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十篇

时间:2023-04-04 14:34:1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篇1

大家好!

今天,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学楼里,享受着冬暖夏凉的空调屋、充足而丰富的衣食,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父母无私的爱……只要是有利于我们读书的条件,社会、学校、父母都尽力为我们去创造,我们安心的享用着这一切。

但是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想过,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回答。记得刚上小学时,老师在班会中提出这个问题,几位同学是这样回答的。

有人说:“我读书是为了赚好多好多的钱,将来过好日子。”是的,这没错。

有人说:“我读书是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不再像父母那样辛苦地生活。”是的,这也没错。

还有的人说:“我读书是为了帮老爸记账,因为我老爸是商人,需要我去帮忙。”全班哄堂大笑。但我却想说,作为一名刚刚入学的小学生,这个回答当然也没有错。

但是,作为一名初中生,一名中华少年,如果我们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赚钱、找工作、记账,这未免就显得太过狭隘和自私了。

请听听我们的周总理在12岁时是怎么回答的吧:“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面对当时沉睡的中华巨狮发出的一声震响,响声震醒了千千万万沉睡的中国人。从那时起中国才有了希望,中国才有了未来。

有人会说,如今的中华已不再那样动荡,不再让列强随意侵犯,人民也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我们读书还需要为“中华之崛起”吗?

答案是肯定的!

君不见“小小钓鱼岛”却让世界瞩目着中国的实力;君不见“美日军演”在我们面前还逞着威风;君不见台湾、香港在别有用心人的鼓动下还动荡不安;君不见连不足我们一个省的小国家也会对我们挑衅……凡此种种,都告诫我们中华儿女要时刻居安思危,我们仅仅是一头睡醒的睡狮,要想屹立在世界之林,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奋斗。

谁该为“今日中华民族之崛起”去奋斗?不是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贤烈士,他们为了今日中华已献出生命;不是已垂垂老矣的爷爷奶奶,他们为了中华之繁荣已献出所有的青春;当然更不是不谙世事的小朋友,他们还需要时间成长的更坚强再来挑起振兴中华之重任。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先生用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为今日中华崛起而奋斗的人——今日之青少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篇2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书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洋洋、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当时的背景,体会到中华不振是立志的根本原因。感受少年的博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的背景,体会到中华不振是立志的根本原因。感受少年的博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四、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理解感悟。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教具:

卡片、教学挂图、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读题、解题、质疑

1、师:指课题,请学生读题中的 生词“崛起”

生:读一读。

2、师:知道“崛起”的意思吗?

生:回答。

3、师:说课题意思。

生:说一说。

(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所在,读题和理解很有必要。而学要贵在有疑。问题意识是学习 的起点。)

4、师:请生质疑。

生:带着理解再次读题。提出疑问。。

5、师:提炼梳理出主要问题作为这节课的主要问题。

(让学生理解题目后自己提出疑问,并带着疑问自己进入学习,激发学生的 内在动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课文。

2、师:师:出示词语,检查学生难读词语的读音。

生:自由独文。

(读准字音,留足时间让 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深入探究的前提。在这已环节,给予了学生充分读文的时间。重点攻破难读词语,为阅读扫清障碍。同时了解文章层次脉络,是整体把握文章的有效手段。)

3、师: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把课文分成立志原因和表明立志两部分。

生:浏览全文,理清文章层次。

(设计给文章划分层次,有利于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的 写作顺序。)

(三、)感受中华不振,体会中华不振是立志的根本原因。

1、师:请生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生:找答案,回答问题。

2、师: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中华不振,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

生:说感受。并带着感情读“中华不振”

3、师:请找出文中带有体现“中华不振的”句子。

生:默读,划相关句子,写批注。

(多读,多与文本对话有助于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深入体会人物感情。因而这节课“以读为本”设计多种形式的 读:让学生默读、带着感情读、想象读、层层深入地读,还有教师泛读、引读,让学生读中感知、读中感悟。)

4、师: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其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本,与同桌交流感受,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引入图片音乐媒体资源。)

(1)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

(2)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3)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不大相同:

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 大多是 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生:自主探究文本、找相关句子、写批注、自主交流、汇报感受。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学生带着“哪里让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这个大问题进入文本,在自主感悟的基础上,

与同桌交流、与教师碰撞,一次比一次更深入地进入人物的的内心,体会到任务的思想感情。)

(4)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的洋人则洋洋得意地站在一旁。

(5)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 丈夫被这个洋人的 骑车给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这个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顿。

(6)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 妇女。

(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文中发生事情的 年代比较陌生,老师创设情境,悲愤而沉痛的诉说着,呈现着一幅幅反应着百年中国屈辱史、辛酸史的画面,给学生的 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引发了与“立志要振兴中华”这种情感的共鸣。)

5、师小结:为什么可怜的妇女只能哭泣?为什么犯了罪的洋人竟还敢得意洋洋?为什么紧握着拳头的 中国人却不敢怎么样?

