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销合同格式十篇

时间:2023-04-09 18:34:37

购销合同格式

购销合同格式篇1

乙方:(以下简称为乙方)

甲、乙双方为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开拓甲方系列高档茶叶的销售市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双方本着诚信、开拓市场、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达成协议如下:

一、确定销售关系:

1、甲、乙双方根据本合同确立销售关系,不经甲方特别书面授权,乙方只有销售甲方产品的权利,乙方无权代甲方做出任何承诺或立下任何债务。

2、乙方与甲方的合作性质为 经销商。

二、销售区域、期限:

1、乙方销售甲方产品,仅限于在 (以行政区域划分)内进行销售,不得擅自超出该区域进行销售。

2、乙方若需开辟其它区域市场,须征得甲方书面同意和授权。

3、销售期限: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三、销售产品:

1、销售产品为甲方现有 等系列产品(以下简称产品),质量及包装标准以产品生产企业标准为准。

2、甲方开发其他新产品,将另行通知乙方具体销售政策,经甲、乙双方同意后可另行签约或以本合同为准。

3、乙方同意按照双方约定的价格体系销售产品(价格体系见附表)。

四、销售目标:

1、乙方在本合同有效期限内完成销售目标(指乙方累计购货金额)(见下表)。乙方合同期限内进货金额不得低于 万元/年。分月销售目标分解(见下表)(以当月25日前货款到甲方账上为准): (单位:万元)

产品 (第一年) 年(分月比例) 合计金额(万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5% 8% 9% 6% 5% 6% 10% 8% 9% 10%

合计

2、乙方须完成销售目标,如乙方连续三月购货低于销售目标金额的70%,或至该月累计未完成目标的70%时,甲方有权单方终止合同。

(备注:全年分解应按上表所列比例。新开户商家第一次进货,应在此次基础上增加20万元作为首批进货。)

五、付款方式:

乙方向甲方订购产品需将订货总金额的全额货款以现金或汇票先行汇入甲方指定账户。

六、交货和运费方式:

1、交货时间:甲方在确认货款到账后十天内发出货物,若乙方订货超过1000件,甲方以不影响乙方销售为原则分批分期发运。

2、运输工具:经甲乙双方同意以经济安全的运输工具为主,运输手段和工具的选择由甲方决定,但一天以上的长途运输工具以火车运输为主。

3、费用承担:本合同所列双方结算价格已包含货物运到乙方所在地最近铁路到站运费以及货运保险,到站后费用,如中转费、掏箱费、装卸费、短途运输费等均由乙方自行承担。

4、提货验货:乙方提货时,货物破损低于3‰为正常运输破损,损失部分由乙方自行承担,如货物破损超出3‰,应凭铁路部门和保险公司有效证明文件三日内书面通知甲方,甲方协助乙方进行索赔,超过五日视为乙方无异议。

5、乙方在领货凭证上签收后,产品所有权即从甲方转到乙方。

若无甲方书面签章公文许可,甲方任何人员不得随意调货或借货。乙方在经营过程中因铺货及货款回收风险等均由乙方自行承担。

6、乙方收到甲方货物后必须出具加盖乙方公章的收货确认书(传真或邮寄)给甲方,并详细列明所收货物品项、数量及金额;收货后三日内未通知甲方,视为甲方交货正确。

七、甲方的权利和责任:

1、权利:

(1)对乙方的经营状况,价格执行情况、货物流向有权实施监督管理。

(2)对乙方的经营管理进行指导,如发现乙方在市场运作中有不规范或配合不力的情况,有权向乙方提出合理建议,直至终止合同。

(3)乙方如有违反本合同规定之条款,甲方可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解除合同,并追究乙方违约责任。

(4)甲方可根据市场情况和成本调整产品价格。甲方调整产品价格无需事先征得乙方同意,对乙方对于调整产品价格提出的任何主张不承担责任。

2、责任:

(1)甲方提供之产品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白酒行业产品质量生产标准,并保证长期、稳定的产品质量。

(2)协助乙方做好市场营销工作。

(3)兑现以书面形式所承诺的各种支持、包括给乙方的补偿、奖励、促销品、广告及营销推广支持。口头承诺无效。

(4)按照乙方的订货要求(货款到甲方账户后),双方约定的交货地点发运。

(5)如产品滞销是由于甲方供货延迟或根据合同约定甲方提前终止合同时,乙方剩余产品由甲方按原到岸价(根据甲方供货时出具的单据,货号和批次确定)全部收回,使乙方真正实现零风险经营,但包装必须完好无损(以件为单位)。

(6)甲方调整产品价格时,须提前一个月以正式书面通知乙方,书面通知应作为合同附件存查。

八、乙方的权利、责任 :

1、权利:

(1)如因甲方产品质量原因,乙方可以书面形式向甲方提出退货,经国家质检部门确认后,可以退货。

(2)有权提出对推广市场有益的经营建议。

(3)甲方如有违反本合同规定之条款,乙方书面通知甲方,甲方在 日内据具体事宜进行书面答复,若甲方在约定的时间内不做出书面答复,乙方可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解除本合同。

2、责任:

(1)乙方必须指派专人负责甲方产品的销售,合同签订后十五日内,组建15人以上的营销队伍,配送工具应即时到位,并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迅速提高服务终端能力。

(2)乙方应缴纳一定金额的市场管理保证金,按照甲方规定的价格、在双方协议的销售配送区域内销售,不得擅自越区销售和低价销售。(见第九条)

购销合同格式篇2

单位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单位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本合同签订地点: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的原则下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遵守。

一、[主体资格]

甲、乙双方在本合同签订时,应当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自身主体资格的证明。

二、[合同标的]

1、供应的商品种类、品名、品牌、规格、生产厂厂名及厂址、等级、质量标准、包装要求、计量单位及单价等,详见本合同附件一《购销商品确认单》。在合同期内,调整商品及价格时,以双方确认的《购销商品确认单》为准。

2、甲方应当按《购销商品确认单》提交相关商品生产、、批发、进口、专项经营等许可或证明文件以及相关质量检验证明。有专利、注册商标标识的,还应提供国家颁发的有关证明。

三、[商品质量]

1、甲方供应的商品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质量标准。

2、甲方所提供商品的质量应当符合本合同或订单约定的质量标准;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执行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

3、商品若以甲方在订货前所事先提供的样品或双方在订货前约定质量、品种及规格的,则必须与样品或约定的相符。

4、甲方所提供的商品保质期一般不得少于商品明示保质期的 。

5、商品出现质量问题的,甲方应给予退货,因此而产生的损失由甲方全部承担,由乙方自身过错造成的除外。

6、因商品的售后服务所产生的费用,乙方先行垫付的,经甲方确认后,方可在甲方货款中直接抵扣或由甲方直接给付。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7、为保障消费者权益,贯彻国家食品、化妆品等安全方面的有关规定,乙方可对甲方提供的商品进行 次的定期抽检,由此产生的检验费由甲方承担。乙方也可进行不定期抽检,抽检商品质量合格的,检验费由乙方承担,不合格的则由甲方承担,乙方应出具检验报告单。

商品在销售过程中由政府专门机构依有关规定进行的质量检验,如检验部门收取费用的,抽检商品质量合格的,检验费由双方共担,不合格的则由甲方承担。

由消费者投诉而送检的商品,检验后不合格的,检验费用由甲方承担。

上述检验应由甲方承担的费用,乙方需提供政府专门检验机构合法收费凭证,并以凭证金额向甲方结算。

四、[包装、条码]

1、甲方所提供商品的外包装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中文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与厂址、规格、等级、采用的产品标准、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使用说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期、警示标志及其它说明等,外包装上显示注册商标或专利号的,应提供相关知识产权证明。

2、乙方根据卖场情况就商品提出特殊包装的,甲方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商品应当使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条形码,并经由乙方设备验证可用。如需乙方代编条形码的,应在本合同后附加代编码服务条款,甲方承担相应费用。

五、[交货及验收]

1、双方约定的交货地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将订单列明的商品,按照约定的时间、运输方式交付到双方约定地点,由________承担运输费用。

2、乙方应当及时安排工作人员在到货后按照订单对商品的种类、规格、产地、数量、包装等进行初步验收,并出具收货凭证;如商品不符合本合同及订单要求的,可以拒绝接收。对于特殊情况下无法在______小时内验收完毕的,应当出具收货待验收凭证,同时告知验收完毕的具体时间。

3、自交付、验收后,商品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乙方承担。

4、甲方应保证所供商品在保质期内______%合格率,如在实际销售中发生该批次商品部分质量不合格,乙方应及时对未销售的该批次商品实行______%退换货,同时甲方应对此负全部责任。

六、[退、换货]

1、考虑到商品的自然损耗和季节性差异,双方同意本合同项下商品退、换货率为______%,或在《购销商品确认单》中就不同商品约定不同的退、换货率。

2、乙方退换货应当向甲方发出退换货书面通知,甲方应当于收到后______天内对所退换商品进行核实并书面确认,______天内负责更换或者收回所清退商品。逾期不答复或书面确认后未在

天内负责更换或者收回所清退商品的,乙方有权自行处置该商品,并在对账结算时予以扣除。

3、对于存在保质期、有效期的商品,乙方应当在保质期、有效期尚存1/6的期限内提出退换货。

4、下列情形下,甲方有权拒绝退货:

(1)乙方因自身原因造成商品污染、毁损、变质或过期的;

