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3-18 02:59:03

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读后感篇1

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 法国雷朗指出,马可.奥勒使人有这么一种朴实的信仰: 面对宇宙自然, 一颗高贵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种族、国家,是任何革命、任何迁流、任何发现都不能改变的。《沉思录》所述,所有事物都是互相联结的,这一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与任何别的事物没有联系。因为事物都是合作的,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同一宇宙(秩序)。他还指出,理性的动物是彼此为对方而存在,所以在人的结构中首要的原则就是友爱的原则,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同类友好,意识到他们来自同一根源,趋向同一目标, 都要做出有益社会的行为。 他除了强调人的理性以外,还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使自己脱离他人,或做出的事情来,就好比是使自己变成脱离身体的一只手或一只脚。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要致力于使自己与整体重新统一起来。他关于人的德行的强调中有许多感人的哲理, 如要求人要按照本性生活,做一个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特别强调的是: 德行是不要求报酬的, 是不希望别人指导的,不仅要使行为高贵,而且要使动机纯正,要放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

该书有许多闪光点、以下几点对己有很大启示:

1 、博采众长,传承美德。

正如他在《 沉思录 》中指出的,好的品德闪耀在良好的传承中。我们 也要以此为鉴,学会 善于取人之长,丰富知识、提升境界、弘扬美德。

2 、正确对待自己、他人,有一种包容的心。

《 沉思录 》作者反复强调人的社会性,人不是孤独存在,因果的织机永恒地织着与你相关联的线。人们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我们每天都要准备碰到各种各样不好的人,但由于他们是我的同类,我们仍要善待他们。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人天生就要忍受一切,这就是人的义务。碰到任何事情都首先要检查自己做得对不对,不要随意责怪他人,要有一种克己忍让和包容的心。要懂得在人的关系结构中,首先的原则就是友爱。我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将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 、坚持顾全大局、维护社会利益。

《沉思录》作者提醒自己和他人,要让你的行为和活动限定于有益社会行为,因为这符合你的本性。正由于我是一部分,对于一切出于整体而分配给我的事物,我不会不满意的。由于记住,我是整体的一部分,我就会对所有发生的事情就满意了。这是作者顾全大局、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一种崇高精神境界。

当今,我们作为每一个社会人,很需要发扬这种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

沉思录读后感篇2

《沉思录与智慧书》是一本记录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讲述了人生哲理、为人处事方法等。对我们今后学习、生活、工作都有很大指导意义。要达到书中所说境界,树立良好心态非常重要。心态就是你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自己遇到事情的态度,针对同样的人和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态,从而采取的行动也不一样。有这样一个公式:成功=100%的心态+0%的方法。这个公式说明了心态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具体而言,要树立五种心态。

1、积极心态。就是凡事主动去想、去做,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去应付,做到志向远大,不断进取,永不满足于现状。要思虑周全,想在前、干在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积极就是要永远树立一种阳光心态,凡事要多看积极面,看正(来源:文秘站 )面,不要因一时一刻挫折而恢心丧气失去斗志,要学会正确面对人情冷暖,不消极不消沉永远保持工作激情、昂扬向上的斗志。另一方面,树立积极心态还要保持强烈的危机意识,“人生最大的危机就是没有危机”。凡事从长远考虑,注重自身成长和提升,确立明确目标,并且内心有强烈的愿望去实现它,主动找机会去学习,自觉地去行动,始终坚信自己所追求事业必定会成功。

2、归零心态。任何人都要抱着从零学起的态度,认真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要因为取得一点小成绩自以为是,无论你做得多好,取得了多大成绩,都要不断心态归零,不断回到起点,力求把基本的事情做得更好,同时要不断虚心向别人学习,使自己不断提高不断成长,从成功走向更成功。

3、平常心心态。就是能平淡的心情面对生活中的起起落落,面对自己的升降去留、面对人生的各种各样的失败与挫折······平常心也决不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而是要摆脱世俗烦恼,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要适应平淡生活,尤其是功名利禄更应顺其自然,即古人所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沉思录读后感篇3

