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法实施细则十篇

时间:2023-03-13 17:23:39

邮政法实施细则

邮政法实施细则篇1

第一条为了保护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保障邮政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邮政事第二条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管理全国邮政工作。



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根据需要设立地区邮政管理机构,管理各该地区的邮政工作第三条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所属的邮政企业是全民所有制的经营邮政业务的公邮政企业按照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立经营邮政业务的分支机构。

第四条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第五条用户交寄的邮件、交汇的汇款和储蓄的存款受法律保护。除法律另有规第六条邮政企业应当为用户提供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邮政服务。

第二章邮政企业的设置和邮政设施

第十条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置标准,由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

第十一条邮政企业应当在方便群众的地方设置分支机构、邮亭、报刊亭、邮筒城市居民楼应当设置住户接收邮件的信报箱。



在较大的车站、机场、港口和宾馆内,应当设有办理邮政业务的场所。

第三章邮政业务的种类和资费

第十二条邮政企业经营下列业务:



(一)国内和国际邮件寄递;



(二)国内报刊发行;



(三)邮政储蓄、邮政汇兑;



(四)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适合邮政企业经营的其他业务。

第十三条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不得擅自停办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和地区邮政因不可抗力或者特殊原因,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需要暂时停止或者限制办理部

第十四条邮政企业应当加强报刊发行工作。出版单位委托邮政企业发行报刊

第十五条邮政业务的基本资费,由国务院物价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第十六条各类邮件资费的交付,以邮资凭证或者证明邮资已付的戳记表示。

第十七条邮票、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等邮资凭证由国务院邮政主仿印邮票图案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

第十八条售出的邮资凭证不得向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兑换现金。

停止使用的邮资凭证,由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在停止使用前一个月公告并停止出第十九条下列邮资凭证不得使用:

(一)经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公告已经停止使用的;



(二)盖销或者划销的;



(三)污染、残缺或者褪色、变色,难以辨认的;



(四)从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上剪下的邮票图案。

第四章邮件的寄递

第二十条用户交寄邮件,必须遵守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关于禁止寄递物品、限投

第二十一条用户交寄除信件以外的其他邮件,应当交邮政企业或者其分支机构

用户交寄的信件必须符合准寄内容的规定,必要时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有权要

第二十二条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限投

第二十三条无法投递的邮件,应当退回寄件人。



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信件,在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无人认领的,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进口国际邮递物品,在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其他邮件的处理办法,由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

第五章邮件的运输、验关和检疫

第二十六条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单位均负有载运邮件的责任,保证第二十七条邮政企业在车站、机场、港口转运邮件,有关运输单位应当统一安第二十八条带有邮政专用标志的邮政车船和邮政工作人员进出港口、通过渡口第二十九条邮件通过海上运输时,不参与分摊共同海损。

第六章损失赔偿

第三十二条用户对交寄的给据邮件和交汇的汇款,可以在交寄或者交汇之日起

查复期满无结果的,邮政企业应当先予赔偿或者采取补救措施。自赔偿之日起一第三十三条邮政企业对于给据邮件丢失、损毁、内件短少,依照下列规定赔偿

(一)挂号信件,按照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金额赔偿。



(二)保价邮件,丢失或者全部损毁的,按照保价额赔偿;内件短少或者部分损

(三)非保价邮包,按照邮包实际损失价值赔偿,但是最高不超过国务院邮政主

(四)其他给据邮件,按照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办法赔偿或者采取补救措

第三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邮政企业不负赔偿责任:

(一)平常邮件的损失;



(二)由于用户的责任或者所寄物品本身的原因造成给据邮件损失的;

(三)除汇款和保价邮件以外的其他给据邮件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损失的;

第七章罚则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

(一)邮件:指通过邮政企业寄递的信件、印刷品、邮包、汇款通知、报刊等。

(二)信件:指信函和明信片。



(三)平常邮件:指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在收寄时不出具收据,投递时不要求

(四)给据邮件:指挂号信件、邮包、保价邮件等由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在收

(五)国际邮递物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用户相互寄递的印

(六)邮政专用品:指邮政日戳、邮政夹钳和邮袋。

邮政法实施细则篇2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邮政设施的建设和管理,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邮政设施,是指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办理邮政业务的场所,以及邮亭、邮政报刊亭、邮筒、阅报栏、接收邮件的信报箱(间、群)。

第三条本市及各县市邮政企业根据省邮政管理部门的授权,负责受托范围内邮政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各级建设、规划、土地管理、公安等部门应当依照法定职责,协同做好邮政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市及各县市邮政企业应当会同建设、规划等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集镇村庄规划,编制本区域邮政设施建设专业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分步实施。

第五条建设住宅小区、工业区、商业区、开发区,或者对旧城区实施成片改造,应当同时规划和建设与之配套的邮政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城市规划和集镇村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工程项目时,应当征求邮政企业对配套建设邮政设施的意见。

第六条邮政企业应当根据邮政设施建设专业规划,按照方便群众用邮的原则,在城镇主要街道、人口密集区、繁华地段等设置分支机构和邮亭、邮政报刊亭、阅报栏、邮筒等邮政设施,逐步完善邮政服务点。

第七条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建设邮政设施,建设、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在选址定点、审批办证方面给予便利,所需土地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办理划拨使用手续。

第八条新建居民住宅,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在地面层配套设置信报箱、信报箱间(群)等信报接收设施。设计单位必须将信报收发设施列入设计内容,建设单位必须将建设费用纳入工程预(概)算。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建设信报接收设施,保证设施质量。确需变更设计的,必须报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信报接收设施纳入工程竣工验收的内容,对没有按前款规定设置信报收发设施或设置不合格的,应当责令建设单位限期补建;补建合格后再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第九条已建成的居民住宅没有按规定设置信报箱(间、群)等信报收发设施的,由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补建;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由邮政企业商房屋产权人补建。

第十条配套设置或补建信报收发设施后,信报接收人应当到所在地邮政企业或者分支机构办理邮件投递登记手续。对具备邮政车辆和邮政工作人员投递通行条件及公安机关统一编制的门牌号码的,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应当在登记之日起15日内安排投递。

邮件接受人的名称、地址、楼号、门牌号码等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到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一条需要设置邮政服务点的机场、车站、港口、宾馆饭店、学校、大型厂矿企业,应当提供办理邮政业务的场所,由邮政企业按规定提供邮政服务。

第十二条因建设需要拆迁邮政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与邮政企业签订协议,在保证邮政通信正常进行的情况下,按照方便用邮和先建后拆的原则迁建,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三条邮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邮政设施保护责任制,加强检查和维护,保证邮亭、邮政报刊亭、邮筒等邮政设施的完好。信报箱(间、群)等信报收发设施,由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企业或邮件接收人负责管理,发现设施损坏或不能保证邮件安全时,应当及时维修或更换;也可委托邮政企业维修或更换,所需费用由委托人承担。

第十四条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从事下列行为:

(一)损坏邮亭、邮政报刊亭、邮筒等邮政设施或在邮政设施上涂写、刻画;

(二)擅自将邮政设施改作他用;

(三)私开邮筒、邮政信报箱或向邮筒、信报箱内塞投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及其他杂物;

(四)在邮政企业门前、邮筒或信报箱周围及邮车出入通道内堆放物料、摆摊设点,妨碍用户用邮或邮车通行;

(五)其他影响邮政设施正常使用的行为。所有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邮政设施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邮政设施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第十五条机场、车站、港口应当在邮件装卸转运作业场所、邮政车辆出入通道等配套设施方面为邮政企业提供方便。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带有邮政专用标志的邮政车辆核发通行证、停车证。邮政车辆运递邮件时,可以持证通过禁行路线或在禁停地段停车,但应服从交通警察的现场指挥。

第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由有关部门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予以处罚;触犯刑律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邮政法实施细则篇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州邮政机动车辆的管理,确保生产安全,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益,降低车辆运行成本及运行风险,根据我州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分别从车辆的管理机构,日常使用管理,安全生产,维护维修,更换更新,交通规费缴纳办理,车辆保险投保等几个重点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

第二章车辆的管理机构

第三条

全州车辆管理机构为州局综合办公室和州局运维部。州局综合办公室主要负责行政用车的指挥调度;运维部负责贯彻落实省局车辆管理要求及相应管理资料的上报,负责制定全州车辆管理办法并落实管理措施,负责邮运车辆的生产调度,负责养路费、过路费、营运费等交通规费及保险费的统一办理,负责车辆大修申请、报废、更新等的审核及办理。

第四条

各用车单位为本单位车辆生产使用管理单位。具体负责本单位车辆的安全使用管理,基本保养维护,负责办理常规检测检修,协助运维部办理各种交通规费,负责车辆的报修报损,负责车辆维修的最后落实办理,负责报送相关基础管理资料。各用车单位要指定一人为本单位的车辆管理员,负责以上事项的办理和落实。

第三章车辆的日常使用管理

第五条

日常管理采用谁使用、谁管理、谁维护的原则,全州现有邮政机动车辆的日常使用管理、日常安全运行管理、维护保养、检测检修等由车辆使用单位负责落实。

第六条

各单位应“定车定人定责任”,即一辆车固定一个相对稳定的驾驶员,驾驶员负责所驾驶车辆的日常维护保养、报修、送修及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若因日常维护保养不力、报修、送修不及时或不按规定驾驶导致损失或产生事故,则由驾驶员负责。

