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工作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24 01:14:18

辅警工作心得体会

辅警工作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辅警;公安工作;公众形象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162-02

尽管我国的辅警制度在当前的社会管理工作中与公安实践活动中还并未被完善确立与运行,但大量辅警的存在及其在维护社会秩序与治安秩序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1]。如何进一步优化与完善辅警工作,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其中,如何更好地塑造辅警在社会公众视野中的良好形象,是一个需要着重考量的论题。

一、着力塑造辅警应然公众形象的重要意义

“形象”一词,按照一般的理解,意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2]。而本文所指称的辅警公众形象则主要是指社会公众对于辅警职业群体先入为主地持有的一般印象与对象性描述,其深刻影响着社会公众对于辅警职业群体的基本评价与基本认识。所谓辅警应然公众形象,与辅警实然公众形象相对,是指在理想意义上与方向意义上,经过各方面努力,辅警职业群体所应该实现的形象类型与形象样态。

(一)利于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辅警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在社会管理活动、社会治安维护、辅助公安机关开展工作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在财政资源有限、公安机关警力有限的背景下,大量的辅警工作人员工作在社会管理一线,对于社会稳定与秩序保障均举足轻重。而近年来,关于辅警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极大地损害了辅警职业群体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形象[1]。如果社会公众在接触辅警时会先入为主地抱有负面印象,那么相关的配合与合作也就无从谈起。反之,在社会公众中确立正面积极的形象,则会使辅警职业群体在开展工作时事半功倍。

(二)利于群众利益的根本实现

辅警制度的确立与运行,主要意义在于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履行好社会管理等相关职责,且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价值。而且,由于工作职责、职能设定等方面的原因,辅警职业群体会在更大程度上在具体工作中接触社会公众与人民群众。如果辅警群体在社会范围内与业务所涉范围内拥有不良公众形象甚至由此招致群众反感,长此以往,就可能在整体意义上动摇我国辅警制度正常运行的根基,使辅警职业群体履行基本工作职能面临重重困难,最终则会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现。

(三)利于社会舆论的积极引导

近年来,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与普及,很多社会事件在放大效应的作用下一经网络传播即催生强大的舆论力量。由于辅警相关工作与社会公众生活紧密相连,受到社会舆论更大程度的关注。如果辅警职业群体的社会公众形象是正面的、良性的,那么就在舆论环境获得更具优势的地位。反之,对于一些明显有理有据的履职行为,也可能经社会舆论的负面放大而招致社会公众不应有的误解甚至诋毁。

二、辅警应然公众形象的基本表征

全面塑造我国辅警职业群体的应然公众形象,必须明确这种形象的基本表征,然后以其为目标与方向,进行系统性考虑及工程性建设。

(一)权威与公正

由于我国辅警职业群体在社会综合治理、社会治安问题防范、公安基础相关工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其应然公众形象应首先体现在权威与公正方面。权威,就是指辅警工作人员在参与社会管理、治安维护活动过程中,具备公信力,被管理者在内心中怀有自愿服从的意愿。公正,则是指辅警制度运行时及辅警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时,在过程与结果上都能体现出讲求公道与追求正义的效果。权威与公正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只有具备了权威,受管理对象才能积极主动配合;而只有实现了工作过程与工作结果的公正,相关权威才能获得正当性基础与逻辑性根源。

(二)循法与守纪

我国辅警制度确立与运行必须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中实现充分的法治化[4]。这就要求辅警职业群体在社会公众的心中首先是依法办事、遵章守纪的典范与楷模。一方面,辅警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辅助公安部门等权力机关开展执法工作,其行为方式与处置措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实施。另一方面,辅警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辅助执法的过程中,要始终发挥以身作则、以身垂范的作用。

(三)廉洁与高效

关于我国辅警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是否具有严格意义上的执法权,虽然还存在较大争议[5],但在现实中,广大辅警工作人员确实在公安机关等职能部门执法过程中发挥着实质性作用。因此,辅警相关工作普遍存在着权力寻租、徇私枉法的空间。同时,辅警制度运行所蕴含的重要职能也要求辅警工作人员尽最大努力高效完成相关工作。如果缺失了廉洁与高效的形象,那么整个辅警队伍就会失去社会公众的基本信任,后果不堪设想。

(四)亲和与热情

辅警相关工作与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服务性、协调性工作,这就要求广大辅警工作人员在开展活动中拥有一个亲和与热情的公众形象。亲和,表征着辅警职业群体与广大人民群众情感沟通与血肉联系。热情,代表了辅警工作人员在服务与履职过程中的应有精神面貌与工作态度,只有以热情动人、以热情感人,才能将社会服务与社会协调落到实处,赢得社会公众的普遍欢迎与高度认同。

三、积极重塑辅警应然公众形象的主要途径

言其“积极”,意指我们必须主动地在社会范围内着力塑造辅警职业群体的良好形象。言及“重塑”,意指在一定范围内与一定程度上,我国辅警职业群体的公众形象已经受到不应有的损害,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重新塑造辅警的应然公众形象。

(一)保障基本权益以使之坚定信念

对于崇尚法律、积极服务的信念培养,必须以基本权益的充分保障为基础。一方面,在物质保障与福利待遇方面,应加大投入力度,使之无后顾无忧。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当前辅警的薪金福利水平明显偏低。另一方面,辅警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也可能面临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情况。对此,也要建立相关机制,使其正当利益损失得以有效弥补,获得公正对待。

(二)维护职业尊严以使之心存敬畏

对于任何职业或行业而言,不论薪酬水平多高,福利待遇多好,如果其从业人员在从事工作时无法获得尊严上的满足,也无法真正获取群体性与个体的内在认同感。就目前的社会舆论环境而言,辅警职业群体在社会公众心中的权威公正形象、廉洁高效形象、亲和热情形象还亟待提升甚至重塑。一方面,只有使其广泛获得职业尊严,其才会对法律制度与工作纪律心存敬畏,才会形成权威、循法与廉洁的公众形象;另一方面,只有使其广泛获得职业尊严,其才会获得更大的内心动力,具有更高的工作积极性,亲和热情的公众形象塑造才成为可能。

