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调查报告十篇

时间:2023-04-11 21:18:13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篇1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范文

延安以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促进了红色旅游的飞速发展。延安,这个当之无愧的中国革命圣地,作为红色旅游的首选地,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厚爱和高度关注。但是,如果我们冷静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延安红色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业内人士都知道,延安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是以红色资源为主体,黄帝文化、黄土风情为外延的独有资源形成的旅游产业。因此,针对影响延安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因素红色旅游,我们民盟XX市委精心安排,及时组织盟员中的部分专家、学者,以及政策水平高、业务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盟员组成调研小组,深入XX市县(区)各景点开展了对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活动,调研中主要采取 走、访、看、问、谈、查等形式,针对延安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展开了调查,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延安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旅游事业,将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以民族圣地红色延安作为标志性品牌,坚持高起点引领、大手笔规划、整景区打造、市场化运作,倾力做大做强全球炎黄子孙朝圣地、全国红色旅游首选地、黄河自然遗产观光地、黄土风情文化传播地四大红色旅游板块,精心打造出了延安过大年、公祭民祭黄帝陵、中国洛川国际苹果节、延川红枣文化节、壶口旅游节、安塞文化艺术节、万花山牡丹节等七大经典品牌节会,直接促使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为延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经我们了解,截止目前,延安对外开放的重点旅游景区已达35处,其中国家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4处、3a级景区7处,旅行社46家、导游800名,星级饭店38家。县域旅游和乡村旅游迅猛发展,全市有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省级旅游强县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6个,旅游专业村60个,乡村旅游专业户2000户。

根据旅游部门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十五期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1720.5万人次,十一五达到4158.33万人次,比十五增长2.42倍。旅游综合收入十五期间累积达到64.97亿元,十一五期间累计220.44亿元,比十五增长3.39倍。十五末的2005年,我市旅游接待人次是509.4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32亿元。十一五末的2010年,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450.83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76.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1%、42%,与十五末比,分别比2005年增长2.85倍、3.77倍。2005年旅游综合收入占gdp的 4.81%,2010年达到8.6%,占gdp的比重增长了近4个百分点。2009年旅游接待人数首次突破千万人次,获得了省政府的贺电嘉奖和鼓励。 2011年有望提前一年实现省政府提出的2000万人次的旅游接待人数目标。

与此同时,旅游部门也成功编制完成了《XX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XX市红色旅游十年发展纲要》。2010年,结合国家二期红色旅游规划的编制,我市有13个项目纳入国家规划盘子。目前,《XX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已通过评审,《XX县旅游总体规划及景区修建性规划》已进入评审准备阶段,《洛川相思川森林公园规划》、《西沟湿地城市休闲区规划》等6个旅游项目建设规划正在编制。洛川、延川、黄龙、XX县、志丹等县完成旅游总体规划编制。XX县秦直道文物考古被评为2010中国考古十个重大发现,项目的控制性规划已通过评审。这些规划的出台,作为纲领性文件,为延安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市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旅游宣传和营销等方面还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一是围绕国内重大节会开展了集中促销。旅游部门借助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国内重要节会,有针对性地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进行了集中推介促销,与当地旅游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景区缔结友好,与旅行社结为联盟,形成了高层互访、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客源互送、互动联络的长效机制。

二是扩大了在主流媒体和重点部位的宣传。历年来共投资2000多万元,在中央一套、新闻频道等主流媒体,以及首都机场一、二、三号航站楼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进行旅游主题形象宣传。同时,市旅游局还开通了网站,利用网络对延安的红色旅游进行了宣传和营销。可喜的是,许多民间媒体也介入了延安红色旅游资源的宣传,比如延安山丹丹文化网站、延安信息网等网站对于延安红色旅游的挖掘和宣传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三是旅游部门积极主动地参与了省政府编纂的大型陕西旅游文化系列丛书,由他们负责编写《红色延安》板块,该书现已出版发行。许多县上的文化旅游部门和延安的文化人也责无旁贷地进入到了延安红色旅游的宣传行列中来,成为延安红色旅游宣传的又一支生力军。张国全的《陕北文化通览》、《烈原》,冯芝桂的《难忘的延安岁月》、马雨平的《印象壶口》等书籍的出版,尤其是部分县份出版了大型文库,这些出版物对于延安红色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宣传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是每年有目标地锁定几个重点城市,由政府出资,旅游局组团,旅行社、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唱主角,直通主要客源地,点对点地扩大了联盟。

五是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旅游营销奖励办法。发挥奖励的杠杆作用,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旅行社、景区、宾馆饭店的工作热情。积极与广中旅、中青旅等大型旅行社集团或旅行社联盟建立互动互联机制,高层次、大视野、全方位地促销延安旅游。

六是打造世界级红色旅游品牌。2010年XX市邀请了全国著名申遗专家罗哲文一行来延安进行实地考察,召开了申遗策划座谈会,启动了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延川乾坤湾、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的申遗工作,不断吸引境外游客。

七是打造a级景区。市上投资5.7亿元,完成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建设和十三处革命旧址维修保护工程,其中延安革命纪念馆荣获建国六十周年全国百项经典工程称号,使延安革命纪念馆成为延安红色旅游的龙头。

八是针对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服务需求,政府加大了对于旅游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住的完善工作,加快了星级宾馆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高端游客。面对飞速发展的旅游态势,延安的许多民间资本也注入到延安的宾馆、酒店等旅游服务市场中来,涌现出了一些设施好、服务优、品牌佳的民营旅游服务企业。

九是针对急剧发展的延安旅游市场,延安的旅游公司的接待能力明显的不够,因此,旅游主管部门对现有的46家旅行社进行了大力地扶持和提升,不断扩大了游客地接量。

十是借助专家力量研发推出了一批具有收藏馈赠价值和延安特色的旅游商品、纪念品,举办了延安旅游商品纪念品设计大赛和新闻、展销会。目前,旅游购物一条街正在抓紧建设。

十一是开工建设陕北好江南南泥湾景区,项目概算投资100亿元,打造集红色旅游、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和小城镇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景区。

十二是恢复了一批红色遗址,诸如统一战线工作部旧址、军委三局旧址、社会部旧址、西北局旧址、抗小旧址等。目前正在筹建的抗小遗址公园,该项目投资17亿元,整条沟开发,合同已经签约,正在设计项目规划。这些红色遗址的恢复,增加了延安红色旅游资源的体量,为延安红色旅游的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三是黄河主题公园,浓缩黄河流经的38个城市的景观风貌,现在正与菲律宾华侨施耐康进行洽谈。

十四是充分利用万花山拥有野生牡丹、四姐下凡、花木兰故里等资源,打造全国人民的后花园,广州商会已就该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

十五是陕文投已在延安建设东方红广场和东方红大剧院,编排《延安颂》,在安塞策划《舞动延安》大型实景演出。

十六是创新旅游形式,增加游客的体验式旅游,推出了一些实景演出。由陈维亚执导的《梦回延安保卫战》大型实景演出已经与观众见面,二期工程延安旧城恢复、窑洞式四星级产权酒店项目进入规划选址阶段。延安自驾车营地项目已完成前期规划和立项。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决定投资3亿元恢复保育院旧址,并策划实景演出,剧场版演出计划于近期推出。

另外,宝塔山、万花山、凤凰山、清凉山、黄帝陵、壶口瀑布、乾坤湾等重点景区也在抓紧打造提升。

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延安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正呈现出生机勃勃、方兴未艾的势头。但是,冷静地来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实际只是我们本身拥有的丰厚的旅游资源、特别是红色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吸引了游客,我们的管理在某些方面只是被动地顺应了人们群众日益发展的文化生活需求。通过分析延安旅游产业中目前存在的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我们也许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现象一:据2010年4月7日中国广播网报道,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在被调查的50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当中,XX市游客满意度排名倒数第一。其后,连续4次被排在倒数第一。这个报告把我们延安的旅游现状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现象二:XX县后九天山寨,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曾经有三部长篇小说(张国全的《烈原》、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和樊永刚的《兰花花》)和一部30集电视连续剧(《盘龙卧虎高山顶》)对准这一座山进行宣传,但附近村民对该山体不但没有进行有效保护,也没有任何宣传标志,更谈不上开发为红色旅游景点。XX县在做旅游规划时,也没有把后九天考虑进去。

现象三:XX县城西的延一井是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自建矿以来,从来没有搞过陈列或展览。后来有识之士建议建立一个中国石油博物馆,县上的意见是建在XX县,市上的意见是建在延安城,结果,到现在连一块简单的展板都没有。

现象四:XX县旦八寨曾在《毛选》中被称为难以攻破的土围子,名气很大。目前XX县旦八镇自筹资金,并高薪聘请北京的专家进行设计,结果,寨子用钢筋水泥材料建成,失去了特色,搞得不伦不类。

现象五: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是4a级旅游景点,然而遗憾的是,这个景点自开发至今近20年了,依然仅仅只是横着一根杆儿收门票。其他的服务设施近乎于零。地质公园内没有一座专业的地质博物馆,壶口区域丰富的文化没有丝毫表现。圪针滩是一个千年古渡,旱地行船成为中国古代航运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观,是研究中国漕运文化和河船文化的活化石,可惜很早以前就推平了古窑,开起了沙场,甚至修起了宾馆。

现象六:延安各旅游景点购物场所销售的所谓红色书籍和红色影像资料,可谓百分之百的盗版,大量时期的非正常出版物充斥着红色旅游阵地,虽然满足了游客的猎奇心理,但是将延安的红色圣地的品位一下子降低;所销售的地方土特产品粗制滥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现象时有发生,游客投诉多、意见大,网络媒体时有反映,严重影响了圣地延安的形象。

现象七:虽然延安旅游景点的公厕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城区公厕布局和数量远远赶不上日益发展的红色旅游市场的需要,造成延安城区的好多地方有人随地大小便,极不雅观。

现象八:XX市的交通可谓乱象横生,公交线路规划不科学,服务水平低,乘务员素质低,不讲普通话,普遍说延安地方土话,有的乘务员甚至连站点也不报;出租车横冲乱撞,拼座、拒载现象普遍存在;残疾用车等非营运车辆肆意载客。

