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船教案十篇

时间:2023-04-09 22:59:42

小白船教案

小白船教案篇1

教学背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第二学段中,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三艘船卸货的问题旨在让学生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笔者最近执教“对策论”中“货船卸货问题”一课,今天就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此之前,学生已对“等候时间的总和”有一定了解。)

教学片段:

出示情景:三艘船同时到达同一码头等待卸货后立即离开,大船卸完要8小时,中船卸完要4小时,小船卸完要1小时,码头要求只能一船一船地卸货,要使三艘货船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按怎样的顺序卸货?

师:聪明的小朋友,要使三艘船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呢?请你先猜想一下。

生1:先卸1小时的,再卸8小时的,最后卸4小时的。

生2:先卸1小时的,再卸4小时的,最后卸8小时的。

生3:先卸8小时的,再卸4小时的,最后卸1小时的。

(生答,师在黑板上有序板书)

师:同学们有不同的猜想,那么我们要知道到底谁的猜想正确,怎么办?请你们同桌合作,想想办法,试一试。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然后交流)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的顺序是怎样的?

生1:我列了张表格(即下表,用实物投影展示),把六种情况都写出来,然后比较得出:按小船、中船、大船的顺序这样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

师:你真仔细,对于这张表格,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1:方案是否只有6种?

生2:方案只有6种,用“定头法”也就是先定第一艘船就能解决他提出的问题。

生3:为什么按“小中大”的顺序三艘船的等候时间就最少?

师:这个问题真有价值,谁能解决?

生:小船卸货时中船和大船分别只等了1小时,中船卸货时大船也只等了4小时。少的时间就在于他们等候的时间少。

师:真不错,刚才我们通过什么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生:通过计算每一种方案的时间总和,然后进行比较得出了结果。

师:说得真好,比较是数学上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

生:我有个发现,就是碰到这样的事情时,让时间少的先来,大家的等候时间总和就最少。

师:你真了不起。那我们就再来看一个类似的例子,看看你的发现是否真的成立。

教学反思:

一、学会学习是“问题解决”教学的终极目标

学会学习――是一种再学习能力。即面对新接触的现象、问题能动地分析、处理、解决的能力,面对新接触的事实、理论能够理解、掌握并加以应用的能力;数学之所以重要,除了广泛的应用性以外,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培养学生解决多种问题的能力的潜在价值。

为此,数学教学中,已越来越多地强调学生主动探索,强调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重视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而问题是诱发思维的直接动因,因此要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尝试探究,并从中获得大量的体验,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男畔⒌氖占整理到明确目标、制订计划,再到尝试探究、发现解决,获得一般结论。可以说,“问题解决”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重要方法。

教学中,教师抛出问题后,先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提出如何印证自己的猜测,再由教师示范一例,而后放手让学生算出其他所有方案的时间,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到这一步还没结束,教师提出“为什么这种方案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从而让学生发现少的时间其实都在等候时间中。到此,聪明的学生就会得出一般方法。这样就让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学会学习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充分的内化

知识内化是外部新知识经过主体(学生)通过一系列智力活动重新组合转变成其内部的知识,是通过认知结构、同化与顺应、元认知等心理机制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它对教育目的的实现有重要的作用。数学学习中,只有数学知识得到了充分的内化,成为学生的一种本能意识,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碰到类似情况触类旁通。

教学中对于知识的内化,特别对“等候时间的总和”这一知识内化做得恰到好处。教师用书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也没涉及多少内容,对表格的设计也是非常笼统(以大船中船小船)为例。

两者一比,大家很容易看出来,表二学生看起来更容易理解,比如大船在卸货时中船和小船各等候了8小时一目了然,可以使学生对本课知识,特别是“等候时间的总和”能有更好的内化。

三、学会学习需要教师适时的介入

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导,有时需要“单刀直入”,主动出手。课堂上发生的许多情况是事先无法预料的,教师就要在适当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方式介入,从而推动学生的学习。

