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10:00:08

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

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篇1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施行;争议;劳务派遣

中图分类号:D9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135-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已经于2007年6月2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一、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过程

劳动合同法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施行后的1996年就已被列入国务院立法日程,全国总工会(以下简称全总)当时积极参加了草案的起草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1998年劳动合同法的起草工作暂时搁置,直至2004年底重新启动。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收到的近20万条意见中,有近70%是职工反映的。立法机关高度重视职工意见,特别是全总代表职工反映的上百条意见建议,绝大多数得到了立法机关的认可和采纳,并在法律条文中给予体现。2005年3月,国务院法制办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组织全国12个法律院校的18位专家教授进行劳动合同法草案研究的课题。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以145票赞成,一个未按表决器高票通过了劳动合同法[1]。这样的一个结果说明了对于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以及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原则和整个内容的架构,在立法机关达成了高度的共识,这是一个令人期待的结果。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劳动关系建立了集体调整的新起点,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整体劳动关系的转型。

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争议

(一)反对劳动合同法实施的主张和理由

2009年,就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一周年之际,时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在黑龙江召开的第九届中国企业家论坛演讲,呼吁果断停止执行劳动法。

张维迎说,劳动法损害的是工人利益,因为它让工人找工作更难。“我们说一个政策不好,就是这个政策结果与目标背道而驰,劳动合同法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表示,“如果一个企业变成‘干活的不如捣乱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所以应尽快停止劳动合同法。”与之相似的观点认为,该法的实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倒退,是计划经济的回归。

2009年1月中旬,清华大学一场经济研讨会上,与会学者“一面倒”批评劳动法,有些专家甚至表示,业界已对劳动合同法应放宽的意见达成共识。会议上,包括高盛集团大中华区主席胡祖六、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鸣都表示,劳动法为企业生存带来困扰,胡祖六甚至认为该法实施过于超前。

与部分理论界专家形成呼应的是实践中的声音。最为典型的是来自广东省的全国政协委员张茵的意见。张茵联名37名政协委员递交提案,常州长兴集团董事长汤燕雯、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左宗申等也通过提案要求修改该法。这些意见认为,现有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利保护过度,限制了企业的经营自,有必要通过条例重新平衡劳资双方关系[2]。还有企业家认为法律实施提高了企业成本,减少了社会就业,引发企业倒闭,进而导致政府税收减少和民众就业困难。

2009年全国政协法律类提案数量中有三分之一与劳动合同法暂停实施有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一部具体法律有如此集中的意见,在近年来全国两会提案中比较罕见。

对企业家而言,特别是对很多劳动密集型中小民营企业而言,劳动争议仲裁中可自由裁量的空间变小,企业承担的举证责任更为严苛。劳动合同法给企业的用工带来较大的压力,部分企业减少劳动用工数量,以降低运营成本。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夕,全球第一大通信设备供应商――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旗帜,信誉与业绩良好,但其仍然通过内部劳动用工的调整实现规避法律的目的,形成轰动一时的“华为事件”。

理论界和企业界反对劳动合同法实施的理由,概括地说,是劳动合同法大大增加了用工成本,导致企业关闭、撤资。劳动合同法脱离了我国的国情,过度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反对意见主要有三:一是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不应仅仅是保护劳动者,而是应和民事合同法一样保护劳动关系双方的权益。二是劳动合同法确立的劳动标准太高,脱离了我国国情,将削弱我国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导致低素质劳动者的失业,使大量中小企业面临困难。三是该法体现了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和企业用工行为的过度干预,将使我国劳动力市场凝固化、行政化,使企业丧失用人自。

(二)支持劳动合同法实施的主张和理由

面对反对的声音,2009年1月8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在《东方早报》撰文称,“如果暂缓执行劳动合同法,就是改革倒退。”乔新生的论文集中阐述了支持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的理由,成为理论界支持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的典型理论。

乔新生认为,在现存的法律体系中,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如果立法机关没有启动法定程序修改或者废除法律,那么,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要求暂停执行或者变通执行现行的法律。

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法治国家,不能仅仅考察这个国家是否颁布了法律文件,而应该考虑这个国家的执政者是否严格依法办事。如果法律不被遵守,那么,即使有非常完善的法律体系,这个国家也不能称其为法治国家。

近年来,我国在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劳动合同法、刑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整分配机制的作用。尽管这些法律还存在深层次的问题,但是,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毕竟为中国未来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如果为了发展经济,而擅自修改、变通或者暂停使用这些法律,那么,整个社会利益分配失衡的现象将会更加严重。

劳动者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法定权利得不到保护,不是因为他们缺乏权利意识,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参与决策的资格。假如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有足够多的劳动者代表;假如法律规定地方党政机关决策之前,必须征求劳动者的意见,那么,一些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就不会如此放肆,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就会有所减少。

所以,在社会利益调整的大变革时期,必须加快民主政治体制改革,逐步限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权力,敦促各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

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普遍形成这样一个轨迹: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贫富差距会不断拉大;在调整利益分配格局的时候,弱势群体的利益总是受到损害;在经济发展困难时期,最先牺牲的都是弱势群体。中国的改革能否走出自己的道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在经济面临困难的时候,优先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这已经不仅仅是衡量中国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判断中国是否真正成为法治国家的重要尺度。假如我国的改革不能实现在民的原则,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保护公民宪法上的基本权利,那么,改革必然会带来越来越多的矛盾,改革的结果必然会导致社会动荡。

乔新生认为,各级行政机关能真正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就可以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各级司法机关秉公办案,不能随意修改法律[3]。

三、劳动合同法实施争议的平息

2008年3月10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孙宝树说,目前劳动合同法实施还不足三个月,它不是一个修改问题,而是一个要认真贯彻执行的问题。孙宝树的言论清晰表达了政府的态度。

与政府基本同步的是,立法机关也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态度,2008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报道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劳动合同法执法检查的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贯彻法律不容置疑,检查结果验证了劳动合同法是一部十分重要的法律,应该理直气壮、不容置疑地贯彻实施。检查组认为,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对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3月9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认为,对劳动合同法实施的最大冲击,是出口导向的企业失去了外部市场,失去了订单,就出现了工厂企业经营困难。劳动合同实施后,劳资双方的劳动合同意识显著提高。劳动合同法将成为扭转长期以来我国强资本弱劳力的标志性拐点,通过国家意志力的形式,缔造一种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4]。

此后,劳动合同法实施的争议逐渐平息,劳动合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

四、劳动合同法实施的近况

客观审视劳动合同法实施的争议,在当代中国强资本弱劳动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旨在矫正失衡的劳资关系。精神层面上,法律的实施使劳动者的法治意识、维权意识和集体意识不断增强。制度层面上,法律的运行初步建立了劳动合同制度,推动了中国劳动关系由个别调整向集体劳动关系转型。

伴随着劳动合同法实施争议的平息,劳动合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渐渐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由于法律规定不够严谨等多方面原因,有些规定特别是关于劳务派遣的相关规定没有得到很好执行,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成为影响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劳务派遣泛滥,成为劳动合同法实施中最突出的问题。于是从法律上严格规范劳务派遣制度,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转而成为劳动合同法实施的热点。

201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修法内容虽仅涉及劳务派遣的规定,却受到了空前关注。此前全国人大法工委就立法草案公开征集意见,一个月之内收到了55万条立法建议,创下了中国立法史上的新纪录,足见社会各界对于劳务派遣立法的参与度之高。劳务派遣之所以引人关注,源于劳务派遣过去几年的畸形发展,让很多劳动者深受其害,亟欲通过修法彻底清除劳务派遣之恶。

时至今日,劳动合同颁布之初是否实施、是否修改的争论渐渐远去,成为历史,但是重温这段历史,能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劳动合同法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加理性地认识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及其历史发展过程,进而明确我国的劳动用工标准,强化监管部门的法律责任,增加劳动者的自治和维权能力,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注释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2]赵蕾.劳动合同法再引辩论:各方主要争议点难达共识[N].南方周末,2008-05-12.