现象九:延安的宾馆接待能力不足,设施陈旧老化,实际接待能力远远不够,一到旺季,连周边的县城也住满了客人,游客只能委曲求全在小旅馆苟且。

现象十:在延安停车难是游客普遍的感受。延安的街道随处可见停放的小轿车,旅游景点也是见缝插针,如宝塔山景点可见一斑。

现象十一:延安作为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最典型的景观就是延水襟带,宝塔高耸,大桥飞跨,那是一种印在亿万国人心目中沧桑、秀美、古迈、质朴的感觉。现在却被高楼大厦遮住了,不仅看不见宝塔山延河大桥相印相衬的经典造型,视觉上大大制约了对延安城市的审美。延安是山城,典型的景观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只能是一种并不遥远的记忆。至于山城的城墙、窑洞早已不见了踪影。

现象十二:延安有些红色景区建设过于直观,站在山下就将山上的景观一览无余,没有曲径通幽,没有庭院深深的设计。许多设计没有文化含量也没有技术可言,外地游客有一项旅游项目就是远眺三山,我们下大力气建设的城市景观,只换来别人的远距离的一瞥,得不偿失。

现象十三:延安的饮食产业并不落后,但符合旅游规模、卫生标准、饮食安排的饭店非常少,要么是规模不够,要么就是开设地方不合适、没有停车场地,要么卫生条件不达标。来延安的游客吃不好、不敢吃,更吃不到特色的陕北小吃。

在延安发展红色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以上种种不合理现象,有些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有些是我们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这些现象在各级媒体上时有反映,直接影响了我们延安的优秀旅游城市形象。透过这些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在延安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中目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对红色旅游产业的认识不到位,目前的延安城市规划主题不突出,还没有完全统一到红色旅游兴业战略的高度上来。缺乏危机意识和大局观念,城市规划没有前瞻性,也就实现不了规划旅游城市的目的,致使发展大旅游、大产业的整体合力无法形成。

二是红色旅游整体策划和景区规划滞后。规划起点低,围绕红字做大做强的观念没有树立起来,停留在文物保护和文化挖掘阶段,红色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研究开发比较薄弱,没有几件像样的旅游产品,更不要说形成规模市场。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投资引导不足,综合经济效益不高,加上区位优势不明显,旅游与文化结合度差,对游客的吸引力大打折扣。项目策划成为短腿,没有把资源变成项目,离形成一个产业的要求相差甚远。

三是旅游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红色旅游业发展需要。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特色不明显,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单一、死板。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呈现方式居多。由于形式单一、死板,难以引起游客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共鸣及互动,游客的参与程度极为有限。

加之景区标志标识缺失,大门蜷缩,景区多呈葫芦状,不具备大旅游的条件。

四是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红色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城管、文化、文物、旅游、公安、消防、药监等部门各自为政,互不协调。县区旅游机构不健全,一些县旅游文物合署办公,有的隶属于文体局,有的甚至没有机构,没有牵头部门。XX市区的清凉山、宝塔山、凤凰山等景区也存在多头管理、人员重叠、业务交叉等问题。

五是红色旅游管理依然薄弱,部门职责不明。仅靠旅游部门一家管理,不能适应红色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旅行社、景区景点、宾馆酒店和导游市场的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六是游客类型相对单一,消费水平不高。目前红色旅游景区游客群单一,大多是以红色旅游景区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所以青少年是游客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多数是团队旅游,滞留时间短,消费不高,因而收入也不高。此外,红色旅游区周边的集群景观或配套的系列性旅游项目缺乏,也影响了游客在景区滞留的时间,大多只停留短短一天,影响了旅游业的收益。

七是与旅游景点相匹配的文化研究相对滞后。众所周知,每一个能够吸引人的景点、每一个最受欢迎的景点肯定具有深厚的文化含量。简单地说,就是好的景点背后必定有悠久的民间传说。比如,人们之所以对清凉山充满好奇,就是因为这座山上的神奇的佛祖舍身施鹰的传说和元帅万众瞩目清凉山所形成的新中国新闻山的典故。我们延安的好多红色景点的传说故事并没有随着景点展示和介绍,这些地方的人物事迹,游客无从知道,与此相关的纪念品几乎没有。难怪有外地朋友说我们延安的旅游纪念品市场上没有一件有价值的产品。

三、对策和建议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只有注入红色文化的元素,依靠文化的支撑,才能长足发展,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业是以提供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并满足人们对红色旅游文化的消费需求为基本特征的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作为旅游资源大市,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开发黄土风情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产业,对于全面推进延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只有确立文化旅游产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真正摆到突出位置来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和政府主导两个作用,形成优势互补、多元共振的发展格局,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更好更快地推进和谐延安建设。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是要重新定位延安城市规划,注重旅游要素。建议把延安定位为优秀旅游城市,在修编城市规划中,要充分体现旅游要素,突出红色,彰显特色,提升延安的城市品位。

二是要把延安旅游放在陕北旅游,放在陕西旅游,放在全国旅游的大系统中来考虑设计。红色旅游用长征连接起来,把江西、青海、甘肃、陕西连接起来,做大红色旅游,做长红色旅游线路。用转战的足迹,把陕北河北连接起来。大旅游一定要打破地域概念,以文化为主线,开发更长更远更有规模的文化旅游产业。

三是要更新观念。大旅游观念,就是城市建设、道路分布、产业发展、市民教化、文化研究、推广宣传等等,都要为旅游产业发展服务。城市建设要适应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有设施齐备的公共服务体系,顺畅便利的公共交通,简单明晰的道路指示,礼貌周到的接待服务,文明和善的市民风尚,等等。未来必将是一个自主游体验休闲旅游大发展的趋势。延安的停车场、充电站、供水站、露营地都应该超前发展。

四是整合市县红色旅游资源,塑造整体形象。首先,应根据XX市红色旅游景点分布广泛、各具特色的特点,运用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两种手段进行有效整合,使红色旅游景点规模化、品牌化。其次,把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鲜明时代感,融传统教育和现代休闲为一体的大旅游。第三,有效利用旅游与红色资源的结合点,合理开发,加强规划,避免雷同,逐步发展。我们建议:以XX市XX区为中心红色文化区,辐射到志丹、子长、吴起、延长等地。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住,住之能乐,乐意奉献。用红色旅游吸引客人,用历史文化、陕北风情留住客人,让客人消费在延安,满意在延安。

五是出台发展红色旅游政策,解决瓶颈问题。建议从规划引领、促销撬动、品牌打造、项目支撑、环境保障等方面,制定出台更加灵活有效的引导、扶持政策,准确把握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在两黄两圣上求突破,着力解决制约我市红色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推动红色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一是创新制度。要从实行红色旅游产业集群战略高度出发,做好体制机制等制度创新工作,要对国有企事业单位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主要力量加以扶持,同时要积极鼓励扶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军红色旅游产业,开辟民间和社会力量建设的一块绿地。政府要加强管理理念、政策措施和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切实优化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硬软环境,真正为产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二是创新投资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共同开发、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运作机制,按照国家项目扶持切一块、发行贷款借一块、民间参股集一块、招商引资拉一块、地方财政挤一块的办法,多渠道筹资,全面解决红色旅游产业发展项目投入不足问题,立足实际、脚踏实地,谋求跨越发展科学发展之路,走出一条做大做强延安红色旅游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的新路子。

六是挖掘红色历史文化内涵,解决增长问题。鉴于我市旅游产业开发重硬轻软的现状,陕北文化研究、红色文化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我市应该大力扶持文化的研究,搞好旅游产业的支撑。红色文化值得研究,领袖的传记,领袖的著述,先辈的事迹,革命的传统精神,就是我们文化开发的内容,就是红色旅游的最好资源。延安现在销售的雕像是韶山设计的,我们有那样多的领袖音像资料,我们可以设计无数种领袖的塑像,但是我们没有做,连在保安最著名的形象我们都没有很好的利用。

红色文化这块任何一处拿出来都可以开发出很好的旅游纪念品,文化类:延安故事、领袖传记、领袖著作、领袖画册、延安教材、延安文具笔墨纸砚、延安校徽、延安军徽等等。红色歌曲、戏曲、音乐光盘等等。游客可体验的红色文化项目有:吃延安饭:延安时期的职工大灶、领袖小灶、交际处接待伙食、农家年节饮食等都可以进行体验。上延安班:在边区法院、边区政府、中央机关做几个小时延安时期公家人。听延安课:听延安时期的主题讲座。如为人民服务纪念台、文艺座谈会处、黄炎培谈话窑洞、斯特朗谈话处等地举办专题讲座。看延安戏:延安时期的戏剧、舞蹈、歌曲、曲艺都可以搬上舞台,游客可以演唱陕北民歌,客串戏剧角色,营造一种回到延安时代的感觉。

学延安艺:学习农活、学习艺术,剪纸,麻绣、布堆画、面画;学习家务,做小吃、织布、纺线、缝纫。过延安节,需要确定一些延安自己的节日,红军进驻延安日、抗战胜利日,举行延安特有的活动,篝火晚会、联欢。建议充分提炼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文化内涵,把在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的革命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英雄事迹充分挖掘和展示。并开发体验型、参与型旅游产品,把抽象的文化经过挖掘整理,使其具体化,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

七是提升旅游管理机构规格,破解管理问题。XX市把旅游兴业作为三大战略之一,足见对旅游的重视。因此,旅游的管理机构规格应相对提升,各县区要建立或完善旅游管理机构,统一职能、名称、规格,赋予必要的行政执法职能。适时成立节庆办,统筹延安红色旅游的管理。

八是建立长效联合执法机制,确保环境问题。建议市政府将红色旅游环境整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全民工程和永恒主题。建立政府统一领导下的联合执法机制,按照 一项内容、一名市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套工作班子的要求,深层次地解决城市整体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增加公厕,改善住宿条件等。真正把延安建设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九是加强红色旅游宣传促销,提升品牌效应。旅游形象的提升需要大力进行宣传促销。延安的红色旅游也同样需要广泛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更需要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旅游交易会、推介会、展销会进行促销,也可以通过举办红色旅游文化节、红食节等活动进行宣传促销,同时大力开发推荐特色红色旅游商品、纪念品和线路。

十是加强文化活动,打造文化精品。我们一定要有反映红色文化的艺术精品。我们建议延安投拍《韩起祥》大型电视剧,其中可以表现陕北文化、黄土风情、红色文化,该剧可以跨越民国抗战新中国和改革开放时代,成为延安历史的缩影。

