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导论课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5 06:24:20

大学导论课论文

大学导论课论文篇1

学习动机理论是课堂导入的主要理论基础。Williams和Burden认为动机是一种认知和情感动力,可以使人有意识地决定做出行动,并努力维持以便达到预期目标。英语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英语的愿望和求知欲。C.Turney认为导入的主要作用是:引起学生注意,激起学生学习动机,明确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以及建立相互间的联系。上个世纪80年代RogerGower认为在课堂导入时应采取多种方法,应注意将要学习的内容,用简单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C.Turney和RogerGower等学者的研究都注重在新课开始时,应使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其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进入良好的课堂心理准备状态。在西方学者对课堂导入艺术进行研究的同时,国内学者和教育家对此也从诸多方面撰文进行研究。胡淑珍认为课堂导入可以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并对课堂导入的功能、类型和基本要求作了分析。阎承利分析阐释了课堂教学最优化导入艺术,提出课堂导入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一些学科教学最优化的课堂导入方法。李如密认为课堂导入要做到“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铁一样把学生吸引住。

二、立体化教学模式下课堂导入策略实践研究

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即便相同,班级和学生不同,也应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不同,其导入方式都应该有所侧重。我们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常用的导入策略进行了分类整理,按照呈现给学生的方式分为两类:以“视听”为主和以“说”为主的课堂导入方法。

(一)以“视听”为主的课堂导入策略

近10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中广泛采用多媒体教育技术,这使大学英语教学不再完全依靠传统单调的“黑板+粉笔”授课模式,图片、录音、各式视频等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激活课堂语言氛围。所以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视听”课堂导入。当然,视听导入法也包括使用一些传统的实物教具。

1.视频导入

视频导入利用视听影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节选视频往往和文章主题密切相关。视频观看前,教师可提示关键词,特别是课文和视频中都将出现的新词汇和表达法。例如,讲解《新视野大学英语II》AGoodHearttoLeanon《善心可依》时,以影片《阿甘正传》ForrestGump年幼腿瘸母亲送其就学视频片段作为导入。学生观看视频,同时习得单词crip-ple;Forrest因腿部缺陷而遭受歧视时,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这就为课文中“我”父亲的遭遇做了铺垫,更能分析他乐观善良的品质,直逼主题。

2.图片导入

图片教学直观、形象。《新视野大学英语III》FiveFamousSymbolsofAmericanCulture《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新课导入时,教师可先展示若干世界各地著名文化标志,然后过渡到美国文化的五大标志。学生在看图中学习世界文化知识,同时又能提高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3.音乐导入

教师可根据课文需要,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英语歌曲视频,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作者、创作背景等。例如《21世纪大学英语I》StevieWonder:SunshineintheShadow《墙角的阳光》,可采用StevieWonder的名曲IJustCalledtoSayILoveyou《电话诉衷情》导入,聆听着优美的旋律,学生们也想知道StevieWonder的传奇一生。

4.故事、笑话导入

讲故事、笑话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很多人都喜欢听故事、笑话,有趣的故事、笑话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新视野大学英语IV》CharlieChaplin《卓别林》,本课内容主要为卓别林的生平和职业生涯;课文导入时,先讲解西方喜剧发展史,再引入伟大的喜剧家卓别林的故事。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可以调动课堂的气氛。

5.名言佳句导入

名言佳句是浓缩的精华,闪烁着智慧的灵光。英语名言佳句是纯正地道的英语表达,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把英语名言佳句和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因势利导地进行课堂教学。如《新视野大学英语II》TimeconsciousAmericans《时间观念强的美国人》课堂导入时,可先导入几个关于时间的英语名言佳句:(1)Timeismoney(时间就是金钱).———BenjaminFrankin,AmericanPresident.(2)Timedropsindelay,likeacandleburntout(时间点点滴滴地消失,犹如蜡烛慢慢燃尽).———WilliamButlerYeats,Irishplaywright.(3)Tochoosetimeistosavetime(合理安排时间就是节约时间).——FrancisBacon,Britishphilosopher.值得一提的是,“时间就是金钱”正出自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美国人惜时如金,这也应和了课文的中心思想。

6.文化背景知识导入

语言和文化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要学好英语必须了解说英语国家的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介绍西方文化知识和中西文化差异,这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在英语学习中,因为缺乏文化背景知识或文化差异,学生经常无法理解英语课文。因此,教师在呈现新材料前,导课时有必要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如《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上)YogainAmerica《瑜伽在美国》,可从当前流行、学生熟悉的瑜伽入手,介绍瑜伽的来源、流派、发展传播等,继而引出本课主题。

(二)以“说”为主的课堂导入策略

1.谈话导入

谈话导入法就是教师提前准备一些学生熟悉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交谈话题,课上通过看似随意的交谈(谈生活、谈学习、谈思想)将学生逐步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教师也可以把握机会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和价值观教育。利用国内外大事,或大学生自身关心的话题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如《新视野大学英语II》MarriageacrosstheNations《跨国婚姻》新课导入时,可可以谈如下问题如:“Whatqualitiesshouldyourlife-longpartnerhave?”、“Marriage,forloveorformoney?”、“Doyouprefercross-nationalmarriage?”等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比较感兴趣,自然会积极参与讨论,学生也想知道老师的观点。此时应抓住时机,在恋爱观和择偶标准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2.演讲导入

讲台不仅是教师的舞台,更是学生的舞台。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布置学生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3分钟演讲。通过演讲学生可以锻炼口语,还能培养自己大胆发言的自信心。如《新视野大学英语II》EnvironmentalProtectionThroughouttheWorld《世界各地的环境保护》课文导入时,教师可让学生准备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演讲,题目可以自拟。聆听同学的演讲,学生各受启发,这为课文讲解做了很好的铺垫。

3.角色扮演导入

角色表演是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扮演其定角色,根据自己构思的内容,组织语言进行表演。例如《大学英语听力III》TheBusinessWorld,导入时教师可让学生模拟一个场景表演:Ifyouareareceptionist,whatshouldyoudotomakeyourvisitorsfeelcomfortableandhaveagoodimpressionofyourcompany?学生们一边构思如何才能使顾客feelcomfort-able,一边观看其他同学现场表演。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急切想知道课文对话人如何做才使得顾客舒服,这样他们便会认真听,进入了良好的听力状态,为学习PartB:Wel-comingVisitors做好了铺垫。

4.疑问导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由此可见“疑”的重要性。要使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产生兴趣,课堂导入问题要精心设置。要注意的是,问题要选准切入点,不能随便问,要仔细推敲和琢磨。切入点要选得好、选的准,设置一些巧妙并富有启发思考的问题,紧扣学生的心弦,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如《新视野大学英语I》TheWidow《寡妇》,可用这样一个悬念来导入的:Awidow,whoisalonenow,writesapainfulquota-tioninanotebook.Whyissheinpain?

5.竞赛导入

简单的游戏、竞赛等同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课文快速阅读时,可采用竞赛法。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比赛抢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问题最多的小组获胜,最后失败的小组需接受惩罚如表演节目。为获胜,学生们会积极快速地阅读课文,并回答或抢答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享受竞赛快乐的同时,同学们已掌握了课文的主要情节。然而,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形式多样,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来选择导入方式,例如本文中没有提到的:复习导入法、分组讨论导入法、任务导入法、想象导入法等。英语教师要不断探索发现更多更好的课堂导入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课堂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课堂导入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应具备趣味性、任务性、知识性等功能。课堂导入设计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导入设计应紧扣课堂教学内容。导入要与课堂教学内容保持统一性和连贯性,为顺势进入新内容的教学内容服务;(2)导入设计应由浅入深,具备可性行和可操作性。导入内容应该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尽量选择他们熟知的、感兴趣的人和事;(3)导入设计还需具有可控制性。教师要对学生可能互动的内容有前瞻性,精心设计好导入步骤,考虑好各种情况的应对措施;(4)课堂导入一般以3~5分钟为宜,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最简洁有效的导入内容和方式使学生进入最佳听课状态;(5)课堂教学的导入、呈现、理解、巩固和结尾五者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所以,新课一开始就应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应抓住时机,逐步形成教学高潮,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四、结论

大学导论课论文篇2

1.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设置时间和内容缺乏系统性

目前,大多数学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时间安排在大四或是大三,而对低年级学生不安排。而实际上,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应该在学生整个大学期间全程化进行。因为职业素养、职业素质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等的实现和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其次,大多数学校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内容局限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择业技巧等方面,而对就业之外的环节包括就业素养、就业素质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等则缺乏系统的指导与帮助。因而,不少学生则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不实用”、“信息量小”、“内容太陈旧”。

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重视包括学校的重视和学生的重视两个方面。对于学校,各高校把《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材使用,但仍存在课程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不全面、忽视实践指导,教学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对于学生,目前较多学生对开设此课认识不清楚,认为就业指导课没有专业课重要,或者把它狭隘地理解为毕业前就业信息和求职技巧的传递,无需在课堂上专门学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认识和参与主动性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3.就业指导课教学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够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现实性、实用性和适时性较强的学科,这就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既要有多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也需要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测评、创业等这些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就业指导技能。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教师多是非专业化、非职业化教师担任。这就出现了“只讲热情,不讲能力”、“只有理论,缺乏实践指导”等低水平的就业指导状况。