(反复读题,与少年的情感产生共鸣。)

(四、)反复读题,加深体会

师:引读题目

生: 反复读题,唤起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读书的呼声。

(五)课堂作业

师:读课文。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5、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

中 外国租界地:

华 灯红酒绿

之 热闹非凡

崛 耀武扬威

起 外国人:

得意洋洋

努 中华不振

中国妇女:衣衫褴褛 哭诉 丈夫被轧死

围观中国人:紧握着拳头 安慰不幸的妇女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写的是少年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的博襟和远大志向。

根据本课学习目标,我把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过程零而不散,教学活动多而不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遵循阅读规律,整体解读文本。

本篇课文从内容上看,涉及很多方面,诸如:沈阳的繁华、热闹;街道上灯红酒绿;伯父的担心与提醒;的不解与困惑;中国妇女的悲惨遭遇;的思考;课堂上大家关于为什么而读书的讨论和令魏校长为之一振的胸怀和报负。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场景与事件背后却有着一条内在的隐线,即:中华不振。

深入重点研读,进行语文实践。

对这么多的内容,我不面面俱到,四面出击,而是引领学生进行聚焦,重点引导学生研读了伯父的话和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两部分内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篇3

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文本是阅读的对象。在小学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效导读,是引导学生找到与阅读文本对话的最佳通道,能激起学生内心阅读的欲望,进而探究文本内涵,生成有效的课堂阅读教学。

一、题眼导读

读文本首先从题目入手,题目一般揭示文本的主旨,统摄全文。“题眼”就是题目中的关键词语,亦是文本的中心点,文本往往是围绕这个点展开描述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题眼”,从而更快、更准地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中。

例如,在小学语文(山东教学出版社)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读完题目之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思考回答“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师再问“你认为这个题目中最关键的一个词是什么”?学生回答“崛起”。“‘崛起’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就是强盛,强大的意思”。“那你能读出强盛、强大的感觉吗”?在学生有感情的读完课题之后,教师乘胜追击“谁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他为什么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呢”?教师的设问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充分解读课题的基础上,学生更希望从文本中找到答案,于是学生积极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因此,抓住“题眼”导读,能激发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的愿望,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使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二、思路导读

文章的结构往往是作者思路的结构,是作者的认识过程和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作者在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时,都经过了认真思考才最终确定文本现在的这样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法的。由此可见,在教师、学生、文本这三者的对话过程中,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从文本的思路切入导读,梳理文章的结构,是我们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在导读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揣摩作者的思路,去感悟学习作者的感知、思维和表达方式。

例如,小学语文(山东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桂林山水》中描写山水景色的两段文字,一段是描写漓江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一段是描写桂林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两段文字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和写法,把桂林的山和水描写得美轮美奂。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然后按描写的顺序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吟读等多种读的方式,如师读“漓江的水真静啊,”生读“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这样通过对读、吟读等多种方式,既引导学生理解了桂林山水的特点,又锤炼了学生的美感;既感悟了作者的描写方法,又体会了文本的思想感情。同时,还引导学生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感悟到文章结构“总起――分述――总结”的特点,在读思中揣摩了这种描述方法,成功训练了学生仿写一段描写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从而达到学以致用,阅读和作文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句段导读

课文中有的句子、段落,语言优美,言简意赅,神贯全篇。如果教学中学生能够抓住这样的句子,分析理解课文就能游刃有余。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山东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触摸春天》这篇课文时,教师着重让学生读懂文中“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句话。因为这句话很好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如果学生能深刻理解了这句话,也就把握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联系生活实际,小组合作讨论,集体交流这句话的内涵,充分理解了作者通过“安静”这个盲童所要告诉我们的深刻道理:“每个人都有拥有生活的权利,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身体,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这样抓住句段导读,有利于引导学生去感受文本内在的生命气息,拉近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带动学生逐步进入文本意境,产生情感共鸣。

四、字词导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回顾感人的爱国故事,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2、通过本次班会课,让学生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二、活动对象:

全班学生(班主任工作 )

三、活动准备:

多媒体、诗朗诵

四、活动过程:

1、听一首歌曲《我的中国心》。

2、老师总结:大爱无疆,对祖国的大爱从身边的小爱做起,爱同学、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只有付出、传递“小爱”才能汇聚成荣耀祖国的“大爱”。

(三)、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爱国的表现有哪些”?

(四)、总结:

(六)、结束语:

同学们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爱国的小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学习,用你我共同的行动去证明---爱我祖国!

音乐响起《爱我中华》,班会结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篇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在历史上,曾涌现出屈原、文天祥、岳飞等爱国英雄,古代诗人也曾留下一首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歌,爱国英雄们也为我们现代人创下了举世瞩目的好成绩。可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才使中国落伍了。所以现在,该是我们踏上复兴之路了。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在帝国主义列强欺凌掠夺和本国统治者的压迫剥削下,中华民族一极大的屈辱和贫穷落后的面貌进入20世纪。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求得民族和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我们的先辈为了反对内外压迫者,拯救中华民族,英勇斗争,流血牺牲,前赴后继。有的人会问:为什么复兴中华?周恩来总理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我们为什么要复兴中华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一样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踏上复兴之路!“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都应该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而感到无比自豪,都应该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都应该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史续写新的光辉篇章。”这是胡锦涛爷爷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身为祖国的儿女,都应该为自己是中华儿女而感到骄傲。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做一位可以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有一句话叫做: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复兴中华,就靠我们了!

五年级:胡涛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书香伴我成长》。

如果我是一棵小树,书就是灿烂的阳光,它照耀着我,让我快乐地成长;

如果我是一条小鱼,书就是清清的溪流,它滋润着我,让我快乐的徜徉;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书就是碧蓝的天空,它支撑着我,让我快乐的翱翔!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在我眼里,书是炎炎夏日的一阵凉风,是数九寒冬的一缕阳光,是可以倾诉衷肠的亲密朋友,更是牵着手一起慢慢变老的知心爱人。它安静平和,无论世界怎样风云变幻,它依然从容淡定;它忠实可靠,不会因为你得势而奉承更不会因为你失败而远离。无论何时何地,它都愿意成为你心灵的避风港,为你撑起一方晴空。

