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之家申报材料十篇

时间:2023-03-29 00:51:01

群众之家申报材料

群众之家申报材料篇1

近年来,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逐步健全,群众使用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的范围越来越广,群众的户口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办理户籍业务中,笔者发现有许多群众因各种原因导致成为有人无户(俗称“黑人”),这种情况不仅成为困扰人民群众、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时也给日常户口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现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一下如何有效解决无户人员落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一、出现“黑人”的原因

(一)微机过录时出现遗漏。以前户口未使用微机管理,户口本靠手工填写、发放,后来实行微机管理,在录入微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因过录量大,衔接工作不到位等原因,致使部分群众的户口没有录入微机,从而出现有人无户口现象。

(二)部分群众申报户口意识淡薄。表现为:一是没有认识到户口的重要性,没有及时为子女申报户口,就马树镇来说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有的群众认为女孩子上了户口将来出嫁后还要转户口麻烦,还不如直接等她嫁到男方家由男方一次性把户口办了;二是婚嫁迁移不主动上户,农村大部分群众认为人都迁移过来了,户口理所应当的也就随人迁移;或者有的办理迁移证后,因有事外出不能到派出所办理落口登记户,就将迁移证带走或交由老年人保管,时间长了迁移证弄丢又不及时到派出所补办,一拖再拖,经常等到要用户口本、身份证时到派出所办理时才发现已经成了“黑人”。

(三)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表现为:为躲避计划生育,全家外出打工,超生子女后又为逃避缴纳社会抚养费或处罚,不愿为其子女申报户口,等到子女长大到了上学年龄或办理身份证时才申报户口。

(四)其它原因。申报户口需向有关部门提供一定的证明材料,如父母的结婚证、父母双方户口簿、身份证。一方面,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为“黑户”,其子女根本无法申报户口;另一方面,农村青年在外打工与异地女性非婚生育子女后,女方因各种原因离开男方无法联系,在申报户口时男方不能提供女方户口信息及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未落户证明,而无法办理。

二、当前解决“黑人”户口的难点

无户口人员在补录户口时由于时间太长,有时候无法查找其老户口档案等材料,另外对一些超生的人员,因很多都在家里或外地出生,没有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很难认定其准确的出生日期,另外在外地出生的人员有时还排除不了在外省是否有无户口,这些情况都对恢复户口带来很大难度。

(一)无户人员登记摸排难。在马树镇,还存在相当部分的人口,有的因没有出生医学证明不能申报户口,更多的是计划外生育害怕处罚不敢申报户口,是无户人员登记工作中的突出难点。

(二)派出所户籍管理难度加大。在国家实施取消农业税、减免学杂费、新型医疗合作及贫困家庭补助等一系列惠民政策之后,农民从中得到一定实惠。这些政策普遍以户口为基本依据。受此影响,农村申请补落户口数量激增。由于农村派出所现在只有一个户籍内勤,而且又要兼顾各个方面的综合工作,加上一些补落户口人员家庭情况的复杂性,民警没有更多的精力开展入户调查,核对户口底档,有时仅凭村社干部申报资料和群众的自我描述来为当事人办理补户手续。这样就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提供虚假资料骗领户口以可乘之机,这也是摆在户籍窗口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解决“黑人”落户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户口意识。从恢复几个无户口人员情况来看,许多群众多年没有户口并没有积极的要求恢复户口,只有等到用到了户口才想到办理,户口意识非常淡薄,因此,户籍民警及社区民警要采取多种渠道,将无户人员补登、补录程序和上户政策等传达到各个村社,做到家喻户晓,提高广大群众的申报户口意识,让群众对户口政策和规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使他们能够主动地与户籍管理部门配合,及时登记和办理落户手续,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户口人员的产生。

(二)户籍民警工作要细致,要有责任心,并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热情为民服务。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在平时办理户籍业务中要多与当事人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在解决无户口人员时要多走访,多方面了解当事人的一些信息,不要单听当事人一方面的说辞。另外,要结合大走访活动积极深入辖区对无户口人员进行摸底排查,牢记宗旨,切实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解决难题。群众有户口方面的问题,到公安机关来问询、核实,我们都应当认真对待,即使无户是由当事人自己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我们也要客观对待,热情对待,不推诿、不埋怨,做好解释和登记工作。

(三)解决无户口人员落户工作最主要的是证据材料充分。特别是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人员,要多方面搜集证据,使证据材料能够相互印证,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首先要由申请人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审查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对知情人、证人、村干部、社长提供的证明记录下来,形成笔录,为补录户口提供相关证据。其次要在当事人提供的诸多身份证明中,如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工作证、结婚证、计划生育证明、退伍证等证件中,搜寻能够证明当事人身份的有效证件,还要了解其证件的真实性。三是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情况,从派出所管理的原始户籍档案中,如常住人口登记表、户口迁移证存根、户口迁移证等有关资料中,查找涉及当事人的户口资料。

(四)特别注意的是,要防止为被拐卖妇女儿童非法入户问题的发生。解决无户人员落户工作,政策性强,要求高,还要防止被一些不良用心的人利用。工作中要认真调查,辨别其提供的材料真伪:一是认真听取当事人陈述,了解其逻辑关系,从当事人的口述中发现矛盾和问题;二是要认真查看当事人提供的身份证明材料是否真实,提供的证件是否能证实其身份、年龄和相关的户口信息;三是要及时询问村干部、社长等知情人,从中了解情况,证实申请人的真实诉求。

群众之家申报材料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分类施保、应保尽保”为核心,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全县城乡低保对象重新认定资格,实现政策法规落实到位、保障对象准确合理、救助标准有高有低、保障人员有进有出、工作程序规范到位、资金发放及时足额、档案资料齐全完整的工作目标,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

二、基本内容

(一)村民小组摸底排序

对城乡低保对象由村民小组根据家庭人口、年龄状况、劳动能力、健康状况、致贫原因、困难程度、收入支出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分类摸底核对,并按困难程度进行排序。摸底排序后,由村民小组组长负责将情况上报村委会核查评议。

(二)村级民主评议

村委会依据村民小组摸底排序情况,对低保对象进行定量标准与定性标准审核调查,由乡镇民政工作人员、村干部、村民代表深入低保对象家庭进行调查,核对申请人提供的户口薄、结婚证、离婚证、残疾证等证件是否真实;察看申请人住房性质、面积、新旧程度、装修程度,家庭用品配置情况,日常生活用品使用情况,家庭成员消费情况等;与家庭成员交谈,询问家庭成员生活、收入及支出情况;同时,走访群众侧面了解低保对象自保情况和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并由调查人填写《县城乡低保家庭基本情况入户调查表》。在进行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召开由村两委会干部、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15-20人组成的评审小组对低保对象进行民主评议,提出评议意见,并将评议结果反馈村民小组,进行一榜公示7日。公示结束后,将符合条件的拟保对象名单附相关材料报乡镇审核。

(三)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乡镇人民政府收到申报材料后,组织包村干部和民政专干对村委会上报的家庭逐户进行核查,然后结合核查情况,在《县城乡低保家庭基本情况入户调查表》上签署意见。召开评审小组会议,对申报对象的家庭生活状况和调查情况进行初审评议,符合条件的,由乡镇民政站提交乡镇党委会议研究,在《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上签署审核意见,进行二榜公示7日,无异议的确定为拟保障对象,并将相关档案材料一并报县民政局审批。