4.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缺乏实践性

大多数学校的就业指导课讲课方式基本是填鸭式理论讲授,学生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或者根本就没听进去,一学期下来基本没有多少收获。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而言,本课程也是纯理论讲授,基本没有实践性环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授课老师未能充分认识到实践环节在该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授课老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无法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讲课。缺乏实践性的就业指导课程就如一潭死水,失去了活力。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的方法

1.构建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体系

整体的、科学的、合理的就业指导体系是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的宏观构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目标一方面是帮助低年级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全面发展自己提前“铺路”,为实现顺利就业打基础。另一方面是使学生能够认清自身情况,合理定位,掌握就业基本技能以便顺利实现就业。因而,从大一至大四每个阶段都要确定不同的就业指导内容,例如大一确立职业目标、大二侧重基础知识、大三是就业观和就业能力教育、大四进行就职前的培训。

2.加强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

要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此,要在以下方面不断加强建设:(1)强化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其专业化水准。高校要有计划开展该课程教师的培训工作,组织他们参加校内外培训活动和研讨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能力。(2)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监督、指导和考评。学校设立专门的就业课程督导组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考评。

3.坚持统筹课程内容与突出各院系特点相结合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都是学校统一安排管理,课程内容也是按照就业指导课的总体培养目标统一确定,这使该课程具有统一性、系统性。但是缺乏与各院系自身专业的关联性。不同专业的自身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在确保该课程系统性的同时也要突出各院系自身特色。主要指在此大前提下,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色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进行一定范围的自主管理,以体现各院系具体办学部门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4.加强实践性教学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本质作用

大学导论课论文篇3

一、探索构建了语文课程学习指导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语文学科和语文课程是近代教育发展的产物。从1904年清政府“癸卯学制”颁布,语文学科独立设科算起,我国语文课程的设置也有100多年了。由于学习科学与教育科学发展的不同步,对语文学习理论的研究明显落后于对语文教学理论的研究。就语文课程来说,人们往往习惯于从课程、教材、教学和教师角度进行研究,而从学生学习角度进行研究并形成系统理论成果的不多。跨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为语文课程学习理论的全面、系统研究提供了历史契机。语文课程学习问题的系统理论研究,既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构建基本理论体系框架着眼,合理规划专题,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语文课程学习理论体系也是一个大系统。这套“21世纪语文课程学习指导丛书”,将语文课程学习指导理论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一个子系统为一个研究专题,一个专题的研究成果分编为一个独立分册。本丛书包括《语文课程学习论》《识字写字学习论》《阅读学习论》《文学作品学习论》《阅读方法指导论》《写作学习论》《写作方法指导论》《口语交际学习论》《语文综合性学习论》《语文学习心理论》《语文学习指导论》《语文学习评价论》等十多个分册。这些系列研究成果,既包括了语文课程学习内容的基本理论,也包括了语文课程学习指导的基本理论。依据这一开放的理论体系,除上述研究专题外,语文学习的方式、模式、方法、习惯、素质、管理等,也都有专题研究的价值。本丛书设计合理,体系比较科学,内容比较全面,初步构建了我国当代语文课程学习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它的问世,对探索和构建我国当代语文课程学习理论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二、展示了当代语文学习研究的新成果

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研究学习和教学的典籍——《礼记·学记》问世。“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学先于教,教辅以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学本论”思想。然而以人类学习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并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学习科学,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在我国诞生。学习科学的诞生和发展,为语文学习研究提供了深厚的科学理论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当代语文学习理论的发展。这套“21世纪语文课程学习指导丛书”,吸收、借鉴和运用当代语文学习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识字写字学习论》分册,既继承了我国古代识字写字学习的优良传统和成熟经验,又吸收了当代识字写字学习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识字写字学习的地位、价值和特点、历史发展、目标和内容、理念和原则、过程和方式方法、心理调控、指导和评价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研究。这是目前识字写字研究领域一本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著作。它对于继承和发展我国的识字写字学习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指导中小学生的识字写字学习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本丛书的作者大都来自高等师范院校,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半数以上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他们同为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的会员,在语文学习研究领域都有独到的学术建树和理论成果,有的已经出版了多部理论著作。由高校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对语文学习理论研究的前沿信息和最新成果,能够及时把握、吸收和消化,并合理运用到本课题的专题研究中。因而,本丛书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展示了当代语文学习研究的新成果。

三、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研修教材

在推行语文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需要依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从整体上推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语文教师需要有计划地学习研读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著作,拓宽专业理论基础,吸收最新研究成果。这套“21世纪语文课程学习指导丛书”是以语文教师为主要对象而编写的系列理论著作,因而作为语文教师专业研修的教材是比较适宜的。首先,这套丛书力图在落实语文课程目标中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本丛书的《阅读方法指导论》对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等五种基本阅读学习方法,《写作方法指导论》对命题作文、模仿作文、话题作文、条件作文和自由作文等基本作文学习方法,从理论认识到实践操作作了具体论述。语文教师系统学习这两本书,对于如何落实“掌握学习方法”这个课程目标,提高对语文学习方法的理性认识和指导能力,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具有切实的指导价值。其次,这套丛书力图从语文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成果。目前高中语文教科书中60%以上的课文为文学作品。如何落实课程目标的规定要求,指导学生学好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师需要从理论到实践去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专题研究成果之一的《文学作品学习论》分册,对文学作品学习的基本认识、历史发展、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心理机制、学习方法、分类学习、课外学习和学习评价等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学习研读这本著作,能够使语文教师既获得文学作品学习的理论知识,又获得指导文学作品学习的基本方法,在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发展理论中推动自己的专业发展。

四、为语文课程学习的指导提供了系列用书

大学导论课论文篇4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9.015

Applied Undergraduate Thesis (design) Teaching Reform

ZHAO Zhenkuan

(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Guizhou 550025)

Abstract The writing ability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ability in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t pres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the thesis (design) writing, propose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working ability oriented teaching reform strategy of thesis (design) guidance course.

Key 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thesis (design); course; teaching reform

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本科毕业生进行四年学习与实践成果的总结,也是对本科毕业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项综合考察,同时又是培养应用型本科毕业生从业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均出现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严重下滑的客观事实。笔者多年来一直在从事应用型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在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提出了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的毕业生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一是,强调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二是,明确论文(设计)学生选题的实践价值;三是,设计合理的论文(设计)教学内容;最后,采取适合论文(设计)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市场经济新常态下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需要。

1 目前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学术不端问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学术不端问题经常出现,有些学生进行网上抄袭或者使用百度百科等网络文章拼凑成论文;也有的学生找人论文;还有的学生直接改用本专业往届学长的合格毕业论文上交等。这些做法,论文(设计)指导老师都很难左右。有些情况可以通过论文检验出来,有些则很难查出。但是,这些学术不端行为会败坏了学术风气,使得学校安排学生写作毕业论文(设计)的培养计划失去了应该发挥的作用和意义。

二是,选题问题:有些学生所选题目陈旧过时,有些题目范围过大或过小不利于论文写作,或者学生所选题目的写作可行性较差。学生思想惰性强,所选题目陈旧过时,远离时代,缺乏现实应用价值。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要求学生选题新颖,要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尤其是对于以往反复研究过的题目,要从新的视角挖掘出独特的观点和见解。但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重要意义,而是挑选以前学长写过的题目来写,认为可以照着别人的写法来模仿完成。

也有些学生认为,选择较大题目会有的可写,也容易写够字数。实际上,题目过大,在写作过程中难以驾驭和把握。当然,还有些学生认为,选择较小题目会容易写具体,但是所选题目过小,在写作过程中只能写一些具体操作流程,无法形成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选题要确定合理的范围,学生尽量选择与学过的课程相关,写作熟悉一些的内容,能够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再者就是所选题目是否具备写作的可行性问题,由于一些学生缺少写作经验,在选题时没有注意到题目内涵及外延,以及自己是否能够搜集到足够的论据及写作素材,导致学生论文写作过程出现无法继续或中途更换论文题目的问题。

三是,论文(设计)出现逻辑结构不合理及写作不规范问题。从历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稿件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逻辑上出现前后矛盾、条理不清、缺乏科学的论证方法、研究方法不规范、创新点不明确、语言表达不清楚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甚至于影响学生能否顺利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2 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是,学生对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没有正确的认识。一方面,由于教师在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中对学术不端现象的后果强调不足,导致学生对这个问题没有清楚的认识。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毕业了忙于找工作或毕业实习,对论文(设计)写作不够重视,应付了事;还有一些学生在网上找几篇文章随便拼凑一下了事,或是请人完成应付交差。这些做法都形成了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出现的学术不端问题,最终影响到学生能否如期毕业。

二是,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不够,学生缺乏有效的写作指导,导致出现选题偏差。教师在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中,由于课时量问题,没有足够强调学生与指导教师对选题沟通的重要性,更没有进行足够的选题指导实践训练;同时,在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指导实践中,指导教师往往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科研和教学上,对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方向重视不够。开题并进入初稿写作过程以后,才发现要么由于指导老师的专业背景和学生论文方向差距较大而无力指导,要么学生选题问题较大而无法继续写作。

三是,由于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导致对学生写作帮助不大。由于学校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不能够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论文与设计的写作区别、论文(设计)的写作要求、写作规范,以及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的写作要点以及定量、定性研究方法的使用等内容。最终导致一些学生出现论文逻辑结构问题及写作不规范等问题。

