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公证书十篇

时间:2023-03-26 07:01:58

个人公证书

个人公证书篇1

特此证明!

部门联系人:

联系电话:

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年 月 日

公司个人工作证明书二兹有我单位______(同志),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_____年_____月于项目部门,从事项目实施工作,现于____年___月___日申请参加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特此证明!

备注:此证明仅作报考职业资格证书凭据,不作其他用途。

部门联系人:

联系电话:

个人公证书篇2

关键字:公证 公证证据 公证效力

一、公证效力

公证效力,是指公证证明在法律上所起的效果和约束力。公证效力是通过公证书的效力得以体现的,因此,公证效力又称公证书的效力。公证书是公证机关出具的一种法律文书。公证书之所以具有法律效力,是因为它和审判机关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相同,都是根据法律制定的,是正确适用法律的结果。【1】

二、公证作为证据的效力

(一)公证的证据效力含义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①所谓的公证的证据效力,又称作公证具有作为证明的效力,是指公证证明的内容是一种可靠的证据,它在诉讼中具有不同于一般证据的特殊的证明能力。

(二)法律关于公证证据的规定

1、法国

《法国民事诉讼法》中虽然没有专门对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作出规定,但有关"提出公证文书属于伪造的申明"的规定,间接地反映出公证文书不同于一般私文书的效力。《法国民事诉讼法》对"提出公证文书属于伪造的申明"专门列章,对其规定了较一般私文书更为严格的申明程序,并且在不同情况下提出申明的程序也不尽相同"。简言之,在规定公证文书具有推定真实性的同时,各国立法也允许对公证文书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只要有足以公证证明的证据即可。【2】

2、德国

《德国民事诉讼法》第416条规定: 由制作人署名或者经过公证人认证的私文书, 完全能证明文书内所为的陈述是由制作人所作出的。第435条还规定经公证机构认证的公文书缮本与公文书原本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

3、中国

我国各类法律法规中也有关于公证文书效力的规定, 主要体现在以下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律文件中:

《民事诉讼法》第67 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 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但有相反证据足以公证证明的除外。"

第218 条: "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 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民事诉讼证据问题作了具体的规定。据悉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针对民事诉讼证据问题作出的司法解释。新规定共有83 条。其中和公证有直接关联的有以下三条:

第9条:"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

(五)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六)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前款(一)、(三)、(四)、(五)、(六)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的除外。"

第11条:"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该证据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予以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予以认证……。"

第77条:"人民法院就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则认定:……

(二)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

此外,司法部《关于我国公证制度和公证书效力的复函》司发函( 1994) 005 号] 中确认"公证书具有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和法律行为成立要件效力。"②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 "当事人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以定购、现场交易等方式购买侵权复制品而取得的实物、发票等可以作为证据。公证人员在未向涉嫌侵权的一方当事人表明身份的情况下如实对另一方当事人按照前款规定的方式取得的证据和取证过程出具的公证书应当作为证据使用但有相反证据的除外。"

三、公证证据的特征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第65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的证明文书,应当辨别真伪,审查确定其效力。而第67条则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公证证明的除外。"因此,较于一般的民事诉讼法上所规定的证据,公证证据具有以下的特征:

1、公证证据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专职法律人员出具的证据。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公证职能只能由国家专门设立的证明机关-公证机构统一行使。公证证据只能由公证机构出具,其他任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无权出具公证证据。

2、公证证据是公证机构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所出具的证据。

公证作为国家司法制度的一部分,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违反法定程序所进行的证明活动不具有公证的效力,所出具的公证书也不具有公证证据的效力。

3、公证证据具有特定的形式要件。

公证机构在审查当事人提供的材料后,对于符合办证规则的申请事项给予公证,最终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公证书。

4、公证证据具有特定的法律效力。

《公证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该项公证的除外"。由此可见,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即公证证据具有特定证据效力。这是其他普通证据所不具备的。

四、公证证据的效力内容

(一)对于法院

民事诉讼法和公证法规定,对于公证证明的事项,"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这表明公证证明具有约束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效力,由此也产生了法院在认定事实方面的作为义务。

如果当事人在诉讼中提出了与案件主要事实或要件事实有关联的经公证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法院就有将其作为事实认定的义务。

公证证明的对法院的效力还体现为法院对公证证明事实的实质审查判断的自由裁量权的限制或排除。在诉讼中,法官对当事人提出的各种证据都有审查判断的权力,通过审查判断该证据与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确定该证据是否具有证据能力或证据资格(确定什么样的证据事实或证据材料能够进入司法程序或审判程序),确认该证据证明力的大小(判定特定证据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程度)。但各国也根据具体情形对法官的这种自由裁量进行限制,尤其是在证据能力方面,限制更多一些。这种根据法律规定明确确定证据的证据能力、证明力的原则也称为法定证据原则。从法律规定的公证证明的效力来看,毫无疑问, 法官对于公证证明的事实的审查判断受到相当的限制,即只要公证证明的事实(证据事实) 与案件事实有关联,法官对于其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大小就没有多少自由裁量的余地,一般地说是排除了法官的自由心证。

(二)对于当事人

公证证明的法律效力就约束法院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而言是一种义务, 对提出公证证明的当事人而言就具有了免证的法律效果。这一点可以从民事诉讼法第67 条和公证法第36 条逻辑地推出。《民事证据规定》 进一步明确了公证的免证法律效力。

这是从行为意义上证明责任的角度强调主观证明责任的免除。针对公证证明的情形,当事人只要向人民法院提出了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 人民法院就应当将其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而无需当事人再提出证明该争议案件事实的其他证据。

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与提供证据的关系来看,当事人的事实主张一旦有了公证证明,即使当事人没有为此提供其他证据证明,也不会因此导致该主张不成立。而不能简单地说民事诉讼法和公证法所规定的免证效力就是免除了当事人的证明责任,确切地讲主要是免除了当事人提出其他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

五、公证证据的几点思考

(一)公证书的证明效力

公证证明必须以法定的文本形式加以表现,公证文书就是其法定文本形式, 它负载了公证证明的所有信息。在公证证明效力的研究中,一个必须在法理上予以回答的问题就是公证文书的证据属性,即公证文书是否一种诉讼法上的证据以及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法第67 条和公证法第36 条的规定与公证文书的证据属性之间的关系。

公证的基本功能就是证明,具体体现为证明特定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存在与否的状态。而公证文书是这一证明结果的文本形式。公证文书的内容陈述了一个事实状态, 公证文书只是这一事实陈述的物质载体。

然而,作为公证文书陈述内容的事实之所以能够成为法院裁判所依据的事实,是因为这些事实是经过公证的,在形式上是由公证文书加以确认的,公证文书对这些事实提供了完全的证明。在这种情形下,公证文书对于案件争议事实而言是一种间接证明。也就是说,公证证明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公证证明的内容对案件争议事实的直接证明;另一个是公证文书对公证证明内容真实性、合法性的证明。民事诉讼法第67条和公证法第36条仅涉及了第一个层次,并没有规定第二个层次即公证文书间接证明的证据效力问题,但这并不是说公证文书没有这种证明作用,不是一种证据。只要具有证明作用,有一定客观表现形式或证明信息的载体,就是一种证据。任何证据都是一种证明手段和方法。而且,也可以从民事诉讼法第67 条和公证法第36 条中自然推出公证文书的证据属性。因为法律明确规定的是" 经公证" 的事项,只不过在有的情形下公证文书对于案件事实是一种间接证明而已。这两个层次的结合使公证证明成为一种复合证明或复式证明,即公证文书证明某一特定事项,该事项证明案件某一特定事实。

在大陆法系国家,理论上均将公证文书作为一种证据,因为公证文书本身对其陈述事实具有证明作用。在证据属性上,公证文书被纳人书证的范畴,且为书证中公文书的一种。所谓公文书,是指公务员基于其权限在职务上所制作的文书, 除此之外的所有书证都被归于私文书。公文书与私文书在法律上有着不同的意义。特定的公文书只要是有权限的机构制作的,就推定为真实。私文书则要求有当事人本人或人的签名或盖章时,才能推定其(在形式上) 真实。公证文书是由公证员依据其公证权限制作的,因而也是一种公文书。

(二)公证的公信力之思考

毋庸置疑,公证是靠信用为本的行业。当社会信用丧失的时候,公证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行为。公证机关是国家证明机关,行使国家证明权。公证人员对公证内容进行了合法性、真实性审查,依法出据公证文书。所以经过公证的事项,可以判断其内容真实性大于虚假性,以至对这样的事实反复进行论证并无必要。可以说,公证的公信力是公证证据效力的渊源,也是公证存在之根本。【3】

(三)如何保证公证文书证据效力的实现

1、完善、协调公证立法【4】

公证文书证据效力不能得以实现的情况表明,完善立法、协调立法是当务之急。完善立法,就是法律对公证尚无明确规定的有关问题应迅速作出立法规定。协调立法, 就是立法机关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多方面的正确意见作出法律规定,使法律与法律、法规与法规之间协调统一。要完善、协调公证立法,应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明确规定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公证文书所确认的法律事实、法律行为和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均应当认为是真实的、合法的。

二是明确规定公证文书不经法定程序,不得废除、撤销或变更。这种规定,有利于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公证文书证据效力的稳定性,有利于防止行政干预、以权代法而侵犯国家证明权的行为。

三是对某些法律事实、法律行为和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实行强制公证原则, 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必须公证的事项。我国目前要求当事人必须公证的事项只在个别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中有所规定,而在实体法中均未作规定。

四是明确规定公证机关的地位、作用和公证职能、办证程序及公证员的任务、权限。

2、普及公证法律常识

要保证公证文书证据效力的实现,普及公证法律知识是一项基础工程。应将公证法律知识列入普法的内容之中,通过各种形式将公证法律知识灌输给广大干部和群众。

3、严格公证工作管理

由于当前公证员的素质层次不齐,以及某些公证事项本身的复杂性,致使公证工作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为了提高公证信誉,保证公证质量,必须狠抓公证工作管理这个关键环节,需要从加强公证员的培训,提高公证队伍的业务素质入手,下大力组织公证员学习法律法规,开展公证理论的研讨,指导公证实践的进行。

注释:

①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二条。

②详见:司法部关于我国公证制度和公证书效力的复函(1994年3月3日 司发函[1994]055号)

参考文献

[1]崔卓兰.公证制度[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4页.

