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2 17:02:17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篇1

1.重学轻术根深蒂固

在台湾,长期以来,各级学校升学风气相当浓厚,一方面在文化传统上,台湾文化传统与大陆是一脉相承,各个家庭不论贵贱贪宫,都极尽所能供子女上学,以求得最高学问;另一方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蓬勃发展,台湾经济已取得相当成效,岛内民众收入较以前也大为改观。据统计,台湾人均国民收入由1955年的二三百美元到1995年达12,000美元。国民收入的大幅提升,使民众有能力追求更高的教育投资。在台湾,国民小学6年和国民中学(初中)3年为一贯制的国民基础教育。国民中学后高中分为普通高中和高级职业学校,而各类高级职校、专科学校的科类,专业设置彼此没有衔接,大多为终结性的教育,学生毕业后只得就业;同时专科学校以上的技术学院,科技大学数量极少,致使职校、专科生在职教体系内升读学院、大学的机会极低。尽管近几年职业类高校有了大的发展,但台湾社会重学轻术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许多父母纷纷把子女送进普通高级中学(甚至国外),但苦于普通高中学额有限,只好暂时寄身于各类职业院校备考升学,导致在读职校及专科生为了学位文凭不得不进补校学习,准备插班升大(普教系统)考试。据统计,1994年就有15万专科毕业生参加大学插班考试。很显然,无论是职校生还是专科生,均无法专注于在校时职业技能的学习,而想方设法进补校补习,以备来日升学考试之需,而越来越多的职校为了生存,也只得投其所好,更多地让学生修习一些文化及理论课程。其结果是职业院校的功能日见弱化,职教体系与普教体系一样,陷入所谓的“恶补”困境之中。

2.职校招升困难重重

首先,进入20世纪90年代,台湾人口出生数呈逐年减少趋势。据统计,90年代初台湾人口出生大约维持在32万人,1993学年度学生数更是国民中学三年级的395,920人降至国民小学一年级仅309,106人。未来台湾学生来源将日趋减少,各校(包括各职业院校)招生也必然更感困难;其次,近年来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出台措施,扩充高中(职)等招生规模,以致国民中学毕业生升学机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据统计,近些年台湾每位应届国民中学毕业生的升学机会率高达123%。升学机会扩充使学生选择学校就读的意愿更有了弹性,但也造成了各类职业院校生源不足、学生素质低下,甚至中途退学等,如1994学年度,全台湾高级职校退学人数就高达1.18万人之多,其中多数为自愿退学;再次,普通大学的迅速扩招,形成了普通高校招生的强势,也必然造成职业高校招生的弱势。表(一)显示:台湾普通高中毕业生升读大学及大专的机会,1992学年与1993学年分别为11O.5%和105.2%,而同期高级职校毕业生升学的机会则仅仅分别为27.9%和28.3%。显示高级职校升学机会十分有限,就读职校事实上就成了终结性教育,难怪职校招生困难重重。

3.师资设备仍显不足

首先,技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各类技术人力,所以开展各个层次职业技能的学习与实务训练是其中心任务。在台湾,高级职校教师主要由师范院校培养。由于长期没有解决好师范院校的理论学习与职业院校所需要的实际技能之间的脱节问题,使各职业院校师资虽然有一定的知识及学术水准,但其职业科类、专业实践知识及技能往往十分有限,因此也就无法满足从业时的需要;其次,在台湾,尽管部分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建教合作方式,但并没有像德国那样在全社会建立一种“双元制”职教体制,也没有像美国和日本那样积极推行产学合作的职教模式,其结果是职业院校与产业界经常保持沟通的管道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产业及职业结构发生不断变迁的当今台湾,职校教师因未能及时了解业界发展的实际情况,导致其现有的知识及技能结构与现实社会的要求产生了日益严重的脱节现象;第三,在职教师进修意愿不强。即使进修由于所修课程大多为理论科目,实践知识及实用技能的学习并不多,所以进修后对提升现任教师的业务水平没有太大的帮助。第四,台湾各专科、技术学院教师主要是由各大学研究所培养的,而一般大学研究所也比较缺乏职业教育需要的实践教师及相关设备,所以研究所的毕业生到大专职校任教,也往往缺乏开展职业教育的实践能力,当然所培养出来的各类职业人才,也就难以符合产业界所需的标准。

4.职校投资捉襟见肘

通过对台湾高中(职)占各级学校的学生结构与教育经费结构的比较,即通过把教育经费结构除以学生结构,我们就可以得出单位学生分配教育经费的情况。根据表(二)不难看出,1993年台湾普高与职高单位学生分配教育经费之比为:1.43:O.72。通常情况下,职业院校由于设施设备的大量投资等因素,与同类其他学校相比其教育成本理应更高,但在这里职高教育成本只有普高的5O%。就其生均经常支出看,根据有关统计台湾私立职校生均经常支出,也明显低于公立职校和公立高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台湾,多数职校是私立的,因此私立职校生均经常支出的低水平,说明台湾整体职教经费的不足,其结果必然影响职校的教育质量。再来看看专科教育,台湾专科多数为“短、平、快”的人文及商贸科类,其原因正是这些专科投资少而见效快,但也因此造成了台湾专科教育质量日见低下的困境。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篇2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是个人素质的关键组成

随着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社会对劳动者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职业道德素质过硬,才能有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提升,才能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发自内心地对本专业或行业形成热爱之情,不断激发自身潜能,刻苦钻研业务问题,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同时,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对于调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身体状况,提高身心素质,进而为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是行业前景的隐性动力

行业发展需要接受过专业教育和训练的人才,因而,在每年的就业季中,很多单位争相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抛出橄榄枝。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从业人员中所占比例的增大也意味着整个工作团队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提升。如果说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当下或未来行业发展重要的显性动力,那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就是关乎一个行业发展前景的隐形动力。这是因为,第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决定了他们对工作的态度,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效率。能否做到扎根于自身岗位,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是体现一个员工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志,更是影响工作成绩和效果的关键环节。每个行业或者每个具体工作单位都是由其内部成员联合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每个员工都成为这个整体中不可或缺的“螺丝钉”,只有每个个体兢兢业业地工作,才能促进整个行业或单位的有效运转和不断前进。第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关乎着员工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推动着团队意识的提升。从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把整体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员工之间在工作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这样才能够形成融洽的合作关系,建立牢固的团队意识。第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代表着整个单位员工的职业形象,影响着员工队伍的精神风貌。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工作团队中学历素质较高的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是一个企业形象和文化的“活招牌”,而且对其他同事和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作用。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道德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劳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标准,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劳动部门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享有劳动的权利也都应该承担劳动的义务,因而几乎所有符合劳动条件的社会成员都或早或晚地成为从业者大军中的一员。因此,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的是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因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不仅是从业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更是每个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从业者,他们拥有的知识和技术对行业和社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他们自己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更是整个从业者群体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代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集约化的发展要求,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提高从业者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从业者之中的比重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改善行业发展现状,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是提高社会物质文明的生力军。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质,从而改善整个就业者群体的整体职业道德现状,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如果教育硕士都具备高尚的师德,临床硕士都具备大医精诚的品质,法律硕士都能够把公平正义作为信仰,会计硕士都能兢兢业业地不做假账,工程硕士都能把保证质量作为根本要求等等,那么在这些高素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推动下,社会文明的程度必将提升。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亟待提升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高素质人才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的多样性决定了他们对应行业或领域的多样性,随着社会各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引进力度的增大,专业研究生在从业者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影响了从业者整体的职业道德水平,对于其他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也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鉴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对他们在现实中表现出的职业道德素养更应该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总体上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对职业道德的内容和要求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识,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大多也能够恪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贡献力量。但尽管如此,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仍亟待提升。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认识的程度不够深刻。一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一知半解,对自己从事的专业所应具备的专业职业道德模糊不清,对如何在工作实践当中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更是不知所措,理论认识上的模糊必然引发实际工作中的不良效果。第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择业中受功利主义导向严重。专业学位研究生绝大多数没有过工作的经历,就业是走向社会的重要步骤,然而在择业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以高薪、大城市、著名单位等为选择的关键词,完全忽视了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实际需要。第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职业道德表现不尽如人意。存在科研中弄虚作假、在工作接受灰色收入、在教学中对待学生不平等,在会计工作中粗心大意等现象,看重个人得失而忽略整体利益的现象也较为常见。总之,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整体的职业道德修养着实令人担忧。

(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程度要大力加强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不高首先归咎于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不高,既有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职业道德板块的不完善,更有工作单位吸纳人才和培养人才过程中在职业道德素质衡量标准上的模糊。第一,就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而言,他们相比于其他从业者来说,自身具备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同样,他们大多感觉自身已经具备很好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因而无需特别重视。此外,他们清楚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成功就业的“硬道理”,所以主要把时间和经历投入到这两个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当中,无暇顾及职业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也并未认识到职业道德素养在其未来职业发展中将扮演的重要角色。第二,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单位来看,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起步较晚,这些培养单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都处于不断的摸索和完善的过程中,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对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机械地照搬和使用,常常把科研水平的高低当成是衡量教育效果的主要方面,较少体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更没有展现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的独特性。第三,从工作单位的角度来说,工作单位渴望吸纳具备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从而提高整个队伍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但是他们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对职业道德素质的衡量往往拘泥于学生简历中的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调查。当专业学位研究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很多单位对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衡量也缺乏清晰准确的标准,从而在外在上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视。

