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办案小结十篇

时间:2023-04-06 09:09:04

律师办案小结

律师办案小结篇1

律师办案小结

本案系聚众斗殴罪刑事案件,公诉人提起诉讼并建议量刑7到9个月,本案被害人系轻微伤,且被告人对自己所犯的罪行供认不讳,认罪认罚,对公诉人指控的罪名无异议。鉴于XXX有从轻减轻情节,其从认罪悔罪方面考虑:XXX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以及庭审阶段,其均自愿认罪认罚,根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可依法对其从宽处理。从犯罪手段方面考虑:XXX没有持械殴打被害人的情节。从犯罪后果方面考虑:虽然XXX行为造成了被害人轻微伤的后果,但是XXX已获得被害人的谅解,被害人出具谅解书,明确表示对XXX的行为予以谅解,自愿不再追究XXX的刑事责任。从犯罪原因方面考虑:本案的起因是XXX和XXX因琐事发生口角所致,属于因民间矛盾激化引起的犯罪,目的只是替家人出气,其行为和故意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黑,恶,痞势力不同,主观恶性小。且被告人存在自首情节,故辩护人建议量刑7个月.

就本案,律师深刻体会到,对当事人的情况要充分了解,好好进行准备工作,充分运用证据和法律,找出强有力的依据,也能够分析对方的证据等情况,找出对方的漏洞,保证占据优势证据地位,帮助当事人争取权益。

律师办案小结篇2

[关键词]法律援助;实训课程;课程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法律援助与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融合问题,理论界早已有所阐述,部分高校法学院系也已经开始建立法律援助学生实训基地,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法律援助学生实训项目在法学本科生实践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肯定。[1]然而,在法律援助实训项目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1)缺乏相应的指导与培训,以致学生参与办理的部分案件质量不高,案件处理程序不是很规范,部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维护。(2)部分高校没有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盲目设立实训基地,案件数量少,法律援助项目徒有虚名。学生名为参与法律援助,实际上并无案件可供办理。(3)传统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惯性思维仍发挥作用,致使部分教师和学生并未对法律援助实训环节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缺乏,也使学生群体缺乏为社会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热情。[2](4)相当数量的法学本科生眼高手低,不愿意从事事务性法律援助工作,而其能力又不足以直接胜任专业性法律援助工作。基于以上问题,应探索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宏观构建与微观设计,即课程具体内容与环节的构建,并分析其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下文笔者结合自身指导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教学经验,从课程整体设计与具体操作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宏观构建

(一)将法律援助实训项目作为选修课程纳入法学专业培养方案当前各高校法律院系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实践主要采取两种模式:一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往往与“12•4普法宣传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普法宣传活动同时进行。[3]援助形式包括提供法律咨询、文书等。二是在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建立本科生毕业实习基地。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参与法律援助活动将作为其本科毕业实习的组成部分。这两种方式各有其弊端:前者组织松散,缺乏相应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且伴随普法宣传活动同时开展,难免有流于形式之弊;后者由于法律援助机构并非唯一的毕业实习基地,故而只有部分学生能参与到法律援助活动中,其参与对象过于狭窄。据此,笔者认为,将法律援助实训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选修课纳入法学专业培养方案是有必要的,至少具有下述几个方面的价值:第一,将法律援助作为一门正式课程而非学生的课余活动,不仅能引起参与援助师生的重视,更能建立相对成熟的运作机制与考评机制,保证项目开展的长效性。第二,作为一门选修课程于第四至第六学期开设为宜,并非强迫所有学生修读,而是鼓励学有余力且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基础的高年级法科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既能保障援助质量,又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第三,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经过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学习与锻炼,也能提升其参与本科毕业实习的学习效率。(二)共同培养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中,通常确定一名或数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带队教师)。法律援助案件种类繁多,往往涉及民事、行政、刑事等多个部门法学,甚至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与阅历,而一名或数名教师限于其专业背景与精力,面对种类繁多、数量庞杂的案件往往力不从心,难从兼顾学生的指导,从而难以保障援助质量与实训效果。基于此,笔者认为,在自愿的前提下,宜尝试建立由该法律院系的全部具有执业律师资格的教师共同参与法律援助指导的模式,可以依据不同案件类型与教师的专业背景采用分组形式,如婚姻家庭案件组、工伤案件组、刑事组等。这种方案既能保障充足的办案人员,又可以兼顾各个领域。当然,有条件的院系可以从社会上聘请一些资深实务工作者担任兼职指导教师。(三)与专业的法律援助机构合作部分高校并未与专业的法律援助机构合作,而是自行开设法律援助基地,独立开展业务。虽然有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笔者认为此法仍不足取。普通高校毕竟是教育机构而非实务单位,教师与学生只能以教学为中心,并不宜从事几乎专职的法律援助工作,而且高校自行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案件相对较少,学生难以获得实践机会。因慕虚名而本末倒置,殊不必要。高校可以采取与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中心)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这样不仅能获得相对充裕的案源,而且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国家补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实训课程的设立成本。

三、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微观设计

(一)概述依前文所述,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主要开展模式可以概括为在高校法律院系与专业法律援助机构订立援助协议的基础上,由具备执业律师资格的高校教师担任援助义务人,指导高年级本科生参与法律援助事务性工作与专业性工作的过程。由此,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可以分为事务性援助工作与专业性援助工作两类。事务性援助工作是指法律援助工作中与法学专业知识无关或关联度较低,即无需具备法学专业教育背景即可以完成的工作,例如在法律援助中心接待窗口值班、作咨询记录以及办理案件过程中的收发文书、装订卷宗等。这一类工作虽然并不直接运用法律知识,但却能充分反映出法科学生的基本素质与社会责任感。因为如果事务性援助工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同样会影响法律援助工作的效果和质量,甚至耽搁具体案件的进程,损害受援人的合法权益。专业性援助工作是指法律援助工作中必须运用法律专业知识与技能或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才能够处理的工作。这类事务主要体现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如立案、参与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也包括日常性援助项目,如法律咨询、撰写法律文书等。这一类事务的办理结果将直接影响案件判决结果,学生参与此类事务必须经过相应培训,且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与监督下才能开展。(二)事务性援助工作1.值班与接待工作各级专业的法律援助机构通常都设有专门的接待(咨询)室,可以将学生分为二至四人的接待小组,派驻法律援助中心的接待窗口值班,小组值班时间为一个工作日或半个工作日。最好设置排班表,尽量避免与其他课程冲突。值班或接待的主要工作职责:接待来访当事人(做好接待记录);引导来访当事人到援助律师处进行法律咨询;在援助律师与受援人交谈的过程中,旁听咨询并做好咨询笔录等。值班与接待工作主要锻炼学生与不同阶层的受援人进行基本沟通的能力,在旁听咨询与做咨询笔录的过程中,也可以学习一些法律咨询的方式与技巧。[4]2.收发法律文书收发法律文书是指学生在协助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过程中,签收与签发部分法律文书的事务性工作,包括领取应诉通知书、传票、举证通知书等各类诉讼文书,向法庭提交各类书状、证据复印件等。这类事务性工作虽然并不需要专业知识背景,却能直接影响案件的进程,指导教师应随时跟踪了解办理情况。部分法律文书的收发应有受援人的书面授权,此类法律文书的收发工作原则上不得由学生独立完成。3.装订卷宗装订卷宗是指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结束后,对案卷进行分类归档的过程,案卷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援助协议、诉讼文书(书状)、证据材料复印件、各类笔录、法院裁判文书等。装订卷宗的工作可以在指导教师或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但应注意保管卷宗材料,以免遗失。(三)专业性援助工作1.实训小组大部分专业性法律援助工作都需要在办理具体案件中完成,学生参与的基本模式如下:教师接受法律援助指派后,应成立由二至四名学生组成的实训小组。小组成员应由办案教师指定(可以在参与同案法律咨询的学生中择优选择),参与案件办理的学生在案件办理结束前原则上不得参与其他案件的办理(即同一学生原则上不得同时承办两个法律援助案件)。实训小组在指导(办案)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案件的办理过程。2.法律咨询对于一些法律关系清楚、案情较为简单的案件,可以由学生直接承担咨询工作(至少两人,一人负责咨询,另一人负责记录)。法律咨询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法律知识及临场语言表达的能力,是参与实训学生难得的锻炼机会,但如果咨询有误,也可能导致受援人对案件产生错误的判断与预期。因此学生承担法律咨询工作应注意下述问题:(1)在实训课程开始前,指导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法律咨询方面的培训。(2)学生现场咨询时,原则上应有指导教师或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在现场指导,如果发现学生不能胜任咨询任务或咨询出现明显错误,可能影响受援人利益的,指导教师或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可以停止学生咨询,转由法律援助律师承担咨询工作。(3)咨询笔录应由咨询人、记录人和受援人签章,存留法律援助中心备查。3.案情讨论与庭审演练指导教师接受指派并组建实训小组后,应组织学生对案件进行讨论。在讨论开始前,指导教师应对案情有基本的掌握并形成处理意见。在讨论中,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归纳案件争议焦点,并围绕案件争议焦点展开探讨,而非泛泛而谈。如果在案件讨论中出现不同意见,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组织模拟庭审,即让学生二人一组分别代表原、被告进行模拟辩论。在正式庭审开始前,实训小组的全部学生都应独立撰写该案件的(辩护)意见,供指导教师参考。如果学生的意见被指导教师采纳,指导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以使学生获得办理实务案件的成就感。4.旁听庭审除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实训小组的学生原则上应参与旁听庭审,指导教师应向学生交代庭审纪律及相关的注意事项。旁听庭审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真实诉讼的过程。庭审结束后,实训小组学生应撰写书面体会,作为课程结束后评定成绩的依据之一。

