,看着他们那高大的身躯,我感到非常安心。

“大家准备,风沙暴来了!”

“呼——呼——”

大风把地上的沙土吹了起来,打在了我的脸上,“哎哟”真痛啊!大风越吹越大,我感觉自己就要被连根拔起了,“啊——”我疼得大叫,“孩子把手给我,然后把根插进更深的泥土当中,坚持住。”

终于,风沙暴过去了,不少的同伴都累得倒下了,接着我看到了一些动物们都跑了出来。他们对着我们跑跳,然的发出柔弱的叫声。

“孩子,快看啊,这是动物们在感谢我们呢!”

“是因为我们刚才帮他们抵挡住了风沙吗?”

“是的。”

听到这,我感到以后的担子更重,但又因此感到无比的自豪,我是一棵白杨树。

长大后,我成为了一棵挺拔的白杨,每次风沙一来,我第一个冲在前面。我是戈壁的一道风景;我是戈壁的生命;我是戈壁的守护者。为此我感到自豪。

六年级杨树作文600字5我们的校园里有两棵大杨树,像两个卫士守护着我们的校园,他们一年四季都那么美丽。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我们的身边,这时,杨树上的一片叶子悄悄地探出头来,连忙对大家说:“大家快出来吧,春天来了!”于是,叶子们都兴高采烈地行动起来,探出头向四周探望,看着这美丽的世界。过了一段时间,远处看去,杨树上有许多毛毛虫,走近一看,哦!原来不是毛毛虫,是杨花呀!到了四月,杨絮漫天飞舞,像白蝴蝶在飞,又像下大雪,雪花在飞舞。他还很调皮,总是落在我的鼻子上,害得我总是打喷嚏。

春姑娘听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渐渐消失了,夏姑姑唱着欢快的歌来了。他好像有魔法一样,用手轻轻一挥,杨树的叶子变成了翠绿色,密得不透风。这树叶在下雨时,能为我们挡雨,当太阳火辣辣的照向大地时,能为我们当遮阳伞。一阵大风吹来,叶子哗哗得响。树上还有鸟巢,小鸟在巢里叽叽喳喳的唱歌,它的歌声是那么动听。

夏姑姑带着炎热走了,秋婆婆带着凉爽来到我们身边。这时你看,杨树的叶子五彩缤纷,有黄的,有绿的,有半黄半绿的……一阵秋风吹来,叶子纷纷扬扬地落下来,漂浮在空中的叶子像无数只彩色的蝴蝶在飞,也像秋婆婆给大地的一封封信,告诉大地“秋天来了,要注意不要着凉。”不过呀,不用担心,因为树叶落下来不就是一层厚厚的被子吗?

白杨树的作文篇6

摘 要:汉代古诗中开始出现“白杨”意象,并且与死亡和坟墓相伴。自此之后,挽歌、悼辞中多用白杨来寄托哀思,这种风气经过魏晋的发展,在唐代达到鼎盛。“白杨”意象在汉诗中产生时就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后代文学中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白杨意象的内涵一直比较固定,对后世的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所有的人生都是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一受其成形,不化以待尽”①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悲哀。中国重视丧祭的思想由来已久,但在汉代以前,对死亡的文学表现很少,大多采取回避的态度。在汉代出现了有明确记载的挽歌《薤露》和《蒿里》,同时代还有相当数量的表现死亡和坟墓的诗歌涌出,这是汉代诗歌生命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古诗十九首》中有两首诗歌出现“白杨”意象,都是与死亡或坟墓相关。自此之后,挽歌、悼辞、墓志中多用白杨来寄托哀思,这种风气在唐代达到鼎盛。本文以这两首诗歌为引,分析“白杨”意象的内涵,并追溯此意象的由来及其对后世文学与文化的影响。

一、汉代诗歌中的白杨意象

在被誉为“一字千金”②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两首古诗含有“白杨”意象: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③

以上两首诗中出现的杨树,都是和坟墓在一起。《文选》李善注在“松柏夹广路”之下注曰:

《白虎通》曰:庶人无坟,树以杨柳。楚辞曰:风飒飒兮木萧萧。仲长子《昌言》曰:古之葬者,松柏梧桐以识其坟也。④

从《文选》注中可以看出杨柳、松柏、梧桐都是埋葬死者时种植以识别坟墓的。这两首诗歌皆是遥望坟墓,吟叹生死,有一种向死而生的清醒感,同时又有浓得化不开的沉痛。吟诵这样的诗歌,真可以体会到其中无限浓重的死亡之悲。

第一首诗歌共有九句,前四句由眼前的坟墓之景联想到死亡,中间三句抒写出在永恒的死亡压力下所感觉到的人生短暂,最后两句则为短暂的人生寻求享乐的安置。诗中描绘的情景大约在春夏之际,天气晴好之时,“驱车”出去,本为游玩,却偏偏从上东门出去。上东门是东汉洛阳城的十二城门之一,是东面最北门。汉代旧俗死人多葬郭北,洛阳的郭北是邙山,习称“北邙”,不但当时是聚葬之地,而且后来成了坟墓的代指。所以出了城门,就远远看到了城北的墓群。坟墓之地,白杨郁郁葱葱,风吹树叶萧萧作响,悲风低回;松柏森严肃穆,伫立在大道的两旁,哀思无限。“墟墓之间,未施哀于民而民哀”⑤,不由得悬想起死亡的可怕,阴阳殊隔,地下的世界黑暗如同漫漫长夜,死去的人如同睡去,却千载都不会醒来。诗歌用“长暮”、“潜寐”和“不寤”来描绘死亡。汉代挽歌《薤露》中哀叹“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⑥已表现出生命不可重复,死亡是有去无归的,但疑问的语气仍透露出执迷和幻想的成分,“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的肯定句式则像是对疑问的回答,透露出的是打破幻想的清醒感,哀伤的情绪一变为沉痛。与永恒之死亡相对比,生命就像朝露一样短暂,挽歌中不是唱“薤上露,何易晞”吗?比之如朝露仍觉意之不尽,进而又说“人生忽如寄”,将人生比为寄居。“忽”字在这里表达的意思如同“白驹过隙”之迅速。在《古诗十九首》中“忽”字共出现六次,都是用来表现生命易逝的,其他五次如: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行行重行行》)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今日良宴会》)