第七条

驾驶人员在出车前必须对车辆进行常规安全检查,查看车身是否正常,车架大梁、悬挂钢板、传动轴、轮毂钢圈等是否存在变形、裂纹、螺丝松动等情况,检查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变速系统等是否正常,发动机运转、各指示警示灯工作是否正常,检查制动液、液、冷却液是否充足,若有异常情况,则必须立即进行诊断维修,待故障排除后方可出车。出车、维修、加油等事项必须及时如实逐日填写“__州邮政局机动车辆行车记录及油料登记表”,每车一表,表格形式见附件一。各单位车辆管理人员在月末对“__州邮政局机动车辆行车记录及油料登记表”进行汇总统计,同时填写“__州邮政局机动车辆使用情况统计月报表”,并于次月3日前报至运维部,表格形式见附件二。

第八条严禁私拉乱跑,拉运违规禁运物品,严禁酒后驾车,严禁驾驶员将自己驾驶车辆交由其他人员驾驶。

第九条

各单位所属邮政机动车辆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并按时归班回局存放,长途运输车辆按固定线路运行,其他车辆只能在本县市行政区域内运行,严禁私拉乱跑、挪作他用或跨区域行驶,生产需要跨区域行驶时,必须报经运维部备案后方可运行。

第四章交通规费办理及保险投保办理

第十条养路费及客货运附加费由运维部统一向州养征处集中办理,办理时间为每年12月份办理缴纳下一年度费用。

第十一条

长途运输车辆过路费由州局统一集中向州路政支队申请包缴,运维部具体办理,办理时间为12月份申请办理次年1——6月份的包缴并领取发放通行证,6月份申请办理本年度7——12月份的包缴并领取发放通行证,同时回收回交上次核发通行证。申请过路费包缴的车辆为承担长途跨县跨州邮件运输、速递物流运输的货运车辆。

第十二条

车辆保险由运维部统一集中办理。根据省局统一要求及省局与云南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的合同协议,全省邮政企业机动车辆集中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投保,享受费率优惠。我州邮政企业机动车辆由运维部集中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潞西分公司投保,保险投保险种全州统一,具体见附件三(__州邮政局机动车辆投保险种明细表)。运维部每月初统计本月车辆保险到期数量,交保险公司计算费用,打印保单,制作保险卡,然后到财务室领取支票到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用,签收保费发票、保单、保险卡,最后将保险卡发放至各车辆,保单由运维部统一保管。各使用单位根据生产要求需要增减险种和投保额度的,则在本年度保险到期前一个月内向运维部提出书面申请。

第五章车辆维护修理

第十三条

修理费在1500元以内的车辆常规保养及一般检修,车辆管理员报单位领导同意,经州局财务同意后方可安排修理。但用车单位车辆管理员和主管领导需对修理结果负责,修理费在各局各单位成本中支列。

第十四条

修理费用在1500元以上的,用车单位必须填写《__州邮政局机动车辆报修、派修单》,运维部收到后初步审核,报州局同意,备案后方可送修,车辆使用单位主管领导和车辆管理人员对修理过程进行监督,并对修理质量负责。

第十五条

省局下达的大修计划由运维部根据车辆运行情况统一安排,并报经州局主管领导同意后,送州局财务室备案,各用车单位负责送修并对修理质量负责。

第十六条

车辆修理完成后,用车单位车辆管理员要及时将修理费发票及修理厂修理明细清单复印一份报送给运维部备案,发票及修理明细

清单要有经办人、修理厂家和单位领导的签章。

第十七条

车辆出现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损失时,现场责任人要主动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并在第一时间通知运维部、公安交警部门、保险公司,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处理事故。

第六章车辆的报废更新

第十八条车辆的报废、更新和新增由州局统一向省局进行申请,各用车单位提出申请和协助办理相应手续。

第七章车辆基础资料填报

第十九条

全州所有车辆基础资料的报送,采用电子化的方式进行申报。《__州邮政局机动车辆行车记录及油料登记表》、《__州邮政局机动车辆使用情况统计月报表》、《__州邮政局机动车辆报修、派修单》和《__州邮政局机动车辆投保险种明细表》等基础表格和身份,已经全部在__邮政网站上“__州邮政局车辆管理在线栏目”中设定,各局各单位和部门只需要按照网站上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即可。第二十条各局各单位填报资料时,可在各局各单位的宽带使用机器上操作,也可自行在能够上网的地方进行查阅和填报相关车辆资料。

第二十一条运维部负责“__州邮政局车辆管理在线栏目”所有技术支持。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由__州邮政局运行维护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20__年1月1日起施行,原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一、《__州邮政局机动车辆行车记录及油料登记表》

二、《__州邮政局机动车辆使用情况统计月报表》

邮政法实施细则篇4

活鱼是无法邮寄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规定,“各种活的动物”在禁止邮寄之列。根据《邮政法》规定: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不建立或者不执行收件验视制度,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禁止寄递或者限制寄递物品的规定收寄邮件、快件的,对快递企业,邮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邮政法实施细则篇5

努力推进全市邮政和谐稳定发展

同志们:

20__年全市邮政工作会议暨二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今天召开了。

下面,我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文秘站网-]20__年全市邮政工作回顾

20__年,在市委、市政府、省局的正确领导下,全局干部职工按照“抓基础、抓关键、抓发展”的总体要求,突出经营,强化执行,稳抓闭环,促使全局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开创了企业发展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奋力发展,企业效益稳步提高

20__年,经过全市邮政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实现了如下几大主要经营目标:

全年收入指标超额完成,到20__年底全市邮政业务收入完成万元,较上年增长%,完成年计划的%;完成收支差额万元,较上年增长%,完成年计划的%;市局现业及大冶市局、阳新县局全部完成了收入收支差计划。

邮政业务取得新进展,由省局单列考核之一的函件业务,通过实施“一把手”工程,超额完成了全年业务收入计划,累计实现收入万元,占年计划的%,另外两项单独考核的特快、物流业务因受计划较大的影响,存在欠产;邮储业务和集邮业务是拉动全局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到20__年末全市邮政储蓄余额净增万元,实现业务收入万元,完成年计划的%,同比增长%;集邮业务实现收入万元,完成年计划的%。

通信建设迈上新台阶。按照省局网点建设标准,完成了10个骨干网点的装修改造;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团城山邮区中心大楼的改造,使局容局貌得到根本转变;积极筹措资金,新增一批办公及生产计算机设备和邮运车辆;全局通信建设取得了分营以来前所未有的成绩。

财务状况明显好转。货币资金年末较年初净增长万元;资产负债率为%,较年初下降了个百分点;用户欠费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年末较年初减少万元;固定资产盘活收效显著,为企业减负近200万元。

确保良好服务与安全生产。全年各项服务指标都达到了省局要求,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处理问题,实现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

二、主动出击,经营水平明显提高

一是金融类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我们一手抓上规模,一手抓调结构,保持了邮储业务的快速发展。精心组织跨年度邮储竞赛、季度短程赛等各种形式的业务竞赛,做到全年赛事不间断,并及时调整业务旺季与淡季的发展政策,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坚持效益发展原则,加大骨干网点的装修改造和低效网点的调整力度,增强网点自然吸储能力;采取低成本手段,成功接收商业银行撤点,累计接收余额近万元;重视开发农村市场,大力推行客户经理发展农村邮储;快速应对各种市场信息,以国家整顿教育储蓄为契机,加大业务宣传力度,合理开发新储源;着力提高绿卡发放量,通过发挥绿卡统版和两网互通的优势,以校园和农村两大市场为重点,加大了绿卡发放力度;广泛开展联合经营,发展与联通、移动、电信和社保等各行业的合作关系,积极巩固与开发中间业务,在全区成功开办了代收电费业务,累计代收电费达2.3亿元。

二是邮递类业务迎难超常发展。

函件业务是所有邮政业务中发展最难的业务。为了做大邮政的这项核心业务,我们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积极创造市场需求,大力推进业务发展。采取专业联手策略,成功开发了中国人寿、泰康人寿等帐单业务;实施数据库营销,发展商函业务;关注万达等重点大客户,创新服务手段,培育了首个年用邮量超百万的大户;推行项目认购制,发挥能人作用,收效明显;紧抓社会热点,成功开发书信比赛、廉政系列明信片、高考大礼包等新业务;通过政策激励、能人营销与专业营销相结合,大力发展企业金卡业务,虽然提前完成了揽收量及收入计划,但丝毫不放松,继续抓住年底旺季开展销售贺年邮资明信片短程竞赛,一举实现万枚销售量。

速递业务以薪酬改革为契机,有效调动了揽投队伍的积极性,增强了专业市场开发能力,全年新增大客户家;依托“全夜航”,精心组织中秋“思乡月”活动,拓展邮政亲情服务领域;加强联系经营,集中精力做好二代身份证、火车票等单证照业务;全年共实现业务收入万元,完成年计划的,比去年同期增长%。

物流业务以仓储配送为主,通过积极搭建仓储平台,提供优质服务,发展协议客户家,全年完成全网配送吨;以服务“三农”为目的,建设三农服务点230个,启动了洗衣粉、种子等农资配送业务。

报刊业务按照“大收订保存量、常年收订保增量”的工作思路,通过实施按件计酬,开展投递段道收订竞赛及每天通报收订进度等方式,极大地调动了投递员的积极性,在大收订期间实现了党报党刊有增量、私费订阅有突破

;坚持不懈地做好破订、续订和上门收订等工作,开展常年收订竞赛;采取下任务、定期通报等措施,做好《市场报》、《武汉晚报》等买断包销和效益型报刊的订阅;完成一次性报刊大收订流转额达万元,在消化《黄石广播电视报》等流转额的情况下,仍比去年增长万元。三是有效益地发展集邮业务。坚持规范经营,采取各种措施做好新邮预订;成功开发了鸡年生肖邮票系列邮品,创收300多万元;重点加大定向邮品开发力度,成功开发了移动年册、黄石二中等大客户个性化邮票,实现收入万元。