四、课程设计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一)实训开始前进行相关培训参加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学生毕竟长期处于理论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法律实践的经验与基本技能,所以在正式实训课程开始前应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1.实训技能培训,包括法律咨询及与受援人沟通技巧、法律文书撰写的方法与格式等;2.业务培训,包括法律援助的基本业务流程、各类诉讼的基本程序等;3.职业道德与纪律培训;4.安全培训。未经上述培训的学生不能修读法律援助实训课程。(二)学生参与办案应征得受援人同意具备执业律师资格的承办教师是法律援助案件的援助义务人,而学生并无资格以诉讼人的身份参与案件办理,仅能以律师助理的形式出现,因此,征得受援人同意可以尽量减少学生办案可能存在的风险。指导教师在接受指派后,应就学生参与办案问题向受援人征询意见。征得同意后,应由受援人签署书面意见并存档备查;受援人不同意学生参与办理案件的,无需陈明理由,学生则不得参与该案件的办理工作。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学生承担收发部分法律文件工作的,应由受援人另行出具书面授权。对于案件,涉及当事人隐私的案件,学生不得参与办理。(三)采取灵活化的课程考核方式法律援助实训课程基于其实践性教学的性质,不应采取传统的考试方式评定学生成绩,而应采取更为灵活的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式,注重对学生参与实训的综合表现进行衡量。应参考以下因素评定学生的成绩:考勤情况,参与案件讨论与模拟庭审的情况,实训期间撰写的法律文书、书面体会,实训小组指导教师的评语等。

参考文献:

[1]伍浩鹏.试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援助之整合[J].河北法学,2006(7).

[2]田宏伟.诊所式法律教育:法学实践课改革新尝试———美国法律实践教学对我国法学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7(1).

[3]杨佶.法学专业社会法律援助实训课程的改革与探索———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社会法律援助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3(4).

[4]周寅,刘莉.法学专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与法律援助相结合的实践模式探索[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9).

律师办案小结篇3

关键词:档案管理;规范化;律师;发展

一、档案管理跟不上律师事务所规范化管理的步伐,与现代律师事务所管理不相适应是大多数县域律师事务所的通病,甚而,大、中城市部分律师事务所的档案管理也与律师事务所规范化管理不相适应。档案管理的缺失或不完善,应当引起律师界的高度重视。

档案管理,特别是业务档案管理,是提高律师办案质量、办案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如果不从已办结案件中得到经验、教训和受到启发,很难想象这样的律师能成就一番得到世人公认的业绩。一个律师事务所没有规范、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该律师事务所就不会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更不会有长盛不衰的发展基础和社会公认的业务成果,更无法在社会上树立知名的律师品牌和令人尊敬的整体律师形象,也无法使年青律师得到全面、系统地学习。因此,加强档案管理,特别是加强业务档案管理,应当作为律师事务所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工程,应当放在每一个律师事务所的最基础工作的重要位置上。

二、很多律师事务所没有规范的或者无档案管理制度,均因建立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一些律师事务所租房办公,办公室仅能放下桌椅,律师事务所根本不愿出钱或出不起钱租房存放档案和雇聘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大、中城市的部分律师事务所,特别是县域律师事务所,律师的收入不高,大多数律师的收入,都不高于同区域一般公务员的收入,这就造成律师事务所的财力积累很有限,很多律师事务所都无能力设置档案室和配置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这就造成这些律师事务所无能力或不能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大多律师事务所的留成部分,仅够律师事务所的必需支出,例如:房租、水电、审计、会员费和培训费支出等,若再增加档案管理费用,减少执业律师的个人提成部分,很多执业律师都不同意,这也是造成档案管理制度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县域或中、小城市执业的律师,大多将办案多寡、收入多少放在第一位而不考虑或不愿意考虑业务档案的整理和存放积累。再者,整理档案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必需的材料,部分法院的部分法官从来不将有关诉讼文书和裁判文书送达给(辩护)律师,这也造成律师整理业务档案存在一定的困难,律师拿不到裁判文书,就无法证明案件已经办结,更无法装订该案的(辩护)卷宗,这一问题的存在,也确实给律师装订业务卷宗、给律师事务所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带来一定的困难,部分委托人收到裁判文书,知道裁判结果达到其目的后,就不再和被委托的律师联系;对案件的裁判结果不满意,有些委托人收到裁判文书后就不再和被委托的律师进行联系,还有的委托人甚至拒绝再和被委托的律师进行接触,这就使律师得到自己所承办案件的裁判文书很困难,大、中城市的一些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一现象的存在,也是导致律师无法装订办结案件卷宗,律师事务所无法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原因。律师事务所主任不重视档案管理制度而对办结案件卷宗不管不问,该所就无法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部分合伙人律师或资深律师不赞成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该律师事务所就不可能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因此,律师事务所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与该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密切相关。

律师事务所主任不下大力气狠抓档案管理工作,其他律师,特别是目光短浅的律师也就会乐于这种不管不问的管理模式,因为,律师的工资、福利收入不会因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而减少而又能省掉整理业务档案的时间,这确实使一些律师得到了“实惠”,所里又能少支出管理档案方面的费用,很多律师也会以此为借口而向律师事务所主任或管理层“献言献策”,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律师事务所无法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原因。

一些律师事务所为了应付有关机关的检查而装订一小部分业务卷宗,甚至有的省优律师事务所也只是确定每名执业律师每年应交几本卷宗;这些做法与律师事务所的规范化管理,与建立现代律师事务所档案管理制度均是格格不入的。

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特别是完善的业务档案管理制度是律师事务所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律师事务所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没有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律师事务所的规范化管理和规模化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从律师执业的现实情况出发,很多律师事务所的统一收案、统一收费都表现为当事人和律师协商一致后,到律师事务所办理收案登记和交纳有关费用,还有部分律师事务所基本上采用一年交几千元钱,律师事务所的公函等随便用,执业律师在办案过程中,除遇到被投诉外,很少有受到律师事务所监督的情况。如果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除了接受委托后,律师应到律师事务所办理收案登记,当事人应到所交纳有关费用外,律师办结的案件卷宗还应交到律师事务所档案室,律师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就会努力收集与案件有关的各种书面材料,就会考虑到要建立档案,要交回办结案件卷宗而将应当记录的内容认真记录,还会考虑到害怕所交卷宗不合格被追究责任而会认真填写立卷要求的每项内容。这个过程的本身就是律师事务所对执业律师执业过程的管理和监督,这也是提升年青律师执业水平、业务能力的基本方法,更为年青律师学习办案技能、提高办案水平提供了平台。这样的长期积累,对于提高其办案水平和办案质量都是大有好处的,对于提高全所律师的整体素质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长时间积累与积淀,全所律师的整体风貌会有大的改观,律所文化的积淀也会越来越深厚。

