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1 15:14:50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篇1

一、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爱科学教育

在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情境图片、应用题等资料,在实施德育教育时,我便根据其内容来渗透德育。如:在教学方向与位置时,我告诉学生: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而司南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在课程的不同时刻,渗透文化教育,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为之奋斗的动力,进而实现双重教育的目的。再如:回收10吨废纸能生产再生纸800千克,这就相当于少砍18棵大树。如果我们学生每人每个月回收2千克废纸,那么一年每人可以回收废纸多少千克?照这样计算,我们全班同学一年回收的废纸大约有1吨吗?如果按我们一个班级的同学一年回收一吨的废纸来计算,我们全校30个班一年回收的废纸大约相当于砍多少棵大树?通过启发、感悟、计算,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这样不仅生动了课堂教学,还在理性的教学中实现德育的浸染。

二、利用教材与生活实际更好结合

数学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它与我们的衣食住行联系非常紧密。它甚至在科学、建筑、医学等方面也广泛应用。在数学课上我请同学们结合实际来说一说数学的作用,这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加入到课堂学习中,顺利达到了教学目标。比如通过一年级的元角分知识学习,学生明白了人民币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三、利用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数学的学习需要具有一丝不苟、认真仔细的良好品质。所以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要积极思考,分析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巩固练习时,需要认真审题,仔细计算,小心验算。时间久了就能培养学生做事有条理、严谨的态度,从而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而这些和课堂上教师和优秀学生的示范及老师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教师的示范要多方面体现,一言一行,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会彰显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力量。所以,身为教师要时刻牢记这一点,通过严谨的教学和健全的人格魅力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为人处世的态度,真正彰显榜样的力量。

四、利用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优秀品质

数学这一门学科本身有很强的严谨性,而这一理念应贯彻在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对数学教学中的概念进行讲解时,要尽量运用专业的数学语言进行准确描述;对公式的具体作用,要进行确切的讲解;板书的书写要有一定的条理,一定要在小学生中做好严谨认真的带头作用。其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进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亲身实践和探索,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出答案,得出结论,这样学生记忆牢固深刻。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间接培养了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涵养了学生勇于探索、开拓的精神。

五、利用数学中的实践过程,来涵养师生共同

合作的价值和意识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除了人才竞争外,还有品质、精神竞争,人事模式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更需要大家精诚合作,才能成功。所以合作意识和合作模式的训练,尤其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有意强化学生的合作观念,通过团体合作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使他们认识到集体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如小组合作的方式,比较适用。

六、利用数学课后广阔空间,强化德育教育

任何教育都要分成课上和课下两部分,德育教育也不例外,课上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课下。课下教育的形式有很多种,空间广阔而自由,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实现育人的目标。比如,可以改变以往传统的批改作业的方式,变简单的对错判断为宽松的交流体会,使作业成为师生隐性沟通的方式和空间。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非常受用,反响效果好。在这里,孩子们向我敞开心扉,在我的精心呵护下我们的园地五彩缤纷、生机勃勃。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篇2

课堂导入是教学手段,是为开展课堂教学服务,是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他主要是通过利用各种媒体,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可见一个优秀的品德课堂导入,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的注.cn意,还要考虑如何唤起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从而引导他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我们从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和铺垫功能这两个角度出发,设计品德课堂导入,让课堂教学有效接轨生活。 一 、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

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就是,要求我们在设计品德课堂导入时,要根据教材呈现的不同情景,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学习的欲望,保持对学习主题的高度关注,积极主动学习。

1、以“ 趣 ”入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对学习主题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并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品德课程中许多主题是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这些内容,学生都有一定的亲身经历,非常感兴趣。这类课堂的导入,设计时采用精心的裁剪的生活情景,凸现潜在的教育导向意义,以“趣”入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自然的对教育主题感兴趣。

例如《走进市场》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尽早的学会一些选购商品的知识,培养他们独立选购简单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能力。课始,老师问学生:“喜欢在超市购物吗?”(学生雀跃)

再问:“为什么喜欢在超市购物?”(学生纷纷说了自己的感受)

(随即播放超市里人们购物及一位顾客在仔细挑选商品的情景。)问老师:“这位顾客购买物品时在干什么?”

“在挑选商品,看看是否是自己想要的。”

“在看产品使用说明。”

“在看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

学生回答踊跃。

现在从城镇到农村,处处可见超市。在超市购物较为熟悉。用“超市购物”情景来导入,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导入的趣味性,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以“ 思 ”入境

“学而不思则罔”,从反面说明了思在学习中的作用。在导入时,结合内容,创设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处于“心愤口悱”的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导入设计。提高认识,引导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现行品德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课堂导入时,应更多的考虑,在导入环节中以“思”入境引发学生对课堂教育主题的做一定的思考,便于把课堂主题教育进行的更为深刻。

《诚实是金》让学生懂得说谎的危害,只有诚心才能赢得尊重和信任。要做到不说谎话,言行一致,诚实守信。课始老师讲述故事:

在德国,一位中国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到德国大公司寻找工作,可是一连20多家公司都没有接受他。他想自己才能出众,找家小公司应该没有问题吧。可是小公司也把他拒绝了。

同学们,为什么德国的公司都拒绝他呢?猜猜,可能是什么原因?

(悬念一摆,学生都积极猜想)

想知道真实原因吗?那家公司的老板告诉他,不录用他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他在德国期间乘公共汽车曾经逃过三次票。留学生很吃惊,难道我的博士文凭还抵不过三次逃票。德国老板说:“是的。我们不怀疑你的能力,但我们认为您惟独缺少了非常重要的两个字!”

此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你有什么感想?”

感触学生心里,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感受,深切体会到说谎的危害。

3、以“ 情 ”入境

情感在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或活动具有支配、指导作用,学生强烈的内心体验,能使教学主题的要求较为容易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情”入境,即要用语言、情节感染学生,引起情感共鸣。如果课堂品德教育主题,主要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道德情感的体验中受到教育,那么在导入时,就要先行孕育道德情感。

《孝心献老人》的教学关键是激发学生体贴老人,关心老人的情感,因此,以情感渲染来导入是触动学生心灵的基点。课始,老师出示两幅漫画:一幅是奶奶累了坐在椅子上。旁白:老了不中用了。第二幅是孙子兵兵在给奶奶捶背,奶奶很高兴。旁白:真懂事。问学生这画面在讲什么?