御制鸡汤

公元2世纪的罗马思想,一直被当作一碗皇帝“御制”鸡汤来饮用。这很大程度上是《沉思录》行文风格造成的。

学界一般公认,《沉思录》作者奥勒留从没想过要发表这些文字,而且这些文字并没有严格的组织架构,更像是奥勒留的私人日记,在处理国事之余,写下这些反思来督促和鼓励自己。如果把《沉思录》放在思想史中,就会发现它的独特之处。它不同于希腊古典时代的思想家的著作,不再注重系统地理论论证,而是絮语、感想、警句式地关注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它也不同于希腊化罗马时代以来的同类著作,比如塞涅卡书信和爱比克泰德论说集,《沉思录》不再假想读者是他人,从而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教诲他人,而是细腻而感性地与自己对话。正是这种对“自我”的关注和对私人幸福状态的渴求,完美地贴合了现代人的精神状态,使得现代人惊叹并感动于这个古代世界的知音。

以“自我”沟通古今的重要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他曾在其《性经验史》的第三卷《关注自我》中对《沉思录》进行了解读。他认为《沉思录》的主题就是“关注自我”,它不再如同古代世界的整体氛围,强调公共性,相反,一个“主体”关注自身幸福是合适且正当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还必须要有一套对个人生活管理的系统机制,“自我修养”实际是一套生活的技术。正如许多学者批评的那样,与其说福柯准确地还原了历史中的《沉思录》,不如说福柯准确地构造出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目的。现代人的焦虑困境,也恰恰是对《沉思录》鸡汤式阅读的基本前提。

“一日之始就对自己说:我将遇见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傲慢的人、欺诈的人、嫉妒的人和孤僻的人。”

“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福利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

“当你做摆在你面前的工作时,你要认真地遵守正确的理性,精力充沛,宁静致远,不分心于任何别的事情……无所欲望亦无所畏惧。”

“因此每个人生存的时间都是短暂的,他在地上居住的那个角落是狭小的,最长久的死后名声也是短暂的。”

……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句子首先唤起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忙忙碌碌,无暇反思,身处巨大的信息流通之中,置身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之内,生活瞬息万变,命运琢磨不定。人们过着一种被撕裂的破碎生活,对生活充满了无力感。当《沉思录》指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对读者的征服就已完成了一半。然而,最重要的是,当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解决方法在何处?

不可否认,心灵鸡汤式文字的源头本身带有心理学依据,甚至奥勒留所归属的斯多亚派在今天仍然扮演着类宗教的心理学治疗的作用。然而,烂俗化的心灵鸡汤式阅读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办法提供真正的解决方法,在面对心理困境、生活困难时,无法在最深层次安慰心灵,从而丧失了一碗好鸡汤的真正作用。这也恰恰是阅读《沉思录》的最大阻碍。当我们沉浸、满足于字面上的“宁静”“安慰”时,却忘记了这些流行的警句大多是祈使句式,缺少论证,因而囫囵吞枣地跟着去做,就会发现,自己做不到这些警句所要求的。

自己和宇宙,部分与整体

奥勒留所提供的方法是哲学性的,正如同他在《沉思录》中所言:“灵魂是一涡流,命运之谜不可解……那么一个人靠什么指引呢?唯有哲学。”

学者对于《沉思录》中的斯多亚哲学的研究汗牛充栋,此处我仅谈谈一个重要的前提:认识宇宙和自身的关系。奥勒留对很多问题的回答其实都是“回到本性”,或者“依据自然而生活”。当人们的意见和评价带来烦恼的时候,回到本性就不会受其所扰;当生死名望,利益得失带来忧虑恐惧的时候,回到本性和自然生活,就不会患得患失;知道自己的本性的能力限度,就不会有虚妄的欲求;明白自己本性的不变之处,就不会被变动的命运带走。