三、突出重点,抓好网络建设增强实力。

围绕“全夜航”和快速邮路开通,制定了新的生产作业计划,在确保邮件传递速度的前提下,对邮路进行了调整,降低了邮运成本;优化中心局内部作业流程,加快邮件传递速度;在不降低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将2个农村支局由自办改为委代办,撤消了一门、新建区等2个城市网点。同时,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开通了理工学院邮所和团城山、天虹、河口等12个网点。

在信息网方面,顺利实现了储蓄、汇兑两网互通,邮政金融业务实时监控系统成功上线;完成了邮政综合网骨干网扩容改造、支局电子化统一版本及量收系统的建设;对集邮、中心局生产作业、报刊及零售、特快、邮保通、客户经理业绩管理等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完成了邮政视频会议系统、内部语音系统等信息工程;安装了理工学院、移动通信广场等自动取款机;配合业务发展,实现了火车票在邮政营业窗口实时出票;改进了储蓄窗易系统,实现交易日志无纸化,使窗口存折打印机的作业量下降了50。另外做好运行维护工作,通过认真落实“驻点包机责任制”和“故障申告预处理”,确保了各类系统正常运行。

在通信建设方面,本着节俭的原则,完成了团城山邮区中心局大楼改造工程,改善了机关办公条件,同时规范作业要求,重新划分团城山一楼生产现场,极大地方便了生产一线;通过省局支持和自筹资金,完成了铁山、下陆、沈家营、大冶东风路等10个邮储骨干网点标准化装修改造,钟楼营业网点改造装修预计春节前可以竣工;同时根据生产需要,添置了一批台式液晶电脑和邮运车辆。

四、有的放矢,实施科学管理和配套改革

一是关注细节加强财务管理。全面清查固定资产,共清理已调出资产万元,使企业减少折旧预算额万元,同时对闲置资产进行清理,并拟定闲置资产的分步盘活计划,完成了钟楼的整体对外出租,资产盘活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制定了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有关业务的收入列帐口径及欠费问题进行了清理和规范。

二是强化执行强化一体化管理。初步实施市县一体化,初步实现计划管理、业务资金管理、绩效考核等一体化管理。引入成本预算,加强收支预算、现金预算,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突出抓好经营业绩考核,加大了对完成收入计划和收支差计划的考核力度。

三是推进改革理顺专业化管理。在竞争性强的速递、投递专业,逐步实施“底薪+提成”的薪酬体制改革,初步建立起一支专业营销队伍,以分片包点的形式深入开发市场,进一步增强了专业自主开发能力。本着管理专业化的原则,调整了大客户服务部,并适应改变了大客户管理办法,形成一对一的专业营销服务,做好大客户维护和市场开发;同时调整和归并了职能科室,利于分清职责,强化管理。

四是提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采取干部下派到县市局、适当调整干部以及到省专业局挂职锻炼等手段,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丰富干部的阅力和能力,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同时积极推行干部述职制度,进一步增强干部责任感。稳定劳务工队伍,完善用工合同的签订、变更及缴纳社保金,并适当提高了劳务工待遇;坚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顺利完成了名劳务工的聘用工作。

五是以人为本重视民主管理。深入推进局务公开,通过召开职工代表联席会,成立钟楼招租委员会、物资集中采购审查小组等形式,将事关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交给职工审议。

六是依法治企防范经营风险。制订完善了合同会审会签制度、法律审查制度等一系列合同管理制度,由市局统一聘请法律顾问,使合同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在钟楼对外招租中,面对复杂的局面和重重干扰,我们坚持按合同办事,较好地处理了原承租户的纠纷,顺利完成了团城山对外招租,维护了企业的利益。另外,积极净化邮政市场,查处了6家非邮快递公司的违规行为,没收了非标准信封4.5万枚。

五、转变行风,大力提升企业形象

一是切实改善服务质量。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扎实有效地开展“提高服务质量,让用户满意”的专项服务整治活动,通过自查、抽查、整改、验收及回头看,使服务质量扎实改进。依托信息技术对传统邮政的改造,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形成了窗口服务、上门服务、电话服务等多种服务平台。切实强化诚信服务意识,积极参加市电台行风热线栏目,现场解答用户的各种疑问,并加强平常服务质量管理,妥善解决邮件损坏、缺报少刊等热点难点问题,使用户满意度达到85分以上。

二是务实推进基础达标工作。按照“健全制度、规范管理、真诚服务、提高效益”要求,深入推进邮政服务形象建设和邮政生产作业标准化,统一了支局基础台帐、基础资料,使支局基础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三是加强党建工作。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紧密结合邮政行业实际,积极深入地开展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查找并及时整改影响企业发展及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提高党员素质、健全长效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得到了市委督导组的高度评价。

此外,安全生产、精神文明建设、工会以及团委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进一步加强,为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于20__年的工作,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停滞不前。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发展、管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收入质量不高。尽管我们完成了全年收入计划,但由于业务结构不合理,业务收入主要是依靠邮储和集邮这两项业务拉动完成的,而这两项业务的成本都非常高,因此,收入质量不高。二是经营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不够,抓经营工作的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满足于现状。三是邮递类业务发展与预期目标仍有差距。函件业务发展困难、包裹业务增长趋缓、报刊发行业务竞争激烈、汇兑业务持续下滑,造成业务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四是历史遗留问题如各种应收款、商品库存、挂帐、欠款较多,造成资金压力仍然比较大。五是经营的执行力亟待加强,一些单位、部门在抓落实上,忽视对日常工作的检查和管理

,对经营效果缺乏督办和有效性评估。六是管理的闭环及细节重视不够,资金安全管理、财务管理基本制度的贯彻执行和监督检查还有漏洞,成本的增幅高于收入的增幅,成本控制不严。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积极予以解决。

20__年全市邮政主要工作

20__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邮政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准确把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做好全年的各项工作,对加快黄石邮政发展,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具有十重要的意义。

总体上看,明年我们仍然拥有诸多有利条件。一是体制改革将为邮政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明年是邮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年,国务院出台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特殊服务机制和安全保障机制,加快修订邮政法进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配套政策,这些都有利于改善邮政发展的环境。二是宏观政策环境将为邮政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战略将深入实施,区域间的联运发展将进一步拉动黄石经济的增长,这些也为黄石邮政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提供了内在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基础。

看到黄石邮政发展有利条件的同时,还要充分地估计到困难:一是邮政体制改革将对邮政的格局产生较大影响;二是邮储政策调整给业务有效增长带来了新的压力;三是随着我国加入WTO进入过渡期,速递物流市场全面开放,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四是邮政传统业务被新技术替代的步伐在加快;五是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也将对今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总之,我们既要看到机遇和有利条件,更要正视面对的严峻挑战;既要坚定发展的信心,更要有忧患意识和紧迫感;牢牢把握好发展机遇,加倍努力工作,推进企业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20__年全市邮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不动摇,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省邮政工作会议及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步推进体制改革,着力推进业务结构调整,着力强化营销机制,切实提高运行质量,扎实有效地推进黄石邮政加快发展。

20__年全市邮政主要经营服务目标是努力实现“8855”计划,即业务收入计划完成8000万元,增长%,其中速递业务收入达到800万元,储蓄业务收入达到5000万元,函件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成本费用和收支差额控制在预算目标以内。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服务质量稳中有升。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牢牢抓住四大板快,全面提升经营实效

业务发展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牢固树立存量市场靠维护、增量市场靠项目的指导思想,实施项目、质量、效益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抓住重点环节、重点工作、重点客户,促进各项业务呈现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1、做大做强重点业务

储蓄业务力求转变增长方式,继续加快发展。在目前邮递类业务难成规模的前提下,我们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坚持壮规模、调结构、保安全,加快邮储业务的发展。要加大骨干网点的装修改造和低效网点调整力度,增强窗口服务能力,降低邮储的经营成本。要充分调动职工发展业务的积极性,继续精心组织好跨年度邮储业务发展竞赛、活期竞赛和绿卡发放等业务竞赛,同时适度降低业务代办费,实现降本增效。要着力扩大绿卡覆盖率,在农村加大绿卡村、绿卡镇、绿卡学校及村邮员等建设力度,树好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力争农村邮储突破发展;在城市抓住移动、电信、电力等高端企业,以及报刊预订站、社区、学校等重点市场,积极培育绿卡大客户,增加大客户存款比重,努力优化存款结构。要抓住明年开始征收各类代收业务手续费的契机,在继续扩大代收电费、养老金、代收话费等中间业务规模的前提下,大力开发代收新市场,提高活期比例,增加中间业务效益。要灵活整合报刊、集邮等各项邮政业务的用户资源,实施有特色的宣传和营销,快速占领邮储新市场。要抓好资金的运作工作,加强头寸管理,确保新增资金及时准确上划,切实提高资金的收益率。要高度重视邮储资金安全,切实防范和查堵各类储汇资金案件。

2、做好做实基础业务

函件业务要狠抓项目上规模。要从战略的高度来抓好函件发展。要以移动、金融、保险、医保等为重点,加快商函和账单业务发展。要按照省局的要求,加快名址库建设和应用步伐,抓好商函投递信息系统建设,为商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已经建成的数据库进行整合、分析、归类,创新开展数据库营销,以个性化服务赢取新用户。要密切关注会庆、活动等社会热点,做好方案营销、主题营销,打响中邮广告及邮资封片品牌。抓好校园、大型企事业单位等重点市场,做好邮资门票、企业金卡等业务的开发和销售工作。跟踪了解万达公司个人银行卡寄递业务量的变化和需求,进行精细服务,维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做快做精竞争业务