3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应用型本科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要进入各行业从事具体工作岗位的实践活动,因而高校对学生从业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大学生应具备的从业能力应包括: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及责任感;较高水平的分析能力;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具备一定的创造和学习能力等等。①可以看到,严格的毕业生论文(设计)写作训练能够起到综合训练和提升学生未来从业能力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应建立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的毕业生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一是,强调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二是,明确论文(设计)学生选题的实践价值;三是,设计合理的论文(设计)教学内容;四是,采取适合论文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

首先,强调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教学、科研、服务诸方面都以应用为导向,坚持为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面向行业、面向人才市场需求来建设专业。②应用型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过程,既是检验本科生综合运用本学科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一项培养学生逻辑写作能力的实践教学过程。因此,必须强调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过程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应该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和自己的实习实践并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沟通来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及后续写作。

必须坚决杜绝学生采取的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如在网上找几篇文章随便拼凑一下了事、请人完成应付交差等行为。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学校处理过的学术不端案例来教育学生,使其对学术不端的后果有清醒的认识,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术不端做法对学业以及将来职业发展的巨大危害性。

第二,明确论文(设计)学生选题的实践价值导向。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必须首先让学生能够区分论文与设计的不同标准和要求,明确论文(设计)选题的实践价值导向。应按各学院按专业建立各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授课导师组,采用竞争机制选择授课教师,使得论文(设计)课程中师生能够就讲解的案例做到专业上的充分沟通,使学生接受针对性较强的专业写作训练,以保证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

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应以知识、能力和技能是否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相适应为评价标准。③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方面强调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能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达到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人才的教学目标。因此,最好强调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反复沟通,结合学生实习实践背景,在老师研究方向范围内进行毕业论文选题。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合理性,又能够使得指导教师能够有效参与到学生的写作过程之中结合学生实习实践经验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设计合理的论文(设计)教学内容。采用专题讲解来讲授撰写论文(设计)过程,要在教学目标中重点讲授如何选题、如何收集资料、如何选用适合的研究方法,如何掌控好写作进度,如何做好写作过程中的师生沟通,怎样避免学术不端的做法等方面。 授课过程中要明确论文(设计)指导授课教师职责,依照学校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要求将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每一步骤内容分解到每课时的教学任务中,包括:论文(设计)选题、拟定论文(设计)提纲、开题报告、文献使用、研究方法选用、初稿要求、论文修改、及论文(设计)修改要求、定稿要求及学术写作规范等内容。

授课教师还要向学生强调遵守学校要求的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进度,即从选定导师、确定选题、列出写作提纲、完成开题报告、再到初稿写作、论文修改、定稿等这样一个完整的论文写作过程。授课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指导经验,向学生强调论文(设计)写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需要与指导老师主动沟通的要点以及没有做好这些沟通工作容易出现的问题,以确保整个论文(设计)的高质量完成。

第四,采取适合论文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通过图片展示、视频讲解,让学生结成小组共同进行案例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论文(设计)的综合写作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及创新精神。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中国知网、百度学术等网络资源和图书馆等进行查找和使用期刊等文献,学会文献综述写作,培养学生结合专业实践背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从业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培养应用型实践人才必须进行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尤其要遵循以提升学生从业能力为导向的毕业生论文(设计)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即强调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明确论文(设计)学生选题的实践价值,设计合理的论文(设计)教学内容,采取适合论文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最终,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训练,提高应用型本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级应用型实践人才。

注释

① 王均平.基于用人单位需求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业能力的选择与设计[J].高等教育研究,2013(5):72-75.

大学导论课论文篇5

现有全日制学生1256人,教职工46人(含聘请4名职工,3名教师外出进修学习、2名教师请假、3名教师在学校其他部门任职),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讲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11人,在读硕士7人,本学期有30名专任教师、3名兼职教师担任教学工作,承担了本学院41个班级和理科院系70个班级公共数学课教学,开设53门课程,人均每周教学学时达12.3学时。学院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克服了“三地教学,两地办公”、管理人员不足、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紧张等困难,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保证了我院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计划的落实。

二、通过“教授示范课”活动,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院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首先,重点抓了“三率”,即“到课率”、“作业完成率”、“自习率”,落实班主任不定期跟班听课制度,促进了学风建设。其次,实现了教学质量监控规范化,通过教研室教学研讨制度、教学记载制度、教师听课制度的实施了,各位教师均严格遵守了日常教学纪律,按时上下课,认真备课和批改作业,及时对学生进行辅导。再次,通过由应用数学教研室程崇高教授主讲的示范课——《第一型曲线积分》活动,为广大青年教师规范课堂教学行为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治学严谨,精心备课。程教授对待教学的态度是极其认真负责的,仅就本次课的课题引入方式,他反复设计了很多方案,最终才确定用“求物质曲线质量”这一物理模型引出课题,多次就教学内容与同行研讨,与学生交流难易度,其严谨的治学精神的确令人感动。

2、授课过程中切实把握授课“质量”的含义,教学语言生动形象。整个教学过程,程教授言简意赅,语言风趣,生动形象,抓住了学生的“神”,学生学习气氛高涨,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3、教学方法灵活。无论是引入课题,还是定理的证明、方法应用,程教授都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灵活采用多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继续实行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度,保障了对青年教师教学的帮扶力度,对新教师均实行了传、帮、带,要求他们跟随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听课观摩,学习老教师的教学艺术,各教研室都加大了对青年教师讲课的听课和评课力度,同时,学院领导主要是通过随堂听青年教师讲课、检查教案、及时了解反馈学生意见等手段,帮助新教师克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新教师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让他们能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尽快成熟起来。最后,对期中考试考风考纪严格要求,每位教师和学生必须同期末考试一样对待。开展了评教、评学活动,及时了解教学运行情况,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沟通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联系和信息反溃

下一步,xxx学院将不仅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示范课,而且始终坚持每位青年教师每学年至少在学院内讲一次公开课,它不仅是一个教学过程展示,更重要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交流与研讨的平台,各教研室将组织教师对不具一格的教学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以“教授示范课活动”为楔机,进一步重视了对专职教师的业务培训,计划选派教师参加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们掌握了信息,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知识,推动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全体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三、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根据我院专业发展规划,在以往的基础上再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一批稳定、优质的能满足我院实践教学需要的实习基地。根据我院应用数学专业教学的具体情况和招生情况,在黄冈市内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学校,如黄冈中学,黄州中学,黄州区一中,宝塔中学,蕲春县第一至第四中学,武穴市第一至第三中学,武穴师范,团风县团风中学,红安县第一至第三中学,罗田县第一至第三中学,黄梅县第一至第三中学,麻城市第一至第三中学等。在此基础上,根据每年毕业生的情况,不断地增加实习基地数量。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师普遍加深了对师范教育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克服困难,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学科教学论》零课时教学实践环节每位指导教师至少让学生讲两次课、说一次课、制作一节课的课件。每位学生在下去参加教育实习之前,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至少试讲两次且评定成绩合格,并且根据视导员反馈意见及时纠偏。

为了提高我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效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增加学生处理数据信息的实践动手能力,我院在巩固原有的校内教学基地的基础上,拟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在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IT业开辟具有实习指导能力的信息处理与计算专业实习基地。

同时,为了增强学生课间见习基地不足的矛盾,我院将黄冈市内具备校外指导教师条件的单位开辟为我院的课间见习基地。

数据处理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技术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的数据信息处理专业人才。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技术精湛、理论知识渊博的校内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是保障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进一步规范校外专业实习管理,提高校外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必须从源头上建立起热爱教育事业、结构合理的校外专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规范校外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基本准则和工作要求,并建议学校对受聘的校外指导教师进行考核,根据其校外指导教师工作量、学历、按校外指导教师标准发放教学酬金。如受聘校外指导教师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则终止聘任资格。

四、毕业论文工作有条不紊

1、已完成工作情况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导作用。首先根据学生选好毕业论文课题确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为所指导学生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然后,审定学生拟定的总体方案和详细工作计划,召集所指导的学生,要求学生口头汇报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并检查执行情况和进程的原始记录材料(工作日志、原始调查表、程序调试),指导和答疑,着重于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可包办代替。预审学生的毕业论文并提出意见,督促学生修改。最后,根据学生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论文质量、考勤等方面的情况写出评语,提出评分的初步意见。

虽然论文指导工作任务繁重,但是大多数教师均“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日,到目前为止,每位教师按2:1的比例完成毕业论文课题的命题工作;按时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按质审核开题报告;指导学生阅读文献、写文献综述;指导学生写论文;按量记录论文指导工作日志;其中彭锦、刘焕彬、库连喜、陈文略、张忠诚、库在强、廖小勇、刘君娥、饶从军、王成所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已到定稿阶段,其他教师所指导的学生论文大部分完成了几次修改,98%的学生有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但写作质量参差不齐;65%左右的学生已经定稿,25%左右的学生正在修改稿,10%左右的学生论文工作滞后。

2、未完成工作情况

毕业论文的评阅工作;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工作,毕业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批阅教师、答辩小组三方面评定成绩组成,比重分别为40%,20%,40%,根据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的情况、文献查阅、文献综述、综合动手能力、论文质量、论点的学术价值、论述的重要性、系统性、逻辑性和文字表述能力、答辩情况及工作态度、遵师守纪情况等综合评定,成绩均采用百分制;学生的毕业论文及成绩作教学档案保存。(按工作计划预定时间进行)

3、为确保论文质量已采取的措施

(1)在多次会议上强调了毕业论文重要意义,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动手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严格遵守xxx学院毕业论文工作纪律;

