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令细则十篇

时间:2023-03-28 04:36:05

限购令细则篇1

深圳限购令细则通知深圳限购令细则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xx〕10号),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和投机炒作,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结合国务院有关部门文件规定,在《关于印发深圳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意见的通知》(深府办〔20xx〕36号)的基础上,现补充通知如下:

一、要把思想统一到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上来,提高认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国发〔20xx〕10号文件,认真落实近期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信贷、土地、税收等相关政策。

二、在本市暂时实行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政策。对于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含部分家庭成员为本市户籍居民的家庭),限购2套住房;对于能够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暂停在本市拥有2套以上(含2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以上(含1套)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在本市购房。对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执行。

自本通知之日起,所有商品住房交易必须执行本通知规定。交易时间的认定,以在本市房地产主管部门信息系统网签购房合同的时间为准。

二一年九月三十日

深圳住房限购令1、在完善购房合同方面,更新了一、二手房交易的合同文本,增加了限购相关内容的承诺声明和签字,从初始环节减少纠纷产生。

2、在备案和登记方面,完善了深圳市房地产登记部门在办理备案和登记过户时,购房人所提交的户籍、婚姻情况、家 庭成员情况说明表及承诺书等证明材料。

3、深圳市限购政策出台后,住房预售备案及登记过户等手续的具体办理程序、收文材料及办文时限,并对核查家庭成 员相关情况、拥有保障性住房的家庭限购套数等进行了界定。

4、深圳限购令出台后,该委会同市社会保障局、公安局、民政局、地 税局等多个部门就执行深府办[20xx]82号文进行了沟通,并明确了相关材料的标准等问题。

5、要求各登记点全面启动提供房地产权信息查询服务工作,并要求各部门积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6、在产权登记中心档案查询点临时增设3个查档窗口,查档窗口由过去的3增加到6个。

7、要求各部门安排人员在中午加班加点为业主提供房地产权信息查询服务。( 绥棱教育信息网 )

8、家庭持有住房数量以新购房时产权系统登记、房地产交易系统已签订买卖合同数量为准,允许卖掉现有住房后在政策标准内新购住房。

9、对于产权人在一套住房物业中仅占部分份额的情况按其拥有一套住房计算。

10、为配合新政实施,二手房过户审查手续增加,因此二手房过户期限由5个工作日调整为10个工作日。

11、境外人士在深购买住房仍按照原有政策执行。

限购令细则篇2

围绕“限购令”,我国房地产问题将会从体制层面调控,沿着稳定预期和加快保障建设两条思路同时展开。

在老百姓看来,目前出台的“限购令”是强而有力的;在开发商来看“限购令”,堪称“史上最强”,无论如何,我们都期待这能够迎来新的楼市“拐点”。

各地细则尺度有别

在已出台本轮调控细则的城市中,无一例外地采取对户籍及非户籍家庭绝对数量上的控制,均要求在限购区域内针对本地户籍家庭禁购第三套,非本地户籍禁购第二套,且均只能新购房一套。而在针对外地户籍购房需要提供的社保或纳税的年限要求,以及限购区域的范围上,各地均有不同。

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在内的一线城市最为严格。其中,北京版“限购令”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限购。对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以及无法提供北京市有效暂住证和连续5年(含)以上在北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均采取暂停在北京市向其出售房屋。

在上海和广州的细则中,则采取了能提供自购房之日起算的前2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对不能提供2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制购买住房的措施。

在许多地方细则出台的推动下,“限购令”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张,由东部一线热点城市向中西部城市以及二、三线城市全面铺开。

在中西部城市中,成都和贵阳版“限购令”均较为温和,其中成都版“限购令”限购区域为本市主城区,没有涉及到郊区郊县,而在针对非本地户籍限购门槛上,也没有规定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最低年限限制。而在贵阳版的“限购令”中,更是仅限定“市中心城区人口密集、房价过高、一环内的住房”,比成都只限主城区范围更窄。在其他主要二线城市中,南京、太原也均将限购区域定为本市市区。

中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表示,在本轮调控政策落地中,呈现一线城市严格,东部偏紧、中西部偏宽的特点。目前还未出台细则的中西部城市,其调控将略显温和,这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

“限购令”是一个过渡性政策

近年来,老百姓常用飞字来形容房价的上涨。许多普通老百姓都无奈地表示:现在的房价太高了,并且也涨得太快了。比如说太原,长风街一带的全产权高层楼盘,均价已经达到了6000多元每平方米。这也让许多80后的买房族“望楼兴叹”,继续啃老。

与房价的持续“飞”相对应,国家也相应的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从2010年的“国八条”到2011年元旦刚过的“新国八条”落地到2011年2月21日的太原“新国八条”落地。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和各地方政府调控房价的决心。可是,我们细细品味最新颁布的各地“新国八条”落地政策,无一例外地发现了“排外”的身影。如,北京的外地户口者,买房需要提供5年以上的纳税证明;太原的外地户口购房者需要提供1年以上的纳税证明。是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地的购房者。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实行限购令政策的大多数城市,都是外来人员相对较多的城市,比如说北京,比如说太原。如果这一政策持续实行下去的话,“逃离北上广的预言也许真的成真”。外来人口是城市发展的主力军,如果外来人口都“出逃”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如何进行?可以肯定的是,这次“新国八条”落地只是一个过渡性的、阶段性的政策。正如前几次国家出台调控政策后,各地都相应地出台了自己的“限购令”,并没有对火爆的房地产市场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家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一次比一次严厉、一次比一次完善。这说明国家也在逐步地调整自己的政策,逐步地完善政策,现今每一次政策出台只是起到一个试行、过渡性的作用。真正“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政策是不可能成功的。“釜底抽薪”的实现是要通过不断的“扬汤止沸”而来完成的。所以说,可以预见,今后国家的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还会继续推出,而各地相应的政策也会随之推出。但是真正完备的调控政策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毕竟量变在到一定阶段后才会达到质变的效果。

“限购令”的目标和作用

1、公布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有利于房价调控。

“国八条”第一条提到,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这一目标的制定,有利于地方政府调控房价,但由于地方政府无法准确把握每年货币的发行量、流动量,以及各类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因此要制定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把握起来还是有一些困难。

2、改革营业税政收办法将打击投机需求。

“国八条”提出,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加大应用房地产价格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的试点和推广力度,坚决堵塞税收漏洞。

原本营业税的征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差价的20%,另一种是房价总额的1%~2%。在一些地区,中介通过帮助客户制定阴阳合同,大大规避税收。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推出按照销售收入全额征税的做法。推广二手房评估是堵截税收漏洞的关键,因为目前避税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作假交易价格。此举可以遏制一定的投资和投机,但也意味着购房者交易成本的提升。

3、二套房首付比例上调,重点在于引导预期。

“国八条”提出,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而且,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可根据当地人民政府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和政策要求,在统一信贷政策的基础上,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利率。

二套房首付比例的上调,对于一些资金实力较强的购房者而言影响并不大。目前供求关系依然突出,关键是房价上升预期如果得不到改变,购房者仍会涌入楼市。政策的关键是在提醒市场,政府会通过各种手段挤压投资和投机,这种信号的释放对楼市会产生不小影响。

4、通过“限房价、竞地价”来压地价。

“国八条”中,针对土地市场也推出了一些新的调控手段。其中提到,

大力推广以“限房价、竟地价”方式供应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用地。这意味着未来推普通商品住房用地的出让公告中,还要规定该地块入市的价格。在限房价的基础上,再让各个开发商竞拍,这种方式将大大压缩开发商利润空间。