书让我的生活变得精彩,充满乐趣。在《水浒传》里,我结识了义薄云天的宋江;在《三国演义》里,我认识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在《鲁滨逊漂流记》里,我懂得了遇事要坚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里,我汲取了战胜困难的力量!读《中华国宝》和《中华国恨》,让我知道了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辉煌历史,也让我知道了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屈辱!更让我在心中立下了和周恩来总理一样的志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虽然我不能有周总理那样的丰功伟绩,但我会把我的志愿、我的爱好传给我的学生们!书是无穷的宝藏,为我增添了丰富的知识;书是快乐的天堂,让我忘记了所有的忧伤。就这样,书陪伴我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我在书香中渐渐成长!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篇7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0-0040-02

[作者简介]杨娜娜(1988―),女,山东德州人,专科,山东省德州市陵县前孙镇商庄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笔者是一名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接受死读书、死啃书的教育方法,长大迈入大城市后才意识到自己与城市孩子的差别。这种差别从根本上就把城乡学生分得一清二楚,究其原因,首当其冲便是“课堂低效”。如今笔者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在几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断地探索着、实践着,对于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了些体会。

一、教师准备要充分,即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首要条件。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有效备课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精细的准备工作,把准备的内容书面化,完成符合自己实际的教学设计,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应用自如。大量的事实证明,优秀的教师在课前都很认真地做好课前准备:有的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方案,有的细细斟酌考虑。他们所做的教学设计方案,许多都成了青年教师学习参考的材料。我认为,有效备课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精通教材,研读教材,做到心中有数,预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抓住教学重点。二要懂得取舍,避免贪多求全,面面俱到,从而处理好教学重点与一般知识的关系。三要注重三维目标,考虑学生的水平,同时还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适宜的教学手段,在创设情境、提问、引导、启发方面下功夫,做到水到渠成。四要突破难点,备课就要研究和分析难点,有针对性地解决。

笔者在教学中遇到过这种情况,在教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忽略了对课文题目的讲解,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能够理解,可是在学习生字“崛”时,问题便出现了,许多学生组词“之崛”,笔者忽然意识到这是自己备课的失误,学生对于课文题目根本不理解。所以,备课对于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准备要充分,即有效预习

要达到真正的双边互动效果,学生的预习不容忽视。有效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备环节。学生熟读课文,认识、理解生字词等,预习做得好,课堂上学起来才会轻松。很多学生预习敷衍了事,加之农村的家庭环境,家长辅导不力,都不能达到预习目的,于是笔者将预习系统化。2011年,笔者积极投入教育研究,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县级小课题“提高中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研究”。其间,对于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我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明确预习任务,设计有较强针对性的预习作业,比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作者什么情感,找出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等的句子加以理解等,不一而足。二是预习分层次,学生的水平不同,预习任务也要不同。这又与笔者的“十二五”课题“分层次教学研究”相结合,做到预习结合学生实际,分类布置。三是实施有效的预习方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做到边读边画,动脑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圈注出来,课上解决。

三、教学方法要巧妙

在农村小学中,年长教师的课堂上依然存在着教师主宰课堂,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以分析讲解为主要形式,采取灌输式教学,课程改革流于形式的现象。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发挥,只是被动地听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一部分学生还有厌学的心理,课堂教学效率可想而知。面对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要彻底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眼花缭乱的教法改革成果中,有选择地引进和吸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农村小学教师在选择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从自身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具体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一切从学的本质,从学的精神上出发,把着眼点放在教法的实效性和学法的指导上来。朴实的农村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朴实的方法结出扎实的硕果。

在农村小学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完成所有课文的教学。这样单一的教学手段,如果每节课再面对同样的教学程序、同样的学习方法,就会觉得更单调,甚至会觉得枯燥。然而在农村,多媒体教学简直就是奢望,但是笔者还是用尽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力求让学生的课堂焕发出新意。于是,平板电脑和小黑板便成了笔者的多媒体,每堂课笔者都会下载适量的网络资料供学生学习。要知道,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犹如火把,一旦点燃便熊熊燃烧,生生不息。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而老师则充当一根小小的火柴,在教学中尽量把课堂交给学生。于是,笔者的课堂就成了学生快乐的源泉,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稳居全镇第一。

四、提高课堂效率的重点――有效教学

要知道,提高课堂效率,有效教学才是重中之重。除了巧用方法之外,关键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有过硬的文学素养

越是年轻的教师,这方面的要求越严格。教师教学应该让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一个词语可以呈现一幅画面,一个句子可以感受文字的精华,一段文章便可以感悟人生。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深自己的文学素养,多读、多思、多记和多写。在几年的教学中,笔者不断参与课题研究,四本厚厚的笔记本已经被笔者写满,课堂也由此增光添彩。

(二)课堂上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与调控能力

小学课堂具有特殊性,对学生是否理解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教师关注的重点也包括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没有学习兴趣等。同时,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也至关重要。

五、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保障――有效练习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这是教学成功的直接反映。因此,有效练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

作业练习要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当堂达标练习应以基础知识为主,可以深入浅出地强化课堂知识,作业设计更要分层对待。苏霍姆林斯基肯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各个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相等的。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各有所获,这是素质教育内涵之所在。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掌握不同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层练习,因人评价,有的放矢,使全体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达到朱熹所言的“圣人教人,各因其才,大以大成,小以小成。”

农村学生家长辅导有限,留守儿童较多,作业练习尽量放在课堂上完成,这样教师也能够及时辅导。课下的时间应交给学生自己处理,把学校的图书室变成有效的资源。学生定期借阅图书成了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看得多了,其知识面自然广阔,也解决了农村学生课外书匮乏的难题。

总之,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有千万种,愿各位同人一起努力,各拥所长,相互切磋,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走出一片灿烂的天地。