(三)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路径急需改进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构的职业道德教育水平直接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相挂钩。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路径亟待优化。第一,在职业道德课程的设置上“,大部分高校既没有开设针对研究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也没有就业指导课,即使部分高校开设了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有关的课程,但也局限于形式,教育效果也不理想。”第二,少数在本科生与研究生阶段均开设职业道德教育的高校中,两个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内容设置上很不科学。大多数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是对本科时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重复,或者二者前后差别较大缺乏有效的衔接,这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会产生对已经学过的内容失去兴趣,或是因其缺乏连贯性而厌恶学习。第三,从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上看,尚未形成以专业研究生导师为主要引导力量,以所有教师为集合力量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大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把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优化学生的就业去向为主要职责,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更没有及时有效地在职业道德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其他教师则是把教授自己分内的课程为主要任务,对其他方面的教育漠不关心,因而造成了教育和引导上的缺失。第四,在从整体的环境上看,至今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无论是高校、工作单位还是整个社会的大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错误价值观的冲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职业道德观念也容易发生偏差。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路径探析

(一)以传统文化中的职业道德精神引领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精华,不仅是几千年文明的积淀,更融入到了每个中华儿女血液当中。传统道德是当代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理论来源和价值向导。在传统文化的诸多流派当中,儒家极具代表性,“儒家思想提出了做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准则体系,如仁爱、尚义、和谐、诚信、自律等精神,这些在现代职业道德建设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当前要大力弘扬儒家思想精粹,结合时代特征和实际情况”,重建现代职业道德体系,塑造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精神。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传统文化的学习既要提供外部条件的保障,又要激发其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理论自觉。第一,应该大力弘扬国学教育,增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当下社会,多元文化盛行,此消彼长,如果不积极加强国学教育,不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宣传,那么传统文化的地位很可能不知不觉地就会被其他的思想所挤占,因此,必须占领舆论的高地,以自信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大力普及和文化传播。第二,要将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当下社会的文化传播形式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传统文化因其表达方式,语言风格可能与现代社会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其实质内容却永不会过时,因而,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包装至关重要。第三,要分析研究,对传统道德内容进行甄别,取其精华,将传统文化中有关职业道德的内容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二)以强化理论和完善课程为基点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重视

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理论的学习是增强其职业道德素质的首要步骤亦是基础环节。第一,高校应充分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道德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这既是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理论修养的需要,也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平台,保证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职业道德的时间,不被其他方面的活动所挤压或占用。第二,形成健全的职业道德课程体系,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全方位的课程依托。既要设置专门的职业道德课程,同时也要将职业道德的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和其他学科的课程教育当中,使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职业道德教育既要大张旗鼓又要潜移默化。第三,要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科学设置。既要避免与本科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相重叠,同时要避免与本科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相脱节,应该做到逐步深化,有效衔接。将通识课、专业课、其他课程中的职业道德内容的分布作出统一的部署和安排,注重针对性与实效性。这样既可以通过教育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又能通过职业道德的完善来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整体质量,为构建全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打下基础。

(三)优化校园氛围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大都是全日制在校学生,主要的生活和活动空间都是学校,校园文化对其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如何建设优质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是我们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第一,应该经常在校园中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在这些文化活动之中,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在活动的过程当中提升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比如,开展一些关于职业道德知识的问答活动、关于职业道德的辩论活动、举办和职业道德相关的讲座等等。第二,树立先进的榜样,用榜样的模范作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发展形成有效的引领。既可以选择本校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作为楷模,也可以选择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良好道德的学生,同龄人的榜样效应是最大的,整体道德高尚,必然带动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第三,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把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作为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标准,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方式鼓励职业道德素质较高的学生,从而激发广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学习的热情和提升对自身的职业道德要求。

(四)以实习基地建设为依托使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在参与中获得提升

职业道德,顾名思义,是在从事某种职业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教育,不仅要体现在学校中对他们开展职业道德知识的教育,更要为他们创造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岗位中切身体会职业道德对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在人生中的价值,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锻炼。第一,高校要加强与校外企业、医院、学校等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相对口的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为学生创造实习的环境,建立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只有深入到职业当中,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所从事职业,形成对职业的热爱,对自我的职业道德确立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第二,安排专业的人员,加强在实习过程当中对职业道德的指导。把学生送到单位去实习,不代表把培养和教育的责任都推给实习单位,而是高校要安排专业人员及时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鼓励学生正确的行为,纠正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第三,要准确记录学生在实习中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并纳入学生的总成绩。职业道德表现作为实习成绩的重要方面,与平时在校期间的评奖评优等活动相挂钩,并在就业时将职业道德表现提供给用人单位,以供参考。这样就从外在约束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时刻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

(五)以强化导师育人功能为重点增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引导

导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接触和交流最为密切的人,他们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职责,不仅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知识教育和科研指导,而且更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确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帮助专业学位研究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一方面,导师要通过讲授的方式,把有关职业道德的知识传递给专业学位研究生,让他们对职业道德形成基本的认识,对于学生在学习和践行职业道德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予以及时准确的解答。另一方面,导师要以身作则,成为践行职业道德的楷模,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导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更要有高尚的人格和爱岗敬业精神,因为导师的人格光芒会在与学生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职业道德高尚的导师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生涯中道德品质的影响者和指路人。

(六)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平台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建设新路径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一个年轻的群体,他们崇尚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广泛使用网络信息平台,因而,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是对专业研究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的且容易被他们所接受的形式。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通常是两年,其中第二年为实践时间,他们会被安排到不同的实习单位,比较分散,很难组织对他们的集中教育和培训,因此,拓展教育路径,采用方便快捷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例如通过微博、微信等形式,及时地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实际,并且把能够帮助他们形成职业道德观念的消息经常传递给他们,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影响。此外,大力发展网络平台建设,成立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网络课堂,把职业道德基础知识、职业道德的先进人物事例、职业道德的活动等相关内容填充到网络课堂中,并且根据实际不断地完善和更新,这样既贴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活实际,又机动灵活地组织他们进行自我学习。

四、总结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篇3

“传统中国是没有法学教育的。”①自19世纪末开始,作为中国社会变迁的组成部分和结果之一,中国开始引进西方式的法学教育。②真正意义上的法学教育由此拉开帷幕,并在民国时期出现过短暂的辉煌。当时的法学教育有三种途径,一是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公立大学,二是以朝阳大学为代表的私立大学,三是以东吴法学院为代表的教会大学。在这三类大学中,就法学而言,以朝阳大学和东吴法学院最负盛名,这两朵中国现代法学教育之花,争奇斗艳,南北媲美,世称“北朝阳,南东吴”,③而朝阳大学独享“无朝不成院,无朝不开庭”之美誉,因此,加强对朝阳大学法学教育特点的研究特别是法学教育职业化的研究,或许能为今天的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些许启示与借鉴。

(一)以培育司法人才为其主要办学宗旨

“朝阳大学与东吴法学院同为私立性质的单科大学,均以置办法科为重,以培养法律专门人才为主旨”。④1961年,朝阳董事会董事长居正先生在旅台校友会成立大会上曾言及:“朝阳创校的基本宗旨,一是精研法学法律,促进民主政治;二是培育司法人才,实现社会正义。”实际上,限于其法政专门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属性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培育司法人才成为朝阳大学主要的办学宗旨。民国初期,高等学校分为大学和专门学校两个层次,定位存在明显不同。1912年颁布的《大学令》和《专门学校令》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⑤专门学校又分为法政、医学、药学、农业、工业、商业、美术、音乐、商船、外国语等专门学校。1912年颁布的《法政专门学校规程》规定:“法政专门学校以养成法政专门人才为宗旨。”⑥由此可见,法学教育的宗旨,在大学的法科教育中,以培养学术性人才为目标;在法政专门学校中,为满足国家现实法律人才所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二者分工不同,但却把法律教育及其人才培养纳入了理性发展的轨道,适应了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要,稳定和延续了清末兴起的新式法律教育的办学局面。⑦作为民国初年成立的众多法政专门学校之一,尽管其创立者可能有更高的目标和更远的追求,但是朝阳大学不得不遵守法定规定,将培养法律人才作为其主要办学宗旨。除了法政专门学校的属性外,私立的朝阳大学面临的特定历史条件和环境,也迫使它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以快速获得社会认可。私立大学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办学资金不足,除了创办者的投入和社会捐助以外,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学费,而学费主要取决于学生人数和收费标准。对学生而言,读不读大学以及读哪所大学,必须考虑投入和预期收益,而后者主要取决于将来的就业前景。因此,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是当时所有私立大学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朝阳大学也不能例外。对此问题,朝阳校友韩培基先生精辟地总结道,“朝阳大学的办学精神和独具的教学特色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被‘逼’出来的。第一,它得不到像国立大学每年定期得到政府的拨款和私立大学根本无法得到的其他优厚待遇;第二,因为它不是教会学校,得不到教会定期的资金和其他物质的支持;第三,没有国外的政治和经济的牵涉,更不想在国内开展募集资金;第,只能靠创办的几位主要校董的支撑和校友陆续的爱护与支援来求生存。从提高学生的学习知识和品德,获得社会认可的情况下求发展,逐步扩展法学教育的摇篮作用,使毕业的学术有所建树。”①用今天的话来说,当时的朝阳大学不得不采取一切措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这也决定了它必须提供职业化的法学教育。

