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会计信息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9 04:56:12

大学生会计信息化论文

大学生会计信息化论文篇1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会计信息化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已经确立,其对传统会计理论及企业信息化的影响也越发明显。会计信息化理论的深入研究,在会计信息化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反映出的研究导向,是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风向标”,对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水平和质量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我国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的简要回顾

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我国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的历史演变可划分为三大阶段,见表1。

第一阶段的主要研究热点,从研究内容上聚类,基本上可归集为传统手工会计业务如何进行电子化数据处理问题上。第二阶段的研究热点,大体可归集为会计信息系统如何与所在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融合问题上。第三阶段的研究的热点,涉及网络财务报告和XBRL语言的相关研究较多,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计算机网络特性。值得注意的是,从1979年至今,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一直是我国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已成为我国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传统命题。三个阶段研究热点的演变,反映出较为明显的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由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向外部渗透的趋势。

根据有关文献披露的历史过程,笔者认为第一阶段主要研究热点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第二及第三阶段的研究热点,除了受政府相关部门的持续推动影响外,信息化产品市场及国际信息化环境对研究热点的影响似乎已成为主要驱动力。

二、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的学术影响

某一特定学科的基础理论的“唯我”特色及其理论深度,是决定该学科在相关理论界的学术影响及被认可程度的关键因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是我国两大部级科研基金,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相关学科的最高研究水平。这两大项目非常注重选题的理论研究深度和创新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申报项目的理论价值和意义是能否获得立项的“瓶颈性”指标。

根据学科的隶属关系,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项目可以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申请立项。笔者以上述两大部级科研基金为主要参照,简要分析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的学术影响。

(一)会计信息化相关项目获国家自然基金立项简况

能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获得立项,应该熟谙其一贯提倡的“顶天立地”理念。所谓“顶天”,即是把握科学发展的国际前沿、规范研究方法,推进成果的国际化;所谓“立地”即是要尽可能从中国管理实践中提炼出可能产生理论创新的科学问题,通过研究完成理论升华,并尽可能地运用这些理论创新指导解决中国的实际管理问题。按照这种理念,被批准立项的项目应在理论价值和意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准。

笔者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批准立项的管理信息系统类项目和会计信息系统类项目进行了统计,为便于对比分析,将会计信息系统类项目和管理信息系统类项目分开统计,统计数据中的这两类项目无相互隶属关系。统计的时间跨度自1991年至2009年(19个计划年度),统计范围包括面上项目、地区项目、青年项目、应急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六类项目,统计结果见表2。

另外,笔者还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科学部网站披露的历年批准立项项目资料进行了检索,没有发现属于与会计信息系统交叉研究的立项项目。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涉及管理信息系统的立项项目相对集中,在19年时间里,每年均获得批准立项,累计下来共计约500项,占管理科学部全部立项项目总项的8.79%;尤其是在2000年,获批项目达38项,占比为17.5%。

2.涉及会计信息系统的立项项目相对较少,与管理信息系统学科相比,差距较大,19年时间里,只获得批准立项10项,占比约为2‰,平均每年不足1项,共计14个年度出现空缺,2009年立项最多,也仅为4项,其中有3项隶属于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内控研究范围。详见表3。

(二)会计信息化相关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简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没有单独的管理学项目类别,涉及管理信息系统及会计信息系统的项目主要分布在经济理论、应用经济及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项目类别中,因此笔者对这三类项目中属于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的立项项目进行了统计,同样,为便于对比分析,将会计信息系统类项目和管理信息系统类项目分开统计,统计数据中的这两类项目无相互隶属关系。统计的时间跨度从1993年到2009年,共17个计划年度。统计范围包括重大项目及委托研究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自筹经费项目。

1993年至2009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类立项项目471项,其中属于信息化的项目共207项,占比达44%,属于与会计信息系统交叉研究的项目空缺。

1993年至2009年,经济理论类项目获得批准立项1 323项,其中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共7项,占总经济理论项目获得批准立项总数的0.53%,属于会计信息系统的项目空缺。

1993年至2009年,应用经济类项目获得批准立项2 388项,其中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共60项,占应用经济类项目获得批准立项总数的2.51%;属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共5项,同口径占比为0.21%。详见表4与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到,5个项目中有4项涉及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内控内容,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倾向趋同。

(三)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的学术影响相对较弱

从上述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中,管理信息系统类项目获批比例相对较高,会计信息系统类项目获批比例相对较低,而且与管理信息系统类项目相比,差距较大,管理信息系统类项目已达到“百分比级”,而会计信息系统类项目只达到“千分比级”(由于未能检索到涉及会计信息系统的申报项目数量,尚无法对是否存在因申报项目少导致获批项目少的情况作出判断)。

获批项目中属于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内控问题研究的课题数量较多,说明上述两大部级科研基金管理方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内控”这一研究热点的认同程度较高,总体上看,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在重大部级科研项目立项方面反映出来的学术影响力相对较弱。

三、启示与思考

(一)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领域和内容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发展

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是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领域和内容的焦点。笔者检索了针对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领域和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论文类文献,发现为数较少,除会计信息化有关会议综述类文章外,只检索到如下几篇:《会计信息系统国际研究回眸与思考》(张瑞君、孙,2007)、《我国财务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庄明来,2009)、《我国会计电算化研究的历史分期及学术倾向》(庄明来,2002)。广泛深入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也许有助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地”理念的实现,促进会计信息化理论的升华。

(二)继续强化深入开展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研究的学术倾向

上述统计数据反映出一个现象,即非单一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类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这两大部级科研基金较高程度的认同,而偏重于会计信息系统的项目却未能获得相应的认可度。这自然会使人们产生疑问,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之一的会计信息系统,为什么其相关研究问题未能获得相应的认可程度呢?上述现象是否反映了这种情况,即会计信息系统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相关理论业已十分成熟,不需要再做深入研究,从而形成了会计信息系统项目获批项目较少的局面?很显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会计信息系统理论业已成熟,这种说法可能难以获得广泛的认同。

事实上,三十年以来,我国众多专家和学者非常重视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基础理论和环境理论研究方面仍然明显不足。基础理论和环境理论有欠缺,就难以有力地支撑会计信息化应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进而从整体上弱化会计信息化研究的理论性。这可能是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项目未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较高认可度的重要原因。

面对这种情况,有必要继续强化深入开展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研究的学术倾向,坚持以提升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价值和扩大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学术影响为目标,鼓励和支持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和环境理论研究。

(三)应充分关注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和审计阶段研究成果对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的影响

从上述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获批项目中属于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内控问题研究的课题数量最多。这一方面反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对这类研究项目理论研究深度的认同,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内控理论和方法的较强需求。随着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对这类项目的认可和批准立项,可能会引致其他各级纵向和横向科研基金支持和赞助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内控研究活动,我们期待着该类研究的丰硕成果能够早日面世。

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和审计与会计信息化实务有着内生的、无法割裂的必然联系,早在1998年,邱寒就深入探讨了会计软件如何适应现代审计的要求。从理论层面分析,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和审计理论与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的关系也应是内生关系,二者会相互影响和渗透。因此,应充分关注会计信息系统内控和审计阶段研究成果的进展情况,深入分析其对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和环境理论的深刻影响,可以考虑以会计信息化审计与内控理论对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需求为研究起点,“驱动”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和环境理论的深入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2010项目指南[M].

[2]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辉煌历程―中国会计信息化30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44.