三、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律师事务所应有相配套的管理机制与一定的基础条件,律师事务所应当将档案管理与执业律师的工作业绩、工资分配及福利待遇相联系并建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设置相适应的硬件配置,这样做既会提高执业律师档案管理的观念和自我约束力,又能使档案管理工作有一定的起色和建立起全面完善的律师事务所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应当得到全体律师的重视,特别是应得到律师事务所主任的重视,同时,也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每一名执业律师、每一位律师事务所主任,若要成就一番律师执业业绩或建立一个规范化程度较高的律师事务所,就应当支持和下决心建立完善的律师事务所档案管理制度,只有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律师事务所才会有扎实的发展基础,才会逐步提高律师事务所全体执业律师的业务技能和办案水平,才会提高整个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的办案质量、整体素质和树立良好的整体形象,年青律师才会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提高业务能力的途经。

律师办案小结篇4

一、 律师提前介入刑事诉讼给检察机关办案带来新的挑战

(一)传统侦查模式滞后迎来的挑战。当前的职务犯罪侦查模式主要是由供到证,一般先是由自侦部门进行初查,发现问题后再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立案调查,之后立即固定证据,最后移送到公诉部门审查。直到审查环节,犯罪嫌疑人一般才会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在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之前,侦查部门有足够的时间和力量同犯罪嫌疑人较量。在新的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律师在侦查阶段原则上无需侦查机关批准就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可以说犯罪嫌疑人现在已经获得了诉讼全程“保驾护航”的权利。这对检察机关由供到证的办案模式形成了较大地冲击,侦查模式改革是应对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根本办法。

(二)取证难度加大迎来的挑战。一般刑事犯罪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证据相对容易获悉,而职务犯罪则有别于一般的刑事犯罪,呈现出隐蔽性、高智能性的特点。其本身取证难度就大,再加上犯罪嫌疑人多是领导干部,长期从事管理工作,使其心理素质明显强于一般人。现在又加上律师提前介入,可以在案件侦查阶段为其提供法律咨询帮助,犯罪嫌疑人对抗心理必然会更加强大。

(三)传唤时间相对较短迎来的挑战。由于刑诉法修改前律师介入的时间相对较晚,犯罪嫌疑人在传唤或羁押的强制措施中处于隔绝状态,信息不对称,其心理素质会逐渐瓦解,自侦部门正是利用这一优势有效突破犯罪嫌疑人口供。修改后刑诉法的实施使得这一状态被打破,此时律师持有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法律援助函就可以提前有权随时会见犯罪嫌疑人,无疑使得检察机关自侦部门在十二小时传唤时间内突破犯罪嫌疑人的难度更大了,失去这一优势后,如何在十二小时内突破职务犯罪嫌疑人口供成为当前各地检察机关的办案瓶颈。

二、针对律师提前介入刑事诉讼,检察机关应当积极应对

(一)转变办案干警执法观念,摈弃传统侦查模式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办案干警要跟上时代步伐,改变原有的重实体轻程序的执法理念,做到实体与程序并重,同时力求在今后的侦查工作中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实现由供到证的模式转变。在办案期间通过与律师协调,一方面保障办案成果,另一方面切实维护犯罪嫌疑人应有的权利。只有转变了这个观念,才能正确地面对修改后刑诉法的修订内容,才能正确地开展针对律师提前介入所带来的压力并改进自己的工作。

(二)突出技侦手段,引进高技术人才

律师会见权扩大后,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乃至检察机关的下一步侦查方向很快会被提前介入案件的律师所掌握,在当前较为复杂的执法环境下,侦查部门执法办案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办案干警必须加快侦查手段的更新,充分发挥技术侦查的优势。同时侦查部门要针对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情况,与时俱进,追踪科技前沿,引进先进侦查设备和一流技术人才,积极整合侦查资源,形成办案合力。

(三)充分利用修改后刑诉法对律师提前介入的合理限制

任何权利都是有边界的,所以律师提前介入权也不是无限的,修改后的刑诉法对此就作了一些合理限制的相关规定。如对“特别重大贿赂案件”赋予检察机关的会见批准权就可以来限制律师的会见权,因为任何一个案件在侦查阶段终结前都有可能发展为特别重大贿赂案件,所以自侦部门可以合理利用这一条款。再如,“在侦查阶段,律师担任辩护人的,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得威胁、引诱证人作伪证以及其他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行为,违反该规定的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等等,这些条款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律师提前介入权的滥用。

律师办案小结篇5

我于2018年10月开始执业,执业至今已经两年多,现对这一年度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纵观全年,今年办案种类比较单一,大多数为批量案件。案件多数是买卖合同纠纷和银行金融合同纠纷。因为大量案件的操练,我对于办案流程已经相当熟悉,并不同法官的办案特色也有所了解,能更好的沟通法官。但是还是不能准备判断法官态度,对于法官的问话不能领会其含义。这方面的能力我尚欠妥,需要不断加强。

作为律师,提供的是法律服务,和当事人沟通能力非常重要,有时律师保证不了案件结果,但一定要和当事人沟通,给当事人讲我们对于办理案件的思路,让当事人了解所付出的劳动,知道他花钱请的律师在一直帮助他,一直为他的事努力。

二、开拓案源是律师生存的基本技能,要把自己推销出去,并获得当事人的信任。基础是准确把握法律,经常看到有因为律师不当阐述而败诉的案例,自己应该尽量避免因为自身失误或者是对法律的不当理解给当事人造成损失。每个案件无论大小都应该尽力办好,并且在案件中保持与当事人的及时沟通。这样案件结束当事人也会向身边的人推荐。当然自己的向外推销也很重要。

往年做方律师的案件,案件量大而种类繁多,不能完全记得每个案件,时间节点更是容易忽略。今年针对这点做出了改进。因为多数是批量案件,针对各自公司制作了详尽的表格,时时记录。这样案件进展一目了然,每个时间段要做的事也明确,不容易疏漏。

三、展望2021年工作,主要着力于以下两方面:

1、不断深入学习相关的知识;

律师办案小结篇6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律师个人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律师个人工作总结1一、交割设立律所前的业务

本所三合伙人来因志同道合分别从三个不同的律师事务所走到一起,在为设立本所期间,三人的执业业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设所期间所承接业务仍以原执业所在律师事务所承接,在承接业务时综合考虑了业务的紧迫性及办理周期。对所承接的业务在保证办理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在本所设立完毕时已基本处理完毕,未结事务已与原律师事务所就业务及账目进行了交接。

二、明确了合伙人的分工协作

本所设立后,在律师事务所章程及合伙人合伙协议的基础上,经合伙人共同协商,制定了具体的分工协作办法。徐士军律师执业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执业经验,本所在业务办理中以徐士军为核心,对案件的质量予以把关;李丽律师也具有多年的执业经历,接触各类诉讼及非诉讼案件较多,在本所招聘新的成员后作为业务主管,负责业务的分配及律师之间的协调;董兆强在与合伙人协商后行使律所负责人的职责,并承担业务承揽及洽谈事务。在此基础上,根据律所发展及业务开展需要确定招聘人员并作相应调整。同时本所确定了周五下班后作为业务碰头会制度,以便对当周工作小结、制定下周计划,并共同学习新法新规。

三、建立了本所自己的网站并在相关推广网站做了推广性尝试

为了尽快建立本所的客户群,并为客户群搭建结识的平台,本所设立后即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建立网站的目的在于对向公众传递本所的业务范围及特长,以使法律服务需求群体能在寻求法律服务时能够有针对性的作出选择,同时在争得仍保持法律服务关系的业务单位及个人同意的前提下,将服务对像的信息及在网站中作适度的公开,以促进本所服务客户之间的相互了解,共享资源。同时为了初步建立本所的影响力,在相关法律服务推广网站中亦做了相应网络推广尝试,在一定时期内视推广效果调整推广方案。

最新律师个人工作总结2本年度是我自力执业的第一年,先前我一贯是跟着进步律师在做,固然也有一些自力的出庭等工作,可是更多的是做助理方面的事变,从我真正决议自力执业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本身要做的事变另有很多很多,要学的知识也另有很多很多。总结本年度的工作,进步和不敷都有。

本年市律师协会构造了触及多个方面的法律专业委员会,倡导律师们自动参加。我根据本身的乐趣和专业特长,选择参加了四个专业委员会,别离是:刑法、工作法、婚姻家庭、国际投资与贸易专业委员会,特别是工作法和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我自动参加委员会构造的活动,包括参加集会评论辩论,履行电台值班安排,参加普法活动、新法律标准进修及资料汇集等工作,专业委员会作为一个构造,是我们律师平常进修和交换的好载体,市律师既然搭起了这个平台,我们就应当很好的去利用,像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的活动内容就比拟拟较多,并且很针对我们平常的工作,对办案程度的进步和专业知识的积聚有极大的进步着用。所以我觉得参加这些专业委员会也是我本年工作的一个内容,很受开导,结果不错。来岁我将连续自动参加专业委员会的系列活动,以加强本身的工作本领的程度。