(2)乙方以调整库存、经营场所改造、更换货架等事由的。

七、[商品损耗]

甲乙双方都认同,商品在到达乙方后的仓储、上架、销售过程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自然损耗(不含乙方的自身过错)及质量抽检的样品损失,甲方愿意与乙方共同承担一定比例的损耗,双方约定由甲方承担的本合同项下损耗为购销金额的______%。

八、 [对帐]

1、对帐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双方确认的对帐周期为:每月______次,对帐日期为每月______日,对帐日______天。

3、双方按照确认的书面对帐单按时进行对帐,如因乙方原因在规定的日期

不能提供对帐单的,在甲方开具发票后,乙方应当依据销售清单和本合同先行给付无争议部分的货款。甲方如遇特殊情况未能在规定的时段对帐,可与乙方协商解决。 4、对帐日前 天,甲方应当按照进货、销售、退货等清单载明的数量及数额向乙方提供《商品对帐单》,乙方持相关单据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无故不确认的,视为认可《商品对帐单》的内容。

九、[结算]

乙方以下列方式结算货款: 现金 银行转帐

甲方开户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方确认的结算周期为:

货到: 7天 15天 30 天 45天 60天 天(国家规定的60天内);

十、[反商业贿赂约定]

甲乙双方均反对索贿、行贿及其它不正当交易行为。甲方承诺,不向乙方人员提供赠送礼品、现金、样品、餐饮等任何形式的利益。

若甲方被发现以任何形式的商业贿赂及其他不正当方式取悦乙方工作人员,以获取订单、更有利的价格、货架资源,或虚报送货量,或降低商品质量,或缩短付款期限时,乙方将立即停止与其的商业合作关系或订单,并向有关执法部门举报。

如有乙方工作人员要求甲方给付任何形式的商业贿赂,甲方有义务向乙方书面检举,并提供相关证据。对甲方的检举,乙方应给予保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直至送交司法机关。甲方的检举信寄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合同的解除]

1、在一方没有违约的情况下,另一方提出解除本合同的,应当提前______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如双方达成一致,合同自双方协商确定的日期解除。

2、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双方仍应当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对账与结算。结算完毕后,乙方可留存该结算期内结算数额

______%或______元的货款作为商品质量保证金,自合同解除或终止之日起______天内,如甲方产品不存在质量问题,保证金退还甲方;如存在质量问题,保证金在抵扣乙方受到的损失后退还甲方,若保证金不够抵扣,甲方应根据乙方有效单据支付。

十二、[违约责任]

1、甲乙双方均应当全面履行本合同的约定,一方违约的,应当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造成对方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甲方应当保证其所提供的商品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的瑕疵。如甲方或其供应商因为侵犯第三方的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著作权、肖像权、商业秘密或其他民事权利而产生争议,给乙方造成经济损失的,甲方应当承担全部责任并承担因此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3、甲方承诺对所供商品的质量全面负责。如因甲方商品出现质量问题,造成他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害,第三方要求赔偿或发生诉讼的,由甲方承担全部责任。甲方除负责赔偿由此引起的一切损失外,还应向乙方赔偿该问题商品该次销售总额的______%。

4、甲方逾期交货的,每延误一天,按逾期交货总额的 %支付违约金。甲方拒不送货、中途断货或不能保证供货的,按本次订单商品总额的______%支付违约金。甲方应达到95%的商品品种到货率,如达不到,按缺货品种计算,每缺少一个品种,乙方有权从甲方货款中扣除______元作为违约金。

5、乙方逾期验货的,每延误一天,按逾期收货总额的 %支付违约金。乙方拒不收货的,按本次订单商品总额的______%支付违约金。

6、甲方应当确保提供的各种证件和发票符合国家规定。如因甲方提供假证件、假发票等,使乙方受到牵连,被执法部门处罚或给第三人造成损害,甲方应当承担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乙方有权直接解除合同。

7、甲方根据乙方要求专门定制的特殊包装或特供商品,乙方违约的,应当支付违约金______,但甲方应立即止损,并不得就故意扩大部分的损失要求赔偿。

8、乙方不按本合同规定对帐、结算并向甲方支付货款的,每拖延一天按应支付货款的______%计付违约金。

十三、[合同期限]

1、本合同期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

2、合同期满前1个月,如双方同意继续合作,应重新签订新的合同;如未签订新的合同,乙方仍然下达订单且甲方接受的,视为按原合同继续履行。

十四、[争议解决]

本合同项下发生的争议,双方应当协商解决,也可向有关行政机关投诉处理;协商不成的,按照以下第______种方式处理:

(1)向深圳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华南分会申请仲裁;

(3)向人民法院提讼;

(4)其它方式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其它]

1、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双方明确授权人和具体执行交易过程中各环节人以及行为的法律效力,从而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

2、本合同涉及的通知,应当以双方约定的形式送达。

3、一方向另一方收取货款或者费用的,应向对方开具发票。

4、本合同的变更和补充,双方应当另行签订补充协议,且补充协议不得与本合同相冲突。

5、本合同经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人签署并加盖公章后生效。

6、本合同一式______份,双方各执______份,均具同等法律效力。

本合同附件为(根据各企业情况不同,自己拟定):

《购销商品确认单》

《双方补充约定》

甲方:乙方:

签约代表:签约代表:

盖章:盖章:

购销合同格式篇3

中国___公司(简称甲方)和_国___公司(简称乙方)经双方友好协商,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同意签订如下合同:

第一条 甲方同意从__年__月份起至__年__月底止,分期分批向乙方提品__套(件),计总值__万美元。

品号品名:

规格:

数量:

单价:

交货日期: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目的口岸:

支付办法:

包装:

其他:

1.甲方每次交货时,将出运的品名、规格、数量、金额、船名等在

___小时前电告乙方。出运后,将全套正本货运单据:全套洁净装

船提单(正本__份,副本__份);发票(正本___份,副本___

份);包装单;产地证明书;质量检验证书,由甲方直接寄给乙方的议

付银行。同时,由甲方将上述单据的副本__份,分别寄给乙方或乙

方的人。

2.乙方同意在__产品中,接受甲方次品不超过__%。次品

价格,双方根据质量情况,另行协商确定。

3.其他条款根据中国_进出口总公司对_国出口商品合同规

定。

第二条 乙方同意自__年__月起至__年__月底止,提供__机器__台,准备设备_台,以及测试仪器__台,附配件__套等,计总值__万美元。(各种设备的名称、型号、台数、价值齐全)

交货期:

1.__机器,___年__月交货。

2.__机器,___年__月交货。

3.其他设备,___年__月交货。

目的口岸:

支付办法:

包装:

其他:乙方在发运设备时,应先将发运的设备型号、名称、件数、金额、重量、体积等电告甲方。发运后,应将全套洁净的装船正本提单;发票;包装单;产地证明书;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书;有关设备详细的技术图纸和安装、使用、操作等说明书寄送甲方。为便于甲方做好准备工作,乙方同意在___年__月底前,先将各机全套图纸(包括基础图)寄交甲方。

第三条 本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提交_国___仲裁机构仲裁,仲裁裁决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第四条 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同意后修改之。

第五条 在本合同执行期间,如发生人力不可抗拒的事件,甲乙双方均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各方应立即把上述情况的发生通知对方,说明情势并预计持续时间的长短,以便对方采取相应措施。

第六条 本合同以中、_文书写,两种文体具有同等效力。自合同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

中国__公司代表

(签字)

乙方:

_国__公司代表

(签字)

见证人:

中国___律师事务所律师

购销合同格式篇4

乙方(卖方):

1、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买方同意向卖方购买同时卖方同意授予买方以下设备(以下设备器械均简称设备):

本合同若有详细的双方签字的配置清单,请详见附件。

2. 设备的交付期 乙方在合同生效的____天内向甲方交付上述设备,逾期将按照第7条规定执行。

3. 设备运输、安装和验收

3.1乙方确保设备安全无损地运抵甲方指定现场,并承担设备的运费、保险费等费用,装卸费由____乙方___承担。

3.2甲乙双方对设备进行开箱清点检查验收,如果发现数量不足或有质量、技术等问题,乙方应在______天内,按照甲方的要求,采取补足、更换或退货等处理措施,并承担由此发生的一切损失和费用。

3.3设备到货后,乙方应在接到甲方通知后_______天内安装调试完成。

3.4甲、乙双方在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合同的技术标准(见附件)进行技术验收,验收合格后,双方在甲方《验收合格单》上签字确认。

4.付款方式

甲方在合同生效后_____内先以____方式预付货款_____%计_______;安装调试验收合格正常使用后以______方式付货款的______%计_______,在 两个月后、三个月内 付清。

5.伴随服务

5.1乙方应提供设备的技术文件,包括相应的图纸、操作手册、维护手册、质量保证文件、服务指南等,这些文件应随同设备一起发运至甲方。

5.2乙方还应免费提供下列服务:

设备的现场安装和调试提供设备安装和维修所需的专用工具和辅助材料

乙方应派专业技术人员在项目现场对甲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或指导,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根据甲方的要求另行安排培训计划。

6.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

6.1乙方应保证所供设备是在__________(年月)后生产的全新的、未使用过的,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制造厂标准及合同技术标准要求。如果设备的质量或规格与合同不符,或证实设备是有缺陷的,包括潜在的缺陷或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等,乙方应在接到甲方通知后7天内负责采用符合合同规定的规格、质量和性能要求的新零件、部件或设备来更换有缺陷的部分或修补缺陷部分,其费用由乙方负担。同时,乙方应按本合同规定,相应延长修补或更换件的质量保证期。