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篇2

【关键词】试用期;价值;考核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133-01

一、劳动合同试用期制度的功能与价值

在劳动合同法领域,对于什么是试用期,学界有不同解释。“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试用工作的期限,即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互相了解、选择而确定的一定期限考察期。”但笔者认为试用期应定义为用人单位与初次就业劳动者或者新上岗劳动者在建立劳动关系时,依法约定供双方相互考察、增进了解,从而决定是否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特殊时期。试用期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相互磨合,进一步增加相互间的了解,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从微观角度看,设置试用期为了赋予劳动关系双方相对自由的劳动合同解除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相互磨合后,任意一方在试用期内可相对自由的解除双方之间劳动合同。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主要倾斜于保护处于弱势的劳动者。笔者认为在这样的立法理念下设置试用期制度的价值除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外,还有就是为了倾斜于劳动者的立法模式。

二、当前我国试用期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试用期限设定标准和期限不合理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规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超过6个月。我国的试用期的长短完全与劳动合同长短相适应。虽然该规定保护了劳动者的利益,避免用人单位利用强势地位无限制的扩大试用期期限,但笔者认为这种设定试用期标准完全背离了在劳动合同中设定试用期条款的原意和价值。试用期设定的标准和期限应该以该岗位和行业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相互磨合需要的最短时间来确定试用期限。虽然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工种和新产业不断的出现,但是立法上不能完全忽视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性。

(二)试用期内最低工资标准不妥

《劳动合同法》第20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对于本条具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是试用期间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和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二是试用期间的最低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百分之八十和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因此,用人单位面对上述的选择条款,往往会做出不利劳动者的选择。对于一些占有优势地位劳动者,试用期间工资又往往与正式劳动关系期间的工资一致。所以在笔者看来,《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5条不仅使用人单位欺骗劳动者有法律依据,而且使得劳动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

(三)试用期适用对象范围过大

阅读我国劳动法法律法规可知,试用期适用对象包括新就业或者新上岗的所有的劳动者。这些规定并没有区分不同人员及不同行业对试用期的需要。有些行业并不需要试用期,比如建筑工地中的小工、洗碗工人等等。对于这些人约定试用期更多的是侵害了他们的权利。对于一些社会上需要特殊保护的弱势群体,社会本应该对于这部分人给予更多的照顾和优待,笔者也认为不应该对于他们约定试用期,比如残疾人、未成年劳动者、年满70周岁的劳动者等等。所以,现在在试用期适用对象上的“一刀切”具有一定的不合理的地方,我们应该深深的反思。

三、完善我国试用期制度

(一)合理规定试用期设定标准和期限

我国《劳动合同法》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来对试用期的最长期限做出不同规定。但是参照各国设置试用期制度的理念,试用期的长短与合同期限的长短并无直接关系,各个行业、各国岗位设置最长试用期,应根据不同行业、岗位需求来设置不同的标准和期限。现在,我国处于改革开放深水期,各行各业快速发展,新行业新岗位的劳动者不断涌现出来,直接参照国外的立法模式,不仅会增加立法难度,而且也会造成许多立法空白。笔者建议在我国现行以劳动合同期限来确定试用期限的基础上适当依照行业岗位特点区分不同行业岗位的最长试用期限。比如对于高技术性的劳动者,如医生、建筑师、工程师等,可适用六个月的试用期限,对于较低技术性的劳动者,如环卫工人、保安等,可适用三个月的试用期限。

(二)完善试用期工资标准规定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虽对《劳动合同法》的不同理解做出选择,但立法者没有意识到用人单位在面对“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标准的80%”和“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的选择时,自然会选择一个相对较低的标准来支付工资。这无疑侵害了劳动者权利,很容易制造劳资关系紧张和冲突爆发。为保护劳动者权益,笔者建议在立法时应明确在选择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标准80%和劳动合同约定工资80%的工资支付标准时,应选择两者中最高者。

(三)限制试用期的适用范围

我国劳动法规定新就业和新上岗劳动者可约定试用期,也规定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劳动合同和不满三个月劳动合同等不能约定试用期。但适用对象上,我国法律对此并无特殊约定排除。《俄联邦劳动法典》规定,对于未满18周岁人、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青年工人、中高级专业学校毕业的青年专业人员、卫国战争的残疾人以及应聘到外地工作和调动到其他企业、机关、团体工作的人员不适用试用期。同样,我国也应考虑对于特殊人群如怀孕的妇女、未成年劳动者、残疾人、职业学校毕业的青年工人等排除试用期适用。这部分群体排除适用试用期不仅有利用劳动者利益的维护,而且体现试用期制度的价值和国家对弱势群体的照顾与关怀。

参考文献:

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篇3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2.52文献标识码:A

2007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施行,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合理调整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等具有重大意义。它加大了对劳动

者的保护力度,改变了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同时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带来了较大冲击。

一、新《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法律适用范围明显扩大。为保护所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此法将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将民办非企业单位纳入法律调整范围,并将法律扩大到所有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以外的劳动者。

2、单位规章须经劳资协商。新法明确了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意见,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企业制定规章制度不再是管理者一方的事情,更不是企业有权单方决定的事情。

3、招聘用工订立合同要求细化。针对目前企业中较为普遍的事实劳动关系问题,新法提出了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的具体要求。用人单位用工违法的结果,将会是负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的双重责任。这就弥补了《劳动法》对法律责任规定的缺欠。

4、长期用工制度需慎签合同。新法提出了连续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合同再续订的,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对目前的短期合同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中长期用工将成为劳动合同用工的主要形式,劳动合同期限的延长以及解雇成本的增大,用人单位在长期用工签署劳动合同时,更要特别慎重。

5、提前一月辞职算合法离职。新法与《劳动法》保持一致,劳动者辞职只要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合法离职。

6、核心员工管理依托个性化约定。新法明确了对企业出资培训的劳动者可以约定服务年限和违约责任,并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授予用人单位竞业限制的权利。同时,基于公平原则,法律也对培训服务期间的权利义务、违约金的额度、竞业限制的年限和经济补偿等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对于核心员工的管理,个性化约定成为用工的重点。

7、弱势员工的保护得到强化。在劳动合同解除的环节上,新法强化了对部分弱势员工的强制保护。

8、经济补偿金支付体现劳动价值。新法明确了经济补偿金扩大支付范围的原则。除了劳动者没有过错被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外,劳动合同到期时用人单位不续签而终止劳动合同的,也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对新《劳动合同法》的策略

1、把握好招聘关口。加强招聘前期的工作,规范试用期管理。(1)建立完善的岗位说明书和职位说明书。(2)收集审核人员工作场所情况,特别是那些可能涉及职业危害范围的工作场所信息。(3)劳动合同的条款中,不易于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的,如工作内容、协约的福利,可用附件形式让劳动者签收,并做相应的备案。(4)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求劳动者填写《员工个人情况登记表》,并做好花名册方便备查。(5)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结合工作岗位的情况适当调整试用期,试用期注意不能超过法定时间。(6)试用期工资的约定,不能低于约定工资的80%或相似岗位的最低档工资。同时,根据工作内容,把现有的岗位进行归类,并对每个岗位系列划分相应的等级。(7)试用期劳动合同的解除,需要完善相关劳动纪律制度,收集劳动者不符合要求的证据。