因为是本身自力执业的第一年,所以最不安的是交易量题目,不安本身的交易量跟不上。所以在最初的几个月,压力特别大。好在刚入手下手的那几个月,因为之前的很多工作连续下来,事变很多,一忙起来,就富裕些,也没顾到那么多,只是本身在尽力做好如今的工作,固然在空隙之余,也锐意的往交易量拓宽方面竭力。很庆幸的是,在__月份,经过议定竭力,我接到了一份法律顾问的交易,一入手下手,因为两边都是初次兵戈,法律顾问的公约期限只有三个月,固然是短短的三个月时候,倒是特别宝贵的三个月。当时该公司恰好有一个投资的项目要跟进,我全程跟进了合股前期会商,合股公约的草拟,新公司的注册工作等工作,获得了客户单位的如意和相信。

很顺利的,又签订了三个月的法律顾问公约。然后在本年__月,新的法律顾问公约期限改成一年,这是我本身自力执业今后获得了第一个客户,我明白本身应当做甚么,平常我凡是自动的和客户单位的关联人关联,询问近来公司的运营环境,在客户有详细的法律办事要求时,尽快的复兴和反馈,同时根本保存每个月到客户单位现场办公一天,办理一些题目。总之,有了这个精良的根本,也增加了本身的决议信念,工作更有动力,也更有结果。在本年__月份,我又有了第二家法律顾问单位,我相信经过议定本身的竭力,必定可以有所为。

本年在详细的执业方面,不能不提的是本年系列刑事案件的办理。从客岁下半年入手下手,我市警方展开了进攻销售不法制造的发票的举动。因为在20__年我办理过一路捏造身份证的案件,当事人一贯保存着我的关联方法,所以在客岁年底的时候,我接纳一路销售不法制造的发票案件的辩解拜托,拜托人恰是20__年那个案件的当事人介绍过来的。而以后,跟着警方进攻力度的加强,我在本年又接纳了四起雷同案件的辩解拜托,根本上都获得了拜托人的好评。所以我要总结的是,任何一个案子都必须当真去办理,用心去办理,因为很多都潜藏了巨大的案源线索,你把握住了,对本身的工作也是有益无害的。

实在,律师工作强调的是平常的积聚,你不大略在碰到详细的案件时,再去汇集资料,找法律根据明显是来不敷的,起码你在答复当事人的发问时不能顺利办理。所以我们在平常务必要紧张进修,包括专业知识的进修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如今收集发财,很多最新的法律标准都会在第临时候经过议定收集公告,也会有很多关于新法律标准的定见可以供我们参考,所以富裕的利用收集资本,可觉得我们的进修供给很多捷径。别的很多法院的网站也会有典范案例公告,进修这些案例,也能够积聚我们的实践经验。我平常在工作之余上一些专业的法律网站看看,我发觉对本身的工作很有救助。同时我们也应存眷一些局势动静,因为很多新的政策的出台每每都会扳连到法律的变化,多明白局势,可以熬炼我们的政治灵活本领。

最终,要总结的是本年我一如既往的结束了法律救助工作,包括法律救助值班和法律救助案件的办理。本年度我一共办理了四起法律救助案件,内容包括刑事和民事案件。特别是在处理一路交通变乱工伤补差额的案件进程中,我富裕思虑到法律救助申请人的详细环境,采取调整方案结案,让申请人尽快的拿到最大额的补偿,经过议定调整,企业和申请人都特别认同,两边禁止了矛盾的进一步恶化。特别是申请人,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拿到了__万余元的工伤补差额的补偿,为此,申请人还特地建造两面锦旗送至宁波市法律救助中间和我所,以表感谢。来岁我将连续竭力,为更多的弱势群体办事。

律师,作为社会法律工作者,要明了本身的工作职责,我相信,经过议定本身的连续实践,必定可以在这一片六合有所作为。

最新律师个人工作总结3今年我们党支部在市司法局党委和律协党委的领导下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了党员律师带头作用,促进了全所的业务发展。

我所现有执业律师2____(其中专职1____,兼职____)实习律师____,助理____,执业人员和准执业人员共计3____。有组织关系的党员律师____,助理____,共计____,占上述人员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另有____专、兼律师系中共党员组织关系在原单位未转入。本地或外地诉讼,非诉讼业务大量由党员律师拓展和受理,从半年统计看,党员律师拓展业务占所总量的80%,经济效益占9____。由于党员律师的带头作用,非党员律师自拓业务明显上升,上半年无“挂白牌”(无自拓业务)情况,所有律师都有自拓业务。其创收也大幅度提高。

二、提高了合作意识,加强了团队精神

针对律师行业特点,我所党支部长期以来注重了对党员律师合作意识的培养,在所里已形成传统的前提下,继续针对新入所的党员律师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有意识提倡协同办案,互相无偿进行业务互助,使之更快适应了所的氛围,团队精神得到了加强。

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抓规范促发展

我们继续抓了坚持党的领导,明确法律为经济、为民服务的政治方向。半年来,首先认真学习和落实了上级党委要求学习落实的有关方针政策,使党员明确了政治方向,提高了政治素质。其次,在抓政治方面做到了有失放失,把抓执业规范、执业管理,执业纪律、执业道德,与政治素质教育进行了结合,体现在了具体行为中践行了政治挂帅的基本指导思想,促进了发展,使业务发展,执业水平的提高有了明显的效果。

四、存在的问题

首先党员律师政治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把自己混同于普遍律师的现象依然存在。其次,主动把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结合起来不够,有重业务轻政治的顷向。

五、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强党支部组织生活,注重党员律师的教育

(二)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对已交入党申请书的并符合要求的抓紧发展

(三)结合律师队伍的整顿抓好所里的思想整顿、制度完善、行为规范。

最新律师个人工作总结4回顾一年的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去年全年的计划!人的精力是有限的,20__年的工作会更聚焦、更有成效。

20__年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如果将我的职业生涯分为三个阶段,20__年是第二个阶段的开端。进入第二个阶段的标志有四:一是自己专业和管理逻辑的形成,表现是提问能力的明显提升和思想更成体系;二是对知行合一的落实,表现是对读书的认识从“读书是为了思考”转变为“获取信息和提高认识是为了更好的实践”!三是明白了团结的力量和实践路径,表现是深刻认识到支持你的合伙人成功,就是管理合伙人的成功。四是把事业战线拉长,成功是一个过程,不要太拼命,至少再用25年走完自己的职业生涯,劳逸结合,一张一弛的工作,有点生活品味。所以,从思想、行动和心态上已经表明自己进入到职业生涯的新阶段。

理念上,崇尚极简生活,确定了以价值为导向的自我管理和团队建设理念。推荐吕蒙正的《命运赋》。

在专业方面。承办案件16件,咨询及管理案件近百件。承办的案件近60%是同行介绍的!继续举办所内卷宗管理与产品成果会,进一步推进规范化管理。所内例会二十多期,继续完善了已有的六个产品(离婚谈判、婚前调查与培训、家事诉讼、婚内财产约定、遗嘱与执行、家庭战略顾问)并研发了私人财富管理、股权的设置和股权融资两个新产品。被新闻媒体采访报道4次。20__年我在专业方面主要是打磨私人财富管理课程和企业法律风险管理部分课程,在市场方面我会注重市场和产品的有效结合。全球视野的家族财富管理和财富传承会成为我所的新品牌。

在律所管理方面。主持召开管委会会议三次,重点打造了婚姻家庭部门和企业法律风险管理部门两个专业团队。20__年在律所管理方面,继续提升我所婚姻家庭和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专业团队的影响力。所外几个律所联盟的活动会助力律所产品研发、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和市场拓展,会大大助力律所的发展。

在行业活动方面。20__年召开的第二届东城律协律师代表大会中我当选为理事并担任财务和税务管理指导委员会主任;在北京市律协律管委秘书长履职方面,配合主任和副主任工作,策划并组织了8次活动:在新设合伙人培训方面的讲座主题分别是律所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律所专业化和服务能力建设;行政主管联谊会重点研究了行政主管的岗位职责和业绩考核;管理合伙人沙龙做了两期,主题分别是:律所接班人计划、军地管理经验交流;管理论坛的主题是:律所主任领导力培训。12月初,随王隽副会长带队的北京市律协访问团到访了广东省律协和深圳市律协,12月18日我代表北京市律协参加山西省律协首届合伙人论坛并做了主题为《管理合伙人的价值及实践路径》的发言。作为中华全国律协环资委委员,参加了环资委的两次会议:6月28日的“从法律视角看大气污染防治”研讨会和9月份主题为“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服务论坛”的年会。在律和律师联盟活动方面,策划组织了8次活动:两期律所主任私董会、两期微访谈、两期研讨会、两次成员所活动。20__年我在行业活动方面,以财税管理为线索,进一步推进管理实践;重点建设律和律师联盟的全国网络和联盟凝聚力;开始我的律所管理咨询和培训课程;开展针对环境和资源等行业的企业家培训活动。

总之,今年工作小时数为2300个小时。感谢家人、同事、委员、领导对我的信任、支持和帮助,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20__年,让我们看得更远,走得更近!