乡、村、组三级要对所有已保对象和新申请对象情况进行

核查,依照对象类别条件重新逐户核定享受保障资格和补差标准,从最困难户向次困难户依次进行摸底排序,将低保对象分为三类:

一类对象为“三无”对象。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扶养人或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扶养人没有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城乡居民。

二类对象为特别困难对象。即家庭人均收入低且来源比较明确,家庭成员因灾、残、病、学等原因,造成生活水平明显低于低保标准,生活特别困难短期内难以改变现状的家庭。

三类对象为一般困难对象。即家庭收入来源不固定或难以确定,生活状况较差,以及家庭成员结构易变动,家庭人均收入暂时低于低保标准的家庭。

(四)县民政部门审批

县民政部门接到申报的相关材料后,抽调专人组成复查小组入户复查(入户率不低于50%),采取一看(看家庭住房和摆设)、二访(访左邻右舍,了解生活情况)、三问(问本人收入来源)、四查(查相关证件是否属实)、五核(核家庭收入)的方式最终核准审批。审批结果进行三榜公示7日,对公示无异议的对象,在《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以户为单位签发《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从批准之月起享受低保待遇。对于不符合条件未予批准的,委托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将所有证明材料退还申请人,并书面告知不予保障原因。

(五)做好档案归类和资金发放工作

实行县、乡、村三级档案管理制度,采取“一乡(镇)一柜、一村一盒、一户一袋”的办法。以户为单位,分类建档,妥善保管。各乡镇要以清理核查工作为契机,对照要求,仔细检查,充实完善档案资料。实现低保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同时,乡、村要进一步完善“三个”记录,即《城乡低保对象调查排序记录》、《城乡低保对象民主评议会议记录》、《城乡低保公示记录》。

保障对象的个人档案资料包括:

(1)《县城乡低保申请书》;(2)《县城乡低保入户调查登记表》;(3)《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4)全家户口簿、户主身份证复印件;(5)户主近期正面免冠一寸彩照3张;(6)残疾的需提供《残疾证》复印件;(7)单亲家庭需提供丧偶或离异证明;(8)发生意外重大事故的需提供相应材料;(9)民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三、实施步骤

本次城乡低保对象清理核查工作总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和实施办法,培训工作人员,召开核查动员会,落实工作责任,提出开展这项工作的具体要求。

第二阶段:实际核查阶段。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县上总体部署,抓紧时间、落实专人,深入基层一线,规范工作程序,认真抓好工作核查。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各乡镇要做好档、卡、表、册等资料完善工作,并对清理核查工作进行总结,将总结以书面形式上报县民政局。县政府组织工作检查组采取查看资料、入户抽查、听取群众意见等方式,对各乡镇工作进行检查验收。主要对照政策,检查申请、评议、公示、审核、审批等程序是否规范,核定的低保对象是否准确,补差是否合理,档案资料是否健全,资金发放是否到户等,对检查出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

四、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把城乡低保核查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严密组织、精细操作、狠抓落实。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抽调专门工作人员,抓紧时间,切实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取得实效。

群众之家申报材料篇3

一、“西繁东育”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

1.县畜牧局对项目建设的真实性未进行认真核实。对畜棚建设是否具备项目实施条件、建设用地是否有土地使用证未进行调查,未进行实地查看仅凭申报材料就予以审批实施;畜棚建设时未派人跟踪监督,致使畜棚规模缩水进而发生套取国家扶持资金的现象;畜棚验收不严格,流于形式,该局在验收畜棚竣工或使用情况时提前通知项目实施人,致使在验收项目过程中,申报人自己未建畜棚而将他人畜棚指给验收单位或申报人虽建有畜棚但未进行育肥项目,在项目验收前一天将他人的牛羊借用圈在自建的畜棚内使得验收通过从而套取国家扶持资金;畜牧局工作人员未按照相关操作规定对畜棚建设项目申请人分阶段拨付国家扶持资金,而是凭借项目申报审批材料一次性拨付建设资金。

2.项目申报材料缺乏真实性。部分工作人员未实地调查项目申报人是否具备项目实施条件,对申报人申请的项目申报资料没有进行逐一审核,也未对项目可行性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从而很难判断申报人是否真实实施该项目或利用该项目套取国家扶持资金另作他用;申报人提供的申报资料中部分为复印件(如项目贷款凭证),且复印件无有关部门出具的审核意见。加上相关工作人员无视有关操作程序,仅凭申报人提供的申报资料就审核通过拨付国家扶持资金,从而为部分申报人伪造有关资料冒领国家财政扶持资金提供了便利。

3.审批手续不规范。申报人提交项目申报相关材料后,该局既未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逐级审查、审批申报人实施该项目的可行性,申报人申报资料的真实性,也未指定专人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实地查看,工作人员坐堂审核。甚至有的项目仅凭一张领导签字就拨付财政扶持资金。

4.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性,甚至不作为。项目经省级立项审批下达后,项目实施过程中县畜牧局项目办应指定专人负责对此项目实施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财务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分阶段拨付国家财政扶持资金,但部分工作人员责任不明确,单人承办操作,个人自由权幅过大,客观上也表现出“一把手”说了算的状况。致使有些申报材料上既无有关项目负责人的审批签名,又无财务人员的审核签名的情况下将资金领取。

二、针对“西繁东育”项目中的职务犯罪隐患执法检察建议

县畜牧局根据我院的检察建议,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改,着重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即《循化县养殖业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循化县养殖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循化县养殖业贴息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建立了一系列的项目申报、审批程序,设立了“财政扶持资金报账专户”且规定项目实施单位要严格按照《财政扶持资金报账制管理操作规程》,确保项目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并对每个项目实施户建立了诚信档案,实行动态化管理。通过整改使我县“西繁东育”项目走上了规范化道路。

1.实行阳光操作,增强工作透明度,加大监督力度,及时解决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使“西繁东育”工程有序、公开、公正开展。对农牧户及项目实施单位报送材料进行严格审核,对材料的真伪性到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经审核通过后在一定范围内对此项目申领扶持资金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相关单位和人员的监督。增强监督力度,严格把关,有效防止内部人员相互勾结及单人承办操作。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资金发放程序,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保障畜牧惠农资金安全有效运行,严防截留、侵占和挪用。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防范的规章制度,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置于制度的规范约束之下。要本着具体、系统和便于操作考核的原则,针对“西繁东育”工程财政扶持资金申领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廉洁规定,规范工作流程,专款专用,使扶持资金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全面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使制度真正发挥作用。

3.科学配置权力,明确项目建设中各环节的权限,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监督制约的权力体系。定期调换重点岗位人员,杜绝“默契”交易。对重要岗位如项目办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轮换,避免有关人员在长期的对内、对外合作过程中达成共识与默契,形成隐藏较深暗箱操作行为,危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4.建立健全畜棚建设相关操作规程。对于畜棚建设首先要确认其是否具有土地使用权,而后确认申请人是否具备建设畜棚条件,在建设过程中要派专人对其建设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规程,设计和建设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要求进行监督和检查,财务人员按照操作规程分阶段拨付补助资金,项目验收合格后,对每个项目建立诚信档案,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检查督导,对其项目建设内容和标准及生产管理运营情况进行信誉等级评定,遏制弄虚作假的现象。

群众之家申报材料篇4

关键词:户籍;户籍管理;资料审查

户籍管理,也称户口管理、户籍行政管理、户政等,是户政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一般是指依法搜集、确认、提供本国公民的个人身份、亲属关系、法定住址等住户人口基本信息的国家行政管理。