十一是XX市内交通现状客观要求构建综合交通管理体系,理应成立相关机构,将交通管理纳入红色旅游综合管理之中。可以继续加大市区内的开山凿洞力度,打通延安交通微循环的工程。更要尽快让公共交通担当主力军,发挥起延安交通的核心作用。延安目前没有自行车交通、没有人力交通、没有地铁交通,出租汽车交通明显不足。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完善交通设施,为市民免费提供自行车和换车场点,壮大自行车这一绿色交通。要严格管理公车使用,对于公车和私家车,也可参照其他城市实行错时出行的单、双号上街制度。要合理规划公交线路,改变目前的许多线路相互搭界、交叉和重叠的现状。要完善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要将早点、垃圾回收和报刊亭退出主要道路。要严厉清除某些部门、商户违法圈占马路停车、修车、经商的行为。尝试在延河上建高架立体交通,沟通南、北、东方向快速交通干线。

十二是组建延安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整合各县区红色资源,并统一包装上市,把旅游集团公司打造成项目平台、融资平台、营销平台。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篇2

今年以来,全市旅游工作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止滑提速,加快发展”为主线,抢抓国家“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的重要机遇,着力实施“招大引强、线路统筹、游客信心重树、乡村旅游提升、质量强旅”五大行动,大力拓展客源市场,强势营销旅游产品,旅游业发展形势喜人。1-5月,全市接待游客388.61万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政府主导,旅游环境更加优化。今年初,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府发〔2009〕5号),制定了增加旅游投入,支持景区点建设,加快星级饭店建设,扶持旅游商品、文化产品开发,激活旅游市场开发等五个方面优惠政策。同时,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实现2009年旅游宣传重大突破的通知》,整合全市力量,强化城市形象宣传,营造旅游氛围,旅游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

(三)科学编制规划,景区建设稳步推进。一是重大旅游发展规划进度加快。《华蓥市乡村旅游廊道总体规划》、《武胜县秀观湖总体规划》完成编制和评审;《邓小平故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宝箴塞旅游总体规划》形成了编制文稿,正在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启动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二是景区建设稳步推进。在规划的指导下,投资748万元建设的邓小平故里景区文物库房及精品陈列馆进展顺利,预计在7月底竣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群雕”已经完成了中样创作,并通过了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初审;邓小平理论碑已经完成了初步设计。华蓥山旅游区二期建设已投资730万元,安置了森林防火通道沿石,修建排水沟,新增观

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制定了整改内容,并倒排工期,分步实施。华蓥山洞中天河、牌坊新村、天赐园分别启动了国家4a、3a、2a级景区创建工作。四是招商引资进展顺利。围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新包装了邓小平青少年遗迹红色旅游项目、华蓥山御临河等六个招商引资项目,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对外招商。跟踪邻水大洪湖生态休闲城开发项目、努力促成岳池翠湖景区综合开发、武胜秀观湖旅游开发、岳池县龙泉灌生态旅游开发等重大旅游招商项目签署实质性协议并开工。华蓥市与温州古色树化玉公司签订了投资3.5亿元开发建设天池湖景区的意向协议。**区万春桥瀑布景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吸引了浙江、广东等地的业主前来考察。重庆至**旅游巴士无缝隙摆渡业务项目有了新进展。

(五) 强化行业监管,旅游服务更加规范。一是组团赴海南省学习三亚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经验特别是旅游饭店业规范管理的经验。二是建立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旅游统计考核评分和旅行社评比计分办法,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三是开展旅行社及其门市部专项执法和旅游安全执法,共出动执法人员60余人次,查处违规行为70余处,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30份;四是做好旅游投诉和安全应急工作。上半年共收到并圆满处理有效投诉4起;完善了《**市旅游局机关突发火灾应给预案》、《**市旅游行业预防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指导区市县旅游局和旅游系统完善相应制度,完善了全市旅游系统突发和应急事件网络。五是开展了导游年审、旅游安全、旅行社经理、饭店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全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共培训594人次。六是完善旅游协会,改选了饭店和旅行社分会,建立了协会工作制度;开展了筹备成立旅游商品分会前期工作;邀请全国旅游技能大赛优胜选手到我市,为全市旅游系统300余名一线员工现场授艺;组织开展了诚信建设、质量评议、规范经营、技能竞赛等活动。

(六)对口援建工作有序推进。1月,宝兴县硗碛乡藏寨景区大门设计方案通过宝兴县有关方面评审。4月,硗碛乡藏寨景区大门设计施工图也正式完成,并进行了工程预算。5月,根据市援建指挥部领导要求,**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对该项目工程预算控制价进行了评审。

(七)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市委“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三次创业’见成效”的总体要求,紧密联系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实际,以实施“五大行动”(即招大引强行动、线路统筹行动、游客信心重树行动、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质量强旅行动)为载体,圆满完成学习调研阶段“理论中心组学习、开展专题培训、主要负责同志作辅导报告、班子成员开展命题调研、开展解放思想讨论、组织学习必读书目、边学边查边改”等7项规定动作,认真做好分析检查阶段“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党员开好组织生活会和形成高质量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三个环节。查找出制约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瓶颈,研究出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举措,形成了“科学发展旅游业、以人为本发展旅游业、统筹兼顾发展旅游业”的共识,增强了把我市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国内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到了学习实践活动与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二、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一)宏观形势不利。去年的冰雪和地震灾害使得旅游市场开发难度增大;全球金融海啸引发经济危机使得旅游市场消费和投资需求不旺;甲型h1n1流感使我市全面激活的旅游市场再次降温;国家节假日制度调整使得旅游黄金周减少,远程团队游发展势头相对减弱。

(二)整体结构不优。从产品结构看,仍以观光型产品为主,休闲度假产品不丰富;从游客结构看,到**的游客普通多、高端少,过境多、过夜少,国内多、国外少,留客难题依然存在。

(三)认识存在误区。我们一方面在所要破除门票经济,另一方面但邓小平故里免费开放后,却又难以割舍,甚至于一些单位和个人还提出了旅游促销无用论、停止论,这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极为有害,甚至是毁灭性的,因为旅游市场一旦萎缩,极难恢复。

三、下半年工作要点

继续坚持以市场营销为突破口,继续推进景区建设、强化行业监管、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力争实现全年全市接待旅游者725万人次,同比增长9.6%;实现旅游总收入43.3亿元,同比增长14%,为把**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旅游新闻宣传;启动旅游目的地系统建设,加强网络宣传。挖掘邓小平故里文化,红岩文化和情山文化,分别在邓小平故里和华蓥山旅游区编排一台旅游文艺节目,定期进行表演。五是加强区域合作。继续加强重庆、**、遵义、贵阳四城市旅游合作,深入持续推介“**—重庆—遵义—贵阳”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继续加强与广东中山、湖南湘潭合作,做好“中国20世纪三大伟人故里”红色旅游专列事宜;继续加强与遂宁、达州、南充等周边城市合作,携手打造川东北精品旅游线路。继续做好深化旅游资源共享,融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工作。

(二)坚持科学规划,打造旅游精品。一是修订完善《**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题规划。二是有序推进邓小平故里、华蓥山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指导华蓥山洞中天河创4a、牌坊新村创3a、天赐园创2a级景区。三是加快华蓥山洞中天河、华蓥山宝鼎、神龙山巴人石头城等景区建设,促进仙鹤洞及早对游客开放。四是继续加大岳池县翠湖景区综合开发、龙泉灌生态旅游开发、邻水大洪湖休闲城、武胜县秀观湖旅游开发项目的跟踪力度,加快万春桥、华蓥山御临河、华蓥山天池等景区的招商力度,促使正式签约,及早立项开工。

(三)做强产业链条,继续完善旅游要素。一是规范和提升地方特色餐饮,打造特色餐饮文化、培育特色美食街区。二是策划开展“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商品”评比活动和**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新培育一批a级旅游购物点。三是指导**城区乡村旅游环城游憩带、华邻路沿线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带、岳池农家文化旅游带和武胜广遂路沿线生态农业观光带乡村旅游发展,力争全年评定星级农家乐15家。四是按照3星级饭店评定标准,加大对**区丰华假日、帝豪、岳池花园等酒店的指导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力争及早迎接省星评委的检查验收。

(四)优化旅游环境,强力提升旅游形象。一是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实行饭店评星、农家乐评星、景区评a工作提前介入制度、季度访查制度,提升软硬件发展水平和行业标准化水平。二是狠抓行业培训。下半年要坚持行业短期培训和旅游全日制培训“两手抓”,全市旅游培训要达到1000人次。旅游企业经常开展上岗和在岗培训。三是完善行业协会运作机制。创造性地开展饭店服务、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切实发挥好行业协会在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四是深化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旅行社、驾导人员等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加强旅游安全培训与检查,确保旅游安全。五是大力加强行业行风建设。以廉政文化进景区、文明旅游、诚信旅游系列活动为载体,加强旅游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健全和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监督体系,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篇3

建水旅游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对建水发展旅游的条件进行分析:

(一)、区位条件

建水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红河州连接昆明、玉溪等地的重要枢纽,也是连接州内个、开、蒙等城市的重要通道,并与世界一流田园风光元阳哈尼梯田形成优势组合。

(二)、自然资源

优越的自然条件:建水属于亚热带气候,北回归线横贯县南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温和,有天然温室之称,是一个多元适宜种植区。优厚的光热条件和肥沃的土地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县是省、州粮食、烤烟、甘蔗、生猪、蔬菜、水果和冬季农业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县。每年有数万吨蔬菜销往国内十多个省区和俄罗斯等国家。20xx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26.6万亩,投产面积13.78万亩,其中石榴6.7万亩,挂果4.5万亩,甜橙8.8万亩,投产面积1.5万亩,产量达2.2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3.1万亩,总产24.1万吨,无公害蔬菜认证5.32万亩。目前农业作为建水的主要产业已形成粮、蔗、烟、菜、果、林为主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将为到我县投资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丰富的矿产资源:我县是红河州乃至云南省的矿产富集县,矿藏资源极为丰富,目前已探明储量的有锰、铅、锌、锑、铁、钒、镉、钼、钛、石膏、煤炭、陶土等20多种有色、黑色和非金属矿产。其中尤以锰、铅、锌、煤、钛储量最大,20xx年,锰资源累计探明储量1122.55万吨,保有储量940万吨。铅锌累计探明矿石储量568.4万吨,保有储量429万吨。钛铁矿普查资源保有储量为176万吨。目前,我县已形成了采、选、冶一体的黑色、有色金属综合开放格局。随着对外开放的纵深发展,这些资源必将成为外商开发利用的重点领域。

