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游戏作文十篇

时间:2023-04-06 08:55:45

童年游戏作文

童年游戏作文篇1

一、以鲜活的游戏激发兴趣

人们常认为,作业的功能就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检测掌握程度,这种理解并不全面。作业作为教学环节之一,本身蕴含育人的因素,目标指向学生当下的幸福快乐与未来的和谐发展。创设嬉乐情境、在情境中娱乐,是低年级作业设计的途径。正如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的,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能满足孩子好玩好动的心理,使注意力持久、稳定,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

1.字母排排队。

用孩子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寓教于乐,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时,学生记不住字母排序,我设计了“字母排排队”的作业。每个学生胸前贴一张字母卡,一个学生代表一个字母,让他们根据“字母表”的顺序排队开小火车。学生玩得开心,学得扎实,在游戏中益智,在快乐中巩固。

2.找朋友游戏。

学字母,要求区分字母大小写,为音序查字打下基础。让学生熟练掌握字母的大小写,靠单一的抄写不可取。我在孩子额头上贴上带有大写或小写字母的红花,让“字母”们自由组合,找到真正对应的朋友。

3.生字乐开花。

一年级学生常会出现用同音字组错词的情况,这得让学生多做组词训练。我把扩词的练习设计成了新鲜有趣的“生字开花”游戏,学生玩得趣味盎然。

4.节日抓拍乐。

根据不同的季节特征,我还给学生策划了一系列顺应季节的嬉乐活动。

春联集锦乐吟诵——苏教版第三册练习8中,介绍了春联的知识和形式,第四册识字1安排了“春节、饺子、拜年”的词串。春节来临,我通过短信提醒放假在家的孩子们识记春联,了解拜年习俗,学包饺子。开学后诵读春联,介绍过年习俗。这比教学词组时枯燥的讲述与生硬的题海战术要有效得多。教育本身就是件美丽而漫长的事,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很多契机连缀在一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孩子们在春节期间的学习刚好给前面诸多学习提供了巩固的机遇。

浓浓蛋香庆立夏——立夏来临,孩子们在浓浓的蛋香中格外快活。我让他们画蛋、斗蛋、吃蛋。学生最喜欢的无疑是“斗蛋”比赛了,虽然班级里败者无数,最终只有1人拥有“蛋王”称号,但是每个孩子都开开心心地和老师及伙伴一起分享了被撞破的蛋,一脸的满足。

粽香浓浓迎端午——苏教版第三册识字1介绍了金秋水乡的美景,有词串“芦苇、菱藕、荷塘”,第四册识字1提到了“端午、粽子、龙舟”。于是,端午节前我布置作业——跟着家长采芦苇。城市的孩子,远离自然,不知芦苇的模样。学生走进乡野,体会乡土气息,再跟家长学包粽子,联系实际复习学过的识字课。

中秋恋月喜畅想——在识字教学中,还有“中秋、团圆、月饼”这样关于传统佳节的词串。中秋节,我引导学生设计月饼图案、观赏月饼、品尝月饼,并畅想渴望的月饼口味,了解“嫦娥奔月”的传说。不知不觉间,观察、想象、说话、写话,几种思维活动同时展开了。

5.随天气而动。

雨中戏水——细雨飘飘,我领着学生学《雨后》中那调皮的小哥哥,踩水、泼水,体会雨天戏水的快乐。

烈日求荫——烈日炎炎,我带着学生模仿《江南》里“戏莲叶间”的小鱼,学习《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里在荷叶上唱歌的雨点,领略荷趣。学生兴高采烈地用硬卡纸制成大荷叶,当成小凉伞。

雪中奔跑——白雪皑皑,我陪学生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唱啊、跳啊、追啊、笑啊,融化在季节的旋律里。谁会想到,这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6.最佳导游话景点。

学完景点类的课文,如《鸟岛》,我给学生配上话筒,向游客介绍该地风景。最出色的颁发“导游证”。语文训练,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因材施“练”,作业层次更该因人而异。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不同层面的训练。表达能力强的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声情并茂地推出景点,能力稍弱的学生可只按课文内容背诵。表述能力强的学生借绘声绘色的语言运用体会了文字的优美,能力弱的学生也借背诵加深了景点印象。每个类型的学生都在原有水平上各有所得。

最好的作业、最好的积累,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是在眼角、在眉梢、在嘴边,那悄然流露的醉心微笑,是由心而发的接纳,像吃饭与睡觉那样自然,不必强调,无需生搬,不在只争朝夕地分秒必争,而是细水长流地慢慢淌着,直至不知不觉水到渠成。

二、借学科的融合加深印象

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把身体上的与精神上的训练互相变成一种娱乐,说不定是教育上的最大秘诀之一。”语文不再是孤立的学科,与其他科目密切相关。教师应更多地主张学科相融和渗透,学生的训练也兼顾身体与精神的愉悦。

1.插图,我们来画一画。

图画有绚丽的色彩和生动直观的画面,儿童能敏锐地感知鲜明的富于色彩、色调和声音的训练,并将其深刻保持在记忆里。学完写景类的课文后,我鼓励学生给课文配上色彩斑斓的插图,利用画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2.配乐,我们来和一和。

我鼓励学生在朗读时为文章选择合适的旋律,设置背景音乐,这项训练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抓准课文的情感基调。

3.制作,我们来做一做。

学完童话类的课文,我带领学生制作头饰、面具等,尝试着把课文故事表演出来,使学课文与实践活动紧密相连。

4.海报,我们来炫一炫。

故事类的课文适宜演课本剧,能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我发动学生制作海报,宣传最近新学的故事,并分发到其他班,邀请他们来观看我们的演出。

5.展示,我们来演一演。

通力合作下,做好先期准备,我让学生布置背景画面,配上音乐渲染,戴上头饰或面具,表演课本剧。演练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快乐,同时也收获了知识。

三、凭“语言留声机”提升语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童话故事和游戏一样是童年不可缺少的。我很重视儿童早期的故事教学,也力图在作业设计中,让故事丰润学生的心灵。

1.练习播音,先自己过一过。

每学一则故事前,我都要求学生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在自己那里过第一关,做标准的播音员,把故事讲述得字正腔圆,向“故事大王”进军。

