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大会发言稿十篇

时间:2023-04-05 13:00:46

启动大会发言稿

启动大会发言稿篇1

一业绩分析 当我们全力以赴拓展组织的时候,飓浪行动犹如一道闪电,送来了暴风雨的气息,当滔天的飓浪,扑天盖地而来时,我们犹显措手不及,但是我们通过一阶段的闯关行动,我们用我们自己的行动彰显了通州儿女的铮铮铁骨,让全辖业务伙伴认识到通州公司的全体业务伙伴们是真正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寿险精英;但是在一阶段的竞赛中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山外青山楼外楼,俗话说知已知彼,百战百胜,今天当我们感知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是清醒地看到了差距,我们将以为榜样,扬其长避其短,在以后的赛段中力拔头筹,首先有请个险部经理为我们作飓浪行动业绩分析。

二、二阶段企划案宣导 感谢为我们作了细致地分析,让我们在信心百倍乘风破浪的同时,指明了航向,更让我们在第二阶段的赛段当中,认清自我,离清差距。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今天,市分公司的领导在通州儿女乘风破浪的同时,更是为我们送来一股强风——二阶段的企划案, 接下来有请为我们作企划案宣导。再次掌声感谢,我们坚信,借得这股东风,我们一定会扬帆远航,破浪飞腾!

三、介绍李江红 在二分阶段的企划案中,我们多次听到了这样一个名字:李江红,这是一个响彻大江南北的名字;这是一个让全国国寿精英如雷贯耳、充满景仰的名字;这更是一个在相约雁荡山的高峰会上,让数百国寿精英热血沸腾的名字;这更是一个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团队保费第一名的领军人物的名字;让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一个跨跃寿险事业的实质八年的普通女性背后的历程: ?当国寿营销的记者采访李江红的时候,问她何以会有今日的成功?李江红说,她的成功是因为她有一颗感恩的心:要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感激伤害你的人 ,因为他磨练你的意志;感激绊倒你的人 ,因为他强化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 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藐视你的人 ,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你该独立!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海纳百川的胸怀,因为凡事感激的人拥有的是积极的心态,而心态铸造命运,态度决定一切。只有不断的寻找机会、准备机会、创造机会的人才真正是强者,而一切只看到昨天和今天的人,是没有未来的! 李江红从一个普通的女性,跨跃寿险事业的实质八年后,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成为一个手持神灯、指引方向的女神。在我们在坐的每一位伙伴的心目中都有一个梦想,如何将梦想有朝一日也像李江红一样变成耀眼的事实?我相信在三季度末我们都将有机会一睹神者风范,一领全国第一的风采,当然也会让我们心中的种种疑惑与困惑迎刃而解!但是机遇总是留给那些已经准备好的人,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看究竟有哪些幸运儿,率先浮出水面,一揽与寿险女神会晤的先机?

启动大会发言稿篇2

党委办公室工作,“写”是立身之本,但不是唯一。办公室是干部的摇篮,只会写稿子、搞服务,能力是不全面的。能写会说善落实,才能胜任领导干部。这些都是基本功,要扎扎实实补好短板。

举办青年干部讲坛,轮流让办公室的同志上来赛一赛,这个形式非常好。**秘书长到任以后,在办公室内部运转、队伍建设等很多方面推进改革,使整个办公室呈现出新的气象,我们要主动适应、支持和融入。

我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讲”的问题。

“讲”,改变世界,改变自己。春秋战国时期苏秦和张仪合纵连横,两张嘴搅动得天翻地覆;三国时期诸葛亮舌战群儒,成为著名的历史桥段;希特勒以其极具煽动性的演讲,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总统竞选如克林顿、奥巴马、还有“不靠谱”的特朗普,无不把嘴上功夫发挥到了极致;阿里巴巴马云近两年的云栖大会有数万人参加,相当多的是来听马云演讲;还有台湾的洪秀柱,在“换柱”时发表的演说,言辞恳切、滴水不漏、行云流水,令人叹为观止。这些都是“神一样的存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才能,讲话有天赋,有的孩子“话痨”,有的则不善言辞,但讲话的能力可以后天培养。

怎样才能在公众场合把话讲好?我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三段经历。

80年代末期,我在**上学的时候,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从主题、讲稿内容,到着装设计、肢体语言,再到模仿《**》配音**的声调,每个环节都作了别出心裁的谋划。最终,面对数千师生,我这篇题为《**》的6分钟脱稿演讲,赢得近10次掌声。这件事给我的深刻启示是:充分准备至关重要,不打无准备之仗。

**年,市委组织竞争选拔副处职领导干部,安排我报名参加某一事业单位竞岗,虽然也去了,但内心患得患失很纠结,没带任何材料就上了讲台,结果讲了两三分钟就卡了壳,草草收场,没入围下一轮,事后觉得不应如此自出洋相,人生舞台没有彩排,任何场合都不可马虎。这件事给我的深刻启示是:摆正心态至关重要,既不能过度紧张,也不可过于放松。

启动大会发言稿篇3

一、领导讲话稿的类别

领导讲话稿依据不同的场合、对象和用途,可以分为 3 类 22 种。

(一)会议类讲话稿

这是领导讲话稿中数量最多、占比重最大的一“族”。我们平时所说的“领导讲话稿”,主要是指这一类。

1. 党代会、人代会等代表大会的报告。内容一般是对上一届或上一次会议以来工作情况的回顾总结和对今后工作的部署。要求内容全面,表述严谨、庄重。

2. 会议开幕词。一般在比较隆重的大型会议上使用。内容主要是讲明会议的目的、意义及用法,要富有启示性、鼓舞性。

3. 会议闭幕词或会议总结讲话稿。主要是总结会议的收获,要求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富有号召性。

4. 工作会议讲话稿。根据既定的会议内容讲对某一项或几项工作的要求。要讲得鲜明、透彻、实在。

5. 动员会议讲话稿。主要讲进行某项工作的意义和方法。要讲得入情入理,振奋人心,鼓舞斗志。

6. 庆功会、表彰会讲话稿。主要是概括、总结、肯定受表彰单位或个人的成绩和经验,对其进行表彰、鼓励,对面上提出学习、推广的要求。要富有激情和感召力。

7. 庆祝会、纪念会讲话稿。根据庆祝、纪念的主题,立足现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要讲得客观、准确、实际。

8. 专题报告会的报告。如学习理论心得报告,外出考察报告等。内容要有厚度、深度,给人以启示和借鉴。

9. 碰头会、汇报会讲话稿。根据碰头、汇报的情况,肯定成绩,针对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强调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工作。要有具体要求,有力度。