教学中,回答“等候时间的总和”时,课堂上竟然没有一只手举起,这也在我的意料之外。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主动出击了,接着问:“那谁能告诉我,等候时间的总和是什么意思?”这时候,有几只小手终于举了起来。生1:“就是三艘货船等候的时间加一加。”这样的说法当然没有错。为了让学生表达得更明白些,我追问:“能说具体些吗?”这时她的脸红起来了,我只能请她坐下。接着生2:“就是三艘货船卸货时间的和。”“不对、不对。”生3迫不及待地插话了:“应该是等的时间。就譬如说一只船在卸另一只需要等……”经过这位同学的提示,同学们似乎真的都明白了,可我还是不放心,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等的时间里包不包括自己的卸货时间”没有解决呢。这时,我看见一位小女生想举手又不敢的样子。我急忙点了她的名:“你想问什么?”“我还是不明白,等的时间里算不算自己的时间?”她有点怯怯地说。“对呀?等的时间里算不算自己的时间?”我可是兴奋不已呀,“不懂就要问嘛!”顺手摸了摸她的头……顺着她的提问,那些不管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的学生,终于又认真地思考了一回,真正清楚了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说真的,解释清楚“等候时间的总和”这七个字花了课堂好多时间,但我觉得很值,课后的反馈情况证实了这点。

小白船教案篇2

旱船会的旱船十分引人注目。它长约一百三十厘米,宽约八十厘米,高一百八十厘米左右,由船顶、立柱、船身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船顶类似古代大型建筑,剖面前为半圆形,后呈三角形。细瓦高脊,飞檐翘拱。四角的拱头用木雕成四个龙头,口衔四个彩绸绣球。檐下,四周绷糊细白纱,上绘游龙戏凤,苍海日出等各种民间传统图案和《白蛇传》中的人物故事,下端连接船身。船身里面是支架,外面用绘有金鱼、莲荷、波浪和腾龙等图案的布幔围成船状,船身正中留有四十厘米左右的方空,演员在其中,用两根布带将船挎起表演。船身靠柱扎四盏莲花灯,船顶内插蜡烛,晚间走会时全部点燃,灯火烛光辉映得整个旱船异常透剔玲珑,显得格外精美。

旱船会使用的旱船虽有一只和三只以上的区别,但它的表演却只有两种不同的套路,不论其数量多少,都是三只一组,以三只的表演套路为基础的。

一只船由两个演员驾,因此较宽较长(宽一米以上,长两米以上)也较重。两个演员前面的是生角许仙,后面的旦角是白娘子。加一个是不驾船的演员饰船家,他头戴斗笠,脚穿草鞋,半挽裤脚儿,红面白须,手持船桨。那桨和船家的各种动作是指挥旱船行进和表演的信号,桨一动,船便动,或急或缓,或跑圆场,或走曲线,或原地旋转。有时,船家还要跨上船舷,坐在船上,划动桨儿指挥。

三只船也三个演员,没有船家,多一个饰小青的旦角挎船。三只船的个人表演有泛舟、荡舟、涌舟、转舟等多种技巧,再加上集体配合的穿插跑动间的行列与组合的变化,使它的表演更加丰富多彩。

泛舟和荡舟最能表现演员的基本功。泛舟直行,荡舟曲行,用小台步驾船迂回往复。泛舟和荡舟行进疾速,但船却要平稳。扮演许仙、白娘子、小青的三个演员,驾三只彩舟,在优美舒缓的乐曲声中,穿梭般交插跑动的同时,交流相互的情感,很快将观众带进故事特定的情境,使人马上想到雨过天晴,和风轻软的三月西湖,想到白娘子离却千载深山的寂寞而初涉凡尘与牵惹情丝的许仙初恋的甜美……,那时节,定然水平如镜,船行如浪。精彩的表演使人们只知船在水上漂,而忘记驾船的演员走在高低不平的旱地上。那情景充隘着诗情画意,达到内容与形式,生活与艺术的和谐完美的统一。

涌舟,则表现浪拍船头,船顶风破浪前进的情景。船在疾行中突然停住,同时船头翘起,低落后再疾行。

转舟,是驾船原地顺时针或逆时针快速旋转。

延庆旱船的吹打乐伴奏热烈。乐器有唢呐、笙两种吹奏乐器,大鼓、大钹、大镲、小钹等打击乐器,其中以唢呐和大鼓为主。曲牌有《将军令》、《得胜令》、《娃娃》、《寿星花》、《三盛意》、《小磨房》、《小钉缸》、《小番召》、《句句双》、《老八板》等,同时还吸收一些地方民歌小调,如《二月二龙抬头》、《要嫁妆》、《送情郎》、《打骨牌》等。每个唢呐艺人根据自己的喜好熟练掌握十几首到几十首,即兴变换吹奏。