最新律师个人工作总结5律师是一个非常严谨并且将就技巧的一个职业,我加入律师队伍已经半年了,现在就这半年的工作情况做一个总结。

一、加强律师队伍建设

1、认真学习,不断提高律师队伍素质。

按照上级的要求,经常开展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端正了律师的执业指导思想。

2、坚持每月不少于一天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学习,引导律师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效率和公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当好律师卫士,维护法律尊严,提高了律师的整体素质。

二、增强服务意识,面向市场,积极开拓律师业务。

今年来,全体律师在县局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和谐社会这个中心,创造性地开拓法律服务领域,送法下乡、法律服务进社区、走访农民工打工集中地,发放法律服务卡,为特困企业、特困群众、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工)提供高效优质完善的法律服务。上半年共办_件,比去年同期减少7件,其中刑事案件_件、民事案件_件、行政案件_件。担任法律顾问2家,义务法律咨询1___余人次。全体律师积极化解民事纠纷,为县政府排忧解难,并积极参加律师参访活动,每周二按照县局的安排,律师都能够及时到信访部门参与县领导接访活动,为信访人做耐心细致的法律解答,指导当事人寻求正确的信访途径。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逊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改进档案积压装订的问题。

现律师每办一件案子,都能立即做好装订案卷所需的材料等,转交内勤人员,及时将案卷装订成册。

四、所内上半年王淑艳律师积极参加县局组织的党员学习活动,系统学习了政策、法规。

在县局领导下积极与大项目主管部门联系沟通,与本地区重点建设企业对接开展律师送法进企业活动。继续深入开展送法进村屯活动,已与多个乡镇、村屯进行联系,结对子活动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五、造成案件少的原因。

1、由于律师所得搬迁对案件的完成数量有一定影响。

2、法院立案难。

3、特别是土地侵权案件,县法院规定,当事人纠纷必须经村乡两级处理后,由村在处理不成,并经丈量土地,谁多谁少,具体谁侵占了谁,法院方可立案。

法院为了减少其丈量土地所需的人力、物力,故增加了当事人的难度,类似案件在律师手中不能立案的还有很多。

4、律师的一起给付抚恤金纠纷案件,此案件现也有两个月的时间,但至今此案没有立案。

由于法院立案难,也严重影响了律师案件,故是减少我们案件的主要原因。

律师办案小结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根据国务院纠风办年纠风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市委有关精神,坚持“清理、整顿、规范、发展”的工作原则,深入开展律师行业专项治理工作,全面规范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执业行为,切实解决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损害服务客户及当事人利益的问题,促进律师事务所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建设,有效维护健康、公平、有序的律师法律服务市场,努力实现我区律师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工作重点

重点对我区所属律师事务所规范管理、执业行为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治理。包括律师事务所变更事项、收案收费、收费票据、审批登记、委托、案件讨论、结案归档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的要求,清理、整改管理不规范、制度不落实的问题,纠正违规执业行为,查处违法执业案件,制定整改措施,完善律师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三、组织领导

成立我区律师行业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区司法局副局长李丹石任组长,区司法局基层科工作人员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区司法局基层科,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我区律师事务所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四、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1月)

根据全市市场中介组织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成立我区律师行业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区律师行业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区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工作会议,对开展律师行业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二)自查自纠阶段(年1月下旬至年2月)

自查自纠以律师事务所为单位组织实施,首先应组织律师学习律师管理法律法规及司法行政机关有关文件规定、本所管理制度,然后组织律师开展个人自查自纠。在此基础上,召开律师事务所管理会议或合伙人会议对本所进行自查自纠,认真分析查找本所执业活动、教育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查自纠阶段结束时,各单位应将自查自纠阶段的基本情况及自查出来的问题报区司法局专项治理工作办公室。

律师自查自纠要以《律师法》第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条规定的违法处罚行为为重点内容进行自查自纠。律师事务所的自查自纠的主要内容:

一是律师事务所住所、章程、协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律师事务所资产、设立人数是否符合法定数额,律师事务所办理变更名称、负责人、章程、合伙协议、住所、合伙人等重大事项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二是律师事务所建立的执业管理、利益冲突审查、收费与财务管理、投诉查处、年度考核、档案管理等23项制度是否落实,案件审批、文书登记、公章、出庭函等是否符合管理规定,对律师的执业活动是否做到随时跟踪监督、指导;

三是律师事务所是否有除从事法律服务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本所律师有否挂靠、兼任其他职业问题;

四是律师事务所是否有违反规定接受委托、收取费用,以诋毁其他律师事务所、律师或者支付介绍费等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违反规定接受有利益冲突案件等违法违规执业行为;

五是律师事务所是否存在拒绝履行法律援助义务和向司法行政机关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

六是本所律师是否存在《律师法》第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条规定的应受到行政处罚的执业行为。

(三)集中整治阶段(年3月至7月)

区司法局将对各律师事务所教育管理、执业活动等律师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全面疏理,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整治;监督指导各律师事务所对自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整改,协调解决律师事务所在办案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深入各律师事务所通过查阅有关文书登记、归档案卷和实地考察了解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执业状况,检查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情况。坚决打击违法执业、损害当事人利益的行为,同时对查处的违规执业问题,按管理权限予以处置。

(四)建章立制阶段(年8月至9月)

各律师事务所针对存在的问题,依据律师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的要求,制定整改措施,修订完善本所律师管理制度和律师执业规则。

市司法局将根据司法部、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的意见》,制定《市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的意见》,对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律师队伍教育管理和保障律师依法、诚信执业等作出规定,修订完善全市律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区司法局根据《市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的意见》,制定完善我区律师管理制度和措施。

(五)检查总结阶段(年10月至11月)

各律师事务所对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进行总结讲评,各单位总结报告请于年10月9日前报区司法局。区司法局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各律师事务所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收集各单位工作信息,对专项治理工作开展好、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报市司法局进行表彰奖励。

四、工作要求

市政府决定开展市场中介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是全国、全省和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贯彻落实市政府的决定,认真做好全区律师行业专项治理工作,是司法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律师事务所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全区律师行业专项治理工作,有利于增强广大律师法律法规和服务为民的意识,提高依法执业、诚信执业的自觉性;有利于完善律师行业监管机制,促进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有利于整改不规范执业问题,打击违法执业行为,确保律师法律服务市场规范、有序。各所要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开展全区律师行业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抓好律师行业专项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律师办案小结篇8

( )__律刑第_号

____(以下简称甲方)经与____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乙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指派_____、_____律师(以下简称承办律师)担任____案件____的一审()、二审()诉讼人。

二、权限:

1、一般诉讼()

2、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自行和解,提起上诉、反诉()。

三、承办律师必须认真负责,依法维护甲方合法权益,如因不能出庭,乙方应指定其他律师接替,并于事前征得甲方同意。

四、甲方必须真实地向承办律师叙述案情,提供有关本案证据。乙方接受委托后,发现甲方捏造事实,弄虚作假,有权终止,所收费用不予退还。

五、根据《____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规定,甲乙双方商定以下列方式收费:

1、按件收费:甲方向乙方支付律师费人民币(大写)___元。

2、计时收费:甲方向乙方支付律师费人民币(大写)___元。(每小时___元,共计__小时)

六、如一方要求变更合同条款,需再行协议。

七、本合同自乙方支付律师费之日起生效至本案审理终结(判决、调解、案件和解及撤销诉讼)终止。

甲方:______(签章)