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才是本性?对于现代人而言最大的困难就是认识“本性”。现代人相信人是自我塑造而成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干不成也要拼一拼,怎么可以退缩?因而人是没有限度制约的,没有本性的。这是现代人阅读《沉思录》所代表的古代哲学的最大困难所在。

对于《沉思录》而言,认识本性的关键在于认识自然。本性和自然在英文翻译中都是“nature”,在希腊文中都是“physis”。因而研究人的本性(伦理学)和研究自然界(物理学,physics)是一致的。观察宇宙的规律,才能了解人性的限度。现代化的重要的特征之一在于城市化,城市生活使得现代人离自然越来越远,物理学和伦理学分野越来越大,这是理解《沉思录》的进一步困难。

《沉思录》中写道:“判断每一符合你本性的言行,不要受来自任何人的谴责或话语的影响,而如果说做一件事是好的,不要把它想作对你是无价值的……我按照本性经历所发生的事情,直到我倒下安息,直到我呼出的气息化为我每日吸入的那种元素,直到我倒在这块大地上……”

我们自己的本性就是共同的本性,所有的人类都分享着宇宙的本性,这因而使得我们聚在一起。宇宙的元素就是组成我们自己的元素,人类就是整个宇宙运转的一部分。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平静地看待变化和死亡。宇宙本身有着运转的规律,有着绝佳的理性,斯多亚哲学把宇宙秩序也称之为神。那么宇宙给我们带来的所谓“不好”东西,只不过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这“不好”实质上是宇宙秩序中绝妙的一环,维系着整个宇宙的完美规律。宇宙是一个整体,我们是宇宙的部分,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认识到自己的“本分”所在,认识到自己的部分和宇宙之间的关系,用自然指导我们的行为。怨天尤人,不过是由于智慧上并没到达认识宇宙的高度。

认识到了自己和宇宙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认识自身的限度需要认识宇宙秩序,那么宇宙秩序是什么呢?

这就牵涉到了斯多亚哲学乃至古代哲学对于自然的研究,包括对于神的研究。《沉思录》有不少对于宇宙的研究,包括使用了亚里士多德的术语:“一切质料的东西不久就要消失于作为整体的实体之中,一切形式(原因)的东西也很快要回到宇宙的理性之中,对一切事物的记忆也很快要在时间中淹没。”古代的哲学是不分家的,很多学者都认为奥勒留虽然写下了一部自我叙述的警句集,但仍然体现着斯多亚哲学的整体性,伦理学、物理学以及逻辑学相互支撑,密不可分。

现代人正确地在《沉思录》里找到了自己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却过于“容易”地找到了答案。奥勒留提供的答案不是“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这更多的是一种修为之后的结果,真正的答案是:“环视星球的运动,仿佛你是和它们一起运行,不断地考虑元素的嬗递变化,因为这种思想将濯去尘世生命的污秽”。这也是所说的阅读《沉思录》的困难,因为《沉思录》以平实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罗马皇帝私人的哲学修为世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平静的生活,但是这却往往让我们忘记这样一个生活理想所需要的艰苦努力:“决不可放弃哲学”。想要喝到一碗真正的心灵鸡汤并不那么容易,因为这需要我们自身有一个好胃口。奥勒留所提供的心灵安慰和所有的哲学经典的理想一样:追求真理,成为一个智慧的人。

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才是本性?