速递业务要以“全夜航”、次晨达、卡哈拉为契机,抓住时限和安全两大竞争点,开展专项营销,着力提升市场竞争力。一是做大国内业务。逐步形成以“次晨达”、“次日递”为核心的系列精品业务的开发,进一步完善薪酬体系改革,加快营销体系建设,建设揽收员、专职营销员、客户经理等组成的营销队伍,加强上门揽收工作,做好市场开发工作。二是做精国际业务。推出以“EMS承诺服务”为核心的国际精品业务,加强国际特快业务市场开发,在重点项目、重点客户、重点环节上寻求突破,做大EMS精品线业务。三是做强同城业务。以单证照类业务和火车票专递业务为重点,坚持“贴近政府、贴近市场、贴近用户”的原则,加快发展公安、法院、火车站、银行等一批特大型客户,壮大同城业务规模,并积极推进各类限时递业务,努力扩大物品

类、礼仪类业务市场规模和份额。四是做好特快送款业务。本着把“好事做好”的原则,坚持用户自愿,规范业务流程,以服务促效益。五是按照模拟核算的要求,做好业务统计工作,同时核算结算收入成本。物流业务要在精细上做文章。要按照“仓储 配送”的要求,加强物流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区域、同城配送和分销业务的开发。要发展好中邮快货业务,提供货代和地面配送服务,扩大物流业务覆盖范围。要以“三农”服务站为基点,以各种农资、日用消费品为配送重点,结合农民消费特点,做好分销配送业务,力争农资配送业务超常规发展。

报刊业务要坚持长年收订、私费做大、服务做优的方针,弥补大收订缺口。要在做好大收订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私费订阅,组织开展段道报刊入户率、“一月一报一刊”收订等常年收订竞赛,充分发挥计件薪酬改革办法对投递人员的激励作用。要提高投递队伍业务素质,提高订阅效率,要求投递人员熟悉段道订户基本情况和掌握50种畅销的报刊的代号、订价及风格,做好私费订阅。要以学校、医院、电信运营商为重点,做好大客户服务,对报刊流转额达到20__元以上的单位订户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推行大客户营销责任制。

4、做响做优集邮业务

集邮业务要坚持效益为主,适当保持规模。要围绕北京20__年奥运邮票、生肖邮品等迎合社会热点的题材,组织好常规邮品的开发。要以定向邮品开发为主,抓好个性化邮票和企业形象年册的开发。要关注市场行情的动向,做好压库变现工作。要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确保完成新邮预订发行和销售工作。要积极宣扬集邮文化,壮大集邮队伍。

5、做强做活新型业务

保险业务要以“柜台营销”与“全员营销”相结合,建立健全邮政保险营销体制。加强与各家保险公司的合作,选择适合邮政柜台销售的保险产品,把邮政打造成最具实力的保险业务发展的公共平台。

代办信息类业务一要以邮政电子汇兑、速递、储蓄、集邮、票务等信息资源为基础,拓宽业务渠道。二要以代收话费、代放号、代售卡业务为重点,建立邮政合作营业厅,切实抓好代办电信业务。三要以飞机票、火车票为重点,拓展邮政票务业务。

为了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在业务发展中,我们要抓紧改进营销方式,大力推进营业网、投递网和大客户营销体系的“两网一体系”建设,实现“三个转变”:一要实现营销理念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二要实现营销组织由“全员营销”向“专职营销”的转变,三要实现营销方式由“全行业营销”向“专业营销”的转变。力求做到“两个结合”:一是专职营销和窗口营销相结合。通过理顺专职营销和窗口营销的关系,建立清晰的窗口营销和大客户营销的界面。二是综合营销和专业营销相结合。逐步建立起以各级大客户服务为中心,综合营销部门与各专业营销部门相结合的营销体系。

二、切实加快基础能力建设,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要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加快实物网和信息网的建设,进一步增强邮政核心能力。具体要抓好三件大事:

第一,加快重点应用系统的开发、上线和推广工作。要做好综合服务平台系统建设,对综合网进行升级改造,实现11185全省联网。整合报刊订户数据库、邮政名址库数据,建设邮政名址信息系统,实现各专业局、市县局共享,为发展函件业务创造条件。加快推进量收系统和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切实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完成速递信息系统的统一版本工程,强化特快邮件动态跟踪查询及质量监控等职能。积极研究各类代收、代缴系统的开发。

第二,做好快速网的运行工作,全力支撑速递、物流业务的发展。以“全夜航”、次晨达为契机,再造邮政EMS传统业务处理流程,实现邮件提速。要立足快速网,适度借助外界运输能力,增强邮政物流的竞争力。

第三,加快营业和投递平台建设。加大城市网点建设力度,适时调整营业网点布局,采取代办、租用店面、派驻服务等多种形式发展城市“三进”网点。要积极调整农村网点,通过自办、委代办、“三农”服务站以及流动服务等形式,提升农村经营效益。要改进投递运营模式,按照“分网、分层”的要求,对城市投递网进行合理优化和调整。要加快信报箱的建设,切实提高利用率。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规范用工,优化分配”,保证投递主体队伍的稳定。

三、加快专业化管理步伐,进一步理顺企业运行机制

专业化经营管理是邮政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我们要从市场竞争激烈、业务界面清晰、利于操作的专业进行偿试,适度改革和规范经营机制,激活经营者和员工的活力,建立起核心竞争力。在推行专业化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处理好专业之间、县市之间以及企业内部各环节的经济利益关系,形成条块结合、相互促进的经营管理机制。

按照省局的要求,明年要加快推进速递、物流等竞争性业务的专业化经营和管理。在推进专业化经营管理中,要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现代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变革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完善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及效绩考核办法。专业局要改进经营管理方式、方法,除要做好自身业务发展外,还要积极实践县(市)局一体化管理,加强对其业务发展的指导和监控,促使其加快发展,提高效益。在资金投入、工资总额、业务奖励等方面,突出扶优扶强原则,加大对市场潜力大、经营效益好、投资回收快的地区、专业倾斜力度。

四、坚持规范化运作,打造科学的管理平台

树立科学管理观是现代企业加快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我们要在强化执行、关注细节、实施闭环管理上下功夫,向管理要效益。

一是加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计划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切实做到省局提出的“两不误两确保”,努力实现“双平衡”,促进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要严格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坚决杜绝“禁止类财务行为”。要积极运用量收系统,规范收入核算,加强收入稽核管理,确保各项收入的真实、完整和准确,既不漏收,也不掺假。要关注细节,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从严落实内审制度,实行明细化控制,按月进行考核,从而保证严控支出,预算执行到位。要加强业务资金的管理,继续加大欠费管理,实施用户欠费总额控制,避免产生呆帐、死帐。要强化业务代办费管理,对邮储代办费集中市州局集中发放。要加强专业核算,进一步增强经营效益观。

二是建立畅通高效的执行通道。建立市局、县局、支局三级联动的执行通道,协助基层集中精力抓好经营。要通过加大检查强化过程督办,以严格考核强化结果评估,建立层层负责制、处分追究制,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同时,要重视深入基层调研,确保各种决策的可执行性。

三是加强干部职工队伍管理。要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力度,采取下派、上调以及跨地挂职锻炼等形式,实现干部在专业之间、县市局之间的流动,努力提高干部综合素质。要以规范用工管理为重点,积极争取省局支持,改变劳务工内部招工模式,由零星担保转变为批量担保,从专业学校引进一批劳务工,优化劳务工队伍;要通过发展的措施,提高劳务工待遇,确保年收

入达到8000元,稳定劳务工队伍。同时,要加强职工业务培训,提高职工素质,除省局组织开办的培训外,要及时根据发展需要,有计划地推进各种业务培训。四是加快进行资产清理盘活。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清理盘活资产对邮政可持续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把盘活资产工作作为减轻资金压力、缓解资金紧张状况和不断提高投资回报率的重要措施来抓。市局要做好钟楼、团城山土地的盘活工作,县市局也要加大资产盘活力度,要根据不同类别的资产拟定盘活计划,利用出租、出售、资产置换、内部调整使用等灵活多样方式,以农村房屋土地类资产为重点,大力推进闲置资产的盘活工作。

五是进一步加强投资管理。按照“量入为出、先急后缓、确保重点”的原则,逐步对14个邮储余额达到2500万元以上的网点进行装修改造,积极创造条件对县市局办公条件进行改造,适时对市局投递分局进行改造,完成团城山大楼电梯的改造,并合理对计算机设备进行配置升级。

六是加强设备运行维护管理。随着电子汇兑、统一版本、银联卡、中间业务平台、电子化支局、两网互通等系统的上线运行,业务对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信息网运行维护管理已成为网络运行中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切实完善信息网络运行维护考核体系,理顺技术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关系,保证信息网的运行,要建立合理的备品备件制度,缩短故障恢复时间,加强设备日常巡查,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同时,要严把各类设备耗材的购置和质量关,确保实惠、耐用。

七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高度重视邮储安全管理,避免发生金融案件。要切实落实各类安全生产的基本制度,实施闭环式的全过程管理,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同时要加快网点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安全防范水平。

八是加强监督检查。要按照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要求,健全监督体系,落实纪检、监察和工会的职能,加强对重大事项的监督管理,促进决策民主、科学。切实履行好行业管理职能,落实邮政市场监管工作,依法维护邮政市场经营秩序。

五、坚持用户至上,进一步提高邮政服务质量

坚持量力而行、水平适度的原则,制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普遍服务标准,保证普遍服务范围不缩小、水平不降低。要加快标准化和企业形象建设,继续组织开展好创星级规范化服务窗口竞赛活动,争创一星级服务窗口4处,创建二星级服务窗口2处,全面树立邮政企业对外服务的新形象。要进一步做好服务“三农”工作,加快“三农”服务站的建设步伐,为“三农”发展构建信息传送、物品运递和资金流通渠道。要切实加强投递管理,提升投递质量,对发生的缺报少刊问题,严格按规定及时赔付,通过诚信服务和规范服务,减少用户的投诉量,提高用户满意度。要加强邮政服务的社会监督工作,及时了解社会对邮政服务的反映,促进邮政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要细分大客户服务市场,实行客户分等分级管理,继续完善大客户营销体系,由专人负责大客户信息的收集、维护、分析、策划,为大客户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提高大客户用邮比例和信任度。