白露霑野草,时节忽复易。(《明月皎夜光》)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回车驾言迈》)

可见在当时,人生苦短的确是一种普遍的情绪,无比沉重的人生紧迫感都凝聚在一个“忽”字上。

《驱车上东门》中,用“朝露”、“寄”正比,用“金石”、“千载”、“万岁”反比。对生命短暂死亡永恒已经不抱任何幻想了,就连当时服丹药以求成仙这样很流行的信念,也被为药所误的现实所打破。然而愈是清醒就愈是沉痛,面对连圣贤都不能逃脱的死亡命运,人生当如何度过呢?生命短暂到无论如何度过都觉得浪费的程度,不如饮美酒、披美服过着享受当下的生活吧!对于诗歌的后四句,王国维评价说“写情如此,方为不隔”⑦,情绪自然流露,不加掩饰地道出,正是直出人心又直入人心,所以“不隔”。在生命短暂的重压下,许多人都产生了人生当及时的紧迫感,《古诗十九首》几乎每首都流露出这种紧迫情绪,有选择及时行乐的,如“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有选择及时取得荣名的,如“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也有盼望夫妇及早团聚的,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这些主题集中在古诗中,正道出了“人同有之情”⑧,所以至今读来,依然感人至深。

《去者日以疏》一首表达的哀愁更为凝重难解。海德格尔说:“只消人在,人就处于死之无路可走中”⑨,面对死亡,人总是处于四面受敌的困境中,无可逃离,连短暂的及时行乐也无法消融对死亡的恐惧。首句用“去”与“来”、“疏”与“亲”的对比,表达出对生死的强烈感受。生命日短,死亡日近,丘坟已迫在眼前。眼前坟冢累累,然而死亡永恒,坟墓却不是永在,“千载墓平”⑩,古墓变为良田,用来标识墓地的松柏也被斫为薪柴,死去万事皆空,连留下的最后一点痕迹也被无情地抹去。冢墓之间,白杨树随风呜咽,悲风摇人心志,哀愁难解,此情此景,使人想要归还故土,埋骨桑梓,却又无路可走,归还故里的念头也受阻。生命处于双重的困境中,郁结之痛,溢于言外。

这两首的白杨意象都是与坟墓相伴出现,白杨萧萧,其声音透露着死亡的肃杀和恐怖。这种意象在后世凝固下来,白杨成了坟墓的借代。

二、白杨意象的生成原因

白杨意象的形成与古代的丧葬制度有关。《周易·系辞下》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11}上古的丧葬是在野外积薪掩盖尸体,既不封土堆坟,也不植树来做标识,而后世圣人则改变,用棺椁包掩尸体,又封土为丘坟、种树以分别。古时“坟”和“墓”二字是有区别的,坟高而墓平。春秋以前对于死者一般“墓而不坟”,据现有文献来看,孔子是有明确记载的封土为坟的第一人。《礼记·檀弓》记载孔子合葬其父母以后说:“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12}从这里可以看出自孔子始坟墓形式有了改变,之前的丧葬多为不封不树,孔子因为四处游说讲学,所以要在父母墓上聚土为坟,以作为标志,从此也改变了传统。春秋后期至于战国,封树制度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

墓树在古代又称为“墓木”、“宰木”、“冢树”等。先秦文献中就有涉及墓树的记载,如《周易·大过卦》:“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13}清人黄宗炎在《周易象辞》中解释“杨”字:“杨非江南杨柳,乃西北白杨,盖冢墓间树植之木,古诗所云‘白杨风萧萧’、‘白杨多悲风’者是也,其枝条劲直,迎风作响,声甚哀切。……墓木已拱,寒暑迁改,昨日之枯杨,而今又生稊矣。”{14}再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载秦穆公曾对蹇叔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可以看出先秦时已有墓上植树的习俗。坟墓的大小和墓木的品种都有一定的规定,如“天子树松,诸侯树柏,大夫树杨,士树榆”{15},或有不同说法,如《封氏闻见记》引《说文》云“天子树松,诸侯柏,大夫榆,士杨”{16};《周礼注疏》疏中引《春秋纬》的说法是:天子树松,诸侯柏,大夫栾,士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17}。不同的说法是因为在不同时代制度略有改变,而大体上因仍前代。由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杨树在不同时期分别是大夫、士或庶人的墓树,属于相对较为下层的阶级,这类人数目最多,白杨作为墓树的形象因此越来越流行。以上两首著名的汉代诗歌在遥望坟墓给予感慨之时,均借白杨渲染氛围,说明在汉代白杨作为墓树已非常流行,并形成了具有固定内涵的诗歌意象。