(2)完善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督导功能。指导小组组长根据各指导教师所交的“中期检查表”汇总、总结本指导小组的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情况,填写①“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07届学生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指导小组用表)”,领导小组填写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07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汇总表”,并连同每位指导教师“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用表)”以电子文档形式交给教学干事。抽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工作日志,发现问题要及时通报、解决。确定论文批阅教师和答辩小组成员,填写小组意见。每名学生都必须参加答辩才能取得毕业论文的总成绩;

(3)为克服教师队伍职称结构过于偏低的困难,让部分年轻讲师先向教授们观摩学习论文指导工作,并设置指导小组集中讨论学习。

(4)指导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和论文工作进度,对论文的主要成果进行质证,及时为学生解惑、纠偏;

(5)检查学生工作日志,将其平时积累的资料与论文选题之间相关性进行审查;

(6)在论文答辩时,对论文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背景进行提问,坚持对未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论文中文字表述错误较多或存在原则性错误,图表、公式不符合要求;工作作风不踏实,不尊师守纪;答辩时原则性错误较多的学生,以及出现抄袭的论文不予通过。

五、存在问题和不足

1、针对我院《高等数学》课较多且多为青年教师上课的特点,本学期我院虽然加大了与相关院系的联系,并且要求青年教师的《授课计划》要给与所在系分管教学的副主任审阅,认可后方可实行;但在教学过程中有部分教师与学生缺少及时勾通,未及时找出问题的根源,在今后的教学管理过程,应多与青年教师的谈心。

2、专业建设力度不够。学院虽然对于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在思想认识上和实际工作中都非常重视。但“三地教学,两地办公”,再加上师资队伍紧张,限于人力,还只能维持日常教学,从而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实践教学条件亟待改善。我院生均拥有实验设备距高校专业教学评估要求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生均设备值远未达到评估合格标准。实验实训场所和微格教学模拟训练设施都不能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一些教学计划内应该开设的实验课由于条件所限无法进行,严重影响教学计划的落实,极大地阻碍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大学导论课论文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与个案;组织实施

Abstract:The practical teaching with “problem and inpidual case" in theoretical lesson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has important realistic meaning for improving students’political quality , fostering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y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 The “problem" and “inpidual case"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being advantageous to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course research , being advantageous to improving students’ quality , and the attributes ,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s of the course . Doing well the enforcement is the key to achieving success .

Key words:theoretical lesson of ideology politics ; practical teaching ; problem and inpidual case ; enforcement

—、 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与个案”研究的概念与意义

1本文需界定的两个基本概念

(1)问题研究。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授课学生,针对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问题展开研究的一种实践教学活动。

(2)个案研究。指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个别的、特殊的案件或事例的研究。

2问题与个案研究对教学的意义

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的意义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所进行的研究,无论是“问题研究”还是“个案研究”,都会从某个方面(或侧面)涉及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如人生观问题、价值观问题、民主与法制问题、改革开放中的问题、“三农”问题、道德问题、犯罪问题、网络问题、恋爱问题、学习目的与动机问题,等等。学生正是通过对感兴趣的问题或个案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课堂(书本)教学内容的理解,修正其错误认识,坚定了对教学内容真理性的认识。

(2)能培养大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研究”或“个案研究”实践教学,能够较好地推动大学的创新教育活动。实践证明,这类研究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搜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3)能为课程教学提供可资利用的材料,促进教学相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是针对某—问题(个案)而展开的,学生课题研究小组能够集中一段时间收集相关的资料,而这些资料中往往有不少可以利用的东西,能够补充教师在这方面教学的不足。同时,小组成员能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往往能从某一视角、某一方面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老师的课程教学或科研可能是很有价值的。例如,有学生研究小组针对老师课堂上讲的“大学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学” 的观点提出质疑,而有的研究小组则在研究论文中赞同老师介绍的这一观点;有的学生研究小组先是搜集大学生恋爱问题的个案(本校的、外校的和网上的),然后进行分析,写出论文。这类研究对老师丰富教学内容、进行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往往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与“个案”的提出和选定

由于这一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还不长,开展这一实践教学的学校还不多,因而对这一问题还需进一步实践和研究。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条原则性的建议:

1从有利于课程教学和科研出发

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与“个案”研究,首先要考虑要有利于课程的教学,即有利于增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实效。但是,要达此目的,需要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而好的“问题”与“个案”研究,就能较好地做到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研究往往是教师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学生的研究可能是粗糙的、欠缺的、稚嫩的,如果教师在学生研究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研究,就有可能取得我们称之的所谓“科研成果”。而学生与老师的双重研究,对推动教学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研究水平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这一活动开展得好,每年就可能有一批师生合作的研究成果产生。

2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出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问题”与“个案”的提出和选定要从这个角度进行考虑。

3根据课程属性、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提出和选定“问题”与“个案”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门必修课程具有不同的课程属性、特点和教学内容,因而其“问题”与“个案”的提出和选定也应有所不同。例如,某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提出的诸如:大学生学习投资效益研究、大学生文明形象的塑造研究、大学生恋爱道德约束研究、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校园周边环境建设的关系研究、大学生学业管理的个案研究、大学生学习目的的个案研究、大学生价值目标追求的典型个案分析、大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的个案分析、大学生犯罪的个案分析、大学新生课余时间安排的个案分析等“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课题,都是符合这一原则的。

转贴于 4与大学生的创新教育相结合

现在不少大学都在大力推行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如湖南大学实施的“SIT”计划(StudentsInnovationTraining)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就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与个案”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取得好的成效,关键是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1组织实施的主体

这类教学经学校或院系批准后,下一步就是如何组织实施的问题。这种组织实施的主体一般为两个层次:一是开设课程的教研室;二是任课教师。教研室的任务是组织讨论、制定和实施方案,检查督促任课教师执行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则是实施方案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如果是组成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则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属于组织实施的第三层次。

2问题与个案研究课题的提出

担负课程教学的教研室根据课程的教学性质、内容和特点,精心研究、编写供学生选择的问题与个案研究课题。如果能让学生参与或提出则更能体现教学的目的与要求。研究课题应涵盖和体现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数量至少应在50个以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和课程教学的需要,每年应对这类研究课题进行更新。如有必要,还应对这类研究课题进行归类。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课题可分类为:大学适应、人生理想、人际关系、道德、恋爱与择偶、、上网、课余生活、勤工俭学、人生价值,违纪与犯罪等等。

3组织学生实施

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对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可以有两种组织形式:个人形式和小组形式。

(1)个人形式。即由某个学生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任课教师对有些只需一人即可完成的研究课题或受条件限制只能由一人完成的课题,应当允许个人单独完成。

(2)小组形式。这种形式应当大力倡导。研究小组一般由3~5名学生按照自愿原则组成,多于或少于此人数的须经任课教师批准。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原则上不跨班,不跨院系,特殊情况须经任课教师同意。否则会带来论文(报告)的归类装订、成绩登记与检查、查询等教学管理上的诸多问题。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对工作任务应有明确分工和合作要求。组长须经民主推选产生。研究选题应由小组民主讨论确定。此举旨在培养和体现学生的责任意识、独立工作能力、团队与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另外,还应帮助、鼓励学生在学术核心期刊或其他报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4加强课题研究的指导

(1)课题研究过程的指导。在确定选题的基础上,教师应具体指导学生进行调查(上网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书信调查等)、收集和处理资料、实验(各种情境的创设与数据处理)和统计,然后要进一步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

(2)论文(研究报告)格式规范性指导。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在低年级(一、二年级)开设。低年级学生初次撰写研究论文(报告),缺乏相应的知识与训练,所以教师应对他们进行论文规范性指导。任课教师可以选择典型的优秀范文,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讲授,对往年学生提交的研究论文(报告)是否合乎规范要进行讲析。如果缺少这一指导,学生提交的论文或报告就会五花八门,很不规范。更重要的是,学生不能对研究的内容进行很好的表述,影响学生科研素质以及科研写作水平的提高。实践证明,任课教师进不进行这种指导,其效果是很不一样的。

(3)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学生一般都缺乏制定研究计划的经验,所以教师应当对学生加以指导。学生拟定的研究计划,应报任课教师审阅同意。任课教师应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以使研究计划切实可行。

5学术道德要求与教育

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有一个学术道德教育问题。教研室对此要有明确的规定,任课教师要率先垂范。要结合课题研究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向学生提出学术道德的具体要求,并强调违反者应当承担责任。

6论文(报告)提交的若干要求

包括论文(报告)完成与提交时间的要求;附件材料(如下载的资料、摘抄复印的资料、问卷调查表、会议纪录等,用来证明调查研究工作的真实性和认真程度)和光(软)盘提交的要求;文档格式的要求;论文文件袋的要求等。

7研究论文(报告)的成绩评价

研究论文(报告)的成绩评分可以由两部分构成:论文(报告)完成过程质量评分和论文(报告)质量评分。过程质量分,用以衡量小组论文(报告)完成过程的认真态度、团队精神、任务的难易程度、附件材料是否齐全等。论文(报告)质量分,用以衡量论文(报告)的质量,包括论文(报告)的格式、结构、分析、创新性、小组总结、个人心得质量等。研究课题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则以小组论文或报告为单位进行评分,小组成员的成绩以小组得分为基础,视其表现与作用来确定。