(二)教学和管理工作充分体现法学教育职业化特点

“根据北京政府1915年的法律,司法官、律师成为一种需要资格考试的职业领域。但法政学校三年制毕业生、法政学校教师和执业三年以上的律师可以免试。一方面,司法官、律师成为一种需要考试的新兴职业;另一方面,法政学校毕业生拥有不经考试而出任候补司法官或充当律师的特权。这种免试特权实际上意味着法政学校本身拥有法律职业资格的许可权。”②基于此,朝阳大学在专业设置、师资构成、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等方面均贯彻了职业化。“从朝阳大学设专业即可看出其务实精神和对学生未来就业的良苦用心。在解放前的所有高等院校,无论是私立还是国立,都是只设院、系,不设专业。只有朝阳大学例外,不仅设有法律本科,还设有司法组(4年制公费,毕业后就业更有保障),更是率先增设了2年制的书记官专业和经济系的会计专业等三个为社会所急需的2年制专业,司法组和书记官专业都是直接以应用型司法人才培养为目标而设置的专业。”③朝阳大学特别强调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十分重视强化师资阵容。根据朝阳大学校友王承斌回忆,朝阳大学师资主要包括本校固有教授和外聘兼职教授,其中包括很多在学术界和实务界具有崇高声望的法学界名流,如留学东京帝国大学、曾任大理院院长的余棨昌,曾任国际法院大法官、留学斯坦福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的倪征噢,曾任朝阳大学校长、后任司法院副院长的史志泉,最高法院庭长孙潞,以及李宜琛,翦伯赞等等。④朝阳大学还严格实施教学管理,督促学生勤奋学习。例如,朝阳大学的考试是十分严格的,成绩优良,在班上考一、二名的,发给奖学金,以示鼓励;成绩低劣,三门不及格的,取消补考资格,予以淘汰。每班入学时的学生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一百多人,到毕业时已大为减少,有的班毕业人数不足入学人数的一半。朝阳大学还实行一种特殊的教学管理方法,即教务处派人随时到教室抽查点名。这些教学管理措施杜绝了学生自由散漫、课堂纪律松弛的现象。⑤朝阳大学还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紧密结合,其“特聘国内有司法经验的法学家夏勤、洪文澜、张任堪、赵之远、赵琛、张鉴、杨兆龙、查良鉴等人组成司法组教务委员会,研究并制订出一套加强实务训练,‘理实并重’的教学方案,力图改变‘我国过去的法律教育每偏重于理论的研究,忽视于实务的训练’的状况。按照这一方案,英美德法的‘问题讨论’(seminar)、朗特尔(Langdell)的‘案例研究法’(CaseBookSystem)、‘法院的实习’以及英美法学院中的‘法律救助社’(LegalAidSo-ciety)等实务训练项目被要求在司法组的教学中加以推行。”⑥据朝大校友回忆,这些实践教学活动既有知名教授悉心指导,又有学生主动参与,让它们印象深刻、受益匪浅。⑦

(三)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实用性法律人才

朝阳大学在学术研究上可能难以与北京大学等公立综合性大学相比,但在法律人才培养、特别是应用性法律人才培养方面,当属首屈一指。首先,朝阳大学毕业生在历届司法官考试中的成绩遥遥领先。因民国时期政治动荡、史料缺乏,我们无法获取准确的数据,但是,朝阳大学因毕业生在参加历届司法官考试中质量均优而受到嘉奖达8次之多,①其中1933年1月司法行政部的嘉奖令指出,“录取率几及三分之一,复多名列前茅”,直到1948年当局举行最后一次全国法官考试录取的第一名仍是朝阳应届毕业生古治民。②其次,历届毕业的同学,特别是法律科系毕业生,除了少数从事研究和执教外,绝大多数都服务于司法界和政界。尤其是抗战前后,全国各级司法机构中的推事、承审员、书记官等,大多都是朝大毕业生,“无朝不成院”、“无朝不开庭”即由此而来。③这种传统一经形成,会对在校学生产生影响,例如,根据朝阳大学对1947届法律系和司法组141名毕业生服务志愿的调查显示,有75%的同学在首选志愿栏中填写的是与法院相关的职务(其中填写推事的人数最多,有52人,其次是司法官17人,书记官7人,检察官5人,其他相关职务24人,共105人),选择教学或者研究工作的只有3人。④最后,部分朝阳大学毕业生选择了律师行业。北京市档案馆收藏的《北京律师公会会员名簿》显示,1917—1941年间,总计有超过170名朝阳大学毕业生加入北京律师公会。由此可见,朝阳大学毕业生绝大部分从事司法官或者类似工作,一小部分选择了律师职业,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朝阳大学提供的是以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为主的职业化法学教育。

二、当代中国法学教育职业化的原因

尽管仍然存在方向和路径上的争论,但是法学教育职业化已经成为难以逆转的趋势,这是由法学和法学教育自身的特点、社会现实需求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阶段共同决定的。

(一)法学教育职业化是法学自身属性的客观反映

“从法律制度的演变历史和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当代法律教育的基本特征在于实现两对要求:法律实践训练与法律理论学习;法律知识教育与普通常识教育。”⑤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学教育从她问世之初就陷入一种两难境地,即法学教育应当成为培养未来的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法律职业者的职业教育学院,还是应成为一种培养国民素质的通识性教育或培养学者和法学专家而教授法学理论和系统法律知识的研究学院。至少到目前为止,在如何处理这一困境方面尚无通说和共识,但是比较一致的看法,同时也是一个比较折中的看法是,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本不应被看成非此即彼的绝对对立的两极。首先,法学教育是职业教育;其次,法学教育不仅仅是职业教育,同时还是一种通识教育或素质教育。⑥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应将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定位于职业技能训练或培训,将本科阶段以上的法学教育阶段定位于学术培养,⑦或者说,法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律师和法官的,法学研究生阶段是培养法学家的。⑧由于法学本科教育是法学教育的主体,也是法学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据此,我们至少可以这么断言,职业化是法学教育的内生要求。法学教育的职业化属性与法学的特点密不可分。孙笑侠教授认为,法学的基本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职业知识体系,⑨这与苏力教授所强调的“法学是一种社会化的实践,一种职业性的知识”不谋而合。瑏瑠既然如此,法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就在于传播这种职业化的知识并为这种社会化的实践做好准备,这样的法学教育就应该是职业化的法学教育。正是由于法学的实践性特点,在西方国家,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有不解之缘,法学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经之路,法律职业的共同体只对那些具有同一教育背景的人开放门户,法律职业人士的专业化是西方法律至今仍然保留的最为重要的传统特征之一。①但是在我国,长期以来,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与其实际的需要长期相脱节、相分离,因而对于应培养具备什么素质、什么规格的法律人才、培养多少等问题没有得到具体的整合,可以说,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已经在深层次上制约、影响甚至阻碍着我国法学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②因此,未来中国法学教育必须走职业化道路,这是法学的特点所决定的。

(二)法学教育职业化是市场经济和依法治

国方略对法学教育的现实要求需求决定供给,这一市场经济规律未必适用于教育领域,但它会影响甚至决定教育产品需求者和教育产品供给者的行为模式。苏力教授曾经指出,在民国初年,在几乎没有什么法学教育传统、法学教育人才很少的情况下,法学教育出现了大发展、大繁荣,法政学堂大量涌现,这显然是因废除科举制后,传统知识分子致仕进路转换而出现的畸变。③也就是说,因为科举制度的废除,知识分子无法通过考试直接成为官吏,而学习法科并在毕业后通过考试进入司法官员或者行政官员阶层,就成为当时很多深受学而优则仕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的替代选择。这里蕴含着需求决定供给的思想,因而是正确的,但是并不全面,因为除了入仕需求外,民国时期部分地区工商业的发展也客观上引发了对律师的需求,这在江浙沪一带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且对东吴法学院的影响巨大。根据境外学者的研究,东吴法学院1918—1949届毕业生中有74%的籍贯为江苏和浙江,来自北方的很少;绝大多数学生出身于商业或者专业人员家庭,几乎一半学生的家庭是经商的,超过10%的学生家长为律师;1933年,东吴法学院对379名历届毕业生进行了职业统计,其中律师178人,教员51人,法官32人,以至于形成“朝阳出法官、东吴出律师”的说法。④司法官员和律师职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共同造就了民国时期法学院系的繁荣。据不完全统计,1912年全国专科学校学生共计39633人,而法政科学生为30808人,占77.7%;1914年全国专科学校学生共计31346人,法政科学生为23007人,占73.3%;1918年,当时高等院校共77所,综合性大学仅六所,而法政专门学校则多达三十五所。⑤一时之间,法学再度成为显学,以至于国民政府教育部多次通电或咨文各省,要求对各类法政专门学校严格审核和控制。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法学专业的“解密”,法学教育又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这与民国期间有些相似,但其原因主要是由于1979年以后实行的改革开放,尤其是1992年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增加。⑦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并得到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确认,这使得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方略所需要的法律人才,首先并且主要是以律师和司法官员、行政官员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尽管我国正在努力建设涵盖各行各业的终身教育体系,但在当前,培养法律人才的任务,主要由高等院校承担,并且主要在大学本科阶段完成。这就意味着,法学教育职业化是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必须坚持的方向。