(三)实现全面法治以使之执法有据

我国当前辅警制度逐步确立与实际运行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法治化程度不足,很多制度设计及实际行为都未被完全纳入法制轨道。在很多情况下,辅警工作人员在开展具体工作时,没有完全按照法制的要求实际推进。如此,实在难以给工作相对方及社会公众留下权威与公正、循法与守纪等主观印象。因此,一方面,要在辅警制度建设中贯彻法治的原则,以提升辅警相关工作的公信力;另一方面,要将辅警工作人员的全部职务行为限定在法制框架内。

(四)加强日常管理以使之遵章守纪

基于各方面的原因,辅警职业群体的组织性、纪律性与稳定性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也给辅警应然公众形象的塑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就需要建立各种机制以加强对辅警的日常管理,确保辅警开展实际工作始终遵章守纪,能够令行禁止、取信于民。从管理机制建构的大体方向上看,应探索确立辅警管理多中心治理模式,在公安机关、市场与社会三个维度中探寻这种模式的平衡点。

(五)健全培训机制以使之不断进步

我国辅警应然公众形象的塑造,必须以广大辅警工作人员的良好业务素质与执业操守为基础与源泉,这必然要依赖于有效的、高质量的培训。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相关培训机制,将业务传授与职业道德教育落到实处。一方面,在招录环节中,辅警工作人员一经录用即应接受严格的培训,并切实推行淘汰机制,不能在辅警培训问题上搞形式主义;另一方面,还必须针对工作需要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辅警培训,使之跟上时展的脚步,在业务能力与职业操守方面不断提高。

(六)实施严格考评以使之自我激励

对任何工作实际效果的考量及工作人员表现优劣的评价,均需要对特定的事与人进行有效考评,采取固定的标准进行考察,以获得改进工作的基准与奖惩人员的依据。辅警应然公众形象的塑造,必须要以辅警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为基础,一方面使其有动力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另一方面有压力在实际工作中避免违法违规或出现失误。而实施严格考评,则会在一正一反、一奖一惩中促使辅警工作人员遵章守纪、认真履职,使其能够心怀期待、自我激励。

参考文献:

[1]李明朝,陆永,袁超.辅警队伍管理的困局与出路[J].公安研究,2012(10).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459.

[3]刘晓勇.加强协警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思考[J].公安学刊,2008(3).

辅警工作心得体会篇2

一、我所辅警现状

我所现有辅警40人,参与套改辅警的有31人,未参与辅警套改的有9人,其中男20人,女11人。93%左右的人从事一线警务工作。

二、我所辅警队伍管理现状

面对新时代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要求,本单位对辅警队伍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定期学习培训、体能训练等。为进一步提高辅警工作效率,完善辅警绩效考核,规范辅警日常行为,我所对辅警实行考核,严格遵循省政府出台的《管理办法》“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管理责任,每月由主管所领导和中队长根据辅警工作实际情况进行考核。

三、辅警队伍管理改革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

(一)辅警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岗前培训时间短,后续教育专业性培训较少,辅警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队伍稳定性不够。一方面,有些辅警缺乏对职业的热爱,工作没有热情,仅仅将辅警工作作为“跳板”,一些素质较好、业务精通、工作认真的辅警,都通过各种渠道,另谋出路,这使得辅警频繁进出,人员不断流失,队伍不稳定。另一方面,辅警待遇偏低是流失率增大的主要原因。

(三)待遇低,晋升空间小,表彰奖励方面未与民警同步。目前辅警待遇偏低,辅警工资定级后,按照工作年限涨薪的幅度较小,基本上没有晋升空间,使辅警岗位逐渐失去吸引力。

(四)招录周期长,辅警进出机制不灵活。在上一批辅警招录过程中,周期过长,致使部分比较优秀的辅警思想产生动摇,并且如果有辅警离职现象,不能做到及时补充。

四、关于辅警队伍管理的建议

(一)严格把关辅警招聘,缩短招录周期。一是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辅警招录办法,通过多种形式面向社会招聘公告,统一招录标准,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切实选拔高素质辅警人才。二是缩短招录周期,做到能够及时补充。

(二)提高辅警工资待遇,表彰奖励方面应与民警保持同步。目前辅警工资待遇偏低,工资待遇随工作年限增加,增资幅度应加大。

同时,应让辅警享有一定的待遇,如定期体检、伤病慰问、带薪休假等善待辅警举措,努力地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更好地关心辅警,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

(三)做好辅警的后勤保障。关心辅警思想、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并尽力解决。

辅警工作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朋辈辅导学业预警结对帮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001-03

一、概念界定

(一)学业预警

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深入和推进,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但与之伴随的是生源质量相对有所下降,不能顺利毕业的学生数量相对增多,大学生面临日益增加的学习、经济、就业及心理等方面的压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减少和克服学业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成了高等学校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学业预警机制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新型的高校管理模式,近几年在我国很多高校中推行,主要对高校学生学习成绩、日常考勤、学籍等进行管理,其具体做法就是通过学校、学生、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及时发现和识别学生潜在的或现实的问题,并及时向学生本人和家长告知、警示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形成合力来预防学生偏离正常的学业轨道。它是一种重在对学生学业上出现或将要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友情提示和预先警告,并对其进行帮助和干预,促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管理制度。

(二)朋辈辅导

朋辈辅导活动的开展和研究最早是在心理咨询领域提出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威兰德(Vriend)发表了朋辈心理咨询领域的首篇论文后,朋辈辅导在北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所谓“朋辈”( Peer ),实际上就是“朋友和同辈”的简称,是指年龄相近,职位相当,生活境遇相似的一个群体,他们之间可以是相互熟悉的,也可以是相互陌生的。所谓的朋辈辅导,具体到高校里,简单地说,就是一群学生对另外一群学生的辅导。 朋辈辅导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业辅导,主要体现在学习上的帮助;另一方面是情感支持,主要体现在思想上的抚慰。在学业辅导、情感支持中,朋辈辅导员可以通过面对面讲课或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方式对被帮扶者进行辅导。