大学生会计信息化论文篇2

 

一、会计文化概述

 

在讨论会计理论体系完善之前,我们首先要想明白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会计文化。会计的含义也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生活实践中与会计有关的意识方面的形态以及相应的措施;另一解释为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文化财富。会计文化是一种多方面的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领域与会计领域的共同之处。

 

会计文化与会计信息化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着。所以我们要通过优秀的会计文化为会计的信息化做好铺垫,保证财务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快速实现会计的信息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接下来的谈的理念引导改善会计理论、中国的财务会计理论系统已经相当成熟。我所表达的是一个会计理论体系,它包括金融学、会计学以及比较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理论、信息学、战略规划学、经济学,还有风险评估等等,它还包括法律、制度、职业道德规范等。会计理论体系的完善离不开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管理的完善。由此可见它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管理学。

 

二、实现会计的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对于经济管理相当的有帮助,他是时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作为现代信息化构建的重要部分,不仅仅是将财务数据使用计算机进行一般化的处理,不只是为了解决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我们不能将信息化简单的等同于电算化。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管理方面也应有所改变,不能停滞不前,所以会计的信息化应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

 

(一)加强公司人员的素质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当下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应该认识到这一发展趋势。在会计的信息化方面应提高自我的认知,把当代信息技术运用到会计工作中。这不仅是企业的需要,也是生存之所需。所以会计信息化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提升认知度,设立专门的会计信息化机构。

 

(二)做好岗位职责的的分工,建立考核机制。任何一个岗位都需要做好岗位的分工,各司其职又互帮互助,团结协作。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岗位职责的分工,更需要责任制的强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事有人做,也可由根据的去追究个人责任,对每位员工进行职责的考核,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不断把会计的信息化推向系统规范化。

 

(三)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的信息化也紧跟时代的发展,对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作为财务方面的重要体现,会计的信息化发展离不开经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同时会计的信息化发展又推动着经济的进步,两者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所以要加快经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将企业的资金方面、销售和生产线链接在一起,实现一体化进程,从而将会计的信息化推向一个发展的新高度。

 

(四)对会计信息化人才进行专业的培养。随着会计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会计行业的人才需求也在加大,这就要求企业在对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教育上的深化改革,加大投资和发展上的力度,使员工对会计信息化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要根据会计行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不断关注我国会计行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动态。企业也要结合的发展特点和自身资源进行整合,而加强专业化的培训,为会计的信息化进程培养出一批复合型人才。

 

三、会计管理的改善

 

根据我国国情,中国要赶超西方国家,中国企业想要融入到国际经济这个大集体中,先进的、科学的会计管理方法是不可或缺的。尤其进入21世纪的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经济发展也不断加快,从而中国需要更多优质的会计管理师。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对会计管理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为管理会计营造良好的环境。比如成立相关的会计师协会,仅靠书本上的理论完全是不够,在学校我们可以组建一个讨论组,由本院系的主任带头会更加的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专业体系的完善。组建会计课题小组、请专家或者学者对管理会计比较系统的完善。为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提供很好的理论素材。简单的事情反复做就会得到不断地完善。

 

(三)实践中完善会计体系。要实践新的会计理念,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要有着新鲜思维,我们思维活跃、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珍惜每次实习所累积的经验,结合自身的理论对发现新的问题进行研究,完善会计管理理论体系。

 

(四)促进会计文化的发展。新的理念当然会有新的文化产物,当然也具有他的特色,更好的推动会计文化发展。如果我们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人性化的制度下工作,我们怎么会不发挥自己的能力、怎么会不全力以赴呢?

 

四、总结

 

更新是事物发展的产物,有那么一句古话:实践出真知,自有不断地提升自我。不断改善会计文化和会计管理的体系,自有融入新的血液、新的理念我们才不会被淘汰,毕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会计理论体系是企业会计建设的重要部分,实现了会计的信息化和会计管理的完善,会计理论体系将会不断完善,伴随企业工作人员对会计行业的新认识,企业会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国家的不断发展与国际的接轨,会计理论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中国的会计文化会创新辉煌。

大学生会计信息化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 体验教学理论; 信息化教学; 教学活动设计

为了培养师范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信息化教学能力,西北师范大学从2009年开始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进行全新的改革,将其分解为“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两门必修课程。教学资源从单一的文本教材充实为以文本教材、光盘教材和网络课程为资源的立体化教材;教学内容从单一的总结性理论阐述扩充为具有丰富案例支撑的技能体系与方法体系;教学方法从单一的传统讲授转变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从传统的普通教室改变为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评价从单一的终结性期末笔试改进为客观题和主观题结合、过程性作品和终结性考评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经过两年的实践,从各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教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师范生没有教学经历,学生很难与教师达成共同经验,难以真正领会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方法及其应用。

对于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而言,“信息化教学”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还应具有信息化教学示范性的特点。那么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如何突显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价值?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更易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如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充分利用开发的立体化教材资源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基于两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体验教学理论在“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体验教学理论的内涵

体验教学是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欢乐和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体验教学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其他学者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体验教学注重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

在教学中,体验是一个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某一活动或情境的过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的过程,是学生心灵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种张力。在体验中,学生主要通过感知、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认知,产生新的认知并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再使感悟上升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体验既是一种活动的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

二、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体验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经验和情感,是个体不可替代的意义建构的学习活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即学生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并学会运用,涉及演播教学、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等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模式。将体验教学理论的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可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体验感觉阶段、体验知觉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和体验应用阶段。学生通过这四个阶段的活动,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逐步达到明晰。

(一)体验感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角色中感知方法

体验感觉阶段是学生亲身经历情境或活动,亲身感受扮演角色的过程。学习信息化教学方法时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转变自身角色,从学科教师的角度阅读立体化教材资源中提供的案例与教学视频录像,比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异同,思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特点。这样的活动设计,学生不仅整体感知了信息化教学方法,而且在角色扮演中突显了主体地位。

比如演播教学法的教学资源中提供了语文学科案例“看云识天气”、历史学科案例“青铜器和甲骨文”、生物学科案例“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等不同学科的文字教案、电子教案及教学视频录像。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案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选择语文案例“看云识天气”,然后进行角色扮演,以语文任课教师的身份阅读“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观摩课堂视频录像并思考“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媒体的呈现形式及媒体作用”等问题,并将自己的见解与小组其他语文“教师”分享,初步整体感知演播教学法。

这一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是感知角色,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学科教师、转变身份——任课教师,带着“这节课我来教学”的任务和思考去观摩视频录像,否则学生会以学习者的角度去观看案例。由于知识内容在中学已经学过,学生根本不会有兴趣来观看整堂课,教学目标很难达成,即便案例设计得再有典型代表性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二)体验知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方法中感悟方法

体验知觉阶段是对感觉阶段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记忆、操作)和解释(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教学理念的认知过程。这个阶段是体验教学理论应用于“信息化教学”的核心阶段,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来感悟信息化教学方法,即学习哪种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师就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活动设计教师不仅示范了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而且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理念的特色。

学习演播教学法时,教师可以运用演播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学“演播教学的功能和应用方式”时,常见的演播教学方式有演播—讲解、演播—讨论、演播—操作及演播—设疑等,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演播方式讲解相应的“演播方式教学内容”。学习“演播—讲解”的方式时,教师用“演播—讲解”的方式讲解内容让学生体会;学习“演播—讨论”方式时,教师可以结合播放的案例,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让学生体验;学习演播教学的功能时,用“演播—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视频案例中的不同功能,学生既可以体会演播教学的不同功能,又可以体验到“演播—设疑”方式的具体应用。

学习协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协作学习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例如设计辩论活动“协作学习的利与弊”,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学习的内涵,又体会了辩论这种协作学习的基本形式;设计分组讨论“协作小组的基本结构”的活动,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小组的不同结构,又体会了如何开展小组讨论以及如何在协作活动中进行问题分解。

学习探究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webquest活动,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来体会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webquest一般都由引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结论六个模块组成。引言模块可以设计成真实的问题情境,比如中学教师请求帮助的电子邮件,请求大家帮助设计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方案。任务模块可以设计为分析型任务和设计型任务的综合,具体任务是为了及时给中学教师回信,引导学生分析“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有哪些主要模式,各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如何设计这些不同的探究学习模式”等问题,然后分组选题并选择某一探究模式完成教学设计方案。资源主要是课程提供的立体化教材资源及因特网络资源。过程设计为小组分工、收集资料、汇总资料、完成作品等活动。评价可以从资料的收集、内容的分析、方案的设计及团队的协作等方面进行组内和组间的过程性评价。结论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webquest活动设计的点睛之笔,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出活动设计的方法是webquest。另外,webquest活动的任务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比如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广告英语的特点、中西文化差异探讨、圣诞节在中国、为什么“新概念”在英语教学中长盛不衰等,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等。

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回顾复习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活动来开展教学,学生既可以梳理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又可以体会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方法。

这一阶段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方法的感知中悟出方法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文本教材对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内涵、特征、功能、基本环节等相关内容都作了概述性的介绍,呈现形式多是文字性的描述,教学时如果教师采用ppt辅助讲解的方式,学生很难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真谛,在设计实践活动时也难以灵活运用。