[2]刘颖.公证证据效力研究[J].中国司法, 2003,(07):47.

[3]潘洁.论公证的证据效力[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4): 92.

个人公证书篇3

1 公证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收集不齐全

从国家现行法规来看,当事人申请被公证机关受理后,负责公证事项的公证人员应收集各类文书资料,对谈话笔录和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制作公证文书,同时做好立卷工作。在办理好公证事项以后,公证人员应细致检查文书资料,及时归档,并将不必要的归档资料筛选出来,将档案材料补充齐全。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时候由公证辅助人员负责公证文书档案的归档工作,经常出现归档不及时的问题,也没有认真检查办证材料,容易出现遗漏、丢失的现象[1]。公证人员一般会归档重要的文书档案,包括公证文书、公证申请表、谈话记录和公证事项审批表等,不过证明材料不完整,主要有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公证期间获得的调查材料等。案卷中文书档案资料不完整,为今后的查阅与利用带来不便,并对公证活动的合法性与程序的正当性带来不利影响。

(二)立卷不规范

在公证文书档案整理过程中,立卷还不够规范,与《公证文书立卷归档办法》规定不符。在归档的时候,经常发生卷内文件顺序排列不正确的情况,很多重要文书资料未被归档,没有规范填写卷中目录和起止页码,且使用的笔和纸张也不能满足规定要求。

(三)分类不准确

公证文书档案主要分为如下四类:第一类,与公民个人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等相关的公证事项,如遗嘱保管、文件事项等,都是民事档案。第二类,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公证事项,都是经济档案。第三,与当事人、文书使用地存在涉外因素的公证事项,都是涉外档案。第四,其他类别内容都是国内民事类和经济类。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与公共个人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相关的案卷,包括婚姻公证、遗嘱公证和房产公证等,经常被列入国内民事类,或者是国内经济类,且未将标准统一下来,不利于以后的查询与利用。

2 公证文书档案管理与利用的策略

(一)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因为公证文书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文书,所以要采取对公证文书档案的法制化管理。在公证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合理分类,规范立卷,妥善保存,能够为利用提供方便。第一,公证文书档案室的防火、防盗、防泄密等措施要做到位,要将卷柜、保密柜与相关办公设施等配置齐全[2]。第二,公证机关领导应提高重视程度,安排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负责管理档案,为他们提供培训教育的机会,保证持证上岗。第三,应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实际工作情况结合起来,完善公证文书档案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到实处,这样才能提升公证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效率,避免档案出现丢失、破坏的问题,为今后的利用提供便利。

(二)做好立卷和归档工作

第一,调整组卷。在组卷过程中,要结合公证文书档案形成特点与规律,根据立卷相关规定,严格审查所有接收的公证文书材料,如归卷公证材料有无遗漏,及时修补有破损的材料,筛选出重复的材料。同时要检查归卷的公证材料排序是否合理,是否具备保存的价值,并将保管期限确定下来。第二,排列编号。在对组卷材料排序时,应落实相关规定,要把公证文书放在第一位,组卷材料除了卷宗封面、卷内备考表与卷底以外,都要用阿拉伯数字逐页编号。第三,编目装订。根据卷中公证文书档案的排序,将目录逐项填好,内容包括题目名称、承办人姓名和时间等,将起止页码标明。与卷中文书材料相关的说明,要在备考表中填好,如立卷人、检查人姓名与立卷时间等。在装订案卷前,要全面、仔细检查卷中的公证材料,而手稿、照片、图纸等不便于装订,需要通过卷盒与卷袋的方法保存。第四及时归档。完成公证事项后,应及时做好公证文书整理立卷工作,之后移交给档案室。如果公证事项涉及个人隐私或国家机密,归档过程中应加盖密卷章[3]。要严格检查移交的档案,若是不能满足立卷要求,要重新进行整理。对于随卷归档的声像档案,如录音带和录像带等,要将当事人姓名、内容、档案?号、录制时间等标注在证物袋上。

(三)调阅和查询

公证机关应落实保密制度,建立公证文书档案借阅制度。公证文书档案与一般的党政机关文件档案不一样,其除了具备普通档案所有的特点以外,在诉讼中还能够发挥出证据的作用,法院可以在诉讼中将公证文书档案视为证据直接才用过。因此,在借调和查阅公证文书档案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履行审批与登记手续,将借阅期限明确下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有关国家机关由于工作需要,在借阅公证文书档案的过程中,要出具正式查卷函件,得到公证机关主任批准以后,可以办理查阅手续。律师由于诉讼需要,要将律师身份证明、律师事务所查卷证明、当事人同意律师查阅本人公证文书档案的证明或法院调查令等有关证据材料提交给公证机关,得到公证机关主任批准后,能够查阅当事人提交给公证机关的证明材料、谈话笔录等。通常来说,其他单位或个人不能借调与查阅公证文书档案,对于借出的档案,必须及时催还。在归还过程中出现案卷被拆、文件短缺、增删和污损的,要第一时间进行追查。

(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为公证文书档案的利用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公证机关要通过采取各种现代化手段,利用计算机等现代设备,实现对公证文书档案的存储、检索和统计分析等,逐步转变以往手工操作的方式,提升公证文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4]。这需要公证机关逐步增加投入力度,尽快配置必须的现代设备,如计算机、复印机、扫描仪、打印机和刻录仪等,并通过实行办公自动化,逐步提升公证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让其得到有效利用。这样在利用公证文书档案的过程中,才可以提升检索的速度,及时将档案材料提供给利用者,减少他们等待的时间,让整个公证文书档案利用过程变得高效、便捷。

个人公证书篇4

论文关键词 公证主体 公证程序 公证内容 公证书格式

公证书是公证活动的载体,是公证效力和作用的集中体现,如何出具有效的公证书是各国公证立法与实践的首要任务。在我国,公证书指的是由公证机构对当事人申请公证的事项,经过审查核实,认为符合公证受理条件,按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具有特殊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书,用以保护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身份上、财产上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公证书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是否违反了有关的禁止性规定,结合我国的公证立法和实践,笔者认为一份有效的公证书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公证主体适格

我国的公证书是由受公证机构指派的公证员具体承办,再以公证机构的名义出具的,因此我国的公证文书必须同时具备公证员个人的签名(或签名章)和公证处的公章。公证主体适格应同时满足公证机构和公证员双重主体的要求。

(一)公证员具备任职资格

在我国,一名适格的公证员必须持有执业证书,并且在公证机构履行职务。我国对公证员规定了较高的执业准入门槛,要求从业人员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这就使得公证员与法官、检察官、律师具有同等的法律专业水平,实现公证员的专业化和高素质。构实习一年以上的人员。此外,《公证法》和司法部《公证员执业管理办法》对公证从业人员的法律执业经历也做了特殊规定,确保公证员拥有较丰富的公证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满足上述公证员任职资格的人员在提出申请后,经公证机构推荐,由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门报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请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任命,并由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颁发公证员执业证书。只有取得公证员执业资格的公证员才能出具公证书,并在公证书上署名。

(二)公证机构具有管辖权

由于我国的公证员只有在某一公证机构中才能从事公证活动,因此公证机构的管辖范围就成了公证机构出证资格的限制条件,成为判断公证机构是否适格的因素之一。

首先,公证事项必须属于公证机构的业务范围。《公证法》在第11条非穷尽式地列举了我国公证机构的可以办理的公证事项,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继承、委托、声明、赠与、遗嘱、财产分割、招标投标、拍卖、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公司章程、保全证据、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如果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必须公证事项,则当事人必须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如外国人在我国收养子女、资助出国留学协议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证的业务范围将日益扩大,同时法律、法规的变化也会导致某些公证事项的增减变动,因此公证的业务活动范围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中。

其次,当事人申请的公证事项属于公证机构的地域管辖范围。我国为了贯彻便民原则,提高公证机构的工作效率,避免公证机构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对公证机构之间受理公证业务的地域范围进行了划分,设立了公证执业区域制度。根据《公证法》第25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办理公证的,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