2.复述课文,和同伴比一比。

我还让学生复述课文来提升语感。学完《有趣的发现》,我让学生在熟读的前提下,复述达尔文的发现。

3.讲述故事,请家长听一听。

故事类的课文学完后,我要求学生把故事讲给家长听,讲的过程,就像放电影般把课文过了一遍,是不动声色的复习回顾。

4.续编故事,让老师选一选。

按课文情节,延伸拓展续编故事,这既可让学生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又可让他们大胆想象尝试编剧。《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狐假虎威》等课文,我都设计了第二次相遇,让学生在童话的沃野里自由舒展。好故事,发到班级博客里,让打开我们班级网页的人都能分享孩子的智慧。孩子的想象力在续编的天空中尽情翱翔。

5.故事分享,到网上逛一逛。

编完故事,我让学生去班级博客逛逛,看看伙伴是怎样编的。阅读同伴的故事时,看老师的点评,留下跟帖。被老师选中把故事在班级博客里的学生,也可根据别人的帖子,后续跟帖。编故事在我班作业环节里,俨然变成了师生间、同学间有效的互动。有兴趣的家长也会到班级博客里来看看、评评。

童年游戏作文篇2

童年,是人生中一段最快乐的时光,在这最快乐的时光里,游戏是最让人回味的插曲。

爷爷的游戏

爷爷说:他们小时候捏过泥巴;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将一团团泥巴有时捏成人物造型;有时捏成建筑模样;有时又捏成动物;……。千奇百怪,尽其所能。不高兴时,就将做好的泥巴当做发泄物,用手摔,用脚踹……反正弄坏了还能再做。

滚铁环也是他们当时最流行的游戏之一。用一根铁丝做成一个前端带钩的推杆,推动圆圆的铁圈,谁滚得远就谁获胜。

爸爸的游戏

爸爸曾经说:他们小时候最流行的运动游戏是“拱鸡”;拱鸡可不是让二个公鸡打架,而是将一条腿盘在另一条腿上,几个人用膝盖互相碰撞,谁被拱倒了或先将腿放下来,谁就输了;为了得到冠军,他们发明了各种招式,我听了以后,心里也痒痒的,也模仿的和同学们在课间开展了这个活动。

当时,爸爸他们也很爱打陀螺,以前的陀螺是他们将木头在车床上车出来的,从轮胎上抽出几股的橡胶线,缠在木棍上,那时,陀螺被车出的形状五花八门,线也是各尽其能,但谁的陀螺转的越久越快,谁就赢;而且他们经常将高速旋转的陀螺互相碰撞,看谁的陀螺先停。

我的游戏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的游戏也升级了,游戏装备更新换代了。

童年游戏作文篇3

提起“拔老根”,你可能并不陌生,这种游戏已经流传了许多年,听说爸爸小时候也玩过拔老根的游戏呢!这不,我也喜欢上他了。

有一次,我看到两位同学正在玩这个游戏,就赶快上前看热闹。只见他们两个各自找了一片落在地上的叶子,然后把叶片去掉,只留下叶柄——我们把它称为“老根”,也叫“叶根”。两位同学把两个也跟交叉在一起,各自捏着叶根的两头,向自己这边使劲地拉,两个叶根较上了劲儿,谁也不让谁。过了一会儿,左边的同学快要坚持不住了,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铆足了劲儿,死死掐住叶根的两头,充满自信地与对手展开了“决斗”。他终于胜利了,正是他的顽强与坚定使他战胜了对手。

看了这么长时间,我也迫不及待的想“参战”了。于是我在地上仔细搜索着有结实叶根的落叶,终于找到了最理想的一片。我马上把它的叶根取了下来。确定对手后,立即进行比赛。比赛一开始,我和对手边都是足了力气。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们双方一直相持不下。接下来的比赛更加激烈,对手急得牙齿都露了出来,而我的心此时此刻都快要跳出来了,生怕自己的叶根都快撑不住了,只听“啪”的一声,我和对房的叶根同时断掉了,比赛结果自然是打了个平手。

真没想的,一个小小的叶根就能哇哦数这么紧张激烈的游戏!如果你也感兴趣,就赶快来玩一玩吧!

天津塘沽区新港第四小学六年级:李书坤

童年游戏作文篇4

挑起洗衣盆中的水沫,一吹一放间肥皂泡在灿烂阳光下竟绽放出奇妙的光芒,我们陶醉在自己营造的这如梦境一般的绚丽缤纷中,享受着幻想的幸福。

这些记忆中已有些模糊的片断,渐行渐远,竟相忘于平淡的流水光阴。直到有一天,我们蓦然发现,童年已是遥遥远远,虽然我们不曾同它道别。然而那欲飞的风筝、待摘的野果偶尔也会在某天的午夜回梦中向我们频频招手。

童年游戏质朴简单,承载着我们每一份沉醉与快意的是生活里最平凡无奇的物件。铁丝钩滚着铁环带着我们在街巷校园东冲西突,和水的泥巴在我们手中幻化为坦克、帆船、宫殿,童年的我们永远散发着无穷的精力和无尽的想象力。

童年的自由仿佛更加无拘无束,我们放肆得意地徜徉在天地之间,那是与孕育我们人类生命的自然最亲近的接触。草木虫蚁,丑陋或着美丽,亲切而且熟悉,真真切切是呼之即来挥之则去的玩伴。

而那些不知传自何朝何代的古老游戏,给予我们的体验是人生的预演、哲理的精粹。过家家、打群架,泄露了我们对群体的认同、对父母的尊重向往、对英雄的敬仰追逐。三横两圈的丁老头更像是人生一场的凝练解说。

宽广蔓延的柏油马路隔绝了脚下给人生生不息力量的厚土,不断平地拔起的高楼大厦遮挡了予人无限想象的天空,车水马龙的道路昭示着危险的无处不在,曾经的童年游戏逐渐销声匿迹,不久之后的孩子们罐头一样在封闭的蜗居里孤独着,抱着精致昂贵貌似高智能的玩具喃喃自语,或者在电子游戏的天地里寻找虚拟的童年乐趣。

