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合同十篇

时间:2023-04-09 13:17:24

课程合同

课程合同篇1

[关键词]FIDIC 合同条款 课程建设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9-0091-02

随着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和我国建设工程企业集团在国外项目的增多,社会对各类国际工程管理人才需求旺盛,尤其是经过了正规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国际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近年来,对外承包企业对这类人才的市场需求一直很强劲,每年都有大型知名的建筑企业都来招聘优秀人才。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不但懂得要英文条款的表达,还要具备工程背景与文化沉淀。只有完全理解和掌握合同条款、合同语言和大量的词汇,才能根据合同有理有据地进行各种文件的处理,游刃有余地处理和协调项目各方的关系。

《国际工程合同条款》课程是工程管理(国际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具备工程咨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是培养复合型工程管理(国际工程管理)高级人才所必需的课程。因此,《国际工程合同条款》课程对于工程管理(国际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毕业生来说也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一、课程教学概况

《国际工程合同条款》课程是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校工程管理(国际工程管理)专业方向的一门主要双语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FIDIC(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出版的1999年第一版新红皮书作为教材,并且在授课过程中加入了FIDIC编制的其他合同条件的相关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使学生了解FIDIC的发展历史和相关的标准合同条件出版物,了解和掌握业主、咨询工程师和承包商、指定的分包商和其他人员与劳务的权利和义务条款、工程承包的转让和分包条款、开工、竣工和推迟竣工条款、工程支付证书和履约保函、工程计量与变更条款、保险和争议解决的条款;掌握国际工程合同专业英文词汇和术语,掌握国际工程合同条款的形式和内容,培养学生在阅读合同、理解和翻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英文合同的读、译、写等工作。通过已毕业的从事国际工程管理的学生的反馈信息可以得知,该课程在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实践中是十分重要的。

二、教学改革目标

本课题针对《国际工程合同条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进行改革。

在教学内容上,切合实际选用经典教材,与时俱进更新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选取书本合同条款紧密结合工程案例,增加案例的内容,并且增加多个合同对比讲解的内容,使学生掌握国际工程合同管理专业英语术语,加强学生课后习题翻译练习。

在教学手段上传统教学与网络结合,建设该课程网站,编制生动活泼的教学课件,全程录制精讲视频,上传到网上,使得在校学生更加方便随时学习,多次使用,使得教学方法和传播效果更加突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翻译工程英语文件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加有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因此本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也会有极大的帮助。课题组将会对这门双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投入更多的努力,为我国对外工程管理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三、教改主要研究内容

(一)加强对本课程课内教学内容的完善

以1999年版新红皮书为基准,增加讲解国际工程合同条款的新版本(2005年)和谐版和总承包银皮书的内容,完善题库建设和丰富教学案例。紧跟我国国际工程承包的发展形势,针对目前的教学内容进行增补和拓展,并进行比较和研究,结合现有的项目资源,搜集和整理项目中涉及招投标、设计、采购、施工、分包、融资、保险等各个阶段的合同管理文件,恰当选择项目增加相关的教学内容。其次增加国际工程合同条款习题库建设,增加国际工程合同条款课程实用技能拓展训练内容。除了课上教师的讲解,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设计合适的课下练习题目。本研究从已有的实际的国际项目实践中选取素材方面编制习题库,进行实用技能拓展训练,以提高学生能力。

(二)加强课外训练

加强教师课上教学讲解与学生课下动手作业相结合。设计习题和合同管理实践背景,将工程实践中的合同管理问题提出给学生,让他们寻找答案和解决方法,大量翻译各类合同和信函,加强索赔报告的撰写能力、加强合同理解和使用能力,并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发言,在同学中展示和表现自身的成果,全面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认知和应用能力。根据实际项目,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增加翻译各类英文合同、报告、各类保函、撰写信函和索赔报告等内容,以此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国际工程合同条款》课程自2002年开设以来,项目负责人一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且具备在国际项目上的应用经验,整理和积累了大量的合同条款相关资料,包括工程信函,国际贸易、国际工程各类合同条款(以上均为英文,并且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翻译和注解),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工程案例,教学资料齐备,习题集资料丰富,取材于国际工程管理实践。

(三)开展课程网站建设促进教学方法改进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对合同原版条款采用课堂教学,对案例部分采用多媒体课件,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理论教学加大了课堂信息量,使学生对国际工程项目的理解更直观,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建立国际工程合同条款课程网站,建设网络学习空间,增加课程资源库、视频库,使学生可方便获得本课程的相关信息和资源。这种方式便于项目管理人员、学生以及师生建立快速、有效的沟通和学习交流,共享学习资料。