小白船教案篇3

角色游戏“小汽车”已经开展了很久了。今天亮亮当起了小司机,他机械地拿着一个“方向盘”,“嘟嘟”地从美工区开到了表演区。一路上叫喊着:“谁要坐汽车啊?”没人上车,他继续机械地开着。忽然,一旁的妞妞站起身来。差一点把亮亮碰倒。亮亮下意识地扔掉了手中的“方向盘”,两个手臂不停地摆动着以保持身体平衡。亮亮正想责怪妞妞,妞妞却捂着嘴巴笑了起来:“哈哈,你怎么像划船一样啊?”亮亮一下子有了灵感。用手臂当船桨,划起船来,并兴奋地叫喊着:“谁来坐船啊?谁来坐船啊?我现在是开船的司机。”其他幼儿一听有了新玩具,纷纷跑到亮亮跟前要坐船。亮亮说:“不要挤,排好队,一个个上船。”但幼儿挤成了一团,争着要上船。

【分析】由于角色游戏“小汽车”已经开展了很久,因此幼儿越玩越没兴趣,出现“机械地玩”的现象。妞妞无意的一句话给亮亮带来了灵感。并促成了新的角色游戏“开船”。可见,幼儿能在一定的情境中自发地产生新的游戏。但幼儿自发产生的游戏是零乱的,缺乏游戏规则和具体玩法的指导以及所需的游戏材料。为了保护和支持幼儿的游戏创新意识。教师首先应为幼儿提供可被幼儿当作船的材料,其次要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规则和完善游戏玩法,比如,制定票价、凭票上船,还可以引入新的角色“售票员”等。

【案例二】戴上草帽变菜农

在角色游戏“菜场”中,大宝吆喝着:“卖菜啦,卖菜啦。”玲玲走过去笑着说:“你这也是卖菜呀。根本就不像个菜农。”大宝顿时气馁了,不再吆喝着叫卖。一旁的多多跑到美工区拿了顶草帽给大宝,说:“菜农要戴草帽的。”大宝戴上了草帽又吆喝起来,不一会儿就吸引了很多小朋友来买菜。大家七嘴八舌地问:“青菜多少钱啊?”“山药多少钱呀?”大宝被问得愣了愣,说:“全部都一元钱。”

小白船教案篇4

伊丽莎白王国

1558年11月7日,玛丽女王逝世,她的临终遗言是:“我死后,剖开我的胸膛,你会在我的心脏里看到‘加莱’。”因为在不久前,法国军队刚刚夺回加莱港,英格兰失去了在欧洲大陆的最后立足点。在之前超过一百年的时间里,英格兰人不惜一切代价固守的大陆上的这最后一小块领土,费用几乎使英国国会和王室破产,最后还是落到法国人手里。

玛丽女王之后的英国人,记忆中逐渐不再有加莱。这是英国彻头彻尾成为一个岛国的开端。如果说诺曼底征服,使英格兰从斯堪的纳维亚世界转向地中海世界的话,那么加莱港丢失,使英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洋国”。

伊丽莎白在位期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英国从留恋大陆转为虎视大洋。伊丽莎白一世时代,英国开始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探险与殖民。

伊丽莎白是一个令人感兴趣而又矛盾的女人。她年轻美丽,喜欢跳舞;精通七种语言,能以拉丁语即兴辩论;擅长音律,喜欢每天弹上一小时琉特琴。在重大事件面前,她擅长以含糊其辞隐藏内心的判断;是调情高手而又终身保持童贞;回避决断然而发动攻击时迅雷不及掩耳;对于人性苦难深有理解,可是砍下对 手脑袋时又从不追悔。

在时间面前,万物终将凋谢,可是精神永存。对一个君主时代的最好评判之一,还来自于其时代的思想遗产。伊丽莎白时代,在以“大洋国”、国教等方面确立英格兰民族特性的同时,还是英国思想学术和文化自觉的时代。

莎士比亚、马娄等使英语成为一种真正的艺术语言;培根以其妙趣横生的语言,赋人类思考以新工具;霍布斯被“无敌舰队”的炮声惊出一部《利维坦》,开启了现代政治学的研究。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受惠并庆幸自己生于伊丽莎白时代。