参考文献: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篇8

一、试卷结构紧扣考纲,但不盲从

1.分值分布

从上表可以看出,今年试卷结构预料之中的是各考点分值分布基本跟考纲一致,但是预料之外的是世界古代史分量明显增加,这一点变化估计让很多教师措手不及。如果盲从考纲,忽略世界古代史的复习,则是得不偿失。

2.内容涉及

今年中考试题的内容一共涉及近40个知识点,其中的甲骨文、南京条约、新文化运动、中东战争、安徽近代教育的兴起这些知识点,均为今年考纲新增的知识点。由此可见,考纲的导向性不容忽视,但是这些考点并非新增考点的全部,中考考查范围广泛,教学必须步步为营,稳打稳扎,避免侥幸和盲从。

3.阅读书写

今年的中考历史试题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这表现在试题的整体文字阅读量和答案书写量呈进一步下降的趋势,这一点在材料解析题和分析探究题中表现格外明显。同时,试题设问简洁,指向明确,答案设计简明扼要,全面公正。

二、试题考查源于课本,高于课本

1.注重实效,选材灵动

2012年中考历史试题从大视角着眼,小切口入手,以热点问题隐性考查等方式,从历史的角度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实现了知识的教育价值。

比如第1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汉字,从安徽蚌埠的考古发现入手,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醒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尤其对安徽考古发现的关注。

第10题从巴以冲突、叙利亚危机、伊朗核问题等热点问题入手,考查学生对中东地理位置的了解。历史学科渗透地理知识,让学生明白历史不仅仅是时间的历史,也是空间的历史,从而提示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历史地图。

2.设置情境角度新颖

试题在情境设置方面匠心独具,设问角度新颖。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并且能够给他们答题提供指导方向。

比如第4题为一道漫画题,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20世纪前期”“青岛”“太阳旗”这些时间、地点、标志的提示,使学生看出前日本对青岛的觊觎之心。

第9题通过不同时期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学生了解科技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明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生活”。

3.突出基础,更重能力

课程标准要求要特别重视从根本上改变学习方法,努力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试题通过创设新的情境,给学生更多的挑战,让其利用积累的知识,借助已有的学习方法和能力,重新认识,独立思考,作出判断,解决新的问题。这一思想,在所有试题中均有体现。

第6题考查了学生的读表分析能力。该表格有两处重要提示:一是时间,1952年和1957年,正好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前后;第二个重要提示是煤和钢两方面产量的剧增,反映的是重工业的迅速发展。两相比较,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第14题通过《大国崛起》考查英国历史的发展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如果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之处,更不要说改正了,真正体现夯实基础方能显示能力的道理。

4.关注情感,引领价值观

历史教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特别要启迪学习者的心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这就要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他们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等,避免生硬的结论和说教。

比如第5题考查安徽近代的抗日英雄,通过一组4个高度概括性、统一性的词语,使学生明白革命志士的英勇斗争精神,更使学生了解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这些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取的,在潜移默化中完成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

第17题实际通过目前国际上出现的“中国”的观点,用史实说明中国是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友好国家,从而明白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以驳斥那些宣扬“中国”的国家,使学生明白,发展国力与维护和平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篇9

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向世界郑重宣告,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根据时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这是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决意摒弃“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的传统模式,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这是继2010年底国务委员戴秉国发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专文以来,中国政府又一次稳健的政策宣示。笔者接触的几位美国中国问题专家对这两篇专文的反应都是正面的。

这次中国政府发表白皮书,是否因时制宜之举?在国际上收效如何?在进行评述之前,自然有必要审视一下白皮书问世的时代背景。

金融海啸以来,美国经济久久不能脱困,欧盟国家更是创巨痛深。当欧、美经济面临“二次探底”之际,中国经济发展却方兴未艾,势头已经把欧、美、日甩在后边。西方世界认为“国强必霸”是历代大国崛起的史实,是一条规律,目前正以警惕的目光注视着中国的未来动向。西方战略家认为,中国是亚太地区极有影响力的核大国,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近年已成为“世界工厂”,经济实力惊人。中国在这三个基础上崛起,不久势必成为能与美国争锋的超级大国。这是西方战略家关于“中国”的立论依据。简言之,西方战略家只是着眼于中国的实力,而不计较中国的意图,认为意图是可以随时变化的,而实力却是扎扎实实摆在那儿的,可以为有朝一日实现变化了的意图提供物质基础。于是,他们的结论是只担心中国崛起的后果,而不在乎中国崛起的方式。

西方流行一种说法,即“崛起的大国就意味着崛起的威胁”。最近美中两国之所以在美国对售上产生尖锐的矛盾,至少在美方心理感受上,最根本的原因恐怕是两国在战略意图上的对立,而不能孤立地予以对待。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2010年在日内瓦举行的研讨会上,针对中美关系发展趋势提出了警告。他指出,如果中、美两国不能建立一种持续合作的模式,那么未来就存在着发生对抗的风险。他强调,“这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的DNA中都有对抗因子,让两国关系陷入不断对抗,恰如(当年)德国和英国从友谊走向对抗一样。除非两国领导层经由坚实的步伐,以扭转这一趋势”。哲人斯言,对两国领导人来说,犹如晨钟暮鼓,发人深省。

不久前基辛格又撰文指出,“一个国家可以不需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发生冲突就可以崛起”。他的言外之意可以解读为:如果一个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爆发了冲突,则是不智之举,因为这样难免会挫败其崛起的雄心。

按照以往的历史事实,一个世界级大国在崛起的过程中,都与当前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爆发冲突,且均以失败告终。唯一的例外是当年英国把“老大”地 位转让给美国,恰如中国远古时代尧、舜、禹之间的禅让,内心既没有抗拒,方式也是和平的。