深厚的文化底蕴,富集的旅游资源:建水历史悠久,是云南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县境内文物古迹荟萃,风景名胜众多,有古建筑博物馆之称。县内有风景名胜区170.5平方公里,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科学价值、观赏价值的典型建筑,元、明、清各朝代建筑特点的寺、庙、塔、楼、桥和古民居如文庙、朝阳楼、彝族土司府署等文物古迹56处。其中:部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8处,州级3处,县级40处,团山民居被列为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动植物资源:我县境内野生动物种类多,有懒猴、绿孔雀、鹦鹉等国家珍稀

一、二、三类保护动物。全县森林覆盖率为27.2%,自然植被以针叶林(云南松)、常绿阔叶林和灌木中的常绿种类为多,草本植物中有常绿的蕨类植物;有桫椤(俗称树蕨)、云南梧桐、红椿等一、二、三类保护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有木本、藤本、草本等300多种药材资源。

富饶的土地资源:土壤丰饶肥沃,全县耕地面积42.7万亩,宜林荒山80多万亩,适宜各种植被和农作物生产。

电力设施:电力设施完备。有35千伏变电站19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

水源丰富:建水县水资源极为丰富,境内河流分属南盘江和红河水系。其中,

南盘江流域水资源总量7.66亿立方米,水能总量2.51万千瓦。全县有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20座,小(二)型水库76座,水利化程度达60.09%。

(三)、交通运输

建水距省城昆明198公里,仅两个半小时。蒙(自)宝(秀)铁路通过县境内,正在建设的泛亚铁路(玉溪蒙自)路段总长141公里,在红河州境内里程达104公里,经过我县境内75公里。我县距边境口岸河口250公里,距蒙自飞机场80公里,是省城通往红河南岸各县的物资中转站和滇南商品流通中心,全县拥有铁路总里程达到100公里;公路2546.7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6公里,省、国道200.3公里,县道315.7公里,乡道1020.52公里,国家未纳入统计的农村公路510.22公里,99.9%以上的自然村通公路。

二、旅游发展现状

建水旅游产业发展紧紧抓住云南被列为全国首个旅游产业改革发展试点省的机遇,以培植国际型旅游业为目标,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带动战略,大力推进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促进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快速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做精老景区不断提升古城景区,燕子洞三期洞外景观等老景区的质量及设施水平;做优新景区学政考棚、天君庙片区风貌保护与恢复工程、朱家花园花厅片区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顺利竣工;临安酒店(五星级)建设项目提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建水县文化旅游商业广场正式启动;团山古村二期工程、双龙桥片区建设、泸江烟柳景观等项目实施步伐加快;青山生态园、曲江温泉生态运动养生度假村项目、建水西门古镇历史风貌保护暨旅游开发项目已与投资商签订开发协议;积极谋划云龙山宗教胜地、现代工业园区、绵羊冲度假区、南部民族风情及红河峡谷览胜等项目,努力促进建水旅游由单一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变,由低端服务向高端服务转变,形成建水旅游产品的丰富和结构的合理,实现旅游的新突破。旅游品牌打造成果显著。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建水孔子文化节系列活动,孔子文化节被评为20xx年中国最受公众关注文化节庆活动;临安镇被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一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示范镇,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建水旅游发展,不断扩大建水旅游的影响力。旅游接待设施不断完善。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景区景点品质不断提升,文化内涵不断得到充实。临安宾馆建设顺利推进,高星级酒店及特色客栈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临安春秋美食文化城快速推进,旅游餐饮市场逐步规范,建水小吃品牌基本形成;入境干道、城区道路和旅游景区的中英文标识牌建设逐步完善,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旅游商品购物中心、紫陶文化园区等旅游购物场所建设不断推进。

据资料显示,20xx年,1-11月,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99.19万人(次),同比增长13.56%;旅游业总收入80953.17万元,同比增长17.87%;旅游业外汇收入702.94万美元,同比增长24.19%。20xx年,建水县共接待游客321.36万人次,同比增长16.17%,其中国内游客318.97万人次,同比增长16.29%,海外游客23974人次,同比增长3.25%,旅游业总收入17.44亿元,同比增长17.09%。经过多年的努力,建水县旅游逐步被国内外游客认可,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相继被授予中国最令人向往的50大旅游胜地、云南最具吸引力的景区、20xx年度最具活力的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三,建水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旅游发展意识有待加强,体制机制不完善

旅游发展观念还不适应建设国际型旅游业的要求,全民参与旅游发展,人人树旅游形象的观念和意识不强。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旅游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善,主要反映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相互牵制,决策分散以及行业管理力度不强等方面,影响和制约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政府的开发配套工作没能跟上,重点景区景点建设缺乏力度。旅游产业发展支撑性政策还需进一步争取,缺乏可靠的资金投入保障和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发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由于投入旅游相关配套设施的资金缺乏,各个景点的配套设施滞后,通达性建设不够,市内景区公路等级差、路面窄,严重制约了景区的发展。同时,接待能力不足、水平不高、环境容量小等问题相对突出,星级酒店、重点地段、交通路口的旅游标志物和标识牌尚不健全,各种高质量、高水准的休闲娱乐服务设施依然滞后,影响了建水旅游产业发展速度。

3.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有待延伸

建水县在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业态创新等方面还需要完善。仅重视自然风光的建设,民族、民俗的文化内涵的开发不够。新兴旅游如休闲度假旅游、康体健身旅游、体验旅游产品缺乏。旅游消费比重较小,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旅游收入比较单一。旅游商品开发明显滞后,未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商品,难以适应旅游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4龙头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不强

建水县旅游企业普遍规模小、旅游发展的资金不足,品牌意识差、效益不高、没有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旅游企业和集团,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制约了旅游发展的步伐。旅游产业布局呈现多、散、小的特征,没有形成核心和主打拳头产品,缺乏有影响力的景区做龙头,资源等级不高,吸引力弱。

5.营销未形成整体格局,品牌效应较小

由于旅游宣传资金有限,整个宣传促销工作呈现散、弱的局面,产品组合优势不突出,难以形成区域强势宣传格局,导致建水旅游品牌不响,招牌不亮。一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力量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二是对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得不够,对旅游促销对象缺乏详尽了解,有针对性地促销宣传活动很少。

6.旅游专项人才严重缺乏,制约行业服务水平提升

由于旅游企业体制和机制不顺,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

四,建水旅游发展的对策:

1.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

2.切实加大旅游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

3.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4.狠抓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5,打造和擦亮建水旅游品牌

6,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

7,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2

参考文献:

1,建水县介绍来自百度词条。

2,建水县资源介绍来自360百科。

3,高考网云南建水县地理环境介绍。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篇4

关键词:赤水旅游;旅游形象;旅游规划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5-0019-02

形象是旅游目的地形成竞争优势最有力的工具,一个良好的、个性鲜明的形象可以形成较长时间的垄断地位。区域旅游形象的规划就是要挖掘旅游地的核心资源,找准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特色,提炼出能充分展示地方自然特性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形象理念。通过开发特色产品,在目标市场的游客心目中创立一个个性鲜明、特色突出的形象,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区域旅游形象设计是在综合分析旅游客源市场和当地核心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对旅游主题形象进行提炼,以适应市场竞争形势。赤水市作为一个旅游资源颇丰的旅游目的地,虽然目前有一些旅游形象定位,如“桫椤王国”、“千瀑之市”、“楠竹之乡”等,但是却没有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形象进行宣传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其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迅速建立鲜明、清晰的旅游形象,扩大赤水市旅游知名度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 旅游形象分析

1.1 地方性分析

①自然环境分析。赤水市位于贵州遵义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南部接壤,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户,素有“黔北明珠”的美誉。赤水市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湿润,可谓是天然氧吧。丹霞地貌突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闻名,1994年被国务院划为部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面积占市域面积近70%,共有十大景区,均以原始古朴、自然天成著称。目前,建立有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桫椤部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点生态示范区。2010年8月,赤水丹霞地貌联合国内其他地区申遗成功,美丽的赤水丹霞进入世界美景的行列。赤水市境内瀑布群众多,包括十丈洞、四洞沟等独特的自然景观。赤水市盛产竹子,全市竹林面积60多万亩,其中楠竹40万亩,杂竹20万亩,有各类竹24种。年产木材4万m3,楠竹500万根,杂竹20万t,竹笋5 000万kg,美名为“楠竹之乡”。

②历史文化分析。赤水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受四川盆地文化和贵州夜郎文化及湖北、湖南的荆楚文化影响至深,具有多元文化结构的特点,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奇兵古道就是一个著名的历史遗迹。在赤水的历史上,以红军长征文化最为著名。一代伟人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写下了中外军事史上的光辉篇章。四渡赤水之战是红军长征途中进行的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战役。它是红军在战略转移中,从被动转为主动,由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同时,具有地方特色浓郁的竹工艺制品及由此而形成的竹文化,更有国酒茅台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酒文化。

1.2 受众调查与分析

受众调查主要是调查互联网上赤水旅游区的旅游形象。以著名的互联网检索网站谷歌(Google)上的检索结果(时间为2013年4月5日11:43~12:20)为主要依据(总共搜索2 233 100张网页),分析赤水旅游形象的一些特点。

①赤水市与贵州省内其他旅游区整体比较。对贵州省的27个自然风景旅游区(18个部级风景名胜区,9个部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检索的结果表明:赤水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较高,排名第6位。贵州龙宫风景名胜区与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由于较早进行旅游开发,因此其知名度最高。

②赤水旅游区内旅游资源的比较。对赤水桫椤,四洞沟景区,十丈洞瀑布,赤水竹海,红军四渡赤水以及赤水丹霞地貌的检索结果表明: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四洞沟景区的知名度最高,尽管桫椤是恐龙时代的蕨类植物,但它并不太受关注。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红军四渡赤水事件关注度较高,但是现已建成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并没有太高的知名度。

1.3 形象替代性分析

赤水旅游区与四川合江福宝国家森林公园,重庆江津四面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紧密相连;往南经茅台旅游区、遵义旅游区与贵州其它景区和贵阳相通。

由于在遵义旅游区的遵义会议会址的知名度比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的知名度高,遵义会议会址会对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形成形象遮蔽,无法显现出赤水的特色。因此,将赤水定位为红色旅游是没有卖点的。不过,可以将其与会址联合宣传,以及与重庆红岩精神相结合,构成一条长征文化旅游线。

由于在贵阳旅游区的黄果树瀑布的知名度很高,尽管十丈洞瀑布被中科院的专家誉为“神州又一瀑布奇观”,但考虑到黄果树瀑布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黄果树瀑布也率先定位,十丈洞瀑布仍会处于其形象遮蔽之下,没有卖点。因此,赤水市“千瀑之市”的形象定位是应予以斟酌的。