6.2乙方应提供保修期_______月,保修期的期限应以甲乙双方的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保修期内免费更换零配件及工时费。乙方在保修期内应确保开机率为95%以上,如达不到此要求,即相应延长保修期。

6.3报修响应时间_______小时,到场时间_________小时(不可抗拒力量下除外)。

6.4保修期满后,人工费为单次故障不高于______元,年度定期预防性维护保养次数,不少于_______次。

6.5乙方负责设备的终身维修并应继续提供优质的服务,储备足够的零配件备库,保修期满后,以__________的优惠价供应维修零配件,消耗品的供应应由双方另设协议决定。

7.索赔条款

7.1 如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验确认货物不符合本合同约定,买方有权选择下列方式之一要求卖方进行补救:

7.1.1同意买方退货,并将全额货款偿还买方,并负担因退货而发生的一切直接损失和费用。

7.1.2按照货物的疵劣程度、损坏的范围和买方所遭受的损失,将货物贬值。

7.1.3调换有瑕疵的货物,换货必须全新并符合本合同规定的规格,质量和性能,卖方并负责因此而产生的一切费用和买方的一切直接损失。

7.2如果乙方没有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交货和提供服务,甲方应从货款中扣除误期赔偿费而不影响合同项下的其他补救办法,延期交货和延期服务的赔偿费均按每周迟交仪器的合同价的百分之零点五(0.5%)计收,直至交货或提供服务为止。但误期赔偿费的最高限额不超过合同价的百分之五(5%)。一周按7天计算,不足7天按一周计算。一旦达到误期赔偿的最高限额,甲方有权终止合同。

7.3乙方应保证甲方和使用单位在使用该设备或其任何一部分时免受第三方提出侵犯其专利权、商标权或工业产权的。

8.争端的解决

双方如在履行合同中发生纠纷,首先应友好协商,协商不成,双方均应向合同签订地法院。

9.合同生效

9.1 本合同在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文秘站:

9.2 本合同一式____份,以中文书就,甲方执叁份、乙方执壹份,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应。

10.合同附件 合同附件是合同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0.1配置清单 设备的配置清单

10.2技术标准 投标文件的技术响应 设备技术说明

11.特别约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 乙方:

(盖章) (盖章)

甲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 乙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购销合同格式篇5

加强B2C电子商务公司日百商品采购管理的意义

(一)缓解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我国商品主要受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市场的自由调控,我国商品价格直接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供求关系的变化带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以及偶然性、暂时性,制定有效的科学的采购管理能够及时应对价格的突变。受金融危机的波及,日百商品的市场价格会受到强烈的波动,因而公司的采购方式和价格方面都将受到新的挑战,遇到不可估计的风险。因此,制定合理规范科学适宜的B2C电子商务公司日百商品采购管理制度以及库存管理制度能够及时有效应对市场价格风波所带来的风险,不至于使公司陷于孤立无助、措手不及的状态。

(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企业要提高自身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仅需要有较好的商品优势还应有较实惠的价格优势。因此,应尽可能降低商品的采购成本,并建立良好的采购管理系统,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B2C电子商务公司最主要的成本支出即为商品购买成本,如果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日百商品采购管理制度,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确保公司的高效运营,并能在同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合理的采购管理能够降低采购的总成本,从而使得低的成本转化为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相适宜的库存管理和销售管理能够维持和保证日百商品的充足而又不至于累积,从而能够迅速抢占市场,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B2C电子商务公司日百商品采购管理

(一)采购价格管理

采购价格管理是采购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管理的原理则依据理论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一定的管理模式或程序,并要求采购相关人员严格遵循采购管理的程序。其一般模式程序为:

1.总则。制定目的:保证采购商品高质低价;规范采购程序。适用范围:公司各类商品采购;采购价格审核、确认。

2. 价格审核规定。报价依据:物流总监办制定年度费用预算表,采购部依据预算表采购,供货商报价也可参考预算表。价格审核:供货商定期给出报价单,采购部填写《采购单》;采购部挑选三家以上供货商询价,以作比价、议价依据;物流总监审核《单价审核单》一式三份;物流总监认为价格不合理,则退回采购人员重新议价,或由物流总监亲自与供货商议价;《单价审核单》经核准后,一联转财务,一联由采购部存档,一联转供货商。

3.价格调查。核定的商品,采购部应定期收集和掌握最新价格数据。核定的商品若采购价格有变,则需重新报批《单价审核单》,且附书面说明原因,再经审核环节。在相同价格、质量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与原供货商合作。为贯彻公司低成本政策,每年应与供货商商量降价之事宜。采购总量增加时,应与供货商商议降低采购价格。

(二)库存管理

在采购管理中研究库存管理,其目的是大限度地降低压库资金以及保证采购的合理性。库存管理的方式有:一是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集中库存某些零售商的货物。可以根据真实的销售量或者订单量的变化,生产补给货源,优化库存结构,能较高效利用仓库和节省人力。二是客户管理库存。零售商管理库存,最接近消费者的库存管理,库存频率高、库存量相对小,但库存的利用率高很少存在积压现象。三是联合库存管理。供应商与客户共同管理库存。集合生产过程和零售过程数据的掌握,能更加准确的控制资金的投入和提高库存水平。

(三)销售管理

销售管理是为了提高商品的销售额,销售管理对企业的采购起着直接的决定性。在采购中研究销售管理主要研究销售中的销售数量、销售价格、销售品种以及销售的时间等数据信息,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建立销售数据管理库,从而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进行成功的商品采购。销售管理和采购管理有相互融通也有独立的存在。适宜的销售管理能够确保和推进采购管理健康、持续的开展。

B2C电子商务公司日百商品采购管理案例研究

卓越、当当属于最早一批B2C电子商务公司,使用供应商库存管理,消费者下单转交供应商发货。这样的模式节省了库存资金但会拖延时间也不能保证货源的充足,会造成顾客流失的风险。随着卓越和当当的发展,他们的采购模式也由纯网络运营向多线下渠道资源建设发展。淘宝,是提供第三方支付平台和信息流等中介服务的网络中介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个人交易提供中介服务的免费交易服务平台提供商。如今,淘宝高调进军B2C,淘宝商家的采购管理大部分还是与最初的卓越、当当模式相同,只不过他们与某些供货商签订长期合同,以保证货源的充足。拥有实体商城和网点的传统零售业的商家如国美、苏宁、沃尔玛、家乐福等,抓住互联网这一商机,积极进军电子商务领域,开设网上商城,他们的采购模式与早年诞生于互联网的B2C网上商城卓越、当当、亚马逊有着本质的区别,其采购无需进行成品的采购,还是和原来的模式一样进行原材料的采购。

由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B2C电子商务公司所采用的采购渠道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采购。大多小型电商采用线上采购,简便快捷、省时省力。对于大中型电商则多采用线下采购,线下采购相对安全可靠、信誉好。

B2C电子商务公司日百商品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价格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B2C电子商务公司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商品采购价格管理制度。商品的采购过程包含材料、法律、保险、经济等学科方面的知识,建立完善完整的采购价格管理制度要求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大多数公司所采用的商品采购价格管理基本是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及时地根据市场的变化更新采取有效的管理,且公司内部采购人员的结构职能划分并没有严谨地按照公司要求开设。由于人员配置的不完善,使得在工作的协调和配合上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由于监督制度的不完善,也使得一些素质不高的职员为了自身私利而违反公司规定,导致商品采购出现质量不合格、采购价格过高等不良现象,严重危害公司的利益以及破坏市场秩序。

(二)采购管控存在缺漏

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的千变万化,致使B2C电子商务公司面临越来越激烈的挑战,采购不仅要求低价更要保质。但多数采购职员把采购的价格看的太过重要,而忽略了如品牌、质量、信誉、售后等方面的考察。这样的采购观念严重阻碍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在签订采购合同的时候,大多数公司仅仅关注的是材料的价格以及质量方面,并没有对售后服务有足够的重视,也没有有计划有目标地与供应商洽谈商议后期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模式并没有将公司的未来的发展与利益考虑在内,单单追求眼前的利益。而且,由于电商的虚拟性和网络性,相关监管制度和措施未能全面而及时。因此,少数公司为追求眼前利益,无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屡见不鲜。在采购渠道方面,许多B2C电子商务公司直接和某些品牌签订授权合同销售其产品。然而,就在2013年8月份,各大网站纷纷新闻宣称许多品牌(如雅戈尔品牌服饰)并未授权给京东天猫等B2C电子商务公司,它们销售的是假名牌。因此,对采购管理需特别注重其监管和控制,保证采购商品的质量,维护公司的长期信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B2C电子商务公司实施日百商品采购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与公司相适宜的采购价格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制度

每家B2C电子商务公司经营模式都各有特点,应从本公司的实际出发,根据本公司的管理模式和文化特性,逐步建立和规范采购活动。一套科学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应当合理整合价格管理、库存管理和销售管理制度使采购管理最优化。例如采购数量庞大、频率和周期相对长的B2C电子商务公司可以采用网上招标的方法,主动出击,择优取录。对某些小型采购量的B2C电子商务公司,可以选择信誉优良、质量有保证的大公司签订长期的有效合作合同,这样可以节约很多的采购时间和防止人员的浪费;或者使用电子采购模式,此模式可以有效节省供货周期,降低采购成本。在特殊时期,公司还可以采用价格竞争模式,通过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来调节商品的价格变化,在采购过程中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保证采购价格的最优性。