(三)体验内化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评说中内化方法

体验内化阶段是将知觉阶段认知的结果(概念、观念)与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内在的联系(同化、顺应),内化为行为准则的建构过程。这个阶段从三个方面完成信息化教学方法理念的内化。首先,学生通过研读教学设计方案、分析设计环节来内化;其次,学生通过阅读教师的说课稿、理解设计意图来内化;最后,学生通过再次观摩案例视频录像、依据评价量规评说教师对具体方法的运用情况来内化。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分析、评价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的评价观。

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演播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研读课程资源中提供的“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方案,分析教学环节的设计、演播教学的应用时机、媒体的应用形式、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等,进一步理解演播教学方法;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方案的设计者——任课教师的说课稿,分析具体知识点运用演播教学的设计意图,更进一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摩这节课的视频录像,观察任课教师运用演播教学的组织过程,之后借助课程资源中提供的演播教学评价量规,分小组评说这节课,深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

(四)体验应用阶段的活动设计——在作品中应用方法

体验应用阶段是对已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进行检索、提取和使用,并对内化的行为准则通过外在行为进行呈现的过程。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所学学科选择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参阅案例设计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包件,并在小组或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说课。这一过程既有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呈现,又有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体现;既有学科知识的显现,又有教学组织能力的表现,这是对信息化教学法知识、信息化学科知识及学科教学法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融合,是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高要求。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而且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通过选题、设计、说课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体会到方法的应用要领,体味到方法的应用优势,也会提高学生主动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三、设计“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

教学有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核心必修课,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理解信息化教学方法及其应用,主要教学内容是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介绍,那么课堂教学方法应该且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对于职前师范生不仅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说服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

(二)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无定法

教无定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尽管有它的优势,但未必对每位任课教师都适宜,也未必每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知识内容都适宜让学生体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

(三)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贵在得法

贵在得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任何一种信息化教学方法都有优势与不足,任课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这样可以弥补某种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例如可以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活动中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活动,只要教学设计的选题得当、活动得法、组织得体,也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现代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的主动建构。

大学生会计信息化论文篇4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教学体;改革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258-02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使用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进行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不仅已经成为现实,而且是所有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不断变革,以会计信息系统作为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持续探索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紧密结合的实验类课程,适应会计专业实验教学的发展需要。北方工业大学作为以工为主、文理兼融的综合性大学,非常重视实验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在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领域已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建设。

一、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是会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现实紧密结合的企业财务管理类人才。由于会计类软件的普及和发展,企事业单位普遍都采用了软件进行记账、核算和报告管理。会计软件操作和使用已成为会计实践教学培养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一般会计类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从社会各类单位对会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技能要求角度,主要分为三类需求:第一类是对会计软件操作技能的需求,例如会计记账与核算、报表编制与输出、账套审计与查询等,这是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最基本的技能需要;第二类是对会计软件管控技能的需求,例如全面预算管理、集团财务管控、资金集中管理等,这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管理技能的需要;第三类是对会计软件设计与研发的需求,例如财务软件设计与研发、Excel财务开发技术、XBRL网络财务报告等技能需求,此类需求对计算机技术要求较高,是对高级会计信息化技能的需要。针对会计专业本科生的不同培养需要,北方工业大学采用“分流培养、分类成才”的综合培养模式,从大三开始设置会计信息化培养方向,组织专业教师形成会计信息化课程群,不断探索和建设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

二、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定位、设计与建设

1.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定位。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作为实践类课程,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位于服务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主干课程,促进学生将理论课的知识巩固和应用到会计信息化实验中。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创新,一方面要解决会计信息实验课程不够完善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实际动手、实际操作,促进学生不断体验和感悟的知识建构过程。因此,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应根据会计专业理论课的开设情况进行定位,而不是过分强调计算机技术的讲授,否则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当然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的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些需要在大学通识课程和前设课程中予以解决,给学生打下较好的计算机基础。

2.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以会计信息系统核心课程为基础,构建覆盖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信息化、审计信息化的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模块,按照操作类、管控类、设计类设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从而形成全方位、多模块的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支撑平台,增加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比重,使学生从事实验课程的学时达到了总课时的30%以上。会计信息化实验课课程体系按照“分流培养、分类成才”教学理念,以“会计信息系统”为核心课程,按照操作类、管控类、设计类设计开发具有操作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的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除会计信息系统作为核心基础课以外,建立操作类课程群、管控类课程群和设计类课程群。操作类课程群包括ERP财务会计实验、企业合并报表实验、审计软件综合实训等;管控类课程群包括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实训、预算会计软件综合实训、全面预算信息化实训、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实训等;设计类课程群包括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财务软件设计理论与方法、Excel财务软件开发技术和XBRL财务报告语言等。

3.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需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和接受情况,分批逐步建设,而不能一蹴而就,并要根据实际教学效果不断进行探索和调整。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应坚持“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建设实验教材、实验案例和实验软件。系统性是指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由企业会计理论知识体系、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综合性是要突破会计知识体系的界限,将企业管理、会计、财务等知识进行整合设计。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1)进行创新型课程的探索,从教学角度以体验式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会计与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2)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加深和巩固会计理论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整理和收集最新的案例、经验和知识,形成以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视频、实验指导多媒体软件、其他实验资料等为一体的实验教材建设;(4)通过体验式教学搭建仿真教学平台,通过仿真企业环境、财务管控流程、会计核算流程、软件开发流程,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拓展与创新

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需要通过教学管理与控制,将教学与竞赛相结合,拓展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的第二课堂,创新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管理和控制。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步骤主要包括实验资料的前期准备、教学软件的调试和准备、实验分组与管理、实验报告与反馈等四个步骤。(1)实验资料的前期准备。实验资料是指以实验教材为基础,由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视频、实验指导多媒体软件、实验案例等相关资料组成。实验资料的准备充分与否,对于学生是否能按照教学目标开展实验至关重要。实验指导书中应尽量减少操作步骤的描述,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教师的引导,自主思考实验步骤、方法和路径,不要简单地按照既定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2)教学软件调试与准备。在实验教学之前,实验教师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教学软件调试与准备,并最好在教师自己的电脑上也装一套教学软件。对于在教学过程中碰到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备份后还原到自己的电脑上进行调试和检查。(3)实验分组与管理。实验教学最好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后首先在自己的小组内讨论解决,然后再与实验教师进行讨论。对于简单、重复的问题可较快解决,较难和复杂的问题与实验教师讨论解决,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效率。为了避免出现“搭便车”或者拷贝其他学生实验结果的问题,不同的实验要通过小组内轮换角色完成,同时可以通过账套号控制、账套主管控制以及关键界面截图控制等方法进行管理。(4)实验报告与反馈。实验报告是考评学生实验过程和成果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两部分。实验数据是学生在实验软件中的数据备份。实验报告由实验目的、内容、步骤、结果和总结等构成。对于实验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实验教师应及时逐一跟学生进行反馈和沟通,不仅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实验的错误,而且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发现实验设计中的问题。

2.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创新和尝试。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可能的原因,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是什么。对于学生提出的新想法和新思路,要和学生一起设计和实践,并可以作为实验思路的补充。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策划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执行。充分体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干中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

3.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与竞赛相结合。通过组织并参加不同层次的会计信息化大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2014年由中央财经大学举办首届北京市大学生ERP管理会计应用大赛,北方工业大学会计专业大三学生组成参赛小组,取得总分第四名和三等奖的好成绩。将教学与竞赛相结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将竞赛作为会计信息化实验的第二课堂。在模拟中培养学生会计专业素质,在竞争中锻炼学生分析同行对手、应对市场变换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会计理论和会计信息化知识应用于经济管理实践中,真实地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四、小结

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体系在以会计信息系统为核心的基础上,定位于服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会计理论课程,结合会计信息化前沿,规划和设计相关实验课程,并且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切实提升会计专业本科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适应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最终需求。

参考文献:

[1]陈信元,饶艳超.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建设与推广[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6-25.

[2]刘梅玲,朱学义.《电算化会计》上机实验控制点探析[J].会计之友,2010,(1):117-118.

[3]刘梅玲.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调研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3):93-95.

