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个人事迹材料十篇

时间:2023-03-26 06:17:53

士官个人事迹材料

士官个人事迹材料篇1

优秀警官事迹材料

优秀警官事迹材料:

,男,汉族,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县人。入伍,现任。同志深爱防事业,在自己的岗位上求真务实、尽职尽责,以自己勤奋扎实、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虚心好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赢得了骄人的成绩,也为中队赢得了多项荣誉,受到了全队官兵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扬,现将主要事迹介绍如下: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本职业务,注重个人素质能力提升。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本职业务,注重个人素质能力提升。同志热爱部队,立志于警营建功立业。在工作过程中,他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实际行动践行“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他注重个人的修养,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运用业务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作,引导中队全体官兵努力地朝更高的目标前进。他时刻注重自身的建设,认真学习战术、技术理论和的基础理论知识,刻苦钻研案例,不断完善自身战术理论,提高组训能力和组织指挥能力。勇往直前,忠诚为民,铁军”品格。勇往直前,忠诚为民,磨砺“铁军”品格。同志不仅是,他更看重自己是一名党和人民的战士,忠诚地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每次“急、难、险、重”的灭火和抢险救灾中,他始终冲在最前面。在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关键时刻,同志总能够挺身而出,坚决履行好一名警官的神圣职责。尤其是面对工作,他深刻的领会到是全面提高战斗力的途径,是能否取得灭火救援胜利的关键。“打铁还需自身硬”,同志为了提高自身业务技能和更好地指导中队的训练工作,他亲自带领战士们一起训练、学习,参与到“工作当中,研究技战术,与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他时刻注重提高中队战士对工作重要性的思想认识,把思想工作做到第一线,做到训练场,做到战士们的心坎上,从而为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比武竞赛”活动中,带领中队攻坚班组取得了市县大队综合成绩的骄人战绩,刷新了中队建队以来的最好成绩。廉洁自律,知兵爱兵,营造和谐警营氛围。廉洁自律,知兵爱兵,营造和谐警营氛围。以情带兵是融洽官兵关系,增强部队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与战友相处中,做到从“严”字入手,从“爱”字出发,从“帮”字做起,以“诚”字相待。他坚持用自己的真情诚意去教育人、感化人,把战士当作自己的兄弟看待,主动与战士谈心、交心,在深入的沟通中与战士相互理解相互学习。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能证明未来。同志深知他肩上的责任重大,在部队这广阔的舞台上,他将一如既往地将全部的精力、满腔的热情都投入到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当中,无怨无悔地履行忠诚誓言,用行动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崇高的宗旨。

士官个人事迹材料篇2

[关键词]续资治通鉴长编;李焘;史事

一、李焘生平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修撰的过程

(一)李焘生平

李焘,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生于北宋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卒于南宋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24岁中进士(绍兴八年),曾知双流、荣州。后迁秘书少监,兼权起居舍人,实录院检讨官。淳熙中,拜礼部侍郎,进敷文阁学士,同修国史。卒谥文简。历官内外,悉心任事,不畏豪强,颇有政声。著作除了《续资治通鉴长编》以外,尚有《续皇朝百官公卿表》、《四朝史稿》等二十多种(1)。李熹生于南北宋之际,由于金兵南下,攻破汴京俘获徽钦二帝。康王赵构在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建立偏安江左的南宋小朝庭。现实政治的刺激,使他“甫冠,愤金仇未报,著反正议十四篇,皆救时大务”(2)留心国事,慨然以史为己任。当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作为一部网罗宏富、体大思精、内容翔实、贯穿古今的编年体通史,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此书记事只到五代为止,所以李焘立志要把北宋一代史事,仿照《通鉴》体例,编撰成书,便于《通鉴》相续。

(二)《续资治通鉴长编》修撰的过程

据李焘自述,他三十岁左右,就已经立志编著《长编》,并开始着手收集材料。约在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他在司马光《百官公卿表》的基础上,大大扩充篇章,增补内容,完成《皇朝公卿百官表》一百二十卷(3)。《文献通考》载其进书状四篇,说李焘曾以《长编》分四次奏上朝廷。第一次是在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奏上《长编》十七卷。包括太祖一朝建隆至开宝十七年事迹。第二次在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奏上太祖至英宗五朝事迹,计一百零八卷。这部分编著材料丰富,因为在乾道三年(1167年),他被召赴临安,除兵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修神、哲、徽、钦四朝国史及徽宗实录。在国史院工作,使他能掌握许多在外间看不到的国家档案和秘籍,使《长编》的取材更加丰富。同时,修国史的工作又与修《长编》的工作互相促进。(4)第三次在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奏上神宗至钦宗四朝事迹,共计60年,计二百八十卷。第四次在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全书经过重新修订后奏上,共九百八十卷,共计六百零四册;其修换事总为目十卷(李焘对累次所进的《长编》损益修换四千四百余事,给这四千四百余事所编的的目录称《修换事目》,总有十卷)。(5)又因《长编》文字繁多,不易于翻检,作建隆至靖康《举要》六十八卷,并卷总目共五卷,合计一千六十三卷,六百八十七册。

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史料价值

第一个价值是李焘遵循司马光主持编撰《通鉴》长编的原则,即“宁失于繁华,无失于略。”《长编》虽取材于宋代的实录、国史,但不限于此。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记述李焘修《长编》情况时说:“焘为《长编》,以木厨十枚,每厨抽替匣二十枚。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日月先后次第之,井然有条。”这种方法有点像我们今天首先抄录卡片,然后就分类整理。南宋陈傅良钦佩地说:“一代之书,萃见于此,可谓备矣。”(6)《长编》取材广博,而所引之书中多有亡佚,所以在《长编》中保存的佚书史料为我们研究北宋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今仅以《全国丛书综录》一书查考,《长编》所引佚书达二百余种。《长编》所引之书,现存者亦不下百余种,如王《华阳集》、张方平《乐全集》、司马光《稽古录》、欧阳修《归田录》等等。今诸书虽存,但往往因传写讹误,均可据李鑫《长编》订误。可见《长编》史料价值之高。(7)南宋叶适对此推崇备至,他说:“李氏《续通鉴》,《春秋》之后,才有此书……今唯《续通鉴为然耳。故余谓《春秋》之后,才有此书,信之所聚也”(《水心集》卷12)。(8)第二,是继承并发展了《通鉴考异》的优良传统。司马光在编著《通鉴》时,遇到一件事情有不同的记载,就在《考异》中胪列异同,说明自己采择的依据和理由。这种做法使后来的史学研究者得益。李焘撰修《续资治通鉴长编》时往往一事用三四种资料纂成,取舍谨慎,考证详密。第三“近则事详,远则事略。”李焘在编写《长编》时是“厚今薄古”。他认为“年近则事详,远则略,理事当然,无足怪者。”(9)而且认为那种强以繁省论文的见解不过是儿童之见。从现存《长编》的卷数来看,太祖一朝是每年一卷,太宗一朝平均每年一卷有余,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每年平均两卷多,神宗一朝上升到每年平均大约九卷,哲宗一朝每年平均更达约十五卷。徽宗、钦宗两朝《长编》遗失,这里就姑置不论了。(10)这样《续资治通鉴长编》给我们研究北宋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参考文献:

(1)赵淡元.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6.

(2)《宋史》卷三八八《李焘传》.

(3)《宋会要辑稿》崇儒五之三六,《建炎系年要录》卷一八三作《续皇朝百官公卿表》.

(4)陈高华,陈志超等,中国古代史史料(修订本)[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9.

(5)赵淡元.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6.

(6)陈傅良《建降编・止斋自序》见《文献通考》卷一九三《经籍考》.