高校在实施学业预警机制的过程中,除了可以通过学校和老师采取必要的措施参与帮扶外,还可以发挥朋辈辅导员在学业预警帮扶中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在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如:奖学金获得者、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与“学困生”“结对子”,在学习中给予督促和辅导,在思想上给予抚慰和激励,通过与“学困生”的交流和交往,发现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通过自身的示范和榜样作用,帮助“学困生”转变学习态度,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引导“学困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从本质上来说,朋辈辅导是一种“一对一”式的帮扶和辅导,它需要辅导者和被辅导者双方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和效果。

二、朋辈辅导、结对帮扶在学业预警机制中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被预警学生的转化率,增强高校学业预警工作的效果,是形成优良学风的有效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学说中提到,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进行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主要方式。据调查资料显示,学生在讨论个人问题时,更多的是寻求同辈而不是成人,同辈辅导员和他们的当事人可能从这种相互作用中获益。参与朋辈辅导,对被预警的“学困生”而言,“结对子”的对象是同龄的同学,同龄人之间有着相似的学习经历、思维方式、世界观和价值观,因而相对于家长和老师的说教,同龄人之间的帮扶更容易触及被帮扶同学内心的真实想法,其帮扶和影响的效果往往要优于父母老师的教育。通过朋辈辅导,加强对被预警学生的帮助、引导,可以提高被预警学生的转化率,预警与转化的有机结合,避免了只重预警,不顾转化的现象的发生,从而带动了高校学风在整体上的提高。

(二)有利于增强高校学业预警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提高高校学业管理水平

高校实施学业预警,采取朋辈辅导、结对帮扶的措施,充分体现了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这项工作敦促学生端正态度,努力学习,充分发挥学校、老师、同学和党、团、学生组织、优秀学生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为有上进心的成绩欠佳的同学提供更有利的学习进步平台,真正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提高了高校的毕业率、就业率,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优秀人才,提升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形象,使高校学生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三)有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扩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是辅导员,目前高校中的每名辅导员一般管理两三百名学生,因管理的学生数量庞大,再加上平时还有大量日常性的行政工作,辅导员在管理学生时主要精力都放在问题学生身上了,很难做到对每位学生面面俱到。对“学困生”采取“一对一”的朋辈辅导和结对帮扶,利用学生间存在的相近性和趋同性,可以使对被预警学生的教育更多地呈现出直接性、示范性和吸引力,使他们更容易接受优秀同学的影响。在与优秀学生的“结对子”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摆脱被预警的学习状态。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朋辈辅导,提高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有利于朋辈辅导员的自我管理、自我充实、自我成长,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在朋辈辅导中,朋辈辅导员“结对子”的对象是被预警的“学困生”,要改善“学困生”的学习困难状态,不仅需要朋辈辅导员善于发现问题,还需要朋辈辅导员善于思考和总结,根据被预警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式,提高其学习成绩。在这一帮扶过程中,朋辈辅导员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获得价值满足感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充实、自我成长。

三、朋辈辅导,结对帮扶在学业预警机制中的路径选择

(一)明确帮扶对象

目前“学困生”学业预警机制,在我国高校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各高校首先要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位授予标准、毕业要求,制定合理的学业预警实施标准。在学分制下,具体来说就是学生累计所欠学分数量,高校的教务部门通过学业系统筛查出需要预警学生的名单,提供给辅导员,辅导员认真分析预警学生的具体情况,发动优秀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朋辈辅导和结对帮扶,特别是对于那些有上进心但目前学习成绩欠佳的被预警学生,更要有针对性地帮扶。

(二)选拔、组建、培训朋辈辅导员队伍

在明确了帮扶对象后,要充分发挥朋辈辅导、结对帮扶在学业预警中的作用,就必须立足于培育优秀学生群体,开发教育资源,完善组织形式,积极创设条件、搭建平台、丰富载体、拓展途径,努力优化有利于实施朋辈辅导的环境和氛围。参与朋辈辅导、结对帮扶的同学必须从优秀学生中选拔,比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团员等,他们具备思想觉悟高、品学兼优、心理健康、严谨自律、责任意识强、甘于奉献等特点。发挥这些优秀学生群体榜样示范作用,强化他们的带动和辐射功能,促成他们的共振和扩散效应,从而感染和熏陶被预警的“学困生”,形成优良的学风。

朋辈辅导员选拔后,应通过专题讲座、团体辅导、素质拓展活动、主题沙龙等多种形式对朋辈辅导员进行培训,补充朋辈辅导员在人际交往、有效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传授朋辈辅导员具体的工作技巧、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法,使朋辈辅导员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此外,朋辈辅导、结对帮扶的过程中,要认真填写帮扶记录表,定期将记录表交给负责老师,建立帮扶档案,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和总结,提高帮扶水平和效果。

(三)确定朋辈辅导,结对帮扶的主要内容

首先,自愿“结对”,在沟通交流中,加深友谊。自愿“结对”有利于打消帮扶对象的抵触心理,使“学困生”愿意听取朋辈辅导员的建议与意见,接受帮扶。所以,朋辈辅导员要与“学困生”建立朋友关系,经常沟通交流,培养共同语言,彼此信任,从而为朋辈辅导结对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情感支持;其次,日常提醒、督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朋辈辅导员以身作则,经常提醒、督促“学困生”上课不缺勤、作业不拖拉、自习不偷懒、考试不作弊,培养 “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逐渐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第三,答疑解惑、考前辅导。因“学困生”大多学习主动性不够,在日常学习和期末考试之前不善于自己总结、提炼知识点,一味“等、要、靠”,针对这一现象,朋辈辅导员要帮助其答疑解惑、考前辅导,传授学习方法,做到“授之以渔”,使其能顺利通过期末考试,取得相应学分。

(四)制定朋辈辅导、结对帮扶的跟踪帮扶系列措施和考核办法

为了将朋辈辅导、结对帮扶的工作落到实处,规范帮扶行为,提高帮扶实效,应制定相应的帮扶制度、措施和办法。包括朋辈辅导员的选拔与聘用、帮扶日志、考核与激励办法等。朋辈辅导员的选拔与聘用需明确选拔程序、任用周期等;帮扶日志要求详细记录帮扶内容和采取的帮扶措施,如:帮扶的时间、地点、内容、帮扶的课程名称、“学困生”课堂出勤情况、思想动态等;考核与激励制度重在激励,经相关部门认证后,对于帮扶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授予“帮扶之星”、“优秀朋辈辅导员”等荣誉称号,在评奖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对于学习有明显进步的“学困生”授予“学习进步奖”等荣誉。

[参考文献]

[1]华金秋.台湾高校学习预警制度及其借鉴[J].教育科普,2007,(3).

