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工作思路十篇

时间:2023-03-26 19:56:15

普惠金融工作思路

普惠金融工作思路篇1

【关键词】普惠金融;农村金融;金融创新

一、引言

普惠金融就是支持弱势的金融。在我国,受长期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相比城市是弱势的,农业跟工业相比是弱势的,农民相比城里的多数人是弱势的。因此,农村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所在地。三农问题是普惠金融的重点,解决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的逆流问题,极有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将在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现状、效果和思路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结合我国金融体系的现状,从经济协调发展的均衡性目标出发,提出完善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议。

二、当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普惠金融就是支持弱势的金融。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效果显著,学者们也对普惠金融发展情况和制度创新情况进行了不断梳理和完善,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国际上对普惠型金融体系的定义是,能够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来提供金融服务的体系,尤其是要为那些金融体系现在还没有覆盖到的穷人,或者是社会低收入阶层提供服务。

不过,我国现在的农村金融体系离这种普惠型的金融体系还有很大的距离。目前,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是对农业龙头企业、粮棉收购企业以及一些资质比较好的私营企业提供资金,农村信用社主要是给有抵押、有担保的农户以及一些企业提供贷款。可以看出,缺乏抵押品、难以获得担保的大量小农户和小企业是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服务的,这反映了我国农村普惠金融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三、当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农行在为农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农业发展银行功能单一,农村政策金融功能不健全,中长期政策性信贷投入严重不足,农村信用社发展不平衡,法人治理有效性不足、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能力薄弱等问题仍然突出,信用社脱农倾向明显,邮政储蓄功能单一,吸收的存款极少用于支持农村,保险公司缺乏开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农业保险覆盖面低,贷款风险集中于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少,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性不足。

其次,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适合农村。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涉足微型金融服务业。现有的各类小额信贷机构资金来源有限,可持续性差,大量缺乏抵押品又难以找到担保方的小型、微型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再次,涉农金融业务的引导与激励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三农”金融服务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客观上与金融的商业化运作存在一定的矛盾。如何发挥国家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财政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延伸和发展对农村的金融服务,还没有破题。

虽然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进行了很多的创新,但进展缓慢的。根源就是我们试图按照来发展城市金融的思路推进农村的金融改革。农业经营受自然和市场影响具有高风险性,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运作存在高风险性。因此,农村金融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根据农业的特点和农民的需要,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

四、当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思路分析

一是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切实按照中央提出的“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总体原则,全面深化内部各项改革,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产权明晰的社区性农村金融机构,维护和保持县(市)社法人地位的稳定,为了使邮政储蓄在农村地区吸收的资金更多地留在农村,必须扩大邮政储蓄银行涉农业务范围。

二是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切实加强监管的基础上,应允许新设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重点引导各类资本到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不足、金融竞争不充分的地区投资设立机构。

三是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目前,我国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业的主体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微型企业和农户数量巨大,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业前景看好,开放民营资本进入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业的途径,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

四是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要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促进农村资金融通。对涉农贷款比例较高的农村金融机构设定更为优惠的存款准备金政策,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贴息、财政补助等多种手段,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农村,逐步建立市场主导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支农长效机制。

总之,发展普惠金融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一是落实设立普惠金融基金的设想。可将所有金融机构营业收入的1%抽出来放进设立的普惠金融基金,兼顾城市的弱势群体和小微企业。制定一套普惠基金管理办法来支持三农和城乡弱势群体对金融的需求。二是大力发展合作金融。合作金融是发展普惠金融的主要形态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企业型金融体系的要义。三是扶持公益性制度主义小额信贷组织。合作金融和社会企业的另一种形式是公益性制度主义小额信贷组织,这类组织也是普惠金融的践行者。如果把上述三种形态的金融组织做好了,中国的普惠金融就迈出了一大步。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建立符合国情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J].中国金融,2011(13)

[2]郭田勇.金融宏观体系的探索与完善[J].中国金融,2008(13)

[3]吴培新.以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应对资产价格泡沫[J].国际金融研究,2011(5)

普惠金融工作思路篇2

近年来,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度不断升温。201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及互联网金融,点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201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互联网+”概念,并指出“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特别指出“互联网+”普惠金融,而非“互联网+”金融。对此,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面向草根需求的普惠金融正是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也是其贡献所在。

“普惠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的短板。”姜奇平说。以银行为例,银行业一般将2000万元以下的贷款称作中小企业贷款,这一标准对中小企业而言还是过于“高大上”,许多“草根”需求仅有数十万元。

专家认为,传统金融机构的低效运营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而互联网金融能够以崭新的渠道和技术手段激发“草根”需求,让需要资金的中小微企业、普通百姓得到资金。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能对传统金融机构形成竞争,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

意见首次全面、具体地指明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三大发展方向:探索推进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拓宽服务覆盖面;积极拓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的深度和广度。

业内专家认为,这三大发展方向从技术、业务、服务三个方面,阐明了“互联网+”普惠金融的实现路径。首先,在技术层面,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为“互联网+”普惠金融铺设了技术基础。云平台意味着开放、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在这一平台上,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业态得以对接、合作、竞争。其次,在业务层面,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拓宽服务覆盖面。第三,在服务层面,拓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的深度和广度。比如,发展普惠金融就必须革新授信模式。

在监管政策尚未全面出台的情况下,意见的出台让互联网金融行业吃了“定心丸”。

“关于网络借贷的监管政策还没落地,但意见明确表示支持企业依法合规开展网络借贷。这说明,监管层已经肯定了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创新实践。”“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说。

此次意见提出了一些监管思路,包括:利用大数据发展市场化个人征信业务,加快网络征信和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和投资者保护,建立多元化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改进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服务安全性。

普惠金融工作思路篇3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都是政府聚焦和改革的重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滞后,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普惠金融”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如何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中难道是实现普惠金融的关键。自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为我国金融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也为解决农村金融难题、促进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研究农村普惠金融,从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意义入手,提出农村普惠金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从互联网金融的角度分析对农村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为利用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农村普惠金融;农村金融

一、引言

当今,中国从工业时代转型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当代金融业的潮流和宠儿。中国的金融对内和对外改革仍在继续,随着人民币加入SDR完成了对外改革这一里程碑的事件后,对内金融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十三五期间政府金融改革的核心就是普惠金融。2005年联合国第一次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后被世界银行积极推出。我国自小额信贷提出后,就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政府第一次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目前,发展普惠金融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创新“三农”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是其根本所在。因为普惠金融实质上一个扶持弱势群体的金融体系,公平、正义的普及到一切需要金融服务的群体和地区。农村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所在,农业应作为其服务的主要产业,农民应成为其服务的主要群体,农村应成为普惠金融的根本。

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意义

发展普惠金融,尤其是农村普惠金融,对我国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业发展需要普惠金融的支持

我国一直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大部分,只有农村真正富裕了,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普惠金融的理念是建立在传统金融反思的基础上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缺陷,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实现更为公平合理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实现了公平正义

普惠金融的本意是为了让每一个人能享受到低成本高质量的金融产品,实现了经济上的“人人平等”。因此,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主要是针对那些难以享受到传统金融服务的个人或组织。在我国,农村相比城市弱势,农业相比工业弱势,农民相比城镇居民弱势。通过普惠金融,可以进一步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改善了贫困人口的教育,生活和医疗条件,提升妇女儿童的权益。

三、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薄弱

农村普惠金融的对象主要为农村居民,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性和自然环境的制约,以及政府政策扶持的局限性和风险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很多金融机构踌躇不前,不敢踏入这片土地,进入这块市场。截止2014年底,我国仍有1500多个乡镇未有金融机构出现。即便有,仍是以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等少数金融机构为主力军。而这些少数金融组织受到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自身能力的制约以及数量上和规模上的限制,无法为数亿的农村居民提供高效满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导致农村居民融资模式单一,理财模式单一,降低了农户信贷的可获得性和投资渠道的多元化,金融的便利性不足使得农户的金融需求难以满足,制约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

(二)农村居民金融意识不足,信用环境差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导致农村居民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经济意识缺乏,金融基础知识知之甚少或者根本不了解,导致农户在接受金融知识普及,操作金融工具方面的难度加大,不利于普惠金融的推行。同时,政府和乡镇部门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居民的信用意识引导,农村契约意识不足,信用环境较差,居民缺少风险防范意识。近几年,不少居民将自己辛苦得来的血汗钱投入到了无保障的民间借贷中,最终血本无归。

(三)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状况不对称是造成信贷供给不足和金融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分散的,封闭的小农经济和居住环境在农村地区仍十分普遍。由于缺乏制度制约和畅通的信息来源,使得金融机构无法走进“千家万户”,无法掌握农村金融的需求状况,资产负债状况和信用状况。同时,信息不对称也容易导致成本的增加,一方面金融机构不得不提高借贷的成本和监督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导致金融机构的谨慎性提高,使得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到同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违背了普惠金融的本意,阻碍了农村普惠金融的推进。