六、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企业整体发展力

一是要加强作风建设。创建“服务型、落实型”机关,通过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工作的指导能力;要为基层和广大职工服好务,做到“主动、高效、热情”,及时解决好基层反映的各种问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遵循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抓住教育、制度、监督三个关键环节,建立健全有利于防范腐败的体制和机制。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的执行力。

二是积极创建企业文化。我们要注重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激励职工、团结职工,不断培育和形成具有黄石邮政特色的企业文化。要把强化职工团队协作精神与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作为核心来抓,精心组织好建设“学习型企业、知识型职工”活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建设。要通过多种形式,持久地开展向王顺友学习活动,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通过各种文体活动活跃职工生活,鼓舞士气,增强企业凝聚力。

邮政法实施细则篇6

不足一:反洗钱系统功能不全。邮政储蓄银行虽建立了大额交易和可疑支付交易管理系统,但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能力仍然落后,反洗钱工作数据采集、加工等实际上仍然停留在手工操作和经验判断上,没有建立对于大额、可疑交易实时监督上报的完整系统。目前,仍然普遍采取的定期的、人工的报告方式,往往导致反洗钱报告与采取措施缺乏及时性与针对性。

不足二:基层人员反洗钱风险控制意识淡薄。由于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邮政储蓄银行基层工作人员忙于日常具体业务,很少参加正规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放松或忽视了对反洗钱法规的学习,对反洗钱工作职责的认识模糊不清。甚至为了多争取储户和存款,一定程度地通过放宽开户条件来扩大业务、吸取存款,因此,忽视了对于资金的来源和性质的调查。

不足三:对客户资料真实性的判断能力不足。由于受利益驱使和短期经营目标任务的考核压力,邮政储蓄银行基层员工未能有效识别开户资料的真伪,更缺乏对特定客户在会计、结算、外汇等部门资金运作综合信息的掌握,因此,在界定和判断可疑交易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不足四:事后监督对反洗钱审核不到位。虽然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了相应的事后监督岗位,但在监督工作中往往仅局限于柜面业务的合规性,没有真正把反洗钱工作纳入其事后监督的范畴。目前的事后监督往往表现为:只重视凭证要素审核,忽视业务是否涉及反洗钱;只重视客户身份证件是否核查,忽视对完整资料的审查;只重视业务的差错审核,忽视账户与资金性质相关分析等。

不足五:反洗钱规章制度没有真正得到落实。目前,邮政储蓄银行的反洗钱规章制度,主要根据国家的有关反洗钱法规分解、细化反洗钱实施细则。这使反洗钱的制度仍然停留在表面化的层次,并未真正深入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对此,各一级分行制定了《反洗钱实施细则》,并根据反洗钱的职责设置反洗钱内部管理岗位,但以上制度尚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上的改进与完善,使这一重要的内控制度缺乏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虽制定了反洗钱管理的相关制度,但制度比较粗糙,反洗钱岗位与业务操作岗位混淆,岗位责任制无法真正落实到位。

不足六:邮政储蓄银行系统内部反洗钱工作缺乏有机的统一与协调。邮政储蓄银行反洗钱工作涉及个人业务部、公司业务部、会计结算部、风险合规部、审计部等诸多部门,需要相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从目前来看,在一级分行层面虽然都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一些办法,但尚未形成以反洗钱为核心的一套系统的工作体系。一些工作仍沿用以前的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反洗钱风险控制与导向,新制定的反洗钱规定也没有完全渗透到各部门、各岗位的具体工作中去;反洗钱工作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协调统一的反洗钱机制尚未形成。

那么,该如何加强和完善邮政储蓄银行反洗钱体系建设呢?

笔者提出的对策与建议是:

一是细化到每个支行、每个责任人。要贯彻落实反洗钱的制度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反洗钱工作网络和工作制度,必须在横向上扩展到每个岗位,纵向上扩展到每个层级。以此将该项工作延伸到每个网点,落实到每个责任人,以责任制的形式,督促基层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反洗钱法》,在反洗钱工作中做到了解客户、大额交易报告、可疑交易报告和保存记录等多项制度要求。

二是认真落实反洗钱的各项制度,建立考核机制。在制度执行上要做到奖罚分明,并对反洗钱工作的有效性定期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风险与漏洞,确保反洗钱制度执行的连续性、有效性,真正实现邮政储蓄银行反洗钱工作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有效机制。

三是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商业银行内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洗钱制度体系是风险防控的必要环节,更是银行内控制度的重要部分。因此,提升商业银行反洗钱管理水平,应从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入手。要根据“三道防线”相互制约的原则,健全内部制度,设立包含反洗钱工作在内的操作、监督部门,使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相互制约。在实际工作中,对临柜一线、事后监督、内部审计部门通过监督措施,避免管理失控;合规部门要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对不适应、不合理情况要及时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使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符合实际要求。

四是高度重视并加强反洗钱的员工培训工作。反洗钱工作归根到底是由人员来实施的,因此,反洗钱人员的业务水平是开展有效工作的基础。而现在,人员业务水平不足依然是邮政储蓄银行实施反洗钱工作所面临的困难之一。广大员工仅停留在对反洗钱业务的表面认识上,缺乏对更深层次的理论与操作。所以,组织开展具有持续性和富有成效的员工培训,是邮政储蓄银行优化反洗钱内控制度建设的必要方式。

邮政法实施细则篇7

【关键词】公共行政改革;公用事业;行政法;监管;邮政监管

【中图分类号】D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9-0191-05

“公用事业”一语源自英语中的“Public Utilities”,一般是指通过基础设施向社会提供普遍必需品和服务的行业,包括电力、电信、邮政、交通运输等。传统理论认为,公用事业具有自然垄断属性,也因此许多人认为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特征与法律监管的出现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如美国学者斯切利尔曾说:“关于管制的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以自然垄断为假设条件的”。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公用事业垄断显得理所当然。肇始于上世纪下半叶的英美国家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局面逐步打破。公用事业监管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要求政府在监管过程中,要处理好监管与市场、垄断与竞争、专营与民营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邮政业作为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如何实现有效监管的问题。

一、公共行政改革与公用事业监管转型

源自英国撒切尔政府的公共行政改革运动已经席卷全球30多年,如英国的“下一步行动方案”、美国的“政府再造运动”、澳大利亚的“财政管理改进计划”、法国的“革新公共行政计划”、欧洲共同体会员国所倡导的“公共服务革新”,等等。如此大规模的公共行政改革,展现了各国基于新的历史背景,从传统行政模式向新的行政模式转换的某种尝试。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1)政府职能范围的重新界定;(2)政府职能实现方式的市场化;(3)政府间关系的调整;(4)政府内部结构的优化;(5)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6)公务员制度改革。

监管与公共行政改革密切相关。公用事业监管则与现代公共服务网络的出现息息相关。19世纪初。煤气开始在英国首次生产性应用并通过输配管网开始为城市街道提供照明能源。当时,一些城市与厂家签订某种合同并赋予合同另一方某些特殊权利。作为权利交换,厂家同意市政当局对经营质量和价格进行控制。英国剑桥大学纽斯伯利教授认为,由此形成了现代公用事业监管的雏形。但是。西方国家对公用事业的监管却经历剧烈历史性变革且面临理论和实践的沧桑涌落。而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公共行政改革运动的兴起,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公用事业改革的进程迅速加快。在此30年间。经历了监管一放松或解除监管一再监管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综上可见,随着政府在职能范围、职能实现方式、职权配置和行政管理方式等诸方面的转型,政府对公用事业的监管也必将发生相应的调整,传统的、单一的、刚性的行政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现代的刚柔并济、多管齐下的多元化监管方式将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在我国公用事业改革的关键期,如何把握现代公共行政改革的脉搏,顺应时展潮流,实现公用事业监管的现代转型,对于我国公共事业的未来发展。公共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行政法视野下的公用事业监管

政府监管研究虽已遍布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多个领域,但仍不够深入。由于公用事业监管的主体主要依托政府,故就法学角度,公用事业监管问题无疑首先是一个行政法问题。因此。从法学角度研究公用事业监管问题。应首先以行政法为视角,从监管主体、监管手段等方面人手。

(一)公用事业监管主体的重塑

监管主体的设置在公用事业监管中占据首要地位,直接决定公用事业运营效率和政府监管效率的提高。目前,世界各国关于公用事业监管机构的设置,有三种主要模式:(1)设立完全独立的监管机构。(2)政府部门下设相对独立的监管机构。(3)政府部门直接承担监管职能。三种监管模式的独立性逐步减弱,一般而言,监管机构的独立性越强,其监管也就越有效。当然,监管机构的独立性程度,通常还需要结合一国政治、经济、法律、传统、习惯等综合考虑。因此,未来我国监管机构的设置必须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并结合现实国情。首先,美国完全独立的监管机构,在人员、人员素质、预算及其配套法律制度等方面要求极高,不符合我国国情;其次,第三种监管模式也不适应我国国情。因为我国长期处于政企不分状态,二者利害关系纠缠不清,很难保证有效监管。因此,第二种模式,即在相关部门下设置相对独立的监管机构,比较符合我国国情,至于构建独立的监管机构目前还只能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二)公用事业监管手段的丰富

行政法视野下研究公用事业监管,必然涉及到监管机构运用何种手段行使行政职权、落实监管目标。根据现代行政法基本理论,这种行政法手段既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既可以是刚性的也可以是柔性的,应当是多管齐下。笔者认为,作为监管机构应学会综合运用行政立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传统手段,以及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等新型手段。