真正的海洋强国

在伊丽莎白时代,西班牙作为海洋霸主的海洋观念是典型的罗马式陆权观念,也就是对海洋的“地主式”垄断。而英国人的海洋观念则是希腊式的,海洋意味着开放,不再是封闭的、虚有的“领地”,而是商业、贸易的自由通道。“陆地是封闭的,海洋是自由的”,大海并不能为任何国家所独占,现在这已成为不言而喻的国际法准则,然而在伊丽莎白时代,这一原则只能通过战争确立。

因此,这场海战,改变了世界历史,是人类历史从陆上向海上、从陆权时代向海权时代的分水岭。伊丽莎白亲自登上的“海盗船”,是未来海军的萌芽,设计及战术与西班牙战船完全不同。西班牙战船基本上还是陆战思想的延续:以火炮为辅,以船头“撞角”撞击为主,以横队突袭、冲锋,水兵攀登敌船;英国船只则以两舷火炮为主,接近敌船时,侧对敌船,这种纵队阵形对西班牙人而言具有极大杀伤力。英国船队与“无敌舰队”一经交手,输赢自明,自此,英国人引领了一个新时代,并一直持续至航空母舰时代。

我只可能有一个丈夫,那就是英格兰

伊丽莎白即位后,姐夫、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二世以及瑞典国王、奥地利大公、法国国王、萨伏依公爵、安茹公爵等王公贵胄纷纷求婚。但伊丽莎白明白,自己的婚姻牵扯到太多的派系之争。嫁给国内的贵族,也许会引起派系之间的冲突和宗教矛盾;选择国外的君王与贵族,则会使英国人担心外国干政。在两难抉择中,伊丽莎白选择了独身,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政治考虑,她将自己的婚姻大事当作英国最大的筹码和一部分外交政策。登基后的20多年中,她始终吸引着一个个求婚者,甚至到她53岁还在上演着这种戏码。美国历史学教授威尔・杜兰对此曾经说:“伊丽莎白一世在外交上最大的秘密武器就是她一直未嫁。”

伊丽莎白虽然热衷于这种游戏,但是枢密院却一直催促她尽快结婚,从速生一个王位继承人。在伊丽莎白执政期间,英国议员先生们不止一次要求女王陛下交代自己对婚姻的想法及打算。在她33岁这年,英国议会居然通过了一项法案,把这个质询案与女王的年金挂钩。

面对大臣们提出的结婚请求,伊丽莎白把弄着手中的戒指,嘲讽地反问:“你们认为我该嫁给谁?”大臣们一时哑口无言。伊丽莎白将戒指戴在无名指上:“我只可能有一个丈夫,那就是英格兰。”伊丽莎白这句话,在英国人心中造成了空前的震撼,他们更加热情地把女王奉为神明,从此之后,伊丽莎白一世成了英国历史上最夺目的一朵玫瑰。

小白船教案篇5

在《汉语词典》中,“细节”被解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可以将“教学细节”理解为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一个小小的场景。如教师的一次提问、一个赞许、一个鼓励的眼神;学生的一次发言、一回有效的师生互动等。英国诗人布莱曼说:“一朵花里窥天堂,一粒沙里见世界。”从细节里可以窥见万物的模样,透视世界的众生态。细观那些名师的课堂教学细节,看似平常,平常中却蕴涵着智慧;看似简单,简单中却孕育着思想。课堂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才让人觉得教学是那样充实饱满。

一、设计细节,预约精彩

课前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预设越充分,生成越精彩,高明的预设总是在课堂中结合学生的表现,灵活选择,弹性安排,动态修改。

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我的战友》一课时,抓住关键词“纹丝不动”启发诱导:“同学们,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的?”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边读课文边分析为何“纹丝不动”,一是白天潜伏,比较容易被敌人发现;二是如此近距离的潜伏,非常容易被敌人发现;三是我们在低处,更容易被敌人发现。王老师设计的这一细节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战士们所处的环境挖掘“纹丝不动”的含意,再点拨学生从当时的潜伏氛围、“纹丝不动”的结果来理解大无畏的英雄形象。

二、适时调整,生成精彩

教学不可局限于预设的方案,而应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调整,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