乙方:__律师事务所(章)

地址:

电话:

传真:

律师办案小结篇9

(一)关于统计数据的理解

由于单纯依据统计数据可能导致我们确信一种剥离语境的结论,因此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够理解数据的可能意涵。1.关于法律援助投诉率低的统计数据面对提问,多数受访者表达了几乎类似的观点:受援者获得免费法律援助的感恩心理导致他们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要求不高。虽然法律援助被视为现代国家对公民应当承担的一项国家义务或政府责任,但是似乎很少有人将“获得法律援助”作为自己的一项“现实而可欲的权利”。相反,申请法律援助必须经过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法律援助中心的资格审查(是否符合《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的获得法律援助的资格)和事项范围审查(诉求是否属于法律援助的范围),这种类似“行政许可”的审批程序给申请人带来的绝非“权利感”,将之看做是政府和援助律师⑥提供的一种“恩惠”或许更为恰当。事实也是如此。如果法律援助机构拒绝提供法律援助或提供低质量的法律援助,那么申请人就很难获得法律救济,因此即使其对援助律师不满,也不会投诉。其实,感恩心理的产生还源于经济困难伴随的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匮乏,受援者通常无法获得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相关知识,这样投诉率会更低。2.关于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承办人意见采纳率高的统计数据不少受访的法官和检察官提到,援助律师的辩护意见大多简单且类似,也有援助律师坦言备有格式化的辩护意见会在相同类型的案件中经常采用,这应该与刑事法律援助中相同类型案件占到较大比例有关。以2013年为例,指定(通知)辩护案件占刑事援助案件的84.4%,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占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58.4%。⑦在可能判处死刑的法律援助案件中,涉毒、故意杀人等类型案件也占有较大比例。面对“承办人意见采纳率高”的结论,一位受访的检察官的观点比较典型:“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为例,如果提出被告犯罪时未满18周岁、认罪态度好、系初犯或偶犯,望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意见采纳率基本为100%,而有些意见我们也会作为量刑参考提出”。其言外之意是辩护意见采纳率高并不足以说明刑事法律援助质量高,关键是辩护意见的“含金量”,而这是统计数据无法展示的。但可以观察到的是,不少援助律师在法庭上的表现都不积极,不仅对被告发问少,而且质证和辩论时话也不多。⑧3.关于民事法律援助案件胜诉率高的统计数据虽然并无法律的明文规定,但是在实践中存在着一项法律援助申请的审查受理机制:能胜诉才提供法律援助。一名受访的法律援助中心的副主任解释道:“法律援助的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所有弱势群体的诉求都适合通过诉讼解决,那些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诉求不合理、理由不能成立的申请我们是不会提供援助的”。在法律援助资源有限而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形下,法律援助机构主动而理性地对法律援助申请进行选择,客观上提高了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胜诉率,其实这并非祖国大陆独有的审查机制。①问题是这种几乎没有任何制约的筛选机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逆向选择效应”:②由于补贴是按照办理案件的件数来计算的,一些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脑力等成本的“复杂案件”就可能被“淘汰”,而某些“复杂案件”恰恰是最需要获得法律援助的。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究竟应该如何评价我国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不同的人对案件质量有不同的期待。本文以参与法律援助案件专业人士的视角进行审视,期望在法律职业共同体视野下探讨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问题。原因如下:首先,由于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价是一个专业问题,因此不少国家都相当重视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同行评估。③如果中国社会存在法律职业共同体,那么我们希望在大致相同的语境下对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状况进行讨论。因为这一共同体分享着共同的知识、语言、思维和认同,④所以我们没有选择受援人和其他社会公众。另外,考虑到职业利益的影响,在法官、检察官和援助律师三者之间,我们更加注重前两者的意见。其次,法律职业共同体关于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评价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法律职业共同体为国家与社会之间提供了一种反思性的沟通机制,⑤而且是因为在国家主导制度变迁的政治框架下,法律职业共同体认识的变化可能影响到决策者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判断,从而引发制度变迁。本文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资料来源于2014年6—7月间在西部C市的调研,其中既包括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C市3个主城区,也包括紧邻主城的周边3个区县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C市东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6个区县。在选择调查对象时,我们采取了判断抽样的方法,主要选择了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办理过法律援助案件的民庭和刑庭的法官、公诉科(处)的检察官、承担较多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事务所的社会律师、法律服务所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及法律援助中心的专职律师。本次调研共计发放问卷460份,回收460份,有效问卷430份,有效回收率93.5%。

二、调研发现

(一)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基本状况

援助律师的自我评价远远高于法官和检察官,这应与职业利益的驱动相关。就表1而言,法官和检察官的评价差异不大,但表2关于“援助律师对受援人提供帮助的作用大小”,检察官的评价明显低于法官的评价。这可能与检察官仅参与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审理直接相关。换言之,检察官认为援助律师为刑事被告提供法律帮助的作用不太大,与学术界认为“律师刑辩制度没有发挥预设功能”①的状况基本一致。总体而言,有53.1%的法官和检察官认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一般(48.4%)或不好(4.7%),有50.1%法官和检察官认为援助律师对受援人提供法律帮助的作用不大,说明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的确远不如统计数据展示的那么好。

(二)各类援助律师办理案件质量比较

由于法律援助志愿者和其他法律援助提供者只办理了极少量的援助案件,多数受访人对他们几乎没有印象,因此对其办案质量的评价不具有比较和研究价值。针对三类主要的援助律师类型,我们分别设计了“质量最好”和“质量最差”两种评价,法官和检察官的选择如下: 六成左右的法官和检察官认为法律援助中心专职律师服务质量最好,且没有一名检察官认为他们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最差;有四成多的法官和检察官认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办案质量最差,且没有一名法官认为他们的办案质量最好。由于刑事案件只能由社会律师和法律援助中心的专职律师办理,二者比较,法官和检察官认为法律援助中心专职律师比社会律师的办案质量相对更好。

(三)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在问卷中我们针对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提供了7个选项(可以多选),选择如下:质量问题占前三位的是“词辩护词过于简单”、“可以收集的证据不收集”和“质证辩论不力”,前两个问题可以主要归因于责任心不强,当然刑事辩护中“可以收集的证据不收集”或许与刑事辩护律师执业环境艰难有一定的关系,②至于“质证辩论不力”既有责任心原因也有业务素质不高的原因。这一分析与法官、检察官和援助律师的感受大体一致。当被问及出现上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时(多选题),综合三类受访者的选择,排名首位的是办案人员责任心不强(33.5%),以下依次是办案补贴偏低(23.3%)、管理监督不到位(18.9%)、办案人员业务素质不高(14.2%)、与受援人沟通困难(8.4%)和其他(1.8%)。与此相关的是,在回答“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主要措施”的选择中,法官和检察官选择“提高办案人员素质”、“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和“提高办案补贴”几乎各占1/3,分别为35.3%、33.2%和29.8%,还有1.7%选择了其他;而援助律师选择希望提高案件补贴的高达80.6%,“提高办案人员素质”和“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则分别占39.8%和22.4%。

三、为什么质量不高

为什么质量不高?除少部分援助律师外,几乎异口同声的解释是“援助律师责任心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办案补贴偏低导致激励机制不足,二是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不力,三是援助律师自身素质不高。激励不足和监管不力是导致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不高的主要制度性因素。

