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大事件摘抄十篇

时间:2023-03-31 21:25:51

新闻大事件摘抄

新闻大事件摘抄篇1

思想政治理论本身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如果教师仅局限于抽象的理论推理,那么就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降低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只有将抽象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发生在身边的时事新闻事件就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新闻资源,精心设计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他们对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1 初中时政教学基本状况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指出,时事政治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主要补充”。思想政治课“要紧密结合时政内容进行教学”,同时还规定:“初中时事政策教育每两周一课时。”《课程标准》对时政知识教学的规定,旨在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政治,增强时政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实效性,这也是初中思品课本身的要求。

近二、三十年来,时事政治在中考中的占分从多到少,多次变化,但不变的是教学时政的传统做法,即每年中考都要考从上年5月1日到当年4月30日,时间段为一年的时政。尽管题型简化到只有现在的单项选择题,但考前突击记忆是沿用至今的方式。诚然,时政在中考总分中占分多少不代表对时政的重视程度,重要的是时政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地位被忽略。

2 时事政治教学与思想品德教学密不可分

时事政治,顾名思义,一是指现时或近期(一般以年为单位)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二是指党和政府现行的重大方针政策。时政教学是指通过国内外重大事件与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关注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正确认识形势的教学。时政知识是思想品德课本知识的延续、拓展和深化,也是中考思品部分的载体之一。

思品和时政不仅在内容上有着内在关联,教学思品和时政也是遵循理论(课本内容)联系实际(时事政治)政治教学原则的必然。按照初中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初一学生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史、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了解国家基本法律知识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则》,树立集体观念和劳动观念。初二学生要了解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和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强化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初三学生要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祖国建设成就和未来发展蓝图,掌握我国政治文化生活中的具体法律常识,深化对《行为规范》的认识,学会剖析一些社会道德行为或现象,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要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政治教师只有把时政内容有机结合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来,即把与课本知识相关、与现实生活相联的重点知识、重大主题、重要热点在教学中予以穿插、评析、佐证,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3 时政知识教学的几点做法

3.1 提供时政资料。尽管我每年任教年级不同,但我都给任教班级订阅《半月谈》和《时事报告》,订阅省、市、县日报;每天午餐后组织学生收听校园广播的新闻节目;要求学生周末在家收看“新闻联播”;每周班会安排学生讲一周时政要闻。这样既让同学们获取了时政知识,也利于养成关心国内外大事的好习惯。

3.2 坚持时政摘抄。学期初给每生发一小本供时政摘抄专用。摘录内容由学生搜集,摘抄数量和详略由学生选定。

3.3 开辟时政专栏。班级黑板报和学校宣传栏均辟有时政新闻专栏。每周由专人选编刊出,内容涵括国际国内多方面的时事新闻,同时也包括校内、班内的大事。

3.4 举行时政知识竞赛。每月举行一次时政知识竞赛,采用口答和问卷两种形式,由学生轮流主持,人人参与其中。内容选自摘抄本,《半月谈》和班报,优胜者可获荣誉证书。

4 时政教学的方式例举

4.1 设疑激趣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时事新闻资料作引子,提出疑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4.2 论证说明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引用时事新闻资料说明比较抽象的理论观点,使较枯燥的理论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4.3 时事述评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学生或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引出某一重大时事新闻事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思想政治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这一时事事件进行深入的剖析。

新闻大事件摘抄篇2

【关键词】幕府末期;日本报纸;发展历程;发展特点;发展原因

报纸作为近现代社会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载体,往往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幕末时期的日本报纸发展亦是如此。作为变革时代的见证者与推动力,以及当时政治宣传最为有力的工具之一,日本幕末时期的报纸经过多年的发展,从由他国进献报纸到自主收集、翻译海外报纸,从翻译外文报纸到自主创办日文报纸,从过去的“消息报”逐渐转为带有政论观点的“政治报”。伴随着幕末时期的多次政治动荡,日本的报纸逐渐向近代报刊发展。

一、幕末时期日本报纸的发展历程

(一)“黑船事件”之前的日本报纸――《荷兰传闻书》(19世纪初至1854年)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西班牙、葡萄牙等最早一批的欧洲商人与传教士,在“商教一体”政策的支持下,在整个亚洲地区进行大范围的商业贸易与宗教传播。虽然德川幕府在前期对这些来自欧洲各地的商人与传教士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态度,但宗教及贸易活动却不断威胁德川幕府的统治以及整个日本地区的独立自主性,因此,德川幕府便断断续续地实行了近300年的“海禁”政策。荷兰作为当时同日本进行有限交流的少数西方国家,早期的西方文化科学知识主要是由在印尼的荷兰人传播至日本,被称为“兰学”。趁着“兰学”在日本的传播,《荷兰传闻书》也在这个时期传入了日本,使得“幕府要员通过荷兰的《荷兰传闻书》了解海外情况”。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的《荷兰传闻书》在当时并未公开,只有幕府大臣才有资格阅读。“但是,(‘黑船事件’后)与各国签订条约的结果,《荷兰传闻书》也不得不公开化了。”[1]而幕末时期报纸的“公开化”,其实质是将报纸的阅读权限从幕府要员扩大至各藩的上层人物,并非现代意义上以大众为基础的全社会公开化,这是由当时的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封建统治制度所决定的。

(二)幕府官版报纸的出现与消亡(1862年至1863年)