(四)农村金融市场服务落后,覆盖率低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服务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务方式落后。广大农村地区仍是以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为主,即以营业网点为主,缺少互联网和POSE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和机器设备;二是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落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仍以办理存贷款和支付结算为主,其他产品和服务如理财、基金、保险等产品仍存在一定的空白。此外,农民选择的金融产品也大多与农业生产相关,而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相对较少。

四、互联网金融时代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优势分析

(一)实现了农村金融产品的多样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升级,很多的金融新产品被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而在城市金融产品已经饱和的情况下,农村金融市场还是一片函带开垦的“处女地”,很多产品和服务还不完善,因此农村市场成了他们渴望进军的新市场,他们可以为农民和农业提供量身定制的各类新型的产品和服务,惠及到每一位普惠金融的参与者。

(二)改善了农村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金融机构与金融需求者之间的最根本的矛盾就是金融信息不对称。农村客户相关数据信息的分散性和收集的有限性使得传统的金融机构不仅无法对金融参与者的信息进行收集、监控和评估,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交易的成本。而通过互联网金融的数据平台,可以将分散的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管理,不仅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实现数据的标准化,结构化,将不对称的信息扁平化,并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为评判客户信用状况,有效地规避违约和道德风险的发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互联网金融还可以为农村地区的居民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渠道和交易平台,方便了他们的投资理财的需求,鼓励和增加了农民的投资行为,使其脱贫致富,享受到了普惠金融带来的好处。

(三)有效地降低了农村金融的成本,提高了收益

互联网金融以大数据为基础开展业务,具有成本低,覆盖广,效率高等特点,而这与普惠金融强调的包容性和广覆盖是高度一致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对象是“三农”,即低收入的农民群体,农村企业以及小微企业等。他们希望得到公平合理的低成本服务,而这与传统金融企业的三大经营原则之一的盈利性原则是相互矛盾的。互联网金融主要依赖的是客户群的整体规模,即客户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单个的客户边际成本则非常低廉,这一客户群体中的每一位都能享受到低价格的产品和服务,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随着参与者人数的增多,收益不减反增。传统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业务办理渠道主要为广设营业网点,随着网点的增加,消耗了大量的成本,导致收益与成本不相符。

(四)促进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并未真正的为“三农”提供有效的金融产品,只是一味地强调农村金融的高风险,不断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投资。这种方法并不能促进农村金融的持续发展,互联网金融所提供的产品,比如P2P,众筹等,是一种全新的金融产品,可以满足农村和农民的各种需要,同时能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提高了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从根本上促进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五、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策略

(一)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的信息化,推广互联网金融知识

随着我国城市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深化,农村的互联网金融进程依旧缓慢。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较低,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6月的数据统计,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只有30.1%,而我国城镇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64.2%,远远超过了农村地区。二是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和信息渠道来源的狭窄,我国广大农民对金融知识了解较少,对新型的金融模式更是闻所未闻,因此加快农村地区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推广普及互联网金融知识迫在眉睫,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只有提高农户对金融产品的了解和使用,改变农民的金融意识和金融行为,使互联网金融融入到千家万户,才能真正实现普惠金融。

(二)进一步创新互联网金融技术,环境普惠金融的矛盾

通过互联网金融,利用云平台和大数据可以降低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供需矛盾,缓解普惠金融的“信息不对称”,从客户对资金需求的各个方面入手,降低信贷门槛,让有需求的客户能够“进的容易,贷的安心”。同时,推荐互联网金融,也缓解了农村信贷市场的高成本难题。通过推荐农村移动金融服务,试点建立直销银行,鼓励农民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可以快速地实现农村金融的低成本和高效率。

(三)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实现“两个金融”协调发展

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大量涌现,互联网金融正在影响并不断改变着传统的金融业态和格局。传统的金融监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不受损害,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对于普惠金融而言,主要考虑的是农村的贫困群体和小微企业享有同等金融服务的路径和监管制度的融合。鉴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和挑战,以及在推动普惠金融方面的积极作用,建议首先应利用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优势,规范金融产品的业务流程,建立起一个健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其次,加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明确监管主体和准入机制,提高相应的制度支撑和保障措施。最后,对互联网金融企业采取分类监管和差异化管理,调动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培育出一个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实现互联网金融与农村普惠金融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慧君 胡艳 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注:本文系2015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项目编号:SKSM201502;2015年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农村普惠金融研究”,项目编号:2015KYR11)

参考文献:

[1]焦瑾璞.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性[J].中国金融,2010,(10).

[2]马九杰,吴本健.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农村金融普惠的作用:经验、前景与挑战[J].农村金融研究,2014.

普惠金融工作思路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金融供需;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旨在合理分配经济资源,缩短贫富差距,持续发展经济。至2005年联合国在“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普惠金融”概念以来,我国对普惠金融的发展越来越重视,2015 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的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然而,少数民族地区金融供给不平衡、金融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本文将重点从金融供需角度分析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普惠金融体系概述

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是联合国率先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明确提出的,其基本含义为:能够全方位地、有效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尤其是为贫困、低收入人口和微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小额信贷创始人・尤努斯曾提出:信贷权属于人权,即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金融服务。国内外学者也一直认为,发展普惠金融,可以促进金融服务和经济更快更公平地增长。

在亚太地区小额信贷论坛上焦瑾璞提出了“普惠制金融体系”的概念。普惠金融体系是微型金融体系和小额信贷体系的发展与延伸,该体系建立的理念是要让穷人和弱势群体平等地享有金融服务。在我国,所有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所构成的金融体系即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四类:村镇银行、国有银行、农信社和农村商业银行等银行类金融机构;保险、券商、金融租赁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的农村金融结构;P2P、互联网银行、股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企业。

二、黔东南州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黔东南州是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地带,总面积30337平方公里,辖有1市15个县,共有116个乡、90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3550个行政村,总人口四百万。根据调研数据,笔者认为,黔东南州普惠金融发展缓慢主要因素是金融供给不均衡、金融有效需要求不足造成的。下文将从供需层面进行深人剖析。

1.供给层面分析

(1)农村金融体系单一、网点少。目前黔东南州主要有国有四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商行、农发行、村镇银行、贵阳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多家金融机构。但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几乎没有网点,农业银行的支农主力军地位已经消失,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仍然是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业银行三足鼎立的局面,在农村乡镇没有新型农村机构,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还仅仅局限于县城。在行政村仍无网点,完全无法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具体网点个数、在册人员数量见表。

表 2014年黔东南州银行业机构、人员情况统计表(单位:家、人)

资料来源:黔东南州银监分局

(2)金融产品种类少、缺乏金融产品创新。目前黔东南州的农村金融机构现下金融服务有存、贷、转账、汇兑等业务,但缺乏针对农村地区诸如理财产品、保险等类型的金融产品;线上产品诸如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由于操作复杂加之农户普遍文化水平低,造成农户使用困难。另外,农村金融发展不够健全,农村可抵押财产极为有限,使多数农户被拒之门外。

2.需求层面分析

笔者认为,金融有效需求不足是阻碍普惠金融发展的又一重大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传统观念等原因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具体原因如下:一是传统消费观念导致对现代金融排斥。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普遍教育程度不高,传统的消费观念根深蒂固。他们更倾向于民间借贷,或者在物理网点办理金融业务,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服务陌生并且排斥。二是农村经济欠发达导致部分金融需求被弱化。以黔东南州为例,受自然条件影响,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很难找到好的投资项目,并且少有的农业经营主体较为分散, 现代化生产水平普遍不高,规模小,大大消减了多金融的需求。三是信息闭塞,金融知识普及率低。少数民族地区大多生活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加之金融机构网点少、金融知识宣传不到位,导致大部分农民缺乏金融知识,对金融服务和产品不了解,无法提出有效的金融需求。

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农村金融需求具有服务主体多、需求额度较小、具有季节性等特点。对金融机构的调丝杉,大多数金融机构受逆向选择的影响,有忽视和弱化农民金融需求的倾向。

三、国外普惠金融发展成功的实践经验

国外普惠金融发展成功的实践经验较多,如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巴西的无网点银行、美国的社区银行、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银行等,本文主要借鉴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的运作模式。