(三)法学教育职业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

很多人对精英化的高等教育具有一种乡愁般的特殊情感,尽管如此,高等教育大众化早已经到来并且将持续。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于2003年首次达到15%,正式迈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至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高达26.5%。就法学专业而言,2010年,全国本科毕业生114588人,硕士毕业生23751人,博士毕业生2414人;本科招生133630人,硕士招生25801人,博士招生3529人;①招生数明显高于毕业生数,预示着法学专业毕业生数量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尽管从传统上看,法学教育更像是一种精英教育,例如较长的学习年限、行会式的师徒传授、严格的职业准入考试等,②现在也依然有人主张坚持法学教育精英化并提出了有启发性的理由和实现途径,③但在整个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继续坚持法学教育整体上的精英化,如同在狂风暴雨中试图以一伞之力保持不湿身一样,难度巨大。另外,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数量和质量,也无法为精英化的法学教育提供支撑。我国现有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1112所,设有法学专业的已经超过630所,其中多数为最近十年成立的层次较低、质量一般的法学专业。其历史传统、教学管理经验、师资力量、学生素质、校园氛围等,都难以完成精英化的法学教育。因此,尽管人们在情感上怀念精英教育,现实中也确实需要精英教育,但是整体上的法学教育仍然只能是大众化的。大众化的法学教育同时也只能是职业化的法学教育。尽管我们强调因材施教,也强调法学院系打造自己的特色(地方特色、专业特色等),但是大众化的法学教育整体上只能是一种批量生产模式,其“产品”只能是能够满足社会一般需要的应用型的法律专业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或者高精尖人才,后者只能在部分优秀的法学院、或者在部分教育阶段(例如研究生教育阶段)培养;其“产品”必须能够迅速适应实务型的工作岗位,而非需要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否则社会难以接受,“中间产品”及其生产者迟早会被淘汰或者被迫转型。这样的法学教育,就是职业化的法学教育。

三、当代法学教育职业化的路径

苏力教授指出:“当下中国法学教育的第一项根本任务,是要针对中国的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更多的合格的法律人。”④这也是职业化的法学教育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仅就法学院系自身而言,在教育的内容、形式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必须的,而法律硕士(J.M)教育是一个较高层次的职业化法学教育形式。

(一)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与法律职业技能训练作为法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尽管“合格的法律人”尚无统一标准,但就教育模式而言,当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品质为核心,而职业品质内在地表现为一种共同的职业信仰和思维方式,外在地表现为处理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它至少应当包括法律职业伦理和法律职业技能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的养成和训练,应该是职业化法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法学教育中加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是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的基本要求。⑤法律职业伦理的内涵非常丰富,我国《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等有原则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也有具体阐述。掌握法律职业伦理的基本内容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先决条件,例如,国家司法考试将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纳入考试大纲,各地实习律师培训也将律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规范纳入考核内容。但是近年来,伴随着“案”、“郭京毅案”、“李庄案”、“彭宇案”等案件迅速演变为公共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法律职业伦理堕落与迷失的思考与讨论。此类问题并非中国独有,在美国,1994年《迷失的律师》的出版,将备受美国社会关注的法律职业伦理危机讨论推向了一个高潮。在该书中,作者认为造成法律职业堕落的主要原因是法律服务的商业化、法院工作的官僚化,而法学教育也难辞其咎。⑥问题在于,法律职业伦理是触及人类心灵的问题,并非简单的讲授、记忆、考试所能养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熏陶、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因此,它更适合在大学阶段养成,因为大学阶段为期4年以上,是一个人身体和心性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也是受社会不良影响较小的阶段。这就要求大学的法学教育不应该仅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而应当给法律职业伦理的养成以足够的重视。法律职业技能,按照苏力教授的定义,是指从事某项具体的法律实务时所必需的技术性能力,包括:(1)针对具体法律纠纷提炼法律争点、撰写法律文书的能力;(2)针对具体法律或者诉讼问题、整合法律和相关材料的能力:(3)同客户以及其他法律人谈判和交往的能力;(4)解决具体纠纷的能力;(5)在具体案件中熟练运用诉讼程序应对诉求的能力;(6)就具体案件在法庭辩论、说服法官的能力;(7)在立法中就特定法律事项游说和推定法律变革的能力。①尽管这一定义具有明显的美国色彩,并且主要是针对律师的,但是仍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为它揭示了,法律职业技能包括纯粹法律技术和法律技术以外的能力(特别是与人交往的能力)。纯粹法律技术训练,包括训练法律思维、学习法律原理、掌握法律规则、学会运用法律规则等阶段和步骤,多数法学院系会给予重视,也有能力做到。若能够很好地完成纯粹法律技术的训练,那就已经达到职业化法学教育的基本要求了。至于纯粹法律技术以外的能力的训练,一方面与人的天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不太适合在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因此容易被法学院系忽视,这个时候,社会就变成了更有意义的“第二大学”。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认识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对此,我国司法考试制度的设计者之一潘剑锋教授认为,我们目前的司法考试与大学本科法学教育是脱节的,就发展趋势而言,两者也不一定需要相适应。②问题在于,如果法学教育无视司法考试的存在而我行我素,法学专业毕业生没有通过司法考试,因而没有机会从事法律职业,这与我们所倡导的法学教育职业化似乎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正确处理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法律职业的关系,真正实现这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是我们法学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对法学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司法考试,也是法学教育职业化的要求。

(二)改革法学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法学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是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展开的,一个是法学院系内部,另一个是法学院系外部。法学院系内部的改革主要是各种实践教学模式的引入和普及,包括但不限于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过去我国法学教育中一个比较严重的弊端是概念化、教条化和形式化的色彩太浓厚,即我国法学教育的方法主要是解释概念、注释条文、阐述理论、抽象议论,其原因与成文法的传统有关。③这一弊端使得法学教育成为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不仅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使学生离现实越来越远。正如弗兰克批评朗代尔教学模式一样,学生就像是仅仅研究过剪下的花朵的园艺师,就像是仅仅学习过建筑图片的建筑师,就像是仅仅接触过玩具绒毛狗的育狗师。④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弊端,尽管形式不同,解决的程度可能会有差别。案例教学法是比较容易普及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特点是采用真实的或者虚构的案例来展示各种实体性或者程序性规则的运用,缺点是与真正的现实相距甚远。法律诊所离现实最近,它仿效医学院学生在医疗诊所临床实习的做法,原则上在有律师执业资格的教师指导之下,将法学专业学生置于“法律诊所”中,为处于生活困境而又迫切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提供法律咨询,“诊断”其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以此促进学生对法律理论的深入理解。其优点在于培养法学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意识,特别是律师职业技能,以实现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统一。模拟法庭则介于案例教学法和法律诊所之间,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按照审判程序组成原被告(或者控辩方)以及合议庭,审理真实的或者虚构的案件,以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据笔者了解,目前多数法学院系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上述实践教学模式。法学院系外部的改革主要来自于与法律职业界的互动,包括与企业、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监狱、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互动,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根据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这一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分类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特别是涉外法律人才和西部基层法律人才;主要实施机制为“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和“国内———海外合作培养”机制;具体措施包括建设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实施高校与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建设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法学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高水平教材、制定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标准等六个方面。目前这一计划已经正式实施。2012年8月,教育部公示了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评审结果,确定北京大学等60所高等院校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另据《光明日报》2012年11月2日报道,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与6所大学法学院合作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1月1日启动,经省法院与6所院校法学院共同协商,各高校到江苏法院系统挂职人员名单及江苏法院系统法官到各高校任教人员名单已经确定;经省法院党组研究确定,选择了盐城中院、淮安中院等13家中、基层法院作为示范性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将通过接受学生实习、观摩庭审、指导模拟法庭、提供案例和教学等形式协助法学院校开展实践教学。可以预见,这一计划对于促进法学教育职业化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其程度会受到规模、时间以及执行力等因素的限制。除“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之外,法学院系与其他法律职业部门的其他合作形式也存在很大的空间。例如,法学专业教师在律师事务所兼职,可以提高自身的法律职业技能并用于教学,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而律师在法学院系担任兼职教师也有类似的作用。

