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25 03:26:46

伟大的悲剧教案

伟大的悲剧教案篇1

导入一:

有关南极的视频导入

师:这是南极,曾是一块神秘的大陆,吸引着众多的探险者来到这里。

1910年6月1日,英国人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1月,他们在埃尔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征服南极点……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他们此行结果如何?

生可能的回答:成功、失败,要求学生简单陈述理由。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祝愿或担心,随斯科特他们一起踏上南极探险的旅程。

导入二:

聊天对话

同学们,你喜欢探险吗?为什么?

生可能回答喜欢、因为有趣、好玩,也可能说不喜欢,因为有危险等。

师:这是我们想象中的探险,下面请同学们跟随斯科特经历一次真正的探险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梗概。

三、研读

承上面学生的概述

1、关于“悲剧”的理解

师:所有队员全部遇难,怪不得作者称这次探险为“悲剧”,那么这次探险只是因为这样的结局被称为悲剧吗?

生如果不能找出其他的悲剧因素,老师稍做启发: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生命自然是最有价值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是有价值的呢?

生找文中各种悲剧因素,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交流、提醒注意细节。(适时引导假如只死一个人是不是悲剧、假如没人死但是失败而归是不是悲剧)

2、关于“伟大”的理解

师:概括我们所说的内容,这次探险中包含了:死亡悲剧、失望悲剧、见证者悲剧……等,同学们对“悲剧“的解读可以说很深刻了,那么作者为什么成这样的悲剧为“伟大的悲剧”呢?(或“面对这样的悲剧,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你认为哪些地方体现了“伟大”呢?(伟大之处究竟是在于何处)请你找出来,分析一下,并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

生分析朗读、老师参与

师:同学们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一定要让茨威格因为知己了。他不选成功者来赞美,却满怀深情礼赞这些失败的英雄,正是要赞美他们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精神、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正是这样一些精神,是人类永恒的动力、精神的源泉。另外老师还读出了茨威格关注的不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引起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价值取向,关注人物的心灵。

四、悟读

是啊,这一幕伟大的悲剧令我们深深的震撼,也给我们留下了长长的思考,同学们从中受到了哪些启迪呢?可以联系自己生活来谈谈吗?

师生交流(学生说启发估计太空,一定要提醒他们去寻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伟大的悲剧教案篇2

本科文学论文开题报告及格式

开题报告

题目:《浅谈贾宝玉与西门庆的悲剧性》

姓名:自己名字

指导老师:老师名字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

系别:中文

年级:自己年级

1课题论证

(1)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的两大世情小说《红楼梦》、《金瓶梅》。对他们的研究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中的两大学术热点。被称为中国第1奇书的《金瓶梅》从106世纪末问世后,研究者1开始不是很多,但是随着中国学术的从古典向现代转型,随着小说价值观念的变革与更新。对《金瓶梅》的研究渐渐的由微入深,被学术界称为“金学”。并受到国外学者的高度重视。现如今的外文译本有英、法、德、意、拉丁、芬兰、俄、日、朝、越、蒙等10几多种文种。对其做出了各方面的重大研究,并称其为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史上1个伟大的创新。国内外的众多评论者并对其的创作时代、作者,及其所要暴露的社会矛盾和小说中所剖视扭曲的人性、悲剧性,性的描写,人物性格的刻画,语言的运用,并对其形成的网状结构做出了大量的归纳和探究。《红楼梦》与《金瓶梅》之间有着10分明显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红楼梦》是《金瓶梅》的1个重大的突破。引起了众多的人对《红楼梦》的评论和研究的兴趣,并形成了1种专门的学问——红学。《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红楼梦》在国外有多种的译本:英、法、日等10几种语种的译本。并且国内外众多的评论者对其版本、作者,以及其的社会悲剧,人生悲剧,爱情悲剧,人物性格,个性化的文学语言,写实与诗化的融合,浑融1体的网状结构做出了大量的归纳和探究。然而,贾宝玉与西门庆作为是《红楼梦》和《金瓶梅》的两位男主人公。国内外的众多评论者都对其2人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现实原型,性格内涵,性的体验,个人悲剧等都做出了归纳和探究。《红楼梦》作为是《金瓶梅》的1个延续、1个发展,它的男主人公贾宝玉与西门庆有着1定的联系,对其2人的研究在今后应趋向于2人的社会悲剧,人类悲剧,男人悲剧的诠释及分析。

(2)现实意义

《金瓶梅》作为是中国的第1奇书,自问世以后,就为中国的世情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把我国长篇小说的发展划分成了才子佳人的故事和家庭生活为题材描摹世态的及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用讽刺笔法来暴露社会黑暗的两大派系。而《红楼梦》在批判的继承了《金瓶梅》的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经验后又有了重大的突破。成为了世情小说最伟大的作品。在“54”文学革命者做出了新的评价,鲁迅等阐述了《红楼梦》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杰出成就后,使《红楼梦》的现实主义精神得以回归。直到现在,《红楼梦》、《金瓶梅》仍是许多作家永远读不完、永远值得读的好书。成为中国作家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的不可多得的借鉴品。然而,探讨两大名著的男主人公贾宝玉与西门庆的悲剧性,可以对两大名著中的社会悲剧,人类悲剧,男人悲剧更好的认识和了解,以供后人借鉴。从而启发后世的世情小说的创作,使今后的世情小说创作中的人物悲剧性达到1个更高的巅峰。

2方案设计

(1)总论

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从《红楼梦》与《金瓶梅》题材类似的角度引出中心论点。

(2)分论

全文分3个部分

第1部分:阐述西门庆的悲剧性

西门庆1个市井无赖、流氓、淫棍,1个精明的商人,靠着他对金钱的占有肆意的挥霍、放纵,以自我为中心来实现他对肉欲放纵,及其通过金钱获得了强大的权利,随意的鄙弃人间,在此背后所体现出的社会的黑暗、腐败。构成了其特有的社会悲剧、人类悲剧、男人的悲剧。