1976年,・尤努斯对某乡村对42名最穷的农户进行每人贷款27美元的小额信贷实验,随后建立了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格莱珉银行运用“团结小组”、“中心会议”等运作模式,拥有650万客户,2226个分支机构,还款率高达98.89%,资产质量良好,成为世界上运作最成功的一家银行。格莱珉银行创建的理念是帮助有信用的穷人、弱势群体,鼓励他们通过借贷用于投资收益性项目,从而脱离贫困。格莱珉银行的成功运作模式证明,贫困农民对金融有需求,穷人有能力承担小额信贷的高利率、有良好的还款信誉。格莱珉银行成功因素可归纳为七个方面:一是建立贷款者主动还款的激励机制。给予有信用的贷款者以正向的激励,即给予他们更多的贷款机会和更大的贷款额度。二是小额、分期多次偿还、短期的高时间成本机制,保证目标对象不偏移。三是创造有利于接近客户和有利于信息对称的业务拓展机制。四是把“参与式”的思路定义为普惠金融业务的拓展支点,帮助客户寻找创收途径,提供技术信息。五是利率商业化,以满足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六是运用小组联保结合借贷信息公开的模式,大大降低借款者的违约风险。七是普惠金融的信用文化建设需要政府的介入参加,培养全社会良好的金融环境。

四、进一步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对策建议

借鉴国外普惠金融发展成功的实践经验,结合黔东南州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提出进一步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对策建议。

1.提升金融机构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对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员工的专业培训,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提升员工的业务知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业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把“参与式”的思路引入普惠金融发展中,工作人员提供技术信息,帮助客户寻找创收途径,把金融机构与贷款客户的关系提升到更深层次的、具有社会性的互助发展关系,如此,农民可以摆脱贫困,金融机构也将获得高额利润。

2.加大农村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

开展现有普惠金融从业人员的提升计划和培训,各普惠金融体系工作人员应走进农村,了解农民的诉求,将金融知识普及到每个乡村、每个村民,把小额信贷的发放过程变成一个教育和培训的过程。由政府部门、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与各院校共建教育实践平台,针对不同专题印制教育读本,开设示范课程,并纳入学生教育课程中,从根本上解放农民的传统思想,帮助他们寻找更多的投资项目,促进农民对金融的需求,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发展小组联保模式,放款抵押条件

近年来,我国逐步推进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但正规金融机构仍然会把无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排除在外。因此,可以运用小组联保的机制替代“抵押物”。小组联保是由贷款者自愿组成一个5人小组,小组成员要对本组内其他成员的违约行为承担违约责任,从而起到抵押物的作用,缓解抵押不足、贷款难之急。

4.统一信用体系的建设,完善金融服务法律法规

信用是金融的基石。普惠金融的信用文化建设需要政府参与,培养全社会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基础上,设立社会信用评分系统,将日常行为整合纳入信用评分系统,利用大数据重塑社会信用基础,以节约金融机构对客户信用评价上浪费的资源,并减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同时,还需要完善金融服务的法律法规。一方面防止农民通过骗贷等非法手段获取信贷资金,另一方面防止金融机构对金融消费者进行欺诈、诱导,利用法律维护农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5.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需求不断增加,不再只满足于传统的存、贷、转款业务,对理财、保险、等业务的需要也在增长,因此,应加快业务开拓步伐,支持“三农”的零售银行定位,加大网点建设,发挥普惠金融深入农村的优势,增强在农村地区的存贷、汇兑和支付服务等功能,增强其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

参考文献:

[1]秦昌宁,倪瑛.普惠金融研究进展与展望[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66-76.

[2]周琳越.徽商银行县域地区普惠金融业务拓展研究[M].安徽大学,2015.

[3]龚霖丹,周敏舒,佳欠.发达地区基于互联网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研究--以福建南平为例[J].金融监管研究,2015,(43):36-49.?

[4]焦瑾洌普惠金融的国际经验[J].中国金融,2014,(10)68-70.?

普惠金融工作思路篇5

4月12日,借贷宝运营方人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推出借贷宝企业版,以对接超万亿级的社会资金方和百万级的中小微企业。

在产品逻辑上,借贷宝企业版与之前的借贷宝个人版基本一致。也就是借贷宝平台本身不抽取任何服务费用,当然也不承担任何风险担保,个人凭借自己对公司运营状况的判断,进行自我风险控制,是真正的P2P借贷业务。但是,企业版发起的每一笔融资,都需要企业主连带担保,这些债务并不会随着企业的倒闭而消失,一旦发生逾期,借贷宝的催收部门会作为合同中的丙方向企业主进行催收。

世界性难题

正如人人行科技CEO王璐所言,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是数量最为庞大的企业群体,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推动了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它们吸纳了大量就业,为中国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资金问题却阻碍了他们的发展。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效率低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根据最新的一份调研,有三分之一的受访中小微企业表示融资难是限制企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其余的原因包括行业竞争激烈、成本压力大、利润低、整体经济环境不好等。

而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是不足的。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5600万家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其中三分之一有借贷需求,但是真正从银行贷到款的不足12%。

当然这其中也有缘由。中国的银行借贷有一个前提条件,它要企业有不动产做抵押,但是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是没有不动产的,因此他们就没有向银行贷款的资格。此外,中小微的经营风险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而银行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在向中小微企业放贷时会非常谨慎。

王璐说:“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是一件利国利民大好事。希望借贷宝企业版能帮助每一个中小微企业不陨落在追梦的路上。”

王璐激扬文字的背后是互联网金融对于普惠金融的巨大价值,这一点不可否认。

最佳实现路径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

去年1 2月3 1日,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指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增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我国发展普惠金融,必须通过低成本高效率的互联网金融,除此之外并没有第二条道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便指出,互联网金融为普惠金融开辟了一个新路径,通过技术可以降低供给成本、提高效率、减少风险。

为什么说互联网金融是普惠金融的最佳实现路径呢?这源于互联网金融的几个重要特征。

低成本是互联网金融最直接显著的特征,而这可以使得在传统金融环境下无法盈利的普惠金融业务得以盈利,实现商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规模经济、平台经济的特点决定了互联网金融这种商业模式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一步助推普惠金融的发展。 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便捷和广覆盖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

此外,互联网金融可提供便捷全面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有助于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有效降低金融风险。而且,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互联网金融可以对客户的资信状况做到可记录、可追溯、可验证,能够卓有成效地帮助传统金融改善信息不对称现象,利用大数据来加快征信体系建设,进而提升金融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

问题的确很多

互联网金融之于普惠金融的价值是巨大的,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其存在的问题。以互联网借贷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互联网借贷平台达到了2595家,同比增加64.7%;全年成交额达到了9823.04亿元,同比增加288.6%。另外一组数据:2015年,有896家互联网借贷平台存在问题,其中跑路的占55%,提现困难的占29%,停业倒闭的占15%,还有1%是因为刑事介入(曾经风光一时的“e租宝”便是其中之一)。

市场火爆但问题多多,这就是当前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真实写照。

商业资本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利用中国金融体系的漏洞和落后,追逐一个又一个获利的机会与空间,而舍弃了金融的本质是对信用风险定价,这是互联网金融问题的症结所在。而背后是监管的缺失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监管基本内容是对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监管由原来传统金融机构的对应监管部门监管,对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相关业务的监管则由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具体管理办法或做出风险提示。应该说,这一体系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期能够满足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需要的。

但其后,特别是2013年以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爆炸性发展,这一监管体系却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例如,当前我国出现了因对银行主导型的网络融资监管过多、对非银行主导型的网络融资监管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商业银行贷款无法创新、大量的非银行网络融资风险巨大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必然会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形成制约,加强监管和政治势在必行。

监管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4月14日,国务院组织14个部委召开电视会议,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为期一年。同时,公安机关将与有关部门展开密切合作,集中整治互联网金融风险。

同日,由央行牵头联合多部委,结合地方政府及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组成的专项整治小组正式成立,并制定了接下来一年的具体时间表,将具体分为三个时间段: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7月底,各省级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清理整顿方案,同时各部门、各地区分别对各自牵头区域开展清查;第二阶段,从8月到11月底,将实施清理整顿,同时工作小组和各地区分别组织自查;第三阶段,从12月底到2017年3月份进行验收,形成报告并由央行会同有关部门完成总体报告,并形成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建议。

一场严厉的互联网金融监管风暴箭在弦上。

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面对新模式、新技术,监管也应创新思路与方式。新金融需要新的监管思维与原则,以及运用新技术手段。举个例子,传统的金融监管,更多强调资质、资金和牌照,采取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的方式,但这并不完全适用新金融业态。与之相对应的,可以采取考察新金融的技术门槛的方式,包括大数据分析技术、风险控制技术以及数据基础设施等方面,从而避免一些违法人员通过互联网从事非法行为,进行监管套利。

普惠金融工作思路篇6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这六个字的含义非常大。在我看来,未来几年,普惠金融将给中国金融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成为新的热点,并且有着广阔的前景。

