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审证明十篇

时间:2023-03-29 07:30:26

政审证明

政审证明篇1

入党申请书,又称入党申请报告,是要求入党的人向所在单位的党组织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入党申请书标志着申请人经过了郑重思考,向党组织表明自己有入党的志愿和要求,使党组织了解申请人的政治信仰和追求,便于党组织对申请人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考察,同时也是党组织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重要依据.每一位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应该认真写好入党申请书.

以下是无忧考网入党申请书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15年入党政审证明材料范文,供大家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入党申请书频道.

一、政审情况

根据组织审查和本人介绍的情况,该同志历史清白,其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清楚,具体情况如下:

1、关于本人历史、家庭主要成员、主要社会关系情况.

该同志出生于工人家庭,高中毕业后1990年3月到xxx工作,1995年6月调到荆州区学堂洲围堤管理段工作.该同志历史清白,没有参加任何反动组织.

2、关于“文化大革命”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中的情况.

经审查,该同志“文革”结束后出生,1989年的政治风波期间,该同志正在就读,没有问题.

3、 其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清楚.

二、组织培养、考察情况.

该同志于2009年4月向荆州区学堂洲围堤管理段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后,工作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勤奋,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思想进步很快.2010年6月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为了促使其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2011年还让他区委参加的入党积极份子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该同志对党认识有了逐渐的加深.在考察过程中,组织上还有意识的给其交任务、压担子,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考验他,并指定专人负责xxx同志的培养教育和考察.经过党组织的培养教育,该同志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同时也端正了入党动机,该同志在工作学习中能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三、现实表现

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能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平时能主动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并能做到学以致用.该同志政治上坚定,能与上级党委保持一致.

该同志工作积极性高,工作作风认真踏实,工作主动性强,有吃苦实干精神,平时能主动加班加点,对急难工作任务不讲客观条件,不推诿扯皮,能及时按要求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该同志能注意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能积极向党组织汇报思想,主动接受组织的教育帮助和考验.该同志生活、工作作风正派,能团结同志.

不足之处:政治理论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根据xxx同志的申请和一贯表现,在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支部委员会充分酝酿和认真讨论,一致认为xxx同志基本具备党员条件,决定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其能否被接收为预备党员.

荆州区学堂洲围堤管理段党支部

中共支部委员会:

收到贵支部所发的“函调证明”通知,很高兴原我(单位、村)同志能成为贵支部的建党对象,现对其父母亲的政治面貌、社会关系、现实表现等做证明如下:

父亲:,现年岁,(职业、学历)

母亲:,现年岁,(职业、学历)

1、政治面貌:

其父母亲均为思想健康、上进、务实的村民.

现主要家庭成员有:

称呼(姓名,职业)、称呼(姓名,职业).

主要社会关系:

(称呼),(单位、职业);

(称呼),(单位、职业);

2、其父母现实表现非常好,均无不良习气,踏实肯干,积极响应(单位、村)委的号召,以(单位、村)委的精神作为务实的动力,努力实现生活小康水平.在“文革”和1989年政治风波中也均表现良好,均无不良记录.

政审证明篇2

一、个人情况

我叫XX,男,于xx年xx月出生于xx,汉族,中共预备党员,xx年xx月进入xx专业学习,xx年xx月毕业,学制四年,大学本科学历,xx年xx月参加xx省“xx计划”,任职于xx区保安乡城管环卫服务中心,xx年xx月参加xx省大学生村官工作,任职于xx村村委会主任助理,身体状况健康。

二、主要简历

xx年~XX年,xx中学高中部学习;

xx年~XX年,宿迁学院五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习;

xx年~XX年,参加“XX计划”工作,任职于XX区保安乡政府城管环卫服务中心

xx年~至今, 参加XX省“大学生村官”工作

三、取得成绩

(一) 思想政治方面

长期以来,我思想上积极上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课程的学习,我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坚决抵制了各种错误人生观的侵蚀,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思想水平。XX年XX月,我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员。

(二)工作方面

大学期间,我担任过系团委委员,热情主动为同学全心全意服务,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各项集体活动的组织安排工作,先后荣获“宿迁学院优秀团员干部”称号,“宿迁学院优秀先进个人”称号,毕业后本人积极响应XX省团委号召加快振兴苏北,推进区域共同发展,参加XX省“XX计划 ”志愿服务工作, XX年XX月,为继续服务基层、奉献社会,本人参加到大学生村官工作,分配到XX区保安乡黄泥村任职,同时为历练自己,挂职锻炼于XX乡城管环卫服务中心,两年的工作中,本人积极调整状态,认认真真做事,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做好每一件群众反应、领导交办的事情,同时,本人先后两次被评为“XX乡先进工作者”。

(三)学习方面

进入大学以后,本人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严于律己,虚心好学、积极向上,先后顺利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计算机二级考试。大学四年从未出现考试不及格现象,学习成绩、和学习热情普遍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基本做到了学前有计划、学后有总结,达到预期的效果,同

时我在学习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学习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进入工作以后,本人也始终不放弃学习,抓住休息时间,本人让继续看书看报,及时准确的学习好最新的知识技术,掌握最新的时事政治。

四、存在不足

在自己近年来的学习、工作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工作过于形式化,这些都需要自己在将来的工作中去认真面对,主动与领导同事学习请教,积极树立更加科学的工作方法。

五、未来工作设想

本人这次如果有幸被录用,将从以下两点点认真做好新岗位:

政审证明篇3

2009年6月,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第16534号决定认为:沱牌药业公司的复审理由不成立。商标评审委员会依据《商标法》第四十九条之规定,对复审商标的注册予以撤销。沱牌药业公司不服第16534号决定,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讼,并向原审法院提交了十六份证据,对于沱牌药业公司在诉讼阶段提交的上述证据,商标评审委员会表示,均未在撤销复审行政程序中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交,因此,请求法院对上述未在撤销复审行政程序中提交的证据不予采信。 一、当事人情况 原告(被上诉人):四川沱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沱牌药业公司) 被告(上诉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简称商标评审委员会) 第三人:菲舍尔科学有限公司(简称菲舍尔公司) 二、案情简介 复审商标为 “太平洋及图”商标, 1994年5月核准注册,核定使用商品为第5类“人用药,医药制剂”,商标专用权人为沱牌药业公司。 复审商标 2006年,菲舍尔公司以连续三年停止使用为由申请撤销复审商标。商标局以沱牌药业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提交其在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期间使用复审商标的证据材料为由,作出决定,决定撤销复审商标并予公告。 沱牌药业公司不服商标局作出的决定,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请求维持复审商标注册。其主要理由为:沱牌药业公司由于地址搬迁未收到商标局发出的提供使用证据通知书,现提供相关证据以证明沱牌药业公司一直在使用复审商标。 2009年6月,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第16534号决定,认为:沱牌药业公司的复审理由不成立。商标评审委员会依据《商标法》第四十九条之规定,对复审商标的注册予以撤销。 沱牌药业公司不服第16534号决定,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讼,并向原审法院提交了十六份证据,对于沱牌药业公司在诉讼阶段提交的上述证据,商标评审委员会表示,均未在撤销复审行政程序中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交,因此,请求法院对上述未在撤销复审行政程序中提交的证据不予采信。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沱牌药业公司在本案诉讼阶段先后分两次向法院提交了6份证据和10份补充证据,这些证据已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条,足以证明复审商标在指定三年期间进行了公开、真实、合法的使用,复审商标不存在《商标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的应予撤销的情形,因此,对于复审商标的注册应予维持。 商标评审委员会不服原审判决,依法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三、重点评析 本案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三年停止使用撤销商标案件中举证责任分配以及当事人在诉讼中提交的新证据的采纳问题;二是如何提供符合要求的商标使用证据的问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 1、知识产权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行政案卷排他制度。在知识产权行政诉讼中,一般由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拥有行政职权,享有行政优益权,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更熟悉其职权范围内的有关规范性文件,并拥有广泛的调查取证的权力、手段和工具,所以在行政诉讼中确立这种举证责任分配方式更有利于查明事实。正基于此,要证明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商标评审委员会就要用其行政案卷中的证据来证明其合法性,也就是行政案卷排他制度。商标评审委员会不得在诉讼中自行向当事人调取证据,不得使用行政案卷以外的证据证明其合法性。影响最终判决的行政案卷在行政程序阶段已经形成、封闭,在诉讼阶段是不可更改的。因此,法院审查的范围一般应以行政程序结束后封存的行政案卷为限。这样规定的目的就是约束与限制行政权力的滥用与恣意。 本案中,菲舍尔公司提交的申请材料、沱牌药业公司提交的其使用复审商标的证据、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认定意见以及适用的法律最终形成了行政案卷,商标评审委员会只能以最终形成的行政案卷来证明其决定的合法性。由于在商标评审程序中沱牌药业公司提交的证据不符合商标使用的要求,商标评审委员会据此依法对复审商标的注册予以撤销符合上述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对此法院予以认可。 2、知识产权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例外。《行政诉讼法》对行政机关的举证责任、举证时限有明确要求,但对行政相对人的举证责任基本没有设置过多限制,本案中,沱牌药业公司在诉讼中积极主张权利,向法院提交了一系列使用证据,为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沱牌药业公司在诉讼中提交证据是允许的,并未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并且这些证据符合商业使用的要求。 既然允许行政相对人在诉讼中提交行政案卷以外的证据,为平衡各方权益,行政诉讼法也规定了举证责任的例外,即《行政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被告在以下情况下,经人民法院准许补充相关证据: 1.原告或者第三人在一审诉讼中提出的其在被告实施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者证据的,经人民法院准许,被告可以补充相关证据。2.在诉讼中,对当事人无争议,但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有关证据。除了以上情形外,笔者认为,在审判实践中,有以下几种情况被告也可以补正:被告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时已向有关证人进行过调查,但未形成书面证据材料,进入诉讼后,可以要求证人提供书面证言;证据材料在形式上存在瑕疵需要补充完善;主要证据在诉讼中存在疑点,为了排除疑点,亦可以要求被告补证。 本案中,沱牌药业公司为了保护其商标权益,在诉讼中积极提交复审商标使用的证据, 提出了其在商标评审委员会实施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没有提出的新的反驳理由或者证据,以维持复审商标的注册。按照《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商标评审委员会可以就沱牌药业公司提出的新的理由或者证据收集证据或进行有效抗辩。 尽管商标评审委员会主张沱牌药业公司在诉讼阶段新提交的证据,既未在撤销复审阶段提交,也并非第16534号决定作出后新形成的证据,上述证据不是第16534号决定的依据,因此,在本案中不应予以采信。但这些理由,均未针对复审商标在商业活动中是否进行了公开、真实、合法的使用形成有效的抗辩。法院最终认可这些证据已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条,足以证明复审商标在指定三年期间进行了公开、真实、合法的使用,复审商标不存在《商标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的应予撤销的情形,故一审法院依法撤销第16534号决定,并判决商标评审委员会重新作出决定。二审法院经过审理,依法判决驳回商标评审委员会的上诉,维持原审判决。 3、当然,为了维护商标管理秩序,应要求行政相对人在行政程序中充分举证,在诉讼中举证一般要说明正当理由,并要遵守法院有关举证时限要求。否则,法院会认为这些证据不是商标主管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提交的证据而不予采纳。笔者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对当事人在诉讼中提交的关键证据应采用一种宽容的态度,特别是对当事人权益影响比较大,容易造成循环诉讼的重要证据,法院一般应从诉讼效率与诉讼经济的角度予以实体裁判,以切实及时化解纷争、平复社会矛盾。 关于第二个问题: 由于商标资源的有限性,可能出于商业竞争的需要或为了排除商标申请权利障碍,三年停止使用撤销商标案件最近有逐步增加趋势。尽管《商标法》对商标的使用要求是明确的,但我们在审理三年停止使用撤销商标案件中,还是发现太多的企业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其在指定的三年期间内,在核定使用的商品上,对其商标进行了商业意义上的使用。通过审理这些案件,笔者对商标使用证据的提供和要求有以下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1、商标权利人应在行政程序、司法程序中积极提供商标使用证据,不管是在商标局审查阶段以及在商标评审委员会评审阶段,还是在一审、二审诉讼程序中,甚至再审诉讼程序中都应积极主动提供商标使用证据,可以说以积极的态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永远没有错。 2、要提供直接的商标使用证据,提供的证据要紧扣三点:指定的三年期间内,在核定使用的商品上,对其注册商标进行了商业意义上的使用。商标的许可、转让不是商标的使用,商标许可、转让使用费用纠纷的证明亦不能证明其商标使用行为。 3、所有提供的商标使用证据要形成一一对应关系,形成商标使用的证据链,销售合同、销售发票要一一对应。不要仅有有关销售合同、广告合同、印刷合同,还要提供相对应的合同履行证明。 4、要注意留存和收集商标使用证据,商标的使用不仅让消费者看得见,更应该以让法庭看得见的形式来实现。对户外广告牌,电子屏幕宣传等形式要及时注意留存,这种使用形式转瞬即逝,没有商标使用时间的显示,建议对该类使用行为及时作商标使用公证予以证明。 5、参加广交会、京交会等有关交易会的宣传册,要及时进行使用时间更新,即使相同的内容也要一年一印刷,明确印刷日期,最好找正规一点的印刷公司,宣传册上标注印刷公司名称。 6、完税发票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凭证,在驰名商标认定、商标使用举证、合同履行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务必完善发票管理,建立电子发票档案,相信这一措施会使公司获益匪浅。

政审证明篇4

一、设立预备庭的想法及指导思想

在审判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过程中,有人提出了“一步到庭”的设想,就是说在法院收到原告的状后,通知被告应诉,进行答辩,在正式公开审判之前不向当事人进行任何询问。经过开庭,当事人有话、有理都直接讲在法庭之上。如此开庭,体现了公开,公平的原则,增强了审判活动的透明度,排除了导演、演戏式的庭审活动。此后,又提出在开庭审判前,法官不得自行接待单方当事人的设想。这些无疑对审判方式的改革与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了很好的方案,也可能成为庭审方式发展的方向,但是,由于行政诉讼法建立。发展的历史较短,社会宣传不够广泛深入,公民。法人、社会组织,甚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行政诉讼不甚了解,或有片面理解,加上法官的行政审判经验不足,行政审判的执法环境尚有不尽人意之处,所以,我们认为行政审判“一步到庭”的条件尚不成熟。

公开、公平的审判是我们的原则。我们制定预备庭规范的目的是要提高行政审判的高效与权威。具体说就是在公开审判之前,由主审法官或受主审法官委派的法官召集各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人,明确各自的主体资格、诉讼请求。人的资格与权限。争议焦点,双方交换证据,并向当事人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以及双方应当补充提供的证据,明确本案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具体内容,以保障庭审程序的公开。高效,有序和权威性。

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对庭审前的准备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是没有限定庭审前准备工作的形式,这给法官提供了改革与完善行政审判方式的广阔空间,使我们在审判实践过程中,可以选择最佳方式实实在在地完成庭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预备庭的结构及相关的作法

由于以往都是由法官在庭审前分别传唤当事人,在开庭前才告知当事人或书面通知当事人接受询问,了解案情,对方当事人并不了解其中内容。这项工作没有做到公开,没有给当事人一个充分实现其权利的准备时间,因此过去分散式的庭前准备工作缺乏公正、透明,由此而言,预备庭的工作形式是非常必要的。

任何理想的实现要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在现实向理想迈进,传统的审判方式向现代的审判方式过渡的过程中,应当选择更加适应的方式,依据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在庭审前准备阶段,利用预备庭的形式进行公开审判前的准备工作是比较适宜的。根据法律规定,直接面对当事人完成的庭审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核对当事人主体资格并对其诉讼人的权限进行审查,根据案情决定是否需要追加第三人,并审查第三人及其诉讼人的资格

1、对当事人主体资格的审查

这里既包括对原告主体资格的审查,又包括对被告的执法主体资格的审查,首先,在对原告主体资格的审查时,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条的规定,原告应当是行政管理的相对人,或者是相关人。也就是说,原告应当具备的条件是具体行政行为指向的权利人或义务人。

其次,在对被告主体资格审查时,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5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条的规定,确定被告主体资格包括:

(1)原告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2)经过复议,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为被告;

(3)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作出一项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决定的机关为被告(4)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为被告;

(5)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委托机关为被告;

(6)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该派出机构为被告;

(7)行政机关被撤销或分离的,依法承担执法权限的合并或分立后的机关为被告。

2、对诉讼人资格和权限范围的审查

人分为法定人、委托人、指定人3种,他们在诉讼中各自享有不同的诉讼权利,承担不同的义务,法官在审查当事人及其诉讼人时,需要根据当事人提交的委托材料对人的资格逐一核实,以确认人的资格完全符合规定。对于特别授权的人,法官还要严格审查人的资格及权限的范围,以约束人在诉讼过程中的行为。

对于需要追加第三人的,如果在预备庭召开之前能够确定的,通知第三人参加预备庭,第三人及其诉讼人的资格应当符合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审查的原则与原。被告相同,若在预备庭召开后发现需要追加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法官应当宣布追加某某为本案第三人,并询问原,被告有无其它分歧意见。

在对当事人及其诉讼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后,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经法庭审查,需征询当事人意见,确定各方当事人及其人的出庭资格有效。法庭才能准许以上人出庭参加预备庭,以给正式庭审活动奠定基础。

第二、送达有关 法律文书

根据行政诉讼法和参照民事诉讼法关于庭前准备工作的规定,法院在受理案件后需要在法定期限内向当事人送达有关的法律文书。包括:

1、法院在5日之内将状副本送达被告,要求被告于10日之内进行答辩;

2、法院接到被告的答辩状后5日之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3、承办人应当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及义务,特别是当事人的申请回避权利;

4、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之后,需要在3日之内通知当事人及其诉讼人;

