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十篇

时间:2023-04-02 02:59:14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篇1

2、实行设备登记制度:对每台进场设备均登记并做好台账。调配设备做好折旧记录,租赁设备做好租金支付记录。

3、实行操作人员岗前培训制度:设备进场对其操作人员进行设备安全施工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安全操作,机械保养、故障识别、施工现场的互相协调、统一指挥、高压线路周边的机械操作等,培训后颁发培训合格上岗证,不合格的操作人员坚决给予清退。

4、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如起重设备、锅炉等,须经过常州、无锡两地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安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5、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完全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每台设备均在明显位置设立此设备的操作规程,挖机、铲车等可挂在驾驶室内,便于司机学习掌握。并定期对操作人员检查对不熟悉操作规程的操作人员培训。

6、实行执证上岗制度:所有大型设备的操作人员均执证上岗,上岗证必须是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在有效期内的证件,同时操作证上的机械和实际的操作的机械应相符。

7、实行维修保养制度:每一台设备的操作人员详细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和《司机交接班记录》将设备的管理责任到人,增强设备管理的可追溯性,避免了由于相互推委造成的安全事故。

8、实行机械设备施工前安全检查制度:根据机械设备隐含或表现出的异常磨损、裂痕、变形、断裂等情况,联系机械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判断出设备的安全隐患,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处理,使其更趋合理有效并可安全施工。

10、既有线施工设备移位实施方式:当设备移动时松开固定在地锚上的缆风绳,松开缆风绳一米后固定,设备可移动一米,如此类推(此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但不可无缆风绳固定而移动设备)。设备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在重新进行加固缆风绳。设备移位应有工区副职以上领导在场,并做好记录。

11、每台大型机械设备工区必须和操作人员签订“设备包保责任状”。对设备维修保养、安全使用等落实到个人。

12、每台大型机械设备均喷涂“中国铁建”字样及标识,并做好设备编号,便于管理。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二)

为充分发挥机械设备在施工生产中的作用,切实做到科学管理、合理使用,贯彻管理为使用服务,使用要加强管理的原则,从根本上克服只顾使用忽视管理的倾向,特制定如下制度。

1、机械设备应按照有关技术资料和出厂说明的规定进行安装。安装前应向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由安装队长、技术员、安全员在现场指挥安装。

2、凡经过大修改造重新组装的机械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技术试验和安全装置检验,虽经试验未取得合格签证前不准投放使用。

3、大型吊装设备试验前应做一般技术检验、空载试验、额定荷载及超载试验,在试验前先对整机的外观进行全面检查,看油是否充足,机件的装配是否牢固,工作装置与试验项目是否符合要求。

4、设备试验与负荷试验,主要试验机械设备的起动性能、动力性能、经济性能、操作性能等,对试验中所发生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与处理,以便作出是否合格,能否使用的决定,试验合格后应按照技术试验记录本逐项填写,由参加人员共同签字任何。

5、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做到精心保养,正确操作,合理使用,并做到“四懂、三会、二精”,即:懂原理、懂构造、懂性能、懂用途;会操作、会维修、会排除故障;精心保养,精心操作。

6、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端正服务态度,保证作业质量。并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如发现有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以确保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三)

1、交接班制度是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2、接班人员应提前十五分钟进入施工现场,了解工作内容及工作环境,并对设备进行检查,认真查阅运行日志,询问当班人员设备的运行情况。

3、交班者应主动向接班者介绍设备运行情况,必须实事求是,不得隐瞒,否则发生事故由交班者承担。

4、接班者在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由交班者处理,如接班者愿意接受处理,可由接班者接班后继续处理,一时处理不好的应在交接班记录本上作详细说明并报告上级相关领导。

5、接班者不得扳弄不属于检查范围内的设备。

6、在开、停机和处理事故以及倒闸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接班者应主动离开现场,如交班者邀请接班人员帮助处理事故和操作,在接班者愿意下可以协助交班者处理。

7、交班者在交班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运行日志、工具等物品摆放整齐以便接班人员的查验。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加强;机械设备;工程施工;有效管理

机械设备是各类工程施工中的必备工具,很多施工作业都需要专用设备才能够完成。从投资角度分析,机械设备也是企业资金占用较多的类型之一,当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管理缺乏科学性,存在多种问题,机械设备利用率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如何协调好机械设备管理提高设备使用率是施工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内容

施工现场管理始终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内容包括施工前管理工作和施工中的管理工作。施工前管理工作主要是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充分补充影响施工的因素,并作出调查报告等。施工中的管理内容较多,本文研究分析中重点分析设备管理,在施工中材料、机械等的需求都属于动态变化中,只有合理配置资源才能充分发挥出机械设备的作用。在施工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机械设备的组和方式会被打破,管理人员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

2.设备管理问题分析

不同类型工程施工过程中设备管理内容均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设备利用率低

在设备利用中,为满足不同工程项目施工的需求,企业都会在租U机械设备方面花费大量资金,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很多设备并没有被充分的利用,发挥机械设备自身的优势,导致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很低。另外在施工中,没有考虑到机械设备的磨损情况,不仅影响到性能的发挥,还会缩短使用期限。其次工程机械设备在使用中很多都属于功能单一的设备,只能为特殊工作服务,在施工中难以得到有效应用,机械设备难以达到建设市场的使用要求。

2.2管理机制不健全

施工现场中设备管理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规章制度不完善,设备使用不重视维修、保养,经济计算不明确,存在严重浪费的现象。设备施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难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有效使用。施工单位在机械设备的管理中,力度不足,存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上的不足。如在应用中机械设备使用不合理,没有规范操作机械,过度频繁调度人员,调班制度不健全,机械设备利用率不高等,无法保证机械设备合理使用和投资。

在施工中,多数施工单位采用两级管理模式,管理模式脱节,部分项目的设备管理没有专门的人员,存在大量问题,导致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管理制度的更新改进也出现停滞,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

2.3生产与设备管理相脱节

目前工程施工中的设备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来源,分别是施工队自备、企业自有、市场租赁。部分表现在施工中,受到特殊施工条件和环境的影响,多采用租赁设备的方式,但是在现阶段的租赁市场中,不同地区质量控制标准参差不齐,配套管理设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企业对设备重视不足,施工与设备管理相脱节,容易导致设备管理出现真空地带,增加设备安全管理风险。

3.问题原因分析

分析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主观性较强,表现为不尊重机械设备管理模式,随意更改机械设备流程模块的执行。高层、中层和基层的沟通渠道,沟通方式不畅,致使机械设备实际管理中好的流程、好的思路不能及时执行,不能持续改进现行的机械设备管理模式,最终导致质量管理体系与机械设备实际管理方式严重背离。机械设备管理机构不健全,想要提高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明确各层机构的职责,这也是保证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基本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长,设备人员调动非常频繁,而且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管理不全的问题,人员量非常薄弱。并且新项目在开展中往往没有重视对设备的验证,也没有明确要求设备的配置和种类,管理不健全,设备不合理,影响到施工进度的开展。管理机构不健全,对于机械设备没有做出大量的准备工作,导致施工进度受到影响。