普惠金融的实质是要让贫困地区、弱势群体有机会享受现代金融提供的服务,并且有机会能够从金融机构获得存款权、贷款权、资金的结算权、小额的保险权,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金融服务。

原来很多专家都在思考怎样把正规金融延续下去,但他本来就是一个土财主,你非要让他服务穷人,这种路径根本不行。所以,从2005年以后,国际上,特别是世界银行推动地区发展,提出了普惠金融这一理念。

经过这几年的研究,普惠金融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战略。本届中央领导能在这么重要的文件中及时把普惠金融这个理念提出来,应该说是非常英明伟大的。

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背景下,未来的正规金融机构一定会更加关注小微企业以及弱势群体的服务。而且,未来在金融机构的创新上,特别是微小型金融机构,包括我们常说的很多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方面,也有了政策的引导。

发展惠普金融与金融业的创新发展是一致的。我们应该鼓励金融创新,特别是利用新的技术和网络进行创新。为什么长期以来我们贫困地区的金融发展不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制于成本高、风险高,大家没有利润,而通过现代技术则能弥补这一块。例如通过互联网技术解决汇兑的问题、资金结算的问题或者传输的问题,把包括POS机、信用卡、银行卡等金融工具和服务覆盖到偏远地区。

现在大家正在热议的互联网金融也是创新,我们应该鼓励,但也要防范风险,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发展路径。当然,我这里指的是一种商业化发展,而不是政策性发展。

如此一来,我们还需要做到一点,那就是加强金融知识的宣传。通过调研,我发现无论是高校、社区还是农村,大家对金融还停留在一种肤浅的认识上,金融知识非常缺乏。

在英国、美国、加拿大三个国家,他们在小学课堂教学里就在教大家学习金融知识,学习怎样理财和算利率。而我们却是到了大学一些专业才有这些课程,有很多大学还不一定都会开金融这门课。

如今,这种金融服务、金融工具的利用和金融产品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即便是再穷的人,也有一些流动资金。关键是人们有没有能力充分利用这部分资金。

大家都在抱怨投资渠道不多。怎么不多?只理财产品一项就有13000种。现在你的生活已经离不开金融,但问题是你对它的了解和运用还非常不够。

普惠金融工作思路篇7

【关键词】五大发展 农村 普惠金融

一、学习十五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2015年10月29日,十五中全会闭幕,并了会议公告。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全面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式,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和战略任务,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领。公报提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l展的“五大发展”全新理念。

会议提出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行业发展传递了重要信息,将给我国金融行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将“五个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金融发展、央行发展当中,着重发展金融服务、金融业国际化、绿色金融等,为十三五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不断夺取“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新胜利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学习领会创新发展理念

十三五的重点经济区、网络强国等一系列创新战略的实施,将对我国金融行业提出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为此,投资融资体质、金融服务体系也将进行深刻变革。只有改革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创新金融市场和服务,才能满足我国创新发展对金融行业的要求。

(二)学习领会绿色发展理念

未来五年我国将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这也明确了未来我国金融行业服务支持的重点,发展绿色金融将成为一个趋势。

二、运用“五大发展”理念,研究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目前,铁岭市普惠金融工作持续升温,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银行全面推进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工作,推广惠农卡、农民工特色银行卡的发行和使用,在实现受理机具行政村全覆盖的基础上,开通支付终端机具联网通用功能,构建真正的惠农支付服务站,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小额现金取款、转账汇款、查询余额、挂失和修改密码等金融业务,同时实现电费、电话费、有线电视费等生活费用的缴纳,并能领取新农保、新农合、涉农补贴等资金。截至2016年末,铁岭地区各银行机构共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2793个,村级行政区覆盖率达100%;全市农村地区银行卡发卡量达到562.74万张,取款笔数达9.41万笔,金额共计888.80万元,转账汇款4.48万笔,金额8052.92万元,缴费22.78万笔,金额2002.20万元。新农保发放164.82万笔,金额2.08亿元,新农合发放1.75万笔,金额1.14亿元,财政涉农补贴发放37.47万笔,金额4.22亿元。

然而,普惠金融工作的开展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支付安全问题、农民接受问题、应用实效问题等等。

(一)运用创新发展理论指导普惠金融工作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面对普惠金融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创新精神,改变传统的宣传模式,深入农村地区实地调研,开辟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使广大农民能够真正理解普惠金融,接受普惠金融,应用现代化的支付方式达到便利生活的目的,消除老百姓对于支付安全的疑虑,从而享受现代化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

(二)运用协调发展理论指导普惠金融工作

普惠金融工作的意义在于使城乡百姓无论是生活在现代化的都市还是在相对落后的农村都能够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正是协调发展的理论指导着我们工作的方向,尤其对于铁岭市这类农业大市来说,协调城乡发展,对于提高市民整体生活水平,促进全市经济工作发展和人口素质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三、服务农村普惠金融,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一)创新发展农村金融环境

要想实现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就需要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作为保障。从创新发展农村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以及农村信用环境等方面来加以落实,在此基础上保障农村金融市场持续稳定发展。一是积极推行利率优惠政策,应当对于优先发展的农村实体经济给予必要的政策优惠,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二是进一步简化农村贷款程序,可以依靠考核制度等来对信用较好的农村客户进行贷款手续简化以及优先政策。三是进一步提高农村贷款的额度。在对农村经济进行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满足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结合贷款对象的信用状况和经营状况,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贷款的额度。

(二)协调发展金融服务,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一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从客户需求出发,统筹规划,适时开发并推出新产品、新服务。二是针对农业生产特点、农村基础条件和农民实际需求,开发多样化、系列性、适合农村生产生活和消费的金融产品,增强消费信贷对活跃农村消费的支持作用,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要。三是按照“普惠”原则,创新服务方式,降低经营成本,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公平性和可获得性。充分考虑银行业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特殊性和差异性,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手段。四是在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趋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支付工具,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现代金融服务。

(三)绿色发展普惠金融生态环境,完善风险保障机制

普惠金融的发展也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完善区域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努力推进社会信用建设,为发展普惠金融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构建发展普惠金融的风险补偿机制。灵活合理确定涉农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容忍度。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的协调沟通工作,积极争取各类保险机构开办涉农项目保险业务,不断拓宽风险补偿途径。

(四)开放发展,焕发普惠金融活力

一是建立与国际组织接轨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将该指标数据纳入全国和地方的金融统计之中,建立国家和地方的普惠金融数据库,并进行定期更新、监测与评价,择机年度普惠金融发展报告,以推动普惠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二是积极促进农村非正式金融机构的发展,依靠竞争提升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新型微型非正式金融机构发展速度较快,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分散广泛的金融资源来积极拓展农村金融服务的领域和范围,扩大服务主体,使更多农民受益。

参考文献

普惠金融工作思路篇8

2015年10月29日,十八大五中全会闭幕,并了会议公告。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全面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式,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和战略任务,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领。公报提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l展的“五大发展”全新理念。

会议提出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行业发展传递了重要信息,将给我国金融行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将“五个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金融发展、央行发展当中,着重发展金融服务、金融业国际化、绿色金融等,为十三五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不断夺取“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新胜利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学习领会创新发展理念

十三五的重点经济区、网络强国等一系列创新战略的实施,将对我国金融行业提出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为此,投资融资体质、金融服务体系也将进行深刻变革。只有改革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创新金融市场和服务,才能满足我国创新发展对金融行业的要求。

(二)学习领会绿色发展理念

未来五年我国将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这也明确了未来我国金融行业服务支持的重点,发展绿色金融将成为一个趋势。

二、运用“五大发展”理念,研究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目前,铁岭市普惠金融工作持续升温,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银行全面推进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工作,推广惠农卡、农民工特色银行卡的发行和使用,在实现受理机具行政村全覆盖的基础上,开通支付终端机具联网通用功能,构建真正的惠农支付服务站,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小额现金取款、转账汇款、查询余额、挂失和修改密码等金融业务,同时实现电费、电话费、有线电视费等生活费用的缴纳,并能领取新农保、新农合、涉农补贴等资金。截至2016年末,铁岭地区各银行机构共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2793个,村级行政区覆盖率达100%;全市农村地区银行卡发卡量达到562.74万张,取款笔数达9.41万笔,金额共计888.80万元,转账汇款4.48万笔,金额8052.92万元,缴费22.78万笔,金额2002.20万元。新农保发放164.82万笔,金额2.08亿元,新农合发放1.75万笔,金额1.14亿元,财政涉农补贴发放37.47万笔,金额4.22亿元。

然而,普惠金融工作的开展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支付安全问题、农民接受问题、应用实效问题等等。

(一)运用创新发展理论指导普惠金融工作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面对普惠金融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创新精神,改变传统的宣传模式,深入农村地区实地调研,开辟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使广大农民能够真正理解普惠金融,接受普惠金融,应用现代化的支付方式达到便利生活的目的,消除老百姓对于支付安全的疑虑,从而享受现代化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

