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家规十篇

时间:2023-03-24 03:22:25

我家的家规篇1

我的家里不仅有和睦,也有家规。家规就是:1.家里不准出现脏话。2.干什么事不要挑皮捡瘦。3。18岁以下的小孩每周只有3小时的电脑(没别的,就是我。)。4.不许和家长顶嘴(哎呀,我想顶嘴就那么难?)。5.长辈让孩子做的事必须完成(除了我哥,我这个清华哥哥可真有权利啊……)。6.不得用妈妈的网银卡(我连密码都不知道怎么用啊?)。也就是这些严厉的家规,才建成这个美好的家啊!什么事都有两面性,只不过人不同而已!

河北秦皇岛青龙第一实验小学四年级:朱光照

我家的家规篇2

果然,不到半年,《廉吏于成龙》不仅折桂第十三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戏曲片奖,而且捧回了第二十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的奖座。此片导演郑大圣,正是著名电影导演黄蜀芹的儿子,黄佐临大师的外孙。在纪念中国话剧百年时,为写佐临大师,我曾得到黄导的大力支持,她甚至连“到上戏图书馆能找到《我与写意戏剧观》(黄佐临著)”都提醒到,着实使人感动。然而,这次我想让她谈谈郑大圣时,她却说,这,你最好去问他。我又问,那大圣这次拍摄《廉吏于成龙》,你对他又有什么指导?黄导回答干脆,没有。这是我们的家规:各干各。我紧追不放:那当年佐临先生对你?黄导:也这样,他从不干涉什么。这家规就是他立的。不过,当我提到《廉吏于成龙》这次获双奖时,作为母亲的黄蜀芹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称道:“片子我看了,拍得确实不错。”

黄蜀芹:

我就是想拍一部好电影

1939年的夏末秋初,在上海黄佐临的家里,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女儿。这一年黄佐临已经33岁了,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为孩子取名――黄蜀芹。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名字会在几十年后鲜亮地印在新中国女性主义电影的旗帜上。黄蜀芹从小生活在戏剧的艺术的氛围里,这种氛围还弥漫着民主思想而没有家长专制。戏剧大师黄佐临一生导演了近百出话剧、十多部电影,以其“写意戏剧”的风格成为一代宗师。但在黄蜀芹眼里,父亲就是个爱跟戏剧玩耍的老小孩。他在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做院长,做了三十多年。黄蜀芹称父亲人缘特好,是个了不起的人。他对孩子是一律平等、不分男女。他知道你需要的,他就会来跟你交流。

1959年,黄蜀芹如愿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4年的学习转眼过去,毕业时却赶上了“你死我活”的那场浩劫。她经历了父母受迫害的切痛和悄悄流逝的花样华年。黄蜀芹告诉说:“1964年我从电影学院毕业分配到上影厂,整整15年,连电影的边还没沾上。1979年,谢晋从牛棚出来刚接受导演电影《啊,摇篮》的任务,就借机提出要求,说要两个副导演,一个是石晓华,一个是黄蜀芹。紧随着,我又跟他拍了《天云山传奇》。他是我艺术道路上的指路人。”

1983年,黄蜀芹独立拍摄的《青春万岁》,再现了青年学生对理想信仰的追寻。在1984年苏联塔什干国际电影节上获纪念奖。

1987年,一个令人亢奋的年代,从《红高粱》,《孩子王》到《最后的疯狂》,影坛上闪烁着太多的光芒。而这时,被誉为“迄今为止中国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女性电影’”诞生了――黄蜀芹导演的《人・鬼・情》,一下拿下了第8届金鸡奖的最佳编剧和最佳男主角奖。也正是这部影片奠定了她在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1993年,继《人・鬼・情》后,拍摄了她的第二部女性题材影片《画魂》。

关于《人・鬼・情》,儿子郑大圣说:“我从这个片子里看到一些我平常看不到的我母亲。因为看电影是一些非常直接的经验,我们不一定认识这个作者,但是我们可以从电影里头读到,她内心真的在想些什么,她内心真的在感受什么。如果这个作者是家里人,你也未必平常就能够看到,但是电影可以,在电影里是可以看到的。”

此后,黄蜀芹以电影的方法拍摄了电视剧《围城》,在10集的篇幅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钱锺书原作的智慧和幽默,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一部精品,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和最佳导演奖。

黄蜀芹的《孽债》被称为一部真正属于大众文化的作品,它撩动的知青情结,它呈现的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风貌,成为鲜明的时代记录。《孽债》播出时空前轰动,万人空巷。

迄今为止黄蜀芹共拍摄了8部影片,3部电视剧。“我就是想拍一部好电影”,一个并不多产却力求完美的女艺术家,可以说在她的作品里呈现出来的是艺术的书写,生命的书写。

电影美术师郑长符是黄蜀芹的电影同行,更是人生知己、知心爱人。可惜六十刚过,他就离世而去。黄蜀芹对丈夫过世太早,一直扼腕痛心:“我觉得他对我真的很好很好,给了我巨大的支撑。连我儿子都说,没爸爸你就没法活了,什么都不会。”

郑大圣说:“我父亲过世以后,在日常生活、生活压力和我母亲之间的那个屏障,忽然都没了。这个对我母亲来说,压力非常非常大。我母亲是一个承受力很强的人,她很有韧性,她很能自持。她一直静静地悄悄地在消化,在承受很多东西。”

二十多年来,郑长符收集了所有关于黄蜀芹电影的评论资料,做了十几本剪报,如今这已成家中最珍贵的物品。

郑大圣:

作品的好坏由时间来评判

第一次知道郑大圣的名字是因为他是黄蜀芹的儿子,1968年出生在上海,因为属猴,所以叫“大圣”,他的“伊妹儿”上也打有“MONKY”标记,对孙悟空真是情有独钟。后来在中央六台看到他的一部电视电影――《王勃之死》,将电影当作“赋”一样来做,“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其中镜头交错,蒙太奇手法之多,美感之强烈,诗之境界,表现无遗,可谓极致!观赏了这次京剧新片《廉吏于成龙》,我才算认识了他。

1990年郑大圣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后到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电影系继续研究生学习。1994年,回国后即加入了中国电影人的行列。为央视电影频道导演的电视电影《阿桃》、《王勃之死》、《古玩》等,使他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电视电影导演之一。以真实记录江西农村一位文化站长与一群农民自编自导自演自拍非赢利性武侠片的故事,而拍摄的他的第一部纪录片《一个农民的导演生涯》(又名《DV CHINA》),赢得了奥地利第32届易本希国际电影节银奖。郑大圣介绍说,他一共拍摄了120个小时的素材,最后根据播放需要剪成了92分钟标准剧情片的长度。“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表现当今社会中人与影像的关系,这两者是互相干扰和牵制。”

谈到这次接拍《廉吏于成龙》,郑大圣告诉说,我也没有想到,上影集团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我。我母亲知道后,只告诫我两点:一是戏曲片“虚实”太难了,要处理好;二是不要亏待大家,吃饭要及时,不要让饭凉了。

“大家以前习惯认为,电影的实和戏曲的虚无法调和”,一度也觉得这个问题难解的郑大圣,后来在“妙用虚实、出入古今”中开始新的探索。过去的戏曲电影无非是舞台纪录片和实景拍摄两种,后者甚至真实到连骑马上轿都用现实手法来演绎,这都大大削弱了戏曲本身的表现力。电影《廉吏于成龙》摒弃了一切皆写实的做法,还原了京剧中最重要的写意手法,比如比酒时的“杯中无酒”、探监时的“狱中无人”都给了演员极大的发挥空间。“实景-虚景-实景的转换”让观众置身虚拟与真实之间,很大程度上平衡了现实与历史的落差。在表现主人公的内心独白的唱段时,乐师人影绰绰,琴声千回百转。京剧舞台上最隐秘的琴师也被请到了银幕前,尽可能地突出了京胡在京剧乐队中的灵魂地位,还原戏曲本身所具有的韵味。这样的“穿帮”,郑大圣强调这是自觉的尝试,“因为我们需要一种假定性的情境,使得京剧能展开它所有的写意和美感。”

当我问及,你在美国学先锋电影,回来之后,却一直在拍很中国的东西?大圣笑了,说:出去以后才知道,自己的文化有多好。我出国读书之前是不听古琴的,到了国外才开始听。美国有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包括美国本土的文化,处于这么一个国际化的环境中,对祖国的文化认知会更清晰。学习先锋电影是一个很宝贵的体验,先锋电影和任何的主流、商业电影都没有关系,而是一种经历了漫长斗争的电影形态。先锋电影与商业电影各有一方水土,二者都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后,可以看到一个多元共存的艺术生态圈。

“对于媒体,你们黄家似乎都很低调,黄导从不张扬,你似乎也不在乎自己作品的流传度?”我实言相问。

我家的家规篇3

论文关键词:国家机构宪法法治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的解释和监督权

《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有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并有权“解释法律”。很显然,我国宪法把宪法的解释权和监督权全部授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治原则要求,“没有人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要求解释权与监督权分离。只要解释权的行使仍被要求符合宪法的文字和精神,并且解释者并不是一贯正确,那就有必要使解释行为受制于一个中立与独立的机构的审查,否则,结果自然是使监督有名无实。

法治的基本精神是他律,因此宪法的监督权不能留给解释者自己,而是由相对独立的机构去审查监督解释的合宪性。没有独立审查机构的约束,只是自己监督自己的解释,最后往往导致人治,显然是与法治相违背的。在此笔者建议,应在宪法中规定由一个专门的相对独立的机构来监督宪法的实施。授权独立机构依据宪法去审查监督立法机关的解释并不表明该机构超越了人大的权力。因为,人大仍然掌握着最后的代议制主权,如果相当多数的人大代表不同意该机构的结论,可以在宪法中规定适当机制,允许人大通过多数甚至超多数直接纠正该机构的决定,或者可以通过三分之二多数对宪法进行修正,借助修宪维持其宪法最高权力。

二、审计机关的审计权限

《宪法》第9l条规定了“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有权对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进行监督,审计机关在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WWW.133229.Com但在第109条中又规定地方各级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这表明审计机关同时接受上级审计机关和同级政府的双重领导。审计自然也是监督形式的一种。虽然审计作为一个独立部门,但它终究还要听命于同级政府的领导,难免就有“自己监督自己”的嫌疑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审计机关在实践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杜绝了形式多样的乱用、滥用经费的行为,确保国家经费得以合理使用,但在审计权的独立行使上仍需改进。为了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建议提高审计机关的地位,改变现行领导体制,以真正实现其独立地行使审计权。把审计机关和同级政府剥离,作为人大常委会的一个常设工作机构——当然还需相应地修改组织法,在人大常委会领导之下独立开展审计工作。这样做的优点在于既加强了人大对经济领域的专门问题进行管理、监督,同时又让审计活动免受行政上的干扰,有利于强化人大的监督职能。

三、地方政府“副职”的产生办法

行政首长负责制是宪法所规定的各级行政机关开展行政工作的机制,旨在提高行政决策效率,并由行政首长代表行政机关向人大负责。“首”是第一的意思,顾名思义,行政首长也只能是行政机关中的第一人,而且向来是最高职权的享有者,它通常指的是正职领导人。根据《宪法》第l0i条的规定,地方各级政府的副省长、副市长、副县长、副区长、副乡长、副镇长是由同级人大选举产生,并由人大罢免,而并非依首长提名,更不是由首长决定,与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应有之意相去甚远。这样的“副职”产生程序明显是如法炮制了地方政府首长的产生程序,意味着地方人大“僭越”了同级政府首长的职权:这也同于《宪法》第62条规定的中央政府的副职(国务院的副总理、国务委员)产生程序:国务院的副职首先由总理来提名,然后:提交给全国人大来决定;并且《宪法》第88条还规定了副总理负责协助总理开展工作。

