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士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3 02:0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icu护士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icu护士个人总结

篇1

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原有icu病房的简陋条件和设施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一年当中,增设了3台呼吸机,6台注射泵,2台输液泵,以及各种医疗用品。并安装了热水器,室内开水供应设施,以及各种生活设施,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者,方便的工作条件利于医护人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使得icu的病房条件在本市以及周边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一年中制定了:icu贵重仪器管理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措施。做到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了仪器管理人员,药品管理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一年来,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icu在本院属新兴的一门学科,收集全院各科室以及外院的危重病人,机构庞杂,医疗护理任务繁重,而我科的护理人员均年龄较轻,资历浅,工作责任心不够强,且icu护士人员流动较大,因此制订一套严格周密,切实可行的制度常规,以保证icu的护理工作正常运转,本年度在原有XX年icu护理工作试行草案中,不断完善和修改草案,增加了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急救药品毒麻药品每日每班清点制,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护士培训计划,消毒隔离制度等,制定的同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各项制度常规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其工作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

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因此,护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icu的工作效率。这一年来,icu护士的培训工作是我工作之重点,在icu护士的后续教育中,我采取了在职培训,外出进修,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并结合医疗定期举办科内业务讲座及参加护理查房,严格按照xx年icu护士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并考核,XX年度先后输送两名护理人员到上海北京进修,全科护理人员均参加了护理专科或本科的在职教育,一年的培训使得icu护士能胜任日常工作,大多数护士成为icu熟练人才。

篇2

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是医院对急重症患者病情进行连续周密细致观察与护理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其工作性质非常特殊,因此,必须配备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尤其是要求护士有较高的慎独精神。

1 正确理解“慎独”的涵义

慎独是道德修养的一种较高境界,指人在独处时,仍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地遵循道德准则,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就护理人员而言主要是医疗道德)的要求。

2 慎独精神在ICU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2.1 良好的慎独精神在危重症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急重症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异常情况如能及早发现和抢救可直接促使疾病的转归。ICU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细致观察及迅速判断是慎独精神的重要体现,如意识、瞳孔、心率、脉搏、呼吸、尿量等异常情况及时向医师汇报,及时处理,这时就要求护士具有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毫不懈怠的工作态度,如没有良好的慎独精神,则很难达到这些要求。

2.2 良好的慎独精神在提高护理质量,促使护理工作向深层次发展方面的作用: ICU的工作环境是特殊的,具有很高的个人自由度,其护理行为大部分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护士的工作缺乏来自外界或患者家属的有效干预和监督。ICU护理包括许多内容,如口腔、皮肤等生活护理、各种无菌技术操作、用药时间、剂量等,均需要护士完成,如没有良好的慎独精神,草草了事,一般他人不会发现,却留下工作隐患,同样,无菌技术操作及空气消毒不严格也会导致患者有感染的危险。ICU的危重患者多,抢救任务重,工作量大,夜班频繁且忙碌,护士承受着很大的身心压力,易产生紧张、焦虑及厌烦心理,如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久之可能产生懈怠心理,会认为ICU护理工作不与患者家属接触,患者有时意识不清,不会提出什么意见,但这种心态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作用,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ICU护理的质量,必须重视培养护士的慎独意识。具有良好的慎独精神有利于将护理工作做到“精、细、实”。另外,在ICU护理工作中,有许多弹性工作做与不做完全取决于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及良好的慎独修养。如ICU护士是否做到每2小时给患者翻身扑背活动肢体一次,再如, ICU护士用药时间、剂量是否准确等。护士具有较高的慎独精神,护理工作到位就可避免隐患。概言之,良好的慎独精神既使患者受益,又是一种自我保护,能减少护理差错, 弥补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促使护理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3 如何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

3.1 提高对本专业工作的认识:首先要加强教育培训,充分了解ICU护理工作特点,要认识到作为一名ICU护士,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工作中严格要求,一丝不苟,能够吃苦耐劳、严谨求实,这是提高慎独精神的基础。要时刻把患者安危放在第一位,在整个护理过程中ICU护士承担着挽救患者生命,用双手托起生命的希望。护士职业道德的特点是为患者提供服务。对ICU护士来说,当看到自己的劳动给他人带来欢乐、幸福时,当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体现时,会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这种感受和体验将更加激励他们按照良好的医德规范行事。

3.2 加强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护士素质:具备良好慎独精神的前提是个人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及娴熟的技术操作技能,对ICU护理操作技术的要求是:一要稳,即动作轻柔、灵巧、稳妥、有条有理;二要准,即按照护理规章办事,操作准确无误,恰到好处;三要快,即动作熟练,用较少的时间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四要好,即质量高、效果好。只有技术过硬才能做到遇事不乱,动作娴熟,为进一步提高慎独精神奠定技术基础。

3.3 重视新护士的教育:慎独精神是与责任心、内心信念、自制力和自觉性等密切相关的,为了高质量地完成护理任务,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要重视对新护士加强这些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带教计划和目标,指定带教老师,循序渐进,从细微之处抓起,将过硬的技术,尤其是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道德风范传授给他们,使他们逐步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的好习惯,慎独律己、忠于职守。