当前大多数工程施工中,基本是由固定的人员来操作使用设备,但是对于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重视不够。项目在施工中,为尽快完成工程进度,在施工中存在设备过度使用的问题,设备往往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管理也没有重视到保养问题,没有做出长远的打算,多数设备存在磨损老化情况。操作人员在使用中没有重视报验工作,维修人员的工作往往不关心保养,项目管理人员也不愿意在设备保养中投入较多资金。工程结束后,机械设备没有进行系统的保养,继续进入到下一个工程,在施工中很容易出现故障问题,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同时,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中,忽视了机械设备的老化等问题,导致机械设备长期无法得到更新,在施工中,现场存在很多老旧设备,不利于施工整体管理,严重时还会引发安全事故,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4.加强设备现场管理措施

4.1强化施工认识

设备管理人员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主体,对机械设备性能的发挥有着直接影响。为切实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需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具体而言,施工单位需要增加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机构,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基本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整体水平。针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内容,需要反复强调机械设备的重要性,并不断引进优秀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对管理的重视,不断学习管理知识,提高自身整体素质。

4.2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

目前国内工程施工中对于机械设备管理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合理配套管理制度,导致不同工程施工单位机械设备管理体系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通过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实现现场施工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具体而言,施工单位在施工中,需要建立完善的人员调度机理机制,全面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立相对应的约束机制,保证能够规范约束参与工程施工人员的管理行为,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违反事件。建立健全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以及决策及时,避免使用中机械设备因为不安全因素出现失误,减少施工安全风险。具体而言,构建一个能够反应设备使用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环境、设备完整性、使用频率、检修次数等,建立设备成本可算指标体系,保证设备能够及时进入到现场施工中。

在施工中健全配套机械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将每一个使用的环节都涉及到,并与施工人员的个人利益相挂钩,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陛。在机械设备管理中,实施统一规划管理,综合管理工作。充分结合群众管理和专业管理,明确不同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利,保证每台机器都有专人保管、使用和维修等。健全规章制度也有利于施工工作的开展,提高机械完好率。

建立设备核算制度,设计机械设备动态表示,实施跟踪管理情况,反映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加强管理设备使用中的每项支出,分别独立核算机械设备管理和设备维护,摆脱原始施工管理体系的制约,更好地贯彻设备管理制度和规定。

4.3强化进度管理

在设备管理中,进度管理问题是重点环节之一。早期实施管理能够最大程度降低设备故障隐患,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做好相关资料的配置和管理工作,形成统一管理模式。在现场施工管理中,需要不断提高对设备管理的认识,严格查询设备管理的使用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要求制定相应的图表,避免出现同一种故障。加强设备配件管理,释放储存设备配件,减少维修费用。统筹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保证机械设备能够及时到场进入到使用状态,加强管理,认真分析下几步的工序,确保机械设备能够相互配合和调整应用到施工中,避免影响下面的工序开展。

针对机械设备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在机械设备管理中,需要合理{整设备。根据工程施工要求,适当调整机械设备满足工程需求。针对高等级的施工项目,为保证机械设备能够相互配合,同时也还需要充分做好施工前的管理工作,最高施工方案、工程数量等的检测工作,将机械设备的使用率达到最高。施工单位需要对整个工程方案深入分析,把握好主要机械设备,添加相应的辅助设备配合使用,增强设备的使用性能,同时需要降低配套设备的使用数量,提高设备组和运行效率。施工人员安排分配机械设备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章制度进行,避免出现问题,降低机械设备的运行费用,避免机械设备出现超负荷运行。在机械设备中需要重视机械设备的综合管理,充分发挥每一台机械设备的效率。在管理中,充分结合经营管理和机械设备管理,开展多范围设备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公司现有设备情况,制定长期的设备调用情况表。

5.工程中机械设备合理利用分析

合理使用机械设备不仅能够降低工作强度,保障工作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机械设备工作流程中,如果不开展有效的管理措施,很容易出现设备故障,导致经济损失。企业只有高度重视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标准,才能够延长设备使用时间,节省企业在设备方面的投入资金。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机械设备管理中往往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标准化工作中,严重缺乏保养和维修环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设备的利用中,企业缺乏专业从事机械设备使用人才,对设备管理缺乏系统的认识,没有有效控制设备的安装和使用过程,存在多种安全风险,容易诱发安全事故。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一般都比较关注,这就导致了对保养环节的忽视,尤其是一些大型的设备,如碾压机。虽然企业在机械设备使用都制定了科学的维修保养制度,但是多数情况下,实施中并没有重视养护操作,设备利用率很低。从企业设备制度角度分析,在制定制度中,往往都是根据国际上的一些标准化制度来制定,很多都是直接摘抄,并不符合自身企业机械设备情况,缺乏针对性,在实施中难以落到实处。

针对机械设备保养维修存在的不足,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改进。为保证工程机械设备能够顺利地开展,有必要做好维修保养工作。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归纳总结机械设备的特点和需求,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重视设备的养护工作,避免机械出现多次故障问题,将机械设备工作落到实处,全面实施管理标准化。机械设备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增长,机械设备逐渐呈现多样化发展,机械化程度不断增加,在设备管理方面,也逐渐呈现出标准化、规范化特点。当前机械设备管理领域已经可以划分为工业车辆、升降平台、土方机械等专业领域。在工程实施中,制定科学管理标准一方面能够提高机械设备使用率,同时也能够节省企业在机械方面的投资,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落实管理标准能够有效延长机械使用时间,如果在使用中,没有遵循操作程序,没有开展必要的保养工作,必然导致设备利用率下降,落实标准化制度,才能保证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其次标准化管理制度的确定,有助于节省企业的投资,更好地控制企业成本,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标准化体系,并加强对设备使用的巡逻工作,健全标准体系是工程机械设备标准化重要措施,企业有必要建立动态监督体系,确保设备使用的合理性。同时管理人员需要高度重视机械设备的特点,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转变相关管理标准。在管理标准落实中,需要加强机械设备的巡查次数,发现存在问题,适时做出改进,最大程度减少工程损失。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施工中的机械设备不断更新,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操作中,要求施工人员能够对设备的使用有全面的了解。因此在机械设备管理中,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懂得维护设备,并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重视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有利于公路施工工程的开展。强化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机械设备管理中,不断增加专业素质人才才能够逐渐落实机械标准化工作,企业只有增加对人才的培养力度,才能够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培训、讲座的方式,为员工普及标准化知识,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篇3