幕末时期官版报纸的出现和发展,同当时日本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蕃书调所”的成立有关。1854年,日本被迫打开国门,同美国签订了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神奈川条约》。而与此同时,《荷兰传闻书》的阅读权限也从幕府降到了地方“大名”一级。同年,荷兰政府决定直接向日本政府提供报纸,因此政府要员们也不再阅读《荷兰传闻书》。

此时,在日本国内,“开国论”与“攘夷论”正在进行激烈的斗争,国内的舆论尚未完全统一。鉴于西方列强的外在压力,幕府不得不将“开国论”作为一种权宜之计。为了宣传“开国论”,统一国内的舆论,幕府当中的开明人士也决定要将报纸公开化。安政三年(1856年),为了迎合“开国论”以及翻译西方著作的需求,德川幕府设立了“蕃书调所”①。“蕃书调所”成立后,将荷兰政府所提供的报纸进行翻译,以日文报纸供政府要员阅读。日本同西方五国签订《安政五国条约》后,进一步扩大了开放程度,“蕃书调所”也扩大了报纸翻译的来源,从过去单一翻译刻印荷兰的报纸扩大到“翻刻了欧美人在中国的香港、宁波、上海等地出版的报纸和杂志”[2]。当时主要发行的官版报纸有:《官版巴达维亚新闻》《官版海外新闻》《官版海外新闻别集》《官版中外新报》《官版香港新闻》《官版六合丛谈》《官版中外樵志》和《遐迩贯珍》。官报的出现,虽然在幕府的“开国政策”中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化、宣传作用,但随着“攘夷论”逐渐在日本国内舆论中占据上风,官报最终不得不停刊。

(三)外文报纸的影响――手抄报与外国人经营的日文报纸的出现(1863年至1868年)

1.手抄报的出现――幕府了解海外情报的新手段

外文报纸的出现早于官版报纸。在《官版巴达维亚新闻》发行的半年之前,约在1861年7月②,留日英国人汉萨德(A.W.Hansard)就已在日本长崎发行了《长崎航运及广告报》,并于同年11月移居横滨,创办了《日本先驱报》。这两张报的创刊及发行,开了外国人在日本本土发行外文报纸的先河。之后,十几种外文报纸陆续在幕末时期创刊发行。

失去了海外情报工具的幕府要员,并没有因官版报纸的停刊而坐以待毙,他们退而求其次,命令原属“蕃书调所”的学者组建“会泽社”,以非官方的形式翻译外国侨民所发行的报纸,以手抄方式发行供幕府要员阅读的手抄报。这一时期“会泽社”主要翻译发行的手抄报为《横滨新闻》《日本每日新闻报》《日本新闻》《日本特别新闻》《中外新闻纸》。这些手抄报发行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帮助幕府要员了解新近的海外情报,但是随着手抄报的发展,之后“愿意看的人也可以购阅”[3]。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的购阅范围也仅仅限制在日本上层人士,平民尚无权利与能力购买阅读。

2.外国人经营的日文报纸

新闻大事件摘抄篇3

网络新闻侵权的行为方式

1.网页网站侵权,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是万维网技术的出现,它使多媒体的数字化传输成为可能,那么,万维网的网页(网站)是否受产权保护呢?对于一个网页来说,一般都是由文字、图画、录音、活动影像等多媒体的元素构成,如果抄袭他人的网页,很可能构成侵权。因为网页可以作为“汇编作品”而受著作权的保护,只要该网页内容的选择或编排具有独创性,而抄袭导致被抄袭者的网页与抄袭者的相似即可。司法实践中,抄袭网页还可能被控为不正当竞争。如果抄袭者与被抄袭者构成同业竞争,抄袭又导致两个网站相混淆,由此误导公众或消费者,抄袭者的行为就构成不正当竞争。

2.网络上载和下载侵权。将非数字化的作品转化为数字化的形式,一般认为并没有产生新作品,而只是改变了作品的载体方式。在网络上使用作品的数字化权应运而生。而网络上载和下载侵权指的正是侵犯数字化权,据此,将现实世界的作品,包括文字、影视、音乐等数字化后上载到虚拟的网络空间,就得尊重原著作权人的权利。如果未经权利人许可(包括默示同意),将其作品数字化后“上载”到网上,就构成侵权。我国2001年修订的《著作权法》明确将此种行为定性为侵犯了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与网络上载相对应,将网络上创作的作品下载,并以非电子化的方式出版、发行、传播等行为,在未经权利人许可,又不属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时,就极易构成侵权,因为网络创作受著作权保护,所以出版社、图书音像公司如未经授权将该作品下载并出版发行,就侵权了。有必要指出,无论上载还是下载,都要求行为人不以营利为目的。

3.网络转载侵权,世界范围内认可数字化权属于作者是原则。报刊、出版社无权擅自在数字化媒体上使用或者许可他人使用已发表的单个作品。因此,那些仅享有印刷出版专有权的出版社并不能染指电子图书的出版。网络媒体根据其“专有出版权’指控出版社印刷出版有关作品的案例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在我国有个例外,即报刊转载的“强制许可”:已在报刊上登载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报刊社受著作权人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转载,但应按照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但网站转载、摘编作品超过有关报刊转载作品范围的,应当认定为侵权。

4.网络链接侵权,随着网络链接价值的日益凸现,相关侵权事件也接踵而来,不过,一般认为普通链接提供的是链接通道服务,设链者如同引路人,其服务器只存储了包含链接对象网址的超文本标记语言指令组成的文档,既没有复制也未传播被链接的内容,因此并不侵权。网络链接侵权一般指间接(帮助)侵权,即提供链接通道的服务者在知道链接指向的是侵权作品时,有义务及时停止链接通道服务以“抑制侵权”。否则构成帮助侵权。这一点我国《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规定得很清楚“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网络参与他人侵犯著作权行为,或者通过网络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追究其与其他行为人或者直接实施侵权行为人的共同侵权责任。”