2 旅游形象定位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赤水市走生态旅游之路,将其旅游总体形象定位为“原始生态休闲之旅”最为贴切。二级旅游形象可以是“楠竹之乡”,“桫椤王国”,以绿色生态旅游带动赤水红色旅游的发展。

①总体旅游形象定位。综上所述,可知赤水旅游以自然旅游资源为核心资源,搭配以红色文化资源,是集生态、休闲度假和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因此,可将赤水市的总体旅游形象表述为:生态赤水,绿色天堂。

②总体形象设计口号。旅游形象作为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印象和整体评价,离不开旅游形象的传播。如何使形象传递达到准确、有效、经济、便捷,一直是旅游目的地所追求的目标。旅游宣传口号是一种典型的标志性语言,在旅游地的形象传播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基于此,对旅游地的不同景区、不同地段,面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和媒体推出不同的宣传口号,用以完善和强化旅游形象。赤水市总体旅游形象的宣传口号提炼出以下内容:多彩贵州,生态赤水;赤水丹霞藏古今宝地,林地竹海聚天然氧吧。

3 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

根据赤水市“生态赤水,绿色天堂”的区域旅游形象定位,赤水市应该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取得相对优势,即突出宣传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在有独特价值的资源上彰显个性,塑造鲜明形象,在旅游者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该区域的品牌传播设计为:

3.1 旅游形象传播设计

一级形象:生态赤水,绿色天堂。

二级形象:桫椤王国,楠竹之乡;赤水丹霞,瀑布之魂。

该形象是根据赤水市旅游区自身的资源特征概括、提炼出来的,鲜明的展示了赤水市旅游区旅游的特色、文化内涵等个性特征,是赤水市旅游区旅游持续发展的动力,它具有鲜明的识别性,是对旅游者有力的承诺。

3.2 旅游行为形象设计

旅游地的行为形象设计是旅游地理念形象的具体化,主要表现为旅游地的各种活动。如围绕经济增长,精神文明建设,以及节庆、会议、环境保护等所进行的活动,尤其是有利于旅游地形象营销的广告、展览、演出、博览会、研究等活动,以取得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①管理者形象设计。区域管理者的形象、管理的水平、管理的政策措施、管理秩序等直接关系到该区域内民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直接关系到对外的亲和力,因而行为识别系统中应该导入管理形象的塑造。管理形象的塑造必须从下面几方面努力: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牢固树立为旅游者服务的意识;制定和完善各项政策、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形成廉洁、高效的管理作风,文明、有序的管理秩序和氛围。

②居民形象设计。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当地居民素质。一是要通过各种媒体对居民进行广泛的精神文明宣传,要求居民有旅游意识,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二是进行系统的全市社会公德教育,形成讲诚信,懂礼貌,乐助人的社会风气,提高居民对旅游整体形象的认知,形成“人人为旅游,旅游富人人,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人人都是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主动积极地向游客宣传赤水的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热情的服务。

③旅游公关、文化活动设计。旅游公关文化活动是塑造旅游形象的重要途径,在公共关系“诚信”原则的基础上,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是有效传播景区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富有创意的、健康的公共关系行为能够将静态的景观活化,赋予资源的人情味,并将景区文化以形象的方式传播给游客,让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举办金秋采果节、竹文化节、夏令营、冬令营、淘宝节、科学考察节、登山节、摄影节等专题性的节事活动。

3.3 旅游形象推广

①旅游形象展示。视觉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是“最先映入眼帘”的形象系统,它对游客能够产生强烈的形象“冲击力”,优秀的视觉形象系统能够给游客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赤水市旅游视觉形象的设计和实施应该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城镇建设同步,在体现地方特色、简练、识别度高的原则下,将旅游形象艺术化。面向全社会征集赤水旅游标徽,请名人书写或设计“赤水旅游”的艺术字体,结合旅游标徽共同使用。在行政部门的办公和相关用品上展示,在镇、村内及交通沿线旁的指示牌上体现,在招商会、展销会、旅游节庆活动中应用。

②大众媒体宣传。根据赤水市旅游区的整体旅游形象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在本市、本地及周边省市最有影响力的电视台、报纸等上做广告;在超市、遵义市流动人口稠密的车站、机场、港口等地做广告。此外,还可以考虑合适的时机,在目标市场通过悬挂横幅、旗帜、气球,设置灯箱广告、交通主干道广告的方式来充分地宣传赤水市旅游区的旅游形象。邀请旅行社的高层主管、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新闻媒介的记者、摄影家和专栏作家等到赤水市旅游区参观、度假,对赤水市旅游区做出真实可信的专题报道;在其他部门的招商引资会上将当地旅游形象作为投资环境介绍的一部分;在旅游管理人员、促销人员的名片上印制旅游区介绍;在扑克牌上印制风景区图片;制作反映主要景点的音像制品和电视风光片,在景区和卫视频道播出;关注慈善事业,提升旅游区形象。

参考文献:

[1] 尹隽.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篇5

[关键词] 赣州;红色旅游;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3-0106-03

[基金项目] 2005年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赣州‘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协调发展研究”(批准号:05YJ24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朱海敏,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喻荣春,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钟小根,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江西 南昌 330200)

江西赣州要发展旅游,红色旅游无疑是它的一个最主要的卖点。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2005年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13家单位联合公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全国红色经典景区名录》。在全国红色旅游30条精品线路和123个经典景区中,江西“四线五景”榜上有名,其中就有赣州――瑞金――于都――会昌――长汀――上杭――古田线和赣州市、吉安市、抚州市中央苏区政府根据地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目前,国内红色旅游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赣州的红色旅游面对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何开发精品线路,拓展市场,打造红色旅游特色品牌,吸引众多的游客游览。本文将就赣州红色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进行探究。

一、赣州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在赣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历史上发生过三件永载中国革命史的大事:第一件是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全国性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第二件是五次反“围剿”在这里鏖战;第三件是震惊中外的长征从这里开始。加上三年的游击战争,使得赣州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赣州红色旅游区主要包括赣州市东部的瑞金、于都、会昌、兴国、宁都、石城等县市。总面积16912.4平方公里,有人口约330万。区内有三条国道和昌厦公路,赣龙铁路、京九铁路,形成了良好的交通网络。

瑞金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有“红色故都”之称。、、、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十位开国元帅中的九位、十位开国大将中的七位以及一大批党和国家的早期领导人都曾在瑞金工作、战斗和生活过,留下了大批珍贵的革命史料和旧居旧址,如叶坪革命旧址群、沙洲坝革命旧址群和大柏地战斗旧址等。目前国家有30多个部委拨出专款修复了苏区旧址并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集结地和出发地,是长征的第一渡,当年,中央机关、中革军委、红军总部以及、、等领导人在此渡过于都河,开始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央红军在于都留下了众多的革命活动旧址、旧居。

兴国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兴国共出了54位将军,是全国有名的将军县,也是著名的“烈士县”,同时也是著名的“苏区模范县”,是影响深远的“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发源地。目前兴国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有将军园、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作著名的长冈乡调查纪念馆、七大革命旧址等。

宁都是革命根据地和著名的宁都起义发生地。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位于宁都县城梅江边,是一座砖木结构两层楼房的罗马式建筑。现保存完好。

会昌县有邓小平担任书记的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当时为加强党对苏区南线的领导,于1932年6月建立了会寻安中心县委,领导会昌、寻乌、安远三县军民进行革命斗争,为支援和配合中央红军进行第四次反“围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大余县有梅岭革命山,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带领部队在梅岭一带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并留下了著名的《梅岭三章》、《偷渡梅关》等英雄诗篇。

石城、寻乌都是中央苏区全红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进行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活动。革命文物和旧址也非常丰富。

从以上的介绍并结合近几年赣州旅游发展情况,可以看出赣州的红色旅游具有如下一些优势:一是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分布广泛;二是赣州具有中国革命史上的诸多第一;三是政府对红色旅游的发展的重视,使得赣州红色旅游越来越受得全国各地游客的关注,也使红色旅游的发展具有了良好氛围;四是赣州良好的交通条件为红色旅游的发展也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二、赣州红色旅游的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及市场定位

根据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可知一个旅游点不可能满足整个旅游市场和全部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本文根据市场可测量性、可进入性、可盈利性等原则,按一定的细分变量对赣州红色旅游市场进行市场细分,以有效地选择并进入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

1.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的确定

(1)地理细分。旅游者会因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需要和偏好,且市场潜量和成本费用也会因市场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来赣州的游客主要包括省内、省外和海外市场三个部分,可进行如下市场细分:

一级市场:省内市场。

二级市场:省外市场,主要来自与赣州临近的福建、广东上海、浙江等地。

三级市场:国内其它地区及海外市场,主要是革命先烈的后代、客家人及欲了解红军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的国际友人。

(2)人口细分。按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来看,赣州红色旅游应主要以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大专以上学历、月平均收入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的25至45年龄段的中青年游客为主。

(3)行为细分。按游客的旅游动机、旅游时间、旅游方式看,绝大多数是单位组织或个人自发、集中在周末和黄金周及寒暑假期或者是一些革命纪念日来瞻仰革命胜迹、学习革命事迹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2.市场定位

为了使赣州的红色旅游稳定发展,必须从各方面为红色旅游培养一定的特色,树立一定的市场形象,以使赣州红色旅游在游客心目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偏爱。为此赣州红色旅游可定位为:“红色故都”、“共和国的摇篮”。

三、赣州红色旅游发展的营销策略

1.产品策略

(1)红色文化精神的深度挖掘与平实表现。红色旅游属精神文化产品,故而游客在旅游中除了要体会当时的情景,更需要有精神领域的净化与升华,所以要做到:一是保护好历史原貌,客观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维护历史的真实性;二是与党史有关部门进行密切合作,收集整理好革命历史文献并进行编辑印制、宣传;三是开展各种有关红色革命的学术性活动,对有关历史进行考证,从而唤起游客进一步考证的兴趣和爱好,进一步体现红色旅游的价值。在以上基础上形成有特色的精神文化套餐:如推出“瞻仰一次圣地,吃一顿红军饭,唱一首红军歌,走一趟红军路,读一本红军书,听一堂传统课,扫一次烈士墓,净化一次心灵,挖掘一种内涵,铸就一种精神”的“十个一”革命传统教育等诸如此类项目,都是十分有效的产品。