1.1设备管理的定义

设备管理的主要对象是设备,通过采用合理的方法及理论来对设备进行科学管理,确保设备实现其寿命周期费用经济及设备效能的最高化目标。

1.2港口机械设备的特点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一些科学技术成果在机械设备中得以应用,在这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港口机械设备向大型化、高速化和自动化方向的发展。港口具备自身的特点,近年来港口生产开始向大型化和集中化的趋势发展,生产速度有了大幅度和生产效率有了大幅度提升,这都使港口机械设备自动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同时港口作业环境具有多变性,这也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需要针对其作业环境的不同,要具备耐酸、耐腐蚀、耐压及耐撞击等特点。另外,当前港口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增加,这也使港口设备更新的速度加快,原有设备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改造以适应不同货种作业的需要。

2我国港口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管理层对港口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视不够

在港口发展过程中,管理层更多侧重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忽视。往往没有意识到机械设备管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片面的觉得进行机械设备管理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从而对港口机械设备购买、使用、管理及后续处理等整体过程缺乏深入、系统的认识,从而导致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混乱,不仅生产效率不高,而且机械设备给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高,这对港口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制约影响。

2.2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机制不完善、可行性不高

尽管港口在运营过程中制定了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但由于岗位分工责任不明确,这就导致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在制定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机制时,并没有针对港口机械设备自身的特点,这就导致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机制缺乏全面性,可行性不高。而且在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更重视对机械设备的使用,而对机械设备管理模式较为轻视,这就导致机械设备使用者、维修者及管理者在工作上无法同步。

2.3港口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方式与港口的发展不同步

2.3.1港口作业任务与对管理维护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各港口作业普遍存在着高强度、高磨损、高频度的特点,这也对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港口城作业任务重,时间紧张,这也导致机械设备保养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从而导致机械设备非正常磨损现象较为突出,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带来较大的影响。

2.3.2机械设备超负荷工作。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港口机械设备往往会长时间的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下,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机械设备故障率增加,即使一些小故障由于无法得到及时维修,从而导致大故障发生,给港口的正常作业带来较大的影响。

2.3.3重使用轻管理。港口机械设备往往一味的对其进行使用,而对管理缺乏重视,这就导致机械设备完好率较低,而且在长时间超负荷运转状态下故障发生率也处于较高水平,这不仅导致机械设备工作效率降低,而且也会对港口作业进度带来延误的影响。

2.3.4港口作业过程中,过于对高产量低成本的追求,对设备的正常维护工作不到位,部分设备处于带病运行状态,从而对作业质量和生产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

2.4港口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港口作业由于作业布局不合理,对机械设备作业具有更多的需求,再加之人数较少,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这都导致港口无法留住人才,特别是机械设备管理人才待遇不高,工作积极性较差,这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2.5机械设备管理的信息网不完善

港口企业一些管理信息、企业思想、客户管理及一些信息资源等多集中在行政管理和客户管理部门,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对这类信息掌握较少,这就使其不能及时了解到机械设备的最新技术及发展动态,对企业设备技术的更新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3加强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3.1提高港口工作人员机械设备管理的观念

近年来,随着港口吞吐能力的不断增加,港口机械设备越来越复杂,其价值及生产效率也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努力提高港口作业人员机械设备管理理念,利用先进的理念及科学的管理手段来实现对港口机械设备的管理,确保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2培养现代化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在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快对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的培养,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储量,使其利用先进的方法来进一步强化对设备的管理。同时港口企业还需要定期举办培训,努力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快人才的引进,完善奖励机制,充分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更好的在工作中进行运用。

3.3建立科学的完善的港口设备管理体制

3.3.1进一步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需要针对港口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机械设备的特点来制定机械设备管理制度,采用先进的理论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强化机械设备的管理,确保机械设备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自身的效能。

3.3.2在对港口设备管理体制进行设定时,需要以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性运转状态作为基础,确保其为港口企业带创造更大化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增值的目标。

3.3.3建立健全责任管理机制。需要将港口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垂直管理和横向监督有效的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责任管理机制的约束和激励功能,利用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有效的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有效的调动机械设备管使用人员、维修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3.4实现设备信息化管理

港口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对象是管理机械设备,通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跟踪管理港口机械设备的使用状况、维修以及保养情况、各种技术参数和档案、各种检测数据等,保证港口企业正常运行,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4结束语

港口企业通过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使用寿命,而且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利用先进的理念,进一步对机械设备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努力提高港口机械设备管理的水平,确保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更好的促进港口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王泽升 刘昌海 单位: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前港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韩廷印.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探讨[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1(4).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篇4

1、工程机械的涵义

工程机械是指用于工程建设和城镇建设的机械与设备的总称。概括地说,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与养护、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和各种建筑工程所需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机械装备,称为工程机械。工程机械在各国有着不同的含义。其中美国和英国称为建筑机械与设备,德国称为建筑机械与装置,俄罗斯称为建筑与筑路机械,日本称为建设机械。在我国,由于以前归口部门不同,有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筑路机械、施工机械等称号,名称不同,实际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归口部门按需要采用,故内容大同小异。

2、工程机械的分类

工程机械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最为常见的是按用途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矿山机械和普通重工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又包括很多,如超细层压自磨机、全截面气升式微泡浮选机等。普通重工工程机械包括:①挖掘机械,如单斗挖掘机、多斗挖掘机、滚动挖掘机、隧洞掘进机等。②铲土运输机械,如推土机、铲运机、平地机、平板车和自卸汽车等。(3)起重机械,如塔式起重机、抓斗起重机等。④压实机械,如轮胎压路机、单足式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夯实机、捣固机等。⑤桩工机械如钻孔机、振动打桩机、压桩机等。⑥钢筋混凝土机械如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搅拌楼、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搅拌输送车、混凝土喷射机、混凝土振动器、钢筋加工机械等。⑦路面机械,如平整机、道碴清筛机等。

3、工程机械管理维护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工程机械足建设施工企业的法宝,足建筑施工企业顺利完工的基础保障.机械日常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方面的问题,下面就工程机械日常管理维护方面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3.1、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大多是经过短期培训就上岗操作,虽然在实践中能够完成操作任务,但是基础理论知识,设备维护、维修知识比较匮乏。有时候为了抢工期、敢进度,不管施工条件是否具备,作业条件是否具备,冒然进行施工,不按操作规程操作,让机械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作业状态。不注重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造成了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加速。另外。一个工程项目结束后,操作人员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但是人员休息期间机械设备并没有得到及时的保养、维护和检修,而是调配到新的工程项目,由新的操作技工进行操作,这样就导致机械设备常常出现很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故障,既花费了较大精力与高额费用进行整修,又严重贻误了正常施工工期。