而实践中,网络侵权方式当然远不止上述分析,例如,通过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或在BBS上发表不当言论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事情屡见不鲜了。

网络新闻侵权的本质特征

1.网络侵权必须以网络为媒介,或是与网络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也是网络侵权不同于传统的侵权行为的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

2.网络侵权的广泛性。由于网络具有全球性、交互性、实时性和管理的非中心化等特点,它打破了疆域的界限,导致侵权主体非常广泛,在全世界任何角落,只要能上网的地方,使用网络的法人、自然人及非法人组织,都可以通过网络对同一客体实施侵权行为,其次,侵权客体也极为广泛。某一特定的侵权主体可以对全球的使用网络的法人、自然人及非法人组织实施侵权行为。如网络黑客向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可以对全球上网的计算机系统造成危害,再次,侵权空间极为广泛。侵权的空间可以随着网络空间的延伸而扩散。

3.另外由于网络侵权在地域上的广泛性,导致管辖权的复杂性。在网络侵权中,地域对基于网络这一媒介而进行的侵权行为,让传统的管辖制度发生很大的改变,法院对网络侵权的管辖权规则面临诸多的困境,法域的学说同样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4.网络侵权行为的技术性特征。与传统的侵权行为不同,网络侵权具有相当的技术性色彩,侵权行为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和计算机知识,也正是这些技术性门槛才使网络侵权行为呈现出相对于传统侵权行为的的特殊性。

5.网络侵权的隐蔽性,网络侵权存在于虚拟空间中,一方面,受害人往往很难发现侵权行为的存在;另一方面,由于一些网络技术的利用或侵权行为人借助虚拟身份的掩饰,往往很难发现侵权行为人。由此,诉讼中受害人也难以举证证明。

6.侵权结果的非人身性。因网络侵权人与被侵害人几乎不谋面,相互没有身体上直接接触,导致网络在侵害人身权时,只会成对被害人精神上、隐私权上、名誉权上、知识产权上等的侵害,及该侵权行为可能导致财产上的损失,但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直接侵害。

新闻大事件摘抄篇4

关键词: 大众传媒 网络信息 形势与政策 实效性

根据2004年、教育部13号文件,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校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一般认为,大众传媒包括报纸、期刊、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当今世界大众传媒发展异常迅猛,由此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应对大众传媒的冲击,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面临的一大课题。

1.大众传媒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提出的挑战

如今的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已经与大学生生活密不可分。根据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课题组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6个城市开展的问卷调查,大学生每天接触网络的时间最长(平均时长达到了1小时43分钟),其次是网络电视(近40分钟),其他依次是杂志、传统电视、报纸、广播。[1]87由此可见,大学生通过大众传媒了解了大量的信息,特别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一族”。

1.1从教学内容来看

通过大众传媒,大学生可以了解到“国内新闻”、“本地新闻”、“国际新闻”及“热点报道”、“新闻分析”等。高校食堂都装上了电视播放中央电视台当天的新闻节目,如“朝闻天下”、“新闻30分”,保证学生能了解到最新的新闻事件。另外,网络电视已经在高校普及。通过网络电视,大学生还可以收看各个电视台的节目,如“有报天天读”“凤凰大视野”,获得丰富的资讯。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使用的讲授材料大部分是从网上下载得来的,有的甚至是直接使用网上现成的材料。大学生收集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很强,老师讲的一些信息学生可能已经知道。因而,一些大学生认为既然校园电视、网络电视、校园网、报纸等触手可及,看看报纸、浏览网上信息,就可以了解到不少时事,似乎用不着上形势与政策课。

1.2从教学方法来看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都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闻报道、电视节目、历史资料等文字、图片、音像材料通过PPT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大大增强该课程的趣味性。由于该课程大多数学校都是实行一人备课,集体上课的教学模式,而少数老师拿到讲稿和PPT后,没有时间认真备课,因而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不满意甚至认为这样的课程上不上无所谓。

另外,一些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例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也开辟了学生“一周要闻”、“每周时政”等栏目作为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计入学生平时成绩。安排课前10—15分钟作为学生时政点评时间,要求学生先讲述一段新闻或政策,再由其他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点评。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阅读新闻分析能够把热点事件及时地反映出来并加以评论,有些学生的PPT制作得很精美,还能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不仅引起其他同学的掌声,还使老师受益不少。这对形势与政策课本身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1.3从考核方式来看

根据13号文件,形势与政策课实行学年考核制,每学年都考核一次。考核方法要灵活,可采用开卷考试、写论文等形式。我院以往主要采取写心得体会或者感想、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这两种考核方式都流于形式。由于网络媒体易于复制、检索,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复制、下载信息。如若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或者感想,学生一般就选取上课所讲的专题,考前从网上下载资料,写学习体会变成了介绍事件的内容;如若要求写篇论文,绝大多数学生就事先从网上下载或者从报刊中摘抄几段文字,甚至考试时通过手机下载,呈现考试“一大抄”的不良现象。那些没有抄的学生也觉得考核方式不公平,这些都导致了形势与政策教学效率的低下。

2.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必要性

如上所述,大众传媒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大众传媒的普及无法代替形势与政策课。这是由大众传媒本身存在的负面因素及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决定的。