篇3

【关键词】 品管圈;人工气道;吸痰;正确率

人工气道内吸痰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病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危重患者存在吸痰不及时、吸痰不彻底、评估指标不明确、质控不到位等问题[1, 2]。为了改进危重患者吸痰质量, 自2012年10月成立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 确立了“规范ICU护士人工气道吸痰护理质量”的活动主题, 旨在解决危重患者吸痰中存在的问题, 为今后制定统一规范的ICU人工气道吸痰方法提供依据和参考,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2年6月~2013年2月入住ICU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干预前组(2012年6月~2012年9月)和干预后组(2012年10月~2013年2月)。ICU护士共36名(吸痰人次376次), ICU工作1~5年护士12名, 5~10年护士16名, 10年以上护士8名;护士15名, 护师10名, 主管护师11名;文化程度:中专26名, 大专41名, 本科9名。

1. 2 方法

1. 2. 1 成立品管圈 由ICU 10 名护士为品管圈小组成员。设定圈名、圈徽, 选出圈长( 由ICU 护士长担任), 辅导员聘请危重症护理委员会的专家担任。

1. 2. 2 主题选定 圈员利用头脑风暴和应用共识标准法进行评价, 最后确定采用问题达成型来完成这次品管圈活动, 并以规范ICU护士人工气道吸痰操作, 改善人工气道管理质量, 预防感染为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

1. 2. 3 圈名 运用头脑风暴法选定圈名“畅通圈”, 此圈名表达主题是“随时预防呼吸道阻塞, 一个畅通呼吸道是一个快乐的呼吸道(a patent airway is a happy airway)”。

1. 2. 4 调查对象和工具 分别对品管圈实施前后ICU 护士和护士吸痰技术进行评价。2012 年3 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 医院的ICU 中为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的48 名护理人员, 对其进行调查。

1. 2. 5 现状调查及设定目标:收集资料, 确定存在的问题。经圈员共同讨论, 设立统一的自行制作查检表对建立人工气道吸痰患者进行统计。通过2012年3月1日~2012年6月30日调查数据分析出目前护士人工气道规范吸痰的正确率为85.60%。制定了活动计划书, 对护士人工气道规范吸痰的正确率进行了目标设定。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 改善重点× 圈能力)。设定目标护士人工气道规范吸痰的正确率达到95%。

1. 2. 6 解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 进行现状分析 。

1. 2. 7 根据主要原因制定出改进措施

1. 2. 7. 1 制定了床边肺部听诊呼吸音检查登记表, 强化评估行为:规定每30分钟听诊1 次并在床边吸痰登记表上记录, 护士长和质控员不定期抽查, 查看是否如期听诊和记录, 记录与实际检查情况是否相符;对引流进行再次强化培训, 加强检查督促。

1. 2. 7. 2 改进、完善操作流程 通过流程再造, 撤去吸痰预吸罐, 在原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增加吸痰前后听诊, 阻断细菌通过吸痰操作进入体内引发感染的途径, 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同时避免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使人工气道吸痰操作流程更为合理实用、效果可靠、感染率低, 更好地满足了临床需要。规范操作流程并人手1 份, 以备对照参考。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负责检查, 每天抽查5~8 份;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及时反馈, 对个别不按操作流程执行的护士进行批评、教育, 限期整改。

1. 2. 7. 3 制定ICU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痰液引流操作指南。

1. 2. 7. 4 相关知识的培训, 提高ICU护士对吸痰规范的认识。方法:组织科会、布置任务、统一认识;学习ICU基础护理质控标准、学习ICU院感指南、人工气道吸痰的护理进展及上述制定的标准。

1. 2. 7. 5 加强对护士标准预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ICU护士吸痰时防护意识不强, 标准预防的行为依从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医院感染科等, 应加强对护士标准预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供充实用的个人防护设备,提高护士对标准预防的健康信念,减少标防行动的障碍,从而保护患者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健康。

1. 2. 7. 6 加强质量控制 以吸痰前后听诊痰鸣音程度变化作为评估吸痰操作质量的指标;根据吸痰的操作步骤及容易发生的问题重点环节进行评价。① 护士长、护理组长进行数据调查、统计、分析, 每月进行整改。②从床头抬高、患者、吸痰前全面评估吸痰指征和患者病情、吸痰时的气道湿化、吸痰时的无菌技术、吸痰操作技术、吸痰前后通过呼吸机给予高浓度吸氧和高容量通气、持续时间达到2min等七方面分析护士吸痰规范依从性。

篇4

关键词:ICU;年轻护士;不良事件; 应对措施

本文针对12起发生在本科室年轻护士身上的不良事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过程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14年10月~2015年3月科内护理不良事件12例:①专业知识欠缺2例,占护理不良事件16.67%;①临床操作不熟练3例,占护理不良事25.0%;③应急应变能力差3例,占护理不良事件25.0%;④2例发生了危重患者观察能力不足事件,占护理不良事件16.67%;⑤人际关系紧张导致1例,占护理不良事件8.33%;⑥缺乏责任心,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差1例,占护理不良事件8.33%。

2 不良事件的原因

2.1护理操作与知识掌握不足 资历较浅的年轻护士对临床护理经验欠缺,并且专业知识与操作技术不够熟练,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相对欠缺,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有调查表明,工作年限不足3年的护士容易发生不良事件,年轻护士的个人心理素质与职业理念相对较弱,是发生不良事件的重要影响因素。通常在护理工作中表现出不能理解治疗目的、护理目的、操作丢三落四,对医嘱要求盲目遵循等。

