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教案十篇

时间:2023-04-09 02:53:53

皇帝的新装教案

皇帝的新装教案篇1

师:今天老师想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同学们钓过鱼吗?(部分同学大声说:钓过。)那么,咱们一起来理一理钓鱼的过程。

师:首先,选择合适的水域;其次,安放鱼饵;再次,垂钓;最后,鱼上钩了就要收线。

师:这是从垂钓者的角度说的。那么,咱们再想想鱼儿。鱼从自由之身到上钩,有哪些环节呢?

生:鱼原本是自由的,然后受到鱼饵的诱惑,接下来试钩,最后上钩。

师:很好!今天我们将一同跟随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去观赏一场精彩的、别开生面的、妙趣横生的、发人深省的钓鱼闹剧。(课件显示课题)

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一)整体感知

师:首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请运用我们刚才得到的钓鱼常识,试着从垂钓者和被钓的鱼两个角度,来梳理这出闹剧的情节。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寻找答案。

(6分钟)

(二)初步感知

师:在这出闹剧中,谁在钓鱼?

生:骗子。

师:骗子想钓哪条鱼?

生(七嘴八舌):皇帝;皇帝的钱财。

师:那么,就是说骗子已经找好了合适的水域,那他为什么选择要钓皇帝这条鱼呢?

生:因为皇帝很喜欢新衣服。

师:为了钓到皇帝这条鱼,他们选择了什么诱饵呢?

生:新衣。

师:对了。这新衣除了骗子讲的外观美丽之外有什么特别之处能够吸引鱼?

生: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

师:这时候皇帝受到诱惑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他的心理?

生:“这真是理想的衣服!”

师:得到皇帝的许可之后,骗子做了什么?

生:他们开始织布。

师:这就是骗子在垂钓了,那么,皇帝这条鱼儿是不是直接就咬钩了呢?

生:不是!他先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又派了诚实的官员视察,最后自己亲自去看。

师:此时,鱼儿在试钩了。

师:很好!最后鱼儿上钩了吗?

生:上钩了!

师:从哪里看出他上钩了?

生:赏赐钱,封官,举行了游行大典。

师:很好!那举行游行大典的时候骗子到哪去了?下来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今天就不说了。

(10分钟)

(三)分析人物,感情主旨

问题一:

师:同学们,一个原本高高在上的、无比威严的皇帝,却陷在两个骗子的圈套里,、赤身地走到大街上游行。咱们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分析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垂钓者?这是一条怎样的鱼?(请从文中找到根据)请同学们前后桌讨论两分钟。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环节。我们从第一环节中能看出皇帝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第一阶段:选择水域及自由的鱼。(第1段)

爱慕虚荣。不务正业

骗子选好了水域,伺机钓鱼,投其所好

第二阶段:投放诱饵、鱼儿受到诱惑(2段、3段)

愚蠢。一个一眼能识破的骗局却甘愿上当。

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断力,却自欺欺人,扮演了一个跳梁小丑的角色。

有着阴暗的心理。想要借此特性打探他的臣民的心理,而我们通常不会刻意去打探别人的心理活动。

骗子洞悉人心,工于心计。抓住了人的心理弱点,加以利用。

第三阶段:垂钓、试钩。(4段~22段)

狡猾,心虚。皇帝很想知道布料织造的情况,但心里未免害怕自己是不称职或者不可救药的,于是先派了个探子――亲信的老大臣去打探;接着又派了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以为这样比较稳妥。结果,“聪明”的皇帝失算了。

虚伪,自欺欺人。明明什么也没看见,却不敢说出来。

骗子镇定,从容不迫。

第四阶段:收线、上钩。(23段~结尾)

可笑、装模作样。A.皇帝在换上“新衣”后,在镜子前面“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光着身子做出了“转”和“扭”的丑态,意在表明他在端详新衣服是否合身、好看,确实看到了穿上了“新衣”。表现了皇帝自欺欺人、装模作样的丑态。

虚伪。皇帝在听到老百姓都说“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以后,既“有点发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意识到受了骗,为在老百姓面前地游行、大出其丑而“有点发抖”;却心中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只好故作姿态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硬撑着,暴露出他外强中干的特点,更加的虚伪可笑。

固执,将错误进行到底。意识到受骗,却只有将错就错。就像鱼儿咬住了钩,却没办法摆脱,被迫活生生的吞下鱼钩。

骗子自圆其谎。

(30分钟)

问题二:

师:同学们,这个骗局之所以可以畅行无阻,其原因是什么?自由自在的鱼儿成了垂钓者的盘中餐,是应该怪贪嘴的鱼儿还是怪钓鱼者呢?请同学们从皇帝自身、骗子的骗局以及皇帝周围的人几个方面思考,看看是什么原因使他上当受骗的?

学生讨论1分钟

生:(1)皇帝自身性格弱点――愚蠢,虚伪。(主观原因)

(2)骗子的骗局巧妙――鱼饵诱人;用一句封住了所有人的口: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就抓住了人的心理弱点。(客观原因)

(3)皇帝周围环境。大臣们――怕被别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保住官位,所以随声附和。老百姓――怕触犯皇帝,又怕被人讥笑,不敢讲真话。(客观原因)

(结语)师:这条鱼是条虚伪的鱼,骗子抓住了鱼虚伪的特点,所以,这个骗局得以畅行无阻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生:人性的虚伪。

(35分钟)

问题三:

师:那么,全城的人都是虚伪的吗?

生:不是!还有小孩。

师: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小孩会说真话呢(为什么小孩会剪断钓线呢)?

生:小孩天真无邪,没有顾虑,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师:那么,作者为什么安排了一个小孩来说真话?他这样安排有什么特殊的意图吗?

(引导:如果安徒生让所有的人都说假话,让这个游行大典顺利地举行,全世界完全被谎言和虚伪笼罩,你会有什么感觉?是不是很绝望?)

师:小孩子其实只说了谁都可以说出口的一句真话,却犹如一把剪刀,把这个由谎言和伪装编织的黑幕剪出了一道口子,透出了一丝亮光。给黑暗的、虚伪的社会留下一点希望,增添一点亮色,不是完全悲观。

师:游行大典结束了,可之后的事情安徒生没讲,那么,这个小孩儿长大后会怎样呢?请大家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大胆假设,这留做课后作业。

皇帝的新装教案篇2

故宫内廷从乾清门正中往北走不远,有皇帝的寝宫乾清宫,乾清宫后面有皇后的寝宫坤宁宫,它们是内廷中轴线后部的主要宫殿。在乾清、坤宁两宫之间,夹着一个方形交泰殿,取“天地交泰”之意。坤宁宫之东有个东暖阁,这就是清代皇帝大婚的洞房。

皇帝的婚礼称为“大婚”。从故宫的正大门到午门有3个大门洞,中间的大门洞只能皇帝一人出入,而另两个人可以由此门进入一次,一个是与皇帝大婚的皇后,另一个是受皇帝召见的新科状元。故宫恢复坤宁宫大婚洞房作为原状陈列,应该参照哪个皇帝的洞房原状呢?