10. 现场会、经验交流会讲话稿。充分运用与会人员看到和听到的先进事迹和经验,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要求学习、推广,促进工作。要有较强的说服力、号召力。

11. 研讨会、座谈会总结讲话稿。根据与会人员发言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工作或进一步研讨的意见、要求。要有较强的概括力和条理性。

12. 综合性会议上的专题发言稿。主要是分管某一条战线、某一方面工作的领导同志在综合性会议上就自己分管的战线或工作讲情况和意见。要主题突出,富有资料性、参考性,并注意不过分强调自己分管工作的重要。要讲“实”,不要讲“虚”;要讲“适”,不要讲“过”。

启动大会发言稿篇4

项目前期准备,对于国内项目而言,即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的编制、批复,对于亚行项目而言,不仅需要完成国内程序前期准备,同时还要完成亚行项目前期准备,亚行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包括概念书及PPTA准备阶段、PPTA实施及贷款评估阶段,分别对应国内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项目前期正式启动后,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根据规划编制新项目建议书,同时,亚行项目经理收集项目有关资料,准备项目概念书初稿;项目建议书初稿编制完成后,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与亚行沟通,提供有关资料,确定项目目标、主要建设内容、初步投资估算;亚行项目经理就项目技术援助(PPTA)第一次实地考察,准备PPTA大纲,完善项目概念书等,就项目建设框架形成一致;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将编制好的项目建议书报发改委批准;召开项目概念书评审会并确定项目风险类别,由副行长批准项目概念书和相关的技术援助,亚行将批准情况通知财政部等国内有关部门;国家财政部、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依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出具对项目技术援助的不反对意见(通常默认);按计划开展下一步工作。对比亚行和国内项目管理,亚行多了一个项目经理实地考察环节。

二、PPTA实施及贷款评估阶段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阶段,亚行同步实施技术援助,亚行聘请项目技术援助(PPTA)咨询专家团队,帮助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完成贷款评估。PPTA分为启动、中期、终期三个阶段,技术援助公司每个阶段提交一份报告报亚行、自治区项目、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审定后,亚行进行技术援助启动、中期、终期检查,并签署备忘录。技术援助公司按照备忘录要求开展技术援助工作,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在技术援助期间完成亚行三大保障性报告(环境影响评价、少数民族保障计划、移民安置计划)编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在终期报告初稿完成后同步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土地使用/征用计划、水土保持计划、节能评估报告、配套资金贷款承诺等国内可研批复附件的准备工作。技术援助终期初稿完成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亚行联合召开三方会谈,审议项目技援最终报告初稿以及项目贷款考察报告,亚行准备行长建议报告和相关文件,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着手初步设计和编制招标文件,提交亚行要求的保障报告并按亚行要求公开保障文件报告,亚行批准保障文件报告并对外公示,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公布提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意见,亚行根据项目风险划分等级,由行长或局长召开审查会议。最终报告终稿提交后,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获得国内环评、土地等前置审批文件,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聘请招标公司、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外资利用方案),编制项目土建设备招标采购文件等,编制项目土建设备招标采购文件等;国家或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地方财政厅准备项目还款能力评估报告并报财政部批准,财政部审查同意地方财厅提交的还款能力评估报告;亚行审查项目招标文件等;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报省发展改革委初审后,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国家发改委批复后,启动贷款谈判。

三、贷款谈判及批准阶段

亚行申请贷款谈判授权,同时财政部起草、国家发展改革委、地方政府会签报国务院的贷款谈判请示,财政部接国务院批准贷款谈判请示通知,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地方政府、亚行四方确定具体谈判安排,由国家财政部组团进行贷款协定谈判,完成谈判后,亚行董事会审批,通知中国政府贷款批准,国家财政部、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准备贷款签署文件,由国家财政部与亚行签署贷款协议。文件签署后90天贷款自动生效,项目即进入实施阶段。在贷款谈判及批准阶段,亚行贷款协议和项目协议相关联,并对项目中尽职尽责部分设立启动条款,即达到条件,协议才启动,和国内项目管理,国内项目管理中一般不设立条件条款,从项目管理角度而言,条件条款的设立,对督促项目单位按照项目履行职责,发挥项目效益是有力保障。

启动大会发言稿篇5

关键词:清末民初;文学传播;稿酬制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5-0083-04

清末民初,中国文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间出现的稿酬制是该时期文学传播的一个重要现象。本文拟对稿酬制出现的历程、稿酬制出现的原因以及稿酬制的确立对文学传播的影响诸方面做一些探析。

在中国古代社会,虽不乏作文受谢的记载,但从总体上讲,只是酬谢馈赠之意,且当时的文化传播者并不依赖创作传播文化产品而生存,故不可能形成相关规制,与近代意义上的稿酬制有明显不同。

关于报刊稿酬的发端,学术界一度认为始于《小说月报》。郑逸梅在《投稿酬金之起始》中说:“考投稿之定有酬金,自晚清宣统二年商务印书馆发行之《小说月报》始。”日本学者松井博光也说:“最早征稿时规定给予报酬的杂志是《小说月报》。”此说广为流传,其实是不确切的。后来,袁进提出,“为《点石斋画报》征稿”,“是近代报刊开始建立征稿制度。文学作品的稿酬制度比绘画晚得多,大约在九十年代末”。雷世文也持此说:“《申报》的稿酬制自画报开始。”他们的依据都是《点石斋画报》在1884年6月4日刊登于《申报》的《招请各处名手画新闻》之《启事》:“本斋印售画报,月凡数次,业已胜行。惟外埠所有奇怪之事,除已登《申报》者外,未能绘人图者,复指不胜屈。故本斋特告海内画家,如遇本处有可惊可喜之事,以洁白纸新鲜浓墨绘成画幅,另纸书明事之原委。如果惟妙惟肖,足以列入画报者,每幅笔资两元。”但这也是不确切的,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比它更早的1877年10月17日的《申报》征集小说广告之“有图求说”。即《申报》的稿酬制从小说开始:1877年10月17日《申报》刊载广告“有图求说”,即为图画求小说一部,广告云:“择其文理尤佳者一卷,愿送润笔洋20元,次卷送洋10元。便即装印成书出卖,余卷仍发还作者,决不有误,惟望赐教为幸。”虽然用的是“润笔”二字,但所指当近于近代意义上的稿酬。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出现突变始于《新小说》的创刊。