(7)顾吉辰,俞如云.《续资治通鉴长编》版本沿革及其史料价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

(8)张孟伦.李焘和《续资治通鉴长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4)

(9)李焘《资治通鉴跋》,载《文献通考》卷一九三.

士官个人事迹材料篇3

A工业化发展取得成就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功D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99.古罗马大法学家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该法学家的观点()A缓和了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B旨在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C蕴含了人文精神D在罗马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1010.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多方讨论最终确定了国会建设方案,即康涅狄格方案: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据此可知,这一方案的目的是()A制约总统的权力B实现各州相对平衡C确保国会的立法权D确立中央集权原则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1111.《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凡遵守法规的企业在其产品上贴“蓝鹰”标记,以示守法和致力于复兴。几周之内,250万雇主签署了这个法规,全国近90%的企业参加了“蓝鹰”运动。“蓝鹰”运动()A消除了企业间的盲目竞争B有利于企业的合法规范经营C是企业国有化的调整过程D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1212.“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由盟友成为对手;到了80年代之后又谋求合作,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多极化的发展B经济全球化的推动C两国意识形态的矛盾D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67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随着罗马帝国的逐步解体及基督教的胜利,到公元500年,古希腊时期的科学知识在西欧变得极为稀少。11世纪后,基督徒的东征使阿拉伯文献随手可得。1125-1200年,西欧形成翻译的浪潮。意大利的热拉尔先后译出《天文学大成》及70部其它文献,特别是译出亚里士多德讨论科学方法的重要文献《分析后篇》。13世纪,与拜占庭关系密切的西西里成为希腊语译成拉丁语的中心,其中莫比克完成了亚里士多德及阿基米德几乎全部希腊文原稿的拉丁译本。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翻译家的辛勤劳动,没有亚里士多德包含关于整个宇宙详尽完备科学观点的物理、哲学著作,17世纪的科学革命就几乎不可能发生。——摘编自[美]爱德华·格兰特《中世纪的物理科学思想》材料二:明朝以八股取士,一般士子,除了永乐皇帝钦定的《性理大全》外,几乎一书不读。明末,罗马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先后来华,与中国学者如徐光启、李之藻相往来,研究各种学问。先是明代循元“授时历”,错谬渐多。中外学者合译西方历书一百三十七卷,完成历法改革之业。这个时期的各类译书不下百数十种,如《几何原本》、《坤舆万国全图》、《天主实义》等,为欧籍入华之始。要而言之,中、外智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在这种新环境下,学界空气亦有变换,时人评之:“如历法、算法、火攻、水法之类,皆探两仪之奥,资兵农之用,为世永利。”——据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1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欧与中国翻译运动的特点。(12分)14.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与中国翻译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3分)分值: 2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41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思想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在中国启蒙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启蒙与现代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15(15分)历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中国古代政府十分重视土地清丈工作,但因为丈量工作量大、土地丈量技术比较复杂不易掌握及地主大户的抵制,土地清丈工作往往难以进行。南宋时,面对“州县之籍既因兵火焚失,往往令民自陈实数而籍之,良善畏法者尽实而供,狡猾者豪强者百不供一”的情况,两浙转运副使李椿年提出经界法,建议重建农田经界,受到宋高宗的赞赏,颁行天下。其具体作法是:“令官民户各据画图子,当以本户诸乡管田产数,且从实自行置造砧基簿,一面画田形坵段,详说亩步四至”。砧基簿制成后,需要“责结罪状申措置所,以俟差官按图核实”。田产买卖需“两家各齐砧基簿及契书赴县,对行批鉴”否则“并不理为交易”。经界法从绍兴十三年推行至绍兴十九年基本完成,仅婺州一地便造23万余册。南宋末年又发展为推排法,史载“由是江南之地尺寸皆有税,而民力竭矣。”——摘编自赵冈、陈钟毅《中国土地制度史》1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椿年提出经界法的社会背景。(9分)1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经界法的作用。(6分)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玄奘(602年-664年),唐朝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在中国历,早在玄奘之前就有很多人西行取经,这些事迹让玄奘心生向往。其中东晋僧人法显的成功及其所撰《佛国记》,更直接激发了玄奘求取佛教经典的决心。另外一个促使玄奘西行的重要原因是,玄奘在学佛过程中发现,当时佛教界对同一经典的诠释存在巨大差异,这种歧义不能相互统一、协调,对于佛教的发展是明显的隐患。唐武德九年(626年),玄奘在长安遇到来自中印度的僧人波罗颇密多罗,他是印度纳兰陀寺佛学家戒贤的弟子,能记诵大小乘经典十万颂。玄奘听他说戒贤深谙百家佛学经典,并且正在纳兰陀寺讲学,于是立下西行求法的决心。材料二:玄奘回国后的大部分时间放在翻译工作上,他一生共译佛教经论75部1335卷,无论是翻译数量,还是质量,都是空前的。他还创造性地发明了新译。以前的翻译方式叫旧译,旧译以真谛和鸠摩罗什为代表,旧译者多为外国人,这些人因不精通汉语,或者过于强调意译、直译,往往让中国人难以理解。玄奘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他既精通梵文,又精通汉语,所译经典既不失原旨,又通顺流畅,便于中国人阅读。玄奘回国后还写了一部重要的著作,就是《大唐西域记》,此书记录了西亚、南亚广大区域内的国家、地区的社会历史变迁及当时的状况,玄奘此书中有些资料,是其他书中所没有的,因此,这不仅让国人开阔了视野,也对印度考古界提供了大量史料。现在几乎所有涉及古代印度问题的书都会引用这本书中的内容。18.根据材料一,概括玄奘决定西行取经的原因。(9分)19.根据材料二,简要概述玄奘西行取经的影响。(6分)16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原因:玄奘之前僧人西行取经事迹的激发;佛教界对同一经典的诠释存在巨大差异,不利于佛教的发展;受到印度僧人波罗颇密多罗的影响;对佛教的热衷。(9 分,答对3点即可)解析

完全依据材料即可回答问题。考查方向

历史人物的评说解题思路

注意解读材料,找准关键词句。比如“早在玄奘之前就有很多人西行取经,这些事迹让玄奘心生向往。”“另外一个促使玄奘西行的重要原因是,当时佛教界对同一经典的诠释存在巨大差异,”“玄奘在长安遇到来自中印度的僧人波罗颇密多罗”。这样相对容易解决问题。易错点

对材料解读不全面,不能正确概括有效信息。16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影响: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论,传播了佛教思想;发明了新译,解决了佛教经典的翻译问题;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开阔了国人的视野,为印度考古界提供了史料;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6分,答对3点即可)解析

解读材料,找准关键词。考查方向

历史人物的评说。解题思路

士官个人事迹材料篇4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3-0050-03

《历史教学》2012年第9期发表了陈东亮老师《在故事中细说,在追问中遐想》一文,主要针对初中教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进行教学设计,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对这篇文章格外关注,认真阅读之后,认为这篇文章以曹操故事为线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进行了资料的整合利用,既增添教学设计的趣味性,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力。这节课既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认同感也符合他们认知的接受能力,无疑是一节优秀的教学设计。

我在本课教学中同样从曹操事迹入手,但主要是用历史史料代替历史故事贯穿本课,如此处理相较陈老师少了一分趣味性,但有我自己的想法,一是七年级学生已接触过文言文,具备对简单历史资料的解读能力,二是为了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原始的第一手资料。

一、利用史料,突破重点知识

本课两处重点知识,一是陈老师用故事处理的“曹操能够在官渡之战取胜的原因”,二是陈老师未涉及的“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关于官渡之战能够取胜我用了如下史料:

材料一:毛 语太祖(曹操)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织,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接纳)其言。

——《三国志》

材料二:沮授说绍(袁绍)云:“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绍弗(不)能用。

——《三国志》

材料三: (荀 )曰:“……今与公(曹操)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寡,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原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

——《三国志》

请阅读以上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谋士给曹操和袁绍提出的建议中有哪些相同措施?这些措施是否正确?