语文特级教师周益民执教《鹬蚌相争》时,学生们诵读着,表演着,乐不可支。就在课堂十分活跃时,一个学生提问:“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鹬的嘴已经被蚌夹住了,他怎么可能说这么多话呢?”面对这一意外的课堂生成,周老师及时调整预设方案,组织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周老师总结道:“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也够水平,不过咱们不能停留在发现问题上。我建议同学们一起来改改教材,并在课后给编辑爷爷写封信。如何?”学生对课堂生成的问题进行探究,不一定要得出一个“标准答案”,而应引导学生走向课外,在多种答案中独立思考,深入分析,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三、辨析“误点”,展现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进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辨析“误点”的过程中展现精彩。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学习内容难免产生一些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教师要善于抓住有朋价值的“误点”巧妙引导,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

语文特级教师吉春亚在执教《赤壁之战》时,听学生把“船帆”读成了“帆舯”,就示意学生重新读这一小段课文。吉老师说:“孩子们,你们读错了一词语,前面用的是‘船帆’后面用的‘帆船’,为什么不能两次都用‘帆船’呢?我们可以讨论讨论。”

生:重复用一个词就不美了。

师:真是这个原因吗?

学生思考片刻说:“船帆”与“帆船”是不一样的。“船帆”是指船上的“帆”,“帆船”是指有“帆”的船。

师:兵士看到的是“船上的帆”,曹操看到的是“带帆的船”。

生:兵士先看时一定是离得很远,只能隐隐约约看到船的帆,而曹操看到了带帆的船,说明船离得近了,也说明船开得很快啊!

师:你补充得很棒!这可是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东吴这一方很好地利用了“天时”――东南风。我们能把“船帆”读成“帆船”吗?

生:不能!

关注课堂细节,能够精致教学流程,突出教学重点,凸显教学亮点,提高教学质量,绽放个性的魅力。因此,于细微处见功夫,是当今课堂教学真正走向有效、高效的法宝。“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课堂细节有时毫不起眼,却是孩子生命成长的营养和人生发展的基石。须知,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离不开许许多多闪光的细节,教师也正是通过对众多细节的演绎而将其转化为深刻影响学生思想的可接受力量,我们的教育才有可能是成功的。

小白船教案篇6

一、创设情境,为生成营造氛围

生成需要一定的情境,在适宜的情境之下,学生会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移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融入文本角色,到课文中去体会、去领悟文本的情,把学生从生活情境带入文本情境,把学生的生活情感融入文本情感,最终使教师、学生、文本能有效地对话,这样的课堂才具有生命力。

例如在教学“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时,我注重与学生的生活感知相联系,先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烟花三月”,学生说出了许多词句,如:和风细雨、花红柳绿、万紫千红等,我适当小结:阳春三月,杨树开花,远远望去,白蒙蒙一片,如烟如尘,诗人称三月为“烟花三月”。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烟花三月的美,我让学生欣赏一组春光图片,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加强感悟,在读中感受美,在读中想象每个人心目中的“烟花三月”。这样做旨在使学生由浅入深地进入一种意境,主体力量得以表现,个性得以张扬。

二、巧设问题,给生成一个支点

师生在进入生成的情境之后,必然要发生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交往既是教学的本质特征,更是课堂生成的动力。在充满生成的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彼此分享各自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到彼此的共识、共享和共进。所以,一个真正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可见,教学设计要为动态生成而设计,而教学设计中有效的问题设置,则能给课堂架起一个生成的“支点”。

教学“孤帆远影碧空尽”这句诗句时,我想请学生说说对“孤帆”的理解,于是,设置这么一个问题:“同学们,你认为江上真的只有一条船吗?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学生略作思考,不一会儿,纷纷说道:“不是的,江上还有其他的船,只不过从孟浩然下船后,李白一直目送着这艘船离去,没有去注意其他的船。”“因为李白心里只想着孟浩然,所以他的眼里只有这艘船,其它的船都视而不见。”……我说:“是啊,长江是当时的交通要道,江上不可能只有一艘船只,因为李白心中想着孟浩然,把注意力全集中到他乘坐的船上,因此,他只见‘孤帆’。”这个环节,正是因为给了学生一个生成的“支点”,为学生搭起了放飞心灵的平台,才使学生的身心潜能被引出,新的思想被激发,从而,深刻地领悟了李孟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捕捉动态资源,让生成焕发活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一过程潜藏着大量复杂多变的、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生成信息,如何对待这些极其丰富,但又纷繁复杂的生成性资源?是漠然置之,我行我素地上演“教案剧”;或是手足无措,无可奈何地“被牵着鼻子走”;还是合理利用,积极地将其演绎成一份份未曾预约的精彩、意料之外的惊喜?《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要合理巧妙地捕捉生成性资源,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例如在理解“碧空尽”这个词语时,大部分学生依据课文后的注释知道是“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碧空尽’说明李白在岸上站了很久很久,直到船都看不见了。”另一生接着说:“从这个词我可以想象李白当时的心情是难以割舍的,直到船看不见了,还舍不得离开。”“说得太好了,直到船看不见了,李白仍伫立江畔,似乎要把一片情意托付江水。”我补充道。接着我顺势引导学生想象“尽”的是什么,“不尽”的是什么,深入体会友人之间的感情。学生畅所欲言,情感达到了又一个高潮。在这个环节中,对于个别学生的创造性表现,我巧妙地施以诱导点化,使之成为点燃全体同学创新的“星星之火”,激活课堂生命活力的“兴奋剂”,让课堂锦上添花。