2、合理搭配劳动合同期限。中长期用工应成为劳动合同用工的主要形式,劳动合同期限的延长以及解雇成本的增大,要求用人单位在长期用工签署劳动合同时,要特别慎重。新法用人单位的试用期行为受到了更多的约束,企业须合理设计合同期限。本文初步设想为3年+5年,争取更多的试用期时间(最长可达六个月),并在3年合同期满时给双方选择机会;对老员工,采用较长的劳动合同期限,稳定劳动关系。

3、规范对劳动合同的管理。(1)与各职能部门进行沟通,说明新法对用人情况有所变化,特别是“在劳动合同到期或劳动合同未签订下,劳动者继续工作”的情况,公司是要负严重法律责任的。(2)正常情况下,签订好劳动合同后才进行用工。特殊情况下,劳动者在未签订劳动合同下用工,须尽快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特别注意15日这特殊时间点的认定,避免出现支付双倍工资继续用员工或解除劳动合同失去合适员工的风险。(3)清点现有劳动合同,建立预警机制,为快到期的劳动合同预留2~3个月的时间,方便合同续订,避免出现员工继续工作而劳动合同已到期的法律责任风险。(4)与不同工作性质的人员签订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约定相应试用期。(5)劳动合同的解除,需要重视证据的管理。

4、加强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临转型,应以合法形式制定公司规章制度。涉及到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职工培训等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需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因此,建立工会组织,对于规章制度的建立起着一个比较简便的作用。另外,还要重视公示,提高证据意识,确保制度的有效送达,避免由于员工维权意识的提升带来管理上的风险。公示方法可参考员工手册发放法、劳动合同约定法、传阅法。

5、改善人员培训。(1)完善培训计划和培训流程。员工参加培训,需要签订培训协议,培训协议中的服务条款,要写明专项培训费用的数额,适当约定服务期。(2)与负有保密义务的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并约定竞业限制的期限(最多不超过2年),违反保密协议的责任和竞业限制期间的经济补偿。

6、规范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员工。新法要求必须重新评估劳务派遣用工的风险和利弊,在充分保障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调整用工观念,尽量使用工既符合法律要求又能满足企业需要。在临时性、辅或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企业可以使用劳务派遣工,但一定要与派遣单位、被派遣员工签订书面合同,明确约定派遣期限、工作岗位、义务的分担方式等情况,以免发生争议时对企业不利。

人力资源部门应制定清晰的人员需求计划,综合考虑各岗位的职责要求,在一些临时性或简易性的岗位上使用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紧缺问题,减少固定用工,减少人事劳动法律纠纷,提高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篇4

前段时间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劳动合同管理培训,对于韩教授的讲课感受颇多,其中授课很是新颖充沛,打破了以往培训时的只听只记,变为人人参与的互动形式,此举加深了对课件内容的认识,变乏味听课为有趣生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培训的心得总结如下:

《劳动合同法》有效调整了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关系的新调整,主要体现在强调合法原则、强调用人单位建章立制、强调全面履行劳动合同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合同法》强调合法原则。二是《劳动合同法》强调用人单位要建章立制。三是《劳动合同法》强调全面履行劳动合同的原则。劳动合同法》有效保护了弱者的合法权益。有的用人单位滥用“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目的是不交或少交社会保险,降低用工成本。  对此,《劳动合同法》采取了积极有力的应对措施,主要保护措施有:一是《劳动合同法》强调订立书面合同。《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劳动合同法以前的劳动立法及相关政策,尽管也提出了建立劳动关系要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要求,但对于未依法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却未规定相应的制裁或补救措施,现行的劳动合同法及时填补了这一漏洞。劳动合同法在强调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同时,对于劳动合同的种类尤其是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作了明确规定,以充分规范劳动合同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

一个企业要使管理体系得到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行,都必须建立一种正确有导向的文化氛围,必须把关乎人的各项因素一一考虑。人,在国家这个大氛围内是应时展,有鲜明气息独立思想的个性人,坚韧坚定。于企业中的岗位安排、工资报酬、晋升降级和解雇,看成是一个组织经过双向沟通经过实力测评的控制手段。最终得以实现的是什么?领导层明白真正需要的、重视的、奖励的是什么,员工明白需要提升实现的是什么。两者都互为补充,互为取予,互为抵消,互为升华。

无论是怎么样的国情文化,还是怎么样的管理,说出来写下来的都是近乎理想的一种圆满要求。真正应用到企业中劳动管理,除了从特色文化氛围中提升,还需要实打实的按照标准去实施。

劳动合同管理要得到有效的实施,企业首先要塑造一种大气的上下级之间沟通一致的文化氛围。要塑造这种文化气氛围,首先,企业领导层与员工都应该身体力行,养成主动沟通的好习惯,提升自身素养,从而提升文化氛围。领导与员工同为企业文化的建设者,也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其一言一行一个决定一次活动两者步调的一致才反映为对企业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运用到绩效管理的精髓思想和方法中,深刻领会并切实运用到管理之中,才会真正理解管理文化为一个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深远的影响。

现在是学习型组织时代,真正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才是最有活力的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使公司整体结合得更加紧密,效率更高地向未来进军。梳理制度,使制度与文化相一致。制度和文化的脱节,往往会造成员工无所适从,因此要在企业文化理念的基础上梳理制度、健全制度,使制度与文化相一致,提高员工的认同感。

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篇5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局部均衡模型;用工成本;社会福利; 社保体系

一、《劳动合同法》实施的社会经济效应――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理论分析

(一)新法实施对企业收益的影响机制

1.企业的短期均衡模型基本假定

我们以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为分析对象,假定其为完全竞争厂商,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短期生产中(图一),不仅厂商生产的产品的市场价格是既定的,为P1,而且生产中的不变要素投入量是无法改变的,即厂商不能通过改变其规模大小来控制生产成本。所以,厂商为达到MR=MC利润最大化原则,只有通过调整产量来实现。我们假设企业的技术条件一定,原材料价格、汇率等经济环境一定,则最初厂商的最优规模及最优产量为Q1,由于此时价格高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因此由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价格曲线P1、纵坐标共同围成的面积S1表示企业此时获得的超额利润。

2.《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厂商收益变化的影响

如图一所示,在新法实施前,完全竞争厂商在最优规模下按P1价格生产Q1产量,获得超额利润为S1。《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在社会保险、最低工资、经济补偿等方面的规定,使得企业的用工成本上升,即可变成本增加,在图中表示为AVC曲线上移至AVC′,从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与边际成本曲线SMC也上移。在其它条件一定时,用工成本的增加使企业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调整生产规模,在新的环境下决定的最优产量为Q2,相对变动前的产量Q1减小,由于此时价格低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从而形成了面积为S2的亏损。

因此,《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成本上升,产量减少,利润减少甚至出现亏损。

(二)新法实施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机制

1.劳动力市场局部均衡模型基本假定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劳动力市场状况从新法实施至今经历了两个阶段。

在经济繁荣时期(图二),劳动力供不应求,劳动者具有较强的谈判能力,劳动力的供给表现为随工资水平上升而增加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S。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表现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D。假定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一定,并且影响劳动力需求的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需求以及企业生产所用的机器、设备等劳动力的替代品的价格等的因素一定。此时,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由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为在工资水平W1的条件下聘用了QL1的劳动者。