5、“限购令”不断升级,直接冻结部分楼市交易量。

“国八条”特别引人关注的一条是,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

而北京市2月16日正式公布的贯彻“国八条”的“京十五条”中提出,在先前的限购政策之上,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京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京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北京有效暂住证和连续5年(含)以上在北京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京籍居民家庭,暂停其在北京购房。

“限购令”对楼市究竟有什么影响

已经明确实施细则的“限购令”将会对楼市带来什么影响?楼市交易气息已经悄然转变,无论是新盘还是二手房交易,均显现出明显寒意。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楼市限购细则正在极大地影响着市民的购房行为,活跃在去年本地楼市里的投资型需求和改善型需求大大降低。

新楼盘看多买少

新政首先影响到的就是一些大户型、高房价、精装修,满足购房者投资型和改善型需求的高端楼盘。销售商温先生说,现在这个时期,对于房源量较大的开发商来说,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突破性营销,成为一个考验。

与高档楼盘相比,较低定位、较低总价的“刚需楼盘”人气稍高,但也是看的多买的少,持观望态度的购房人正在增加。在某楼盘内,销售人士坦言,原本以为以刚需人群为主体的楼盘受影响不大,但现在看来新政的影响力可能超出预估。据悉,该楼盘购买客户中40%是外地人,根据新政要求,外地人在这个城市购房须出具一年以上纳税和社保证明,不少人因此受限。

二手房“温度”下降

观察发现,近日二手房市场也格外冷清。房产经纪人显得格外清闲。据易佳房产的经纪人介绍,以往每天平均半个小时就有一组客户上门,但近来早上开门两个小时,才有两组光临,电话来访量也明显减少。

一家房地产经销商的销售人员说,最近的二手房交易相当差劲,基本上没有交易量。“二手房主要是卖给外地人,现在‘新政’要求外地人有纳税或社保证明,他们哪有啊,客户全被卡住了。我们现在也准备转转方向,把二手房暂时放放,主攻租房市场,等政策宽松了再说吧。”这位经销商显得很无奈。

供需双方再“较劲”

尽管从开发商方面来看,目前明确表示出对政策担忧的并不多,但现在已有一些楼盘推迟了原定的开盘时间,显然,他们希望能在市场明朗后再确定如何销售。

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新政出台后,供需双方都在看调控政策的执行力度,市民期盼房价能降下来,开发商在揣测市民的购房心态。根据经验看,新政出台后,大部分开发商都会选择推迟开盘。一名开发商表示,其实从去年开始,地产的调控已经成为常态化,但是对于房地产市场今后的走势他还是很有信心。因为在大城市,炒房的人毕竟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购房者都有刚性需求,这部分人不论政策如何调控,即使有观望期,但总归会购房。

而大部分市民对“限购令”的出台拍手称快,并希望政策能严格执行。一位在某省城打工的女士说“现在政府下大力气调控楼市,我还是再等等吧,有资格买房子的人越来越少了,看看开发商会不会降价。”

楼市“限购令”会使房价明显下跌吗?

根据新“国八条”中“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范围,预计还会有诸多大中城市陆续出台“限购令”,投机者跨区域投资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投机行为可能真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显然,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决心坚定,调控力度加大,对房地产商、银行和购房者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或许经过一段观望以后,房地产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始降价促销,但由于刚性需求过大房价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下跌局面。

对于银行来说,影响也很大,因为伴随着买卖交易减少,房屋信贷资金面临“有米无锅”局面,其整体经济效益会出现急剧下降。对于购房者来说,由于很难把握出手时机,谁都希望“谷底”出手,但“谷底”何时出现却无法预测。对于拥有二手房并原准备出卖者更是无法下决心出手,不仅仅是因为价格“不尽理想”,最重要的是自己一旦出手再次购房可能变得遥遥无期,因此可能宁愿“握在手中”也不出售。

可以肯定,今年国家楼市调控政策不会放松,政府也需要“观望”一段时间,尤其是观察政策效果是否如愿。预计此轮观望期可能比以往要长,或许要持续半年以上,然后是价格有所下降。但由于在观望期,房地产商房屋供应量会减少,进而弥补或抵消需求量的减少,供求关系依然会保持适度平衡,因此房价暴跌的可能性不大,不大可能出现有些专业人士预测的那么“悲观”。

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还待完善

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更多的是中长期问题,有些是体制层面的问题。如何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管理,才能切实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住房需求呢?

未来一个时期需要瞄准主要矛盾,理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和分工,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来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预期,遏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全力推进保障房建设,妥善解决好中低收入者、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通过征收“房产税”为核心的制度建设,稳定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未来的预期。

房产税作为财产税制安排,具有稳定投资者预期的作用,是能够使投机者与真实需求自动分化并实现房地产市场稳定的“内在稳定机制”。需要提出的是,当前在一些城市提出的试点方案,通过提出免征面积、免征套数之后,对于其余的房产征收的方式往往会出现征管漏洞,建议通过对每一个公民名下的每套房都进行征收,按照免征的规定对每一个公民进行同等的返还。

2、通过构建“多元、稳定、高效、安全的保障性住房融资机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扎实、快速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

保障性住房推动慢的重要原因是由于缺乏一个稳定的建设资金来源。针对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而言,尽管其购房价要低于商品房价,但毕竟存在购买行为才能获得,简单称之为“有回款”,其建设资金问题,可以通过预售制度或者银行贷款等渠道解决。

针对公租房而言,尽管其租金要

低于市场租金,但由于比较固定的收益,通过市场化的金融投资机构均可以解决募集建设资金的问题;实际上,只有“廉租房”的建设资金存在较大的困难,可考虑政府建立住房保障基金收入以及土地出让金收入等相关项目来对其支持,构建一个多元、稳定、高效、安全的保障性住房融资机制。

3、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把保障房建设相关指标纳入到干部考核体系。

土地问题是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缓慢的根本原因。地方政府面临着土地财政的诱惑,必须依靠将土地价格炒高,才能获得更高的土地出让金,以补充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对财政资金的需求。而同样一块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时,其价格较商业地产开发则少了一大块,在地方政府来看着实是一种“损失”。甚至有些地方政府认为,一块地可以解决了几百户居民的住房问题,但通过商业开发获得土地出让金,却可以解决全域的经济发展瓶颈问题和民生基础设施改善问题,各种孰重孰轻,的确难以断定。

“限购令”下,百姓该如何买房

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是,限购令实施后,我们该如何买房?