2.2工作反应能力差,对危重患者病情观察不到位,抢救意识缺乏。

表现为对病情演变观察不到位,不能及时报告医生处理,科内的设备不能熟练掌握,遇到突发故障不能处理,并且对急救操作掌握不熟练,急救设备及药品不熟悉等,不能与医生进行默契的抢救配合。

2.3o理工作条理性差 年轻护士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在独自值班时发生紧急情况或者看患者数增加时,会容易慌乱,工作没有条理性,尤其是自身缺乏自律精神的护士,其在独自值班时,常会随意工作,容易存在侥幸心理,以个人的观点来判断患者的需要。表现为巡视不及时、护理任务遗漏、交接班不仔细、不全面,不能按相应评分表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等。

2.4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资历浅的年轻护士,由于缺乏沟通的技巧与经验会使护患,护士与护士,或者医护之间发生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事件,从而给年轻对护士带来较大心理压力。

护士的心理压力来自多方面,从踏入护理工作时就会面临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同事,产生陌生感,从而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从另一方面来说,ICU年轻护士长期承受不规律的生活(昼夜倒班),使护士的生活节律被打乱,并且工作中压力较大,强度高,导致身心疲惫,不能充足的休息,使护理工作时的状态不佳而影响护理质量[2]。

2.5护理人员责任心欠缺,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护理工作量大,护士忙于常规处置,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没有及时发现问题,缺少事前控制,没有把不良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表现在护理工作中错误频出,基础护理工作操作不规范(三查七对、巡视、交接班等),与规定的护理操作规范相差较大,并且工作时态度散漫,对医嘱盲目处理,有时会出现非抢救患者执行了口头医嘱,造成治疗上的失误,引起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同时年轻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对法律意识不强,面临工作中的挑战时往往表现出消极心态,不能承受重压,工作时容易烦躁或激动[3]。

3 应对措施

3.1岗前对年轻护士进行加强训练,将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与法律意识进行重点强调,提高护士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快速适应护理工作,同时学会自我解压,减轻工作时的心理负担。

医院护理部对新入职的护士进行统一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护士行为规范、人际交往、礼仪培训以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技巧等,使新护士一开始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自我保护意识,更有效的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3.2注重应变能力的培养 完善突发事件处理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年轻护士学习,可以对护士进行模拟考核或者知识问答,熟练掌握危重患者发生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加深学习的印象。

严格管理5年内毕业的护士,定期进行急危重症医学知识考试,并轮转内、外、妇、儿各大科室及ICU、CCU、PICU。护士长做好审核工作,试用期对护士的考核要严格,必须在熟练掌握各项设备及抢救设备、药物的用法后,才能安排其单独值班。

3.3不断教育,注重专科护士的培养。护士长起主导作用,针对本科室年轻护士的特点制定培训计划,逐步加强年轻护士的专业知识与学习能力,同时强化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ICU护理工作的实际操作水平,熟练掌握ICU病房各项设备的使用(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微量泵等),以及基本的护理操作(吸氧、吸痰、输血等),待年轻护士具备独立操作能力时方能独立值班,同时利用科室业务学习,安全讨论,专家讲座,查房等形式强化理论学习,定期进行知识与技术考试,从根本上提高年轻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把好安全的技术环节关。同时要求护士加强自身学习,更新知识,采取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的学习模式,既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对护士们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又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4建立健全护理规章制度,由全科护士共同参与制定将各种护理工作流程化,由护士长及相关护理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相关工作的检查及考核。

针对年老、体弱、小儿、易跌倒、坠床、烫伤等高风险患者要提高警惕,加强护理安全健康教育。健全护理差错管理制度,成立院内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每个月汇总,分发给每个科室,供全科护士学习,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每一件上报的不良事件及时认真处理,做好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等四方面的工作,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及处理能力[4]。

3.5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护士长做好排班工作,注意将年轻护士与资历老的护士进行搭配,值班时可以对年轻护士进行经验指导;同时排班要结合护士的个人情况,合理排班,使护士上班时保持充足的精力与热情,更好的护理危重患者。

3.6人性化管理实施与心理素质的提升 在个性化管理中,护士长的作用至关重要,主要起到关心,监督,引导,帮助,鼓励等作用,根据年轻护士的个性有针对性的制定管理措施,调节好护士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并且护士长应做到主动与年轻护士沟通,了解护士的心理状态,积极给予疏导及帮助,合理安排工作与带教,充分调动年轻护士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漓,刘雪琴.我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1):54-55.

[2]李梅玲.新上岗护士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6,21(17):53.

篇5

  医院护士长个人心得1

  岁末年初,回顾重症医学科病房起步的这五个月当中,在院领导的关心,护理部及科主任指导,及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ICU的护理工作顺利展开,初见成效,并借三甲医院评审契机,更上新台阶。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筹建ICU病房并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共备1台呼吸机,1台除颤仪,5台心电监护仪,6台注射泵,5台输液泵等各种医疗用品。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一年中相继制定了ICU相关制度:重症医学科工作制度,重症医学科入室管理制度,业务学习制度、三基考核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护理查房制度,护理质量考核制度,贵重仪器管理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隔离制度等。做到理论基础定期巩固更新、三基培训时时训练、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仪器、药品、物资管理人员,责任到人。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我科的医务人员平均年龄低,资历浅,且大多数缺乏ICU专科经验,因此在建科初期我科制订了严格周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及诊疗护理常规, 同时定期督查执行情况,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