童年游戏作文篇5

【关键词】儿童观;游戏精神;价值向度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5-0018-02

【作者简介】李学斌,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儿童文学博士,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为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小学语文文学教育。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状态和存在方式。游戏精神则是儿童游戏观念形态上的高度抽象,它是游戏具体形态特征的思维概括与美学表达。对于儿童来说,游戏作为一种本能的生命欲求是与生俱来的。它伴随了儿童生命成长的全过程,也融汇并勾画了儿童精神发展的螺旋轨迹。

实际上,当童年的概念被发明之后,伴随“童年”进入成人社会视线的,却不是以儿童欲求为本位、以游戏精神为内核的童年文化的勃兴、儿童观念的解放,而是“教育主义”对童年生命无所不为、无处不在的主导与渗透。在这种“成人本位”儿童观、教育观的支配下,童年很大程度上,依然被视为没有独立价值的人生预备阶段,儿童被当作“缩小的、不完善的成人”。儿童生命发展的使命,就在于接受教育和社会训练,尽快成长为合格的成人。处于这种考虑,儿童走向成人,需要获得哪些能力;而要获得这些能力,又该如何进行自我控制、自我提升……就成为社会之于儿童的核心目标。而当这一切针对孩子的社会机制都围绕着这个目标紧锣密鼓展开的时候,儿童自然成为各种力量驱使下,匆忙埋头赶路的“羊群”。当此时,他哪怕对路边的花花草草微微看上一眼往往都会面临丧志、不务正业的呵斥,更遑论停留下来,去做追追蝴蝶、荡荡秋千、过过家家之类的游戏了。所有这一切,在教育主义观点看来,都是在浪费时间、空耗生命。这样一来,经过成人教育渗透,经验预设的童年概念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已经走向了真正童年的反面。这样的童年对来自儿童天性的需求总是投以管制和约束的目光,对儿童浪费时间、精力的玩闹、嬉戏总是予以最大限度的纪律与规则限制。

显而易见,这种和游戏精神唱对台戏的童年状态不是孩子们喜欢的,其存在方式与童年“感性、丰富、快乐、新奇”的内在本质也相去甚远。甚而言之,这样的和游戏为敌的教育方式就教育的本质来说,也是单一、片面,乃至消极的。因为真正良好的教育从来就不是压制孩子的天性、剥夺他们的快乐,而是要让他们在张扬天性的快乐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最终达到完美的自我实现。真正的教育不是只求结果、不问栽种、心无旁骛的埋头攀登,而是一路欢歌一路笑,身心畅达、目光坚定的愉快旅行。真正的教育是发展和享受的统一,是知识和游戏的交融。

实际上,从童年的发现到童年的解放,以游戏和游戏精神为核心的儿童观走过了一条异常漫长而曲折的荆棘之路。在这里,我们且不说世界童年教育史、儿童文学史上,各种类型的“教育主义”儿童观曾那样以轻视想象、诋毁游戏、排斥情感、放逐纯真为天职,充任了压抑儿童天性、束缚儿童成长、剥夺儿童快乐、扭曲儿童感情的始作俑者,也且不说十九世纪席卷欧美的浪漫主义运动所诞生的“儿童是成人之父”(华兹华斯语)“天才就是随手被抓回来的童年”(波特莱尔语)之类的箴言,从观念上带给西方成人社会怎样的震颤和启迪。即使在获得了社会的立法权之后,童年所负荷的不可承受之重该有多沉,其被误读、扭曲的程度该有多深,其彰显快乐、想象、自由、超越之游戏精神的勃兴之路该有多长。而对“游戏”的误解、责难、排斥、非议,儿童“本位主义”对包括游戏在内的儿童本能欲求在儿童生命发展中的意义认定已经是近代的事。到了近代,儿童才算是真正从成人观念走进儿童现实,童年生命才算是在人生的背景中,复原了其应有的彩虹般的清新与绚烂。这样的儿童观较之以往的偏狭,其真理性就在于,它“不是把儿童当作未完成品,然后按照成人自己的人生去教训儿童,也不是从成人的精神需要出发去利用儿童,而是从儿童自身的原初生命欲求出发去解放和发展儿童……”。(《儿童文学的本质》,朱自强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68页)“解放”和“发展”双管齐下,他们处于沉睡状态的生命的活力得到最大幅度的发掘和培育。秉持这样的儿童观,才会真正理解游戏之于儿童的重要,才会真正懂得游戏精神之于儿童教育的不可或缺。

童年游戏作文篇6

关键词:儿童游戏权利;幼儿园游戏本质;幼儿园游戏分类

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国内幼儿教育专家对儿童游戏的权利、幼儿园游戏的本质属性、幼儿园游戏的分类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尽管有些研究结论不甚可靠,甚至相互矛盾,但综合探讨这些问题,有利于幼儿园游戏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和提升。

一、关于儿童游戏权利

游戏是儿童的权利。1989年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1990年联合国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以及我国政府先后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等一系列文件和法规中均明确规定了幼儿游戏权利的问题。虽然儿童拥有游戏权利已被政府官方、专业工作者认可,但是在儿童生活中,儿童游戏的权利并没有真正得以实现。下面分别从儿童游戏权利丧失的原因和保障儿童游戏权利的措施两个方面阐述。

(一)儿童游戏权利丧失的原因

从幼儿园角度来看幼儿园中儿童游戏的空间和时间受到了侵犯。其中,幼儿园中超载的课程、现代文明、“伪游戏”严重侵犯了儿童的游戏时间;都市化的生活方式、成人本位的观点、成人的空间意识等侵占了儿童的游戏空间,从而导致幼儿园中儿童游戏权利的丧失。从社会保护的角度来看虽然我国为保护儿童游戏权利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保障,整个社会对儿童工作表现出极大关注,但儿童权利社会保护的诸多环节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使一部分儿童失去了充分游戏的权利;第二,社会成员对儿童游戏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存在“重学轻玩”的思想;第三,保护儿童游戏权利的各项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保障儿童游戏权利的措施