促使住房回归消费属性本是此轮限购令的题中之意。然而,赶在限购令正式实施前抢购房源,却成为济南、南宁等一些城市购房者的“第一反应”。与此同时,在“购”“租”替代效应下,“限购”政策落地之处的房租价格也不断迎来上涨行情。分析人士表示,“限购”城市住房交易量、价变化有待进一步观察。

同时,细心的人们还会发现,住房消费观念也在因“限购”而悄然发生变化。一些过去青睐小户型的消费者开始打算咬咬牙“一步到位”买个大户型;住房“刚需族”开始担忧信贷收紧的大环境下,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能否继续享受优惠;不少打算异地投资房产者因此而放慢了“猎地”的步伐。

楼市变化一直牵动炒房者神经。时下,仍有一些人在煞费苦心,各类躲避“限购”的花招迭出:有人打算以公司名义“曲线购房”,还有人采用“假离婚”“假结婚”等手段赚上一笔等等。上周,不断有法律人士提醒,种种试图“绕开”限购令的“歪招”实则蕴藏风险,不可铤而走险招致“人财两空”。

“选择房价可以接受的时机,随时准备出手买房。”北京市民王凯的这一想法,在不少年轻人中很有市场。过去一周,相继传来“今年保质保量完成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将对省级人民政府稳定房价工作进行考核和问责”的消息,都令诸多“无房户”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希望。

“房价暴涨暴跌都是不合理,也是不现实的。”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经济学院房地产经济研究所所长郭松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限购令前,应进一步降低投资炒作心态,多一些理性消费心态,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居住方式。

各方人士说“限购令”

观望,再观望

中原地产黄经理说,新调控细则出台后,无论是中介还是开发商,都在密切观望楼市动向,春节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又启动了加息,别说是投资客了,就是解决住房问题的普通购房者也开始了观望。在目前的政策形势下,观望是目前的“主旋律”,许多市民的购房计划都暂时搁置,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受到一定的影响,节后两周,部分楼盘甚至还没有交易。

黄经理就“是持续观望还是果断入市”主题电话采访过多位咨询市民,其实三分之二受访者表示会观察一段时间再说。有的人认为,反正最好的时机都错过了,现在这个情况还是持币观望为妙;有的说,现在形势很不明朗,观望一两个月再说。有部分人表示不考虑买房,还是租房住吧。只有个别人表示,有便宜的小户型打算买一套。

目前出台“限购令”的城市已经有十几个了,而且短期内看不到放开的迹象,楼市调控在未来两三年来将成为常态。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开发商顺势而为,提前做好调整,纷纷推出各种优惠促销活动。黄经理认为,现在的情况与2007年、2008年差不多,开始步入加息周期,等加息累积到一定的时候,房价必然下降,只是由于人多地少,房价下降的幅度会比其他城市小。

高兴,而又无奈

市民李先生说,今年为了买房跑断了腿,只为了女朋友一句买房再结终都跟不上房价上涨的脚步。限购令的出台,让李先生看到了一线希望,他认为,限购令的出台会抑制炒房,房价也会因此而得到抑制,也可能会出现下降的可能,而像他这样的刚需族,买房确实是为了居住,房价下降,说不定就能买到一个中意的房子了。但是对于限购令所产生的效果何时才能显现,他自己很难断定,而现在女朋友催得又紧,所以他希望限购令的作用能够早日发挥,能让他今年买到房结婚。

难涨,但也不会大跌

房产开发商黄先生说,2011年,针对住宅的房地产调控会更加严厉,更多的细化政策将出台,一些调控的死角将被格外“关怀”。就房价而言,笔者预计2011年很难上涨,不少地区可能小幅下跌,市场天平将开始向买方倾斜。

2010年前11个月,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大增48.7%,远远高于2009年全年11.54%的增速。由于新房销售多为预售,因此2011年楼市供给将增长较多。在供给增长的情况下,需求则被抑制。在投资性需求方面,今年的政策不大可能放松,抑制力度甚至还会加大;在自住需求方面,目前的房价又是多数家庭所承担不起的。

数据显示,房企去年前11个月的资金来源高达63220亿元,开发投资则仅有42697亿元,资金较为宽裕。但是,商品房销售额少于开发投资额,为4.23万亿元。由于全国地价短期内难以下跌,未来房企的购地支出将较多。同时,政府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去年大量新开工面积的后续投资等,都将消耗房企的资金。另外,虽然统计数据显示房企整体资金充裕,但多数上市公司的现金流为负,不少中小房企以企业股权质押贷款,这或许说明多数房企的资金并不宽裕。在2011年房地产开发贷款及房地产信托仍将继续收紧的情况下,仅从房企资金情况来看,也需要平价销售以回笼资金。

综上判断,2011年房价很难上涨。不过,在通胀预期下购房需求释放、长期以来房价上涨导致百姓强烈看涨预期的背景下,房价也不大可能有大幅的下跌。

限购令细则篇3

关于香港奶粉限购令细则香港奶粉限购令 一次限购两罐离港详细报道香港特区政府于20xx年2月22日在宪报刊登《20xx年进出口(一般)(修订)规例》(修订规例),规定除非获工业贸易署署长发出许可证,否则禁止从香港输出供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的配方奶粉。修订规例于2月27日提交香港立法会进行先订立后审议的程序,修订规例于20xx年3月1日起生效。任何人若违反修订规例,即属犯罪,一经定罪,可处50万元罚款及监禁两年。考虑到离境人士可能有自用需要,政府建议每名16岁以上人士在24小时之内最多可携带净重不超过1.8公斤的配方奶粉离境,目前市场上最大的罐装配方粉一般净重0.9公斤,因此根据修订规例,每人可带两罐配方粉离境。因不希望小朋友被卷入水货客行动,港府首次禁止16岁以下人士携带奶粉。

工贸署一般只向已根据《食物安全条例》登记的婴儿/幼儿/成长配方粉(供36个月或以下婴幼儿饮用)进口商,或根据《食物安全条例》所述无需根据《食物安全条例》登记有关的进口商,发出出口许可证。

香港特区政府颁布的限制婴幼儿奶粉出境条例实施后,受影响最大的非广东地区莫属。近几年来,由于国内奶粉频频出事,广东地区又有着天然的地域优势,港奶已经成为珠三角家长喂养宝宝的首选。家长们或通过代购,或自己亲自到香港,为宝宝购买口粮。

小小的一罐奶粉背后,蕴藏着无数故事与社会话题。内地家长钟情港奶的背后,是对国内食品安全的担忧与不信任;香港政府匆匆出台限带令,在打击水货客的同时也刺激了将内地游客作为衣食父母的香港多间药房的神经。

港府完成奶粉压力测试 不轻易撤限奶令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表示,奶粉压力测试已于本月中完成,顾问公司正在分析测试结果,需时一个月,期望可于12月向立法会呈交报告,并交代未来政策。高永文重申,不会轻易撤销限奶令,必会在确保香港父母在任何时期都能有足够奶粉下,才会考虑撤令。

香港特区政府于十一黄金周前后进行奶粉压力测试,观察香港奶粉供应在奶粉券等措施下,能否在购买高峰期间仍能确保港妈有足够奶粉。高永文出席公开活动后表示,压力测试早于黄金周前后开始,直至本月中结束,顾问公司需约一个月时间分析结果,期望能在12月向立法会提交报告,届时会因应测试结果和市面上在黄金周前后出现的问题,向市民汇报,并公布下一步政策。

限购令细则篇4

时至今日,“限塑令”实施已超过一年。在这一年里,“限塑令”对商品市场塑料袋使用的情况有多大的影响呢?是不是还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带着这些疑问,我对超市和集贸市场的塑料袋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在超市的调查情况

时间:2011年8月15日星期六16:00

地点:开平市长沙益华广场华润超市

我采用在超市门口定点观察的方式,在5分钟里观察了100个消费者使用塑料袋的情况,得出以下数据:

自带购物袋的人数(包括手提袋和自备塑料袋)

既用购物袋,又用收费塑料袋的人数

调查发现,华润超市的消费者使用收费塑料袋的占了大多数,超过50%,达到53人,而使用购物袋而不使用塑料袋的仅有14人,由于塑料袋收费而平口袋不收费,有25人使用平口袋代替塑料袋,另外有8人直接提着商品。