2.1大众媒体的负面因素

2.1.1新闻传播失实问题。

真实性是一切新闻的生命力,无论新闻的传播途径怎样变化,真实性都应该是新闻长久不变的特征,网络新闻也不例外。但是,由于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实时性等特点,在实际传播中,网络新闻的真实性确实受到了严峻挑战,甚至个别时候出现严重的失实,给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重大影响。[2]30

目前我国青少年对社会的基本认识和对社会游戏规则的把握及其人生价值观的形成,90%以上的内容是通过传媒获得的。[3]12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自由获取信息,但是网络信息的自由直接传播,有时难免“泥沙俱下”,一些新闻从业者甚至人为地歪曲报道,使一些虚假信息、不良信息趁机传播,导致青年学生产生错误思想和行为。

2.1.2容易使大学生价值观念非主流化。

新闻大事件摘抄篇5

2009年7月16日,新疆各族作家、艺术家自发聚集起来,在《中国新疆作家、艺术家告世界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告世界书》说:“2009年7月5日在乌鲁木齐发生的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造成了无辜公民的大量伤亡……这些滥杀无辜的暴徒,是全体维吾尔族人的敌人,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敌人,也是人类的敌人。作为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我们看到了残酷的烧,但我们仍然相信真理和正义的力量,坚信我们的政府会严惩罪犯,相信全世界善良而爱好和平的人们最终会明辨事实真相,不再偏信和‘世维会’在境外颠倒黑白的胡言乱语。”

新疆文联党组书记、著名文学翻译家刘宾表示,新疆是地球村的组成部分,新疆面临的问题具有世界性。作家和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用手中的笔,反映这种世界共同的话题,把乌鲁木齐“7・5”事件的真相告诉读者和观众,让团结走进每个人的心中。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首届闻一多诗歌奖在武汉颁奖

首届闻一多诗歌奖2009年7月5日在湖北武汉颁奖。参加活动的作家、评论家有谢冕、雷抒雁、韩作荣、叶延滨、李小雨、谢克强、熊召政、杨克、梁平、林莽、张清华、阎志、田禾、张执浩、郁葱等。

闻一多基金会是由湖北省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社会公益机构,旨在弘扬闻一多的爱国精神,致力文化教育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由这一机构主办、《诗歌月刊》下半月刊和武汉卓尔控股有限公司承办的闻一多诗歌奖从今年开始设立,今后每年评选一届,从《诗歌月刊》下半月刊评选年度刊发作品的作者中选出一位优秀作者获得该奖项。首届获奖者为创作了组诗《陇东:遍地乡愁》的甘肃诗人高凯。来源:中国作家网

《季羡林全集》8月出版

2009年7月11日,我国著名学者、文化巨擘、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辞世,享年98岁。听闻噩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透露,《季羡林全集》前6卷已付梓、即将问世。

2007年5月,季羡林授权外研社独家出版《季羡林全集》。《季羡林全集》的编纂参照江西教育版《季羡林文集》的基本体例,主要增补1996到2008年间季先生撰述的散文、杂文、序跋、讲话、日记、书评等,也补入季先生早年发表而后来发现的学术论文及书评。同时订正季先生流传于世的作品不同版本间的文字差误及错讹,尽量保持作品最初定稿或交付发表时的原貌。经过2年多时间的编辑和筹备,《季羡林全集》前6卷已于2009年6月开印,计划于今年8月出版。2009年年底出版全集第7―12卷,2010年6月出版第13―20卷,全集的最后10卷将于2011年春出版。

来源:《新闻晚报》

日本芥川、直木文学奖揭晓

2009年7月15日,日本文坛最负盛名的第141届芥川、直木文学奖晚在东京揭晓,今年44岁的矶崎宪一郎以《最终的栖身处》摘得芥川奖的桂冠,此前夺标呼声颇高的伊朗女作家西琳・内泽玛菲则与大奖失之交臂。芥川奖评委、著名女作家山田咏美称,在本届入围作品中,《最终的栖身处》所构筑的小说情境最具有现代人所需要的“知性”。

此外,59岁的北村薰则凭借小说《鹭与雪》将直木奖收入囊中。2007年,他的处女作《紧要的孩子》荣膺第44届日本文艺奖。去年,他以小说《眼与太阳》入围芥川奖,最终仅以微弱票数败给了华人女作家杨逸。来源:上海作家网

鲁迅文学院举办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

由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与盛大文学共同举办的“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于2009年7月15日在鲁迅文学院开班。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文学作家在整个文学创作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国文学创作队伍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为此,在中国作家协会的重视支持下,鲁迅文学院与盛大文学多次磋商,决定共同举办本期“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培训为期十天。

参加本次培训班的网络作家共29名,经过十年成长,网络文学正在迎接一个全新时期的到来,网络文学同传统的纸介文学一样,也是一种反映社会现实,反映人们心灵的表达方式,因此,为时代而歌,为人民而颂,同样是赋予网络文学作家的责任。来源:中国作家网

中国作协除名贪官诗人

中国作协近日对外公告,取消李凤臣、赵立山、王月喜、王剑、王宁五人中国作家协会会籍。据悉,这五位作家都是因为触犯刑法而被取消资格的,这份名单中的“李凤臣”就是被外界称为“贪官诗人”的原山东省齐河县县委书记李凤臣。

发言人陈崎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作家协会一直以来对触犯《宪法》和刑律的作家都有除名机制,对于一直以来备受诟病的作协对抄袭作家保持沉默的态度,下一步将会有所考虑。