户籍管理工作一般有以下工作职责、宣传国家户籍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开展户口登记工作;及时、准确办理户口迁入、迁出、出生、死亡、注销、变更、更正等业务;开展居民身份证管理工作;审核办理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手续,负责居民身份证的发放、收缴、销毁等;做好户口档案管理工作等。其中户口登记工作,居民身份证管理以及户籍档案管理工作是户籍工作最重要的三项职责;而这三项工作都与各式各样的户籍资料时时相关。可以说,做好户籍管理各种资料的审查、核实、辨伪和管理工作,是做好户籍工作的基础。本文就户籍管理工作中的资料审查工作略作探讨。

1 材料审查的重要性和材料审查的工作要求

1.1 户籍材料审查的重要性

1、户籍材料的审查是公安机关依法办事的体现

按照现代法理,国家权力的行使,必须有法律的规定为依据,户籍管理使我国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必然要严格依法进行管理。因此,户籍资料的审查,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我国当前的户籍管理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作为基本法律规范,同时结合不同地区实际工作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来进行的。

2、户籍材料的审查是公安机关服务群众的体现

从执法理念上说,公安群众工作由原来管理为主,逐渐向现在管理与服务并重。而户籍工作则更注重于公安工作服务群众的功能。因此,户籍材料的管理、审验、核查等工作,是公安机关服务群众执法理念的一种体现。

3、户籍材料审查是正常的户籍管理工作的保障和基础

户籍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档案材料作为支撑,因此这些档案必须具备明确的来源,必须具备真实性和合法性。而户籍档案资料的审查,正是保证了户籍档案材料的这些要求。因此,户籍材料的审查,是户籍管理工作的保障和基础。

1.2 户籍材料审查的工作要求

1、严格依法。

户籍材料审查的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某项业务,需要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分别应当由哪些机关出具,材料应当包含什么样的内容,应当有什么样的文件格式等等都是有相关的规定详细进行规制。材料的审查,必须依据这些规定严格进行,尽量减少主观因素导致的随意性。不同的工作内容需要不同的档案材料,这些材料的来源、数量、递交时间、批准和认可的机关都有相关的规定进行规范。在审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2、客观公正。

户籍材料审查的过程,从行政管理角度看,它实际是对是否给与行政相对人以某一方面许可的审查过程。因此,资料审查的公正与否,直接决定着这个许可的正确与否。户籍管理直接面对群众,同样的资格条件下,是否获得同样的许可正体现着户籍管理工作的公正程度。因此,在对各种资料进行审查的过程中,要统一标准,公平对待;同样的规定下,可以准许的一律准许,不能通过的一律不通过,应当处罚的必须处罚。

3、服务群众。

办理户籍业务,通常来说都需要群众提供的材料不止一份,而这些材料又大多来自不同的单位、部门出具。因此,从便民利民的角度来看,户籍资料的审查不能“操之过急”,要“急事缓办”;即在群众提出申请或者首次递交材料时,就要对申请和材料进行仔细的查看,以确定相对人应当提供的材料和需要补充的材料。防止出现“挤牙膏式”的材料递交方式。

另外,了解群众所需。有的时候,群众提供的材料的确不符合他所提出的申请。而实际上,根据现有的政策,该群众只要更换他的申请要求,从另一个方向准备材料,也能满足他的需要。

4、仔细认真。

户籍工作要求就是要细心,审查材料时更得讲究。只有细心核对群众递交的办理户口材料,才能发现问题,特别是提供的材料和合法性和真实性,必须从细节着手才行,仔细分辨。

2 户籍材料审查中常遇问题和处理方法

2.1 户籍材料审查中常遇的问题

1、材料的合法性

这里户籍材料的合法性,指的是提出的相关户籍申请与申报的户籍材料必须符合现有的户籍政策。以乌鲁木齐市现有的落户政策为例。按照规定,购买二手房或者经济适用房的,落户条件为在本市参加社会保险,缴纳两年以上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而这其中的“两年”必须为申请月之前的连续24个月;同时申请年的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必须缴至申请月的前一月。如果递交申请的户籍材料中未能显示申请人的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符合这一要求,这份材料即为“不合法”的材料。

实践中,户籍资料审查常见这种“不合法”的材料。究其原因有三种。

一是由于申请人完全不了解现有的户籍政策。如现有政策规定,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必须由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陪同,且必须提供能够反应这一监护关系的证明;而实践中,常出现未成年人单独办理身份证;或者由其他亲友陪同,仅提供亲友身份证即申请申领身份证的情况。

二是由于申请人在提出申请或提供材料时,对户籍政策的理解出现偏差。如父母投靠子女政策规定,投靠人必须满足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的年龄要求;同时,被投靠人必须在本市落户时间满四年。这其中,投靠人不含未到上述年龄,但已经离退休的人员。实践中出现,投靠人(父母)没有满足年龄条件,但是已经办理了离退休手续,即认为自己即可投靠子女,办理相关投靠手续。

三是申请人明知相关政策,也明知自己不符合政策规定,但是在侥幸心理作用下,提供了材料,妄图蒙混过关。如子女投靠父母相关规定,投靠人必须为未婚。而实践中,有些人为了孩子上学等原因,想要将自己的户口挂靠父母,而故意隐瞒已婚事实。

2、材料的真实性

材料的真实性,指的是户籍材料审查过程中,面对的各种材料本身来源的合法有效和真实性。即实践中常见的户籍资料审查中的虚假材料的审查鉴别和处理。

从户籍资料审查的实践看,户籍资料中的各类证明材料,都有出现虚假的可能性。常见如军官证,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未犯罪证明,房产证等。

常见的有问题的材料,可以大体分为“虚”和“假”两种。

其中“虚”的材料有以下两种种情况,一是相关单位出具的材料本身有问题。如结婚证。新版的结婚证有全国统一的样式、颜色、花纹和防伪标识;但是实践中会出现某些县乡的民政部门颁发的结婚证本身是与统一规制不同的结婚证。二是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中,某些手续不完备或者不合理,无法证明该材料的真实性。如养老或医疗保险机构出具的养老医疗保险证明,常会出现证明上的印章不是保险部门的公章,而是部门下属机构的印章。

“假”的材料就是申请人为了达到申请目的而伪造相关证明文件,如办假证或者更改替换某些数据等。

2.2 对常见问题的处理

1、对材料合法性的审查处理。应当按照不同的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前两种情况,审查人员一旦发现其申请要求或资料不符要求,将现有政策完整告知对方,对方只要按照政策规定重新提交申请或者准备相关材料,即可为其办理相关业务。而对于后一种情况,一旦发现其不符合相关政策,即可对其提供的申请要求不予办理。

2、对材料真实性的审查处理。

(1)对材料真实性的鉴别

辨别材料真假,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

一是问。 发现可疑的情况,可以通过询问申请人来进行进一步辨别。一般来说,一旦指出其材料的伪假性,申请人首先会迅速否认,一口咬定自己的材料是真的;当进一步向其指出伪假材料的细节特征时,如果申请人表现非常惊讶,并且开始详细说明材料来源时,这种材料很可能是“虚”材料;如果申请人顾左右而言他,想办法将责任转嫁给审查人员时,这份材料很可能是“假”材料;此时,如果进一步告知其提供虚假材料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时,提供“假”材料的申请人会神色慌张,急于离开现场。