从幼儿园角度看幼儿园中保障游戏的时空就是保障儿童游戏的权利。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必要的游戏条件,首先,要保证游戏时间,教师必须做到如下几点:珍惜幼儿游戏时间,变活动室的封闭为开放、多功能式;合理安排各种游戏时间;保证游戏时间,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小、中、大班应保证不同的游戏时间。其次,教师应开发利用游戏空间,具体表现在:在小、中班把以集体活动为主的活动室布置成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结构;根据幼儿不同的需要,开辟内容丰富的活动区。最后,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从社会保护角度看,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保护儿童游戏权利的全民意识;其次,提供物质保障,完善游戏设施;最后,对儿童游戏权利实施保护时应注意将儿童游戏权利的确保护纳入到儿童权利保护中去,将儿童游戏权利的社会保护与儿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将儿童看作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从历史生态学的角度看,真正意义上游戏权利的获得,不能离开良好的教育引导。只有在儿童不断提高自律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享受游戏的权利才能成为可能。因此,不能简单地提倡“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儿童”,而是应该考虑如何指导儿童从游戏中获得健康发展的更大权益。

二、关于游戏的本质属性

对游戏活动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不仅是对游戏活动价值认识的基础,而且也是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如何运用游戏的理论基础。纵观国内30年来的研究成果,出现了三种关于游戏本质属性的论说,分别为游戏是一种主体性活动、是一种假想性活动和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

首先,“游戏是一种主体性活动”是研究者广泛认可的观点,虽然有的研究者将其表述为“自主控制”、“主动性”,但都表达了“主体性”的内涵。毛曙阳(1999)认为游戏从本质上说是指一类由幼儿自主控制的、能带来愉快情绪体验的、有操作材料的活动。在这里谈到的三个本质特点中,由幼儿自主控制是游戏最内在的本质。刘焱(2000)根据游戏活动的主动自愿、愉快、自由等与游戏动机相关的特征,将游戏活动的本质概括为主体性活动,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出与发展起来的功能特性,包括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等。丁海东(2001)比较系统地梳理了自古以来出现的各种儿童游戏本质观,并确立了儿童游戏主体性本质观的论点。他认为,19世纪中期以前,人们对游戏概念的理解停留在感性层面,处于非自觉化阶段;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20年代以前,开始出现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即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20世纪20年代至90年代原苏联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提出了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即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立了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新探索,即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邱学青(2005)认为游戏是儿童在某一固定时空中,遵从一定规则,伴有愉悦情绪,自发、自愿进行的有序活动,具有愉悦性、主动性、虚构性和有序性。

其次,张永红(2001)运用把游戏放在幼儿的整个生活中去考察的方法,以“本质属性是指某类对象必然具有并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属性”作为标准,揭示出幼儿游戏的本质属性―幼儿的游戏是幼儿的一种无强制的外在目的的、在假想的情景中发展的假想的成人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假想性描绘了幼儿游戏的实质内容,是最根本的特征,非外在强制性描绘了幼儿游戏的整体状态,是最关键的特征。

最后,丁海东(2003)再次论述游戏的实质是儿童的生活。因为,游戏不仅产生并发展于生活,更为重要的是游戏赋予儿童以童年的生活、有灵性的生活。

三、关于幼儿园游戏分类

幼儿园游戏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站在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的依据,就会出现不同的游戏分类方式。诸多的游戏分类中,典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前苏联学前教育学通常把幼儿园的游戏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包括主题角色游戏、建筑造型游戏、表演游戏等,可以称为创造型游戏。第二类游戏是教师利用游戏的形式为完成一定的任务而编制的、用语作业教学的游戏,可称为教学游戏。这类游戏通常按学科科目来区分其教学职能,如体育游戏、语言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等。这种游戏分类对我国幼儿园的游戏分类影响较大。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幼儿园游戏可分为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和娱乐游戏等。1989年出版、由黄人颂主编的《学前教育学》把幼儿园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与“有规则游戏”两大类。

(二)主动性游戏和被动性游戏

根据游戏活动中幼儿是否主动参与,可以将幼儿园游戏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性游戏:儿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动外,更需要运用肢体、肌肉的活动去进行游戏,儿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戏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游戏的形式,如绘画、手工、玩积木、玩玩具、角色游戏、玩沙、玩水、唱歌等。根据不同的游戏方式,主动性游戏可以再分为四种:操作性游戏、建造性游戏、创作性游戏、想象性游戏。另一种是被动性游戏:属于比较静态的活动,儿童只需观看、聆听或欣赏,而不需进行体力活动,如看书、看录像、听音乐等都属于静态接受信息的活动。

(三)手段性游戏和目的性游戏

根据在实践中游戏的组织和开展与教育教学任务或目的的结合程度,游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手段性游戏,也称为工具性游戏,其目的不在于游戏本身,而在于通过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游戏形式促使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这种游戏强调的是游戏的外在工具价值即教学价值。另一类是目的性游戏,也称为本体性游戏,是儿童自主自发表现的一种活动,其目的隐含于游戏活动本身,或者说游戏本身就是目的。这种游戏强调的是游戏本身的内在价值,主动游戏活动本身是儿童可以主动支配自己的行为,自由参与的活动,并真实自然地反映着儿童发展的水平和兴趣爱好。

(四)游戏的三维度分类法

方展画(1990)提出应从三个维度对游戏进行分类,这三个维度包括:个体―社会维度、生理―心理维度、认知―情感维度。由此幼儿游戏可以分为五类:满足型游戏、适应型游戏、运动型游戏、认知型游戏、情感型游戏。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游戏是儿童的权利、游戏的本质属性和幼儿园游戏分类等问题有利于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科学地指导和开展幼儿园游戏活动,为幼儿健康发展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何媛. 论保障儿童游戏的时间和空间[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6).

[2]邱学青. 我国儿童游戏权利的社会保护问题[J]. 幼儿教育,1997,(6).

[3]何媛. 论保障儿童游戏的时间和空间[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6).

[4]傅梅. 浅谈保障幼儿游戏权[J]. 学前教育研究,1994,(6).

[5]邱学青. 我国儿童游戏权利的社会保护问题[J]. 幼儿教育,1997,(6).

[6]许卓娅. 用历史生态的眼光重新认识儿童权利[J]. 早期教育,2001,(12).

[7]毛曙阳. 关于幼儿游戏的本质及其对幼儿的发展价值的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1999,(3).