小白船教案篇7

[关键词]:强化朗读训练、开发学生潜能、反馈学习信息。

计算机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正日益介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教育而言,要把改革引向深入,教育手段必须现代化,也就是说,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艰巨任务。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开发潜能、培养创新,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现将笔者在实验教学中的几点做法浅述如下:

一、 利用电教媒体,强化朗读训练。

新大纲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在朗读训练中,应充分利用电脑光盘朗读教材。因为朗读教材是语文朗读专家们认真揣摩、精心制作的语言作品,恰到好处地再现了文章的语言、节奏、格调和文章蕴含的感情色彩,能帮助学生把握朗读时声音的高低。轻重、停顿、快慢,调节和控制语调。电脑光盘教材还具体分析有可重复使用、操作方便等特点,因此借助电脑光盘来引导学生发挥形象思维能力效果甚佳。特别是朗读好的作品,通过朗读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再借助电脑光盘出示的画面,能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把学生吸引到意境之中,使之如临其境,唤起感情的共鸣。 例如《小小的船》中的“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像这样生动的语句,指导学生发挥想象能力,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后,再用电脑展示诗中描写的画面,让学生感悟出“我”尽情地欣赏美丽的碧空和满天的繁星,是多么愉快啊!学生从中体会诗情画意。这种美的意境,美的旋律,的确陶冶了儿童美的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强化朗读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想象等多方面的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 巧用电教媒体,开发学生潜能。

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动等特点,既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可使信息传输畅通,达到突破教学难点,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小小的船》中“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这里为了让学生理解月儿和船儿的相似点是“弯弯的”、“尖尖的”,此时运用课件展示:只见美丽的星空中是弯弯的月儿,天底下是小小的船,鼠标点击地上的小船,通过动画效果看到小船慢慢地与月儿复合,这分明呈现出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是多么的相似。教师边演示边问:“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呀?”看着演示,读着课文,想着情景,学生顿悟:作者为什么说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这样比喻是多么恰当啊!学到此,又进一步让学生想象小女孩坐在月球上那种兴致勃勃的样子! 又如:《爷爷和小树》教学中,要学生理解“撑开”、“绿伞”在句中的意思,还需要明白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是什么意思,小树为什么能给爷爷撑开绿伞及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先让学生观察老师撑开伞,使之明白“撑开”的词意,再运用电教媒体,让学生看看课件中绿色的树叶一次次地复合上去,分次呈现出小树慢慢成长,树冠渐渐增大,绿叶越来越茂密,以及身穿汗衫,手摇蒲扇,笑容可掬的爷爷在树下悠闲地乘凉的景象。教师边演示边问:“小树怎样?”“叶子怎样?”“好像什么?”,在电教媒体的帮助下,学生很快明白,小树茁壮成长,夏天它就如一把撑开的绿伞给爷爷遮阳。 教师通过电教媒体进行启发诱导,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既能提高学习效果,又能学得轻松愉快。

三、通过电教媒体,反馈学习信息。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因为通过反馈知道结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愉悦,同时在反馈中知道自己的缺点,激起上进心,增强克服缺点的决心。而现代媒体以其快捷、便利的优点,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反馈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起了很大的作用。

例如:在教完《小小的船》,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一份有一定创意的语文作业,要求学生在计算机上打出全文,并配上相应的图画,爱动脑筋的学生画了与课文插图不一样的图案,真叫人耳目一新,教师通过 TOP-- 2000(服务器),把最好的作业展示给全体同学看,教室顿时像炸了锅似的,学生们都异常兴奋。教师通过网络把学生的作业展出与全班同学交流,即评即改,互相启发,激励着所有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小白船教案篇8