(2)措施相同,为何最终曹操胜利袁绍失败?

官渡之战想要取胜需要具备政治资本,即材料一中所提“奉天子以令不臣”,材料二中“挟天子以令诸侯”;也需要经济军事资本,即材料一中“修耕织,蓄军资”,材料二中“蓄士马以讨不庭”。虽然学生不能将材料字词完全翻译出来,但都能利用原材料思考和解决第一问的问题,关键在于第二问,既然谋士对袁绍和曹操提出的建议相同,为什么曹胜袁败,由材料三进一步提升,让学生了解善于纳谏、善用人才、法令严明是曹操取胜的关键。

关于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我作了如下处理:

材料一: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

材料二:亮(诸葛亮)曰:“豫州(刘备)军虽败於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 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孙权)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三国志》

材料三: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张作耀《曹操传》

请阅读以上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曹操官渡之战虽弱犹胜,赤壁之战虽强却败,从曹操这一胜一败中:你对曹操又有哪些新的认识?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哪些经验和教训?

从材料一、二中可知曹操军队虽然人多但军心涣散,加之长途跋涉以及错误的连船战术,是曹操战败的主要原因,从材料三中可知曹操的骄傲自负也是战败不可忽视的因素,由此分析作基础再来思考题二,曹操的形象相较官渡之战时更加立体丰满,他也不是战无不胜的神,也是会犯错误的凡人。在此引导学生认识,只有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才能不断取得进步,由此达成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同时在对史料对比、分析、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过程与方法目标也在此得到体现。

二、补充史料,掌握评价方法

本课还需学生掌握的能力之一是人物评价标准,其实和陈老师想法相同,课程设计中每一处曹操事迹的出现与分析,都能得出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的曹操,既有雄才大略又有性情缺陷,不同的是多元化分析曹操的文学人物特征。涉及其文化才华之处,陈老师引用了王立群老师在《都是〈三国]义〉惹的祸》中关于曹操的历史定位,我则在课程导入与过渡处引用了曹操的诗文,不仅可以直观感受到曹操的文学才华,而且能有效整合学生的史学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比如新课导入,我引用了曹操的诗文《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请思考:

(1)诗中描述东汉末年出现了什么景象?

(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赏析曹操的这首诗,让学生既感慨于曹操的文学功底又能感受曹操悲天悯人的情怀,同时从中思考出东汉末年民不聊生的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社会现状的原因即军阀混战,这样曹操统一北方结束混战便是大势所趋。如此开篇,便能清楚交待官渡之战的背景。

在官渡之战向赤壁之战过渡时,我做了这样的处理: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后班师回朝,路过渤海,曹操有感而发写出流传千古的《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请思考:

(1)此时曹操年逾50,可谓“烈士暮年”,但他“壮心不已”,请问此处“壮心”是什么?

(2)阻挡曹操壮心实施的因素有哪些?为了实现自己的壮心,曹操采取了什么举措?

这次设计让学生再次叹服曹操的文学才华,同时也顺利完成了知识之间的过渡衔接以及对赤壁之战的背景了解。

通过这两处材料的补充让学生看到多面的曹操形象: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却不乏战略的失误;他是一位悲天悯人的文学家,作品却透露心怀韬略的野心;他是被后人神化的枭雄,也是历史潮流中阴险的小人。但作为老师也需要给开放问题一个正确的引导方向,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因此在课程结束时,我给学生介绍了《卑鄙的圣人曹操》,这本书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用两分法来看待曹操。当然我更希望学生通过阅读来完善自己的知识。

士官个人事迹材料篇5

[关键词]洛克;白板说;儿童教育

[中图分类号]B56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010 — 02

约翰·洛克——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先驱,在哲学认识论上,坚决反对“天赋观念”说,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类的知识和观念源自于后天的生活经验。他一方面强调经验是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同时又把经验分为感觉和反省两个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双重经验论”。洛克把经验看作是知识的惟一来源,因此他特别强调儿童的后天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推动了教育的世俗化和实践教育的发展,其教育思想中的某些成分甚至对于我们今天儿童的教育教学实践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一、白板说

最早提出“白板说”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在感觉前,人们的灵魂犹如一张白纸,上面什么也没有。认识是由于受外物刺激,是由于感官接受了事物的可感觉的形式,正如蜡块接受图章的印迹一样。亚里士多德提出“先天白板说”后也许连他自已都感到很难自圆其说,于是他谈到了“理性灵魂”。“他将理性灵魂分为被动的理性和主动的理性。被动的理性指“印在蜡块上的图章印迹”,即感官受外界事物作用而形成的观念;主动的理性其对象是理性本身,意思是说:人的观念中有一部分是只能靠感觉才能形成的,但还有一部分则是先天存在的,这便是“主动理性”。”〔1〕与亚里士多德不同,洛克坚决反对理智里面存在着某些天赋东西之说。在他看来,存在于人们心中的观念只能靠“经验”得来,“人们单凭运用他们的自然能力,不必借助于任何天赋的印象,就能够获得他们所拥有的全部知识”。洛克在批判天赋观念的基础上, 指出:“人的心中没有天赋的原则”,心灵如同一张白板,理性和知识都是从经验中来,“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知识归根到底源于经验”。真理性的知识是从经验得来。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来源于经验的。“人的心灵就象一块白板一样,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通过经验在上面印上痕迹和记号,便形成了后天的知识和观念。”〔2〕这就是洛克著名的“白板说”。

二、白板说隐含人类与生俱来的反思能力

在认识论上,洛克一方面坚决反对天赋观念,充分肯定经验是知识的惟一来源,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把经验分成两类:感觉和反省。感觉是在外界事物的刺激下发生的活动,反省则是心灵自发的活动。感觉与反省不是相互独立的活动,可以共同起作用。洛克将它们视为观念的来源,提出了双重经验论。

1.观念的感觉来源

感觉是观念的外在来源,它是通过外面的刺激而产生观念的过程。“感觉依赖的器官是人体的五官,它的对象是外来的物质东西,它能直接把握的是物质性质。感觉的结果是通过感觉既产生了简单观念,又产生了复杂观念。”〔3〕这些简单观念就是一切知识的材料,复杂观念是被人心由简单观念造成的。因此,感觉为思维提供了一部分材料,形成一部分观念。

2.感觉的反省来源

反省是观念的内在来源,心灵不但消极地接受外物的刺激,它本身就是内部感官,有对刺激进行反作用的主动性,反省就是我们在运用理解以考察它所获得的那些观念时,我们还知觉到自己各种心理活动,心灵通过感觉而对取得的观念进行反思,从而获得新观念;它还会对自身的活动进行反思,得到与情感有关的另外一些观念,这一类观念不能由外面得到,它们包括知觉、思想、怀疑、信仰、意欲等。洛克把反省看作是主体对其内心的注意,把由感觉得到的观念作为反省这一认识的主观形式思维的对象,主体仍是反省者,客体却成了感觉观念。

三、“白板说”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作为唯物主义经验论者,“洛克坚决反对唯心主义的天赋观念论,对教育在绅士培养中的作用寄予厚望。在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上,洛克坚持“白板论”,认为儿童的天性就像没有痕迹的白板或柔软的蜡块,教育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涂写和塑造。”〔4〕虽然他也承认有一些凭借着天赋的才力和体质做出伟大事业的人,但他认为这类人为数极少,就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的发展决不是由先天秉赋所决定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使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不仅是父母的责任,而且对于国家的幸福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的幸福与繁荣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