  三、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

  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医生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因此, ICU医务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ICU的护理工作质量。ICU护士的培训工作是我科工作之重点,在后续教育中采取了在职培训,外出进修,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每周开展业务学习,每月技术操作培训,开展护理查房。结合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例会,讨论学习,使工作流程常规化。今年输送二名护士分别到上级医院ICU学习、进修,取得ICU岗位证书。鼓励全科护理人员均参加了护理专科或本科的在职教育。一年的培训使得ICU全体医务人员能基本胜任日常工作。

  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初显:

  五个月来,我科收治病人40余例,成功抢救了包括蛇伤致呼吸停止、产后DIC、肺部感染致呼吸道阻塞等病人,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来的护理工作由于院领导和医务科、护理部主任的重视、大力支持和帮助,内强管理,外塑形象,在医疗、护理质量、职业道德建设上取得一定成绩。

  回顾工作既有成绩更有不足。今后应在行政管理提高效率、业务工作精益求精两方面苦下功夫,争创更好的成绩,为我院贯彻十精神,推动工作全面发展发挥应有的贡献。望院领导在ICU院内、院外培训方面继续给予关心和支持,使我们不断提高ICU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保障医疗安全。

  医院护士长个人心得2

  一、加强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尤其是急救技术、专科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更好地开展临床护理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按护理部计划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引导、关爱、支持、帮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制定出专科理论、法律、法规、核心制度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月组织考试、考核2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考试,要求讲究实效、实用。

  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21项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次的护士工作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一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景。

  5、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6、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经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护士长经常深入病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三级考评制度质控护士—护士长—出院病历终末,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持续改善,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

  四、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1、继续加强护理安全三级监控管理,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查摆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善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及个人,追究护士长管理及个人的有关职责。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教师的安全管理职责,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3、强化对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坚持设备的完好。

  五、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1、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2、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经过与住院病人的交谈,出院留言、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的提出改善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进取性。

  六、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1、指定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召开评学评教会,听取带教教师及实习生的意见。

  2、护士长为总带教教师,护士长首日负责制,重视带教工作,经常检查带教教师的带教态度、职责心及业务水平,安排护理查房,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景,做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核。护士长安排一次法律、法规讲座。

  3、增强科研意识,每人论文1-2篇,力争年开展新技术项目1项。

  七、培养护士经营意识,认真执行物价收费标准,善于进行成本效益核算,降低医疗成本,节俭不必要的开支,保证资源有效合理配置。住院病人费用每日公式制,出院病人费用清查签单制。

  八、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坚持质量就是效益的原则,重视质量监控,强化量化管理,保证护理工作处于良性运作状态。

  九、打破奖金发放的大锅饭,真正做到奖勤罚懒,奖优惩劣。

  十一、加强人性化服务,创立温馨病房,营造患者满意科室。

  十二、抓好护士业务学习及护理查房,增强科研意识,不断探索进取。

  十三、护士年内1-2篇论文。

  十四、重视护理临床带教,并将护理查房典型病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十五、厉行节俭,勤俭持家,做好科室的经济核算。遵守国家物价收费标准。

  十六、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法律知识教育,不定期考核,增强法律意识,以法服务病人,以法保护自我。

  十七、培养护士经营意识,认真执行物价收费标准,善于进行成本效益核算,降低医疗成本,节俭不必要的开支,保证资源有效合理配置。

  医院护士长个人心得3

  十几年前,在我选择职业的时候,母亲跟我说:"孩子,去当护士吧,那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十几年过来了,我从没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因为我时刻在用爱心守护着患者的生命。

  护理工作是在苦和累中描绘着高尚、铸造着辉煌。虽然护理工作需要经常加班加点、经常遭受白眼,但是,每当患者用期盼的眼神把生命托付给我们的时候,在我们用百倍的努力把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时候,那些来之不易的欢笑,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与无憾无悔。

篇6

最新XX年10月中旬优秀护士精简的个人总结

人生旅途中难免会遭遇到病魔的侵扰,面对这些不幸者,我们的护士总会勇敢的站出来用无尽的爱心呵护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个爱的港湾;同时也为“护士”这平凡而崇高的职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青春。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同事——xxx就是她们中的一员。

九六年卫校毕业的xxx,一直从事内科护理工作,去年八月因工作需要安排在icu科工作。在新的环境中,xxx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专业精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常常超时工作,具有较强的团队协助精神,主动配合护长搞好科室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开展各种新护理技术项目,与同事们一起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年轻护士,使科内形成了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学习风气。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钻研新的护理技术,并有效地利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如XX年12月icu科收治了一位肺癌合并脑转移引起瘫痪的患者,入院时,全身多处ⅲ度褥疮,护理相当困难,xxx运动所掌握的知识及平时总结的经验,配制了一种洗剂,外敷创面,经过大约十天的精心护理,褥疮感染创面逐渐愈合。这一成果正在院内各科室推广使用。

XX年10月

篇7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016

烦躁激动是ICU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处理不当会使重症患者的病情恶化。我们总结了ICU内病人烦躁激动的原因,探讨了相应的处理措施。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预防、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患者烦躁激动的发生,从而全面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住院时间。

临床表现

患者坐卧不安、情绪激动,撕扯衣服和床单、试图拔除身上的导管,定时、定向能力障碍,夸大地抱怨疼痛,不能配合护理人员。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波动,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频率加快,与呼吸机不同步,导致气道压力升高,通气不足,PaO2降低和PaCO2升高。