第2部分:阐述贾宝玉的悲剧性

贾宝玉1块晶莹剔透的宝玉1个显耀的贵族,他的个性、他的自我、他对女孩子的尊崇迫使他与封建传统相背道。他作为荣国府的唯1继承人,他肩负着荣国府的全部希望。但是他自身的性格特点,使他成为了“大逆不道的不肖子。”

第3部分:论证传统的价值观、传统的伦理观与贾宝玉、西门庆的悲剧性

传统的价值观、传统的伦理观,在贾宝玉与西门庆的行为中被肆意的践踏,新兴的与传统的极大的对立,但是封建的旧势力是无比强大的,最终,贾宝玉是失败的,西门庆是失败的,形成1个永恒的悲剧。

伟大的悲剧教案篇3

因为《无间道》,也因为《伤城》里两个男人的戏,于是关于《伤城》的宣传有太多的偏差和误导。梁朝伟和金城武所饰的两个男主角彼此是属于平行的两条线,并无交汇和撞击的火花,而且《伤城》这部电影也全然不是什么警匪、悬疑等类型片,影片在一开始就揭示了凶手是谁,而且也将凶手的身份基本道出,它是一部彻彻底底的文艺悲剧。《伤城》所一直纠缠的不是如何寻找凶手与真相,而是关于一个复仇者的心理迷失,一个关于究竟如何离开伤城的答案。

用梁朝伟来主演自然是因为他演技的登峰造极,同一个他,可以是陈永仁也可以是刘正熙,而事实上刘伟强用他更是为了证明《伤城》不再是《无间道》,哪怕用相同的演员。影片之中刘正熙与丘建邦这两个人物的发展是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一个朝上一个朝下,刘正熙不断下沉,沉入黑暗深渊,丘建邦则慢慢上升,从深渊中爬了出来。在影片的开始,丘建邦陷于悲伤的深渊,刘正熙在劝慰他,时光流转,刘正熙的面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复仇的机会,于是他抓住了。就象是一种宿命,刘正熙注定是要朝着复仇的目标前进,就象刘伟强以往作品用巧合来安排的宿命,悲剧的故事早已注定。而陷于深渊之中的丘建邦不停地在寻找答案,想要解开困住自己的枷锁,得到答案的那刻他选择了救赎,于是他走上与刘正熙相反的道路。两种相反的结果仿佛带有说教味,不过刘伟强也好梁朝伟也好,他们塑造的刘正熙似乎也并非那么令人憎恶,这个人物的命运或许正是从他目睹灭门惨案的那一刻就被注定,他的人生意义就这样被复仇所定义了。

梁朝伟原本在《伤城》中的角色是丘建邦,他最终选择了刘正熙,这个决定的正确性一目了然,也许真的只有他能将如此心态复杂的反派人物演绎得如此层次丰富,而不仅是表面上的仇欲满胸。与梁朝伟相比金城武不是同一重量级的,不过他将丘建邦这个人物还是拿捏到位的,象金城武这样的有型男星只要多加锤炼,真的前途远大。舒淇的角色太过讨巧,而且原本就是她早期作品常常玩转的类型,于她而言毫无难度,也根本没有什么挑战性可言。所以将她和徐静蕾的角色作比也是不公平的,老徐的角色在这部影片中的地位要重过舒淇的角色,老徐与梁朝伟演对手,很容易显出弱势,人物的塑造看起来就缺乏内心的变化,两位女演员的优劣很难借此来评定。

伟大的悲剧教案篇4

一、紧扣主旨,启迪思维

课堂提问,一定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启迪学生的思维。比如分析《邓稼先》一文时,对文章第三部分的教学,我抓住此文段思想内容深刻、语言鲜明准确的特点,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作者要拿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比较?”学生对这个问题是感兴趣的。于是我让学生先熟读课文,在文中找到答案,然后引导学生课堂展示,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有话可说,积极踊跃,课堂氛围热烈,效果好。最后教师归纳总结。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的职务、学术水平、功劳相当,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两个人的国籍、文化背景、性格不一样,因而造就两个不同的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善于辞令、是个复杂的人,而邓稼先是个忠厚平实、最不引人注意的人,是一个很“纯”的人。课文通过对比,突出了邓稼先的“奉献精神”。

紧扣课文主旨,联系学生实际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启他们心灵的门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有精彩的展示,语文课才能上出味道。

二、捕捉信息,拓展思维

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深入文本,不放过文中的细节,利用文章中一些细节,提出一些让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明察秋毫,善于从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并及时延伸引导,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教授《木兰诗》,当讲到“唧唧复唧唧”究竟是什么声音?有的学生说织机声,诗歌一开始,就出现不停息的织机声,人未出场声先闻,然后才交代这是木兰正在对门而织,一个勤劳的姑娘形象跃然纸上。有的学生说叹息声,作者通过接连不断的声声叹息,刻画出一个充满忧愁苦闷的木兰的形象。有的说是“虫鸣声”,夜深人静,四下没有人声,只有虫儿在夜幕中“唧唧”鸣唱。接着再写木兰姑娘正对门坐在织机旁织布,可是她为什么手握织机不织布,却坐在那里长吁短叹呢?四野的虫声与木兰的叹息声相应和,渲染出一个女孩儿将要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前的心境和气氛。……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虽然我明知学生的答案与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不一致,但对学生带有创意性的思维,必须给予热情的鼓励,让学生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管学生怎样说,教师及时捕捉学生答话中有价值的语言信息,延伸疏导,帮助学生完善认识,顺利完成回答,逐步将学生引到正确的思路上来。

三、变换角度,异中激趣

提问要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比如在教《丑小鸭》时,先创设一个情境,假如你是那只鸭子,“鸭群和鸡群中你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大家都要赶你走,连自己的兄弟姊妹也不欢迎你。”……然后提问:“你是那只鸭子,那么你将如何办呢?”先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让学生和文本对话,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主旨。这样的问题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也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再比如教《马》时,学生合作探究时,我设计的问题是:被征服之后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马原本是什么样的动物呢?你觉得训养后的马和野生的马,谁更美?如果你是一匹马,你会选择哪种生存方式?为什么?这些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同时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利用矛盾,激发疑问

事物往往是对立统一的,碰到这种情况时,容易引起人的思考,语文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有这么几句话“连那最末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确凿”是一对矛盾的词,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利用这对矛盾的词,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深入理解。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对百草园的印象有些模糊,故用“似乎”,表示不确定;然而追忆童年生活,种种景象又历历在目,故用“确凿”表示肯定的语气。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它们是统一的,“似乎”、“确凿”准确表达了作者特殊的心情及对百草园深深的依恋之情。这种写法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富于情趣。学生弄懂了这两个句子,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如《伟大的悲剧》课题中为什么说“悲剧”又是“伟大”的?提出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生疑,由疑而思,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五、由易到难,富有梯度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堂冷场,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问题设计时,由易到难,有梯度,有层次。比如在教《伟大的悲剧》一文时,设计了以下问题。

1.快速默读全文,并用自己的话简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简要谈谈对文章的初步感受。

3.找出你认为最感人的片段,带着充沛的感情读一读,写一写你感动的原因。

4.你觉得斯科特是怎样一个人?