5、承办人确定开庭日期,应当在开庭3日前通知当事人及其诉讼人,同时公告。

第三、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交代诉讼权利义务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参照民事诉讼法第115条的规定,合议庭组成人员在确定之后,需要在3日之内通知当事人及其诉讼人。所以,预备庭可以由一名法官主持,向当事人及其诉讼人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给当事人一个认识了解合议庭组成人员的过程,当事人可以在庭审前,对于合议庭成员及书记员是否与本案有利害关系进行调查。同时将当事人的其它各项权利提前宣布。这样,可以在开庭审理时,减少因交待诉讼权利占用的时间,也能让当事人充分了解。行使其诉权提供方便,慎重处理相关权利,确实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第四、听取当事人的陈述意见,听取当事人是否有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先予执行抚恤金、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等项诉讼保障权利的申请,并决定是否准许当事人的上述请求

在预备庭调查阶段,法官需要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财产保全。

证据保全。先予执行抚恤金。停止执行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一并在预备庭阶段解决。

1、财产保全问题

在审判实践中,对于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由其提供担保,作出财产保全裁定;当事人不提出申请,对具体行政行为所涉及的物品容易灭失的,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依职权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在行政诉讼中,根据诉讼请求所涉及的保全财产范围,如扣押的物品,冻结的存款或者与案件有关的财物。但是,对于具体行政行为所涉及的一些证据往往是案件争议的关键,原告或案件第三人往往向法院提出对争议事实的证据进行保全。如涉及案情的帐本、合同书、图片等。

根据《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52条的规定,财产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和法律准许的其它方法。

2、先予执行问题

在人民法院对案件作出裁判之前,为了及时解决原告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及时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裁定行政机关先行给付原告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财物。先予执行的范围一般限于给付抚恤金、医疗费等类案件。

3、停止执行问题

在行政执法中一些行政机关具有执行权,他们自行执行时将涉及案件的有关事实认定。证据核查等事项。如果允许行政机关先予执行,可能因为证据灭失对案件的审理带来一定困难。此时,法官可视案件和案情,依职权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申请停止执行,决定是否裁定停止先予执行。

第五、根据当事人的诉讼主张,明确当事人争议的焦点,确定开庭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其中包括对行为本身的审查和对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许多当事人对行政诉讼不甚了解,诉讼当中提出许多与行政审判无关的事项和请求。所以,在行政审判中,法官们往往要对此向当事人做大量的解释工作,庭审中可能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如果当事人不能接受法官们的意见,往往得不到好的社会效果。所以,可以利用预备庭的形式,由法官明确该案将要审查的主要内容。明确法庭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是什么,哪些不属于行政审判中审查的内容,哪些问题属于行政审判不能作出裁判的。当事人如有不同意见,可在预备庭之后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由合议庭在庭审中研究决定,以减少公开审判中庭审阶段可能出现反复解释。

第六、交换证据阶段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2条的规定,被告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被告在诉讼中应当提交的证据包括:

1、执法主体资格以及职权权限方面的依据;

2、执法程序方面的证据;

3、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方面的证据,包括案件的起因,查处经过,作出决定的时间以及是否已经执行的证据等;

4、具体行政行为适用的有关法律文本及条款。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43条的规定,法院在案件受理后,应在通知书中要求被告于10日内向法院提交证据。主持预备庭的法官应将被告提交的证据交给原告。第三人各一份,由原告。第三人进行收验,在行政诉讼中,被告负有举证责任,并不能排除原告或第三人向法院提交支持其诉讼主张的举证责任。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原告和第三人有权利和义务向法院提交支持其诉讼主张,反驳被告辩称的证据或证据线索。法官在预备庭中需要询问原告、第三人是否有证据向本院提交。如果原告或第三人已经准备了证据,能够交换证据的,法官可以宣布将以上证据交给被告(第三人)各一份。

(待交换证据之后)对双方提供的涉及到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有分歧。不同意见的证据,合议庭将在公开审判时,当庭予以审查质证、认证。对部分影印件、复印件、节录本,请举证人届时提供原件,供法庭查验。如果当事人提供原件有困难,不能说明理由,无法提供原件予以核实其真实性,庭审中将不予认证。如果当事人认为需要证人出庭时,可以在预备庭中提出,法官明确证人出庭的义务,由证人填写证人保证书。如果证人已经到庭的,法官可以对证人制作笔录,在开庭审判中予以质证。

法官在明确证据范围之后,为了利于法庭的庭审活动,需要向几方当事人明确提交证据的最后期限,以避免法官被无休止的举证行为牵扯,而拖延庭审时间,也不利于法院对案件的及时审理。我们的做法是将举证最后期限限定在法庭评议之前。如果当事人在法庭评议之后再举证的,一般不予采纳,也不再另行开庭。

法官在征询当事人及其诉讼人是否已经明确自己在预备庭之后的工作后,可以宣布预备庭结束,请各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人根据法庭明确的庭审内容认真准备。

三、实践中遇到的几点疑淮问题及设想

(一)确定举证的截止期限

举证是当事人的义务,对被告来讲,更应当承担法律确定的诉讼责任,不提供或没有正当理由不能提供证据时,应当承担败诉的责任。为此,法律虽然有明确的规定,但未明确举证期限,因而给部分当事人以可乘之机,即不及时举证,甚至在一审阶段不举证,此举不仅妨碍法院及时。合法地审理案件,也妨碍对方当事人有效地行使诉权。依照行政诉讼法第43条的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状副本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于提出答辩状的同时,将有关证据一井提交。

我们认为,“作出具体行政行 为的有关材料”应当包括证据材料。如果被告在10日内不能提交证据,又提不出该期限内暂不能提交证据的正当理由,应按没有证据论处。这样既有利于当事人之间公平享有诉讼权利,也有利于法官提高审判效率。

(二)当事人不出席预备庭时如何对待

预备庭的形式是在完善行政审判方式中采取的一项措施,是审判的准备阶段,当事人不出席预备庭时,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不能对当事人采取强制措施或缺席审理。也不能因为当事人不出席预备庭而停止庭前的准备工作。

对于当事人不出席预备庭的,法官在预备庭之后,应通过其它形式将预备庭已经明确的审查阶段将要审查的焦点内容及有关事项告知未出席的当事人,井要求其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三)对于预备庭确定审查的焦点,当事人在开庭时改变的情况如何处理

通过预备庭的形式进行庭前准备,在此期间,明确争议焦点,并将法院在该案的审判中依法审查的主要内容告知当事人,双方围绕该事项举证,这些证据为庭审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于当事人来讲,也有了一定的准备时间。对于双方在预备庭中均予认可的争议焦点,法官可以直接明确;对不属于案件审查范围的证据,亦明确告知不出示。预备庭时,已经明确的争议焦点,如果属于确定错误的,经合议庭评议之后,可以更改。对于当事人坚持或不同意合议庭确立的庭审中审查的内容,又提不出相应的法律。事实依据的,法庭在开庭审判时不受当事人观点的左右。当事人如提出相应的事实和法律依据,确属法院依法审查的内容,合议庭在庭审中依法应予以审查。

政审证明篇5

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是行政诉讼的中心任务,因此,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证明是行政诉讼活动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是行政诉讼全部证明活动的中心,行政机关参加行政诉讼的全过程都要紧紧围绕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来进行。

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既要审查行政省悟在实体上合法,也要求其在程序上必须合法。根据这个精神,行政机关在举证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行政诉讼举证范围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被告(行政机关)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根据这一条款的规定,被告在承担举证责任提供证据时,既要提供作出特定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根据,也要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根据,即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行政机关在行政程序中必须严格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不仅要有充分的事实根据,还要有明确的法律根据。进入行政诉讼程序以后,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所依据的法律根据(规范性文件)就成为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证据之一。所以,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范围不仅包括事实方面的证据,还包括法律方面的证据。行政诉讼证据范围的广泛性,是它区别于其他诉讼证据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注意行政诉讼举证时限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应当在提出答辩状时一并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依据。在行政诉讼中,如果被告只提交答辩状而不提供证据,或者故意拖延提供证据的时间,直至庭审的最后阶段才出示证据,就会使原告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备相应的反证,或者根本没有机会进行辩驳,这对原告来说是不公正的。另外,如果被告在庭审过程中不断地提供证据,人民法院会因核实证据而拖延时间,这样就会造成诉讼拖延,使案件长时间不能审结,既影响行政审判的效率,又影响庭审的质量。此外,拖延举证时间,也会给被告事后补充收集证据提供很多机会,不利于监督行政机关遵循"先取证,后裁决"的程序规则。因此,被告在提交答辩状时,应当一并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否则人民法院不应当予以采纳。最高人民法院《若干解释》明确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交答辩状,并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依据;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

三、举证时限届满后被告是否能补充证据

《行政诉讼法》第33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据此,被告未经人民法院许可,擅自向原告和证人调查收集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纳。按照“先取证,后裁决”规则,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只能由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证明。如果被告在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以后还需要补充调查收集证据,恰恰说明其在行政程序中没有遵循“先取证,后裁决”的规则。被告举证应当在法定的举证时限届满以前完成,而不能在举证时限届满以后再补充证据。被告可以补充证据的情形主要是最高人民法院《若干解释》中第28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补充相关的证据:(一)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证据,但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二)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诉讼过程中,提出了其在被告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者证据的。