对于现代人而言最大的困难就是认识“本性”。现代人相信人是自我塑造而成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沉思录读后感篇4

抑扬顿挫的阅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吟咏朗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独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咏、朗读、诵读、背诵,让学生直觉体悟语言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现在,我们就需要在整理、继承与发扬这种民族化的传统语言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语文朗读教学效率。

一、现代多媒体运用下的朗读方式

随着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已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学语文课堂。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给现代语文教学带来了无穷的创新源泉,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多媒体参与语文教学的朗读过程,可有效地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培养其朗读兴趣,提高其朗读能力。

1、录音范读

人教版语文教材有一整套与课文内容相配套的录音。录音发音标准,朗读到位,无论在语音、语速,还是语感方面都起到了样板作用,这是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无法比拟的。学生经过模仿,便会步步深入,做到有表情、有节奏。特别是上诗歌类型的课文,多媒体的这种作用更不容忽视。我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从网上下载了此诗的朗诵。课堂上,电视屏幕一打开,悠扬、哀婉的乐曲随即回荡在教室中,学生们立刻沉浸在诗歌的氛围中。随着朗诵者朗诵的开始,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有了进一步的体会。由于诗歌朗诵氛围营造恰当,学生朗读起来感情颇为饱满,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也就水到渠成了。而且录音范读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尤其是在古诗文教学中,录音范读就解决了教师反复范读的难题。

2.配乐朗读

配乐朗读就是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在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朗读的一种教学方法。音乐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恰当的音乐,可以营造情境,活跃气氛,愉悦心情。在学生朗读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分析作品意境。当然,教师在课前要选择与课文适合的配乐进行伴读,一般说来,欢快的乐曲应与喜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这样的朗读就很容易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渲染的某种境界里去,既调动了兴趣,也培养审美能力。

我在教授《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指导学生朗读“最妙是下点小雪……”时,教师播放婉转美妙沁人心脾的钢琴曲《初雪》,动听的旋律深深感染了同学,感情的蓄积和酝酿也水到渠成,在潺潺汩汩的音乐声中大家读得投入、沉醉。课后要求学生巩固朗读练习,找一首最喜欢也是和本文的风格最吻合的曲子,作配乐朗读,有条件的可以把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录制下来。所以在教学时,选择与作品格调谐调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读训练,让学生尝试与乐曲相融合,在审美追求中提升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陶冶性情,升华思想。

3.录像悟读

录像悟读就是在教学时运用有强烈视觉效果的影片将其重点片断显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显示学生喜爱的直观形象,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所营造的氛围中去。在讲《春》时,笔者就用录像来再现课文中的画面,表现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学生从屏幕上见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地、绿绿地;风吹杨柳,柳条摆动;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竞相开放;连绵的细雨滋润着农田,农民披着蓑,戴着笠在辛勤地劳作;快乐的孩子们欢跳着,风筝在天空中尽情地飞舞……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尽情地品味,书面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活生生的画面,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春的美景,体会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然后在录像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读录像。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配音员丝丝入扣的朗读,让学生在有如亲临其境之中感受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花草树木竞相争荣的景象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朗读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综合朗读

将多媒体有机组合,构成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到朗读教学中来,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的尝试、探求境界之中,这样,学生的主体得到充分、有效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也会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教学《海燕》这首散文诗的时候,考虑到教材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学生比较难于把握诗的主题。于是采用多媒体循图入文:让学生观看海燕在风卷云集的海面上高翔的画面,感受到海燕矫健、勇猛、不畏、勇于博击的雄姿。同时,播放朗诵录音,用形象的图像和富于感染力的音乐语言去调动学生感官,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由教师交代高尔基创作此文的背景,学生自然而然的理解了海燕象征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文朗读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学生意识积累,诱发想象,表达情理。

语言符号是阅读的客体,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只有头脑中有丰富的意向积累,才能被作品的语词迅速唤起,组合成相应的准确鲜明的新意向。语文教材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文章中绘声绘色的人物描写,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都对学生有很大感染力,却熔铸着作者十分丰富的想象。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动丰富的音像资料,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和深刻的体验,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样做不仅可引导学生走进事物,而且可以深入领会课文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作为朗读者,不仅要充分把握住文字材料语词的明确含义,还要精细感受文本言语形式的具体色彩,以便准确的表达文学作品的情理,使听者在有声语言中接受到直接可感的刺激,透过音像符号间接的感受到世间事物的真切印象。