(一)为什么激励不足

事实上,包括援助律师在内的每一个诉讼参与者都是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他们不会完全按照制度设计者所期望的角色安排完成诉讼行为,一旦进入法律援助的博弈场域,他们常常只会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行事。换言之,律师职业的市场化致使律师办案质量的高低与当事人的出价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律师职业的逐利性与法律援助公益性之间产生剧烈冲突。①访谈中多数援助律师坦陈,补贴太低导致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积极性不高。2014年C市司法局组织课题组进行测算,发现办理一般民事案件的成本为2 285元左右,办理一般刑事案件的成本为1 875元左右,而现有规定是市财政平均支付给每个法律援助案件包括管理费在内共1 100元,而援助律师实际获得的办案补贴从四五百元到1 000元不等,仅占律师市场化收费标准的20%-30%,这样的差距很明显。仔细分析我们还会发现,案件补贴对不同类型的援助案件和援助律师的激励程度也有所不同。首先,为什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办案质量最差?通常的解释是他们的整体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最低,这或许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激励最高,而他们没有资格办理刑事案件。因为刑事案件是按照侦查、和审判三个阶段来支付补贴的,换言之,办理一件刑事案件相当于办理三件民事或行政案件。此外,在当下中国,由于律师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通常不会进行调查取证且只会见被告一次,一般也不存在与当事人沟通困难或被当事人纠缠的问题,因此刑事案件的办案成本相对较低且收益更大,并且几乎所有援助律师都更愿意办理刑事案件。其次,法律援助中心的专职律师办理刑事案件的质量比社会律师相对更好,部分源于案件补贴对二者的激励不同。就社会律师而言,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看似是在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赋予的义务,实则是完成司法局规定的许可年审注册的行政任务,而当“一个人的价值越高,他的时间就越贵,结果是利他主义的供给就越少”,②很多律师事务所都将法律援助案件分配给刚从事法律职业而缺乏办案经验的年轻律师,③这样既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也可以锻炼执业能力。而作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法律援助中心的专职律师只能领取财政工资和津贴,不能领取额外的办案补贴,但是办案毕竟有支出,故多数地方的实际做法是给予定额的差旅费报销,其数额虽小,但毕竟是工资收入之外的部分,因此他们比社会律师更有动力办好法律援助案件。

(二)为什么监管不力

第一,实践中案件质量管理的基本措施是事后卷宗抽查,并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主要依靠“卷宗抽查”之类的事后评价机制进行监管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很多援助律师只是按要求完成案件卷宗归档工作,他们对于案件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并无执著追求。甚至有援助律师对结案卷宗要求太高颇有微词,他们坦言为了应付卷宗抽查并获得案件补贴,很多时候卷宗是“事后做的”。第二,多层委托中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明显。法律援助是政府责任已成为共识,因此援助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可以视为政府的人。但政府作为委托人与援助律师作为人二者之间的目标函数并不一致,政府希望实现法律援助案件在数量与质量上的最大化,而援助律师表现出来的则是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另一个问题是作为直接监管法律援助的地方政府集委托人与人于一身,相对于中央和上级政府而言,他们是上级政府的人,同样存在着人的机会主义倾向。而上级政府进行有效监管依赖下级政府提供的信息和地方性知识,下级政府在管理经费与管理人力不足的情形下,有充分理由隐瞒部分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①而不愿执行需要耗费大量成本的“严格质量监管措施”。由于信息不对称,因此上级政府往往难以进行有效监管。第三,质量目标度量的模糊性。通过法律援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贫困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等制度目标的实现程度,在实践中主要依靠对法律援助案件的数量和质量指标来进行考核,但二者所能提供的信息可观测度不同。换言之,数量目标可以定量监督,而质量目标则常常是定性的。由于传递质量效果的信息不仅缺乏而且不清晰,因此质量目标度量具有模糊性,结果管理者缺乏明确的信息来评价援助律师的职业道德和执业能力,会进一步放纵援助律师的机会主义倾向。同理,作为上级政府人的下级政府,面对多重目标的考核,出于追求短期化政绩的考量,一般热衷于可观测目标(数量)的追求,而在难以观测的目标(质量)上投入不足。总之,由于案件补贴激励不足、质量目标度量模糊以及监管中的信息不对称,援助律师和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倾向严重,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不高几成必然。其实“法律援助质量问题”并非我国特有现象,在美国由政府提供的免费律师能否为被告人提供有效法律服务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②正因如此,才促使20世纪70年代“有效法律援助”观念的兴起。③

四、如何面对我国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问题

(一)制约我国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始于1994年。2003年《法律援助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法律援助制度走向法治化轨道,不少人用人道主义和法治精神的道德话语对这一发展变迁进行了解释。④虽然这一论断具有一定的语境化合理性,但事实上,早在1906年清末修律时,沈家本在奏请清廷审批的一份奏折中,就建议设立法律援助;国民政府时期,也曾立法设立过类似于法律援助的“指定辩护”和“法律扶助”制度;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10月,司法部《律师收费暂行办法》规定了律师免费或减费给予法律帮助的范围,规定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律师可以免费提供服务。⑤然而,这些移植于西方国家的法律文本并没有存活下来并作为一项制度被贯彻实施。其实一个社会往往并不缺乏变革的观念,所缺乏的常常是变革的条件。法律制度是镶嵌在社会有机体之中的,如果将“法律援助制度”的确立与变迁仅仅归结于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解释,那么必然会忽略或低估更为重要的物质基础的巨大影响与制约。纵观西方国家法制变迁史,法律援助的兴起与发展不仅是一个理论和观念问题,而且是一个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历史问题。具体而言,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高低不仅与援助律师的职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有关,而且与一个国家的财政能力和律师资源有关,这恰恰成为制约我国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提高的主要条件。1.案件补贴激励的有限性法律援助制度的产生意味着,任何人要获得司法正义是需要支付成本的。我国法律援助的财政拨款一直在增长,2013年财政拨款总额已达16.29亿元,人均法律援助财政拨款1.21元。①若与有关国家相比,则显得十分不足。譬如,按照人均法律援助经费测算,英国2005年为498.22元人民币,为世界第一位;其他如荷兰2006年为235.55元人民币、澳大利亚2005年为152.46元人民币、美国2005年为115.98元人民币、韩国2007年为7.36元人民币。②无论中外,案件补贴对援助律师都具有直接激励作用,但是过高的法律援助成本也困扰着各国政府。③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西方国家法律援助经费有所缩减,导致社会律师强烈不满。④事实上,我国自法律援助制度建立以来,一直面临着经费短缺、援助律师资源不足与巨大的法律援助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低成本的方式迅速扩大法律援助受益面是发展初期的必然选择,然而资源约束不仅限制了我国法律援助覆盖的广度也影响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深度。以我国当下的综合国力,适当提高对法律援助的财政投入具有可能性与现实性。但是法律援助毕竟是一项公益事业,案件补贴不可能达到市场化的律师收费标准。问题的关键还在于,高补贴是否一定能与预期的高质量合拍也有待验证。一项基于“金钱激励与表现”的行为经济学研究表明,对于需要认知能力的工作,金钱激励是一柄双刃剑,过高的激励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反而降低工作业绩。⑤因此,于决策者而言,对于补贴的激励作用需要有清醒的认识,而对于如何满足这些要求则需要有清晰的概念。当然,即使政府提高经费投入,决策者仍然面临着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与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之间的权衡。基于此,大幅度提高案件补贴在短期内并不具有可能性。2.援助律师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截至2012年底,我国律师数量为232 384名,每1万人口平均拥有1.6名律师。人口律师比最高的是北京市,每1万人口拥有11.7名律师;全国每1万人口中拥有不足1名律师的省份尚有安徽、青海、甘肃、贵州、江西、6个省、自治区。⑥不仅如此,一项2007年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律师资源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而贫困县则非常少。⑦这种律师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状况近年来并未改变,即使位于发达地区的浙江省,截至2014年6月,仍有7个县(市)只有一家律师事务所,有8个县(市)律师人数不足10人。⑧从近年全国法律援助工作统计分析看,在中西部律师资源不足的地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办理了一半左右的法律援助案件。由于现代社会中专业化知识和技能的相对垄断性导致律师职业的自主性特点,⑨律师资源的短缺致使地方政府在与援助律师的博弈中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关系。C市某山区县的一名司法局长告诉笔者:“我们经常告诫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应承担一些社会责任,但我们不可能过分要求卷宗质量,重点是保障完成援助任务”。