课程网站设计“学子风采”专题,搜集往届优秀毕业生工作经历与心得体会及附带国外工程项目照片,用以鼓励在校学生向优秀的毕业学生学习,提高在校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已经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东北林业大学教务部门在本科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资助了几十门重点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的建设,极大地鼓舞了教师们的教学热情。教学相长,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激情提高了,教学水平也日益提高。教师们在备课和录制精讲视频时,更加精心,课外时间也更多地上网学习,与时俱进。目前本课程网站建设的结构和具体内容均已经具备,委托专业的科技公司制作,经过教师反复修改,网站页面修改达到20多次,已经基本完成。

(四)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本课程的主讲教师,笔者深深地感到,高等教育的教师也要“走出去”,应该定期到一线企业去进修,参与实践管理,这才是最有效的提高途径。实践的知识结合理论才能更好地体现在本科教育中。只有和业内的各类项目管理者和其他高校的同行建立经常沟通,才能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另外也要“请进来”,即邀请业内的知名人士或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一线的项目经理或专业人员来校给学生和教师做演讲和报告,互相沟通,效果也是不错的。笔者多次邀请项目管理专业人员和专家来学校给学生们做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的常见问题的报告,并积极为学生们应聘工作、和企业牵线搭桥,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同时,这些专家在演讲之后回答了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为学生们的就业和应聘等方面开拓了思路,深深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和欢迎。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到对FIDIC国际工程合同条款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课程网站的建设,使该课程更加完善。教学手段的改革更加适应了当前学生的特点。在此过程中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水平,课件和视频上网,使得教师对课程准备更加充分,语言的运用更加标准,对合同条款的研究更加仔细和严谨。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还会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并认识到不足之处,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对课程进行更多的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佘立中.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教学内容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1(2).

[2] 何伯森,吕文学等.采用FIDIC文献教学,培养高水平国际工程管理人才[J].中国工程咨询,2005(7).

课程合同篇2

[关键词]教学方法;合同法;研讨型

一、合同法课程研讨型教学方法概述

(一)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动机

合同法课程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选修课程之一,向来在法学教学领域,特别是民法学教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知识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学生对课堂教学改革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讲授型授课方法已经难以满足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总的来说,促使合同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动机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因素:首先,随着网络教学资源的不断发展,学生可以便捷地利用网络获取其所需的学习资源、科研资料。科技进步在为教学与学习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将导致教师课堂上传递知识的作用下降。其次,合同法课程中所包括的教学内容,基本上已经在普通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必修课程———债法中进行了详细讲授,如果按照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方法,授课过程会显得枯燥乏味,不能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最后,传统的教学改革路径,包括案例教学法、设置必要的实训环节等,也逐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二)研讨型教学方法的提出

研讨型教学方法又称讨论式教学方法,它将科学研究与讨论交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1]研讨型教学方法并非合同法课程所独有,笔者所要论证的是研讨型教学方法植入合同法课程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问题。笔者认为,合同法课程具备植入研讨型教学方法的可能,笔者通过实际的授课经验与教学体会,具体阐述如下:首先,如前文所述,合同法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已经在民法必修课———债法课程中进行过详细的介绍,学生已经掌握了合同法课程中的基本知识点和法律基本规定,这为研讨型教学的开展和学生参与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其次,合同法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兼用案例教学法,既包括教学研讨型案例,也包括实践案例(既可以是热点案例,也可以是具有理论探讨意义的其他案例,由授课教师担任人承办的案件效果更佳),这为研讨型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素材基础。

(三)研讨型教学的主要价值

笔者认为,在合同法课程中运用研讨型教学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价值:首先,开展研讨型教学,能够避免传统讲授型教学方法所带来的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动机较弱等弊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满足学生对于优质法学课程的基本需求。其次,在合同法课程中开展研讨型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合同法课程与债法课程的衔接问题,对于授课教师正确处理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内容重复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在合同法课程中正确运用研讨型教学方法,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其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课堂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课前准备