由调查可见,消费者使用塑料袋的现象依然严重,环保意识还有待增强,另外,平口袋的免费使用也被某些消费者钻了空子,直接导致平口袋使用量剧增。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消费者偏好的特点,一是使用收费塑料袋的往往是因为买了大量的商品,一般的购物袋容量不足以放下所有的商品,或者需要好几个购物袋才可以放下所有的商品。二是使用购物袋的消费者通常买的商品并不多,购物袋可以容下。三是部分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较少,便可以直接放进手提袋或者空手提着商品,或者使用平口袋装商品。由此可见,购买商品数量的多少跟消费者是否倾向于使用购物袋有很大的关系。

经过分析,我认为这是跟收费塑料袋的价格在购买商品的价格中所占的比例有直接关系。当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较多,金额较大,塑料袋的价格在总金额中所占的比例就小,消费者就不会计较多花几毛钱购买塑料袋,相反,如果购买的商品数量较少,金额不大,塑料袋的价格在总金额中所占的比例就小,消费者就会倾向于不使用塑料袋。

二、在集贸市场的调查

时间:2011年8月16日星期天9:00

地点:开平市长沙幸福市场

同在超市使用的方法一样,我在幸福市场大门口连续观察了100个消费者,并得到了一下数据:

自带购物袋的人数(完全不需要塑料袋)

在集贸市场的出口观察了100个消费者,完全不需要使用塑料袋的仅仅有3人,仅占3%,其余的97人均使用了至少一个塑料袋,这种现象说明,“限塑令”在集贸市场的约束力并不强。

集贸市场里,几乎每个消费者都提着塑料袋,有的提着一两个,但更多的是提着七八个,至于塑料袋里面还有多少个,就不得而知了。在鲜鱼档口,买一个鱼头要用塑料袋装,在猪肉档,买块猪肉要用塑料袋装,在瓜菜档,买一条节瓜要用塑料袋装,“限塑”究竟“限”在什么地方了?观察中发现,尽管使用购物袋的消费者也有,但并不多见。

一副食品档口的老板说:“不要说我们这种副食品档口,就算是整个集贸市场,塑料袋的使用量依然很大,与限制塑料袋之前相比,塑料袋的使用量并没有明显减少。原因其实很简单,像我们这种副食品,比如红枣,一粒一粒的,人家买一斤红枣,你不可能不用塑料袋吧?就算人家只买一两,也必须用到塑料袋。还有些货物是不可能不用塑料袋的,比如米,豆类,散装面粉,这些无论如何也得用个塑料袋吧?我们副食品档口的货品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了,所以塑料袋限不限制都好,我们这里也一定要用到塑料袋。”在谈及提供塑料袋是否需要收费的时候,老板摇了摇头,笑着说:“不可能收费,一斤绿豆4元,装一斤绿豆起码要用两个塑料袋,就算是每个1毛钱,也不现实,消费者不肯,我们也不想那么麻烦找零钱。要知道啊,集贸市场的消费者都是非常精打细算的,多1毛钱他就不来光顾了。”

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说:“尽管‘限塑令’颁布已经一年又多,但老实说,在集贸市场,‘限塑令’的实施有困难,近日来我们已经加大了对集贸市场限塑整治行动的力度,积极进行宣传,召开市场业户座谈会明确‘限塑令’的意义和要求,把限塑作为一项长期的经常的工作抓紧抓好。”

三、“限塑令”实施情况的思考与完善“限塑令”的建议

1.“限塑令”,是限制而不是杜绝塑料袋的使用,这需要消费者必须要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自我监督能力,否则塑料袋究竟在什么地方该用,什么地方不该用,大家都说不清,大家都有自己的理由。比如,买一瓶酱油,可以用购物袋装也可以用塑料袋装,环保意识强的自然会使用购物袋,而意识不强的就会使用塑料袋,但是使用塑料袋可以使用一个,也可以使用两个,使用两个的消费者认为一个塑料袋不可靠,这样的理由不能不让商家多给一个塑料袋,商家也不会为了一个塑料袋而让消费者不悦。这就涉及到了消费者意识的问题。

毫无疑问的,提高环保意识,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就开平市而言,目前政府的宣传力度并不足够,电视,广播,报纸中关于少用塑料袋的宣传少之又少。而商家的“限塑”宣传就占了主导,一方面是某些免费提供塑料袋的商户为了节省成本,另一方面是某些收费塑料袋的超市为了树立社会形象。但是这些宣传仅仅靠商家是不足够的,政府在这方面的宣传不力对“限塑令”的实行有很大的影响。

2.市场上有的塑料袋要收费,这主要是超市的塑料袋,质量也比较好,而集贸市场的塑料袋则不收费,但是质量比较差。尽管质量比较差,但由于不收费,导致消费者的消费成本没有增加,质量差的问题可以用数量增加的方法来解决,即是多用几个塑料袋,这导致了塑料袋的滥用。目前的生活垃圾中,废弃的塑料袋也主要是这些类型的塑料袋,即它们才是破环环境的“主力军”,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的“限塑”限制了超市塑料袋的使用,但却在限制集贸市场塑料袋的使用上收效甚微,而集贸市场上产生的废弃塑料袋又远比超市的要多。因此,必须针对集贸市场的特点来“限塑”,就目前而言,除非可以找到普通塑料袋的替代品,否则集贸市场滥用塑料袋的情况很难会得到改善。

限购令细则篇5

名为调控实为托市

从表面上来看,京版15条基本上是国务院新国八条的细化,增加了政策的可操作性,但新增加的内容不多。有些内容看似严厉,实际上仍然隐藏着政府托市的用心。

在新国八条中,其宗旨就是在2010年国十条的基础上,如何让房地产的投机炒作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遏制,这条写得十分明白,就是“为巩固和扩大调控成果,逐步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继续有效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简言之,就是要逐步解决好居民的居住条件,房地产市场就是一个以消费为主导的市场,要做到这一点就得严厉有效遏制房地产投机炒作。这既是整个新国八条的宗旨,也是其核心所在。无论是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还是新的税收、信贷、土地等房地产政策都是围绕着该目标而制定。

在京版15条中,说的却是为“进一步做好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逐步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而出台了该通知,缺少了“继续有效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字眼,把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去除了。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问题何在?在于房地产投机炒作严重,把住房成了赚钱的工具。如果不坚决打击投机炒作,居民的住房条件就无法得以有效解决。

正因为京版15条去除新国八条的基本宗旨,即严厉打击房地产的投机炒作,托市的用心在具体条款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比如新国八条第三条中,对个人转让住房营业税及交易所得税的征收规定得十分清楚,但是在京版15条则略微带过,不仅略化了房地产税征收的详细规定,且把重点放在阴阳合同漏税问题上。早几年国内房地产投机炒作严重,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地方政府在房地产税收的托市。地方政府或是直接降低房地产税的种种税收,或对房地产交易偷税漏税视而不见,其目的无非是希望让更多的投机炒作者进入,把房价炒高而渔利。

保障房让双轨制大行其道

当前各地政府存在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认为当前的房地产市场问题,只要建立住房供应的双轨制,即保障归保障,市场归市场。房价太高,买不起住房的居民就通过保障性住房体系来解决,而其他居民的住房通过市场来解决。即使市场的房价再高,泡沫再大,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都不是问题。

笔者早就撰文指出,内地要像香港地区那样让绝大多数居民的住房由政府的保障性住房来解决是不可能的。香港的住房体系不仅严重剥夺了绝大多数居民的住房天赋人权,损害他们改善住房条件的权益,而且只有700万人口的香港花了60多年的时间才到现在这个样子。对于14亿人口的内地来说,这样的路根本走不通。