满清入关后,登上宝座的共有10位皇帝,只有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宣统5帝为幼年即位未婚,其他皇是在成婚后即位的,幼年即位未婚的5位皇帝中,顺治帝是第一位在紫禁城举行两次大婚的,而且都住在位育宫(后改称保和殿),当时的后三宫尚未维修使用。末代皇帝宣统虽然在婚礼中住进了坤宁宫,但他已是退位的“逊帝”,已不配称“大婚”了。由此看来,只有康熙、同治、光绪3帝以坤宁宫的东暖阁为大婚洞房。

康熙四年(1665年)皇帝玄烨举行大婚,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主其事,根据在关外的习俗颁下懿旨,坤宁宫须按盛京皇宫(沈阳故宫)清宁宫的格局改建,即主体留为祭祀萨满教之所,而将洞房设东侧,以使洞房与祀神之地相隔,这样才不亵渎神灵。康熙帝大婚时的坤宁宫洞房,内部陈设如何,查找不到任何档案资料,要复原状是不可能的。

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同治与光绪大婚红档,同治帝大婚在十一年(1872年)九月十七日,光绪帝大婚在十五年(1889年)正月二十七日。季节气候对于服装的选择和帘幔铺垫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皇宫内廷在这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光绪大婚红档》卷七记载,光绪十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即把坤宁宫东暖阁的大红缎绣龙凤双喜的幔子、帐子、被子、褥子、门帘、窗帘等统统撤出,由此可以推测出,大婚时洞房中的一应铺盖等都是采用龙凤双喜图案,而且故宫现在的藏品中还能找到与大婚洞房尺度一致的大红缎绣花龙凤双喜图案门帘、帐幔。大婚洞房中的喜床是帝后的寝卧之具,喜床四角放有如意,正中摆一桌案,用来摆放皇后所抱宝瓶,瓶内盛珍珠、宝石、金钱、银钱、金如意、银如意、金锞、银锞、金八宝、银八宝各二,取“十全十美,成双成对”之意。

婚后皇帝、皇后各回其寝宫居住。康熙帝回乾清宫,孝诚仁皇后在坤宁宫;同治帝大婚后回养心殿,孝哲毅皇后住储秀宫;光绪帝大婚后在养心殿后寝宫,孝哲景皇后在钟粹宫。大婚后的坤宁宫东暖阁已不具备洞房的功能,只是作为皇帝与皇后到坤宁宫进行萨满教祭祀时歇息处。尽管坤宁宫东暖阁作为大婚洞房只是极为有限的时间,但广大观众所要了解的,正是大婚洞房的坤宁宫,因而追寻那一段往事,复原大婚洞房的原有场景,可以让坤宁宫东暖阁不负大婚洞房的显名。

文渊阁与《四库全书》

明清两代建都北京的500多年间,紫禁城内都建有文渊阁,作为宫廷的藏书处所。明初文渊阁建在南京明故宫,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建有文渊阁藏书库,藏有宋元版旧籍,包括永乐十九年(1421年)自南京明故宫文渊阁运来的10船古笈。

清文渊阁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月开始修建,乾隆四十一年建成。地点在文华殿后的圣济殿旧址,贮藏正在编辑而尚未成书的《四库全书》。文渊阁的式样是以浙江范氏天一阁的轮廓开间为蓝图,在宫廷化的基础上修建的一座庄重华贵的建筑。文渊阁参考天一阁的结构形式,在外观上也分上下两层,各6间;而内部结构则为3层,把上层地板之下的腰部地位利用起来,扩大了藏书空间。阁的面宽33米,进深14米,南面北向横楣上悬弘历于乾隆四十一年写的诗十六句:“每岁讲筵举,研精引席珍。文渊宜后峙,主敬恰中陈。四库庋藏待,层楼结构新。肇功始昨夏,断手逮今春。经史子集富,图书礼乐彬。宁惟资汲古,端以励修身。巍焕观诚美,经营愧亦频。纶扉相对处,颇觉叶名循。”

乾隆中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治武功达到极盛。乾隆帝大力提倡“稽古右文,崇儒兴学”,于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十五年、乾隆三十七年三次下令征访图书。前两次无人响应,第三次有安徽学政朱筠响应号召,上奏折提出四条访书编书的建议。于是,乾隆帝立即下诏,命各省搜集历代及当朝人的著作,批准设置四库全书馆,准备用10年时间纂修一部规模宏大的《四库全书》。同时,又下令召集著名学者担任纂修官,计有360多人参与,其中如纪昀(纪晓岚)、朱筠、于敏中、戴震、王念孙等。《四库全书》的编纂从乾隆三十八年开始,到乾隆四十六年才基本完成。

《四库全书》按经、史、子、集划分各部。书籍装帧精致,仿春、夏、秋、冬四季格调,绢面颜色标志着书的类别,经部是绿色,史部是红色,子部是月白和浅白色,集部是灰和黑色。每册书的首页和末页都盖有乾隆帝的玺印。《四库全书》有两类,一类叫“著录”,收入书籍有3503种,79309卷;另一类叫“存目”,收入书籍有6793种,93551卷;共10296种,172860卷,两类书籍计四部44类,66子目。像《四库全书》这样通过分门别类、提要编目的方式,把上万种书籍编成统一整体,这在中国古代丛书中是绝无仅有的。

乾隆帝非常重视《四库全书》的收藏,下令在北方建四阁,即故宫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热河的文津阁、奉天皇宫的文溯阁,称为“内廷四阁”,又称“北四阁”。后来又下令在南方增设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称为“江浙三阁”,又称“南三阁”。乾隆帝亲自为7座楼阁取名,每一座都带有一个文字,都跟水有关系。文的涵义中包括道德文章,水比喻江河之水,这些藏书阁的名字便隐喻了读书治学的门径和方法。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四库全书》告成,乾隆帝曾在文渊阁内筵宴编辑《四库全书》的高级官员,分为三等:头一等在阁内,次一等在阁外廊下,再一等在丹墀(chí)上,并于院中搭台演戏。在宴会上,诸皇子率领侍卫官员为与宴诸臣斟酒。酒毕,乾隆帝赏给总裁等9人及总纂各官77人“如意”“文绮”“杂佩”及纸墨笔砚等以资奖励。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焚毁圆明园,贮藏于园内文源阁的《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汇要》同毁于火。存于文宗阁、文汇阁的《四库全书》在清军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时被毁。原存于文渊阁的《四库全书》及存在藻堂的《四库全书汇要》,现在台湾收藏。大陆收藏的《四库全书》文津阁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溯阁本现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现藏浙江省图书馆,其中残缺部分是于1923年据文津阁本补抄的。《四库全书》成书200多年来,使许多有价值的古代书籍得以保存,并将继续流传后世,这是值得我们珍视和自豪的珍贵文化遗产。

皇帝的新装教案篇3

神灵的居所:彼得大帝与东正教堂

自公元988年基督教传入俄国后,俄罗斯人开始大量接触来自拜占庭的基督教文化。这些宗教文化结合俄国原有的艺术传统,逐渐融合发展成为辉煌的古代罗斯艺术,教堂建筑就是这种艺术的集中体现。

在彼得大帝之前,俄国教堂艺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东正教堂在全国星罗棋布,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莫斯科的圣母升天大教堂、谢尔盖耶夫三一修道院等。

豪华是东正教堂的一大特征。从教堂的建筑和装饰风格来看,其内部金碧辉煌、十分讲究,到处装饰着精美的圣像与壁画;外部则庄严宏伟,让人肃然起敬。举行仪式时,教堂里灯火通明,烛光万点,十分隆重肃穆。牧首、大主教、主教都身着仿拜占庭皇帝御袍缝制的法衣,珠光宝气,华丽富贵。盛圣酒的酒杯也十分精美,上面雕刻着基督像,并镶着珠宝。

彼得大帝执政时期,俄国的东正教堂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位于彼得保罗要塞内的彼得保罗大教堂。1703年,当彼得大帝来到涅瓦河畔,开始奠基自己未来梦寐以求的城市时,彼得保罗大教堂就成为这座未来城市的首批建筑,也是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彼得保罗大教堂寄予了彼得大帝太多的希望和悲伤。1718年,他的儿子――皇太子阿列克谢由于谋反罪而被关押审讯,世俗官员的判决书认为,他的叛国罪应处以极刑。1718年 6月24日,法庭向皇太子宣布判决,但并未立即执行,两天后,阿列克谢莫名死去,可能是由于精神和肉体上备受折磨所致。失子之痛使沙皇终日郁郁寡欢,最后郁结成病惊厥发作,闭门谢客,三天滴水粒米不进。阿列克谢去世后,为了表达对逆子去世的哀痛,皇室把他的灵柩安放在这座教堂之中。