英、美之间的“禅让”也有若干个前提:一是二战结束以后,英国元气丧,而美国乘势崛起,席卷方张,两国力量失衡,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二是英、美主体人种、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完全相同,英国凭借“英美特殊关系”,才能在战后独树一帜,对欧洲和世界维持相当大的影响力;三是苏联与欧、美政治制度迥异,战后在欧洲崛起,处理国际事务时咄咄逼人,西欧国家犹如芒刺在背,也要借助美国,以遏制苏联阵营的扩张,当时美国势力如日中天,也就当仁不让。这就是“老大”地位在英、美之间完成和平“禅让”的国际大背景。

清夜悠悠,中国战略家不妨扪心自问一下:美国是否会把世界龙头老大的地位拱手让给中国?是否会对近年中国直追美国的趋势漠视不顾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试问:中国在形格势禁的状态中,又该如何自处呢?

古哲曰:“大位不以智取”。在大战略层面上,“时”与“势”可能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一个潜在的世界级大国,欲求地位更上一层楼,只宜顺守,不可逆取。质言之,“以小事大以智”,当前对中国战略家来说,确实是颇具紧迫性的课题。

美、中关系今非昔比。美国在亚太地区加大了对中国全方位围堵的力度,是其战略重心移向亚太地区的必然产物,美国对中国势头的隐忧,已浮现在美国对华决策的层面上。美国盱衡全局,在可以预期的将来,在全球各个强国中,唯有中国可能挑战其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可能认为,着眼于防患未然,既然迟早要采取反制措施,不如趁早着手。

一部世界现代史揭示了一个客观事实:小则在一个地理区域,大则在全球范围,举凡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层面的斗争,主要都是环绕着“老大”、“老二”之间存在的问题展开。结果很难善了,大多以一方被彻底击败告终。

美国对华政策的底牌究竟是什么呢?就是一个字:“防”。美、中两国沿着“防”的路线走下去,就面临另一道坎,即一个“抗”字。在“防”与“抗”之间,虽仍存在一道鸿沟,却不是不可逾越的。中国欲谋求双边关系平顺发展,就要防止美国对华政策由“防”转化为“抗”。

目前中国综合国力已经跃居世界前列。过去30年来,究竟谁是 “韬光养晦”方针的最大受益者呢?毋庸讳言,答案是中国。当前中国崛起未竟,前程莫测,尚处于关键节点。在可预期的将来,美国仍然稳居龙头老大。倘若未来中国得以维持稳定的美中关系,10年以后,究竟谁是两国稳定关系的最大受益者呢?答案无疑仍是中国。

读者或许要问:尝试改善美中两国关系,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是不依北京的意志为转移的。此言差矣。对北京而言,“消祸于未形,防患于未然”的途径还是存在的,端视领导人的政治智慧了。美中关系的主导权并不总在美国手中。美中关系既是双边的,也就意味着互为因果,亦即中国主动采取的因应措施或反措施,也可以影响甚至引导未来美中双边关系的走向。区别体现在战略的制定、政策的细化及跨部门执行力的落实。这层关系也可以用“斗智”或者“决策对抗”来形容,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在如何看待美国的问题上,北京向来尝试“以两手对两手”。面对强大的对手,两手战略的含义如今延伸一下,要点则是“给笑脸,握拳头,求发展”。“给笑脸”是前提,“握拳头”是手段,“求发展”是目的。三者缺一不可,不宜偏废。如果中国能够成功地贯彻这项策略,就能化解或者阻止中国的假想敌之间的结盟及其针对中国的咄咄逼人的威胁性行动。

当前,对中国而言,“求发展”是压倒一切的。事关中国前途,“发展权”以及有利于发展的“国内外因素”,并不全部操在中国手中,影响中国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正处在快速切换和互动的过程中。“争一日之雄长”,徒逞匹夫之勇耳。倘若时机不成熟,所谓在政治意志上作一番较量,无补于大局,反而有可能引来无穷的后患。

美中关系还在继续变化中,伊于胡底,尚难断言。笔者并不持悲观态度,理由如下:

首先,西方世界苦于经济欲振乏力,又与伊斯兰教极端势力处于穷巷恶斗,亟需中国全方位配合,又何苦另辟一条战线,与即将成为世界级强国的中国交手呢?如此,岂不是给来无影、去无踪的国际恐怖组织打了一剂强心针?

其次,西方国家在经济上正面临“二次探底”之际,除非国家安全遭到重大威胁,在财力上也承担不起再与中国这样的大国处于军事对峙状态。何况,这种世界级核强国之间的军事对峙,核战争的幽灵在上空若隐若现,均非双方所乐见。

再次,美国经济久久不能脱困,10多万美军陷身于阿富汗、伊拉克,而处理伊朗核危机又呈现刻不容缓之势。此刻美国巨鹰亟需疗伤,恢复元气。既需疗伤,“收缩战线”则是题中应有之义,同世界“老二”和平共处,是符合战略思维逻辑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理由,则是北京实行的明智而稳健的因应对策,在稳定西方世界与中国的关系方面尤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务委员戴秉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专文,谈到了这层战略思考,确是佳作,在西方战略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1月,副总长马晓天又在《学习时报》发表文章指出,战略机遇期的维护和经营需要精心运筹,而保持稳定发展并避免成为各方矛盾的焦点,是确保自身发展进程不被中断的关键。这两篇文章着重于理论阐释,画龙点睛地指出了北京战略思考的要点。由此可见,中国和平发展的思想确实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北京领导层顺应时代潮流,根据国际政治格局、中国现况和战略运筹学的精髓作出的决策。