(二)运用协调发展理论指导普惠金融工作

普惠金融工作的意义在于使城乡百姓无论是生活在现代化的都市还是在相对落后的农村都能够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正是协调发展的理论指导着我们工作的方向,尤其对于铁岭市这类农业大市来说,协调城乡发展,对于提高市民整体生活水平,促进全市经济工作发展和人口素质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三、服务农村普惠金融,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一)创新发展农村金融环境

要想实现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就需要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作为保障。从创新发展农村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以及农村信用环境等方面来加以落实,在此基础上保障农村金融市场持续稳定发展。一是积极推行利率优惠政策,应当对于优先发展的农村实体经济给予必要的政策优惠,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二是进一步简化农村贷款程序,可以依靠考核制度等来对信用较好的农村客户进行贷款手续简化以及优先政策。三是进一步提高农村贷款的额度。在对农村经济进行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满足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结合贷款对象的信用状况和经营状况,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贷款的额度。

(二)协调发展金融服务,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一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从客户需求出发,统筹规划,适时开发并推出新产品、新服务。二是针对农业生产特点、农村基础条件和农民实际需求,开发多样化、系列性、适合农村生产生活和消费的金融产品,增强消费信贷对活跃农村消费的支持作用,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要。三是按照“普惠”原则,创新服务方式,降低经营成本,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公平性和可获得性。充分考虑银行业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特殊性和差异性,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手段。四是在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趋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支付工具,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现代金融服务。

(三)绿色发展普惠金融生态环境,完善风险保障机制

普惠金融的发展也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完善区域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努力推进社会信用建设,为发展普惠金融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构建发展普惠金融的风险补偿机制。灵活合理确定涉农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容忍度。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的协调沟通工作,积极争取各类保险机构开办涉农项目保险业务,不断拓宽风险补偿途径。

普惠金融工作思路篇9

宜信是一家以“信用”为基础的P2P(peer-to-peer)普惠金融和财富管理公司。它为中国没有受到传统金融体系重视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帮助他们筹措资金、实现发展;为大众富裕群体提供金融服务。

多年来,中国有资金需求的低收入人群和高成长人群一直处于资金贫血状态。他们不符合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所严格要求的贷款条件,如贷款必须有一定资产做抵押等,因而无法获得贷款。宜信公司设计了完全不同的业务模式,不仅让没有资产做抵押的“穷人”能以很快的速度获得资金,还让有理财需求的人们有了理财新渠道,他们的公益理财愿望也得到满足。

宜信公司创办于2006年。创始人唐宁1997年曾经远赴孟加拉师从 · 尤努斯(Muhammad Yunus)教授学习格莱珉银机构运作模式,而后创办宜信公司。宜信公司发现,除了“穷人”之外,其他社会群体也需要“普惠”,如大众富裕群体,目前中国并没有为他们量身定制财富管理服务的金融机构,他们本身对此也认识有限,同样需要被“普惠”。2012年宜信公司尝试将普惠金融的服务带给大众富裕群体。

过去七年,宜信从一家几十个人的小公司,发展为员工过万的大型企业,并且得到国际顶级创业投资机构KPCB、IDG和摩根斯坦利等的青睐,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目前,宜信公司已经在中国八十多个城市和二十多个农村地区建有服务网络。

在唐宁看来,“人人有信用,信用有价值”。信用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天然无形资产,并不因个人的财富数量而有所区别,解决中国几亿农民和六千多万小微企业主获取资金问题的核心就在于普惠信用。国外的实践已经证明,穷人同样有信用,甚至比富人的信用更好。但中国信用体系落后,缺乏好的释放信用价值的渠道,唐宁发现并建立了这个渠道。

它的奥秘是什么?

在宜信公司出现之后,中国陆续涌现出一些P2P企业。中国的P2P借贷平台有两种模式:“线下”或“线上”。

在线下借贷过程中,借贷者可通过电话或网上申请联系P2P的客服,P2P工作人员将进行初步信用筛选。之后,P2P中央信用评估团队将在批准贷款申请并将其推荐给出借者之前进行第二轮正式的信用评估。出借者最后决定是否出借。宜信公司采取这种模式。

线上的P2P借贷平台利用网络创立网上平台,以便出借者直接提供贷款。一旦借贷者核实其身份,通过P2P机构的信用审核后,便可直接在网上论坛公开其贷款需求。出借人则可浏览贷款请求的列表,决定对每一项贷款出借多少。

尽管有诸多不同,但线下和线上模式不乏共同点。不论线下或线上,P2P借贷公司不从借贷者或出借者那里获取资金,而是作为第三方中介,促进借贷者和出借者的匹配。对每一次成功的交易收取手续费。

不同的商业模式缘起于不同的顾客需求,每种模式各有千秋。因需雇用很多信贷员及销售员,线下模式成本较高,然而也因此能覆盖较大的借贷者群体。

宜信公司的客户有两种,一种是借款者(普惠客户),一种是出借者(财富客户)。“普惠客户”以其信用为保证,通过宜信平台从“财富客户”获得资金,并支付利息给“财富客户”,宜信公司收取手续费用。以宜信公司的公益理财模式“宜农贷”为例说明(宜农贷公益理财产品运营模式见图1)。

这种模式设计,真正让“穷人”的信用变成了资产,挖掘出了传统小额贷款没有很好服务的客户群。这就是宜信公司的模式设计所创造出的市场空间。虽然运转良好,但由于中国信用体系尚不健全,这种模式对公司信用风险的控制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

宜信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积累了自己的经验,并且在继续坚持创新。2011年,宜信公司与美国著名风险管理机构费埃哲(Fair Isaac&Company)合作,引进FICO评分体系。以一次完整的交易过程为例,说明宜信公司的风险管理操作(见图2)。

借款者通过宜信平台获得资金一般要“闯过”三关:第一关,初审环节,宜信公司依据客户情况进行部分自动化的决策,减少审批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影响,同时也能够提升处理的效率。第二关,信用评分与实地征信环节。宜信根据材料对通过初审的客户进行信用评分,有必要时,根据客户的信用级别进行实地征信。第三关,终审环节。审核结束后,信用状况良好的借款人会被推荐给理财者,由理财者选择是否出借、出借资金多少。在促成双方交易之后,还会提供贷后管理服务,以帮助理财者回收资金。

宜信模式下,资金出借方将资金直接交给借款人,出借方不仅可以掌握借款人的基本信息,还能动态掌握其资金的使用方向以及归还情况。宜信公司挖掘到了传统小额信贷无法满足的“穷人”贷款需求,以及富裕人群的安全、保值理财需求。在这片新的市场上,宜信公司增长得非常快。

被看好的增长点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成为新的趋势。宜信公司设计的模式找到了契合互联网金融的广阔市场空间。

普华顾问公司的《2011亚太地区私人银行调查报告》曾显示,35%的私人银行经理人有意在两年内透过社交媒介与客户互动,近五成私人银行有望在未来两年使用移动通讯科技。我们可以想象,在不久的未来,一切理财通过互联网终端设备进行,从签约到后期服务,双方不见面就可以完成。理财者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路上,随时都可以了解自己所购买的产品收益情况。

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终端,形形的金融服务产品不断被推到客户身边,你到底该选择哪些?目前,大部分人还缺乏获取相关理财信息和服务的路径。宜信公司的优势在于流程透明,信用风险控制体系先进。宜信公司不断尝试使用更多科技手段,提供更加透明、安全的金融服务。在唐宁看来,普惠金融本质上是通过技术和营销创新,降低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互联网显而易见的优势是把财富管理服务的流程完整展现出来,服务更加透明化,可有效避免消费者黑箱效应的影响,让客户产生信任,进而对品牌产生依赖。

一个健康的金融生态体系应该是多层次的,应当能满足社会大众各种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目前中国的金融服务还比较单一,覆盖中低收入人群的普惠金融理念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宜信模式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链接】 “普惠金融”的前世今生

15世纪的意大利,高利贷盛行,修道士们为了抑制高利贷而开展信贷业务。到了18 世纪20年代,爱尔兰诞生了“贷款基金”,它利用捐赠得到的财物,向贫困农户提供无抵押的零息小额贷款,这种贷款用“共同监督”机制保证贷款者每周分期还款。而从19 世纪开始,欧洲、日本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政府借助邮政系统和邮政金融服务,努力扩大农村地区的小额储蓄和支付服务。

这些古老的做法都基于“普惠”理念。“普惠”的标准含义是:普遍、非歧视和非互惠。由此延伸而来的“普惠金融”理念是惠及普通大众的金融服务。传统的金融体系和产品更多是为拥有财产的人群提供服务,而“普惠金融”概念则倡导金融服务向传统金融尚未涉及的大众人群延伸和倾斜。