在彼得保罗大教堂的文化中,十字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东正教会看来,十字架是圣物,是“公义的天平”,是“对抗魔鬼的兵器”。受这一传统思想的影响,1720年初,彼得大帝亲自为彼得保罗大教堂构想了一个巨大的十字架,他希望这些圣物能给俄国的对外战争带来好运。因为在彼得大帝看来,这个巨型的骨制十字架是他“献给万能的上帝,感谢上帝无法言达的慷慨以及助他通向胜利之路的礼物”。

宗教建筑:彼得保罗大教堂

彼得保罗大教堂是彼得大帝时期宗教建筑的重要成就。18世纪初,在那个欧洲国家群雄逐鹿的时代,为了向西打开波罗的海出海口,彼得大帝发动了著名的“北方战争”,从瑞典人手中夺取了芬兰湾东端的涅瓦河口,从而在波罗的海之滨取得了一个立足之处。自那以后,为了稳固俄国通向欧洲的新门户,彼得大帝在此安营扎寨,并立即大兴土木,在涅瓦河的三角洲上建起了一座要塞和城堡――圣彼得堡。

18世纪初的俄国,彼得大帝掌权伊始,对于当时古老的俄罗斯国家传统来说,东正教会不但对整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甚至连皇权也处于教权的影响之下。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作为东正教会象征的教堂,其建设规划方案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彼得保罗要塞的当务之需。因此,当彼得大帝开始在涅瓦河口的兔子岛大刀阔斧地开工规建未来的圣彼得堡时,为了纪念圣徒彼得保罗,彼得保罗大教堂也隆重奠基。

从地理方位上来看,彼得保罗教堂位于圣彼得堡的彼得保罗要塞内,现在成为了要塞建筑群中最著名的建筑。教堂在1712-1733年间进行了改造,原来并不坚固的木质建筑结构得到改变,现在的教堂是一座巴罗克式石砌的大教堂。

教堂的外表庄严肃穆,非常雄伟,主楼上屹立着一座高122.5米的尖顶钟楼,钟楼尖顶上矗立着一座天使塑像,塑像高3.2米,双翼长3.8米,其头上的十字架高6.4米。在晴朗的天空下,教堂的尖顶金光闪闪直刺蓝天,景色十分迷人。一直到20世纪中叶,这座122米高的尖顶钟楼,还是全城最高的建筑物。

1720年,教堂的钟楼上装上了音乐报时钟,这不但成为了当时圣彼得堡的一大景观,也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音乐报时钟的命运多灾多难,1756年,圣彼得堡遭遇水灾,音乐报时钟在水灾中损坏。1776年,自鸣钟得到重新恢复,钟的机械部分由荷兰工匠克拉斯造,有11个钟铃――最小的重16公斤,最大的重5吨。1952年苏联时期,自鸣钟得到改造,每昼夜可自鸣4次,及时向人们报时,成为要塞的一大景观。不过,此钟楼也多次给市政当局带来麻烦。由于身处高位,钟楼多次遭到闪电轰击尖顶,而钟楼和音乐报时钟的维修,不但要求技师的技术巧夺天工,还要求他们有胆量爬到高高的钟楼上去,既灵巧,又要心细。1830年建筑工彼得・杰鲁什金不用脚手架仅仅使用绳子登上顶端,修好了损坏的十字架,从而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教堂的内部装修也很特别。由橡木雕成的涂金圣像壁被装饰成一座三开间的凯旋门,圣像壁上每一组图案的加工都极其精细准确,这项工作是由两名俄国工匠特里丰・伊万诺夫和伊万花了四年时间才完成的。教堂四壁以鲜亮颜色为基本色调,拱顶雕有各式图案,弧形窗边挂着18幅以福音故事为原型的精美图画,这些画是彼得大帝时期的艺术家阿・马特维耶夫等人创作的。大厅内悬挂着镀铜吊灯和有色水晶灯架,除此之外,教堂的内壁还装饰有43幅精雕细镂的木刻雕像。

皇帝的新装教案篇4

关键词:萨斯风格;装饰;土耳其;奥斯曼;

中图分类号:J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在土耳其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奥斯曼帝国(公元1326-1922)时期的辉煌成就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16世纪是奥斯曼帝国艺术、文学和建筑的黄金时代,雄厚的经济实力也自然而然推动了艺术的发展。苏丹官邸托普卡珀宫管理着成百上千的皇家艺术团体,他们有的来自伊斯兰世界,也有的来自帝国新近占领的欧洲领土,宫廷技工对帝国产生了多元艺术性的影响,因此奥斯曼帝国使伊斯兰、土耳其和欧洲的文化融为一体。

一、萨斯风格及其含义

萨斯风格(saz style)是16世纪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时期流行于宫廷御室中的一种装饰风格。“saz”是古老的土耳其用来定义“魔法森林”的一个单词。[1]最初在图纸上描绘了持续不断的战斗中那些凶猛的动物、狮子、龙、麒麟和凤凰被充满奇妙的巨大的复合花卉和像羽毛一样的长长的叶子所吞噬,画面里也有仙女,这个奇幻的世界,里面住着有灵魂的植物和动物,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反应了中亚地带神秘的萨满教信仰,多元化的奥斯曼帝国文化汲取了其中的艺术表现形式。萨斯风格具有卷边、锯齿状的叶子、荷花花饰和杂交花卉图案特征,在托普卡皮保存着萨斯叶状图案的草图。

苏莱曼时代,奥斯曼土耳其人在建筑、文学、艺术、神学和哲学等领域的文化成就达到了顶峰。[2][3]萨斯风格的原创者就是来自最富有创造力的苏莱曼宫廷的皇家画室nakka hane的 ahkulu,在他的绘画中描述了象征和平的仙女和凶残的动物格斗的画面,专研了每一个花型和叶子被纳入了皇家收藏的图纸中。[4]1540年以后萨斯风格变的非常流行,它被应用在手写本插图、书籍装帧以及用金子、银子、水晶和翡翠镶嵌的装饰物、皇家徽章和皇家盔甲还有纺织品、地毯和陶瓷上。

萨斯风格常与其他种元素搭配产生不同的装饰风格,与中国的一种图案“细长的云带”交织在一起;[5]与“螺旋的藤蔓”元素的结合:纤细的成螺旋状式的藤蔓上长满了小花朵和叶子;与“奇特玛尼”图案的结合:图案以三个圆盘(豹斑)和两条流动的线条(虎纹)组合;与rumi元素的结合,灵感来源于鸟的身体,rumi是指分支后的最后一片叶子就如半个叶子,rumi又分很多种类。[6]16世纪萨斯风格中所出现的植物花卉主要有荷花、榈棕叶子、洋蓟、洋水仙、郁金香、玫瑰、康乃馨、风信子、橄榄枝、雏菊、石榴花、牡丹、罂粟、芦苇、鸢尾花、樱桃树、菖蒲。在奥斯曼宫廷中最受欢迎的花是郁金香,它被尊为奥斯曼帝国之圣花,现今也是土耳其的国花。郁金香的英文名Tulip脱胎于土耳其语Tulbent一词,意为“薄纱巾”,像一个个包裹着艳丽纱巾的美丽的伊斯兰少女。土耳其人把郁金香视为生命、爱情和长生不老的象征,悉心培育。

二、萨斯风格的运用

16世纪早期伊斯坦布尔设立了皇室纺织工坊,但布尔萨市仍继续为朝廷供应丝绸。当时的丝绸行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1574年黄金仅限于在托普卡比.萨雷的制作车间中用于皇室的衣物制作。托普卡比.萨雷是帝国的权力中心和苏丹的宫殿,土耳其式长袍的面料是由珍贵的金属线缠绕丝芯制作而成的。今天,藏有土耳其丝绸和长袍最多的地方就是托普卡比・萨雷博物馆。