二是看。即注意多个证件的对照。将材料中前后证件进行对比。

三是查。即联系有关部门确定证件真伪。如对出生医学证明的辨别,即可以通过与相关医院取得联系,由医院查档案证实该证明的真伪性。

四是辨。即通过防伪标识,来辨别证件真伪。对于有防伪标识的证件,审查时就可以根据相关防伪标识,借助仪器设备来确定证件的真伪。如对结婚证的辨识,即可通过钢印、水印以及在紫外光下证件的荧光反应来进行。

(2)对材料真实性的处理。

首先对于“虚”材料的处理。在该材料不是申请人故意伪造的材料的前提下,可以让申请人到出具该材料的部门申请,由该部门出具相关证明,以证明材料的真实性或证明材料反映内容的真实性;或者由申请人将材料返回出具单位,由单位按照规定补充或者完善该材料。

其次对于“假”材料的处理。在发现申请人故意提供伪假材料时,没收该伪假材料,并对申请人进行批评教育,并令其作出保证。申请人此次申请不予办理。如果情节恶劣,申请人拒不改正的,可以按照治安处罚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3 结语

户籍资料的审查是一个需要长期实践积累经验的过程。面对各种各样的申请事项和不同的申请材料,审查人员首先要掌握扎实的业务知识,了解各种申请所需的相应的材料;同时要有清醒的头脑,在各种不同的材料中,能清醒认识到哪些是合格的。只有在审查材料的过程中,有责任心、耐心和细心,才能真正做到既严格管理,不出漏洞,又能方便群众,为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群众之家申报材料篇5

2019年4月12日-5月28日,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市纪委第一巡查组对xxx办事处及5个行政村开展了为期40天的集中巡查,市纪委第一巡查组反馈了巡查意见,指出了我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惠民政策中提及低保把关不严问题,查出低保户中四人名下有车,五人名下有房产。为落实问题整改,查摆自身不足,我村迅速行动,制定整改措施。

二、出现问题原因剖析

1、低保政策未吃透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

2、思想上不够重视

民生问题中,低保可谓是重中之重,低保工作影响大、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容忍度低,低保问题解决好,民生问题既解决一大半。

3、程序不规范

低保程序中从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到村委会审核,再到民政部门入户审核,最后到低保人员确定,直至公示。看似程序完整,其隐患共存。追其根本,低保户未能接受民主监督,民主评议。

4、未精准识别低保户

对于申请低保户,要求提供病历,依据病例判断是符合低保标准,未能从家庭居住,工作现状,整体收入,经济状况,支出情况,子女情况,进行深入了解,造成低保户中出现名下有房,有车现象。

5、缺乏动态管理

对于低保批准户,存在思想解放的错误观点,长期享受低保者,未能对其进行跟踪调查,导致低保人数出现只增不减现象,大病痊愈,摆脱贫困者未能及时取消其低保待遇。其他临时因困难返贫的家庭,未能及时纳入保障范围。

6、公示不到位

低保审批合格者,由民政部门反馈至村部,由村部上墙公示,程序健全,但村民确无法掌握最新动态,无法接受村民监督,低保申请不符合者无法得知自己审核结果。出现重复申请,重复询问现象。

三、整改措施

1、思想方面

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学习相关政策,加大低保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做好低保公示公开工作,接受群众监督,提高群众的满意度,确保低保工作公平、公正和公开进行。同时充分利用反面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发挥震慑警示作用,加强对申请低保对象的入户调查工作,加大对申请对象的家庭财产认定力度,多渠道进行信息核对,做到应保尽保。

2、工作方面

①工作程序

低保审核程序中增加村民代表民主评议,村民代表评议是由村民代表、老党员等成员组成的低保待遇评议小组,负责对申请人家庭收入及实际生活评估工作,提出初步意见,并将评议结果公示,符合规定条件且经公示后群众无异议的,连同有关证明材料一起报乡镇政府复审,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将申请和证明材料退还申请人,做好解释工作,公示后群众有异议的,报民政复审。

对于上级提名者更应详细掌握家庭情况,不能凭表面现象,做到有据可依,有理可说,严格按照程序逐级上报,避免出现“错保”现象。

具体程序为:申请由本人到队长到包队干部村委到村民评议到民政。

②低保管理

进一步做好低保动态管理工作,长期享受低保者,由队长,包队干部对其进行跟踪调查,一季度一评估,对摆脱贫困,大病治愈和已达到和超过低保标准的对象能及时办理退保手续,使真正困难的家庭和个人得到及时救助,做到进出有序和进出有据,确保群众的切实利益不受任何损失。

③公示

审批结果及时公示到村委会公示栏,结合阳光村务平台更新消息,并将结果公示到户,确保各个层面村民能及时掌握最新消息,接受全面监督,有异议的,将情况报民政部门,并对申请人家庭收入情况进行重新审核,再次执行审批程序。

3、创新方面

在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但尚未就业的低保对象,在享受低保待遇期间,应当参加村的公益劳动,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由村委会统一组织,参加环保、绿化等公益劳动,让低保对象在享受政策的同时,回报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对生活的自信心。

四、整改结果

群众之家申报材料篇6

这一天,江门市晨采纸业有限公司的行政总监陈娟红,一早就来到位于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内的89号市环保局综合业务窗口办理环评审批手续,因为此前就已经知道了审批手续会有所简化,所以心情也变得格外轻快。

果然,还不到上午10点,窗口的工作人员就将一份办结的审批表递交到陈娟红手中。能够这么快就拿到审批表,陈娟红难掩激动的心情,“原来据我了解,这个手续都是要5个工作日才能办完的,企业不但要等上几天,而且至少还要往办事大厅跑两趟。现在好了,当天来当天办,真的是节省了我们很多时间。政府部门能有这样的办事效率,真的是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了,所以这一次我要给环保局一个大大的赞!”

简化审批流程,减轻企业负担

对于能够便捷迅速地帮助江门市晨采纸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完成快速受理,快速审批,行政服务中心环保窗口的负责人刘国雄也很开心,他说:“国家提出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我们江门市环保局为了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本着‘便民、公开’的原则,简除繁苛,大力简化审批环节,创新审批方式,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尽可能为本市企业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推动“小微双创”、民生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江门市环境保护局派驻行政中心环保窗口快速办理行政许可方案》,从2016年6月起施行。这是市环保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管理的重磅举措。所以今天江门市晨采纸业有限公司到市环保窗口申报项目,通过现场审核后,当场就拿到了项目审批意见,我们帮他们节省了很多人力和时间,心情也感到很舒畅。”

据记者了解,在《江门市环境保护局派驻行政中心环保窗口快速办理行政许可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首先制定了“江门市环境保护局派驻行政中心窗口对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快速办理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明确办理范围和办理方式。把目前属于江门市环保局审批权限内的部分对环境影响小、不涉及相关环境敏感区、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应编制登记表的项目纳入“清单”管理,由建设单位下载填写或者在窗口现场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后,直接在局派驻行政中心环保窗口(以下简称“窗口”)进行申报,资料审核无误后,可现场出具审批意见,立即办理许可手续。

这一《方案》实施后,审批环节由原来的“受理、现场核查、审查、审批”4个环节简化为“受理、审批”2个环节,办理时间由5个工作日缩短至在窗口当场办结,实现即办即取,大大节省了企业的办事时间、减轻了企业负担。难怪受到企业大力欢迎,获得众多点赞。