临床资料

我院2005年6月~2007年6月共收治患者1200例,其中出现烦躁激动的患者543例,占45%。

ICU患者烦躁激动的原因

疼痛:是术后患者出现烦躁激动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疼痛导致机体应激改变、睡眠不足和代谢改变,进而出现疲劳和定向力障碍,导致情绪改变。

低氧血症、低血压、低血糖等也是引起烦躁激动的常见原因。有资料显示,PaO2

脑损伤:包括闭合性脑损伤和动脉瘤破裂出血[2],血栓破裂、感染、空气栓塞均与持续和严重的躁动状态有关。较常见的是额叶损伤。

环境改变:ICU特殊的治疗环境与患者发生烦躁激动密切相关。其原因有:①ICU与外界隔离。②ICU内有许多抢救设备和监控仪器,给患者带来一种被禁锢的感觉,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ICU内限制病人的活动,以上均可增加患者的不适,影响休息和睡眠。③ICU内因仪器设备多,致噪音大。噪音水平白天为50~70分贝,夜间为45~55分贝。Hitton指出每天超过6小时噪音水平超过60分贝[3],会导致患者烦躁不安,刺激患者的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压力感和焦虑感加重,疼痛感加剧,使患者感到抑郁、头痛、幻觉、入睡困难,昼夜睡眠节律倒转。④ICU内通宵照明,缺乏时间感和昼夜的节律感。⑤危重及抢救病人多,特殊治疗及护理多,致患者睡眠被剥夺。试验证明,睡眠剥夺2~5天后,会出现焦虑、多疑等精神症状。⑥高强度的医源性刺激,频繁的监测治疗,被迫更换卧位,经鼻或经口腔的各种插管、气道吸引,深静脉的穿刺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各种管道等均会使病人产生不适,导致烦躁。⑦失去支配自身能力的恐惧感:治疗过程中,如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患者需要采取被动卧位,甚至使用约束袋等,均会使其感觉失去支配自身的能力,当一个人活动能力丧失时,会改变其对自我身体形象的概念,认为自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从而产生恐惧感,导致烦躁。⑧疾病本身的损害以及病人对自身疾病的担心和不了解。⑨个体因素:年龄、知识层次、性别等的不同,对监护病房缺乏认识,加之无亲人陪伴,会使病人产生不安全、被遗弃的感觉,引起烦躁。

护理对策

充分镇痛:镇痛药物可减轻重症病人的应激反应[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评估致患者烦躁激动的原因,积极配合治疗原发病,纠正缺氧、低血糖、低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

遵医嘱应用药物降低颅内压,药物镇静,同时使用冰帽,以减少脑耗氧量,减弱脑代谢,减轻脑水肿。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①做好ICU前诊视工作,对于择期手术病人可引领其参观ICU病房,介绍陪护制度、人员配制、将采取的护理措施、管理及仪器的使用目的。与此同时,护士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语言交流方式,准确判断患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及时给予解答,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和疾病痛苦,从而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减轻忧虑和不安。②手术完毕后,诊视护士亲自接待病人,待病人清醒后告知病人手术已顺利完成,我将对你进行全程护理,并告诉其将进行的治疗护理及需要怎样的配合。③对ICU病人,无论其意识状态如何,在进行任何护理操作时,都应亲切称呼病人并给予相应的解释和安慰。根据sisson的研究[5],听觉是昏迷患者最后丧失的感觉。语言交流是护理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过程能够减少患者的焦虑和忧郁,并从情感上激发患者。④对农村、教育程度低、年长的患者,及时跟医生沟通,适当延长探视时间,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受重视感,减轻病人的孤独感和隔离感。

认真做好基础护理:①保持的舒适,选用适当的衬垫,按需要协助病人翻身及按摩受压部位皮肤并活动四肢,在病人意识清楚合作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约束袋的使用,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主动活动。②做好晨、晚间护理(如为患者温水擦浴、清洗手脚)及各种基础护理,不仅可给予和安慰,还可增进护患感情。③临床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操作水平不仅可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可赢得病人的信任及尊重。同时,有计划地合理安排治疗护理,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同时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

改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①增加单间病房,以减少大病房各种治疗抢救的相互干扰。②简化病房的设施,抢救及监护仪尽量放在不显眼的地方,保持病室清洁舒适,温湿度适宜。夜间如非必须则降低病房的照明度,加设壁灯、地灯,医护人员的谈话、走路、技术操作等均要轻盈,监护仪、呼吸机等仪器的报警声音量等关至最小,尽量减少噪音的产生。

结 论

ICU内患者烦躁激动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监护室护士相比其他临床科室的护士更应具有爱心、细心、耐心及广博的医学、心理学知识,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患者烦躁激动,从而全面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 ICU病人镇痛镇静治疗指南.2006版.

2 俞森杨.危重病监护治疗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662-666.

3 魏继承.手术世及ICU环境的噪音污染.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6,17(5):311-312.