1902年11月,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了《新小说》杂志,这是职业化作家诞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标志着中国文学创作与传播进人了一个新阶段,“象征着文艺杂志时代的开始”。在《新小说》创刊前半个月,也就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十月一日,梁氏主编的另一家刊物《新民丛报》第19号刊登了一则《新小说社征文启》。 《新小说社征文启》是中国第一份近代小说杂志《新小说》向海内外广泛征求著译小说、戏曲、杂记及歌谣等文艺作品的一份征文广告。且又在《新小说》创刊号上刊出,题为《体社征文启》。它是我国小说杂志中第一份宗旨明确、内容详备的征文启事,在小说史上具有开创和示范意义。从这则征文广告中,可见《新小说》的稿酬范围只限于自著和翻译的十数回以上的小说及传奇,一般诗文不付稿酬。这是当时及此后多数刊物的常见做法。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中谈及当时的稿酬情况时也指出:“当时报纸,除小说以外,别无稿酬,写稿的人,亦动于兴趣,并不索稿酬。”这也说明“写稿付酬”在当时毕竟是新鲜事物,为社会广泛接受尚需时日。但在《新小说》杂志的稿酬制度示范下,“写稿付酬”的风气渐开。1906年11月《月月小说》创刊,它在第二号上也刊出了《月月小说征文启》:“如有佳作小说,愿交本社刊行者,本社当报以相当之酬劳。……如有科学、理想、哲理、教育、家庭、政治、奇情诸小说,若有佳本寄交本社者,一经入选,润资从丰。”在此之后四个月(1907.2)创刊的《小说林》杂志更明确规定:凡小说入选者,“甲等每千字五元,乙等每千字三元,丙等每千字二元”。《小说林》自第2期开始每期刊登的“募集小说”启事,除了第4期“募集文艺杂著”声明“以图书代价卷酌量分赠”外,其余各期均有稿酬标准说明。1906年创刊的《月月小说》,在“征文启事”中,也有若文章被刊登则“润资从丰”的说明。1910年7月创刊的《小说月报》卷首“征文通告”第4款说:来稿“中选者当分四等酬谢,甲等每千字酬银五元,乙等每千字酬银四元,丙等每千字酬银三元,丁等每千字酬银二元”。此外,近代著名的小说杂志,如《小说时报》 (1909)、《中华小说界》(1914)、《礼拜六》(1914)、《小说丛报》(1914)、《小说海》(1915)、《小说大观》(1915)、《小说画报》(1916)等均明确表示付稿酬。

与此同时,一些出版机构也开始给作家(或译者)付稿酬与版税。1899年,严复写信给时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的张元济,要求得到被南洋公学购印的《原富》的版税,张元济同意给予严复二成版税,这大概是中国实行版税的初例。在中国出版史上,抽版税订合同者,也以严复为早,1903年,他翻译的甄克思《社会通诠》,与商务印书馆曾订立合同,内容共十条,版税率为40%(每部收净利墨洋五角),立合同译书人严几道为一方,商务印书馆为另一方。稿费与版税的标准主要根据作者(译者)的知名度以及对作品畅销程度的判断。在近代,林纾与严复译作的稿酬与版税可能是最高的。关于林纾的稿费多寡说法不一,有说千字十元者,而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中说是千字五元,据曾亲自计算过林纾稿费的商务印书馆的工作人员谢菊曾先生的回忆,林纾译稿的稿酬是千字六元。其实时间不同,译作的内容不同,又或是出版机构不同,作品销售的情况可能有别,稿酬自然不同。以千字六元计,林纾通常是每天译书4小时,一小时译1500字,计6000字,可得稿费36元。如按林纾一个月工作20天计算,月收入可达720元,除去分一部分给口译者,林纾的稿费月收入亦可相当于当时一般中学校长月收入的十倍。又如,吴趼人写《恨海》,“仅十日而脱稿,未尝自审一过,即持以付广智书局”。《恨海》全书约5万字,按中上等稿费千字3元计算,这部十天完成的小说可得稿费150元,相当于他在上海江南制造局当雇员时18个月的薪金。包天笑译《三千里寻亲记》和《铁世界》,这两种小说约四五万字,卖给文明书局,共得稿费100元,就“当时的生活程度,除了到上海的旅费以外,我可以供几个月的家用”。林纾、吴趼人与包天笑是当时的名家,稿酬自然从丰。一般作者的稿费就很低。青年作家向恺然(1890-1957,别署平江不肖生)在日本写有小说《留东外史》,1915年回国时将稿子卖给出版商,因是处女作,书商只以每千字五角付酬。谁知此书出版后销路甚佳,书商因此赚了很多钱。但这笔稿费对刚出道的年仅25岁的作家来说却也是不小收入。

至此可见,稿费制观念已经为出版者、编者、作者普遍接受了。

文人在报刊上刊登诗词文稿,开始一如登广告,需要付费。文人请出版商将作品刻成文集,主要目的也只是用以在交际圈中交流,并非为社会读者而写作。《申报》创刊号的《本馆条例》:“如有骚人韵士,有愿以短什长篇惠教者,如天下各名区竹枝词及长歌纪事之类,概不取值。”仿佛不收费而刊登已经是很大的优惠。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清末民初用稿付酬蔚为风气呢?

首先是出版者报刊经营的需要。其一,清末民初,中国报刊迎来了第一轮发展高潮,报刊种类、版面不断增加,报刊稿源的需求量日益扩大。由于当时新闻采写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版面需求,而小说诗文是一般读者最为关注的版面,于是刊登诗文小说也慢慢地开始实行不收费。这种情况随着报刊间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又渐渐变为收购文稿,按字计酬,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稿酬制度。其二,写稿计酬也能使出版者拥有一批稳定的作者群所提供的丰富稿源。其三,刊登小说诗文能给出版者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当时的文艺报刊几乎都是民营的,其资本回收方式大致说来有发行收入与广告收入两大块,刊登大量小说诗文在扩大了报刊的发行量增加了发行收入的同时,也意味着带来了广告收入的增加。因而,对出版者而言,发表文学作品所获得的报偿远远超过了稿酬。

其次是科举制度废除后,部分文人士子解决生活出路的需要。在稿酬制度刚刚出现时,为报馆写稿取酬仍被视为文人末路不得不做的低贱之事。众所周知,由于清政府公布废除科举,士子们只好寻求新的出路。或为生活计,或为“浇胸中之块垒”,或为改良群治,一批文人先后开始转向文学创作或编辑工作。李伯元、吴趼人、梁启超、黄小配、包天笑、罗孝高、徐枕亚、李涵秋、周瘦鹃、陈景韩、林纾、伍光建、周桂笙、徐念慈等人可为其中的代表。大量文人因仕途拥塞而谋生艰难之时,猛然发现能够通过作文而赚取稿费,对自己的生活稍有补贴,为报刊和书局写稿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林琴南最初翻译小说不愿取酬,后来不仅取酬,且讨价还价,稿酬十分可观,他的老友陈衍曾与他开玩笑,说他的书房是造币厂,一动就来钱。若没有稿酬的激励,林琴南恐怕难有译著数百部的巨大成绩。从某种程度上说,稿酬制度激发了他们极大的创作热情。