大学生会计信息化论文篇5

为了培养师范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信息化教学能力,西北师范大学从2009年开始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进行全新的改革,将其分解为“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两门必修课程。教学资源从单一的文本教材充实为以文本教材、光盘教材和网络课程为资源的立体化教材;教学内容从单一的总结性理论阐述扩充为具有丰富案例支撑的技能体系与方法体系;教学方法从单一的传统讲授转变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从传统的普通教室改变为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评价从单一的终结性期末笔试改进为客观题和主观题结合、过程性作品和终结性考评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经过两年的实践,从各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教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师范生没有教学经历,学生很难与教师达成共同经验,难以真正领会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方法及其应用。

对于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而言,“信息化教学”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还应具有信息化教学示范性的特点。那么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如何突显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价值?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更易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如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充分利用开发的立体化教材资源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基于两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体验教学理论在“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体验教学理论的内涵

体验教学是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欢乐和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体验教学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其他学者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体验教学注重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

在教学中,体验是一个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某一活动或情境的过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的过程,是学生心灵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种张力。在体验中,学生主要通过感知、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认知,产生新的认知并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再使感悟上升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体验既是一种活动的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

二、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体验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经验和情感,是个体不可替代的意义建构的学习活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即学生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并学会运用,涉及演播教学、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等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模式。将体验教学理论的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可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体验感觉阶段、体验知觉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和体验应用阶段。学生通过这四个阶段的活动,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逐步达到明晰。

(一)体验感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角色中感知方法

体验感觉阶段是学生亲身经历情境或活动,亲身感受扮演角色的过程。学习信息化教学方法时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转变自身角色,从学科教师的角度阅读立体化教材资源中提供的案例与教学视频录像,比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异同,思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特点。这样的活动设计,学生不仅整体感知了信息化教学方法,而且在角色扮演中突显了主体地位。

比如演播教学法的教学资源中提供了语文学科案例“看云识天气”、历史学科案例“青铜器和甲骨文”、生物学科案例“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等不同学科的文字教案、电子教案及教学视频录像。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案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选择语文案例“看云识天气”,然后进行角色扮演,以语文任课教师的身份阅读“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观摩课堂视频录像并思考“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教

学媒体的呈现形式及媒体作用”等问题,并将自己的见解与小组其他语文“教师”分享,初步整体感知演播教学法。

这一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是感知角色,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学科教师、转变身份——任课教师,带着“这节课我来教学”的任务和思考去观摩视频录像,否则学生会以学习者的角度去观看案例。由于知识内容在中学已经学过,学生根本不会有兴趣来观看整堂课,教学目标很难达成,即便案例设计得再有典型代表性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二)体验知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方法中感悟方法

体验知觉阶段是对感觉阶段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记忆、操作)和解释(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教学理念的认知过程。这个阶段是体验教学理论应用于“信息化教学”的核心阶段,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来感悟信息化教学方法,即学习哪种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师就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活动设计教师不仅示范了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而且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理念的特色。

学习演播教学法时,教师可以运用演播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学“演播教学的功能和应用方式”时,常见的演播教学方式有演播—讲解、演播—讨论、演播—操作及演播—设疑等,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演播方式讲解相应的“演播方式教学内容”。学习“演播—讲解”的方式时,教师用“演播—讲解”的方式讲解内容让学生体会;学习“演播—讨论”方式时,教师可以结合播放的案例,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让学生体验;学习演播教学的功能时,用“演播—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视频案例中的不同功能,学生既可以体会演播教学的不同功能,又可以体验到“演播—设疑”方式的具体应用。

学习协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协作学习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例如设计辩论活动“协作学习的利与弊”,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学习的内涵,又体会了辩论这种协作学习的基本形式;设计分组讨论“协作小组的基本结构”的活动,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小组的不同结构,又体会了如何开展小组讨论以及如何在协作活动中进行问题分解。

学习探究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webquest活动,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来体会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webquest一般都由引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结论六个模块组成。引言模块可以设计成真实的问题情境,比如中学教师请求帮助的电子邮件,请求大家帮助设计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方案。任务模块可以设计为分析型任务和设计型任务的综合,具体任务是为了及时给中学教师回信,引导学生分析“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有哪些主要模式,各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如何设计这些不同的探究学习模式”等问题,然后分组选题并选择某一探究模式完成教学设计方案。资源主要是课程提供的立体化教材资源及因特网络资源。过程设计为小组分工、收集资料、汇总资料、完成作品等活动。评价可以从资料的收集、内容的分析、方案的设计及团队的协作等方面进行组内和组间的过程性评价。结论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webquest活动设计的点睛之笔,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出活动设计的方法是webquest。另外,webquest活动的任务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比如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广告英语的特点、中西文化差异探讨、圣诞节在中国、为什么“新概念”在英语教学中长盛不衰等,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等。 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回顾复习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活动来开展教学,学生既可以梳理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又可以体会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方法。

这一阶段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方法的感知中悟出方法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文本教材对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内涵、特征、功能、基本环节等相关内容都作了概述性的介绍,呈现形式多是文字性的描述,教学时如果教师采用ppt辅助讲解的方式,学生很难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真谛,在设计实践活动时也难以灵活运用。

(三)体验内化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评说中内化方法

体验内化阶段是将知觉阶段认知的结果(概念、观念)与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内在的联系(同化、顺应),内化为行为准则的建构过程。这个阶段从三个方面完成信息化教学方法理念的内化。首先,学生通过研读教学设计方案、分析设计环节来内化;其次,学生通过阅读教师的说课稿、理解设计意图来内化;最后,学生通过再次观摩案例视频录像、依据评价量规评说教师对具体方法的运用情况来内化。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分析、评价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的

评价观。

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演播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研读课程资源中提供的“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方案,分析教学环节的设计、演播教学的应用时机、媒体的应用形式、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等,进一步理解演播教学方法;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方案的设计者——任课教师的说课稿,分析具体知识点运用演播教学的设计意图,更进一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摩这节课的视频录像,观察任课教师运用演播教学的组织过程,之后借助课程资源中提供的演播教学评价量规,分小组评说这节课,深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

(四)体验应用阶段的活动设计——在作品中应用方法

体验应用阶段是对已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进行检索、提取和使用,并对内化的行为准则通过外在行为进行呈现的过程。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所学学科选择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参阅案例设计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包件,并在小组或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说课。这一过程既有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呈现,又有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体现;既有学科知识的显现,又有教学组织能力的表现,这是对信息化教学法知识、信息化学科知识及学科教学法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融合,是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高要求。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而且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通过选题、设计、说课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体会到方法的应用要领,体味到方法的应用优势,也会提高学生主动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三、设计“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

教学有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核心必修课,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理解信息化教学方法及其应用,主要教学内容是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介绍,那么课堂教学方法应该且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对于职前师范生不仅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说服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

(二)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无定法

教无定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尽管有它的优势,但未必对每位任课教师都适宜,也未必每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知识内容都适宜让学生体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

(三)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贵在得法

贵在得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任何一种信息化教学方法都有优势与不足,任课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这样可以弥补某种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例如可以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活动中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活动,只要教学设计的选题得当、活动得法、组织得体,也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现代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的主动建构。

大学生会计信息化论文篇6

关键词:新信息技术;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改革

一、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的兴起,我国已进入信息网络化的“新工业革命”时代。我国高校会计专业自开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以来,在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和推广会计信息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相较于新信息技术所要求的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职业操守的重视等方面,尚存在着不足。结合教学实践,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培养目标定位偏低,相关教材内容滞后,课程实验静态、片面等,具体分析如下。

1.课程目标定位偏低

系统专家诺兰提出信息系统进化的阶段模型,即组织在实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时,须经历:初始、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和成熟等成长过程。诺兰模型反映了人们运用计算机系统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一种客观规律,其预见性被其后国际上许多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发展状况所证实。信息系统的开发实践证明,在系统整个生命周期中依然有近60%的耗费用于系统运行和维护,用户和开发者对于系统的功能的发挥和完善同样至关重要。但目前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目标定位偏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偏重于会计学知识和技能,对于信息技术和软件开发及应用能力的重视不足,学习时满足于一知半解;老师因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局限性,教学活动无论是在基本理论深度还是在实践细节方面都有所欠缺。在面对正蓬勃兴起的新信息技术,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培养目标多强调对现有软件使用的掌握而忽视相关设计,教学活动多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