据了解,迄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还没有因为抄袭被除名的先例。今年,中国作协在吸收新会员的程序中加入了公示环节,青年作家吴志菲因涉嫌抄袭被延缓入会。陈崎嵘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至今还没有最终结论,“认定抄袭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来源:《北京青年报》

第三届中韩作家会议在青海举行

2009年7月9日,为期4天的第三届中韩作家会议在青海西宁拉开帷幕,来自中国和韩国的知名作家就“人与自然和谐世界”这一主题展开互动交流。

这次会议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韩国Paradise文化财团、青海省作家协会和韩国仁荷大学共同主办。韩国作家代表团由17名韩国作家及数十名来自《朝鲜日报》《中央日报》记者和翻译组成,中国作家代表团由来自全国的40余位作家组成。

据了解,中韩作家会议已在中国上海和韩国首尔各举办过一届。会议的主旨在于进一步通过文学视野解读中韩两国文化,为两国文化交流搭建桥梁。

来源:新华网

首届“文学之新”新人选拔赛结束

2009年7月14日,历时一年多的第一届“THE NEXT・文学之新”新人选拔赛总冠军诞生,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大二女生、21岁的女孩萧凯茵摘得桂冠,王蒙等著名作家亲自颁发了预付的10万元现金稿酬。

新闻大事件摘抄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积累学习 积累内容 积累策略

一、在阅读鉴赏中积累

(1)语文课堂中的阅读积累策略。

讲授课文时总会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中要定出学生需要积累的内容和积累需要达成的目标。比如说小说阅读鉴赏中,要制定和小说问题相关的文体知识,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通过理解三要素要挖掘出文章的主题。情节安排运用的手法:如线索,如设置悬念,如情节设置平淡,如结尾出人意料等等。人物描写的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动作、心理、外貌、神态、语言、细节等。这些文体知识需要在阅读中进行补充梳理,有助于学生深入阅读文本,鉴赏能力也会得到提高。高中生的课业任务重,除去语文课外,课下很少有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所以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在课堂这片有限的天地中开拓出无限的空间。课堂中可以充分利用课文、题文来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2)课外阅读鉴赏的活动组织中以趣引读

面对高考这种选拨性的考试形式,很大一部分老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上,拿到分数就是硬道理这种不利于语文发展的思想影响着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不容乐观,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更是无从实现。这的确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学不仅要抓好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开拓学生语文视野,提高语文学习的内涵,这就需要把课堂拓宽到课外时间上。课外时间是学生阅读的自由支配时间,学生在充满乐趣的阅读中会不断对语文感兴趣,从而进一步促进着学校里的语文课堂效率的提高。高中阶段,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已差不多接近成人,能定下心来认真思考,可以读一些大部头著作,或古典名著,或外国著作,读名著最好在一个比较长的假期,暑假或寒假。上学期间也可以读,只能利用零碎的时间,不过这种习惯形成了对学生的一生都非常重要。毕竟高中阶段的时间安排特别紧张,如果真没时间静下来啃名著,不妨读一些散文、杂文或《青年文摘》《读者》《意林》等,这些材料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启迪学生的心智,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完善自己。课外阅读应多样化,既要有文学性的,又要有社会热点、人生哲理等,这样才会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发展更加全面。读这些材料,应引导让学生自己去选,只有学生阅读了感兴趣的材料,才会激发他们进一步的阅读,并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看到课外书,就会爱不释手。

(3)作好阅读笔记,积聚知识宝库

古人说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这说明阅读时需要记笔记的重要性。很多高中生都特别喜欢读课外书,可是很少一部分能做到记笔记或摘抄,大多情况下只是简单的浏览,这种做法可以说是一种不自觉的语文学习习惯。如何让学生由不自觉地阅读变为自觉地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摘抄就是一个有效地方式。摘抄的可操作性强,就是指导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抄写那些比较精彩或有深刻意义的句子或段落,这样既可以深化对阅读的理解,又可以进行阅读中的积累活动。学生摘抄形成习惯后,就会丰富阅读积累,达到积土成山的效果。

二、在表达交流中积累

表达交流能力的提高需要语言知识积累、生活素材积累、文化背景积累等积累的积淀,反过来说,这些积累也可以在表达交流中进一步充实丰富,表达交流中,可以很清楚的了解欠缺那方面的积累,才会为接下来的积累进行有效的指导。

口语表达交流可以提高学生交往能力,锻炼学生的口才。可以开展辩论赛、主题演讲、读书报告会、新闻点评等形式促进学生表达交流中的语文积累。交流学习是新世纪的学习形式,交流合作可取长补短,阅读――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就阅读所思发表看法,一起磋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阅读果实获得师生的承认,会进一步激发阅读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高中学生心智日渐成熟,也开始有独立的见解,让同学们思维的火花碰撞,会极大地提高学习和积累效率。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某个事件进行评论也可促进语文积累。当今的一些热会热点、新闻事件都是和国家政治、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可以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或者影响很大的事件进行交流评论,在活动中学生要搜罗相关资料,掌握事件来龙去脉,还要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有逻辑性的语言,这个过程学生都在进行有意无意的积累。比如,著名慈善家邵逸夫的去世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教师可以就此事件引导学生去了解邵逸夫的生平,然后相互交流探讨。

课前 5 分钟也是应该充分利用的宝贵时间,在这短短的 5 分钟内,可以引导学生就某一个命题进行简单表述,也可以结合校园内发生的事情搞一个“新闻会”,让学生自己主持,每个人以口头的方式为大家校园新闻,其他同学可以针对“新闻’,提出问题,请同学解答。在同学们口头表达和相互交流中,既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而有针对性地改进,也可以学习别人的积累资源从而丰富自己的积累。