8以课程研究论文(报告)取代传统考试的效果评价

(1)与以往的考试相比,这一改革能有效地克服学生平时轻视课堂学习、考前搞突击复习、要求老师划重点、死记硬背的弊端,能较好地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2)与以往的考试相比,这一改革能达到培养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学生们通过从论文的选题到论文的提交这一过程,能培养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如社会调查能力、资料查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3)以论文小组的形式,能有效地解决评卷工作量过大和评卷时间过长的问题,与每个学生单个提交考试论文相比,评卷工作量可大为减少。

(4)以论文小组的形式,能使学生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培养民主思想、团结协作意识、竞争进取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学生通过对某一课题的研究,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从而能使学生的研究过程变成学生的自我德育过程。

大学导论课论文篇7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实践平台;大学生主题论坛

作者简介:栗国旗(1965-),男,甘肃宁县人,陇东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97-02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政课的教学,特别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始终是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重大的历史责任。当前,思政课正面临着“两个转变”——实现由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和由学科逻辑性向思政课的实效性、针对性的转变。而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应用和实践,为我们探索思政课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念。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由学生从教学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是一种以问题为起点、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增强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探究性的活动,形成了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具体来讲:

首先,研究性学习是以项目、课题或问题为载体,超越书本及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而展开的探究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活动。它要求学生首先要自主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研究项目、研究专题,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因而,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或课题”为中心的学习活动。

其次,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1]它包括调查、观察、考察、访问、测量、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和确定选题、制定研究计划、请教专家学者、撰写研究性报告等过程。通过这些方法和活动,发展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视学习过程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经历、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和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因而,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问题上,研究性学习重视学习过程、学习经历以及在此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高校思政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的原则和方法

近年来,如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和实践研究性学习受到广泛关注。黄建华、郑彦良认为,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大学思政课教学,就是努力探索研究性学习方式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合,利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平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2]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长期的实践摸索。例如,通过举办“大学生主题论坛”等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加强思政课的合作性、实践性教学,推动思政课的教学改革。那么,高校思政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应遵循哪些原则和方法?

第一,要更加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和赞赏学生的优点。在课堂内外,教师还要善于营造积极和谐、互学互帮的教学氛围和情境。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不爱讲话或学习较差的学生,鼓励他们在课堂内外敢于提问题、敢于讲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而对学生的进步或“闪光点”则予以及时赞赏和肯定。

第二,要让学生真正做到愿意探索、愿意实践,实现思政课教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教师还须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愿意经常到学生中间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学会一些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如调查研究的方法、查阅文献的方法、撰写论文的方法。

第三,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无,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也应没有。同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教学,也应当允许和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探索和争论。我们不提倡把一些结论性的东西在学生没有充分理解的情况下硬性灌输给学生,而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探究性原则,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第四,要提倡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使他们彼此影响、相互促进。英国大文豪肖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3]实践证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集体讨论或辩论,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发智力,培养他们思维力、创造力的好方法。我们也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就当前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或设定话题在网上进行答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例如,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非法“购买”中国后,我们一方面在课堂上及时通过介绍“问题的历史由来”,揭露日本政府所谓“购岛”行为是“洗钱”行为,是非法的、无效的,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发表看法。而教师则对讨论话题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们要坚信,我国政府一定有意志、有能力处理好“的维护和行使”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

因此,思政课教师若能坚持和运用这些原则和方法,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事实也证明,教师若能正确引导和启发学生,让他们自己动脑筋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胜过讲授几节课。

三、高校思政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的良好平台——“大学生主题论坛”

近年来,为了推进高校思政课“05方案”的贯彻和实施,创新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笔者所在陇东学院从2009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

1.举办“大学生主题论坛”的具体过程和实施步骤[4]

第一阶段,确定“大学生主题论坛”(以下简称“论坛”)的主题。主要根据党中央宣传工作的重点及热点问题,组织师生们策划大学生论坛的主题。陇东学院三届“论坛”确定的主题包括“科学发展观,引领我前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和“党旗在我心中”等内容。

第二阶段,宣传、引导学生撰写论文。“论坛”主题一旦确定下来,就通过制作广告牌和课堂教学引导等形式,鼓励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让他们写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体会,并鼓励他们以课题研究小组形式走出校园,深入工厂、田间,开展调查研究,形成研究性论文成果。

例如,在2010年6月举办的陇东学院“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中,文学院07级王瑞等同学利用回甘肃宁县老家的机会,通过走访典型家庭与问卷调查等形式,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为题,写成了研究性小论文。论文内容真实可信,启发性也很强,受到了有关领导的赞扬。同时,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关心社会、关注国家民生建设的良好愿望。

第三阶段,修改学生论文。据统计,每次“论坛”活动都收到论文三千多份,约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在这个阶段,首先对收集到的论文进行批改、书写评语,对其中优秀的论文,还要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修改,使文章尽可能达到一定的理论水准。活动结束后,对特别优秀的学生论文进行推荐,并予以公开发表。

第四阶段,挑选优秀论文参加“论坛”初赛。这一阶段主要是各位老师将自己所指导的优秀论文统一起来,参加初赛。通过比赛,评委最终从全校200多份优秀论文中遴选出30篇水平较高论文,参加下一阶段学校优秀论文的奖励和演讲活动。

第五阶段,演讲决赛阶段。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每年六月上旬举行全校的“论坛”演讲决赛。决赛的具体过程分学生演讲、评委亮分,决出名次、领导发奖,专家点评和领导讲话等步骤,从而使决赛学生的实力得以充分提高和锻炼,而其他学生也能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所以,这一阶段是“论坛”的高潮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导向作用。

第六阶段,“论坛”活动总结阶段。此阶段主要依据“论坛”活动评委的点评意见,书写校园活动简报,从而扩大“论坛”活动的影响范围。

2.对举办“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的评价

“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的成功举办,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推动了学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工作。

从学生学习实践层面上看,一年一度“论坛”活动的举行,为高校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展现自我才华和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为检查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供了一个验证平台。

从教师教学研究层面上看,举办“论坛”活动,也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思考“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新的视角。

3.举办“大学生主题论坛”的意义

作为实践研究性学习理念的重要平台,“大学生主题论坛”活动的举行,为当代大学生主动了解当今社会、关心他人提供了机会,为历练大学生的意志,提高他们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平台,并充分调动了当代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特别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热情,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推动了学校思政课“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的开展。

特别是在当前全国普遍要求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背景下,举办“论坛”活动,开展研究性教学实践,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是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

二是构建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大学生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理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三是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形式,改变了过去思政课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的状况,深化了大学生对所学思政课内容的理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四是树立了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国家、社会和他人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参考文献:

[1]研究性学习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EB/OL]..

[2]黄建华,郑彦良.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2).

大学导论课论文篇8

(一)修订“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

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教学类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学校要求修订了“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修订后的新大纲有了以下变化:

1.新大纲在确定课程目标时,更加关注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课程目标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接轨,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置。改变了以前只重知识传授的目标指向,更重视教学能力培养和教学方法的训练目标。

2.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学生教学能力形成为核心,以传授最新教育理念为出发点。改变了章节式教学结构,以专题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共设16个理论教学专题和一个教学能力训练的实践专题。每个理论专题在1-3次课内完成,实践专题(20学时)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修改后的大纲将理论教学重点放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最新语文教学理念、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教学设计、说课与评课等方面,并在学生实践专题中完成学生讲课、说课的实践和指导。这样的改变力图通过“语文教学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学会基本的教学设计,能进行不同类型文本的教学,初步形成一定的教学能力。

(二)改革“语文教学论”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论”作为必修课,多年来的教学传统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教学录像示范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理论学习多,课堂研讨和教学实践少。2013年课程改革后,实行分班授课,教学方法上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基本上是三线并行:课前5分钟练习、教师授课与案例分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学实践。

1.课前5分钟练习,让学生初次体验登台讲课的感觉。每次正式上课前,按照学号每班一个学生讲课5分钟,教师点评。教学内容自选,要求讲课内容要有知识性,讲课结果作为平时作业成绩记录在案。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在讲台上讲课的感觉。

2.教师授课,理论讲解与课例观摩并重。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讲授课程内容,课上注重联系学生学习语文的经验,并辅以教学录像和文字课例观摩分析,学生观摩后评课并写出课评,作为平时作业成绩。

3.小组合作学习,由合作探究到真实的教学实践。在学期后半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课外时间,每周一次在教师能力训练中心共同备课,学生各自分工合作,最后每组指定两人分别做讲课和说课,所有人的活动按照参与情况赋分,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总分,整个活动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在课程结束时,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讲台进行短时训练,每组推荐的优秀者可以模拟授课50分钟,其余学生观课、评课。这样做既能让学生得到锻炼,同时也便于教师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

(四)继续推行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是廊坊师范学院师范生培养的特色手段,开始于2011年。学生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以20人左右为一组,接受由中学优秀教师和校内导师合作进行的教师职业能力训练。训练内容按顺序有两个学期的基本功与教师入门、两个学期的校外见习、两个学期教学训练与微格教学。基本功和教师入门训练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教师职业特点,形成教师最基本的板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校外见习是对教师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全面认识和了解,包括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班级管理等内容。教学训练和微格教学则是侧重学生的实践过程,是教学理论的运用,也是教学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从教师素质和教育理念到教育教学见习再到模拟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培养了学生的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三年来,通过不断摸索与实践,师生共同努力,导师制也显现出较好的效果,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对学生参与导师制的要求也有了提高,由自愿参加变为必须参加,并要求校内外导师要加强合作,共同实现培养目标。