5.同样是探险南极,阿蒙森成功了,斯科特却失败了。可是茨威格这位著名的作家,为什么要充满激情地给失败的斯科特作传?

6.题目是《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剧”,那又为何“伟大”?这是否矛盾?

7.斯科特一行人明知困难重重、明知已经不能第一个到达了,还要继续前进,到底值不值?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这样的问题设计有层次,让学生由易到难,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能兼顾基础不一样的学生,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事可做,学生可据自己的能力、学习基础来解决以上问题。

伟大的悲剧教案篇5

为了写这个戏,我去公安部门生活了七个月。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可这个戏怎么写,提炼个什么主题,曾长时间处于苦苦思索之中。有一次,收容所的管教员告诉我,有个老教师来探望他的学生。闻讯后,我跑到了接待室。在接待室里,我看到那个学生在听老师讲话时,歪着个脑袋,眼睛溜着窗外,似听非听,满不在乎。当老师讲到“……你要好好接受教育,出去以后,你还是二班的学生,我还是你的班主任”时,学生“哇”地哭了起来,哭得是那么动心。看着这一情景,我想,还不能说他们是“出窑的砖—一定型了”。

当这个学生离开了接待室后,老师望着学生的背影哭了,哭得是那么痛心。我也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我问:“你对他怎么这样有感情?”老师回答说:“因为他是我的学生,学生违法了,意味着老师什么呢?”寥寥数语,使我得到了启发。是啊,这些孩子不都是我们的子女、我们的弟弟妹妹、我们的青年、我们的未来吗?就这样,确定了剧本的主题。在孩子们最需要阳光雨露的成长时期,遇上了,他们的信念被泯灭,落得今天这个样子,这不使人痛心吗?对造成这种状况的罪恶渊源,我们能不切齿痛恨吗?当然,对于他们的犯罪活动要依法惩处,对于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特别是流氓头子和教唆犯,必须狠狠打击。但是,单单这样还不够。对于失足青年,还应该满怀热情地象救火救灾似地去抢救他们,教育他们(依法惩处自然也是抢救和教育的组成部分),去变破坏者为建设者。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为了揭示这样一个主题,我就结构了一个纯洁、聪慧、正直的女青年李晓霞怎样走上失足堕落的道路,又是怎样在老师等的关怀、教育、帮助下得到新生的故事情节。可由于能力所限,就主题的提炼到它的体现,肯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有些同志来信问我:在《救救她》这个戏的创作中,加上李晓霞与徐志伟这条爱情线的意图是什么?它对体现主题的作用是什么?在剧本的结构中,把爱情做为一条副线来写,是想把它做为挽救李晓霞的一方面力量。它代表着同学、朋友、情人。徐志伟的做法是与冷漠、歧视相对立的。四场,管教所院外的琴声、接待室里的鼓励;五场,送来了英汉词典和录音机,还有一堂“音乐欣赏课”;六场,拉着她到医院看方老师。这对李晓霞的转变,起了很大作用。虽说在七场中,当李晓霞把失身的真情告诉了他,他痛苦地出去了。因为他是个活人,是个具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青年人,他经不住这种事情的打击,离开了李晓霞。也正因为他是个青年人,认识问题快,经过一段痛苦的思索,他又带着正确的答案回到了李晓霞身边。

徐志伟这个人物对李晓霞的转变是起着重要作用的。李晓霞改正了错误,可还会不会有人来爱她?她还有没有爱别人的资格?如果就因一失足,便永远丧失了爱情,那她还没有从耻辱柱上被解救下来。我让徐志伟爱她,是想让她跟我们每个年轻人一样,享有学习、工作和恋爱的同等权利。应该怎样对待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是这个戏提出的问题。安排李晓霞与徐志伟这条爱情线,是帮助回答这个问题。意图是这样的,不知能否体现出来。

《救救她》上演不久,有个同志告诉我这样一件事:有个青年爱上了一个有过劣迹的姑娘。他的家长坚决反对,并找来亲友帮助做工作。这个青年看了三遍《救救她》,又买了戏票给家长和亲友。亲友看了戏后,反过来帮助青年做打通家长的思想工作。听到这个故事后,我为《救救她》演出后产生的一点点社会效果,感到一点欣慰。

有个同志来信提到,他看了一个剧院的演出,结尾和剧本不一样,是李晓霞最终也没有被录取,以悲剧结局。问我认为怎么样。《救救她》被兄弟文艺团体搬上舞台,或移植成妹妹剧种,在排练演出的二度创作中,肯定对这个戏的加工提高做了很多工作。我将力争把这个戏改得好一些,但我不想把它改成悲剧结局。

戏刚刚上演,我就听到过这种意见,甚至更尖锐:

让李晓霞听到因有劣迹不录取她,受到刺激精神失常;或者让她在绝望中失去生活的勇气而自杀,让观众带着思索走出剧场。这种意见也许有它的道理。不过,我觉得《救救她》要揭示的主题,应该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是统一的。本想写个戏,对青少年教育问题起点积极的作用。李晓霞学好了,而结果却变成了悲剧人物,这若是有劣迹的孩子看了,会怎么想呢?促使他们破罐破摔,那是做为作者的我在犯罪。人被教育疯了,教育死了,谁还敢来接受你的教育?又有谁还肯再象方老师那样去教育别人呢?