(2)把历史沉淀的“静”的东西进行活化。如今静态的陈列参观的方式已难以吸引现在的旅游者了,因而有必要改变过去的那种老面孔,以全新的形式寓教与旅游于乐之中。一是学习借鉴国内外战争和历史文物展览技术、方式,用现代化的声、光、影相结合的科技手段向游客展现当时的情景与历史现实场面,增强历史文物与事迹对广大游客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二是赣州是一个革命老区,多年来工业不发达,具有一定的艰苦地区环境的特征,或构建一些设施,组织游客进行参与性与体验式的旅游项目,如拓展性训练等使游客在参与中获得“十个一”产品;三是组织有针对性的红色旅游活动,把红色旅游产品不仅在本地进行展示,而且可借助多种形式走出去在重点目标市场进行展现。

(3)做好红色旅游关联品的营销。赣州红色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物的文化是先进的,内容是丰富的,精神是催人奋进的、富有特色。但由于其历史终究不长,文化沉淀的底蕴不够,因此在实施产品策略时,仍要注重它是集食、住、行、娱、购、游于一体的旅游,所以在体制上要创新,做到统一管理,统一形象,一条龙服务,引进资金,共同开发,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做到住宿、餐饮服务好、交通便利、娱乐新颖、购物有特色等要素的紧密结合。在基础设施还薄弱区要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以红色景区为中心,各乡村以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和农业收获物、农家饮食等作为旅游资源的凭借,开发乡村旅游。特别是与客家民俗文化相结合,这是其它地区所没有的特色,应重点加以宣传与促销,形成赣州红色旅游关联产品独有的特色,使游客在红色旅游中得到意外的收获。

(4)“红”、“绿”、“古”色旅游产品的组合营销。赣州除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绿色”、“古色”旅游资源也别具特色。因此科学规划“红”、“绿”、“古”三色旅游产品的组合营销,要以“红色”为龙头,历史文化为纽带,青山绿水显魅力;要以“红”带“绿”,用“红色”感染人、凝聚人;以“绿”衬“红”,用“绿色”来留住人、陶醉人;以“古”衬“红”,用“古色”文化来吸引人、陶冶人,以此形成三色旅游相得益彰。

(5)产品整合营销及差异化营销。赣州的红色旅游一定要放在整个中国和整个省的范围内进行整合营销,同时又要体现差异化。省内需加强与南昌、井冈山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共同建设,突出“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的特色。省外要加强与广东、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与宣传,要融合其它省份的红色旅游,又要突出自己的特色旅游。

2.价格策略

(1)低成本策略。基于红色旅游的竞争格局,赣州的红色旅游应以低价格来吸引旅游者,从而能迅速地打开红色旅游市场,这既符合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又充分体现老区人们的心意,并提供优质服务,使游客愿意在进行红色旅游的同时还参与别的旅游项目。

(2)团队折扣定价与假期折扣策略。红色旅游大多以单位组织,因此在保持低价格的基础上要给予单位团队优惠;对中小学、特殊群体组成的团队和本地居民实行低折扣策略,并采取假期折扣价格策略来改变游客的出行时间,进行淡与旺季不同价格的结合。

(3)系列产品定价策略。对于“红”、“绿”、“古”色组合旅游产品实行组合定价,使参加“三色”游的游客得到充分的优惠,吸引更多的游客在感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又能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中国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3.渠道策略

目前,赣州的红色旅游应以直接渠道为主,间接渠道为辅。特别是针对政府参与组织的单位团队游,应以直销为主,形成单位组织的团队游带动社会组团游的良性循环,且在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后,再转向由旅行社间接销售,以发挥旅行社密集的销售网、庞大销售队伍的作用。

4.促销策略

(1)广告促销。赣州红色旅游的广告一方面是应把革命事迹写成书、拍摄成电影、电视,让全国人们所熟知,就像过去小学的课文里写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这句话影响了几代人。另一方面主要是通过报纸促销。报纸广告价格相对电影、电视广告要实惠得多,而且报纸广告具体、持久,受者印象深刻。特别是政府对红色旅游区的介绍,或有关专家写的有关革命历史人物的事迹,或缅怀革命先烈的报道或学术文章,更有着一般广告不可比的效果。

(2)主题促销,即在政府主导下的宏观促销。为突出赣州独特的红色旅游,在一些特别的革命纪念日,在大中等学校、机关团体中举行一些巡展、巡演,激发游客的潜在欲望;或举办一些全国性的、有影响力的旅游活动,如红博会等进一步宣传赣州的红色旅游。

(3)品牌宣传促销。为创红色精品线路,赣州红色旅游既要提供好的产品,更要提供良好的服务,即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都要得到游客的认可和赞许,发挥“口碑”效应,使游客为赣州的红色旅游充当义务宣传员。

(4)人员推销。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产品,特别需要导游员对产品的精彩讲解。导游员的讲解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潜在游客的一种挖掘。所以培养一批能演善讲的导游员、营销员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专业的营销员、优秀的导游员可以深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进行交流式、讨论式、演讲式促销。另外还可设立专门的赣州红色旅游网站,进行视频式促销。

参考文献:

[1]张俐俐.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唐文林.红色旅游营销对策的探讨[J].科技与管理,2006, (4).

[3]钟先丽.江西红色旅游营销战略浅析[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4).

[4]周刚,杜靖川,吕本勋.红色旅游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研究[J].江苏商论,2006,(7).

[5]胡婷婷,袁雪平.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对策[J].企业家天地,2006,(12).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篇6

一、我县文化特点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高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县境内有田野文物保护点162处,其中部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骆驼城古遗址、许三湾古城遗址及墓群、汉明长城),省级4处,县级保护文物47处。骆驼城古遗址始建于东汉灵帝光和三年(公元180年),距今1832年,是目前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汉唐古遗址之一。许三湾古墓葬群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密集型古墓群之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100个经典景区之一。

我县十分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按照政府主导、文旅联姻、企业经营、市场运作、依法管理、竞争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大政策引导、市场管理力度,使文化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我县现有文化事业单位4个,即:高台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工团,在职职工44人。国有文化企业2个,即:新华书店、电影公司,现有职工10人。文化产业经营单位83家,从业人员200多人,经营面积15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约1700多万元,其中文化传媒公司2家,网吧9家,kvt娱乐场所10家,音像制品零售经营户8家,电脑打字复印43家,印刷企业3家,图书零售(出租)8家,祁连玉奇石馆2家,还有一些分散的文化产业经营户,如字画装裱、手工编织、艺术根雕、器乐制作等。总体来说,我县文化产业仍处于摸索徘徊、低层次、低水平始发阶段,规模小、结构单一,对经济的贡献率很低,XX年全县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781.3万元,占全县gdp的0.85%,除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和旅游外,其它文化产品销售、广告印刷复制业、互联网经营与娱乐、工艺美术品加工销售等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221.5万元,仅占全县gdp的0.4%,与全国2.75%和全省1.8%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为推动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我县在XX年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红色带动工程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确立了文化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近年来,我们按照确定的目标、既定的任务,总体谋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一)加快文化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抢抓党的xx届六中全会决定、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省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争取和建设一批文化旅游项目。近年来,我县黑河湿地公园建设、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二期工程、祁连葡萄庄园旅游服务项目、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中心、骆驼城遗址环境整治和出土文物陈列馆建设、月牙湖公园游乐项目配套建设、博物馆新建及大湖湾风景区崇文楼、会议中心、垂钓中心等建设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了我县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丰富旅游产品,打造精品景区。依托我县特有的红色旅游景观、悠久的历史文物古迹、丰富的水域湿地资源、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深度开发、培育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为龙头的红色游,以黑河湿地公园(含大湖湾风景区)、月牙湖公园为主的湖泊水面游,以骆驼城古遗址、许三湾古墓葬群为代表的文物古迹游,以祁连葡萄庄园为中心的生态观光游以及许三湾—罗城段沙漠探险游,努力建设一批旅游精品景区,将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按照“扩充、改造、完善、提高”的思路,深入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资源,塑造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健全景区功能,提升景区档次和水平。

(三)大力推动文化旅游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为把文化特色有机融入旅游业态,实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共促共赢,近年来,我县利用节庆日、纪念日,依托县域内各旅游景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节庆活动、民俗活动和旅游文化艺术节,全面提升了我县文化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从XX年开始,我县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持续推进黑河湿地公园和湿地新区生态城市的共融建设,体现了县委、县政府打造宜居宜游生态家园的坚强决心,也是文化与旅游、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相得益彰的集中体现;组织开展的红色旅游文化艺术节紧紧围绕打造“红色高台、北凉古都、沙漠绿洲、戈壁水乡”这一文化旅游名片,组织开展了全省钓鱼大赛、端午游湖、龙舟赛、红歌会、红色经典音乐演奏会、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展、民间旅游文化产品展销会、全民健身展示等11项文体活动,通过文化与旅游的互补融合,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集中展现了我县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成果、积淀深厚的民间民俗文化、各具特色的乡镇文化、原创生动的红色音乐、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从XX年以来,通过认真策划、精心组织,连续三年举办了“红色旋律”、“红旗颂”、“红西路军精神永存”大型主题歌会和音乐歌舞剧,现已打造成为我县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每年在大湖湾国家3a级风景区举办的端午游湖暨龙舟赛活动,“二月二龙抬头”民俗文化活动也已成为我县一项特色品牌旅游节会,是传承民俗文化、展现高台风貌的重要平台。广泛开展的周末广场文化活动、社区文化节、新社火调演、春节联欢晚会、元宵节灯展、读书活动、节庆文化活动等,既活跃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也成为对外展示我县文化旅游形象的有效载体,为旅游强县这一目标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篇7

关键词:营销理念;体验营销;红色旅游

一、体验营销的措施

1.明确体验营销对井冈山景区的意义

景区进行体验营销其目的是突出旅游景区特征,加强游客对景区的感知度、体验度,让游客留下难忘印象。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生产及消费行为已有了相应的变化,红色旅游景区在进行体验营销时须以体验为基础,开发新旅游产品、新活动;强调与游客的沟通,并触动其内在的情感和情绪;以创造体验吸引游客,并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以建立品牌、商标、标语及整体意象塑造等方式,取得游客的认同感。井冈山景区凭借其革命历史已经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网络调查显示,景区目前的建设,让游客真正能留下难忘印象的产品少之又少,甚至有很多游客反映除了满山竹子什么印象都没有。

