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读书笔记十篇

时间:2023-04-10 12:44:54

呐喊读书笔记

呐喊读书笔记篇1

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写这些文章其实也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能够尽快清醒过来。作者用幽默而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所有炎黄子孙,用带有指责和批判的语言,诉说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作者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振我中华雄威!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呐喊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呐喊读书心得1无意中,翻看开了那本尘封已久的鲁迅的《呐喊》,其中的《阿Q正传》让我再次回味到儿时读它的那份惊喜,品味着此时的感悟与感动。

阿Q是鲁迅塑造的经典形象,我曾经问自己为何如今文人笔下没有如此生动的形象诞生?究起原因,是社会造人。那个封建时代是封建思想顽固、地主当道、军阀统治的时代,未庄就是被封建思想毒害了的村庄,阿Q是一个弱者,他受到这些地主恶霸的欺压,阿Q的“假洋鬼子”与“男女之大防”等思想也绝对不是阿Q所独有,这是时代产物。再如阿Q带给我们那几场让我们苦笑难言的戏:看杀革命党人、调戏静修庵的小尼姑、闹恋爱以及投身革命军队等,都是在封建吃人的本质面前上演的,也并不是某个人愿意就能改变的。

但凡看过《阿Q正传》的人都认为他是悲哀至极的人物。阿Q他所受到赵大爷、赵白眼、小D和静修庵里那条黑狗等等一系列的打击折磨不必多说,最最可悲的是他竟有一套让人哭笑不得的取胜法宝,即他所采取的“精神胜利法”。这就是阿Q的生活哲学,甚至于说是在封建压迫制度下,更多弱者的生活哲学。

我们总是会带着笑来读《阿Q正传》的,仿佛可怜的阿Q从被创造出来就一直被大家笑着。然而这笑并不是看得起的笑,而是带着讽刺、带着轻蔑或许是带着同情与怜悯的笑。他的精神胜利法,恋爱价值观,他的幸灾乐祸往往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赏。

可以说阿Q是一个当时社会中的一个小角色、一个弱小者,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没有一个为他着想的人,是一个封建乱世时的代言人。而任何时代都会有弱者,作为一个新社会的现代人,我们从阿Q的遭遇中更加应该去反思、去行动、真正扛起关爱身边的弱者的责任。

呐喊读书心得2《呐喊》正如书名,是鲁迅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为了民族为了人民,发出的最深沉的呐喊疾呼。

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征,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其中《狂人日记》是对封建势力作得象征性描绘,将写实的手法和象征的手法结合得天衣无缝。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是语言性格化。《狂人日记》使用的是现代文学语言。作者精心构思了一个“语言杂错无伦次”的狂人。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点,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性格化的语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实具象征意义的战士形象。

《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品通过寡妇单四嫂痛失独子的描写,令人震悚地展示了一幅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吃人的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作者冷峻的写作风格显示出他对黑暗社会的愤恨。精炼而写实的艺术显示了作者写作手法的纯熟。洗练而朴实的笔精彩的勾勒了一幅小镇风俗画,而人物的刻画与对话的描写,更难有一字更改,实在是精品中的精品。

《一件小事》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全文仅一千字左右,作品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歌颂下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同时,还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现出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在五四运动时期能有如此认识是很不寻常的,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本篇的写作特点,一是运用对比手法,将车夫和“我”对于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进行对照,显露出“我”自私自利的渺小,映射出车夫的光明磊落,敢做敢当,关心别人的高大形象。

在《呐喊》这本书中,还有许许多多令人深思的文章,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判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呐喊读书心得3鲁迅先生有的故事是通过那些人物的事件来对现在的社会进行批评与讽刺的,如阿Q那愚昧的“精神胜利法”显示出了鲁迅先生的无知、自欺欺人,以及最后冤死的事情讽刺了社会的不公。再如狂人的那一册日记体现出了鲁迅先生变态的内心世界,但是反衬出了社会上封建礼仪对人精神的束缚如同一块千斤巨石压在人们的心上。再如孔乙己那满嘴的之乎者也、不赖帐和最后惨死的经历些出了鲁迅先生的迂腐、善良还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心灵残害做出了锋锐的控诉。

有时,鲁迅先生也通过一些毫不起眼的小事儿描写,比如说:《一件小事》通过自己的自私和那个车夫的伟大赞颂了这种光明磊落、敢作敢当的伟大精神。《头发的故事》就是通过“我”和“N先生”的一次谈话揭示了辫子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压迫与剥削。在写作中,鲁迅先生也会通过在文章中哪些不起眼的线索带给人们道理,如《药》之中夏瑜的牺牲赞扬了革命但是反对了革命的不彻底性,赞扬了夏瑜英勇无畏的精神,也体现出了康大叔的冷漠、封建。

鲁迅先生不之会通过哪些事情来批判社会,还会描写出来自己真挚的感情,如《社戏》中通过孩子那些近似于胡闹的事情描绘出孩子的天真无邪以及聪敏和顽皮,更是描绘了双喜、阿发两个人物。

《呐喊》实在是一部经典的作品。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是鲁迅先生通过哪些事情在呐喊,崇尚光明反对黑暗。在这其中,有许多好的写作手法等着我们来借鉴呢!

呐喊读书心得4《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它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这本书中有些文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乡》,《药》,《孔乙己》等等鲁迅先生的名作。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日本的首都东京留学时,看到和听到当时中国人民的麻木不仁从而使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意识苏醒,医学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他弃医从文,从此投身文学的知识宝库中。

鲁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以及对于他们的怜惜和悲伤。

《孔乙己》中那个因为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社会上流阶级的生活的孔乙己,从孔乙己在澡堂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为职业,在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后被打折了腿,最后还是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和剧中主人公从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而《药》则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一点。文中凶暴残酷的刽子手康大叔,因为小儿子小栓的痨病而拿出所有家档去买了个人血馒头的华老栓,和那些在茶店里议论纷纷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为革命而被处死,最后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馒头而牺牲的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康大叔的残酷,卑鄙,仗势欺人。华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们的盲从和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夏瑜的英雄气概但是完全脱离群众的革命是无法成功的。

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呐喊读书心得5再读《呐喊》其实引发我更多思考的依然是我们异常熟悉的那几篇:《故乡》、《药》、《阿Q正传》、《孔乙己》。

和散文相比,小说可能本身便具备较高的可读性,在阅读中,你走入鲁迅先生们的世界。走入《故乡》,走入那片瓜地,走近那个手持钢叉的少年,走进那段儿时欢乐的少年时光,彼时雪中捕鸟,瓜田刺猹;彼时年少轻狂,幸福时光。

走入《故乡》,走入那一声生疏的“老爷”,将曾经的年少友谊打得粉碎,闰土无法冲破当时几千年间形成的封建礼法观念,当时的人们都无法冲破这些纲常道德对人的束缚和压制。走入《故乡》,走进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人——豆腐西施杨二嫂,常人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杨二嫂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为了钱财利益,不折手段,她是这部小事里真正的小人,不讨喜的人。