学生一看就能够清楚把图意说上来。回答后,老师过渡:“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人曾经为家庭,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现在年纪大了,该是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了。我们作为晚辈,承接了长辈的养育之恩,要懂得汇报。画中的兵兵真得非常懂事奶奶累了,就给奶奶捶捶背,老人并不渴望家人为她付出多少。就是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能够幸福、美满。你看,孝顺的孙子给奶奶那轻轻地捶背,奶奶就一点儿也不觉的疲劳了。那脸上洋溢的笑容,多么开心,多么幸福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在老师深情的讲述中,学生都为之动容,在其心头激起情感的涟漪——老人很需要我们的关爱啊!带着这样的情感进入课堂教学,学生怎么会不受到深刻的教育呢?

二、发挥导入的铺垫功能

1、为突破重点作好服务

有些品德教育主题可能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有一定的距离。如果 ,在课堂学习开始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要想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领会

课程教育意图则有困难,从而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鉴与这样的考虑,我们要在课堂导入环节把问题解决好。

(1)、事实说话导入补认识

用事实说话:就是采用社会上出现的事例,自然界存在的现象,来安排课堂导入。由于它的真实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类课堂导入的设计对与那些学生感性认识上不足或者模糊的品德教学主题特别合适。

例如《保护环境》的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环境。现实生活中,学生知道身边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他们并没有觉得环境污染对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水污染了,他们觉得现在有自来水;电池乱扔,对土地的污染似乎也看不出来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的威胁认识就较为欠缺。因此,在导入时,老师用多媒体播放了“森林大肆砍伐;污水排放,河水变质,鱼儿死亡;不可分解塑料袋漫天飞舞……”随着画面的切换,学生脸上的表情变的严肃了,雄辩的事实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那么“我们要保护环境”的意识立即萌生出来。接下去的课堂学习实效就有很好的保障。

(2)、情景再现导入温经历

现在的孩子生活幸福,在家里无时不刻都享受着亲人的关爱,有一种“以我为中心”的意识。许多孩子忽视了生活经历中许多值得珍惜的东西。品德课程中,许多主题安排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深刻理解生活。这类课堂的导入时,要把曾经的生活情景重新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意识的温习、再新认识生活,这对与课堂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谢谢你们,我的父母》的重点是感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作课前调查,和学生交谈中发现,许多学生认为:“父母照顾好孩子的生活,是天经地义的。”有的还埋怨:“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不够,没有其他的父母那么好。”那么,课堂导入就需要老师精心选择生活中一些温馨的情景,能打动孩子心灵的生活细节展示给学生看。如“灯下,妈妈给孩子打毛衣;孩子生病父母精心照顾;晚上,妈妈给孩子折叠第二天穿的衣服;孩子睡着时,妈妈起床为孩子盖棉被”等等。在重温这些每位学生都经历过的生活小事后,可顺势提问:“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内心深处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操劳。

(3)、亲身体验导入强感受

由于年龄的原因,生活状况不同的原因,我们的孩子对他人的心理,生活不可能有切身的体会。如何引导学生和他人交往,学会与人相处是品德课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类品德课程教育,在导入时要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最好的办法是设计活动让学生去亲身体验体验,这样对马上进行的课堂教学非常有利。

残疾人生活上的困难,一般健康的人都不会有什么体会和感受。看到残疾人遇到困难,好大一部分学生会嘲笑他们。《关心残疾人》课堂导入时,如果老师选择“一位盲人在行走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或“一位脚残疾人走楼梯”的情景来导入。希望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遇到困难需要得到我们的帮助。”那么,肯定会有部分学生最先关注的是盲人摔跤,脚有残疾的人走楼梯的情形。这情形在他们眼里看到的可能只是摔跤时的狼狈,走楼梯时的滑稽。

有位老师的导入很巧妙。设计一个生活情景:在讲台上放本书,旁边再放些其他的东西,过道上也摆些凳子或物品,设置些障碍,让学生蒙上眼睛,独自去取书。然后在同学的帮助下再去取回书。在课堂导入时,请大家谈谈取书的感受。这样回避了前一案例中出现的尴尬场面,同时让学生亲身来感受一下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体会一下渴望得到他人帮助的那种心理,效果就不一样了。

2、为解决难点做好服务

有些品德课的教育主题尽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非常的贴近,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这一教育主题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易混淆的概念,较抽象的道理,认知上有困惑的现象。这些我们在课堂上必须需要处理的问题,可以考虑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来先行解决,从而为课堂学习打好一定的伏笔,促进学生对课堂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为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奠定基础。

(1)、形象感知导入释概念

现行的好多品德课的主题涉及到概念,这是老师在课堂教学时遇到的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对概念进行解释吧,学生听不懂,再说对小学生讲概念也没有这个必要;不解释吧,课堂上出现这样那样的混淆,弄不明白。对与这类主题的教学,在课堂的导入时,可以把概念的外延一一具体摆出来,学生在大量的具体形象面前就自然理解可这个概念。

《生活中的你我他》这课的难点是,学生对职业这个概念弄不清楚。容易把外地人、领导、超人、魔法师等当做职业来看待。如果要引导学生把哪些是职业,哪些不属于职业分辨开来,有些难度,因为什么叫职业这个解释,小学生理解不了,也没有理解的必要。怎么办?仔细想想,学生对生活中各种不同职业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医生、老师、工人、农民、护士、警察、售货员”等等应该都认识。因此,解决这个难题可以直接采用“职业”的具体形式来说明。

在导入时,展示“不同职业人员的劳动场面以及模仿各种职业的典型动作,让学生来猜猜他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人?”这样形象感知导入的效果真的好,学生兴趣很浓,而且对各种职业的名称很快有了清楚的认识。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再也没有出现把外地人、领导、超人、魔法师等当作职业来看待。

(2)、类比感悟导入渗道理

品德课程中涉及到一些比较抽象的道理,这是我们在课堂教学时所遇到的难题。我们可以在导入时,用比较形象的、例子进行类比,让学生对抽象的道理有个较为感性的认识。

《集体的力量大》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的无比。一个人办不到的事情,很多人在一起齐心协力,互相合作就有可能办到。难点: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大,只有团结一致,力往一处使才行。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可以通过课本中的《运水果》的故事来突破,但是总觉得学生的认识不够深刻。所以在导入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能类比说明问题的“折筷子”的游戏来作好相应的铺垫。先请一位学生上前来折筷子,给一根,轻而易举折断了,再给两根,有点费力,但还是折断。作后给一把筷子,结果怎么也折不断。整把筷子请其他的同学也来折,可……游戏结束后,老师组织学生讨论。通过游戏,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讨论后,然揭示课题。