1 行政立法。在公用事业监管中,行政立法直接决定了监管机构的设置、职权、地位、内容与手段等的界定,对后续监管工作的展开具有本源性意义。因而,在公用事业监管中,必须注重行政立法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立足行业特色、广泛听取公用事业提供者和消费者的意见、恪守法定程序、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一套以法律为基础、法规和规章为补充的公用事业监管法律体系。

2 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是公用事业监管中最有效的方式,历来受到监管者的青睐,主要表现为监管者对市场进入和退出的许可。如《邮政法》第51条规定:“经营快递业务,应当依照本法规定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快递业务。”这就赋予了监管机构对快递市场的准人权。这对于监管机构有效履行其监管职责提供了有效武器,同时也要求监管机构在行政许可过程中,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信赖保护等原则,保障行政许可的公开、透明和权威。

3 行政处罚。作为一种刚性的行政法手段,行政处罚历来备受行政机关青睐。在公用事业监管中亦然,对于违反公用事业法律规范、侵犯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有着很好的惩戒和教育作用。但是,随着现代行政法的转型,行政处罚这种过于刚性的行政法手段的运用,普遍要求谨慎采取。相反,应当更多地采取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等柔性的执法手段,以更好地保障行政执法的效果。因而,在公用事业监管中。监管机构同样需要谨慎运用手中的行政处罚职权,恪守法定程序,保障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听证等权利。

4 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同为柔性行政手段。它既是现代行政法中合作、协商的民主精神发展的结果,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市场调节失灵和政府干预双重缺陷的一种补救方法。在公用事业监管中。由于其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找到市场机制与政府监管的平衡点,因而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无疑可谓是一剂“灵丹妙药”,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行政手段的不足。作为监管机构。应充分尊重被监管者的主体地位,加强与被监管者的合作与协商,提高被监管者依法行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降低监管成本,实现更好的监管效果。

(三)公用事业监管中的信息公开及自身监督

欲保证监管机构的监管发挥实效,就要求监管者对被监管者有充分的了解,即对被监管者的相关信息有一个全面、准确、及时的把握,如此才能采取及时、有效举措,这就要求被监管者必须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同时,在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要求下,这种信息公开对监管者同样适用,以保障被监管者和社会公众对监管者本身的监督。因而,信息公开在公用事业监管中非常重要。由于“监管把权力授予机构,同时也授予官员,使他们可以对某些资源的使用作出决策,而这些决策能够对受到监管工具影响的个体产生巨大的收益或损失”。因而这些监管机构及其官员非常容易成为利益集团俘获的对象,从而滋生腐败,导致政府监管形同虚设。故加强对监管者自身的监督亦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这种监督有内部的、外部的、程序的、实体的等诸多方面。

三、公用事业监管的路径分析——以邮政监管为例

公用事业虽然包括电力、电信、邮政、交通运输等诸多类型,但由于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因而在监管路径上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和相互借鉴性。以下笔者将以邮政监管为例,对公用事业监管的路径选择做一个初步的梳理。

(一)邮政监管的现状与问题

邮政业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行业。具有明显的公用事业特征。为应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持续挑战,邮政业必然要进行强有力的改革,这种改革的核心无疑在于如何规范邮政监管,正确处理好市场机制与政府监管的关系。在此过程中。邮政监管尚面临以下问题:

1 监管机构设置不合理、职权划分不科学。自2005年国务院邮政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实行国家邮政局、省(区、市)邮政管理局两级监管体制。由于人员有限,①监管机构层级过高,中央与地方、各邮政管理部门的职权划分不清,根本无力进行有效监管,不利于督促邮政企业严格依法行为,积极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邮政业的监管力度,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完善省级以下邮政监管体制的通知》([2012]6号),从而形成了国家邮政局、省(区、市)邮政管理局、市(地)邮政管理局的三级监管体制。应该说,此种监管体制的调整,对于邮政监管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何科学界定各级邮政管理部门、同一邮政管理部门中各部门之间的职权,仍然是决定未来邮政监管能否有效落实的关键。

2 监管手段过于单一、执法人员素质较低。实践中。因人员所限和疲于行政事务,邮政管理部门无法集中精力履行监管职能。直接后果是:过分依赖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传统的刚性监管手段;监管手段单一,未能积极采取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等柔性监管方式,以及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可接受性。此外,由于监管机构的人员大多从邮政企业分流而来,缺乏法律方面的基础,执法综合素质较低。因而导致依法行政、程序正当、比例原则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尚未得到一线执法人员的正确理解和有效落实。

3 政企分离不彻底、市场化程度不高。虽自2005年邮政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已经实行政企分开。在剥离企业职能、资产和人员的基础上重组国家邮政局。根据邮政业的不同特点,积极引进市场机制,放松政府监管的力度与强度。邮政业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但仍然存在政企分开不彻底、市场化程度不够的问题。特别是在快递行业,监管部门过于照顾邮政企业的利益,而对其他市场主体进入快递行业设置过多条件、过高门槛。

4 邮政监管法制建设亟需完善。截止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邮政法》为核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以及相关邮政行业标准的邮政法体系,但这种邮政法体系是不完善的。首先《邮政法实施细则》已经实施二十几年,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亟需修改;其次,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不完善,一些地方政府尚未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最后,相关邮政行业标准尚不够具体明确。因此,欲进一步提高对邮政业的监管水平,必须首先从立法上完善邮政行业的法律。为邮政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依据。

(二)邮政监管的路径分析

通过上述对邮政业相关情况的介绍,以及如何在行政法视野下加强和提高对公用事业的监管,笔者认为,就邮政业而言,应首先树立一套先进的监管理念,即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监管机制、有效平衡“监管与市场、垄断与竞争、专营与民营”的关系。具体而言,可以综合运用以下手段提高邮政监管的实效。

1 完善邮政立法,保证邮政监管依法进行。首先,应尽快制定《邮政法实施细则》。既然国家欲加强邮政监管力度已设立市(地)级邮政管理局。那么就应当赋予其更多的职权,以保障其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即应当将主要的邮政监管职权下放至市(地)级邮政管理局,而国家和省级邮政管理局主要承担一种监督和指导工作。同时,市(地)级邮政管理局的机构设置应简化。只设置办公室与综合执法科即可。因为过细的机构设置,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容易力量分散,不利于实际工作的开展。这些内容都需要《邮政法实施细则》加以详细规定。其次,国家邮政局作为邮政监管部门,负责全国的邮政立法、监管等工作,有权起草邮政业的部门规章,对邮政普遍服务、快递市场、邮票发行、集邮等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并结合《邮政法》的修改,进行相应的补充和完善。最后,各省级邮政管理局应当根据本地实际,制定《邮政条例》。特别是在邮政普遍服务中,不同地区差别较大,因而各地应根据本地实际,在《邮政法》指导下,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邮政条例》。同时,地方政府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本地方的政府规章。

2 降低行政许可的门槛,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邮政监管中的行政许可主要存在于快递行业。根据《邮政法》《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经营快递业务,应当向邮政管理部门进行申请,并对申请者的注册资本、网络和运递能力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应该说,此种许可制度本身具有其合理性。有利于保障快递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水平。随着1993年第一家民营快递企业快客达的成立,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遍布全国,最多时高达30000多家。中国快递市场陷入了惨烈而又无序的竞争。截至2011年底,依法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企业7500家。占市场份额95%以上的快递企业纳入了许可范围。上述快递企业的急剧下降,一方面无疑是市场竞争的产物,但另一方面政府监管也有重大影响。监管部门为加强监管,优化竞争,通过行政许可权,对快递企业的市场准入进行了适当的限制,造成一些小的快递企业逐步退出快递市场。此外,以EMS为代表的国有快递企业,在监管部门的“照顾”和本身网络优势的双重作用下,市场地位仍然无可撼动。上述事实的存在,都要求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行政许可的门槛,凡是符合许可条件的,都应当允许其进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如此,才能保障快递市场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公众提高更好的服务。

3 妥善运用行政处罚手段,提高邮政监管的水平。行政处罚是邮政管理部门实施邮政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行政处罚本身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因而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受到各级邮政管理部门的青睐。但另一方面,行政处罚作为一种刚性执法手段,其在有效打击邮政违法行为、维护邮政管理秩序的同时,也可能因执法人员过于依赖行政处罚而产生、等侵害自然人或法人的合法权益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邮政监管部门应妥善运用行政处罚手段,合理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保证违法行为与处罚后果的平衡。此外,在行政处罚过程中,还应当注重行政处罚的程序正当性,充分保障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听证等方面的权利,进一步提高邮政监管的水平和质量。

4 综合运用行政合同、行政指导手段。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随着传统行政法的转型。要求监管部门综合运用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等多元化的监管手段。《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规定,主管部门依法向社会招标的,应当与中标者签订特许经营协议。特许经营协议的内容包括:特许经营内容、区域、范围及有效期限;产品和服务标准;价格和收费的确定方法、标准以及调整程序,等等。通过行政合同方式既发挥了市场资源配置的优势,又体现了间接行政的最新理念,包含了对被监管者的平等合作与协商的精神,有助于被监管者积极主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监管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时,作为市场调节与政府监管缺陷的补救者,行政指导的多样性、自愿性等特征,符合现代监管的精神与理念,应该在实际监管过程中承担越来越大的作用。监管部门通过行政指导的方式,引导被监管者主动自觉的依法行为,保障邮政行业的正常秩序。

邮政法实施细则篇8

我局储汇稽查工作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遵照省州局对稽查工作的要求,以“抓安全、促发展,压案件、促成果”为中心,以“加强治理求效果”的指导思想,切实落实“