[2]王思斌.社会工作专业化及本土化实践[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9.

[3]王英国,黄磊.大学生朋辈辅导及其实施[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3).

辅警工作心得体会篇4

论文关键词 治安 辅助 刑事犯罪 预防对策

一、基本情况分析

2009年至2011年,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共查获、办理了区内辅警、保安、联防队员等治安辅助人员刑事犯罪案件24件30人。其中辅警犯罪案件3件3人,均为滥用职权案件;保安犯罪案件19件25人,治保队员犯罪案件2件2人。从犯罪类型看,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监守自盗型(14件19人,占全部案件的58.33%)

主要表现为利用掌管财物的便利条件,或利用对工作环境的熟悉,或利用协助执法之便单独或结伙作案。

(二)滥用职权型(3件3人,占全部案件的14.93%)

3起案件均为交警大队辅警在执法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放纵酒驾、无证驾驶、伪造车辆行驶证、交强险过期等交通违法行为并协助肇事者取回被扣车辆,或制造虚假交通事故骗取保险赔偿金,并从中谋取私利。在此类犯罪中,身为辅警的犯罪分子往往和社会人员勾结,由社会人员从中牵线搭桥,四处宣称“只要给钱就可以搞定交警部门”,并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第一时间谈妥“办事好处费”,并在事情办妥后收取贿赂款项,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典型案例:在简某某、陈某某滥用职权、受贿一案中,被告人简某某任职广州市番禺区交警三中队事故组辅警,负责协助民警处理交通事故等辅助性工作。2009年1月至12月间,简某某为徇私利,滥用职权,向多宗交通事故当事人索贿、非法收受贿赂68000元,并从中分得21000元。

典型作案手段:

1.(伪造血液样本隐瞒肇事者酒驾事实)在肇事者酒驾发生交通事故后,采取调换肇事者血液样本的方式,徇私滥用职权处理该宗交通事故,使肇事者免予相应行政处罚(2次)。

2.(放纵无证驾驶行为并协助取回肇事车辆)肇事者卢某某无证驾驶汽车在迎宾路里仁洞路段因驾驶不慎撞毁护栏,并安排陈某某冒名顶替肇事司机。简某某收取贿赂款后,违规越权、滥用职权处理交通事故,使肇事者免予相应处罚,并取回肇事车辆。

3.(制造虚假交通事故骗取高额保险赔偿)将杜某某已发生交通事故无法理赔的车辆,运至本区金山大道祥和对开路段,制造虚假事故现场,并利用在负责协助民警调查处理该交通事故的便利,非法收受其贿赂款共计人民币15000元,使杜某某违法获得保险公司赔款。

(三)寻衅滋事型(6件7人,占全部案件的25%)

其中,犯罪主体为保安的有4件5人,为治安队员的有2件2人。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加上粗暴执法等惯性影响,保安、治安人员往往倾向于使用暴力解决问题,主要表现为与他人发生口角、纠纷后,迅速纠集其他保安、治安人员到场为本人或他人“出头”。

二、番禺区治安辅助人员设置管理情况

目前,番禺区内共有辅警、保安、联防队员约11500人。其中辅警有约3000人,包括正式辅警(约1700人)和见习辅警(约1300人),其中正式辅警由原辅警队伍组成,该队伍经区委、区政府审批设立,其管理经费由区财政保障,纳入政府租赁岗位序列,并严格实行“实名制管理”,由公安机关签订劳务合同,并拟定严格细致的《辅警管理办法》予以管理;见习辅警是由原公建治安员队伍组成,其管理经费是由市和区按照3:7比例予以保障,未实行“实名制管理”,也不纳入政府租赁岗位序列。

番禺区内保安员约有3000人,番禺区内有权利自行招聘保安的公司、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共有717家,并有设立一家专门负责保安招聘工作的番禺区保安服务公司。保安员的设置需经公安机关备案审查,并交公安机关监督和管理,但该队伍本身和公安机关并无直接权利挂靠关系,也不能协助公安机关处理社会治安维护事宜。

番禺区内有联防队员约5500人,主要分为镇街组建或村居组建2种。其中,镇街组建联防队伍共28支,其管理经费由镇街负责,一般由派出所指导、管理,会协助派出所处理社会治安维护事宜;而者村居组建的联防队伍共233支,其管理经费由村、居委会、小区物管中心、小区业委会负责,人员聘用随意性大,公安机关不参与管理,联防队员素质参差不齐。

三、辅警、保安、联防队员刑事犯罪反映出社会管理漏洞

(一)人员流动性大,缺乏有效管理

除正式辅警队伍是“实名制管理”外,见习辅警、联防队员、保安队伍流动性大,管理随意性也很大,人员素质普遍参差不齐,导致联防队员和保安队伍人员素质较低。这2支队伍人数高达8500人之多,且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治安维护职能,却成为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

(二)缺乏法律保障,执行公务难

当此类人员单独外出执法时,一旦受到被执法人的暴力反抗,却因不具备公职人员身份,无法获得法律救助,执行公务难度较大。

(三)辅警工作权限不够明晰,超范围执法情况突出

按照规定,辅警的工作权限只为协助民警从事辅助性工作,辅警人员既没有办案资格,也没有执法权。但在办案过程中,部分辅警人员超出工作权限范围,存在一手包办案件处理工作和以办案民警名义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签名等情况,严重超出辅警应有的工作权限。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结合身边人犯罪案例和公安部有关禁令,组织辅警、保安、联防队伍开展法律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强化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工作责任心,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和纠正,防患于未然