(二)发展和培育长期主力供应商

对日百商品采购而言,供应商的选择与维持尤为重要。质量好、价格低廉、售后服务到位的供应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加强采购价格的管理,提供最优的供货模式。因此,针对公司本身的需求和发展,可以全面考察相关供应商在质量、价格、技术、管理、信誉、人才方面的竞争力,从而选择与最优的供应商签订一揽子框架协议,保持良好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样互利互惠的关系将有助于公司的长期战略性发展。

(三)建立全面的采购信息系统

当前市场瞬息万变,建立完善的采购系统,掌握最新的价格动态是公司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之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立全面的采购管理更省心省力、合理可靠。企业的监督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其职责和优势,为企业提供可靠、完善的采购数据和供货商信息资料。这样企业就可以建立全面的采购信息系统,从而跟踪及选择合理价优的供货商。对市场及价格了解同时也帮助公司在签订合同时掌握一定的主动权,防止供货商哄抬物价、混淆事实。此外,公司还可以根据商品采购信息系统,从中预测未来商品价格变化的趋势,进而保证公司有计划、有目的地运营,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

(四)加强采购管理队伍的培训

采购管理更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作。因此,要求公司具备有业务能力强、逻辑思维好、分析综合能力敏锐的管理人员。故而加强对采购管理队伍的培训是一项艰巨而意义重大的工程。对采购管理队伍的培训需要着重培养采购管理人员对采购价格、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等进行科学分析比较总结的能力,并且能够快速有效地找出影响采购的主要因素,进而为企业采购提供准确的信息。作为采购管理人员还应掌握市场商品价格动态变化的趋势,能够及时捕捉到有价值的商品价格信息,为公司采购商品提供有利的信息。此外,高标准、高能力、高素质的采购管理队伍,将提高公司的人才竞争力,更有助于公司采购水平的发展。

购销合同格式篇6

由于笔者对服装消费者行为较敏感,每次到终端都习惯性观察一个店铺销售流失了哪些客源?是导购的哪些原因导致顾客流失?又有哪些方法能够争取到更多的成交量?

有经验的导购一般通过消费者的举止就能看出其是否是真实的购买者,资深的导购也能够看得出消费者的价格接受程度,这些是针对消费者接待销售时的必备知识,否则如何针对性的把握消费者?但这些远远不够,因为最让销售人员把握不准的是顾客对服装款式的喜好,一不留神推荐错了款式或者对服装风格描述不清都会导致顾客流失。

现在的服装消费已经大大区别于以前,消费者每次逛街看服装也许并不是因为一定要买某件衣服,而是碰到某件喜欢的就会买下,至于会喜欢什么风格款式的那完全要看当时的心情;而即便是有目的的选购服装,对待款式的态度也是百般挑剔,要比自己原来的衣服有创新,还要综合考量适合性,消费者自己往往都会因举棋不定而烦恼。而面对这种现象,商家的打折促销可以说是增加了消费者了解服装款式的兴趣,但如果各家都打折,此时消费者关注的重心则又回到了原点――挑选款式,但就算是挑选好了往往还会问上一句“打几折?才打7折,这么少,我再看看!”

以上所述的消费现象,会占取每一个服装店平均客流数量的70%以上。如此数量占比却很少有品牌商、商、经销商愿意去改观,每天分析数据的人只会关注那些每天不到10%顾客成交量里所产生的数据,什么这个占比、那个占比,而潜购顾客群70%的占比却从来没有被分析过、被关心过。销售业绩提升从何谈起?也许你会反问每一个品牌都有定位,怎么可以做到满足所有的群体?问得很好,我们说的是进入你门店的顾客群的70%,这些进入你店铺的客群是有一定共性的,你的店铺形象已经吸引到这些顾客,前面的营销工作已经成功了,后面销售成交的工作通过努力哪怕只是多抓住了10%的客群,你的业绩就增长了一倍,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努力吗?

我们如何将这些潜购客群变成成交客群呢?也许服装专业体验式销售模式是所有销售模式中最有力的方法。

服装专业体验式销售,简单说来就是通过专业着装顾问的知识,结合产品销售互动流程来促进成交的过程。这种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品牌、不同季节、不同品类进行系统的销售模式培训、管理,以达到增加成交量、增加业绩的目的。这种销售模式由于专业性强,很多经营者不了解其运作方式、和对销售人员的管理疏松,在服装领域一直少有品牌掌握运用。

第一招 快速识别顾客服装款式爱好规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识别顾客款式喜好规律有助于推荐适合的款式,以及快速调整与顾客互动销售的方向,赢在起跑线。

每一个人对穿衣都有自己的喜好印象风格,这种喜好会因为年龄、身份对款式喜好的侧重点逐渐变化。而每个人所适合的穿衣风格往往年龄越大越清晰,不管什么社会身份。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单纯的服装风格爱好到懵懵懂懂的找到适合的风格,再到对自己适合穿什么风格越来越清晰。这里所说的个人穿衣风格,就是每一个人的五官体貌特征形象风格在起作用。

我们会看到身边的女性朋友有的形象气质委婉可人、有的中性帅气、有的典雅稳重……,而男士也一样有风格差异,有的亲切随意、有的严谨正统……这就是每个人拥有的个人形象风格,纵观每个人都不同,但我们仍然可以从里面找出一些规律。

所有的服装品牌都有一个风格定位,如果风格做得比较突出,那么此品牌一定会吸引两个群体:一个是非常适合穿此种风格的人群,一个是喜欢此种风格却很少有机会穿的人群。举例来讲,有个女装品牌叫“淑女屋”,所有的产品设计都采用了花边褶皱、蝴蝶结、小花草图案、粉嫩纯洁的色彩(白色、形形的各种粉色、柔和淡雅的色调等)、纯棉的质地等元素。整个品牌产品表现了甜美、淑女、纯真的风格,那么购买者无非两大类人群:一类是形象气质比较甜美、消费者年龄刚好是表现甜美青春的16―22岁年龄层适合此种风格的顾客群;另一类则是虽不适合穿,但却希望自己可以穿出甜美印象的顾客群。前者是因为适合,后者是因为向往。当然不排除有些顾客群属于适合并喜欢但是没有能力购买,等有了购买能力却过了能穿年龄的顾客群会经常逛店铺,因为这是她一直没有实现的梦想,喜欢经常回顾温习一下……

相比风格定位很明确的服装,一些服装品牌风格不突出,或者风格比较杂,没有规律可言,那么所吸引的群体就不太容易寻找规律。此时就比较适合通过以产品品类、系列为单位来分析适合的目标客群,从而判断出顾客是适合穿的还是喜欢穿的客群。当然这里的重点就是顾客的形象特征规律是如何对应穿衣风格规律的。

每个人的五官体貌特征整体、局部形象由轮廓(形状偏直、偏曲)、比例(常规、非常规)量感(是否饱满、大小是否适中、是否突出)神态、色彩组成整体气质印象。而服装也是由款式轮廓(直线、曲线)比例(规则对称、不规则)材质肌理(面料软硬粗细)色彩组成整体款式风格。

每一位进店顾客的体貌特征,导购可以快速的识别,并联想到店内所对应的款式和类似款的范围,帮助顾客寻找到喜欢的款式,这一步是帮助顾客发现款式价值的关键。顾客有了认同才会考虑下一步的试穿,而非只是让顾客自己寻找,顾客的款式认知是习惯性的,没有尝试过的不会仔细寻找就会离开店铺。

这一部分可以有两个办法解决:一个是需要根据不同上架时间的产品,通过不同品类的分类培训导购来完成,这样简单易学,导购容易掌握。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每一个销售人员本身就有各自擅长的销售风格,如果店铺的产品风格分类刚好对应了导购喜欢的风格,以销售指标分工的方式让每一个导购对喜欢的服装品类风格销售感觉发挥到极致,也是一种非常智慧的管理方法。

第二招 推荐顾客喜好的产品款式风格进行多套推荐试穿体验

在选择试穿款式的时候,要掌握好顾客的形象风格规律所适合的范围,专业的导购可以帮助顾客发现更多的款式组合,以启发消费者的想象力。

每一位顾客在购买行为中喜欢比较,哪怕是遇到感觉不错的款式,也不一定购买,因为她会想是不是还有更好的选择,就这样选来选去最终一件也没买,白浪费时间。因此在帮助顾客推荐的时候,导购就需要一次准备三套以上适合的款,和一两套不适合的款,便于帮助顾客快速分析决策购买哪一件,而不是是否购买。

这个过程是最考验导购应变能力的过程。除了要把握顾客的形象特征规律对款式的要求,还要把握自己店铺的产品库存、品类款式的宽度等。

笔者在无数次培训经历中发现,98%的导购销售人员不了解自己所销售的品牌产品,甚至包括经销商、店长、还有品牌市场人员等。他们所能了解的都是一些粗犷的信息,一个普通人一看都知道的信息,而非产品背后促进顾客购买的信息。比如一个款式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搭配出多少种风格、碰到不同的体型如何介绍、穿着印象针对不同体貌特征的人意味着什么?等等。即便是销售人员能讲得出,也都是一些模棱两可的语言,不能提供消费者分析决策用。