这个游戏中蕴涵着团结,力往一处使,力气就大的道理。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筷子多了就折不断了。这是对道理的最为朴素的认识。在课堂中《运水果》的故事学完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对“折筷子”的游戏有什么新的认识。这时学生对道理的认识就深刻到位了。

(3)、情境体悟导入揭困惑

现实社会缤纷复杂,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对生活中许多现象存在认识上的困惑,觉得到底该怎样来正确认识,感觉很难,品德课程中如果涉及到了,我们就要花时间把它讲透彻。因此,在课堂导入时就让学生来面对困惑,对于积极解决困惑帮助很大。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 教学 渗透

小学语文对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材上的很多内容都具有思想性与情感性,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雏形。语文教材中课文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的讲的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有的是古人高贵的道德品质,还有富有教育意义的传说,等等,这些内容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品质,为其塑造健康的人格打下坚实基础。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作用

1.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小学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学生后期人格的形成与小学教育有很大关系,德育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品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的教育理念,德育教育应该摆在第一位。与知识掌握能力相比,学生的思想素质更重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明白,在教会学生课本上的一些知识之前,应该先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因此,在课堂学习中,需要融入德育教育,语文课堂是非常好的媒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小学语文课堂融入德育教育,虽然还不能让学生明确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但是对其以后有很大影响,对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2.提升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语文课堂是多元化的,在教育中寓教于乐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语文课堂上,教师有非常重要的任务,第一,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教师要使学生有效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让他们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良好地运用专业语文技能进行人际交往;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全的心理环境、乐观向上的情感;第三,就是要努力帮助学生开启自己的智慧,让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外,还掌握良好的学习能力等。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德育教育的融入可以实现“寓教于乐”,为学生营造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存在的问题

德育教育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但是在小学教育中,很多教师都过度重视阶段性的教学质量,而所谓的教学质量,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衡量的。随着近些年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很多学校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对学生文化知识等的教学上。新课改一直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很多学校还是重智育。这种现象,加大了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难度,即使是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为了达到学校设立的升学指标,也不得不将教学重点转移到课本知识上。另外,对于重视德育教育的学校,有的教师又会过分重视德育教育的地位,在语文课堂上,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政课,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策略

1.结合教材进行德育教学

教材是专业人士根据不同年纪学生的特点编制的,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首先教师要掌握好教材中课本内容的真谛,语文教材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当讲到歌颂古人英雄事迹的课文时,教师先要让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主旨,让他们了解历史,体验古人优秀的品质。德育的培养与生活息息相关,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赞美大自然的课文,教师要通过这些课文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好,让他们意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只有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才能有效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2.在教学中融入实践活动

德育教育与社会有紧密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融入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社会,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将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历,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丰富多变的、活泼的,德育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可以更好地丰富语文教学形式,有效增强学生的素质。对小学生来说,其课余时间比较多,教师可以将这些课余时间有效利用起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例如:去图书馆做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开展一些与语文有关的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结合某一课文的主题做手抄报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这些活动的熏陶下,思想道德品质也能得到一定提高。

3.运用多媒体辅助德育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在课堂上被广泛使用,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不仅充裕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将一些文字、课本上的小故事以画面、视频等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更为真切地感受课文所营造的氛围,感受课文中描绘的主人公的性格,学生潜意识里对这些美好的事物、人物的美好品质会产生追求愿望,自然而然地培养学生的优秀的思想品格。此外,充满情趣和活力的语文课堂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语

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的每个环节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欢快的学习氛围,以培养其“德智”的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梅,宋丽霞.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小学),2015(01).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

1.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1.1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教育的核心。

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观取向,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核心所在。

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向学生提供知识,而且教育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知识是通向道德的阶梯。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要求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融汇渗透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使学生在德智两方面均得到发展。

1.2 提高学生道德素质,迫在眉睫。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且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因素,都是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方面的,道德品质方面的,科学思想方面的,审美的及其它方面的,加之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人才的需求,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已迫在眉睫。

1.3 以智育德,以德促智,正确把握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德育的发展对于智育的发展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资源。有的心理学家把各种智力因素称作“操作系统”,把各种非智力因素称作动力系统。如果没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观察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都只能永远在黑暗中沉睡。“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教学实践中最明显的事实是:如果学生自己有了健康而积极的思想感情,其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就能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并且达到高度复杂的水平,而健康积极的情感正是德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2.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尝试

2.1 读中感悟,与作者产生共鸣。

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语文教学,不是按照德育知识和德育能力发展序列来组织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只能根据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发展序列的认知结构,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中德育因素的具体特点,随机进行。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领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落花生》这篇课文借“它的果实埋在地里——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这句话向学生昭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道理。

2.2 德育教学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贯穿语文教学过程始终,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渗透理论,即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第二是指向理论,即教学过程的每一步都指向课文结尾或总结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讲授《詹天佑》一文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好用渗透理论。课文第三段写饱受帝国主义欺凌的中国工程师詹天佑不怕帝国主义国家的嘲笑,敢于接受这项艰巨的任务,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不正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吗?教师在导读第三段时,要结合每一段的具体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在导读第四自然段“勘测线路”时,可引导学生学习詹天佑对工作严肃认真遇困难身先士卒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在导读第五、第六自然段“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领悟詹天佑高超的智慧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创举,进一步感受支配詹天佑行为的强大动力——对祖国衷心地热爱。

3.德育在小学语文中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渗透理论和指向理论,均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实施和运用,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德育渗透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去体现,而且还要在备课和作业中去设计。作为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运用,又在运用中获取新知提高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每篇课文教学之后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示的平台,以使学生与作者共鸣,达到境与情的交融。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法设计