良好的教育便是使儿童成长为绅士,教育的目的便是培养绅士。“洛克指出,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合乎社会需要的“绅士”,“绅士”是“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是具备“勇敢”、“礼仪”、“智慧”、“克欲”等品质的人。不过,洛克主张的是贵族子弟的“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教育。”〔5〕洛克认为绅士必须是“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才”,必须具备“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等四种品质,“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合乎他的地位的举止;同时要能按照自己的身份,使自己成为国内著名的和有益国家的一个人物”。所以,培养绅士即是要培养既能满足个人幸福生活需要,又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资产阶级事业家。绅士的教育目的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新人培养规格的要求。

四、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士官个人事迹材料篇6

【关键词】笔迹;笔迹鉴定;样本;收集

笔迹鉴定是通过检材笔迹和样本笔迹之间的两相比较进行的,而提取满足一定要求的样本笔迹是对笔迹进行比较检验鉴定的基础。笔迹样本的真实性及对书写人书写习惯反映的可靠性,是鉴定意见正确与否的关键。提供可靠、充分的样本笔迹就能做出正确的鉴定意见,相反,就难以做出鉴定意见,甚至做出错误的判断。在现实办案中,笔迹样本的数量与质量往往对鉴定意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收集分析笔迹样本,综合运用笔迹样本的各种信息,为确保鉴定质量为检察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证据先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们委托笔迹鉴定案件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收集样本中存在的问题

(一)收取样本的主体缺乏专业知识

在不同的诉讼中,样本作为证据资料,由不同的主体依据证据规则收取和提交。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里的大多数技术人员所学专业不是物证技术,而是侦查或者法律,也有的是从其他部门调入技术部门,物证技术专业水平较低,素质不高。这就决定了他们难以按科学鉴定的要求收取提交样本。在民事、行政诉讼中,按"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收取提交样本材料,但是由于律师、当事人等也较缺乏物证技术知识,因而,收取的样本也较难满足科学鉴定的需要。同时由于法官也缺乏物证技术知识,因而对样本的审查也往往不严,使样本提交后不能满足鉴定的需要。

除当事人主动提供比对材料外,司法机关办案人员是收集和选取样本材料的第一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书过程是否顺利,鉴定的结论是否正确。由于办案人员对文书鉴定知识认识有限,缺乏对样本收取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导致送检的样本不符合鉴定条件。此外,在送检的过程中,送检人员对文书物证保管不力,经常会对检材进行勾画、重描或折叠,这些都给司法鉴定工作带来了困难。

(二)收取的样本特征反映不充分

样本特征是客体特性的真实反映,是鉴定的科学依据。就笔迹鉴定而言,影响笔迹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如生理、心理、文书格式、书写速度、书写工具、纸张、字体、字形书写时间等。客体反映条件不同,特征反映会出现差别。如果样本仅反映了其中部分特征,会影响鉴定人的判断,如笔迹鉴定中,检材为某人快速书写的字迹,而收取的样本均为此人慢速书写的字迹,这时,在连笔特征、笔画简化、运笔方式、笔压等方面检材与样本都会存在差异。如将此样本作为比对样本,鉴定结论的正确性肯定会受到他人质疑。因此,样本笔迹必须能够反映受审查客体的真实特征,包括一般特征和细节特征,甚至是各个阶段的特征和特征的变化规律等。

(三)样本并非受审查客体的反映体

即指样本出现混同,样本不是或者不都是受审查客体的反映体。在笔迹鉴定实践中,表现为样本字迹材料并非都是嫌疑人书写。由案件当事人提供样本时,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将他人的字迹当作自己的字迹提交给司法办案人员。收取样本时,办案人员不注意分辨或者没有问清当事人,将多人书写的笔迹误认为是嫌疑书写人的笔迹。样本并非都是受审查客体的反映体不仅会给鉴定人的鉴定带来困难,而且易发生鉴定结论的错误。如样本均为另一客体的反映体,鉴定人经过比较检验很容易就得出否定同一的结论,而样本出现混同,会使鉴定人在比较检验过程中迷失方向,有些特征点符合,有些特征点存在差异,导致不能得出明确的鉴定结论。两种结果都可能导致鉴定结论出现错误。样本缺乏真实可靠性,是科学鉴定的大忌。

(四)样本缺乏时间上的连续性

样本收取要求时间上的连续性,是为了能充分、全面了解受审查客体的变化情况,做出正确判断。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无论书写动作习惯还是印文印面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书写动作习惯的改变表现为字迹的改变,印章印面的改变表现为印文特征的变化。鉴定时通过对时间上连续样本的研究以发现客体自身的变化规律是要求样本时间具有连续性的根本目的。这在笔迹鉴定或其他习惯类客体鉴定中显得尤为重要。

(五)偏重实验样本,忽视自由样本

文书鉴定中实验样本较自由样本更容易收取,只需要求案件当事人书写字迹或交出印章即可。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办案人员都偏重收取实验样本而忽视自由样本。当然,在民事、行政诉讼以及仲裁活动中,当事人不愿意提交自由样本,而对另一方提供的自由样本又加以否定,从而使自由样本的收取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收取实验样本就成为唯一可行的办法。

另外,也有办案人员很难找到自由样本,怕收取到错误的自由样本,或者只为了图省事,大量使用实验样本。从根本上说,这还是办案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自由样本和实验样本在鉴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所造成的。实验样本虽为当事人所写,但是容易伪装或变化,当事人出于某种动机而故意地控制调节书写动作或摹仿他人字迹,从而使笔迹特征发生改变。

二、笔迹样本的收取原则

针对笔迹样本收集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收取笔迹样本必须遵守如下的基本原则:

刑事案件样本的提取扣押必须由办案人员亲自执行。办案人员不得在法案地或某一范围内广泛收取群众的笔迹资料做样本使用,只能收集重点嫌疑人或相关人士的笔迹资料;秘密收取的必须转换成公开收取;公开收取的必须严格按照提取扣押笔迹检材的程序和规定进行;收集特定人士的笔迹资料作为样本,应按照相关程序规定报批;必须由受审查人辨认后加以确认;必须审查其来源是否真实。民事案件中收集笔迹样本必须征得受审查人同意,所收集的笔迹样本资料必须经过受审查人和对方当事人、相关第三人确认。

三、笔迹样本的收集方法

样本收集的方法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公开的、秘密的,等等,并且针对不同种类的样本,其具体收集方法也有所不同。笔迹样本的来源及提取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有单位或组织提供的,有涉案双方当事人主动交出的自己或对方的笔迹,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在收集、提取时要一一标记清楚,但不能破坏其原始状态。

(一)秘密收取笔迹样本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案后样本、自由样本的收集。秘密提取,即在向嫌疑人保密的状态下,通过嫌疑人所在单位,组织,从他们保管的嫌疑人书写的文字材料中提取笔迹样本。如人事档案、文件档案、财务档案、考试试卷、计划总结、心得笔记、年度考核表等。

(二)公开收取笔迹样本

这是收集笔迹试验样本的常用方法。总体而言,收集笔迹试验样本可以采用一下几种方式进行:(1)默写。针对民事案件中的一些条据类或者字数少的检材,若受审查人已经知道检材的内容的,可以责成受审查人默写检材相关内容。(2)听写。事先编辑一段文字,把检材中的特征字编入其中,收集时由办案人员当面口述受审查人书写。(3)抄写。事先寻找并确定一份包含较多检材特征字的印刷品,或者编辑一份包含较多检材特征字的材料并打印成印刷品,收集时责成受审查人照抄全部内容。