四、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查与判断

在诉讼中,有的行政机关为了追求胜诉的结果,往往会向法院提供大量的证据。这些证据难免鱼龙混杂。法院必须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才能决定是否予以采纳。行政机关应当根据法院对证据审查的原则有针对性的提供证据。法院对行政诉讼证据进行审查的规则主要有:

1、依答辩审查。从《行政诉讼法》第43条及《若干解释》第26条的规定来看,人民法院对被告提供的证据的审查,主要限于对被告在提交答辩状时一并提出的事实材料的审查,即对被告在行政程序中已经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审查。但已有学者指出,为了促进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我国行政诉讼证据制度应当朝向“案卷主义”方向发展。

2、在庭审过程中审查。《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表明人民法院对证据的审查应当在庭审过程中进行。《若干解释》第31条第1款规定“未经法庭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人民法院裁判的根据”,进一步说明人民法院对证据的审查应建立在质证的基础之上。质证是指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对法庭上所出示的证据进行对质、核实的活动。质证不仅是有关诉讼主体受法律保护的诉讼权利,更是诉讼正当程序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当事人双方的质证是法院进行证据审查的基础,也是进一步认定证据效力的必要前提。

政审证明篇6

一、关于行政审判发展的历史机遇和行政审判原则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三条确立我国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之后,尤其是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十五年来,行政审判作为与民事审判、刑事审判相并列的三大诉讼制度之一,在党中央、全国人大和各级党委、人大的领导、监督下,在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在社会各界的殷切关怀和热情勉励下,人民法院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司法审查职能,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诉讼法,依法审理各类行政案件,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行政审判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推进依法行政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载入宪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行政审判承担了新的更为繁重的司法审查职能,行政审判领域不断拓宽,社会影响日益增强;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2004年3月国务院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各级行政机关“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在此情形下,行政审判工作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面对机遇和挑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行政审判的实际地位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地位不相符合,行政审判不受重视的情况依然严重;行政审判体制不能适应行政审判的需要,无法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保护不够充分,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尚待进一步统一和明确;人民法院在行政案件的审理程序、证据采信、法律适用、裁判方式等方面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规范和统一;行政审判法官队伍的稳定性和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行政审判受到来自人民法院自身以及其它机关的非法干预的情况时有发生,行政审判法官因依法办案而遭受打击报复的事件依然存在。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人民法院对行政审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完善行政审判制度,规范行政审判活动,加强行政审判队伍建设,优化行政审判内外部环境,确保行政审判工作能够适应时展的需要,保证人民法院独立、公正、高效地完成司法审查的宪法使命。

行政审判工作的原则是指对行政审判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司法准则。行政审判原则对确立行政案件审理的基本思路,正确适用法律规范,客观公正地做出行政裁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结我国行政审判实践,行政审判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合法性审查与化解社会矛盾相统一原则。合法性审查是行政审判的首要任务,人民法院必须坚持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全面审查。与此同时,作为诉讼制度,行政审判必须要注重解决纠纷,平息社会矛盾,为社会稳定的大局服务。行政审判既要发挥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作用,又要充分考虑及时、公正、彻底地解决行政争议。要坚决克服单纯合法性审查,发现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存在某一点违法,简单一撤了之的错误作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存在违法,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不利于解决纠纷,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确认该被诉行政行为违法或者根据案件实际情况,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与维护公共利益相统一原则。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是行政诉讼的目的,行政审判必须从司法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和履行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神圣职责。行政审判强调对个体合法权利的保护,并不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行政审判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许多案件的审理和国家大局、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必须充分考虑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审判过程中,遇到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是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将会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时,人民法院应当判决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并依法判决行政机关赔偿因违法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失。

-依法审判与司法便民相统一原则。人民法院应当严格遵守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依照法定审判程序,公开、公正、高效地裁决行政案件。

同时,要积极探索行政案件简易审程序,在立案、审查、庭审、裁判、送达等各个环节充分体现方便老百姓的思想宗旨。要坚决克服机械执行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行政诉讼程序的错误作法,要从方便当事人、有利于解决行政争议的角度,全面、准确地适用相关程序法律规范。

-提高审判效率与诉讼经济相统一原则。公正和效率是人民法院工作的世纪主题,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工作中务必始终不移地贯彻落实。同时,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过程中尤其还要注重合理使用和节约诉讼成本,尽可能让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以最低的诉讼投入高效解决行政争议。特别是判决发回重审和判决行政机关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充分行使审判权,尽量减少发回重审和要求行政机关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依法不得不判决发回重审或者判决行政机关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人民法院也应当尽力为下级人民法院重审、被诉行政机关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指明方向、做好铺垫,减少行政诉讼中同一行政争议重复诉讼问题,提高审判效率,节约诉讼成本,同时促进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

二、关于行政诉讼诉权保护问题

(一)受案范围。依法受理行政案件,裁判行政争议,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职责。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各类行政案件,凡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对其合法权益造成侵害或者产生不利影响的,除非法律、司法解释明确排除,不可提起行政诉讼的,都应当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人民法院通过受理各类行政案件,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解决官民矛盾,能够有效提高人民法院自身地位和作用。要克服行政案件受案中的畏难情绪,杜绝有案不受,老百姓告状无门现象的发生。

人民法院要依法受理涉及三农问题的行政案件,对政府非法征用土地、侵犯农民土地承包权利的案件和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不履行监管职责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案件要依法受理;对国企改革过程中政府不按照法律、政策规定办事,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者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对行政机关在行政许可过程中的委托拍卖、招投标等中间行为不服,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火灾事故责任认定案件应当大胆受理,依法判决,切实维护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责任认定职权。

(二)原告资格的确定。凡是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均有权以原告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作为原告其合法权益是否实际受到侵害不是立案审查的内容,只要人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之间存在区别于普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特殊的权利义务关系,人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者不利影响,该人就具有合法的原告资格。实践中,对原告资格的认定不宜过于严格。人民法院是为人民群众裁决纠纷的机关,只要不是违反了法律对原告资格的明确规定,人民法院都应当首先认可其原告主体资格,依法立案受理。受理后认为确实不具备原告资格的,可以依法裁定驳回。

(三)适格被告。行政诉讼中被告资格的确定应当遵循“谁做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谁作被告”的基本原则。在诉行政机关作为的案件中以最终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上盖章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在诉行政机关不作为案件中,以享有相应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组织越权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论该行政主体是行政机关,还是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或者是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被告都是做出该越权行为的行政主体;行政机关设立的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的临时机构不具有被告主体资格,设立该临时机构的行政机关是适格被告。

(三)诉讼时效的计算。行政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告知当事人具体行政行为内容、诉权和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严格按照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期限计算;行政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未告知当事人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2年,但是,从具体行政行为做出之日起计算,涉及不动产的最长不得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不得超过5年;行政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未告知当事人诉权和期限的,期限应当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和期限之日起按照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规

定计算,但是,从当事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行政机关错误告知当事人期限的,视为未告知期限,期限计算同上。

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一直在向该行政机关主张权利,行政机关一直未履行其法定职责,期限应当以当事人最后一次向行政机关提出履行法定职责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期限届满之日(通常为60日,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起2年。原告诉被告不履行行政合同义务的,期限应当从双方约定的行政机关履行义务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2年,行政合同未约定行政机关履行义务期限的,行政机关应当从履行义务之日起60天内履行完毕,期限从60天届满之日计算2年。

当事人由于向相关部门申诉或者请求处理,相关国家机关立案受理,进行协调所耽误的时间应当作为时效中断的情形。但是,如果当事人向有关部门申诉或者请求处理,有关部门未予立案,也未予答复的,不得视为时效中断。

人民法院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护当事人诉权。诉权保护是当前行政审判极为突出的一项工作。首先,人民法院领导班子对行政诉讼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把行政诉讼作为保护人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体现人民法院权威的重要审判职能来认识,决不能认为行政诉讼是给法院工作找麻烦,对行政案件能推则推,能不受理则不受理,限制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其次,要加大行政诉讼的宣传力度,鼓励老百姓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杜绝和减少因行政争议而引发恶性事件、情况的发生。通过公开开庭、案件发生地开庭、媒体报道等形式,广为宣传行政诉讼法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克服老百姓不懂告、不敢告、不愿告的心理,引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积极行使诉权,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第三,要协调人民法院内部立案庭与行政庭的关系,由于行政诉讼立案条件的复杂性,许多案件立案与否很难做出准确判断。在此情形下,凡立案庭决定不予受理的案件,均应当与行政庭沟通,对是否受理意见不一致的,立案庭应当先行立案受理,移交行政庭审查判断。第四,要保证老百姓打的起官司,对涉及抚恤金、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等案件可以依法免收案件受理费,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工伤、医疗、交通事故、火灾事故案件,可以缓交、减交或免交诉讼费。坚决遏制对不涉及财产金额的案件按照财产金额收取案件受理费;行政附带赔偿案件中,对行政赔偿部分不得收取诉讼费。