联合国系统率先在宣传2005小额信贷年时广泛使用“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词汇。其含义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20世纪90年代,“普惠金融”开始从传统的政府组织形式、信用合作形式转而向商业化发展。引导这次变革的初创者是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国的 · 尤努斯(Muhammad Yunus)教授。

【链接】穷人的银行家

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被称为“穷人的银行”,其创始人·尤努斯(Muhammad Yunus)教授被称为“穷人的银行家”。

1976年,在大学教授经济学课程的尤努斯教授发现,孟加拉国最穷困阶层的人们在通常的金融制度下几乎无法获得贷款,而这些人往往只需要少量的启动资金就可以凭借自身努力逐步改善生活,于是尤努斯教授开始尝试开展小额信贷项目。在此基础上,1983年,格莱珉银行正式成立。

为了使穷人真正能够获得贷款,尤努斯教授首创了无抵押贷款模式,但这会加大银行的信贷风险。为规避风险,格莱珉银行将贷款发放只给当地农村的女性,因为女性一般为家庭生产的主要成员,同时违约风险更小。他们还创立了“支持小组模式”。每个贷款申请人都必须加入一个贷款支持小组。各支持小组形成更大的联盟即“中心”,每周按时在约定的地点与银行的工作人员开会。这样,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也加强了银行和贷款者之间的沟通,使银行和贷款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拓展了“普惠金融”的社会影响。

随着格莱珉银行的成功发展,格莱珉模式开始被世界各国积极效仿,目前全球已有59个国家复制了格莱珉银行模式。格莱珉银行的成功在于尤努斯教授发现了穷人的金融需求,并认识到穷人同富人一样拥有可贵的信用价值。

案例点评

点评来自“宜信·2012年(第八届)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参赛队伍。其中,台湾政治大学队为一等奖获得者,清华大学队、湖南大学队为二等奖获得者。

盈利需要多元化

宜信公司生于普惠金融理念,并且致力于执行这个理念。中国金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对于宜信公司来说,要继续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以此吸引更多的贫民百姓,一起加入宜信公司的商业体系。宜信公司得以借此摆脱未来的竞争困境,并且开拓出不凡之路。

宜信的优势

现有顾客群是宜信公司最大的资产。宜信公司的核心优势是其风险评估体系。风险评估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信用评级,而信用评级就需要有庞大的数据做支撑。宜信目前已经有一个非常庞大的顾客群,这个顾客群覆盖了中国的60%、70%面积。并且这部分客户群体在银行中没有信用记录。对宜信公司而言,这是最宝贵的资产。

开发这个客户群市场上的潜在客户应该是宜信公司未来努力的方向。宜信公司应当不只是给他们提供借款服务,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成长。将现有顾客的生根并对其进行价值转换,将他们从资金的需求者转换为供给者。

宜信的挑战

宜信公司面临的挑战在于,其目前的业务模式比较单一,局限在微型借贷。现在的金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单一的业务模式会影响其盈利能力,进而影响其长远发展。单一业务模式不是长久之计。

我们建议

如果未来要创造更大的收益,宜信公司必须继续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这绝对是值得付出成本的。我们建议宜信在未来的成长中将业务模式多元化。

例如,可在宜信公司的模式中增加“微型创投”机制。可以选出宜信公司客户中有潜力、有发展性,并且优秀的人或者企业,作为宜信公司推广其信念的结点。对这部分客户群体进行培训,在帮助他们提高经营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做更长远的发展规划。让他们在获得利润后和宜信公司一起去投资于未来客户。

经过“微型创投”,将会有更多的资金帮助企业成长。宜信公司将业务模式多元化,把现有顾客当做最大的资产去开发,去开创未来顾客,这是最大的未来。

如何规避风险?

普惠金融覆盖的是中小额度、低风险、高价值的市场。普惠金融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小额信贷为主。第二个阶段是以宜信公司为代表的微型金融模式为主。现在中国的普惠金融处于第二个阶段。宜信公司是这个阶段的代表者,在成功提供普惠服务的同时,赢得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但宜信公司目前面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风险。

第一,收益能否覆盖风险吗?以宜信公司为代表的微型金融模式通过有效切分债权,效降低了单笔信贷的风险,实现了整个债权资产的证券化。但是这种切分带来的收益能否覆盖债权分割带来的风险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第二,如何应对政策监管的风险?在宜信的模式中,一个借款者可以从多个出借人那里借款,如果债权人不透明,很容易引发误解。

第三,未来的竞争风险是否会加大?如果商业银行和小额信贷公司携起手来,既有资金优势,又有本地放贷优势会加大竞争风险。现在这种由商业银行出资加小额贷款放贷的P2P模式已经出现了。例如,国家开发银行的开心贷模式、中国平安陆金所的模式等等。

政策监管风险与竞争风险,是宜信公司必须面对挑战。我们给出的规避风险的建议如下:

第一,从风险控制机制入手,设计相应融资加服务的模式。

第二,主动寻求政策监管,在征信和税收方面获得与金融机构同等的待遇。为此宜信需要将资金流动、交易信息、风险收益透明化。

第三,用互联网技术规避经营风险。例如,利用新技术进行数据挖掘、风险评估和数据建模等。传统的风险评估靠人,有造假的危险,而动态的信息化托管模式则很难造假。宜信公司可以建立动态的信息化托管模式规避风险。此外,宜信公司还可以用海量数据建模,例如,未来很多公司会依托云计算,在云端进行部署,他们的经营数据会储存在云端,这是非常有价值,值得去关注的核心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宜信公司可以实时检测企业经营动态,从而对其融资信贷做实时变更,以此降低宜信公司的运营风险。

普惠金融的核心目标是和小微企业共同成长。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资金,更需要知识和技能。宜信公司可以整合面向小微企业的咨询服务,从普惠金融走向普惠服务。最后通过整合服务,形成金融产品、金融交易、小微企业三重服务平台,从而实现宜信公司最终走向普惠金融和普惠服务的目标。

持续进行创新

在商业领域,宜信公司的模式是值得肯定的。宜信公司通过不懈努力在用户心中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大众的信任。金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宜信公司在加强大众对其品牌信任的基础上,还应该持续关注创新的环节。

我们给出的建议:

一、在产品层面进行创新。宜信应该在现有产品基础上,进行组合创新,使之更符合客户的需求。如,提供学生就业推荐,企业对接等服务。

二、在开发客户群方面创新。目前,宜信公司的客户群已经非常的清晰,宜信公司可在细分方面做得更精准。如宜信公司可以针对老客户推出以老带新的优惠方案。如果老客户可以带来通过审核的新客户,就可以提高老顾客的贷款等级,可以得到返点奖励及加分等等。

三、在营销策略层面创新。宜信公司可以在线上实行平台营销,通过增加一些交互性更完善的平台网络媒体吸引更多用户。可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型的媒体进行线上宣传。线下还可以举办一些互动公益活动。

四、在技术创新层面创新。宜信公司可以对现有网络平台基础予以改善。例如,可以在手机平台化设计方面加强产品的操作便捷性。如宜信公司可从技术层面对数据库进行整合,完善用户信息,采用与淘宝类似的评分体系,使用户等级在平台上可以清晰的展示。

目前中国正处于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阶段,企业将面临对金融投资的重大机遇。小额信贷节节攀升,众多融资平台踊跃而进。面对竞争激烈,市场可观的领域,宜信公司想要突出重围,就需要有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宜信公司必须在品牌信任与持续创新两个方面继续努力。

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

2012年12月1日,宜信·2012第八届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清华大学伟伦楼国际报告厅圆满闭幕。本次大赛共有来自80多个商学院的100多支队伍、近千名学生参加。经过激烈的角逐,台湾政治大学队获得总冠军,清华大学队和湖南大学队获二等奖;三等奖分别由西安交通大学队、同济大学队和北京邮电大学队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代表队的党姣同学获得最佳选手奖。

本届案例大赛由清华经管学院MBA教育中心、《清华管理评论》、《管理学家》杂志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共同承办。宜信公司为本次案例大赛的独家战略伙伴。

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旨在通过来自企业的真实案例,训练未来的企业精英在面临挑战时的决策与分析能力,培养成熟的商业思维,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为商学院学生创造了深入一线调研、接触实际问题的机会;通过整合资源,为合作企业提供品牌展示的舞台,为案例企业提供商业决策的参考;同时为促进亚太地区学院交流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决赛案例包括:《宜信,普惠金融之路》,《海尔:用“人单合一”实现“双赢”》(详见《管理学家》杂志2012年10月刊),《POWERLAND:载誉归来的中国奢华领军品牌》,《陕旅集团:重寻关中文化的底色——白鹿原影视文化旅游区项目的传承与创新》,《凤凰涅槃,王者归来?——“荣和酒”的前世今生》。来自案例企业的管理者认真观看了参赛队伍的展示,并进行了点评。