3.2、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缺乏、管理力度相对薄弱施工企业常常存在的问题是重视对人的管理,忽略对设备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往往战线长,工地比较分散,导致机械设备和操作人员调动比较频繁,加大了设备管理的难度。有时候,管理部门在没有对实际工程的现状做个充分了解就盲目地精简机械设备及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或将其职能并入其他部门兼管,导致管理层与操科技博览作层之问严重脱节,致使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缺乏、管理力薄弱。还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形成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台帐、技术资料档案的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混乱,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正常施工。

3.3机械设备保养维护措施不到位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使用上常常是重使用轻保养,虽然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却忽视了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没有能明确落实到人。操作人员只是注重使用,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另外,在机械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许多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应付差事,不从根本上解决故障问题。这不仅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致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降低。

4、做好工程机械管理维护的主要措施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搞好机械设箭的管理维护工作,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才能提高企l设备管理维护水平和工作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针对机械管理维护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机械的维护管珲工作。

4.1加强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形成竞争机制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这给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往的那种会操作会千活就可以的思想已经严重落伍,基础知识、维修和管理知识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显的越来越重要。严峻的形式._丰十会的发展,都要求机械操作工人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术和技能,在施工中做到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科学的使用机械设备。每名操作技工都应该具备一些现场排除故障的能力。此外,单位应该每年组织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举行机械设备操作竞赛,形成学技术、比技术、钻业务的良好氛阐,并根据施[:的具体情况,采用示范表演、技术知识讲座、观摩学习等形式.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以点带面,以老带新,逐步提高r程机械操作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4.2施工企业应加强和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施工企业要想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个人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这是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责任到人,全面管理。②专人负责管理机械设备台帐,加强机械设备的统一管理,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管理人员进行检查。③实行奖罚评比制度,充分发挥工程机械管理、操作、维修人员的::作积极性。④在实际工作中,实行“三定一包”制度,即定机、定人、定岗位、包维护。“三定一包”制度的执行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施:[仓业的:亡作效率、施工安全和工程机械的完好程度。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铁路工程 设备管理 保养

1、前言

铁路工程项目往往具有施工技术复杂、施工强度高等特点,土石方开挖及回填、隧道(洞)开挖和混凝土浇筑的工程量大,施工中采用的土石方、混凝土施工机械设备不仅规格全、数量多,而且大型或超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施工设备在控制、液压、机械传动等系统中采用了愈来愈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先进而复杂的技术对设备的运行和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的主要手段,施工设备的管理已成为工程质量、工期和造价(成本)三大目标的控制性因素,必须使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2、施工机械的选择管理

铁路施工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软基处理、路堤、小型构筑物、底基层、基层、面层及桥梁、隧道、无咋轨道等,且施工条件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所选用的机械一方面其类型适合施工现场的气候、地形、土质、场地大小、经济运距、工程质量要求等。另一方面,机械的工作装置容量要和工程进度及工程量相符合,应避免机械工作能力不足或过剩而造成延缓工期或效率低下。

对于技术要求高的单项工程,应考虑采用性能优良或专用的机械,以保证质量和较高的生产率。同时,机械应具有可靠的安全性能,降低或避免施工安全事故。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也应加强安全管理,规范操作,确保施工安全。

机械的选用和配备方案也应结合具体工程情况,权衡工程量与机械费用的关系,从各种施工方案中选择较为经济的,从而确定所选择的机种。同时在管理上,提高施工机械的台班作业效率,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施工机械的使用管理

⑴建立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机械设备的基本规章制度有:机械设备购置制度,交接班验收制度,账、卡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定机定人、持证上岗制度,完好率、利用率制度,维修保养制度,巡回检查制度,修理与技术改造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报废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检查评比奖惩制度等。

⑵落实保养制度

及时对现场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切实落实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中“强保”与“需保”相结合的保养制度。为了保证工程施工机械化施工的整体性、连续性和高效性,在维修和保养方面,克服以往在发生故障时才保养的做法,而采用“强制保养”和“按需保养”相结合的保养制度。这就要求施工项目部设立快速、敏捷的维修保养班。项目部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依据设备技术性能和使用情况,制定出明确的保养间隔和保养项目安排表,统一安排,按需保养,强制执行。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机械保养制度,避免过时保养,使机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⑶做好跟踪诊断

对利用率较高、易损坏、易出现故障的机械设备应做好跟踪诊断,变故障后修理为预防性修理。使用过程中机械设备发生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并及时汇报给领导,以便迅速组织维修人员进行现场抢修。要做到及时维修,保证机械设备事故统计资料齐全,做到机械故障处理有统计、有分析、有故障处理措施及处理后的结果。

⑷人人参与管理,对事故责任分明

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不只是管理人员的职责,而是从领导到生产一线设备操作人员及设备维修工人所有人的职责,必须人人参与到整个施工过程中所有机械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的全方位监控、全过程管理,防止轻管理或缺乏设备规划的片面管理而使机械设备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经济效益。

对机械设备事故坚持“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与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要做到事故清、责任明、处理得当、措施得力、损失真实。

⑸加强单机车成本核算

应对燃油、油和维修费等执行单机登记,随时掌握机械设备完成单位产量、所需动力、配件消耗等杂费开支等情况,分析其经济效益,如果该机械设备的成本费用高于或等于其完成单位产量所产出的经济效益,那么得及时考虑更换该机械设备。同时,健全机械设备使用记录,对运转台班、台时、完成产量、油料、配件消耗等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按月汇总和对使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以便对机械使用技术指标的比较和调整,充分发挥机械化施工的最大效益。

⑹加强安全管理

加强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是保证施工中机械设备安全运行、提高机械完好率、降低机械设备事故频率行之有效的手段。机械的操作者是人,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保证了人的安全,才能更好地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也就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

4、避免机械设备的不合理使用

(1)低载、低负荷使用:即所谓大马拉小马。这是机械设备低效使用的常见现象。

(2)降低性能范围使用:企业从装备管理角度出发,以综合效益最佳为原则选用的机械由于降低性能范围使用,会使原来的设想无法实现,使综合效益下降,机械投资很大部分被白白浪费。

(3)超载、超负荷使用:机械设备的超载或超负荷使用不仅造成零部件的过度磨损、机械寿命降低,而且还会导致主要受力部分的永久性变形,甚至损坏机械。但由于施工作业条件的多变性,完全杜绝临时性的超载、超负荷现象,不仅不易做到,有时也不经济。因此,经过批准的一次超载、超负荷使用有时是允许的。

(4)超性能范围使用:避免机械设备去从事有害的或超过原设计性能范围以外的作业项目,使机械损坏严重。如用推土机分层碾压土层,推土机日夜高速往返行驶,使得行走装置损坏十分严重。