到了五四以后,归国的留学生以及国内新式教育培养的知识分子日益增多,以文化传播为业的人员也随之增多。通俗文学的商业化情形并不复杂,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进。较为复杂的是,由于倡导新文学运动的先驱创办报刊在于“启蒙”与“救亡”,所创办的报刊也多是同人刊物,而且缺乏实力雄厚的出版机构的强力支持,办刊经费捉襟见肘,所以这部分报刊开始并不付稿酬的情况比较多见。比如,《新青年》因是志在“民族国家”的同人性质期刊,其编者与作者大都另有生活来源,从1918年到1922年之间该刊基本不付稿酬。司马长风大概据此认为,“这个时期(指1917年―1921年),新文学还没有出现职业作家或半职业作家。”事实上,由于“发稿付酬”已是大势所趋,而且,新文学运动的主将们也在积极地寻求民营出版业的支持,如商务印书馆之《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准机关刊物,泰东书局之于创造社等。这样,在出版业的支持下,在新文学读者数量不断增长的形势下,新文学的四大副刊也先后纷纷表示愿付“薄酬”:《京报副刊》发刊词告白:“撰稿者如果愿受薄酬的,请在稿尾声明,本报于月底寄奉薄酬。”又有稿约声明:“如果愿受薄酬的,请在稿尾注明,一定遵命奉送,否则亦当赠以本刊合订本,以表记者欢迎大作的诚意。”《晨报》对来稿的稿酬形式与等级有更为细致的说明,《晨报副镌投稿简章》规定,稿酬分“(甲)现金;(乙)书券(可以订报);(丙)副镌合订本三种”。酬金标准“分按千字及按篇两种,均由学艺部酌定。”新文学创作队伍中,完全以写作为业者在20年代的数量并不大,教授兼作家的状况比较常见。至30年代由于出版业的高度发达,新文学作家中成为职业作家的人数猛然上升。

发表作品可以得到不菲的收入,甚至可以维持生计,成为一种职业,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稿酬制度的确立,不仅大大促进了小说创作与小说翻译的发展,也意味着作家已享受到应得的劳动报酬,体现了社会对著作人权利的承认和尊重,更重要的是,它为作家生活的独立提供了经济保障,对作家的职业化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21年,文学研究会创立时就明确提出:“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治文学的人也当以这事为他终身的事业,正同劳工一样。”把文学视为一种“同劳工一样”的“于人生很切实的工作”在当时是一个创举。它既预示着新文学观念的诞生,也标志着作家生存方式的转变。既然文学同劳工一样是一种职业,那么,他们依仗手中的笔墨获取报酬当是一种正常不过的事情。叶圣陶表示“吾决非愿为文丐也”,并不是排斥稿酬,“为金钱计,日节一二小时为出卖之文,凡可以得酬的皆寄之”。而是不愿意混同于一般的仅仅为“钱”而作文者。鲁迅在最后十几年选择彻底弃绝官僚体制,进入报刊出版业,以写作为生。陈明远对鲁迅的收入情况作过计算,“鲁迅以他的脑力劳动所得,总收入相当于408万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中间阶层’即社会中坚。他受之无愧。从‘而立之年’以后的24年间,平均每年17万元、每月9000-2万元的收入,保障了他在北京四合院和上海石库门楼房的写作环境。在残酷无情的法西斯文化‘围剿’之中,鲁迅能够自食其力、自行其是、自得其乐,坚持了他的自由思考和独立人格。”并认为,“从公务员到自由撰稿人,他完全依靠自己挣来足够的钱,超越了‘官’的威势、摆脱了‘商’的羁绊。”作家编辑的职业化,使从业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社会体制的严密掌控。当然,仅从职业与收入的角度谈鲁迅的自由思想与人格独立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但较厚实的经济背景为鲁迅先生提供了一个相对良好的创作空间应是确凿无疑的。

启动大会发言稿篇6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只有在写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使学生在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形成对写作的浓厚兴趣。以下作者试图探究写作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说明在不同环节中如何设计学生的自主活动。

step1 brainstorming 集思广益开启思路大门

从某种程度上讲,进入写作状态的顺利程度取决于写作前的思维启动。教师课前必须确定写作的主题,完成教学规划。教师要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精心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内容来指导学生进行写作。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法)是一种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课堂活动形式。它通常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进行。教师作为指导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造性地思维,并以讨论的形式挖掘各种有用的信息和形成思路;然后学生从被激活的想法中选择有意义的内容进行写作。

step2 小组讨论 你言我语扩思路

当然在头脑风暴中被激活的想法是杂乱的、无序的,为了进一步梳理思路,激发学生写的动机,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进一步讨论“Please introduce your best friend to us.”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小组成员互相交换想法同时把彼此的想法清晰化和条理化,并记录下来,形成写作的基本框架。

step3 班级汇报,取长补短列提纲

班级汇报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成果上互相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思路。教师引导和鼓励小组代表将自己小组讨论的成果向全班同学做陈述,并把每个小组的发言要点通过板书或投影列举出来。

step4 初稿起草 畅所欲言自由写作

将讨论中获得的信息,构思草拟成稿。由于初稿是要经过反复修改的,所以写初稿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不必过于理会语法的正确、选词的准确和语言的精练,而主要把注意力放在思路的畅通和行文的流畅上,尽量一气呵成。如此,学生在写作时就不会受过多的束缚,他们就可以畅所欲言,写作的兴趣也会提高。

step5 自评、互评 精益求精

初稿完成后,教师先给出一个总的评价意见让学生对自己作文进行第一次修改。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下列内容:1)作文评分标准。如,写作立意要新颖;语言表达要地道;词汇内容要丰富;句子结构要合理;文章句式要多样;上下文段要连贯。2)自查主谓是否一致;时态是否一致;名词的数与格是否一致;代词中指代关系是否一致;句式结构与语意的一致。接着学生就可以自查内容、结构、思路和书写等方面的错误。这种自评能使学生明确要自查什么,纠正什么,从哪些方面入手。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评改。学生在评改别人的作文时会学到不同的写作技巧,也使他们不断增强自信心。因为当学生间的修改意见被采纳,相互的文章有所改进时,每个学生都能感到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这种自评、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对学习负责的态度,并且促使学生学会思考,能够在看到不足后改进自主学习。