京版15条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应该是政府应尽之义务,也说明早几年住房保障体系严重不足,需要大规模补课。按照京版15条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其所公布的要建立保障性住房的数量,对于将近2000万人口的北京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更何况,正如京版15条所强调,保障性住房主要关注与解决的是当地拆迁户的住房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保障性住房惠及的只是极少数的北京市居民(实际上北京的居民的概念应该有根本的变化,它包括了有北京市户口及没有北京市场户口的居民),绝大多数居民的住房(无论是租还是购买)只能是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解决,如果房地产投机炒作严重,房价过高,这些人的住房是无法解决的。

名为限购实为鼓励

限购令的内容是什么?一是限制当地有一套住房的居民可以再购买一套住房;二是限制住房异地购买,即有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可异地购买一套住房,否则不可在异地购买住房;三是有两套以上住房的当地居民及购买一套以上的异地居民是禁止再进入住房市场。看到这样的规定,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不知道限购令的政策目的是为了什么?按照理解,当是合理引导住房需求,严厉打击房地产投机炒作。如果这样,合理的住房需求又是什么,是投资还是消费需求?对此,新国八条及京版15条都说得很清楚,合理的住房需求是消费需求而不是投资尤其是投机需求,对于住房投资和投机需求都是要严厉遏制的。既然限购令禁止的是住房的投资和投机需求,那么投资和投机需求又是什么?按理这是一个十分清楚的常识,购买的东西凡是以赚钱为目的就是投资和投机需求。

限购令限制(名为限制实为鼓励)外地户籍和境外人士拥有一套住房,限制(同上)当地居民可拥有二套住房,做法简单粗暴,不但扼杀了部分人的合理改善型需求,且有鼓励投资投机之嫌。从现实的生活情况来看,购买一套住房可用作消费也用作投资和投机(美国居民95%以上的居民只持有一套住房,很多人就是购买一套住房而投机导致房地产投机泡沫灭的),那么购买第二套住房更更不用提了。

在京版15条中,住房的套数认定,是以实际住房的持有量为准。也就是说,无论过去炒作过了多少住房,只要把手中的住房卖到只剩下一套时,就可再购买第二套住房。2010年炒了两套,今年也可炒两套,明年同样还可。这不是明白摆着让不断地大炒住房吗?

对于可异地购买的一套住房更是为住房投机炒作创造条件。在当前的信用条件下,如果这些证明由不会承担责任的机构开出,购房者要开多少都不难,就像当前许多购房者在律师所开出的工资收入证明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投机者可在不同的城市都购买一套住房,中国城市这样多,最终要购买多少套根本无法受到限制。住房的异地限购不仅不能发挥作用,反之会鼓励更多的人进入全国不同城市的住房市场。

从经济逻辑的角度来看,限制令不仅与遏制住房投资投机炒作的基本精神相违背,也是缺乏效率的。它以身份界定来确定住房市场的准入,必将增加识别这种身份的成本而导致市场不经济。它还是与现代社会加快城市化的进程相违背的。城市化的核心是让农村的居民或小城市的居民流入大中城市,从而产生资源配置的集约效应。如果这些大规模流动的人流不能够保证基本居住权,他们的生存就会出问题,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就会受阻碍。城市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动力,如果进程受阻,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也就会弱化。

屡打球的结果是失败

对于住房投机及投资需求的限制,可以是事先限制,即市场准入的限制,也可是事中及事后的限制。对于事先限制,最为重要的是住房信贷政策,比如降低金融杠杆率,加大投资及投机的成本等,也可如限购令这类身份性限制条款。住房信贷政策是一般的市场准则,主要通过价格机制起作用。现代住房市场的发展,如果没有有利的金融条件是不可能繁荣的。身份性限制条款则是计划经济的遗留物,在特定时期偶尔用一下不是不可以,但后遗症将祸害无穷。

要让房地产市场逐渐成熟,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形成有效的市场价格机制,以市场的价格来配置资源,而不是以身份等级。否则,房地产市场是不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身份是什么?它是一种等级观念,而这种等级观念的大小又只能由政府的权力来界定。以政府权力来界定的等级身份的市场,不仅容易导致一部分的利益为另一部分人所损害与掠夺,也容易给权力者提高无穷的寻租与设租的空间。京版15条的住房限购令就是以个人身份来界定进入市场的准则,这种准则不仅完全违背了市场法则,也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利益的掠夺与歧视。这样的住房限购令是与宪法的基本精神相违背的。

住房限购令的这种行政干预准入的弊病,完全可以用遏制住房投资投机炒作的事中及事后的房产税来替代。住房市场准入的任何制度都是不完全的,特别当有利可图甚至于暴利时,住房投机炒作者总是能够利用其制度不完全性进入市场,必须用事中及事后的限制来调整。如果只是消费不为赚钱,无论个人购买多少住房都不是问题(其实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是不愿意多购买住房的),但购房之后是有利可图或是为了赚钱,就可用严厉的累进房地产税制把这种住房交易的赚钱效应去除。

限购令细则篇6

关键词:限购令 房地产市场 房价 调控政策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度推出八条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要求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一、对重庆和大连房地产市场分析

(一)重庆地区

作为首批进行房产税试点的城市,2011年对于重庆楼市市场来说,是风波四起的一个季度,从国八条到房产税,再到公租房,政策层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调控措施叠加,冲击着房地产市场。

重庆市人民政府在2011年1月27日出台《关于进行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的暂行办法和重庆市个人住房房产税征收管理实施细则》,作为首批进行房产税试点的城市,重庆房产税的实施,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但是应该看到这次房产税的实施,主要针对高端市场,预计征税住房不会超过总量的10%,对普通住宅市场无实质影响,因此对于抑制房价并没有很明显的作用。同时房产税也是仅对“三无”人员新购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按税率0.5%征税,这与房价年涨幅20%以上相比,投资性购房依然有很强的动力,因此房产税的实施对投资性需要的打击力度明显不如其他城市的限购。

在2011年3月30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下达《关于公布2011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通知》,根据2010年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增长率,该房价目标上涨的幅度控制在在9.5%以下,这样的调控目标毫无悬念地传递出一种未来房价继续上涨的信息,潜在购房者房价继续上涨的心理预期可能会加强。

尽管2011年重庆房价仍在上涨,但相关数据显示,新建住宅的成交面积和成交套数都在大幅下降,楼市调控效果正在显现。同时,2011年重庆将会有1000万平方米公租房源推出,势必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下一阶段,若各项房地产调控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和进一步细化,调控效果将更加明显。

商业地产方面,2011年当新一轮的调控政策出台后,商业地产与住宅市场出现了两种相反的景象。住宅市场的成交量急速下挫,而商业地产的投资非常火爆。因为此次调控主要针对住宅市场,而对商业地产没有涉及。在这样的楼市调控的背景下,投资有价值的商业地产已经成为投资置业者青睐的对象。同时重庆商业地产均价与发达地区来比,仅等于住房价格;虽然最近商业地产有所上涨,但总体来说还处于一个价值洼地,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另外,随着重庆市作为西部中心城市的地位不断稳固,重庆市的商业地产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商品住宅市场遭遇严厉调控的背景下,在重庆,投资者们已经在商业地产看到了机遇。