一、意义与目的

教材教法设计是一定的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其最终基础又直接涉及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倡导和教学过程的变革,教材教法设计也在经历着相应的改变。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6月8日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小学1—2年级“品德与生活”的基础上,正式推出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并以此作为小学3—6年级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融社会知识与品德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学科,采用核心课程的设计框架和跨学科的编写模式。它反对单纯的或说教式的品德教育,强调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使社会学习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体验或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社会环境,理解社会关系,接受公民教育。在此背景下,小学德育教材教法设计的变革势在必行。而《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实验教材的推出,就是这方面努力的一个积极尝试。

本文试以此次课程改革之前浙江省使用的《思想品德》(试用)(3—6年级)教科书和课改后浙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3—6年级)为探讨对象,通过两套教材所要求的教学法的比较,旨在研究新课标前后小学德育教材教法设计的主要特点并评估其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二、对象与方法

如上所述,本研究主要以新课改前后浙江使用的《思想品德》(试用)(3—6年级)教科书和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3—6年级)为探讨对象(以下分别简称为“原试用教材”及“新课标实验教材”)。之所以没有把1—2年级的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新课改前浙江省1—2年级思想品德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二为一,没有单独的《思想品德》教科书,而新课改后1—2年级品德与生活单设,教科书也单独编写,所以为便于比较,在此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两套教科书的分析比较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及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状况,我国道德教育的课程教材进行了改革,如果学校的道德教育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了。近年来,德育改革主张教师应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品德与社会学习实践,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对问题进行思考、提问和反思。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达到以道德认知改变道德行为的效果。

综观两套教科书可以发现,两套教科书的教学法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应当说,原试用教材已经在尝试着改革品德教育说教式的弊端,这是在教学法的改革上迈出的有益的一步。但不足之处是,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较少活动体验,教学活动基本上有着相同的过程:实例引发讨论揭示课题学文明理思考辨析要求践行。这样的教法设计便于学生理解教材与教师讲解,并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要求践行,但主要解决的仍然是“如何教”的问题,最终难以使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局面。新课标实验教材编排中也有教师的讲授部分,但学习活动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的讲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新课标实验教材中,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付诸实践。教学活动大都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进行设计,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使得教与学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学”的问题。以下我们将通过统计比较教学活动的形式来进一步说明两套教材在教学法上的差异,并分析这种转变是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两套教材中呈现的教学活动形式以及各种活动出现的次数比例

(注:表中空白处表示该教材未出现此种活动形式。)

总的来说,两套教材都出现过的活动形式包括:讨论辨析、实践活动、调查访问、角色扮演、说故事、歌曲欣赏、设计方案、主题班会、展览和案例分析;只在原试用教材中出现的是举例说明、看图说写和自评互评;只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是画画、辩论、测试评价、评议、竞赛、演讲和影片欣赏。

在原三年级试用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9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活动形式是旨在道德认知的讨论辨析,出现的次数占到了50%;其次是举例说明,出现的次数占到了16%。在三年级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3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旨在回归生活的调查访问和道德实践活动,分别占20%和21.7%。

在四年级原试用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9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活动形式是讨论辨析,出现的次数占到了51%;其次是举例说明和互评自评,出现的次数都占到了11.8%。在四年级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5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调查访问和实践活动,分别占20.3%。

在五年级原试用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6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活动形式是讨论辨析,出现的次数占到了50%;其次是举例说明,出现的次数占到了31%。在五年级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3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调查访问和实践活动,分别占20%。

在六年级原试用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6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活动形式是讨论辨析,出现的次数占到了57.8%;其次是举例说明,出现的次数占到了20%。在六年级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2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调查访问和实践活动,分别占20.6%和17.6%。

显然,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活动形式更丰富多彩,而且各种活动所占比例也有所不同,在原试用教材中占主要比重的活动形式是师问生答式的讨论辨析,目的是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比较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虽然要求学生把认知转化为行为,但为这种转化提供的实践机会很少。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设计方案、调查访问、实践活动和展览等都是主要的活动形式,即使是讨论,也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出现,可见这里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地去说去做,给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点拨一下。因而,教学更直观,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亲身活动自主学习,在主动参与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增强道德体验。可见新课标实验教材在关注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应有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在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同时注意创设多种情境强化学生的道德和社会实践行为,以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掌握认识和研究社会问题的多种方法和技能。

(二)基于比较基础上的几点认识

综合比较以上两套教材的教法设计,可以发现现今小学德育教学法正在发生一些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从重知识传授到倡导活动教学

与原试用教材仍偏重知识传授不同,新课标实验教材力求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中心组织教学,无论是道德知识的获得还是道德行为的养成都是在各种活动中展开。学生的道德与社会性需要来源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而且,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外部的需求内化为学生内在需要的基础。在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每一课中都有各种类型的活动,比如,在《我是小小安全员》一课中就有家中不慎起火时的小演习;有设计一张“居家安全检查表”,观察家里相关设备的使用情况,并记录结果和改善情形等等。这样的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简单的教授居家安全知识,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多感官地去参与学习活动,真正做到居家安全。

2.从重授受问答到倡导多向对话

原试用教材的教法设计在授受中进行问答式教学,这比传统“洗脑式”教学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比如,在原试用教材《小偷小摸危害大》一课中,要求学生在看完课文内容后集体讨论:这个青年是怎样逐步走上犯罪道路的?从他身上应该吸取什么教训?教学时,教师一般都是边讨论边小结板书,把课文所要讲述的道理呈现给学生。因为这些道理在课文中已写明,只需学生归纳并接受就行,答案是固定的,并不需要深入的思考与讨论,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只是非常浅层次的。

但是学校道德教育中有着单向的授受问答难以解决的问题。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最终形成受教育者由知、情、意、行等系统所构成的内在道德自律体系。由于情感、信念和行为的形成远比一般知识传授更为复杂,单向授受最多只能是传授某些知识,而无法解决情感、信念和行为等更为深层的东西。这是单向授受道德教育实效性低的重要原因。

新课标实验教材要求课堂教学尽量避免教师中心,即师问生答、单向授受,强调要师生、生生及人与文本的多向对话互动。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活动。对话是学生认识自我、他人与世界的重要途径,师生通过道德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建构意义。

以师生间的对话为例。新课标实验教材《诚信最可贵》一课中有个评议箱的环节,教材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学生阅读一则事件,通过设置事件情景凸显现场化,之后学生独立完成后面的问题;教师从中观察,发现有代表性的、独特的观点;然后学生各抒己见,尤其要澄清理由,在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教师恰当的点评引导。显然这里决非是简单的师问生答,不是直接问学生如何做并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信息交流、双向和多向的互动,达到师生共同分享对“讲信用”这一问题所包含的内容的理解。