三、白杨意象对后世文学与文化的影响

自汉代以后,挽歌、悼辞、墓志中多用白杨来寄托哀思。挽歌产生之初,是送葬时所唱的歌,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挽歌已经突破了送死悼亡的实用性,成为抒情性极强的诗歌,并为时人所尚。魏晋挽歌诗有一些是以死者口吻来描绘人对于死亡的感受,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拟挽歌辞》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嶤。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18}

诗歌以死者口吻,设想出殡的情景。首句用荒草茫茫和白杨萧萧渲染墓地的气氛:萧条、荒凉、凄冷。死亡是有去无归的,死去万事皆空,惟留下坟墓高耸,马悲鸣,风萧萧,墓门一旦关闭,阴阳隔绝,永难再回到人世。这样的命运,连贤士达人也无可奈何。死者已经永远被关闭在墓中,却还设想送殡的人返还家里,这样的设想正表达出对生的无限留恋。亲戚或者还有些悲伤,他人却已经完全忘却死去的人,开始继续享受自己的快乐了。末句则蘧然转变态度,果断地放下对生的留恋和死的悲伤,把死亡看作返归青山。这和他在诗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中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

仔细对照可看出这首陶诗受古诗《驱车上东门》的影响很大,不但也用白杨萧萧来渲染墓地的气氛,而且诗中表达的对死亡的感受也是与古诗一样的:古诗中把死亡比作“长暮”、“潜寐”,并说“千载永不寤”,陶诗把坟墓看作关闭的“幽室”,而死亡也是“千载不复朝”;对于死亡,古诗中说“圣贤莫能度”,陶诗则说“贤达无奈何”,所表达的意思几乎完全一样。

汉代两首古诗中无论“白杨何萧萧”还是“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都用“萧萧”来渲染气氛。《岁寒堂诗话》中说:“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萧萧’两字处处可用,然惟坟墓之间白杨悲风,尤为至切,所以为奇。”{19}(卷上)受这两首古诗影响,后代诗歌常将“白杨”与“萧萧”连用,来渲染墓地萧条阴森的氛围。陶诗“白杨亦萧萧”即是一例,再如鲍照的《代边居行》:“边地无高木,萧萧多白杨。盛年日月尽,一去万恨长。”{20}有时或不用“萧萧”二字,但用白杨意象时,也常常描绘白杨的风声,以声音表达萧索荒凉的气氛。比如北周无名法师的《过徐君墓诗》:“日尽荒郊外,烟生松柏中。何言愁寂寞,日暮白杨风。”{21}

白杨意象在这一时期除了用于挽歌诗外,还比较普遍地用于怀古,常见的是过古人之墓,发思古之幽情,比如上面的《过徐君墓诗》,徐君是春秋时期人,吴季札对其有挂剑之义,并留下佳话。再如陈代陈昭《聘齐经孟尝君墓诗》:“憔悴古松栽,悲随白杨起。”{22}

另外,白杨意象在这一时期还用于临终哀歌,在汉代也有不少临终诗,但当时还没有出现白杨意象。在南北朝时期的临终歌中出现白杨意象,也是受到汉末古诗的影响。梁简文帝萧纲有《被幽述志诗》,是其被囚后临终所作:“怳忽烟霞散,颼飂松柏阴。幽山白杨古,野路黄尘深。终无千月命,安用九丹金。阙里长芜没,苍天空照心。”{23}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也有《临终诗》:“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怀恨出国门,含悲入鬼乡。隧门一时闭,幽庭岂复光。思鸟吟青松,哀风吹白杨。昔来闻死苦,何言身相当。”{24}

魏晋诗歌中“白杨”与坟墓、生死相伴出现,主要表达的是面临死亡的悲凉心情和对生死的思索。而从一些典故中也可看出白杨作为墓树在当时具有不祥意味,《宋书》上记载,萧惠开曾将住处的花草铲除改种白杨树,并对人说:“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夭也。”以表达不得志到几欲求死的郁结之情,后来“发病呕血,吐如肝肺者甚多”{25}。从专门记载下来的这个故事也可看出,当时白杨树有不祥的意味,是不宜种植在庭院之中的。

在《太平御览》中有一段唐代的故事,也可以看出“白杨”被视作墓树,不宜栽种在居处附近:

唐司稼卿梁孝仁,高宗时监造蓬莱宫,于诸庭院列种白杨。将军契苾何力铁勒之渠率也,于宫内纵观。孝仁指白杨云:“此木易长,三数年间,宫中可得荫映。”何力一无所应,但诵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意谓此是冢墓间木,非宫中所宜种。孝仁遽令拔去更树梧桐。{26}

这则故事还多次出现在其他典籍中,如《新唐书·诸夷蕃将列传》《册府元龟》卷八百三十二都有记载。

同时,用白杨意象来寄托哀思的风气在唐代达到鼎盛,挽歌、悼辞或墓志中频频出现,尤其是在诗歌中。据笔者粗略统计,《全唐诗》中“白杨”意象出现约七十次,且都是用来追忆逝者或表达哀思,都与坟墓相关。这说明在汉代诗歌中所成的“白杨”意象,到唐代已经非常固定了。

试以《全唐诗》中李白、杜甫和白居易这三位大诗人的诗歌来看,出现的白杨意象分别有五次、三次、七次。

李诗中五次出现,其中一处是借乐府旧题《上留田》描摹墓地情景抒发死亡之悲;二处是怀古抒怀,有叹逝之情;另有一处写景;一处为挽歌。这几处大体都不出古诗中白杨意象的内涵,显然受到古诗的影响,而且其中三首也都写到白杨之悲风,使得诗歌中白杨与悲风的结合更为固定,如: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上留田》)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在悲风愁白杨。(《劳劳亭歌》)