二、课程改革效果调查分析

为了能更科学有效地进行课程改革,更好地培养学生教学能力,课题组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包括2010、2011级语文教育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调查,2010、2011、2012级导师制辅导调查等,参加调查的学生有558人次。

(一)语文教学类课程调查结果及分析

1.对“语文教学论”课程改革的认可度较高。对于“语文教学论”的教学内容,2011级和2010级有18.4%的学生表示很满意,有76.9%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但有5.3%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不满意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趣味性不足、实用性不够强几方面。对于“语文教学论”教学方法表示很满意的学生是16.8%,比较满意的学生是69.5%,另有13.7%的学生表示不满意。不满意集中体现在理论讲授多、学生实践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比较少、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几个方面。

2.对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强烈的期待与选课结果的背离。调查结果显示,2011级和2010级学生有66.25%的人表示想选择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如果把教师教育模块内的课程作为自由选修课,有81.4%的学生想选修学习。但事实情况是,学生在选择模块课程时更多地选择了文学模块和语言模块,而非教师教育模块。调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学生认为教师教育模块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趣味性和专业性不足。文学类课程因有作品赏析和作者生平经历而显得有趣味,语言类课程更是学生心目中当然的专业课,而教学类课程是边缘性课程,不受重视。第二,学生对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缺乏充分的了解。由于是新调整的课程,学生选课时对每门课程的内容不是很了解,担心这些课程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弱,也担心在能力方面得不到很好的锻炼。所以选课时只有部分有兴趣的同学选择,造成每学期都不够开课人数的状况。第三,考研方向影响课程选择。三年级和四年级是学生考虑考研问题并开始进行准备的时候,他们在选择课程模块时,一般会选择和自己的考研方向一致,这样有利于积累知识,有助于考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考研方向以文学和语言为主,教育教学方向的考生比较少。

3.对课堂教学实践的渴望。2010级和2011级平均有71.9%的学生认为,实习前非常有必要进行试讲。在学生建议的内容中,“实践”都排在建议的第一位。他们建议:教师教育模块课程要增加实践课,要理论联系实际;“语文教学论”教学内容要增加实践环节,要多使用案例,联系语文教学实际,必要时要安排到中学进行试讲;“语文教学论”的教学方法要增加学生活动,要在学生讲课实践过程中指导学生,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这种现象充分体现出学生对教学实践有非常强烈的渴望。他们对于教学理论没有什么兴趣,而对于教学实践活动却非常积极。

(二)导师制调查结果分析

1.参加导师制的目的明确指向获取教学经验。2010级95%、2011级97.1%、2012级96.3%的学生都以获取教学经验作为参加导师制的目的。另外,最希望得到指导的内容位列前三的是教学方法与技巧(46.2%)、教学经验(34.23%)、学生管理与沟通(23.05%),还有获得教学实践机会也是学生非常看重的方面。这几方面也都侧重于教学与管理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这个结果与语文教学类课程调查结果互相印证,说明学生对教学实践机会和获取教学经验有非常强烈的渴望。

2.学生参与导师制积极性高,但活动主动性差。2010级自愿参加136人,2011级68人,2012级全员参加113人(学校规定)。每次都能按时参加导师组织的活动的比例为67.7%,有时不参加活动的比例为31.06%,只有1%的学生从不参加活动。但是,能主动到中学向校外老师请教的只有19.05%,不去主动请教的有57.8%,偶尔会去请教的有23%。与他们希望获取教学经验的愿望相比,获取锻炼机会的行动却显得非常被动。

3.导师制指导内容设置满意度较高。对导师制设置的指导内容表示很满意的三个年级平均是23.5%,比较满意的平均是59.1%,不满意的平均是17.56%,这是由于个别教师指导不力造成的。对于辅导收获的大小,平均有19.18%的同学表示收获很大,收获比较大的占39.54%,一般的占33.25%,没什么收获的占8.04%。

4.导师制存在的问题相对比较集中。一是学生真正实践机会很少。在“教学训练与微格教学”阶段,多数指导教师没能很好地组织小组内的模拟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试讲的比例只有22.4%。二是部分指导教师没按要求开展活动,主要表现为活动内容没有规划,活动次数不足或没有活动。三是对学生没有严格管理,学生是否按要求参加活动,教师并没有严格要求,基本凭学生自觉自愿。四是学生对导师制辅导内容和要求缺乏必要的了解,以至他们不知道自己每学期应该做什么。

三、改进措施与改革前瞻

(一)改进教师教育模块选课方式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对他们教学能力形成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模块课选课之前,应该集中对模块课程进行详细说明,内容包括课程设置的目的、课程的主要内容、授课的主要方法、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授课教师的基本情况等。另外,选修课程的选择方式不应该是单一的模块或自由选修,可以尝试多种方式。

1.模块选择与自由选择相结合。模块课设置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未来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但现实是学生在三年级选课的时候对自己的未来还比较茫然。考研还是就业?做教师还是考公务员?当这些问题还没有确定答案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和课程的特点对课程选择就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模块课程的缺点是选择一个模块就要放弃其他模块,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以采用模块选择和自由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即学生选定一个模块之后,其他模块课程可以任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2.模块课程与限选课程相结合。教师教育模块有些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教师技能训练”。因此,无论教师教育模块是否能正常开课,无论学生选择哪一个模块,这门课程都应该作为必选课,以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学技能的系统训练,这也是此次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目标。3.重新组合模块选修课程。取消模块限制,在三个模块课程中任意选修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课程,每学期每个模块选修课程不少于1门。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未来需要,又可以兼顾学生学习兴趣,无论考研还是就业,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内容。

(二)课堂教学增加学生实践比例

“语文教学论”在原有改革的基础上,要给学生更多实践机会。

1.增加小组合作的内容,丰富合作活动的形式。学生按照每7人一组的标准进行小组合作,合作分为三种形式:一是课堂上分组进行中学语文教材分析,学会备课。二是以小组为单位备课讲课,小组合作准备1课时的教学内容,推荐本组同学进行说课和模拟讲课。三是每个学生另外准备15分钟课程进行视频录制,同组同学模拟中学生配合课堂互动,录制的教学视频经过教师评判赋分,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这个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模拟授课,且大家互为师生,真切体会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角色的不同特点,思考语文教与学的规律。

2.增强教学视频观摩后现场评课的力度。结合所讲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增加中学语文教学视频观摩的次数,并由学生和教师进行现场评课,评课内容结合语文教学理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印证。这样既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语文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体会。

3.学生讲授和讨论“语文教学论”课程内容。对“语文教学论”中的某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备课讲课,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思考关于语文教学的问题,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开拓自己的视野,也锻炼讲课能力。对于某些新的有争议的观点,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三)进一步加强校内外沟通与合作

双导师制的实行为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学生受益匪浅,但也存在多种问题。为了能提高导师制的辅导效果,应该进一步加强校内外的沟通与合作。

1.对学生进行导师制宣传与说明。有些学生对导师制的要求并不明确,更没有认识到导师制的重要意义。因此,校内导师应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导师制的宣传和说明,介绍每一学期的指导内容、目标和要求,学生可以按照要求评价校外导师指导的质量,以便改进存在的问题。

2.加强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合作。按照学校规定的教师职业能力训练要求,校内外导师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指导方面要充分合作。比如,校内“语文教学论”课程开设的学期,是学生进行校外教学观摩的阶段,校内导师可以在讲授了教学的基本原理之后,让学生去校外导师处进行观摩,记录校外导师教学的过程;或者由校内导师布置教学设计的作业,学生的教学设计由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校外导师根据要求给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由校内导师监督执行。这个过程既符合学校双导师制的设计初衷,也能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大学导论课论文篇9

[关键词]辅导员;实践教学;比较优势;积极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5 — 0132 — 02

2012年,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称号,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择优资助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执政党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益补充。然而,实践教学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点。自实施“2005方案”以来,天津师范大学以辅导员为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走出了一条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相互配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同进互补的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之路,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新进展。〔1〕本文结合天津师范大学的相关做法,就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比较优势和积极效应两个问题作一探讨。

一、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比较优势

在高校,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队伍主要是两支: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下简称理论课教师),二是辅导员队伍。之所以选择以辅导员作为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除了他们与理论课教师一样都具有政治素质过硬的特点外,还因为他们具有以下比较优势:

从整体上说,辅导员比理论课教师更了解学生,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无论是在理论上探讨,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都表明,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展脉搏,在此基础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是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前提。理论课教师编制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或社科部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除授课外,平时与学生一般没有接触机会。特别是很多高校迁往了大学城,理论课教师多住在远离学校的地方,更是阻隔了他们与学生接触、了解的通道。而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生活的管理者、活动的组织者、思想的引导者,全天候地和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是高校中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教师队伍。这也使他们最有条件与学生结交为朋友,获得学生思想变化的第一手资料,成为最能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变化的教师。这些无疑都利于他们开展更富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

从整体上说,辅导员比理论课教师有更强的发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条件。理论课教师组织实践教学常遇到两个难题:一是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但很多人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能力不强;二是由于平时与学生接触少等原因,在学生积极性又不高的情况下,组织实践教学较困难,且难以保证较高出勤率。与理论课教师相比,虽然辅导员的理论水平一般都不及前者,但理论课教师的短板恰是他们的长处,即组织管理学生活动的能力更强。同时,由于辅导员与学生接触多,在组织实践教学时,可打“感情牌”;辅导员对学生入党、评定奖学金等有较大影响力,学生也更有可能买辅导员的“账”。这些都有助于在更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并提高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出勤率。另外,不能忽视的是,辅导员对学生家庭情况更了解,便于通过学生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调动其家长所掌握的资源,开拓实践教学新渠道。