(二)完善辅警工作制度,规范岗位权责

规范岗位职责,明晰民警和辅警等不同身份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职权和责任。严格执行由有资格的民警经办案件、辅警协助办案的规定和双人案件负责制,决不能允许一人负责办案,更不允许辅警承担办案工作。要完善案件保密守则,增强全体人员保密意识,明确要求对未宣布处理结果前决不能对外泄露案情和处理意见,对违反保密守则的行为要严肃处理。

(三)发挥基层力量,建立保安、联防队员网格化管理机制

联合镇政府、街道办、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将保安、联防队员按区域划分为网格,以基层组织为点,从上到下联合为线,以健全工作机制、设置管理办法、加强人员梳理、强化教育培训等为手段,由公安机关、派出所监督、指导,基层组织负责管理,将保安、联防队员等社会治安防控力量连成片,形成合力。

辅警工作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辅警;法律地位;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136-01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深入,强调执法规范化是警察机关依法行政的必由之路,传统的辅警模式游离于规范化之外,已不能适应形势所需,将会严重影响到辅警的发展甚至生存,并且也会最终影响到警察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整体形象和警务效率。加快对辅警制度的立法进程,明确其法律主体地位,加强辅警内部组织模式的规范化建设,是目前我国辅警法制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本文的意义之所在。

一、辅警法律地位问题之研究

公安机关面对日益增多的行政事务,借助私人力量予以帮助,在现代行政实务上屡见不鲜。传统的行政法关系着重在公安机关与人民的双边关系,体系的建构也都围绕在公安机关一方的规制和公安机关侵害人民权益时相关赔偿责任的探讨。但是,当行政任务透过私人执行时,原本的警察和公民的双边关系即产生改变,对于辅警的法律地位,笔者依据辅警的行政行为分为三种类型。

1.授权行为。

授权行为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将自己职权范围内特定的行政职能间接授予非国家机关组织,被授权组织以自己的名义行使特定的行政职能的行为。 此种类型的特点在于国家所授予的事项系国家权限,而被授权组织以自己名义,对外独立行使国家高权,而完成一定之行政任务,其法律地位相当于行政主体,具有实质行政机关的性质。 由于行政任务日渐多元化和复杂化,公安机关有时不便或无法亲自执行职务,不得不借用私人的专业或技术参与执行行政任务。因此,授权在实务上有其必要性,但究属例外,如无法规规定或明确授权,应不得为之。

2.助手行为。

助手行为是指公民个人在公安机关的指挥监督下,为实现治安秩序的良好运行,协助执行警察任务的行为,为公安机关手足之延伸,行政助手与人民间并未存在任何关系, 纵令事实上行使公权力,亦须在公安机关之指挥监督下始得发挥作用,而无独立的法律地位,一切对外权利义务关系均由公安机关吸收,权限未发生移转。在理论学说上辅警称之为行政助手或行政辅助人。

3.私法行为。

另外一个较具争议的模式,但却普遍存在于目前辅警制度的用工模式是私法行为模式。私法行为模式是指公安机关基于私法行为要求公民个人完成一定的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公安机关接受工作成果并给付报酬。私法行为模式的特色,在于行政机关与私人间系属私法关系,并不具有授权行为的公法性质;而该私人系自己独立执行行政任务,其活动不受到行政机关详细的指令拘束,故亦与助手模式非独立执行行政任务有别。因此,基于私法行为模式而执行行政任务之私人,并非在行政机关指示下逐步进行施作,而是本其专业独立执行行政任务,履行其私法合同义务。

4.小结。

笔者认为,目前辅警执行警察行政任务,并非是基于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和授权,故授权模式显然不符合我国现实的情况。而警察机关与辅警之间并未签署相关行政合同,并非公法上的关系,故公法关系的助手模式也不符合。在上文中提及,合同制辅警是目前地方政府普遍采取的模式。因此,按照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辅警制度似乎更接近于私法行为模式,但在私法行为模式下辅警执行警察行政任务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倍受质疑,私法行为模式不应成为辅警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未来辅警制度立法应坚持辅警必须在警察机关的指示下处理行政事务,并非以私人名义执行,无独立判断之权限,其在性质上为警察机关的辅助人力。因此,辅警与警察机关应定性为公法关系的助手模式,两者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应以行政合同约定,以符合依法治国原则。

二、辅警队伍规范化建设的建议

首先,警察行政任务必须按照任务内容作一定程度的区分,不应该绝对地肯定或否定,凡是涉及基本权利的保障,包括合法的私有财产、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讯自由等权利,是宪法保留事项,属于绝对警察行政任务的范围,禁止交由具有私人地位的辅警来执行。相对的警察行政任务,有警察人员在场时,可以视情况需要交由辅警来执行,此时辅警仅是一种辅助地位。至于其他一般行政任务,辅警可以单独执行。

其次,虽然警察机关可以将维护国家内部安全的任务交由辅警执行,但是仍应承担对其执行该任务的担保责任,并且进行完整且有效的指挥和监督,警察仍然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保障人权的主力军,辅警只是其辅助力量。但是,目前存在一种错误的倾向是个别警察把本职工作交给辅警,并且忽视对其监督,这显然不符合警察行政任务私人化追求公益目的的核心命题。

再者,目前并没有一部法律法规来规范辅警关于执行警察行政任务的相关问题,严重违反了依法治国的精神,如果造成第三人的损害,其损害赔偿责任问题又该如何厘清。

为了尽快解决这种法制漏洞下的难堪局面,必须从立法上予以根本解决。笔者建议采取以下三种立法模式:

一是如果界定警察和辅警是私法关系,则建议劳动法规明确辅警是一个独立的工种,是警察机关使用的辅助力量,其权利义务关系适用劳动法规。

二是如果界定警察和辅警是公法关系,则建议在《人民警察法》中增设专章规定辅警制度,详细规定其权利义务、保障制度和执行警察行政任务的范围和界限。

参考文献:

[1]王锡锌. 依法行政的合法化逻辑及其现实情境. 中国法学. 2008. 5。

[2]吴庚. 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殷峰. 刍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 理论导刊. 2007. 6。

[4]王金鑫.对国际辅警制度的考察与有效借鉴[J].成都大学学报,2008.(2)。

[5]贾迪.论辅警制度及中国辅警制度的构建[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6]罗豪才.行政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3。