3.从重间接学习到倡导直接体验

在原试用教材中,贴近儿童社会生活的内容及材料较少,学生更多的是从远离自己生活的课文中间接学习道德知识,由于缺乏直接体验,学生与道德知识之间是有隔阂的,他未必会认同这些道理,即便认同也多半因为这是课文、老师所提倡的,不一定能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道德实践。比如在《做一个诚实的人》一课中,课文分别例举了北宋词人晏殊和前苏联一位女英雄卓娅的故事,让学生议一议什么叫诚实?怎样做一个诚实的人?但这些故事学生没有亲身感受,教材与教师告诉学生什么是诚实,学生就只能从书本知识上加以接受,而难以内化成自身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

新课标实验教材则注重引导学生亲身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去感受体验道德要求和社会规范。例如在《让我们同行》一课中,虽也有故事的学习,但更多的是体验式学习活动。比如其中有一个活动,要求学生以两人一组为单位,其中一人蒙上眼睛作为被救者,另一人作为救助者;被救者在救助者的帮助下,提着小桶跃过障碍后将小桶里的水倒入大桶内,且不能把水溅出桶外;同时要求救助者只能用单向语言帮助,而被救者不能发出声音。之后,双方再交换角色进行体验。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当你得到别人帮助后,你的心情怎样?而你帮助了别人后,你又有什么体会?”这样的活动重在学生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会与验证,只有亲历过才会有深刻的认识与感受,进而增进道德知识,学会互帮互助。又如在人教版《美丽的生命》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没有生命的世界,教材设计了体验活动──生命的对话,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动物、植物和人类,以表演的方式介绍自己“家族”的成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以及本“家族”与其他生命“家族”的关系。最后扮演者结束表演后,请其他学生对着空空的表演台,谈一谈如果没有了生命,世界将会怎样。这一活动给学生创设了两个场景:拥有生命的舞台和空空的舞台,通过前后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

4.从重课内引导到倡导开放教学

原试用教材的教法设计是以说服和鼓励为基调引导学生道德学习,预设性很强,主要局限于课堂之内,注重循序渐进。如在《敬礼!亲爱的老师》一课中,教学参考书的教学建议如下:课题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采用多种激情的办法,如诗朗诵、点红烛等,课文讲解中采用设问方法,之后可以设计一些辨析题进一步导行。教学基本上按照教师预设的进程围绕着课文内容在课内进行。新课标实验教材也有相同主题的一课《园丁赞歌》,在这一课中,新课标实验教材设计了多个活动,包括“知识窗──走进名师心灵”“活动角──抒发师生情谊”“主题讨论──搭建师生心桥”“跟踪采访──一位老师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并撰写小传”以及“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设计教师节活动方案”,等等。这是开放的教学活动,能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融为一体,把学生在调查、访问、搜集、观察和亲自操作中所获得的有关自己成长的活生生的信息资源充实整合到教材内容中,让发自学生心灵的体验倾注于教学进程中,课堂表现出多姿多彩的亮点,学生在探索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四、几点思考

从上述研究、比较可见,品德与社会这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目标、课程的设计框架与教材的编写模式都与以往明显不同,这势必引起教学法的改革。仔细分析起来,引起教材教法变革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转变

原试用教材从德育的规范体系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思想情感、行为三个方面,认知目标分认识、理解两级,要求学生初步识记已学知识并能初步运用已学知识辨别是非;思想情感目标分愿意、乐意两级,指学生愿意接受所学的道德观念,不仅在感情上乐于接受,而且能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行为目标分学会、初步养成两级,指能按正确的行为方式去做。从以上对目标的解释可发现思想情感目标是实现认知和行为目标的辅助手段。但从原试用教材教法设计效果来看,偏重知识学习,为实现行为目标提供的机会较少,一个教学内容往往无法同时涵盖三个教学目标。

新课标实验教材教法设计的基本理念体现如下: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从现实生活出发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使得德育活动呈现基础性和有效性。可见新课标实验教材更强调关注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和人格的发展,让学生在教育者指导下,在学习、生活中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思考,去选择,去行动。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教学目标内涵更为丰富,旨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总目标之下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的分目标。这三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关注多了,就获得了有关这一事物的知识和能力。这三方面是相互作用、共同提高,作为一个整体影响着个体发展。因而不能单纯地进行知识教学,也不能脱离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抽象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的综合性也表现在新课标实验教材的课程内容部分。内容标准的每一条,几乎都包含了课程分目标的三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课程设计框架与教材编写模式的转变

原试用教材是注重系统的道德知识传授的学科课程,教材内容以间接经验为主,以道德知识为中心加以组织,有不少课文是远离生活实际的道德故事,抽象道理多,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使得德育失去了认识的完整性和实践活力,容易造成学习者在道德发展上的局限,对于所学的道德知识缺少深刻的理解和体验,疏忽了引导学习者将道德认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生活是道德的田园,离开了生活,道德只是干瘪、抽象的条文,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新课标实验教材采用了核心课程的设计框架,核心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科间的综合并构成一个“核心”。新课标实验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因为学生所处的社会充满了许许多多的活动,这些活动并不能以学科加以区分。因而,这套教材的设计思路是面对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不断扩大学习内容,由近及远地开展有效的学习。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中心,结合了诸如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人口、环境、科技等相关学科或领域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获得更多直接经验的机会。同时,新课标实验教材在编写中尽量选用真实的事例、真实的图片和数据资料,呈现真实的、生活化的社会情景,引导学生从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生活现象入手,了解社会和进行深入思考。要使这些教学内容发挥最大的教育效应,使学生在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中获得发展,教学就要由学生自己组织的多种学习活动组成,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发展能力。显然,新课标实验教材中的学习活动都贯穿着学生主体这一主线,让学生参与教学,让他们在辩论、演说、社会实践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中获得道德与社会知识和技能,践行道德与社会,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三)学与教方式的转变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篇6

一、中小学德育发展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总体上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6年。这是一个拨乱反正,强调又红又专的时期,主要解决的是德育正位问题