在合同法课程中运用研讨型教学方法,对于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授课教师不仅要熟悉合同法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与重要教学内容,还要把握当前合同法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理论前沿,并具备一定的法律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担任合同法课程教学工作的授课教师,最好是同时具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与执业律师资格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授课教师在正式开始授课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这里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教案的编制、课程教学素材的收集、案例的编纂和整理。其中,划分研讨小组是最重要的教学准备环节。授课教师应在正式授课前至少两周将参与课程的学生划分为若干个研讨小组,小组人数一般以五到六人为宜,由学生自主推选组长。授课教师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将课程讨论的课题发给各研讨小组,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课前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准备工作。授课教师应该给各讨论小组布置明确的研讨任务,尽量使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参与到资料收集、问题初步研判、报告撰写等环节之中。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可以由各小组组长(也可以是各研讨小组推荐的报告人)担任报告人,对课下研讨的内容进行集中汇报。需要注意的是,研讨型教学的课堂教学不必拘泥于固定的形式,授课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内容予以灵活处理。[2]对于小组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争议问题,授课教师应鼓励参与讨论的学生进行有秩序的辩论,辩论要建立在收集和阅读一定文献的基础之上。辩论的形式可以很灵活,可以是课堂上的即时辩论,也可以是单独组织的辩论会或其他方式。授课教师应该对小组研讨的进程进行监控,保证研讨方向的正确性,不要使讨论过分偏离课题。在小组研讨结束后,授课教师应该对小组报告的内容予以必要的点评,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上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授课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突况,比如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较低导致讨论出现冷场或其他尴尬情形,这需要授课教师对课堂讨论氛围予以正确的引导,此项工作将充分考量授课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授课经验。在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高校,授课教师可以将小组讨论的过程以录音、录像的方式进行记录,并作为重要教学资料予以永久保存。

(三)课后辅导

研讨型教学的实施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必须将课后辅导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合同法课程研讨型教学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提前设置一定数量的课后思考题目,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继续探究和讨论。值得注意的是,课后辅导题目需要具有一定的教学针对性,尽量与课程讨论中所涉及核心知识点相联系。同时,基于研讨型教学的需要,课后辅导题目应该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尽量涉及理论界的前沿或热点问题。

三、评价与考核体系

(一)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的设置

授课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监控,认真做好学生参与讨论与报告的记录,并将上述记录作为课程考核与评价的重要依据。每次课程讨论结束后,每一个讨论小组都应该向授课教师提交书面的汇报材料,可以是心得体会、小论文或者调查报告,授课教师可以将小组提交的书面汇报材料,采取交叉评阅的方式交给其他小组的学生评阅,鼓励评阅者对他人的成果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授课教师也可以自行评阅上述汇报材料,并将评阅结果作为小组考核的依据。在合同法课程中采用研讨型教学方法,其课程考核方式的构建也应与传统的考试方法有所区别。笔者认为,合同法课程考核与评价除应客观公正外,更应鼓励学生自由观点的表达与个性的发挥,任何思考问题都不应设置标准答案。即使学生的意见与教师的意见相左,只要不是常识性的错误,都应鼓励学生继续表达。合同法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可以考虑适当扩大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课程结束时可以尝试多种期末考核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社会调研报告、热点案例分析、学习体会、期末论文等。[3]

(二)其他应该注意的问题

课程合同篇3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指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它不再是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通过独立分析任务,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能够根据自己对该问题的理解进行分析,同时运用自己特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方案解决。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精神,使其养成乐于独立探索的习惯。

二、课程实训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采用依据

通过本人实地调研发现,在入行的新人中,只要是投身过工程项目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过程的工作新人,在实践工作后就能够积累相关工作经验,同时他们的技能也得到一定的增强。而目前在参加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作时,很多刚入行的新人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被用人单位视为经验缺乏及工作能力不足。之所以出现此类情况,主要因为专业教师在《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中,大多采用传统式的理论传输方法,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使得学生仅仅学习书本专业知识,缺乏实践,未让学生接触实际的工程项目工作,对于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的实际工作不知如何进行实际操作,当他们真正参与到实际工作时,往往不知道怎么办。若是能在校内的本专业实训教学中设立类似实际工作的环境,并设置几个实训任务驱动让学生实际操作完成,让学生在实训中积累实践经验,提升专业工作能力,能更好的避免上述现象的产生。而任务驱动模式恰恰能满足这种需求,将理论融入到实践中,更好地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在课程实训教学改革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

1.任务的设计。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时,最关键的部分就是设置任务,学生是否主动地学习主要取决于任务设置的好坏。任务的提出应具综合性,将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使得学生既学到新知识也能巩固旧知识,还能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其次要具实践性,在实践中完成任务,不要出现纯理论化的任务;然后是应具吸引性,若是学生设计的任务毫无兴趣,他们必定不愿来进行这节课的学习;另外要具创新性,在设置任务时应给学生留下一定的空间,使得其能在此空间中进行思考,能融入自己的想法,培养其创新精神。

2.实施的步骤。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前,首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任务教学设计和详细的备课,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时,应按以下5个步骤逐步进行。

2.1教师要设置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觉到自身真的处于一个实际的工作环境中。

2.2教师布置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实训任务,划分具体任务,让学生知道任务的完成目标。

2.3在实训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独立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处理,此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引导,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动脑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2.4组织学生就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交流,找出解决办法,共同合作完成实训任务。

2.5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再进行总结,巩固、复习所学到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按照以上所述的过程执行,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协助下顺利地完成任务,在课程中,学生掌握了既专业知识,又能够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最终完成了预定目标。