2.会计信息化教材建设滞后

教材是学生据以学习的基本依据。在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相关教材也由最初的“会计电算化”、“电算化会计”、“计算机会计”等,逐渐演变为“会计信息系统”。这期间从国外引进的教材,多以“会计信息系统”命名,内容通常包括以业务流程为核心来阐述基本设计原理、内部控制和系统安全等,但由于中外会计制度、企业环境等差异,这些教材仅可在体例和内容等起到借鉴作用,而不能直接用于课堂教学。我国近年编著出版的相关教材,大致都包含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内容编排基本趋于稳定,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教材内容存在片面性,未强调信息系统的安全与操作者的技能和职业操守相关内容;二是理论与实验部分结合不紧密,缺乏企业案例;三是教材内容难易程度不恰当,不能实现学生信息化处理能力培养目标要求。

3.课程实验静态片面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环节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不足主要有:第一,在实验软件及版本的选择上,多为国内商业软件的较低版本,与现实技术发展不同步,同时,由于知识产权的顾虑,实验软件多为“演示版”,一些功能的使用验证受到限制,实验方案设计受限;第二,现有的实验设计缺乏动态、多样的环境描述,脱离实际,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探索性的动态实验;第三,实验中较少涉及硬件与实验环境等,忽略了软件对于会计实务的影响,不能体现实施企业资源计划可能带来的业务流程重组等的风险;第四,学多只能采用“黑盒”的思路,影响了对软件思想和软件功能等的理解等等,不能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体会整个信息系统。

二、优化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设计的建议

针对上述不足,基于前述新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要求,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改进,以提高相关人才培养质量。

1.提升培养目标要求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使得会计信息化能力成为会计人员从业的基础能力,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理论和方法,还要熟练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提升培养目标要求,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前提。应提高对学生的课程培养要求,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强调知其所以然;在新信息技术背景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培养目标应体现信息技术的普及性和在其上的创新性要求,适当侧重设计理论的掌握等。在这一目标下,实践是关键,而实践最有效的方式是变“黑盒”为“白盒”,从系统的角度认识整个信息系统。

2.加大教材建设力度并优化实验方案

教材中应加大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实践案例的整理。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验应尽可能紧密联系实际,为学生“学以致用”提供学习平台,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加大探索性实验的比重。同时,为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对于会计领域的影响,应从广义会计的角度去展开;除包括单一会计主体财务会计业务处理外,还应考虑集团企业;对于实验背景的设计,不宜过分简化,应通过丰富的案例背景及细节使学生能够体会软件设计、实施理论与经验,以及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等。此外,还可通过模拟实习和参与会计信息化实施项目等模式,来强化实验的实用性。另外,对于商品软件操作学习,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思路把握,应选择一种进行精练学会,努力做到“举一反三”、“管中窥豹”、“融会贯通”,通过对某种软件的熟悉,把握和理解软件设计思想,而非“面面俱到”熟悉每一种软件。

3.强化与实业界的合作

为实现会计信息化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最理想的方式是产学研合作,联合教学,整合优势资源。在与实业界的合作中,高校、企业和软件公司三方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会计信息化研讨会,交流信息,并有助于高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等;通过密切合作,软件公司能对课程实验软件提供支持,提升实验效果等。实践中,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与甲骨文软件公司合作;用友软件公司、金蝶软件公司等与有关高校合作出版软件操作教程等做法,对于提升学生对相关软件的认知、扩大相关技术,使学生能较充分地了解行业的前沿领域和发展方向、共享各方优势知识资源等,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综上所述,在新信息技术发展的浪潮中,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提高提升培养目标要求,加大教材建设力度,规范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方案,强化与实业界的合作等。

参考文献

大学生会计信息化论文篇7

关键词:美国信息素养标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评价标准;“计算机基础”;启示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否则,将无法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与竞争的需要,就会被信息社会所淘汰。因此,应该研究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信息素养的标准。

美国已制定和实施了相当数量的信息素养标准(或标准草案)。比较成型和规范的有美国大学与图书馆协会(ACRL)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及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制定的“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这些标准较完整地反映了信息素养的内涵,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和评价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本文拟研究这些标准,并提出这些标准对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启示。

一、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

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该标准可以分为3个类别、9个标准、29个考察指标。

(一)标准内容

1.第一部分:信息素养(3个标准)

标准一是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高效和有效地存取信息。相关指标包括:认识对信息的需求;认识到准确的和综合的信息是进行智力决策的基础;基于信息需求而形成问题等。

标准二是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批判性地和适当地评价信息。相关指标包括:指标确定准确性、相关性和综合性;在事实、观点和意见中作出区别;确定不准确的误导的信息等。

标准三是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准确地和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相关指标包括:为实际应用而组织信息;把新信息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中等。

2.第二部分:独立学习(3个标准)

标准一是成为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追寻那些自己需要的信息。相关指标包括:查询与个人福利相关的各种信息;设计、开发和评价与个人兴趣相关的信息产品和信息策略等。

标准二是成为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鉴别文献和其他创造性的信息表述。其指标包括:成为一个有能力的和自觉的阅读者;从以不同形式呈现的信息中获得意义等。

标准三是成为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追求卓越。指标包括:评估个人信息查询过程和结果质量;设计策略来修正、改进和更新自我生成的知识等。

3.第三部分:社会责任(3个标准)

标准一是对学习型社区和社会做出正面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认识信息对民主社会的重要性。相关指标包括:从不同资源、背景、学科和文化中查询信息;尊重平等存取信息的原则等。

标准二是对学习型社区和社会做出正面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在信息和信息技术方面实践有道德的行为。相关指标包括:尊重智力自由的原则;尊重知识产权等。

标准三是对学习型社区和社会做出正面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在追求和形成信息的过程中参与有效的团队合作。相关指标包括:与他人共享知识和信息;通过面对面或技术手段与他人合作来设计、开发和评价信息产品和解决方法。

(二)标准意义

从内容看,该标准的类别和指标具有普遍性,教育者可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教育者比较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调整这些标准和指标,使其适应所服务学生的发展的需求。该标准对推动美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在中学、小学信息素养教育中,美国大多数州教育部门对信息素养教育纳入所学课程中做了指令性要求。

二、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

2000年美国高等教育图书研究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在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召开了美国图书协会仲冬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该标准包括5个指标以及若干个执行指标和子项[1]。

(一)标准内容

标准一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决定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和程度[2]。该项标准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明确地定义和表述信息需求,能否识别各种信息资源的类型和形式等。

标准二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有效而又高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该项标准主要考查学生能否选择适当的调查研究方法或信息检索系统来检索所需的信息,能否组织和实施有效的检索策略,能否利用各种检索方法通过联机的方式或直接的方式检索信息,能否凝练地检索策略。

标准三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评判性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能把所遴选出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背景和评价系统结合起来。该项标准主要考查学生能否从所搜集的信息中提取主要观点和思想,能否综合主要观点并形成新的概念。

标准四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无论是个体还是团体的一员,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该项标准主要考查学生能否将新的和以前的信息应用于完成一项特定的任务计划和创造活动中。

标准五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懂得有关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在获取和使用信息中遵守公德和法律。该项标准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了解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法律和社会经济问题,是否遵循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礼仪。

(二)标准意义

美国的信息素养标准制定得最成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信息素养评价体系,是各层次、各类型的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和评价的工具,影响深远。目前,该标准已在美国本土、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和应用,成为世界各国信息素养标准制定的主要参考和规范。因此,该标准被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到目前为止,对图书馆与高等教育两者都是“最有影响力的文件之一”。

三、美国信息素养标准对我们的启示

信息素养是 21 世纪人类生存必备的能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计算机素养就是很重要的信息素养。目前我国高校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或“计算机基础”为所有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一般为 106 课时,其中上机实验课时约为 50 课时。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强调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如何开好这门课,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信息素养,一直是广为关注的重要问题。具体来说,笔者认为,从美国信息素养标准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一)重新定位课程名称

目前,“计算机基础”大多借用“计算机文化”这类名称。从其名称的表层意思看,学习者较容易将其理解为“关于计算机文化知识”的课程。这是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容易把“文化”理解为“知识”,这是不合理的。另外,从学习论的角度看,知识需要积累,知识达到一定“量”时才能转化为技能,而技能转化为能力还需要“量”和“质”的提升。也就是说,知识转化为技能,技能再转化为能力,这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因此,笔者认为,应当给这门课程定一个更为科学而又名副其实的课程名称,使之能较好地反映其核心内容和特点,建议将其改为“大学生信息素养与修养”(Mastery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二)更新观念,改革教学内容