(三)完善法律硕士教育制度

自1996年试点招生以来,法律硕士教育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18所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含试点建设单位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但自其诞生之日起,质疑和批判的声音就不绝于耳。最严厉的批评来自于法律硕士的特色并不如设想得那么明显。1995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设置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的报告》指出,“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职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立法、司法、律师、公证、审判、检察、监察及经济管理、金融、行政执法与监督等部门、行业的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由此可见,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职业化的法学教育形式,直接模仿的是JD教育制度,而后者在美国取得了巨大成功并成为美国法学教育的主流。①但在中国,法律硕士似有南桔北枳之嫌,因为在实际措施方面,它仍处于“找不着北”的状态,即始终在法学本科的通识教育和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两者之间摇摆不定,而且各大院系既将其作为一种创收项目,又不在那里去烧香拜佛。②其结果是,受教者与施教者均感到一定程度的心理失望及期待落差,社会对法律硕士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也比想象得要低。法律硕士制度不仅与法学教育职业化的方向一致,而且对职业化的法学教育进行了层次上的划分,因此值得肯定和坚持。但在其具体实施方面,应当进行一些完善和改革。一是要严格控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的数量和法律硕士招生规模。在原有50所试点院校的基础上,2008年新增了30所,2009年又新增了35所。获得学位授予权的院校也竭尽所能扩大招生规模,以增加收入。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要不了几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就将遍地开花,法律硕士也将遍地结果,这与法律硕士制度的“高层次”特点背道而驰。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的数量和法律硕士招生规模,实施授予单位的退出机制,选拔较高水平的学生(包括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以保证培养质量。二是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法律硕士教育的特色。法律硕士教育不是本科教育的简单提升,更不是法学硕士教育的降格,而是一种高层次的职业化的法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要摈弃本科教育“大而全”的模式,实行一定程度的专业化,特别是与学生本科专业相结合的专业化。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实用性,淡化学术性和理论性,强化法律职业技能训练,以区别与学术性研究生教育。在教学方法上,要强调学生参与,给学生自我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在师资选择上,要安排有实务经验的教师授课,有条件的应当遴选优秀的律师、法官等作为联合导师。在学制安排上,要延长实习阶段的时间,提高实习要求,使得毕业生一旦毕业立即具有较高的实际工作能力。在法学教育职业化背景下,尽管这些措施也同样适用于本科阶段的教学,但是由于法学本科生人数众多以及法学本科院系水平参差不齐,在本科阶段实施这些措施的可能性较小,效果也不一定明显。

四、结语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篇4

对机械类专业优化课程结构,合理设置课程的探索1.浅谈中职教育在课程结构与设置方面的不足目前中职生源是中考中高中录完后剩下的生源,生源的质量、素质及学习兴趣大为降低;目前中职的教学体制为三年,基本上各中职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至两年半,一年至半年毕业实习。这就使得目前的中职教育出现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而生源质量下降和在校时间缩短的矛盾,这就要求课程结构及设置要符合实际情况和需要,以达到要求。其次,由于经费和设备等原因,中职教育课程结构中往往存在着重理论课、轻实践课等现象,这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难以提高。另外,中职教育教材由于要考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一直存在着教材内容陈旧,过于理论化,过于强调系统化,在一门教材中,各种内容面面俱到,以至各课程之间相互重复、交叉;而且有些教材还存在着与实习脱节、与生产应用脱节等间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挤掉和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2.优化课程结构、合理设置课程针对上述中职人才应达到的基本能力和中职教育中目前遇到的相关问题,,结合洋浦及周边企业的用人要求,对机械类专业课程结构及设置作如下探索,采取以下对策:2.1.“基础+核心”课程模式的建设文化基础(语、数、外、计算机应用)课程、德育心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必不可少,是课程的基础,但应以“实用”、“够用”为原则进行合理的压缩或精选,紧扣职业技术岗位所需的文化、理论知识结构来选择内容。而技术能力课程是核心的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专业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基础+核心”课程模式作为一种能力本位课程,它的教学应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也就是从过去“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向引导、探究的方式过渡。调整教和学的关系,注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作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基础+核心”课程模式的建设中要注意一下问题:(l)课程设置应突出实训课,强化技能衫11练。中职人才的岗位是一线,技能是相当重要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性很强,在课程结构中,要十分突出技能实训课和实训课安排的合理性,强化训练,炼就学生过硬的技能。保证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把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实习安排到每个学期,并保证实习实训的课时量,要使学生真正达到中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在实训内容的选择上,必须符合企业生产技术的要求,按能力要求选择项目,直接为培养技术技能服务;并且理论课与实践课要注意交叉并进,相互补充,如钳工工艺学的测量部分和工具部分等内容。这避免了教学中的重复,又使学生真刀实枪,一讲就懂,真正地掌握知识和提高技能。(2)适当设置英语和计算机课程,强化英语和计算机教学。中职的英语课程不能简单仿照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因为中职学生没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又人学基础差,要达到英语能力要求不是一件易事。提高英语能力,除老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外,则要强化教学,在整个学程中不间断,”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而对于计算机应用来说,尽管目前的计算机教学比较重视,但仍存在一些毕业生连简单的办公操作都不会的现象。笔者认为,机械类专业的计算机教学除保证教学的课时外,一是要保证计算机的上机时间,使学生得到足够的训练;二是教学重点要放在计算机应用上,让学生会用,掌握操作,尽量用新的教材,跟上计算机高速发展的步伐,掌握新的操作方法。(3)要重视第二专业课程的设置。为适应社会的需要,针对性很强的设置与专业相近的第二专业课程,或设置第二、第三专业的选修课程。如焊接专业设置铆工工艺和钳工工艺课程,安装专业设置焊接工艺课程和电工基础等。使学生掌握自己专业的前提下,掌握相近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真正做到宽专多能。(4)不能忽视相关内容的课程。综合素质是人生的创业、发展、成功的重要素质,中职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予考虑,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设职业指导、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公共关系学、现代礼仪、企业管理、创业和心理教育、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2.依据企业相应岗位的技能要求有机整合课程内容,开发校本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保障教学质量和学生获取职业技术技能的基础。现有的中职机械专业教材涉及的专业理论面过大,内容重叠较多,重点过多过散,导致学生学习难度较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利于课程的安排。而且课程设置应符合周边企业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应伴随着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因此编写校本教材可以使教材的建设紧跟产业的发展,有利于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促进学生高质量地就业。为此学校应成立机械专业校本教材开发、编写小组,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重点开发、编写专业课和实训课教材。校本教材不但要切合周边企业的产业发展,突出专业课程,保证专业课课时量和学习周期,而且要重视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仅是学到知识技能,更要获得学习、研究的方法。

建设合理、高效的实验、实训、实习基地。1、根据需要增添适于教学和科研的设备,设备投人应具有真实性、先进性和通用性等特征。参照周边企业常用或通用的生产设备,结合教学用途在学校建设模拟生产实验室或实训车间,使设备设施趋于接近真实的职业环境,使教学更贴近实际生产,有利于培养满足企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此外,设备设施应具有高技术含量、紧跟时展前沿,确保生产实训项目能体现新技术、新工艺,在技术要求上要与企业实际生产相一致,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技能和实际应用的本领。在环境和设备选择上不仅能满足校内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还要能承担各级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强实训场所的适用性。2、加强与周边企业开展合作,在学校有技术、有设备的前提下,主动出击,引入先进的加工生产技术,积极推进“产教”结合,使学校的专业实验室成为本地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中心,建立良好的校企关系。一方面促进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可利用企业作为学校新型的实习基地并促进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新时期对中职教育的要求和新的教学模式对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教师不仅具备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高级技工以上的操作水平,保证授课过程中准确、规范、熟练的操作。因此,专业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把两者融为一体,努力通过“讲师/技师”的“双师”评定。另外,专业课教师应加强与周边企业的联系与交流,关注企业的发展动态,掌握企业的生产工艺规程,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做到“活学于企业”而“活用于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职业学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快速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能人才,就必须采取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的符合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即一体化教学。实践证明,在一体化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1.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或完成一件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确立实用、优秀的项目是项目教学法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项目教学的教学过程重点在于师生共同努力完成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的开发。因此,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首先应该确立切实可行的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在一体化教学中用好此方法,可以达到教与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例如在数控教学中,如果让学生把数控机床原理、构造等高深的理论知识都掌握了再学数控机床的操作,学生可能早被这些复杂高深莫测的内容吓倒了,根本没有兴趣再学数控技能。若采用项目教学法,直接围绕加工一个零件讲解有关知识,让学生自己探究,经历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的整个工作过程,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切实掌握相关知识。2、巧用“梯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来促进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梯式教学法”就是根据实训课程设置阶段“梯式目标”,各目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形成梯状。本人在数控车床实训教学中就设置了这样的“梯式目标”,识图一工艺编制一程序编写一计算机模拟仿真操作一可切换的开放式小型数控车床操作一生产型数控车床操作一加工产品。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状况不一样,在每个实训阶段实现目标所花费的时间不一样,在教学时没有生硬的强求全班统一步调。这样,一个班的学生就可自然地分布于一个个实习项目中的每个“梯式目标”,无形中对学生起到激励、促进作用。团队精神是取胜的法宝,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讨论,将学习者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全力去取得成就和成功。在实训教学中根据学生基础好差搭配均匀分组,在采用“梯式教学法”的同时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各组间开展竞赛。这样既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也可解决只靠教师一人指导全班所有学生的问题。三、结束语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招生和就业压力的严峻,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特别是专业技术技能是学校发展和生存的关键所在。因此中职教育必须因地制宜进行改革,而改革的关键在于培养适应时代的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向社会输送满足企业用人要求的优秀技能人才。而洋浦是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机械类专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应认清形势、发挥优势、抓住机遇、放眼未来,促使机械类专业得到长足发展。

本文作者:阮琼琳李彦工作单位:海南洋浦技工学校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篇5

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承办

19824257 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孙绵涛 王刚 《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15500字

19824258 教育民生论的发生与解读 李金奇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13100字

19824259 试论创业型高职院校建设 万由祥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年6第期 7000字

19824260 复杂适应系统视野中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设 杨近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1期 10100字

19824261 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本质论、价值论与方法论重建 刘振天 《大学教育科学》 2013年第6期 12100字

19824262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框架 肖凤翔 薛栋 《江苏高教》 2013年第6期 5800字

19824263 我国职业教育的国家质量框架制度创新研究 卢小平 童遵龙 张文丽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3期 7900字