呐喊读书笔记篇2

【关键词】 《呐喊》;《彷徨》;人物;性格;共性

在小说艺术的国度中最引人注目的莫^于人物,人物的一言一行都促使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朽的小说作品都以典型人物形象――如哈姆雷特,被后世称道。然而与鲜明性格形象相较,性格单薄的无性格人物,近年来也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对象。艺术的发展动力是永无止尽的离经叛道而非一如既往,这也是创新的必经之路。进入20世纪对于小说除了人物能不能写些其他东西?写人物能不能写些无性格人物?答案是肯定的,我国现代小说奠基者鲁迅就是一位杰出的创新者、反叛者,他的《呐喊》、《彷徨》中的无性格人物描写对传统人物塑造构成了重大的突破。

鲁迅小说强大的生命,得力于他卓越的典型创造!小说艺术的真实,是以生机勃勃真实的艺术典型为基柱的。[1]作为艺术巨匠鲁迅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具有很高价值的艺术典型论:人物形象是“拼凑起来的角色”,这正是鲁迅创造艺术典型的经验之谈。出色的艺术典型无疑是一种丰富人类精神文化的巨大发现,而鲁迅出色的艺术典型正在于高度概括性和真实性的统一。

鲁迅塑造的人物大多都是经过长期沉观默察,杂取种种人的形象烂熟于心,然后“拼凑”而成的具有高度独创性和鲜明特征的人物形象。这种艺术的“拼凑”正是鲁迅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和充沛的艺术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正是由于鲁迅“杂取种种人”的特征来塑造自己的小说人物,所以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都不是单纯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所能概括的。因此,鲁迅小说的许多人物都能引起人们的“再度思考”,也能经得起人们的“再度思考”,保持着永久的艺术魅力![2]然而,塑造人物形象并不是鲁迅创作小说的目的。他的小说是要“画”出国人的灵魂,塑造典型形象,因此可以让我们对国人的灵魂有深入的了解。但既然“画”出国人的灵魂是鲁迅小说创作的目的,因此,我们关注鲁迅的小说、关注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就不能仅仅局限在其典型形象塑造方面,还应该看到鲁迅的小说在无性格人物描写方面对揭示国民灵魂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一、鲁迅小说《呐喊》《彷徨》中的人物

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中的人物均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在写作《呐喊》的时期(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二年),鲁迅着重于民众觉悟问题的探讨。在写作《彷徨》时期(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五年)则偏重于知识分子发展道路的探索。从热情的“呐喊”到苦闷的“彷徨”均着眼于病态的封建社会,自然人物和病态封建社会密不可分。那么在这样的社会中又生存着哪些人物呢?[3]

大体可分为以下七类人物:

第一类人物:压迫者。《阿Q正传》里的举人老爷,《祝福》里的鲁四老爷,《风波》里的赵七爷等。他们代表着旧时代与旧文化。第二类人物:《药》里的夏瑜最为典型。革命者的形象。第三类人物:《伤逝》里的涓生,意志消沉的知识分子。第四类人物:《祝福》中的祥林嫂,《药》里的华老栓,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的人物形象。第五类人物:《肥皂》里的四铭,《孔乙己》里的孔乙己,旧知识分子形象。第六类人物:《一件小事》里的“车夫”,《故乡》里的闰土,《社戏》里的“六一公公”和“双喜”、“阿发”等,善良人。第七类人物:《药》里的“驼背五少爷”,《阿Q正传》里的“未庄的闲人们”,《长明灯》里的“方头”,帮闲。进行整合之后又可以将以上人物分为五大类,即反封建的觉醒知识分子;封建社会权力中心的封建地主;封建社会的卫道士;被封建社会摧残的劳动者和下层知识分子;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盲目维护和传播封建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广大民众。如果用性格塑造理论衡量,那么上述人物在《呐喊》、《彷徨》中均有塑造成功的典型形象。

鲁迅的《呐喊》、《彷徨》不但写出了上述人物的痛苦思索,觉醒反抗和受社会的种种迫害与非议的特征,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每个人的鲜活个性:魏连殳的内向阴鸷、锋芒毕露过于刚直,恃才自傲决绝果断;涓生的热情内向,有锋芒但不够刚直,有理想又比较软弱,多思虑而又优柔寡断。所以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在塑造这些知识分子是共性和个性的高度统一,他们是鲁迅笔下,人们眼中当之无愧的典型形象。

二、鲁迅《呐喊》《彷徨》中的无性格人物

所谓的无性格人物是和上述典型性格人物相较而言的。典型形象性格丰满,无性格人物则性格单薄,更可以说在作品中根本没有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表情描写,行动描写。他们出现大部分没有眼睛,没有嘴巴,没有形体,没有衣着,有的只是一些声音,一些语言。语言是他们唯一成为“人物”的依据。而他们的出现方式也与众不同,我们看到其他的几类人物和典型形象都是以个体出现,而这些无性格人物则是以群体的面目出现的。例如: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笑着他,有的叫到,“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人家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鲁迅曾经说过:“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5]他根本没有写人物的模样,完全用对话用语言来刻画人物。

我们不难看出在《呐喊》与《彷徨》中无性格人物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无思想,无意识,动作行为盲目。他们是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的活动载体。在小说中这类人物大部分情况下只是作为舆论的工具而存在,他们对社会的最大危害也只是制造舆论。这些像苍蝇一样的无性格人物,他们无处不在。他们让人心烦却又挥之不去。如《祝福》中的卫老婆子、柳妈;《明天》中的红鼻子老拱、《药》中的康大叔;《长明灯》中的阔亭、三角脸、方头;华老栓茶馆里聚集的“茶客”、咸亨酒店的酒客以及社会上众多的“花白胡子的人”、“驼背五少爷”、“胖孩子”等等。他们是鲁迅笔下的无性格人物,把他们归入无性格人物中也是合理的,也更容易让人们理解什么是无性格的人物。

三、无性格人物描写的意义与作用

无性格人物虽然说是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的传播者,但他们和封建知识分子、封建地主、卫道士有着本质的区别。每个人物的塑造都离不开它塑造的初衷和塑造他们的目的。封建知识分子、封建地主、卫道士他们每个个体都活在自己的圈子里,他们自觉的传播和维护封建思想和封建伦道德,他们维护自己的利益是通过维护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来实现的。所以对此类人物的性格塑造就能让人们充分的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从而产生强烈的真实感。无性格人物的行动是盲目无思想的,只是在当时社会条件下一种非自主的条件反射,他们的个性也就无从说起。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只要把他们的共性描写表达出来就好了,这样也足以揭示这类人物对社会的危害,如果对他们一个个进行个性描写不仅是个复杂又庞大的工程,何况也是画蛇添足的表现。正因为鲁迅先生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类的人的精神实质,所以在《呐喊》、《彷徨》中才突出地描写了他们无思想、无意识和盲目行动的这一共性,突出他们的共性特征。只用他们的语言来揭示他们在生活中的无聊、卑下、愚蠢。作为劳动人民他们的品质中自然也就少不了贫苦大众的基本品质――质朴、勤劳、懦弱等。但对这些进行描写似乎对作品没有什么帮忙,也没什么用处,所以在《呐喊》、《彷徨》中自然也就看不到了,鲁迅先生将这些进行了合理的剥离。

小说的人物备受关注,这只是一个假象,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小说的内涵。而小说家通过人物的塑造来表达自己小说的意蕴,所以人物只是小说意蕴的载体。在此情况下,小说中的人物如同一个挂衣架,有助于小说家十分方便地将各种事件“挂”上去。[6]

鲁迅也用他的作品证明了这一点。在对封建地主形象进行塑造时就没有从揭露封建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阶层的经济入手,而是紧紧围绕着封建地主对被统治者的精神摧残而展开。这些不也更加说明了小说人物是小说意蕴的载体,什么样的意蕴就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物去负载!