16世纪中期,土耳其出现的拱顶花回图案明显地受到了意大利的影响,上面饰有荷花、洋蓟花饰、皇冠和叶形装饰。但很快就形成了一种显著的土耳其风格,图案除保留了原来的花饰,还添加了许多土耳其人最喜欢的花卉-洋水仙、郁金香等。技术上最为精湛的要数具有萨斯风格的图案,最能体现萨斯风格图案丝绸的是两件精美的皇室土耳其长袍,长袍上饰有包括金色在内的8种颜色,且没有一个重复的图案,这需要有足够大的织机。[7]从奥斯曼16世纪当时的服饰、纺织品中可以看出主要以红色和金色、银色为主。然而这种精美的萨斯风格图案丝绸在土耳其的生命力不长。一个世纪后,因为国库无法满足金属线的供应,丝绸上的金属线数量开始减少,或者根本没有。

16世纪的刺绣织品也相当丰富。与地毯相比,这个时期丝绸上的贴花图案和贴线缝绣图案与当时的陶器图案更接近,丝绸上的花卉图案更像伊兹尼克瓷器图案,这反映了苏丹・穆拉德三世(1574-1595年)对园艺艺术的狂热喜爱。[8]

通过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各个时期的陶瓷标本,可以清楚地看出伊兹尼克仿制中国瓷器的历程。伊兹尼克青花瓷的早期烧造,是仿制中国的元、明初青花瓷,烧制时期从15世纪一直延续到17世纪。通过伊兹尼克的陶瓷装饰可以看到16世纪这种萨斯风格的大量运用。1570年左右,伊兹尼克陶瓷开始采用釉下彩绘。从伊兹尼克陶瓷和瓷砖的图案色彩上可以看出以钴蓝(深蓝色)、天蓝、灰绿色、紫色、橘红色、红色为主。

三、萨斯风格的沿用及文化价值

吸纳来自中国、印度的丝绸织造技术,开创了奥图曼式独特的纺织技术和纤维材料。他们保持了游牧民族喜爱在织物中夹金夹银的审美习惯,从而使织物熠熠生辉。奥斯曼宫廷服饰图案中大量运用萨斯风格是这个时期常用的标志性纹样之一。这些典型图案至今还沿用在土耳其典型的装饰瓷器、瓷砖、珠宝以及日用纺织上。

现存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普皇宫的皇室服饰展是奥斯曼时期服饰图案最好的研究资料。奥斯曼16世纪的纺织品独特优美的造型,结构简练概括的图案,精湛的织造工艺以及浓烈而庄重的用色手法,突出了那个时代国力昌盛、文化扩张给人们带来的自信和优越感,也给我们后来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以巨大的灵感。

深入研究土耳其奥图曼纺织品文化以及图案纹样文化遗产有利于我们整理亚洲的纺织品发展史和纹样史,也有助于我们吸收欣赏异国文化的营养精髓。世界因有了特殊的地域文化而变得丰富多彩;地域文化通过与世界的交流和沟通而传播渗透到现代生活的各个层面,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姿。

参考文献

[1] [4][美]At l,Esin.The Golden Age of Ottoman Art.Saudi Aramco World(Houston,Texas:Aramco Services Co).1987.July/August,38(4):2433[2007-04-18].ISSN 1530-5821.

[2] [美]At l,Esin.The Age of Sultan Suleyman the Magnificent.Washington,D.C.:National Gallery of Art.1987.ISBN 978-0894680984.

[3] [美]Russell,John.The Age of Sultan Suleyman.New York Times.2007年01月26日[2007-08-09].

[5] [美]Sheila R.Canby.Islamic Art IN DETALL.THE BRITISH MUSEUM PRESS.

皇帝的新装教案篇5

生1:我会跟文中的人物一样,说那个小孩说皇帝没穿衣服。

生2:我会说,我班田××(我班一个非常爱说闲话的学生)说皇帝没穿衣服。

他的话音未落,全班哄堂大笑,这个结果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一口气连着提问了十多个学生,虽然他们的答案不尽相同,但有一个惊人的相似点,没有一个学生的答案,是在现场亲自指出皇帝没穿衣服而说出实话。

我愕然了。

“为什么文中的孩子敢于说真话?”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们总结出:小孩子天真无邪,无私无畏,所以敢说真话。“那你们为什么不敢说真话?”我追问道。“对方可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会杀头的。”还没等我叫,一位同学就抢先回答道。

我无语了。

我现在任教的初二年级,班级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属虎的,十三岁已经进入青春期,是因为他们长大了,开始了解自我了,懂得保护自己了,所以才弄丢了“天真无邪,无私无畏”吗?这不禁使我联想到我儿子三岁时,我带儿子去参加婚礼,在婚礼现场还有舞蹈演出,当时儿子就挣脱了我,来到台上随着音乐无拘无束地跳了起来,引来台下一片赞叹声,现在的儿子很腼腆,不再喜欢做这种抛头露面的事,这难道就是长大了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那么,这节没有敢于站起来挑战权威的课堂,到底是我的教学策略出了问题,还是孩子们的成长出了问题?

我茫然了!

自我反思:

《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我很小就知道了,也曾被国王荒唐的游行逗得哈哈大笑。那时的我,信誓旦旦地说:“绝不会那么愚蠢,我会像故事里的小孩子一样,大声说出真话。”许多年过去了,信念却在不知不觉中动摇。今天,为了上好这节课,我重新审视这个几乎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面对着不敢说真话的学生,才发现它所揭示的人性有多残酷、多真实!

骗局不算多么精妙,要识穿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一个有基本常识的小孩子都能做到。可为什么大家都上当了呢?很简单,因为他们不希望被人看作是愚蠢或是不称职的人,因为他们虚荣。故事里的骗子都是非常聪明的,他们深谙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吃准了他们即使有所怀疑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们都没有勇气拿自己的名誉和地位开玩笑。现在的许多学生学语文,思考时看教材全解,写作时仿照优秀作文,完全失去了自我,但这节课上学生们的回答却真实地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也许我们不会愚蠢到去做游行,可扪心自问,我们就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了吗?我们没有因为追求外表的华丽而趋之若鹜的时候吗?我们没有屈从于权势而说假话的时候吗?我们没有为了金钱而忍气吞声的时候吗?我们没有卑怯地把自己的弱点深深隐藏的时候吗……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吗,我们真的要做那个无论何时何地都敢说真话的孩子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做点什么,例如,当我们趾高气昂地炫耀所谓的财富,当我们试图用财富的多少去判断人的时候,提醒自己,我像穿着新装的皇帝了。当我们妄想用自己的些须小聪明去投机取巧的时候,提醒自己骗子的下场总不会太好(我一点儿不怀疑那位皇帝一定会收拾他们,那是早晚的问题)。当我们唯唯诺诺、人云亦云的时候,别忘了自己也有发现真理的智慧和眼睛;当有人为了正义挺身而出的时候,让我们勇敢地站出来,帮着摇旗呐喊吧,而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地附和“他”说的。

皇帝的新装教案篇6

古代宫廷除夕宴会做的菜清朝的帝王们大都喜寒怕热,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畅春园”、“圆明园”等园林里度过的,只有到了每年的春节,才起驾回到宫中过年。皇帝一般在腊月二十六日就“封笔”、“封玺”,停止办公,在正月初一的大典上重新“开笔”、“开玺”。

据《清史稿·礼志》记载,正月初一早晨天刚亮,百官要齐集太和殿广场给皇帝拜年。那天,广场上排列着銮驾仪仗,大殿屋檐下排列着皇家乐队和金钟、玉磬等乐器。到了辰时(7点),钦天监官员宣布时刻已到,午门上鸣钟击鼓,乐队奏响音乐,皇帝登上太和殿宝座,銮仪卫官员甩响静鞭,赞礼官高喊“排班”。百官依照广场上摆放的铜制“品级山”所标注的品级位置,列队下跪。这时由两名大学士跪捧贺表,由宣表官宣读。读毕,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礼毕,皇帝赐座赐茶,百官又要叩头谢恩。茶毕,静鞭再鸣,乐队再奏,皇帝下殿,百官退朝,贺岁拜年的大典就算完成了。这时,皇帝便将早已备好的装有“如意”的荷包,赐给身边的八旗子弟、宫女、太监们。而荷包里的“如意”通常有金如意、银如意、玉如意和银钱几种。乾隆皇帝登上太和殿接受百官拜年之前,通常在他的寝宫养心殿里饮一杯屠苏酒。他专用的酒杯重达1斤,用黄金镶嵌珠宝特制,称为“金瓯永固杯”。金瓯寓意江山,“金瓯永固”意即“江山永固”。