Step6 师生共同合作修改

启动大会发言稿篇7

现场北京匡时与清华大学签署合同,定于10月25日-30日在清华园内对这批尘封百年的珍贵文物进行展览并举办“梁启超与现代中国”国际研讨会。此前中华书局亦将公开出版《南长街54号梁氏档案》图录。

清华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刘东,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中华书局文学编辑室主任俞国林,著名文化批评家、《梁启超传》作者解玺璋,梁氏后人、梁启勋外孙孙军,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北京匡时副总经理谢晓冬出席了此次会。

解密20世纪时局细节

“南长街54号”藏梁氏档案包括信札、手稿、书籍、家具等共计近千件,是梁启超研究资料的新发现。其中287通信札,涵括梁启超胞弟梁启勋收藏的梁启超信札240余通、康有为信札22通等,通信方涉及民国政坛风云人物袁世凯、冯国璋、孙传芳等,时间横跨1904至1928年,对民国初年的诸多历史细节作出全面解码。

《梁启超手书退出进步党通告》是梁启超退出以立宪派为主体的民族政党“进步党”的宣言。彼时梁启超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汪大燮任教育总长,组成“第一流人才内阁”。进步党在拥袁的前提下,改良政治,力图将袁引上轨道。然1915年,袁世凯鉴于民智未开积极复辟帝制,进步党人与袁世凯决裂,吹响了讨袁护国的号角。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游历欧洲的梁启超以私人身份旁听巴黎和会,维护中国权益,及时将巴黎和会割让胶东半岛损害中国的消息传到国内,点燃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信札中《声援电报》表明声援全国上下,本着热诚交让之精神,快刀断麻,迅谋统一的决心。

1920年,梁启超组织的共学社、讲学社先后成立,《讲学社简章》也在此时颁布,在它的号召下,一场“铸造全国青年之思想”的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国内外著名学者杜威、罗素、泰戈尔、蒋百里、蔡元培、张元济等人都成为梁启超的座上宾。

信札为我们揭密了关于保皇会、立宪运动、护国战争、等诸多历史往事的隐秘细节, 其“与大总统书变更国体之论”、梁思成、林徽因文定礼细节,以及涉及梁启超与清华大学、中国银行、司法储才馆、京师图书馆等单位的诸多渊源,与20世纪时局重大事件息息相关。而康有为的信札则是保皇会在海外的两桩公案芝加哥“琼彩楼”案和广西振华案的有力佐证。

手稿方面,梁启超《清代学术讲稿》、《袁世凯之解剖》、梁启勋《曼殊室随笔》等10件重要学术著作的手稿原件均系首次现世。《白香山诗集》、《稼轩词》等68种637册梁氏兄弟批阅古籍、自用书,对于梁氏兄弟知识世界的还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梁启超手书康有为讣告铜板原件,梁启超曾用书桌、拐杖、地毯等相关家具器物则为我们再现了与梁启超密切相关的生活与时代。

封存百年首度现世

“南长街54号”在时未能逃过抄家的厄运,梁家人蒙受了财物上的巨大损失,其收藏的许多珍贵文物、信札、照片、股票等被红卫兵抄走,移送至国有文博机构。还有大量从未公开的、融合近代政治、文化、金融和家族的重大历史被烬毁。目前仅剩梁启勋长女梁思明千方百计保存下来的这批珍贵文物。

启动大会发言稿篇8

领导讲话是领导参与公务活动的一种方式,是实施领导职能的重要途径。无论是高级领导还是基层领导,无论是机关领导还是企业领导,只要做领导工作,就离不开讲话。在某些场合,领导即兴讲话,不需要讲话稿;但在正式场合,为了提高讲话质量,需要事先拟写好讲话稿或讲话提纲。由于领导公务繁忙,一般需由秘书人员代拟讲话稿。所以,掌握领导讲话稿的写作方法,是每个秘书人员应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这里就领导讲话稿的起草工作,试论七个方面的问题。 一、领导讲话稿的类别 领导讲话稿依据不同的场合、对象和用途,可以分为 3 类 22 种。 (一)会议类讲话稿 这是领导讲话稿中数量最多、占比重最大的一“族”。我们平时所说的“领导讲话稿”,主要是指这一类。 1. 党代会、人代会等代表大会的报告。内容一般是对上一届或上一次会议以来工作情况的回顾总结和对今后工作的部署。要求内容全面,表述严谨、庄重。 2. 会议开幕词。一般在比较隆重的大型会议上使用。内容主要是讲明会议的目的、意义及用法,要富有启示性、鼓舞性。 3. 会议闭幕词或会议总结讲话稿。主要是总结会议的收获,要求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富有号召性。 4. 工作会议讲话稿。根据既定的会议内容讲对某一项或几项工作的要求。要讲得鲜明、透彻、实在。 5. 动员会议讲话稿。主要讲进行某项工作的意义和方法。要讲得入情入理,振奋人心,鼓舞斗志。 6. 庆功会、表彰会讲话稿。主要是概括、总结、肯定受表彰单位或个人的成绩和经验,对其进行表彰、鼓励,对面上提出学习、推广的要求。要富有激情和感召力。 7. 庆祝会、纪念会讲话稿。根据庆祝、纪念的主题,立足现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要讲得客观、准确、实际。 8. 专题报告会的报告。如学习理论心得报告,外出考察报告等。内容要有厚度、深度,给人以启示和借鉴。 9. 碰头会、汇报会讲话稿。根据碰头、汇报的情况,肯定成绩,针对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强调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工作。要有具体要求,有力度。 10. 现场会、经验交流会讲话稿。充分运用与会人员看到和听到的先进事迹和经验,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要求学习、推广,促进工作。要有较强的说服力、号召力。 11. 研讨会、座谈会总结讲话稿。根据与会人员发言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工作或进一步研讨的意见、要求。要有较强的概括力和条理性。 12. 综合性会议上的专题发言稿。主要是分管某一条战线、某一方面工作的领导同志在综合性会议上就自己分管的战线或工作讲情况和意见。要主题突出,富有资料性、参考性,并注意不过分强调自己分管工作的重要。要讲“实”,不要讲“虚”;要讲“适”,不要讲“过”。 13. 在新旧领导工作交接会议上的讲话稿。这是一种很特殊的会议讲话稿。在这种会议上往往有三个讲话,一是卸任领导的讲话,一是接任领导的讲话,一是上级领导的讲话。卸任和接任领导的讲话,都要讲得谦虚、诚恳,并有表态的意思。上级领导讲话,则要对双方都给予肯定,并对该级领导班子及下属提出一些要求和希望。 14. 在各种邀请会、协作会、联席会上的讲话稿。这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会议,这种会议面对的不是下级,而是外地、外部门的客人。作为东道主发表讲话,要对客人表示欢迎,对本地、本部门的情况作一简介,还要讲会议的目的和议程。要讲得诚挚、热情、实在。 (二)宣传类讲话稿 这是出于宣传某种主张、某项工作、某件事情的目的,在非会议场合的讲话稿。 1. 通过广播发表讲话。这种讲话形式在战争时期经常运用,、等都曾通过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解放区军民,对全国同胞,也对敌军发表过多次广播讲话。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央和地方的领导同志也经常采用这种讲话方式。广播讲话要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2. 通过电视发表讲话。这是电视普及以来不少领导同志经常采用的一种讲话方式,主要是用于纪念和庆祝某个节日。有时也由领导同志搞电视讲座,讲授某一方面的知识。除讲座可以稍长一些外,电视讲话也要求简短、通俗。 3. 通过报纸发表书面讲话。这也往往是为了纪念和庆祝某个节日而发表。要篇幅简短,措词严谨,富有文采。 4. 通过现场散发书面讲话。如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在机场散发书面讲话。主要是阐明对某项行动、某件事情的观点,要求简明、准确、适当。 (三)礼仪类讲话稿 即出于感谢、答谢、慰问、庆贺等目的,在各种非会议仪式、场合的讲话稿。 1. 签约仪式上的讲话稿。这种讲话主要是对所签合作契约予以积极评价,对合作方表示感谢,对合作事项充满信心、寄予厚望。要简短、礼貌。 2. 接见、会见讲话稿。接见下级单位的代表并发表讲话,主要是表示某种褒奖、慰问和鼓励;会见客人,主要是表示友好和友谊。要简短、亲切。