在经济萧条时期(图三),劳动者的谈判能力较差,迫于生计,劳动者倾向于低工资就业,此时劳动力处于无限供给状态,在图上表现为垂直直线S,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D。在影响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因素一定的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点为E1,工资水平为W1。

2.《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机制

经济繁荣时期(图一),在初期市场均衡状态的就业量为QL1,工资水平为W1。《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由于劳动力供不应求,劳动者具备较强的谈判能力,企业不得不在保证原有工资水平的条件下承担职工的社保费用,这使得职工的实际工资上涨,企业的用工成本增加,在图中反应为劳动者的供给曲线S向左上方移动至S′,市场均衡点由E1移动到E2,所对应的劳动者的工资从W1上涨到W2,就业人数从QL1降到QL2,失业人数上升。在此情况下,资方剩余由原来的AW1E1减少至AW2E2(S1),劳方剩余由原来的BE1W1减少至BCW3(S2),而W2W3CE2(S3)即为企业上交给政府的社会保险统筹部分,三角形E2CE1(阴影部分)则为效率的损失,也就是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这是因为法律强制抬高劳动力价格,使劳动力的供给行为发生扭曲,降低了资源的最优配置效率。矩形W2W3CE2(S3)由于社会统筹部分无法实现转移,当员工流动到异地时,该部分不会退还给企业或职工,而变相为企业上交给政府的税收。

经济萧条时期(图二),初期均衡工资水平为W1。《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由于劳动力供过于求,劳动者的谈判能力较差,企业会通过降低职工工资来弥补上交的社保费的方式控制生产成本,使得职工的实际工资降低,在图上表现为劳动力需求曲线下移至D',与供给曲线相交于E2。此时,工资从原来的W1降低为W2,面积S为企业上交给政府的部分。而当员工跨地域流动时,该部分社保无法取出,并不能让职工受益,S部分便是职工的净收入损失,企业把原本应该担负的费用全部转移到了职工。

这样,由于社会保险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劳动力的易于流动性,使得无论在经济繁荣时期还是萧条时期,《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都会给劳动者甚至社会的福利造成净损失。

二、《劳动合同法》实施的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新法实施对企业收益影响的实证分析

1.企业用工成本增加

《劳动合同法》中有关加大对劳动者保护力度的条款,如对于试用期期限和工资的规定、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引入和强制企业为员工办交社保等,给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用工成本带来较大幅度增长。据报道,在广东省统计局的2007年广东工业经济运行及运输邮电业发展情况的分析报告中,结合《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估计会增加20%-30%,这对于仅以廉价劳动力为唯一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2.企业破产、撤资现象严重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2008年上半年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其中纺织行业的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家,更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组。据资料统计,广东省全省2008年1―9月份的企业关闭总数达到了7148家,其中情形包括关闭、停业、歇业和搬迁,并且关闭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不仅没能解决中小企业用工不规范的问题,反而加重了企业的经营负担,使企业濒临绝路。

(二)新法实施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实证分析

1.《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环境由初期的经济繁荣转变为当前的经济低迷

《劳动合同法》实行之初,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我国经济数年来保持着高速增长状态,企业对劳动力需求旺盛,而劳动力供给却相对不足,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尤其在珠三角地区大范围出现民工荒,此时劳动者的谈判能力较强,企业若想留住员工,就得支付应有的工资和福利。

自金融危机爆发后,2009年以来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出口市场萎缩,企业缩减规模,纷纷裁员和降低员工薪酬,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市场上劳动力供给远大于劳动力的需求。劳动者谈判能力弱,处于被动,在应聘过程中他们大幅度降低工资要求,此前在央视的一个节目中就有讨论当前员工所能接受的最低工资,经过采访得知即使是“零工资”他们也愿意接受。这样一来,劳动者在谈判的过程中就完全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为企业压低劳动者工资提供了前提。

2.劳动力频繁流动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二元经济向城乡一体化经济转变过程中,国家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同时,我国对外资企业的政策倾斜以及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使持续扩大的加工型企业对简单劳动力产生了源源不断的需求,从而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对接,大批农民工涌入珠江三角洲、闽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07年我国农民工达到2.26亿人,至2008年11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官方数据:中国农民工数量已增长为2.3亿。另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快速调查显示,在东部沿海省份就业的农民工占全国总量的62%,中部省份占20%,西部省份占18%。而位于东部沿海地区集中分布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对劳动力的配置有着灵活和快速更新的要求,这就让占全国62%的农民工在沿海地区形成了庞大的流动群体,从而使得用工制度往往表现出短期化,稳定性差的性质,加大了政府对农民工实施保护的难度。

3.社保制度不完善

按我国社保制度的规定,企业为员工按缴纳基数的20%投保,劳动者缴纳其余的8%。由于各省建立单独的社保基金,拥有独立的收缴、管理体系,再加上各省的经济水平差异,使得社会保险关系很难在省与省之间实现自由流动。当员工异地流动时,只能取出其自由账户,即个人所交的8%,而企业所交的部分并不能为该劳动者所得。由于企业为员工缴纳的社保费因员工流动,无法随劳动者跨省转移,且不能退还给企业时,企业缴纳的20%的社保费便俨然成为了政府的一项财政收入,变相为一种税收,这样不仅没能起到保障民工基本权益的作用,而且增加了企业的固定成本,是对劳动者和企业的福利削减,更有可能会影响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造成企业用工行为的扭曲,带来社会效率的净损失。

这样,由于用工制度的短期化和社保的僵化使《劳动合同法》中保障劳动者的条款未能实现,

失去其立法意义。

三、《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

1.完善《劳动合同法》的法律制度体系――切实做好立法和执法工作

要尽快出台实施细则,对有争议的法律条款进行解释。做好相应配套措施的制定工作,尽快出台相关细则,如社会保险法、工资工时规范等,做好指导工作,使《劳动合同法》的操作有规章可依。加强宣传与学习,普及《劳动合同法》法律知识,使人民深刻领悟新法的立法精神、重大意义,从而消除误解,增强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为新法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并在全国范围内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劳资关系的监督,严厉打击违法用工行为,以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实现。

2.合理权衡劳资双边利益――适度放宽对中小企业的限制

首先,平衡劳资双方利益,在保护劳动者的同时也要权衡好资方盈利状况,对《劳动合同法》中直接影响企业用工成本的条款适当放松,兼顾就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以稳定就业为当前第一要务,为中小企业平缓度过危机提供一个制度环境。同时,国家还可以在税收优惠、金融信贷、创业风险投资、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健全对中小企业的专门扶持政策。在当前全球经济下滑、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出口销售受阻,劳动者就业困难的形势下,国家支持好中小企业的发展,才是扩大就业、安定民心的第一要务。

3.解决福利丧失的根本――完善社保体系

完善社保体系,加大在社保构建方面的投入,尤其对于不发达地区要着重扶持,保证各地方社保局的资金充沛,在此基础上明晰社保基金投资重点,以求获得更大的社保收益。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如公开社保基金运作账单,加强社会舆论对基金运作的监督,避免腐败及浪费。政府还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和个人的切实难处,灵活社保金缴纳制度,在当前特殊情况下,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统筹全国范围内的社保体系,实现社保金的

跨地区转移,平衡各省财政利益,顾及好各省人口结构以及经济条件,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的保障工作问题,为提高他们的福利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全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劳动关系走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5(3):67-72.

[2] 应飞虎..权利倾斜性配置的度――关于《劳动合同法》的思考[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5(3):78-82.

[3] 廖萍.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兼论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成本的影响[J],维会计之夜,2008,92-93.