公开收取笔迹样本应该注以下事项:搜集之前应当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必须由刑事案件的办案人员或民事案件的庭审法官亲自监督收取;监督人应营造一个轻松平常的书写环境,使受审查人保持平和心态;案后样本应该以常速或快速书写;案后样本的内容不得与检材样本的内容完全重复;不得复制带有反动性、民族或种族歧视、侮辱或诽谤、国家机密商业秘密的文字材料作为试验样本;单一形式且相同内容的实验样本书写不得少于三遍,每种形式书写不得少于两遍。

值得引起注意得是,笔迹样本的提取工作并非都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应根据检材笔迹物证形成的具体情况及案前、案后样本的分析比较,有针对性地隔时(上、下午)、隔天(一天或几天)、多次(三、五次即可)分别提取。对于精神紧张的应耐心做思想工作,让其相信笔迹检验的科学性,力求使其在正常的心理状态下,最大限度地再现真实的书写习惯特征。总之,收取笔迹样本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必须按照法定程序,通过合法的途径取得,文检技术人员要认真核实笔迹样本的来源及提取方法,对于来源不明或非法提取的样本,有权拒绝使用。提取笔迹样本,首先要吃透检材,做到主要特征字迹心中有数,有备而取。其次坚持全方位、多渠道,条件优先,宁多勿少,切忌粗枝大叶,张冠李戴。坚持以发案时期、案前及历史样本秘密提取为主,案后正常样本为辅,听写样本为必要补充,实验样本为最后验证的指导思想,深入、细致、扎实地做好这项工作,为笔迹鉴定做出准确结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士官个人事迹材料篇7

一、明朝时期

1. 正德年间

天津最早的方志是明正德年间修的《天津三卫志》,十卷、刊本。《明史・艺文志》卷二有记载“胡文壁天津三卫志十卷”,这是见于文献记载的第一部天津志书。内容有天津名称的由来、建置沿革、山川形胜、城池屯田、学校阅场、物产风俗、人才盛衰、忠孝节义及艺文著述等均有记载。胡文壁未及刊刻此书,“稿垂成而迁去”。到了正德十四年(1519)才由天津副使吕盛将它补完付梓,并名之曰《天津三卫志》。(正德)《天津三卫志》是木刻板存分司亭中,后因失火原版销毁。

(正德)《天津三卫志》的编者是当时的天津兵备道副使胡文壁。其修志事迹见(康熙)《天津卫志》所附载的伦以训序中,翰林院国史编修伦以训在为《天津三卫志》作序中所述:天津列峙官署,莫非甸藩之雄,而所辖之地固错综于郡县间,在两义皆宜志,而旧未有纪也。整饬宪副耒阳胡公既莅事,进属将、父老、诸生问其邦之故,则以无志告,公曰:“是在我。”乃用修政之暇,稽方界,核故实,采异闻,授诸生具草,躬笔削而成之。

胡文壁,字汝重,号石亭,明湖南耒阳人,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明武宗正德(1506-1521)中,历户部郎中、御史,迁天津兵备副使。宦官张忠督直沽皇庄,纵群小牟利,使许多商民失业,胡文壁依法惩治,遭张忠诬陷下狱,谪延安府照磨,掌收发文稿,核对文书卷案。明世宗嘉靖(1522-

1566)初,累官四川按察使。(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39《宦绩》;(嘉庆)《重修一统志》卷362《衡州府》2;清代康熙年间至乾隆年间撰写的《明史》卷188《列传》76《张文明》附等,对胡文壁均有记载。

《天津三卫志》吕盛做跋中述:正德乙卯八月下浣,余受命来兹整饬天津,时户曹郑公士凤以督储寓天津监司,一日召饭于浣浴亭,遍览群公壁韵,重为之惜曰“天津何无志也?”郑公曰:“闻前此整饬胡公汝重修辑垂成,以改选去,弗克终事,稿付学宫收录。韩公守清继之,久值地方多事,诚有待于执事之今日也”余曰:“诺!汝重之余为同年,况斯典旷之久矣,义不敢辞。”

接替胡文壁撰修《天津三卫志》的吕盛,字文郁,明代南直隶建平(今安徽郎溪)人,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授浙江义乌知县,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任湖州知府,改东昌府。后迁天津兵备副使,改云南参政。(康熙)《新校天津卫志》卷2《官职》;(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39《宦绩》,《畿辅通志》卷187《宦绩》;(乾隆)《浙江通志》卷151《名宦》;(乾隆)《天津县志》卷14《明职官》均有记载。

2. 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修的另一部天津方志(万历)《天津三卫志》,是在万历十八年(1590)天津监督仓储,户部分司郎中张常,从山东都指挥使倪云鹏手中得(正德)《天津三卫志》旧刻本,遂与天津副使彭国光商议重修卫志,彭国光委任天津儒学训导胡曰懋负责编纂,搜集资料包括“教化之纯疵,风俗之厚薄,贤才之登进,武职之承袭,军民之利病,营伍之更番,事体之沿革,户口粮钱之增损,祥瑞灾异之互见,御制诗敕之褒封,忠孝节义之纪传,文艺吟咏之标题,寓居隐逸之迁延,物产、商贩之盛衰,甚至民谣巷议有关风化者”。经过“搜罗考证,井井有条,除原志仍旧外,其余应补者增之,应革者注之,天津形势城池,卷首各应图绘者绘之。”万历二十年(1592)纂修完成,彭国光升迁离任,此书由张常于是年刻成,该书除保存了正德本的内容外,还搜集了许多自正德十四年(1519)以后七十三年的天津史料。康熙十一年(1672)《天津卫志》编修时,(正德)《天津三卫志》、(万历)《天津三卫志》都还尚存,并收录了这两部志书的序言和跋语。乾隆四年(1672)(乾隆)《天津县志》序中则说:“邑故卫地,卫志有胡文壁本,甚佳,然不可得,今所存惟康熙间本。”由此可知《万历天津卫志》也已亡佚。

(万历)《天津三卫志》组织编纂者有三个重要人物,彭国光、张常和胡曰懋,张常和胡曰懋已查不到更多的史料和记载。

彭国光,字用卿,明江西德化人,明万历八年(1580)进士。当过晋江知县,万历十七年(1589),以左给事中升天津兵备道副使。据记载居官清廉,才识明敏。其裁驿递,整理海防,尤受称赞。万历二十年(1592),升浙江参政。(康熙)《天津卫志》序例卷2《官职》;(乾隆)《天津县志》卷16《名宦》;(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39《宦绩》,(光绪)《畿辅通志》卷188《宦绩》6;《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第1371页,对胡国光均有记载。

二、清朝时期

1. 康熙年间

士官个人事迹材料篇8

一、例题展示

2011全国课标卷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摇?摇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摇?摇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材料三?摇?摇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做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

二、解决办法

对2011年新课标材料解析题的分析,我们可以采用五步分析法。

1.审题。

在做材料题之前,我们往往要先审题,包括审时间、审地点、审提示语、审材料来源、审问题,这些都可以为我们提取有效信息起到非常好的铺垫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审材料来源:材料来源即引文出处,材料解析题的材料由材料内容与材料出处两部分构成,材料内容固然重要,但材料出处也不可小视。因为材料出处一般能让我们知道材料的作者、时间、地点与引用的文章等,这方面的信息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与思想,更便于我们回归教材,运用相关知识理解和解决相关问题。

再如审问题:即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做材料解析题,一般是先阅读材料后面的问题,再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有关材料,分析解决有关问题。有些设问中还有一些限制性词语,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根据材料……谈谈认识”,“综合材料……得出结论”,“比较材料……”,“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性词语往往告诉了我们答题的方向,要给予充分重视。这样有针对性的阅读既可以节约答题时间,又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如例题中的两个设问,均提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就告诉了我们答案是在材料和教材两者中归纳出来的,不至于漏答。