启动大会发言稿篇9

启事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其常见的程度仅次于通知。初中生掌握一些日常应用文的写作是语文能力的外在表现、也是日常生活的需要。

一、启事的概念

启事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有事情需要向公众说明,或者请求有关单位、广大群众帮助时所写的一种公开向人告白事情的公告性的应用文体。单位或个人,凡有事情要作公开说明,以求大家了解或协助的,都可写成启事通过一定的媒介公布出来,小则一个黑板报启事,或一个大字报式的启事;大则或广播、或登报,或在电视等媒体上放映。启事的公开告白对象有两方面的情况:1.在告白对象无法确定具体人,或已确定具体人但不知此人身在何处的情况下,可通过公开告白形式使告白对象闻讯;2.有些事情的告白虽有具体对象,但告白人有意兼向社会大众。

一般来说,启事作为一种说明事项的实用文体,有如下几个特性:1.公开性。无论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启事,还是个人的启事,它们均是公开的,都希望特定群众或广大的读者了解或参加这种活动,以达到更好的向人告白的目的。2.目的的明确性。启事的目的非常明确,它一般是就某个问题或某一事件向相关人员或广大群众公示,以期得到大量的信息,达到解决某个问题,促进相关事业更好发展的目的。3.有些启事具有广告性质。可代替广告,但广告不能全代替启事,比如“寻人启事”,不能写成“寻人广告”。

二、启事的写作

一般来说启事没有文采讲究,只要把握一定的格式,能把告白的事项说清楚就可以。一般分三部分:

1.标题。在第一行中间用比正文大的字写上文种“启事”或说明事项内容和文种,如“招生启事”“征稿启事”“招聘启事”等,有的还写明启事单位名称,如“××单位聘请法律顾问启事”等。

2.正文。在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启事所说明的事项不同而异,总的要求是要说得有条理,清楚明白,简明扼要。正文后可以写上“此启”或“特此启事”的结束语(现在一般也不写这些套话了)。

3.落款。在正文后偏右,写上启事单位名称(已写入标题,后边就不必再写了),联系地址,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联系人,年月日等。

三、注意事项

启事的内容要考虑周到,一般要写得具体明确,令被告白对象能从启事文本中获取所需信息,如地址、时间、联系办法等内容更要十分具体明确。内容多的还应分项逐条地写清楚。但是,有的启事,如招领启事,目的是要失主来认领物件,为防止被人冒领,有些内容(如物件的数量、特征等)就不应该写得具体明确,而应在失主认领时当面核对。启事的语言要简明、通俗、易懂,切忌唆和卖弄文采,以及用文言文式的之乎者也。