(二)大连地区

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调控逐步深入,对于大连地区来说,从新国八条的出台,到大连版限购令细则的执行;从贷款首付的上调,到贷款利率的增加,都无一不体现出政策正逐步加码和政府对楼市调控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

2011年3月31日,大连市公布2011年房价调控目标,即大连市2011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为,新建住房价格指数要明显低于我市当年经济增长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力争低于经济增长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3~5个百分点。这个调控目标说明政府未来仍是围绕房价上涨幅度进行调控,从调控目标可以看出,未来大连房价会是一个上涨的预期。转贴于

目前,大连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的交易量和交易价格都处在上涨的阶段,但是相对来说,其增幅已经明显的放缓,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楼市调控效果正在显现。同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正处于初级阶段,刚性需求成为市场的主力,投资性需求暂时离开住宅市场,随着政策进入常态,刚性需求由观望转为入市,资金实力不强的开发商可能由于顶不住压力采取打折或者降价促销快速回笼资金。但是当前的大连房价正处在高房价阶段,房价在通货膨胀的预期下必定走高;另一方面,由于大连市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使城市很有竞争力,房价自然走高,预测2011年大连房价上涨依然是不可避免。

在住宅限购政策和扩大内需政策的刺激,大连商铺市场更显活跃,同时由于大连市的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发展战略,大连商业前景被普遍看好,商业地产长期具有不错的发展空间。

二、对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分析

由重庆和大连房地产市场为例,可以看出近期中国房地产市场遭遇调控限价,对投资者和购房者均产生一定影响,限购令主要针对住宅市场而未涉及商业用地,投资者另寻商机和寻租,由此可能引起商业住宅市场走高局面,在住宅市场刚性需求成为主力,投资需求暂时冷却,限购令暂时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是应该看到房价上涨是现阶段中国社会必须面对的事实,国家实行政策调控的目的在于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一步步的实现房价的稳定。目前中央正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很多企业也开始投入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中,但是如何做到保障性住房真的是提供给有需要的群体,还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监督政策,要做到对真正需要保障性住房的低收入群体给予保障,坚决杜绝保障性住房的投机缺口。

参考文献

限购令细则篇7

20xx年合肥限购新政策10月2日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安徽合肥市最新住房限购查询实施细则,明确了商品住房限购查询的对象、流程等,其中,限购查询对象除购房者本人、配偶外,还将未成年子女纳入在内。

合肥住房限购查询实施细则(附全文)

为认真落实《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房地产管理局市国土资源局 市规划局 市物价局 市工商局 市金融办 市政府新闻办〈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合政办〔20xx〕43号)相关要求,现制定如下实施细则:

一、商品住房限购查询

1、查询对象:凡购买本市市区范围内新建商品住房的购房人(包括:购房者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2、实施部门:合肥市房地产产权监理处商品房管理科(以下简称:商品房管理科)负责具体实施。(地址:滨湖区南京路2588号要素大市场D区三楼,电话:0551-62617430)

3、交验材料

本市区户籍购房人应提供家庭成员身份证明、户籍证明以及婚姻证明等相关材料(核验原件,收缴复印件);非本市户籍购房人,除上述资料外,还须提供在购房之日前2年内在本市区逐月连续缴纳1年以上的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原件。

4、查询流程

(1)购房人在购买住房前申请居民家庭住房限购查询,并如实准确填写《住房信息查询审核表》

(2)开发企业对购房人提供材料进行初核,并在《住房信息查询审核表》上加盖单位公章

(3)开发企业至商品房管理科代办限购查询

(4)商品房管理科核查购房资格材料。(原件核验后由开发企业当场领回)

(5)商品房管理科进行相关查询,符合购房条件的,在《住房信息查询审核表》购房人联加盖限购查询专用章后,作为购买商品住房的依据。

二、存量住房限购查询

1、查询对象:凡购买我市市区范围内存量住房的非本市区户籍购房人(包括:购房者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2、实施部门:要素大市场网签管理窗口(地址:滨湖区南京路2588号要素大市场D区二楼,电话:0551-62631850)负责滨湖登记中心登记范围内自行成交存量住房限购查询的具体实施,东怡金融广场(相册 户型 价格 动态)网签管理窗口(地址:庐阳区阜南路169号东怡金融广场(相册 户型 价格 动态)B座三楼)负责其余存量住房限购查询的具体实施。

3、交验材料

家庭成员身份证明、户籍证明、婚姻证明等相关材料(核验原件,收缴复印件)以及在购房之日前2年内在本市区逐月连续缴纳1年以上的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原件。

4、查询流程

(1)购房人在购买存量住房前申请居民家庭住房限购查询,并如实准确填写《住房信息查询审核表》

(2)通过经纪机构成交的,由经纪机构对购房人提供材料进行初核,并在《住房信息查询审核表》上加盖单位公章

(3)通过经纪机构成交的,由经纪机构至东怡金融大厦网签管理窗口代办限购查询

(4)网签管理窗口核查购房资格材料。(原件核验后当场领回)

(5)网签管理窗口进行相关查询,符合限购条件的,在《住房信息查询审核表》购房人联加盖限购查询专用章后,作为购买存量住房的依据。

三、相关要求

1、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经纪机构不得向不符合条件的购房人出售商品住房,违反有关规定的,房地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2、购房人须如实申报相关信息,如有虚假、不实申报等违规行为的,将承担由此产生的经济及法律责任。

限购令细则篇8

随着部分城市“限购令”的期限将至,这个一度被视为临时性的限购政策是否将常态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执行限购的46个城市中,至少有11个城市的住房限购措施将于2011年年底到期。

这些城市的限购调控是否将继续,引发了各方的猜测。就在各方猜测之时。有消息称,房地产调控政策从严落实的方向不会改变,并将延续至2012年,住建部已经知会地方政府,限购政策于2011年底到期的城市须在到期之后延续这一政策。

限购已一年

眨眼间,这个作为调控利剑而火线“上任”的限购令已经不知不觉走过了一年之久。

为有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2011年初,北京、上海等地严厉出台“限购令”,通过行政手段遏制购房需求。7月中旬,国务院又新“国五条”政策,提出将要扩大限购城市范围。

“限购令”指出,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限购令”规定,已采取住房限购措施的城市,凡与本通知要求不符的,要立即调整完善相关实施细则,并加强对购房人资格的审核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限购令”无疑成为本轮房地产调控的最大亮点。从年初“国八条”公布至今,限购已经执行一年之久。经过一年的时间,“受限城市”房价普遍企稳回落,其中一线城市的房价环比回落明显。

其实,“限购令”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限购出台以来,地方与中央的角力纠缠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如佛山、成都等地的放松又到叫停。

尽管被开发商视为“眼中钉”,但限购却也得到了老百姓的叫好,不少人认为,“限购令”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效地激活着房产市场,更有利政府加强对楼市的宏观调控。正如一位网民所言:自从出了“限购令”后,住宅市场立竿见影的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因为每家每户只能限购一套住房了,使得购房者们更加认真审视自己究竟应该购买何种的住宅作为自己的“终极住宅”。

难以松动与长期化

限购政策陆续出台以来,社会各界一直热议的话题就是:限购政策会不会长期化?