老百姓过年最讲究的是年夜饭,清朝皇帝也不例外。皇帝一家平日里是难得在一起用膳的。只有年节,才特许后妃们陪宴。除夕早上,皇帝与皇后、妃嫔们在重华宫共进早膳。早膳一般有拉拉(黄米饭)、饽饽、年糕等,花样多至十品到二十品,但这不是正式的除夕大宴。除夕团圆年饭要于申正(下午4时)举行。实际上,在中午12点就开始摆桌布置凉菜、点心了。晚宴摆在保和殿或乾清宫,皇帝一人一桌,桌子是“金龙大宴桌”,桌边围上黄金绣的桌围子。大宴桌与皇帝的“宝座”之间设一“长几”,菜点都摆在大宴桌上,皇帝吃时再由人取到长几上。

年夜饭备办的烹饪原料主要是满族传统食物。如在清宫的膳食档案中记有乾隆四十九年举办除夕筵宴中所用的物料的数额,其中乾隆皇帝御桌酒宴所用的物料数额为:猪肉65斤,肥鸭1只,菜鸭3只,肥鸡3只,菜鸡7只,猪肘子3个,猪肚2个,小肚子8个,膳子15根,野猪肉25斤,关东鹅5只,羊肉20斤,鹿肉15斤,野鸡6只,鱼20斤,鹿尾4个,大小猪肠各3根。另外,制点心用白面5斤4两、白糖6两。这些物料大多是“关东”所产,反映出满族的固有食俗。

大宴桌上的菜点由外到里分成八路,有各式荤素甜咸点心,有冷膳,有热膳,共六十三品,还有两副雕漆果盒,四座苏糕、鲍螺等果品、面食。各种膳点在餐桌上的位置,彼此间的距离也都有尺寸要求。所谓“鲍螺”并非今日宴席所吃的鲍鱼、海螺,清朝皇帝很少吃海鲜,偶尔吃鱼,也只吃松花江进贡来的银鱼、鲟鳇鱼。这里的鲍螺,是一种海产品晾干后磨成粉做成的点心。

大菜之外有果钟八品,及奶子、小点心、炉食、敖尔布哈、鸭子馅包子、米面点心等小吃分东西排列,其中“敖尔布哈”系一种满族油炸的面食,还有四品南北小菜。皇宫中的规矩,各个嫔妃都有自己的饮食标准,平时单独开伙。但是年夜饭,妃嫔们也有幸来陪皇上吃饭。除了皇帝的家室之外,还有六桌陪客,每桌冷热菜点一共二十四品,比起皇上就少多了,而且盛菜的碗也降格为瓷碗了。

古代除夕习俗1、驱傩

驱傩在宋代有大傩仪、小傩仪之分。盛行于宫中的主要为大傩仪。据宋代人解释,大傩,意在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除夕这天,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晶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禁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弯,谓之埋祟而罢。而对比其他史料记载,南宋时期的临安驱傩仪式也大体如此。

2、送节物

史料记载,除夕这天宋代皇帝有赐文武大臣钟馗像的风俗。如北宋神宗时期,宋神宗就命画工摹拓钟馗像,然后雕版印刷精装后,将成品赐给中书省和枢密院中的官员。除夕之夜,神宗又派入内供奉官就东、西府给赐钟馗之像。而在民间,当时的人们也送门神、钟馗等节物之礼俗,如宋代史料笔记《鸡肋编》记载,除夕日送节物,必以大竹两竿随之。

3、年馎飥

馎飥,是宋代除夕所制作的一种特色小吃,类似于今天羊肉泡馍等汤饼类的食物。宋人就有冬馄饨,年馎飥的说法。大诗人陆游《岁首书事》一诗有言:中夕祭余分馎飥,犁明人起换钟馗,并自注:乡俗以夜分毕祭享,长幼共饭其余。又岁日必用汤饼,谓之冬馄饨、年馎飥。

4、试年庚

陆游《剑南诗稿》有云:乡俗,岁夕聚博,谓之试年庚。即将除夕这一天的输赢视为预测下一年人生命运的游戏。另外陆游《新岁》一诗中,明烛聚呼卢之句便专指此游戏。

康熙取消除夕国宴原因据《康熙起居注册》记载,1689年,即康熙二十八年这一年的除夕是例外的。这一天,康熙帝特别纠结郁闷,他破例取消了定制中的国宴。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一年直隶一带干旱,颗粒无收。腊月二十六日,他下旨大学士伊桑阿、直隶巡抚于成龙等对灾民进行赈济。二十九日,他得到的汇报情况是,库银已到州县灾民手里。可是,他仍不放心,又下旨让山西巡抚亲自到蔚州、广昌两县赈给。他严令“务令灾民得沾实惠。”

除夕的上午,康熙帝的脸上没有春节的喜悦,他坐在乾清宫里显得很不安。这时大学士伊桑阿等人劝道:“四海九洲幅员甚大,况本朝土宇尤极广远,为从来所未有。若必载载丰稔水旱不侵,实有不能。今皇上因直隶一隅,睿念焦劳,未尝少释,虽当岁节,日亲政无异平时,臣等皆悚惧不宁。至昨御史李时谦两疏,殊无紧要,臣等以明日元旦,其疏今晚姑送进。”

这番话的大意是,我们国家疆土很大,直隶不过一隅,如果想年年丰收是不可能的。现在皇上您因为直隶的旱灾就忧郁纠结,一直不休息,过年了仍然坚持办公,我们很担心。李时谦昨天上了两个折子,我们看了没有大事,明天就是初一了,今晚他的折子不要送来吧?总的意思,是劝皇上休息,好好过年。其实也有探测圣意的目的,即国宴还搞不搞了,王公大臣们在保和殿外等着呢。

皇帝的新装教案篇7

雄浑之美

云冈早期建造的石窟叫昙曜五窟(16―20窟)。纵观五窟,其佛像之大、气势之厚、规模之巨,给人以剧烈的震撼。石佛雕像吸收了犍陀罗“服兼厚毡”的厚重的圆线条,并采用大体大面、平直式和阶梯式的雕刻手法,使整个造像线条舒缓、凝重,形成了云冈佛教石窟艺术早期雕像雄浑的美学风格。

昙曜五窟的结构形式均为马蹄形平面和高阔的穹隆式屋顶,既与印度僧侣修行闲居的草庐相仿,又与早期鲜卑族游牧于草原时的居室相似,《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记载了其生产生活方式“俗尚骑射,弋射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高大宽阔的洞窟空间,完全适宜于雕琢巨型佛像的空间物理要求,形成了融合西域特色与鲜卑民族的建造形式。

从横向来看,昙曜五窟位于云冈石窟西部,从东(第16窟东壁)到西(第20窟西壁)长达120米,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的主佛体量高大,占据了窟内的绝大部分,昙曜五窟的主尊大佛的造像高度从13.5米到16.8米,有一种顶天立地、高大魁梧的雄伟之感。

为何有如此大的造像?以北魏先帝的容貌为基准去塑造佛像,“皇帝即佛,佛即入主”,成为云冈佛教石窟艺术帝神同格的最显著的思想基础和最深刻的理论根源。在这个人造神的世界里,拓跋鲜卑人用人的思维代替神的思维,用人的力量改变人自己的命运和人类历史发展,他们假借佛的法力尊严,来树立自己的民族之神,保佑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这个本民族之神――拓跋鲜卑历史上的诸先帝,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创作云冈石窟艺术的原委,高大雄伟的造像是鲜卑人对诸先帝无限景仰的寄托,正如《魏书,释老志》所说“兴光元年秋,敕有司于五级大寺内,为太祖以下五帝,铸释迦立像五……”