宪法规定首长由人大选举并决定任免,毫无疑问,首长必须向人大负责:然而,《宪法》第101条规定副职也由人大选举并决定任免,依照法理逻辑推理,副职也得向产生他的权力机关负责。因此,二者对于与人大的关系而言,其地位是平等的。宪法所作的上述不同规定,削弱了地方政府首长的权威,不利于行政决策效率的提高,导致“负责”不明。副职领导人位居行政机关要职,他是向首长负责,还是绕开行政首长负责制向产生他的人大负责?这着实让人困惑。若要他对两头都负责,结果往往是对二者都不负责,果真要问责起来,常常导致相互推诿,行政问责难以落实。

地方“副职”的产生办法还容易引发实践中副职对首长产生过多牵制。毕竟副职也是由人大选举产生或决定,外加副职通常有数人之多,容易出现“政出多门”,一旦在同一事件中副职与首长之间意见相左,难免会让达成统一成为奢望,首长的核心决策地位就会发生动摇,首长的法定权威也自然会面临挑战。鉴于此,笔者主张修改《宪法》第l0l条地方“副职”的产生办法,赋予地方行政首长“人事提名权”,地方首长提出提名后,再按法定程序由人大作出决定,从而相应地,行政首长在本机关中的核心地位和领导权威也能得到稳固和维护。人大不同意该提名的,完全可以作出不同意的决定,继而又能避免正职的个人专断。比照中央政府副职的产生办法都可以由首长提名、全国人大决定,地方各级政府的副职的产生也应该能采用中央政府的做法:由首长提名,同级人大决定。

四、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宪法》第126条规定了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l28条又规定了法院要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这似乎为权力机关“可以”“干预”法院审判留下了余地。和权力不同,改置法院的主要作用不是利益代表,而是严格按照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判案,因此强调法院应保持严格的独立性和中立性。现在某些地方所实行的“个案监督”制度,即人大或常委会调取反映意见比较大的司法决定,并对发现有问题的责成司法机关重新考虑。这项制度是否能保证“法院独立”,还有待商榷。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关固然有权监督法院,但这种监督应该以事后性和间接性的特征,以尊重司法独立,不损害司法独立为前提和限度。

再者,《宪法》第126条的规定仅表明法院的审判过程具备一定的独立性,不受政府、社会和私人的干预,但并未强调法官个人在判案时的独立性。目前的司法制度只承认法院整体的独立,而非法官独立,以致时至今日我国司法仍不能独立,这无疑是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宪法条文中,追究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源,就是担心承认法官独立会违背《宪法》第3条的规定,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我国法院通常情况下采取合议庭的方式审理案件,只有法律规定的少数简单案件才可以实行独任制审判。而合议庭审理所体现的正是民主集中制,但必先强调的是,合议制的前提要求每位法官必须是独立的。因为在保证了法官不受干扰地独立审判,内心仅“唯法律是瞻”而作出裁判的前提下,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所确定的最终判决结果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错案”发生。倘若法官因为受到干扰而无法完全依据法律来审判,那么最终的合议也就徒具象征意义了。由此说来,法官独立与民主集中制完全可以并行不悖,而且还是贯彻民主集中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法官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作为司法独立最核心的内涵,也成为当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追求,和民主集中制也是完全相适应的。鉴于此,笔者建议对《宪法》第126条进行修改——法官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不能否认,要实现法官独立审判需要进行系统的改革,从当前的法官产生体制、管理体制、经费供给体制方面着力进行改革,以获得身份上的独立。但首要的是在宪法中尽早确立法官独立这一核心内容,从而为我国司法改革中所涉及的法官身份独立的改革提供宪法依据和支持。