例如,教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时,我就搜集了一个视频资料,其中内容包括五部分:一是视频画面和诗歌具体内容的朗读同步显现,二是作者简介,三是赏析,四是妙语佳句,五是链接与拓展,链接与拓展反映的是关于刘禹锡家乡人们劳作的情景,在学生看了第一块内容显现的过程以后,学生就已经对诗歌的语词和描写的情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让学生去朗读,自然有了准确的节奏和停顿,并且学生的脑海中时时浮现出江南美丽的风景。然后让学生自主思考诗歌反映的主题,接着去分组讨论,这时学生有了对音像的感悟,只差用语言表达出来了,教师就去点击第三块内容,为学生搭建一个深入思考的平台。现在,学生的理解深入了一步,到了非说不可的地步了,学生各抒己见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不要放松这一最佳的教育时机,要紧紧抓住它。向学生发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什么意思并含有什么哲理,学生便会回答出“沉舟的旁边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景象壮丽。一改伤感低沉的基调,变为慷慨昂扬的气概。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等诸如此类的话来,只有这种途径才能让学生愉悦快乐的体会出文章的形象美。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感教育。

沉思录读后感篇5

??最近一段时间,也不能算短了,近5个月来,一直处在一种近乎浮躁的心境当中。凡事很难静下心来。就连看书都很难看进去了。很多时候都是匆匆一瞥,或者看至中途便随手一扔了事。我想,这对于我可能是个大问题了。

??一直以来,我始终认为,人要保持一颗“静”心。无论做人做事要做到不浮躁,平心静气。读书写作也是如此。可是,稍不留神,自己也陷入到了浮躁的境地去了。人的心中难免会有私心杂念,问题是如何去看待、处理这些杂念。对于我来说,曾经的一个好习惯是反思,夜深人静之时,躺在床上进行沉思,你的思想就会慢慢进入一种万籁俱寂的境界。对于人生的思考也会更深刻,对于心灵也会起到很好的沉静作用。可是,现在的我已经抛弃这种习惯了。或者说是这种习惯抛弃了我。当你热衷于名利或者其他别的什么违背自己信念的东西的时候,沉静的心灵就会离你而去了。就好像一潭深水,被投入了一颗石子,当涟漪散开的时候,沉静就不复存在了。而让心灵重新沉静下来是很难的。

??对于写作,现在的我总感到无处下手,就好像干涸了的河床,要提供点水分出来,除了掘地三尺没有其他办法,问题是,这样也无济于事。我的思维和灵感面临断流的危险。究其原因,无非是缺少活源之水。又怎么能不枯竭呢?!已经很久没有读书了!而开启我创作源泉的心灵沉思也久不宁静。

??回到写作的问题上来说,我认为写作就是做人的反映。对于写作和做人来说所适应的道理是一样的。读书是浇灌我们心灵的最好办法。就好像久旱无雨的河流,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但对于我们读书来说,最好是保持安静的绵绵细雨,时不时的来浇灌一下,日子久了,也能给干涸的河床以滋润。

??再就是经常性的沉思和反思。缺少了思考的浇灌,只会造成泛滥和灾难。我们要把读书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咀嚼消化,让其真正的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让天上的雨水真正的渗入到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变成我们身体的一部份。这样,雨水就会渗入地下成为源源不断的泉水,即使某一天河床重新面临干涸的危险,因为有源自地下深处的泉水,我们的创作灵感仍然会保持永不枯竭。

??读书和沉思是辩证的,估计古今中外已经有很多人研究过这个问题了。而对于我来说,就是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读书而后写作,写作而后沉思,沉思而后读书。至于别人怎么看我,那就是别人的事了。