目前,整个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为主的社会,对人才培养与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计算机文化论”到“计算机工具论”“计算机技能论”,再到现在提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与修养’论”,正是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尤其对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时代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因为信息素养具备将是信息社会对人的发展的核心问题。

为了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素养的教学内容应及时更新。我国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或“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应该改革:从主要强调“知识与操作技能”改变为主要强调“信息素养与修养”,重新认识教学课程的目的、作用、意义等一系列问题。我们有必要借鉴美国的信息素养标准,重新编写教材,使“大学生信息素养与修养”的教学内容基本涵盖“知识、技能、素养、能力”等方面,实现不同层次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内容和实验;第二部分是信息素养与修养等;第三部分是个案研究,提供典型的案例分析等。

(三)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借鉴美国信息素养标准,“计算机基础”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体现“能力为导向”, 调整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元化。

“计算机基础”的讲授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考虑现代技术环境下的课程学习特点,积极地开展网络教学,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发展。另外,受教育者应该培养自我学习观念,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实现自主学习。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我们不仅仅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上要借鉴美国信息素养标准,还应该由此受到启发,积极展开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的讨论,有效地建立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目前,讨论也已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学者们对于 21 世纪的学生提出了 6 个方面的“信息素养”教育和培养:①信息获取的能力;②信息分析的能力;③信息加工的能力;④信息创新的能力;⑤信息利用的能力;⑥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这是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一大进步。

笔者认为,信息素养的内容,除了上述6个方面之外,还应添加1个方面的内容——信息情感意识。因为,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其主体都是人。而人有丰富情感,因其格性不同对事物常常会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会影响到其信息素质和修养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对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都开展了信息技术的教育,希望信息技术工作者和传授者能够借鉴其他国家的信息素养标准,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素养培养机制,努力造就一代具有较高信息素养与修养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李海燕.信息素养概念的评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3(2):58—60.

大学生会计信息化论文篇8

【关键词】高职学生;信息碎片;整理;能力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通过网络报刊、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可以方便、快捷地摄取大量信息,面对成千上万的信息碎片,需谨慎地选择、鉴别与整理,以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职业技能。因此,培养高职学生信息碎片整理的能力对其职业发展尤为重要。

一、信息碎片的含义

信息是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美国数学家、控制论的奠基人诺伯特・维纳认为:信息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1]

“碎片化”一词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所谓“碎片化”,英文为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我们也可将“碎片化”理解为一种“多元化”,而碎片化是在传播本质上的整个社会碎片化、多元化的体现。[2]

信息碎片就是快餐式的、条目式的、海量的信息。我们每天浮光掠影的捕获大量、琐碎、随机的信息,由于没有及时对信息进行深刻的认识、加工和储备,信息碎片只会游离在我们的记忆中。这些离散的信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因而不可能帮助我们构建具体的、庞大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现阶段高职学生处理信息的特性

1、泛滥性。一般来说,获取信息的途径有: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平台、手机网络、日常交流等。高职生通过上述途径获取了大量信息,而这些有用或无用、真实或虚假的信息充斥学生的眼球,难以集中精力甄别、提取的信息。

2、局限性。客观上,大量的信息进入视野,获取信息显得如此简单、容易。可主观上,对于文化基础较薄弱的高职生来说,超过10页文档的文字,就没有耐心看完,即使看完,也没有时间梳理信息。

3、间隙性。通常,我们在各个生活的间隙获取信息,在吃饭时看一眼电视,在坐公交车时用手机上微博,加之90后高职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注意力难以集中,因信息获取的不连续,导致无法及时对收集信息进行回忆、梳理。

4、片面性。有时,仅仅道听途说,学生将错误信息残留在脑海中。但由于信息来源不可靠、信息传递的失真、信息表述能力或理解能力的差异,致使信息最终获取不完整或不真实。

可见,由于收集、处理信息存在局限性,学生自我知识结构建立不完善,面对就业竞争的巨大压力,对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信息碎片整理的方法

信息碎片化趋势愈演愈烈,我们无法阻碍信息时代的巨大变迁,恰恰可以借助传统手段和信息技术手段,对各种信息及其属性进行归纳、总结。一般来说,传统信息碎片整理分成三个步骤: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总结。就高职教学来说,可把上述三个步骤具体化,培养学生信息碎片整理的能力。以学习《计算机概论》章节为例,培养高职学生信息碎片整理职业素养。

收集信息:计算机领域博大精深,对应的二级学科的各种概念和原理种类繁多,即便是同一知识点、同一名词,各学科描述也不一样。例如开始讲述“计算机的概论”课程前,学生对电脑的概念比较模糊,仅会简单开关机、使用QQ聊天、听说电脑可以编程。这些来源于生活支离破碎的信息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总之,计算机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陌生、迷幻。这时,我们可引导学生通过浏览教材、搜索互联网、咨询专业人士等方式,尽可能多的收集有关“计算机概论”的知识,如“计算机诞生”、“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等信息碎片。

分析信息:从使用价值来看,信息分为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从重要程度来看,信息分为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对有效的、主要的信息,我们应该重点摘录。面对收集的“计算机诞生”中的“计算机定义”千奇百怪的描述,我们无所适从。到底“计算机是什么?”就需要从五花八门的信息碎片合并与提炼。例如,同学将计算机描述为“编写程序的工具”;工程系老师将计算机描述为“实现工业自动化的调度机器”;图书馆计算机教材将计算机描述为“实现信息数据共享的电子设备”;互联网百科将计算机描述为“根据一系列指令来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机器”。由此看来,不同知识背景的描述是有差异的,抓住计算机的本质特性,可定义为“计算机是处理信息的电子设备”。因此,在“计算机诞生”这个大的信息碎片块中,存在“计算机是处理信息的电子设备”、“计算机的雏形是算盘”、“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等小块信息碎片。

总结信息:总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每一个知识点分别进行信息碎片合并,去粗求真,浓缩成短小精悍的理论,便于记忆,为第二阶段做准备。例如:在“计算机诞生”知识点,对信息分析时的“计算机是处理信息的电子设备”、“计算机的雏形是算盘”、“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等小块信息碎片进行整理,即为“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处理信息的电子计算设备”。第二阶段,将各个知识点进行串联、梳理。例如:将“计算机诞生”、“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等大块信息碎片进行整理,形成完善、系统的“计算机概论”的知识框架。

四、信息碎片整理的意义

在高职教育中,引导学生建立信息的收集、分析、总结的模型意义深远。古往今来,我们对“信息碎片整理”并不陌生。远古社会,人类钻木取火。根据摩擦生热的原理,寻找木材和石头,挑选易燃的木材和易摩擦生热的石头,通过两块石头摩擦时,最终产生的热量点燃木材。其中,寻找木材和石头是信息收集、选择合适的引火材料是信息分析,而摩擦生热是源于信息总结后的实践。由此而知,“信息碎片整理”对人类认识事物、完善自我是非常有必要的。社会的进步,与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分不开的。

任何领域都离不开信息,信息碎片与我们息息相关。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收集信息,统计信息的相关属性,对我们实践指导,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特别在高职学生中,信息碎片的整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虚拟、泛滥的知识碎片中解脱出来,学习专研科学文化知识,还将为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总之,培养高职学生信息碎片整理能力是一项长期和艰苦工作。同时,对高职院校教师执教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高职教师要勇于承担育人育才的这一历史使命与责任,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实行差异化、职业化、时代化的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大学生会计信息化论文篇9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管理创新 教育环境 生态塑造

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新课标理念的不断贯彻落实,一些原有的计算机教学管理模式和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必须发生相应变革,在大学教学活动中,信息化教育手段也逐渐完善与创新,信息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涉及领域较多,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是信息时展的需要。而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对于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一、目前大学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学校的教学管理关注更多的是教师的教学成绩、学生的考试成绩,由此造成了教师加班加点,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填鸭式”教学,这样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它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学生必须改变学习方式;要求学校改革评价制度,反对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要求学校领导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树立“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管理方面更多关注学生的发展,把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管理的出发点,以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标准来评价教师的教学。信息素质是人认识、创造、利用信息的素养和品质,包含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信息意识。即人对信息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二是信息知识。即计算机网络、文献信息学等基础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三是信息能力。这是信息素质的主要方面,它包括了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力等。四是信息道德。即在信息社会活动中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守的信息道德和伦理规范,它是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传递者、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桥梁。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所依托的信息素质教育的因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突出的方面。没有丰富的网络文献资源特别是网络数据库资源,学校的信息素质教育教学就没有保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当前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理论、程序方法和应用技术等方面残缺不全,没有整合到一起,有些已不适合时展的需要。在浩瀚的文献信息海洋中,引导学生学会及时快速准确检索分析选择和利用文献资源,找到所需信息。传统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方法手段比较落后,严重制约着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客观准确地评定学生在课程结束时的学习成绩,没有建立一个相对客观、统一的考试系统和标准。