三、在生活体验中积累

古人老早就提出,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也就强调了语文积累的生活实践的特点,强调语文积累可以从生活经验中丰富。教学做合一、生活即学习、社会即学校等教育思想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主张,陶先生也强调了生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语言学家吕叔湘老先生曾说过:“语文课跟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生活到处都是学语文的素材,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多体验生活,生活就是一本大语文教材,里面有取之不尽的知识宝藏。

高中生是有主见的,学习能力强,眼界比较开阔,喜欢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如果只是把学生限定在语文课堂中,那么他们就会渐渐对语文失去兴趣,进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语文教师要注意将学校语文与社会语文贯通,来增加学生们的生活积累。生活是积累的来源,生活里有无穷无尽的知识宝藏。只要用心观察,生活处处皆语文。从人们的话语中,从大自然的风景中,从电视新闻中等等都是知识积累的大宝藏。

家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港湾。说到家,每个人都有很深的感情,感动于父母为我们的付出,感动于父母间的相濡以沫,感动于一句话语、一件衣服、一个动作、一盘小菜等等。可是很多同学在写和家庭有关的作文时,往往写得很干巴,其实这和学生不注意观察家庭生活有关。老师可以进行这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如何从家庭生活中积累,如可以观察不同的人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以及和自己家庭有关的其他人员;如多观察细节,某个家庭成员的口头禅、外貌、心理、动作等等;选材既可以写温情,也可以写矛盾摩擦。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故事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感受美妙的家庭生活,既可以感受到动力,又可以在不断的积累中养成好的积累习惯,可以为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适应基础。家庭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中的酸甜苦辣都可以成为积累的优秀素材。

学校生活本也是我们语文积累的重要来源。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校园里,那种酸甜苦辣的滋味应是感受最深的,但是如果学生不注意平日的积累,等用到的时候也会觉得校园生活枯燥无聊,无非是上课,作业,考试三部曲。其实校园生活可用来积累的材料很多,老师教课的风格,学生之间的深情厚谊,父母来学校看孩子的脉脉亲情,食堂师傅做出的可口饭菜,哪怕是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如何化解,都可以成为学生笔下的积累素材。还有如那一大堆的作业,考试的失败,成功的喜悦,只要仔细品味,学生一定会有话要说,学生的心里也就会渐渐积累下丰富的情感。

社会生活异彩纷呈,更是语文积累的不可或缺的资料库。我们每个人都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着,街头见闻,街道市容,人情世故,甚至街头流浪者的不幸遭遇都会在我们的心底留下印记,另一个例子,报纸、电影、电视、网络和其他媒体,也拓宽了学生的精彩世界。就像一些电视栏目如“中国好声音” “爸爸去哪儿” “新闻直播间” “百家讲坛”等都有学生感兴趣的积累素材。老师可以将近期发生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讨论、质疑、批判,并写成随笔。这一做法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这是很好的一种练笔方式。

总之,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体验,因此语文学习的提高需要在生活中积累知识。老师应引导学生重视生活体验方面的积累,积累生活体验,就是积累语文知识,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如果让学生认识到所积累的东西都是和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那么学生学习语文也就更有兴趣了。

参考文献

新闻大事件摘抄篇7

新闻与宣传性质不同,但二者在形式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微观层面单个具体的规范的新闻,在宏观层面则可能形成一种海量效应,造成宣传效果。1946年6月26日,撕毁了国共两党的停战令,发动了全面内战。30日,在写给新华社代社长兼总编辑余光生的信中说:“从现时起,凡各地蒋军向我进攻之消息,均请发表,并广播;因蒋口头说停战,实际在作战,我应发表新闻予以揭穿”。从此,延安台在广播中播出了大量军队不断侵犯解放区的新闻,同时也对解放区军民自卫反击的胜利消息进行报道,在用事实揭露停战谎言的同时,也巧妙地抵消了敌人进犯的报道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用现身说法的方式来宣传

事实胜于雄辩,而最具说服力的事实莫过于亲身经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经常在“广播演讲”节目中,邀请党内外一些有影响的人士,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打击反动派,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仅在1946年七八两个月就广播过蒋管区和海外民主人士的广播稿34件。1946年6月26日,军队发动全面内战的第一天,空军上尉飞行参谋刘善本就第一个驾机起义,飞到了延安。7月和8月,延安台先后邀请他发表了题为《赶快退出内战漩涡》和《这里的人情充满温暖》的广播演讲。刘善本真切地讲述了自己驾着美国飞机运送军火,间接屠杀自己同胞时所受到的良心和正义的谴责,呼吁空军朋友赶快退出内战;同时他还讲述了自己到延安后对共产党、解放区的美好感受和认识,表达了对中国未来的坚定信念。

用攻心战的方式来宣传

每天半小时的《对军广播》是陕北台最具特色的节目之一。这个节目早在延安时期就已不定期地开办了,最初叫《对蒋军广播》,在分化瓦解军的作战意志方面作用十分明显。节目除了播送新闻、评论,向军队宣传战争形势,讲解我军的政策之外,还利用军官兵渴望了解亲朋、部属的下落,急于寻找个人出路的心理,专门用大部分节目时间,播送起义和放下武器的军官名单,包括姓名、年龄、职别、籍贯、起义或放下武器的地点、家属通讯地址等;以及这些军官到解放区以后的生活情况,和他们写给家属、亲友或同事的书信。陕北台从1947年10月下旬起的14个月中,一共播送俘获将校名单289件,共2800多名,占整个对蒋军广播节目的28.6%;播送敌俘书信299件,占对蒋军广播节目的29.6%。这些内容生动有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主张,以及对待放下武器的官兵的宽大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用对比的方式来宣传