1982426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教校企合作政策的回顾与思考 徐涵 等 《职教论坛》 2013年第31期 12100字

19824265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董存田 《职教通讯》 2013年第31期 8200字

19824266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付卫东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1期 10500字

19824267 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透视与展望——基于2010-2012年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载文章分析 徐宏伟 庞学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1期 8800字

19824268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1-2012年的数据 韩永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3期 8200字

19824269 高等职业院校章程内容研究 陈寿根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9400字

19824270 论高职教育财政经费投入模式的新选择 皮江红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1期 9900字

19824271 试论我国教育督导合理发展的走向问题 赵岚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 8400字

19824272 闽台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莫玉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3期 7900字

19824273 贵州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路径研究 章建新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6100字

19824274 广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惠霞 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7700字

19824275 三峡库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为例 彭茂辉 《职教通讯》 2013年第31期 9800字

19824276 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的价值取向 孙华峰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3期 8200字

19824277 基于“微课件”的高职生项目化学习模式设计 王寿斌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年6第期 7100字

19824278 实施项目管理 提升高职院校管理质量 宗美娟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21期 5100字

19824279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路径选择 蔡忠兵 罗三桂 郭碧乃 《中国大学教学》 2013年第10期 5200字

19824280 技能型人力资本积累路径初探 宋朝霞 《高教探索》 2013年第6期 9200字

19824281 试论完满职业人的三种面相与高职教育 林小星 《江苏高教》 2013年第6期 7700字

19824282 企业法人型职教集团的治理结构分析 王志伟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2期 7900字

19824283 “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建构 林海亮 李雪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2期 7900字

19824284 职业教育产教依存发展:内涵与测量 胡丽霞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21期 7600字

19824285 对我国民间学徒制规范的思考——基于大职业教育观视角 付晓培 等 《职教论坛》 2013年第31期 8100字

19824286 珠三角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成长状况调查分析 陈建环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3期 9800字

19824287 基于职业能力的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培养体系研究 谢莉花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1期 10600字

19824288 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践探索 张良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2期 6800字

19824289 文化资本与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契合性 高俊民 赵硕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3期 6000字

19824290 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中教师与学生角色重塑论析 韩奇生 《高教探索》 2013年第6期 5800字

19824291 高职二维式“三位一体”课程考核模式的探索实践 王晓娟 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9900字

19824292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适应性发展 招晓菊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2期 6800字

19824293 论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高专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丁国声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2期 5400字

19824294 高职院校企业兼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探析 杨春平 罗小秋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21期 5200字

19824295 大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筛选机制——以美国五所世界一流大学为例 由由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年第4期 11800字

19824296 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系统化设计研究 郭雪利 《职教论坛》 2013年第31期 12100字

19824297 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陈海滨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7100字

19824298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建设的回顾、分析与展望 宫雪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3期 11400字

19824299 论中职教师教学方法意识的贫困与唤醒 张国红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1期 8800字

19824300 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梁代军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2期 5200字

19824301 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财政政策的回顾与建议 李华玲 《职教论坛》 2013年第31期 10100字

19824302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胡莉莉 《职教通讯》 2013年第31期 6500字

19824303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着力点分析——以2012年为观测点 张祺午 荣国丞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1期 8700字

19824304 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态势分析 魏勇 等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21期 5100字

19824305 朗格朗与捷尔比终身教育思想体系比较研究 雷经国 《世界教育信息》 2013年第22期 5600字

19824306 社会流动视野下成人学习研究 花月 《职教通讯》 2013年第31期 6600字

19824307 我国继续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的区域比较研究 王纾 赖立 《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13800字

19824308 社区教育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丁红玲 《职教论坛》 2013年第31期 6100字

19824309 远程学习者学习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郑勤华 曹莉 陈丽 吴云峰 《开放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15300字

19824310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杨钋 郭建如 金轶男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21期 17000字

19824311 读普高还是读职高——来自初中毕业生升学与就业愿望的调查 何文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1期 10500字

19824312 论高职教育专业文化 张新科 邓虹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21期 8600字

19824313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逻辑的分析 王琦 邢运凯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1期 10200字

19824314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特色研究综述 王伟华 陈丽君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6100字

19824315 高职学生自我素质教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罗先进 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9900字

19824316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效与反思 颜炳乾 陈衍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3期 6100字

19824317 美日职业教育理念的转型与普通高等教育改革 蔡 《复旦教育论坛》 2013年第6期 9400字

19824318 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及其对我国职教评价体系的启示 王玄培 王梅 王英利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2期 7900字

19824319 在线、混合和远程学习新常态:梅西大学经验 马克·布朗 肖俊洪 《中国远程教育》 2013年第11期 16500字

19824320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改革新动向 吴雪萍 等 《职教通讯》 2013年第31期 9700字

1982432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 姜大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3期 16100字

19824322 美、德职教教师教育专业设置及启示 师慧丽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1期 10300字

19824323 喀麦隆的全民教育:行动、进展与挑战 郑崧 《比较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8400字

19824324 荷兰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政策与实践 谢晓宇 《外国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11300字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篇6

19822954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趋势 黄少平 等 《高等教育研究》 2012年第4期 11300字

19822955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与趋势前瞻 郝书辰 《中国高等教育》 2012年第8期 7300字

19822956 以制度创新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周建松 《中国高教研究》 2012年第4期 10200字

19822957 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建设情况的定量研究 宫雪 《职教论坛》 2012年第10期 12100字

19822958 教育公平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董仁忠 《职教论坛》 2012年第10期 8100字

19822959 困境与出路:县级职教中心实践教学问题初探 郝理想 谬英丽 吴芳 《职教通讯》 2012年第10期 9800字

19822960 教育分流与职业学校升学政策的冲突与协调 李红卫 《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11期 10500字

19822961 论职业教育与非职业教育的分类 唐永泽 王晓东 《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12期 8200字

19822962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徐涵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2期 9800字

19822963 职业教育公益性的理论探讨 盛子强 曹晔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0期 8800字

19822964 构建高职院校良性竞争的财政制度基础 宗晓华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0期 8700字

19822965 用创新思维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欧阳河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2期 6300字

19822966 广东省高职教育发展研究 辛曼玉 《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11期 5500字

19822967 河南省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调查与调整对策 赵学通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1期 6700字

19822968 高职人才培养机理研究: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视角 毛才盛 吕慈仙 《教育发展研究》 2012年第7期 8600字

19822969 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招生与培养研究 李梦卿 等 《高等教育研究》 2012年第4期 9500字

19822970 着力强化校企合作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曹国永 《中国高等教育》 2012年第7期 5600字

19822971 产业调整视阈下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周鸣阳 《中国高教研究》 2012年第4期 9900字

19822972 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蒋祥龙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 5200字

19822973 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内涵探析 王琴 《职教论坛》 2012年第10期 10100字

19822974 论职业教育研究中质性研究的质量判断标准 赵蒙成 《职教通讯》 2012年第10期 8200字

19822975 基于知识流的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余霞 张智光 《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12期 7800字

19822976 员工帮助计划(EAP)的基本属性与有效管理 裴利华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第4期 6700字

19822977 论高职艺术设计学科的技术教育 姜洪侠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第4期 6500字

19822978 职业教育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建设研究 郭国侠 向才毅 庞青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2期 11300字

19822969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朱勤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第4期 6900字

19822980 当代手工艺的学徒制传承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李亚平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2期 6500字

19822981 职业能力及其培养的有效途径 徐朔 吴霏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0期 8700字

19822982 职业教育中央政策和地方立法的提炼与《职业教育法》的修订 赵学昌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0期 8600字

19822983 基于试点项目的校企合作实践探索与推进策略 黄芳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1期 6800字

19822984 再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郑雅萍 《中国成人教育》 2012年第8期 4200字

19822985 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功能研究 邓安宝 《职教论坛》 2012年第12期 14100字

19822986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研究综述 程宜康 《职教通讯》 2012年第10期 11400字

19822987 论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衔接 李丽珠 《职教通讯》 2012年第12期 7200字

19822988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和实践性 王军红 周志刚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0期 7000字

19822989 对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反思 崔发周 《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11期 5500字

19822990 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陈必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1期 11300字

19822991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评估体系的构建 赵绥生 赵居礼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1期 6800字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篇7

19825717 高职院校县域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熊惠平 夏宁满 《教育发展研究》 2016年第11期 13500字

19825718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劳昕 薛澜 《高等教育研究》 2016年第6期 16100字

19825719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陈齐苗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7900字

19825720 构建“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 严建华 魏江 《中国高等教育》 2016年第12期 9500字

19825721 应用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法理依据与模型建构 刘向兵 姚荣 《中国高教研究》 2016年第6期 8900字

19825722 闽台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探索 刘国买 谭轶群 《中国大学教学》 2016年第6期 9800字

19825723 应用技术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探析――兼论地方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 郭康 《高教探索》 2016年第6期 9200字

19825724 以供给侧改革思路提高高职教育吸引力 许红菊 韩冰 《职教论坛》 2016年第16期 9800字

19825725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需多视角加深理解 曹晔 《教育与职业》 2016年第16期 9500字

19825726 高校转型的语境整合与路径选择 孙善学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18期 11400字

19825727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制度学逻辑分析 罗汝珍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16期 10500字