(三)满足回避原则

公证机构是国家的专门证明机构,行使的是法律赋予的证明权,为了确保公证员处理公证事务时能够客观公正,大陆法系国家立法中一般都规定了公证员回避的原则。《公证法》在第23条规定:“公证员不得为本人及近亲属办理公证或者办理与本人及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公证。”如果所办理的公证事项的结果会对自己或前述近亲属的利益产生影响的,也应当回避。

二、出证程序合法

程序正义是实质正义的保证,公证本身就是为保证实体法正确实施的程序性法律制度。只有严格遵守公证程序,才能够保证公证机构正确执行国家法律,依法行使公证职权,确保公证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从而保障公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公证机构违反法定程序进行的证明活动不具有公证的效力。因此,一份有效的公证书必定是经过了法定的公证程序,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程序性权利的公证活动成果。

我国对公证的办证程序非常重视,不仅在《公证法》中专章规定了“公证程序”,而且司法部还专门制定了《公证程序规则》,努力使办证程序做到客观、公正,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在程序方面的合法权益。应当注意到的是,上述法律和部门规章主要规定了公证机构在办理各类公证事项时所必须遵守和执行的一般性程序,对某些特殊的公证事项如现场监督、遗嘱、保全证据和出具执行证书等还有特别规定,在办理这些特殊事项时必须严格遵守。下面仅从公证程序的一般规定入手论述出具公证书的程序性有效要件。

(一)申请与受理环节

公证程序的启动必须由当事人申请开始,不存在公证机构或公证员依职权启动的情形。申请主体为向公证机构提出办理公证请求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根据《公证程序规则》第10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申办公证,应当由其监护人。法人申办公证,应当由其法定代表人代表。其他组织申办公证,应当由其负责人代表。”二是当事人与该公证事项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即申请人与申请公证的事项有法律上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申请人因此享有独立的公证请求权。

申请公证的事项必须是当事人之间无争议的事项,这是法定的公证受理条件之一。由于我国公证制度的定位是一种非诉讼法律制度,宗旨在于预防纠纷,减少诉讼,因此公证活动多数发生在纠纷发生前,不以解决争讼为目的。如果当事人之间或者当事人与其他利害关系人之间对公证事项有争议的,只能通过其他法律途径加以解决,公证机构不予受理。

申请人既可以自己亲自向公证机构提出公证申请,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为申办。但法律、法规对几类涉及人身关系的重要公证事项要求只能由申请人本人亲自申办,这几类事项是:遗嘱、遗赠抚养协议、赠与、认领亲子、收养关系、解除收养、生存状况、 委托、声明、保证。由于这几类公证关系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只有申请人亲自在公证员面前作出意思表示,公证员才能确认事实的存在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对这几类公证事项,若申请人没有亲自申请,公证机构不会启动公证程序。

有效的公证申请必须是向有管辖权的公证机构提出的,符合公证业务范围和执业区域的要求,前文已做阐释,这里不再赘述。申请人提出公证申请后,若公证机构接受申请,同意给予办证,说明公证机构受理了此项申请,此后才能具体实施办理公证的活动,因此受理是公证机构公证行为开始的标志,是公证程序的必经环节。

(二)审查环节公证机构受理当事人的公证申请后,要对当事人申请公证的事项及所提供的证明材料从法律和事实两方面审核其是否真实、合法,因此审查环节是公证程序的核心环节,是公证机构公证职能的集中体现。

我国对公证事项审查的内容非常宽泛,主要有以下几项:(1)申请公证的事项是否真实、合法,是否违背社会公德,是否属于专业技术鉴定、评估事项;(2)当事人的人数、身份、申请办理该项公证的资格、相应的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3)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4)申请公证的文书的内容是否完备,含义是否清晰,文字是否准确,签名、印鉴是否齐全;(5)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合法、充分。其中的任何一项如果没有审查清楚,都可能造成公证书有错误,直至最终被撤销。

(三)出证环节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的,就应当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出具公证书是公证机构活动的结果,是受理、审查等公证程序工作的归宿,是公证程序中最重要的环节。

《公证程序规则》详细列举了各项公证的出证条件,第36条规定对民事法律行为的公证应满足:(1)当事人具有从事该行为的资格和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3)该行为的内容和形式合法,不违背社会公德。第37条规定对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或者文书的公证,应符合下列条件:(1)该事实或者文书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2)事实或者文书真实无误;(3)事实或者文书的内容和形式合法,不违背社会公德。第38条还特别指出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的公证,其签名、印鉴、日期应当准确、属实;文书的副本、影印本等文书的公证,其文本内容应当与原本相符。这些都为公证员审查公证事项、出具公证书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是判断公证书有效性的指标。

出证程序本身也有一套程序规则,首先由承办公证员在完成公证事项的审查后,根据公证事项的类别、内容、查明的事实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按照司法部要求的格式草拟公证书,再由公证机构负责人或其指定的公证员进行审批,最后要按照司法部规定的格式制作公证书,完成后将公证书发送给当事人或其人。办证期限(一般)为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

三、公证书实体内容真实、合法公证书的内容记载了公证证明的对象,体现着公证的基本原则,公证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公证书的实体内容上。

(一)公证对象属于法定范围公证虽然在我国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公证并非无所不包。我国公证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民事法律行为我国的《民法通则》将民事法律行为定位为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它是一种民事性质的行为,是民事主体基于自由意志,在平等基础上为调整彼此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实施的行为,最终产生私法上的法律效果。因此公证活动不能证明具有强制性的刑事行为或者体现隶属关系的行政行为。目前,公证证明的民事法律行为主要包括三类,既有立遗嘱、委托、声明等单方法律行为,也有订立各类合同、协议的双方法律行为,还有如股东会决议这类需要多个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发生法律效力的多方法律行为。

2.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公证主要证明两类事实,一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件,典型的如人的出生、死亡、各种不可抗力引起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件,另一类是其他在法律上有一定影响的事实,如亲属关系、婚姻状况、学历、经历、有无违法犯罪记录等。因此某些虽然能在平等主体之间引起民事关系变动的客观事实由于法无明文规定而被排除在公证的证明范围之外,如同居行为等。

3.有法律意义的文书这类文书涵盖了书面法律行为以外所有的在法律上具有特定意义或作用的文书、证书、文字材料。公证在这方面的证明作用主要体现在:证明文书的内容属实,证明文书上的签名、印鉴属实、证明文书的签署地点和日期,证明文书的副本、复印本、节本、译本等与原本相符,证明译文与原文相符。

(二)公证内容符合公证基本原则公证基本原则既体现着公证的意旨,又指导着公证实践活动,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业务时必须遵循这些基本准则。

1.真实性真实性要求公证的证明对象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事实与公证证明的内容相符。对虚构的事实、待证的事实、不真实的事实,或者没有任何证据支持的事实,都是不能加以公证证明的,否则就是对真实原则的违背。真实性是公证的灵魂,失去真实性的公证书只能是废纸一张。

在办理公证过程中,公证员不仅要对当事人身份的真实性、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及在文书上的签名、盖章的行为的真实性进行审查,还要对当事人所提交的材料和陈述的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审查。由于公证员要对审查结果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公证书中的任何表述都必须是审查后确认真实的结果。

2.合法性公证内容方面的合法性应理解为公证证明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内容、形式及取得方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不违反有关政策和社会公德。由于公证制度是一项预防性的司法证明制度,其具有保障国家法律得到正确实施、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的目的,因此审查公证内容的合法性就成为公证的一项重要职能。公证书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强制性规定和民法的基本原则。

四、公证书格式规范公证书是公证活动的直观体现,是公证机构和公证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载体,因此公证书必须满足公证法律、法规对形式的要求,如要贯彻一事一证的原则,使用我国通用的文字,发往域外和港澳台地区使用的公证书要用带有防伪措施的公证专用纸。

《公证程序规则》第42条对公证书的格式作了概括性规定:“公证书应当按照司法部规定的格式制作。公证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公证书编号;(2)当事人及其人的基本情况;(3)公证证词;(4)承办公证员的签名(签名章)、公证机构印章;(5)出具日期。”根据公证证词的不同,公证书格式可以大致地分成定式格式和要素式格式两种。我国正进行着从定式化公证书格式向定式格式与要素式格式相结合的公证文书改革,公证书格式日趋规范。对仍施行定式公证书的公证事项,只有严格按照司法部要求的固定格式和语言制作的公证书才是合格的公证书。

个人公证书篇5

[关键词] 电子商务数字证书公开密钥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融合,Internet已渗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电子商务就是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数字交易方式。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手段,相对于传统商务模式,具有便捷、高效的优点。它正在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经济活动中传统的交易方式和流通技术,它改变了贸易形态,也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它的迅猛发展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尽管如此,当今全球通过电子商务渠道完成的贸易额仍只是同期全球贸易额中的一小部分。究其原因,电子商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现还依赖于众多从社会问题到技术问题的逐步解决与完善。其中,电子商务安全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核心和关键问题。