既然人物有这样的作用,那么不同的人物自然也就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意蕴也就要不同角色来承。那么人物也就不一定个个必须都是充分性格化的人物。就像我们常说的一部作品有主角也必然有配角。主角可以说是艺术家笔下的性格突出丰富的圆,也就是典型形象,配角可以说是艺术家笔下的性格单调无特色的扁,也就是无性格人物。所谓的圆就是人物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扁就是没有个性而又突出让人看到其共性。

一部艺术作品不仅仅需要主角,配角也同等重要。大千世界里不光只有英雄还有无数平凡。但没有配角的铺垫又何来主角。如果说小说中的主角有写实价值,那么配角就有写意的价值,二者用相辅相成的和谐关系才能共同承担作品的深层内涵。

由此来看,这些在《呐喊》、《彷徨》出现的性格单薄的无性格人物,作为群体出现时就具有了“性格”而且强大到不可忽视,具有不可毁灭的强大意志!而这一群人的鲜明性格更可以让你终身难以忘记。

同时鲁迅的《呐喊》、《彷徨》也让人们看到了无性格人物在这两部作品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艺术价值。

四、结语

无论是典型形象的塑造还是无性格人物的描写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同时也是一部成功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典型形象的塑造往往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易激发对现实生活的联想。无性格人物的描写,使读者看到了他们作为群体出现时的强大力量。其中的道理就如同:单个的蝗虫是无性格的,但单个的蝗虫聚集为群体之后就形成了可怕的性格。相信只要你见过蝗群,蝗群性格的鲜明突出就会使你终身难以忘怀。[8]

【参考文献】

[1] 丁景唐.学习鲁迅作品的札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37.

[2] 王景山.鲁迅五书心读丛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0.

[3] 见柏生.罗曼・罗兰评鲁迅[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79.

[4] 吴中杰.鲁迅的艺术世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64.

[5] 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10.

[6] 徐岱.小说叙事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2.141-143.

[7] 鲁迅.鲁迅小说全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22.

[8] 杨勇.论《呐喊》《彷徨》的无性格人物描写[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0.62.

呐喊读书笔记篇3

选自《呐喊》。《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

作者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

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

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来源:文章屋网 )

呐喊读书笔记篇4

记不得是第几次提及鲁迅先生的名字,心中却仍是初识一般的激动,那跳动的文字呀,又在我心头流淌了:“希望是附属于未来的,有未来,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他是黑暗中的明流。在那“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世界里,铮铮傲骨的他,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审视这个世界;以一种鹰般犀利的目光傲视那群无耻的政客。他恨、他怒、他诘问、他嘲讽,他那烈酒般的文字呀,浇灌整个中华大地??他期望民众的觉醒。

他是浊夜中的明灯。他告诉青年们光明的所在,他指点后来人要“走自己的路”,他殷殷诲导,他谆谆规劝。他问苍天也问自己,这世上还有没有吃孩子的人?或许还有。于是,他义无反顾,奔走呐喊:“救救孩子!”

他更像那雪中傲立的松柏呀,奇伟、高大,带一股凛然的芬芳,在隆冬中茕然独立。哦,是的!独立!他蔑视着官僚走狗,他不屑于“正人君子”之流,他看不得所谓的“学者教授”……他——便独立着,永远走那条通向远方的“新路”。走呀,像那执着的夸父!走呀,播下美好与芳馨,等后来人去收获!即便在国民政府的通缉下又何尝伫足?即便在颠沛流离之中又何曾彷徨!他用一支如椽的巨笔,筑就了一条崭新的文学之路。

便是一句“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呐喊呀,是何等振聋发聩!当这一切的一切成为人们的共识,他在人们的心中便越发伟岸,尽管他的身影在历史的那头悄然隐去……

“何人领呐喊,先生已作古,文坛从此感彷徨!”而今的人们品读他的文字,如此哀惋叹息,可又有几人识得他奇伟的人格呢?这是在浊世里永不屈从的人格呀!这是在迷惘中永不退缩的人格呀!这是带一身凛然正气,独立于天地之间,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贵人格呀!

我手捧一本书页泛黄的《呐喊》,望着扉页上那个清瘦的身影,精神恍恍惚惚:在遥远的地平线上,有一座突兀的峰峦。峰巅之上,一柱刚直奇伟的松树傲然耸立,一股浓浓馥郁、催人警醒的生命芳香喷涌而出……

呐喊读书笔记篇5

【论文摘要】 鲁迅著名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其中多数篇目都集中表现出了孤独的觉醒者的反抗、斗争与残酷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其最终的结局无不围绕“理想”与“孤独”的共生关系而阐释,两者在小说中是通过“理想”的两种状态来展开的,即“理想”在“孤独”中萌芽着曙光,及“理想”在“孤独”中幻灭。在众多的论文集中关于“理想”和“孤独”者的抗争都是分别论述,而没有清楚阐明两者实则为一种共生关系,互为前提而存在的。本文将另辟蹊径,就两者共生性来剖析鲁迅小说里人物“理想”的存在状况,这将使小说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

《呐喊》和《彷徨》的研究在整个鲁迅研究和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都是最有成绩的研究领域。从1919年11月1日《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发表了吴虞的《吃人与礼教》一文以来,在迄今为止的半个世纪里,中外鲁迅研究者和其他各界人士发表了难以数计的文章,出版了大量的论著,对《呐喊》和《彷徨》以及其中诸篇小说做了很多侧面的细致而深入的研究,但如何在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图与作品的客观社会效果、在思想和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内在有机联系中对《呐喊》和《彷徨》的独立特征做一以贯之的有系统、有整体感的同意把握,至今仍然是一个没有完满解决的课题。就当代的研究鲁迅小说的众多文集中都是从思想、内容方面下笔,关注的皆为孤独者、觉醒者的抗争,比如朱寿同的《孤独的旗帜》,丁小萍《中国现代小说名著鉴赏》中单一的分析了《伤逝》里觉醒者的悲剧命运的原因,王瑶《鲁迅作品论文集》选取西部小说集里农民和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生活、生存状态,特别是思想精神状态的转变,都充满了理想主义,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阻碍而酿成悲剧。但这些论文都有一定的局限,没有指明理想与孤独有必然的联系。而本文将弥补这一缺陷,从思想、内容方面来分析“孤独”与“理想”的关系。理想是人对某事的心理期待,是人类心理欲望的集中体现。而孤独纯属人的外在存在状态。两者所指范畴不同,但是根据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这个哲学理论来讲,“理想”与“孤独”两个大相径庭的词却又有本质的联系,任何“理想”都受其依附的个体的生存状态的影响,个人的生存状态、客观社会环境及客观自然环境共同作用于理想,决定了理想的发展方向。其中,“孤独”的生存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客观条件导致的,因此,“理想”最终归就于“孤独”所依附的个体与现实的关系。