篇8

[关键词] 情景模拟;抢救配合;培训

[中图分类号] R4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36-86-02

Application of Scene Simulation Exercises in ICU Nurses Cooperation Training

TANG Wenjuan LIN Xiai ZHENG Xiaoyan

Nanpu ICU Department, The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in Zhejiang Province,Wenzhou 32502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scene simulation exercises in ICU nurses cooperation training. Methods The nurses recalled of the course room in January-June 2010 and July-December 2010 were used respectively to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exercises and scene simulation exercises training, compared with the situ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the grade a simulation exercises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participate in training the nursing staff in the situation evaluation. Results The exercises after training ,the theory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results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training were better than the before(P<0.05).Questionnaire survey found that the nurses think highly of the exercise. Conclusion Scene simulation exercises enhanced the nurse clinical operational skills, improve the deal with emergency skills and team cooperation ability, with the help of the rescue to cultivate the nurse the judgment, ways of thinking, enhanced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clinical nurse emergency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ed the nurse clinical work proficiency, effectively relieved work pressure.

[Key words] Scene simulation;Cooperation;Training

ICU(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危重病人集中的场所,以急危重、病情变化快为特点,经常会发生心肺复苏救治。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采用人工方法建立和恢复循环、呼吸功能,积极保护大脑,最终使大脑功能完全恢复的一系列急救措施,是护理人员配合抢救治疗中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1],熟练合理的医护、护护配合更是CPR成功的直接因素,通过采用情景模拟的形式真实演练抢救配合过程,提高护士的应变能力、综合抢救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2-3]。我科的护士队伍整体比较年轻,为了提升抢救复苏成功率,从2010年7月始开展了ICU护士抢救配合的情景模拟演练。本文通过回顾性对比分析,情景模拟演练法在ICU护士抢救配合培训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我院南浦院区ICU科的护士,均为女性,共24名:护士长1名,护士23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15名,护士7名;本科学历17名,专科学历7名。2010年7月~2010年12月期间,每个季度都组织1次ICU护士抢救配合应急演练,每次参加演练的护士18~20名,每个护士至少参加一次培训和演练。以日常工作小组3人为单位,顺序由各小组抽签决定,用物自己准备。

2 方法

2.1 抢救病案的编写

根据ICU科常见疾病的急救流程,结合临床病例,本着把过去的事件“重现”的原则,选择一些病案如呼衰的气管插管、重症病人多脏器衰竭的接诊处理、心脏手术术后患者的吸痰和翻身拍背等出现意外的抢救等事件,护士根据病案进行抢救复苏相互配合操作的演练。

2.2 操作示范

根据编写的病案,科内选择3名护士根据角色定位配合法进行多次排练后给予集体演示,要求整个演示符合临床护理操作规范,整个演练小组要有团队协作、符合应急流程要求。内容包括:急诊抢救基本技能训练,如心肺复苏、呼吸机、电除颤的应用以及急救用物“盲取”的训练;病例急救模拟训练,如针对性地模拟心跳呼吸停止、呼吸衰竭等疾病的急救训练;非技术能力训练,如急救小组各成员之间的配合、应急能力的训练。

2.3 抢救配合角色定位

由于ICU病人危重,病情复杂,护士值班人员比较多,本科室对于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要求急救队伍至少含1名医生,3 名护士,护士分为A、B、C 3个角色:如A 护士负责气道,包括判断、启动EMS(急救医疗服务系统)、清理呼吸道、球囊面罩通气,协作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准备呼吸机,调节参数等;A和C护士完成一些相关的操作配合;B 护士负责循环,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可以和医生轮换)、准备除颤仪等抢救物品,必要时根据医嘱进行电除颤;C 护士负责建立至少2 条有效的静脉通道,按医嘱给药、采血,与A护士双人核对抢救过程给药,简要记录抢救时的生命体征、医嘱、危急值登记报告、通知相关科室会诊检查等。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2.4 模拟场所设定

为了让情景模拟培训更能贴近临床工作环境,地点设在平时工作暂无患者的的房间,同时模拟抢救时抢救药品及器材的取用也更贴近真实临床工作。

2.5 情景演练

将护理人员根据职称和ICU工作年限合理分组(至少有一名护师),按照预先制订的教案,护士定位配合抢救展开练习。护士长根据编制的病程进展进行病情描述,不断给出患者信息,指导演练的进程,在模拟抢救过程中,可适当安排突况,锻炼护士的应急能力与判断能力。急救小组成员轮流承担抢救过程中各项职责,从不同角度体会抢救全过程,提高团队精神。

2.6 评价方法

2.6.1 问卷调查 培训后向参加的护士发放自制问卷调查表,以了解护士对常规培训和情景模拟培训模式的主观反应。发放23份,回收23份,回收率100%.

2.6.2 技能考核 模拟急症病案应急处理过程中包含紧急吸氧、电除颤、呼吸机的使用、吸痰和简易呼吸囊使用等急救操作技能以及临床实际综合能力(包含内容:病情判断、应急时用物“盲取”、急救决策、抢救配合、护理记录等)。

2.6.3 理论测试 理论试题根据准确性及完整性打分,总分100分。将科内护理人员的理论与操作考核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再将所有参加演练人员演练前后的成绩进行对比和评估。

2.7 统计学处理方法

问卷结果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对培训后向参加的护士发放自制问卷调查表

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95.7%的护理人员认同喜欢该培训模式,绝大多数护理人员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临床实际综合急救能力、培养团队能力和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方式。

3.2 培训前后护理人员考核成绩比较

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培训后的理论、操作和临床实际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培训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4.1 情景模拟法有利于ICU护士多种技能的整体提高