[8]刘焱. 幼儿园游戏教学论.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9]丁海东. 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及其主体性本质观的建立[J]. 2001,(4).

[10]邱学青. 学前儿童游戏.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1]张永红. 幼儿游戏的本质属性管窥[J]. 学前教育研究,2004,(3).

[12]丁海东. 论儿童游戏的生活本质[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

[13]朱邓丽娟,等. 幼儿游戏(上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4]宫再英. 幼儿园自选游戏成果会[J]. 学前教育,1996,(3).

童年游戏作文篇7

关键词:文献概况;内容分析;态势

以《学前教育研究》期刊为对象,搜索2009年以来的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文献,对其进行分析、解读,目的在于鉴往知来。

一、文献资料的基本状况

经检索,摘取刊载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近5年的文献共计27篇,文献主要来源于华东师大、西南大学等省部级师范大学和江苏、广东、湖南等中东部地区的幼儿园,其中2012年和2013年发表的约占5年来的50%,2010年大幅上升,总体数量呈增加趋势。

二、《学前教育研究》视界下2009年以来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内容分析

(一)关于具体领域或不同类型的学前儿童游戏的研究,如表演游戏、假装游戏、体育游戏等。2009年但菲、冯璐等的《表演游戏对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认为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发展儿童自尊、交往能力等的前提,表明表演游戏中同伴交往的重要成分为幼儿所喜爱,通过实验证明表演游戏能有效促进幼儿社会往能力。[1]王、杨宁的《假装游戏对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则以4-6岁儿童为被试,借鉴假装游戏的干预方式,对幼儿进行假装游戏训练,以此探讨假装游戏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二)以文化、哲学等视角,对儿童游戏进行历史和理论的阐述,强调游戏对于儿童的不可替代性。如2011年杜继纲的《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理念的历史与理论分析》以历史的线索剖析了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史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理念的发展历程及其本土化要求我们应始终坚持把这一理念作为解释原则的理论地位。值得解释的是杨晓萍、李传英的《儿童游戏的本质――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认为儿童与游戏都是文化性的存在,儿童是“游戏人”同时又是“文化人”,游戏本身就具有文化的本质,儿童游戏是儿童在文化习得。[2]

(三)着重于分析民间游戏、传统游戏逐渐被忽视乃至抛弃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地策略以充分应用民间、传统游戏,从而合理开发利用本土游戏造福后代儿童,同时有益于保存传统文化。如2012年刘丽群、沈良的《乡村传统游戏流失的原因分析》着重分析和阐述了乡村传统游戏流失的原因,并分析导致乡村传统游戏流失的主要原因。秦元东的《幼儿园民间游戏的阶段与转化:儿童角色的视角》把儿童视为民间游戏的参与主体和创造主体,从儿童游戏角色发展的视角阐明幼儿园民间游戏包含的三个阶段,并强调教师应顺应幼儿的兴趣以促进幼儿从参与者向创造着转化。由平谭、冯林林的《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的构建》基于一种课程观的视角,阐明了民间游戏的重要价值,民间游戏课程建构的原则和策略。罗红辉的《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阐明了当前幼儿园的民间体育游戏普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指出,为改善这一现状幼儿教师应采用的有效策略。

(四)基于进化论、发展说以及心理学的理论视角,从理论上论证了游戏与儿童的一种“天然”的密切关系和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如杨宁的《儿童游戏:行为种系发生与个体发生之间的桥梁――三论进化、发展和儿童早期教育》阐述了把儿童游戏作为行为种系发生与个体发生之间的桥梁这一隐喻的核心思想,并解释这一命题的教育涵义,同时阐述了“鲍德温效应”。杜玉珍、邱学青的《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信息加工过程的假设与分析――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模型的视角》提出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与攻击的不同本质,阐明这两种行为具有截然不同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并进行了区分和比较。以“假设――假设不成立――重新假设――论证”的思路来推测大班幼儿在追逐打闹游戏中信息加工的每个阶段与攻击的不同取向。[3]

(五)针对幼儿教师对游戏进行科学介入、组织与指导的重要性,从幼儿教师的角度进行策略性分析和论证。如2012年孙嫣红、姜雯的《游戏活动中教师角色的错位与归位》阐明了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角色错位的主要表现,为幼儿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准确定位角色指出了改进方法。刘慧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分析了游戏本身所具有的特质,说明这些特质在幼儿园活动中起着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幼儿的亲身体验,实现儿童学习经验的分享与交流的作用,阐明了幼儿园活动的游戏精神和“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重要性。[4]朱翠平的《幼儿园组织和开展高质量游戏的条件》分析了高质量游戏的特征及其给幼儿带来的探索机会,指出应在幼儿园活动中力图实现这些特质,从而更好地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开展高质量游戏。

三、《学前教育研究》视界下2009年以来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发展态势

(一)从文献来源和分布来看,研究者主要来源于高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而研究者从事的职业、具有的文化素养和所处环境等的不同导致他们从事研究的出发点、方法、思路、内容等的多元化。

(二)从研究方法和内容来看,来源于高校教师的文献主要通过理论的分析、实验的研究和思辨的方法阐述学前儿童游戏的历史、原理等;而幼儿园教师则多采用实证和案例的方式研究幼儿游戏的具体问题,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但菲,冯璐.表演游戏对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09(8):13.

[2]杨晓萍,李传英.儿童游戏的本质―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09(10):17.

童年游戏作文篇8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游戏 游戏精神 基本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48-01

游戏伴随儿童发展,儿童在游戏中成长。近年来,游戏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幼儿教育领域对游戏的研究更是成果卓著。

政府颁布的幼儿教育领域的政策法规保持了对游戏的一贯重视: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对游戏的指导要领、创设游戏条件、游戏材料的提供及教师的作用等做出具体指示。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再次指出:“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

经过多年的强调和倡导,“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逐步获得幼教界的广泛认同,但对幼儿园教育“为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指什么”和“如何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等问题却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因此,笔者拟从“为什么、是什么、怎样做”三个维度来解读“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本质内涵。

一 为什么“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对该问题的解答有三条路径(游戏的角度、儿童的角度和幼儿园教育的角度)可供尝试,但不同路径最终会汇聚到一个核心问题,即游戏与儿童的关系。

游戏与儿童是什么关系?