磊磊石子冈,萧萧白杨声。(《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杜诗中出现的三次白杨意象,皆与死亡有关,比如:

杜曲晚耆旧,四郊多白杨。坐深乡党敬,日觉死生忙。(《壮游》)

这几句指诗人晚年时,友朋多已去世,因此觉得周围都是墓上之白杨。因年老而为乡党敬重坐居上列,却每天都觉得生命日渐匆忙、死亡日渐迫近。杜诗中的“日觉死生忙”所表达的意思正如古诗中所说的“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白诗中有二处是墟墓之处写景,抒怀的意味较淡;另外三处是经过或听得他人经过坟墓,感伤墓主的生平,写下的怀古之作;另外二处抒情意味最浓,都是悼念朋友的挽歌。要言之,七处都与墟墓有关,三处与“风”相随,明显也和汉代古诗中的白杨意象一脉相承。

四、结论

由以上分析看出,自从汉代两首古诗中“白杨何萧萧”和“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句出现,白杨意象就形成了固定的内涵和表现方法:一是后代文学作品中的白杨多是墓树,所以常和坟墓相伴出现;二是所表达的内容常常是哀悼、怀古、叹逝等触及生死的问题;三是在表达方法上多写白杨的风声,而且常用“萧萧”来描绘。白杨意象的形成与古代的丧葬制度有关,自从春秋后期坟墓树封习俗形成之后,白杨成为比较普遍的墓树,到了汉代白杨作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抒情意象开始出现在诗歌中,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鲍照等的诗歌继承使用此意象,尤其是陶诗影响甚大;到了唐代,随着诗歌的繁荣,用白杨意象来寄托哀思的风气也达到鼎盛。

① 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p46.

② [梁]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8.p32.

③⑥⑩{18}{20}{21}{22}{23}{24}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④ [梁]萧统编.文选[m]. 北京:中华书局,1977.p903.

⑤{11}{12}{13}{17} 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⑦ 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⑧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m].续修四库全书本.

⑨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p159.

{14} [清]黄宗炎.周易象辞[m].四库全书本.

{15}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m]. 北京:中华书局,1960.

{16}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m].四库全书本.

白杨树的作文篇7

【关键词】杨树;品种;病虫害防治

1. 杨树黑斑病

分布及危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和华北、华东等地,严重危害杨树的幼苗和幼树,及易引发杨树提早落叶。

病原:主要病原来源于盘二孢属(Marssonina)真菌,在我国发现的两个种为杨褐盘二孢(m.brunnea(EⅡ.exEv.)Magn.)和杨盘二孢(M.populi(Lib.)Magn.)引起的,有两个专化型即:寄生在黑杨派和青杨派树种上为多芽管专化型和寄生白杨派树种上的单芽管专化型。由于病菌分生孢子盘生于在寄生的角质层下面,突破后外露:分生孢子梗短,不分枝:分生孢子表面看无色,且属于双细胞,卵圆形状几乎成近卵圆形。M.brunnea 分生孢子分隔处不O束,大小为15.7-20.9×6.4-7.4μm, Mpopuli分生孢子分隔处稍O束,大小12.8-22.4×3.2-8.0μm。

症状:病斑通常出现在叶子的正面,初期形状为小圆形,后期逐渐扩大到0.2-0.5mm,斑的中央部位有乳白色的胶粘状分生孢子堆。在病斑多的时候,连接成很不规则的斑片。严重时,也大部变黑枯死。

侵染循环:病菌将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在病落叶片上或者在1年生枝梢的病斑内越冬,以分生孢子进行初期侵染,并借助风和雨进行传播扩散,由杨树的表皮而直接侵入或由气孔侵入到内部,平均潜育期约为3-5天。

发病条件:病害在发生时期因为病菌的种类、分布的地区不同而有差异:而且不同的杨树品种或者是无性系对于黑斑病菌的抗病能力有所不同;病害的发生率与发病季节雨量和雨日的多少有着直接关系。

防治措施:选优良的苗圃地和良好的排水性,尽可能避免连作,苗圃地周围没有病树;及时间苗,防治过密;严格加强苗木检疫,防治有病苗木外运;及时清除落叶;10%的二硝散200倍液;用65%的代森锌400-500倍液,菲美铁100-253倍液;1:1:200-300的波尔多液及0.6%硫酸锌等均有防治效果。在苗木生长出1-2个真叶的时候开始喷洒药剂,以后要每间隔10天再喷洒一次至树木的病害流行结束为止,要喷5-7次。

2. 杨树斑枯病

分布范围及其危害:病害主要分布西北、华北和华中等地区,危害很多种杨树,比如箭杆杨、小叶杨 、毛白杨,但以毛白杨危害最重。

病原:杨生壳针孢菌(Septoria popuijcola Pek.),有性型为杨生球腔菌(Mycosphaerela populicola Thomp.);和杨壳针孢菌(S.populi Desm.)有性型为杨球腔菌(M.populi(Auersw.)Kleb.)。杨壳针孢菌的分生孢子圆柱形成腊肠形,有一个隔膜,杨生壳针孢菌得分生孢子细而长,有3~5个隔膜。后者在我国分布较广,其分生孢子器显示黑褐色,近似球形,位于叶表皮的下面,直径大约在115~140μm之间,分生孢子表面呈无色,形状略微弯曲,大小约在32~48μm×3~5.5μm之间。过10月份以后,病斑内的混生小型性孢子器,通常位于叶表皮之下,近似球形,呈黑褐色,直径大约在60~71μm之间。性孢子属于单孢,表面看无色,呈椭圆形状,大小约在4.5~6μm×2.5~3μm之间,有性型在我国地域内尚未发现。