这一阶段,在刹住十年教育动乱、恢复和建立良好教育秩序、狠抓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强调了学校德育,既要重视德育的政治性,又要重视政治思想工作落实到业务工作之中,做到又红又专;重申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加强了学校德育的宏观管理。这一时期最重大的教育事件是恢复高考,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化推荐升学制度,学校德育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开始从泛化的政治束缚中解脱出来。但是,这一阶段仍普遍存在着德育方式单纯灌输、德育内容成人化等问题。

(二)第二阶段:1986年到1992年。这是一个建立制度、探索规范的时期

这一时期国内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学校德育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严重冲击:一方面,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摇动了学校德育的管理、削弱了德育队伍的力量;另一方面,西方侵入的资产阶级的自由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摇撼着我国传统的信念和价值观。社会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教育界的直接反映就是抓智育硬、抓德育软。宏观和微观背景条件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不到位”的问题。“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重智轻德、应试教育等问题日益严重,形成了学校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倾向,德育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薄弱环节。不少学校处于矛盾彷徨之中,建立制度,制定规范,保证德育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大量德育序列化实验开展起来。1988年,党中央制定和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通知》,首次确立了学校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内容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系统的要求,结束了建国四十年学校德育无纲少范、简单服从社会成人运动的局面。这几个文件对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改革,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实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进入了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时期

这一时期,党中央根据新形势又进一步制定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学校德育的社会背景和内在要求基本清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强烈需求、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迫切愿望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使学校德育在改革开放十几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从宏观背景到教育管理直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的系统探索,并取得了很多可贵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这些方方面面的经验正在互相磨合、交互融合,逐步形成学校德育的学科理论、管理规范和教育内容、方法的体系。

这一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诸如德育内容不系统不科学,随意性的问题,德育目标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德育活动缺乏计划性等问题,以及“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行为规范”的德育现象,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进而通过研究提出了德育的层次性、针对性、系统性、计划性、科学性等一系列对策和实践措施。

二、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总体看,学生思想道德面貌的主流始终是好的,也可以说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好的行业,学校是全社会系统中德育工作做得最好的部门。但是,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格局尚未真正建立,建立起较完善的现代中小学德育体系尚需时日。

(一)关于对德育的认识与管理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地位、任务总体上是趋于认同的,但存在着社会、家庭与学校认识不同步、不一致现象。

近十年来,不少学校和地方党政部门都意识到学校德育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并且进行了社区、家庭与学校齐抓共管的大量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对市场经济、社会的不可控因素认识不足,没有形成综合治理的机制和规范。人们对社会和家庭影响因素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作用增强的趋势还没有充分估计,因而导致了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或配合不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得还比较牢固,但学校德育建设对教学工作的目的性和动力意义,还未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有些学校还错误地认为教学工作上去了,分数成绩上去了,学校的德育就无可指责。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并无多少异议,但如何统一全社会对于学校德育的认识,却是国家和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从学校内部的管理看,大部分学校对德育工作抓得较紧,强调德育的计划,保证德育的活动时间,明确方方面面的责任等等。这些措施对守住德育阵地、顶住逆流冲击、防止学校“污染”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学校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德育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以校长挂帅、班主任为骨干、课任老师全员参与、党团组织积极配合的德育工作系统还不健全,党支部、团队、工会、政教处、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德育工作的相互关系尚未形成有效的规范和常规。大多数学校的所谓德育人人有责,实际上是班主任对方方面面负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如何把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需要深入地研究。

(二)关于德育的内容与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德育的范畴看,心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都成为学校德育涉及的领域;从具体内容看,传统美德教育、国情教育、“五爱”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纪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30多项内容都进入了学校德育。丰富的德育内容为我国学校德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目前,如何整合极为广泛的内容,推进学校德育课程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内容丰富的同时是方法的多样灵活,民主性、实践性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大量涌现,已经产生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但是,长期以来德育工作过分强调思想改造,片面强调“晓之以理”的灌输,忽视通过“循循善诱”去激发学生在道德上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机制,经常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学生道德发展的自我需要和内在机制对立起来。因而大多数校长和教师仍然长于“管”和“灌”,而短于“放”与“导”。所以,如何把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系统化、常规化,使广大教师习以为常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三)关于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总体上讲,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爱祖国、爱学习、有理想、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是我国中小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基本特点。但是,在现代社会别是在经济体制发生质变的过程中,中小学生有了更多耳濡目染的机会,也有更多的接受不可控强烈刺激的可能。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作用就更为明显:他们政治上关心国家大事,但对了解和参加政治活动缺乏热情;他们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有强烈的独立自主需要,却对学校的马列主义世界观教育有逆反心理,苛求社会和他人为其提供更多的条件,却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生理的成熟、能力的发展先于心理的发展和社会的成熟,却盲目自信,认识事物只会横向比较,不会纵向分析,处理事情则自律少,规范差。这些矛盾使相当数量的(20%左右)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莫名其妙的烦躁、波动、消沉、狂热等现象经常发生。“双重效应”背景下“学坏容易,学好难”导致了中小学生的一些普遍性弱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劳动观念淡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较差,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足,缺少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正义感等等,这些缺陷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难题。

三、德育改革发展趋势

近年来,围绕构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新体系,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认同,成为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

(一)德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1.德育组织形式社会化。前几年,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之所以未尽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互为环境的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协调不够,缺乏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工作经验,未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近年来的德育研究与实践告诉人们,要取得中小学德育的最佳效果,光凭学校单方面德育管理是不行的,必须实行社会全方位综合治理。各行各业,校内校外,家庭、政府都要负责,齐抓共管,一起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不少学校都在尝试这条途径。上海市政府与社会积极配合,通过成立学校德育社区教育委员会,划片治理,包校到区,明确社区教育的职责、任务、目标、分工等问题,并逐级落实的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烟台市芝罘区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构建“一主两翼”的社区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学校为主,社会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德育为中心开展共建、共管、共育活动,优化了德育的外部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学校德育效果。这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社区教育格局,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并付诸于实践。然而,在总体上,我国大面积的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网络尚未形成,党政、工青妇、文化宣传等有关担负精神文明建设主要职责的部门齐抓共管的德育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2.学校内部德育管理由党支部为核心、团队组织活动为主发展到校长负责、团队配合,以班主任为骨干,课任教师全员参与,班级活动为主。以往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依靠党团组织全面管理。多年的德育实践证明,此种把社会模式直接移进中小学的做法不太符合学校工作特点和中小学生发展规律,效果不太理想。近年来,校长负责制已逐步成为中小学管理的主要制度。学校德育不论是党团为主管理还是校长负责管理,都要依靠班主任和教师落实到班级。因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全程参与者和主体,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时间和空间比学校的其他任何部门和人员都长,在时空上具有同一性和互溶性,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最了解、最清楚,因而做工作最具有及时性、针对性,也最具有号召力和说服力。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和教学过程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德育的主阵地。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党、团配合的制度更为合理。天津一中以班主任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和烟台市莱阳一中的班级教导会的经验说明,校长负责、班主任为骨干、教师全员参与的德育管理应是中小学德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发展趋势