19825728 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考 鄂甜 《职业教育研究》 2015年第6期 7500字

19825729 广东特色现代学徒制发展分析 张志 赵鹏飞 李海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18期 6600字

19825730 西北五省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影响因素研究 蔡文伯 唐凤琼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16期 8800字

19825731 发展视域下拓展性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运行机制研究 于友成 许迈进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8800字

19825732 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关联耦合研究 李梦卿 杨秋月 《职教论坛》 2016年第16期 12100字

19825733 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探索 邓志新 《职教通讯》 2016年第16期 10500字

19825734 战略管理视域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规划与战略执行 唐高华 《教育与职业》 2016年第17期 7700字

19825735 高职院校科研投入产出及效率探析――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王晓华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17期 8800字

19825736 高职院校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73所高职院校的实证研究 郭静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 10100字

19825737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黄锦棠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18期 7100字

19825738 慕课背景下高校教师发展机遇与应对策略 胡苗苗 赵志超 《教育与职业》 2016年第18期 9200字

19825739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三问 张胜军 马建富 《教育发展研究》 2016年第11期 8600字

19825740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突破 杨燕 《职教通讯》 2016年第16期 7600字

19825741 台湾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结构分析及启示 欧剑锋 《职业教育研究》 2015年第6期 8600字

19825742 职业教育与外出农民工就业类型――基于CLDS2012数据的实证研究 李中建 李佳楠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16期 8800字

19825743 民国时期中华职业教育社年会研究(1917-1937) 陈梦越 楼世洲 《职教论坛》 2016年第16期 15600字

19825744 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记忆与传承 郭凌雁 曾青云 《中国成人教育》 2016年第11期 9500字

19825745 远程开放教育以面授导学促进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沈S 林翠平 《中国成人教育》 2016年第12期 8300字

19825746 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质量保证体系初探 李令群 《中国远程教育》 2016年第6期 11300字

19825747 欧洲国家“双证书”互认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肖凤翔 刘丹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16期 8800字

19825748 不同经济水平国家(地区)城镇化进程中教育发展的经验探索 霍明 陈昌盛 李婷 《外国教育研究》 2016年第6期 16100字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篇8

一、电子信息工程教育的潜在问题

1.涉及知识领域纷繁复杂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原电子工程、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广播电视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无线电技术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与信息技术、公共安全与图像技术等10多个专业重新调整后新的宽口径专业。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电子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国防、工业控制、交通、家用电子、农业、电子商务、通信等诸多应用领域,涉及到的应用相关专业知识也越来越多。如何在如此纷繁复杂的知识领域中抽丝剥茧,提取当代前沿技术最需要的共性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兼顾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培养,有效拓展就业渠道是专业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

2.教师队伍工程素养不高

教育教学活动的变革本质上是教师角色的变革。培养具有良好工程素养的工程师,教师应首先了解工程需求并善于做工程项目。我国高校引进人才多为刚从本专业毕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现代企业中电子信息类相关职位可提供丰厚薪酬,而高校收入则与科研产出密切相关。

不同的激励机制使得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毕业生优先选择在企业工作,并逐步成长为优秀的工程师;擅长科研工作的毕业生选择在高校就业,并迫于考核压力专注于科学研究与论文撰写,工程能力逐步退化。因而高校教师队伍自身工程素养的提高刻不容缓。

3.项目驱动的主动式教学阻力巨大

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应用于特定领域的电子系统。电子系统设计是电子系统工程教育的核心内容,依赖于专业知识的筛选、梳理、整合和应用,整个系统的设计、制作、调试周期十分漫长,因此在有限的授课学时内贯穿电子产品开发的全过程是极具挑战的课题。此外,受近年来本科扩招影响与行业发展需求的驱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年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教师工程素质的培养与具有工程素质的人才引进相对缓慢,这使得特定项目驱动的主动教学实质上可能只有非常有限的教师来完成,项目的引导、实施、监督与评价都带来巨大的困难。

二、电子信息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

1.职业学校需要加强电子信息创新教学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

在电子信息创新教学过程中,需要以有效的写作标准进行分析,明确实际操作流程和操作环节,分析适合学生的规范意识标准,不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升教学发展过程。在电子信息创新发展研究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过程,帮助其充分的理解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及时的分析和解决,合理的引导电子信息相关理论内容,引发学生对实际理论的深入思考和分析,结合各项理论知识,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电子信息实训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的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充分调动自身的行动力,鼓励学生与其他人进行合作,充分解决各种问题。

2.创新教学的提高

电子信息教学过程中,需要以良好的创新教学位发展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水平,结合实际综合操作能力需求,对电子信息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在实际创新教学过程中明确有效实施的办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电子信息工艺和技术产生兴趣,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研究,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严格的控制民主平等的工作原则,提高其之间的有效交流效果,保护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标。学生需要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对发现的不良学习作风进行改进,提升职业学校电子信息课程的创新研究。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篇9

艺术设计类高职教育近几年发展迅速,广东省80多所高职学院就有70多所设立了艺术设计院(系),普遍采取的是传统学制,我省艺术设计类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学生职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仍存在一些差距,艺术设计类高职教育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要面向人才需求市场,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指导思想,突出办学特色。

1.艺术设计学科职业教育特殊性是实施弹性学制的核心基础。

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操作能力。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教学模式上不能一味地延续传统的艺术教学方法和递进式的教学计划,更不能让学生受限在某一个专业范围内。一个出色的设计师应广泛地涉及各种知识,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积累,培养自己对美的感受能力,在设计时才能触类旁通。例如珠宝首饰鉴定及工艺的学生,主要学习内容是首饰设计和珠宝鉴定,其实艺术设计各专业是相通的,不能局限于本专业,学生可以跨专业去学习,选修艺术设计系下属各个工作室开设的油画材料与技法、水彩、书法篆刻、陶艺制作、图案设计、简笔画、漆画、版画等课程内容。

2.选修课开设现状是促使弹性学制改革的重要因素。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师资比较紧张,对于学院来说,学院不可能完全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集体开设课程,也几乎不可能开设所有课程供学生选择。既然本专业教师人数有限,无法开设足够的课程,从资源共享来考虑,那么能否将选课范围扩大到其他艺术专业,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学习呢?以珠宝鉴定及工艺专业为例,相关专业课程包括鉴定类和珠宝首饰设计类两大部分。从鉴定类课程内容来看,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课程关联不大。同属鉴定课,但内容侧重点完全不同。从设计类课程内容来看,主要分别学习不同的设计软件以及学习简单的首饰加工。由此可见艺术教学的特殊性,专业课程主要以模块形式体现,淡化了前置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联系性,为学生选修课程提供可能性,为实行弹性学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促进弹性学制改革的推动力。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校内所学的专业技能与企业所需技能是不匹配的。设计类课程和加工实训课程是艺术设计系学生学习重点,主要由教师指导学生在工作室内完成,但题目毕竟是虚拟的。此外,目前高职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存在配置不合理的现状,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比例不协调,按照目前的教学大纲,学生按部就班地在校学习2年半,最后一个学期到企业定岗实习。根据这种现状是否可以提出一个设想,让这部分学习没有动力、学习能力较差、设计创作能力不佳的学生先到企业短暂地学习,然后再返校进行专业学习呢?我院珠宝专业与当地珠宝有限公司多次合作。其中合作内容包括让在校学生为该公司提供首饰设计图、在课余时间为企业网上营销推广服务、在节假日等客流量较大时段参与柜台营销,从而让学生获得一定奖励和报酬。从理论和实际上来说,让学生在校内学习、短暂校外实践后再回来校园学习之间相互穿插,有机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让教学过程更加轻松、有效。

4.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当前高职教育学生的“学情”特点彰显了艺术设计高职教育实施弹性学制的优势和必要性。

90后艺术生性格外向、个性张扬、好奇心强但缺乏坚持,并常常高估自己,入学后,难以适应艺术学科的学习思维和创作,艺术作品因此缺乏艺术性、原创性。还有部分艺术生的专业是经高考调剂的,这些学生入校后,常常感到迷茫,产生逃学、厌学情绪。实施弹性制,能够一定程度上发觉培养学生的兴趣点,加强其对艺术的认识。同时,在这种充满活力的弹性学制下,学生还可以先选择短暂企业实习。经企业实习后,增强对实践的体验和认识,开阔视野,找到自己追求目标的同时必然激发学习的欲望和对知识的渴求,在这种鞭策下,学生重回校园,通过这种学习—实践—再学习的方式,能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着眼于高职艺术教育教学现状、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弹性学制在现代高职艺术教育发展中体现出了它特有的优越性。高职艺术教育实施弹性学制是迫在眉睫、确实可行的。

二、艺术设计类高职教育实施弹性学制的方法与途径

1.建立科学的指导机制。

引导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弹性学制,是实施弹性学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不同的案例,让学生具体、全面了解取得学位的条件以及如何按兴趣、能力或者是未来的职业要求选择课程等内容,避免学生盲目选课。学院倡导的思想是如何让高职的艺术生,更加有效地利用3年的时间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同时,学院不提倡学生减缓学习进度,延长学习年限,没有取得毕业证书的学生留校。