症状:我们以毛白杨为例,发病初期出现褐色近圆形的小斑点在叶片正面,直径大约0.5-1mm, 随着树木的不断生长病斑也逐渐扩大发展成多角形,直径2-10mm,颜色为浅褐色或灰白色,斑内轮生或散生出许多小黑点,就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在有毛的叶子背面病斑不明显,没毛的叶片背面也有病斑和小黑点。

发病条件:一般在夏秋季多雨季节里或者苗木栽植密度大时发病。

防治措施:在晚秋时节将收集到的发病叶集中烧掉,适当摘除病木下部的病叶,使造林地透光通风减少病原;发病初期喷洒65%代森锌的400-500倍液或1:2:200倍波尔多液,每隔15-20天喷洒一次,喷2-3次即可防治病害的传播。

3. 杨树炭疽病

分布与危害:分布于西北、华北危害北京杨幼树、毛白杨。

病原:寄生在北京杨和毛白杨上的病菌是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有性型为围小丛壳菌(Glmerella cingulata(Stonem) Spaulding et Schrenk)。分生孢子盘生长于叶和枝的表皮下,成熟的时候突破寄主表皮而外露。分生孢子盘的直径约75~238μm,孢子梗栅状排列,呈椭圆形微弯或直,单孢无色子囊孢子形成和萌发过程与分生孢子相同。

症状:毛白杨初期叶子背面现针头大小水渍状的斑点,随着病斑的不断扩大,无定形沿叶脉及叶缘发展较快,中部显灰白色和黄褐色轮纹。在边缘有1条宽窄不一的黑色带,与周围的健康组织有明显界限。使发病的叶片脱落,初期形成褐黑色小点,渐渐扩大变成褐绿色。横向发展绕树一圈后纵向可达3~5cm。病斑以上枝梢枯死。

发生条件:与雨日和降雨的多少有直接关系,如果汛期来的早则发病也早;雨日多、降雨量大,则发病重。病菌通过皮孔或伤口侵入,

防治方法:剪除染病的树冠下的病枝烧毁,减少病菌原侵染来源,从侵染期初期开始,进行喷药保护树木枝叶。可以喷洒1:0.4:100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或50%退菌灵800~1000倍液。

参考文献:

白杨树的作文篇8

关键词:分月扇舟蛾;杨树;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4.23.0070

1分月扇舟蛾的特点

1.1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

此害虫也叫银波天社蛾、杨树天社蛾、杨叶夜蛾,是一种鳞翅目、舟蛾科的害虫,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杨树、柳树及白桦树等树种。杨树分月扇舟蛾是一种主要为害杨树叶片的害虫,在幼虫时期以杨树叶片为食源,而且此害虫的繁殖能力特别强,幼虫在生长过程中不断蚕食叶片,而且食量大,对于叶片的损害较为严重,一旦爆发,能在短时间内将大面积杨树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杨树的生长,很容易形成灾害,对林业生产造成影响。

杨分月扇舟蛾的生长也分卵、幼虫、成虫、蛹四个阶段,在上海、湖南等地一年能有6~7代,虫卵能在枝干上越冬,其中有些3龄虫在枯枝落叶中也能越过冬天,但死亡较高,多数暖冬天气利于其安全越冬。第二年春季,随着气温转暖,一般在4月上旬就会开始孵化,基本上每月能繁殖一代,刚出生幼虫成群集结在叶片上蚕食叶肉,长到3龄后,后四处分散,对整个叶片进行啃食,随着长生食量加大,为害加重,白天常会移动上叶柄上,一个月后形成成虫羽化,交尾产卵后继续繁殖。成虫白天潜伏,夜晚活跃,有趋光性。产卵于叶背面,呈块状。四川地区一年发生6代,以3龄幼虫越冬,世代重叠。1~5代幼虫为5个龄期,越冬代幼虫则有6个龄期。

1.2形态特征

卵:半球形,淡绿色,直径0.6毫米,卵表有2条灰白色线纹。

幼虫:体长35~40毫米,体纺锤形,背面黑褐色,两边黄色。背面有红色瘤和白色小圆点。腹部第1和8节背面中央各有1个大形瘤,瘤上具黑色毛和4个馒头状毛瘤,前面2个大、杏黄色,后2个小、黑色。

蛹:红褐色,长15~16毫米,近圆锥形。

初孵幼虫取食叶肉,3龄后的幼虫分散蚕食全叶,只留粗叶脉和叶柄;雌成虫体长为12~18毫米,翅展27~46毫米,雄成虫小。体灰褐色,头顶与胸背中央呈黑褐色。前翅深灰褐色,翅面有3条白色横线和褐色波浪形纹,顶角附近略带棕黄色,扇形斑模糊,红褐色,近前缘有个暗褐色圆形斑,斑中有1条灰白色线,后翅色淡,卵半球形,幼虫老熟时体长为38毫米左右,头部褐色,体暗褐色。前、中胸有4个红点,中、后胸和腹部各节有对红色瘤突,腹部第一节有1个大黑色瘤状突起,第八节有4个黑色瘤状突起,其余各节为成对白色突起。

2杨分月扇舟蛾的防治措施

对于此害虫的防治,要采取综合防治方法,根据其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常用的有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手段。