中小学德育目标从过去单一的高要求开始走向分阶段分层次实施的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建国后,伴随着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改造运动,学校德育高度政治化和成人化,德育目标不视年级高低、年龄大小,从幼儿、小学到中学、大学都是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都要求做到政治挂帅,大公无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的朴实要求,1988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实事求是地确定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任务和内容”,提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这个通知,明确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基本要求,以造就共产主义接班人为更高要求。同年,国家教委制定下发了《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提出了小学德育目标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中学德育目标要把学生培养成“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近十年来,不少地区和学校根据目标分阶段、分层次的思想,制定了学段、学年乃至学期的具体德育目标,形成了目标系列和相应的德育评估标准。

(三)实施德育内容的发展趋势

德育内容课程化,是学校实施德育内容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学校德育内容逐步实现全面、系统、具体。学校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不同的特点,它必须充分考虑教育的社会性和现实性,有效的教育内容必须与社会的、区域的乃至学校的具体背景相联系。这很容易造成学校德育宽泛、无序。各个学校通常都能够从实际出发,联系具体实际,进行大量的德育活动,这些活动虽然大都对提高学生德育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对学生整体素质发展而言,其全面性、系统性、必要性从量和质上缺乏教育的规定性,必然造成德育的盲目性。克服盲目性、明晰规定性的基本途径,就是德育课程化,使德育的目标内容、计划和方法成为广大教师自觉操作的规范。世界上不少国家都以课程方式明确规定了德育的训练项目、时间和程序,这种课程与学科课程从规定上和实施上的不同特点在于,有共同的明确目标和相对统一的教育要求,但在内容和方法上有相对的选择性。目前,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课程化也正是这种趋向。

(四)德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从重视理论灌输、说理教育发展到强调养成和实践。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德育存在着重共性轻个性,重他律轻自律,重外显轻内化,重灌输轻养成,重理论轻实践,片面强调限制、防范和改造,忽视引导、熏陶、塑造的倾向,造成了目标结构的片面性和不合理,导致了德育功能的不完整。前几年,学校德育过分突出政治功能,甚至以政治功能代替德育的认知功能、情感功能和审美功能,排斥德育促进和完善人自身发展的功能,因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校德育阵地大大缩小,严重影响了德育效果。德育实践告诉人们,道德素质教育只有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及其对道德的认识能力水平,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和思想道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增强德育实际效果。近年来,人们在科学育人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德育规律,对德育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成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注重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强化养成,在养成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作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注重了使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参加劳动,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思考、认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规范自己的行为。重视实践、强调养成已成为德育方法发展的重要趋向。

(五)德育途径的发展趋势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篇7

1.设置情境,学会反省

我们的德育教育会教给学生们基本的做人道理以及良好品质形成的基本条件,但是,德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德育的基本知识,其本身还是需要社会行为实践的。学生们获得的德育教育大多是来自学校的理论教育,其基本产生因素还会受到其他学校课程以外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家庭、学校、社会因素来帮助我们少年儿童的德育教育的开展,并且由低到高逐步的成长。我们可以向学生们讲述一些很难判断正误、是非不明确、不好判断的故事,可以从学生们的分析中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并且帮助他们来提高道德的判断能力。有些故事会发生在我们身边,其情景真实,源于生活。我们可以安排学生们进行换位思考,去体验这种道德两难的感受,在不同的道德层面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通过各种道德观点的比较和交流,提升学生道德的深度,使得学生们学会反省。

2.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情感教育

助人为乐,为他人服务,是小学生德育教育实践的直接经验积累。我们可以安排学生们互帮互助,在学业上相互辅导、监督;分组进行劳动体验;维护学校安全卫生;为低年级的学生做好榜样等等。学生们通过亲身的体验帮助别人,从中收获快乐、经验,我们的德育教育得以完善的实施。

二、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

从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来看,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都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生成到发展成长的。事实上,思想道德是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的,精神世界是在体验实际的生活中得到丰富、扩展和升华的。

1.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德育教育

我们高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到初中去学习、生活,学生们的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然而,他们的生活实践、生活经验还是很欠缺的。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带领高年级的学生走出学校,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在我们教师的带领下,进入到社区,去发展实践能力、获取直接的社会经验、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学生们在自身的实践中,思想品质会得到完善,德育意识会有所提升。我们安排学生们进入社区“清理小广告贴”,在清理的过程中,不仅美化了社区的环境,我们还可以给学生们讲解小广告的危害,使学生们有社会公德的意识。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到社区去慰问老人,打扫社区卫生等等,使得学生们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助人为乐的乐趣,逐步培养成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质。

2.在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篇8

【关键词】小学 ; 语文 ; 德育; 渗透

义务阶段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思维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现象充斥,给实现标准带来更大的挑战。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的穿插形式出现、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既然是渗透。那就一定要讲究一些艺术性和操作方法。下面本人谈几点肤浅认识。

1 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品德教育,在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成为学生的镜子。

2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在读中感悟。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言文字是情的载体。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重点字、词、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从而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在读中受到“涧物细无声”的教育。有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还需教师范读,使学生人情入境。

3 在课外阅读中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的作品,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每篇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主渠道。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阅读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还在于作品本身的熏陶、感染。学生读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一方面感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是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如读《白杨》一课,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领悟到:在那茫茫的大戈壁上,高大、挺秀、直而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不单单是白杨树,还有那些象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们。本文中最能启迪学生心灵的是结尾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种“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私精神,能唤起学生长大后也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祖国的西部、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而促使学生产生相类似的道德行为。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指导学生多读那些使人长精神、增毅力、强体魄,激志气、去懈怠、减卑鄙、除邪恶、生羞愧、远污染、起美感的好书。