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人类总要有一种理想,一种希望,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如果理想脱离了现实,甚至和现实格格不入,那人将怀着一种空虚感来面对现实,从而产生孤独、空虚、寂寞,理想也会在这种状态中渐行渐远。理想除了在孤独中幻灭,还可能在彷徨中重生。因为理想属于一种精神安抚,即使现实的条件不可能让这些合理的东西存在,但孤独者、觉醒者可以把理想、希望寄托在现实生活中富有希望的人和事物上,如青年、孩子、梦。在鲁迅作品中它们被看着希望的载体,于是在孤独中也有希望的曙光的出现。综上所述,理想将以两种存在状态在鲁迅小说中呈现:一是理想在孤独中萌芽着曙光,二是理想在孤独中幻灭。

一、孤独中萌芽着理想的曙光

“理想”这个词在鲁迅作品中谈得很多,他说“人必有所冯依,非信无以立 ”,[1]给理想的主体下了很大的范围,所有的人都应有理想,但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在矛盾冲突当中。人往往会屈服于现实,陷入孤独,正如鲁迅所说“人能有高远美妙的理想,而人间也不能有副其万一的现实和经历相伴,那冲突便目见其了然,所以勇于思索的人们,便难免有变化,有苦闷,有彷徨。”[2]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鲁迅小说集《呐喊》和《彷徨》里的诸如夏渝、吕纬甫、魏连多、子君、涓生等之类的孤独的形象,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理想,而是有了远大的、超越了现实的希望,却没有成熟的现实条件的支撑。《呐喊》中的“孤独者”不是怀恋过去,而是希望将来,如同鲁迅在《莽原》出版《预告》中所宣告的:“忠于现世,望彼将来。”他们虽然都是处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知识分子,有孤独、彷徨,但更多的是乐观的态度,觉醒者们在孤立无援中把希望寄托在梦里,托付给青年一代或孩子身上,于是这种孤独不会让读者产生失望,也不会给小说人物带来悲剧色彩,相反,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未来希望的曙光。

梦成了孤独者对希望的寄托。钱理群在《心灵的探寻》里对鲁迅的梦和创作作了论述,他认为鲁迅的散文集《呐喊》、《彷徨》都是鲁迅的“梦”的幻化,因为鲁迅说过:“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3] 其心中的“离奇和芜杂”的内心幻化出来的“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是《野草》,而内心的荒芜外化成人物,那便是通过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来完成的。如《明天》就为一个精彩的例证,宝儿的死,让守寡的单四嫂失魂落魄,她唯一的希望成了幻影,于是作者用了“曲笔”让单四嫂用梦来完成幻影的成真,即在梦中见到儿子,结局如何,作品中却无从知晓。但是我们可以从小说情节中推断出,梦终将成为可能,因为单四嫂周围的人如蓝皮阿王、王九妈等,于宝儿之死不但没有安慰,反而为了混饭吃,即使粗笨的单四嫂也意味到了没有亲情、爱情甚至邻里之情的屋子里“忽然太静了”。于是,她只有求助于“梦”来慰藉她那孤独的灵魂。另外,作者取篇名为“明天”,就带有乐观的态度和充满了希望的理想,单四嫂的明天就是和儿子在梦里相见。小说通过在冷淡的人际关系中,希望是有可能的,是有方向的,那便是梦,虽然有它的不合理性,但至少可以激励读者的斗志,梦是有可能的。除了梦成为理想的载体外,青年、孩子也是希望的象征。

青年、孩子也是鲁迅小说中理想的象征。青年、孩子都是被认为是最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鲁迅多次谈到他的写作要对得起青年一代,不要让他们看到这个无望的社会的而失去信心。可见,他对青年一代是充满希望的。孩子也一样。“在’孩子’身上看未来,在’孩子’身上看希望,是《呐喊》、《彷徨》内蕴的一条重要思想脉络。”[4] 狂人在《狂人日记》里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呼喊,是因为在他看来,社会几千年来,世世代代都有吃人的履历,也免不了吃过别人,或者即将被别人吃,只有孩子,正在接受教育的他们,教导他们不要“吃人”,也 不将被人吃。中国才有希望,社会才有希望,人类才有希望。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麻木的人民只想在“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里安稳的生活,宁愿别人吃接着也将吃下一代,而下一代--孩子,只有把他们把吃人的链条上解救出来,才能解救人性。狂人看到了孩子是有希望的,不忍心新的生命在恶毒的社会里遭遇不幸。因此,呐喊声是如此强烈。另外,《故乡》里可爱、活泼的水生、宏儿也是希望、理想的代表,他们之间纯真、深厚的友谊是小说中“我”这个叙述者的理想。只有对现实“昏沉的夜”的不满才会有理想、希望。封建深严的等级制度抹杀的“我”与润土童年伙伴之间纯真的友谊,在强大封建势力下,不得不以“老爷”来取代同伴,富贵贫贱在人们眼里如此清晰,自我定位也如此恰当!将来的理想,将来的路,有了孩子们的实行,走的人多了,也会影响整个社会风气,现实冷漠的人际关系被等级制度凝固了,希望在宏儿、水生之间的关系不会因为社会而改变。叙述者“我”已经认识到“无望”在他们这一代的痕迹,有意识,有信念,但无能为力,只有展转流离,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青年和孩子身上,因为在他自己的孤立、孤独无援中看清了下一代的希望。“孤独”中终于有了“希望”的曙光。希望、理想在小说中就是以这种状态存在的,传递给青年,托付给梦,于是孤独者也有了乐观向上的精神,读者也有了更大的信念。

鲁迅在《呐喊》里表现出更多的乐观态度,以至于在孤独状态下仍然有理想和希望之光在闪烁。相反,在《彷徨》里却表现为消极情绪,希望、理想终究在孤独、彷徨中破灭。

二、理想在孤独中幻灭

鲁迅为《彷徨》题序为“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河戢独彷徨。”作者袭击对现实也失去了希望,作为文人只有扛起文人的“武器”到处彷徨,寂寞、虚空始终纠缠着他,辛亥革命失败,统治阶级没有发挥他们的作用调动广大的人民群众,致使广大的人民仍处于愚昧、蒙昧的状态,于是作者把他的愤怒诉诸与笔墨,警世人们,让世人看到农民、知识分子的伟大的理想是如何在无可奈何的社会里幻灭的。也许广大读者可以从中找到答案。这即是鲁迅先生作《彷徨》的根本目的。因此,以下将是他小说中“理想”在“孤独”中幻灭的原因分析,同时也影射出作者本人的希望的破灭。