试穿体验是顾客购买的核心,其关键在于顾客在试穿过程中,可以更快决策自己适合与否,此时导购的角色是发现顾客反映的服务者,不能过于激进也不能过于疏远,在顾客试穿过程中分析顾客需求的价值侧重点和选择疑点,发现问题及时帮助顾客巧妙的排解。

第三招 专业、客观、技巧性的帮助顾客分析服装款式的适合与否,直到顾客满意

专业、客观、技巧的帮助顾客分析,少有人做得到,没有经过培训的人,此时只会被动等待顾客的反映。

专业,即可以科学的说出服装款式的各个元素(比如面料肌理、色彩图案、廓型比例、造型风格等),对应购买顾客的形象特征印象。每个服装款式元素适合顾客的点是什么?为什么适合?为什么不适合等等,从而让顾客在导购的语言信息中分辨自己的需要。

客观,即销售中的客观并不全是对的信息,毕竟需要引导顾客的角度才能把产品销售出去。值得一提的是在销售互动中的客观,是知道服装款式与顾客形象体貌特征、购买需求特点的灵活掌握。比如一个顾客看中了一件服装款式,在试穿过程中导购发现顾客穿着效果不是很好看,但是顾客却表现希望购买,导购在没有弄明白原因之前不要轻易发表个人意见。因为有些顾客属于特殊需求,比如只是为了一种价格的心理平衡,外表消费能力弱的人却买了一件昂贵的衣服,这不是因为眼光,而是因为社会心理需要,一种不自信的心理需要。当然,大部分顾客群是需要导购用正确的客观又灵活的态度来对待的。

技巧,在与顾客互动中,需要技巧性解决问题。比如针对几个人结伴选购服装款式的问题,因为每个人形象特征不同导致的款式审美差异,影响了顾客决策。这就需要导购重新梳理顾客选择服装款式的价值主次顺序,帮助顾客技巧的分析每个人选择服装的爱好受什么影响?此次购买更看重什么等信息来从侧面推动顾客树立新的购买价值观。

服装专业体验式销售模式,不仅在淡季体现出它的优势,任何销售季节都非常重要。每一个品牌商、商、经销商要做的就是把这种专业销售导入到销售管理中,尤其是一些中高端女装、男装品牌,在产品周转、产品生产周期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做好专业化销售才是当前最可行的应对之策。

专家提示

服装专业化销售管理由三部分组成:

1、门店产品款式组合订货要充分考虑当地消费群的形象体貌特征规律对款式的要求,而不仅是一些穿着习惯、流行接受度的评估。产品款式组合,意味着你的产品的适销性,像分析当地体型尺码规律一样分析当地适合的服装款式规律,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规避库存。而不是受个人审美喜好导致的大量库存现象后,还在抱怨是按照往年数据订货怎么还是库存这么多、生意太难做了。能够分析数据产生的真正原因,才会做好下一季的销售。

2、把专业化销售培训规划成培训模板,常规化管理。这是笔者长期总结出来的,任何一种培训如果保证培训效果的落地必须有一定可遵循的标准和可以落地的体制。专业化销售更是如此,不同的服装品牌性质(时尚风格、休闲、职业、女装男装等)需要不同的模板。服装消费和其他商品不同,个性化很强,而且随着每年每季的改变,个性化的演绎也在改变。因此培训模板的框架可以一样,但内容的模板每季每年需要有专人负责调整修改,以便于大面积推广。

3、由于专业化销售最终主要由终端导购实现,管理方式自然也会围绕导购的专业级别、销售级别设定终端导购管理体制。级别化的管理不但可以提升员工的职业上进心和目标感、延长导购的职业生涯周期,更大的特点是,因为不同品牌的定位不同,培训模板也不会一样,也因此不会为竞争对手培养人才。这就是专业专精的商业好处。

结论

购销合同格式篇7

【关键词】 融资性售后回购; 会计处理; 税务处理; 改进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融资形式日益多样化。售后回购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工具,因其特有的优点,近年来得到迅速的发展,被企业广泛采用,其财税处理也开始引起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的关注。本文在对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现行财税处理规定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其不合理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思路。

一、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概述

售后回购,是指销售方在销售商品时,与购买方签订合同,同意日后将所售商品购回的一种行为。售后回购业务类型多样,按照不同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但其目的只有两种:一种是借助于售后回购融通资金,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另一种是销售商品,日后因特殊原因又重新购回。如果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售后回购业务可视为一种融资行为:1.销售方无选择权,在销售商品后一定时期内必须回购;2.回购价格不是按市场价格,而是事先在合同中约定,一般高于销售价格。此类售后回购业务的目的是融资,因此被称为融资性售后回购,其本质不是购销行为,而是一种担保借款行为。

二、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对收入的确认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一项销售业务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五个条件才可确认收入。

对于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来说,首先销售方受合同约束,没有回购的选择权,在约定的日期必须回购。这说明所售商品的控制权仍在销售方。其次,回购价格不是按市场价格,而是事先在合同中约定,这意味着日后因所售商品价格变动产生的风险和报酬仍归销售方。因此,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不满足收入确认的前两个条件,不能确认收入的实现,也不能结转成本。依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应设置“其他应付款”账户,核算发出商品的销售价格以及按期计提的利息费用。企业在发出商品时,按实际收到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其他应付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账户,同时按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借记“发出商品”账户,贷记“库存商品”账户,回购价格与原销售价格的差额,应在销售与回购期内按期计提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其他应付款”。回购所售商品时,借记“其他应付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同时,按回购商品的成本,借记“库存商品”,贷记“发出商品”。现举例说明其会计处理方法:

例如,2012年6月3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价格为1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合同规定:甲公司应在2012年11月30日将所售商品购回,回购价为11万元(不含增值税),商品已发出,货款已收到。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8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6月30日发出商品时:

借:银行存款 11.7万元

贷:其他应付款 1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万元

借:发出商品 8万元

贷:库存商品 8万元

2.回购价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费用,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由于回购期间为5个月,货币时间价值影响不大,可以采用直线法计提利息费用,每月计提利息费用0.2万元。

借:财务费用 0.2万元

贷:其他应付款 0.2万元

3.11月30日回购商品时,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格为11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87万元。假定商品已验收入库,款项已经支付。

借:财务费用 0.2万元

其他应付款 10.8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87万元

贷:银行存款 12.87万元

借:库存商品 8万元

贷:发出商品 8万元

三、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的税务处理

关于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的税务处理,目前我国税法尚缺少明确的规定。其涉税处理办法散见于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一些通知或指导性文件。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的税务处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值税

如果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的对象是增值税应税货物,就要涉及增值税的计缴。融资性售后回购虽然本质上属企业的融资行为,但从法律形式上看是购、销两项业务,《税收征管法》规定对售后回购业务一般都视同销售。如果企业为一般纳税人,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在我国“以票管税”的税务规制下,对双方都予以征收增值税,计入增值税销项税额。另外,双方在销售环节按照规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收取价款,这通常表明企业的计税收入已经实现。

(二)营业税

如果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的对象是不动产或无形资产,该项业务涉及营业税的计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购房回租”等经营活动征收营业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9〕144号)规定:房地产开发公司采用“购房回租”等形式,进行促销经营活动(即与购房者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书”,将商品房卖给购房者;同时,根据合同约定的期限,在一定时期后,又将该商品房购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对房地产开发公司和购房者均应按“销售不动产”税目征收营业税。根据这一规定,如果融资性售后回购的对象是不动产或无形资产,企业就产生了营业税纳税义务。

(三)企业所得税

对于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涉及的企业所得税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规定,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的,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按购进商品处理。有证据表明不符合销售收入确认条件的,如以销售商品方式进行融资,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确认为利息费用。前已述及,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不符合销售收入确认条件,按国税函〔2008〕875号文件的规定,销售企业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费用。此种情况下,企业确认的财务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税前扣除,应纳税所得额既不需要调增,也不需要调减,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无差异。

由上述分析可知,对于企业的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不符合销售收入确认条件,企业所得税处理规定与会计处理原则是一致的,但流转税要视同纳税义务产生,缴纳流转税。

四、完善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财税处理的建议

笔者认为,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收制度对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财税处理的规定基本上遵循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但在流转税的计征、不同业务类型的判断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公平税负,需要对其进一步完善。具体改进建议如下:

(一)对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中购、销双方均不应征收流转税

理由如下:

1.违背了“实质课税”的原则。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从法律形式上看是购、销两项业务,但其经济实质属企业的融资行为,故不能按购、销业务计缴增值税或营业税。另外,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也不能按“视同销售”计缴增值税或营业税。因为视同销售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商品或货物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如用于对外捐赠、市场推广、换取生产资料等;二是商品或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如用于在建工程、集体福利等。在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中,商品或货物只是起到担保的作用,其所有权最终并未转移且未被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因此,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中购、销双方均不应计征增值税或营业税。

2.与所得税的税务处理相矛盾。在所得税的处理上,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不确认收入,按期计提的财务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税前扣除,这意味着所得税法承认这种融资行为,而融资业务是不需要缴纳增值税或营业税的。因此,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在流转税与所得税的处理上相互矛盾。