[4] 辛冲、石春生、陈湘锋.劳动力成本与产业结构升级[J],改革与战略,2008,24(175):90-92.

[5] 宋昭澜.劳动合同法社会交易成本分析[J],中共贵州省省委党校学报,2008,115:110-112.

[6] 蔡维力、张爱军.当代中国的劳资博弈――《劳动合同法》焦点条款的法经济分析[J],2008,153,104-107.

[7] 杨宜勇、刑伟.《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影响及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8(5):30-32.

[8] 董保华.从裁员潮看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思路设计与调整[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67-71.

[9] 凤凰资讯: 广东既然要产业升级 为何又讳言倒闭潮[DB/OL].

[10] 惠鹏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纺织服装企业:品牌建设与扩大内销是上策[DB/OL].

[11] 新华网.新华财经:珠三角中小企业倒闭真相调查[DB/OL].

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篇6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反复斟酌和多方探讨权衡之后,于2007年6月2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四审时以绝对压倒性票数审议通过,并已于2008年元月1日起开始正式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从初稿到最后通过经历了四次修订和完善,由此可见立法部门的慎重和这部《劳动合同法》的重要性。此法作为《劳动法》的重要补充与配合之法,因其与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此法案自提起立法之日起就牵动着亿万劳动者的心。自2005年底公开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意见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和反响。

为了使广大劳动者能够更科学地、更全面地理解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笔者通过对新旧劳动法进行对比,旨在凸显出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的亮点及进步之处。

一、新《劳动合同法》扩展了适用范围

例:小简是某事业单位的会计,系聘用制工作人员,迄2005年底,她在单位工作了将近12年时,收到了人事部门的通知,下个月不再续聘,办理离岗手续,小简要求续聘或由单位支付补偿金,遭到单位拒绝,她到劳动仲裁申诉,仲裁不予受理。WWW.133229.COM

旧《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新《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释析:新《劳动合同法》中将“用人单位”的概念作了进一步扩展: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将“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纳入“用人单位”主体之中,标志着新《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化。

在实践中事业单位人员的构成包括: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实行聘用制的人员;一般劳动者。由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一般劳动者适用《劳动合同法》,实行聘用制的人员部分适用。

另外《劳动合同法》“附则”还明确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将实行“聘任制的工作人员”交由“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来决定,部分适用于事业单位,拓展了调整范围,标志着新《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更加明细化。

二、对有关“试用期”的规定更加全面化、明细化

例:2006年7月份,应届毕业生小芳到深圳市某公司应聘,该公司与她签定一年的劳动合同,规定试用期为6个月,试用期间工资暂定为400元,试用期到期前10天,该公司表示仍需对她进行进一步考察,如果同意,公司再与她续签3个月的试用期,小芳为了今后能留在该公司工作,便同意续签3个月的试用期。然而在合同到期前,该公司通知小芳在试用期内未达到录用条件,决定不予录用。

针对问题:近些年来,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遇到了试用期工资低、“试用期”几乎等同于“白用期”、长期试用不签合同、对同一劳动者多次试用等问题,尤其是他们在遇到不公正待遇后陷入无法可循的困境。

旧《劳动法》第二十一条、三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新《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二十一条、三十七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违法成本 第八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三、限制劳动合同短期化

背景:全国人大常委会劳动法执法检查组近期对各地用工市场的调查显示:有60%以上的用人单位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是短期合同,合同期限大都在一年之内,劳动合同短期化倾向明显。许多用人单位不愿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长期合同的主要原因在于:规避法定义务,尽可能地降低解雇成本,避免因解除劳动合同而支付对方经济补偿金。

新《劳动合同法》在限制劳动合同短期化方面主要作了以下几点规定:

1、强调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性。《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规定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续订合同的就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规定终止合同时用人单位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照每年一个月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最高不超过十二个月。

4、规定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如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又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违法成本:《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四、鼓励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

例:老易在广州市某公司已经连续工作十一年零两个月,在合同期满前一个月,该公司通知不再与其续签劳动合同,遂终止劳动合同。老易无处维权,只能忍气吞声。

旧《劳动法》第20条规定,双方签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必须具备3个条件:劳动者在该公司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双方同意续签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出要签定无固定期限合同。

新《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如果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释析:旧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只要用人单位不同意签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老易就不能与用人单位签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导致合同终止,用人单位也可不支付经济补偿金。而按《劳动合同法》规定,老易提出与用人单位签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就必须签定。

五、首次在法律上对劳务派遣进行规制

背景: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公有制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劳务工约有2500万人,仅全国建筑系统使用各种形式的劳务工就超过1000万人;另一方面,劳务派遣业还亟待进一步规范,全国有劳务派遣公司26158个,其中仅有18010个公司获得了劳动部门经办或审批。

在某些情况下,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形式对于补充相对欠缺灵活性的传统就业方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劳务派遣操作的规范性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劳务派遣人员的权益极易受到损害。

旧劳动法律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力派遣合同产生劳动争议而起诉,以派遣单位为被告;争议内容涉及接受单位的,以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为共同被告。

新《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它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人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释析:新《劳动合同法》首次在法律上明确了劳务派遣公司作为用人单位的性质,限定了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规定了用工单位的连带责任以及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义务分配、派遣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有利于保障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建立健全。

六、增加了社会保险条款

针对问题:目前仍然有不少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成本,经常不依法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的情况。

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时、足额给员工购买保险,拖延时间或金额不足都要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劳动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用人单位要赔偿,并补缴拖欠的社保资金,还要交滞纳金。

分析:《劳动合同法》增加了社会保险条款。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无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否约定、如何约定,均应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增加社会保险必备条款的意义在于:强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利义务意识。

自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除了具备以上提及的六项亮点之外,还具有突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强制规定为及时足额取得劳动报酬保驾护航、禁止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企业保护商业利益可善用竞业限制与保密条款、政府职能部门将深入干预劳资关系、行政部门不作为须承担赔偿责任等诸多新规定、新进步。

显而易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在《劳动法》基础上完善细化了劳动合同制度,明确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更好地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6.2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7.5.

[3] 王娇萍 郑 莉:《劳动合同法》亮点解析,《农民文摘》,2007.8,10~13.

[4] 芮立新:劳动合同立法的宗旨、背景及主要制度,《中国劳动》,2007.07,16~20.

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篇7

关键词:新《劳动合同法》;消极效应;政府管制;限度

备受企业和劳动者关注的新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较之于旧《劳动合同法》,新《劳动合同法》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加大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社会责任,尤其强调企业对劳动者的工作保障、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方面所应肩负的义务。对劳动者这一“弱势群体”来讲,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无疑给其穿上了一层厚厚的“防弹外衣”,以至于大多数人认为该法是一部“员工利益保护法”,这在当今我国政府力主“关注民生”的

执政理念中又注入了一只份量十足的“强化剂”。与此同时,“新法”的实施也引起了企业的担忧甚至是恐慌。

一、新《劳动合同法》的消极效应

2007年10月,中国最大通信设备制造商深圳华为公司动员所有工作满八年的华为员工(7000人)办理完主动辞职手续后,再与公司签订1至3年的劳动合同。华为“辞职门”事件被外界解读为旨在规避新《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劳动者在满足“已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或“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条件后,便可以与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为永久员工。无独有偶,据有关报道,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夕,部分区域企业也纷纷仿效华为,以“劝辞职工”(用人单位采取要求辞职或者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的措施,劝说、辞退甚至胁迫职工辞职)、“逆向派遣”(即与本单位部份或大部份