(二)制约条件下的制度选择

任何法治都是有“语境”的,当下我国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治理的正式制度只能在预算约束和援助律师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的条件下进行选择。此外,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还面临着独特的问题,在市场化的法律服务领域,主要依靠利益驱动的市场信誉去保障服务质量,而法律援助缺乏这些保障,一个重要的弥补机制是地方政府的监管,即获得援助律师行为的信息并进行奖惩。然而,监管的有效性依赖于援助律师行为的可观测性和可验证性。可观测性意味着他人可以观测到援助律师的行为及其结果,可验证性则指援助律师的行为可以在监督者面前予以证实。这两个条件既意味着监管需要支付高昂的信息成本,又意味着法律规制的边界。①1.推荐规范化的服务标准从2009年司法部明确提出逐步健全和完善法律援助质量评估体系建设以来,各地先后从接待咨询、受理、审查、指派、案件办理和案件监督方面探索制定规范化的服务标准。在各地实践的基础上,2012年司法部出台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从受理、审查、承办三个方面对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业务规程作出了规定,要求会见受援人制作会见笔录、必须向法庭提交书面辩护或意见、根据需要依法进行调查取证、向受援人通报案件办理情况和答复询问并制作通报情况记录、结案之日起30日内提交案卷材料、案卷材料审查齐全的支付办案补贴,等等。面对“粗疏”的行为规范,有学者建议应当进一步细化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加强全过程严格监管,②但是,如何科学地细化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和加强过程监管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譬如,2002年制定的英格兰和威尔士法律援助《专业质量标志标准》已经作过3次修改,该标准有7大项,共68小项,这种过于细化的监管机制导致“用于人员机构运转的资源与用于一线服务的资源不成比例”,由于成本太高,因此即使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也不愿采取类似措施;并且可以观察到的是,严格的过程监管导致援助律师“倾向于重点关注可估量的工作、注重程序多于注重结果”,这样反而可能降低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③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完善规范化服务标准不重要,但若严格的过程监管无法落实,反而会影响制度绩效;目前我国的主要问题是对违反法律援助程序规范的援助律师缺乏惩戒规定和执行程序,这应是当下制度改革与完善的主要内容之一。2.重点加强对受援人、法官和检察官的回访进行过程监管信息不对称是监管面临的主要困境,如何获得援助律师的行为信息,目前采用的“卷宗抽查”是一项成本较低的措施,但这种方式所能获得的信息不仅不全面而且其真实性也令人怀疑。在司法部的推动下,近年来各地进行了一些探索,诸如“庭审旁听”、“第三方专家评审”、“受援人意见反馈”、“办案人员回访”等。④“庭审旁听”、“第三方专家评审”等方式需要耗费大量成本,很难大规模开展。由于受援人、法官和检察官能够直接观察到援助律师的行为,因此应当将其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并且可以采取回收服务质量跟踪卡、电话回访、网络回访、上门回访等多种方式,以弥补“卷宗抽查”的不足。但是在地方政府、援助律师和受援人三者的博弈中,由于法律援助的无偿性和受援人知识与资源的匮乏性,仅仅基于司法正义的理念赋予贫弱者获得司法救助权利的抽象表达,无法提供给受援人任何实质性的博弈能力,因此,如何从受援人处获得有效信息也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采取直接给受援人发放诸如“法律援助律师服务告知书”之类的书面资料,也可以通过“公共法律教育”①的方式对重点人群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基于制度均衡理论,有些国家在法律援助费用上实行受援人分担制度。②我国可以考虑对于民事法律援助案件,根据不同受援人的贫困程度或收入状况、受援人实际获得经济利益的大小等确立相应的费用分担机制,这样不仅可以部分缓解政府法律援助经费的不足,而且有助于克服受援人的“感恩心理”,从而促使援助律师办好法律援助案件。当然,对受援人提供的信息有时也需要鉴别,可以综合“卷宗抽查”、法官和检察官回访的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必要时可以辅以庭审旁听、第三方专家评审等方式。3.适地适时引进法律援助公开竞争机制近年来,一些地方推行的“法律援助点援制”是指受援人在法律援助机构公布的援助律师名单中选择承办人。如果在“法律援助点援制”中整合进援助律师公开的竞争性选拔机制,那么可以考虑作为购买“法律援助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予以推广。向社会购买“法律援助公共服务”就是通过公开的竞争性选拔,运用合同对法律援助的事项和内容(权责配置)、援助律师事务所或援助律师的绩效评价标准(质量标准)与考核办法、终止或撤销法律援助服务资格的情形(惩罚规则)等予以明确。其实,并非所有的律师都不重视法律援助,而是这种没有区别化与竞争性的法律援助模式既不能带来较高的收益也无法带来更多的社会声誉。引进竞争机制的关键是,在适当提高案件补贴的情形下,通过公开选拔,区分援助律师与普通律师的不同角色,将可能提升法律援助所带来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声誉,为律师事务所和援助律师拓展其他法律服务产生积极影响。③通过利益激励和信誉机制的约束来提高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比单纯的正式制度约束更加有效。当然,这种方式仅仅适合于具有较多援助律师资源的城市地区。

五、结语

律师办案小结篇10

 xx市法律援助中心自XX年7月1日成立以来,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的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获得xx省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xx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xx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为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就近年工作和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下汇报:

一、 近年工作回顾和主要做法

(一)建立机构,进一步加强队伍和网络建设。积极发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的社会作用,今年4月,成立xx市法律援助志愿团,形成了以法律援助中心为主导,法律服务队伍为主体,社会志愿者为补充的工作网络和格局。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先后成立了维护国防利益法律援助站、民营企业维权中心、消费者协会法律援助站以及残疾人、老年人、妇女法律援助站等,共6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形成法律援助机构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实行挂钩联系工作制度,有关律师所设立咨询接待日,定期到残联、妇联援助站实行咨询服务,由专职律师值班,促进援助站工作有序开展。

(二)狠抓办案,切实维护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和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xx市法律援助中心自成立以来,共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677起,且每年援助案件呈增长趋势;“12348”协调中心解答咨询电话10022个,接待群众来访2604人次,分流解决纠纷125起。先后参与了“3·25” xx段高速公路特大交通事故、白石“10·29”重大火灾事故等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处理,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做出积极努力,备受媒体和社会的关注。

(三)注重宣传,努力扩大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在《法律援助条例》颁布后,积极开展“为了正义和公平——法律援助在xx”系列活动,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开展法律援助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设立网上宣传栏、在《xx日报》设立专栏等形式,加强了法律援助制度的宣传。并对法律援助的范围、条件和程序进行公示,为弱势群体维权指明方向和途径。另外,加强横向协调配合,与《xx日报》进行互动,对群众向该报投诉的重大疑难纠纷,凡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无力聘请律师的,市法律援助中心无偿提供服务,扩大了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增强了广大公民的维权意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使法律援助这一“民心工程”深入人心。

(四)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拓宽法律援助途径。根据低保对象的具体情况,于XX年4月向xx镇的近400户低保对象发放了首批法律援助卡。今后,执卡者无需经济状况证明,可直接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切实解决困难群众请律师难、打官司难的问题。开辟外来民工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积极为民工解决工资拖欠、工伤赔偿补助、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纠纷,最大可能地保证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民工得到援助。在XX年受理的50件民事援助案件中,涉及外来民工的民事法律援助案件就有25起,其中已办结外来民工援助案21件,挽回各种经济损失60多万元。

(五)探索进取,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新举措。一是扩大案件受理范围,由过去的刑事辩护、工伤事故发展到劳资纠纷、交通事故赔偿、抚养纠纷等全方位的服务。二是不断完善办案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听庭、办案质量检查、重大疑难案件讨论等多种制度。三是采用“以奖代补”的方法,激励法律服务工作者多办案、办好案,使群众满意,让政府放心。四是为市政府提供法律服务,2名援助律师被聘为市政府法律顾问,另外,援助律师积极参与市信访接待日活动和担任社区法律顾问,“148”中心还在市信访联合接待中心设立法律咨询窗口,切实发挥法律援助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作用。五是实行民事诉讼风险告知制度,xx市法律援助中心专门制作了《民事诉讼风险提示书》,使当事人知晓民事诉讼风险,以利于维护其自身的合法利益。

二、XX年工作重点与近期规划

1、抓好网络和队伍建设,继续扩大法律援助社会覆盖面。准备在现有6个法律援助站的基础上,在xx4个镇建立法律援助站,更好地拓展法律援助渠道,为群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法律援助。继续在全市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已取得律师资格的社会人员中招募法律援助志愿者,增强法律援助志愿团力量(现有39人)。。

2、继续发放法律援助卡,方便弱势群体上门求助。在xx二个贫困镇和四大集镇继续发放法律援助卡,为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提供方便。

3、突出重点,及时提供优质服务。关注社会热点、难点,主动为房屋拆迁补偿、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4、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继续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工作制度,规范办案规程、经费使用等,采取结案材料审查、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案件服务跟踪反馈、开庭旁听、案件抽查等办法,保证办案质量。

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责任重大,使命神圣。xx市法律援助中心一定继续深入贯彻《法律援助条例》,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工作,推进xx市法律援助事业向更高的水平发展。(1)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返回 栏目列表】

                       二五年五月十日

[2]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2010年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交通局综合执法科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思路

法制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中学2010年学校安全工作小结

中学2010年“文明安全校园”工作小结

学校2010年“文明安全校园”工作小结

2010年中学消防安全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