3.与融资性售后租回业务的税务处理相矛盾。2010年9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方出售资产行为有关税收问题的公告》(国税函〔2010〕13号)中明确规定: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方出售资产的行为不属于增值税和营业税征收范围,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且在所得税的处理上不确认销售收入,对融资性租赁的资产,仍按承租人出售前原账面价值作为计税基础计提折旧。租赁期间,承租人支付的属于融资利息的部分,作为企业的财务费用允许税前扣除。由此可知,融资性售后回购和融资性售后租回两项业务在所得税方面的处理原则是一致的,但在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处理上则截然相反。同为企业的融资行为,涉税处理原则理应一致。因此,对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购、销双方征收增值税的规定与融资性售后租回业务的税务处理相矛盾。

(二)完善相关税收法规、制定合理的判断标准以区分不同类型的售后回购业务

售后回购业务按本质特征分为两大类,一是融资性业务,二是正常的购销业务。两类业务适用不同的税务处理办法,融资性业务不征收流转税,不确认收入,也不结转成本,正常的购销业务按销售和购买两项业务分别进行处理。为防止企业偷逃税款,堵塞税收漏洞,税务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判断标准对两类售后回购业务进行区分。如税务机关可将以下三点作为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的认定标准:1.双方已经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回购合同;2.商品销售方无回购选择权,在约定日期必须回购;3.回购价格在合同中事先约定。

(三)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的会计处理随税务处理的变化而变化

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不征收流转税,其会计处理也要发生变化。具体为:企业在发出商品时,按实际收到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其他应付款”账户,同时,按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借记“发出商品”账户,贷记“库存商品”账户,回购价格与原销售价格的差额,应在销售与回购期内按期计提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其他应付款”。回购所售商品时,借记“其他应付款”、“财务费用”,贷记“银行存款”,同时,按回购商品的成本,借记“库存商品”,贷记“发出商品”。

综上所述,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收制度对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财税处理的规定仍存在改进的空间,应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其进行完善,以使财税处理的各项规定相互协调,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经济交易的实质。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吕芙蓉,杨洁.售后回购和租回的财税处理差异[J].税收征纳,2009(12).

[3]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 喻建红.谈售后回购业务的会计处理[J].财会月刊(理论),2008(10).

购销合同格式篇8

关键词:售后回购 会计计量 货币时间价值 现值 实际利率法

由于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也在随之不断的发生变化。包装物售后回购业务是包装业中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虽然交易手续比银行借款和发行证券等业务要复杂得多,但是,融资效率和方式相对比较便捷,因此,在包装业的融资业务中使用较为广泛。企业会计准则采用历史成本对于包装物的售后回购业务进行规定,满足了经济业务发展的需要。但是,06年我国会计准则为了使会计信息更加相关和准确,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增设现值计量属性。在此变革的背景下,本文提出针对包装物售后回购业务采用现值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的构想。

1 目前包装物售后回购业务的会计处理

售后回购,是指销售商品的同时,销售方同意日后再将同样或类似的商品购回的销售方式[1]。对于包装物售后回购业务,销售方根据合同或协议内容确定是否满足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确认包装物的销售收入。

如果合同或协议中销货方承诺在销售后一定时间内回购该包装物或类似包装物,但是,回购价格按照回购日的市场价格确定,则该业务满足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已售包装物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确认销售包装物收入。销售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回购时,相当于采购业务,借记周转材料――包装物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2]。

如果合同或协议中销货方承诺在销售后一定时期内回购该包装物或类似包装物,但是,回购价格固定或等于原售价加合理报酬,则该交易不满足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属于融资性质的销售,不能在销售时确认收入[3]。销售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等科目,在销售与回购期间,将回购价大于销售价之间的差额平均分摊于该期间,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在回购时,借记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在这个交易的会计处理中,并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2 包装物售后回购业务采用现值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的构想

包装物售后回购业务回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卖方将包装物销售后一定时间内回购该包装物,回购价格根据回购时的市场价格确定,在该业务中,卖方在包装物销售时以满足销售收入确认的条件,包装物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发生转移,因此,此类业务会计处理应视同销售,销售时,确认收入,回购时,视同采购。二是卖方在回购时价格在销售时已经确定(往往高于销售时的价格)。该交易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经济实质是一种融资行为,因此,在销售包装物时不能确认收入,而视为负债。如果回购期比较短(例如,3年以内),可以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将回购价高于销售价之间的差额平均分摊到回购各期中,确认财务费用。如果回购期比较长(具有融资性质,通常为3年以上),笔者认为应该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采用现值计量。

2.1 科目的设置

由于该包装物回购期较长,超过一年,因此,可以选用非流动负债“长期应付款”科目进行核算。在该总分类科目下可设“长期应付款――成本”和“长期应付款――利息调整”明细科目。分别核算销售时的价格和各期利息费用。

2.2 采用实际利率法

包装物售后回购在销售至回购期间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费用,即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计入发生当期的财务费用。

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考虑包装物售后回购所有合同条款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应当考虑未来信用损失。包装物售后回购合同中回购价格和回购时间应当在确定实际利率时予以考虑,可以采用内涵报酬率法确定包装物售后回购中的实际利率。

2.3 会计处理

(1)销售时的计量。在企业销售包装物时,应按照销售的价格,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长期应付款――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科目。如果发出包装物,借记“发出商品”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

(2)销售至回购期间的后续计量。按照实际利率和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计算当期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应付款――利息调整”科目。

(3)回购时的计量。回购时,按照支付的固定回购价,借记“长期应付款――成本”、“长期应付款――利息调整”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如果收到商品,借记“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贷记“发出商品”科目。

2.4 案例分析

2010年1月1日,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包装物售后回购合同,合同规定,甲企业一批包装物,售价为200 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4 000元;甲公司将于2013年1月1日将所售包装物回购,回购价格为300 000元,增值税额为51 000元。2010年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货款,但所售包装物并未发出;2013年1月1日,甲公司回购所售包装物。甲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销售商品时,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234 000

贷:长期应付款――成本 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34 000

(2)实际利率的计算

200 000×(1+r)3=300 000

计算出 r≈0.1447

第一年的利息费用为:200 000×0.1447=28940(元)

第二年的利息费用为:(200 000+28940)×0.1447=33127.618(元)

第三年的利息费用为:(300 000-200 000)-28940-33127.618=37932.382(元)(由于四舍五入,因此,倒挤出第三年利息费用)

(3)销售至回购期间利息费用的会计处理

第一年: 借:财务费用 28940

贷:长期应付款――利息调整 28940

第二年: 借:财务费用 33127.618

贷:长期应付款――利息调整 33127.618

第三年: 借:财务费用 37932.382

贷:长期应付款――利息调整 37932.382

(4)回购时,会计处理

借:长期应付款――成本 200 000

长期应付款――利息调整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51 000

贷:银行存款 351 000

可见,如果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每年计提的利息费用平均为33333.33元(100 000÷3=33333.33)。当包装物销售价格和回购价格相差较大,且期限较长时,需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否则,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和准确性。

结语

货币时间价值虽然自2006年引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但是,并没有普及到每一个准则中,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地渐进地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本文就包装物售后回购业务中具有融资性质且销售价和回购价差距较大的业务进行现值计量的构想,试图在包装物售后回购业务中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该构想由于属于初探阶段,还具有很多不完善之处,有待日后继续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5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D].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2]刘永泽,陈立军.中级财务会计(第四版)[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3]荣凤芝.具有融资性质的售后回购会计处理改进[J].财会月刊,2015.