六个全”(全员内控、全过程内控、全方位组合式内控、全年内控、全系统信息交流与反馈、全网内控),在发展邮政金融业务和保障储汇资金安全两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按照《*省邮政金融资金安全检查处罚试行办法》和省局《转发国家邮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邮储资金安全治理的紧急通知》(*邮传31号)传真电报的要求、以及《*省邮政储汇资金票款安全连锁责任制》、《*省储汇稽查方案》、《中间业务稽查方案》、《关于进一步落实储汇资金安全治理“九条”规定的紧急通知》等重要文件,对邮政金融资金实施有效监控,促进邮政金融业务稳定、保险发展。

2、结合省局的“全省储汇资金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和银监局的“案件专项治理活动”,认真开展州局安排的“挂失申请书专项检查工作”及“网点全面排查工作”,以确保邮政储汇资金安全,扞卫经营成果。

3、为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本局实际,制订了《*县邮政储汇资金安全治理办法》、《20*年储汇周转金定额明确超限提款审批权限的通知》、《邮储大额现金支付实行分级审批治理的通知》、《邮政储蓄资金调度治理内控制度的通知》、《邮政储蓄资金调度治理有关规章制度的通知》、《关于做好资金日终监控工作的通知》、《资金安全治理应急处置预案》。建立了《*县邮政储蓄柜员制治理办法》、《邮储联网网点业务治理实施细则》、《邮储网点操纵流程》、《储汇资金缴拨流程》、《保险业务实施办法》、《代收国税操纵办法》、《储汇网点岗位职员的岗位职责》、《*县邮政局基础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县邮政局综合治理考核办法》。认真落实资金票款安全局长负责制,实行储汇资金安全治理责任制,层层签订《*县邮政局金融资金安全责任书》。

4、严格按照省局和州局的要求的频次和内容开展储汇稽查工作,采取突击检查、专项检查与常规检查相结合,局领导经常亲身带队到支局所进行夜间检查,对查出的题目和资金安全隐患进行追踪整改、督促落实。20*年对全县*个储汇网点,*个监控岗,共出检89次,盘库58次,对帐66次。发出整改通知20份,收回整改报告20份,查出隐患23个,已整改20个(有3个属安全设施未达标,因资金不到位无法解决)。对相关职员“有规不遵、有章不循”,严格按照《*县邮政局综合治理考核办法》相关规定逗硬考核。

5、不足之处:(1)、未严格按照新的“州邮政金融内控制度检查评价、现场处罚标准”进行检查,检查深度、力度还未达到检查要求;(2)、班组、支局长的治理工作职责未完全达到要求;(3)、未按年组织储汇业务会审;(4)、保险履行检查职责不完整,有检查记录,无检查报告书。

二、20*年度储汇稽查工作安排

一如继往,坚持不懈,努力完成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工作中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切实并有效地保障国家金融方针政策、金融保险法规和邮政储汇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预防和控制邮政储汇资金票款案件的发生,把各种资金票款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维护国家、用户、邮政企业利益,确保邮政储汇资金安全完整。

1、加强日常治理工作,严格对各员岗位职责执行情况和班组、支局长的履职情况进行督促落实。

2、加大对重点岗位职员的考核力度。

3、拟在适当的时间组织储汇业务会审。

邮政法实施细则篇9

一、规范财务基础工作,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财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施有效财务管理的基本保障。目前邮政企业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结合正在进行的财务信息系统建设,调整规范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推进财务管理标准化,从规范会计资料、统一会计方法和市县一体化的核算模式、理顺会计操作流程、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加强财务基础管理工作。这样不但有利于全网会计核算数据的集中,还能为在全市邮政系统形成统一的财务管理模式、为实行经营型财务奠定基础。

二、完善并运用责任中心损益核算

进行损益核算的最终目的,是对核算结果的运用,如何运用损益核算结果指导我们开展工作,本人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用于考核。人人心中有“收入与成本的概念”只有与绩效考核挂钩,与部门,与个人利益密切联系起来,核算力度才能有效发挥出来,切实转变大家的思想观念。

2、用于资源配置。提高人员资产效率。参照利润率合理配置、调整资源,“好钢用到刀刃上”,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益,减少不必要的资产投资,确保国有财产的保值增值,实施减员增效,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

3、用于业务经营上。寻找更多利润来源。目前,除速递责任中心外,其他责任中心的结算工作只在本单位各责任中心间进行,没有进行省内省际间结算,仅是粗线条结算。今后,随着信息系统的逐步完善,以及内部核算工作经验的积累,外部结算会逐步在各个责任中心开展。

三、做好全面预算管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改变过去单一的计划管理模式,深化预算管理工作,针对市场形式和外在环境随时发生的变化,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并遵从重要性原则,做好对较大预算项目实施前的审核控制。

四、实行财务集中管理,提高资金资产使用效率根据邮政企业目前经营管理的需要,财务集中管理应主要体现在筹资、投资、资金(现金流)、资产、重点成本、会计核算、全网结算、收益分配、绩效考核的集中管理等几个方面。

五、运用丰富的手段加强效益分析,追求企业的持续性效益

邮政法实施细则篇10

为了解邮政储蓄银行市县分支机构成立后的风险管理情况,规范邮政储蓄银行业务有序发展,近日,笔者对邮政储蓄银行丹东分行分设后相关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发现,由于体制不顺、职能交叉、职责不清,邮储银行市县级分支机构成立后风险管理工作出现责权约束失衡,操作风险难以防控等六大苗头患,应引起关注。

1.邮政储蓄银行丹东市分行分设情况及运行特点。

据调查,经过数月的筹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丹东市分行于2008年2月29日挂牌成立,所辖县(市)分支机构也陆续开业。同时,按照规模、业务发展情况不同,将原丹东邮政局所辖99个邮政储蓄网点划分为邮储银行自营网点和邮政网点两部分。其中邮储银行自营网点52个(分为一类支行和二类支行两种形式)将逐步完善为全功能邮储银行支行,办理全部银行业务。邮政网点47个,在金融监管部门规定和合同约束范围内,继续办理储蓄、汇兑等基础性金融业务。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丹东市分行已有11家支行开业,41家支行正在开业的审批中,另外47家为“邮政储蓄银行代办点”,在丹东市邮政局管辖下继续从事邮政储蓄业务。据了解,邮储银行市县分支机构分设后,在职能、业务和运行上呈现如下五个特点。

1.1人员交叉。

根据“人随业务走、人随岗位走、人随网点走”的原则,邮储一类支行全体人员和二类支行行长划归到邮政储蓄银行。

二类支行除行长以外人员和网点工作人员仍留在邮政企业,邮储业务从业人员由邮政储蓄银行和邮政公司两部分人员组成。

1.2业务交叉。

本次改革虽然规定,所有金融业务均划归邮储银行统一管理,但邮政企业仍然要接受邮储银行委托,由各网点经办储蓄、汇兑、中间业务等基础金融业务。

1.3职责交叉。

根据规定,邮储银行经其邮政集团授权之后,采取“一个机构两个职能”的做法,对外称为邮政储蓄银行,但在邮政企业内部保留原邮政储汇部门的职能,负责对自营网点和邮政网点的金融业务进行统一指导与管理。

1.4管理交叉。

根据职责分工规定,邮储银行有权对邮政网点统一进行业务指导与管理,而邮政企业则根据自身需要从业务、财务部门抽调部分人员组成金融业务管理部,负责对邮政网点员工进行管理、培训与考核,并落实邮政金融业务的发展、管理和市场拓展建设等工作。

1.5财务交叉。

分设方案规定,全部邮政金融业务收入列为邮储银行收入,其中邮政企业网点所形成的收入,要以适当形式由邮储银行支付给邮政企业。县(市)级邮储银行分支机构不设立专职的财务部门(市分行虽设有财务部门但至今仍未开帐),人员工资、网点装修改造等费用开支仍由邮政企业统一管理和支配。

2.管理权责不对称,内控管理风险突出引发六大风险管理隐患。

2.1邮储银行市县级分支机构对邮政网点的业务管理力度小、手段弱。

根据规定,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要对邮政网点的金融业务进行指导,并对邮政网点人员情况、开展业务情况和资金安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违规行为提出处罚意见。但由于邮储银行分支机构仅拥有一类支行人员和二级支行行长人事管理权,其他业务人员仍由邮政部门负责管理,权、责、利既不对等,也不明确,这种形式上的管理权不具有强制性,不仅不利于机构、人员和业务的统一协调管理,也给监管稽查带来难题,造成职责不清,责任不明,无法步调一致,最终导致监管稽核意见难以跟进落实,风险管控措施难以执行到位。在邮储银行分设过程中,丹东市有52个网点划归邮政储蓄银行(其中11个一类支行人员、业务、收入等全部归储蓄银行管理,41个二类支行仅行长和资产业务收入划归邮政储蓄银行)。47个作为银行网点,仍属于邮政局所有,其业务归储蓄银行管理,但是机构、营业人员、收入等归丹东邮政局,造成邮政储蓄银行对网点控制力偏弱问题,不利于业务的发展和风险的防控。同时,由于是两家单位,检查与管理工作中如何配合、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及其整改措施的落实等问题,都让邮储银行高管层左右为难,势必影响内部控制管理力度。

2.2业务人员道德风险难以防控。

虽然分设方案规定,邮储银行负责制定邮政从业人员任职资格条件、人员配备标准、培训要求和考核标准,负责对邮政从业人员任职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任职条件的人员提出撤换建议,但邮政储蓄银行市分行并不设立独立党委,而是归在同级邮政一个党委的领导下,且邮储银行市(县)分支行行长仅是市、县级邮政公司党委的一个成员,这就使邮储银行一定程度上难对邮政企业的管理与人事安排提出反对意见,从而使相关机构人员安排等管理职责的执行力大打折扣。因没有直接的人员任免权,没有直接的监督和约束手段,只能建议,同时也得考虑邮政公司领导的意向和面子问题,自然对机构人员和负责监督难以到位。