辅警工作心得体会篇6

—— 分局情报指挥中心持续推进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按照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统一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政法队伍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在分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分局情报指挥中心紧盯目标,坚持从严从高从实标准,高起点开局起步,持续推进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一、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发挥支部堡垒作用,推动教育整顿落地落实。情报指挥中心是各项公安工作的行动指挥棒,带头抓好党建工作尤为重要,是履行职能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党在新形势下加强公安党建、中心工作融合和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活动内涵所在。情报指挥中心党支部紧抓教育整顿活动,充分发挥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先锋作用,整体推进队伍管理与公安机关基层管理工作。

二、以队伍教育整顿为结合点,打造支部特色品牌。立足筑牢政治忠诚,精心安排政治教育、党史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四项教育”,扎实做到“四个全面”,在党史教育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中迅速掀起了支部全体民辅警学习教育的热潮。一是学习对象全面覆盖。除正式在编干警外,将聘用人员全部纳入本次党史教育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中,做到动员部署100%覆盖,教育整顿100%参与。二是学习管理全面规范。成立支部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小组,制定队伍教育整顿实施方案,规范组织领导、责任分工,明确目标任务、工作环节。学习内容全面系统。采用“列清单”的方式明晰学习内容,要求全体干警及辅警个人对照清单列出学习计划,全面系统地进行学习。三是学习要求全面落实。认真落实学习要求,切实保证学习进度。支部利用中午时间、夜学召开支部会议,支委带头学习;按照层级管理,各小部门利用周末、晚上组织辅警集体学习,将学习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同时定期开展教育整顿应知应会抽考,局长带头参加内部测试,确保应知应会相关内容入脑入心;支部书记吕伟带头讲党课,进行专题理论教育;组织观看讲述红色故事等视频,学习相关领导讲话精神,并有针对性的开展交流讨论,发表心得体会。四是查纠整改全面深入。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折不扣开展教育整顿,结合学习教育,对照整治八大“顽瘴痼疾”的“三十问”任务目标,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继续发扬“枫桥经验”及优良作风,将队伍教育整顿的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为全局民警办实事的实际成效。支部利用教育整顿的契机,着力全警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组建教官小教员团队,开发使用考试系统,重点培训教官小教员信息化应用能力,对各部门、派出所开展送教上门活动。

辅警工作心得体会篇7

辅警,是指在编警力以外的直接协助国家在编民警履行各项职能的辅助力量,其性质属于在编警力以外的辅助警力,其功能主要是弥补在编警力的不足,起辅助、协助作用。我作为一名身处和平年代的交通辅警,社会各界和民众对交通安全形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交通警力资源匮乏的大背景下,交通辅警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使其在交通安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作为一名交通辅警,在此次队伍教育整顿的过程中我深刻的认识到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要不断学习法律知识,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进一步强化自觉遵守党纪党规、法律法规、警纪警规,切实做到政治上讲忠诚、思想上知敬畏、行动上讲规矩,以达到严肃纪律、改进作风、助推工作的目的。我认为开展这次队伍教育整顿活动非常及时,非常有教育警示意义。针对当前队伍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对照,深刻领会开展教育整顿的精神,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来教育警示自己,做到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警纪警规、严守三项规定、认真履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此次队伍教育整顿活动我的体会如下:

一是要严守纪律。要始终坚持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用党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耐得住清苦,守得住小节,抵得住诱惑,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思想,牢固树立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思想,敬畏党纪国法。要深刻理解、始终牢记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红线,切实增强贯彻执行党的纪律自觉性,绝不做违背党纪国法的事情。要养成洁身自好和谨言慎行的生活作风,把自己自觉置身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下。

二是要管好自己。首先必须以正面典型教育自己,以反面教材时刻警醒自己,带头模范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加强党性锤炼,提高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做到,不为世俗所扰,不为物欲所动,不为美色所迷,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打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保持清廉本色。自己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要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情趣,抛弃私心杂念,不但在公共场合要做出表率,维护警察形象,而且在独处时也要严以律己,表里如一,八小时以内是如此,八小时之外也一样,自觉做到不放纵,不越轨。生活作风往往被虎视眈眈的犯罪分子作为拉拢腐蚀的突破口,腐化堕落往往是从八小时外的吃喝应酬、沉湎于灯红酒绿之中不能自拔而开始的。我们要自重、自警、自省、自律。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去的不去,时刻用党的纪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许多领导干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就是这样,随着职务的升高和地位的变化,不自觉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把自己的成绩当成了应该享受的资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果能能够防微杜渐,就可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自己要时刻以此自警。

辅警工作心得体会篇8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办公室后勤迅速组织全体民辅警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强调开展此次自查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要求每名民辅警要将此次活动作为固化后勤服务水平活动和纪律作风建设工作成效的重要抓手,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要以此次自查活动为契机,增强工作责任心,加强业务能力建设,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二、明确措施,严密部署

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开展,确保活动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后勤多次召开部门会议,对工作进行部署、讲评和小结,制定了三项工作措施:

一是认真开展学习,明确活动要求。通过组织民辅警学习党的党的和系列讲话精神,重点学习了局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内容,使民辅警熟知工作规章制度,牢记各项纪律要求。同时要求每名党员结合岗位工作实际撰写纪律作风专项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促进民辅警对近年来各地民警违法违纪现象的思考,有效提高民辅警严守纪律的自觉性。办公室后勤严格落实谈心谈话、隐患排查等工作,多形式、经常性开展对全体民警、协辅警的学习教育。

二是严格按照考核标准,深入开展自查。办公室后勤从2017年分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标准入手,结合业务工作实际,逐项逐条进行对照检查,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准确,不回避问题,不制造问题,切实将问题隐患找准找实。通过对照自查、现场检查等方式,对民辅警廉政文化学习情况、规章制度遵守情况、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确保不留问题死角。经对照自查,办公室后勤在单位党风廉政学习、民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廉政层级管理等情况履行良好,全年办公室后勤未出现民警违法违纪情况等消极情况。