经过了一场浩动,我们的人民有相当一部分至今还有些消沉。对于他们自己所做的事情,已经有点信心不足了,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尤其是这样。做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应该去鼓气。劳改局的一个同志对我讲,管教所的孩子们看完了《救救她》,为了期满后能很好地工作,掀起了学文化、学技术的热潮。有个街道居民委员会主任,帮教过一个有劣迹的孩子,后因这个孩子的反复,她失去信心,一度放弃了帮教工作,看了《救救她》,她又恢复了信心。所以我要坚持让李晓霞上大学,不让她走上悲剧的毁灭。反映生活、评价生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让李晓霞走上悲剧的毁灭是一种,我喜欢给人以信心和希望这一种。有人愿意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索。我愿意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伟大的悲剧教案篇6

【关键词】《窦娥冤》;《哈姆雷特》;悲剧主人公;悲剧冲突;悲剧结局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053-01

一、悲剧主人公

《窦娥冤》中窦娥可以说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出生在最底层的贫民。三岁就失去了母亲,一贫如洗的父亲窦天章想进京赶考,将窦娥抵押给蔡婆婆做童养媳。十七岁时就与病恹恹的丈夫完婚,可好景不长,不久丈夫去世,窦娥与蔡婆婆相依为命。最终,在张驴儿父子的再三下,蔡婆婆只好将张氏父子引入家中试图抢占窦娥,结果张驴儿误毒死自己的父亲,诬告窦娥。作品中“【滚绣球】……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唉,只落得两泪涟涟。”最终,这个无依无靠的弱女子,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她的命运只能成为悲剧。

《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却是高高在上的英雄,有权有势。哈姆雷特,丹麦王子,生活在令众人羡慕的皇宫,受到高等教育,智勇双全。这样的王子对人类的理解:“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若不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若不是一个受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人,若不是生活在一个富贵的王族家庭的人,怎么会有此番人文主义理想的体会?

二、悲剧冲突

窦娥的悲剧可以说更多的侧重她的悲惨境遇,没有激烈的内在戏剧冲突,更多的是外在冲突,也就是社会的冲突。窦娥出于对婆婆的孝道,对张驴儿的逼迫只能顺受,最终无可奈何地寄托在三桩誓愿上。窦娥与黑暗社会以张驴儿为代表的邪恶势力之间的冲突,是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最终正义战胜邪恶。这样的悲剧冲突主要由于中国的封建文化的伦理道德使然。悲剧冲突的结构模式上说,《窦娥冤》是一种“顺-逆-顺”的模式,窦娥起初的理想就是能与丈夫过安稳日子,但是张驴儿父子的出现使她的命运逆转,桃杌太守的出现雪上加霜,最终他的父亲窦天章为她翻案导致窦娥走出了人生逆境到顺境。可以说,这也是剧作家的故意安排,也符合广大观众的审美期待。

西方悲剧是人与无法抗拒的力量抗争,包括命运、性格、社会,这种戏剧冲突被称为内在的冲突。可以说,《哈姆雷特》更多的是人性的冲突。哈姆雷特利用一个剧团到宫廷演戏的机会,证实了鬼魂的话,决心行动。国王派哈姆雷特和两个同学赍诏书去英国索讨贡赋,想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发现阴谋,中途矫诏,折回丹麦。这时奥菲利亚因为父亲被情人杀死,疯癫自尽。国王乘机挑拨博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以比剑为名,设法用毒剑刺死哈姆雷特。在最后一场比剑中,哈姆雷特、国王、王后、雷欧提斯同归于尽。在悲剧冲突的结构模式上,属于“顺-逆-死亡”的模式,哈姆雷特的成长可以说是一帆风顺,良好的教养,显赫的身份,当得知自己的父亲被害时,勇敢面对,人生从此步入逆境,在复仇中度日如年,最终与自己的叔叔一同死去。

三、悲剧结局

中国的悲剧不像西方的悲剧,是大团圆式的Y尾,或者说是喜剧式的悲剧,这样大大缓解了悲剧的悲悯性,使人得到一个道德上的感化。《窦娥冤》最终由清官(窦天章)为窦娥伸冤,同时,窦娥的“三桩誓愿”一一应验。当我们同情窦娥与张驴儿父子斗争的悲惨命运时,我们也在憎恨这些泼皮无赖,窦天章革了桃杌太守的职,然后处死张驴儿,窦娥命运逆转。这就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引导人们虽然坏人会得势但最终正义力量来收拾他们。引导人们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从而达到道德感化的效果。

西方的悲剧大多是悲剧的彻底,敌人大多死去,即剧中人物全部死光。《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得知自己的父亲被谋杀,在报仇中误杀了大臣,自己的爱人听到情人杀死了父亲也疯掉,王后也误饮毒酒而死,自己和叔叔同归于尽。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悲剧时,我们会怜悯会恐惧,怜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就这样毁灭,同时也会恐惧,如果换成我们自己结果会怎样。

关汉卿生活的元代正是充满了压迫与欺凌的时代,《窦娥冤》反映的老百姓受压迫;而莎士比亚生活在伊丽莎白统治的时代正是人文主义高涨时期,《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不怕失败无所畏惧。时代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西戏剧的差异。

参考文献:

[1]付云.莎士比亚与关汉卿戏剧中的浪漫主义风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2]关汉卿.窦娥冤[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集[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4]何辉斌.西方悲剧的中国式批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伟大的悲剧教案篇7

关键词:无间道;警匪片;悲剧美学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46-2

《无间道》系列电影上映于2002年到2003年,由刘伟强执导、麦兆辉编剧。最初的《无间道Ⅰ》是在香港电影市场处于疲软的大环境下横空出世的,得到了业界非常好的口碑,并成为了当年的票房冠军。之后导演又乘胜追击,拍摄了《无间道Ⅱ》、《无间道Ⅲ终极无间》,使得整个“无间”故事更加饱满。