至于日前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则是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意志,并且在国家大计方针层面上,以白皮书的形式将中国的专项决策载于史书。在美国治学认真、客观的中国问题专家心目中,这显然不是北京根据“能而示之不能”的策略糊弄外国人的权宜之计,而是当代中国领导人审慎决定的根本大计。

白皮书明确化了中国六大核心利益,即国家,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说到底,无非是确保中国的生存、安全和发展的权利。明确了国家六大核心利益,用语既具体化,又原则化。具体化,对于潜在的对手是明确无误的威慑;原则化,则便于中国政府根据国力强弱和国际形势是否有利,在决策时做到高度灵活。

据最近笔者同若干顶尖的美国中国问题专家谈话的体会,他们对这份白皮书的认识也反映出上述观点。他们认为,对中国今后是否会付诸躁动、膨胀的行为,固然还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然而,从近年中国政府发表的一系列政策宣示看,显然具有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诚意,至少中央官员的言行体现了这一点。

这几位美国专家指出,中国正确地把握了国家核心利益,慎重初战,决不轻易动武。即使动武,也是有利有节,不会陷入长期胶着状态。譬如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和1979年中、越边界战争,中国既打痛了对方,又见好即收,不至于丧国家元气。美国则不是,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耗费国力达十年之久。这十年恰恰是中国高速发展的十年。他们言下不胜唏嘘。

综上所述,中国政府发表这份白皮书,旨在对世界表明,中国具有诚意和决心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希望国际社会理解,中国的高速发展是福不是祸,是机遇不是威胁。当然,如果这一立场要在短期内奏效,还是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篇10

关键词:清末民营出版;新式出版;教会出版;洋务出版

出版作为古已有之的行业,它在近代时期的转型,与近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过程同步,是社会文化转型大过程中的小过程,并在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中,不断形塑出新的产业形态和新的文化功能。近代出版新质,通常称之为“新式出版”。新式出版有几种不同形态,民营出版业稍晚于教会出版、洋务出版,自有其原因。

一、民营出版在“新式出版”初期的滞后

从历史上看,中国新式出版的起步,不是源于传统出版内部条件的自身成熟,而是来自于外力的强力推动。新式出版最初发轫于外国传教士的出版活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出于自强目的,被迫开展洋务运动,京师同文馆译书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等国人办的新式出版机构,因之而起。而民营新式出版则迟至19世纪70年代,才逐渐登上历史舞台。这比教会出版至少要晚40年,比洋务出版要晚10多年。民办商业出版机构,作为古已有之的出版主体类型,在新的出版生产形态面前,如此长时间的缺席不与,值得后人探究。而民营出版的民营性和商业性特征,是我们应着力考察的关节点。

首先,从社会大背景来说,鸦片战争的失败,虽然彻底粉碎了国人“天朝大国”的美梦,也有极少数先觉分子在此千年未有的大变局前,惊而醒之,开始“睁眼看世界”,但大多数人,仍然昏睡如故,继续摇头晃脑地诵读经书。国民对西学及其主要载体形式新出版物的接受,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大家都不看好并极力排斥的东西,是难以卖出去的。洋务人士办新出版,并非因为此举可以赢利,而是出于洋务运动本身的需要,甚至从很大程度上说,带有公益性质。一个公益性的事业,要求民营出版企业来承担,是一种不现实的奢望,至少,在近代初期是如此。

其次,从同业竞争的情况来看,传教士携带新技术东渐而来,虽然也算新来的出版同行,但教会出版无论是传播内容还是服务对象,都无意于挤压传统出版物市场,因而并不构成对既有坊刻的威胁。只有当1880年代外商办的石印书局大规模翻印传统图书,价格又大为便宜时,传统出版的命运才岌岌可危。民营出版的新技术改造,实从此时才开始真正起步。

第三,从印刷的装备情况来看,新出版技术所依赖的印刷器械物资等,全赖进口,在洋务运动尚未开展、近代工业化尚未起步的情况下,这些新设备并不易得到,民营出版印刷技术的改造,一时并不具备。

第四,从技改前期投入来看,新印刷设备并不价廉,向来本小家薄的传统坊刻主,即便有心尝新,恐怕也力所不逮。1880年代以后投资石印出版的,如同文书局的徐润兄弟,蜚英馆的李盛铎等人,都是家资殷实的商人或官吏,作为传统坊刻老字号的苏州扫叶山房,资本相对雄厚,所以才有了到上海设分号、利用石印技术出版图书的可能。

第五,从出版成本来看,由于初期图书普遍印数较小,兼之铅活字铸造技术和再版技术还在改进之中,铅印图书并不比传统刻印成本低,只有用来印刷不需要再版重印的报纸时,才显示出成本优势,所以近代铅印技术最先应用于新闻报馆,而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图书出版。这样,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像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这样资金不愁的官办出版,居然也选择传统方式印刷译作的缘故了。民营出版在商言商,对经济利益的考虑为重中之重,在出版技术上的无意革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民营新式出版在清末新政时期的迅速崛起

1872年是新闻出版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立了中国报史上最悠久的《申报》。美查为了将其家业“盘大”,利用申报馆的印刷能力,由报而刊而书,从事书刊的出版,先创办《瀛寰琐记》等刊物,后又成立点石斋书局石印书刊。其间为了扩大发行,又成立申昌书画室(后改名申昌书局)专事销售,并在北京、南京、汉口、杭州等地广设申昌分号。点石斋是第一家通过商业手段把石印出版做大做强的出版企业。它1884年5月创刊的《点石斋画报》,别开生面地采用以人工绘画再石印的方式,嫁接美术与新闻,并重时事与新知,广受读者欢迎,销行长达15年之久,堪称中国早期画报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的一代名刊;它石印的《康熙字典》等图书,获利丰厚,引发了国内民间资本纷纷自设书局,开始了大规模石印图书的热潮,并由此拉开了民营新式出版的序幕。因而,从书刊出版史的角度看,《申报》的创立,同样意义不可忽视。