一、指导原则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生态**”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工作要求,采取专项整治与长效监管相结合以及分工负责、分阶段实施的原则,依法加大对船舶违法排污的整治和监管力度,有效提高珠江**河段水环境质量。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禁止—切船舶在珠江**河段水域排放不符合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出台政府规章,设定东河道(人民桥至华南大桥)、**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重要水域为禁排区,禁止一切船舶在禁排水域排放任何污水;完成相关码头生活污水配套设施改造,建立船舶生活污水有偿接收处理机制;加大对违章船舶依法查处力度,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各运输企业、渔民、船主的生态环保意识。

(二)阶段目标。

**年4月前,完成珠江东河道(人民桥至华南大桥)船舶污水排放整治工作,禁止该水域的所有航行船舶向珠江直排生活污水,并完成安装污水处理设备或污水收集装置的改造工作。

**年7月前,加强珠江东河道(人民桥至华南大桥)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监管力度,初步建立生活污水有偿接收机制;合理规划设计相关码头、船舶停靠点接卸船舶生活污水,确定船舶生活污水接入口,并纳入市政污水处理管网;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对营运企业、渔民、船主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管理规定》宣传解释工作,为全面开展**市船舶生活污水排放整治做好准备。

**年7月至*年12月,全面开展珠江**河段船舶生活污永排放整治,完成政府规章编制工作,禁止一切船舶在珠江**河段水域排放不符合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禁止一切船舶在珠江**河段禁排区排放任何污水;码头、船舶停靠点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并建立船舶生活污水的收集、储存、排放制度,形成对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的长效监管机制。

三、组织机构

市交委牵头成立**市珠江船舶污水排放整治工作小组,由市交委冼伟雄主任担任组长,成员由市交委,市委宣传部,市建委、法制办、市政园林局、规划局、环保局、市容环卫局、农业局、渔政支队,**海事局、**港务局,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南沙区、花都区、萝岗区、增城市和从化市政府等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组成;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交委,负责珠江船舶污水排放整治的日常协调、宣传工作;工作小组同时下设3个专责小组:

(一)行业监管专责小组。

组长由**海事局分管领导担任,成员单位由**海事局,市委宣传部,市交委、农业局、环保局、渔政支队,**港务局,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南沙区、花都区、萝岗区、增城市和从化市政府组成。

主要职责:加大珠江**河段船舶排污监管力度,禁止排污标准不合格船舶下水运营,加强船舶污水收集监管力度;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提高航运企业和船舶所有者的环保意识;按照行业监管要求,加强对新造船舶生活污水排放设施设汁建造的审核把关,推进老旧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安装工作。

(二)配套设施建设专责小组。

组长由市市政园林局分营领导担任,成员单位由市市政园林局、建委、规划局、市容环卫局,**港务局、**海事局,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南沙区、花都区、萝岗区、增城市和从化市政府组成。

主要职责:制定船舶生活污水岸上接受和处理没施的布点规划及建设工作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建设;制定船舶生活污水岸上接受、处理设施的管理办法。

(三)法规制定专责小组。

组长由市交委分管领导担任,成员单位由市交委、法制办、农业局、环保局、渔政支队,**海事局、**港务局组成。

工作职责:负责起草政府规章,划定珠江重点河段和水域为禁排水域,提出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管理办法以及进一步规范船舶污水排放的标准。

四、工作要求

(—)统—认识,明确责任。

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按照本方案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开展整治工作,在职责范围内切实履行对船舶污水排放的整治、监管职能,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监控、管理机制,扎扎实实地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稳步实施。

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船舶污水整治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各阶段目标,明确整治重点,制定本单位的细化实施方案,采取由易到难、分阶段实施的方法,定期检查工作进度,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实施。

(三)加强宣传,广泛发动。

各区、县级市及有关部门、单位要广泛开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的宣传贯彻工作,做到水运企业人人知道、船船知晓,确保珠江**河段船舶生活污

水排放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小白船教案篇9

一、遵循适度原则

课堂启发要适可而止。教师在启发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做到心中有数,估计答案差不多都说出来了就不要再一味地问“还有吗”“有其他不同的看法吗”,否则只会造成课堂冷场或引导学生产生错误的答案,那时又要费尽心力去向学生解释为什么这个答案不好,只会适得其反。