购销合同格式篇9

内 容 提 要众所周知,召开十六大后,党中央、国务院把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使占我国总人口近80%的农民近快富裕起来,是党中央、国务院考虑的头等大事。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粮食产业化、市场化的进程加快,粮食收购合同越来越被各级政府和粮食流通企业所采用,它的优越性也愈加显现出来。由于粮食收购特殊的合同属性和签订方式,以及未来市场和粮食收成的不完全预见性,致使在实际履行过程中经常出现违约行为的发生。我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粮食流通工作的经验和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对粮食收购合同的现状和发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析:首先,从粮食收购的概念入手,分析粮食收购的合同特性、各种不同形式,运用合同法阐述粮食收购的主要法律特征。其次,粮食收购作为一种契约合同,主要存在着主体不明,内容不全面,格式不规范、条款含义不明确、缺乏约束机制、违约现象突出等法律问题,因此给粮食收购的履约带来一定的困难。其三,粮食收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粮食收购合同的履约情况和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分析,要保证这项工作健康发展,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规范和完善粮食收购合同:(一)明确粮食收购参与主体,增强各方的信用意识和法制意识;(二)规范粮食收购的形式,建立对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约束机制;(三)积极创造法制经济环境,促进粮食收购合同的规范发展。总之,粮食收购在给企业和农户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法律问题,如何规范这种经营方式,有待《合同法》及相关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近年来,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加快,粮食收购合同作为一种新的实现粮食产销衔接的契约式经营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食企业所采用。这种生产经营方式对于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引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农业收入,搞好产销衔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从目前粮食收购的推广形势和结果看,粮食收购合同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合同的履约率问题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一是缺乏有效的市场风险规避机制。粮食生产与收获时形成的差价,导致市场价格高于合同订立时的市场价时,农户觉得亏本不愿履行合同;市场价明显低于当时价格,超过企业的承受力时,企业也不愿履约。二是目前这种收购合同多是间接通过乡镇政府和行政村签订,与农业签订的情况较少,收购合同对农民的约束力较差,合同主体不明,使合同履约难度增大。而不少收购合同内容不详细,动作不规范,特别是对农产品和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各自应承担的风险、责任以及权利的规定含糊不清,签约内容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合法性,埋下了违约的隐患。三是收购大都是一次性买断模式,没有形成二次结算盈利分红模式,与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有较大差距,产业链没有真正形成,不能体现公平原则。四是农民和企业的法律意识淡薄。因此,很多情况下收购合同是一纸空文,违约现象十分普遍。下面,本人将从粮食收购的主要类型及其法律特征、收购合同存在的主要问题、规范与完善粮食收购合同三个方面,结合合同法与民法理论对粮食收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粗略的探讨。一、 粮食收购的主要形式及其法律特征 粮食收购,是指为了销售、加工或作为饲料,工业原料等直接向农民或者其他粮食生产者批量购买粮食的活动。粮食收购活动实行多渠道经营和严格市场准入相结合的原则,对粮食收购依法实行资格管理制度,申请从事粮食收购的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筹措的经营资金,符合工商注册登记规定的注册资金条件;(二)拥有或者通过租借具有必要的粮食仓储设施;(三)具备相应的粮食质检、保管能力。粮食收购通过合同的形式,把购销双方紧密连结起来,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按照合同的规定,完成生产经营中产销活动的全过程,实质是通过收购的形式把市场需求反映出来,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粮食收购的核心是农产品购销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因此,发展粮食收购的关键问题是要进一步规范与完善收购合同。目前我国粮食收购合同的形式主要有以下5种形式:(1)粮食主产区与销区签订的粮食购销合同。主要是粮食产销区政府部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之间签订的粮食购销合同,产区政府部门、企业再向农户签订粮食产销合同;(2)农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加工企业之间签订的农产品购销合同;(3)农户与经销公司、专业批发市场、经纪人、客商等中介组织之间签订的购销合同; (4)农户与各种类型的经济合作组织之间签订的农产品销售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合同;(5)农户与科研所之间签订的制种合同和农业技术服务协议。粮食收购从本质上讲,属于“商品买卖合同”,因此具有合同法所规定的相关法律特征:(一)粮食收购是多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收购合同的主体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合同的成立是市场各参与主体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目前,粮食收购涉及的主体比较复杂。从收购合同的买方来看,主要有下面几类:1、国有粮食购销企业;2、粮食储备企业;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加工企业;4、经销公司、专业批发市场、经纪人、客商等中介组织。从收购合同的卖方来看,涉及的卖方非常分散,主要包括:1、农户,直接与收购企业分别签订收购合同。2、乡镇政府或村民委员会,为了减轻收购合同工作量,产销合同由收购企业与乡镇政府或村级组织统一签订,合同中附有农户签字花名册,注明了每户的生产品种、交售数量、出售价格。3、中介组织,如农业技术推广站、经销公司、专业批发市场、经纪人、客商等,由他们先与农户签订合同,然后与粮食企业转签收购合同。4、主产区与主销区政府部门牵头,粮食购销企业出面,签订跨省供需收购合同。(二)粮食收购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收购合同的主体中,卖方由于农户生产分散、组织松散,信息又比较闭塞,属于弱势群体,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而买方由于对市场信息比较了解,经济实力较为雄厚,有的甚至还有一些政府背景,往往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即便如此,买卖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都不得凌驾于另一方之上,不得随意损害另一方的利益。 (三)粮食收购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当事人之间的特定权力与义务关系。如收购合同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订单的内容,包括生产品种、交售数量、出售价格等。 (四)粮食收购合同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收购合同签订后,相关各方都必须全面履行合同中规定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否则,违约方要依法承担违约责任。二、 粮食收购合同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粮食收购虽然受到了各级政府、农业和粮食部门的高度重视,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也很高,农业部也曾下文对粮食收购的发展提出过规范性意见,但由于粮食收购合同本身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从法制经济的角度看,在实施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收购“合同当事人”较多,主体不明确。《合同法》总则第1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从“合同双方”考虑,合同当事人的“买方”相对比较明确,主要是法人组织,而“卖方”往往不明确。虽然直接出售农产品的是个体农户,但为了减轻粮食收购工作量,节约收购成本,以及计划经济的习惯思维,产销合同往往由收购企业与乡镇政府或村级组织统一签订,在合同中仅附有农户花名册。由于乡镇政府或村级组织自身并不具备履约能力,一旦发生合同纠纷,容易造成真正当事人缺失,形成无人负责的局面。(二)粮食收购合同内容不全面、格式不规范、条款含义不明确。按照《合同法》第12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预定,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从各地反映的情况来看,很多收购合同没有按照《合同法》的要求,规定合同应有的一般条款,所签合同内容不详细,不规范,特别是对产品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各自应承担的风险、责任以及权利含糊不清,对出现违约情况也没有提出解决争议的方法,甚至有的收购合同仅仅是企业与农户达成的口头协议而已。由于签约合同内容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合法性,从而为履行粮食收购埋下了一系列隐患。 (三)缺乏约束机制,违约现象突出。一方面是由于合同双方都存在着一定的短期行为。企业和农户签订合同后,农户往往是“卖跌不卖涨”,即到履约时,如市场价格高于收购合同约定价,农户就可能不履行合同,而把产品按市场价卖给其他企业或个人;当市场价低于合同约定价时,企业无力承担价格风险,也不愿去收购农户的产品。另一方面,由于合同双方信用和法律意识不强,手握粮食收购合同的企业或手持收购合同的农户,面对毁约方却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也容易造成违约。对于收购方来说,由于“法难责众”,即使卖方违约 也没办法。面对形如散沙的农户,收购方根本无法去逐个打官司。对于卖方来说,则经常会遭遇种种“合同陷阱”。如有的“名曰合同,实为推销商品”,由于目前农产品大多是买方市场,所谓“粮食收购合同”往往附加一定条件,比如要求使用收购方提供的种子和化肥,不管到时产品收购不收购,收购方先赚农户一把再说。有的则是“言而无信,订而不收”。三、 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和完善粮食收购合同粮食收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收购合同的履约情况和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分析,要保证这项工作健康发展,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规范和完善粮食收购合同: (一)明确粮食收购参与主体,增强各方的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首先必须明确粮食收购的参与主体,即解决违约后承担违约责任的当事人主体问题。从买方角度看,粮食收购合同的市场主体中,以企业法人为主,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加工企业,这些企业主体资格比较明确。需要注意的是买方主体中的中介组织,其中有部分经销公司、专业批发市场、经纪人或客商,流动性和变动性比较大,信用意识和履约意识比较差,要预防其合同欺诈行为。从卖方角度看,农户是农产品的最终出售者,粮食收购合同最好是直接与每个农户签订。其次,政府在粮食收购中的准确定位应是协调、服务、监管,不能代替农户与企业签订合同。粮食收购要做到双赢,合同双方就必须有高度的市场风险意识,签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的丰年欠年和农产品的价涨价跌,履行合同时要从双方的长远利益出发,加强相互沟通,信守合同,努力建立双方都可依赖的信用关系。最后,必须增强粮食收购合同各方当事人的法制意识。粮食收购是农产品买卖合同,合同双方当事人只要在约定的收购合同上签字,就有责任履行合同约定的各项条款,违约者必须承担约定的法律责任。因此,必须帮助农民和企业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签约、认真履约,维护收购合同法律上的严肃性。 (二)规范粮食收购的形式,如何建立对粮食收购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约束机制?首先,必须规范、明确收购合同的签订程序和内容。当务之急是各级政府急需研究和提供各种农产品特别是一些大宗产品如优质粮食品种的“收购合同”示范文本,合同内容一般应包括:(1)明确的合同主体,如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法定代表人及地址或住址;(2)合同标的;(3)数量;(4)质量;(5)计价方式和价款;(6)履约期限、地点、方式;(7)违约责任;(8)争议的解决方法等。从具体条款来讲,每一条款都必须细化,做到准确可行,不会产生歧义。其次,必须建立对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约束机制。约束合同卖方主体的方法可以考虑:(1)按合同规定依法追究其违约责任;(2)由基层农村组织或其他经济组织与收购企业统一签订粮食收购合同。一方面可由基层农村组织或其他经济组织对拒不履行收购合同的农户予以公布,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并可辅以一定的其他处罚措施。另一方面,在签订收购合同时,也可要求农户向基层农村组织或其他经济组织交纳一定数额的押金,待其履约后再返还给农户。约束合同买方主体的方法:(1)同样可考虑按合同规定依法追究其违约责任。(2)也可考虑由收购方预付定金的方式。(3)发挥有关部门“公证员”和“监督员”的作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管理。(三)积极创造法制经济环境,促进粮食收购的规范发展。粮食收购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以合同和契约的形式使产销双方形成相互依托的利益共同体,其前提是市场化运作。因此,粮食收购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规范的法制经济环境。首先,要减少对粮食收购的行政干预,不得采取行政手段强迫企业与农户签收购合同,搞“拉郎配”。其次,政府部门应摆正自己的位置,要引导农民建立与大农业相适应的形式多样的经济组织,规范市场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产销环境。要加强法制教育,特别要引导、培养和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质量意识、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帮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四、 结论总之,粮食收购作为一种新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几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地方各级政府支持下,粮食收购发展较快,效果明显。积累下来的问题,也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但只要社会各界对粮食收购予以足够的关注和支持,着力解决好收购合同的签订和履行问题,规范运作,粮食收购一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必将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做出巨大贡献。参考书目: 1、《合同法》 赵旭东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合同法教程》 徐杰、赵景文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民法通则》 赵旭东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赵旭东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购销合同格式篇10