为了电子商务的安全,需要考虑的主要安全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效性。电子商务以电子形式取代了纸张,那么如何保证这种电子形式的贸易数据在确定的时间、确定的地点是有效的,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前提。二是机密性。电子商务作为贸易的一种手段,其信息直接代表着个人、企业或国家的商业机密。传统的纸面贸易都是通过可靠的通信渠道发送商业信息来达到保守机密的目的。电子商务建立在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上,因此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非法窃取是全面推广电子商务应用的重要保障。三是完整性。贸易各方信息的完整性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因此,要预防对信息的随意生成、修改和删除,同时要防止数据传送过程中信息的丢失和重复并保证信息传送次序的统一。四是不可抵赖性。在传统的纸面贸易中,贸易双方通过在交易合同、契约等书面文件上手写签名或印章来鉴别贸易伙伴,确定合同、契约的可靠性并预防抵赖行为的发生。在无纸化的电子商务方式下,如何确定贸易各方的真实身份并对其发生的行为不能抵赖,这一问题是保证电子商务顺利进行的关键。

因此,为了保证互联网上电子交易的安全性,防范交易及支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必须在互联网中建立并维持一种令人信任的环境和机制。基于公开密钥技术的数字证书解决方案,现已被普遍采用。

一、数字证书的概念及其内容

数字证书是是一种权威性的电子文档,形同网络环境中的一种身份证,用于证明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及商务活动的各主体(如人、服务器等)的身份,它是由一个权威机构发行的。每一个数字证书包含了用户身份的部分信息、用户所持有的公开密钥及认证机构的数字签名。

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X.509对数字证书格式进行了定义,证书中包含如下内容:

* Version:代表证书的版本格式是版本1、版本2或版本3。

* Serial number:由认证机构发放的代表该证书的惟一标识号。

* Signature Algorithm:认证机构用来对证书进行签名所使用的数字签名算法的算法标识符及算法参数。

* Issuer Name:发放证书的认证机构的X.500名称。

* Validity:证书的起始和终止的日期和时间。

* Subject Name:与相应的被验证公钥所对应的私钥持有者的X.500名称。

* Subject Public Key:主体的公钥值以及该公钥被使用时所用的算法标识符及算法参数。

* Issuer Unique Identifier:颁发者惟一标识。

* Subject Unique Identifier:主体证书拥有者惟一标识。

* Extensions:证书扩充部分,用来指定额外信息。

* Signature:认证机构的数字签名。

二、数字证书的认证原理

数字证书基于公钥技术。在公开密钥系统中,为每个用户生成一对相关的密钥:一个公开密钥和一个私有密钥。公开密钥用于对机密信息的加密,通过非保密方式向他人公开;私有密钥用于对加密信息的解密,由用户自己安全存放。这样贸易双方进行信息交换的基本过程是:发送方通过网络或其他公开途径得到接收方的公钥,然后使用该密钥对信息加密后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用自己的私钥对收到的信息进行解密,得到信息明文。在这里,只有接收方(而不是其他第三方)才能成功地解密该信息,因为只有接收方拥有与之相对应的私有密钥,从而保证了信息的机密性。如果发送方在发送信息时附上自己的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指用户用自己的私钥对原始数据的哈希摘要进行加密所得的数据),则接收方通过验证数字签名可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

由此可见,采用了公钥技术可以确保网上交易的安全性,但前提是必须确保用户所使用的正是另一通信方正确的公钥。如果入侵者用其他公钥值替代了有效的公钥值,那么加密信息内容就会被泄露给非预期的通信方,信息的安全保密性就会受到影响。采用数字证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每一个证书包含了证书主体的一个公钥值和对其所作的无二义性的身份确认信息,这样就把用户身份和他的公钥绑定在一起。证书本身不需要保密,又因为证书中包含了认证机构的数字签名,所以具有自我保护功能,不可能被入侵者篡改,这样数字证书同时也能起到公钥分发的作用。

三、数字证书的类型

从证书的使用者来看,数字证书可分为个人数字证书、机构数字证书和设备数字证书。

1.个人数字证书:证书中包含个人身份信息和个人的公开密钥,用于标识证书持有人的个人身份。

2.机构数字证书:证书中包含企业信息和企业的公开密钥,用于标识证书持有企业的身份。

3.设备数字证书:证书中包含服务器信息和服务器的公开密钥,用于标识证书持有服务器的身份。

从证书的用途来看,数字证书可分为签名证书和加密证书。

1.签名证书:主要用于对用户信息进行签名,以保证信息的不可否认性。

2.加密证书:主要用于对用户传送的信息进行加密,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数字证书的发放

数字证书是由一个权威机构—CA(Certification Authority)证书管理机构发行的。CA认证机构,作为电子商务交易中受信任的第三方,具有权威性、公正性和惟一性的特点,它承担公钥体系中公钥的合法性检验的职责。它负责数字证书的申请、签发、发放、撤消和管理,并提供用户信息和密钥的管理。

个人公证书篇6

一、公证的基本原则

公证是公证法行使国家证明权的活动,是国家权力及其所承载的国家至高信誉和公共权威在证明活动中的体现。公证的本质就是代表国家对自由经济、民事活动进行适当干预、确保各类经济、民事主体的经济、民事活动真实、合法、公平、公正,避免和减少经济风险,确保交易安全,并为依法规范各种经济、民事活动和解决各类经济纠纷提供信用依据。公证的基本原则是公证机关办理公证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根据我国《公证法》第十三条规定,公证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一)为不真实、不合法的事项出具公证书;(二)毁损、篡改公证文书或者公证档案;(三)以诋毁其他公证机构、公证员或者支付回扣、佣金等不正当手段争揽公证业务;(四)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五)违反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公证费;(六)法律、法规、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规定禁止的其他行为。根据有关公证法规规定,公证机关在办理公证时,应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真实合法原则。真实原则是公证基本原则中的一个核心原则,真实是公证书的根本所在,一份失真的公证书不但不能发挥证明作用,反而会造成混乱;(二)法定与自愿相结合原则。法定与自愿相结合原则,是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某些法律行为必须进行公证,否则不发生效力。(三)直接原则。是指公证机关办理公证事务,必须由公证员亲自接待当事人,亲自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口头陈述,直接审查公证事项的内容以及其他有关的全部材料,最后作出是否给与证明的决定。(四)保密原则。是指公证机关及其公证员,以及其他受公证处的委托、邀请或因职务需要接触公证事务的人,对其在公证活动中所接触到的国家机密或当事人的秘密不得泄露,负有保密的责任。(五)回避原则。是指公证员不能办理与自己或自己的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公证事务。(六)使用本国和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原则。

二、公证的范围和主要种类

公证书是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可靠的司法证明文书,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该项公证的除外。公证机构可以出具公证的范围根据我国《公证法》第十一条规定,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一)合同;(二)继承;(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四)财产分割;(五)招标投标、拍卖;(六)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八)公司章程;(九)保全证据;(十)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

根据我国《公证法》第十二条规定,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可以办理下列事务,也就是公正的主要种类是:(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公证机构登记的事务;(二)提存;(三)保管遗嘱、遗产或者其他与公证事项有关的财产、物品、文书;(四)与公证事项有关的法律事务文书;(五)提供公证法律咨询。

在司法实践中,认证是对公证而言,是指一国的外交、领事及其授权机构在涉外文书上确认公证机关、认证机关或者某些相应机关的最后一个签字或印章属实。办理领事认证的目的,是使一国出具的公证文书能为另外一国有关当局所承认,不致因怀疑文书上的签名或印章是否属实而影响文书的法律效力,即通常所说的使文书发生域外效力。具体而言,公证仅限中国公民的部分常见文书,由我驻外使领馆直接出具;认证不限国籍,需由当事人先到当地公证机关办理公证,然后送交外国有关机关认证,最后送交我驻外使领馆认证。

三、公证的法律责任

个人公证书篇7

第一条为规范公证活动,保障公证机构和公证员依法履行职责,预防纠纷,保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第三条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应当遵守法律,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全国设立中国公证协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地方公证协会。中国公证协会和地方公证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中国公证协会章程由会员代表大会制定,报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备案。

公证协会是公证业的自律性组织,依据章程开展活动,对公证机构、公证员的执业活动进行监督。

第五条司法行政部门依照本法规定对公证机构、公证员和公证协会进行监督、指导。

第二章公证机构

第六条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

第七条公证机构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可以在县、不设区的市、设区的市、直辖市或者市辖区设立;在设区的市、直辖市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公证机构。公证机构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第八条设立公证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自己的名称;

(二)有固定的场所;

(三)有二名以上公证员;

(四)有开展公证业务所必需的资金。

第九条设立公证机构,由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程序批准后,颁发公证机构执业证书。

第十条公证机构的负责人应当在有三年以上执业经历的公证员中推选产生,由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门核准,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一)合同;

(二)继承;

(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四)财产分割;

(五)招标投标、拍卖;

(六)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

(八)公司章程;

(九)保全证据;

(十)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有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

第十二条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可以办理下列事务:

(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公证机构登记的事务;

(二)提存;

(三)保管遗嘱、遗产或者其他与公证事项有关的财产、物品、文书;

(四)与公证事项有关的法律事务文书;