沉思录读后感篇6

总理曾经说:“这本《沉思录》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

因阅读而思考,因实践而感悟,并将反省付之以实践,这是一种对现实和历史负责任的无所谓先后顺序的良性的历史发展的方程式。

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说:“人生转瞬即逝,应该妥善安排这短暂的过程,满意地离去,就像果实成熟后脱落,你也应该感谢承载你成长的树木。”“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都要面对生死、荣誉、苦乐和贫富的问题。”“不要将心思花在别人身上,不要探听别人的事情,也不要对别人任意猜度。”“即使没人能说出美玉的价值,但无法否认它的光芒。”同样如此,好人和坏人,虽然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但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人们是不会弄错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契约有两种,一种是形成条文写在书上的,一种是以身示范、潜在习染、口口相传的,与契约式公民相比,一个是柔性的,一个是刚性的,是互为因果的。

我们多半是普通人。好人是克制了个人欲望的人,有人以为不人道,但人道绝非欲望放纵,以强凌弱,弱肉强食,放纵搏杀。宗教的力量在于信仰和畏惧,因为信仰和畏惧而把恶念关起来,让善念得以倡扬和实施。终生做坏事的人肯定是个坏人,偶然做一件好事不能证明他就是好人;一辈子都在做好事的人一定是个好人,偶尔失误一次也不能否定他好人的一生。终生满脑子都是恶念,却没有具体实施的人,也不失为一个好人,只是自觉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功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只有胸中无垢、自省心安、俯仰无愧,才属于自己。

当然,能够遵守契约未必就可以称之为好人,但尊重平等、自由、人权等契约,肯定要比不遵守好。难做不代表放弃,无力更要前行。善恶只存在于积极的行动之中,而不是存在于感官印象里。

因此,让人类快乐或痛苦的不是感觉,而是行动。动员和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和力量以及思想,应对和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是我们必须做的。做个中国式的柔性契约下的好人,也即是做个刚性的宪法条文约束下的好公民,尽自己的所能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和平改良我们的不如意的现状,当是我们的责任。

沉思录读后感篇7

创设生动情境,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学要引领学生进入描写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使学生触景生情。利用电化教学,音乐渲染,语言描绘,实物摆设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发展认识。

如教《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播放圆明园毁灭前的录像,把圆明园内宏伟的建筑、园内的美景及园内收藏的奇珍异宝和历史文物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这些感性的材料,使学生领略了圆明园当年的风采,激起了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为了让爱国这一主题达到高潮,再让学生观看《火烧圆明园》电影片段,亲眼目睹侵略者的疯狂的暴行,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付之一炬时,就能激起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唤起学生的爱国之心,增强民族责任感。再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播放震动人们心扉的贝多芬交响乐《葬礼进行曲》,如泣如诉,低沉悲壮,很快营造出哀伤的气氛。进而放映天安门广场人民悼念总理的实况录像,学生都仿佛置身于首都十里长街,站在寒风中送别,情绪激动,甚至有些学生为此而流下了悲伤的眼泪。学生对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便油然而生。

把握好课文情调,在朗读中体验作者情感

朗读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艺术再创造。通过范读,把学生带入到作者所表达的或喜、或悲、或怒、或赞叹、或斥责的情绪氛围中,为理解课文内容、作者感情奠定一定的基础。教师要善于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生动地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激起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感体验。为此教师范读时必须做到,语调要抑扬顿挫,轻重结合,语速要有变化。

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师范读要把握总的情调,掌握好基本感彩,以真挚、深沉、压抑的基调,以轻而缓的语言,将学生带入那无限哀思的情景中。如第一段开头第一句“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用低沉的悲伤的语调朗读,体会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了人们对总理的哀悼。第二句中的“挤满”“长”“多”三个词应该读重音,表现出和人们一样沉浸在对总理的崇敬、爱戴中。又如《陶罐和铁罐》一课中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铁罐:“你敢碰我吗?”语调上扬,有挑衅性的意味,显出他的傲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语调下沉,突出“懦弱”,以示看不起;“你算什么东西!”“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语调要紧凑高扬,读出铁罐不讲理,怒不可遏的心态,从而体会出铁罐“傲慢――轻蔑――恼怒――怒不可遏”内心活动的变化。而陶罐的话语气要自然平稳,自始至终是谦和宽容的态度,语言也是平和讲理。比如,“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据理力争,“但不是懦弱”。语气要加重,以表达自己不与之相碰的原因,以及内心的坚强。