这一系列继续沿袭了香港电影警匪片类型的一贯风格,并以“卧底”的角色作为整个故事内容的重心。其实回顾香港电影史不难发现,1987年林岭东的《龙虎风云》中就有“卧底”的角色。同样是拍摄卧底,不同的导演运用不同的视听语言和不同的故事,展示卧底生活的不同面。吴宇森的卧底电影倾向于一种暴力美学,周星驰的卧底电影更倾向于一种喜剧美学,而刘伟强的《无间道》系列卧底电影则倾向于一种悲剧美学。从片名开始,导演就已经设定好了影片的整体悲剧故事基调。“无间”二字,出自《法华经》《俱舍论》《玄应音义》等佛经,是佛教术语。“无间地狱”是佛教故事中的地狱之一,也是其中最苦的一个,代表着永在地狱受苦。

谈及悲剧学说,不得不提到亚里士多德,他在著作《诗学》中最先完整地定义了“悲剧”。“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表达,而不是采取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下面将从《无间道》系列电影中的人物设置、叙述方式和悲剧结局等方面对其悲剧美学进行分析。

一、人物的身份迷失

在整个系列电影中,所有的角色都是小人物,导演用小人物的悲剧,展现整个社会的悲剧,呈现出整个时代背景的悲剧。电影中的主要人物有刘德华饰演的刘健明、梁朝伟饰演的陈永仁、黄秋生饰演的黄警官、曾志伟饰演的韩琛。

现代丑化的社会现实造成的异化与孤立的心灵所衍生的心理悲剧,叙述两个或多个主角承受一个同样的悲剧。刘健明和陈永仁都是卧底,但他们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刘健明是黑帮安插在警察厅的卧底,而陈永仁是警察安插在黑帮中的卧底。他们二人正像刘健明的妻子Mary小说中的主人翁一样,一个人有二十八种性格,他每天起床就自己跟自己演戏,演得他连自己的真实性格都忘了。其实他们就是代表着在无间世界中接受痛苦的两个人。

在三部影片中有一段不断重复出现的镜头,特写年轻时候的陈永仁从警察学校走出,配画外音“进了警校,就要遵守警校的规矩。不守规矩的人就好像他这样,滚蛋。”这时陈永仁一个回头,视线着落于年轻时候的刘健明,两个特写镜头对切,通过人物表情反应人物无奈的内心,画外音再次响起,“有没有人想和他换”,“我想跟他换”,两句强调了整个影片人物的身份错位。陈永仁做卧底十年以来唯一的愿望就是想恢复警察身份。黄警官和陈永仁在天台秘密见面的时候,说过“你忘了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啦?”“你对我态度好点行不行?现在全香港只有我知道你的身份,我回去把你的档案全都删除掉,你一辈子做古惑仔,我也不用烦了。”而陈永仁的回应是:“你想我怎么样?天天提醒自己:我是警察。做梦的时候说,‘放下枪,我是警察!’”这就着眼于身份认同的问题,“我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身份是一个人进行社会活动的依托,当个人对自己的身份无法认同,便会产生认知上的不和谐。也就是陈永仁和刘健明的状态,他们无法认知自己的身份,一个明里要打打杀杀做一个坏人,暗地里还要提醒自己,我是一个警察;另一个明里做一个正义的警察,私底下却要给黑帮老大提供密报。而影片的背景就设定在香港九七前后,那段时期,大量香港人因对内地的恐惧而移民国外,留下的人对于自己的身份有不同的概念,有的觉得自己是香港人,有的觉得自己是英国人,还有的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对于身份的不确定性,使得香港人当时充满了迷茫和不知所措,在大量的影视片中都有体现,如《岁月神偷》、《甜蜜蜜》等。

而刘健明身份的无法认同又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相关。“本我”是最本原的一种本能冲动,“自我”是受现实生活的各种伦理原则抑制伪装了的本能,“超我”即受伦理原则支配的道德化了的“自我”。“本我”对韩琛老婆Mary的迷恋,使得他走上了卧底的道路,进入无间世界,承受苦难,“自我”“超我”要求他去做一个好人,所以他一直在“我只想做个好人”的愿望中不断地探索,而得到的却是“对不起,我是警察”,以至于他无法回头,为了隐藏自己坏人的身份不断去杀人,为的却是做一个好人。

二、叙述的错位方式

因为《无间道Ⅰ》的受欢迎,才有了之后的第二、第三部,所以导演对整个故事做了特色安排,迥然不同于经典电影一部接着一部的叙述方式。无间世界本就是个颠倒的、倒错的世界,符合了整体倒装式的情节结构。《无间道Ⅱ》为前传,《无间道Ⅰ》为整个无间道系列的第二部分,也是高潮部分;而《无间道Ⅲ终极无间》整部影片穿插前两集之间,继续对故事补充说明,是所有故事的终结。

一般的电影都是会按照观众的心理逻辑去叙述故事,然而有时也会利用违逆观众心理逻辑的方式去吸引观众。《无间道》恪守的就是一种“反向性的叙事策略”,在看似离奇的情节背后,进行着“卧底”与“反卧底”的斗争。不得不说整部电影都抓住“错位”二字进行叙述,刘健明与陈永仁身份的错位,陈永仁是黑帮老大的儿子,但他又是个卧底警察,刘健明是个警察,但他又是黑帮派在警察厅的卧底;陈永仁与李医生医患关系的错位,陈永仁为李医生按摩手臂,调换了他们所坐的椅子;倪孝正斯文的外表,与狠恶的内心相错位;黄警官正直警察形象,与买凶杀人的身份相错位;杨锦荣最初的身份是坏警察,沈澄最初的身份是军火商,但最后却突转发现他们都是好人。悲剧情节理论中,突转、发现和苦难是构成情节的三大成分。这种错位,突转构成《无间道》整体的悲情基调。

三、结局的悲剧内涵

电影中悲剧的结局一般有三种,肉体毁灭型、精神损伤型、和解团圆型。悲剧的各种收场都和观众的心理期待有关。其实悲剧中的所谓收场也就是结局,这种结局一般就是最后主人翁命运的归宿。悲剧中主人公的命运宿演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它能否满足观众的心理要求,香港电影一直以来都是以满足观众的需求,追求票房为着眼点的。