众所周知,在《彷徨》小说集中“孤独者”、“觉醒者”形象是鲜明、突出的。我们可以说那些觉醒者就是孤独者,正如那《药》里的夏瑜,面对凶残的牢头阿义,劝阻到“大清的天下是我们的”,《狂人日记》里狂人“救救孩子”的呐喊,《伤逝》中追求爱情自由的子君、涓生,努力争取自由的子君深刻意识到“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的权力”。在这里要首先陈述的是为什么觉醒者是孤独的呢?由于中国这个密封得没有一扇窗户的铁屋子里,绝大多数的人都在沉睡并且他们也不愿苏醒过来,只要有像吕纬甫、魏连殳这样的人觉醒了,他们就必然和铁屋子、和绝大多数昏睡的同胞处于一种文化对峙中,没有周围人的理解和支持,只有他们在孤力地挣扎,他们就只能是孤独的,鲁迅也称他们为“勇敢的战士”。即便是勇士,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光辉的理想还是会幻化。其中,有几点是来自勇士们的命运和自身弱点。子君、涓生代表了辛亥革命前后普遍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有强烈的改革社会的意图,且按照自己意识而独行,子君离开家,亦然决定同涓生同居,藐视周围人的冷眼、讽刺。“盲目的爱情”让涓生慢慢意识到子君的强言欢笑。觉醒并且行动后仍然离不开现实的生活、生计的圈子,理想渐渐与生存发生冲突,最终只能以涓生选择“我不爱你”来暗中逼迫子君屈服父亲的要求,她的屈服意味着追求爱情自由的理想化为泡影。孤独的奋斗者最终难以推动思想的力量化为现实。《离婚》里具有强烈斗争抗争性的爱姑,是鲁迅小说中塑造最具反抗意识的女性,泼辣的爱姑为自己被“老畜生”、“小畜生”逼迫离婚的公道,寄希望于知书明理、讲公道话的七大人,封建势力强强连手以调解淹没的爱姑的斗志,洗涤得干干净净。单枪匹马、孤军之闯,必然会头破血流,人物是《彷徨》中众多孤独者、觉醒者的典型代表,但他们始终没有克服现实的困难,只有消沉至死去。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后即使有的改革热情也开始熄灭,吕纬甫为了破除迷信,拔神像胡子照做不误,由于多年生活辗转流离,辛苦恣睢,残酷现实渐渐消除了企图破除迷信的信念,生活没有目标,只有“敷敷衍衍,模模糊糊”地过日子,以致于母亲让他给三岁上死掉的弟弟迁葬他也做,这行为实则在遵循迷信规则,给阿顺送去两朵剪绒花。如此无意义的事情吕纬甫也在做,并且为了生存“飞了一个小圈子,又飞到原来的地方”教本来抵制的“子曰诗云”之类的封建东西。吕纬甫之所以消沉下去,没人理解、同情他的初衷,个人力量无法封建力量、封建迷信。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失去了改革的动力、热情,并且坚持自己信念将会连自己生存也无法保证,只有表面上遵守封建规则,心里默默地坚持,观念与行为不一致,不协调的痛苦慢慢侵蚀着吕纬甫的心灵。最后,也只有在“模模糊糊”中葬送这些觉醒者的理想。

《孤独者》顾名思义,孤独者魏连殳不仅消沉,而且非常忧郁、冷漠,他看不惯庸俗的一般的人,不愿同流合污,然而生活在“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社会里,只有独创“独头茧”来麻痹自己。他哪知道,人是自然的,为了生存可以独立发展,同时人也是社会的,为了生活不得不与社会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魏连 殳终日读那些陈旧的书来保持自己的孤傲和清高,社会中的庸俗、圆滑、世故纷至沓来,流言蜚语威胁着他,最后的失业,走投无路,做了军阀杜师长的顾问。魏连殳的行为看似背叛了自己的初衷,实则是用自己反叛的行为来维护正确的信念。他曾说“我自己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了--然而我胜利了。”[5]在与他相异的世人眼里,他是失败的。终于同流合污了,身陷于他所不愿的社会大染缸里。而他自己始终如一坚持他是胜利的,始终如渝地维持高尚的信念。我们跳出魏连殳的立场,站在社会现实的观点上分析,魏连殳的孤芳自赏是他“”的心理,他的屈服、消沉是作者极力否定的。屈服是辛亥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体面的出路,走投无路情况下只有屈服、投降,并把此行为看着是胜利,看似胜利,实则失败。因为“他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有很大的伤痕,在周围一片胜利声中,独自咀嚼着失败的悲哀,最后终于孤独地死去了。”[6]总之,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群像的共同奋斗历程都是“飞了一个圈子”:理想--奋斗--挣扎--屈服。理想就是对现实的不满,而屈服是对现实的认同,归宿于现实,奋斗的过程是孤独、寂寞的,屈服意味着理想在孤独中幻灭。这样的思想脉络是《彷徨》里是一道摧不毁的防线。

三、结论

《呐喊》是1918-1922年间的小说,鲁迅先生用这里的作品来给革命力量助威,“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与前驱”[7]因而,理所当然是充满乐观向上的情绪,让“理想”在“孤独”的状态中也有萌芽的可能,理想的这种存在状态具有积极的社会存在意义和社会效应,从文学角度讲,“曲笔”的应用也是合理的。而《彷徨》写于1924-1925年间,这是新文化内部发生分化的时期,作者用冷静的笔调的剖析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弱点,在失败的辛亥革命后具有深刻的警世作用。因此为了达到世人的“自醒”的目的,理想在孤独状态中幻灭的原因将一一呈现于作品中。综上所述,清晰地认识到以上理想的两种存在状态,将有利于读者把鲁迅小说不同时期的思想倾向,也有助于拓宽鲁迅小说思想方面的研究。

注释:

[1] 鲁迅.鲁迅全集[m]. 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第27页.

[2] 鲁迅.鲁迅全集[m].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第356页.

[3] 鲁迅.朝花夕拾.小引.鲁迅全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第229页.

[4] 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第93页.

[5] 鲁迅.鲁迅小说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4.第231页.