首先,游戏是人的存在方式。胡伊青加的“人是游戏者”大胆宣告了游戏作为人以及人类文明的存在方式有无可替代的本体价值。游戏是文明的母体,人类所有活动无一不是从游戏的胚胎发育而来的。人在世界中以游戏者的身份存在,游戏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影响着所有生活和思想领域。其次,游戏是儿童的存在方式。游戏与儿童是紧密联系的,儿童的游戏一直被认为是最纯粹的游戏形式。我们允许和鼓励儿童游戏,不仅因为游戏在儿童认知、情感、社会化、身体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而基于游戏是儿童内心的需求,是儿童作为个体生命的基本权利。最后,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方式。幼儿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幼儿、服务幼儿的社会活动,根植于对幼儿天性特点的理解和尊重。鉴于儿童与游戏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主要方式。

二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什么

要准确解答“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什么,我们首先要明确“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是什么。

首先,“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是以单一游戏形式贯穿一日活动与单纯地增加游戏活动在一日活动中的比重。这些误解根源混淆了游戏和游戏活动的内涵。其次,“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是刻意追求游戏活动的热闹场面与外在形式。应该更注重其内在精神。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究竟是指什么?何为基本活动?即本质性的活动。“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即指幼儿园所开展的活动本质上应具有游戏的性质。人们习惯把游戏和游戏活动相互替代使用,致使两者混为一谈。游戏和游戏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非以“游戏活动”为基本活动。幼儿园追求的是游戏轻松愉悦的感受、关注游戏性的精神体验,而不是表面上的游戏活动。

三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如何实现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对幼儿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幼儿教师能科学合理地给幼儿提供游戏机会,还要求幼儿教师具备发现、分析、指导幼儿游戏的意识和能力,变幼儿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需要。这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具体做法,也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应使活动都融入游戏精神,加强教育教学和活动的游戏性,尊重幼儿的年龄特征,强调教育教学手段的游戏化与教育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实现游戏过程即教育教学过程。

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用贴近幼儿生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方式来组织活动,让幼儿每天都有愉悦的情绪体验。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将教学活动游戏化与整合化,从活动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等几方面将幼儿的经验整合在一起。

童年游戏作文篇9

[关键词]:民间游戏 儿童 角色 转化

一、浅谈民间游戏

在民间各地流传着许多具有浓厚生活气息、风格各异的游戏,这就是所谓的民间游戏,它在许多人的脑海中留下了属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在那遥远的童年时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有时间便和邻居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空地上、院子里玩踢毽子、跳房子、捡棋子的游戏。民间游戏具有浓厚区域文化气息、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需要我们去传承。民间游戏有着其独有的特色,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游戏实例)

首先,民间游戏有着很强的随意性。无论是游戏的组织和游戏的取材以及参与游戏的人数,民间游戏确实有着一定的基本规则,然而,这种规则又是极容易被变更的,规则很多时候更是随着参与的人数及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正是基于这种随意性使得民间游戏很容易展开,儿童也很容易参与进来,所以一直以来民间游戏都深受各地儿童的喜爱。

民间游戏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趣味性,这种趣味性能够很好的迎合儿童的好奇心以及好动的特点,很多游戏在玩法和规则上都可以不断突破创新,例如跳皮筋,可以是3个人玩也可以是更多人玩,可以是一根皮筋也可以是多根皮筋,且任何一种玩法及组合都能够有其独有的特点及乐趣,正是因为民间游戏的这些特点使得其操作性很强,并且受到很多儿童的喜爱。(游戏实例)

二、儿童角色在民间游戏中扮演的重要性

儿童在民间游戏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虽说角色类型不同,但每一种角色都有着其重要性。儿童在民间游戏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游戏的被动参与者

被动参与者通常是指那些被要求参与到游戏中来的儿童群体,这部分儿童在个性上通常较为内向与封闭,不擅长主动与人交往,很可能会较为胆怯与闭塞。在小伙伴或者其他人的要求或者邀请下他们也会参与到游戏中来,但通常游戏过程中表现的都不太积极,对于游戏也不是太投入,与其他角色相比这部分儿童相对而言在游戏中获得的乐趣可能会少一些。大部分儿童游戏都必须有足够的人数才能够组织起来,游戏的被动参与者在游戏中正是发挥了这个作用,从这个层面能够很好的反应出被动参与者在儿童游戏中的重要性,无论他们是否够积极或者兴致是否很高,只有让这些被动的人群也参与到游戏中来游戏才能够得以展开。

2.游戏的主动参与者

主动参与者通常是指那些对于儿童游戏有着较强兴趣的儿童群体,他们享受这个玩乐的过程,能够很好的体验到儿童游戏的乐趣及趣味性。这部分儿童通常个性都较为开朗活波,很多小朋友可能还会比较好动,他们平时在很多活动中都表现的较为积极。主动参与者在民间游戏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儿童游戏参与者的组成部分,同时,他们的积极性对于游戏也是一种推动,任何民间游戏在展开的过程中只有有人来不断推动才能够更好的展开。

3.游戏的积极创造者

游戏的创造者在民间游戏的展开中则有着毋庸置疑的主导地位。游戏的积极创造者首先会是游戏的组织者,这部分儿童通常都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在组织扔沙包的游戏时这位小朋友往往能够将其他小朋友汇集到一起,并且通过现场人数、现场环境等客观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扔沙包场地及扔沙包的模式。游戏的组织者在民间游戏中的作用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就向在上述游戏中这位创造游戏的小朋友不仅是游戏展开与推进过程中的灵魂人物,他所采取的组织方式以及对于游戏的创造模式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游戏的趣味程度及质量,游戏是否能够良好的展开并且取得一定的娱乐效果,创作者的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例谈)