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后,让这些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再与本单位指定的某一劳务派遣机构重新订立劳动合同,再由该派遣机构将这些职工派回本单位继续工作)或“裁员”的方式应对新劳动合同法可能对企业带来的人力成本增加的影响。

二、新《劳动合同法》的消极效应与政府管制

改革开放近30年来综合国力提升的背后投射出的利益分化以及人民内部矛盾日趋严重的趋势促使“关注民生”成为当今我国政府的执政主题。为了履行保护劳动者这一“弱势群体”的重要职能,政府选择了“管制”这一途径。所谓“政府管制”是指政府部门根据法律、法规以某种方式影响私人经济而采取的管理与监督行为。现代经济中,管制是政府履行职能的一种广泛的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行为。政府管制的类型分经济性管制和社会性管制。经济性管制是政府对自然垄断领域和存在信息不对称领域进行的管制。社会性管制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政府实行夸行业、全方位的管制,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利益。

新《劳动合同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侧重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这部法律中,关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条款远远多于对用人单位的保护[1]。在该法16条的“法律责任”中,有13条半是对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天平也明显向劳方倾斜。对于当前一些损害劳动者利益而又难以追究用人单位和相关行政人员责任的情况,这部法律中都有明确规定[2]。可以说,新《劳动合同法》是我国政府用法律的形式来加强对用人单位用工行为的“管制”,以便从根本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客观地讲,“新法”中有关员工工资标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及无固定合同期限签订条件等众多管制,的确增加了企业,尤其是处于发展中的中小型或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人力成本,加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风险。也正因“新法”的这些管制,除让企业增加不敢轻易“得罪”员工的忧虑之外,最让其恐慌的是:企业是否会成为员工养老之地?华为“辞职门”事件以及后续的一些地区的企业出现的“劝辞”、“劳力派遣”用工和“裁员”风波正是企业对上述担忧的防微杜渐之策。由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而催生的消极效应值得我们去深思:“政府管制”怎样才能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又不至于挫伤到企业的积极性和正常发展?

三、政府管制的限度

对劳动者这一弱势群体的保护的公共性,奠定了政府管制的合法性基础,同时也决定了政府管制的限度:即政府不断地界定其与企业、私人间的各自权利与责任的过程。

政府与企业的权力分割与责任分担。政府的社会角色和职能要求赋予政府拥有为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管制权力,同样,用人单位或企业的本质属性和社会角色也应让企业拥有自身价值分配的话语权与选择权。政府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合法利益保护的权力分割就是二者责任分担的界限。 同为社会责任主体的政府和企业,对劳动者这一“弱势群体”的保护均有不可推卸之责任。从政府角度来讲,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是政府职能的内在要求;从用人单位层面来看,保证劳动者的合法利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正因政府与企业对保护劳动者均有共同责任,二者之间的责任分担更应相对界定,以“各司其责”,避免相互推诿或消极规避责任[3]。就新《劳动合同法》中有关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五险一金”规定来讲,政府也应分担相应的责任,将其全部由企业来承担,不但会加重企业人力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而且有违公平之嫌。因为对劳动者这一“弱势群体”保护具有较强的“公共性”,为此,政府应该有所作为,也应该为。政府以法律条文形式对劳动者合法权益进行管制的同时,也可通过诸如对企业进行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融资优惠等多种间接途径来实现该责任分担。由此,既可回归政府责任的公共性,又能让企业“心悦诚服”,以规避类似华为“辞职门”事件的重演,最终切实履行好对劳动者合法利益的真正保护。

企业与个人之间权力分割与责任分担。在企业与个人关系中,各自均有“双选权”和利益分配的“诉求权”。新《劳动合同法》对“甲乙”双方的这些权力都有较为明确的界定,具体表现在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变更、终止、竞业限制、相关的经济补偿以及违约情况下双方的责任等。这是政府“代表”劳动者而做出的管制。从其管制的强度来看,责任天平无疑是多向劳动者倾斜。事实上,要达到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取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互动。一方面,用人单位要肩负起部分保障员工合法利益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劳动者亦应秉承奉献精神而赢得企业的尊重和价值分配回馈。没有企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谈何薪酬福利?社会保障更是“空中楼阁”,此所谓“皮之不存,毛将嫣乎?”因此,企业与劳动者个人权力分割和责任承担关系,就是企业和劳动者在拥有各自权力的基础上,企业对劳动者价值分配回馈与劳动者对企业价值贡献的互动关系,是企业与劳动者个人共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而进行责任分担的关系。

完全避免政府管制行为带来的消极效应是不现实的,而现实的是政府在管制的过程中对管制领域的产权进行较为明确的界定,这个界定的核心就是:政府、企业、及私人间各自的权利分割与责任分担。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庄序莹.公共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篇8

    自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新《劳动合同法》以来,关于劳动合同法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一部以保护劳动者权益为主要目标的《劳动合同法》,何以在全社会引起如此大的波澜?如果说这是《劳动合同法》立法价值取向的辩论,那其实在劳动法制定时社会就应有过共识,那就是从劳动者的弱势地位以及法律追求的公平、正义方式,从稳定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等角度出发,我们都应该要加强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要求雇主更多考虑劳动者的利益。在“以人为本,法惠民生”的大背景下,《劳动合同法》在第一章第一款中规定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这一规定很好地体现了立法的目的和价值取向,这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就在于一个大家都能认同的立法目的下设计出来的法律,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和反应?

    一、劳动合同法制度设计问题

    一个新生事物对外界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首先应该研究事物本身的排列和结构问题。劳动合同法在制度设计方面到底存在哪些缺陷与不足呢?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2款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通过平等协商方式“确定”有关规章制度,相对于已有法律确有重大突破。但从现有配套的法制环境,从职工代表和基层工会的行动能力和积极的民主意识、维权意识现有状况而言,这一规定很可能会形同虚设,并被冠以对用人单位经营自主权造成莫大冲击的罪名。我国劳动合同法借鉴欧洲劳工法,对劳动合同的类型进行了强制化规定,特别是在第十四条中对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进行了具体规定。这一规定相比于欧洲国家的规定确有其创新之处,但这种创新的成效却有待实践的检验。用人单位能轻易规避第十四条规定的强制缔结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只要不让劳动者连续工作满十年或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换人”即可;还可在签约时主动地制造一些间断,使之不能“连续”,现实的情况完全验证了这一点。形成此种避法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种法定情形虽表面上为法律明定的条件,但迂回、引导方式本身决定了这些条件的达成掌控在用人单位手中,无论怎样设计终究免不了用人单位的规避。如此规定可能使立法初衷与实施效果相悖,导致劳动合同更为短期化。除此之外,劳动合同法许多条款的表述还需要斟酌、解释的必要,例如,:“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10条第2、3款)。试问:若已用工(依据第七条,用工之日即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此时用人单位不要劳动者,难道不按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来处理?若已订立劳动合同,但尚未用工,此时用人单位不要劳动者,肯定应按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处理,但此时劳动关系因未用工而未建立,没有劳动关系怎么可能有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从以上对劳动合同法的制度设计的分析,不难看出,劳动合同法本身存在着很多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以及条款的描述不清问题,这是导致劳动合同法引起如此大争论的一个重大原因。