关键词:商品流通企业促销经营税收

作为调节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税收来说,不管税制设计的如何合理,也不管最终税负如何公正,税收对纳税人来讲始终都是一种负担,从会计的角度看是一种费用,税收对企业的这种负担会影响到纳税人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但税制的设置往往有意、无意地为纳税人提供了调节税收负担的空间,纳税筹划正是在这个前提下提出的。纳税筹划是企业对其资产、收益的正当维护,是对社会赋予其权利的具体运用,它是企业应有的社会权利。

一般而言,市场经济中企业对经济利益最大限度的追求应该说是一种本能,它不会因企业所有制性质、组织形式、经营状况、贡献大小等的不同而不同,纳税筹划可以说是各个企业都应该关注的问题,但必须明确的是,纳税筹划不同于偷、漏、逃税。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是受法律保护的,是法律所允许的,而偷、漏、逃税却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一定要避免进入筹划的误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产品出现极大的过剩,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一分利已成为众多厂家、商家的经营口号。而对直接面对广大消费者的流通企业来说,无时无刻不在想方设法吸引消费者的眼光,频频推出花样繁多的促销方式来吸引消费者,如折扣销售、折让销售、打折销售、返还现金、赠送购物券、加量不加价等。下文比较了几种基本的促销方式的税收负担问题。

折扣销售、现金折扣与折让销售的比较

(一)折扣销售

折扣销售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流通企业常用的促销手段之一,是指销售方在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时,因购货方购货批量大或批次多,及防止产品积压等原因,而给予购货方的价格优惠。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销售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计征增值税时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案例1:某商业批发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给某客户货物一批,增值税税率17%,不含税价格为1000万元,给予销售折扣5%,且折扣额与销售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这批货物购进成本为800万元。

购货方须支付款项=950×(1+17%)=1111.5(万元)

批发企业应缴纳增值税额=950×17%-800×17%=25.5(万元)

批发企业毛利润=950-800=150(万元)

(二)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是指销售方在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后,为了鼓励购货方及早偿还货款而协议许诺给予购货方的一种折扣。由于现金折扣发生于销售货物之后,此时销售标志已经确定,因此税法规定现金的销售折扣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也就是说增值税必须按销售标志确定的销售额计税。

上例中设该批发企业销售货物时提供现金折扣,客户10天内付款,享受5%的折扣,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则:

批发企业应缴纳增值税额=1000×17%-800×17%=34(万元)

购货方应付款=(1000-1000×5%)+1000×17%=1120(万元)

批发企业毛利润=1000-1000×5%-800=150(万元)

(三)折让销售

所谓折让销售是指由于商品的质量、规格等不符合要求,销售单位同意在商品价格上给予的减让。会计制度规定,如果企业在销售确认后由于货物本身的原因(如质量、规格等问题)不符合要求,给予销货方一定的折扣或折让,允许在实际发生时直接从当期实现的销售收入中抵减。

在具体操作上,税法有严格的规定,销售货物并向购买方开具专用发票后,如发生退货或销售折让,应视不同情况分别按以下规定办理:购买方在未付货款并且未作账务处理的情况下,须将原发票联和税款抵扣联主动退还销售方。销售方收到后,应在该发票联和税款抵扣联及有关的存根联、记账联上注明“作废”字样,作为扣减当期销项税额的凭证。未收到购买方退还的专用发票前,销售方不得扣减当期销项税额。属于销售折让的,销售方应按折让后的货款重开专用发票。在购买方已付货款,或者货款未付但已作账务处理,发票联及抵扣联无法退还的情况下,购买方必须取得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以下简称证明单)送交销售方,作为销售方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合法依据。销售方在未收到证明单以前,不得开具红字专用发票;收到证明单后,根据退回货物的数量、价款或折让金额向购买方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红字专用发票的存根联、记账联作为销售方扣减当期销项税额的凭证,其发票联、税款抵扣联作为购买方扣减进项税额的凭证。购买方收到红字专用发票后,应将红字专用发票所注明的增值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扣减。如不扣减,造成不纳税或少纳税的,属于偷税行为。

再如上例,设商品批发企业将价格1000万(不含税)的货物售出后,对方发现有质量问题,该企业决定给予5%的折让,购买方取得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索取折让证明单后,该批发企业按销售额的5%开具了红字专用发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则:

购货方应付款=(1000-50)×(1+17%)=1111.5(万元)

该企业应缴增值税额=(1000×17%-50×17%)-800×17%=25.5(万元)

批发企业毛利润=(1000-50)-800=150(万元)

以上三种方案,批发企业利润额都一样,但现金折扣销售方式缴纳增值税额较多,同时购货方付款金额也最多。其原因在于,现金折扣虽然可以减少销售净额,但不能减少销项税额,销项税额易向前转嫁给消费者,因而消费者承担了较多的增值税负担。所以,比较三种方案,折扣销售与折让销售效果一样,而现金折扣由于没有减少消费者的增值税负担,因而让利效果较差。

加量不加价销售、购物返现金、送购物券销售、打折销售的比较

对于商业零售企业目前促销商品常采用的打折销售、送购物券销售、返还现金销售、加量不加价销售等让利形式来说,每种形式的特点、收效可以说各有千秋,其税收负担也不完全一样。下面对这些方式的涉税问题进行一下比较:案例2:某商场每销售1000元(含税价,下同)的商品其成本为700元(含税),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有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促销而采用以下四种形式:

购物满1000元,可再选200元商品,销售价格不变,仍为1000元;购物满1000元,返还现金200元;购物满1000元,赠送200元购物券,可在商场购物;商品8折销售。

假定企业销售1000元的商品,在这四种方式下其纳税情况和利润情况如下(由于城建税和教育附加对结果影响较少,因此计算时不予考虑,同时不考虑其他经营费用以便简化计算):

(一)加量不加价销售

这种销售方式是指购物达一定数量,再选购一定的商品,总价格不变。如购物达1000元者,再选购200元商品,销售价格不变,仍为1000元。这也是一种让利给顾客的方式,其销售收入没变,但销售成本增加了,变为840元(700+200×70%),则:

应纳增值税额=1000÷(1+17%)×17%-700÷(1+17%)×17%-140÷(1+17%)×17%=23.2(元)

销售毛利润=1000÷(1+17%)-700÷(1+17%)-140÷(1+17%)=136.7(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136.7×25%=34.2(元)

税后净利润=136.7-34.2=102.5(元)

(二)购物返还现金销售

这种方式下,消费者购物满1000元,则返还现金200元。返还的现金是对外赠送,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且按照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规定,企业还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为保证让顾客得到200元的实惠,商场赠送200元现金应不含个人所得税,是税后净收益,该税应由商场承担,因此,赠送现金商场需代顾客缴纳偶然所得个人所得税额为:

200÷(1-20%)×20%=50(元)

商场销售额为1000元时其纳税及盈利情况为:

应纳增值税额=1000÷(1+17%)×17%-700÷(1+17%)×17%=43.6(元)

扣除成本、对外赠送的现金及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后的利润为:

销售毛利润=1000÷(1+17%)-700÷(1+17%)-200-50=6.4(元)

由于赠送的现金及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则:

应纳企业所得税=[1000÷(1+17%)-700÷(1+17%)]×25%=64.1(元)

税后净利润=6.4-64.1=-57.7(元)

(三)赠送购物券销售

这种方式下,消费者购物满1000元,赠送200元购物券,可在商场购物,这相当于商场赠送200元商品(成本为140元),赠送行为视同销售,应计算销项税额,缴纳增值税,视同销售的销项税额由商场承担,赠送商品成本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如果企业销售价格1000元的商品,其纳税及盈利情况如下:

应纳增值税额=1000÷(1+17%)×17%-700÷(1+17%)×17%+200÷(1+17%)×17%-140÷(1+17%)×17%=52.3(元)

销售毛利润=1000÷(1+17%)-700÷(1+17%)-140÷(1+17%)=136.75(元)

由于赠送商品成本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则:

应纳企业所得税=[1000÷(1+17%)-700÷(1+17%)]×25%=64.1(元)

税后净利润=136.75-64.1=72.65(元)

(四)打折销售

这种方式下,企业销售价格1000元的商品,只收取售价800元,这项销售行为,成本为700元,含税销售收入800元。

应纳增值税额=800÷(1+17%)×17%-700÷(1+17%)×17%=14.5(元)

销售毛利润=800÷(1+17%)-700÷(1+17%)=85.5(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85.5×25%=21.4(元)

税后净利润=85.5-21.4=64.1(元)

综合以上四种方案,可以看出方案一最优,方案三次之,而方案二即返现金销售则不可取。从以上的分析可见,同样是促销,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各种形式让利程度、企业税收负担和收益都不一样,因而促销效果和企业收效也不一样,因此商业企业在进行营销决策时,首先应分析和权衡各种方式的税收负担,进行相关的纳税筹划。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仅从数字上看加量不加价销售净利润最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由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购买心理所使,经常会发生打折销售、赠购物券比加量不加价的形式甚至更容易吸引消费者,从而实现更大的销量,获取更高的利润。因此仅仅凭单位税负与利润的大小来判断选取促销方案并不是合理、正确的筹划。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对于商场来说最主要的是扩大商品销售,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税负的考虑还在其次。

纳税筹划的根本出发点是整体效益最大化,而不是税负最小化。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方式,甚至可以定期改变促销方式,以观察哪种促销效果最好,从而采取哪种方式。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1993年12月27日国税发[1993]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