五、质疑“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我家的家规篇4

论文论文摘要:新中国的国家机构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并逐步走向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把规定国家机构的组成和职能作为重要内容的宪法,其对国家机构的规定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即对这些不完善之处进行简要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国家机构 宪法 法治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的解释和监督权 《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有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并有权“解释法律”。很显然,我国宪法把宪法的解释权和监督权全部授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治原则要求,“没有人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要求解释权与监督权分离。只要解释权的行使仍被要求符合宪法的文字和精神,并且解释者并不是一贯正确,那就有必要使解释行为受制于一个中立与独立的机构的审查,否则,结果自然是使监督有名无实。 法治的基本精神是他律,因此宪法的监督权不能留给解释者自己,而是由相对独立的机构去审查监督解释的合宪性。没有独立审查机构的约束,只是自己监督自己的解释,最后往往导致人治,显然是与法治相违背的。在此笔者建议,应在宪法中规定由一个专门的相对独立的机构来监督宪法的实施。授权独立机构依据宪法去审查监督立法机关的解释并不表明该机构超越了人大的权力。因为,人大仍然掌握着最后的代议制主权,如果相当多数的人大代表不同意该机构的结论,可以在宪法中规定适当机制,允许人大通过多数甚至超多数直接纠正该机构的决定,或者可以通过三分之二多数对宪法进行修正,借助修宪维持其宪法最高权力。 二、审计机关的审计权限 《宪法》第9l条规定了“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有权对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进行监督,审计机关在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在第109条中又规定地方各级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这表明审计机关同时接受上级审计机关和同级政府的双重领导。审计自然也是监督形式的一种。虽然审计作为一个独立部门,但它终究还要听命于同级政府的领导,难免就有“自己监督自己”的嫌疑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审计机关在实践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杜绝了形式多样的乱用、滥用经费的行为,确保国家经费得以合理使用,但在审计权的独立行使上仍需改进。为了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建议提高审计机关的地位,改变现行领导体制,以真正实现其独立地行使审计权。把审计机关和同级政府剥离,作为人大常委会的一个常设工作机构——当然还需相应地修改组织法,在人大常委会领导之下独立开展审计工作。这样做的优点在于既加强了人大对经济领域的专门问题进行管理、监督,同时又让审计活动免受行政上的干扰,有利于强化人大的监督职能。 三、地方政府“副职”的产生办法 行政首长负责制是宪法所规定的各级行政机关开展行政工作的机制,旨在提高行政决策效率,并由行政首长代表行政机关向人大负责。“首”是第一的意思,顾名思义,行政首长也只能是行政机关中的第一人,而且向来是最高职权的享有者,它通常指的是正职领导人。根据《宪法》第l0I条的规定,地方各级政府的副省长、副市长、副县长、副区长、副乡长、副镇长是由同级人大选举产生,并由人大罢免,而并非依首长提名,更不是由首长决定,与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应有之意相去甚远。这样的“副职”产生程序明显是如法炮制了地方政府首长的产生程序,意味着地方人大“僭越”了同级政府首长的职权:这也同于《宪法》第62条规定的中央政府的副职(国务院的副总理、国务委员)产生程序:国务院的副职首先由总理来提名,然后:提交给全国人大来决定;并且《宪法》第88条还规定了副总理负责协助总理开展工作。 宪法规定首长由人大选举并决定任免,毫无疑问,首长必须向人大负责:然而,《宪法》第101条规定副职也由人大选举并决定任免,依照法理逻辑推理,副职也得向产生他的权力机关负责。因此,二者对于与人大的关系而言,其地位是平等的。宪法所作的上述不同规定,削弱了地方政府首长的权威,不利于行政决策效率的提高,导致“负责”不明。副职领导人位居行政机关要职,他是向首长负责,还是绕开行政首长负责制向产生他的人大负责?这着实让人困惑。若要他对两头都负责,结果往往是对二者都不负责,果真要问责起来,常常导致相互推诿,行政问责难以落实。 地方“副职”的产生办法还容易引发实践中副职对首长产生过多牵制。毕竟副职也是由人大选举产生或决定,外加副职通常有数人之多,容易出现 “政出多门”,一旦在同一事件中副职与首长之间意见相左,难免会让达成统一成为奢望,首长的核心决策地位就会发生动摇,首长的法定权威也自然会面临挑战。鉴于此,笔者主张修改《宪法》第l0l条地方“副职”的产生办法,赋予地方行政首长“人事提名权”,地方首长提出提名后,再按法定程序由人大作出决定,从而相应地,行政首长在本机关中的核心地位和领导权威也能得到稳固和维护。人大不同意该提名的,完全可以作出不同意的决定,继而又能避免正职的个人专断。比照中央政府副职的产生办法都可以由首长提名、全国人大决定,地方各级政府的副职的产生也应该能采用中央政府的做法:由首长提名,同级人大决定。 四、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宪法》第126条规定了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l28条又规定了法院要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这似乎为权力机关“可以”“干预”法院审判留下了余地。和权力不同,改置法院的主要作用不是利益代表,而是严格按照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判案,因此强调法院应保持严格的独立性和中立性。现在某些地方所实行的“个案监督” 制度,即人大或常委会调取反映意见比较大的司法决定,并对发现有问题的责成司法机关重新考虑。这项制度是否能保证“法院独立”,还有待商榷。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关固然有权监督法院,但这种监督应该以事后性和间接性的特征,以尊重司法独立,不损害司法独立为前提和限度。 再者,《宪法》第126条的规定仅表明法院的审判过程具备一定的独立性,不受政府、社会和私人的干预,但并未强调法官个人在判案时的独立性。目前的司法制度只承认法院整体的独立,而非法官独立,以致时至今日我国司法仍不能独立,这无疑是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宪法条文中,追究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源,就是担心承认法官独立会违背《宪法》第3条的规定,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我国法院通常情况下采取合议庭的方式审理案件,只有法律规定的少数简单案件才可以实行独任制审判。而合议庭审理所体现的正是民主集中制,但必先强调的是,合议制的前提要求每位法官必须是独立的。因为在保证了法官不受干扰地独立审判,内心仅“唯法律是瞻”而作出裁判的前提下,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所确定的最终判决结果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错案”发生。倘若法官因为受到干扰而无法完全依据法律来审判,那么最终的合议也就徒具象征意义了。由此说来,法官独立与民主集中制完全可以并行不悖,而且还是贯彻民主集中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法官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作为司法独立最核心的内涵,也成为当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追求,和民主集中制也是完全相适应的。鉴于此,笔者建议对《宪法》第126条进行修改——法官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不能否认,要实现法官独立审判需要进行系统的改革,从当前的法官产生体制、管理体制、经费供给体制方面着力进行改革,以获得身份上的独立。但首要的是在宪法中尽早确立法官独立这一核心内容,从而为我国司法改革中所涉及的法官身份独立的改革提供宪法依据和支持。 五、质疑“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宪法》第135条规定了公检法办理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人们早已认识到权力过分集中,就有可能在行使过程中失去制约,侵犯公民合法权利。刑事司法权力也可能被以实现国家利益的名义用来追求个人功利,导致该权力异化。为了防止刑事司法权力的滥用,保障人权,宪法对其进行了分工,侦查权、起诉权、审判权分别由不同的三个机关行使,以实现相互制衡的目标。现代法治国家的核心就是通过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制度来防止权力的滥用,而这一基本原则所包含的分工负责、互相制约原则无疑是符合现代法治国家的理念的。 而该原则的缺陷在于配合原则抵消了制约原则的积极作用,具有很大的负面价值。每一机关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贵,完成阶段性任务,并向下一阶段推进既是法律赋予的权力,也是义务,不能放弃、不能转让、不能推托。可以说,三机关完成了各自的法定职责,也就实现了最好的配合。这种配合属于法定的配合或者说是法律范围内的配合,而不是超越法律的配合。因此,配合的内容完全是各机关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的活动,属于份内事。在这种情况下,再对配合原则专门予以法律上的规定,在笔者看来,除纯属多余外,实际上还会产生很大的副效应,造成很大的危害性。这一原则极容易破坏三机关的总体关系,导致分工不清,职责不明,角色 错位,制约淡化,影响刑事诉讼任务的实现。对此,笔者建议对该原则进行重构,取消配合原则,保留分工负责,互相制约