2.明确体验营销的整体化

一方面是要注意体验对象营销的整体化,即红色旅游景区进行体验营销时,要面向游客、政府、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等广泛的受众,通过广泛宣传以获得尽可能多的游客,扩大景区品牌影响。另一方面是营销计划期限的整体性。因为发展红色旅游不是一个短期的一蹴而就的问题,打造红色旅游景区品牌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此须树立品牌意识,从长远出发,建立长远体验营销规划,以树立景区长期、稳定、可靠的形象。最后是体验营销的过程的整体化。进行体验营销不是在游客在进行旅游时才进行的营销或者在旅游在游览之前进行招揽游客的体验营销,而是在游客旅游前、中、后期都要进行的营销活动,让游客有一个完整的体验之旅,从而树立景区的整体形象。

3.落实体验营销的“体验化”

体验营销中体验是关键,对此红色旅游景区可充分红色旅游资源,让游客能够深度体验故事,展开“红色”活动。如让游客扮演一回红色故事中的主角,增强其体验性。或者让游客吃一顿红军餐、走一段红军路、唱一支红军歌、看一部红军战斗电影、参加一次红军的战争演习等。此外还可以利用与红色旅游景区有关的重大事件,进行事件的体验营销,以此增加游客体验性的同时,利用游客的口碑效应提升景区知名度。

4.丰富体验营销的主题化

红色旅游景区在进行体验营销时必须确定体验主题。一方面是为准确把握主体客源市场,迎合特殊爱好游客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景区根据自身红色旅游资源及时事的需要推出吸引游客眼球、满足游客心理需要的主题体验活动。实行体验营销的主题化还可根据景区营销需要最优配置资源,最大化发挥其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主题的塑造也有利于形成主打品牌和广告效应。

5.注重体验营销设计的创新化

当前红色旅游景区往往属多头管理,市场参与性差,竞争力弱。对此可在红色旅游景区主管下,通过建立合同及相关法律约定,交与专业营销企业对红色旅游景区的体验营销项目、产品进行专业化设计,从而激励其不断对红色旅游景区体验营销的产品、营销方式等进行组合和创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游客时常需要,获取更广的客源,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6.突出体验营销的特色化

当前很多红色旅游资源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却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没有凸现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井冈山景区现在的项目也是越来越多和全,但却让游客感觉不到非到这里才能找到的体验。因此,井冈山景区应根据自身的特色打造自己独特的招牌活动或者其他绝无仅有的特色之处。从而突出与其他红色旅游景区的不同之处,使自己的形象、品牌在众多的红色旅游景区中独树一帜。

7.落实体验营销的模式化

体验营销在其他行业已经有所运用,积累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出红色旅游景区的体验营销模式可使景区体验营销更规范化、专业化、有章可循。红色旅游景区可根据自身行业情况结合其他行业体验营销的经验,总结出红色旅游景区体验营销的模式便显得非常必要。

8.注重体验营销服务的优质化

先进的营销模式固然可使景区的营销更加有的放矢。但再好的体验营销模式都要通过人来操作、完成,并通过人来树立其形象、品牌。因此,红色旅游景区应培养高素质景区工作人员,通过对其进行专业化培训,以便为游客提供高质量服务。对此,红色旅游景区可与相关高等院校、专业化公司进行合作以培养出自己的高素质人才。

二、体验营销定价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普遍消费不高,不能与观光游览和疗养相比。并且主要是国内游客为主,其中有大量的青少年,这就决定了定价不能太高。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计2种价格决策模式:一是根据顾客的期望来进行定价,由顾客的体验来决定,其依据是红色景区是人们的共有财产和精神财富,人们可以选择进行游览,根据其素质不可能不支付游览费;二是定在红色景区价格和普通观光游览价格之间,适当的可以偏下。

另外在不同的时间段,应该进行区别定价。在旅游黄金周期间可以提高价格,但最好不要在景区门票上提价,可以通过其他附加服务来增加价值。在旅游的淡季,有机结合各高校、中小学等机关事业单位来进行促销,制定比较低廉的价格促使他们来景区旅游。

三、体验营销传播策略

体验营销的传播策略不外乎广告、营业推广、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等集中手段。但作为红色旅游景区采取广告的方式成本比较高,收效比较小,而营业推广需要借助一定的机会和场地才能进行,有时间方面的限制,如在建军80周年上可以进行推广。人员推销一般是门对门、面对面的进行营销,把产品卖个消费者,而红色旅游由于产品的不可触摸性,难以上门推销。我们认为比较适合就是公共关系,通过新闻、政府机关等的活动和软文进行宣传,也可通过人际口碑的效应来传播。为突出江西独特的红色旅游,在一些特别的革命纪念日,在大中等学校、机关团体中举行一些巡展、巡演,激发游客的潜在欲望;或举办一些全国性的、有影响力的旅游活动,如红博会等进一步宣传红色旅游。

参考文献: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篇8

按照县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我局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在县委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的指导和帮助下,局党支部、各股(所)室和全体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推动县旅游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计划周密,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注重实效,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完成了准备动员、学习调研阶段的任务,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一、学习实践活工作开展情况

(一)准备工作充分。为了把活动搞得扎实有效,我们进行了精心准备,成立了*县旅游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制定了学习实践方案,明确了主要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安排了学习培训计划、主题活动方案和调研课题。经过认真准备和周密计划,为学习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深入动员,统一思想。3月27日,在县委实践办的具体指导下,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进行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部署。局长李文科同志作了深入的动员讲话,讲清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方法和要求,明确了学习实践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求大家从动员开始,把精力集中到学习活动中来,认真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要注重突出实践特色,要把当前工作与学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运用学习成果指导学习,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收好今年各项工作的尾。

(三)主题活动特色鲜明。为了突出实践特色,注重实践性,充分运用学习成果指导工作,*县旅游局局长李文科,质监所所长李生沙和世博*哈尼梯田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保贵昆、市场开发部经理李明翰4人代表红河州旅游局参加由国家旅游局、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连市人民政府和辽宁省旅游局承办的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旅游交易于2009年4月16日至19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举办,旅游交易会期间,本次旅游交易会共散发哈尼梯田旅游服务手册、《游红河哈尼梯田、品哈尼风味》、宣传光碟、旅游商品、民族服饰、名片等宣传品7400份;接待客商及公众6500人次;收集买家和参展商名片400份,有关资料2800份;与黑龙江省五常海外旅游公司、辽宁省中国青年旅行社、上海乐聘旅行社有限公司、河南省鹤壁市旅游局4家客商达成意向性协议4份,总金额达70万元。

(四)理论学习认真、扎实。动员大会后,我们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利用二天时间集中学习,安排5天自学时间,主要学习了十七大报告、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意见》、胡景涛在全党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重大问题》的讲话。学习中始终带着问题思考和学习,始终坚持联系工作学习,始终注重学习的实际效果,始终注重学习成果的运用,通过学家认为当前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很有必要,是一场及时雨。自学主要围绕《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两本书开展学习,学习中做了学习笔记,每人准备一套学习资料(学习资料和学习笔记本),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

(五)调研活动紧密联系工作。在学习和主题活动基础上,开展了学习调研活动,给每个局领导规定了调研范围,局领导能根据各自分管的工作和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深入开展调研,主要围绕调研题目:如何发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如何抓好主要矛盾,促进*旅游业发展;制约*旅游发展瓶颈问题有哪些;如何破解*旅游业发展政策;*旅游业发展如何定位;如何借助大企业发展旅游业;如何做大做强旅行社;*旅行社管理现状、问题、对策;*导游员管理现状、问题、对策;*旅游执法存在哪些问题;*旅游行业安全存在哪些问题等。通过深入调研形成了质量比较高的调研材料。

(六)认真查摆,重在落实。加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力度,健全学习制度,更新思想观念,提高旅游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完善了学习制度,坚持每周四下午为我单位集中学习日,这是长效机制。同时还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集中学习安排,把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制成表格发放到各个股(所)室,将学习任务落实到股(所)室、落实到领导个人身上,限期完成任务。局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带头落实,认真备课,认真辅导,认真记学习笔记,认真写心得体会。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素质、一种修养、一种觉悟、一种终身提高自己的方式。以此激励同志们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和相关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成为旅游行业的行家里手。

在开展调研的同时,对照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自我批评、开展查摆工作,认真查找存在于旅游局班子集体的问题,发放征求意见表24份,收集到相关意见建议11条,查摆出了存在于班子集体方面的问题,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解放思想的力度不够大,观念需进一步更新,全局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团结协作意识有待进一步树立,尤其是对涉及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没有达到应知应会的程度;二是对景区建设的投资力度不大,行业管理方面还存在有家庭宾馆、饭店的经营,标准不够明确,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不高;三是在对外宣传上力度还不够大。

(七)配合活动有声有色。为了强化活动效果,我们在开展各项活动的同时,特别注重利用配合活动强化学习效果,把每次单位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培训和开展专题调研的做法和成效方面的信息,及时向两办和县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学习和主题活动信息,在*县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网站发表活动情况。

总之,在学习调研阶段,通过集中学习、开展主题活动、深入调研和对照查摆工作,使旅游局全体党员在思想深处充分认识到了在新时期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解放思想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的历史规律。同时还认识到自己在思想上所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且在工作中边学边改,力争为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第二阶段工作设想

(一)保持优势,创新方法。要充分利用此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强化学习活动,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理论学习的效果,注重在实践中学,在工作中提升,使学习与工作结合更加紧密,把理论学习推向新高潮。

(二)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建水平。一是坚持制度创新,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线,形成一批制度性成果,转变不适应和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构造和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制度体系,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一致。二是工作方法创新。坚持开好民主生活会,广泛征求各方面对*旅游工作的期望意见,解决在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切实提升工作水平,积极探索和开拓旅游工作发展中的新机制、新方法,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篇9

在招股书披露后不久,便有媒体报道浙旅控股在招股书中隐瞒了“万州大瀑布需人工干预”、“大瀑布群在枯水期很难形成”的事实,且被指“以瀑布为特色的主题公园前景不佳”。

除此之外,时代周报记者查阅浙旅控股补充的预披露发现,其2012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没有达到2011年全年的一半,另外,浙旅控股大股东在历次股权转让过程中存在国有资产转让不规范的问题,且浙旅控股子公司曾在重庆市万州区内多次成功以底价轻松获得多宗土地、浙旅控股在成立之初存在出资不实等现象。