5、施工机械的保养与维修

要按照“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有计划地对机械设备进行技术保养。机械操作人员在机械设备的清洁、紧固、调整、、防腐等方面要认真做好的日常保养,并按规定周期要求严格做好分级保养,以保持施工机械良好的技术状况,提高机械完好率和利用率。

设备修理要实行计划预期检修制与以设备状态监测为基础的预知维修相结合的修理制度。积极开展施工机械的故障诊断和监测工作,根据设备异响、振动、温度、功率、油样指标的变化,利用检测仪器判断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保养和维修。

6、结语

在铁路施工企业的现代化施工中,机械设备的数量、种类迅速增多,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已逐步由单机向按体系加以配置或组合成套的方向发展。因此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合理选择和组织使用机械,保持机械的完好率,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对保证施工的正常秩序、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推动建筑业的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赵艳萍 等编.设备管理与维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医药设备;管理方法

当今的医药机械设备管理早已不是传统的设备管理所能相比的。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思想在工作中的应用,企业的设备管理已被注入全新的内涵。现在医药机械设备的管理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相比于传统的管理,但是现在其仍然受到过去管理的思维,管理习惯的影响,还存在比较落后的机械设备的管理理念,现有的企业机械设备的发展速度快于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的发展进度,很多管理问题已经显现出来。

医药机械设备是制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手段,是制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最重要的固定资产,也是企业投入资金最多的一部分。制药企业怎样才能科学合理的使用和管理好这些机械设备,以让其发挥最大的功能潜力,是医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改善医药设备的管理意义也同样重大。

一、制药机械设备科学管理的目标

不论制药企业的资产占有率,还是企业管理的工作上和企业在同行竞争中的体现上,制药机械设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制药企业的机械设备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的机械设备的管理体系和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避免企业在生产中出现随意性,扯皮等情况的发生,使制药机械设备安全高效的工作,另一方面,在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同时,企业也要经常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素质修养,培养员工有一种自我保修的意识,这样就能把员工的自我意识和企业的科学规范进行有机的结合。

二、制药设备科学规范管理的方法

制药机械设备是制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其具有使用周期长,且在工作中能够保持药物不受污染,是保证药品加工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制药企业实现标准的重要重要条件。制药机械设备是一个企业制药的技术保证和物质保证,其工作状态的好坏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状况,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在现代化的制药机械设备管理中,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科学规范管理。

(一)以企业互联网络为载体,对制药设备实行全员规范化管理。通过企业网络组织企业的各层次机械设备管理操作人员参与到机械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上,并对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操作,维护人员进行加强基础工作教育学习,提高他们的工作认识,让他们按照企业的统一规划材料安排,进行统一标注,科学分类,完善企业机械设备中所有的技术档案和管理资料。在对企业的管理中要逐渐摆脱那种个人只顾操作,不管维修,改变那种轻保养,预防,重维修的状态。让员工树立起一种人人会操作,个个懂维修,养成人人对设备有责任心,达到机械设备管理的全员参与。

(二)对企业的机械设备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科学规范化管理主要是从指对设备的前期的管理,工作中的管理,维护保养的管理等方面进行。

在企业中机械设备管理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就是机械设备的前期管理,因此企业可以对现有的对机械设备的前期管理进一步改进完善,更一步科学的,规范机械设备使用中的各环节操作方法和程序。

在对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中要建立健全设备操作规程、设备使用规程、巡回检查制度等规章制度,形成规范化的文件系统,并对员工实施相应的培训,让员工对制度内容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规范设备检修管理,设备检修管理包括检修策略、检修进度与检修信息等。在维修策略方面,维护人员应将设备按照资产原值大小,对生产、质量、环保的影响程度,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及检修难易程度等进行综合评分,据此对设备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别的设备,采用不同的规范化维修模式,在检修方法和工艺方面,要建立健全检修作业指导书,明确规定各检修项目的检修内容、技术要求、质量控制点以及所需材料、备件、工具的种类与规格等等。

在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的过程中,要摆脱那种凭借经验对设备进行维修的做法,应严格按照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健全检修质量的管理制度,对设备的关键受控点要进行明确的规定和设备验收程序,突出设备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完善自检,互检。对一些检修周期长,检修项目的机械设备,在对其进行检修时,必须要有详细的检修进度计划,维修记录和使用费用等设备技术和维修信息,以方便以后的维修人员能够参阅,遇到相同事情时能够快速处理。

(三)对机械设备的全效率进行科学规范化的管理。要想对机械设备进行全效率的科学的规范化的管理主要就是避免和减少机械设备的停机故障造成的损失,对设备进行调整和设置造成的损失,设备闲置和短暂停工造成的损失,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的损失,产品产量减少造成的损失等以及设备运行时能耗的降低和设备维修,降低设备事故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范的管理,以期待减少机械设备的运行使用费用和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所造成的损失,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性能和使用寿命,是机械设备能够达到最佳的综合效率。

(四)规范化管理企业员工的行为。对企业员工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就是企业要求员工能够按照规范制度办事,对于制度不健全存有漏洞,员工也应该按照企业的制度办,然后在对制度进行修改,健全,如果在某些方面没有制定相关的制定,要先做,然后依据经验在制定制度,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健全和完善。让员工的行为依据规范,随着时间的积累,使其有制度化转变为习惯,促进其养成良好的习惯。此外,随着现在科技技术的发展,很多的电子技术也大规模的应用在医疗仪器行业,现在很多的机械设备都采用了PLC控制系统,有的是电脑控制,在制药企业采购这些设备时要明白其数据接口等各方面的系统参数,这样关键设备就可以形成中央控制室进行监视、控制和自动形成报表,形如金字塔模式的控制方式。

三、结论

在制药机械设备管理的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借鉴国外先进的制药设备方面成熟的理念和模式并加以充分的学习,使其转换为符合自己制药机械设备的管理,在学习借鉴国外管理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企业的设备情况,选择企业的典型设备,环节,管理进行攻关在在阐述有关理论方法的时候。在对企业的机械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结合自己对企业设备管理的工作经验,对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此对机械设备的管理进行创新。当然,要使企业的职工全员参与到机械设备的过程管理中,不能完全依靠员工的主动参与,企业也应该对职工进行不断的引导和规范。在全体职工参与的情况下,企业要努力的构建好自己的保养体系,并且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管理流程,让流程指导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

参考文献:

[1] 管锴. 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J]. 中国设备工程, 2010, (01)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备