呐喊读书笔记篇6

关键词 呐喊;人性;灵魂;信念;超越

1937年12月至1938年2月的南京可谓不堪回首的地狱之城,那是我们不愿提及、不敢回眸的民族伤痛,那是令人无法面对的惨无人道、灭绝人寰的历史画面。但对于一个民族有些历史是不能回避的,然而影片艺术塑造在主题思想上所表达的不在于伤痕的陈列,也不在于仇恨的堆积,而是在于传达一种声音,在于迸发出一种呐喊,更在于生成一种信念,传承一种希望,让一种永远都不会被吞噬掉的灵魂在地狱之城上空飘荡。

一、多种呐喊化作一种信念

“呐喊”一词在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大叫,大声喊叫”的意思。鲁迅在《自序》也写道“所以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南京!南京!》影片的呐喊内涵有别于“大叫”,更不同于鲁迅笔下“聊以慰藉”意义,它是多维度的。在不同的呐喊声中,我们听出了不是悲鸣之声而是抗争的音调,不是无助的绝望而是坚定的信念。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影片呈现给我们的不是哀号,而是悲壮之美。

从被俘的中国军人陆剑雄等被集体屠杀的画面,可以看出中国军人的坚毅和镇静,在他们英勇就义时所迸发出大义凛然、气壮山河的声声呐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我们听到了民族的希望,这是集体呐喊,这是军人精神的体现,这是一种做鬼都要抗争的信念。

在这座地狱之城里,作为日本普通士兵的角川,被队友称作“读过书的人”,在影片中他始终表现出忧郁、自责、无奈。他的灵魂一次次受到拷问,内心的压抑程度随着占领者不断地制造罪恶而日渐沉重。当他看到包括江香君在内的慰安妇被日本兵蹂躏至死,看到周晓梅变疯后被伊田修枪杀的场面,他再也无法忍受被摧残的人性,发出“啊!我想回日本”的呐喊。这是来自制造暴行一方的呐喊,虽然它不能改变什么,但它代表了一部分占领者一种无奈的声音,一种反抗暴行的声音。

在日军将中国妇女和小孩与中国男人分开的场面,我们看到三名外国人挺身而出,其中华小姐呐喊“我不怕,我们要坚强”,而且大声疾呼“我要和你们的首长讲话”,这一次的呐喊震慑了鬼子,取得成功,实现了女人拯救男人的力量。这是来自异族的不同肤色的呐喊,这是公道和正义对抗邪恶与残暴的呐喊。

影片唐先生的人物刻画突出“变化”和“成长”。他作为约翰・拉贝的秘书,最初是明哲保身,但当他的女儿和小姨子被日兵杀死后挺身而出,在英勇就义前非常从容地告诉伊田修:“你晓得吗?我的太太又怀孕了。”这是超越呐喊的呐喊,它所产生的力量如巨雷炸响,将伊田修一下子击懵了。这一呐喊无疑是向法西斯的宣战声;这一呐喊蕴涵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力量;这一呐喊告诉占领者:中国人是杀不完的,中华民族后继有人。

从中国被俘军人悲壮的呐喊到日本普通士兵精神压抑的呐喊,从华小姐正义的呐喊到唐先生从容的呐喊,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呐喊交织在一起,凝聚成一股力量,表达出一种声音,化作了一种信念:躯体倒了,灵魂站直。悲壮之美构成了影片艺术性,声声呐喊使民族之魂在历史的天空回荡。

二、人性在摧残中张扬

人性的存在是有别于动物性的,而灭绝的人性却远远低于动物性,以丧失了人性的人性对待人性问题就表现出一种摧残,在这样一种氛围下的人性就被赋予一种忧郁而悲壮的色彩,即使在无望的生存态势下也体现一种超越。丹纳认为,

“之所以成为艺术家,是因为他惯于辨别事物。基于性格和特色,别人见到部分,他却见到全体,还抓住了它的精神。”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这部影片不单单呈现地狱之城的屠戮场面,更主要表达人性光芒的精神向度,人性的光芒并没有被吞噬掉,而是在摧残中凸显出来,这就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本质所在。

影片中安全区被迫要交出100名中国妇女充当日本兵的慰安妇场景,为人性抹上了悲壮的色彩,为了换取安全区不被摧毁,为了能给难民换来“食物、棉衣、过冬的煤”,为了“孩子们将活过这个冬天”,曾为的江香君挺身而出第一个举起手,“拉贝先生,我去!”第二举起手的是周晓梅“我去”,然后两个人彼此紧紧拉住对方的手以示相互支撑,共同面对地狱的恶魔,紧接着第三个、第四个……第一百个“我去”。影片这一幕的人物刻画颇为生动,柔弱的中国妇女举起来的是却是撑起一片蓝天的大手。那种从容令日本士兵始料未及,那种眼神的坚定足以击溃任何恶魔鬼怪。中国妇女非常清楚这一去意味着被侮辱、被践踏、被蹂躏,这一去意味着走向地狱、走进不归路,然而想到这一去也能带来自己同胞暂时的“安宁”,她们毅然地举起手,她们坚定地喊出“我去”。“黑格尔曾指出,杰出的艺术作品是一个‘生气’灌注的整体,而这种生气灌注是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影片塑造的中国妇女没有犹豫,没有迟疑,决然地走出来。这是以自我的牺牲换取他人的生存,这是以人性的被摧残为代价换取人性,这是在泯灭的人性中去张扬人性光辉。悲哉?壮哉!

在“女人认领丈夫”场景的塑造上,姜老师的艺术形象折射出果敢和无所畏惧,她组织妇女去认领家人。在一声声“姜老师,救我!”的哀呼中,从人性本能意识上,她都不会放弃,冒着被杀头的风险,一次次地认领“丈夫”,在最后一次认领时被鬼子识破而被抓。即使在走向死亡的时候,她的目光没有一丝一毫的后悔,依然视死如归。这是对同胞爱的写照,这是对人性的呼唤和拯救,尽管付出牺牲的代价却义无反顾。就像鲁迅先生在《野草》中关于《死火》的描述,我们看到姜老师选择了“烧完”而不是“冻灭”。她因“多认领丈夫”被日兵带走,在经过角川身旁时那一句“杀了我”印证了她对于“烧完”是早已下定的决心,这是用自我的“烧完”来拯救生命。她完全可以保全自我,可是同胞视她为救星,她不能放弃,她不能选择“冻灭”。

角川善良形象的刻画在找百合子的几个镜头里被勾勒出来,第一次从日本慰安妇百合子那里走出来的时候,影片用“她是我的妻子”郑重回答同伴的询问。角川是认真的,他没有把女人当作,而是把男女之事看得很重要、很珍贵,并抱着做丈夫一种负责的态度。第二次去百合子那里角川带去了新年礼物,罐头、糖、羊羹还有被百合子称为“带着家乡味道”的清酒。可以看出这是与“妻子”在过新年,在他内心深处已经把百合子当作自己的妻子去呵护和爱戴,这是影片人性光辉的绽放。第三次找百合子,角川得知百合子病死的消息,他悲伤地说“她曾是我的妻子,帮我给她修个坟。”作为慰安妇的百合子是侵 略的牺牲品,角川的爱是真诚的、是忠贞不渝的。影片构造这一情节是在消解恐怖、凝固的地狱之城并为其涂上人性温情的一笔。