(五)提供公证法律咨询。

第十三条公证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为不真实、不合法的事项出具公证书;

(二)毁损、篡改公证文书或者公证档案;

(三)以诋毁其他公证机构、公证员或者支付回扣、佣金等不正当手段争揽公证业务;

(四)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

(五)违反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公证费;

(六)法律、法规、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规定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四条公证机构应当建立业务、财务、资产等管理制度,对公证员的执业行为进行监督,建立执业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第十五条公证机构应当参加公证执业责任保险。

第三章公证员

第十六条公证员是符合本法规定的条件,在公证机构从事公证业务的执业人员。

第十七条公证员的数量根据公证业务需要确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公证机构的设置情况和公证业务的需要核定公证员配备方案,报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担任公证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龄二十五周岁以上六十五周岁以下;

(三)公道正派,遵纪守法,品行良好;

(四)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五)在公证机构实年以上或者具有三年以上其他法律职业经历并在公证机构实习一年以上,经考核合格。

第十九条从事法学教学、研究工作,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或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从事审判、检察、法制工作、法律服务满十年的公务员、律师,已经离开原工作岗位,经考核合格的,可以担任公证员。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证员: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因故意犯罪或者职务过失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三)被开除公职的;

(四)被吊销执业证书的。

第二十一条担任公证员,应当由符合公证员条件的人员提出申请,经公证机构推荐,由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请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任命,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颁发公证员执业证书。

第二十二条公证员应当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依法履行公证职责,保守执业秘密。

公证员有权获得劳动报酬,享受保险和福利待遇;有权提出辞职、申诉或者控告;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或者处罚。

第二十三条公证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同时在二个以上公证机构执业;

(二)从事有报酬的其他职业;

(三)为本人及近亲属办理公证或者办理与本人及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公证;

(四)私自出具公证书;

(五)为不真实、不合法的事项出具公证书;

(六)侵占、挪用公证费或者侵占、盗窃公证专用物品;

(七)毁损、篡改公证文书或者公证档案;

(八)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

(九)法律、法规、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规定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四条公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提请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予以免职:

(一)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二)年满六十五周岁或者因健康原因不能继续履行职务的;

(三)自愿辞去公证员职务的;

(四)被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的。

第四章公证程序

第二十五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

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委托、声明、赠与、遗嘱的公证,可以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六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委托他人办理公证,但遗嘱、生存、收养关系等应当由本人办理公证的除外。

第二十七条申请办理公证的当事人应当向公证机构如实说明申请公证事项的有关情况,提供真实、合法、充分的证明材料;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的,公证机构可以要求补充。

公证机构受理公证申请后,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公证事项的法律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并将告知内容记录存档。

第二十八条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应当根据不同公证事项的办证规则,分别审查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身份、申请办理该项公证的资格以及相应的权利;

(二)提供的文书内容是否完备,含义是否清晰,签名、印鉴是否齐全;

(三)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合法、充分;

(四)申请公证的事项是否真实、合法。

第二十九条公证机构对申请公证的事项以及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按照有关办证规则需要核实或者对其有疑义的,应当进行核实,或者委托异地公证机构代为核实,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法予以协助。

第三十条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的,应当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但是,因不可抗力、补充证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实有关情况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期限内。

第三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证机构不予办理公证: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监护人申请办理公证的;

(二)当事人与申请公证的事项没有利害关系的;

(三)申请公证的事项属专业技术鉴定、评估事项的;

(四)当事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有争议的;

(五)当事人虚构、隐瞒事实,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

(六)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或者拒绝补充证明材料的;

(七)申请公证的事项不真实、不合法的;

(八)申请公证的事项违背社会公德的;

(九)当事人拒绝按照规定支付公证费的。

第三十二条公证书应当按照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规定的格式制作,由公证员签名或者加盖签名章并加盖公证机构印章。公证书自出具之日起生效。

公证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文字;在民族自治地方,根据当事人的要求,可以制作当地通用的民族文字文本。

第三十三条公证书需要在国外使用,使用国要求先认证的,应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或者外交部授权的机构和有关国家驻中华人民共和国使(领)馆认证。

第三十四条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公证费。

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减免公证费。

第三十五条公证机构应当将公证文书分类立卷,归档保存。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等重要的公证档案在公证机构保存期满,应当按照规定移交地方档案馆保管。

第五章公证效力

第三十六条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该项公证的除外。

第三十七条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前款规定的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构。

第三十八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未经公证的事项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十九条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第四十条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的内容有争议的,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对公证机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公证员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给予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以诋毁其他公证机构、公证员或者支付回扣、佣金等不正当手段争揽公证业务的;

(二)违反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公证费的;

(三)同时在二个以上公证机构执业的;

(四)从事有报酬的其他职业的;

(五)为本人及近亲属办理公证或者办理与本人及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公证的;

(六)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给予处罚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二条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对公证机构给予警告,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给予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停业整顿的处罚;对公证员给予警告,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给予三个月以上十二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私自出具公证书的;

(二)为不真实、不合法的事项出具公证书的;

(三)侵占、挪用公证费或者侵占、盗窃公证专用物品的;

(四)毁损、篡改公证文书或者公证档案的;

(五)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六)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给予处罚的其他行为。

因故意犯罪或者职务过失犯罪受刑事处罚的,应当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

第四十三条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由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证机构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公证员追偿。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与公证机构因赔偿发生争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四十四条当事人以及其他个人或者组织有下列行为之一,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治安管理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公证书的;

(二)利用虚假公证书从事欺诈活动的;

(三)伪造、变造或者买卖伪造、变造的公证书、公证机构印章的。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办理公证。

第四十六条公证费的收费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制定。

第四十七条本法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新华社讯,9月7日《人民日报》)

个人公证书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 加 解密技术 数字证书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电子商务活动中,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商务形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也伴随着各种新问题的出现。

电子商务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网络商品交易系统。因为继承了互联网的特性,电子商务的交易是不谋面的交易。它不像传统的商品交易系统买卖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面对面进行交易,而是通过计算机网络采用远程、异地方式进行商品交易。这样的交易模式,交易主体都面临着不同的安全威胁,身份认证又是电子商务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所以保障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安全是电子商务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一、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安全

在电子商务系统交易过程中参加交易的主体主要有商户、顾客、银行、物流公司、身份认证机构。在进行的每一个交易步骤都需要在相关两个地处不同地区的交易主体之间,通过计算机远程通讯的方式完成信息的交换与确认。同时为了保证每一个交易步骤、交易主体及交易内容都是真实、完整、有效的,必须对交易主体的身份进行认证,同时对交易中主体之间交换的数字单据进行验证。

在传统的商品交易过程中,交易主体的身份证明可以是:公安机关颁发的个人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工商管理局颁发的企业资格证明—营业执照。然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交易过程,传统的身份证、营业执照等身份、资质证明资料已无法确认交易主体的真实身份。因为所有与商品交易有关的单据都是数字单据,在交易过程中无法确认交易主体的真实身份。为了实现对交易主体的身份进行有效确认,将基于公钥理论的数字证书技术运用到电子商务中,确认电子商务参与者真实身份,保证交易安全。

二、数字证书原理

1.数字证书的定义

数字证书也叫数字标识,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信息安全技术,一般由权威公正的第三方机构即CA认证中心签发,主要用于网上安全交往的身份认证,通俗地讲,数字证书就是个人或单位在网络上的身份证。数字证书以密码学为基础,采用公钥体制原理在Internet上建立安全有效的信任机制。

2.数字证书工作原理

(1)公钥密码体制。数字证书采用公钥密码体制,即利用一对互相匹配的密钥进行加密、解密。公钥密码体制分为三个部分,公钥、私钥、加密解密算法,它的加密解密过程如下:

加密:通过加密算法和公钥对明文进行加密,得到密文。加密过程需要用到公钥。

解密:通过解密算法和私钥对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明文。解密过程需要用到解密算法和私钥。注意,由公钥加密的内容,只能由私钥进行解密,也就是说,由公钥加密的内容,如果不知道私钥,是无法解密的。

公钥密码体制的公钥和算法都是公开的,私钥是保密的。大家都可以使用公钥进行加密,但是只有私钥的持有者才能解密。在实际的使用中,申请者会得到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把公钥出去给别人使用,自己保留私钥。

(2)数字证书原理。每个持有数字证书的用户自己有一把特定的仅为本人所知的私有密钥(私钥),用它进行解密和签名;同时有一把公共密钥(公钥)并由本人公开,为一组用户所共享,用于加密和验证签名。通过数字的手段保证加密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即只有用私有密钥才能解密。

在公钥密码体制中,其数学原理是将一个大数分解成两个质数的乘积,加密和解密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即使已知明文、密文和加密密钥(公开密钥),想要推导出解密密钥(私密密钥),在计算上是不可能的。按现在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要破解目前采用的1024位密钥,需要上千年的计算时间。公开密钥技术解决了密钥的管理问题,商户可以公开其公开密钥,而保留其私有密钥。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可以用人人皆知的公开密钥对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安全地传送给商户,然后由商户用自己的私有密钥进行解密。