1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现阶段,各行业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目标,机械设备作为重要的物资基础,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中占据重要位置,对项目的施工效率影响较大。所以,提升工程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特别重要。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者来说,尽可能选择使用性能较好的机械设备,并考虑各项机械设备的运行环境,包括具体的施工工艺,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保证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功能得到更好发挥。此外,在管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机械设备时,管理者还要结合项目施工要求,妥善配置各类施工机械设备,在保证工程项目中各项施工机械设备安稳运行的基础之上,真正达到提升机械设备综合管理效率的目标。

2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特点

2.1机械设备内部结构较为复杂

通常来讲,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规模巨大,各类施工机械设备面临严峻作业环境,为了更好的满足上述技术条件要求,减少项目施工不规范现象的出现,施工企业选择大型的施工机械设备较多,这些机械设备内部结构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因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的占地面积大,内部结构复杂,使得施工机械设备管理难度不断增加[1]。

2.2露天作业

和普通厂房当中的机械设备不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各类机械设备通常在露天环境下作业,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的作业环境较为复杂,水利建设机械设备容易出现大规模运行故障,增加机械设备管理难度。要想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运行质量,施工单位尽量选择使用性能突出的机械设备,减少施工故障的出现。

2.3机械设备的流动性特别大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机械设备流动性特别大,一些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在项目具体施工环节,需要跨越较远距离,影响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1)全面完善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体制,提升机械设备管理质量。因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流程比较复杂,而且施工难度特别大,不同类型的施工机械设备需要频繁调动,影响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成功开展。在当前阶段,很多施工单位所制定的机械设备管理机制存在较多漏洞,单纯的依靠管理者自身经验进行管理,使得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质量不断下降[2]。要想保证上述问题得到解决,施工单位需要全面完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机制,为机械设备管理者提供较好的管理依据,更好的约束机械设备使用人员各项行为。在完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机制的过程之中,有关人员要注意下述问题:①明确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的具体作业环境,并根据机械设备管理者的工作状态,对各类施工机械设备实施精细化管理,更好的约束机械设备施工人员日常行为,提升机械设备管理者的工作热情。②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加强统一规划,结合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行特点,针对操作难度大的机械设备,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管理,更好的明确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工作职责,促进机械设备管理者之间的良好配合,提升其管理能力。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机制进行完善,不但可以提高各类机械设备的管理质量,而且明显提升机械设备管理效率。机械设备管理者要主动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妥善处理日常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2)定期维修保养各类施工机械设备,延长工程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之中,施工单位并没有结合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特点,制定相应的维修与保养方案,使得各类机械设备运行环节,容易出现较多故障,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保证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得到高效管理,管理者要根据各类机械设备的运行特点,安排专业维修人员定期对各类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在延长各类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同时,提升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工程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结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制定出科学机械设备使用计划,保证各类施工机械设备得到更好分配,避免发生过度使用现象[3]。②如果施工机械设备出现磨损,则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认真维修与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更好延长,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③根据工程项目中的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开展情况,适当加大监督力度,防止弄虚作假现象的出现。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结束后,管理者要进行全方面检查,如果发现问题,要立即通知维修人员,必要时可以进行二次维修与保养[4]。此外,管理者还要加强各类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初期管理力度,避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周期延长,具体的管理内容如下:①内燃机械的走和期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期间,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做好试运行工作,保证机械设备内部配件得到有效磨合,避免机械设备运行环节出现过度摩擦现象。②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初期的管理。各类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初期,管理者需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更好的了解设备操作要点,并详细记录下机械设备操作参数。(3)提升工程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者的综合素养,保证各项机械设备得到高效管理。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各类机械设备进行高效管理,能够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与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如果机械设备管理者的专业素养比较低,会降低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的综合管理水平。因此,提高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能力特别重要,具体措施如下:①科学培训。根据工程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者的工作情况,定期组织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让机械设备管理者更好的认识到自身不足,并进行有效改正,根据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的工作机理,优化机械设备的管理流程[5]。②加强日常实践。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者来讲,要根据以往的实践管理经验,针对出现较大运行故障的机械设备,进行妥善管理,并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U673文献标识码: A

1. 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工程市场的开放,许多个人、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等都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自主购买和使用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尤其是机械设备租赁公司的大量成立和租赁市场的日臻完善,为建设工程施工单位提供了较完善的机械设备保证,机械设备的所有制形式呈现多元化。但国有企业自有施工机械设备保有率近十年来呈快速下降的趋势,存在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和维修保养人员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

2、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机械设备安全性能、安全使用和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隐患,给安全生产带来较大压力。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存在不足,并呈现弱化态势

随着机械设备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机械设备租赁市场的扩大,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承包形式的多样化,施工企业跨地区、跨省市承揽任务流动性的增大,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逐渐形成了机械设备“租赁”比“购买”更经济的观念,“重使用、轻管理”的错误认识也随之产生。由于租赁来的机械设备不是自己的,只要能够满足自己施工使用需求就行,在施工企业中普遍产生了重使用、轻管理的错误观点,认为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可有可无、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人员可有可无,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往往造成机械设备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和维修保养人员被削减。

(2)机械设备管理力量薄弱

部分建设工程施工企业重视市场经营开发,忽视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企业机械设备等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得不到重视,机构萎缩,人员流失严重,管理力量薄弱;工程项目经理部无专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无人管理或由其他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兼管,项目经理部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自身能力不足,也得不到上级企业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管理保障,机械设备日常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

(3)机械设备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力量薄弱

由于用工体制的问题,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操作层员工绝大多数都是临时性劳务用工,加之施工机械的使用又有阶段性使用的特点,操作员工的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不能长期从事机械设备的操作、维修保养工作,技术水平和安全操作的意识难以提高,只会操作机械设备、不会修理保养的操作人员普遍存在,违章操作的行为时常发生。

(4)对机械设备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人员的培训教育机制不完善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往往经过政府或行业专门培训机构的短期培训,考取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证后就直接上岗;部分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往往经过生产厂家或某培训机构的短期培训后,就立即上岗作业。施工企业或机械设备租赁单位缺乏对其进行持续性的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再培训、再教育。再者,许多施工企业或机械设备租赁单位、安拆单位自身也缺乏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的资源和能力。

(5)对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采购和验收管理失控

由于部分企业无专门的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和专业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缺乏科学的选型、采购和验收;或由于现场验收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进场验收流于形式。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检查不认真、效果不明显,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城镇的工地上,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机械设备、报废设备和安全装置不齐全有缺陷的设备仍然在使用。

(6)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对机械设备监督管理力量薄弱

在建工程项目的增多,急需大量的建设工程监理人员,但工程项目监理部的机械设备专业监理人员短缺,从一定程度削弱了监理单位对进场机械设备的验收关、使用关的监督管理。

3. 加强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措施

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应当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排除不利的工作环境、减少管理缺陷等影响安全的因素入手,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全过程、全方位地实施动态管理。