2.1选择高抗品种,加强管理

一是选育抗病虫害品种,提高树种对于病虫害的抗性;二是通过加强管理,充足补充杨树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使树体有良好的生长状态,提高树体自身对病虫的抗力;三是进行混交栽植,避免树种单一,为害虫爆发提供条件。

2.2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人工防治:密切关注杨树的生长状态,及时发现虫害,在害虫产卵时期,把有卵附着的叶片摘除,同时采摘群栖初孵幼虫的叶片和虫苞,进行集中销毁处理,避免繁殖而扩大为害。

物理防治:由于害虫具有趋光性,可以在夜间采用黑光灯进行诱杀,减少成虫的数量,降低繁殖率。

生物防治:这是一种最理想的防治方法,具有环保而且效果好的特点,同时能减少人力和费用。一是在每年的4月选择雨后的晴天,用白僵菌粉炮施用,但在施用时要注意用量、时间、方法,避免在养蚕区使用,同时施放人员也要做好保护,避免产生过敏反应;二是可以苏云金杆菌进行喷雾防治,效果也不错;三是对杜鹃、白头翁、黄鹂等这些食虫鸟类的保护,扩大这些鸟类的繁殖,利用其食虫特性,达到防治目的。

化学药剂防治:一是喷雾防治。对便于操作的幼龄林和苗圃地,在幼虫为害期喷洒25%灭幼脲I号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800~1200倍液,或2.5%敌杀死6000~8000倍液;二是树干注射防治。用树干注射机注射内吸传导性药剂,如40%氧化乐果、40%久效磷、5%吡虫啉高渗乳油,浓度1:2配制。也可用丁字钻在树干基部离地面20厘米左右的地方,用有刻度的一次性注射器,往打好的洞里注入农药“保林3号”,并用黄泥封口,在6月中旬注射,一年一次,防治效果可达到95%。

参考文献

[1]吕士行.黑杨派几个新无性系造林立地条件的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01).

[2]李春堂.通化地区杨树造林几个问题的意见[J].吉林林业科技,1980,(04).

[3]刘建诚,杨贵彬.内蒙古西部地区杨树引种与选种的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1980,(04).

白杨树的作文篇9

关键词:杨树病害种类防治方法

Abstract : Poplar is widely used in forestry p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any southern city began planting poplar, I summarized the types and method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everal kinds of poplar diseases i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then make an introduction,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PoplarKinds of diseases Method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DF4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林业生产及树木应用中,杨树经常发生一些病害,下面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及查找文献,总结杨树几种病害情况如下。

1、杨树白粉病。

该病的特征主要是在叶的两面形成大小不等的白色粉斑,有的扩展到全叶,有时绿色枝条上也生白粉。到秋初,在白粉中生出黄褐色到深褐色的小黑点。春秋两季白粉病发展迅速。

防治方法:①苗圃地幼苗不要太密,及时间苗,保持通风透光;②及时修剪幼树下部被压枝条和根蘖苗;③喷农药防治。25%粉锈宁1000~2000 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每隔25~30天喷1次,共喷3次,即可控制病害流行。

2、杨树黑斑病

该病在各地苗圃均有发生,危害杨树苗木、幼树叶片。通常在6月末幼苗长出3~4枚叶片时发病,7~8月进入发病盛期,9~10月为末期。鉴别方法为,被害杨树叶的背面有小黑点,逐渐形成黑斑。雨季时黑斑相互连结成片,迅速变黑并干枯脱落。受害严重的树木,全株形成光杆,梢部干枯。 小叶及苗茎变黑全死,苗茎扭曲不直。

防治方法:①由于该病原菌随落地病叶及感病枝梢上越冬,所以秋季落叶后到第2年新叶发生前,应彻底清除落地病叶及感病枝梢。② 合理密植,苗木密度不要过大。加强管理,注意苗圃排水和灌水。③ 于5月中旬至7月初每隔半月喷1次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进行药物预防及防治。

3、杨树灰斑病

由发病部位不同可表现出的不同的症状类型。在叶部为灰斑病;在顶梢为黑梢病,也叫黑脖子病;在茎干皮部则产生肿茎溃疡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⑴灰斑型:病叶最初生出水渍状斑,很快变为褐色,最后变成灰白色,病斑周围为褐色。后期在病斑上产生许多小黑点。

⑵黑斑型:在雨后或湿度大的条件下,病斑多从叶子尖端或边缘发生,迅速发展成大块坏死性病斑,在病斑上产生黑绿色霉层。

⑶枯梢型:病菌侵染后导致嫩梢变黑枯死,而病部以上部分的枝叶为绿色,但很快死亡变黑,病梢常弯曲下垂或由此处折断,通常被称为“黑脖子 ”。

杨树灰斑病危害多种杨树品种,但以黑杨派及青杨派的杂交种易感病,其中以小×黑、小青×黑和北京605最易感病。

黑杨派、白杨派及其杂交种发病轻或不发病。6月初~6月中旬开始发病,7~8月为流行盛期,9月上旬终止。

防治方法: ①种苗不要过密,当叶片密集时,要适当间苗,或打去3~5片底叶,以通风降湿。 ②苗圃周围大树下的萌条要及时除掉,以免病菌大量繁殖。培育幼苗的苗床应远离大苗区。 ③5月末开始喷药防治,喷65%代森锌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15天喷1次,共3~4次,均可收到较好防治效果。