如,在教学《槐乡五月》一课时,教师抓住文中这样一个句子来帮助学生体会槐花花形不一的特点: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槐花还会有哪些形态?你能仿照文中的句子再写一写吗?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把握得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学生也恰如其分地说出了一串白色的铃铛、一片白茫茫的雪、一把绿色大伞上的白色印花等答案,可以说教师启发得很好。但一位教师对此并不满足,一味地问:“还有吗?还有吗?”结果学生不是面面相觑就是说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耽误了教学时间,也使本来行云流水的课堂教学陷入僵局。

二、促进深度思考

通过设疑、解惑,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实现能力和知识由“现有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因此,课堂启发应有适当的深度,使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水平处于“最近发展区”内,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跳一跳,摘桃子”的目的。课堂启发如果太容易,达不到一定的深度,就引不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起不到思维训练的作用。

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这样较有深度的启发性问题:你能帮乌鸦想出别的办法吗?有一位教师教《称象》时问学生:“还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其中一个学生说:“称石头太麻烦了,可以让随行官员一个个地上船,直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称称每个人的重量,把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多么与众不同又切实可行的办法!这种思想的火花绝不是“是不是”“能不能”之类的问题能启发出来的。又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三天之内江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计划落空了,事情的结果会是怎样呢?如果鲁肃事前把诸葛亮的妙计告诉了周瑜又会怎样呢?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地观察、分析问题,不仅能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还能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把握难度适中

课堂启发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如果启发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等于白问。而如果启发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级教师宁鸿彬曾说:“教师提问的内容,如果过于浅显,则学生无需动脑;如果过于深奥,则学生无从动脑。”那么,如何正确地把握课堂启发的“难度适中”呢?正如前文中所说的――“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形象地告诉我们:课堂启发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另外,在一个教学班里,学生实际各有差别。因此,教师在课前要深入学生当中,对学生深入地分析研究,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了解得非常清楚。这样所提问题才能难易适度,切合学生实际情况。在课中,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经过努力能够尝到摘“桃子”的喜悦滋味。

小白船教案篇10

想像是创造的翅膀,是创新的原动力。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语文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想像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代小学生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想像力丰富,蕴含着极大的创新潜力,如何挖掘这些潜力,就在于老师如何在课堂上正确引导,使这些潜能进而成为创新的原动力。

1.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离开积极的丰富的想像,既难以理解教材的内容,又难以发展语文能力,所以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地创造性地想像,甚至是猜想、臆想。想像是形象思维的中心环节,想像渗入到思维,才能有完整的创造思维,所以想像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形成。想像让学生的思维如同插上了翅膀,飞进高山大海、飞向白云蓝天、飞向天涯海角,尽情享受创造的喜悦。

2.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能够产生出常见的思维见解。在解决问题时不因循守旧,能够敏锐地洞察事物间可能存在的新关系,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疑是思维的开始,有疑点、有问题,才能有思考、有探索、有创新。质疑的过程正是创新思维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氛围,把他们的好奇心引导到科学的轨道上来,即使学生的提问是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也要热情耐心地予以修正、解答。《绿色千岛湖》中在引题时,我这样设计问题:为什么把千岛湖称绿色千岛湖?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畅所欲言,有的说是绿树环绕着千岛湖,照得千岛湖的水是绿色的;有的说是草木茂盛,绿树成荫等等,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学习课文埋下了伏笔。

质疑能力的培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由"敢问"到"善问"。我们应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善于发现和捕捉好的提问,以带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深挖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3.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质疑是发现,发现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人只有会提问,并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对于问题的解决,绝不能只满足于得到"结果",而要把功夫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创新思维的方法,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所以,对于学生提出的有质量的、有利于学生更深入理解课文或独特的问题,应积极地创造机会,给学生充分的空间,留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地思考。再展开不同意见的讨论,而讨论释疑的过程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过程,往往在讨论中引起争论。教师应适时引导,使学生在争论中学知识,学思考,使创造性思维在争论中得到升华,在不断探索中更加深刻。如《草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学生就提了一个问题:骏马和大牛会回味吗?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我把问题抛给学生后,学生们纷纷想像,互相讨论,有的说:骏马和大牛也是有思想的,它们也陶醉在这美景中;有的说:草原景色太美了,骏马和大牛被感染了,听到这些议论,我真被学生的想像力惊呆了,也为学生的精彩答案叫绝!

二、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