斯卡里格曾说过“悲剧剧情中一定有流浪和死亡的事情”。

而在《无间道》系列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死了,是肉体毁灭型;只有刘健明还活着,却避免不了精神损伤型的结局。悲剧作为美学范畴和艺术形式,源于生活的苦难,又高于生活的苦难。因为它在真实地反映人类不幸境遇的同时,又将生活的惨况艺术化了。死者固苦,生者亦苦,永生是最痛苦的一个惩罚,正如虚拟的无间地狱一样,永在无间地狱中受苦,刘健明活在无间世界中要继续隐藏自己卧底的身份,调查其他黑帮在警察厅的卧底,并杀死他们,最后无法控制自己的精神,出现精神分裂的情况,他把自己当作陈永仁,就像一开始一样,他一直想和陈永仁换身份。在最后,当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指证沈澄和杨锦荣有密谋做坏事时,电影中用一个平移逆光镜头,以前景虚化录音机,焦点对准刘健明这个被摄主体为主要画面,配以紧张的音乐做背景,录音机里的对话作为画内音,并切了几秒在场其他人物的大特写,抓住他们的表情,有的无奈,有的镇定,有的迷茫。但他们所有人都对这个时候的刘健明很不能理解,为什么他可以信誓旦旦播放着自己的罪证。其实当他举着录音机的时候,他的潜意识一定不知道录音带里的内容,或者说他已经忘记了他是刘健明,而把自己当做了要抓刘健明的陈永仁。这个时候他的行为让观者会觉得有点搞笑,但同时又对他充满了怜悯。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悲剧摹仿的特点就是激发恐惧和怜悯”。导演在下一系列镜头中就激发恐惧,在警匪片中激发恐惧的方式,一定是与生死相关,要么是打架,要么是枪战。在刘健明与张警官扭打的时候,他突然掏出了枪,近景镜头,既可以拍摄到刘健明的动作和表情,又可以圈入在场的其他人物。刘健明慌乱地不知道该把枪对准谁,他只想保护好自己,不让别人抓住。那一刻整个现场处于一种完全慌乱的状态。当特写杨锦荣:“我说过让你小心点。”刘健明才真正找到一个目标,并回应说:“我是好人,我为什么要小心。”精神错乱的他其实内心深处还是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做个好人”。

《无间道》系列电影就是一部以港英政府统治到九七回归为历史背景的一个悲剧故事。在这个曾经体制同样健全的小社会里,既存在着体制对个体的虐待和压榨,也存在着黑社会帮派之间的火拼。“无根”的恐惧是香港人心底最深层的集体焦虑。他们在无间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身份,是英国人、香港人,还是中国人,身份的变换,是一种对于身份的迷茫。刘健明在追求一个好人身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陈永仁也因为自己卧底身份的纠结而陷入一个无间地狱,成就一个悲剧故事。悲剧是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振奋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索。

参考文献:

[1]朱家昆.香港类型电影漫谈[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2]郭玉生. 悲剧美学:历史考察与当代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陈孟辉. 西方悲剧学说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9.

[4]王海洲. 香港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伟大的悲剧教案篇8

古希腊的那些文学巨匠们的经典之作中反映出的人类困境更加令人触目惊心。俄狄普斯生下来的时候虽然出生王门,可是他的命运因为一种预言,可怕的预言,杀父娶母的预言急转直下,在襁褓之中就被自己的父王和母后遗弃了,结果他在苦难中成长起来,后来回到家乡果然杀父娶母。不过俄狄普斯的悲惨之处还不仅在杀父娶母,他当王之后励精图治,治理出了一个好的国家,一个国治民安的盛世是他经营出来的。他本来应该安度晚年,可是杀父娶母这一事实被他知道了,他不仅杀父娶母,而且还跟他的生身母亲生下了孩子,俄狄普斯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他终于刺瞎了自己的双眼,至死过着一种良心和灵魂不安的生活。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好人偏偏同不幸有缘,李世民是个好皇帝,可是他少年时候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坏人”,一个一辈子良心不安的人。孔子是后世所称颂的大圣人,可是他的手上也沾过别人的鲜血,他也杀过人。孔子大概也有良心不安的时候吧!希腊、罗马神话中的那些故事差不多每一个故事都与人类困境有关。那喀索斯是个美少年,可是他偏偏不将自己的美奉献给他人,而是天天对着水中自己的倩影自赏,结果溺水而死变成了水仙花。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了火,可是自己受到天神的处罚。塔坦罗斯渴不能饮、饥不能食等等反映的都是某种情景下人类所面临的大困境。

托尔斯泰是举世公认的俄罗斯大文豪,他的那些文学巨著更加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在各个方面的困境。安娜嫁给了贵族,衣食无忧,可是她的婚姻生活不幸福,而且她又是一个不能安分的女人,好不容易遇到了自己的心上人,也过上了几天开心的日子,可是好景不长,悲惨的事到底发生了,安娜受不了人世之苦,终于卧轨自杀了。托尔斯泰自己是一个贵族,但他偏偏不能安享富贵,他写了那么多惊世骇俗的文学经典,最后却离家出走,死在火车站。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的困境也是作为人类一分子的他自己的困境。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里面的身份卑微的敲钟人加西莫多心肠那样好,而且怜香惜玉,他为了营救爱丝梅拉达连性命也不要,可是他偏偏长得那样的丑陋,读了这样的文学作品你会唏嘘,上帝真是不公平啊!可是人类面临的往往就是这样的尴尬。《红楼梦》里面的王熙凤有绝世之才,可偏偏是个女人,秦可卿贤能双全,偏偏短命,绝世女子晴雯心比天高却身为下贱,最后就因为长得好成为悲剧人物。林黛玉得到爱情却失去了婚姻,薛宝钗得到了贾宝玉的人,却没得到他的心。《红楼梦》不是写某一人的困境,而是整个人类的困境。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老人83天海上奋战终于有所收获,捕获了一条大鱼,可是他的捕获成了鲨鱼的美食,等他好不容易将大鱼拖上岸的时候,结果只剩下一副骨架,老人的力气白费了。海明威带着某种悲观的意识来看待人类困境,他自己也陷入了自杀的命运。