⑷肿茎溃疡型:在苗木的茎干皮部,开始产生椭圆形褐色病斑,长度1~4cm(厘米),后失水下陷变黑,病斑中央渐变白色,出现黑绿色小点。随着树木生长和病斑发展,病部肿大,纵向开裂,露出变红色的木质部。可危害多种杨树品种的幼苗和幼树,青杨派和青杨派杂交种普遍发病。其中以小×黑、小青×黑和北京605最易感病。于6月初开始发病,7月份为发病高峰,9月份停止。8~9月份表现出肿茎溃疡症状。

防治方法: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喷75%百菌清5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2周喷1次,共喷2次。

4、杨树炭疽病

杨树枝梢部发病后初期为黑褐色小点,之后扩大、下陷,呈黄褐色,逐渐变成淡栗褐色,日久为灰白色。病部绕枝一周,病斑以上枝梢枯死。叶部发病时,初期在叶背出现水浸状针头大小的斑点,叶面失绿,病斑逐渐扩大,呈黄褐色与灰白色轮纹,边缘有一条黑色宽窄不定的带,与周围健康组织界限分明。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是此病发生的前提条件。

防治方法:①清除病枝、叶,集中深埋或烧毁;②生长期喷洒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选育抗病品种。

5 、杨树叶锈病

该病也叫落叶松――杨叶锈病,俗称黄粉病,是转主寄生的真菌病害,即一年中不同时期可分别侵染杨树叶片和落叶松针叶。在杨树上为害使叶

片枯黄,甚至整株死亡。该病发生普遍,雨季发病严重。从小苗到大树都能发病,以小苗及幼树受害严重。病菌侵入后先在叶背面出现桔黄色丘疹状斑,继而出现桔黄色粉,最后叶片变黑,引起落叶、枯梢。

防治方法: ①苗木不宜过密,避免徒长,特别是雨季徒长苗易患病。 ②同一苗圃地避免同时培育落叶松和杨树苗木, 杨树林周围不应有落叶松,两者相距应在500米以上。 ③在杨树落叶后清除病叶并烧毁

④发病的苗圃应及时喷药防治,用65%代森锌500倍液,每隔15天喷1次,一般2~3次见效。

6、杨树烂皮病

杨树烂皮病又名杨树腐烂病,是吉林省幼龄杨树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分干腐和枯梢两种类型。在5月初开始发病,6~7 月病情严重,有的地方9~10月可再度发病。此病为传染性病害,病菌孢子随风、雨水传播。一但出现气候异常、树木生长不良等诱因,孢子就会侵染树木,马上发病,严重时树木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 ①对病斑横向长度超过树干周长一半的,应该及时伐除病树。②对病斑较小树,可刮破病斑并用毛刷涂以10%碱水,或40%福美砷50倍液。 ③秋冬季节清除病树、病枝,一律烧毁。④春夏季节随时检查,发现病株、病枝, 及时清除。⑤老苗圃或蔬菜地后改的苗圃容易发生此病。⑥发现此病后应换地倒茬,栽植杨柳以外的其他树种。如无地可换,育苗前应进行土壤消毒和杨树插穗消毒。 ⑦在更新、造林时,要实行多树种、多品种的合理搭配,提倡营造混交林。要种植一些具有免疫能力、抗性强的树种,增加林分的多样性和抗性。⑧改善林内卫生条件,推广森林健康新理念,增强林子自身抵抗各种病虫害的能力。

总结

杨树病害的种类很多,本文就杨树常发生的几种病害及其防治做些小结,希望给广大林业工作者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森林保护手册》农业出版社1972年8月版

白杨树的作文篇10

【关键词】杨树;病虫害;发生;综合防治

0.引言

杨树广泛用于生态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农林防护林和工业用材林。杨树作为道路绿化,园林景观用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树种,其特点是高大雄伟、整齐标志、迅速成林,能防风沙,吸收废气。杨树主要病害有叶斑病、烂皮病、溃疡病、根癌病和紫根腐病。虫害主要有杨白潜蛾、杨枯叶蛾、杨扇舟蛾等。本文就杨树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进行初步探讨。

1.杨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

1.1杨树溃疡病

溃疡病是杨树主要的枝干病害,主要危害幼树,一般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初期病状是在枝干皮孔边缘形成圆形水泡状,约1厘米左右,以后逐渐扩大,呈不规则状,泡内充满褐色粘液,病斑周围呈暗褐色。大泡破裂后留下伤疤,后期下陷干裂,易剥离。受害严重的树木,树皮上病疤密集,且相互连结,形成块状或环状病斑引起植株死亡。该病害大都在4月开始发生,5月至6月为发病高峰期,8月至9月为第二次发病高峰,10月后逐渐减缓并停止。

1.2黑斑病

黑斑病是杨树主要的叶部病害,受害叶片病斑细小而密集,多呈暗褐色,小斑点汇成较大黑色斑块或全叶变黑枯死。发病盛期叶片大量脱落,新梢枯萎。黑斑病菌在病叶上越冬,次年春形成子囊壳,子囊泡子成熟后,借气流传播,侵染新叶,形成病斑。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当气温、湿度适合时,就发生严重的侵染。该病于5月开始发生,7-8月为发病盛期,杨树生长期内可陆续发生,直到落叶停止。