2.对材料划分层次。

为了尽可能地捕捉、提取有效信息,在带着问题读材料时就可以按一定的方法把材料分层,可以按句号、分号、省略号划分,也可以按时间、地点分层,还可以按类别分层。

在例题的材料一中,朝代的顺序非常明显,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朝代的顺序进行分层。“春秋战国时期、秦至汉初、汉武帝以后、东汉时、曹操执政、西魏北周”,其中“东汉时”这句话和前面“汉武帝以后”这句话意思相同,都是强调选官注重品行,不再细分,这样,材料一就被分成了五个层次。材料二仅叙述了唐朝的选官标准,根据段中的连接词“同时”很容易就可将此段分成两个层次。

3.划出材料中的关键词、词组、句子等,以便提取有效信息。

带着问题分析材料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不论题目所给的材料文字有多少,无效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干扰程度有多强,材料的中心思想往往就在几个关键词语上,它们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当然,有时关键信息还可能出现在材料的首尾,即材料的介绍和出处上,它有时会给解题以一定的暗示和启发。

我们带着设问读例题,边读边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如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关键词)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关键词)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关键词)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关键词),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关键词)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关键句):“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关键词)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关键词)。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关键句):“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关键句)

将关键词找出之后,第一问“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基本上就能答出来了。

4.概括归纳有效信息。

归纳概括有效信息,分析有效信息的深层含义,由表及里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论,并围绕同一个问题,站在不同的立场和层面上,多角度地看问题,最后尽量用最少的字、最准的词概括。

在回答问题时,还要注意材料与教材的有机结合。我们做材料解析题,一般都是以教材为依托,但是绝不能照抄照搬教材,一定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忠实于原材料,当然也不能脱离教材,天马行空地自由发挥,要做到史论结合。在设问中要求结合教材,结合所学知识,或者什么也没说时,我们都要联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教材寻找正确答案。有时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这一般要求我们不仅能读懂材料,还要能回归教材,才能看到问题、现象的本质。当然在文综卷中有时还要用到跨学科知识,但要防止牵强附会。

5.规范作答。

前面的分析为后面的作答作了重要的铺垫,而最后的作答又是得分的关键。在规范作答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在内容的组织上要做到“面要宽、点要多、话要短”,在答案的编写上要“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格式化”,以求层次清楚,让人一目了然。②语言要言简意赅,且尽可能地使用历史学科语言,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运用动态的词语,而不是用静止的观点,如用“越来越”“剧增”“大幅上升”“迅速减少”等词语。③在组织答案时还可运用一定的应试技巧,如根据分值来列点。比如设问的分值是2分,则参考答案一般情况为1点或2点;分值是3分则可能是1点或3点;分值是6分则可能是1点或3点。④书写要规范。字迹清晰、卷面整洁是最后提分的机会。

根据上面的五个步骤,例题中的两个设问就不难作答了。

参考答案:(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通过回归教材,又对材料的整体把握,透过现象看本质,充分运用逻辑思维能力,站在不同的立场和层面上,多角度看问题,组织答案)

士官个人事迹材料篇9

[关键词]王士祯;《分甘余话》;清代;史料笔记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6-0073-03

我们研究历史多依赖于正史资料,对私人撰写的笔记小说以及诗歌文集的引证不是很多。谢国祯曾说:“就正史言,‘前四史’和唐初官方纂修的《晋书》等还比较注意社会经济和风俗民情的记载,但自宋代以后则只侧重于典章制度、政治沿革、帝王将相和官吏升沉的内容,所以要广泛地研究这些阶段的社会经济状况,就必须仰赖于能够较集中反映基层社会情状的笔记小说、地方志乘和诗文别集了。”[1]此外,谢国桢还指出了笔记小说补充正史的作用:“野史笔记足以扩充历史的内容,增补官修正史的不足。”[2]从上述引证可以看出,史料笔记小说具有很高的价值。这其中又以规模庞大的明清史料笔记尤为受研究者关注,清人王士祯的《分甘余话》就是代表作品。

一、王士祯生平

王士祯,原名士稹,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阳山人,人称王渔阳。生于1634年,卒于1711年,享年78岁,谥文简。他原籍山东诸诚,后祖上迁居新城,遂为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

王士祯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家庭,祖父王象晋,为明朝河南省布政使。士祯“幼慧,即能诗”,[3]顺治七年(1650),应童子试,连得县、府、道第一。顺治十五年(1658),戊戌科进士,文名渐著。他喜交游,顺治十二年(1655),曾集诸名士于大明湖,赋《秋柳诗》 四首,和者数百人,名噪一时。顺治十六年(1659),在扬州任推官时,“昼了公事,夜接词人”。常与宾客泛舟红桥平山堂,酒酣赋诗。后奉命入蜀、下南海,遇佳山胜水,名刹古迹,必登临赋诗。康熙时,“上留意文学,尝从容问大学士李G:‘今世博学善诗文者孰最?’G以士祯对。复问冯溥、陈适敬,张英,皆如G言。召士祯人对懋勤殿,赋诗称旨。改翰林院侍讲,迁侍读,入直南书房。汉臣自部曹改词臣,自士祯始”。[4]康熙帝还曾征集他的诗,得300首,名《御览集》。王士祯在当时声望很高,充当诗坛领袖数十年。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不久,因受王五案牵连,被以“瞻循”罪革职回乡。康熙四十九年(1710),康熙帝眷念旧臣,特召官复原职,因避雍正讳,改名士正。乾隆赐名士祯。

王士祯为官数十年,官至刑部尚书,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十分谙熟清代典章故实、朝野风气和各地风土民情,加之对诗文颇有研究,这也就决定了其亲身经历和感受之作《分甘余话》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二、《分甘余话》的成书原因、命名及版本流传

明中期开始,皇帝怠政,宦官专权,党争日益,国力大不如以前,统治阶级对国家的控制力大为减弱,封建统治的种种弊端开始慢慢显现,加之内优外患共同袭来,对文化的严厉禁锢政策不复存在。此外,心学兴起,至私人撰修著述之风开始盛行。于是,士大夫们把对明政府关于前朝史书和本朝“实录”修撰的不满和对明朝内忧外患的担忧都一一的吐露出来。清朝建立,这种著述风气被承袭下来,同样影响着一代文人。王士祯就是受到当时社会私人撰述风气影响,又通过个人主观努力为后世留下了《分甘余话》这部上乘之作。

《分甘余话》即王士祯罢官家居时所撰。他在自序中说:“仆生逢圣世,仕宦五十载,叨冒尚书,年逾七。迩来作息田间,又六载矣。虽耳聋目g,犹不废书,有所闻见,辄复掌录,题曰《分甘余话》。”又引《晋书•王羲之传》中与谢万书“顷东游还,修植桑果,今盛敷荣,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书名即取此意。

《分甘余话》保存较好,一直流传至今,并无严重散佚。康熙四十八年(1709)序刊本是本书最早的刻本,七略书堂校刊本和民国间的石印本均由此出。中华书局于1987年出版单行本,并点校。此次标点,以初刻本为底本,对书中引文有疑问之处均作了查对,改正了书中的一些错字;增加或改正的字加方括号,原刻错字仍予保留。另外,为了便于读者查索,还补拟了每条的题目,进行统一编号。

三、《分甘余话》的主要内容及其价值

历记的“平实文字中,大多深藏着作者的学术智慧和深厚的知识功底:它具有取材广泛、手法灵活的特点;它以相对凝定的视角,从点滴日常生活到学术研究再到典章制度,一一开辟具有风韵的学术和艺术天地,而这一切又大都标示出作者对过去和当下的生活世界的文化的深刻反省、思索和忠实记录,因此历记往往具有回忆和纪实色彩”。[5]作为王士祯闲居时的一部回忆性笔记著述,《分甘余话》中的很多内容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和考察采访,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是研究清史的宝贵史料。