19世纪80年代初,又有同文书局和拜石山房的创立,成为与点石斋齐名的鼎足而三的三大石印书局。同文书局为寓沪广东人徐润兄弟创办,有石印机12部,雇工500人,规模之大,可以想见。它所石印的诸如《殿版二十四史》、《古今图书集成》、《资治通鉴》、《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巨著,都堪称为当时出版界的大手笔,而它在印刷这些大部头时所采用的股印办法,又开创了后来民国时期图书预约出版的先河,因而在近代出版史上,同文书局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有学者把同文书局列为我国近代私营出版业诞生的承先启后者之一,确有其史实上的依据。

在三家大书局带动下,石印书局由上海而全国,迅速地扩展开来,据《贩书偶记》、《中国丛书综录》、《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等书著录,从清末到民国,全国各地采用石印技术印书者多达上百家之众。

以技术革新为特征的民营石印书局,虽然也利用石印的便利,翻印了一些西学书籍,编成诸如《西学自强丛书》、《西政丛书》、《质学丛书》、《西学大成》之类的丛书,但总的来说,出版物内容还是集中在传统读物和举业用书上。即便是西学书籍,也主要是翻印而少新刊。新瓶装旧酒,其作用更多地表现为对旧传统出版的挤压和替代,而少有新出版市场的拓展与创新。这一切到19世纪末的最后几年,情况发生了一个重大突变。

最为重要的事件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民族危机的刺激,直接引发了随后数年围绕变法维新为主题的宣传与组织活动,在这场如火如荼的运动中,维新志士以报纸、期刊、图书为宣传工具,鼓荡民气,输入西学,启蒙新知。初期尤以报纸的出版,为舆论开导的急先锋。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创设的《万国公报》在北京发刊。同年11月,北京强学会成立,“先以报事为主”,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机关报。1896年1月,上海强学会成立,接着《强学报》正式发刊。尤其是同年8月,以汪康年为报馆总理、梁启超任主笔的《时务报》,揭橥变法图存的大旗,态度鲜明,议论透彻,且文字大多清新流畅,富有激情,“数月之间,销行至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举国趋之,如饮狂泉”。一时间,报纸出版纷然并起,出现了国人争相办报的热潮。1896-1898年间,在上海、天津、长沙、澳门、广州、福州、温州、桂林、西安、杭州、重庆、无锡、成都、芜湖、衡阳、开封、梧州、萍乡等各地出版的报纸数量,至少在60余种以上。这些报纸有的虽不无官方背景,但基本上都属于民间办报性质。大多数办报者的初始动机,受救亡图存时代氛围的驱使,宣传的意图可能要大于商业的谋划,基本上属于政治家办报之列,但其在客观效果上,却唤醒了广大民众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注,促进对自身传统知识结构局限性的深入思考,进而转向对西学新知的关注与吸收。这样的需求,正是以出版新书刊为主的新兴民营出版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市场基础。出版者由此出发,而翻译出版的西学书籍,而编写出版的教科图书,而著译出版的小说书刊,构成了清末时期最为主要的三大新书出版门类。这与洋务运动时期主要从器物层面输入西学,因之以出版科技图书为主打,市场相对狭窄的状况,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翻译出版是传教士们最早涉及的领域,一直是新式出版中成就和影响最大的出版门类。到清末最后10年,翻译出版物数量更是成倍增长。有人作过统计,从1900-1911年,中国通过日文、英文、法文共译各种西洋书籍至少1599种,超过此前90年中国译书总数的两倍。梁启超曾对当时翻译作品的盛行状况,有这样生动的描述:“戊戌,继以庚子拳祸,清室衰微益暴露。青年学子,相率求学海外,而日本以接境故,赴者尤众。壬寅、癸卯间,译述之业特盛,定期出版之杂志不下数十种。日本每一新书出,译者动数家。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矣。然皆所谓‘梁启超式’的输入,无组织,无选择,本末不具,派别不明,惟以多为贵,而社会亦欢迎之。盖如久处灾区之民,草根木皮,冻雀腐鼠,罔不甘之,朵颐大嚼,其能消化与否不问,能无召病与否更不问也,而亦实无卫生良品足以为代。”