    二、资方的话语权和社会责任问题

    到目前为止,对《劳动合同法》的责难,我们还只是听到了专家和企业主的声音,还没有系统地听到劳动者的声音。劳动者对《劳动合同法》究竟了解多少?该法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劳动合同法》是增进了他们的利益还是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是不是主张修改?如果是,那他们希望修改哪些条款?对所有这些问题,现在都还没有确定的答案。最新出版的《中国企业家》杂志中有一项主要针对制造业与服务业企业的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企业对新《劳动合同法》的某些条款有不同看法,有七成企业希望修改新《劳动合同法》。这样大规模的声讨,也让我们重新温习了一遍企业等用人单位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力量。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劳动者弱者地位更加的明显。诚然,任何声音都有表达的权利。

    但是,在享受如此多的话语权的同时,我们也要问一句,企业承担了多少社会责任?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具体而言,指的是企业对所有者、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以及自然环境等承担责任,以实现企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中石油吉化公司爆炸引起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社会上存在的大量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让我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敢苟同。

    劳动者保护问题对于社会和政府都是头等重要的问题。对劳动者保护的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拿失业问题来说,美国一个州的劳动法协会的定论为:犯罪通常是失业者的最后选择。失业不仅使失业者本人及其家庭生活由于收入下降而质量下降,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因为停止工作而退化或过时,而且还会使失业者及其家庭成员在精神上蒙受伤害,自信心与成就感因挫折而减退,与社会的沟通由于离开工作单位而疏远。就连家庭的稳定性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失业或下岗者中离婚率偏高,其中又以男性失业或下岗为甚便是例证。失业影响的是失业者的生存、失业者家庭成员的生存和失业者家庭本身的生存。

    过去的一年,党的十七大主旨就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核心是民生问题。扩大就业再就业、发展社会保障、协调劳动关系,事事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件件涉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意义重大。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企业也应该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看待劳动合同法下新的劳动关系调整,不能只顾眼前短暂的利益,而置社会责任于不顾。

    三、法律受众的法律意识问题

    人作为法治现代化的核心基点,既是法治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又是法治现代化的最终目的。转型时期的我国法治建设,由于其特殊的国情,在当下的法治语境中,出现了大众层次法律意识与精英层次法律意识的称谓与区分。精英一般用来指占主流地位的法律学者、法律思想者及现代法律制度下的法律职业者等。主流法律学者和法律思想者的观念往往通过立法方式获得官方表达,从而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同和接受。而普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作为法律受众,都只能说具有大众层次法律意识。大众层次法律意识对精英层次法律意识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这主要体现在大众层次法律意识对立法者法律意识的滞后。立法者作为时代文化意识全面而完整的把握者,他们的立法活动反映了一个国家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各方面的要求与发展趋势。但一般法律主体由于其环境、信息和生活方式等局限,他们对于法律中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发展趋势往往认识不足,尤其在我国目前所处的这样一个民众的现代法律意识极差,小生产势力很强,文盲半文盲人口占相当大比例的环境下,大众对立法者所掌握的时代文化意识态势往往了解就更少。大众对立法者的立法意图无法同步理解,其结果就必然成为法律运行的滞后力量。从而使大众层次法律意识对现代法制的运行形成了消解性力量。此次劳动合同法出台,许多用人单位只看到法律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认为是“一边倒”的法律,却没有看到立法的终极目的是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正是对立法滞后性的表现。由于法律意识不高,法律受众者往往对法律的理解产生偏差,如对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理解,大部分人都将其理解为永久用工,“铁饭碗”。任凭法学专家,政府官员一再声明,仍然望文生畏。劳动合同法立法之辩,不正是法律意识差别的体现吗?

    四、法律理想与价值判断问题

    法律要解决的是人类社会的冲突。人类社会的冲突是主体间特定利益的对抗,因此冲突的解决首要的就是能否在重新分配利益的基础上达到消除对抗的和谐状态。而解决的一种理想状态就是冲突消除,双方主体在新的利益分配基础上开始新的和谐关系。法律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进行着自身制度的设计的。劳动合同法正是从这一法律的理想出发,试图构建新的和谐的劳资关系。同时法律也离不开价值判断,其总是面临着对原有秩序与现有秩序做出价值判断的难题。劳动合同法的制定许多人认为太过超前,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劳动者首先需要工作权,然后才要求更多的正当权益保护。法律的理想强调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而现实的价值判断往往又出自于对过往秩序遵守的惯性。对于劳动合同法的价值判断,我们不能急于下结论,新法的不完善还远远达不到刚实施两月就必须修改的地步。这部法律究竟利在何方?弊在哪里?这些都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检验。目前,关于《劳动合同法》所可能造成的所谓“负面”效应,均不过是企业主的“担忧”和部分专家“推测”而已,如果“担忧”和“推测”就能够导致一部经过长期调研及论证的法律被修改,那严肃的法律岂不成了儿戏?《劳动合同法》体现了近年来我国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进步,也是落实执政党“先富带后富”的历史承诺的一个具体步骤,对促进社会不同阶层间的和谐也具有重大意义。无论如何,新法对劳动者利益的维护立场是不容菲薄的。任何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也不应该拿压榨和牺牲劳动者的应有正当权利作为前置实现条件。《劳动合同法》既然已经颁布实施,那么就必须获得应有的法律尊严,这既是对法律理想的尊重,也是对现实的遵从。

    《劳动合同法》立法引起如此大规模的争论和大面积的社会效应,超过是否应该保护劳动者这一立法目的而言,本身就值得我们反思和探讨。这对于将来我们如何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建设法治环境,如何立法,如何游走于法律的理想与现实中,都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英)J.M.奥利弗.法律和经济[M].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

    2、黎建飞.我国劳动法的立法目的[J].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

    3、郑功成.劳动合同法不是偏袒劳动者的法律[N].光明日报,2006-04-24.

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篇9

最新解除劳动合同书范文一根据甲乙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和国家有关法律之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签订本协议,共同遵守本协议所列条款。

一、经 方提出,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双方于 年 月 日签订的期限为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的劳动合同。 方同意与 方解除劳动合同。

二、乙方自愿辞去公司

三、甲方已结清乙方在甲方任职期间所有的工资、福利(养老保险)等。

四、乙方承诺:

1、乙方不再就有关劳动关系的权利义务事项向甲方主张任何权利。

2、乙方不得再以甲方名义对外从事业务(包括不得使用甲方单位介绍信和名片等)。

3、乙方不得从事损害甲方利益的行为。

4、乙方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应遵守已与甲方签署的《保密与禁止协议》的规定,未经甲方事先书面许可,不得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使用或泄露甲方的商业秘密。

五、本协议签订后乙方离开甲方单位前,乙方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1、乙方及早完成未完结工作;

2、办好工作交接手续,全面移交公司财物、资料档案和应该移交其它事宜;

3、清理收回经手的应收款项,保障公司财产资金安全;

4、清理积欠公司的个人债务和其它应由乙方支付的费用。

5、离职后不得作出有损公司名誉或利益之行为。

1

6、乙方应为所其掌握的甲方之任何商业秘密(包括本协议内容)按其在职期间签订的《保密与竞业禁止协议》进行保密,不得泄露给任何第三方,否则甲方有权按《保密与竞业禁止协议》协议条款索赔。

六、乙方在签订本协议后,应认真履行有关义务,严格遵守约定条款,不得违

约。乙方如违反上述条款,甲方有权按以上条款索赔,并可要求乙方赔偿实际经济损失和对其它债务(费用)的追索权。

七、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 公司 乙方:

代表: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最新解除劳动合同书范文二甲方:____________公司

乙方:____________(员工工号:_)

甲、乙双方于____年__月__日签订了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现由____方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并达成如下协议:

一、解除劳动合同的日期为:____年__月__日;

二、____方支付____方经济补偿金(违约金)______元;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并加盖甲方劳动合同专用章后生效;