(1)建议进一步加强政府及其行业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管。

①应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综合部门、建设行业主管部门、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联动管理,打破条块管理界限,从机械设备的设计、生产、销售、租赁、安拆、使用、报废等各个环节实行联动监督,综合管理,监督机械设备安拆、租赁、使用、施工总承包等单位依法安全使用、管理机械设备。

②应进一步加强对机械设备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监督管理。要求机械设备安拆单位、使用单位和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加强机械设备在安装、使用、拆除等危险性较大工序施工时的现场监控,行业主管部门等特种机械设备管理部门要进行动态监督管理。

③培育和建立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培训基地,适时举办相关培训班,严格培训、考核和颁证管理,并完善机械作业人员从业备案制度。宜深入引导各级建设工程机械设备协会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和机械设备日常管理活动,充分发挥民间协会中行业精英的作用。提高企业等相关单位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保养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护技能、技术水平和综合业务素质。

④加强对机械设备生产、销售、租赁、安拆、使用、维护和报废回收单位的资质管理和人员资格管理,将每个环节纳入日常监督管理。严禁机械设备安拆单位无资质、超越资质范围或出借资质进行机械设备安装拆除施工;严禁未经培训合格、无资格证书的人员操作、维修机械设备。强化施工机械设备从购置、拆装、使用、维修、保养、报废的全过程管理。

⑤宜进一步做出规定,要求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租赁、安拆、使用单位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要求在建设规模较大,施工机械设备较多的项目,配备专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机械专业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加强施工单位的内部安全检查和管理。

⑥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可以适时组织区域性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单位联谊会、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人员技能大赛等活动,研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领域的市场运作规律、维修保养服务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引导维修保养人员加强安全知识和技能学习,培育技术水平高、服务质量好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专业化队伍, 提高全行业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水平,减少或消除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2)机械设备生产、销售、租赁、安拆、使用、维护和报废回收单位,必须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在其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依法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

①相关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拆装检测验收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员工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档案管理制度等,实行制度化管理。明确并落实各机械设备管理责任单位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②机械设备租赁、安拆、使用、维护单位应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在工程量较大或机械设备较多的工程项目,应配备专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机械设备安全员,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

③大型机械设备、特种机械设备安装(拆除)之前,必须编制、审批专项施工方案或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或措施一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要有针对性,必要时邀请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

④坚持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把产品说明书、安拆和使用方案、控制措施中的主要事项、危害因素的控制要点向现场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交底人必须是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或其他分管技术人员, 接受交底人有包括现场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班组长和所有班组员工。每个接受交底人必须要清楚相关要求后在交底书上签字确认。并在施工管理和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自觉规范操作和管理行为,努力消除不安全行为。

⑤使用单位应当自建设工程施工机械安装验收合格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机械设备安装验收资料、相关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名单等,向工程所在地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办理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登记,主动接受政府部门对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的监督管理,并将登记标志置于或者附着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港口 机械设备 综合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7-144-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港口建设得到迅速发展,港口机械设备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它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港口是大量使用机电业一体化大型复杂机械设备的场所,机械设备的综合管理能力是影响港口装卸与企业获利的重要方面。为了提高港口经济效益,各个港口就必须不断深入进行设备管理改革,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管理,为充分机械设备的性能及其使用长处创造条件。

1 当前我国港口机械设备综合管理面临的问题

1.1 忽视港口机械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

港口机械设备的综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但在现实中,我们很少从系统的角度思考港口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往往从主观的角度判断机械设备的构成是否科学合理。要做到从全局进行判断,我们就要做好港口机械设备的前期管理,但这也是我们工作中的弱点。我们很少做到从改善港口机械设备总体构成的角度出发,在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港口机械设备综合管理的长远规划。

1.2 缺乏健全的机械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建章立制是保证港口机械管理科学化的基础。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或有制度而不能按制度执行,是造成机械设备综合管理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使之得到遵守执行,建立详细的设备技术档案,加强设备的统一管理。现场可以反映出各个环节的问题,港口机械设备管理的重点是现场管理。港口机械设备的现场操作人员要做到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这样才能按照规章制度正确的操作和使用设备,加强对机械使用环境的控制。

1.3 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较低,损耗程度较高

设备管理的重要问题是如何提高设备使用率的问题,我们进行设备综合管理,最终需要实现的目标是让设备在使用寿命期内提高其装卸货物重量,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的使用价值。设备利用的广度是影响机械设备的装卸生产能力的因素之一,于此同时,设备使用强度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我们要尽可能的增加设备的工作时间,以提高设备使用的广度和强度,使设备不处于闲置状态,充分利用机械设备的性能,使设备在其使用期限内有合理的载重能力。我们应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做到保证不同生产环节之间设备具有平衡的能力。

维修保养工作是设备管理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提高港口机械设备的管理能力,我们不仅需要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要通过合理的使用方法降低机械设备损耗,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选择机械设备的油要查标准,要找到适用的,比如油的黏度是很重要的参数,好的要选,但要选择合适机器的。机械设备保养受机具和生产任务的限制,港口装卸作业对设备保养的要求较高。港口机械设备大部分是露天作业,所以其性能容易受到现场的温度、污染、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要把机械设备的管理看成一项系统性的工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科学的、规范的管理。

1.4 缺乏专业的港口机械设备管理人员

由于机械设备管理者工资待遇低、作业环境条件恶劣、员工激励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现有的港口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普遍综合素质较低,中高级机械技师和富有经验的操作维修人员十分缺乏。因此,目前的港口机械管理队伍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港口机械设备综合管理的要求。他们思想波动大、工作积极性不高、队伍不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港口机械设备的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一些较为先进的大型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对与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要求较高。但是不少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知识欠缺,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造成机械设备的早期损坏。

2 提高港口机械设备综合管理能力的对策

2.1 更新设备管理观念,拓展设备管理思路

机械装备是港口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是港口经济实力的体现。港口机械设备体系的为一个系统,只有把系统中的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处理,才能取得机械设备综合管理的最佳效益。机械设备综合管理能力直接影响港口的发展,对此,港口领导有明确的认识,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要把机械设备管理指标列入目标,对机械设备管理机构设置加大资金投入,促进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保证机械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设备是港口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设备管理要为港口生产服务,港口要实现其生产目标就必须重视和强化设备管理。从机械设备的检查、维护、维修等方面入手,重视设备计划、制造、购置、安装的管理,在设备的这管理中进行技术经济的论证和评价,激励维保人员提高机械设备保养维修的质量。

2.2 完善设备的改造和维修管理

技术改造不同于设备维修,加强机械设备的技术改造可以增加设备的功能,改善原有设备的技术性能,提高新设备的技术水平。用先进的新技术进行机械设备更新,可以提高港口原有设备的技术水平。