三、关于完善诉讼管辖制度问题

适当提高行政案件审级,或者适度采取行政案件异地交叉审理措施,排除对行政审判工作的非法干预,这是近年来行政审判的一种共同呼声。为确保宪法赋予的人民法院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职权的行使,排除非法干预,全国许多人民法院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创造性地进行了一些行政审判管辖制度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这些经验应当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我省自实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职能部门作被告的案件作为所在地重大复杂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行政案件收案数明显上升,老百姓不敢告的心理得到了有效纠正,非法干预行政审判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此项制度务必坚持。同时,对于其它案件,基层人民法院认为审理确实存在困难的,也应当及时上报,中级人民法院审查属实的,应当依法提审,要防止个别基层人民法院违法自行消化案件情况的发生。

四、关于完善行政诉讼程序问题

(一)探索行政审判简易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争议标的较小,适用法律明确,社会影响不大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可以积极探索行政案件简易审程序。

探索行政案件简易审程序必须遵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法定程序,不得剥夺或者侵犯当事人合法的诉讼程序权利,除非经征询当事人意见,当事人自愿放弃某些诉讼权利。

(二)继续实行和完善庭前准备程序。行政审判庭前准备程序对于化解矛盾,平息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庭前交换证据,有利于人民法院和各方当事人明确诉讼争议焦点,正确认识和理解对方的诉讼请求和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诉讼活动。通过庭前双方当事人接触,加深各方当事人之间的理解和谅解,甚至无需开庭就能够直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三)加强诉讼指导,促进行政争议解决。针对我国行政诉讼中原告素质普遍不高的实际,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过程中,必须从公正的立场出发,本着有利于解决行政争议的目的,对诉

讼当事人尤其是原告进行适当的诉讼指导。诉讼指导的方式可以通过谈话方式,也可以以书面方式;诉讼指导的内容包括释明有关法律条款的含义,告知当事人某些法定权利,明确争议事实等等,诉讼指导内容必须公开告知各方诉讼当事人,不得进行秘密指导。

加强案件的协调,化解官民矛盾。行政案件往往产生于老百姓和行政机关之间的沟通不畅,甚至是误解所致。因此,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应当充分利用主持裁决纠纷这样一个特殊的地位和身份,作好各方当事人之间的协调工作,通过协调,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彻底有效地解决行政争议。诉讼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纠纷,通过协调化解官民矛盾是人民法院多年以来审理行政案件比较成熟的经验。

应当注意的是,协调不等于无原则的和稀泥。人民法院必须首先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尤其是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存在违法之处的,一定要明确指出,督促行政机关纠正违法行为。更不能以牺牲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来协调解决行政争议。上级人民法院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法院协调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充分保证协调案件的合法、公正。

(四)完善庭审程序,增加庭审的透明度。行政审判应当根据案件的不同审级和影响大小确定繁简适宜的庭审程序。一般而言,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通常可以采取较为简洁的庭审程序,例如,核对当事人身份程序由书记员完成,审判长只需询问各方当事人对其他当事人及其诉讼人参加诉讼是否有异议,突出当事人争议焦点进行审查;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庭审程序应当更为正式,以体现法庭的威严。

公开审判是保障司法公正的有效手段。无论简繁程序,行政审判庭审过程都应当依法公开,尤其要强调证人出庭作证、相互质证;对于能够当听宣判的应当尽可能当听宣判,让老百姓赢的清清楚楚,输的明明白白。

(五)正确处理行政案件与民事、刑事案件的交叉问题。行政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与民事、刑事案件交织在一起的情形,如果遇到行政案件与民事案件相互交叉的情况,通常应当先行政后民事,如果行政案件的裁判结果要以民事纠纷的处理为前提的,应当先中止行政案件的审理,等待民事案件终审裁判后再恢复审理;如果出现行政与刑事案件相互交叉的情况,通常应当先刑事后行政,但是如果刑事案件要依赖于行政案件裁判结果的,应当中止刑事案件的审理,首先审理行政案件。

五、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的适用问题

(一)完整、准确理解被告举证时效的规定。行政诉讼证据规定对被告的举证时限做出了明确规定,即,行政机关对于其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在接到状副本之日起10日举证,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那么,是不是只要行政机关逾期提供证据,就应当一律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呢?显然不是。除被告的举证责任外,行政诉讼证据规定还规定了第三人的举证权利,人民法院收集、调查证据的义务。因此,只有在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不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利益时,人民法院才能够以被告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无证据为由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如果案件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则人民法院有义务主动收集或者调查证据,也可以允许第三人举证,对被告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也应当进行举证、质证、认证活动,而不能简单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

(二)全面、系统地进行认证。行政审判认证是认定事实的关键环节,人民法院应当客观、全面、系统地分析认定证据。对于个别形式上存在瑕疵的证据或者并非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不能简单以不符合行政诉讼证据规定为由,排除其证据效力。应当围绕争议事实,结合各方当事人所举证据,全面分析认定证据,切忌孤立地进行单个证据的分析认证。

(三)明确证明标准,准确认定事实。证明标准是行政诉讼证据规则中比较复杂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做出裁决的行为,应当适用优势证据标准;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做出的行政处理以及轻微行政处罚等行为,应当适用明显优势标准;行政机关做出的重大行政处罚行为应当适用排除合理怀疑标准。

(四)正确处理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关系。人民法院据以裁判案件的事实是法律事实,即由证据证明的事实。人民法院认定法律事实应当尽可能向客观事实靠拢,准确、全面地适用证据规则,客观、公正地采信证据,切忌出现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明显冲突的情况。

六、关于行政诉讼法律使用问题

(一)坚持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的法律适用原则。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按照立法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规章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只有合法的规章才能作为人民法院审查被诉

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如果规章与法律、法规相抵触,人民法院应当不适用该规章。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选择适用适用法律规范。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人民法院审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单一依据;行政合同案件的审理中,合同双方约定的与法律、法规、规章不相抵触的条款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查行政合同当事人是否违约的根据。

(二)加强审判指导工作,维护司法统一。高级人民法院应当进一步加强审判指导工作,及时发现审判实践中存在争议的普遍性问题,统一思想认识,同意审判尺度。必要时,应当上报最高人民法院或者其它有权机关作出法律解释。

高、中级人民法院没有司法解释权,得就有关法律适用问题做出规范性解释。确需统一认识的,可以以文件、纪要等非规范性文件形式作出解释和说明。

(三)强化高人民法院判例的示范作用。高级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目的除解决个案纠纷外,还有通过个案裁判,确定全省统一的司法准则的作用。因此,省高人民法院对法律适用存在重大分歧的案件和新类型案件,应当采取提审或者指令中级人民法院一审的方式,通过终审裁判,及时统一司法标准。为配合高级人民法院指令管辖和提审,基层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发现法律适用存在重大分歧案件的,应当及时逐级上报省高级人民法院。

高级人民法院的判例应当作为全省各级人民法院裁判同类行政案件的示范,下级人民法院裁判同类案件违反高级人民法院判例确立的基本准则的,上级人民法院有权予以改判,并可责令下级人民法院追究相关人员的违法审判责任。

当然,最高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尤其是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的案件,应当作为我们审理同类行政案件适用法律的基本参照体系。

七、关于完善行政裁判方式问题

(一)严格维持判决的适用条件。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只有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行政行为,人民法院才能判决予以维持。对于涉及国家政策的案件,尽管国家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只要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符合该项政策规定,亦应予以维持。对于次要证据不足,存在程序瑕疵的具体行政行为通常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而不能适用维持判决。

(二)慎用撤销并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判决。撤销并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判决的理论基础在于审判权不能代替行政权。因此,既便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人民法院也只能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不能代替行政机关直接做出新的处理决定。该判决形式维护了行政权和审判权之间的界限,但是,也因此产生了新的问题,即,行政机关利用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规避司法判决,使得同一行政争议反复重做,反复诉讼,形成所谓“官了民不了”案件。因此,必须慎用该判决形式。为杜绝此类情况发生,一方面,人民法院在不得不判决行政机关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在判决中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方面严格限定行政机关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给行政机关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确定明确的方向;其次,在依法能够直接做出变更判决或者彻底解决争议的其他判决形式时,不采用撤销重做判决形式,例如,对于复议机关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服复议决定提讼的案件中,如果人民法院认为复议决定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错误,原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人民法院应当在撤销被诉复议决定同时,判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对于行政机关拒不履行颁发许可证法定职责的案件,如果查明原告符合颁证条件的,可以直接判决行政机关限期颁发许可证。

(三)适当扩大变更判决的适用范围。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变更判决仅适用于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案件。依照设立变更判决的基本原理,凡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存在量上的误差,人民法院因改变认定事实或者纠正计算错误而变更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结果的,通常可以不认为是审判权侵犯了行政权。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除对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案件享有变更判决权外,对行政赔偿案件和传统上原本就属于司法权范畴的行政裁决案件,以及仅仅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或者纠正计算错误的案件,也可以做出变更判决。