三、儿童角色视角下兴趣的层次变化

1. 游戏的被动参与者:感官兴趣与中间兴趣

当儿童仅仅是作为被动参与者参与到游戏中来时,儿童所具备的兴趣通常集中表现为感官兴趣及中间兴趣。感官兴趣是指儿童被游戏的形式、游戏器材等外在因素所吸引而产生的兴趣,有些时候儿童在游戏中取得胜利时来自外界的夸奖与赞誉也是这种感官兴趣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对于游戏的参与不断深入,儿童会越来越好的融入到游戏中,也会更加享受这个游戏过程及游戏带来的乐趣,这种由游戏本身带来的兴趣通常被称为中间兴趣。对于游戏的被动参与者而言,他们的兴趣通常会由感官兴趣不断向中间兴趣过渡。

2. 游戏的主动参与者:自我衰竭的内在兴趣

对于游戏的主动参与者而言他们是很享受游戏过程的,在游戏中所获得的兴趣也只是和游戏本身有关,通常会集中表现为对于游戏的内在兴趣。以踢毽球的游戏过程为例,作为主动参与者的小朋友并不是游戏的积极创造者,他与被动参与的孩子相比能够更好的体验到踢毽球的乐趣,但在游戏的过程中他还是会受到游戏规则、游戏模式等的种种制约,这些制约使得这个孩子在游戏中受到各种限制,他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也就造成这种内在兴趣的逐渐衰竭。(例谈)

3. 游戏的积极创作者:自我强化的内在兴趣

游戏的积极创造者通常都是游戏的主导者,他们不仅是游戏的组织者,通常他们也能够不受限制的打破各种游戏规则与模式,能够让自己的创造力找到充分的发挥空间,能够对于游戏进行新的创设与安排。在这个过程中游戏创造者不仅能够充分享受到来自游戏本身的乐趣,然而,更大的乐趣是来源于这种内在兴趣的不断自我强化。正是由于对于游戏有绝对的主导权,这使得游戏创造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满足,这也使得他们能够享受到其他群体所感受不到的不断自我强化的内在兴趣。

结语:

民间游戏作为一种非常随意的游戏形式一直以来都深受儿童的喜爱,在民间游戏中不同儿童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无论是游戏的主动参与者还是游戏的被动参与者,抑或是游戏的积极创造者,每一种角色在游戏的开展中都十分重要,并且这些角色下儿童对于游戏的兴趣也在不断发生着转变。对于这个转化过程的研究不仅能够更好的了解儿童的心理,也能够让更多儿童在民间游戏中找到更多乐趣。

参考文献:

[1]秦元东;兴趣层次说与儿童学习[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年04期.

童年游戏作文篇10

关键词: 游戏 发展价值 儿童游戏性

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陈鹤琴

游戏是生命的自然需求,所有的生命都趋向于创造新奇。游戏是一种冲破边界的行为,一种逃避现实秩序的尝试,儿童从中能得到快乐和满足,描绘自己未来的世界。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因此游戏是为了生存。

一、游戏的发展价值

教育者往往以为游戏似乎与“教育”这个庄严的词没有多大联系,一提起教育就想到无奈的课堂和枯燥的说教,在某些人看来教育是严肃的事情,一旦和快乐的游戏联系在一起,似乎就有些不妥了,但世界上没有不游戏的儿童,甚至从人类社会产生就有游戏。无论从人类社会的历史来看,还是从超出通常的游戏的对象――儿童的那些成人身上来看,游戏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更何况是以游戏为主导的儿童。

(一)游戏在幼儿活动中的地位。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儿童以游戏为乐,儿童的发展是在游戏中进行的,游戏占据儿童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那么学前儿童最喜欢什么呢?世界上,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是游戏,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玩”。游戏对于成人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娱乐、休闲和放松,和生活的严肃性没有关系,但是对于孩子,游戏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目的和价值。在儿童游戏中,想象的世界需要游戏者严肃认真对待,要把想象的世界当成真实的生活来对待,因此,从教育意义上讲,成人应该严肃对待儿童的游戏。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为儿童提供的是适合他们的环境和学习方式,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能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包括身体的、情感的和社会的发展,游戏是儿童能力的自然起步,玩是儿童的天性,是对儿童进行自然教育的最佳方式。

除游戏外,幼儿还进行简单学习,参加劳动。幼儿阶段没有成人或学龄儿童意义上的学习和劳动,这些学习和劳动要想取得成效,必须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进行,因为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它能提供儿童成长的经验,他们离不开游戏,正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因此,对幼儿游戏的剥夺,亦即剥夺其身心正常发展的机会和可能性。

(二)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社会角色。

皮亚杰认为,象征性游戏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儿童游戏的高峰。幼儿从2岁半左右,开始能与别的小伙伴一起扮演有各种角色的象征性游戏,如“过家家”的游戏,有的孩子扮妈妈,有的孩子扮爸爸,等等,他们会在一块儿商量如何分配游戏中所涉及的角色,并有一些基本的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如谁扮演警察,谁扮演小偷,更多的孩子愿意扮演警察。在这类游戏中儿童扮演着各种各样的社会上的角色,再现着成人的生活方式和劳动,在游戏情景中,他们尽情地把自己想象成现实生活中成人对待生活的样子,重现着生活中的各种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不同年龄的幼儿在做游戏中有不同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游戏的主题更完整,情节更鲜明,与社会生活的结合也更紧密。

儿童在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发展各种社会行为,学会分享、合作、助人,而且为了使游戏进行下去,儿童不仅自己装扮一种角色,而且对别人所装扮角色的行为做出反应,这就要理解别人的观点和意图,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避免角色的冲突。如扮演“售货员”,能理解对方的需求商品的心情,耐心细致地给对方作解释,不乱发脾气。为了使游戏在相互作用中能进行下去,同伴们要出谋划策,如何分配角色,如何编排情节,纵使有异议,出现意见分歧,也有利于发展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摆脱自我中心主义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游戏活动也会常常因性别不同而不同,男孩子和女孩子通常喜欢不同种类的游戏,这也影响着他们选择游戏的方式,女孩倾向于选择再现生活情景的游戏,如过家家,买卖游戏等,男孩更喜欢参与竞争性强的团体游戏,如踢足球、打雪仗等,他们学习到不同的互动规则。总之,参与游戏使孩子们融入到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形式的沟通文化中。

幼儿园同样也把这种有角色扮演的象征性游戏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提供比较充足的硬件设施,各科的教学可以通过其作有效的展示,使得内容更直观,使孩子们在亲身参与中实现教学目标,得到情感体验,同时发展社会角色。