机械设备合理维修,是保证机械设备良好技术状况的基础。港口机械设备维修的目标是保证机械设备在一定时间内能正常运转,以完成生产任务。维修对机械设备质量成本的影响是通过设备的可利用率反映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要根据设备的保养类别,制定规范的保养计划,并在实际工作之中落实保养计划中的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验证,与生产计划同落实、同考核。维修要实现以最合理的费用提供技术服务,对每一台设备故障发生过程进行原因分析,形成完整的设备技术档案。设备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机械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2.3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优秀设备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港口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其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港口机械设备的综合管理人员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要以全新的视角和理念,对港口机械设备进行科学的购置、安装、改造和维修等综合管理。适应现代化管理需要的港口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要熟悉港口各种机械设备型号、功能、保养与维护、日常管理等工作;掌握行业动态,对港口生产的新技术、新设备有一定了解。港口单位要提高全体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途径,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帮助管理人员学习进步,以满足港口机械设备综合管理的发展需要。

当前一些港口的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缺乏保养、野蛮操作、马虎维修等行为,都是管理人员专业技术素养和综合素质较低的表现。我国从国外引进了许多先进的设备管理制度,我们要根据港口现状管理的具体情况,设计专题讲座,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我们还可以有重点地组织由设备管理人员参加的港口机械设备管理的研讨会,形成不断学习进取的氛围,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我们充实专职检查保养人员,制定和完善设备检查保养管理制度,从而明确员工的设备维修管理职责,使港口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实现管理科学化。

3 结束语

随着港口生产的不断变化,设备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港口作业环境恶劣,设备多为露天作业,因此港口作业对机械设备的性能要求较高。我们要更新观念和思路,根据港口作业的机械设备布局,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搞好设备周围环境的现场文明生产,使员工能力自觉地保养好机械设备,使设备机械性能和技术状况得到保障,从而提高港口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蔡健.提高港口设备综合管理能力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企业;机械机械设备;有效管理

一般说来,企业机械机械设备管理主要有以下职责:1.负责企业的机械设备资产管理,使其保持安全、稳定、正常、高效的运转,以保证生产的需要。2.负责企业的动力等公用工程系统的运转,保证生产的电力热力、能源等的需要。3.制定机械设备检修和改造更新计划,制订本企业的机械设备技术及管理的制度、规程。4.负责企业生产机械设备的维护、检查、监测、分析、维修,合理控制维修费用,保持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发挥技术效能,产生经济效益。5.负责企业机械设备的技术管理。机械设备是技术的综合实体,需要机械、电气、仪表、自动控制、热工等专业技术的管理与维修。同时还要执行国家部门制定的有关特种机械设备的安全、卫生、环保等监察规程、制度。6.管理机械设备的各类信息,包括机械设备的图样、资料、故障及检修档案,各类规范和制度,并根据机械设备的动态变化修改其内容。

一、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机械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后即可正式投入使用,但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必须做好如下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编制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文件。机械设备投入使用前应编制相应的技术资料,具体包括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规程,如保养责任制、操作证制、交接班制、岗位责任制、使用守则制等;机械设备安全操作与维护规程;机械设备卡片;机械设备日常检查(点检)和定期检查电卡片;其他技术文件。

(二)培训操作工人。通过技术培训使工人熟悉机械设备性能、结构、技术规范、操作方法,安全、知识,明确各自的岗位技术经济责任。在有经验的师傅指导下实习操作技术,达到独立操作的水平。工人的培训教育一般分为厂、车间、班组三级,厂级由教育科主抓,机动科与安全科配合,分别负责专业技术和安全知识教育;车间级由车间主任组织工人的培训教育;班组教育由班组长负责。

(三)清点随机附近件,配备各种检查维修工具,办理交接手续。

(四)全面检查机械设备的安装、精度、性能及安全装置。

二、使用初期安全管理内容

机械设备使用初期是指从安装试运转到稳定生产这一段时间。加强机械设备使用初期管理,是为了使新机械设备尽早顺利度过早期故障,达到正常稳定地用于生产,满足质量、效率、安全的要求。加强机械设备初期管理还有利一发现机械设备从设计、制造、安装到使用初期出现的各种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进行信息反馈,及时纠正与处理。使用初期还应根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情况,建立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定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三、机械设备的全面生产维护

1、实施全面生产维护的阶段与步骤。首先需要提供工厂或业务系统实际需要的信息,确定实际情况与理想情况的差距并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找出机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按问题按轻重缓急排列维修顺序,同时确定目前业绩,进而拟定初步改进目标及成本估计的投资回报,最后确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其次需要确定全面生产维护计划并确定在本单位有效执行的办法并准备具体实施办法,主要包括进行TPM教育,成立全面生产维护组织,制定全面生产维护目标和政策,制定总体计划,推出首期计划等相关措施。最后在试行实施并找出困难所在后在全系统内全面实施全面生产维护计划,同需要做以下工作,关注个别机械设备效率的改善情况,制定自主维修方案,为维护部门制定有计划的维修方案,视具体需要为维修和操作人员提供补充培训,以形成机械设备的初期管理体制,坚持全面生产维护并对计划加以完善以求持续改进,完善实施工作,提高全面生产维护水平。

2、计划维修。计划维修工作主要由预防维修和预知维修组成,通过必要的修理或停工修理,以便使停机时间减少到最低程度。预防维修主要指为防止机械设备性能劣化或降低机械设备故障的概率,按事先规定的计划或相应技术条件的规定所进行的维护活动。预知维修主要是指以机械设备状态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在设计中广泛采用监测系统,在维修上采用高级诊断技术,根据状态监视和诊断技术提供的信息,判断机械设备的异常,预知机械设备故障,在故障前进行适当维修。

3、机械设备点检。机械设备点检是为了维护机械设备所规定的机能,按照一定的规范或标准,通过直观或检测工具,对影响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些关键部位的外观、性能、状态、与精度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检测。主要包括根据操作、维修两方面经验及机械设备故障发生状况等适当调整点检周期和时间;制定具体的点检标准,点检标准是衡量或判别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也是判断该部位是否劣化的尺度。

4、购置/设计新机械设备的管理。购置/设计新机械设备前必须从维修、操作、采购人员取得有关其性能的确切资料。以避免新机械设备有旧机械设备存在的问题,同时所购置或设计的机械设备要具备经过改进且确实有效的新技术。

5、搞好机械机械设备更新、报废工作。机械机械设备更新、报废工作是机械机械设备全过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机械设备在将要达到报废年限时,能耗高、故障率高、维修费用大,停修时间长,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安全性能低,对安全生产带来威胁,另外一些运输机械还要审验费、养路费、保险费等多种费用,所以对这些机械设备应适时报废、减产开支、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