(四)适度放宽履行判决的适用范围。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履行判决适用于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形。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法定职责也应当可以适用履行判决。此外,对于行政机关不履行、拒绝履行或者怠于履行行行政合同义务以及事先承诺的,人民法院同样可以适用履行判决,判决被告限期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事先承诺义务。

(五)引入诉前禁令和中间判决制度。行政诉讼过程中,原告的违法行为处于持续状态或者继续状态的,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停止违法行为,将会给国家或者个人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的,经被告申请或者人民法院依职权可以向原告发出禁止令,要求原告停止违法行为。

原告有数个诉讼请求时,如果数个诉讼请求之间有先后层次之分的,人民法院可以就基础性诉讼请求先行做出判决,中止其他诉讼请求的审理,待基础性诉讼请求终审判决结果生效后,再回复其他诉讼请求的审理。

(六)加强行政判决的执行力度。行政机关拒绝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或者规避履行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依法强制执行。对一审法院执行确有困难的,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提级执行。

八、关于非诉执行程序问题

(一)实行非诉执行案件听证制度。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审查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应当举行听证会,充分听取申请人以及被执行人的意见,依法做出是否准予强制执行的裁定。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有权向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

(二)对非诉执行案件的审查应当以明显违法为标准,着重进行实体审查。只有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当事人实体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才能够裁定不予执行。对具体行政行为存在违反法定程序问题,但尚不足以影响当事人实体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在裁定准予强制执行的同时,应当明确指出该行政行为的不足之处,督促行政机关补正或者引以为戒。

九、关于改善司法环境问题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大监督。行政审判调整的是行政法律关系,不仅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而且往往阻力较大,人民法院只有紧紧依靠党的领导,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才能保证行政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人民法院要主动向当地党委、人大汇报工作,接受同级党委对行政审判工作思想政治、方针政策和组织领导,接受同级人大对行政审判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求得党委、人大对行政审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依法排除各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和非法干预行政审判工作的现象,杜绝“官官相护”,认真清除妨碍行政案件受理和审判的各种土政策,为行政审判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保障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中立性和独立性,对当地党委或者政府要求人民法院参加的行政执法、行风评议活动,以及要求人民法院完成招商引资、经济创收等经营性指标,人民法院应当耐心向有关部门做好说服工作,不得参加。

(二)营造良好的内部司法环境。人民法院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要切实加强对行政审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行政审判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方面,搞好行政审判工作是人民法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是实践司法为民的重要体现,是衡量人民法院现代法治意识高低的重要标尺。人民法院领导,特别是“一把手”一定要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从落实求真务实、司法为民要求的高度,充分认识行政审判工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支持行政审判工作的开展,为行政审判工作排忧解难,为行政审判法官撑腰打气,旗帜鲜明地维护行政审判法官的合法权益。

(三)鼓励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形成全社会支持行政审判的合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参加诉讼活动有助于增强老百姓参加诉讼活动的信心,能够提升行政审判的地位。因此,人民法院要积极与有关方面进行沟通和协调,鼓励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增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对行政审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登新闻媒体和宣传橱窗登形式,做好行政审判工作的宣传和引导工作,提高全体公民的法治意识。

十、关于行政审判队伍建设问题

政审证明篇7

关键词:自由心证 行政诉讼 心证公开

一、行政诉讼中的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在《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4条中提出了自由心证的大框架,而《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7条,涉及到自由心证的心证标准。"在不受外力的影响下,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对方当事人明确表示认可的,可以认定该证据的证明效力;对方当事人予以否认的,但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进行反驳的,可以综合全案情况审查认定该证据的证明效力。"其中"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对方当事人予以否认的,但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进行反驳的,可以综合全案情况审查认定该证据的证明效力。"这表明了行政诉讼中证据证明力的认定标准是高度盖然性标准。法官在案件的审理中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判断证据是否具有证明力,本条规定了行政诉讼中认定证据证明力的标准是高度盖然性标准。盖然性是指一种可能而非必然的性质。商度盖然性,即是从事物发展的高度概率中推定案情,评定证据,是法官在心证中对事物的认识达不到逻辑必然条件时不得不采取的一种认识手段。本条规定了"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对方当事人否认,但却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进行反驳的,需要法官综合全案情况进行分析,"不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进行反驳"中的证据既包括相反证据,也包括反驳证据。"充分"是指否定方提供的相反证据或反驳证据具有高度盖然性,能在法官心证过程中形成对反证事实或反驳事实的内心确信。"对方当事人予以否认的,但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进行反驳的"是指否定证据一方提供的相反证据或反驳证据不具有高度的盖然性.不能在法官心证过程中形成对反证事实或反驳事实的内心确信。

由于行政诉讼案件涉及范围大,在社会生活中覆盖面广,在确认法官判断案件具有自由心证的大框架下(《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4条规定的体现),在现行法律条款没有另外规定证明标准的情况下,在行政诉讼中仅仪确定高度盖然性这样~个证明标准不太符合行政诉讼的实际,不太符合司法追求效率与公正的目标。然而,有学者说,之所以在行政诉讼中采用高度盖然性的标准,是因为在待证事实真伪不明而又缺少进一步的证据证明的情况下,认定高度盖然性的事实发生,较认定盖然性低的事实发生,更有可能接近真实。而笔者认为,由于行政诉讼证明活动主要是围绕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来进行的,而行政行为的性质是纷繁复杂的,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但关系到公民的权利问题也涉及到国家行政行为的效力问题,由于原告和被告在行政行为中的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性,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行政诉讼的种类,对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做个分类,使得我国还不太能把握好自由心证尺度的行政诉讼法官。

二、现代法官自由心证之构建--法官心证公开

由于心证所固有的秘密性,关于心证公开的阐述不多。有学者指出,心证公开就是指:"在庭审时及庭审后的裁判中,法官就所有证据所形成的内心确信,包括对案件事实的认识和法律上的见解,向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阐明,使其有所知悉、认识或理解。"笔者比较赞同这种定义。心证公开实际上也是法官行使解释权的一种方式。自由心证经历了长期的演进过程,形成了传统自由心证形态与现代自由心证的形态。

公开心证需要符合一些基本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开心证之主观条件。公开心证之主观条件包括"相当之判断能力及充实之准备"和"预留讨论、再审之空间"。所谓/相当之判断能力及"充实之准备",指法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判断能力才能在法庭上就当事人所提的证据进行必要的法律分析并与当事人当场进行讨论,而法官要具备这种能力除了要有充分的准备外,重要的是法官应不断充实自己的法律知识,提高审判业务能力。至于"预留讨论、再审之空间"主要是涉及法官在心证公开过程的态度的方法,它要求法官在公开心证程序时,应当持接受讨论的态度,不能心存偏见或先入为主。为此法官应当避免采用断言的方式(如断言一方败诉)公开心证,同时要说明心证形成的理由,使当事人对心证有回应的准备,补充资料,以便再审时提出,作为裁判的基础。公开心证过程之一是明确争议焦点。由于行政管理面广量大,因此行政诉讼案件种类繁多,涉及的法律法规纷繁复杂,在行政诉讼中,很多原告属于弱势群体,不少原告在行政机关时,抓不住诉讼焦点与重点。因此,心证公开对行政诉讼的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证据的审查判断能力和分析说理能力方面。笔者认为,法官可在庭审前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庭前听证,对证据材料是否符合法定的证据种类;收集证据的方法是否合法;收集证据的程序是否合法:在事实方面的行政推定和认知是否合法:举证责任的分配是否合法;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量是否充分;证据与待证事实间的因果关系是否充分:事实的定性是否准确等问题进行指导,并根据当事人的诉辩主张综合确定诉讼焦点及法庭庭审的重点。由于行政诉讼是审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因此,明确争议焦点即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同时确定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的内容及明确原告申请调取证据法院同意与否,通过法官这样的初步心证公开,使得当事人非常明确在庭审中的焦点与重点,证据的质与量,对诉讼心中有数,提高了诉讼的效率与公正。公开心证过程之二是发表对某一事实的看法。由于行政诉讼是审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行政诉讼的合法性审查原则,决定了法官在审理案件中需要针对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资格、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执行程序及行政判决确认之法律事实和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面对如此多的环节,对处于弱势群体中的行政诉讼原告,法官可以对某些原告不清楚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有学者认为法官不应提示一方当事人提出主张和证据,否则意味着对单方的援助,从而引起人们对法官中立性、公正性的怀疑。但笔者认为,心证公开制度设立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当事人所提出的诉讼资料更加明确和充分,弥补当事人之间尤其是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之间实力上的不平衡,在诉讼中,充分穷尽应有的证据,准确查明事实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和基础。

政审证明篇8

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是行政诉讼的中心任务,因此,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证明是行政诉讼活动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是行政诉讼全部证明活动的中心,行政机关参加行政诉讼的全过程都要紧紧围绕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来进行。