五、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________公司乙方(签字):______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年__月__日____年__月__日

最新解除劳动合同书范文三你与我单位订立 (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合同,合同期内从事 工作。根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按下列第 条 款规定解除或终止你与单位的劳动合同(关系):

一、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二、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三、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四、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五、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 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六、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款规定,终止劳动合同(关系);

七、因其它原因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关系)。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日期: 年 月 日

甲方单位(章): 劳动者(签名):

送达时间: 年 月 日 签收时间: 年 月 日 注:《证明书》一式四联,附《劳动合同法》相关法律条款。

最新解除劳动合同书范文四甲方:

乙方: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乙方主动提出解除双方于______年___ 月___日签订的劳动合同,经双方协商,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本协议。

1、自______年___ 月___日起,解除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随之终止;

2、乙方工资结算至_____年___ 月___日,甲方同意向乙方支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人民币______元(大写: ),甲方同意在乙方办理完工作移交手续后____日内一次性支付给乙方。

3、甲方根据相关劳动法规和规定,向乙方提供劳动合同解除的证明并办理相关手续,乙方应于本协议签订后3日内妥善办理所有工作移交手续,离职后不得作出有损公司名誉或利益之行为。

4、乙方应为所掌握的甲方之任何商业秘密(包括本协议内容)进行保密,不得泄露给任何第三方,否则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_________元。

5、本协议是解决双方之间劳动争议的所有安排和规定,双方之间不再存在其他任何劳动争议。

此协议书一式两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双方各持一份。自双方签署之日起成立并生效。

甲方(盖章):

授权委托人(签字或签章):

最新劳动合同法全文篇10

裁员,成为这部新法引发的阵痛。

误读:在新闻事件与新法条文之间

央视的“裁员风波”肇始于“纸箱包子”事件。在北京电视台报道的“纸做的包子”消息被确定为电视台聘用人员訾某一手导演的假新闻之后,央视也开始清退“临时工”,在不足一月的时间里,央视清退了1800多名临时工作人员,裁员人数占到央视员工总量的20%。裁员的“导火索”表面上看是假新闻事件,更深层的原因则与劳动合同法的颁布紧密相关。央视的人事办公室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确认:新劳动法的推出以及政府对虚假新闻的重点打击,是此次裁员的原因所在。

央视的顾虑主要出于新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的扩大。长期以来,以科、教、文、卫系统为代表的事业单位与其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否适用劳动法调整、适用哪个部门法调整,一直没有明确规定。在劳动合同法制定的过程中,是否把事业单位聘用关系纳入调整范围也仍然存有较大争议,但最终还是明确地将大部分事业单位人员纳入了该法调整范围。这就意味着,在2008年,央视将必须按照新法的规定对聘用人员履行“多得多”的义务,同时,许多聘用人员也可能因此成为真正的“中央台记者”,这些都是央视不得不采取措施、未雨稠缪的原因。

而发生在深圳的代课教师辞退风波,则不仅由于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的变化,更主要的原因来自于劳动合同法的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的第十四条规定,在具备特定情形时,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之间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包括: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因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这两项规定,简称为“双十”规定。此外,在已经连续签定过两次固定期劳动合同后,再次续约一般也应当签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在深圳,至少有8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课教师。他们中的许多人已在深圳工作多年,而且多是来自内地的优秀教育人才,但是,在森严的人事制度之下,要想从“临时”成为“正式”,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劳动合同法,本来可以帮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轻松实现梦想。因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就是“正式工”的法律称谓,而他们大多都已经具备了法律规定的条件。遗憾的是,劳动合同法良好的初衷恰恰成了代课教师们“下课”的动因。众多代课教师在新法出台后,被学校通知解除合同。校方的解释是“优胜劣汰”或是“迫于上面的压力”。但真正理由不难想象,在新法施行前解除劳动合同,学校基本上不用承担什么责任,与明年必然发生的情况相比,学校暂时的教学秩序和利益算不了什么。

一部重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法律,何以在实施之前就遇到了如此尴尬?要么是因其“名善实恶”,要么是因为利益关系方对法律的误读。

亮点:在现实需要与利益博弈之间

所有的法律都不可能只体现某一个群体的利益,而是各种利益平衡的结果。在劳动合同法制定的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法律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各地群众短期内反馈的意见多达19万件,这一数字创下了全国人大立法史上的新纪录。在正式的条文中,有不少就是来源于群众意见。

但正是新法增加了对劳动者保护的多项措施,引起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担忧。这些被媒体称为“十大亮点”的保护性措施包括:扩大了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规范了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扩大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限定了违约金条款的适用、规定了竞业限制、适当扩大了经济补偿金的适用、规范了劳务派遣、规范了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加大了用人单位的违法用工成本,等等。

当然,在所有的“亮点”中,还是“双十”规定和“两次固定合同”的规定引发了明显的多米诺效应。在新法中,签定无固定期限合同成为法定的义务,而在即将退役的劳动法当中,虽然也有“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类似规定,但 “双方同意”的前提,使这一规定一直未能发挥作用。关于劳务派遣、加大处罚力度等规定,更让用人单位规避法律的空间大大缩小。

尽管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有所侧重,但是立法者也充分考虑了用人单位的利益。例如,在签定过两次固定期限合同后转化为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不得具有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形;如果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或是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亦可以拒签新的劳动合同。

有了这些保护性措施,许多企业曾遇到的“培养一个、跳槽一个”难题,也将有望解决。一些企业支付了高额的培训费用后,员工另谋高就,对如何赔偿培训费用,此前的规定不甚明了,而新法则明确了计算标准: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仔细分析,在劳动合同法的多条规定中,都不只是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对劳动者的违约、违章行为,法律也赋予了用人单位追究其责任的有力工具。

过渡:在计划模式与市场经济之间

辞退风波发生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些被解聘的人员其实正是那些一线岗位不可或缺的工作者。

央视裁员之后,人手短缺令工作陷入了混乱。某新闻节目的制片人表示,由于台里解聘了栏目撰稿,现在她正在自己动手编写新闻稿件。一些新闻内容在不同节目中反复播放的频率也超过了以往正常水平。甚至因为大多数摄像师都被清退,一些新闻节目的导演和编辑都亲自上阵,扛起了摄像机。而在深圳的中小学校,尽管正常的教学秩序可以维持,但大量优秀教师的流失必然是当地教育事业无法估量的损失。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对于这些集中裁员的单位来说,是否明年就不需再招聘人员了呢?新法的实施已经板上钉钉,逃过今年,明年又将如何规避新法的规定?

有人将解聘事件归咎于法律的“半年过渡期”,认为这是给了企业突击裁员的时间,这样的指责显然不合常理。无论是一部新法律的实施,还是在整个劳动领域,过渡期都在所难免。

1976年到1986年期间,劳动关系的构成实际上是劳动者与国家之间的劳动行政关系,是行政化的阶段,较少发生劳动争议;1986年到1996年,是市场化过渡的阶段,开始出现劳动争议案件;1996年到现在,劳动关系真正进入市场化。对劳动关系的调节和规范,也转变为以法律手段市场自行调节。与“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进程相适应,劳动法律、法规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完善。

“趋利避害”,用最优组合获取最大利益,也是用人单位的本能和本性,同样,对于劳动者来说,追求更高的劳动报酬和个人发展也是必然的选择,这正是市场规则的应有之义。从这个角度上说,必然要有一部分人为新法的出台付出代价。但是,如何避免裁员潮的扩大化和随意性,如何将裁员潮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是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