雄浑的美学风格必然产生独特的美。第20窟主尊大佛(图1)高达13.7米,因前壁崩塌而露天被誉为露天大佛,面形圆润饱满,肌肉感强,结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坛基上,面露微笑,向世人展现千年的沧桑,被誉为云冈代表之作。最奇特的是当人们从不同视角观看时,体味出慈悲、庄严、欢喜……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精神风貌,尤其那完整的粗犷、雄浑的艺术特点,体现着佛与人主完美结合的象征,产生出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并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规范,代表了我国北魏时期造型艺术的巅峰水平。

细腻之美

云冈中期石窟仍为皇家主持开凿,继续沿袭早期石窟雄浑巨大的特点,大窟大像仍具有重要地位,如第5窟主佛释迦牟尼像通体高17米,为云冈石窟众佛像之最,但与早期石窟相比,显得更加华丽,呈现出皇室的恢弘气派,形成了精致细腻的美学风范,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雕琢细腻,云冈石窟中期石窟造像更加精美细腻,第6窟雕刻最富丽堂皇,其中的中心塔柱雕刻细腻,美妙绝伦,上层四角雕琢九层汉式楼阁,每面有立式佛像一尊,佛像四周饰有飞天、莲k、坐佛、火焰纹;下层雕刻坐式佛像、菩萨、弟子、力士,整个塔柱设计巧丽,雕琢精细,造型宏伟,气势辉煌,这些雕刻无一不精,共同辉映着整个洞窟的富丽堂皇、无与伦比,是一处“最豪华、最完美的洞窟”。被誉为“音乐窟”的第12窟,其洞窟内那布满四壁的十方诸佛、层层叠叠的飞天伎乐组成了一个宏大的音乐仪式,可以聆听到佛籁之音,清初就曾命名为“佛籁洞”。

二、叙事细腻。在云冈石窟中雕刻了大量的佛传故事、讲经画面和因缘故事,详细叙述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成道前与成道后的事迹。第6窟(图2)作为云冈石窟佛传故事最集中最详细的洞窟,环绕于塔柱下层四周和东、南、西三壁的中下部,整齐而连续镌刻有33幅佛传故事浮雕,把释迦牟尼一生由投胎出生至降魔成道、宣传佛法至人道涅的生平事迹刻画得翔实细致,情节生动。因缘故事也大量出现,如雕刻于第]0窟后室东壁的“妇女厌欲出家”的因缘故事,通过讲述儿子欲与母亲“”,而遭受“地即劈裂”、“生身陷入”的报应,鞭笞了世间“”行为。

三、装饰细腻,云冈中期洞窟,细腻灵活的装饰图案作为洞窟建筑部分的装饰纹样和烘托尊像的象征性图案,显现出细致扎实的皇室作风。在洞窟的藻井、宝盖、龛楣、背光,佛座、冠饰、边饰、勾栏等处都可随处看见精美的装饰纹样。装饰的纹样有植物纹(莲花纹、忍冬纹、葡萄纹)、几何纹(三角纹、龟背纹)、动物纹(龙纹、兽面纹)、火焰纹和璎珞华绳纹等、并还穿插着青龙、白虎、朱雀、白鹿、莲花和化生童子图案,上述各种纹饰相互组合,汇聚成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的装饰图案,形成了统一和谐的装饰艺术。同时“洞内洞外皆佛像,洞窟无处不飞天”,飞天作为装饰纹带分布在窟顶、龛楣内、故事画中,或点缀在装饰图案里。那些栩栩如生的飞天,以飞舞的动展示了不可意尽的静,让人体悟出生命存在的自由与愉快,进而得到内心的净化。

究其原因,北魏政治经济日趋稳定,国家可以集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石窟建造,而且此时期汉化趋势发展迅速,又吸收了来自西域、中亚和印度的佛教思想和艺术风格,在人物、禽兽、边纹等雕刻形式上都有了新的发展,与早期相比,雕琢更加华丽,更加细腻,呈现出皇室富有、精致、恢弘的气派,“帝神同格”更是得到了完美的统一。由此可以看出在太和(公元486年)改制后,在开凿云冈石窟造像的几十年中,雕塑家“研思精妙、精锐定制”,“核准度于毫芒,审光色于浓淡”,根据当时的社会生活,创造出了新型的佛,菩萨、各种护法和天人形象。这种构思的巧妙,的确是处心积虑,匠心独具。

平实之美

云冈晚期石窟一改以前的雍容华贵、细腻独到的皇家风格,逐渐变为平实之风,贴近大众生活,与社会风尚相融合,呈现出平实的美学风格。

因迁都洛阳,晚期云冈洞窟形制从以前的开大窟,造大像或是前后室的大窟和中心塔柱洞窟演变为中小型的方形平面窟形。佛像、菩萨的造像体制缩小 与雕刻装饰简化,以前华丽的装饰也变为平实,高高在上令人敬畏的神灵转变为可以被世俗的人们接受容纳的神灵,甚至就如普通百姓。此时出现的千尊小佛的造像即反映了上述情形,如第14窟的“千佛柱”、第15窟的“千佛洞”(图3),或柱体或壁面整齐布局,雕满了一尊尊体态微小的佛像,恰好与毗邻大窟大像的昙曜五窟形成鲜明的对比,寓意也极为丰富,或是期盼这些世俗化的“平民”能与帝王一样进入极乐世界,修成正果;甚至更是希望能得到帝、佛的福佑,平安快乐地生活。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服制与实行汉化以来,反映到造像艺术上,最明显的就是云冈石窟晚期的佛教造像。如佛的形象从中期起,已表现出褒衣博带、高冠大履的衣饰风橇菩萨帔帛横肩,下垂交叉于腹际成硬角,然后上卷,下着羊肠大裙;供养人头戴笼冠,身穿褒衣博带式大袖汉人服饰,或者后有小奴打伞相伴,更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此时期的佛像、菩萨的雕刻从之前的面相圆润、身躯雄厚,变化为面相清瘦、长颈、臂胛不肥的秀骨清像,这也是当时的风尚,可谓继承了东晋以来顾恺之、陆探微的人物画的画风“面如恨刻,削为容仪”(《历代名画记》卷五),“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历代名画记》卷六)。而这种“削为容仪”、“秀骨清像”的审美标准与当时士大夫的现实生活非常类似,《颜氏家训》下卷《涉务篇》十一云:“梁世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人则扶持,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由此即可见一斑。

皇帝的新装教案篇8

一、北宋图书事业的核心――国家图书馆和皇家图书馆

(一)继承收集前朝图书典籍

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轻易地取代了后周政权,于960年建立了北宋王朝,从建国之初就奉行“以文治天下”的政策。图书典籍是教化百姓特别是官员的重要工具之一。赵匡胤建国伊始就高度重视对天下图书典籍的收集,除全部接收后周图书典籍一万多册外,还在征伐天下统一国家时不忘收集被征服政权的图书典籍。他的弟弟宋太宗作为后继者不但继承了他的做法,且十分好读书,规定自己要“日读三卷”。

(二)民间征集,收天下之典籍

为了丰富朝廷藏书,尽收天下典籍,朝廷还制定了多种优惠政策。只要献书,小则授以金帛,大则授以官职。一时间献书者踊跃,数年之间献书于阙下者不可胜数。一批珍贵的古书、名画、墨迹等尽收到崇文院。大量后唐及五代战乱时期散遗之古书、名卷收于馆阁,其中不乏王羲之、怀素等人的遗墨。