(三)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所有的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喜欢玩,但“玩”一词对成人多少带有贬义的成分,因为成人除了“玩”以外,还要工作、学习、做各种“正事”,玩多了或者“贪玩”就会耽误事情。但是不幸的是,许多成人将这种适用于成人的概念套用到幼儿身上,认为这是幼儿的缺点,或是指责自己的孩子“太贪玩”,而没有认识到对于婴幼儿来说,玩就是他们的主要工作,也是他们成长的必需。试观察几个月大的婴儿,一串钥匙,几块积木就可以玩半天,打开门关上门,再打开再关上,乐此不疲地重复这个动作,这些小小的游戏动作,发展着儿童的各种运动能力,发展着对客体的物理属性的认识。积极参加游戏活动是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通过游戏不仅促进了儿童各种感知运动能力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语言、注意、想象、记忆、思维等心理机能的提高和完善。随着年龄的增长,游戏的种类更多、更复杂,儿童倾向于做一些社会性的游戏,从而理解自己和别人的观点,培养利他、合作等优良的个性品质,进一步认识成人的社会生活,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游戏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等各种素质提高的基本途径,通过玩,对儿童来说就是通过游戏,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

(四)游戏在学习中的作用。

游戏在学习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皮亚杰、埃里克森、维果茨基、布鲁纳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游戏的意义做了深入的研究。皮亚杰和埃里克森指出,在游戏中儿童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被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帮助儿童认识现实。皮亚杰还对表征和想象游戏在儿童学习中的功能做了阐述;维果茨基和布鲁纳认为,游戏是儿童对于未来生活的预演,维果茨基进一步指出,儿童在游戏中,尤其在想象游戏中,创造着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以高于自己已有的水平进行游戏。他认为:“在游戏中,儿童是玩大于自己年龄的东西,行为比日常行为要复杂,在游戏中孩子的表现就像一个永远比自己高的人。”

我们认识到儿童通过游戏建构科学、数理逻辑、历史、地理的概念,这一点很重要,他们还通过游戏获取社会交往技能,发展想象力,初步学会对他人的需要和权利的尊重,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提高语言和艺术的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精确到身体动作,开始获得一些道德观念,以及是非、公正、公平观念等。

儿童积极地参与游戏活动是有效的学习途径,从中不仅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开始理解他人的需要和想法,获得身体的发展,通过语言学习交流的艺术,意识到作为个人的自我和相对于他人的自我。但幼儿的学习和儿童入学后的学习不同,它不是幼儿的一种社会义务,学好学不好,成人也不对他们进行考核,幼儿的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求知欲,通过学习,丰富知识,并使认知能力受到一定的训练,为入学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并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打好基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幼儿的学习必须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幼儿园的各种课程也涉及各种教育游戏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并从中受到教育。

二、儿童游戏性的培养

每个幼儿都有游戏的天性,游戏必须保持游戏的基本特色,富有游戏性,即让幼儿愿意去游戏,乐于去游戏,主动参与游戏,在游戏中有满足感,并感到快乐。教育的核心是让孩子做喜欢的事,感到快乐,同时变得聪明,这种快乐的学习完全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并以此引向成长的正确方向,能够快乐游戏的儿童才是真正的儿童。

(一)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

成人要尊重幼儿的游戏权和发展权,了解幼儿的游戏天性和学习发展的方式,幼儿是游戏活动的主体,是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索者,成人要做幼儿游戏的鼓励者、支持者与合作者。在游戏活动中,成人要尊重幼儿游戏活动的愿望,调动他们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他们实现游戏的愿望。

要给孩子玩的时间,因为玩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不让孩子玩等于剥夺孩子成长的经验,因此,在家庭中,家长要鼓励孩子玩,不要认为是浪费时间,不要因为孩子在玩的时候弄脏了衣服或手上擦破了点皮就不让孩子玩。在幼儿园里,应保证有自由游戏活动的时间,允许孩子选择游戏的项目,想玩什么玩什么。孩子还会自己想办法玩,并解决玩的过程中出现的人际冲突,但是安排成人和教师在一旁观察,防止出意外是必要的。

孩子有了玩的时间,还要有地方可玩,所以应重视活动场地的建设,扩大游戏的空间,创设浓厚的游戏情境,以引发幼儿的兴趣。无论如何,孩子的安全都是第一位的,设施必须安全、可靠;各种设施要符合儿童的特点,有利于儿童使用,实现儿童与环境的发展互动。

提供合适的玩具,要玩就要有玩具,虽然在孩子的眼中什么东西都可以变成他手中的玩具,但是有选择地玩玩具,对孩子的游戏活动起引导作用。要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需要,玩具应该有一定的教育性,对孩子的培养有帮助,以符合生活化的特质为出发点,符合经济原则。

(二)成人对游戏的指导。

儿童天生爱玩,并且知道怎样玩,游戏是自发的不学而能的活动,但为了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成人在适当的场合应予以一定的指导,活动中指导不是粗预,更不是包办代替。

不论儿童玩什么,怎么玩,只要是安全的和健康的,成人就要尊重儿童的选择,不横加干预。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有自己的“逻辑”,如儿童把太阳画成绿色的,成人也不要指责,非得让儿童把它画成红色的,儿童的出发点可能是为了表达他的一种想法,而不会先考虑这种画法是正确还是错误。同样,儿童在游戏中也有自己的玩法,成人不能越俎代庖。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游戏的内容、形式、结构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即成人要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游戏发展的规律给予恰当的指导。至于教学游戏活动,教师更应该发挥组织者的主导作用,使儿童在游戏中受到应有的教育。

马克・吐温说:“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童年。”当我们关注孩子的成长时,我们希望他们的生活是充满阳光的,乌云和雷雨是他们经受的挫折和历练,使他们的生命力更加坚强,而游戏的生活带给他们的便是这种阳光的日子,他们可以在其中肆意玩耍,尽情欢闹,彻底真实而由衷地自由玩,这就是游戏。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由地生活、游戏,从而更好地发展人格,换回自由自在的天性,始终如一地热爱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情,这就是童年。

参考文献:

[1]方富熹,方格,林佩芬编著.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