无论是姜香君和小妹的毅然抉择“我去”画面,还是姜老师冒死认“丈夫”场景,或是角川把百合子作为他的“妻子”情景,影片都在渲染地狱之城的“大爱”,是这种“大爱”的支撑使地狱之城,吞噬不掉人性光芒。摧残人性的战争不能摧垮人性,吞噬生命的地狱无法吞噬人性的灵光。这是影片艺术表达对主题思想的衬托,它所产生的震撼力是枪炮屠戮所无法比拟的。

三、罪恶者无法承受灵魂的拷问

希罗多德曾说:“人的命运存在于他灵魂之中。”《南京!南京!》影片主题思想的勾勒是从各种呐喊声中逐渐走出恐惧的阴影。走出悲伤的气氛、而迈向一种民族魂魄不灭的信念。影片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使人性在被无人性的摧残过程再度泛光。这种人性的超越和信念的坚定汇集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反过来吞噬着占领者的灵魂。是不可饶恕的罪恶感使占领者仿佛进入“无物之阵”,令他们不寒而栗。影片中“祭祀仪式”从表面看一种胜利者的庆祝,但深层面却烘托出占领者希望以此来突破“无物之阵”的包围,想通过这种集体的催眠术,使他们摆脱灵魂拷问的困扰。因为他们无法承受自己所犯下滔天罪恶,要通过这种仪式来驱遣和化解。虽然占领者征服了南京、践踏中国同胞,但其内心的压抑越来越重,这被压抑的灵魂是对自身卑微之感。我们看到“队长伊田修从水缸里钻出水面长长嘘了一口气”的镜头,无疑影射了憋闷、压抑和窒息的感觉。大量的被屠杀者为那场无人性屠杀献祭,屠杀者的命运也因此受灵魂的审判。“活着比死更艰难”,角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罪恶者生不如死的压抑,灵魂被拷问比肉体被摧残更可怕。“祭祀”是解决不了窒息的灵魂,

“祭祀”更不会征服被蹂躏者的灵魂。于是有“角川将包括小豆子的两名幸存者放了,而后自杀”的镜头,唯此才得以解脱,惟其如此才摆脱灵魂的拷问。正如尼古拉・别尔嘉耶夫所断言“战争所具有的魔性,如渴血、毒杀道德良心、扰乱人的意识等,已毋庸置疑……大众极易导向非理性的灵魂状态,战争催生人的状态。”

呐喊读书笔记篇7

这就是我的祖国,美丽而富强。在铺满大地的鲜花中,在蓬勃生长的松柏下,在满天朝霞的旭日光辉里——我贪婪而庄重地读着您。

您是一本书,是一本横贯天地地巨卷,记载着孔子“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呐喊,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陈词;也留下了岳飞“精忠报国”.林则徐“虎门禁烟”的壮举和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这些闪亮的文字象日月一样照耀着中华民族每一个自强不息的心灵。

读着您,我再一次感受到您“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的宏伟与辽阔。您记载了太多惊天动地地沧桑与沉浮——耻辱地卖国条约在您的字里行间刻下了疤痕;侵略者带着帝国主义的尘埃践踏过您的美丽;十年的政治动乱也曾使您的双脚变得沉重缓慢......正当我叹息.悲伤并为您深深担忧之时,您又一次坚强地站起来了,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欢呼声中,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在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欢声笑语中,在“神州五号”顺利升上天的喜悦中,在雅典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中,您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还看到了一位朴实.从容的老人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画笔描绘出宏伟蓝图:“经济以年均百分之九点八的速度增长,中国以稳居世界综合国力前六位并继续向前迈进。”这一切多么令人振奋,多么使人倍受鼓舞!还有什么比拥有繁荣富强的祖国更令人神往令人自豪与骄傲?!

读着您,我陷入死沉思。您的内容是如此丰富,您的前程是如此美好:十六大宏伟设想为您注入新的活力;加速发展的光电子工业正在赶超世界前例;石油资源的大力发展一定能使我们自给自足;一湾浅浅的海水也绝不能阻挡我们统一大业的完成。这一切分明是一个民族向世界证明的.永远不会屈服和永远不会被摧毁的精神的呐喊!

“乘着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祖国,我们坚信,您文字一定会更加精彩,您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呐喊读书笔记篇8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在这里演讲!

我的祖国,美丽而富强。在铺满大地的鲜花中,在蓬勃生长的松柏下,在满天朝霞的旭日光辉里——我贪婪而庄重地读着您。

您是一本书,是一本横贯天地地巨卷,记载着孔子“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呐喊,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陈词;也留下了岳飞“精忠报国”.林则徐“虎门禁烟”的壮举和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这些闪亮的文字象日月一样照耀着中华民族每一个自强不息的心灵。

读着您,我再一次感受到您“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的宏伟与辽阔。您记载了太多惊天动地地沧桑与沉浮——耻辱地卖国条约在您的字里行间刻下了疤痕;侵略者带着帝国主义的尘埃践踏过您的美丽;十年的政治动乱也曾使您的双脚变得沉重缓慢......正当我叹息.悲伤并为您深深担忧之时,您又一次坚强地站起来了,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欢呼声中,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在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欢声笑语中,在“神州五号”顺利升上天的喜悦中,在雅典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中,您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还看到了一位朴实.从容的老人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画笔描绘出宏伟蓝图:“经济以年均百分之九点八的速度增长,中国以稳居世界综合国力前六位并继续向前迈进。”这一切多么令人振奋,多么使人倍受鼓舞!还有什么比拥有繁荣富强的祖国更令人神往令人自豪与骄傲?!

读着您,我陷入死沉思。您的内容是如此丰富,您的前程是如此美好:xx大宏伟设想为您注入新的活力;加速发展的光电子工业正在赶超世界前例;石油资源的大力发展一定能使我们自给自足;一湾浅浅的海水也绝不能阻挡我们统一大业的完成。这一切分明是一个民族向世界证明的.永远不会屈服和永远不会被摧毁的精神的呐喊!