情景模拟是指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和管理系统,被训练者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从而锻炼或考察其某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水平[4-5]。情景模拟应用于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护士通过对病情判断,独立思考不同的救护措施,领悟分工配合对抢救成功的重要性,使护士明确了知识的薄弱点和努力方向,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综合能力。表1中结果显示本室人员培训后理论、操作考核及临床实际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培训前(P<0.05)。表2 结果显示95.7%的护士喜欢模拟演练方式,加强了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的联系,提高临床实际综合急救能力, 91.3%的护士认为可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团队抢救配合的能力,利于培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方式。

4.2 情景模拟法实现意识培养和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

情景模拟弥补了遇到问题再指导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营造了紧张的氛围,突出了“急、快、紧”的特点[7-8],使医护人员身临其境,既体现了单项操作,又突出了人员的定位配合。ICU护士在情景模拟中通过角色扮演将所学到的经验和技巧迁移到类似的情景中去,使急救配合达到常规化、程序化,提高了团队意识。表1结果显示87.0%的护士认为情景模拟法有利于提高各项处理程序合理安排的能力和培养急救意识。有资料显示如何独立面对工作中紧急情况已成为护士的主要的工作压力[9],轻微的工作压力有利于调动应急反应,但是长期过度的压力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工作质量。通过情景模拟训练可为今后类似的情景处理积累经验,较好地降低了工作中的紧张感。

4.3 情景模拟法加强培养评判性思维方式,提高救治水平和护士自我提高的要求

ICU环境中应急状况多,护士如不能做到思维敏捷、沉着冷静,将直接影响救治水平。评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CT)是个体在复杂情景中,能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经验及知识,对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当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时候,能正确进行取舍[10]。因此,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护士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创新和开拓,通过自觉学习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我科采用情景模拟演练是根据ICU科常见疾病的急救流程,本着把过去事件“重现”的原则,护士对其病例进行相关的演练时,必须对原病例进行评估,精心安排护理对策,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护士进行抢救复苏相互配合操作。运用评判性思维,克服思维惯性,多思考,总结抢救过程中的得失,主动决策,能高效科学地处理问题,不但利于护理工作,也有利于护士的个人成长。表2显示91.3%的护士赞同情景模拟抢救演练加强了护士培养评判性思维方式 。病案分析讨论学习能使护士积极主动地反复学习,是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总之,ICU护士经常面临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护,要求过硬的护理技术及丰富的急救经验,通过情景模拟法的培训可以在短期内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值得在临床教学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护理学基础[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296.

[2] 丛小玲,杨艺. 综合情景模拟训练在手术室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7,21(12): 3370-3371.

[3] 陈小娟,江桂素,郑秀先.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6):56.

[4] 韩佳南,王蕊,张帝. 急诊科情景模拟带教的做法与体会[J]. 护理管理杂志,2006,6(6):31.

[5] 丁小萍,朱大乔,夏彩莲,等. 角色扮演法在护理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 护理杂志,2007,24(6):86-87.

[6] 陈莉莉.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10,8(11A):2898-2899.

[7] 毛秀彩. 急诊急救中的风险管理及成效[J]. 全科护理,2010,8(8B):2122.

[8] 张连荣.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规范[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1.

篇9

  护士进修个人心得1

  非常感谢医院能给我到外面学习的机会,让我更加了解自己、充实自己、证明自己、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它让我更加踌躇满志去面对我的人生,面对我的未来,让我学到了知识,得到了友谊。感激、医院、护士长、|同事对我的支持。进修期间,我本着虚心请教,认真学习,勤奋工作的态度,受到了科室同志的一致好评。通过专项进修,我的护理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都得到了提高。现将进修情况以上是我学习的内容。

  一、认真学习、仔细笔记,不断提高理论知识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大坪医院是一所三甲医院,设备先进,教学师资力量雄厚。ICU拥有41张床位,70余名护士,制度严格,并接受来自各级医院护士的进修。ICU极为重视进修工作,专门安排了院方及ICU资深护师进行讲课,主要讲授了临床基础护理理论及操作、常见管道护理知识、临床更新知识、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等,讲课采用多媒体幻灯片、临床示教、学术交流研

  讨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期间,本人能认真参加学习,积极参加院内举办的讲座,虚心向老师请教,认真揣摩、仔细笔记。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医院的院内讲座,并自购相关书籍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二、勤奋工作、反复练习,不断提高临床护理技能

  大坪医院ICU重点采用临床实践的进修方式,由带教老师现场教学。进修护士同本院护士交叉优化组合,分为两班倒上班,共同进行临床护理。在护理中,体验大医院ICU的标准护理模式,加强交流,提高护理技能。通过学习,我见到她们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已逐渐吸取了其中的精华。期间,我能克服困难,踏实工作;针对难点问题,向有经验的老师多请教;针对关键性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各种微泵等,利用业余时间反复练习操作。通过高强度的标准化练习和操作交流,使如亲切称谓使病人很舒心、加强医护人员手消毒可减少交叉感染机会、我的护理技能有了较快的提高。还有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中心静脉压监测、膀胱压监测、尿比重监测、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接声门下吸引护理、picc、膀胱造瘘、胃造瘘的护理降温冰毯护理等都有进一步了解。