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解,激发学生情感

课文中意思表达和情感抒发是息息相关的,学生不理解大意,就无从领悟情感。教师要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鲜明的情感态度及富有个性的体态语言等,来表达(或表现)出自己的爱憎、喜怒、哀乐。要像演员一样进入角色,讲到愉快之处就面露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则情绪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则表情凄苦、声音低沉。一些教师的形象都是充满激情的典范,如三味书屋中的先生读书到动情处“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虽然不是在指导学生读书,但是他的充满激情的表现给学生做了极好的示范。所以教师在讲解时要饱含激情地启发,引导学生在理解语义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怀。

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文章的角色中去

沉思录读后感篇8

一、兴趣激发,让学生争当乐之者

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如果在课堂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就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特别对于古诗文教学来说,很多学生因为对古诗文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上学生口口相传的“恐怖渲染”,很容易对古诗文学习产生一种抵触心理。在这种环境之下,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教授的内容,利用兴趣激励法来引导学生。“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下工夫设计出一番引人入胜的课前导语,就能够很好地吸引住学生,水到渠成地进入高效教学环节。

以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课文《活版》为例,在授课之前引导学生思考在网络之前文明传播的主要媒介,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你穿越到古代,开了一间印刷店,会用什么办法来提高自己店铺的利润呢?”最后针对学生的想法指出比较于活版印刷的利弊,从而自然地进入到课文学习阶段。如此循循善诱,结合在学生中认可度非常高的穿越话题,可以很容易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与学习主动性。

二、发掘背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作者因为感于某事某物才会创作出优秀的诗文,而这些事物的出现产生必然又与特定的社会时代相联系。古诗一向讲究含蓄美,表达感情比较委婉,加上中学生大多没有重大的社会经历,不可能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在讲解诗文内容之前,有必要向学生讲解作者经历的主要社会活动,讲解作者写作的背景缘由,这对学生理解古诗、把握中心思想具有无法替代的助力,同理古文教学也是一样。

以《马说》教学为例,介绍作者韩愈的写作动机和背景。这篇文章大约创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之间,此时韩愈初入官场,胸有大志却不得。三次上书宰相求录用均遭冷遇,即使后来在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也未得重用。再加上当时朝廷中奸臣掌权,官场黑暗,有才之士不能受到重用,韩愈感于自身经历和社会现状,所以才有“伯乐不常有”的感慨。经过如此介绍写作背景,学生就能了解作者的坎坷遭遇,而不会产生作者是闲来无事有感而发所写的误解,从而能更好地理解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三、吟咏诵读,让学生体会音律美

不论是哪种写作形式,古诗文作者向来都十分重视语言的音律美,忌讳文句的诵读不畅,佶屈聱牙。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录的古诗大都音律和谐,流畅自然,学生反复吟诵、细细品味字词句,是探寻语言美的一种享受。反复诵读,可使学生体会到诗中描绘的意境美,领略到诗人选词造句的超俗文采,从而培养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文言课文诵读则要注重学习积累常用的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在诵读古诗文时,这些字音字义一定要把握准确,要鼓励学生背诵下来,作为词汇储备。教师要注重诵读的指导,让学生读出感情,用心欣赏。从诵读开始,字词节奏停顿进人诗文,进入作者的感情,这对于把握作者思想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指导学生诵读《过零丁洋》,首联、颔联和颈联要使用低沉悲叹的音调,用以突出国家支离破碎,作者一人孤苦无依的沉郁凄凉;尾联应该峰回路转,诵读由沉郁改为坚定、洒脱,以表现出作者坚贞不屈、无畏爱国的高尚节操,读起来当如撞钟,清音不绝。