呐喊读书笔记篇9

鲁迅与“黑旋风”

成仿吾曾经的论战

成仿吾和鲁迅的最初分歧,是由于成仿吾对鲁迅的《呐喊》的批评而引起。鲁迅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后不久,成仿吾在1924年1月的《创造季刊》第二卷第二期上,发表了《的评论》一文。成仿吾认为,《呐喊》中的《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等,都是“自然主义”的、“浅薄”的、“庸俗”的作品,只有《不周山》(即《补天》),“虽然也还有不能令人满足的地方”,却是表示作者“要进而入纯文艺的宫廷”的“杰作”。

在创造社的“大将”中,郭沫若以诗歌见长,郁达夫以小说著称,成仿吾是文学评论的主将。郭沫若曾说成仿吾是“黑旋风”李逵。成仿吾曾在评论中挖苦鲁迅说:“这位胡子先生倒是我们中国的堂·吉诃德——堂鲁迅!”“我们中国的堂·吉诃德,不仅害了神经错乱与夸大妄想诸症,而且同时还在‘醉眼陶然’;不仅见了风车要疑为神鬼,而且同时自己跌坐在虚构的神殿之上,在装作鬼神而沉入了恍惚的境地。”成仿吾甚至还呼应所谓“绍兴师爷”的说法,称鲁迅“词锋诚然刁滑得很,因为这是他们师爷派的最后的武器”。成仿吾甚至还称鲁迅是“有闲,有闲,有闲”的小资产阶级,说鲁迅先生“坐在华盖之下正在抄他的小说旧闻”,是一种“以趣味为中心的文艺”,“这种以趣味为中心的生活基调,它所暗示着的是一种在小天地中自己骗自己的自足,它所矜持着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

鲁迅是一位斗士,他的文章是对敌斗争的“投枪”、“匕首”。对于革命文学阵营中某些显然是错误的见解,鲁迅也不大留情面。1935年12月26日,鲁迅在《故事新编·序言》中谈及《不周山》的创作时写道:“这时我们的批评家成仿吾先生正在创造社门口的‘灵魂的冒险’的旗子底下抡板斧。他以‘庸俗’的罪名,几乎砍杀了《呐喊》,只推《不周山》为佳作——自然也仍有不好的地方。”对成仿吾的批评,鲁迅并不认同,他认为自己的《不周山》后半部分草率,难称佳作,而成仿吾却对《不周山》评价很高。因此当《呐喊》印第二版时,鲁迅特意将《不周山》删除,“向这位‘魂灵’回敬了当头一棒”。

对成仿吾这种不问青红皂白“抡板斧‘排头砍去’的李逵”作风,鲁迅一直是“憎恶”的。他在《“题未定”草》(五)中描写成仿吾说:“……批评家成仿吾先生手抡板斧,从《创造》的大旗下,一跃而出。”又在1928年撰写的《译者附记二》中指成仿吾说:这位“‘革命文学’的司令官”曾几何时尚是“把守‘艺术之宫’”的“黑旋风”。在《按语》中,鲁迅批评成仿吾企图“打发”《语丝》,与浙江省党务指导委员会“禁止”《语丝》的做法,乃异曲同工之妙。对于“成仿吾刚大叫到劳动大众间去安慰指导他们”却又跑到日本温泉浴场的言行不一的品格,鲁迅也曾予以批评。至于成仿吾称鲁迅为3个“有闲”,鲁迅因之将自己的一本杂文集命名为《三闲集》,“以射仿吾”,更是人们所耳熟能详的。

“三把板斧”和“三闲”,表明了成仿吾和鲁迅之间确实有过争论。但是,他们之间的争论,主要还是认识上的分歧,还谈不到是两人立场上的敌对。后来,成仿吾自己就曾表明过:那时自己对鲁迅的作品很少读,我们当时认为要读就读世界一流作品,歌德、托尔斯泰、莎士比亚等的。成仿吾说他批评《阿Q正传》时,甚至没有耐心读完。鲁迅在气愤地还击创造社的批评的前后,对他们的奋斗也曾真诚地表示同情与赞扬:“他们在南方颇受压迫,可叹!看现在文艺方面努力的,似只有创造、未名、沉钟三社,别的没有,这三社若沉默,中国全国真成了沙漠了。”“其实我也还有一点野心,也想到广州后,对于‘绅士们仍然加以打击……第二是与创造社联合起来,造成一条战线更向旧社会进攻……”这说明鲁迅本人也承认创造社同他的矛盾是在共同向旧社会进攻过程中产生的。

成仿吾后来参加革命,成为著名“红色教育家”,曾任陕北公学、华北联大、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宋任穷曾评价成仿吾说,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之一,其一生阅历丰富,建树非凡。1936年,女作家丁玲在陕北见到成仿吾时,对成仿吾的印象是: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一个尊重别人、热情、虚心、平等待人的人,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干部、红军战士、正派憨厚的共产党员。但成仿吾与鲁迅笔战的经历,却载入文学史。1957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中同新闻出版界代表有一番谈话。其中谈到杂文时,曾提及鲁迅和成仿吾、周扬等人的论战:“他(指鲁迅)是书香门第出身,人家说他是封建余孽,说他不行。我的同乡成仿吾他们,对他就不好。压他,我们上海的共产党员也整他,两面夹攻,但鲁迅还是写。”所说的“上海的共产党员”,则指周扬等人。显然,对这场争论,是有定论的,他坚定地站在了鲁迅一边。

“四·一二”反革命

前成仿吾与

鲁迅的一次愉快合作

呐喊读书笔记篇10

一、自主阅读的理论界定

教育的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学生的智能开发,提倡个性化教学,分层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满足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尊重学生个体的人格,根据学生的差异调整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智能全面协调发展。

二、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提高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措施。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学习,进行自主性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就是先要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愉快,领略到文字的优美。学习了中国现代诗、当代诗、外国诗这个单元后,教师可以就教材中的诗歌进行朗诵比赛。让学生从朗诵中,体会到诗歌文字的特点,领略到诗人的情怀;在优美的诗歌意韵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领略诗歌这一文学贵族的风采。进而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热爱文学的情怀,这样学生自然就会产生阅读的兴趣。学习《我与地坛》,训练学生从朗读中去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层次的怀念,感悟文字后面的情思。再联系《合欢树》的内容,进一步理解史铁生对母亲的深深的眷恋和深切的怀念之情。这样,学生的情感被震撼、心灵被净化、情绪被感染,很容易进行自主阅读。

三、培养自主爱好的探究阅读

个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由着自己的兴趣自由阅读,教师不给予任何干涉。阅读的自由化,可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这里所强调的自由化不是放任自流,对学生的阅读范围、阅读内容,教师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指点;对于那些经典篇章,要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就要动笔墨。如:学习了《呐喊》自序,可以让学生阅读鲁迅的《狂人日记》、《呐喊》、《阿Q正传》等作品,和大师进行灵魂深处的交流,感受鲁迅如椽大笔的犀利。

个性阅读的目的是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提醒学生进行阅读思考,能够对所阅读的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写在书的空白处,养成写批注的阅读习惯。特别是对教材中那些经典的古文篇章的阅读,学生都可以采用批注式的阅读方式,对文章中蕴含的智慧和思想性进行充分地理解。如:《归去来兮辞》的教学,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了“来、谏、樽、觞、矫、盘桓、棹、窈窕、惶惶”等字词的意义后,就是大量地读。文中的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很多,在阅读中要注意断句,掌握断句的方法。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诵,体会诗人陶渊明的隐逸风格。

四、提高学生阅读的创造性

教育的真谛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育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开发。高中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要鼓励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提出不同的质疑,特别是文章的创作主旨、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学生都可以有独到的见解,多层面的阐发和评价,从而实现个性化的独特感悟。学生阅读《林黛玉进贾府》,根据对红楼梦内容的理解,自己可以创造性地理解文章描写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等人物的语句内涵,并以此理解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