(3)数字证书的应用。①数据加密。数字证书技术利用一对互相匹配的密钥进行加密、解密。当你申请证书的时候,会得到一把私钥和一把公钥。其中公钥可以发给他人使用,而私钥你应该保管好、不能泄露给其他人,否则别人将能用它以你的名义使用。

当你向朋友发送一份保密文件时,需要使用对方的公钥对数据加密,朋友收到文件后,则使用自己的私钥解密,如果对方没有私钥,就不能解密文件,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保密性。这种加密是不可逆的,即使你已知明文、密文和公钥,也无法推导出私钥。

②数字签名。利用数字证书也可以对文件进行数字签名,用户采用自己的私钥对信息加以处理,即用你的私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由于密钥仅为本人所有,这样就产生了别人无法生成的文件,也就形成了数字签名。由于私钥仅为你一个人拥有、别人是无法仿造的,因此经过你签名的文件一定是你自己签名发送的。数据接收方则利用对方的公钥来解密收到的数字签名,以确认签名的合法性。数字签名技术是在网络系统虚拟环境中确认身份的重要技术,完全可以代替现实过程中的“亲笔签字”,在技术和法律上有保证。在数字签名应用中,发送者的公钥可以很方便地得到,但他的私钥则需要严格保密。

(4)数字证书的类型。①从证书的使用者来看,数字证书可分为个人数字证书、机构数字证书和设备数字证书。 a.个人数字证书:证书中包含个人身份信息和个人的公开密钥,用于标识证书持有人的个人身份。 b.机构数字证书:证书中包含企业信息和企业的公开密钥,用于标识证书持有企业的身份。 c.设备数字证书:证书中包含服务器信息和服务器的公开密钥,用于标识证书持有服务器的身份。从证书的用途来看,数字证书可分为签名证书和加密证书。②签名证书:主要用于对用户信息进行签名,以保证信息的不可否认性。③加密证书:主要用于对用户传送的信息进行加密,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5)数字证书的意义。数字证书是一种权威性的电子文档,它提供了一种在互联网上验证身份的方式。数字证书在网络上类似于人在社会上持有的身份证等证件,用来在网络上证明数字证书持有者的身份。数字证书持有者可能是现实社会中的自然人、法人,也可能是网络设备。数字证书可以简单理解为“网络身份证”,用来在网络上证明自己的身份。在数字证书认证的过程中,证书认证中心(CA)作为权威的、公正的、可信赖的第三方,其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Internet网电子商务系统技术使在网上购物的顾客能够极其方便轻松地获得商家和企业的信息,但同时也增加了对某些敏感或有价值的数据被滥用的风险。为了保证互联网上电子交易及支付的安全性,保密性等,防范交易及支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必须在网上建立一种信任机制。这就要求参加电子商务的买方和卖方都必须拥有合法的身份,并且在网上能够有效无误的被进行验证。

三、数字证书保障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的真实身份

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明示身份的目的是向对方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如果交易的一方无法查明另外一方的身份,或者另外一方使用虚假身份,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交易纠纷。

电子商务系统的交易步骤首先是顾客登录商户的网站,在网站上选购商品,在决定购买选中的商品后,向商户提交订购单,在该步骤中,需要进行数字身份认证的主体有商户与顾客。商户网站首先要向顾客展示自己的真实“数字身份”,用于顾客对商户的合法经营身份进行确认,从而防止顾客登录非法网站。另外顾客同时也要向商户网站展示自己的“身份”,应该采用“数字身份”的方式登录网站,对提交的订单进行数字签名后发送给商户。

1.数字证书保证网站身份

网站可以通过申请服务器数字证书,作为网站唯一的电子身份标识来确认网站身份,让所有访问网站的顾客都能确定网站是真实可靠的。服务器数字证书,证书中包含服务器信息和服务器的公钥,在网络通讯中用于标识和验证服务器的身份。数字安全证书和对应的私钥存储于 E-key 中,服务器软件利用证书机制保证与其他服务器或客户端通信时双方身份的真实性、安全性、可信任度。

2.数字证书保证顾客网上登录身份

采用数字证书校验登录的方式登录网站,网站建立数字证书登录平台,顾客为自己申请数字证书后,将数字证书安装在自己的电脑上,并将该数字证书与顾客账号进行绑定。在顾客登录网站时,系统将读取顾客的数字证书,由于数字证书私钥的唯一性,只有持有者本人才能通过数字证书登录网站,而在未安装数字证书的电脑上或非数字证书本人,该顾客将不能登录平台。

目前,阿里巴巴网站是我国最先进的B2B电子商务网上贸易平台,但是在平台上交易的买卖双方虚假身份问题任然存在。如果能把阿里巴巴网站建设成为我国第一个可用数字证书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操作平台,不仅可使阿里巴巴公司受益,更重要的是能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打开一个突破口。

如果阿里巴巴网站,开辟“证书企业专区”。企业通过数字证书注册阿里巴巴会员,企业的身份就会得到非常有效的确认,就能很好解决阿里巴巴B2B电子商务中企业的身份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确认这一关键瓶颈,使用企业数字证书还能保证电子商务活动中要求信息的保密性、不可否认性、不可篡改性。企业用数字证书登录阿里巴巴网站,通过使用数字证书,还可以在其的供求信息中加盖电子公章。通过数字证书在网站上的应用,发展和完善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为企业间进行的身份确认、电子合同、电子交易等方面提供可认证、安全性高、不可抵赖的安全应用平台。

3.数字证书保证顾客网上支付身份

在顾客向银行提交支付申请及银行确认支付请求的交易步骤中,需要进行数字身份认证的主体有顾客与银行。一般情况下,顾客选择相应银行的官方网站进行在线支付是安全的,银行网站的真实性比较容易判断,同时,顾客也要向银行展明自己的身份,保证支付者身份的真实性。因为是远距离的网络操作,银行对确保支付者身份的监控能力相对在银行柜台的操作是比较低的,这要求必须有一种方法可以有效的保证支付者身份的真实性和唯一性。

数字证书作为“网上身份证”,为银行的网上支付提供了保障,各银行为支付者提供该银行的数字证书申请,将支付者的银行卡信息与数字证书进行绑定,保证支付者银行卡信息与数字证书的唯一关联性。虽然各银行数字证书名称各不相同,但均是基于数字证书原理,各银行以外形各异的U盘作为存储介质,主要保存数字证书,U盘内置的物理加密芯片可以确保数字证书不被木马病毒轻易盗取,从安全性上来看是完全可靠的。银行的数字证书通过硬件加密的方式验证客户的身份。客户有关信息一经下载到数字证书内,即具有惟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网上所有涉及账户资金的对外转移都必须事先通过支付者数字证书进行惟一性认证。当支付的时候将存放数字证书的U盘插入计算机接口,进行支付者身份信息匹配,匹配成功便可进行支付,反之,将不能完成。数字证书支付方式,即使支付者不小心丢失了账号、密码,也没有关系,没有这个数字证书是无法成功实现网上支付的。

电子商务安全是电子商务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身份认证又是电子商务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基于公钥技术的数字证书能够确认交易主体的身份认证,实现身份的真实性、唯一性以及不可否认性,运用数字证书,更好地保障了交易的安全,将极大地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光.电子商务身份认证的根本之道-无线印鉴认证.电子商务,2006年第9期,第58页

个人公证书篇9

【关键词】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

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是指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符合条件的债权文书,赋予其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特殊公证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债权债务关系日益复杂,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使双方当事人用公证的形式明确了债权债务关系,当标的在纠纷出现后,债权人有权根据公证文书,单方面直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而无需向人民法院提讼,直接进入执行程序,充分运用好这一手段,可以避免因诉讼造成人力、财力和时间上不必要的付出,对发挥公证职能,规范和及时调整民事、经济活动,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对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的若干法律问题作些分析和探讨。

一、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应当具备的条件

1.债权文书具有给付货币、物品、有价证券的内容。2000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司法通[2000]107号,下称《联合通知》)第一条及《公证程序规则》第三十五条规定,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应当是:债权文书具有给付货币、物品、有价证券的内容。这只是法律关系简单的债权债务。公证债权文书的强制执行涉及到对审判权限部分限制,公证权不能无限地扩张。能够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应当是无争议的事项,一般来说,双务合同大都含有给付内容。把所有给付性质的合同纳入公证强制执行内,确实是不当地扩大了公证权,致使法院审判权受到了损害。而且,公证因其手段的缺乏,也没有能力去处理好存在争议应由诉讼解决的事项,这在一定程度上很可能以侵害了争议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所以确定一个公证债权文书的合理标准内容应当是:债权文书具有给付货币、物品、有价证券的内容。

2.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对债权文书有关给付内容无疑义。从公证的性质来说,公证机构不是法院,不便处理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能够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应当是无争议的事项,如果债的关系本身就存在争议,那么它就不属于公证的管辖范围。我国《公证暂行条例》第四条第十项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公证机关对于追偿债款、物品的文书,认为无疑义,可以在该文书上证明有强制执行效力”。无疑义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当事人各方一致确认债权文书是真实的,相互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明确规定;(2)债权文书的内容和债权文书本身不

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3)债权人和债务人对债权文书有关给付内容无疑义务;(4)文书中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