上述措施大大增加了国家图书馆的藏书量,崇文院(国家图书馆)自太宗设立10余年藏书就由1.3万多册猛增至8万多册。

(三)建立国家图书馆,完善管理机制

宋王朝不仅重视藏书数量,还高度重视对图书的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建立机构。宋太祖初得天下,依后周旧制仍将昭文、史馆、集贤三馆作为藏书机构,同时他还下令各地方州府设立图书管理机构,以收藏管理地方州府的图书典籍、档案资料。太宗即位后对图书馆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太平兴国三年下诏将昭文、史馆,集贤三馆统一为崇文院。崇文院分为昭文书库,集贤书库,经、史、子、集四馆。六库藏书八万卷。崇文院堪称为国家图书馆。在崇文院建立十年后太宗又下令将崇文院中堂建阁为特藏书库――秘阁,专门收藏珍贵的真本、王羲之等人的字画及禁书。崇文院各馆还配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二是管理制度完善。作为北宋国家图书馆的崇文院机构健全,图书收藏丰富,而且管理制度健全。从图书的收集、分类、存放、借阅都有一套严格的制度和方法。每项事务都有专人负者,且责任分明,奖惩严格。馆藏图书不向社会开放(这是和现代图书馆的重大区别),主要为皇帝服务,但对官员部分开放。官员借阅图书必需经专门批准,书籍出库需经检查符合手续方可放行。

三是收藏、装帧、印刷技术先进。崇文院和皇家图书馆不仅管理制度严格,而且技术先进。对书籍纸张的选择、使用,对书籍的装帧,防虫防蛀都采用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保证书籍的保存、收藏、使用。将书的装订由卷轴改为册页;在书籍的书脊上写上书名,在书橱中放书将书脊朝外,以便寻检。雕版印刷术也是官方图书馆最早应用的。馆阁不仅采用雕版技术,还将一些书籍制版技术提供地方、民间、寺观印书。

(四)国家图书馆和皇家图书馆并存

除崇文院三馆外,北宋还设有皇家图书档案馆,称之为阁,二者合称馆阁。阁是专门存放已故皇帝的御制文集、御书,典籍图书,宝瑞,名臣奏章,前朝档案等。北宋第一座皇家图书馆是由宋真宗为其父宋太宗建立的龙图阁,在北宋九帝中为六位皇帝建立了皇帝图书档案馆库即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显谟阁、徽猷阁、敷文阁,前五阁为北宋所建,敷文阁为南宋为宋徽宗所建。皇帝高度重视皇家图书馆,这些图书馆一般都设在宫苑之内,建筑宏伟、华丽。

二、寺观庙宇藏书

北宋除了国家图书馆和皇家图书馆以外,还有另外一种图书馆形式,就是寺观藏书。

寺院、道观在宋代不仅是宗教场所,还是社会的文化活动场所。在寺庙、道观中有着丰富的藏书。这些藏书主要是佛教、道教经卷典籍,也有儒学、医书、书画、通俗读物等,同时寺庙和道观中还收藏有皇帝手札、御笔字画、家谱档案等。许多寺院、道观建有专门的藏书楼、藏经楼,堪称寺院图书馆。这些寺观图书馆在为宗教服务的同时也为信众、百姓提供图书服务。

寺院、道观的藏书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朝廷御赐。宋代皇帝多信奉佛、道两教,为表示礼佛崇道,另则为加强对宗教控制和影响,故皇帝时有向寺院道观赐、赠所藏、所刻佛、道经卷。同时,朝廷还十分重视对佛道两教的经卷的校勘、刻印。官方收集、刻印、编写、校勘的佛、道典籍或直接赐赠,或由寺观照本抄写;官方成为了寺观藏书的第一来源。二是依寺观自身之力或购买或刻印、抄写丰富藏书。三是信徒、私人捐赠,信徒出于对宗教的信仰常自愿将所藏宗教典籍、名书古本捐赠给寺观,供其收藏使用;也有私人藏书为避丢失、被夺抢,将藏书寄放于世俗之外、位于山林之中的寺观,以确保藏书安全。寺观藏书不同于官方藏书,特别是朝中馆阁藏书百姓无缘接触,而寺观藏书往往为信众开放,使其得以在民间传播,为百姓服务。

三、书院藏书

北宋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扬文抑武,知识分子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此政治文化环境下,一种民办官助的教育机构――书院风生水起,最繁荣时期全国有400多所书院,其中尤以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

北宋时期的书院主要功能除了培养人才、教授学问,另一大功能就是藏书、出书、印书、校书。北宋书院一般都建有专门的藏书楼,相当于现在的学校图书馆。书院的藏书除为教学服务,还是文人、学者研究学问的重要资料。书院的藏书来源主要有:一是皇帝御赐。如前所述,北宋朝廷对书院积极支持,民办官助,对书院往往划地给钱,自然也少不了赐书。二是私人捐赠和书院购书。宋代书院多由富家望族或财富殷实文人所建。为建设书院,除建房舍、延聘名师外,自然少不了出资购置图书课本,这些书籍成为了书院最基础的藏书。三是北宋时期的书院汇聚了不少鸿儒名师,他们在书院不仅讲学、授业解惑,还研究学问、著书立说。这些著作被书院抄写珍藏,成为书院的宝贵财富。

书院的藏书不仅满足了书院教学的需要,还对民众开放,满足了部分民众读书的需求。书院藏书、印书加强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使原本数量稀少的善本书籍得以保存和流传。

四、私人藏书

私人藏书是北宋藏书的另一重要形式。宋以前就有私人藏书的传统,到了宋代私人藏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的高峰。宋代藏书家主要是官员和民间富足家族。宋代官员多为知识分子,宋廷通过科举等途径尽揽天下之才,并予优惠待遇。官员俸禄丰厚,又热爱读书、著书,自然乐于收书、藏书。读书、藏书在宋代知识分子中蔚然成风。北宋时期的著名知识分子多为藏书家,其中有坡、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等一代宗师。

北宋不仅官员们收书、藏书,许多民间富足之家也收书、藏书。有些以家族为依托建藏书楼,主要供本族子弟读书求学。宋代私人藏书来源主要有三:继承;购买;抄写。宋代有许多藏书世家,藏书世代相传、代代增加,以致成为藏书大家。

五、北宋图书事业繁荣的原因分析

(一)开明的文化政策

从北宋自开国皇帝赵匡胤起一直奉行重文抑武的政策。这种政策的实施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北宋的皇帝大力提倡儒学、佛学、道学,重用文官。视儒学为治国之道和治世之法宝,将儒学作为教化官员和百姓的“绝学”。要继承发扬这些法宝自然少不了书籍,所以北宋皇帝十分重视图书事业。宋太宗在视察崇文院时,看到经十余年收藏书籍大增喜形于色,将这些书籍称之为“千古治乱之道”。北宋建国之初,天下尚未统一,朝廷就着手恢复三馆,而后不惜以官位、财帛尽搜天下藏书,继而大兴土木建设富丽堂皇的藏书馆阁,赐予馆阁官员很高的地位,为此类官员开辟入阁拜相的道路。这一切给天下人传达了极强的“崇文”“以文治天下”信号。在皇帝的支持和鼓励下,天下文人自然踊跃振奋,读书、收书、藏书、校书、著书蔚然成风。

(二)完善、公平的科举制度

如果说皇帝“以文治天下”的政策是官方重视图书馆事业的动因,那么北宋完善、公平的科举制度则是民间重视书籍的主要动力。科举制度自隋唐以来经三百余年的发展,至北宋时已较为完善。科举制度是北宋选拔官员的最主要的途径。北宋时期的科举制度相对公平,取士不问家世,唯才是举。

北宋的科举制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读书的热情。读书、科考、入仕成为宋代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不二选择。有为青年则把读书考取功名视为远大志向。许多家族、有识之士也把培养子弟读书视为家族大事,自诩为耕读之家。书籍自然成为了珍贵的财产。不仅官方重视藏书,私家藏书在宋代也大行其道。

(三)稳定、和平的社会环境

北宋历时168年,大部分年代处于和平稳定时期。北宋社会较为和谐、稳定,经济、文化发展,社会繁荣。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市)商贾云集,人口逾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盛世修书、盛世修志,在这种稳定繁荣的社会环境下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大批不朽著作《太平御览》《资治通鉴》等在北宋编纂面世。此种环境也为官方民间收书、藏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人们不仅收藏图书,还对所藏之书校堪、编目。对文化典籍的保存和传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印刷技术的应用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在北宋时期真正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其中雕版印刷术是推动图书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技术原因。此前,书籍主要靠手抄,极大地限制了人们对书籍的阅读和传播。雕版印刷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书籍复制的方式。正是北宋雕版印刷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极大地推动了图书事业的发展。

皇帝的新装教案篇9

教师:下面请同学谈谈自己喜欢哪一位传说人物?