坚持送达通知,关注群众利益

当我询问窗口的工作人员《方案》实施以后,会不会因为增加很大工作量,而导致工作无法顺利完成呢?工作人员笑着说,这倒不必太担心,因为去年发放黄标车补贴的任务已经让他们积累了足够的经验,顺利完成大考。

当时,针对工作量大,细节琐碎,任务繁重,办理补贴申请的群众又主要集中在年底12月份的情况,环保窗口及时开通了补贴办理“快车道”,增设2个受理服务窗口;并指派工作人员在群众等候区进行指导服务,对申请资料不齐全的车主,采取先登记,再补齐资料的便民做法,让每位前来办理“黄标车”淘汰补贴业务的群众都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办理申请。

虽然工作人员一直想尽办法帮群众解决难题,但是始终有些车主是“后知后觉”。在2015年12月31日受理资料截止日期后,环保窗口的工作人员发现,仍有不少车主没有到窗口提交申请资料,从而错过了申请期限。因为黄标车淘汰补贴和每位车主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秉着对车主负责的态度,窗口工作人员主动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上级部门。

2016年1月4日上班的第一天,江门市环保局主管该业务的局领导第一时间就到环保窗口指导工作,明确要求黄标车淘汰补贴一定要补到每一位车主,虽然已过申请受理期限,但环保窗口在资料录入上报的期限前,还是要想办法再次通知车主前来办理申请。由于时间紧迫,环保窗口专门安排2名工作人员,每天上班就以电话+短信的方式逐一通知车主,平均通知2-3次。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3月25日,当将最后一位车主的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资料录入电脑、数据库完整上报国家后,江门市环保局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在最后截止日期前,共有820位黄标车主通过追补申请资料,领取了合计金额为725万元的补贴,至此,江门市环保局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的款项全部发放到位,没有一位车主因通知不及时而发生漏领。经过全员的不懈努力,环保窗口共受理“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申请11927辆,圆满完成市区(蓬江、江海))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资料的受理、审查和档案资料录入工作。

重视窗口服务,不断提升效率

无论是补贴发放,还是《方案》实施,其实体现的都是多年来江门市环保局注重窗口服务、重视群众利益的良好工作氛围和扎实工作态度,只有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产生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巨大动力。

江门市环保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窗口工作,局领导会定期到窗口指导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把转变服务观念、建设群众满意服务窗口的工作放在第一位。

在工作制度方面,江门市环保窗口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规范各事项的办理程序和办理时限,建立了“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工作制度。其中“首办首问”的原则就是要坚持做到“五个一”即“咨询一次讲清、表格一次发清、要求一次说清、材料一次收清、受理一次审清”;一次性清晰告知群众申请事项的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和所要提交的材料。日常工作也要求大家同样做到“五个一”,即办好每一件事,接待好每一位办事群众,说好每一句话,接好每一个来电,做好每一天的工作。

在转变作风方面,江门市环保窗口按照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准则和工作要求,全面落实贯彻行政体制改革和商事登记改革,以务实、高效、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积极主动服务经济发展。从行动上落实改变工作作风,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前置服务,把群众满意作为服务标准,热情为每一位办事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目前,市环保局行政许可涉企事项入驻率100%,按时办结率100%,服务窗口办结率达90%以上。

群众之家申报材料篇7

要求入党的同志自愿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主要写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本人主要表现。 党组织接到申请后,应派人与申请入党人谈话(一般在十五天内)进行下面教育和鼓励。

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入党申请人经党小组(共青团组织)推荐、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审查同意后,便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将入党积极分子报上级党委备案,并通知入党积极分子本人,要求其本人写出自传(内容主要写本人简历、家庭主要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政历和现实表现情况),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三、进入考察期

考察期一年以上,自党支部确定其为入党积极分子之日算起。党支部每半年要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每次考察情况要填入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填写考察意见时,要真实、具体、准确,既要有优点,也要写出缺点)。防止平时无记录,入党前闭门造车、突击编写的现象。要注意掌握表中时间顺序即工作顺序,按先后顺序一般为:党小组(团支部推荐意见)->支部对申请人的政历了解意见->支委会(或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是否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意见->考察意见(时间相隔不能超过8个月)->综合政审结论->党内外群众公开测评意见->支委会或支部大会讨论发展对象意见->党总支意见。

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

党支部派一至两名正式党员召开座谈会,听取党内外群众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反映。

1、座谈会党外群众一般不少于8人,不够8人的,支部应加以说明。

2、座谈会应在考察期近一年,支部准备列为发展对象之前召开。

记录整理表内评定意见反映要求真实。除表内情况还应附一份完整的群众座谈会原始记录(参加人员必须签名)。

五、确定发展对象

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后,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同意,可列为发展对象。

党支部确定了发展对象,应及时向上级党委(总支)报告意见,并附送入党积极分子的政审材料、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原始记录、考察材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等。

上级党委分管书记和组织部门进行审查,对符合要求的,同意确定为发展对象,并报市委组织部组织科审定,方可下发《入党志愿书》。

六、政治审查

审查发展对象本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政治历史和重大政治斗争中(特别是“文革”和动乱)的表现。动乱期间在校的中专学历以上的学生入党时一定要到该校取得当时政治表现证明材料。

审查发展对象直系亲属和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对发展对象自传中反映出的情况及上述审查内容要形成综合性的政审材料和结论意见(落款处须盖上支部章)。

七、短期培训

基层党委要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时间一般五至七天(或不少于四十个学时),主要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邓小平理论等文件。中组部组织局编写的《入党教材》可作为学习辅导材料。乡镇培训的,要发正式文件并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未经培训的(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不能发展入党。培训后要填写培训成绩登记表并由市委组织部盖章,装入入党材料档案。

八、确定入党介绍人

入党介绍人由两名正式党员担任,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也可由发展对象约请,或由党组织指定。

入党介绍人的主要任务是:

1、向被介绍人解释党的纲领、章程,阐明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认真了解被介绍人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经历等情况,如实向党组织汇报。不能采取马马虎虎的态度,更不能有意隐瞒和歪曲事实真相。

2、指导被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并认真填写自己的意见(填写入党介绍人意见时,不要简单地以“提希望”的形式代替写缺点,而应实事求事地对被介绍人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和其它方面的情况作出全面评价,并表明自己对其能否入党的态度)。向支部大会负责地介绍被介绍人情况。

3、被介绍人批准为预备党员以后,应继续对他进行教育帮助,使他按期转为正式党员。

九、填写入党志愿书

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须经上级党组织同意,在入党介绍人的指导下,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并要求其填写时要忠诚老实、实事求是,不得有任何隐瞒和伪造。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对《入党志愿书》上有的项目没有内容可填时,应注明“无”。在“对党还有哪些需要说明的问题”一栏,主要填写需要向党说明,而其它栏目中不能填写的问题,或对某些栏目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如亲友中被停职、拘留审讯等,现在尚无结论和处理的问题。

十、支委会审查

召开支委会,严格审查发展对象填写的《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经支委集体讨论认为发展对象合格和手续完备后,即提交支部大会进行讨论。

十一、召开支部大会

程序:

1、申请入党人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现实表现以及向组织说明的其它问题; 共2页,当前第1页1

2、党小组和介绍人介绍入党人的主要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

3、支委会报告对申请入党人审议情况;

4、与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对申请入党人能否入党进行讨论;

5、申请入党的人对大会讨论情况表明自己的态度;

6、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

注意事项:

1、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达到应到会的正式党员半数以上;