  三、加强交流、开阔视野,使护理理念及时更新

  在进修的业余时间,我同一起进修的其他县医院的护士广泛进行学术交流,交流护理心得、探讨工作中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共同取长补短,以利于返回岗位工作后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如亲切称谓使病人很舒心、加强医护人员手消毒很大程度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进修期间,ICU环境幽雅、分区科学(生活区工作区分开)。病房分单间、双人间、三人间。根据病情合理安排病人。每个病房设施齐全:水电安装到位,电源、吸引、吸氧、可调节输液及泵装置全部固定在架上,病床周围就有空隙。这样抢救病人之时就不会因不方便而耽误时间。病人的饭及营养液放置专门的冰箱里、标明床号,则有效的保鲜及区分。制度严谨、管理规范,通过进修和亲身体验,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更新了护理理念,增强了工作的信心和荣誉感;该院ICU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等软件方面,对我们很有指导意义。

  通过专项进修,使我进一步丰富了护理理论知识,提高了临床护理技能,更新了护理理念,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对以后的岗位工作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护士进修个人心得2

  今年,我很荣幸到县人民医院眼科进修。在县医院眼科主任和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使我在思想和业务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增强了对眼科常见、多发病人的诊治能力,特别是感悟了眼病和其他科室疾病的联系,使我受益匪浅。

  在进修期间,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科室的安排、积极参加科室举行的各项活动。在工作中坚持学习,不断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以及工作能力,扩大知识面,虚心向老师及同事们请教,使我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能独立完成一些觉见眼病的诊治,较好地完成了眼科的学习任务。

  特别是眼科科主任··在工作中的严谨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深深影响了我,他不仅知识渊博业务精湛,而且为人和善,对我们进修医生的工作和生活上都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爱戴,对我们提的问题从不厌烦,耐心的为我们讲解并手把手的教我,要求我们认真对待每个病例,绝不敷衍了事。并在进修期间很荣幸听到刘平主任的眼科知识讲座。从他身上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的学问和技术,也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使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护士进修个人心得3

  一、先进的设备及技术水平和优质的服务

  科学有效的器械设置是省妇幼一个较为明显的特色,他们拥有10台多功能呼吸机,10台cpap及40台多功能保温箱,危重患儿的床头上都有固定监护设备,中央吸引器,中心供氧设备及壁挂式中心监护设备,并连接于护士站的中心监护系统。他们特别注意早产儿的护理,每天用消毒液擦拭保温箱,对于体重不足1500克的早产儿很注意皮肤的护理,比如不使用胶布贴皮肤,合理使用静脉,必要时予picc,所有床上用品经消毒、灭菌,取舒适的有利于患儿的生长。每个危重患儿取鼻吸气位及头肩高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抢救危重患儿及时有效

  1、中心监护系统起到决定性作用, 监护设备报警声响。

  2、护理人员做到细心,爱心,责任心。

  3、医生气管插管速度快。

  4、抢救设备齐全,固定。

  三、严谨的工作作风

  1、医院提倡母乳喂养,接收母乳必须要有医院凭证,才可给患儿食用。

篇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高度要求医疗健康水平,医疗服务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保证人们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无论是群众还是政府,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都十分重视;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基础护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保障生命安全及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等,均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优化基础护理流程,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是当今医务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我国各大医院开始进行基础护理流程优化工作,将患者的院感发生率有效降低,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ICU病房中的住院患者大多数为危重急症、各种大手术后的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危重、变化快,并且还不能自理生活,必须卧床休养,有些患者甚至需要依靠医疗设备维持生命。本文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ICU中收治的50例患者,临床护理中,给予患者经过优化的基础护理,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ICU住院患者50例,临床护理中,给予患者未优化的基础护理;除了护理方法外,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将两组患者用于临床比较。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院感发生率、家属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

1.2 方法[2]

1.2.1 修订及完善基础护理流程

在临床护理中,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使ICU病房的湿度与温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前者控制在50%与60%之间,后者控制在24℃与26℃之间,保证患者的居住环境舒适。②针对医院ICU病房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编排值班护士,一般来说,ICU基础护理中,参与人员应该要包括高年资护士、低年资护士、护士、工勤人员,各1名,只要包括上述多位护理人员,才能够保证基础护理工作有效安全进行下去。③临床护理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给予患者适当的基础护理,首先为洗头与擦身,然后进行饮食与口腔护理,最后给予患者会阴护理,通过给予患者上述一系列护理,使患者的生存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1.2.2 加强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

这个步骤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护理人员一旦入科后,就要采取手把手、一对一的方式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②在给予护理人员培训期间,新入科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带教护理人员必须从旁观看,避免不恰当操作,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③各科带头人每周均对新入科护理人员进行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常见病基础护理及注意事项、急救护理及注意事项,同时,还可以向新入科护理人员讲授护理经验[4],使新入科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能够得到有效增强。④要求新入科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工作总结,至少要保证每周一小结,每月进行一大结,并且,要求在工作总结中强调操作错误事项;带教人员针对护理人员的突出成绩给予表扬,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操作失误,要给予他们相应的纠正,避免再次发生类似错误。

1.2.3 强化护理意识

①给予患者适当的目光接触与触摸,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及安全感。与患者家属多加交流,增强患者家属的信任感。②护理人员要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及人格尊严,使患者感觉亲切,缓解他们的恐惧心理。③保证病房布置舒适安静,及适当的通风采暖,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人性化的环境。④在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要时刻以患者为中心,采用现代护理观念指导护理服务,保证护理质量[5]。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表1 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

表2 对比两组的院感发生率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从表1、2、3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院感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