四、启事的种类

1.寻访类。如寻物启事、寻人启事等。

2.招领类。拾遗者发启事寻找物(或人)的失主。

3.征求类。如征稿启事、征物启事、征求某种人才的启事、征婚启事等。

4.征询类。征询对某物的产权、对某件事情的结论有无异议。

5.通知类。邀集亲友、校友、会友、社会同仁举行某种活动,由于被告知者居住分散或不确定,往往发启事广泛告知。

6.声明类。遗失证件、支票,发启事告白社会有关方面,声明作废。

7.道歉类。社会活动中发生侵权行为,经有关方面调解,有时以公开道歉为和解条件,可用启事公开道歉。

8.鸣谢类。受别人祝贺、援助、恩惠之后,往往要表示谢意,用启事公开道谢,也兼有表彰之意。

9.辞行类。多用于个人或团体离开某地时向社会各界或亲友公开道别。

10.陈情类。对某事情或某一方针政策有异议,可用启事形式向社会公开陈述意见以征求支持者,或请求主持公道。

11.喜庆类。生活中遇有喜庆之事(如订婚、结婚、寿诞、荣膺、开幕、奠基等)公开告白亲友或邀集举行庆祝活动,均可以启事形式告白。

12.丧祭类。在操办丧事,举行追悼、祭奠活动时,除用丧帖告知亲友外,也往往同时发启事,以便对社会亲友广泛告白。

13.迁移类。厂家、店铺、机关团体的办公地址、个人住址等迁移新址时,如认为有必要向社会公开告白,也常采用发表启事的方式。

14.更改类。对已公布出的事项的文字错误做更改通知或勘误说明。

15.其他类。书刊出版发行的预告、预订,公开的警告或悬赏,公开推荐人才或出租出售物品,开业或停业的通知等,都可用启事形式告白大众。

【范文示例一】

“电信杯”全县学生书信大赛启事

为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加强情感交流,加快社会和谐建设的步伐,我县特举办电信杯学生书信大赛。应征书信必须遵循“健康的思想内容和真情实感统一”的原则,符合书信格式。书信的主题是“我的假期我做主”,旨在通过书信形式,让“减负”的呼声进一步落到实处,让学生有机会向老师、家长等充分表达自己对假期生活的畅想。本次大赛由××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县文明办、××县宣传部、××县教育局共同主办,××县电信局协办。大赛聘请县教育专家组成评委会,逐个评分,按各书信得分高低评定获奖等级。大赛设一等奖10名、二等奖50名、三等奖100名,分别发给价值10元、5元、2元的奖品;优秀奖500名,发给奖品或奖金;入围奖若干名(占参赛人数的20%);组织奖若干名,发给积极组织参赛的单位。大赛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并在《××县教育信息》《××县之声》及各校工作简报上公布获奖名单。本次大赛不收参赛费。截稿时间为2008年6月10日(以邮戳为凭)。请应征者将书信以16开稿笺分页誊写清楚,注明姓名、性别、年龄、学校、班级、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来稿由各个学校先自行收集,然后统一寄[×××100]××市××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学生书信大赛办公室收。

×年×月×日

【范文示例二】

××学校招聘学生会干部启事

经××学校行政部研究,为增强我校学生会工作的实力,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决定招聘学生会干部15名,即学生会副主席2名、宣传部3名、纪检部2名、学习部2名、卫生部2名、宿管部4名。招聘对象:初一、初二学生。报名办法:①上交一份个人自荐材料。②交最近一寸半身免冠黑白相片两张。③班主任的推荐意见。招收办法:经政审、面试合格后,按二比一的原则择优录取。试用期一个月,试用合格者,公示正式录用。

报名时间:2008年5月6日

报名地址:××学校团委办公室

启动大会发言稿篇10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以研究民国文人书法、印章及书信见长,在《中国书法》、《书法报》、《美术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书法》、《书与画》等媒体上有专栏,著有《纸上性情:民国文人书法》(上下册)、《李叔同致刘质平书信集》(编注)、《梅花知己:民国文人印章》等。

4月中旬,位于方浜中路上的老上海茶馆成为各大媒体意想报道的新闻焦点,因为茶馆里展出了一部张爱玲剧作手稿全本《太太万岁》。据说这也是内地唯一的一件张爱玲作品手稿,经陈子善等专家考证后认定真迹无疑,这件手稿对张爱玲研究及现当代上海作家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又据该茶馆老板、收藏家张荐茗透露,这部手稿不自文庙旧书市场,当初他以6万元代价买下了一整箱旧书稿,整整135张,共计200多页。你学得这是一个“故事”吗?

管继平:这批手稿我还没来得及看。但从这个不乏传奇色彩的过程看,可能有“故事”。现在不少藏家为了提升藏品的关注度和经济价值,往往会编些故事来吸引眼球,或制造轰动效应,或有利于日后套现一一如果他有这个想法的话。事实上,像名人手稿信札收藏,一般已形成一个个小圈子,藏家与旧书商人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旧书商人得到一批旧书资料,往往会请他们先看,让他们挑选,余下的再投入市场。同时,藏家也会出到让卖家满意的价位,这对双方都有利。像张荐茗这样资深的收藏家,收藏范围涉及手稿、照片、出版物、老器物等,他肯定有不止一个供货者。如果这部张爱玲手稿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上拍,可能会拍到多少钱?

管继平:这件手稿是用硬笔书写的,相比毛笔书写的价值要低一些。但考虑到张爱玲在内地的知名度和拥有一大批忠实粉丝,再考虑到手稿与正式出版物存在着差异,由此所造成了一定的研究空间,当然最终还是取决于它的稀缺性,我估计在目前的拍卖市场上,它应该能拍到100万元左右的价格。

近十多年来,名人手稿信札的价格一路飙升,成为拍卖会上炙手可热的品种,尤其是近现代比较活跃的名人信札、手稿被广为追捧。名人信札手稿引起藏家关注大约从十年前开始,比如在2009年春拍中,陈独秀、梁启超与徐志摩等致胡适的一批书信,一举创下744.8万元的成交高价。2012年底,在北京匡时“南长街54号藏梁启超重要档案”专场上,一批梁氏秘藏信札共146件,在激烈的竞拍过程中全数成交,成交额高达6709.2万元。2014年保利秋拍开设“百年名人墨迹”专场,成交总额也达到2762万元。请问,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判断名人手稿信札的价值?

管继平:一般来说,对于名人书札的价值评定,有一条基本准则:名气越大,历史越久,书札内容与重大历史有关,其价值就越高。比如说,曾国藩手书家训曾在某拍卖会上以230万元成交。与曾氏家训一同出现的,还有曾国藩写给曾国荃的130页家书,这些都是研究曾国藩个人、曾氏家族以及那个时代风云变幻的重要资料,最终以356.5万元成交。但我更有兴趣的是在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挺立历史潮头的那批文化名人,他们在前后站在时代前列,对历史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属于标杆性的人物,他们的书信手稿可以为大时代提供更多的研究信息。比如在2009年春拍中,陈独秀、梁启超与徐志摩等致胡适的一批书信,一举创下744.8万元的成交高价。梁启超、陈独秀、徐志摩、胡适都是历史新旧交替时期,或者文化运动的关键人物,他们身处历史事件的中心,许多信息都可以成为这个大时代的注脚。在2013年嘉德春拍中,一页鲁迅的《古小说钩沉》残稿,只有短短两行字,后来由周作人于稿纸一端题了两行文字,说明这页手稿为鲁迅真迹,随手寄给当时香港的鲍耀明。这样一来,周氏兄弟居然在一件手稿上“碰头”了,所以引起大家的格外关注。最初估价60万至65万,最终以690万被藏家收入囊中,高于起拍价近10倍。去年在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露面的一件鲁迅《致陶亢德信札》,全文不过200余字,却拍出了655.5万元的天价,每字均价达到3万元。当然,单件手稿的最高纪录是茅盾创下的。去年1月7日,在南京某拍卖公司中国书画专场上,茅盾手稿《谈最近的短篇小说》(共30页9000余字)经过44轮的激烈竞价,最终以1050万元的价格落槌,加上15%的佣金,成交价达到1207.5万元,创下了中国文人手稿的拍卖新纪录。

除了名人这个首要条件外,信札手稿的内容应该是一个重要考量吧?