三要强化节点管理和特质管理。办公室后勤多次在节假日前期召开会议,强调民辅警在节日期间要始终做到遵纪守法。同时对民警强化特质管理,理解和尊重民警的个体差异。强化民警信息管理,进一步加深对民警个人重要信息的掌握。多次开展谈心活动。针对在第一阶段查找出来存在问题的人和事,有重点地开展谈心活动,逐级熟悉掌握民警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 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和事故苗头。对民警确实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尽力加以解决,不能解决的提出解决办法和意见,做好民警思想工作。办公室后勤组建民警家属微信群,定期值班、加班信息,与民警家属及时沟通民警八小时以外生活情况,形成良性互动,延伸了队伍管理的广度。

辅警工作心得体会篇9

在莒南县委书记陈一兵看来,朱少华的感受便是莒南公安的付出和收获。“公安局围绕中心服务民生,维护了全县和谐稳定发展,赢得了社会各界赞誉,实现了百姓安全感和满意度双提升。”

从不愿穿警服到幸福指数第一

“几年前我们下班都不敢穿警服上街,老百姓对公安意见很大。”走在莒南县城熙熙攘攘的人民路上,一身警服的莒南县公安局副局长解建军回想起那段历史直言不讳, “盗抢案件高发、破案率低……民警抬不起头,职业认同感差。”

而最新一份莒南公安交上的答卷显示:2015年先后破获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刑事案件3521余起,全县刑事发案数同比下降6.07%。特别是连续两年城区“两抢”案件和农村系列大牲畜、农机具被盗案零发生。

反差何以如此巨大?莒南县公安局局长刘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莒南县公安局主动适应动态社会治安特点,紧密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推进街面巡逻模式改革,建立健全了“全警联动城乡一体”大巡控机制,大大提升了对社会面的巡控能力和快速处置能力,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提高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如何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这是公安改革过程中,莒南公安人始终思考和实践的第一要务。经过审慎研判论证,刘星给出了他的药方“巡防安民、管理惠民、服务便民”。

如何巡防安民?警力是关键。据莒南县公安局秘书科长王金亭介绍,莒南公安近年来招录了603名专职巡防队员,组建了城区巡逻队、镇街巡逻队,“由县财政统筹解决工资、保险、装备,破解了警力不足的难题。”

如何管理惠民?莒南公安实行网格化管理,将全县242个行政村(社区)划分为平安放心村、重点关注村、矛盾激化村,在“一村一辅警”试点工作基础上,扎实推进农村治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农村霸痞黑恶势力”有效净化了农村治安环境。

与此同时,莒南县公安局利用摩尔探测仪,严查严打非法制贩烟花爆竹行为,实现了涉危涉爆案件、事故“零发生”;加大场所行业秩序规范整治,消除了公共娱乐场所黄赌毒现象。“莒南没有不干净的洗浴中心。”解建军斩钉截铁地说。

服务便民的载体在莒南也不断推陈出新:“蓝天工程”――把交警、特巡警岗位前移,设立了高峰助学岗,为学校、师生、家长撑起了一片平安的蓝天;“警营开放日”――展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深化了社会各界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民警赶大集、平安到乡村”――把巡逻防控、安全教育和贴心服务送到百姓身边,提升了民警的亲民、爱民形象;“平安大宣传”――组装20余辆流动宣传车,在重点时段深入辖区人员密集场所巡回开展宣传活动,印制了13万本《公共安全手册》,把安全送到百姓身边。

“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齐鲁先锋基层党组织”“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平安临沂建设先进单位”“民警幸福指数和职业认同感总评全市第一名”……一个个荣誉称号的取得,正是莒南公安改革进程的生动注脚。

战训基地丰富警营文化

通信指挥车、装甲防暴车、特战运兵车、手机定位车、无人直升机、新式多功能高科技出警车……很难想象如此一大批的高精尖侦查破案装备,会出现在一个县级公安局的装备库里。

这一切,莒南做到了。

5月初的一天,山东省莒南县公安局战训基地内,一个为期5天的全脱产、半封闭的“实战化培训班”正在此进行。据基地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民警参加培训期间,基地每天实行“点名检查”制度,将学员参训、考勤、遵守纪律等情况全部如实记入工作日志,每天公布操行考核情况。

除了警务训练,基地还对参训民警进行了心理行为拓展训练,团队建设、自我认知、画图识心、高空心理能力测试等丰富多彩、科学有效的训练项目受到参训学员欢迎,学员在训练中放松了身心,调节了心态,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集体荣誉感,取得良好效果。

此外,为把战训基地办成“民警之家”,战训基地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活动,组织学员到心理舒缓室观看电影、唱卡拉OK,活跃业余生活,同时还开展了拔河比赛、警体比赛、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增进了队员友谊。

战训基地的建成使用还对莒南当地的警营文化吹入了新风。一位当地民警告诉记者,基地落成以前,他几乎是上班繁忙、下班“酒忙”的模式。如今他对这一“隐形福利”充满自豪,“现在我每天都带家人到场馆来休闲、娱乐和锻炼身体。”

辅警都成了“正式工”

“宁肯备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备。莒南的职业化巡防队伍已成一支有效防范治安隐患、打击街面犯罪的生力军,成为反恐处突、维护社会稳定、提供社会救援的重要补充力量。”刘星说。

刘星所说的这支队伍之所以如此得力,还要从队伍的身份说起。别的地方被冠以“临时工”称号的辅警,在莒南县却都是“正式工”――“人员有编制、待遇有保障、工作有纪律、奖惩有制度”, 莒南县公安局副局长徐田忠告诉记者,大大改变了原来保障比较少、管理不规范、问题比较多的状况。

协警,又称辅警,是辅助警察或警务辅助力量的简称。有些地方,协警数量已超过正式在编民警,几乎撑起基层一线警务的“半边天”。但由于身份不明、职责不清,协警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备受争议的群体,“既是干活的,也是顶包的;既是犯事的,也是扛事的。”

2014年上半年,在刘星的主导下,万人拥警率仅为3.6,警力严重不足的莒南县招录468名辅警队员,其中复转军人站到了156人,大中专毕业生有189人。“这支高素质、职业化的巡防队伍,有效破解了警力不足难题,极大提高了见警率和处警反应速度。”刘星自豪地说。