继海口之后,广州、深圳等地的主管部门也相继表态:“限购政策退出没有时间表。”

但其他一些曾明确公布限购截止日期的城市至今尚未表态。

根据《投资有道》杂志对多家房产机构的调查问卷反馈表明,各家机构均认为2012年限购政策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上海乘星行行销服务机构总经理李骁认为:明年限购难放松。原因在于:限购和限贷一起构成了本次调控的核心内容,也是效果最为显著的政策所在,放松限购就意味着放松调控。“至少从目前来看,调控仅仅可称为初见成效,离实现调控目标距离还很远。”李骁说道。

中原地产研究部总监宋会雍也认为:限购不会放松。“本轮调控重要推动力之一就是民意,限购令对房价走高的遏制作用已经初步显现,贸然放松限购,将遭遇民意反弹。”宋会雍说,控制楼市投机需求,敦促高房价合理回落,这一调控基本思路不会扭转,最核心的限购令所承载的抑制投机的职能不会放松。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则认为,限购政策当前已经呈现出局部放松的状态,但总体调控大势不会改变。首先,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刚刚被控制,调控效果来之不易,应该继续坚持;其次,住房信息系统还没有实现全国联网,限购难以松动。

目前看来,限购政策的确还远未到退出之时。特别是在保障房建设尚未形成有效供应、房产税推广阻力重重的背景下,一旦限购放松,房价很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

据中原地产的报告,截至11月底,在已公布房价调控目标的121个城市中,至少有30个城市未完成调控目标。报告指出,目前房价还未进入实质性下降阶段,尤其在二三线城市。今年下半年以来,很多投资、投机的炒房资金流入二三线城市,因此,有必要继续实施限购,并扩大限购城市的范围和延长限购期限,否则房价难有下降空间。

房产税:限购令的替代者

尽管是本轮调控的重要杀手锏,但是限购作为政府手段始终不是终极目标。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房地产调控未来的大方向将是以房产税等经济手段逐步替代“限购令”这样的行政手段。

不少业内专家也指出,作为房地产调控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限购政策的退出将以房产税等政策的出台为依据。“限购令是不得已的举措,当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成后,限购令就将退出。”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

不少人士表示,房产税的实施,既有利于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形成正常稳定的地方财源,也会使调控长期化和常态化。上海乘星行行销服务机构总经理李骁认为:“房产税从试点到实施几乎是大势所趋,在我看来毫无悬念,根本原因在于,房产税不但是调控工具,更重要的是扩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长期稳定的方式。”

据公开的市场数据测算,今年前11个月,全国130个主要热点城市的土地出让金较去年同期的1.7万亿元减少了近5200亿元,降幅达30%,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面临紧张局面。

“然而,从短期内来讲,在土地财政不变的市场背景下,征收房产税是为房价做加法,房产税的征收,有可能导致开发企业或投资客将房产税的成本转嫁给购房者,难以起到遏制房价上涨的作用。”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从长远角度来讲,要从根源上解决房价高企的市场状态,还要相关部门平衡土地财政与房产税征收的关系,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点或阶段用房产税代替土地财政。

目前,我国住房制度仍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保障房建设和分配还没到位,房产税推广也还不具备条件,在商品房市场整体供求关系尚未平衡的情况下,限购政策长期存续的可能性很大。

限购令细则篇9

【关键词】限购令;三线城市;价格;影响

“买房难”关系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利用宏观调控政策解决房价过高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为了缓解城市房产销售的高价局面,国家及时出台了限购政策加以调控。限购令的颁布给限制了广大住房用户的购买方案,避免了房地产行业泡沫经济的形成,但限购令对城市房地产价格也产生了诸多影响,考验了房产销售商应对市场变动的能力。

1 房价过高造成的负面效应

房地产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间占据了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国内房产价格“一路飙升”而影响着社会经济消费的趋势。由于房地产开发商及经销商的联合炒作,房产价格长时间处于高价状态,导致许多住房需求者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购买房产。“房价过高”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逐渐蔓延到了与房地产相关的产业经济。

1.1 消费垄断。高房价对于中低收入群体而言无力消费,但对于大笔资金持有者来说却是很好的投资方向。过去房地产是市场上最热销的投资渠道,也是人们高度关注的消费项目。“炒房热”现象造成了严重的消费垄断局面,市场资金过于集中房地产行业而垄断了其它商品的正常消费。

1.2 破坏市场。从根本上分析,房地产价格过高主要是开发商炒作行为导致的结果,多数开发商联合到一起哄抬物价使得房价猛涨。高额的房产价格与市场交易活动规律不符,货币价值远远超出了房产商品的实际价值。长时间处于高价状态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不利于社会消费的持续运行。

1.3 增加压力。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缓解社会群体的城市生活压力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房价过高对贷款买房者造成了极大的生活压力,影响了社会人群生活的幸福指数。此外,房地产价格偏高易引起附属产业的变革,如:建材销售价格、建筑施工造价等均会有所提高。

2 房产限购令的详细介绍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简称新“国十条”),其中住房“限购”政策是一个非常严厉的政策措施,旨在调控房地产业非理性膨胀。

“限购令”是4月30日北京出台“国十条实施细则”中明确提出的:从5月1日起,北京家庭只能新购一套商品房,购房人在购买房屋时,还需要如实填写一份《家庭成员情况申报表》,如果被发现提供虚假信息骗购住房的,将不予办理房产证。这是全国首次提出的家庭购房套数“限购令”。房产限购有时难免伤及无辜。但要在GDP和民生的夹缝中趋利避害,实属不易。地方版楼市新政最近陆续出台。限购令标志着楼市新政进入了数量调节阶段。地产大腕纷纷惊呼,楼市的寒冬即将来到,房地产业对2009年的“保八”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现在则要“卸磨杀驴”了。原因很简单,任由房地产泡沫膨胀发酵,无异于饮鸩止渴。短期内刺穿泡沫,则不免带来阵痛。被称为“最严厉楼市调控措施”的“限购令”已经在北京、上海、温州、厦门实行。2010年9月29日国家有关部委出台“新国五条”,其后更多城市出台限购令,广州限购令也在同年10月15日正式公布。

3 限购令颁布的积极作用

政府是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面对起伏不定的房地产局面,政府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稳定了楼市状态。为进一步控制房地产价格,政府出台了“限购令”政策以约束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经过几个月的执行,限购政策对城市房价的压制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主要表现:

3.1 理性投资。限购令直接对多套房产持有者的消费行为加以管制,限制其重复购买房产的行为。限购方案的推广也引导广大投资群体理性参与市场投资活动,把持有资金投入到其它商业领域中。如:基金、股票、黄金等,这些均是市场投资的适当选择,也明显降低了投资人的资金风险。

3.2 炒房减弱。房价国家多数是人为因素炒作造成,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体制的优化改革。在国家及各地政府的共同调控下,市场“炒房”现象明显减少,哄抬物价的问题基本得到有效控制。房价回归稳定对其它购买者创造了优惠的条件,满足了更多人城市买房生活的要求。

3.3 市场稳定。良好的市场环境是产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增收的有利因素。限购令政策科学引导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市场活动,使其在 标准规范约束下完成销售交易,以适当的价格投放市场完成销售。限购令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