在教科书出版方面,虽然早在19世纪90年代末,就有南洋公学、无锡三等学堂等编印了一些内容较新的教科书,都曾有不俗的销路,但由于事属草创,又未配套,尚未臻于完善。庚子以后,清廷改革教育,变更学制,特别是废科举兴学堂,带来了庞大的教科书市场。一些民营出版机构及时抓住机遇,在吸收了日本教科书的编辑经验,并结合本国特点的基础上,编写了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教科书。如文明书局1902年开始出版的成套蒙学教科书,商务印书馆1904年陆续出齐的囊括小学各科的成套《最新教科书》,都因销路十分广泛,而使这两家书局雄起于出版界,商务印书馆更由此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教科书丰厚利润的吸引,催生了1906年张骞领衔招股的中国集成公司,出版课本品种仅次于商务印书馆。1906年,清政府学部第一次审定初等小学教科书暂用书目,共计102种,其中民营出版企业出版的教科书就有85种,占教科书总数的80%以上。根据当时学部的统计,1907年各省有学堂37888所,学生1026988人,1908年学堂数达到47895所,学生数达1300739人。1909年学生数达到31626720人。应该说,因教育发展而带来的巨大教科书出版市场,为民营出版业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小说出版原本就是明清时期主要坊刻图书品种之一,但真正揭开中国小说出版史新篇章的,则是在1902年梁启超提倡“小说界革命”之后。小说界革命的中心主旨是启蒙——“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在那个高度政治化的年代,这一主张因与时代主题契合,而很快一呼百应。小说的地位从文学小道的边缘向“文学之最上乘”中心移动,其表征则是小说出版的蔚为壮观。时人称之为:“盖小说至今日,虽不能与西国颉颃;然就中国论,果已渐放光明,为前人所不及料者也。”根据阿英《晚清戏曲小说目》一书的统计,1898-1911年出版的小说就有1145种之多,这个数字超过了前此250余年出版的小说总数。而据陈大康的统计,在1840-1911年的72年间,共出通俗小说1653种,文言小说99种,翻译小说1003种,共计2755种,其中1903-1911年9年中就占到2377种。清末新政时期,以小说社命名的书_局至少在32家以上,同样以小说命名的刊物也至少在20种以。正如清末教科书出版的气象一新,是以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为前提一样,小说出版的风起云涌,则是以城市市民群体的快速增长为基础。晚清通商口岸城市的相继开放,和近代工业化的逐步展开,带来了都市化进程的加剧和市民阶层的增多,而以市民读者为主要市场的小说出版,也随之繁荣,并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其阅读口味的变迁,逐渐远离了它的政治意味,越来越向通俗化方向发展。

以上这些无形中为新知识、新观念、新思想的接受与传播,开辟了广阔的途径,由此展现出来的新书刊出版市场,是民营出版业得以迅速崛起的重要商业前提。当然,清末民营出版业崛起的时代因素中,出版市场的扩容,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他如著、译队伍的壮大,版权制度的建立,经营管理的创新,出版观念的转变,政府政策的导向,交通条件的改善等,都是出版近代化转型中的重要合力因子。本文不能展开一一论述。

三、民营新式出版业崛起的意义

对于清末究竟曾出现了多少家民营出版机构,我们如今已不能确切知道了。我们只能从时人和后人作的一些局部统计中,大致了解其概况。1987年第4期《出版史料》上刊登了一则书业公会档案,该档案乃当时上海书业公所总董席裕福的禀稿附件,附件详细罗列了辛亥(1911)五月以前上海出版业的名单。据笔者统计,共计116家。熊月之在其著作《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一书中,对1896-1911年间曾经翻译过日文的出版机构列了详表,具体统计的出版者数量达95家。陈大康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小说编年》中,对1840-1911年间出版的2755种小说进行了出版机构的统计,共有报刊205种,书局、书坊393家,另有162种作品出版者不详。需要特别交待的是,这些小说的88.78%是在清末最后9年出版的。梁长洲在其整理的《五十年(1897—1949)小学教科书概览》一文中,罗列了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所藏的清末教科书出版机构名录,笔者统计了一下,共计109家。黄林在其博士论文《清末新政时期出版业研究》中,对1902-1911年间《大公报》上曾做书业广告的书局作了统计,数量近80家。从各种渠道得来的统计数字,有多有少,有重复有交叉。既有独立商办,也有附属于学校、学会和报社的,但从名录上看,大多数是民营则是无疑的。清末民营出版的崛起,从这些数字上就能反映出来。

商务印书馆作为民营出版业的领头雁,其火箭式的发展速度,也是民营出版业崛起的个案。商务印书馆1897年成立,当初资金不过3750元,1901年添招新股,扩大规模,资本增加为5万元。1903年与日本金港堂合作,吸收日资10万元,成为资本20万元合资的有限公司,两年后资本额增至100万元。1907年,商务印书馆在闸北宝山路建成占地80余亩的总厂,包括4个印刷所和编译所等。到民国元年的1911年,营业额达1676052元。民元以前出版的图书数量,据1910年《[商务印书馆]图书汇报》第1期所列书目,共收书865种,这就是说,民国元年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物数量,至少不低于这个数目。《华英初阶》、《华英进阶》等各种英语读物,《帝国丛书》、《政学丛书》、《地理丛书》、《财政丛书》、《战史丛书》、《商业丛书》等各种社科翻译丛书,《文学初阶》、《最新教科书》等各级中小学课本,《林译小说》、《说部丛书》等各种小说,以及《东方杂志》、《儿童教育画》、《教育杂志》、《绣像小说》、《小说月报》、《政法杂志》、《少年杂志》、《留美学生季报》等刊物,在当时都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

以商务印书馆、文明书局等为代表的民营出版业的崛起,在出版史上的意义是巨大的。

第一,它意味着自传教士引人国门的新式出版业,再一次经历了出版主体的变更,从当初教会出版机构的独步天下,到洋务运动时期教会与官办新式出版的并辔而行,再到清末新政时期出版主体多元化格局下民营出版主导地位的正式确立,并被最终定格下来,延续到了整个民国时期。这种宏观出版格局的新一轮布局,也意味着出版生产关系的新一轮调整,出版活力借助于民间文化力量的参与和民间资本的运作,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释放。

第二,民营出版机构从商业经营的角度出发,积极利用新出版技术,提高出版生产力;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动态,出版大量推动时代变革的新知识内容读物;努力扩大生产规模,全面推进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如此种种,都在不同方面加强着新式出版的新质。因其取得的巨大成绩,标志了出版业近代化转型的初步完成。

第三,民营出版唱主角,是出版业发展自然选择的结果,它适应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特征,显示了强大的经济活力,出版行业由此走上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成为近代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