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既要审查行政省悟在实体上合法,也要求其在程序上必须合法。根据这个精神,行政机关在举证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行政诉讼举证范围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被告(行政机关)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根据这一条款的规定,被告在承担举证责任提供证据时,既要提供作出特定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根据,也要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根据,即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行政机关在行政程序中必须严格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不仅要有充分的事实根据,还要有明确的法律根据。进入行政诉讼程序以后,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所依据的法律根据(规范性文件)就成为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证据之一。所以,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范围不仅包括事实方面的证据,还包括法律方面的证据。行政诉讼证据范围的广泛性,是它区别于其他诉讼证据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注意行政诉讼举证时限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应当在提出答辩状时一并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依据。在行政诉讼中,如果被告只提交答辩状而不提供证据,或者故意拖延提供证据的时间,直至庭审的最后阶段才出示证据,就会使原告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备相应的反证,或者根本没有机会进行辩驳,这对原告来说是不公正的。另外,如果被告在庭审过程中不断地提供证据,人民法院会因核实证据而拖延时间,这样就会造成诉讼拖延,使案件长时间不能审结,既影响行政审判的效率,又影响庭审的质量。此外,拖延举证时间,也会给被告事后补充收集证据提供很多机会,不利于监督行政机关遵循"先取证,后裁决"的程序规则。因此,被告在提交答辩状时,应当一并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否则人民法院不应当予以采纳。最高人民法院《若干解释》明确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交答辩状,并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依据;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

三、举证时限届满后被告是否能补充证据

《行政诉讼法》第33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据此,被告未经人民法院许可,擅自向原告和证人调查收集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纳。按照“先取证,后裁决”规则,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只能由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证明。如果被告在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以后还需要补充调查收集证据,恰恰说明其在行政程序中没有遵循“先取证,后裁决”的规则。被告举证应当在法定的举证时限届满以前完成,而不能在举证时限届满以后再补充证据。被告可以补充证据的情形主要是最高人民法院《若干解释》中第28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补充相关的证据:(一)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证据,但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二)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诉讼过程中,提出了其在被告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者证据的。

四、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查与判断

在诉讼中,有的行政机关为了追求胜诉的结果,往往会向法院提供大量的证据。这些证据难免鱼龙混杂。法院必须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才能决定是否予以采纳。行政机关应当根据法院对证据审查的原则有针对性的提供证据。法院对行政诉讼证据进行审查的规则主要有:

2、在庭审过程中审查。《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表明人民法院对证据的审查应当在庭审过程中进行。《若干解释》第31条第1款规定“未经法庭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人民法院裁判的根据”,进一步说明人民法院对证据的审查应建立在质证的基础之上。质证是指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对法庭上所出示的证据进行对质、核实的活动。质证不仅是有关诉讼主体受法律保护的诉讼权利,更是诉讼正当程序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当事人双方的质证是法院进行证据审查的基础,也是进一步认定证据效力的必要前提。

政审证明篇9

    对法院以什么样的标准评判被申请的,曾经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当采用《》第五十四条规定的诉讼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标准,即非诉审查标准与诉讼审查标准应该同一。另一种意见认为,非诉审查标准不应与诉讼审查标准完全一样。因为,非诉审查是对相对人放弃或丧失诉权且已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如果采用诉讼审查的标准,《行政诉讼法》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并且不利于、甚至妨碍行政机关积极行政。

    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解释》)采纳了第二种意见。《解释》第九十五条规定,“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一)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二)明显缺乏法律依据的;(三)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上述审查标准的规定,与《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关于诉讼审查标准的规定相比,其严格程度大为降低。之所以采用“重大明显违法”的审查标准,其理由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从提高行政效率的角度看,重大明显违法的审查标准,便于适用,也便于法院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判断,并使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从行政相对人角度看,不纠缠具体行政行为的枝节问题,换言之,具体行政行为的枝节问题、一般违法问题,不影响法院裁定执行该具体行政行为。这可以理解为相对人不起诉或放弃、丧失诉权的一种代价。

    在审判实践中,如何正确理解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存在重大明显违法,由于现行规定较为原则,因而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审查标准把握过严,即仍套用行政诉讼审查的标准作为对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评判标准;另一种倾向是审查标准把握过宽,在实体和程序上仅作粗且的审查,即只要相对人有违法行为,其在法定期限内未起诉,一律裁定准予强制执行。笔者认为,对“重大明显违法”应当从以下角度进行理解和把握:

    (一)关于具体行政行为明显缺乏事实根据。所谓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证据作为依据,或者行政机关对相应事实认定存在重大错误,造成事实认定不清,证据不足,致使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事实无法成立。作出判断的依据一般来自于以下几方面:一是行政机关在法定审查期限内未能向法院提供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的;二是行政机关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基本事实的;三是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后补充调查的;四是相对人向法院提交了足以推翻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事实的证据,本着有错必纠的原则,亦应当认定具体行政行为明显缺乏事实根据。

政审证明篇10

WTO的重要协议之一《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第6条第2款规定:“(a),每个成员应维持或按照实际可能尽快地建立司法、仲裁或行政法庭或程序,在受的服务提供者的请求下,对影响服务贸易的行政决定作出迅速审查,并在请求被证明合理时,该成员应确保这些程序实际上会作出客观和公正的审议。(b),(a)项的规定不能解释为要求一成员建立与其宪法结构或制度的性质不一致的法庭或程序。”GATS附件中涉及到人流动、航空运输服务、服务、海运服务、电信服务等领域,其中有关海运服务的详细规定,将对我国海事审判产生直接影响。另外,《装船前检验协议》第4条“独立审议程序”也规定:“各成员应鼓励装运前检验机构和出口商共同商议双方之间的争议。然而,在按照第2条第21款的规定提出申诉后的两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方都可将争议提交一个独立的审议机构。”

上述两条款的,实际上是WTO规定的司法审查制度在海运服务领域的具体化。其核心是要求成员方建立独立于海运服务行政机关的行政救济机构,且应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救济程序,对行政行为的审查须客观、公正,该机构的裁决应具法律上的拘束力。建立行政救济机构是“用尽当地救济原则”的一个条件。但在WTO规则中,若国际普遍认为某一成员方的行政诉讼制度不合理,或行政诉讼机构不独立、不具可信赖性,或成员方以前的国内救济机制作出了国际公认的明显不公正的裁决,则可不受“用尽当地救济原则”限制,直接将有关案件提交WTO争端解决机构(DSB)解决。

我国“入世”后,海运服务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而在海运服务行政管理方面一旦发生纠纷,就应有一个独立于行政管理机关的机构进行公正处理,以便将其解决在国内,否则,行政争议可能因没有国内适当的救济途径而被直接提交WTO争端解决机构处理,使国内行政争议国际化,从而导致我国在世贸组织活动中不必要的被动。我们知道,世界范围内,各国的行政救济制度主要有三种模式,即英、美等国的普通法院是行政救济机构,同时也有一些独立的裁判所为行政救济工作;在法国等国家,则由独立的行政法院进行行政救济;其他国家则成立独立的裁判所进行救济。这三种模式的共同点是行政救济机构必须独立于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就我国的宪法结构、国家体制及海运行政机关具体情况而言,海运行政纠纷应以司法机关即海事法院进行最终审查为最佳选择。但是,海事法院原本是没有行政审判权的,这可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的解释》中得到证实,该解释第六条第二款规定:“专门人民法院、人民法庭不审理行政案件,也不审查和执行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因应加入WTO的现实,针对海事行政纠纷的专业性、特殊性、涉外性,有必要突破专门法院不能审理行政案件的旧规定,赋予海事法院行政审判权。

最高法院于2001年8月9日公布并于9月18日起施行的《关于海事法院受理案件范围的若干规定》,是我国根据加入WTO的现实而采取的一项重大司法举措。该文件第40条、第41条规定,海事行政案件、海事行政赔偿案件由海事法院专属管辖;第60条规定,海洋、通海水域行政主管机关依法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由海事法院专属执行。上述规定使海事法院平添了行政审判权,因而是对专业法院不得管辖行政诉讼案件旧规定的重大突破,同时也将对海事法院的审判体制产生实质性影响。可预见的是,该文件颁布施行,使海事法院专业审判舞台在千年交替的新世纪更为广阔,使海事法院作为我国涉外审判窗口的极端重要地位较之从前更为凸显。如前所述,WTO的有关规则已明确要求成员方加强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故而随着我国“入世”后对外贸易的繁荣和对外运输的增多,海事行政诉讼无疑将会逐年增加并越来越普遍。

海事法院属中级法院建制,但不同于地方中级法院的是全国十家海事法院都享有跨所在地市行政区域的司法管辖权,法院的人财物由地方“高管一级”,即由省级人大常委会任命院长、庭长和法官,省级财政保障法院的经费,从而保证了海事法院较少受所在地市行政机关的制约,使其能真正以国家法院而不是“地方的法院”的身份公正处理案件,基本杜绝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海事法院的这一特点符合WTO规则关于行政救济机构必须真正独立的要求。事实上,行政救济机构的独立性要求,同样也是行政诉讼案件所必须的。我们知道,海事行政诉讼是指从事海洋运输、生产等活动的行政管理相对人不服海洋及通海水域行政管理机关(下称海洋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或不服该机关的复议决定,在法定期限内起诉,由海事法院依法进行审理和判决的司法活动。或外国的自然人、法人、合伙组织、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从事海洋运输、渔业生产、海岸带开发等经营活动,与海洋行政机关发生监管与被监管关系时,都拥有作为海事行政诉讼原告的资格。海事行政诉讼的被告则具有恒定性,即被告只能是海洋行政机关。在我国,海洋行政机关主要有海事局、渔监、渔政、海洋局、通海水域人民政府下设的水利局、水产局或其他水行政主管机关、基层人民政府等等。被告恒定为掌握国家行政权力的行政机关,倘若处理行政纠纷的法院在人、财、物上依赖于该行政机关,那么案件的公正处理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海事法院的独立性特征是公正行使海事行政诉讼案件的有力保障。