4 限购令对三线城市价格的影响

三线城市是指比较发达的中小城市、有战略意义的大中城市和经济总量较大的小城市。三线城市的划分没有固定的标准。既可按行政级别划分,也可按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划分,或者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GDP总量等标准划分。限购令政策颁布后市场运行状况据中房指数统计,全国大部分城市国庆期间成交量环比下降40%以上。以温州为例,从2010年10月份温州住房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当前限购令政策对宏观经济及市场运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0月份,温州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备案量40.91万平方米,环比减少3.8%。如果考虑9月底网签认购书集中在10月1日-7日备案的因素,10月实际成交量较9月下降约50%;2010年10月份,二手住房成交量为44.08万平方米,环比9月减少55.75%,扣除11月税收政策调整预期导致二手交易增加因素,当月实际成交水平只有9月份的28%。然而,在成交量低迷的背景下,温州房价俨然“维持高位”。广发证券选取“十月上旬出台限购令的十大城市”调查显示,出台限购令前后,成交量下滑城市占8成,整体跌幅19%,其中下滑幅度超过40%以上的城市占比达4成。反观“未出台限购令的13个大城市”,整体成交量仅小幅下滑3%,且下滑城市占比为46%。这说明,限购政策的负面效应已逐步显现。然而,从房价数据来看,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调查数据获悉,2010年10月份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为8418元/平方米,温州以24550元/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一位。

另外,2010年11月10日,国家统计局“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也显示,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其中,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3%,普通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4%。限购令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市场纵横文/刘旦14January 2011从2009年底中央政府开始出手调控措施后,截止2010年10月底,除“9.29”新政后颁布限购令的13个城市房价10月份涨幅较小外,其它城市房价涨幅程度与8、9月份相比不仅没有下降,反而“逆势上涨”。到11月份统计局公布10月份经济数据后,受CPI数据与发改委和央行通报近几年超发42.6万亿货币等相关信息,及相关官员称物价上涨不可避免、“三高”等言论影响,包括广州在内的多数城市,出现了楼市量价齐升的迹象。

5 结论

总之,房地产销售存在的价格问题不仅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更是决定了房地产未来的市场决策变化。三线城市作为国家重点规划的商业区域,尽管其楼市价格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对于维持国内市场经济的稳定性是大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梁思德.房地产销售存在低价格问题与科学调整[J].财会研究,2010,21(15):10-11.

[2]侯俊详.限购令颁布对房地产行业产生的影响分析[J].经济创新导报,2010,31(20):54-55.

限购令细则篇10

这一表态似乎意味着,房产税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有媒体报道,上海版楼市调控细则最快将在本月公布,而上海对住房保有环节征税也将在细则出台后正式启动。不过到目前为止,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网站上对此并未任何消息,而现在市场聚焦的几乎也是等待上海这一只“靴子”的落地。

上海细则呼之欲出

在“新国十条”之后,包括北京、深圳、青岛等地都相继公布了执行细则。然而,在房价高企的上海,细则却迟迟未能露面,而有关部门的守口如瓶也使得楼市新政的细则变得扑朔迷离。

尽管上海楼市调控的细则尚未出台,但是来自于各个渠道的消息却已充斥整个市场。其中,关于开征房产保有税被认为是新政的重要内容,而有关公积金贷款将视面积实行差额房贷等也可能成为调控政策的另一重要内容。

有报道称,上海正在紧锣密鼓的讨论楼市调控细则,其中包括房产税征收办法。初步草案是将家庭人均面积作为是否征收房产税的重要依据。如果符合征税条件,需按年支付相当于房产值0.8%的房产税,计税基础为评估价而非房产成交价。此外,对于已经出租的住房并按时缴纳了房产税的购房者,将考虑不再重复计税。不过,有开发商表示,传闻中关于房产税按照估值来征的说法可行性较低,因为操作成本太高。

关于“视面积实行差额房贷”,目前已体现在北京市公布的公积金房贷新政中。据消息称,上海的公积金贷款在此方面也已基本确定,而关于“面积”的定义,市场的猜想为90平方米,与北京的相同。

除此以外,还有消息透露,上海也有可能出台限购令,即本地家庭限购两套,外地人士限购一套。不过限购令一说并未得到证实,而不少市场人士也表示,限购令带有过强的计划色彩,其效果可能不如预想。

按照上述的一些关于上海调控新政的消息,上海此次的调控被市场称为可能是“最严厉”的房产新政。不过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消息并非出自官方之口,这也使得调控新政成为大家心中的谜团。

楼市天空已转阴

细则出不出?到底什么时候出?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回建强在接受《投资与理财》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关调控的细则会出台,不过可能不会马上出台;关于调控的力度,他表示上海在执行国家政策方面一般都会从严。此外,其他业内人士也表示,房产保有税的出台是迟早的事情,不过时间上还不确定。

房产泡沫一直是近几年来市场讨论的一个热点。上海房价是否存在虚高?回建强表示,一定程度上是有的。也有人表示,郊区或偏远一点的地区房产的泡沫更大。

保有税的出台能否有效的调控楼市呢?搜狐的一份网络调查显示,24.53%的人认为保有税能抑制房产投机;18.57%的人认为会调控楼市,打压过高房价;不过也有9.38%的人认为对于短期炒房者影响不大。回建强也表示,措施出台会带给楼市比较明显的影响,上海楼市成交量会大幅度下降,同时也能有效的抑制高房价,打击投机者。此外,有人也说到,政策最大程度的是带来心理上的影响,也就是说人们的预期会改变,从而导致楼市发生一些变化。

不过,从市场方面看,尽管政策尚未出台,楼市却已或多或少发生了一些变化,“阴云笼罩”、“变天”之势似乎即将来临。第一财经所作的一项2010房企老总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18位房企老总认为房价会下跌,他们认为价格回落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不过以何种形式、在何时出现,目前大家都还是一种观望状态。

市场成交量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萎缩,5月第一周,上海住宅成交面积为7.1万平方米,为近5年来同期最低的一周。

地产商方面也陆续有降价优惠的举措。5月初,恒大就率先打出了8.5折优惠的促销牌。除恒大以外,上海绿地旗下部分住宅项目也悄然降价。有消息报道,绿地位于上海松江区的绿地蔷薇九里项目一次性付清打9.3折,贷款9.5折,绿地诺丁山联排别墅总价立减8万元。绿地方面则表示,部分楼盘的优惠是参加房交会的活动,旗下产品并没有全线降价。

根据市场信息,4月份至今,上海共有近40个楼盘有折扣让利的举措,郊区板块是目前上海楼市出现价格调整的集中区域。而相比于新楼盘,二手房市场的反应更为显著。此外,“捂盘”也成为开发商应对的一项措施,据统计,5月至今上海新开盘数量仅为14个,与4月末两周的数量相比,锐减5成。

对民众而言,新政尤其是住房保有税的出台将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不少人对此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一位购房者向记者表示“很担忧”。他在去年刚买了一套面积较大的房子,属于第二套房范畴,目前房子尚在还贷当中,如果还要征收房产税,无疑又增加一个沉重的负担。也有购房者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手上持有多套住房的人并不少,如果开征所谓的房产税,他们将面临一笔巨大的开支,也将严重的超出他们的承受范围。

有购房意愿的人群中不乏一批改善性需求者,对于这些人,回建强表示,如果要更好的规避政策,最好的方法是卖掉小房子买大房子,不过中间有可能存在一个重合期。不少人都已经提出调控政策不能一刀切,也许会有相应的政策来兼顾此类人群的利益。

政策需着眼长期

有资深的房地产人士表示,在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存在着很多投机型的外资和游资。调控新政最大的目标主要是抑制投机性的需求,不管如何,调控的基础不能偏离了广大老百姓。

日前,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孟晓苏就表示,开征物业税第一步应该走商业地产,第二步从小产权房起征物业税,然后对高档住房和豪宅征收,最后是对所有居民征收。税收政策直接影响的是投资尤其是投机者,不少持有多套住房的人,可能会因为持有成本过高而将多余的物业抛出,从而会增加二手房市场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