伟大的悲剧教案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美育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使学生感悟自然美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山水田园诗,即景抒情散文以及大量的游记文章中所描绘的整齐的田垅,蜿蜒的防风林带,碧波荡漾的水库,高大雄伟的建筑,经过艺术加工的园林风景,这一切都凝聚着人的劳动,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是一种“人化”的自然物,因而无疑都具有审美的特性。例如:《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的布局充溢着“自然之趣”的艺术美;假山池沼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重峦叠嶂”和“鱼戏莲叶问”的自然美;“玲珑石头”与花草的“精心点缀”,又构成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花草树木“俯仰生姿,互相映衬”,“盘曲嶙峋”的古藤,开花时“满眼珠光宝气”的诗情美,这一切又构成了苏州园林景中套景、画中有画的优美境界,引导学生认真揣摩这些自然美,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再如:《中国石拱桥》中,赵州桥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美,《故宫博物院》所显示的中华民族的人文风貌美;《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所歌颂的新中国的国威及团结向上的精神美,都是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例子。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描绘的和煦的阳光,灿烂的星空,皎柔的月光,澎湃的大海,翱翔的雄鹰,苍劲的松柏,显然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也难以打上人类劳动的印记,但这类自然物的某种性质、特征能体现人的精神、品格、个性,人们就会从中发现美、感悟美。歌颂它们实际上是歌颂这类对象上所体现的人的精神、品格和情操。

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感悟鉴赏语文教材中反映的社会美

首先,社会美最直接、最集中地表现在生产劳动中,中国古代夸父追日、精l填海、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就是对人类征服自然的意志和力量的赞美。中学语文教材中描写的万里长城、阿房官,圆明园,它们所体现的劳动人民的智慧、才能、力量无法抹去。领悟这些课文中的劳动美,对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是十分有益的。社会美还大量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即存在于爱情、友谊、家庭、社交、科学文化活动等方面。凡是能显示出人的健康、向上的生命活动和本质力量的都是美的。以爱情为例,林觉民在就义前的《与妻书》一信中对妻子的无限爱恋催人泪下,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激人奋进。如此者,《荷花淀》中水生夫妇话别一幕,读之也令人心头颤动。北朝民歌《木兰辞》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显示的是一种英武美;《羽林郎》一诗中的酒家女子“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是一种窈窕美;《陌上桑》中的“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是勤劳美。让学生鉴赏凡此种种人体美,对医治“奇装异服,以丑为美”的低谷审美情趣,不失为一剂良药。

3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让学生感悟、鉴赏语文的艺术美

生活中丑的一面如果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成为多棱角、多侧面、有立体感的艺术形象,它就有了审美的价值。如:《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的案件中所表现的欺下媚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言行,丑态百出、专横跋扈的俗劣神情,活画出一个畏强凌弱,贯于阿谀奉迎的奴才嘴脸。吴敬梓笔下的胡屠户,巴尔扎克《守败奴》中的吝啬鬼葛朗台,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曹禺《雷雨》中的周朴园等等,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根本不可能是人们赞美的对象,因此,也不会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但在艺术作品中,由于作者各具千秋的成功塑造,使这些人物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因而都具有完美的审美价值。人们从他们各自的假、丑、恶的种种表演中,认识社会,思考人生,寻求答案,在审美中否定他们,批判他们,从而潜移默化地审视自己的品格,锻造自己的品格。在语文教学中,若能以“零存整取”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鉴赏种种艺术美,对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不无裨益。

4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感悟、鉴赏文学的悲剧美

伟大的悲剧教案篇10

关键词:经典著作;素养;承传文明

        读书之所以变得越来越重要,是由书籍在构成世界和解释世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决定的。迄今为止,人类所创获的经验和知识,以书籍的形式记载着;人类所经历的坎坷与进步,以书籍的形式记述着;人类所向往的追求和理想,以书籍的形式寄寓着。可以说,如果离开了书籍,这个世界就不可成其为现在的世界。因此,无论是要了解历史还是要认识现实,读书都是必由之路。正因如此,人生重在读书,人生必须读书,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和追求。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和文化成长,就应当拥有文化,孔子曾说:“文不在兹乎”,把自己看作文化的代言者。实际上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扮演的就是文化代言人,文化传播者的角色。既然是文化的传播者,缺少了文化底蕴,又如何能胜任自己的角色呢?教师不仅应该是文化和智慧的拥有者,也还应是道德完善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都说明了教师自身素养的重要性,教师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素养,有很多途径,读书便是其一。培根说“读书能培养完善的人格。”如果我们常读圣贤之书,那我们自然也会提升自己的素养。

        于漪老师执教《孔乙己》这课,是这样开篇的:“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人物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看到悲剧使人泪下。《孔乙己》这篇课文,写了孔乙己悲剧的一生,可是我们读了之后,眼泪不会夺眶而出,而是感觉内心一阵痛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孔乙己的悲剧是在笑声中进行的,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到底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这些问题或许只有大师于漪才能提得出来,也只有于漪的学生能回答出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丰富的文化底蕴成就了一位位大师。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拥有文化,饱读经典,应该是我们教师的生存必须之一。

        我们要饱读诗书,要让经典浸润学生的成长,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积淀的精华。可眼下很多教师自己都并不读书,总抱怨没有读书的时间,没有读书的环境,更没有读书心思。

        社会的浮躁导致教育的浮躁,教师面对生活的重压,面对外界诱惑,无法静下心来领略经典的美好。学生面对外界的纷纷扰扰也没有读书的心情。当然这些不能成为我们不读书的真正理由,只不过是人的惰性罢了。孰不知哪位文学巨匠是在校园里形成的?也不曾听过哪位学者从不涉及世俗而一门心思的潜心创作?难道他们就没有生活琐事,就没有烦恼吗?只要我们拥有一颗虔诚的心,在任何情况、任何方式下都可以读书。

        我们是为人师者,是教育人的人。教育家魏书生曾是两个班的班主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师,但是每天至少读一小时的书,每年至少写两本专著出版。他每天下班,谢绝宴请,匆忙回家,伏案读书。他苦读书的经历与宋代的赵普何其相似。赵普晚年读书,“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赵普晚年读书,立见成效。“次日临政,处决如流。”魏书生、赵普的读书都成就了他们的事业。