根据最高法院规定,自2001年9月18日起,海事行政诉讼案件即成为海事法院的专属管辖范围,普通法院没有管辖权,且该类行政诉讼案件的二审机关并非有关高级法院的行政审判庭,而是审理海事法院海商、海事上诉案件的民事审判庭。对海事法官而言,“入世”后的海事行政审判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从头学起,因而首先面临的是一个的问题。一方面,海事行政审判工作大多涉及国家的对外贸易和海运政策,与国家整体利益和国家法治形象密切相关,另一方面,WTO协议又极为复杂,与国内法的关系尚未有明确的定论,其中还有大量的例外和不确定的法律概念,故而海事法官不加强学习就难以胜任全新的行政审判工作。对海事法院而言,由哪一个审判庭行使行政审判权,即在海事法院内部是否增设海事行政审判庭?全国人大及最高法院对此未有定论。笔者认为,以目前海事行政案件的比例,以不设专门的行政审判庭为妥,可在海商庭或海事庭内设立一个人员较为固定且行政法律素养较高的行政案件审判合议庭,专司海事行政案件审判工作;待该类案件大幅上升时再考虑设立专门的海事行政审判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对法院的体制产生任何影响,实际上,赋予行政审判权后对海事法院的现行体制将会有较大突破,它也许会成为将来赋予海事法院海事刑事审判权的一个突破口,毕竟,海事法院的跨区域管辖权和相对于所在地市的独立性是普通法院所不具备的,而这一特点又正是今后法院体制改革的一个方向。另外,我国宪法和行政诉讼法没有赋予法院违宪审查权及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权,这与WTO关于司法审查包括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的规定是抵触的。为履行我国政府的承诺及避免与WTO规则的冲突,我国很可能会在近期将地方人民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以确立司法权威,并实现从“行政化国家”到法治国家的转轨。届时,海事行政审判的要求将更高,责任将更大,海事法院与行政机关的关系将更微妙,而进一步加强海事法院的独立性将更显重要,为此,法院人、财、物方面的行政管理体制以及独立审判体制也须相应进行必要的革新和调整。

二、WTO的透明度原则对海事审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WTO的透明度原则,是指成员方与贸易有关的立法、行政、审判等部门应及时公布法律、法规及政策,且应保证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可预见性和稳定性,并进而保证社会成员为参与对社会的管理而获取足够的信息资料。该原则又称为“阳光原则”。透明度原则早在1947的关贸总协定中就有所规定,只是在世贸组织规则中,这一原则所涉及的透明方式与程序更加完善。比如,GATT1994第10条第1款规定“任何缔约方实行的有关为海关目的的产品计价或分类,有关关税或其他费用的征收率,有关对进出口国际收支转移的条件、限制与禁律,或者影响产品销售、分配、运输、保险、库存、检验、展览、加工、配料或其他利用等的法律、规章、普遍适用的司法判例与行政裁决,均应迅速予以公布,以使各国政府和贸易工作者能熟悉它们”,其第2款进一步规定,对现有政策法规的修改和制定新的规则,如其可能对国际贸易造成更大障碍者,未经公布,不得执行。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第3条亦规定,成员方与该协定有关的法律、规章、普遍适用的司法判例、行政裁决、国际协议都必须公布。政策、法规应迅速或立即公布,自公布时起至实施时止应有一段合理的期间以便其他成员方了解和适应该新规定,除非这有损于新规定的施行(如利率、汇率的调整)。

海事审判是否应贯彻透明度原则?答案是肯定的。这不仅是WTO规则要求成员方应尽的义务,而且也是海事审判工作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根据民诉法、海诉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已经在海事审判中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公开和透明,但与WTO规则的要求尚有较大距离,仍有许多改进之处。我们认为,透明度原则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影响海事审判工作的传统程序,并将给审判工作以改革的动力:

(一)透明度原则要求司法解释工作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被称作“动态的法” 的司法解释,是我国体系中一道十分独特的风景。一方面,司法解释是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成文法的解释,主要是关于成文法在实践中如何操作的规定,是成文法的具体化,另一方面,司法解释是对审判实践中亟待明确而成文法又没有规定的作出的相应规定,如关于证据规则的规定,它并非最高法院与全国人大争夺立法权,而是填补法律空白。对这样一个实行成文法的国家,由于法律的过于原则、不完善甚至于空白,由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将法律具体化以便于审判操作,这具有毋庸置疑的正当性。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若干规定》[法发(1997)15号]的规定,司法解释的形式有“解释”、“规定”、“批复”三种,都具有法律效力,当其作为裁判依据时,应当在司法文书中援引。但是,该文件第11条关于司法解释以在《人民法院报》上公开的日期为生效时间的规定,显然与透明度原则是不符的。为便于消化理解、或就疑问处提出咨询和进行答复,新司法解释应提前公布,公布之日就是生效施行之日的做法是搞突然袭击,既不利于法院司法,也不利于当事人遵行。另外,最高法院进行司法解释时,应始终以法律规定为依据,且应有高度的主体意识,切不可迁就行政机关的内部规定或迁就效力低于法律的行政法规、规章,否则司法解释就可能变味为行政部门的内部文件,其后果是很恶劣的。如沿海、内河货物运输纠纷的诉讼时效,海商法未作明确规定,根据法理,该时效可推定为远洋运输的时效期间即1年,或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认定为2年。但最高法院1988年12月8日《关于水路货物运输中索赔期问题的复函》却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水路货物运输规则》及《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的规定,将该时效认定为180天。很明显,这一认定是没有法律根据的。就连部水运司也承认:180天索赔期间“没有上位法的相应条款作为依据……这样的规定不仅形同虚设,更是对有关当事人的一种误导” 。当2001年1月1日生效施行的《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取消180天的索赔期间后,最高法院才于同年5月22日以批复的形式认定沿海、内河货物运输纠纷的时效期间为1年。这实在是司法解释迁就行政规章的一种尴尬,其实质是解释法律者主体意识的失落或者说是没有自己的思想。司法解释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入世”前后要对原有的解释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与法律相抵触、与WTO规则相矛盾的都要坚决废止。另外,法院判案时内部掌握的“会议纪要”、“领导讲话”、“红头文件”等,都与透明度原则相悖,应予清理,符合法律规定且又是审判工作必不可少的,由最高法院将其上升为司法解释,其余的则予废除,以此实现判案根据的公开、透明,为“阳光下的审判”创造条件。

(二)透明度原则要求海事审判的庭审工作真正意义上的公开

,海事案件除民诉法第120条规定的不公开审理的几种情况外,都实行了庭审公开制度,允许任何公民持有效证件旁听,经特别许可,甚至还准许对庭审情况进行电视现场直播。但根据透明度原则,我国海事审判的庭审公开与法治国家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这主要表现在证人出庭作证率低,鉴定人、行政机关几乎就没有出庭作证的记录,从而使得“质证在法庭”的庭审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并进而使得审判的公正性受到合理的怀疑。海事案件具有涉外性强的特点,其一方当事人往往是外国人,它们对国际通行的证人出庭作证是习以为常的,相反,对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做法却持反对态度,对证人不出庭就作出的判决难以信服,哪怕有关的判决在实体上是公正的。“入世”后,我们应以证人出庭作证作为海事审判深化庭审公开程序的一个突破口,以此实现WTO对透明度原则的要求。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已明确了证人出庭作证为原则、不出庭作证为例外的制度,但其在审判实务中的执行可能会遇到一些阻力。要求普通人出庭作证,问题不大,但要掌握一定权力的官员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特别是要求其以官方身份出庭作证,则在目前的中国会有相当难度。我们知道,在法庭上查明案件事实的客观要求应该是:倘若一个案件首先经过了公安、边防、武警的调查,则参与调查的警官有义务作为证人出庭接受原被告及其人的盘问;行政官员根据其工作职责对案件进行过调查处理的,亦应出庭作证;鉴定结论是证据的一种,鉴定人员有义务出庭对其鉴定结论作出说明,并接受当事人的质询。显然,我国目前尚未形成警官、行政官员、鉴定人出庭作证的风气,这与法院在社会上没有足够的权威有一定关系,而更主要的是法律从来就没有这样的要求。鉴于海事案件的涉外性以及一方当事人熟悉国际通行的证人出庭作证规则,在今后的海事审判中,应将警官、行政官员、鉴定人出庭作证予以制度化,以使海事审判庭审程序实现实质意义的和全面的公开与透明。

(三)透明度原则要求以“看得见”的形式体现判决过程的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