与理论课教师相比较,辅导员这支队伍更年轻,精力更旺盛,可缓解理论课教师数量不足、向实践教学投入精力不够的问题。理论课教师师资短缺是很多高校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要总体上按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但根据笔者在2012年对某省的调研,尚有48.3%的学校达不到此要求,甚至有的学校与此相距甚远。鉴于此,理论课教师不可能将太多精力投到实践教学中来。而辅导员队伍数量比理论课教师队伍庞大的多,且有年轻、精力旺盛的特点。据在天津市的调研,2012年,各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均呈现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的辅导员占65%,30-40岁之间的为29%。其中,在独立院校,30岁以下辅导员的比例高达89.9%。辅导员承担实践教学无疑为该项工作增添了生力军,有助于缓解理论课教师数量不足、向实践教学投入精力不够的问题。

二、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效应

(一)有助于破解实践教学中的一些难题,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水平

第一,有助于突破辅导员与理论课教师间缺乏横向联系的难题,从“两股劲”变成一个整体。辅导员队伍有较强的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但在组织社会实践时却常遇到理论水平不够的难题;理论课教师虽然理论水平较高,但在组织实践教学时,也常常遭遇精力投入不足及组织活动能力不够、难以保证学生较高出勤率等方面的困难。不论是上级要求,还是加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求,都需要这两支队伍做到密切结合。但实际上,两支队伍却缺乏经常性地相互沟通,难以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通过两支队伍在实践教学中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理论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发挥理论水平较高、更熟悉课程结构的优势,具体承担:(1)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思想实际拟定各门课程实践教学总体方案;(2)对辅导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课程的理解;(3)根据辅导员的要求,在实践教学中提供其它帮助。辅导员是承担实践教学的主体。根据他们的比较优势,在实践教学中主要承担:(1)根据理论课教师拟定的适用于全校的总体方案,结合学院、本专业、本班级的特点,设计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实践教学具体实施方案;(2)组织实践活动,并观察学生出勤与表现,协调其它可能出现的问题等;(3)要批改学生实践活动的体会或调研报告等文字成果,评判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并按考评标准给出学生成绩。通过这样的分工合作,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各自发挥了在组织实践教学中的比较优势,加强了相互联系,形成了共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合力。

第二,突破了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两张皮”的难题,有助于达到以实践教学服务课堂教学的目的。从理论上讲,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形成合力,但实际上往往效果不佳。重要原因之一是实践教学的内容随意性大,与课堂教学直接关联度不高,实践教学不能有效地为破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尚存的理论困惑、认同在课堂学习中学到的重要理论观点服务。

通过在理论课教师的指导配合下,主要由辅导员承担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实现“同目标、同内容、同进度、同考试”,有助于破解上述难题。“同目标”,即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在每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在各教学单元层面上都要服务于共同的教学目的,并共同针对学生的主要思想问题。“同内容”强调的是实践教学不能偏离课堂教学所教授的重大理论观点、要解决的学生主要理论困惑。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理论课教师发现学生在“资本——帝国主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一问题上受到了的影响。于是,除了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讲授该问题外,还要求辅导员在组织实践教学时要围绕这一问题继续开展教学活动,以期深化学生的认识、破解思想困惑。“同进度”,即要求在教学单元层面,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大体上同步,进度不能快于课堂教学,也不能落后太多,以稍晚于课堂教学1-2周为宜。“同考试”,即实践教学成绩作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成绩的基本组成部分,占总成绩的30%-40%。天津师范大学的实践证明,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同目标、同内容、同进度、同考试”,对解决二者间存在的“两张皮”问题、达到同进共补、相互支持是有益的。

第三,突破了实践教学难以保证全员性的难题。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必修课的课程性质决定其必须平等地面向全体学生。但在很多学校,由理论课教师承担的实践教学,由于没有能力大规模展开,在多数情况下只能由部分学生参与,甚至成为少数“精英”学生的特殊待遇,大部分学生对此望尘莫及,也就不得不搞所谓的“以点带面”。如前面所分析的,辅导员相对于理论课教师在精力、组织能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使他们可以组织多次覆盖全体学生的实践教学,并保证出勤率。

(二)有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稳定辅导员队伍

从总体上说,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辅导员队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德才兼备、热爱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

其一,有助于推动辅导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组织好实践教学,既需要较强的组织活动的能力,还特别需要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实践教学中,辅导员要认真钻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学生思想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关注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社会思潮并研究、把握其内容、性质等,还要做好实践教学设计以推动学生对重要理论的认知、认同和转化。同时,在实践教学中,辅导员还可通过与理论课教师的相互协作,得到理论课教师的培训、辅导和帮助。这些实际上都是辅导员不断加强理论修养、提升政治素质的学习机会。

其二,有助于辅导员在职务或职称上得到提升,增强归属感。

辅导员工作量大,工作岗位重要,但在待遇、职称等方面大都无法与同龄专业教师相比,而且差距有可能会越拉越大。一些辅导员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心理落差,从而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归属感减弱,甚至“身在曹营心在汉”,致使该队伍不稳定。

辅导员借助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升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增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自己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创造更优质的工作业绩,这些都有助于辅导员在职务上获得提拔。

评定德育系列职称,对提高辅导员待遇,稳定辅导员队伍有重要意义。在职称评定中,辅导员常面对两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一是科研成果数量不足,级别不够;二是课时不足。辅导员通过承担实践教学,不仅可以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对实践教学内涵、规律、机制以及遇到的种种问题的深入思考,能发现很多科研选题,争取获得科研课题的资助,产生较多高质量科研成果,从而增强在评定德育系列职称中的竞争力。

在高校教师收入构成中,课时费是重要组成部分。但辅导员较少有获得课时费的机会。按照要求,学校层面设有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用于实践教学活动费和支付辅导员承担实践教学的课时费。通过承担实践教学,辅导员可以获得一定量的课时费,帮助缩小他们与同龄专业教师间的收入差距,并通过改善待遇、提高收入水平来稳定辅导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大学导论课论文篇10

论文摘要:基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师院校中文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当前高师院校中文系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它要求我们在编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同时又不乏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教材以及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加强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文学理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照一般的观念:文学理论是一门“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与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基础,同时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理论水平,决定着学生能否以科学的方法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一目标。现实中的情况如同相关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大学的文艺学研究与教学中,或者说在教科书形态的文艺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文艺学的危机就表现得尤其突出。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课堂上的文艺学教学知识僵化、脱离实际,它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大学生们实际的文艺活动与审美经验。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教文论的不讲作品,讲作品的没有理论,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隔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文学实践也因为缺乏理论的引导而显得感性、随意。尤其是对于高师院校而言,人们往往对于那些玄奥、费解的理论观念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存在着疑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于文学理论相关课程的开设价值的怀疑。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与人们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相关,但它也与我们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围绕着“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所展开的一项调查中,笔者曾向近十年来由各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毕业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回到高校中文系学习,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问卷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分析、阐释相关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当在同一份问卷中问及他们:“你觉得大学中文系应当减少课时的专业课程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文学理论方面的课程。在这里,提高理论素养的要求与削减理论课程课时的希望之间的矛盾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一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理论诸多课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因而,对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学科反思,对其所涉及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清理,从而对文学理论课程在高师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意义进行评价,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在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首先是由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吸收人类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fal。从这一要求出发,普通高中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课程标准”还向中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课外经典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边城》、《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西厢记》及普希金、莎士比亚的作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文学教育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学教育既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也就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对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他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对一定时期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作出理性的把握,这样,较强的文学理论素养就成为我们对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教育,它不要求向学生讲授系统的文学理论,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文艺理论名著。另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里所要求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对一定文化现象进行阐释的能力,实际__卜都是指向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的。中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展开文学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分析和阐释一定文化现象的能力的使命,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固然与他们对文学史的学习、作品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对文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自觉把握,是离不开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开设的。

就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开设的目标而言,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为他们能正确认识、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应当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上,而应当对文学的性质、特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有较为深人、全面的认识。只有如此,他们才可能科学地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才有可能深人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当前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欣赏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认识,特别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意境”的理论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的关键。然而,我在围绕着本课题的相关调查中曾向毕业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意境’、‘典型’、‘灵感’、这些术语的熟悉程度如何”?约有60%的毕业生选择了“知道,但不太清楚其·确切内涵”。这一回答是很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些概念都属于文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缺乏对其内涵的充分认识显然是不利于他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的。

同时,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字、词的解释和翻译方面,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进人到对这些作品的艺术境界的感受、体验之中,这与他们的文学理论基础方面的不足有着直接的联系。实际上,中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是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的,比如:李商隐的《锦瑟》诗是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篇目之一,对于这首非常晦涩、含蓄、“几同无字天书”诗歌,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是很难说得上为学生的欣赏活动提供指导的。对于教师文学理论素养的要求是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它涉及到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的构成、文学的创作、鉴赏、发展等方方面面。再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其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类型。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呢?这就离不开对各种文学样式、创作思潮的理论把握。对于诸如((祝福》、《我的叔叔于勒》这些作品的分析,也离不开文学理论中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相关理论,而对于《变形记》、《等待戈多》等作品,就离不开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把握。