我家的家规篇5

关键词:家纺产品;服饰配件;规格标注

依据GB 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凡在我国销售的纺织品均应标注号型规格,且其内容应采用耐久性标签并缝制在成品上,目的是为方便消费者按号型规格选择适合自己的纺织品。本文对现行家纺和服饰配件等产品标准中的规格标注要求进行归纳和分析,以帮助企业正确规范标注规格。

1 号型和规格的区别

号型是针对服装而言的,服装号型中的号是指人体身高,型是指人体的围度(胸围、腰围、臀围),其尺寸都是人体的净尺寸。服装号型标注的依据有:GB/T 1335.1—2008《服装号型 男子》、GB/T 1335.2—2008《服装号型 女子》、GB/T 1335.3—2009《服装号型 儿童》、GB/T 6411—2008 《针织内衣规格尺寸系列》、FZ/T 70012—2010《一次成型束身无缝内衣号型》、GB/T 13640—2008 《劳动防护服号型》等标准。

规格又称设计规格,适用于各类纺织产品,是指设计师依据产品对象加减关键控制部位的放松量后版型尺寸,代表着纺织品的几何物理形状,如长度、宽度等。在成品上进行测量的尺寸,称为成品尺寸,成品尺寸与设计规格的差值称为成品规格尺寸偏差。纺织产品的规格标注依据是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

家纺产品和服饰配件规格在企业中的正确应用,有助于企业正确设计和控制成品规格,依据相应规格合理安排生产的数量,从而减少因规格不规范不合理造成下架整改和产品积压。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依据家中产品和物品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产品以避免调换货的麻烦。

2 家用纺织品和服饰配件规格标注规则

家用纺织品和服饰配件的规格标注,是依据各个产品标准的规定。表1和表2是现行家纺产品和服饰配件对规格标注的要求。

3 家纺产品和服饰配件规格标注规则的分析和应用

3.1 家纺产品规格标注规则的分析和应用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家纺产品标准对规格标注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现有的家纺产品标准对产品规格标注未作具体产品几何尺寸要求或要求不一致,如蚕丝被明确了标注成品的长×宽,而被、被套标准只是规定了标注规格,至于规格是长×宽还是其他的未作说明;二是对标注的产品规格尺寸的单位未作统一或明确的规定。家纺产品标准几乎都未对产品规格的尺寸单位作出说明,但在测量规格偏差时却有不同的表述,如FZ/T 34003—2011《亚麻床上用品》计算规格偏差时规定产品规格明示值单位是厘米,而GB/T 22797—2009《床单》里规定的产品规格明示值单位是毫米。此外,像家具用纺织品、室内装饰物等产品则无任何规定。因此,产品标准对规格要求不一致会造成消费者选择产品的无所适从性,也会造成生产者对标准误解,不利于指导企业生产。

在应用规格时,建议企业首先依据产品标准的规定进行标注,比如FZ/T 62017—2009《毛巾浴衣》明确规定了产品规格的标注形式。其次,在产品标准未明确标注或未提及产品几何尺寸时,建议企业依据标准中规格偏差的规定,或者依据产品自身特性标注几何物理尺寸,并在使用说明上明示。最后,对单位的选择也是要依据产品考核规格偏差的规定,未作说明时建议以厘米为单位标注,并在使用说明上明示。

3.2 服饰配件规格标注的分析和应用

与家纺产品相比,服饰配件除部分产品外,基本都明确了标注的具体内容和尺寸的单位,但也存在标准规格要求不一致的情况。如羊绒机织围巾披肩则规定的是底边长×高(不包括穗长),而针织围巾披肩对三角形围巾披肩的规定是底边长×高,未提及穗长是否包含在长高里面。服饰配件对单位的要求基本上都是以厘米为单位的。

服饰配件产品规格的标注,都是以产品标准规定为主,对一些产品有如下应用建议:

围巾、披肩产品规格标注尺寸要明确所代表的几何物理外形,如是否包括装饰性边缘部分;针织帽的帽宽要明确帽宽的部位,是帽口宽还是帽身宽,同时也表示在使用说明上;袜子的袜号一般是指袜子的底长,有弹性的袜子标注的是适穿范围;机织腰带要标注长度和宽度,单位建议用厘米表示。

4 结语

我家的家规篇6

到南极考察(包括南大洋调查)比国内任何科学考察都艰苦。南极洲是世界上最严寒、最干燥、暴风雪最频繁和风力最大的地方。乘船赴南极大陆和参加南大洋考察,都需经过暴风圈,该处风力一般达十二级以上。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坚持工作,不但体力消耗极大,而且具有探险性。

另外,在严寒的南极大陆进行野外考察,不仅需要配备御寒服装,且由于磨损严重,配备的数量也需多一些,以便替换。

为了保证考察人员的身体健康,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特制定“我国赴南极考察人员生活待遇的暂行规定”。现发给你们,请按此执行。