宜信公司总裁助理刘大伟点评道:“今天的比赛非常精彩,同学们不仅将现实问题提升到战略高度,而且在分析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深入到具体解决方案的层次。” “案例教学有很重要的特点,不仅向老师学,同学间的交流收获非常大。参赛的每个队都从不同视角,针对企业不同发展方向以及案例主题进行探讨。”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中心总监高崴表示,四支代表队围绕海尔“人单合一”模式进行了精彩的演示,他们做了很多工作,也有很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非常有价值的探讨。中南大学令人印象深刻,他们对于海尔的一二三类经营体之间的融合和打通,以及如何把资源平台融入到一级经营体来为用户创造价值,论述极具建设性。新加坡国立大学对经营体人员的素质,人员的培养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暨南大学非常关注组织变革,关注经营体内部之间、相互之间的官兵互选和鲶鱼机制。西安理工大学也关注这个问题,基本反应了现在海尔做“人单合一”变革中所面临的前沿的问题,很有启发意义。

保兰德集团监事黄学诣指出,一个好的案例分析应该包括命题和破题的能力,关注的角度和力度;其次是分析的架构问题,逻辑思考的准确性;第三要考虑策略的展开;第四是解决方案的论证,要考虑到可行性的成本和效率的问题,不能忘记对风险的评估,要考虑不可控因素所产生的结果和企业的预案。理解竞争的市场永远比理解自己的工厂重要,更重要的是理解消费心理的变化。现在大多数的MBA课堂里讲的是决策,却一直对中国整个零售市场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理解缺乏一个比较好的数据和实景的研究,是一个缺憾。缺乏了这些研究,很难找到品牌应该定位的基因,没有品牌的基因,没有办法创造品牌的行为模式,就没有办法产生品牌的竞争优势。

陕西西咸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新垣在点评时谈到,北京邮电大学队创作了一个《贵妃醉酒》,反映了学生对这个项目很用心,特别注重对旅游产品的思考;他们提到的设计与白鹿原有关的纪念品、公仔等的建议很有可操作性。中山大学队来自岭南,却能够对陕西黄土文化认真研究,“你拍我演微电影”的提案很值得学习;中国传媒大学代表队对娱乐和文化两方面的分析非常到位。西安交大队有地缘优势,工作做得比较扎实,希望可以进一步接触,也希望他们能够和陕旅一起工作。

贵州亚联荣和酒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利杰点评道:“四川师范大学思考非常全面,层次感强。上海交大代表队分析很理性,发掘了荣和酒的价值,目标定位准确,解决方案更贴近现实,更有利于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济大学代表队切题非常准确,对问题核心把握很好,抓住了历史文化和荣和酒业巴拿马金奖核心,给出了详细的措施,方案更上一层楼。台湾政治大学代表队是创新的团队,他们的思想比较独特,很有吸引力。”

普惠金融工作思路篇10

因此,了解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对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覆盖程度进行调查研究,探索互联网金融对农村普惠金融的影响机制,也是我们此次创新研究的目的所在。

一、鄂、琼两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一)鄂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概况―以十堰市为例

1.十堰市农村发展情况。第一,农业基础设施脆弱,仍需加大投入建设。十堰市耕地绝大部分属坡地,怕涝、怕旱,基本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部分水库、引水渠和排灌设施年久失修,虽然通过新“三万”活动,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是现有的水利设施仍然满足不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的需要。

并且,农村年轻劳动力短缺,全市精细农业推广进程缓慢。

第二,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经济发展形势转好。2014年以来,十堰市农业生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农业生产形势好于往年,粮油逐步增产。各县、各乡、各村制定发展规划,落实一村一策,加快经济发展。

2.十堰市农村普惠金融现状。目前十堰辖内商业银行共有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邮储银行、十堰农商行(不含县级农商行)、中信银行、湖北银行11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一家(农发行十堰分行);保险公司33家、证券公司5家,担保公司11家。

第一,金融改革工作推进迅速。股份制银行纷纷入驻十堰,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湖北银行、中信银行已经开业,汉口银行也正在开业筹备中。各县小额贷款公司、三农金融事业部等纷纷挂牌成立,各县农村信用社已经全部改制为农商银行,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进展顺利。

第二,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进一步合理布局。全市金融部门从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乡镇金融网点的建设力度入手,合理调整农村金融布局,基本实现了农村金融服务区域的全覆盖。目前,辖内共有金融机构网点339个,其中,县城162个、乡镇177个,位于乡镇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商业银行103个,占58%,其次是邮政储蓄银行68个,占39%,农业银行6个,占3%。针对因地理、经济或历史原因造成的存在金融服务“盲区”的少数乡镇,金融部门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开通了转账电话和“金穗支付通”小额现金支取业务,填补了金融服务空白。

(二)琼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概况―以三亚市为例

1.三亚市农村发展情况。第一,农业保持稳定发展。三亚市近年来一直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实施“菜篮子”工程、瓜菜田头预冷处理系统、良种补贴、农民培训、农业技术推广、农机购置补贴、农业金融和保险等财政扶持政策,积极推进品牌农业发展。

第二,各种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近年来,三亚政府相继出台水稻生产机械插秧作业补贴、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冷库建设等多种有利于农业生产、销售和后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并落实“政策到户”,让村里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2.三亚市农村普惠金融现状。目前,三亚地区为乡镇服务的金融机构网点数有62个,其中农业银行12个,农信社21个,邮政储蓄15个,工行6个,中行5个,建行有3个。还有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服务公司。

第一,金融改革工作持续进行,各银行纷纷成立组织资金管理机构,增设网点,增加储蓄品种,各行资金??力大大增强,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湖北银行、中信银行逐步进驻。各小额信贷公司遍地开花、农信社蓬勃发展。现在,互联网金融公司也纷纷筹备,进驻三亚。

第二,涉农金融机构发展取得新成果。农信社支农服务成效进一步显现。一是贷款投放力度加大,2015年末,农信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增长8.8%,占各项贷款比重65%。二是创新支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办了多个富有地方特色的信贷产品。三是拓展支农服务空间,不断调整信贷投向,扩大信贷业务功能,业务范围涉及全市各个经济领域。

二、鄂、琼两地调查问卷描述性统计

此次社会实践,小组选择了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北山村(琼地)和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南化塘镇江湾村(鄂地)两个实践地,其中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北山村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较好,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南化塘镇江湾村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较为落后。

(一)两个实地调查村的简介

1.十堰市郧县南化塘镇江湾村。南化塘镇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东北边陲,是郧县农业大镇。全镇通公路总里程达到450多公里,已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江湾村归南化塘镇管理,天蓝水清,气候宜人,全村种植大白菜,椰子,哈密瓜,韭菜,葱等蔬菜300多亩。

2.三亚市海棠区北山村。海棠区是海南省三亚市四个市辖区之一。北山村坐落于市辖区,地处要塞。全村种植红苹果,谷子,樱桃,山霉,红苕,栗子,葱,椰子,芦笋等蔬菜水果,拥有蔬菜大棚160多个。北山村还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二)两个实践地的调研情况对比分析

1.农户年龄分布情况。

调研显示,江湾村受访者中年龄在18岁以下的有19%,18~40岁的有37%,40岁以上的为44%。北山村受访者中年龄在18岁以下的有16%,18~40岁的有44%,40岁以上的为40%。其中18岁~40岁的年龄段受访者属于青状年劳动力,计算可知,北山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比江湾村多7%,因此,北山村的农业生产潜力大于江湾村,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会强于江湾村农户。不过随着近年来十堰市外出从业人员有所减少,江湾村这一情况有望得到改善。

2.农户年收入情况。

调研显示,江湾村的受访农户中年收入在3万元以内的有26%,在3~5万元区间的有35%,在5~10万元的有28%,在10万元以上的仅为11%。而北山村的受访农户中年收入在3万元以内的占17%,在3~5万元区间的占27%,在5~10万元的占34%,在10万元以上的占22%。对比来看,北山村农户的收入情况整体好于江湾村,尤其北山村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农户要比江湾村多11%。这说明江湾村的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于北山村。

3.农业经营主体类型情况。

调研显示江湾村的受访农户中农业经营主体类型为家庭农场或专业大户的仅占6%,农村合作社形式的为2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类型的没有,其他类型的占比最大为73%。再来看北山村,北山村的受访农户中农业经营主体类型为家庭农场或专业大户的占25%,农村合作社形式的为38%,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类型的占9%,其他类型的占28%。对比来看,北山村的农业经营主体类型丰富,除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外,其余类型均超过20%,而江湾村在其它类型上占73%,农业经营形式略显单一,说明北山村农业经营的发展好于江湾村。