强制执行的承诺。

3.债权文书中载明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义务时,债务人愿意接受依法强制执行的承诺。这里还应注意,债务人包括担保人仅在债权文书的附件(包括补充条款、承诺书)中载明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当事人应当在附件上签名(盖章)。债务人(包括担保人)的委托人申办公证时,在债权文书中增设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条款的,其授权委托书中应当包括授权增设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内容,或者包括授权申办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的内容,或者包括授权签订合同的内容。也就是说有担保人担保的债务,担保人也应该承诺,并在债权文书中注明。承诺就应清晰明确,按此规定目前在公证处办理的合同中都有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义务时,债务人愿意接受依法强制执行条款,债权人具有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已成为合同权利之一。从强制执行公证的定义中,我们不难领会出强制执行公证的核心特征就是它的非诉讼性。这种非诉讼性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只有双方当事人对债权债务没有争议,并达成一致意见,公证机关才能依法介入的可能,否则没有

辖的权力,当事人只能通过诉讼、仲裁或者其它途径予以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另外一层含意是强制执行公证有效办理的法律基础是当事人自愿能放弃行使诉权。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活动是公证机关基于当事人对债权债务无疑义的事实基础及其自愿放弃诉权的承诺,对债权人的债权进行有效确认,并最终提供执行依据的非诉讼证明程序。我国《民事诉讼》第二百一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据《公证暂行条例》第四条第十款的规定,对无疑义的追偿债款、物品的文书,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即出具《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书》;当债务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公证文书规定的义务时,债权人无需经债务人同意,即可依《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的规定,凭公证机关签发的《执行证书》,不经诉讼,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类公证书不仅具有真实性、合法性,而且具有与人民法院已生效的裁判文书同样的强制执行效力。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符合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应具备的条件,公证机关应依法出具《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书》。这样对于及时有效地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维护市场秩序有着重要作用。

二、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范围

《联合通知》第二条明确了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范围:(1)借款合同、借用合同、无财产担保的租赁合同;(2)赊欠货物的债权文书;(3)各种借据、欠单;(4)还款(物)协议;(5)以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学费、赔(补)偿金为内容的协议;(6)法律规定的符合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条件

的其它债权文书。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对债权文书的范围仍存在不同认识。我认为这个范围规定得过窄小,它把劳务债权、知识产权、股权等许多债权都排除在外,不利于公证更大作用的发挥。从法学理论上讲,只要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规定的债权文书,且符合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一般规定,不管复杂还是简单,公证机构都应当办理。既然法律赋予公证机构办理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的权利,就不应当对其设置过多的限制。

三、申请办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的申请人

当事人申请办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应当由债权人和债务人共同向公证机构提出申请。涉及第三人担保的债权文书,担保人(包括保证人、抵押人、出质人、反担保人)承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的,担保人应当向公证机构提出申请。申请出具执行证书由债权人向公证机构提出申请。

四、公证机构对申请办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的债权文书的审查

申请办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的债权文书应当对债权债务的标的、数额(包括违约金、利息、滞纳金)、及计算方法、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约定明确。如果当事人互为给付、债权文书附条件或者附期限,以及债权债务的数额(包括违约金、利息、滞纳金)、期限不固定的情形不属于债权债务关系不明确。公证机构应当重点审查:(1)债务人包括担保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

的承诺是否明确,并对其做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法律意义和后果是否清楚;(2)债权债务关系是否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对债权文书的债权债务的标的、数额(包括违约金、利息、滞纳金)、及计算方法、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约定等内容是否有无疑义;债权为分期履行的,对分期履行债务的强制执行的条件和范围的约定是否无疑义;对核实债务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的方式所作的约定是否明确。我认为应当采用约定的形式,不采用发公告。发公告是法院的权利。

五、当事人重新约定履行义务期限的问题

(1)未经公证的债权文书,当事人就履行过程中出现的争议或者违约订立新的协议,并就新的协议共同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的,公证机构可以受理,但当事人应当提供原债权真实合法的材料,公证机构并对证明材料采取适当的方式核实。(2)双方当事人到公证机构重新约定履行义务期限,并重新办理出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的,重新办理的公证取代了前一个公证,前

一个公证就失去效力,依新办理公证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的规定履行。(3)双方当事人私下重新约定债务人履行义务期限,没有重新申请办理强制执行效力公证,而公证机构也不知道当事人的重新约定的,私下约定不能对抗经公证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的规定,应视为无效。原来办理的债权文书公证书仍然有效。因债务人逾期不履行义务导致债权人向公证机构申请签发执行证书时,如申请期限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公证机构应给予办理签发,超过上述期规定的,且当事人对债务履行期限有疑义,公证机构就不能办理,并告知当事人应以诉讼程序解决。

六、已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进行转让,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是否也随之转移

已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进行转让,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是否也随之转移,观点不同。有的人认为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是一种不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从属权利。只要债权文书不存在:(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等情况,那么债权文书可以转

让,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是可以随主债权的转移而转移的。这种观点看似有道理,但有待商讨。我国《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不发生效力。”转让行为应当通知债务人,转让债权中的特殊约定是经国家专门机关确认的,是否也应经债务人同意?对这个问题有待商讨。(1)我国《合同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强制执行申请权是债权的从权利,但该权利是否专属于债权人自身,却有必要商讨。如果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权利,就必须由债权人亲自行使才生法律效力的权利。债权文书中约定的强制执行申请权应为专属于债权人的权利,债权人放弃行使则自动失效。(2)如果该强制执行效力附随主债权一并转让,则可能出现申请出具执行证书人不是申请办理公证当事人的情况,这与公证规则程序有冲突。因此,我认为债权人在转让债权时,强制执行效力不一同转让,可以通过变通方式,来解决此问题,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由债务人与新的债权人达成协议,在该协议上赋予强制执行效力。

七、公证机构签发执行证书时的审查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第五条规定,公证机关签发执行证书时应注意审查三个方面的内容:(1)不履行

或不完全履行的事实确实发生产;(2)债权人履行合同义务的

事实和证据,债务人依照债权文书已经部分履行的事实;(3)债务人对债权文书规定的履行义务有无疑义。这三点的审查是保障执行证书真实合法的依据。前面(1)、(2)两个审查是正确的,但第三个审查有些苛刻,且没有必要。这是因为,第一,债务人对债权文书有无疑义,在该债权文书办理公证时就已经审查完备,如有疑义,该债权文书就不可能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第二,申请出具执行证书,是债权人依据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之公证书获得的法定单方权利,是无需对方质证的权利。第三,债权人申请公证机构出具执行证书,表明债务人不履行或不完全是履行的事实确已发生,如果这时还要公证机构调查债务人对规定的履行义务有无疑义,很可能导致执行不力。因为一般情况下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合同义务,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确实无力偿债;二是赖帐。在这两种情况下债务人都是能躲则躲,能逃则逃。目前,由于公证立法的相对滞后,对于执行证书的审查程度、审查标准、审查方式尚无统一的操作规范。在实践中,当债权人申请公证机构出具执行证书时,必然是债务人没有清偿到期债务,或只清偿了部分债务,公证机构只要审查债务人对原债权文书规定的履行义务无疑义就行了。债务人如果有疑义必须负举证责任。在实践中具体做法是,在债权人申请公证机构签发执行证书时,公证机构应当向债务人发出能产生法律上送达的效果的通知,通知债务人在公证机构确定的合理期限内,作出对尚未履行债务的行为及标的的确认。分为三种情况:(1)债务人在公证机构确定的合理期限内未作出回应

的,公证机构依据债权人的申请及债权人单方提交的债务履行程度的证据,出具执行证书。(2)债务人申明债务已履行完毕,但提

交不出任何证据支撑所声明观点的,视债务人未履行相关义务,出具执行证书。(3)如果债务人声明已履行完毕,并提交相关证据支撑所声明观点的,公证机构对其所提交的证据不进行实质上的审查。此时,公证机构不应出具执行证书,同时告知债权人应提讼审判程序,以救济其债权。

八、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的申请执行期限和时效

我国《公证法》、《公证程序规则》、《关于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我认为应遵循《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中对申请执行期限的规定,即“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1)债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或不是完全履行公证文书规定的义务时,向公证机关申请签发执行证书的超算时间应从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债权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2)在公证机关签发执行证书后债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期限。债权人凭执行证书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起算时间,则应比照法院判决书从执行证书的签发之日起开始计算。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所以,一是当事人如果超过了申请签发执行证书的期限后,债权人虽不能继续申请公证机关出具《执行证书》,但仍可以在诉讼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讼;二是如果当事人凭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申请执行而被人民法院驳回,当其再向人民法院提讼时,诉讼时效应从公证机关签发执行证书的时间开始计算。

九、公证债权文书执行的管辖

在地域管辖方面,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对公证机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在级别管辖方面,根据《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十条规定,对执行国内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的案件的级别管辖,参照各地法院受理诉讼案件的级别管辖的规定来确定。