本规定只适用于赴外国南极站(含南大洋)上考察人员。关于我国独立开展南极考察的规定,将另行制定。

本规定自一九八三年八月一日起执行。

附:我国赴南极考察人员生活待遇的暂行规定

为保证赴南极考察人员圆满完成考察任务,根据南极科学考察的环境特点,并参照国内有关规定,特制订我国赴南极考察人员生活待遇的暂行规定。

一、赴南极考察人员(包括南大洋考察)的出国制装费、考察津贴费、营养费、国外零用费(含外汇)统由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发给。

二、赴南极考察人员出国制装费分为三类:

1.一类为越冬人员(一年以上):发1000元;

2.二类为度夏人员(含南大洋考察),在南极时间超过三个月者:发700元;

3.三类为短期考察人员(不足三个月),按临时出国人员标准发给。

上述三类人员出国,所需鸭绒服由南极考察委员会借给。

三、赴南极考察人员的制装费以去南极考察两次为一期,第三次去南极按初次去南极发给。对第二次赴南极考察者,按所从事的考察类别标准的30%发给服装补助费。

四、赴南极考察人员,在国内集训期间的伙食标准按空勤一类灶标准,免交基本伙食费。若因特殊情况不集训,每人按空勤一类灶标准发给一个月的营养补助费。

五、在南极期间,每人每月发给南极考察津贴(含国外日常另用和服装添置等)120元,其中75元人民币发当地外币。考察结束返回所在国本土、停留时间超过一个月后,个人零用费按临时出国人员标准发给。

六、南极考察人员在国外的食宿、交通费按临时出国人员标准执行。在南极期间的伙食标准按所在站标准,如对方不负担,回国后按实报销。

七、南极考察人员回国后,度夏者休假或疗养一个月;越冬者休假或疗养二个月,休假或疗养期间享受集训期间的待遇。

我家的家规篇7

你家有家规吗?

那么老土的东西,谁还用呀!

其实我们每一个家庭都有家规,只不过形式变化了,有的变成了隐形的、潜伏的,有的变得不再客观不再合理,效果自然也差了很多。“我妈妈的嘴就是王法!”“我爸爸说什么就是什么!”这就是变形了的家规,这是没有力度的,因为它有失公允。

所谓的家规,不仅是用来管教孩子,它要管教的是一个家庭,使得家庭成员在家规的约束治理下稳定平衡地发展。

家规的核心:约法三章

家规,万变不离其宗,三条足够。以这三条为核心,根据各自家庭的具体情况、亲子关系现状、父母与孩子各自的性格特征等,再来建立具体适合你家庭的每一条。一定要注意,必须是你家的家规,不是他家的也不是我家的。什么叫你家的家规呢?就是放在别家不管用,只有放在你家才会发挥威力。

初次制定家规的家庭可以这样,请一个有威望或者专业人士来主持和把握方向,会比较成功。其实不复杂,就是“约法三章”。第一条,尊重家规。第二条,尊重校规和社会规则。第三条,在前两条的基础上,尽量生活得愉快。你看,就是这么简单。

强调“尊重”而不是“遵守”,这两个词的差异很大。“遵守”,孩子一定不服气,因为遵守是带有强制性质的。“尊重”,孩子就会觉得心里很舒服,他会感受到父母把我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而不是把我当小孩儿去管。尊重,其实是在尊重每一个家庭成员,因为我们都是平凡的人,都有人性的弱点,都会犯错。这就对了,尊重家规,因为不可能一次都不犯错。如果内心尊重,那么犯错就会心甘情愿接受惩罚,对家规是没有怨言的。

约法三章的智慧

第一条,尊重家规。小孩子从小时没有规则意识的,有些小孩子在幼儿园里,老师正在教画画,他就突然站起来跑出去上厕所。老师训斥家长,你这个小孩不遵守课堂秩序。你问孩子,他一脸疑惑:“因为我想尿尿啊,我不去厕所尿难道要尿在座位上吗?”这就是没有内规则的孩子。

内规则是外规则内化的表现,是社会人格形成的基础。通俗的说法,内规则是孩子内心已经有“什么事可以做和什么事一定不能做”的观念。这个观念要形成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家规是让孩子外规则内化形成内规则的保障,内规则形成得好,孩子到了幼儿园、小学、社会环境中,就会有敬畏心,会自觉地遵守各种环境里的规矩。

第二条,尊重校规、社会规则。这条实际上是水到渠成的,可是却不能缺少。这是要提醒孩子,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你要知道,不仅仅有家规,还有校规和国法。例如,如果无故旷课就要受到怎样的处罚,从而实现家校结合管理。

第三条,在前两条的基础上,尽量生活得愉快。这条才是目的。所有的规则,都是为了内心的规则化。适应了外环境的规则,才能有基础去发展和实现自我。不是为了遵守规则才制定规则,我们做的一切都是有先后顺序的,顺序就是规律的一部分。中国有句老话叫做“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怎么理解呢?就是顺应规律去发展。所以,我们要先尊重规则再愉悦和满足自我。这是非常重要的,当孩子看到了前两条,皱着眉头,非常郁闷的时候,看到了第三条,情绪上就会舒服很多,就更容易接受。

家规内容要公平具体

每个家庭里都可能有不同的习惯和要求,要根据你的需求来具体指定家规。

例如妈妈希望孩子能自觉有效地做作业,就可以这样规定:“孩子回家后要先完成作业,然后可以开心地玩耍。”如果爸爸发脾气时口无遮拦习惯爆粗口,可以规定:“爸爸生气的时候不允许骂人。”如果妈妈很喜欢吃零食,可以规定:“妈妈一周吃零食不得超过三次。”