4.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情况。

调研显示,江湾村的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技术,选择人数占43%,其次是资金不足,占33%,管理经验不足占21%。相较而言,北山村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资金不足,占36%,其次是缺乏技术,占34%,管理经验不足占17%。从总体上来看,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技术和资金不足,而江湾村缺乏技术的问题尤为严重,北山村则需要努力解决资金问题。

5.了解的普惠金融类型情况。

此题在问卷中是一个多选题,调研显示,江湾村的受访农户中了解的普惠金融类型主要是存取钱服务、小额贷款、获得多余银行存款金融收益服务,均超过了30%。再看到北山村的受访农户中了解的普惠金融类型主要是存取钱业务、小额贷款、互联网金融、获得多余银行存款金融收益服务。两地对比来看北山村的受访农户了解的普惠金融类型更多,并由统计数据可知,其了解的每一种类型的人数也比江湾村多,说明北山村普惠金融的推广度比江湾村高,对其普惠金融的发展也更有利。

6.获取金融服务的便利情况。

调研显示,江湾村受访的农户中到达金融服务点的时间在15分钟以内的占28%,在15分钟-半个小时区间的占27%,半小时-小时区间的占24%,一小时以上的占21%。另一边,北山村受访的农户中到达金融服务点的时间在15分钟以内的占32%,在15分钟-半个小时区间的占36%,半小时-小时区间的占14%,一小时以上的占18%。两地对比来看,在半小时以内到达的情况下北山村具有明显优势,说明北山村农户获取金融服务的便利性更好,农村普惠金融服?湛?展会更顺利。

7.农户借款的来源性情况。

调研显示,江湾村所访农户借款的来源主要是亲友社会及民间融资,占比37%,其次是农村信用社或农合行,占比32%,正规银行比较少,占比19%,小额贷款公司、网络金融金融机构都不足10%。再看北山村,所访农户借款的来源主要是农村信用社或农合行,占比43%,其次是亲友社会及民间融资,占比22%,正规银行比较少,占比16%。小额贷款公司,占9%,网络金融机构占10%。两地对比来看,农户们的借款来源主要是农村信用社或农合行、亲友社会及民间融资,其余借款来源均未超过20%。而北山村选择农村信用合作社或农合行较江湾村多出11%,且超过了亲友社会及民间融资,说明北山村的普惠金融发展较江湾村好。

8.农户贷款的目的情况。

调研显示,江湾村受访农户贷款的目的主要是子女学费,占比26%,其次是农业生产,占比23%。对比来看,北山村受访农户贷款的目的主要是农业生产,占比34%,其次是子女学费,占比21%。这说明北山村农业产发展的比江湾村好,生活负担没有江湾村大,贷款更多的是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从整体上看,两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贷款都有需求,这也正是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所致力的方向。

9.农户借款的难处情况。

调研显示,江湾村所访农户借款的难处主要是银行借款审批太麻烦,占比42%,其次是缺乏抵押物担保品,占比36%,其余难处占比较小。再看北山村所访农户借款的难处主要是银行借款审批太麻烦,占比28%,其次是缺乏抵押物担保品,占比21%,其余难处占比较小。两地对比来看,借款难处主要是银行借款审批太麻烦、缺乏抵押物担保品,在江湾村,两者均超过了30%,而北山村未超过30%,说明这两点难处在北山村得到了一定改善,该村的普惠金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10.农户对互联网金融的了解程度情况。

调研显示,江湾村所访农户中对互联网金融听过的有36%,有一定了解的有19%,非常了解的仅占3%,完全不知道的有42%。而北山村所访农户中对互联网金融听过的有36%,有一定了解的有32%,非常了解的有9%,完全不知道的有23%。两地对比来看,北山村农户对互联网金融的了解程度深于江湾村农户,这说明互联网金融在北山村的普及程度比江湾村高。因此,互联网金融在江湾村可待挖掘的潜力很大。

11.农户对互联网金融存在的正面观点。

调研显示,江湾村所访农户认为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优势主要是其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办理业务,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占比47%,这一点说明农户认为互联网金融具有很大的便利性。而在北山村所访农户认为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优势主要是互联网支付等方便快捷,网上购物已不可或缺,占比46%。这说明北山村农户中有许多人有过网购体验,并善于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互联网金融在当地的普及程度较高。

12.农户对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观点。

调研显示,江湾村受访农户认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互联网本身比较虚拟,不太放心,占比36%,这一点说明农户对互联网不太熟悉,在当地发展互联网金融难度较高。对比来看,北山村受访农户认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主要是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犯罪,这说明当地农户平常有注意互联网金融的新闻,该地发展互联网金融难度较小。

根据上文所述的12个问题的情况对比分析以及我们在两个实践地采访村委会、政府、银行的手记和查阅的相关资料,我们可以轮廓出影响两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差异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农业经营、农户对普惠金融的了解程度、互联网金融的进驻程度等方面。

(四)实证结果分析

1.十堰和三亚地区实证结果单独分析。影响十堰金融普惠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农村地区手机银行用户数(x6),农村地区手机银行用户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金融普惠发展指数增加1.150个单位。对十堰金融普惠发展影响最弱的因素是便民服务点交易额(x2),便民服务点交易额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金融普惠发展指数增加0.961个单位。

影响三亚金融普惠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农村地区手机银行用户数(x6),农村地区手机银行用户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金融普惠发展指数增加1.931个单位。对十堰金融普惠发展影响最弱的因素是便民服务点数(x1),便民服务点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金融普惠发展指数增加0.414个单位。

实验结果表明,综合十堰和三亚两个地区的结果,均表现出互联网金融对农村普惠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深远的影响着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影响程度超过了传统网点式金融。互联网提高了金融平台的资源配置,增加了金融资源的攻击,有助于提高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

2.十堰和三亚地区实证结果对比分析。十堰地区的农村地区便民服务点数(x1)和农村便民服务点交易额(x2)的系数比三亚地区的大,说明便民服务点数量和便民服务点交易额数量的增减对十堰普惠金融的影响程度大于三亚。便民服务点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十堰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增加0.961个单位,三亚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增加0.414个单位。便民服务点交易额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十堰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增加0.896个单位,三亚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增加0.533个单位。

十堰地区的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交易额(X4)和农村地区手机银行用户数(x6)的系数比三亚小,说明手机银行交易额数量和手机银行用户数量的增减对十堰普惠金融的影响程度小于三亚。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交易额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十堰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增加1.232个单位,三亚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增加1.569个单位。农村地区手机银行用户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十堰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增加1.150个单位,三亚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增加1.931个单位。

上述结果说明互联网在三亚地区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大于十堰地区,所以三亚在互联网金融的资源配置更高于与十堰。而十堰在传统金融上的使用程度大于三亚地区。

综上所述,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能依托互联网平台得到更好的推广,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能提高金融的普惠程度,增加了对落后地区金融资源的供给。并且互联网金融发展更广的地区,其经济的表现更加发达,说明发展互联网金融能有效的提高金融的资源配置效率,更好的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

四、农村普惠金融借助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从政府角度来说

1.开展互联网金融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农户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度。由于互联网金融知识未能普及,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未能很好地利用互联网金融的“普惠”特性来解决自身问题。对此,政府与相关金融机构可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渠道及对潜在客户的针对性操作培训来吸引客户。政府与相关金融机构“双管齐下”,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

2.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投入,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硬件基础。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支付方式是以移动支付为基础。因此,农村网络基础实施是否完善对互联网发展普惠金融具有重要的影响。建议政府向农村地区提供易接受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公共产品,再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提高农村地区网络设备的使用率,以此为互联网金融向农村地区拓展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3.提高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保证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有效和健全的法律监管是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石,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建议政府加大监管激励措施,引入社会公众参与监管,增强信息的透明度,从而提高互联网金融推动农村金融“普惠”的安全性。

(二)从金融机构角度来说

1.研发符合农村地区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金融需求。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产品大多效仿或直接嫁接国外相关产品,或大部分产品只针对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导致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性不能很好发挥。互联网金融机构可就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与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提供多层次金融服务,实行产品差别化,做到以客户与市场为核心,推出符合我国特色的农村普惠金融精神下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2.传统金融机构进行因地制宜的创新,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农村合作社在农村地区仍具有很高信任度,可借助这种优势,继续深化普惠金融发展。传统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村金融技术性的投入,扩展服务网点,扩大线上服务渠道,丰富自助服务等功能。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和便民服务点,并加速向经济落后地区延伸,充分发挥其对农村金融服务的规模效益作用,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在线全覆盖。

(三)从农户自身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