辅警工作心得体会篇10

一、**公安交警开展专项教育整顿活动的初步做法

(一)专项整顿高位启动。成立了由大队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专项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紧密结合县局和支队方案,研究制定了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开展“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专项教育整顿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活动内容,阶段步骤和工作要求等具体事项,先后于7月24日、29日、8月6日、13日、17日召开了动员部署会、工作推进会和研讨深化会,传达了各级公安机关关于开展专项教育整顿活动的会议、文件精神,对深入开展为期一年半的专项教育整顿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统一了全警对开展专项教育整顿活动的思想认识,确保了活动有序开展并深入推进。

(二)学习教育迅速跟进。专项教育整顿启动后,大队坚持边学边查,制定了学习教育计划,先后组织民辅警集中学习了《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读本的相关章节和党的、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的意见》、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等主要内容,通过学习活动,教育引导民辅警积极主动投入整顿,坚定了民辅警的理想信念,打牢了教育整顿活动的思想根基。

(三)紧扣主题抓好结合。教育整顿活动启动以来,大队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两大主题开展工作,把教育整顿活动与党风廉政建设,交警队伍建设与公安交管工作紧密结合,引领全体民辅警主动作为、积极工作,每位班子成员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积极纠正“四风”,以上率下,形成了示范引领效应;同时结合“违规获利”专项清理整治,组织召开了队伍风险防控分析研判会、常态化学法暨执法质量分析研判会,找准了影响和制约教育整顿活动及交警队伍建设的瓶颈,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问题整治和作风纠改,增强了教育整顿活动的警示效应。

(四)健全机制推动整顿。专项教育整顿活动启动后,大队健全完善了重点岗位风险防范、队伍管理日常督察和内外监督三项制度,针对交通事故处理、车驾管理和交通违法处理等热点敏感岗位民警和辅警实行定期轮岗交流,在排查廉政风险点、执法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和日常警务督察等方面落实了钢性措施,畅通了监督渠道,提升了风险化解能力;针对队伍纪律作风、警容警姿、执勤执法、服务群众、作风养成等健全了定期开展警务督察,及时发现和整改队伍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队伍的纯洁性,提升队伍的战斗力;针对规范执法,定期通过走访、发放征求意见信等形式,主动向社会各界汇报工作,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充分听取人民群众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回复落实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公安交管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树立**公安交警忠诚为民、履职尽责的良好形象。

二、当前开展专项教育整顿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当前与长远、主观与客观等方面分析,基层公安交警开展专项教育整顿活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一是主动学习风气不浓。二是在某些重大问题的决策与执行方面协调沟通不及时。三是在抓业务、队建和党建方面没有形成有机统一。四是班子的凝聚力还不是很强。五是在交通管理方面缺少创新开拓精神。原因:一是会议多影响工作、学习全面开展。二是交通管理工作任务重导致学习时间减少。三是自身缺少主动学习、坚持学习和不断提高的自觉性。

(二)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是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二是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三是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四是考评奖惩机制不健全。原因:一是社会大环境影响。二是领导干部自身思想认识不够。三是缺少相应的监督执行制度和完善的管理机制。

(三)学习教育存的的问题。因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各类专项整治任务繁重、专项检查活动较多,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疲惫,压力较大,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对政治理论和交通管理业务进行系统化、集中化的培训、教育和学习,致使队伍的综合执法水平不高,民警在处理突发案(事)件时抓不住工作重点,形不成工作合力。

(四)勤务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事故值班备勤、路面巡逻机制、节假日勤务安排等方面不科学、不合理;分管领导带队上路制度未认真落实,分管领导与中队之间协调、沟通不够;个别民警在执勤执法活动中随意性较大、对生人与熟人、本地与外地驾驶人处理上区别对待,影响了执法的公正和严肃。

(五)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公安交警处于执法执勤第一线,也处在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炒作的热点,言行稍有不慎,就会被互联网聚焦、放大,迅速形成社会热点,甚至演变成涉警涉法事件,严重损害公安机关公信力。在这种情况下,导致部分民警在工作中自身的执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尤其对群众的不实投诉感到无奈,这使得基层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畏首畏尾、如履薄冰,执法执勤中明哲保身的消极思想日益严重。

三、深入开展专项教育整顿活动的途径思考

深入开展“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专项教育整顿,要牢牢把握党在新时代的建警治警方针,以切实强化交警队伍素质能力建设为目标,深入落实“四句话十六字”最高要求,深化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努力锻造“四个铁一般”的高素质公安交警铁军。具体地讲,应当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政治建警,全面提升队伍素质能力。深入开展专项教育整顿,一要教育引导民辅警深入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最高要求,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要组织全体民辅警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全面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使命,创新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更新交通民辅警为民服务的新思维与新认知;三要严令民辅警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内务条令》、“三项纪律”、“八个一律”和《厅规》、《局规》等条令规定,积极培养交警职业精神,不断完善职业管理,努力提升职业能力,加强职业保障建设,全力打造“现代、阳光、规范、美化、向上”的基层交通管理警队。

(二)定期排查分析,全面掌握队伍思想状况。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在深入开展专项教育整顿活动中,大、中队领导带头表率,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要紧紧围绕政治建警和从严治警两大主题,将教育整顿活动贯彻于公安交管和队伍建设的始终,要定期思考、排查、分析和整改队伍中的突出问题,要定期开展民辅警思想状况分析,把抓队伍、抓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确保教育整顿常态化、制度化和深入化,确保政治工作有人做,队伍管理有人抓,从而不断推动交警队伍健康持续发展。

(三)强化风险防控,着力消除交警队伍隐患。一要提升风险化解能力。在深入开展专项教育整顿活动中,基层公安交警部门要重点针对队伍中多发、易发的与社会闲散人员来往、酒后驾车、聚众、涉毒违法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定期开展清理排查和分析研判,从预知、预判、预警和预防等方面抓好监管防范,努力从源头上、根本上将队伍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二要坚定理想信念。要教育引领全体民辅警在专项教育整顿中立足岗位工作实际,坚持从严约束自己,时刻加强政治学习,自觉做到不动摇思想信念,不偏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金钱、权利和利益面前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当得起党和人民放心的忠诚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