2、申请入党人及其入党介绍人必须参加支部大会;

3、讨论两个以上的人入党时,必须逐个讨论和表决;

4、支部决议应及时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决议内容包括申请人的优缺点,应写实到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数、表决结果及日期;

5、及时将《入党志愿书》、申请书、政审材料、培养教育和考察材料报党委审批。

十二、组织员谈话

在审批接收新党员前,要指派党委组织委员、组织员、其他党委成员同申请人谈话(2人以上),作进一步的考察。 谈话前,组织员要对支部报来的入党材料进行审查,看材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查看支部记录),并采取座谈或个别谈心的方式,听取党内外人员对入党申请人的反映。 谈话中,主要了解被谈话人的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和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征求其对党需要说明的问题,帮助其提高对党的认识,指出努力的方向。 谈话后,及时如实地将谈话人的意见填入《入党志愿书》,并向党委汇报谈话情况。

十三、党委审批

党委审批要及时,必须在支部上报的接受预备党员决议三个月内审批,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审批时间,但不得超过六个月。凡无故超过规定时间而未予审批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党委审批必须坚持集体讨论,不能个人说了算,更不能以党政联席会的形式讨论审批党员,党委审批的意见要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注明预备期的起止时间,并通知报批的党支部。

十四、支部向本人发出入党通知书

党支部接到上级党委入党审批通知后,应及时通知本人并在党员大会上宣布。党支部应将上级党委批准的预备党员编入党小组活动,告诉其交纳党费的时间、规定等。

十五、入党宣誓

预备党员必须面对党旗进行宣誓。举行入党宣誓仪式的时间,应尽可能在上级党组织批准预备党员后及时举行(一般由基层党委或党支部 <总支>组织进行)。有些党支部为了使入党宣誓仪式更有纪念意义,采取在党的生日集中举行入党宣誓仪式的办法,也是可以的。

入党宣誓仪式的程序:

1、唱国际歌;

2、党组织负责人致词;

3、新党员宣誓;

4、上级党组织代表讲话;

5、党员代表讲话;

6、新党员代表向党表示决心。

十六、预备期的培养考察

预备期为一年,从支部大会通过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对预备党员地教育和考察,党组织通过听取本人汇报、个别谈心、集中培训、介绍人帮助等方式,每季度要讨论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同本人谈话。预备党员要自觉地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考察,经常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每半年要向支部书面汇报思想和工作一次。 预备期潢后,党支部要进行全面考察,并写出书面报告。各基层党委和市直机关工委的预备党员转正材料(转正申请、个人思想工作汇报、党小组意见、党内外群众意见、党支部考察报告及发展材料)必须报市委组织部审查同意后,方可讨论审批。

十七、预备期满

考察合格。

转正。

手续:

1、本人在预备期满前适当时候向支部提出书面转正申请;

2、党小组提出意见;

3、党支部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

4、支委会审查;

5、支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

6、预备党员材料报市委组织部审核;

7、上级党委审批。

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必须在三个月内审批,并通知报批的党支部。

考察不合格。

延长预备期。

对预备期满后不完全具备条件或犯有一定的错误,但还没有完全丧失预备党员条件,并且本人决心努力改正错误的,可延长预备期。延长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最短不能少于半年。延长预备期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作出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报上级党委。延长预备期期满后,由党支部根据其是否具备党员条件作出转为正式党员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决议并报上级党委审批。

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对在预备期内不能履行党员义务,确定不具备党员条件或犯有严重错误或延长预备期后经过教育考察已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支部大会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报上级党委审批。

群众之家申报材料篇8

一、救助目标

按照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的要求,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多方式实施救助,建立和实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制度,逐步改善农村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力争到2010年基本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

二、救助原则

1、科学规划,统筹建设。各乡镇(街道)要摸清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状况,并从各乡镇(街道)农村的实际出发,制订实施计划;要与正在实施的"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下山移民脱贫、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城中村"改造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建设。

2、因地制宜,分类救助。既要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又要充分考虑各方的承受能力,区别不同对象和住房困难类型,实施分类救助,不搞大拆大建。

3、自力更生,多方帮扶。立足农户自力更生,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按照政府补一块、集体助一块、个人出一块的方式筹措资金,鼓励群众互帮互助。

三、救助对象

1、不宜实行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户。

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及低收入家庭中的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住房困难户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2平方米以下或住房残破简陋、不御寒冷和风雨、不具备基本居住条件的家庭。

3、因灾倒房户。即因自然灾害造成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不能居住、或急需搬迁,且无自救能力的受灾群众。

4、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困难家庭。

四、救助方式

根据救助对象住房实际状况、村镇建设规划以及救助对象的意愿,采取新建(改建、扩建)、修缮、置换、租用等方式实施救助。救助住房建设方案经县建设、财政、民政部门认定后,由乡镇(街道)组织有资质的企业或具备相应施工技能的建筑工匠进行施工,确保房屋质量安全。乡镇(街道)可采取收购可居住的闲置房,用于置换危旧房,或者通过租金补助的方式,由救助对象就地租用闲置房。

五、救助标准

1、建设标准。新建户住房建筑面积按照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对象家庭实际在册家庭人口数计算,一人至二人家庭为30平方米,三人至五人家庭为50平方米,五人以上家庭为75平方米。

2、质量标准。以消除各类质量安全隐患为前提,确保救助住房"安全、实用、卫生、经济"。新建(改建、扩建)的救助住房应为一层或两层砖混结构,设地梁、圈梁、构造柱及纵横墙拉接,铺水泥地面,粉刷内外墙,安全实用。修缮住房应铺设水泥地面,粉刷内外墙,屋顶做防漏防渗处理。闲置房置换应为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

3、补助标准。新建、扩建建筑面积每平方米补助280元;修缮按照调查摸底确定的标准予以补助0.1-0.5万元;置换房屋由所在地村委会先行收购闲置房,然后置换给困难户,补助标准最高不超过0.6万元。在责任期内,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给予10%的奖励。

六、工作程序

1、申请。符合救助条件的家庭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浙江省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申请表》,并提供户籍、住房以及低保证明等材料。

2、评议。村民委员会对收到的救助申请,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的方式进行评议,初定救助对象,并予以公示,广泛听取和征求意见。经评议符合救助条件的,在签署意见后报乡镇(街道);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向申请人说明情况和理由。

3、审查。乡镇(街道)对上报的申请材料要及时进行审核。必要时,可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住房和家庭经济状况等进行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报县级建设、民政部门审批;不符合条件的,将材料退回所在村民委员会,并说明原因。审查结果应在乡镇(街道)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

4、核准。县级建设、民政部门对乡镇(街道)上报的申请材料要进行汇总复核。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核准其享受住房救助的方式及标准,并根据住房困难程度,按先重后轻的原则列出分批救助计划,报县建设、财政、民政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因灾倒房或其他困难对象需救助家庭的有关资料由乡镇(街道)按救灾工作或县政府相关规定,及时上报县级民政部门核实。核定后,列入救助对象。

5、组织验收。住房救助对象危房改造完成后,由县建设局、民政局派人组成安居工程验收工作小组,按检查时确定的实施标准逐户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的,再下拨住房救助补助资金。

住房救助的申请、评议、审查、核准工作要在每年第一季度内完成,当年确定的计划应在当年完成,当年验收。

七、组织实施

1、落实责任制。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把它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为民办实事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相应的领导班子,落实专门人员,帮助住房困难户办理相关手续,并监督建设标准和建设质量,确保保质保量完成困难家庭的住房改造任务。建设、民政部门要在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做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的组织管理工作,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