学生:我喜欢黄帝,因为他还创造了许多科学发明,被人们尊称为“人文初祖”。

教师:有哪些创造发明呢?

学生: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

教师:(展示图片和材料并说明,或者指导学生看书上的图片并解释说明)黄帝真的很聪明,发明了这么多东西,比爱迪生还厉害。那么,大家在阅读了这段文字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静下来,不做声。

学生:黄帝真不愧为人文初祖,为古代人们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师: 我自己感到这段传说十分神奇,因为黄帝几乎创造了后代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同学们你们相信么?

学生:我觉得不可能都是黄帝发明的吧?

学生:可能是因为别人发明的,而黄帝比较有名,所以就说是黄帝发明的。

教师: 那么,对于这些传说应该怎样看待才更科学呢?

学生:我觉得人类历史上,这些东西经过发明而产生,这肯定是真的,但是,不可能都是黄帝一个人也不可能正巧是黄帝身边的人发明的,应该是百姓为了纪念黄帝而把所有的功劳都安在了他和他的部属身上。

教师:讲得很好。上述发明是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不只是个别人的功劳。这些历史记载反映的是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由于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人们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属了。

上面的这个教学案例给了我们不少的启示:历史课教学不仅要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积极性,还应该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教会学生尊重历史。

然而在我们现在的历史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常常把一些历史剧引入课堂,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与思考。有人做过统计,现在百分之四十到七十的孩子,说他们的历史知识是从那些电视剧里学来的──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打开电视,诸如《康熙微服私访记》、《少年康熙》、《孝庄太后》等古装戏扑面而来,毋庸质疑,这些影视剧明显带有戏说的成分,然而正是这戏说的历史对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误导,他们误以为这就是中国的历史。

在诸多的历史剧中,中国封建社会的没落被描述成如朝阳渐升;大兴冤狱的暴君,被美化成公正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中国历史上最残暴、最黑暗的文字狱的主谋,竟然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皇帝。直到今天,还有相当多的历史剧依然在继续传播和维护历代帝王封建统治的统治经,宣扬野心家、阴谋政治家的成功,如何攫取权力、巩固权力、党同伐异,如何稳坐皇位等。众多的历史剧,充斥着“皇恩浩荡”的大呼小叫,其实是在不断地为“皇权主义”做着最好的合理的阐释和注脚,宣扬着一个“好皇帝主义”是如何的“廉正爱民”。《康熙王朝》主题歌歌词:还想再活五百年?不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唱出了个别人心中千百年来永不泯灭的皇权思想吗?在这样的历史主题的熏陶下,在一片欢歌笑语中,潜移默化地“污染”着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灵。应当引起全社会,尤其是历史教师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

科学性是历史知识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历史学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历史知识必须是客观而真实的,决不能虚构、伪造、或篡改。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时,应尊重历史,尊重史实,应客观而真实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

皇帝的新装教案篇10

一、以主问题形成导读

教师梳理课文,从课文整体出发,设计出能贯穿课文内容,支撑全文的提问来引导学生阅读。对提问的设计,不要追求答案的惟一性而限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提倡教学民主,要求学生真正理解“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时要尽可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受自身知识水平、认知结构的影响,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肯定学生的首创精神和新颖独特的见解。培养他们勤于思考,敏于发现,勇于发言,敢于表达的习惯。

教师设计一系列导读的“主问题”形成导读提纲。“主问题”是指问题群中最重要的,最能拨云见月、道破天机的那一问。特级教师顾德希说过:“凡是好的阅读课,能给学生以启发的是一句话或几句话的理解,抓好了这句话或几句话的理解,学生就会茅塞顿开。”恰到火候的高明一问,才是主问题设计的关键。教师涵泳课文,巧设一组主问题贯穿课文,适时抛砖引玉,引导学生阅读。

比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可设计以下几个导读提纲:

(1)骗子为什么敢欺骗皇帝?设计此问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初识皇帝的形象。两骗子行骗,抓住了皇帝的心态――爱新装、不关心国家,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皇帝心虚,但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所以强装自信,从而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

(2)两个织工固然是骗子,皇帝、大臣、骑士等也都是骗子。你同意这种分析吗?为什么?紧接第一问梳理情节的发展。皇帝分别派大臣、骑士、官员先后去看装。但他们明哲保身都在说假话。让学生了解他们为了“不让别人认为自己是愚蠢的、不称职的”,而假装在根本不存在的织布机面前品头论足,大唱赞歌。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们助骗,骗来骗去,互相欺骗,都是名、利、位、私心在作怪,个中人物丑态毕露,跃然纸上,学生回答只要有道理,皆可赞许。

(3)众骗子游行,都在骗自己,小孩为何不受骗?衔接第二问,完成对课文最后一部分的导读。一群骗子(皇帝、官员、百姓都是骗子)在耀武扬威地游行。骗子们彼此心知肚明,但就是不敢说出真相来,而让一个小孩揭露骗局,一群心虚的骗子瑟瑟发抖地踽踽而行,荒唐又滑稽。让学生梳理诸人之形象,完成对课文的理解。以上三个导读提纲基本上能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故事大意,了解个中人物,初识形象,完成对课文的初步导读。

这种导读,很多课文都可以采用,只要教师善于钻研教材,做到“熟能通其窍,精能尽其妙”,一定能设计出巧妙的导读设计。

二、以学生读来导读

即以读来完成对课文的理解。采用多种读的形式,反复锤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使课文“其言如出吾之口,其意若出吾之心”。刘国正曾这样回忆他的语文老师:“他喜欢吟咏,咏到得意处,音节铿锵,声震瓦屋。我也跟着吟唱,跟着铿锵。许多诗篇的妙,是在跟着吟咏中体会到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用了15年时间研究学生的读写量。结论是:“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4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默读超过200小时以上(包括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这400小时就是一个学生获得阅读基本能力所必须的训练量。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基本功的训练更需要加强。

以读来完成对课文的理解,采用范读、领读、点名读、听读、自由读、速读、分组读、试背读等多种读的形式来理解文义。在读中批、读中思、读中写、读中疑、读中问、读中摘中完善读的过程。诗词教学中多采用此种导读设计。比如教《木兰诗》,教师先范读再点名读(在点名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纠正字词,扫清生字、生词障碍),接着分组读和听读相结合(课文有8段,可把全班分成8组,每组各读一段,在读的过程中其他组听,并在脑中试着跟读)。接着再大声地自由读一遍(在听读中学生可能对内容稍留印象,但还模糊不清,自己再自由读一遍,加深印象,并要求他们边读边圈画批注)。接着再训练速读(读得快,反应也快,古人读书,一目十行的才子常被传为美谈。)。然后全班齐读一遍(部分学习好的可以不看课文,跟着其他学生读)。最后试着背读(即背诵课文)一遍。教师视其情况再进一步采取点拨、研习,进而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古代律诗、绝句、词的教学由于篇幅短小,采用多种读的方式,学生基本能够当堂背诵。“诗无达诂”,以读来引导理解,使学生在读中自悟自解,再稍加点拨,默写应该不成问题。

三、以图表导读

1.以表格导读。

教师以图表引导学生阅读,在完成图表的检测中了解阅读的效果。比如学《鲁迅自传》,在导入课文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梳理鲁迅在1881年到1930年的主要活动。

学生自读梳理后全班交流自读情况,从而完成对课文的初步阅读。再如《纪念白求恩》中对第2、3段的导读,教师可设计表格来引导学生完成阅读。

学生自读课文,自己完成以上表格,四人小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这种导读多适用于一些自读课文,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再稍加点拨,从而完成阅读教学。

2.以画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