十、人民法院执行前的审查

人民法院在执行前需要审查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应以追偿债款、物品和有价证券为内容,且内容需合法。(2)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应有确切的给付内容和给付时间,且双方当事人对此无疑义。(3)债权人已确实履行义务的。(4)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应以明示的方式写明如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自愿接受强制执行的意思表示。公证债权文书是对没有争议的债权债务作出的证明,法律赋予了这种特的公证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但同时,法律也赋予了法院对有错误的公证债权文书不予执行的权力。公证债权文书是否存在错误,经过法院对其审查才能知晓。有的学者认为法院对公证债权文书的审查范围应包括程序上的审查和实质上的审查两方面。程序上的审查主要指:审查当事人根据公证债权文书向法院申请执行的程序是否符合法律的有关规定。其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该公证债权文书是否已生效。超过履行该债务的期限,债务人仍不履行,债权人才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2)债权人是否已向原公证机构申请执行证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公证机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第四条规定:“债务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公证机关赋予的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债权人可以向原公证机关申请执行证书。”(3)人民法院是否有管辖权。实质上的审查主要是指:审查公证债权文书的制作及其内容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其审查的内容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公证债权文书制发的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根据《公证暂行条例》里面的规定,重点审查债务人一方有否到场或特别授权的人到场公证;债务人是否已收到公证债权文书等。二是公证债权文书的内容是否是关于给付一定货币、有价证券、可替代物品的单方义务。双务合同不符合公证债权文书中的债权必须确定且无疑义的特征。三是公证债权文书是否载明债务人不按期履行愿意接受强制执行的承诺。如果债务人不承诺,就说明债务人未放弃诉权,应允许其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纠纷。四是公证债权文书的内容是否

背事实、违反法律或依法不得强制执行。《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明确规定,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话以合法形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无效。

十一、人民法院发现有错误的公证书的处理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人民法院经确认公证文书有错不予执行的,应当通知原公证机关不予执行的理由和依据,也可以向原公证机关提出撤销公证文书的建议,但是不能裁定撤销公证文书。原公证机关接到人民法院的通知后,应依据依据人民法院提出的相反证据及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复议。若确认公证文书确有错误,应主动及时撤销,并将撤销公证文书的决定通知人民法院;若复议意见与人民法院的意见相反时,公证机关应主动与人民法院协商,妥善解决。

十二、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执行错误的法律责任

我国司法赔偿在实践中采取的是过错赔偿责任,即由谁的过错给他人造成损害,谁负责赔偿。因此,赔偿责任的履行主要有三种:(1)在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的执行中,由于公证处出具错误的公证书而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公证处负主要赔偿责任,人民法院负次要赔偿责任。这是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规定:“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这就确定了人民法院对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审查制度,所以人民法院执行了错误的债权文书给他人造成损害,负有审查上的过错,应承担次要的赔偿责任。(2)由于人民法院采取执行不当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过错在人民法院,应由人民法院负责赔偿。(3)由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出具伪造公证书等属于当事人自身过错的,人民法院和公证处不负赔偿责任。

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有利于迅速解决债务人履行义务的问题。由于债权人合法权益得到及时保护而起到体现法律的尊严,维护信用秩序,促进经济的正常流转;而且可以避免因诉讼、仲裁而造成的财务损耗和效率损失。这是规范和及时调整社会经济行为的有力措施。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是法律赋予公证机关的特殊职能,充分发挥这种职能,对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必须加速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建立,保证公证事业的发展方向,使我们美丽的国家稳步向前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江晓亮主编.《公证员入门》(第一版).法律出版社,2007(7)

[3]田景春主编.《公证员办证规范》(第一版).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5)

[4]中国公证员协会主办.《中国公证》.2004(4)、(5)、(6)、(9)、(12)

个人公证书篇10

财务人员入职担保书范文

担保人:____________

被担保人:______________

一、担保人愿意为被担保人作经济担保。

二、被担保人在___________公司聘用期间,若出现贪污、盗窃、挪用公款或货款(物)不还,劳动合同违约等行为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本人无力偿还的部分由担保人承担并负责偿还。

三、担保人概况:

姓名: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

四、担保人与被担保人关系:

五、担保人签字盖章:

六、请担保人工作单位证明其担保资格的真实性:

担保人工作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______________

担保人工作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

填写时间: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

备注:

1、请附担保人和被担保人身份证复印件。

2、担保顺序为: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及其他人员,员工的经济担保人应依此顺序选择,担保人应有固定收入。

3、担保人工作单位只为担保人的担保资格的真实性作证明,不负任何经济责任或连带责任。

4、担保人工作单位对担保资格的真实性证明时应加盖单位法人章或人事部门章。

财务人员入职担保书

_________有限公司:

本人确认被介绍人所提供的个人简历材料属实,如有弄虚作假,由本人负责。据本人了解,被介绍人身体健康、工作踏实、品行端正,未有犯罪记录,愿意遵守贵公司的规章制度,本人愿意作其担保人,并愿承担公司关于担保人的职责和义务。

本人________男(女)身份证号为________愿意为贵公司员工________男(女)身份证号为____________(以下简称被担保人),按下列条件向贵公司提供担保:

一、担保范围

(一)保证被担保人严格遵纪守法,严格遵守贵公司规章制度;

(二)保证被担保人在贵公司履行职务或工作期间,不以盗窃、商业侵占、挪用公司资金、收受贿赂等任何手段侵犯贵公司或贵公司客户利益,不做有损于贵公司形象和声誉的事;

(三)保证被担保人不出资经营或不从事与贵公司相同或相似的营业,不做任何兼职工作;

(四)保证被担保人严格保守贵公司营销网络、工艺、技术等商业秘密;

(五)保证被担保人对因其工作失职、渎职、失职以及损毁公司财物而给贵公司造成的损失及时赔偿;

(六)保证被担保人在因离职以前向贵公司移交有关的业务、帐务和相关资料,并办理贵公司规定的一切相关手续;

(七)保证被担保人在因任何原因离职以前,清理完结其经办的相关客户全部拖欠货款或其他形式的债务,如未能及时足额清结,应与工作交接人列明交结明细,交接清楚。

二、若被担保人因不遵守、不履行上述约定给贵公司造成损失而未能及时进行赔偿时,本人在此不可推卸地同意对被担保人所承担的赔偿责任向贵公司提供连带责任赔偿保证。

三、担保期限:

本担保书项下的保证期间,自担保人签字确认生效日起三年止,采用三年一签制。

四、不可撤销

(一)本担保书项下的连带责任保证不因贵公司与被担保人所订立的劳动合同内容发生任何变更、修改或补充而撤销或变更;

(二)本担保书项下的连带责任保证不因贵公司与被担保人的劳动关系解除、终止而撤销或变更;

(三)本担保书项下的连带责任保证不因被担保人向贵公司提供其他任何形式的担保而撤销或变更。

五、附件:担保身份证复印件及户籍证明复印件。

六、担保人概况(本项由担保人自行填写或被担保人协助填写后请担保人签字确认,若填写错误或故意隐瞒实情,仍需负人事保证责任);

我保证上述内容正确无误,并欢迎就上述内容进行调查、核实。我声明:和贵公司达成的协议完全是自愿的。

担保人信息登记:

姓名:________ 姓别:____ 出生年月: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 份证地址: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

现住址:____________ 同被担保人关系: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担保人签名:____________ 被担保人签名:__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年____月____日

财务人员入职担保书怎么写

________有限公司:

兹有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应聘到贵公司任职______________岗位,劳动合同期限为_______年。我愿为_______作经济担保,担保其在公司聘用期间,若出现贪污、盗窃、挪用公款或货款(物)不还以及劳动合同违约等行为时,除依法可追究其刑事法律责任外,并由我作为担保人对其行为给公司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承担无限连带偿还责任。

担保人基本信息:

姓名: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 家庭地址:________________

担保人与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

担保期限为永久担保。

本担保书经担保人签字捺印后生效,本担保书系不可撤销担保书,除非经_________有限公司书面同意撤销。

担保人签字捺印:__________________

担保书签订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财务人员入职担保书范文 相关内容:个人担保贷款申请书范文3篇 上世纪80年代,为了降低我国银行业的高不良贷款率,国有银行率先开始了担保贷款的探索之路,时至今日担保贷款在我国的开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且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贷款业务。本文是个人担保贷款的申请书范文,仅供参考。

个人不可撤消担保书 致:XX公司鉴于贵公司将¼用 ,签订(试用期)一年期劳动(务)合同,经 请求,本保证人同意出具本担保书,自愿为 在贵公司经营活动或工作期间发生的债务(含Υ法和过失给贵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保障责任,具体保证事项如...

银行贷款信用担保书范本 对于大宗的借款,要有一个担保人,确保会还款,要不然,借钱了跑了,不还了怎么办。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借款担保合同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银行贷款信用担保书(一)致___________分行:根据你行与______(下称借款人...

工作单位经济担保书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担保书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经 济 担 保 书担保人:被担保人:一、担保人_____________愿意为____________ 作经济担保。

五篇个人担保书优秀范文 担保书是指担保人为了替被担保人进行担保而写下的协议书,担保书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有些担保书还约定了担保人的担保责任,那么个人担保书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个人担保书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五篇...

各种担保书的范文 担保是指法律为确保特定的债权人实现债权,以债务人或第三人的信用或者特定财产来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制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担保书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担保书范文(一)履约担保书根据本担保书,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