4 在作文教学中的渗透德育

作文是思维创作的高级表现形式,它能综合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作文所涉及的面非常广,人、事、景、物,要求学生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在习作过程中,教师只要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起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便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在练习写简单记述文时可在选材中渗透德育。如“难忘的一件事或一个人,”指导学生可以写“争吵”、“值日”……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努力为集体作贡献,积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等。在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书信等作文教学中也应渗透德育。

5 在语文课外活动渗透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篇9

1.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一是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育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缺乏创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虽然大部分学校都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传统的教师教授法仍然占据主要地位,很多教师对于新型教学方法了解较少,更不能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二是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法落后,仍然是采取课前预习教材内容,课堂由教师主导讲解,课后复习理论知识的方法,很少利用互联网等信息资源,教师也没有积极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无法探索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三是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资源较少、设备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2.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据调查可知,很多学生之所以对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没有兴趣,主要是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理论知识较多,学习气氛枯燥无味,实用性不强。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具有一定兴趣,主要是由于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与升学挂钩,课堂学习的自主性较强。但是,以上两种情况都说明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主动学习意识较差,学习动机不端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程教育的目的,真正提高学习成绩。

3.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矛盾。小学思想品德的教材是教育教学中的关键要素,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思想品德教材是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内容的载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体验生活和构建人格,同时,教材也是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很少利用业余时间预习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思想品德教材知识丰富,需要学生坚持长期学习,积极探索研究,否则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到非常茫然,不知所措。

二、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1.重视教学过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要积极组织开展师生互动活动,使教学与学习能够紧密结合。在思想品德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友好沟通、共同探索的和谐关系,并不是下级服从上级的指挥与被指挥关系。教师与学生通过沟通交流、情感互动和相互合作共同构建理论知识。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应该坚持以学习活动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在互动活动中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通过切实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提高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学习动机。

2.因材施教、突出个体。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由此,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全面发展,教师要能够深入察觉到每个学生的进步情况,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发展紧密结合。使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身心健康能够得到良好发展。

3.选择适当的教材。在新课程改革标准推进实施的过程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尽量与社会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能够反映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真正体现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和含义。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材内容的编写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标准,又要适合小学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遵循小学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普遍规律。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篇10

一、小学语文促进学生道德生命成长的重要价值

小学语文学科具备道德唤醒的基本功能,能满足小学阶段学生的道德教化需求。首先,小学语文课程渗透了丰富的道德案例,有助于学生认识道德、关注道德、体验道德,通过接纳道德知识,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与规范,逐渐培养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力,鲜明的人文属性意味着语文学科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而道德即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之上,语文学科对人性的表达与理解充满了对人精神价值的关注以及使人向善的正面力量,能达到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目的。另外,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包括生理生命、心理生命以及社会生命三部分,除了生理生命,心理生命与社会生命都包括道德成分,学生道德成长与生命质量提升的关系在于道德赋予生命以意义,即道德教育我们除了爱自己还要懂得爱别人,从而获得充满温情的生命关系。对此,小学语文基于德育内容对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表现为以下内容:第一,生理层面的生命质量提升,例如安全教育、自尊教育、自爱教育等等;第二,心理层面的生命质量提升,例如坚强勇敢、谦虚宽容、勤奋上进、自信感恩等等;第三,社会层面的生命质量提升,例如奉献精神、关爱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助人、学会交往、追求正义等等。因此,小学语文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还是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载体,其基于道德因素的融入,激励小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内涵,促进小学生遵循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呵护小学生心理与精神发展的和谐圆满。

二、小学语文促进学生道德生命成长的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育促进学生道德生命成长的基本途径,是让学生感知生命的力量,并基于道德体验认知生命的意义,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主题教育活动。例如笔者曾经让学生归类总结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残疾人题材,向他们提出了三个重要问题:第一,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哪些残疾人?第二,这些残疾人向我们展示的是什么样的形象?第三,你对他们有什么看法,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第一问题考察的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熟悉度,学生需要亲自去归纳与提炼素材,从全新的角度探究课文,最后的结果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找到了《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中的“盲婆婆”、《微笑着面对一切》中的“桑兰”;中年级的小学生找到了《番茄太阳》中的“女青年”、《给予是快乐的》中的“弟弟”;高年级的小学生找到了《轮椅上的霍金》中的“史蒂芬·霍金”、《海伦·凯勒》中的“海伦·凯勒”等等。这些人物个个都形象鲜明、充满强烈的生命感染力,学生在对残疾人形象的审视中能很快捕捉到他们身上散发的人格魅力,例如霍金克服生命缺陷致力于科学研究、阿炳的眼睛坏了却仍然对音乐充满向往,除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使学生深受感染,亦不乏让人肃然起敬的道德号召力,例如《别饿坏了那匹马》中的残疾青年,为了让“我”不用付钱而心安理得的看书,叮嘱“我”每天为他送马草,其实他根本就没有马。这样的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是何其渺小,但美好的人性力量一旦被发现,又是怎样地光芒四射!学生从普通的甚至显得卑微的小人物身上感受到的道德震撼比一切说教都要管用,如此经由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的分析、归纳与情感体验,教师再让学生展开对第三个问题的讨论、发言,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例如在课前笔者问学生什么是生命的力量,他们往往含糊其辞,现在却会举例告诉你:“霍金坐在轮椅上只有三个指头会动,却写出了伟大的《时间简史》,这就是生命的力量!”问他们什么是道德,他们也会明确地回答:“道德就是求真、求善、求美的心。”可见,小学语文生命道德教育的真谛是:让道德去唤醒道德,让爱去启迪爱。

总之,教育之功不在于训练学生谋得职业,而是在激励学生涉猎知识的同时对自身的人格、品行等精神维度亦有所追求,小学教育在小学生“成人”过程中的最大作用是唤醒小学生的道德意识。然而,单纯的道德教育并不足以培植小学生的道德基础,将道德置于生命的真实存在中才会起到撼动人心的教育力量。对此,语文以其独有的人文情怀与生命体验素材成为首选学科,其卓越的道德浸润价值不仅能审美,还可立人,本文主张以语文学科内容为载体,以美引真、以真储善,帮助小学生认识道德赋予生命的意义,从而呵护学生精神发展的和谐圆满,推动学生的道德生命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