1941年5月,陕甘宁边区按照《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第21条规定的“三三制”原则,开始了第二届参议员的选举工作。为此,延安台专门广播了介绍陕甘宁边区选举经验的文章《选举运动中的宣传工作》,同时,又播出了《政治经济双重压迫下,大后方学生悲惨生活》《大后方工人生活》等稿件,揭露了统治地区的黑暗暴政,以及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在对比中展示抗日根据地民主建政的成绩。1948年3月,在陕北瓦子街战役中,整编第29军中将军长刘勘战败身亡。陕北台受西北野战军司令部的委托,播送通告说,刘勘的尸体已由人民装殓埋葬,家属如要运回,解放区军民会给予方便。后来,刘勘的尸体运回了统治区。陕北台对这件事情的报道,凸显了人民的人道主义精神,与法西斯的残酷统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用服务的方式来宣传

这一点突出体现在“记录新闻”这一节目的设计安排上。在1945年10月2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题为《介绍XNCR》的文章在介绍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节目时指出:“记录新闻:这是时事新闻、解放区消息和评论三者的摘要,扼要具体,专备各地抄收。听众只要花费半点钟时间,就可抄收到1500字的重要新闻,可在地方报纸刊载,可用以出版墙报黑板报,也可供亲戚朋友传阅。”这是一种特定时期产生的特定的节目形式,也是一种颇具创造性的广播宣传方式。语言广播无远弗届,但信息的保留性较差。为了让国统区的人民不仅能听到中国共产党的声音,同时能够准确地保留并传扬它,让更多的人了解来自解放区的消息,延安台为听众着想,创造性地开设了“记录新闻”的节目,用慢速播音的方式,把信息传递出去,这样虽降低了单位时间的信息量,增加了信息传递的环节,却突破了收音机不多、收音环境险恶的信息接收条件限制,变一次传播为二次传播,巧妙地保证了重要信息的传递,在特殊条件下尽可能扩大宣传效果。当然,这种以服务为理念的宣传方式是特定条件下的无奈选择,但依然反映出宣传主体对广播媒介传播特性的认识,及其较为明确的受众意识,显示出其对宣传效果的积极追求。1948年,在播送《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时,不仅分段播送,甚至标点符号都一起播出,以方便抄收的听众校对。每段播完都要简单概括交代一下,然后再介绍下一段的中心内容。

在播出方式上强化宣传

为了加强宣传效果,许多稿件会提前预告,连续或多次重复播出。在保存至今的陕北台播出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广播稿上,可以看到播音员为了准确播出而做的种种标记,涉及语气、语调、重音等细节的处理。而在1946年和1947年由新华总社制定的《新华总社语言广播部暂行工作细则》《XIVCR陕北工作阶段的简单总结》《对目前改进语言广播的几点意见》等制度性文件中,可以看到对于播音的语调变化、口语化、速度快慢、语气连贯、标点符号的处理等,都有着细致的要求。这一切都对于强化广播的宣传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上述对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宣传技巧的概括分析,可以看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宣传业务实践有着这样几个特点:

首先,注重广播的工具性。从上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宣传业务实践可以看出,无论是攻心战中对广播的运用,还是记录新闻节目的设计,都突出了广播的工具作用。这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新闻事业的根本性质决定的。

新闻大事件摘抄篇8

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极大,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吸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已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气围。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读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家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书,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结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讲。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北京申奥”这一内容,学生就办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奥运连看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奥运梦》等。

3、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育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体验。

新闻大事件摘抄篇9

关键词 新闻体裁 消息

中国古代把客观世界的变化,把它们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把他们的枯荣、聚散、沉浮、升降、兴衰、动静、得失等等变化中的事实称之为“消息”。只是到了近代才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新闻体裁,所以“消息”又叫新闻。

消息体裁萌芽于甲骨文,甲骨文中有“边报”、狩猎等记载。《尚书》是最早的新闻体裁文集,《春秋》是以简明新闻集成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竞争激烈,因此沟通信息、了解时局是必须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如《晏子春秋》写道:“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予管仲狐与谷,其县十七,著之于帛,……通之诸侯……’”。这就是说,齐桓公曾经以书面形式向下属作通报。《左传》是消息配通讯的最早尝试和最佳搭配。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露布”又称“露报”,是进行宣传教育或传播新闻的一种方式。露布是直接面对广大民众的,易于传播,汉代及以后封建王朝更多的使用这种方式。

秦朝的“书同文”,为文字传播创造了有利的基础条件。一些广而告之的政令文书,无形中成了新闻传播的材料,如史学界所称的“四十字诏书”。据考古学家认定,这则诏书是用刻了字的10个木戳印在陶制量器上的。

汉代新闻传播是使用竹木制成的简牍。在出土的汉简中,有屯戍,上行、平行、下行文书等记载。司马迁《史记》对人物绘声绘色的刻画和描写,可以说是最早优秀的人物通讯和风貌通讯集。

自古,新闻传播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一种手段,据考证,直到唐代才有确证出现了专门传播新闻的媒介,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中国古代报纸。唐人著作中出现次数较多的“报”、“条报”、“杂报”等名词。如杜牧在《与人论谏书》中写道:“前数月见报,上批阅阁下谏疏,锡以币帛,辟左且远,莫知其故。”但是唐代的报纸只有文字记载,没有实物考证。