        教师不读书的危害极大,不读书的教师会教出不读书的学生。我们要时刻想想,教师究竟是什么?韩愈老先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训导我们当然不会忘记。朱永新教授也说,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他必须做好一个人,争取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 教师对经典研究的不够深入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身上的浮躁,而经典的阅读恰恰是要不得这种浮躁的。   

        朱永新在他的新教育实验中大力提倡营造“书香校园”,让师生在阅读中与名家对话、与高尚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是对昨天的简单重复,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教师的阅读会让学生产生读书的动力。

不可否认,教师都是读“过”书的,读“过”还不能算读“博”,尤其是我们这些农村中学的教师。知识的更新要求我们不断地“充电”。今天,各学科知识不断地渗透,不断地整合,也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是否无可挑剔而不须更新。因为读“过”而不再读,你站在讲台上便少了几分机智与灵气,与同行交流也失去了几分敏锐与自信。工作性质和时间的原因,或许在我们的视野里更多出现的是一些快餐文化和习题集之类的应时文化(严格地说那算不得文化),于是很自然地,自觉不自觉地淡化了我们的读书意识和志趣。

        1985年,笔者踏上了神圣的教坛,当他在课堂上不能左右逢源而额头涔汗时,他又捧起了自考的课本,又走进大学的殿堂。笔者听教授讲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外国文学、现代文学、美学……他真正认识了鲁迅,了解了郭沫若,感受了孔子、老子、庄子,亲近了但丁、托尔斯泰、高尔基。当笔者再登上讲坛时,他仿佛增加了底气,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更加和谐了。最近两年,有机会聆听了魏书生、李镇西、赵谦祥等名家的报告,见高山知矮小,临大海知浅薄,使笔者对读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个人的成功与博览群书分不开。

        “君子博学于文”,这是孔老夫子对文化人的教诲。于是,“读书破万卷”,便成了自古以来文化人普遍遵循的一条规律。古人云:“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足见读书是何等重要。历史上哪一位有识之士不是饱读诗书的文化人?读书,使他们享受了智慧的生活,智慧的生活使他们走向了成功。

        余蕾老师讲过,我们不要以为只有课堂上的讲课是在给学生以教育,我们自身的行为,比课堂上的讲课对学生的影响更大,而且这一影响更为深远。许多年后,学生们或许早已记不住是哪位教师在课堂上讲的那些公式概念,段落中心,但他们总会记忆犹新地谈论某教师的博学多识,说不定这样的教师正是他们终生效仿的榜样。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有这样的一个镜头:当毛泽东第一次走进“板仓杨”的书斋,看到那满屋子的书的时候,他的眼睛异样地凝望着他的老师杨昌济先生,那是崇拜的目光,敬仰的目光。青年毛泽东的潜台词也许就是:有这样的老师该是何等幸福和自豪啊。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作为瀚如烟海的书籍的统帅和精华——名著,对于我们每个人,每一位教师,每一位中学生来说,都是一生必不可少的必修课。它是人类聪明才智的体现,是人类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

      综上所述,我们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必须终身读书。

        开卷有益,读书多多益善,这在道理上是对的。但在实际的读书过程中,一味追求数量的众多并不可取。现存的书,瀚如烟海,一个人终生埋头书堆,也不过读其中的万分之几而已,临了也只能望洋兴叹。如果没有目的、没有选择地多读书,即使是满腹经纶,也一事无成,多读等于白读。鲁迅先生讲过一句话:“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如果读书的结果是使自己变成“书橱”,那真是一种悲哀。

        书的世界也同其它世界一样,在其发展演进之中,收获着真知与灼见,也积存着偏见与谎言。因此,它博大,博大中不无浮泛;它繁荣,繁荣中不无芜杂。书在质量上的参差不齐的复杂情形,以及它在数量上大大超出个人阅读能力的浩瀚无垠,都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前提性的问题,读书必须选择。这样,如何学会善于读书,就自然大有学问了。

        现代阅读理论表明,对于各种各样的读物,人们必须有选择地阅读。选择的标准不同,决定了人们接受内容的不同,造成人们知识结构的差异,这是能否取得学业成功的重要因素。韩愈老先生认为对于阅读的内容要有严格的选择标准:“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贤之志不敢存”。“遂得究穷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其所读皆圣人之书,杨墨释老之学无所不入于其心”。韩老先生的成功也就在此。

        经典、名著,作为贯穿古今文化的纽带,是人类精神的财富,是我们读书的首选。所谓经典,就是指那些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特征。经典通过个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显出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性内涵,提出一些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它们与特定历史时期鲜活的时代感以及当下意识交融在一起,富有原创性和持久的震撼力,从而形成重要的思想文化传统。人类最美好的思想往往包蕴在经典名著中。钱理群教授说过,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不只是文学,还有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著(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著(经典)。阅读经典名著,可以不断提升对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从中汲取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经典是阐释者与被阐释者文本之间互动的结果。从价值定位看,经典必须成为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如莎翁之于英国和英国文学,普希金之于俄罗斯与俄罗斯文学,鲁迅之于中国和中国文学,他们的经典都远远超越了个人意义,上升成为一个民族,甚至是全人类的共同经典。施耐庵的《水浒传》体现着封建时代被剥削被压迫人们英勇的反抗精神;吴承恩的《西游记》以神话小说揭露人们对统治阶级的强烈叛逆精神。鲁迅的《朝花夕拾》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对故乡的怀念;冰心的《繁星春水》诉说着母爱和亲情的伟大;高尔基的《童年》展示了少年时代的艰苦和统治阶级的黑暗;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残忍。走进经典、名著,就是走进诗歌的家园,让您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读经典、读名著更多的是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人生得到升华,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走进经典、名著,就是走进世界伟人的人生,让您感受到伟人的思想艺术和风采。

        一位爱读书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智慧的教师;一位智慧的教师,也一定会影响一批爱读书的学生,要让经典滋润学生的成长,将文明代代传承 

参考文献: 

[1] 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 李强.名著阅读教学的调查与指导[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