中华书局1987年版《分甘余话》点校本前言中评述:“《分甘余话》是一部记见闻和谈学问兼而有之的笔记……本书共四卷,篇幅不长,但记叙内容却极为广泛,举凡先世著述、典章制度、诗歌品评、地名考辨、文人轶事、字义辨析、古书藏佚、社会风俗、地方物产,以至治病验方等等均有涉及。”

典章制度是诸多笔记小说中涉及较多的内容,《分甘余话》也不例外。如卷1“清代视朝仪”条,就详细地介绍了清代皇帝临朝前后文武百官及外国陪臣所遵循的礼仪,从时间到规模,再到具体的上朝路线等礼仪约束,皆反映了封建王朝的封建礼仪统治,为研究封建礼仪文化提供了资料。又如卷2“三司史”条,论及唐代到清代三司史之职官的职能及变化。再如卷2“内升外升”条,讲清前期官员的升迁问题,为研究清代官制史提供了佐证。此外,卷3“满汉状元”条,记载顺治时科举分满、汉两榜,至康熙时不分满、汉,皆一榜。这条内容既反映了清代的科举制度,又反映了清朝前期满、汉民族关系的发展。这些都对研究清朝政治体制、职官制度、民族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诗歌品评是《分甘余话》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王士祯是清初诗坛上著名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清初诗坛的领袖,他所标举的“神韵说”对清代的诗学有广泛影响。所谓“神韵说”,实际上是继承了唐司空图“自然”、“冲淡”和宋严羽“妙悟”、“兴趣”之说,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作诗要诀,追求“色相俱空”、“天然不可凑泊”的境界。这些主张在卷2“冯班诋严羽”、卷4“诗评”诸条中均有阐述。王士祯强调作诗要天然而有真趣,反对矫揉造作和一味摹仿古人。明代及清初诗人,凡符合其论诗主张和标准的作品,无论作者的名气大小,都充分予以肯定。如卷2“杨巍诗”条云:其“五言冲古淡泊”,“皆逼古作”,充分肯定其诗作的自然淡泊之意。又如卷2“宋元鼎诗”条、卷4“评邓汉仪诗”条等都是典型的例子。类似的条目还不止于此,这些都为后人研究王士祯的诗论主张和明末清初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参考资料。

字义辨析是王士祯作为文人在《分甘余话》记录中尤为特别之处。卷1“梁王吹台”条对于河南开封县东南梁孝王吹台――“繁台”的称谓由来及读音进行了考证和辨误;卷2“若干”条,则详辨这个词的出处、用法、意义和读音;卷4“些字考”条对“些”字的梵语读音给予证实等。这些不仅仅是作者自己对字词考证的钟爱,也为古代汉语字词研究提供了实例。

社会风俗是诸多笔记小说的主要内容,在反映社会的同时,也在呼吁某种社会问题。如卷1“马吊牌”条中,作者披露了当时许多官宦子弟为玩马吊牌,不惜荒废学业、倾家荡产,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侧面,呼吁社会纠正时弊。其中许多风俗的记载也为我们追寻古老风俗文化、继承传统风俗提供了依据。如卷1“竹炭”条,就载竹炭的制法,已失。

《分甘余话》有关地方物产方面的记载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也反映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物种变迁。如卷2“台湾物产”条载:“台湾物产多异中土。按东郡太守孙湘南元衡《赤嵌集》所录有波罗蜜、凤梨、香果、羡子、剌桐花、番茉莉、铁树花、蝴蝶花树、昙花、午时梅、红绣球、黄美人蕉、迎年菊、石榴花、新妇啼等。”文中还详细介绍了这些物种的形状、颜色、味道、时令等特征,为研究台湾物种留下了参考资料。又如“广群芳谱所载异花”条记载了异花凡116种,条目举例了数十种异花,为后人研究植物学留下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治病验方是《分甘余话》中比较突出的一部分内容。如卷2“治腋气方” 条、“治吐血方”条、“楸叶治疮”条、“治喉闭急症方”条、“治障翳及赤眼方”条、“治小便不通方”条,卷3“治足疾方”条、“治偏头痛一方”条,卷4“治痔方”条等,都详细记录了药方的内容和使用方法。这部分内容可以展现当时的社会医疗技术,对后人研究中国古代医学史及处方史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对现代医药学和疾病治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除上述主要内容外,另有先世著述、地名考辨、文人轶事和古书藏佚等内容,《分甘余话》中都有详细的记述。这些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献资料的重视,也从某些个人事迹的述写方面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之,《分甘余话》就如一部百科全书,为后人留下了研究清代社会历史的资料全编。

四、《分甘余话》的不足

《分甘余话》除具有社会历史价值之外,也有不足之处。

首先,部分引文不明确。有的只记文献名,但没有详细卷次。如卷1“诗中酒楼”条中“《青箱杂记》云”句,又如卷1“瓜瓤黛色”条中“《画墁录》”句;有的只记文献作者或者说话人及言语,但不记出自何种文献。如卷1“诗意与古人暗合”条之“老杜诗‘白鸟去边明’;坡公诗‘贪看白鸟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句;又如卷2“直呼名”条中“常有赠申一绝句云:‘草泽贤豪尽上书,奎章阁外即公车。我同渔父因衰老,独有涵光是隐居。’”等句。

其次,内容涉及封建迷信命数。这是大多笔记小说中共有的不足。也许是作者受到封建迷信的影响,也许是对客观事物的夸张描写,以寄托个人思绪,《分甘余话》中不乏此例。如卷4“紫芝白芝”条中就写道:“芝有五色,然紫多吉祥,白多反是。”

《分甘余话》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许多记载不仅为研究清代前期历史特点,特别是研究当时的政治史、社会史和文学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而且可以为今天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所提供借鉴。《分甘余话》当然有它自身的不足之处,但作为保存清代前期史料的笔记佳作,只要我们在征引史料的时候加以选择,就能更好地发挥此书对于正史的补正功能和对现实社会的借鉴作用。

[注释]

[1]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2]谢国桢:《清野史笔记概述》,人民出版杜1982年版,第90页。

士官个人事迹材料篇10

单位好人好事事迹材料范文(一)从20**年开始,当每年春秋换季之时,驻平65571部队某连队的官兵们都会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家住铁西区北沟街西二里委七组的***老人每在这个时候都会把自我亲手缝制的拥军鞋垫拿到连队,亲手分发到部队的战士手中。

今年76岁的***,从原市二轻局秘书科退休,是一名有着47年党龄的老党员。老人有三儿一女,各自成家,他和老伴张玉平独自生活。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组织部门把他的关联转到了北沟街社区,***便在西二里社区这个大家庭里发挥着余热。2019年的夏天,西二里社区与驻平65571部队某连官兵一齐联欢,***得知战士们离家都很远,平时训练很艰苦,鞋垫磨损得也十分快,外面买的鞋垫不结实,用不了几天就穿破了。联欢会结束时,老人为部队战士缝鞋垫的念头油然而生,他的想法得到了老伴张玉平的大力支持。他们每年都会根据共建连队的官兵需求,为大家制作拥军鞋垫,之后,又开始为连队的战士们制作帽子和手套,从2019年至今,他已经做了超过700双鞋垫,不仅仅温暖了官兵们的双脚,更温暖了他们的心。