募投项目存疑

招股书显示,浙旅控股此次要投资的万州大瀑布群旅游区(原青龙瀑布群旅游景区)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境内,总面积74.71平方公里,规划面积34.58平方公里。位于瀑布群核心区的万州大瀑布,宽115米,高64.5米,面积达7417.5平方米。除了万州大瀑布,瀑布群还包括仙女滩、鲸鱼口、马尿溪等多个瀑布。

然而,据有关媒体报道,所谓的“亚洲第一宽瀑”—万州大瀑布(原青龙瀑布)实际上是人造景观,目前由甘宁水库放水形成。而所谓的“大瀑布群”则是游客进入景区后,景区通过人工干预水库放水形成,且“在正常情况下尤其是枯水期很难形成”。而浙旅控股对于这些事实却只字未提,时代周报记者翻阅其招股书,确实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大瀑布群需要人工干预”的信息。

对此,时代周报记者联系了浙旅控股负责媒体接待的顾先生,对方表示,“上述报道并不属实。资料显示,万州大瀑布115米宽的截面和64.5米高的落差是由于青龙河流经地表的断裂而天然存在的,在现场经年水流痕迹明显可见,‘亚洲第一宽瀑’是天然形成。万州旅游区所在地降雨充沛,河道的下垫面条件有利于地表水的形成,河道沿岸的水利设施建设对旅游区的水源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

除了上述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募集资金过于集中是浙旅控股此次募投的另一风险。

根据招股书,浙旅控股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预计投资总额为3.5亿元,其中“万州大瀑布群旅游区建设项目”投资额为3.1亿元,占投资总额的88.57%;项目建成后,预计税后年净利润为5495.29万元,其中“万州大瀑布群旅游区建设项目”预期年净利润为4295万元,占预期净利润的78.16%,投资总额及未来预期效益来源均较为集中。

浙旅控股坦承,“如果未来‘万州大瀑布群旅游区建设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募集资金的投资收益率。”

有媒体援引业内人士看法认为,从万州大瀑布的景观形成、景区规划以及收入模式上看,万州大瀑布可归属于以瀑布为特色的主题公园。

据了解,主题公园在中国似乎向来不被看好,存活期大多只能维持5年。北京零点市场调查分析公司2002年的一份《新型娱乐设施市场潜力调查报告》指出,目前中国主题公园70%处于亏损状态,真正盈利的只有10%左右。2010年,国内旅游人士进一步估计,中国目前的2500余个主题公园中,约有2/3景点难以收回投资。

不过,浙旅控股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万州大瀑布群旅游区非主题公园。”

国有资产转让不规范

浙旅控股现在的控股股东是浙江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集团公司” ),为避免同业竞争,整合上市公司业务,浙旅控股早在IPO前就对集团公司旗下子公司等关联公司的股权进行了一系列重组。其中,在对集团公司前子公司宁波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简称“宁波国旅” )进行清理重组时,出现了国有产权转让未履行法定程序的现象。

宁波国旅成立于1990年7月14日,注册资金35万元,主营业务为接待外国人及华侨、港澳、台湾同胞在华旅游业务,公司性质为全民所有,成立时为中国国际旅行社集团成员单位。

2007年1月6日,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将所持的宁波国旅10%股权转让给宁波大红鹰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波大红鹰” ),转让完成后,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和宁波大红鹰各自持有宁波国旅的股份比例分别为41.36%和58.64%。

2007年6月,集团公司向宁波大红鹰收购宁波国旅58.64%的股权,转让价以经宁波恒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审定的宁波国旅净资产值1819271.35元为基础,确定为110万元。

2007年9月,集团公司向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收购宁波国旅41.36%的股权,转让价款为45万元。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集团公司持有宁波国旅100%的股权。

集团公司的上述两起股权转让均涉及国有产权,招股书显示,其在收购宁波国旅58.64%的股权时并未按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资产评估、进场公开交易程序。

尽管浙旅控股的保荐人—中航证券有限公司和发行人律师—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均在招股书中说明,此次股权转让作价所依据的宁波国旅审计净资产值1819271.35元大于2007年1月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将宁波国旅10%的股权转让给宁波大红鹰时的评估净资产值1426435.01元,未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篇10

关键词: 红色文化; 传承价值; 路径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3)01-0112-03

Heritage Value and Realizing Route of Red Culture of Shannxi Province

YANG Fan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1, China)

Abstract: Shaanxi, as the country’s richest area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ts red culture has played a huge role in the history of building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Revolutionary War.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study the Heritage Value and Realize Route of Red Culture of Shannxi Province, analyze the red cultural resources status, Propose accelerating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expand the educational objects and create the backbone of the brand to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of Shaanxi province.

Key words: red culture; heritage value; route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文化运动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产物,蕴含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陕西是红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合理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陕西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

红色资源的传承价值问题,就是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的意义问题。具体来说,可以从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等方面做深入探讨。

(一)政治价值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同志曾多次强调学习中国革命史对我党的重要意义。他提出“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国革命史,进一步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党的十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新的阐述,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写入党的报告,并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走向成熟。红色文化所承载的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及其倡导的共产主义精神是推进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因此,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首先体现在政治价值方面。

(二)经济价值

“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并不是指其自身内生的价值形态,而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衍生的价值形态。革命战争时期留存下来的遗迹、故居、纪念物以及革命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都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亦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然,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据陕西省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2年,陕西已有30余处红色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等级旅游景区,其中5A级旅游景区2处,4A级旅游景区4处,3A级旅游景区12处。另自《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陕西省红色旅游累计接待人数17301万人次,年均增长19.2%;红色旅游综合收入1070亿元,年均增长24.8%。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增长速度均高于全省旅游业增长速度。截至2012年6月,陕西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已达到4480万人次,红色旅游收入达到312亿元,同比增长27.8%和30.2%,红色旅游已经成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我们要以历史的态度、健康的形式对待革命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先进文化和发展地方经济相结合,为社会建设服务。

(三)文化价值

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1]这种先进文化的文化价值具有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功能。首先,红色文化是在继承中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就是通过传统文化的扬起而逐渐产生的。其次,红色文化具有创新功能。红色文化的创新功能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对全社会主流文化的弘扬,也有对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等次文化发展的引导和补充。在今天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人们意识日趋多样化的形势下,红色文化对于调节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稳定、有序、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二、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现状

陕西是全国红色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涵盖了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据陕西党史部门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统计显示,自2010年1月至12月,陕西省11个市(区),107个县、市(区)党史部门共普查遗址2155个,已确定为部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0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9个,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8个。

(一)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不均衡

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不平衡,出现“北热南冷”的局面。近年来,全省除延安、西安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较好外,其他红色文化遗产资源都或多或少存在游客来源窄化、景区形象可识别度低等问题,导致红色资源发展不均衡。有一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因为地理位置、知名度和开发程度等原因,一直存在低层次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浪费了资源。近年来,中共中央在陕北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较快。以延安为核心的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不断提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2]据统计,到2011年2050万人次、110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在三产增加值中所占比例从2002的25%,到2011年的52%。与此同时,关中地区多年来旅游多以文物旅游产品开发为主,许多高等级的红色旅游资源至今没有很好地开发,西北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多处于被搁浅状态,渭华起义纪念馆、照金革命旧址、马栏革命根据地等革命旧址只能维持日常参观活动,接待量十分有限,内涵挖掘不深。陕南苏区红色文化资源,包括今天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的 28个县、区的红色文化亟待开发。

(二)缺少红色文化优质品牌

红色文化只有转化为现实的文化产业品牌,才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陕西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应充分发挥其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努力地把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服务市场的优质品牌。但是,从几十年的文化发展与文化种类所揭示的内容上看,陕西省红色文化发展大都为零碎宣传与馆舍展示为重点。然而,在整体性和系统性上还缺少优质品牌效应。特别是党中央在陕北十三年岁月和西北革命根据地对陕西革命的重要地位等方面的宣传力度不足,没有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反响大的红色文化优质品牌。究其原因,创作人才队伍的匮乏和红色文化传播途径单一、内涵挖掘不深等问题是造成陕西红色文化缺少优质品牌的重要原因。

(三)教育方式单一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特点和优势,理应更加充分利用,发挥其时代价值。但是,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干部进行党性教育方面没有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授课方式较为单一,使红色文化教育“走过场”现象依然存在。一是现场教学点利用比较少,没有形成多点布局,多视角渗透,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模式。二是针对性不强,体验式教学泛用化,没有更好地根据对象的变化更换主题或着重强调某一主题。三是历史与现实脱节,多重视历史的回顾和讲述,缺乏与现实的对接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三、提升陕西红色文化传承价值的路径选择

红色文化只有经过开发才能成为现实的红色资源,革命时期留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这些承载着革命先烈的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并不直接表现为资源,只有做出正确的路径选择,红色文化才能最终成为红色资源。

(一)加快资源整合

基于陕西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的现状,应对全省已开发或未开发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一方面,着力打造西北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陕南苏区红色文化以及党中央在陕北时期的红色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对延安、西安等已发展较好的红色文化资源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注重提升产品档次,使其展示、整理、保护和宣讲能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拓展教育对象

首先,重视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2010年7月,同志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把党史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把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历史作为一项基本要求,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因此,把陕西的红色革命精神融入到提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思想素质的实践中,是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时刻保持党性的重要途径。

其次,重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教育。随着国家近年来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学校教育应该继续成为陕西开展革命教育的主阵场。近年来,陕西省着力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截至2011年,全省有11处部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39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随着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大量红色文化资源被搬上银幕。电视连续剧《渭华起义》、电视文献片《人民英雄刘志丹》、十集文献片《新中国的雏型》、三集政论片《小平在陕西》、四集专题片《浴血中条山》等片的播出,不但拓宽了中共党史的宣传教育渠道,也盘活了全省的红色文化资源。

(三)打造骨干品牌

从总体上看,陕西省红色文化的开发一直缺少一个主线引导和领导。与许多省份红色文化发展相比,在特色文化、特色产业、文化创意与发展问题上,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所以,从省情实际出发,搞好红色文化的开发工作,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在组织行为方面,必须线条清晰,目标明确,充分利用和调动好省、市、县文联、作协、文化、出版、宣传等单位功能作用。有组织、有系统、有任务、有项目、有节奏,集中合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开发工作。同时,创新红色文化题材影视剧制作,积极探索红色文化发展新路,通过大项目、精品项目的启动与开发,打造陕西红色文化品牌,在创新和发展中对红色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创造,从而引领附加产品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桂华.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及其实现 途径[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1,(6).

[2]闫团结.试论陕西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 展[J].商场现代化,2007,(9).

[3]万生更.陕西红色文化软实力研究[M]. 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