1.3桑天牛

桑天牛是杨树主要的蛀干害虫,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以初孵幼虫蛀入木质部,逐渐侵入内部,向下蛀成直的虫道,幼虫在蛀道内每隔一段距离向外咬一圆形排粪孔,使被害树木形成多孔,枝条、树木刮风时易折断, 不能成材。桑天牛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木质部内越冬,次年5月开始化蛹,7-8月为成虫羽化期,成虫飞出,白天在桑科植物上咬啃枝皮,补充营养,夜间在枝上咬一“U”刻槽产卵,幼虫孵化后蛀入木质部危害。

1.4草履蚧

草履蚧又名草鞋虫,树虱子,属同翅目介壳虫总科。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嫩枝、幼芽汁液。1年发生1代,雌成虫无翅,体扁平椭圆形,外被白色蜡质粉,若虫外形也似草鞋状。草履蚧以卵在树下的土中、树洞等处越冬,次年2-3月孵化若虫,密集在距地面不到1米的树干上待树萌芽时向枝上移动,群集芽旁吸食杨树嫩梢汁液,造成枯梢、死枝,严重时树木死亡。若虫一般在3月中旬温高天晴时大量上树,雄性若虫经2 次蜕皮后,在4月底5月初潜入老树皮下或土中作茧化蛹,5月中旬出现雄成虫,飞到树上与雌成虫交尾后死去。雌虫终生活动为害,直到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

1.5杨天蠖

又名杨尺蛾,属鳞翅目天蛾科。以幼虫取食芽和叶片,常在短期内将杨树嫩叶、嫩芽吃光,影响树木生长。杨尺蠖1年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3月成虫羽化,雌蛾无翅,成虫后产卵孵化,4月上中旬出现幼虫,开始食害嫩芽幼叶,逐步发展成取食全叶。小幼虫能吐丝下垂,随风飘荡扩散危害。4月中下旬为幼虫为害盛期,5月中旬入土化蛹。

1.6杨扇舟蛾

又名杨舟蛾、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主要以幼虫为害杨树叶,每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以蛹在地面的落叶、树干基部结茧越冬。次年4月羽化成虫,5月初出现第1代幼虫,以后大约每隔一个月发生1代。幼虫头黑褐色,体密生灰色长毛,每个体节上生有环形排列的橙红色瘤8个,其上有长毛,两侧各有一个较大的黑瘤,上面生有白色细毛一束。成虫有趋光性,体灰褐色,头的顶部有一个椭圆形的黑斑。幼虫有群集性,常数十条或上百条群居一株杨树,白天吐丝卷伏叶中,夜晚上树食叶,常将整株树叶吃光后转移邻树上继续为害。为害期为5-10月间,以第3代7-8月份为害最烈,10月第5代结茧化蛹越冬。

1.7杨小舟蛾

属鳞翅目舟蛾科。主要为害杨树叶,1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每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5月初出现第1代幼虫,以后大约每隔1个多月发生1代,直至10月底化蛹。初孵幼虫群食叶面,剥食叶肉,稍大后分散活动为害,幼虫行动迟缓,白天潜伏于树干粗皮缝或树杈处,夜间上树取食。为害期为5月-10月,尤以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第3 代幼虫为害最盛,常在短期内将一片杨树林叶子吃光。

1.8杨白潜叶蛾

属鳞翅目潜叶蛾科。以幼虫潜入杨叶组织主食叶肉,引起落叶。每年发生3代,以蛹结茧于落叶上藏于白色“H”形小茧内越冬,各代成虫分别于5月初、7月下旬、8月下旬出现。在老嫩适中的叶片上产卵,幼虫扁平乳白色,钻入叶内取食,一个叶片常潜居数条或数十条,使叶片呈棕褐色块斑,严重时整个叶片枯焦脱落。

1.9杨卷叶螟

属鳞翅目卷叶科。以幼虫在嫩梢上吐丝缀叶取食为害,卷叶成苞,严重时常把叶片吃光。1年发生4代,以幼虫结茧越冬,次年4月初,杨树发芽出叶后,越冬幼虫开始为害,5月底-6月初幼虫老熟呈黄绿色,6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羽化,成虫第1代盛发期在7月中旬,第2代在8月中旬,第3代在9月中旬至10月底结茧越冬。

1.10瘿螨

属蛛形纲,螨类俗称红蜘蛛,以成、若螨在杨树的叶、芽、嫩茎上吸食为害,常使叶面卷曲,呈红褐色斑块,严重时造成嫩茎畸形,叶片脱落。螨类世代多,繁殖快,1年最少2-3代,最多有20-30代,一般高温干旱有利于繁殖,但过分干燥树叶组织缺水对其生长也不利,一般在6-7月内为多发生期。

2.杨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2.1加强苗木检疫

通过加强苗木检疫,从法制上控制病虫害的传入和蔓延。首先应认真贯彻执行政府颁发的《植物管理办法》,无论调进还是调出的苗木均需得到检疫机关的许可,取得检疫证,严格把好出入关;其次建立良种苗木繁育基地;第三,尽量使用本地的苗木,减少病虫害苗木的流入。

2.2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制度

有些原来并不重要的病虫害,在新的条件下可能暴发成灾;有些病虫害1年发生多代;还有些病虫害初发生时并不引人注意,一旦流行起来已经错过了最佳防治期。要在病虫害发生之前,经过观测,预测其发生规律,把防治工作做在前头。

2.3选育抗病虫害品种

选育抗病虫害品种是预防病虫的重要环节,所以一些新品种的推广要慎重。实践证明大面积造林,还是以“35杨”、“351杨”、“69杨”、“72杨”品种为主,杨树育苗切忌连叉;施用农家肥须密封堆藏,充分腐熟后施用;要多施磷钾肥,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程度,增强苗木抗病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