2.深化课程改革,建立合理、灵活的课程体系。

弹性学制归根结底是课程的科学合理设置。构建合理、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是实施弹性学制的必要基础。考虑到交叉学科的属性,在课程设置上,必须考虑艺术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比例。有适当比例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创造思维,了解一定数量工科知识,以及重点掌握专业技能。通过调整通识课、专业课以及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比例,让专业必修课少而精,开设专业群和跨专业的特色选修课,让选修课程多而广,便于学生选修。同时,整合课程为相对独立模块课程,每个模块中既有理论基础知识,也有实操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以技能训练为主线,贯穿理论教学。

3.开设合理、充分的选修课程,增加选课自由度以及选择学习进度的自由度。

选课是实施弹性学制的核心。课程设置方面应打破原有的专业限制,提供与艺术挂钩的相关课程,提供与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相关课程,提高能够展现时代要求、满足职业素求的相关课程,开设合理、充分的选修课程,增加选课的自由度。学生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选修课程;也可以选择满足个人能力提升的第二专业选修课,主辅修双学位;还可以选择针对未来职业要求开设的专业提升课程。同时,学生在选择学习内容的同时,也拥有了选择学习进度的权利。学生可以提前、延长或者按正常的学期年限毕业。学生还可以选择在校学习—短暂企业实习—回校再学习的学习进度。

4.建立完善的、符合艺术教育的学分认同转换机制,鼓励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艺术教育与一般教育不同之处在于,艺术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艺术审美能力和学生的个性。创作能力、审美观念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和实战来提高。学生不必拘泥于教室内,直接选择在校内教师或者兼职教师负责的工作室参加项目,所获得的比赛奖励以及作品被公司采纳认可的证明等都可以作为获得相关课程学分的依据。学生的作品(包括论文)公开出版发行也可作为获取学分的路径。参与行业内的专业培训,获得行业内认可的、国家职业资格认可的证书也可以兑换学分。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学习,确实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分的认同转换,符合弹性学制的实施特征,符合艺术教育的教育目标。建立完善的、符合艺术教育的学分认同转换机制是艺术设计系实施弹性学制的重要改革。

5.建立有利于激发教师积极性和提升教师能力的机制。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篇10

一、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行国家干预1.制定颁布配套的法律法规以美国为例,从1917年联邦政府通过的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制度最终形成的《史密斯??休斯法案》开始,到1994年的《2000年教育目标:美国教育法》和《学校??工作多途径法案》,近80年的时间由政府的有关职业教育法律(案)达数10部。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案,极大地强化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干预,使职业教育在政策的导向作用下,朝政府设计的方向发展。

2.提供经费支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府直接拨款。如美国,政府出台的每一部有关职业教育的法案,几乎都有一部分内容规定配套专项经费的数额。1965年,为开发经济教育水平落后的阿巴拉契亚地区,政府通过了《地方重新开发法》,在这一地区实施了上千个职业教育项目,拨款达3.3亿美元。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投入约占职业教育总经费的50%。新西兰大约70%的职教经费来自政府。二是通过政府促使企业投入。如法国法律规定企业完成各项缴税义务后必须承担至少两项支出:即按上一年职工工资总额1.5%的比例提取继续教育经费,用于本企业职工的在职职业培训;按一上年职工工资0.5%的比例缴纳“学习税”,用于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3.实行并强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是国家干预职业教育的基本策略之一。目前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以及新近工业化国家如韩国等,都颁布并实施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澳大利亚从90年代开始逐步对各行业制定全国统一的职业技术教育标准,颁发统一的资格证书。英国1986年由国家资格委员会创设了全国职业技术教育文凭??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几乎覆盖了英国所有的职业领域,在英国境内都得到承认。1992年又实施了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该资格既可作为就业的依据,又可作为升大学的依据,使学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更具灵活性。在法国,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学制和专业不同,法国大学以下有五种证书:农业徒工证书、农业专业能力证书、农业专业技术员证书、职业教育证书、农业高中证书(准备上大学)。

4.实行普职分流英国的义务教育是到16岁,义务教育阶段后实行普教与职教分流,据1993?1994年统计,普教职教就学人数分别为42%和58%。法国的义务教育也是到16岁,义务教育阶段后普教职教是在16~19岁这4年逐年分流.重点是在16岁分流,据1993?1994年统计,普教职教就学人数比例分别为47%和53%。

二、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办学上述国家和地区,除国家举办职业教育外,还积极鼓励各部门、行业、私人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在西德,许多大型企业把执行职业教育法作为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尽的义务,企业提供的职教经费达155亿马克,是各级政府支付额的7倍多。日本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有正规学校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企业内部的职业训练和公共职业训练机构的职业训练。还有一些欧洲国家由于地理位置冬长夏短,学生不能在漫长的冬季进行农田作业,在短暂的夏季为了抓紧农田作业,就不安排课堂教学,而采用季节制;农村职业中学以完成义务教育后的农村青年为对象,利用2~3个冬季,每季有4个月的时间进行教学;为便于农民子弟就近上学,这些学校的位置都距家近,学校规模小但分布广。

其他一些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也都十分重视多主体举办职业教育,私立学校在职业技术学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美国培养技术人员的五年制高等专门学校有23%是私立学校,韩国这一类的学校甚至超过90%。可以说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办学,是这些国家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重视对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过程的改革8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逐步超越了传统的“为经济服务的”的思想,而被认为是实现人们“在就业、地位和个人发展上创造公平机会”的途径。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突破了传统狭隘的职业教育观,而逐步确立了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内的大职业教育观,并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观念主导下,职业教育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革。

1.增强受教育者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防止受训者狭隘的专业化,德国要求获得某一职业资格的受训者熟悉7~8个工种所要求的岗位技能。

2.调整专业设置一是针对与农业相关的职业的不断出现,对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开设与农业生产相联系的和与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专业,如装潢园艺、农业供应、农业机械、农业设备、农业市场等;二是打破行业、企业界限,以“通用工种”为标准,对工业职业教育相关的专业进行合并,组成新的综合化专业。如德国已将12种工业电子专业的职业学徒培训合并为4种。

3.改革课程内容一是强调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在强调能力本位的同时,普遍强化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共性知识,为学习者个人生活和提高工作效能,以及升入高等学校提供更广泛的准备;三是强调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并把这方面的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能力看待;四是更加关注外语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受训者更有效地运用对外交往的工具。目前,德国、法国、英国等正采取拓宽专业的措施,重新安排培训内容,编制“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为受训者提供更宽的知识面和职业能力。

4.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类型和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相匹配。如韩国从1945年到60年代初,主要是个农业国,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扫盲和基础教育上,职业教育发展较慢且以农业职业教育为主。1960年,全国职业高中279所,其中农业高中129所,占46.2%。60年代初期韩国开始进入工业化阶段,职业高中由279所增加到1970年的479所。其中,农业高中减少到123所,而工商等其他职业高中达356所,占74.3%。70~80年代是韩国经济大发展的时期,经济形态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逐步实现在技术密集型基础上的工业和科技升级。因此,该国在持续稳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以专科学校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开始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专科学校在校生人数1970年还是零,1980年增到16.5万人,1990年增到32.3万人。90年代后,为适应科技的飞速发展,同时满足受教育者终身学习的要求,韩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对职业教育体系进行调整。一是调整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学生比例,从1990年的68∶32调整到1995年的50∶50,并通过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课程等多形式发展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二是大力发展专科学校和开放大学,1995年这两类学校学生数为1990年的1.84倍。三是鼓励高等专科学校招收在职人员,灵活办学,对劳动者进行更广泛的继续培训。四是在中等教育阶段开设升学与就业指导课程,根据学生的成绩与爱好提供多种选择。

四、重视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一些国家为加强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工作,制定了保护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如英国1948年通过立法规定了学校对毕业生实施就业服务有四项任务:一是传递工作信息;二是给予工作选择指导;三是毕业生职业安置;四是保持与离校但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的联系。日本对高中阶段毕业生的就业制订了《就业保障法》,使招工过程成为一个在法律保护下有序的教育竞争过程。通过竟争,企业招到了满意的人才,学校做好了就业服务,学生树立了刻苦的学风,国家收到了职教的投资效益。

五、保护农业职业教育一些国家和地区尽管农业劳动力和农产品产值所占比重很小,但为了满足本国、本地区居民的农产品需求,扩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这些国家和地区仍然把农业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素质提高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强对农业职业教育的保护。

1.明确提出培养新一代农民的目标如韩国政府1981年开始组织实施农渔民后继者培养工程,政府的支持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选拔,通过宣传教育,父母的劝导,让农村青年报名,再通过一定程序公开、公平、公正选拔录取;第二步是培养,对选拔录取的对象,通过农业院校或职业中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农渔民后继者。我国台湾地区,70年代初期以培养农业经营者为目标,制定了培养8万“核心农民”的计划,先后在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和农业专科学校试办农场经营管理科。

2.对农业职业教育学生实行优惠政策如我国台湾地区,对要求学农者,由基层农会审查推荐,对其家长实际耕作面积水稻在1公顷以上,蔬菜、花卉0.6公顷以上,毕业后志愿从事农场经营3年以上的学生实行优惠政策:保送农会每期给学生发给奖学金4000新台币;学校组织开展示范作业,收入60%归学生;减免学杂费、实习实验费1/3;毕业前返家实习优先办理贷款;毕业后经营农场1年以上,成绩优良,推荐进入农业专科学校的经营科或农场管理科学习。这些优惠政策,使台湾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生从事农业本行或创办农业企业者逐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