宋代出现了一种传播消息的重要载体——邸报。邸报的内容丰富多彩,基本内容是皇帝谕旨及起居动态,臣僚章奏,官吏任免升降奖惩,前线的军情等。这些消息,都是官吏和士子们需要了解的。特别是在宋代商品经济日益兴盛和军事活动频繁的形势下,邸报作为传播消息的一种重要途径,非常发达。

元代,究竟有无邸报,至今仍是一个疑问。消息传播的更为广泛的途径是口头传播。源于游牧民族与汉族文字不同,文字传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同时,元代市镇经济日趋活跃,人际交往频繁,商业繁盛地带,集会聚集场所,成为信息交流的活跃场合。当然,不排除元代政府官吏中宣使、奏差开辟的一条官方新闻传播渠道。

明代继续抄传邸报。邸报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除了官方的消息之外,还有农事、天象、灾害报道和社会新闻等。明代还出现了“报房”,有专门送报人,消息传播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已受到人们高度的重视,逐渐再向独立的社会行业迈进。

清代官方消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仍然是邸报,也被称为邸抄、京抄、京报、塘报等。清代新闻传播史上出现的重要现象是民间报房的发展和京报的刊行。迄今为止,国内收藏最早的京报实物是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一家名为“公慎堂”的报房出版的。

消息在历代朝廷的改朝换代中,不断地发展、丰富、完善,除了官方新闻渠道的不断努力,历代野史笔记实际上是古代不定期出刊的杂志,大量的信息、通讯、特写沉积其中。为消息的成熟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路和养分。尽管是这样,但是消息的前进道路始终摆脱不了封建体制的束缚和压制,前进的步伐比较缓慢。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和开拓,给消息的发展注入了催化剂,一批一批的商人、传教士、政客、冒险者来到东方,来到中国。他们不仅带来了鸦片和商品,还带来他们的文化观念和宗教意识,在中国建学校、医院等等。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在我们中华民族大地上出现了第一家中文近代报纸,就是1815年8月5日,由最早来华办报的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建的《察世俗每月统计表》刊物。据考证,我国近代中文报刊上的第一条消息是刊登在此刊物第1卷第2期上的“月食”。

“照查天文,推算今年十一月十六日晚上,该有月食。始蚀于酉时约六刻,复原于亥时月初刻之间。若是此晚天色晴朗,呷地诸人俱可见人。

他们把“新闻”明确地列为报刊内容的一目,而所谓“新闻”又明显地特指“消息”,这为消息成为新闻体裁中独立的一支奠定了基础。

1828年后,开始有以“新闻”命名的报纸;《天下新闻》出现,其间多载消息,并以此为其所长,与他报竞争。1838年,在广州出现了以《各国消息》命名的、由外国报商所办的中文报纸。命名为“消息”,沿用了我国“消息”一词原有的丰富含义,进一步明确了消息体裁的独立性。1862年9月6日《上海新报》上的一条关于太平天国的消息,被认为是一件新闻写作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因为它实际上已具有完备的“新闻五要素”。

“克复嘉定前一日,已经官兵攻打一仗,次日,西兵攻城约有二点一刻,其城即破。英华众兵同时进城,城内发贼无多,杀伤者不过二百余名……”

美查于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一家商业报纸,但它的内容却是多方面的,“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喜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申报》的问世,标志着这种每日刊行的,面向社会大众的、以时事新闻为主的综合性报纸,开始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新闻传播媒介。

可见,消息这种体裁在我国是古代文体演变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长期孕育、逐渐萌生于多种古代文体之中,与我国悠久的文学传统和散文的沿革有密切的关系;而我国史传、记事体文章的发达,更使我国消息体裁在发展中能较早地注意到消息必备的某些要素及语言的简练;从而形成了我国消息写作的独特风格。

总之,任何一种体裁的诞生和演变都是为了响应社会需求发展的召唤,而决不仅仅是出自文人们的心裁。因此,了解渊源,把握特征,追踪发展,就是我们研究新闻体裁问题时要抓住的总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晏子春秋·外篇第七(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81.

[2]杜牧.樊川集(卷十二).

[3]祁忠敏公日记.崇祯五年三月初一日条.

新闻大事件摘抄篇10

关键词:读书 兴趣 方法

在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育中,我认为多读书有很多益处。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少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在我校针对这一情况,开展了读经典名篇的活动,每日早读的前十分钟专门用来读书。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普遍有所提。本人也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没周抽出一至两节课作为学生的大阅读课,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更好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创造条件。下面浅谈本人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以身作则。不管在课外还是课内,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不管范读还是阅读时,老师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和每天坚持晨读习惯。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2、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学生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很大。

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我便给予极力的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4、通过读书,学校还在每期的期末时开展一次经典名篇诵读比赛活动,评选书香中队和金奖、银奖。大大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浓厚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读书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我为学生精心挑选图书,利用闲暇时间到学校图书室为学生借书,然后发给学生,要求认真阅读,并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动手”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校园一角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想象、多比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读完后想想有什么收获,写读后感等。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仅仅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

1、讲。我除了让学生读10分钟外,还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安排在课前或早读后,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在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使学生从不会说汉语的彝族同学逐渐成为汉语高手,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办手抄小报、黑板报等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有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广泛的内容。有的学生还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我懂安全,我要安全”这一内容,学生办出了许多关于安全方面的《安全伴我行》、《安全在我心》、《安全系着你我他》等优秀小报,从而加强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每期的经典名篇诵读比赛、手抄小报赛、读书知识竞赛、及红领巾广播站投稿等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