还有一些规定可以是以全家人为对象的,例如:“全家成员回家后要换拖鞋、洗手、漱口。”类似这种可以起到培养家庭习惯或风气的规定。

既然是规则,那就相对的要有惩罚。惩罚要简单,不要五花八门,可以在所有家规清单后面单独列出,也可以在每一项家规后面分别列出。对于10岁以前的孩子,最好也最安全的方式是“罚站思过法”,全家人不说话,孩子去一个规定好的角落里,安静地待着,以孩子的年龄为参考,10岁的孩子10分钟,8岁的孩子8分钟,然后找家长反省错误,反省得好,就可以了。不反省还很不服气,那就继续罚站。如果孩子认错态度好,就要鼓励孩子,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说你真的很棒!不听管教的孩子,要适当加长时间,再站三分钟,直到孩子意识到自己错了为止。家长的态度在执行家规时是个关键,既不能严厉苛责,也不能嘻嘻哈哈,要严肃认真又平心静气,温柔地坚持家规内容和惩罚措施,久而久之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家的家规篇8

【关键词】国家根本任务;国家目的;公共利益;公民基本权利

一、引言

我国现行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做如下重要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以上表述可概括为“国家根本任务”。作为修宪者在新时期所做出的重要宪法决定之一,它与宪法的其他根本内容共同奠定了我国现行宪法规范秩序的基础。如果我们将宪法视为“一种在正确观念引导下,需要不断更新的现时化的、渐趋稳定的行动纲领”, [1]那么,我们自然有理由将我国宪法序言之核心构成部分的国家根本任务规定视为这一行动纲领的内在必要组成部分。在规范宪法学看来,将国家根本任务置于宪法的整体价值脉络中予以分析和把握,乃是完成本国现行宪法的体系化作业的必要环节。

本文力图通过对国家根本任务条款的深度解读,以增进规范宪法学对本国宪法的学理建构。全文的论证首先在两个脉络中展开,其一是从纵向上梳理历史上我国历部宪法关于国家根本任务规定的演变状况,以期为本论题的教义式法律言说奠定一个意义清晰的起点;其二是从横向上理清国家根本任务与国家目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阐明国家根本任务在我国宪法中并非孤立性的最高价值诉求,它在价值序列上从属于国家目的,在规范内涵上与宪法总纲规定的公共利益诸条款之间存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其次,从构成宪法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权利、权力以及公共利益相互作用关系的角度,在国家根本任务与国家权力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在法效力上的相互映射关系中,剖析其在宪法上的根本法地位。

在展开本文之前,有必要预先对“国家根本任务”的宪法文本依据作一番简要交待。

在我国宪法序言中,规范性语句主要集中于第七至第十三自然段:第七段规定了“国家根本任务”,第八段规定了“阶级斗争”,第九段规定了“国家统一”问题,第十段规定爱国统一战线,第十一段规定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十二段规定国际团结,即外交政策总方针。就内在逻辑脉络而言,诚如许崇德教授所言,第十段、第十一段和第十二段“都是作为实现国家总任务的三个必要的保证条件来设置的。” [2]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第八段与第九段亦发挥着同样的规范功能,即均可以视为是实现国家根本任务的条件或手段。故此,本文所论述的“国家根本任务”,在宪法文本依据的范围上,涵括了宪法序言从第七到第十二自然段的全部内容。

二、国家根本任务的历史检视

我国建国以来的历部宪法均选择在宪法序言里明确地表述国家根本任务。这种对国家根本任务抱有的强烈偏好是一个后发起国家为了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状况而诉诸宪法展现民族振兴与国家富强意愿的自然表现。 [3]我国宪法的这种一以贯之的倾向体现了对宪法功能的理解与把握,宪法不仅是巩固新政权、维持新秩序的基本方略,在改革开放时期,它还承载着将国家根本任务宪法化以凝聚社会各种力量振兴国家与民族的深切愿望。

(一)我国历部宪法关于国家任务的规定

在中国宪法学的视界里,宪法主要是民族振兴之法的观念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建国以来的四部宪法均毫无例外地浸透着立宪者致力于国家发达与民族崛起的豪迈情怀。

以下表格列举了建国以来我国四部宪法关于国家根本任务的规定,如前所述,笔者认为宪法序言关于民族关系、统一战线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的规定都是为实现国家根本任务服务的,在广义上都属于国家根本任务的范畴,但此表格仅对我国历部宪法序言关于国家根本任务的集中表述予以列举。

我家的家规篇9

关于家风,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家风。一般农家,勤俭为本,孝敬老人,对亲友礼尚往来,对邻里和睦相处,对社会惜老怜贫,这便是好家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良好的家风家训心得感悟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良好的家风家训心得感悟一

没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但一般家庭明列条文的家规,并不多见,多是约定俗成的家规。

在xx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指出,抓好作风建设,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关于家风,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家风。一般农家,勤俭为本,孝敬老人,对亲友礼尚往来,对邻里和睦相处,对社会惜老怜贫,这便是好家风。

家风建设修身为先。打铁还需自身硬,完善个人修养,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延续,也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承。修身一方面是提高个人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另一方面,作为领导干部要懂得知足,提高自身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魏征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领导干部应将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思想深深烙入脑海,淡化个人得失,在为民务实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家风建设重在传承。中国传统教育讲究言传身教,教育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还是道德修养的映射。在家风建设上,古语说,母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优秀的个人修养是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世感染下一代的。家风正,影响给孩子骨子里的正气和正义是必然的,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释放出来的自然是正气,面对歪风邪气乃至破坏党风政纪的贪腐投机行为,便有一种本能的拒斥。

家风的形成,靠家庭世代沿袭,靠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才能形成。家风好,受世人称赞,家庭成员也感到自豪,家庭的社会地位自然也高。

通过对“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的学习,我会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求真务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做到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站得出来,把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良好的家风家训心得感悟二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就是说,做人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当官为人更要遵守道德规范,做到守住底线,不踏红线,不碰高压线,做一个为民务实清廉、领导满意、百姓拥戴的好官。近日,县委组织部发文,要求党员干部撰写家规家风文章,结合本人的家庭、家风、家规,对照周恩来的“十条家规”,我想说说自己正家风、立家规的体会和感悟。