2、完善保障措施。建设、民政、财政、国土资源、审计、公安、残联和农村工作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落实各项对困难群众的扶持政策,减轻救助对象负担。对救助对象建房,各地要坚决执行农民建房收费的规定,减免相应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严禁乱收费。新建、扩建住房所需的宅基地,国土资源部门应给予优先解决。

3、加强舆论宣传。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发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群众以捐资、出物、投工等方式开展帮扶和互助,为改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做出积极的贡献。

八、其它事项

1、凡列入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改造后的住房仅限于救助对象本户居住,不得用于出租或转让等其他用途,凡发现有上述情况的,补助金一律予以收回。

群众之家申报材料篇9

大学生入党的流程

一、自愿提出入党申请

要求入党的同志自愿向所在院系党组织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主要写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本人主要表现。

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入党申请人经党小组(团支部)推荐、支委会审查同意后,便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将入党积极分子报上级党委备案,并通知入党积极分子本人,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并让其填写《积极分子登记表》。

三、进入考察期

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期一年以上,自党支部确定其为入党积极分子之日算起,要不定期地向党组织汇报思想。

四、确定发展对象

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后,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由党支部委员会集体讨论确定为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写出自传(内容主要写本人简历、家庭主要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政历和现实表现情况)。

五、参加党课培训

申请入党的同学要参加学校党委的党课培训和结业考试,通过考试之后才能进一步发展。

六、确定入党介绍人

入党介绍人由两名或一名正式党员担任,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也可由发展对象约请,或由党组织指定。

七、填写入党志愿书

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须经上级党组织同意,在入党介绍人的指导下,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并要求其填写时要忠诚老实、实事求是,不得有任何隐瞒和伪造。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对《入党志愿书》上有的项目没有内容可填写时,应注明无。在对党还有哪些需要说明的问题一栏,主要填写需要向党说明,而其它栏目中不能填写的问题,或对某些栏目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

八、支委会审查

召开支委会,严格审查发展对象填写的《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经支委集体讨论认为发展对象合格和手续完备后,即提交支部大会进行讨论。

九、召开支部大会

程序:

1、申请入党人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现实表现以及向组织说明的其它问题;

2、党小组和介绍人介绍入党人的主要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

3、支委会报告对申请入党人的审议情况;

4、与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对申请入党人能否入党进行讨论;

5、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

6、申请入党的人对大会讨论情况表明自己的态度;

注意事项:

1、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达到应到会的正式党员半数以上;

2、申请入党人及其入党介绍人必须参加支部大会;

3、讨论两个以上的人入党时,必须逐个讨论和表决;

4、支部决议应及时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决议内容包括申请人的优缺点,应写实到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数、表决结果及日期;

5、及时将《入党志愿书》、申请书、政审材料、培养教育和考察材料报党委审批。

十、组织员谈话

在审批接收新党员前,要指派党委组织委员、组织员、其它党委成员同申请人谈话(2人以上),作进一步的考察。谈话前,组织员要对支部报来的入党材料进行审查,看材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查看支部记录),并采取座谈或个别谈心的方式,听取党内外人员对入党申请人的反映。谈话中,主要了解被谈话人的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和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征求其对党需要说明的问题,帮助其提高对党的认识,指出努力的方向。谈话后,及时如实地将谈话人的意见填入《入党志愿书》,并向党委汇报谈话情况。

十、党委审批

党委审批必须坚持集体讨论的原则,将审批意见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注明预备期的起止时间,并通知报批的党支部。

十一、支部向本人发出入党通知书

党支部接到上级党委入党审批通知后,应及时通知本人并在党员大会上宣布。党支部应

将上级党委批准的预备党员编入党小组活动,告诉其交纳党费的时间、规定等。

十二、入党宣誓

预备党员必须面对党旗进行宣誓。

入党宣誓仪式的程序:

1、唱国际歌;

2、党组织负责人致词;

3、新党员宣誓;

4、上级党组织代表讲话;

5、党员代表讲话;

6、新党员代表向党表示决心。

十三、预备期的培养考察

预备期为一年,从支部大会通过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对预备党员地教育和考察,党组织通过听取本人汇报、个别谈心、集中培训、介绍人帮助等方式,每季度要讨论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同本人谈话。预备党员要自觉地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考察,经常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每季度要向支部书面汇报思想和工作一次。预备期满后,党支部要进行全面考察,并写出书面报告。预备党员转正材料(转正申请、个人思想工作汇报、党小组意见、党内外群众意见、党支部考察报告及发展材料)必须报市委组织部审查同意后,方可讨论审批。

大学生入党所需材料

入党审请书

优秀团员推荐表

党课结业证书

政审材料

民主测评材料

自传

思想汇报

入党志愿书

大学生如何为入党做准备

一、申请入党的条件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条明确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既是申请入党的条件,也是作好一名共产党员的起码要求,它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年龄和成分的要求。申请入党的人必须是年满18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这里面有三层含义:一是年龄要满18周岁;

二是国籍必须是中国公民,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

三是成分必须是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 2、政治思想的要求。申请入党的人必须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并不是单个党员的简单组合,而是根据党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是思想上政治上高度一致的政治组织。党的纲领,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准则,它包括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最终目标,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任务和基本政策,以及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等。党的章程,是党的最高行为规范,是党内政治生活和处理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党纲与党章的这种性质和作用,决定了它是党建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党员承认党纲党章,是党在组织上一致的前提。因此,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是对申请入党的同志的最基本的要求。 3、组织纪律的要求。参加党的一个组织,是指共产党员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特定组织,并在其中过组织生活,接受领导和监督。只有使每个党员都参加党的一个组织,才能使几千万党员形成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实现党的政治纲领。尤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像我们这样一个拥有6800多万党员的大党,强调党员参加党的一个组织,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积极为党工作,是指共产党员除了从事社会职业以外,还有义务承担党组织分配的工作,并且应尽心尽力地把它做好。党组织要根据具体情况,给党员分配适当的工作任务,并加以检查和指导。每个党员要自觉接受和坚决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决议,是党为完成党的总目标、总任务,在某一个时期对某一项工作或某一件事情,经过党员大会、党员代表大会、党的代表会议或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全体党员必须贯彻执行。如果对党的决议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或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反映,但在行动上必须执行,不能采取各取所需的阳奉阴违的态度。如果每个党员可以各行其是,那么党的团结统一就会受到破坏,党就没有战斗力。所以,申请入党的同志愿意执行党的决议,才能申请加入党组织。 4、交纳党费的要求。党员交纳党费,是党员关心党的事业的表现,是党员从经济上为党的活动提供必要经费的重要措施,也是检验党员是否具有组织观念的一个标志。中共中央组织部制定了《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对交纳党费办法作了明确规定。

目前,我院学生党员每月交纳党费1元;党员自愿多交不限;生活确有困难的党员,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党支部委员会批准,可以少交或免交党费。党员应自觉按月交纳党费。如有特殊情况不能亲自或不能按月交纳时,经党支部委员会同意,可以委托其他党员代为交纳或预交、补交,但预交、补交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个月。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交纳党费,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在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之后,即要自觉地按期按规定交纳党费。