其次,文学理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文学理论作为对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其根本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的能力。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不是仅仅介绍各种文学理论知识和各家各派的观点就行了,关键的是它必须阐明文学理论本身的”学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阐发作家、作品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对文学的认识不至于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面上。它当然要介绍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观点,但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介绍,更主要的是要为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提供一种认知方式。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化,这是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理想要求,我们很难想象一名基础理论匾乏,缺乏较强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毕业生能够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因此,在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对各种理论问题的内在意义、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把握,最终都指向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论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文学现象从理论的高度上展开思考,通过不断加强这种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再次,文学理论应当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思潮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面对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对人类生活状况的整体反映,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它总是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理论固然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但这种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本身,它通过文学涉及人类广泛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当前文艺学领域正在发生的“文化论”转向就体现了这一内在要求,它强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发现文学所承载着的文化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学理论教学不仅要传授关于文学的一般知识,更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如何面向现实进行理论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评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文化意义。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化工业”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应当具有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引导中学生面对现实社会中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

就高等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现状而言,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就是文学理论本身的实践性问题。在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体系主要是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美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以及马列文论为辅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这一体系是无可非议的,它很好地涵盖了古今中外关于文学的一般观念,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学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但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看,这一体系在强调了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却对文学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实践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不得不面对一种现象:基础理论与文学实践相脱节,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课程各讲各的,文学史、作品选读的课程往往对文学理论问题缺乏充分的注意,而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往往与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研究相脱节,这种趋势在近年来尤其严重。理论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句空话。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大学文学理论课程往往无视这一变化:“文艺学研究的范围局限于经典的作家作品(甚至连在西方已经经典化了的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很难作为”例子”进人文艺学教材),并且坚持把那些从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特征”当作文学的永恒不变的本质与标准,建立了相当僵化机械的评估一筛选一排除机制。这就日益丧失了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一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知识僵化,脱离实际,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文学问题。这成了人们对于文艺学学科的一个普遍看法。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面对人类丰富的文艺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较全面地对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阐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国现代文艺理论体系处于西方文化的绝对影响下,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艺观念的大量引人,新方法、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理论上的多元化成了文论界的一道基本景观,这些理论往往自成体系,在不同层面上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其加以整合,这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这一间题突出地表现在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方面,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难度是困扰着文艺学界的一个基本问题。应该说,二十余年来,国内文艺学研究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文艺学研究成果向教学领域、教材编写领域转化的效果却还很不尽人意,其中困扰着大家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对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也就是教材的编写者的学术个性和教材涵盖当代学术进展的客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

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在苏联文论模式的影响下,八十年代以前的文学理论体系主要建立在现实主义反映论的文学观的基础之上。作为在八十年代以前有着广泛影响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虽然承认”万古不变的文学原理是不存在的”,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应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川,但在具体的理论阐述中,教材却以反映论的理论模式代替了对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的认识,观念严重滞后,知识老化、僵化。当前文学理论界对这一模式的不足是有着足够的认识的,也在突破这一模式方面做出过许多努力,近几年所出的几样教材的确有不少新意。但是,这些教材在注意到理论上的前沿性的同时,却又r带来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对各种理论观念的整合差强人意,特别是在本科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中,对于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文学素养考虑不足,教材涉及的理论问题往往过于宽泛、面面俱到,什么都谈,但什么都谈不透,整部教材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教师也很难取舍。

针对上述各种情况,对于当前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有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并作出相应的改革。这主要涉及到优秀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加强,特别是应注意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与时代性,加强文学理论、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联系,开设富于实践性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课程,同时,作为对转型期时代文化状况的回应,把文化研究纳人到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系统之中。

教材的编写是文学理论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从以往那种单一、封闭的环境之中走了出;来,地球上每一种创作思潮、理论观念都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多元化已经成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共同认识。表现在文学理论界,理论上的创新、学术观念方面的多元共存,不同的理论观念、审美取向各领数百天。在今天,如何把各种各样的文学观念整合到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有足够的覆盖力,从而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又不.至于使文学理论成为各种理论观念的拼凑,而能构成一个自足的体系,这无疑是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所巫待解决的问题。如同童庆炳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过去文学理论只关注现实主义,不关注现代主义。实际上现代、后现代都要关注,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到,这样才完整”。然而,困难在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失语”状态之中,虽然理论界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气象,但面对丰富的文论资源,不同学者囿于教育背景方面的不同,学术兴趣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选择哪些观点、学说来加以介绍,如何依据教学的需要,把这些观念整合到教材自足的系统中去,这本身就成了很大的一个问题。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即既要使教材能够体现出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又不至于使教材内容的普适性为编者本人的学术个性所掩盖。大学教材与学术专著有着很大的区别,优秀的学术专著往往带有著者鲜明的学术个性。而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它不应该只是讲述著者的一家之言,它应当客观地介绍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文学理论教材的个人风格,不应冲淡其理论的全面性、普适性,而应当综合本学科国内外主要的成果,特别是对于作为基础课程的“文学概论”课,它应具备较强的知识性,应当在综合整理前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文论体系,而不宜过多的强调编写者个人的学术兴趣。其中应特别注意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如果我们缺乏对当代学者科研成果的吸纳,教材便往往缺乏时代感,与时代相脱节,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对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继承,如果仅仅因为“创新”的原因而排斥前人的优秀成果,就会使文学理论失去丰富的学科资源而显得漂浮、浅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者应当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把历史上不同学者关于某一文学理论问题的优秀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之中,而应避免把教材作为宣讲个人学术观念的地方。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间题是教材所涉及的理论的深浅程度问题。20世纪世界文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界也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这对于全面地反映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于《文学概论》这样的课程,在注意到人们关于文学的观念的多元化的同时,是否也应当考虑到其作为基础课程的性质,内容不应过于繁杂,以至于追求面面俱到,造成术语名词满天飞的局面。“文学概论作为讲授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知识的课程,是文学理论的初步。文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它都概括地讲到,但它只讲最基础的东西,不涉及其中比较专门的复杂问题。它是概论,不是专论”。一方面,文学概论是为大学低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这一阶段的学生文学方面的素养还相对不足,如果这一门课过于艰深,亦或面面俱到,必然影响到他们学习理论的效果,甚至影响到他们学习文学理论的热情。另一方面,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课不是培养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注意到引导学生了解文学观念的丰富性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以致用问题呢?因此,对教材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的慎重考虑是我们在教材编写中所必须注意到的。

就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言,传统上分层开设课程的做法是值得继承的,在大学低年级以开设文学概论课为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理论素养。在大学三年级以后逐渐开设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文学理论的分支课程,分别在相应的领域作进一步的深人学习。在此之后,可结合师资状况开设中国古典美学、文心雕龙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等专业性较强的专题课程,对这类课程必须突出其选修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

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是对每一阶段的具体某一门课程开设的价值、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当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从提高学生文学理论素养的需要出发,我们可以把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课程分为三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历史上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它是文学理论的初步,基础性是其基本特征,它的开设一般放在第二、三学期比较恰当。

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是在学生学习了“文学概论”课,对文学的基本原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经过对文学史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一般状况。它是在“文学概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人,如果说“文学概论”课是侧重于对历史上人们关于文学的本质、规律的综合性的介绍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课程则是深人到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具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家关于文学的认识发展过程。这类课程可列为专业必选课,放在三年级开设较为恰当。对于马列文论、美学原理这些以往在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课程,就其性质而言,它们在内容、课程性质方面与文学概论课多有重复之处,将其作为必修课并无多大的意义,可将它们归人选修课的范围。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但在这一类课程的开设中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突出其选修的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兴趣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一类课程为提高课,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它的开设应当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条件而定,在此类课程的开设上,应特别强调教师的学术特长,以保证其学术性,达到引导学生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提高理论素养的目的。

在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对传统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文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改变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相互脱离的现状。文学理论来自于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实践而又面向实践,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超越具体的实践而存在。文学理论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它应当为学生提供理论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提高其阐释、分析具体文学现象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可以实现的,而只能在学生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完成。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学理论的教学往往成为抽象的理论灌输而与鲜活的文学实践相脱离,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脱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这正是导致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缺乏阐释具体作品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却认为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缺乏实际意义而应当削减课时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的联系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了,以往很多学校虽然也开设有文学批评课程,但也是偏重于批评理论的讲授,对于文学批评与鉴赏的实践性质缺乏充分的注意。与此不同的是,一些高校能够针对这种状况,开设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实践等课程,在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其次,注意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时代性,加强文化研究类课程的建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领域的激烈变革,我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电视、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也造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同时,文艺活动前所未有的市场化,这一切“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审美’的经典定义”。在某种意义上,文学这一传统范畴与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交织在一起,使中国当代的文化现象呈现出较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如何适应这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文艺学课程的改革呢?这里值得提及的是近年来为众多学者所倡导的文艺学的“文化论”转向,文化研究是剧烈的社会转型期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面对急剧变化的现实,打破原有学科界限,进行跨学科综合交叉,从而形成新的学术应对面的结果。当前大众文化的兴起,影视文化的普及,图像、网络文化代替了以往以印刷、出版为基础的文化传播方式,这些变化使我们已经很难固守传统上以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门类为中心的文学观念,适应时展的需要,文艺学学科几年前已经:出现了“文化论”转向。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学语文教师,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引导中学生“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给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目标上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们所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剖析各种当代文化现象的能力,作为对时代所提出的这一问题的回应,在文学理论课程建设中,我们是否应当开设文化研究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