本人及其家属,一个是部门主要负责人,一个是单位副职干部,多年来,约定俗成夫妻共同遵守的家规、家风就是:清白做人,踏实干事,不谋权私,不留话柄。

我认为,正家风、立家规不是形式,不是做表面文章,重在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头为家为人树立清白做人、踏实干事、不谋私利、敬畏纪律的榜样。到民政局工作五年多,局里的招投标事项,我没干预过一次,也没背地里让亲友同事参与过一次,都是由局物品采购及工程论证领导小组进行阳光操作;优抚安置、调残评残、城乡低保工作中,我没为一个不符合条件的对象打过招呼、发过话。

我认为家风家规连着党风党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立好家规,树好家风,更是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推动“两个责任”落地生根的根本要求。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金钱固然重要,但金钱不是万能的,品德必须高尚。周恩来一生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不以权力为自己、为家人、为属下谋取私利,其高风亮节,世界敬仰,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楷模。他时刻用“十条家规”的尺子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规范家人的行为,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我认为立家规、正家风还是一种责任担当。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权高位重,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尤其重要。为此,必须有责任担当意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虽然是句老话,但从这句老话中我也悟出了新的道理:一个称职的党员领导干部,面对新形势、新常态,要管理好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就必须视那个部门、那个单位为自己的家,这个“家”的好家风、好家规更为重要、更应立好。诸如大到人、财、物规范管理制度,为民服务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软环境建设评优制度;小到上下班纪律、机关作风建设、年度考核等制度,都应不断建立,不断完善。因为这样的“家风”、“家规”,直接关系到这个单位、这个部门党风行风的好坏,关系到党的事业及其部门和单位工作的兴衰。

我们家好的家风、家规,将继续保持下去,它虽然没有写在纸上,也没有贴在墙上,但每时每刻都会在我们夫妻及家人的心里出现。我决心做到天天常思己过、日日警钟长鸣,争做一个家规好、家风正、受党和人民信赖的民政干部。

良好的家风家训心得感悟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举凡识书认字之人,莫不熟稔这些词,其中蕴藏的人生逻辑,影响中国两千年。从个人到国家天下,从正心诚意修身到治国平天下,一个不容忽略、不可越过的环节就是家。正所谓“一室之不治,何家国天下之为”,“齐家”成为步入社会、进入公堂的起点和前提。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通过家教培育家风,不仅给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子”,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人。家风是寄托传统、盛放亲情的陈年家私,亦是文化源流的朴素沉淀、社会价值的坚定担当,更是我们在这个时代互相激励、抱团取暖的精神薪火。今天我们谈论家风,既是为了承续传统、启迪当下,更是为了涤风励德、淳化风俗。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家风并不属于私域,更不是老人“托管”的小事、家属“自管”的私事。家风是作风的臂膀,家风浩然敦厚,才有作风严实清廉,家风正才能作风正、律己严、行得正。家风与作风犹如并蒂之花,互相映衬、相映生辉。领导干部手执权力重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非同小可,自当从家庭做起,以家风建设助力作风涵养,以家庭和睦引领社会和谐。

良好家风,是抵御贪腐的无形“防火墙”。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_尽来。苏荣一人当官全家捞钱,上演“全家腐”;周本顺“家风败坏”,对亲属放任纵容……一些领导干部最终“祸起萧墙”,问题往往肇始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据统计,中央纪委近年来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案件中,约四成与其家庭成员有关;培育清廉家风,不仅是对廉洁政治的恪尽职守,更是对家庭圆满的保护。

我家的家规篇10

我们家的家规不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而是挂在嘴上的。我是个毛病比较多、记性又差的孩子,如果不经常提醒、反复提醒的话,毛病很难改掉。“祥祥,你怎么还在看电视呀。作业有没有做完?”“祥祥,你怎么躺着看书?”“祥祥,你怎么还在玩游戏呀?”“祥祥……”只要我有哪里没做好,或者没做对,耳边就会不停地响起妈妈的声音。提醒多了,虽然有时会很烦,感觉老妈好唠叨,但我知道这是妈妈为我好,所以也就非常乐意地接受了。在妈妈嘴上家规的帮助下,我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我们家的家规即便是挂在嘴边,天天念叨,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丰富完善。因为我经常老毛病改了,新问题又出来了。那天,我正习惯性简单地临摹毛笔字,妈妈看见我心不在焉,语重心长地说:“祥祥,这样不行啊!”妈妈清了清嗓子又说:“写字要仔细观察那些笔画的长短、距离、比例和各部分的搭配关系,注意写字的手法。” “噢!”我豁然开朗,原来练字也要用心揣摩,注意字的整体结构,还要记住字的笔画位置,才能写好字。在新增家规的帮助下,我练字的效果越来越好了。

你家的家规可能只是爸爸妈妈强行制定的,可我们家却非常民主,不但爸爸妈妈可以制定,只要是合理的,我也能小鬼当家,为他们制定家规呢!(很多同学肯定最羡慕这样的“民主家规”吧!)那天晚上,爸爸摇摇晃晃地从外面回来,还喘着粗气,活像一只又肥又笨的企鹅。他脸色红彤彤的,活像《三国演义》里的关公。一张嘴说话就满是酒气,简直要熏死我了。看到爸爸这个酒醉样,我理直气壮地对爸爸说:“爸爸,喝酒对身体不好,血压会升高的,以后不要再喝这么多酒了。”妈妈也在旁边双手赞同我的意见,于是我家的家规又添了一条:“不准喝醉酒。”

这就是我们家的家规,虽然和大家的有些不一样,可是很实在,很管用。

指导教师:钟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