二、优化教学环境完善教育教学生态

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已应用于学校教学、管理的各方面。如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大学生技能的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安排实验时间,更不能像做家庭作业一样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有限的教学时数与学生技能提高的矛盾突出。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基于因特网的远程学习系统等构成了丰富的学习技术环境。信息技术可以创造和展示各种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虚拟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利用计算机模仿真实过程的实用技术。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教学目标,不但要求大学生具有丰富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而且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社会竞争能力。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信息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文献检索课的新使命。为了培养信息社会的创新人才,文献检索课教学必须深化改革,改革传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方式等。信息素质教育内容要紧随时代的要求,保持更新。同样,文献检索课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要大力压缩和简化对纸质文献的繁琐描述和介绍,不断更新、增添符合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教学内容,使之形成相对系统的理论体系。文献情报调研报告或专题综述是更高一层的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信息创造能力。按学号设计,尽可能做到一个人一道题一台电脑,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相应的实习,实习报告以E-mail形式发送给授课教师,再由教师反馈给学生。应用技术部分包括: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各类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揭示,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电子期刊、图书、报纸的浏览和下载方法,有关个人信息库建设,外文文献检索工具的剖析介绍及利用等。在教材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形式上,要引入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组建网上论坛,让师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探讨。对于本科院校来说,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加强对大学生的技能培养成为当务之急。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理论部分包括:文献及文献检索的类别与基本概念,文献学和信息学的基础知识,中文工具书使用法,计算机文献信息查询系统的应用技能,文献信息与计算机检索概论,检索语言与文献标识系统,知识产权,信息道德与法规等。程序方法部分包括: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分类、比较、评价以及检索基本原理、策略与方法,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收集、整理、决策、开发、利用和评价等。在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检索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提高自学能力,作为联结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实习应体现出个别化。

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技能全面提高

以前,有教师把课程改革同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必要的考试检测、合理的学生作业量等对立起来,以为课改要降低教学质量要求。事实上,课改不但不是降低质量要求,而是提出更全面、更科学、更高的质量目标,即学校必须构建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健心、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创新”这样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目标。学校只注重抓新课标的理论学习,不注重“学以致用”,不关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新课标的理解应用;或只抓个别“精品课”的精彩表演、哄动效应,而忽视课标精神在实际课堂中润物细无声的贯穿和渗透。适应“课改”要求,创新教学管理。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过于强调刚性制度,缺乏人文关怀。新课改理念下,我们必须改革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树立开放、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教学管理更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学生技能培养模式分4个步骤,对各步骤的操作通常是按顺序方向进行的,必要时也可以跳过某些步骤或重新排序。一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的。首先由教师与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分析,确定学生通过某一实践环节应达到的水平或获得的能力。同时将学习目标转化成相关问题。问题设计的总体原则是适度,过难则启而不发,过易则形同虚设,要能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目的,为学生的主动建构作准备。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且通过目标的制定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和进度。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虚拟实验。根据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确定提供资源的方式,可以要求学生按照学习目标查找资源,也可以提供现成的虚拟实验资源给学生。如果是前者,教师要设计好要求,提供相应搜索方法,避免学生无目的地查找;如果是后者,教师要整合信息资源,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提高学习效率。

四、以教学生态环境为中心促进教育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更新,人们必须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如信息的收集、加工、传播、再加工等技能。随着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对教师的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信息时代的学习观,应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主动地、积极地进行理论和实践学习,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种学习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之上,并且以网络作为学习环境,在此称之为“网络学习”。网络学习是一个开放的概念,通常是指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过程。随着高校网络技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在大学校园已全面铺开,也已“网”住了不少的大学生。大学生将网络学习作为上网的主要内容,也是课余学习的主要形式。因而,网络学习必然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网络技术本身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学习网络本身也是一个连续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网络本身涉及许多技术,大学生在学习中,要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实践提高循环往复,从而不断开发和利用网络中的学习资源。通过学习,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开展讨论、交流,从而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所学知识。在网络学习中,大学生可按照自己的步调、自己的心理、生理和学习基础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学习,也可以直接在网上和老师探讨。另外,通过对网络这一信息仓库的搜索引擎,大学生在自身的个性化学习方面就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而使网络学习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提供优良环境,但教师如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即没有教师的现代化,就很难实现真正的教育变革,教学设备与材料即使再先进与现代化,也不能创造出现代化的教育效益。因此教师的现代化应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技能培养成效高低的关键。网络学习能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和优化学习方式,能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网络学习还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有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项加起来就有94%。另外,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实验的结果是,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后所述说内容的70%。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听得见,又能用手操作,还能提供各种交流讨论的途径,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靠听教师讲课丰富得多,保持也牢固得多。网络学习有利于学习中多方协作,提高学习效果。网络学习的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帮助指导、相互讨论和共同建构的方式进行协作学习,能产生一种群体气氛、合作意识,并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启发,获得指导、帮助,同时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技巧和学习效率。综上所述,网络学习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积极作用。

五、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科技发展证明计算机教育对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坚持把培养“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教育放在首位,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坚持以培养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宗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学生就业、尽快适应社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科技发展证明计算机教育对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习能力、培养高雅的情操、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谈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初浅看法。二十一世纪国际竞的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民族综合素质的竞争。从社会职业、知识经济创新、人才培养市场等的发展趋势表明: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影响,通过自身的认识实践和社会发展逐步形成的。现在,计算机技术正以愈来愈凸现的文化属性超越了其他工具,成为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乃至意识形态、精神理念、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范畴中重要的成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文献检索课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具有创新和竞争能力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文献检索教学中如何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如何合理地构建教学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提高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快、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去探索。迎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推进信息素质教育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对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作

为充分具备培养学生这种综合素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更应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结论

信息技术正全方位地影响着教与学,改变着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与过程。信息技术环境为大学生技能的增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使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育技术四者有机结合。有理由相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将为社会培养出越来越多优秀的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为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与素质提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切实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应积极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资金投入,开放实验室,重视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和完善。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紧密结合于实际,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技能。

【参考文献】

[1] 蔡润芹: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

[2] 何珍祥、董健康:计算机专业学生操作系统教学中综合素质的培养[J].甘肃科技纵横,2008(5).

[3] 刘严坤:运用虚拟技术改革电子线路实验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4(7).

[4] 李镇伟: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发展高职多媒体网络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7(1).

[5]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大学生会计信息化论文篇10

(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摘 要:教材内容落后、教学模式陈旧及改革缓慢等问题已使《会计学》课程及教学与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及要求差距越来越大。从会计信息化角度对《会计学》课程及教学进行分析改革,建立基于会计信息化的《会计学》课程及教学体系是《会计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 :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会计信息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2-0208-02

收稿日期:2014-07-20

作者简介:王化中(1970-),男,陕西户县人,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信息化、统计分析、电子商务。强凤娇(1970-),女,陕西乾县人,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工业经济分析、系统评价与应用。

引言

《会计学》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会计和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必修的入门课程。由于第一次接触会计,没有实践操作经验,尽管教师讲解费时费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觉晦涩难懂。近年来,尽管《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但进展缓慢。与此同时,以会计信息化为代表的全新会计思想与观念以及信息技术却快速发展,其作为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在会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都对会计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会计信息化的系统观和环境观也对《会计学》课程及教学提出了更深一步改革的要求[1]。

1《会计学》教学改革的设想

目前,《会计学》课程的知识结构和培养目标都是基于手工会计来进行设计的。从理念到具体实施效果,都影响了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和限制了会计所能发挥的作用。《会计学》课程及教学改革应该转变以手工作为处理手段的思维方式,确立以信息化处理手段为主、以手工处理为辅的思维方式。同时吸收会计信息化理论及技术成果,将会计信息化背景与环境作为《会计学》课程体系的灵魂和主线,打破原有《会计学》课程内容体系之间的传统界限,重新进行设计和重组。下面先简要介绍一下《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设想:

1)在学习《会计学》课程之前,通过对学生进行erp沙盘模拟课程的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对企业经营及管理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形成会计学的一些基本观念。

2)将《会计学》教材内容全部以会计信息化为背景与环境重新进行编写,删减并调整传统会计教材中基于手工背景与环境的特定概念和内容,适应信息化下的原理、流程与处理方法。

3)改进《会计学》课程手工实践内容及方法,建立以会计实验仿真系统平台加强学生会计业务素质和会计软件应用提升学生会计数据处理能力的两套体系。

4)加强课堂教学设备投入,使学生全程可视化看清教师的每一步示范操作,提高《会计学》课堂教学的可视化效果。

下面分四个部分来对《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设想进行详细论述。

2、ERP沙盘模拟助力会计学教学观念的领悟

通过ERP沙盘模拟体验,学生可以形象地认知企业,体验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了解企业实际运行状况,熟悉企业筹资、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理解财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促使学生从全局的视角审视企业财务活动,认识其发展规律,深刻领悟财务理念,以便更为精准的进行会计处理。通过ERP沙盘模拟训练,可促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会计学》课程之前就能具有初步的“看懂财务报表,听懂商业语言,理解会计信息,运用会计思维,辅助管理决策,持续创造价值”会计学观念和能力。

具体实施方面,可以在学生通过观察盘面、理解沙盘模拟规则和亲自进行业务流程运作的基础上;由教师结合会计学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增加感性认识;通过对整个沙盘模拟过程的分阶段点评,引导学生领悟会计学的一些基本原则、方法及观念。

例如:通过对按订单交货赊销的情况,使用学生领悟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含义;通过年末折旧计提操作,使学生领悟“现金流”概念;通过在年度经营结束后的损益分析,使学生领悟“利润”与“权益”的关系,引导学生明白创办企业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营利,而企业股东权益增加最根本的来源也是企业利润;通过厂房设备购买与行政费、广告费的处理差异使学生领悟支出的费用化与资本化处理思想;通过经营过程中一系列的销售订单统计表、商品销售统计表和费用明细表的数据记录及处理,在相对精简的业务数据基础上由学生得出三张基本报表等基本财务数据,使学生领悟会计三大报表的数据来源及勾稽关系。

ERP沙盘模拟教学通过直观、可触、可感的立体化学习环境,一方面强化学生对与企业决策相关学科体系的感性认识,为以后拓展知识体系,全面提高经营管理的素质和能力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通过沙盘规则的理解运用潜移默化的掌握了会计学的一些基本观念,激发了对财务能力知识进一步的好奇与兴趣。

3、基于会计信息化的《会计学》教材内容调整

根据各网上书店及出版社网站可以查询到的教材目录和内容介绍发现,目前95%以上的《会计学》教材仍是基于手工会计来进行编写的,不到5%的《会计学》教材仅增加了会计信息系统内容介绍的章节,但与其他章节内容完全独立[3]。这说明《会计学》教材内容陈旧,日益与会计发展及需求相脱节。本文从会计信息化的系统观和环境观对《会计学》课程及教学需求角度提出《会计学》教材内容调整及改革的具体方案。

1)对绪论内容的调整建议:在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介绍中增加会计信息化的产生和发展内容;在会计学科的发展体系介绍中增加会计信息化学科,指出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会计的涵义、对象和职能中可针对传统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分别讲述与比较;结合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相关内容,在课后阅读材料中增加信息技术对会计规范(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要素、会计报表等)影响的经典理论探讨文章。

2)对于账户内容的调整建议:在会计科目内容中增加财务软件内置的分行业标准会计科目体系介绍,重点介绍通过财务软件会计科目属性和辅助项的引入强化管理功能;从会计信息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会计报表、账薄和会计科目的关系;简化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及日记账账户内容及作用介绍。

3)对于复式记账内容的调整建议:重点介绍复式记账的思想,可简化学生主要经济业务分录编制的死记硬背,补充介绍复式记账对会计信息化思想的局限性。

4)对于会计凭证内容的调整建议:对于会计凭证可将重点放在原始凭证的识别与采集上,补充介绍电子结算与支付中电子凭证的概念与应用;对于凭证的种类则无需详细介绍,重点介绍凭证的结构;增加让学生理解在财务软件中如何规范填写凭证;增加财务软件中常用凭证(模式凭证)的概念及应用介绍,引导介绍凭证编制自动化和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下记账凭证的生成规则与原理。

5)对于会计账簿内容的调整建议:在会计信息化下,账薄是计算机的临时文件,可随时生成,记账程序及方法只需介绍基于记账凭证的记账程序;总账、明细账及日记账等账薄分类对信息处理意义不大,仅满足管理需要而已;总账与明细账的上下级对账已无必要,应增加总账系统与业务系统对账的思想及内容;错账产生的原因完全是凭证错误,关于错账更正方法主要介绍红字冲销法即可;期末固定的结转业务应重点介绍各业务的结转规则,简单介绍财务软件期末结转定义的基本思想及实现。

6)对财务会计报告及分析内容的调整建议:重点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的构成及数据来源关系;增加基于财务软件财务报表模板的自动化编制方法;对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重点讲解财务软件根据凭证中科目的现金流量信息实现基于模板的自动生成;增加利用报表分析模块快速生成报表分析信息,以图形化信息增强学生理解会计信息对管理及决策的作用。

7)对主要经济业务核算内容的调整建议:重点可放在对业务内容的分析上,让学生理解会计(部门)在整个业务循环中的作用与意义;此处我个人建议业务不宜复杂,避免与财务会计冲突;建议将其作为综合案例与手工实践内容对接。

8)其他,在会计工作的组织与技术规范、内部控制等相关内容中将会计信息化的一些法规、制度以及理论探讨文章作为补充读物。

4、建立计算机仿真模拟手工实验和财务软件应用实验两套并用的体系

《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它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好理论,更侧重让学生对所学理论加以应用,进行实务操作。手工实验完整展现了会计信息加工的细节,具有良好的可视化特征,可以帮助学生最大程度理解会计原理和相关关键概念。而基于财务软件系统的《会计学》实验可帮助学生掌握现实环境中如何组织会计业务处理,理解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两类实验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应共同构成《会计学》实验的完整体系。具体方案如下:

1)对传统手工会计实验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建设并应用会计实验仿真系统平台,可将手工实验引入更开阔的境界,这些仿真实验项目与《会计学》理论课程关系十分紧密,将理论相关知识点逐一应用,十分适合学生对于理论的消化和运用。

2)结合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由于手工做账已几乎成为历史,学生需要学会计算机会计处理。基于各种财务软件产品的会计实验过程、方法和教材已经趋于成熟。简化方案是简化业务数据,选择入门级财务软件。复杂方案是基于ERP平台进行《会计学》实验项目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完整的会计业务循环,理解如何在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模式下完成会计数据处理[4]。

5、使用信息技术解决《会计学》课堂教学瓶颈

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会计学》课堂教学存在着会计信息载体实物形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展示困难以及操作演示展示困难等严重缺陷。基于现有的实物展示或多媒体图片展示方法,课堂上即使老师将凭证的填制方法、账簿的登记方法逐条清晰表述,学生做出来的作业仍然是五花八门,千差万别。单纯依靠授课老师的口头描述,很难让学生形成充分的认识,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差较远。在信息化的技术支撑下,可通过建设以下的教学环境满足《会计学》全程可视化的教学需要。

在多媒体教室中增加实物投影仪设备并与多媒体教学设备连接,学生可清晰直观看到老师的操作过程,消除现有实物静态展示的缺陷。还可以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式,接近现实的环境。改变多媒体教室现有格局,增加投影屏幕的数量,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清晰观看教师演示。条件好的院校可建设现代化的教学与实验一体化的综合环境,满足信息化教学条件,同时讲练结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6、结束语

基于会计信息化的《会计学》教学改革及体系建设,其设想应立足于长远。由于其实施可能涉及方方面面,非常复杂。因此,在实施上,建议可以从简单入手逐步实现与完善,最终推动各高校、企业以及由财政部门主导的会计从业考试及职称考试等都能形成共识。

参考文献:

[1]孟君.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学》教学的影响[J].新西部,2009,(12下半月):191.

[2]蒋大富.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材建设思考[J].财会月刊,2011,21(7):108-110.

[3]徐晔,张文贤等.《会计学》原理(第4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