管继平:史料价值当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比如2012年,南京一位藏家以713万元的高价拍下梁启超书写的《袁世凯之解剖》。该件作品之所以在那次拍卖中成为“标王”,不仅因其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梁任公,也因为该文有压倒清王朝这头大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之称,历史价值非同寻常。

再比如刚才你提及的“南长街54号藏梁启超重要档案”,由于这批文献揭示了关于保皇会、立宪运动、护国战争、等诸多历史往事的隐秘细节,它的史料价值不言而喻,可以补充相应史料的不足,为研究专家提供可靠的佐证。再比如:今年3月份在北京匡时迎春拍卖会上推出的“百年遗墨”专场,274件拍品总计成交价1122万元。拍品中有一批胡适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与、王世杰(民国教育家、外交家)等人往来的200余页电文,涉及胡适担任驻美大使始末、胡适会见罗斯福、讨论世界大战趋势、美援借款、汪伪政权之演变等问题,最终以78.2万元成交。有时候,信札反映的历史节点也是一个参考因素,比如刚才谈及的胡适信札,内容涉及抗战,而今年正好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也能拍出高价。名人效应在中国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轰动,现在外国名人在国内市场也很受欢迎。比如保利在去年秋拍举办了“世界名人字札”专场,这是中国第一个以世界名人为主的专场拍卖会。在此专场中,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亲笔签名字札和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封亲笔信,成交价均达8.万多元。在2014年西泠拍卖十周年秋拍中,马克思有关其晚年思想并提及恩格斯的重要亲笔信,以419.75万元成交,创西方手稿信札在中国的拍卖纪录。

当我们进入电子信息时代,传统意义的信札手稿可视作中国传统书写时代的绝唱。从目前上拍的名人信札手稿来看,大多数是用毛笔书写的,本身就可以当作书法作品来欣赏,比如胡适、郁达夫、梁启超、周作人的信札价格,已远超同 时期的书法大家。你认为这样的价格合理吗?

管继平:清末民初、包括五四时期的文化名人旧学功底都很深,用毛笔书写是常态,而且审美水平、气格都相当高,书写时也不是为了卖钱,不是为了公开,性情自然流露,别有一番真情天趣。但是这个门类刚刚热起来的时候,很少有人从书法角度来评估其价值。当时,清末民初书画家作品都比手稿拍得高。近年来,随着收藏家审美水平的提升以及专家学者的介入,文化名人手稿信札的书法性得到了重估。我认为鲁迅、周作人、郁达夫、茅盾、蔡元培、弘一法师等大家的书法一点也不比同时代的“正宗”书法家差。所以这一时期文化名人手稿信札的价格超过同时代的书法家作品,我认为是正常的、合理的。

名人信札手稿所蕴含的趣味性是不是也是一个评判因素呢?

管继平:应该是。手稿反映了作者原始的构思和想法,作品在发表时与原始手稿相比有一些改动或差异。书信是亲戚朋友往来的文字,有些内容比较私密,更能体现作者的性情。比如2010年的嘉德秋拍上,有一件齐白石的书札,内容是嘱托叶恭绰将卖画所得的“三百二十四圆七角”汇入他银行账户,从史料价值看并不大,但反映了齐白石与叶的交情以及他当时的作品价格,所以也拍出了33.6万元的价格。再比如在鲁迅的书信中,常常会有这样的反映,收到一笔稿费多少,托人转送丧仪2元等,这些内容虽然不算重大,却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的小细节,比如稿费、比如民风民俗、比如书信往来者的亲疏关系等。我们后人从书信中往往可看出书写者性情的自然流露,因为它是写给亲友的不求公开不事雕琢,就可能包含了不足为外人道的内容,那么也更逼近事件的真相,更见人物性格。有些书信中还可能有骂人的话。颜真卿的《祭侄稿》之所以写得一泻千里,酣畅淋漓,堪为颜字的顶峰之作,也因为是他书写时带有特殊的真情实感。也因此,书信相对手稿而言更具私密性,更能满足人们的窥视欲,这也是信札更能引入关注的重要因素。

有的历史名从在今天仍然摆脱不了负面评价,但他们的信札手稿却同样能拍出高价,比如袁世凯、郑孝胥、等,这是为什么呢?

管继平:其实从历史史料的角度看,无所谓正面反面,因为历史首先追求的是真相。信札和手稿是探明真相的重要路径。这与有展示功能的艺术作品不一样。我们在研究名人手稿信札时,最看重的是它能够提供多少“料”?能否为探明真相提供有力的、独家的依据?只有最大限度地逼近真相,才能在多个方面对人物甚至历史事件进行公正客观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评判。

艺术市场上的作伪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在名人信札手稿这个门类上,是不是也有此类现象呢?如有的话,如何判断其真伪呢?

管继平:只要能产生巨额利润的事情都会有人铤而走险,造假或售假就可以牟取巨额利润,在信札手稿这档事上也是如此。但是我们要清楚,手稿信札的作伪比一般书画作伪更难,因为它有内容的唯一性,它的字迹更见主人的性情。写给亲友的字,不必按市场套路出牌,不必受章法拘束,故而写得很随意。而且信札一般也不会钤盖印章,也有不少信札落款不署全名,只取名中的一字或两人间默契的名号,因此在辨认上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有几点应该把握:首先,了解信札的来源,这是鉴别其真伪的重要因素。如果是来自受信者的家藏,或者出自作者与出版社相互往来的信函并附有签发单,或出自某文化事业单位大清理时处理的文牍,或缘自文化名人与同时期晚辈亲友间的转赠递藏等,则来源较可靠,可信度较高。比如刚才说到鲁迅致陶亢德的书信,其实一起上拍的还有《致吴若男(章士钊夫人)书札》、陈独秀《致陶亢德书札》,因为出自同一藏家,可靠性就高,最后均以高价成交。另外,我们也要注意,许多名家都出版了书信集,这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有些造假者就是按照母本进行克隆的我们拿到拍卖图录后再查―下资料就明白了。也有的是凭空臆造,在名人的日记里也没有此事此人的记载,那么我们可以对照字迹进行鉴别。俗话说“字如其人”,许多伪作的书写方法就不对。藏家要深入了解署名者平时的书迹及其为人,这一点功课是必须做的。

你对收藏名人信札手稿有何建议?

管继平:首先最好收藏自己最熟知和了解的人物,否则懵里懵懂冲进去很容易“吃药”。其次收藏书札要注重手稿信札的品相以及是否保存完整,一般要求信封和信函齐全、无缺页断码等,同时书札的纸质材料等也影响其收藏价值。要选择收藏故事性、历史性比较强,对历史文化有补充作用的手稿信札。

对一般收藏爱好者来说,为减少风险,尽量在信誉好的拍卖公司竞拍购买。如果与藏友私下洽购,就不要贪图便宜,如果藏品比市场价低很多,赝品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