二、坚持共产党员标准 共产党员的标准,就是党章规定的第二条和第三条。党章第二条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党章第三条规定的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则是党员标准的具体化。这里,仅就第二条作一阐述。 1、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这句话,集中地概括了共产党员标准的主要特征,本质地、鲜明地反映了共产党员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党章总纲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党的阶级性质的高度概括。由此,共产党员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这不是说党员可以凌驾于群众之上,而是说共产党员的觉悟必须高于一般群众。

群众之家申报材料篇10

一、自愿提出入党申请

要求入党的同志自愿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主要写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本人主要表现。 党组织接到申请后,应派人与申请入党人谈话(一般在十五天内)进行下面教育和鼓励。

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入党申请人经党小组(共青团组织)推荐、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审查同意后,便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将入党积极分子报上级党委备案,并通知入党积极分子本人,要求其本人写出自传(内容主要写本人简历、家庭主要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政历和现实表现情况),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三、进入考察期

考察期一年以上,自党支部确定其为入党积极分子之日算起。党支部每半年要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每次考察情况要填入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填写考察意见时,要真实、具体、准确,既要有优点,也要写出缺点)。防止平时无记录,入党前闭门造车、突击编写的现象。要注意掌握表中时间顺序即工作顺序,按先后顺序一般为:党小组(团支部推荐意见)->支部对申请人的政历了解意见->支委会(或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是否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意见->考察意见(时间相隔不能超过8个月)->综合政审结论->党内外群众公开测评意见->支委会或支部大会讨论发展对象意见->党总支意见。

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

党支部派一至两名正式党员召开座谈会,听取党内外群众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反映。

1、座谈会党外群众一般不少于8人,不够8人的,支部应加以说明。

2、座谈会应在考察期近一年,支部准备列为发展对象之前召开。记录整理表内评定意见反映要求真实。除表内情况还应附一份完整的群众座谈会原始记录(参加人员必须签名)。

五、确定发展对象

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后,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同意,可列为发展对象。党支部确定了发展对象,应及时向上级党委(总支)报告意见,并附送入党积极分子的政审材料、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原始记录、考察材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等。上级党委分管书记和组织部门进行审查,对符合要求的,同意确定为发展对象,并报市委组织部组织科审定,方可下发《入党志愿书》。

六、政治审查

审查发展对象本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政治历史和重大政治斗争中(特别是“文革&rdq uo;和动乱)的表现。动乱期间在校的中专学历以上的学生入党时一定要到该校取得当时政治表现证明材料。审查发展对象直系亲属和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对发展对象自传中反映出的情况及上述审查内容要形成综合性的政审材料和结论意见(落款处须盖上支部章)。

七、短期培训

基层党委要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时间一般五至七天(或不少于四十个学时),主要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邓小平理论等文件。中组部组织局编写的《入党教材》可作为学习辅导材料。乡镇培训的,要发正式文件并报县委委组织部备案。未经培训的(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不能发展入党。培训后要填写培训成绩登记表并由县委组织部盖章,装入入党材料档案。

八、确定入党介绍人

入党介绍人由两名正式党员担任,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也可由发展对象约请,或由党组织指定。

九、填写入党志愿书

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须经上级党组织同意,在入党介绍人的指导下,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并要求其填写时要忠诚老实、实事求是,不得有任何隐瞒和伪造。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对《入党志愿书》上有的项目没有内容可填时,应注明“无”。在“对党还有哪些需要说明的问题”一栏,要填写需要向党说明,而其它栏目中不能填写的问题,或对某些栏目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如亲友中被停职、拘留审讯等,现在尚无结论和处理的问题。

十、支委会审查

召开支委会,严格审查发展对象填写的《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经支委集体讨论认为发展对象合格和手续完备后,即提交支部大会进行讨论。

十一、召开支部大会

程序:

1、申请入党人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现实表现以及向组织说明的其它问题;

2、党小组和介绍人介绍入党人的主要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

3、支委会报告对申请入党人审议情况;

4、与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对申请入党人能否入党进行讨论;

5、申请入党的人对大会讨论情况表明自己的态度;

6、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 

十二、组织员谈话

在审批接收新党员前,要指派党委组织委员、组织员、其他党委成员同申请人谈话(2人以上),作进一步的考察。 谈话前,组织员要对支部报来的入党材料进行审查,看材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查看支部记录),并采取座谈或个别谈心的方式,听取党内外人员对入党申请人的反映。 谈话中,主要了解被谈话 人的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和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征求其对党需要说明的问题,帮助其提高对党的认识,指出努力的方向。 谈话后,及时如实地将谈话人的意见填入《入党志愿书》,并向党委汇报谈话情况。 共2页,当前第1页1

十三、党委审批

党委审批要及时,必须在支部上报的接受预备党员决议三个月内审批,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审批时间,但不得超过六个月。凡无故超过规定时间而未予审批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党委审批必须坚持集体讨论,不能个人说了算,更不能以党政联席会的形式讨论审批党员,党委审批的意见要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注明预备期的起止时间,并通知报批的党支部。

十四、支部向本人发出入党通知书 党支部接到上级党委入党审批通知后,应及时通知本人并在党员大会上宣布。党支部应将上级党委批准的预备党员编入党小组活动,告诉其交纳党费的时间、规定等。

十五、入党宣誓

预备党员必须面对党旗进行宣誓。举行入党宣誓仪式的时间,应尽可能在上级党组织批准预备党员后及时举行(一般由基层党委或党支部 <总支>组织进行)。有些党支部为了使入党宣誓仪式更有纪念意义,采取在党的生日集中举行入党宣誓仪式的办法,也是可以的。

入党宣誓仪式的程序:

1、唱国际歌;

2、党组织负责人致词;

3、新党员宣誓;

4、上级党组织代表讲话;

5、党员代表讲话;

6、新党员代表向党表示决心。

十六、预备期的培养考察

预备期为一年,从支部大会通过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对预备党员地教育和考察,党组织通过听取本人汇报、个别谈心、集中培训、介绍人帮助等方式,每季度要讨论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同本人谈话。预备党员要自觉地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考察,经常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每半年要向支部书面汇报思想和工作一次。 预备期潢后,党支部要进行全面考察,并写出书面报告。各基层党委和市直机关工委的预备党员转正材料(转正申请、个人思想工作汇报、党小组意见、党内外群众意见、党支部考察报告及发展材料)必须报市委组织部审查同意后,方可讨论审批。

十七、预备期满

考察合格。

转正。

手续:

1、本人在预备期满前适当时候向支部提出书面转正申请;

2、党小组提出意见;

3、党支部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

4、支委会审查;

5、支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

6、预备党员材料报市委组织部审核;

7、上级党委审批。

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必须在三个月内审批,并通知报批 的党支部。

考察不合格。

延长预备期。

对预备期满后不完全具备条件或犯有一定的错误,但还没有完全丧失预备党员条件,并且本人决心努力改正错误的,可延长预备期。延长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最短不能少于半年。延长预备期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作出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报上级党委。延长预备期期满后,由党支部根据其是否具备党员条件作出转为正式党员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决议并报上级党委审批。 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对在预备期内不能履行党员义务,确定不具备党员条件或犯有严重错误或延长预备期后经过教育考察已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支部大会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报上级党委审批。

注意:各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过程中,所作出的全部决议或决定,必须坚持“双过半”原则,即“会议实到人数(预备党中除外),必须超过应到人数的一半以上;赞成决议或决定的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 预备党员转正后,应将其《入党志愿书》、入党和转正申请书、自传、政审材料、教育考察材料及时上交县委组织部,存入本人干部档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