同时,因人员数量的限制,很多邮储网点的从业人员是从邮政汇兑、报刊发行等传统邮政业务中分流出来的,没有接受过金融业务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从未经过全面的金融业务培训,对金融法规和金融业务不熟悉,不但在执行金融法规上缺乏连续性,而且还要按邮政企业的需要统一调配和使用,银行对网点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掌控难度大,极易加大金融业务案件的风险隐患。

2.3管事不管人,操作风险难防控。

由于邮储银行二类支行只有行长一人的人事关系划归邮储银行,其他人员和网点的人员均为邮政公司员工或劳务人员,管事不管人,管理体制颇显不顺。

况且邮政公司内部目前已经成立金融业务管理部,负责对邮政网点和人员的管理工作。这样,不但邮政储蓄银行二类支行行长对其员工的管理不顺手,邮储银行对网点的业务管理也显不顺顺畅。两个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对邮政储蓄员工和网点来说相当于有两个婆婆,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都管与都不管。同时,两个单位都有对邮政网点的管理权,虽说有一定的职责不同,但邮储银行不是直管单位,无论是管理力度,还是管理手段和管理效果都没有邮政公司的金融管理部强,且二者在经营理念、风险防范上会发生磨擦和冲突,既影响管理效果,也导致机构风险管控职责无法真正落实,员工操作风险难以防控。如邮政储蓄银行分设后,现金管理归储蓄银行负责,然而,金库的产权却属于邮政局,安全保卫、现金押运人员仍然属于邮政局的职工,其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等均由邮政局控制,在工作中造成了现金管理与安全保卫的脱节,银行对安全保卫、现金押运人员的控制力减弱,工作的主动权减小,对银行现金安全形成了一定的风险隐患。调查还发现,有些邮政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已经划分到邮储银行任职四个多月,不再担任邮政局方面的相关职务,但其个人印章等并没有收回或进行必要的清理,仍在邮政企业使用。不出现案件则没有什么,但若出现违规或案件,相关责任由谁来承担就不好区分。

2.4财务收支不独立,邮储银行“分家不管家”。

目前,对于刚刚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来说,为了开展对公业务,大部分营业网点需要设施改造,同时还需开展银行业务宣传等工作,费用开支较大,但由于财务管理工作尚未独立,仍捆在原邮政局一同管理和核算,财务收支被动不主动,“成家不管家”,极大限制了邮政储蓄银行业务工作开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丹东市分行成立四个月来,虽然已经开立了财务账户,但没有任何货币资金来源,职工开支、网点装修改造等日常费用支出仍由丹东邮政局负责核批,财务支出需经同级邮政部门审查同意后方能支付。这种财务管理办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邮政储蓄银行初期发展需要,增加了基层邮储银行改造陈旧落后网点的难度,成为邮储银行成立后最为棘手的焦点问题之一。

2.5混岗作业问题突出,三级授权达不到管理要求。

授权,是指商业银行对其所属业务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和关键业务岗位开展业务权限的具体规定,商业银行业务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以及关键业务岗位应在授予的权限范围内开展业务活动,严禁越权从事业务活动。调查发现,目前邮储银行二类支行和邮政网点由于人员短缺因素的限制,混岗作业问题突出。如在一些基层的邮政网点,从业人员只有3-4人,支局长即是邮政业务负责人,也是邮储业务负责人,即要管理邮政业务,又要对邮储负责,因此很难达到银行业务三级授权的管理要求。且因业务量少,人员不足,部分基层网点根本无法对邮政和邮储业务人员进行合理划分,只能混岗作业,使授权管理制度很难达到规定要求。

2.6部分基层网点设施不配套,难以适应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

根据规定,为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市县级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要继续依托原有的机构网点开展经营工作,不允许擅自购买房屋或进行工程建设。但在邮政业务向金融业务转型过程中,业务发展对网点设施的要求标准却在不断提高,因此很多旧的营业网点设施只能开办邮政储蓄业务,不能适应即将开展的对公业务,更不能满足邮政储蓄银行的未来业务发展需要,在目前,这一现状尚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如丹东邮政储蓄银行已经接管的11家支行和正在审批开业的41家支行中,有的支行营业面积只有几十平方米,员工只有3-4人,且相关安全保障和配套设施也十分落后和陈旧,因此很难适应邮储银行业务发展和转型的工作需要。

3.做好邮储银行风险管控工作的几点建议。

如何有效防范邮储银行这个新设机构的风险管理工作,是当前各级监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由于邮储银行分设后仍存在职责定位不清、风险管控措施不实等许多现实问题急待加以解决,因此建议从体制改革、人员培养、内控建设等方面入手,落实必要的管控措施,推进邮储银行改革工作,努力把邮储银行建设成功能齐全、管理先进、服务一流的现代化商业银行。

3.1明确责任,合理分工,推动邮储银行改革工作平稳发展。

邮储银行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事关经济金融和稳健运行和平稳发展。首先,要在保持邮储银行和邮储业务机构相对独立的前提下,明确划分各自的职能和管理责任,完善业务关系,理顺管理体制,真正实现邮政与银行人、财、物分家到位,责权划分到位,机构和业务管理到位。如合理划分事权,明确机构、人员、资金的风险管控职责和范围,稳步推进邮政储蓄专业分帐核算工作;恰当分配财权,让邮政储蓄银行能够及时根据需要尽快做好网点改造、固定资产的购建、业务宣传等工作。其次,尽快制定和出台邮储业务机构的监管制度,明确邮储银行对机构的管理权限和范围,并通过建立联系人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报告制度等交流联系机制,构筑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及时传递组建改革工作中的信息动态,反映组建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矛盾,落实解决措施,确保邮储改革工作平稳有序进行。第三,要搞好邮政部门和储蓄银行之间的协调工作,推动邮储业务良性发展。如要明确金库管理、现金押运、安全保卫等方面的责任、义务、收益等细则,协商解决现金管理中的风险问题;坚持谁的机构谁负责的原则,仍然由邮政部门负责管理的邮政网点,储蓄银行要与邮政部门签订业务协议,明确双方责任。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做到责任清楚,查处追究到位等。

3.2通过各种形式大量招纳和充实人才,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银行发展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开发和使用。邮储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分设后,面临着员工业务技能和金融知识匮乏,能力相对低下等现实情况,因此着力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各基层银行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建设是迫在眉捷的。首先,要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金融人才,改善金融员工的知识结构组成。如建立固定的学习时间,集体学习新知识,选拔重点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等。其次,应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招聘应届优秀大学生等方式增加专业人才,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

第三,招聘其它专业银行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高级管理者。这部分人员有丰富的工作阅历,能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工作角色,可为邮储银行有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四,聘用金融机构精简下来的优秀人员。这部分人员基层经验丰富,年龄约四五十岁左右,可以通过传帮带等方式,带动和培养邮储银行员工尽快熟悉和掌握银行业务技能和相关法律规定,提高邮储银行员工的综合素质,及时适应邮储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

3.3着力强化稽核监督工作建设,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和化解机制。

当我们强调要将单纯的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督控制时,风险预警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建议在邮储银行组建初期,首先要致力于稽核监督机构建设和稽查队伍建设,并以电子稽查系统为依托,以常规检查为基础,以专项检查为重点,以突击检查为辅助,加大业务检查、稽核检查的深度和广度。在常规检查中,要注重点面结合,检查内容和频次不得少于上级行的统一要求;在专项检查中,要突出重点,紧紧抓住制度建设和落实、资金管理业务等关键环节,进行深入的检查,并进行跟踪,促进整改;在突击检查中,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稽查。“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检查和思想教育改变从业人员思想麻痹、风险意识淡薄的现状,提高其对风险的识别和防控能力。其次,要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机制,培养从业员工良好的操守。银行业机构操作风险和违规案件,都是由机构内部人员的不当行为,甚至是不良行为造成的。因此,邮储银行在成立之初,一定要赋予分支行风险管理部门一定的管理权限,从组织上保证风险监管与控制的畅通与高效性。要确立最高标准的职业操守和价值准则,按照“一项业务一本手册、一个流程一项制度、一个岗位一套规定”的要求,完善各专业内控管理办法和规则,规范各项业务操作程序。要明确员工行为准则等合规指南,明确哪些行为是允许、鼓励的;哪些行为是绝对不能接受、不能容忍的,是机构所禁止的,促使银行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全员主动合规,形成良好的合规文化氛围。第三,要严格落实案件防范工作责任制,从事后检查向过程监督延伸,努力从制度和操作源头遏制案件的发生。要按照银监会操作风险“十三条”的要求,加强对柜员、基层支局、网点等重点部位、重点人员的监督管理;深入开展员工行为评价,严密监控排查出的高风险人员,严厉打击各类职业犯罪;抓好支行专职检查员、分行专业管理部门、监督中心以及稽核部的日常检查监督和重点稽核,规范员工行为,努力把每一项业务过程、每一个业务操作环节、每一名员工的经营行为都置于严格的制度约束和监督之下,将各种违规行为和案件隐患都消灭在萌芽状态。第四,要建立基层机构负责人的轮岗、强制休假和离岗审计制度,严格规范客户经理和基层负责人日常操作程序。建立科学的干部考评机制,通过考评及时发现和纠正机构负责人在业务发展和管理行为上的偏差,让“能者上、庸者下”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作用;加强对基层营业网点负责人离任、责任审计工作,提高基层营业网点内部风险控制效果和营业网点负责人内部控制尽职能力,促进营业网点规范内部控制和依法合规经营,及时消除内部监守自盗、重大违规和外部欺诈隐患。

3.4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细化操作环节,建设流程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