***老人会缝鞋垫缘于他年轻时学过缝纫手艺。17岁那年,他在四平市工艺绣品厂当工人时,向厂里的师傅学习并领悟了缝纫和刺绣,之后,家里买了缝纫机和码边机,一些缝缝补补的活计就在家里解决了。***说,"缝制鞋垫也要讲究技巧,布料务必铺平,针线还要匀称,否则硌脚。"闲不住的***老人用退休金买来线团和大绒面料。为了保证鞋垫合脚,他特意要来了每个战士的鞋号。

说起制作拥军鞋垫等物品的时候,王老露出了愉悦幸福的笑容:"我对子弟兵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说句心里话,缝制鞋垫的工序很复杂,要经过黏合、裁剪、缝制等步骤。老伴张玉平先将垫布一层一层地挂浆、粘贴,烘干后,他再照鞋样裁剪,最后一针一线缝制,一双鞋垫要缝上几百针。65571部队某连战士李青海对记者说,王大爷很辛苦,经常来帮忙咱们,他缝制的鞋垫吸水性好,牢固,冬天穿起来很舒服、很暖和。今年,又给咱们炊事班做起了帽子、套袖。一次,王大爷在给部队送鞋垫的时候,一位山东籍小战士紧紧握着老人的手说"咱们必须不辜负您的期望,必须站好岗,放好哨,做优秀的士兵。"共建连队的穿过***鞋垫的战士高双印把老人的生活挂在了心上。今年夏天,高双印等三名小战士打着雨伞,抬着一箱新鲜蔬菜找到老人的家,战士们把亲手栽植的茄子、柿子和黄瓜等蔬菜送给王大爷。***老人被这种军民鱼水之情深深地感染着。

西二里社区主任陈世艳对记者说,王大爷为社区做的事从来不和别人提起,但也有人讽刺过他,"哎呀,老王头,你没事就帮社区、帮部队做活,你得到什么好处了,"王大爷只是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说,挺坦然的就过去了。他就是凭心去做,去感染身边的人。几乎西二里社区的每个居民都认识***老人,社区老年活动室方凳上的坐垫是他亲手缝制的;社区里40多平方米的老年秧歌场地是他一锹一锹平整的;居民邻里纠纷是他赶去进行调解和好的。与***老人家住一个楼栋的西二里社区居民吕连霞说,***是咱们社区的优秀共产党员,经常为咱们服务,缝制暖气片套,还给咱们做鞋垫,正因王大爷也很大年纪了,他还帮咱们做这些,咱们很感动。这不,社区那套新棉裤、新棉袄是他刚刚送来准备捐给四川地震灾区的......。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让大家感到钦佩。

***居住的北沟街西二里委曾是我市的棚户区改造1号地,去年夏天,***和其他1000多户居民高高兴兴地回迁到被命名为"滨河家园"小区,今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暖气楼。"这楼房建的多好啊,此刻屋里热乎乎的,阳光一进来,满屋子通亮,棚户区居民生活很幸福,在这么好的环境中安度晚年,能够为战士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感到欣慰,我对子弟兵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我要为战士们继续缝制下去,"***老人自豪地说。(关心的话语)

单位好人好事事迹材料范文(二)每年3月5号是学习雷锋日,查字典范文大全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好人好事事迹范文的相关材料,期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忙。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性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为自我碌碌无为而悔恨,为以前虚度年华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的那么富有爱心,永远的那么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今日的世界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表现出更为开阔的空间,然而,咱们以前火热的心灵却开始变得冷漠,有些本不该变的东西也在变:亲情冷了,同居一楼,邻里相见不相识;友谊馊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证。以前,咱们几十年来所景仰、崇拜和学习的榜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傻子。

然而,无论时空如何变化,那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完美事物没有变。尽管在咱们的身边,雷锋精神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锋被不一样肤色的人们所景仰,所学习。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个美国商人如此说道:雷锋精神是人类就应有的,应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要学习雷锋对待事业的态度,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明白人的品质。

一个日本企业家这样感叹:"雷锋仅20多岁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为伟大的英雄,对人类是有贡献的。学雷锋无国界之分,把雷锋精神引进咱们公司,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会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产生巨大的效果。"

西方人和咱们一样,给予雷锋最高的表彰:"雷锋精神与上帝共存。"

四十多年了,雷锋的名字以前是激励咱们几代人成长的路标,四十多年了,古老而年轻的中国正在蓬勃的发展,然而,雷锋的名字却随着咱们生活的完美而渐渐远离了咱们。有人置疑,有人嘲笑,有人批判,然而,无论咱们经历多少变化和困惑,他的名字就应永远刻在咱们的心头,他的精神就应是咱们工作和生活中永远的指南。正因,一个人要获得成功与幸福,不能缺少雷锋精神,一个公司要想成功,不能缺少雷锋式的好员工。

无论咱们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再平凡的岗位都能够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只要你的人生观是正确的,你的工作就会有不尽的原动力。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咱们的潜质大小,而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任何时候,雷锋身上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用心进取、勤俭节约的品质都是咱们不断学习的要素。雷锋精神是不受时空限定的,无论现代科技怎样发达,无论人们的生存方式怎样改变,雷锋对世界和他人真诚的爱心永远是人间渴求的那种温暖,像阳光一样成为人类永恒的需要。

在工作上,咱们需要雷锋精神,咱们就应像雷锋那样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勤俭节约,把工作当成自我的职责,做一个有利于公司,有利于团队的人。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得到发展,咱们自我的潜质才能得以更大的发挥。

在生活中,咱们需要雷锋精神,只有咱们自我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咱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忙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到真正的愉悦。一个时刻只看到自我利益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生活中的愉悦的,真正的愉悦只有一种,那就是为他人而付出,这样做你将获得性命最高的荣誉。

一个公司要发展,也不能缺少雷锋精神。这天,一切的成功都务必透过合作来实现,如果咱们没有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没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只看到自我的利益,是难以获得成功的。一个企业,如果所有的员工都只做自我分内的事情,不团结互助,这样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所有的企业都在发奋寻找雷锋式的员工,正因这样的员工不仅仅会把自我分内的事情做的最好,还会额外做许多。他们应对任何困难都不会寻找借口,而会自动自发、尽职尽责的完成任务。通常,企业的领导会给这样的人委以重任。如果你想在公司里获得成功,就务必成为这样的人。

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只有发扬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政府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几乎整个人类礼貌的发展都依靠于这种人的发奋,他们时刻想的不是自我的利益,而是所有民众的利益。每一个国家都在寻找自我的"雷锋",每一支军队都在寻找自我的"雷锋"。雷锋精神所能影响的远不止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今日,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全人类发奋学习和实践的精神,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在寻找和培养更多的雷锋,正因咱们整个人类礼貌的发展都将正因有更多这样的人而变的更加完美。

今日的中国是一个大谈变化和西方商业精神的时代,从"奶酪"到"致加西亚的信"的流行,西方的商业文化对咱们经济的影响似乎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儒家文化。在很多人谈到一个叫"罗文"的士兵如何敬业、服从、发奋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时候,在人们费劲心计号召员工发奋学习"罗文"精神的时候,大多数的人似乎忘记了咱们身边一个更好的榜样,这是"雷锋"的悲哀,更是咱们的悲哀。就应来说,"雷锋"要比"罗文"伟大的多,也要实在的多。正因,咱们需要的不是一种奴隶式的付出,更就应是一种对世界和他人的爱,为社会服务,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这些年来,对很多人来说,感兴趣的不是咱们自我是否在学雷锋,而是外国人在学雷锋,感兴趣的是西点军校是否有雷锋塑像,而不是咱们的身边有多少雷锋。但是,不管怎样,英雄是不就应被遗忘的,雷锋精神是不就应被遗忘的。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然而一个有英雄却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怜的民族。雷锋是咱们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雷锋从来不会离开咱们,而咱们却以前几度远离了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