四、亦庄亦谐,让学生深谙趣味美

沉思录读后感篇9

现代化的教育,离不开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又有赖于电教手段、电教媒体的运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的电教手段,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的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内化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地说,它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学习兴趣的“发生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教师应充分运用电教媒体,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的欲望。

1、形象导入,激情引趣。上课伊始,就给学生展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观察欣赏,会引起学生莫大的兴趣。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先播放一段漓江两岸迷人风光的录像,再配上清新典雅的乐曲,让学生饱览桂林山水的“奇、秀、险”和“静、清、绿”,亲身感受一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奇妙感受。这样,无需多说,学生的身心自然会沉浸到课文描写的情景中去,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设置疑问,引人入胜。设疑置问,就是要促使学生急于探究其详的心情。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时,首先播放乐曲《月光曲》,让学生听一听,初步感受乐曲的优美迷人。然后教师适时提问:“你知道这首乐曲是怎样来的吗?是谁创作的呢?关于它,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此时此刻,无需多说,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融入了情境之中,产生了“愿闻其详”的迫切愿望和急于探究课文的学习心理。

二、积极思维的“推动器”。

当学生对教材中重、难点的理解出现障碍,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及时使用电教媒体,能帮助学生的思维具体化、角色化、多元化,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受到势如破竹、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创情境,引发思维。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儿童一般是依靠感性认识转而得到思维能动性的。及时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时,当讲到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时。要求学生在瞪着、迸射、坚决等词语下加着重号来认真体会并提问:瞪着、迸射还可用哪些词语来代替?在学生回答可用看着、瞧着、射出、发出等词语后紧接着提问:“那么为什么不用刚才说的词语呢?”学生一时议论纷纷,此时打开录像,让学生从录像中体会到这些字词、语言充分地表达了董存瑞对敌人的强烈憎恨和炸堡不可动摇的决心,从而理解这是他关键时刻能舍身的思想基础。

2、设情境,化抽象为表象。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含义较深或过于抽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理解和认识,借助电教手段能使其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生动有趣,使学生充分鲜明地感知。例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学生对爬山虎的脚没有感性认识,特别对爬山虎的脚在爬墙时的一系列动作更是一无所知,因此,对文中的有关动作描写的词语难以理解和掌握。这时及时出示教学录像,让学生一看便明白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以及满墙绿叶在风儿吹动时泛起层层涟漪的动态美。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更是将爬山虎的脚在"爬"时的形状及动作的变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胜似教师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明,有助于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学生的理解。

三、情感共鸣的“催化剂”。

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作用。学生只有融入情境,与作品中的形象息息相通,产生共鸣,才能真正使教学成为学生的内部需要,达到读懂课文、养成能力、升华情感的目的。

1、情境再现,以境激情。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课文第三段揭露了英法联军的罪行。而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既遥远又陌生。在教学时成功地运用录像这一视听觉媒体,便能完成情感转折,并使之达到高潮。如老师过渡:“当年圆明园如此辉煌,多么令人自豪,但是……”陡然一转,通过大屏幕放映“火烧圆明园”的录像。直观、鲜明的图像,生动而精炼的语言,具体再现了当年那残酷的一幕。学生亲眼目睹了侵略军的强盗行径,亲耳听到了那一声声愤怒地谴责,愤怒之情油然而生。

沉思录读后感篇10

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自身感兴趣的领域挑选书籍,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阅读方法:主要方法有通读、泛读、精读、细读等,也可借鉴名人的读书方法,如鲁迅的跳读法,老舍的印象法,杨振宁的渗透法等。形成阅读习惯:持之以恒地阅读,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调整心态:阅读需要恒心、细心、耐心、决心等,需要静心思考、发现。交流:多交流可以获得更多新的思路,更多感悟时。沉淀:在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之后,需要将记忆深刻的好词佳句记录下来,并且反复咀嚼,也可以通过写读后感、仿写等途径来加强记忆。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