3.取得的成效。

首先,通过统计学生对课程评价的调查结果,实训教学模式的得分很高。同时,通过观察发现,学生积极性较高,都很乐于参加到其中,兴趣浓厚,对知识的渴望较之前增强。最后,从用人单位给刚入行的新人的评价中发现,其对学生参与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作中的表现表示肯定,不再是以往的专业能力不足的评价。

4.存在一些困难有待解决。

虽然,通过以任务驱动模式引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实训教学改革,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课程实训中此模式的应用中仍有一些困难需要解决。

4.1教师的专业性要加强。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是在旁给予学生指导,解答学生相关问题,实训时,学生会遇到的不懂的东西,会提出这样那样的专业问题,教师就要及时地进行讲解,解决学生的困惑,所以就必须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足够多的社会经验。

4.2教师要有很好的应变能力。在任务驱动的教学中,学生就是主人翁的地位,教师只是在旁边进行指导,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他们同样还是实训课程的“控制者”,所以教师须具备较好的应变能力来处理突况,让学生的一切行动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

4.3教师应使用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用书。目前,很难找到合适的实训教学用书,难发现能够以任务为核心的实用教学用书,即使有,但是各个地区的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各不相同,使得这种类教学用书不适于在其他地区使用,就此实训教学用书应让专业教师根据自己所授课程来编写,更加能够符合教学的需求。

四、结语

课程合同篇4

关键词:协同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029-03

一、引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的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对课程进行整合,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及自主性等特点。如此大范围的跨度,也使得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变得更加复杂。为了能在诸多要素之中寻找到突破口,我们必须拓宽人文科学的研究视野,以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指导操作实务和理论创新,而协同学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协同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研究的理论创新

1.协同学的研究对象

“协同学”源于希腊文,意为协调合作之学,其理论创始人是西德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赫尔曼・哈肯。上世纪60年代初,哈肯在从事激光理论研究时发现,激光是一种典型的远离平衡态时的由无序转化为有序的现象。他从中概括出了不同现象中有序结构形成的共同特点,即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所构成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各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产生协同现象和相干效应,使系统形成了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并在宏观上形成了新的有序状态。简而言之,协同学就是研究系统从无序转化为有序的理论。它力图阐明在性质极不相同的系统中产生新结构和自组织的共性所在,揭示由合作效应引发的系统的自组织所具有的作用,在千差万别的各科学领域中寻找系统的自组织赖以进行的自然规律。

2.协同学的基本原理

协同学由一系列严密而复杂的原理组成,而序参量和支配理论是其基本概念。

(1)序参量

序参量是描述系统的宏观有序度或宏观模式的参量,它代表着系统的“序”或状态。序参量是系统相变前后所发生的质的飞跃的最突出标志,它表示着系统的有序结构和类型,它是所有子系统对协同运动的贡献的总和,体现了子系统介入协同运动的程度。

(2)协同与支配

在I临界点前,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已弱到不能束缚子系统独立运动的程度,因此子系统本身无规则的独立运动起着主导作用,系统呈现出无序状态。随着控制参量的不断变化,当系统靠近临界点时,子系统之间所形成的关联便逐渐增强,同时子系统本身的无规则独立运动在相对变弱,当控制参量达到“阈值”时,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和子系统的独立运动重新占据了主导地位,因而在系统中便出现了由关联所决定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运动,出现了宏观结构或类型。

在临界点,数量极少的慢弛豫参量支配着数量庞大的快弛豫参量。反过来,大量的快弛豫参量伺服于慢弛豫参量。慢弛豫参量,即影响系统走向的序参量,起着支配子系统行为的作用,这就是协同理论中的支配原理。单个组元好像是由一只无形之手促成的那样自行安排起来的,但也正是这些单个组元通过协作才转而创建出这只无形之手。序参数由单个部分的协作而产生,反过来,序参数又支配着各部分的行为。因此,支配原理在协同学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协同形成结构,竞争促进发展,这是相变过程中存在的普遍规律。

(3)涨落

即使系统处于有序状态,也并不是说子系统无规则的独立运动就会完全停止。子系统的独立运动以及它们可能产生的局部耦合,加上环境条件的随机波动等,都反映在系统宏观量的瞬间值经常会偏离它的平均值而出现的起伏上,这种偏离平均值的起伏现象被称为涨落。从随机理论来看,涨落是形成有序结构的动力,因而可以说涨落是有序之源。

(4)自组织

从无序转变为有序,或者从有序转变为新的有序,首先需要有环境提供的能量流和物质流作保证。也就是说,当控制参量达到阈值时,这种转变才会出现。然而,在相变前后,系统的外部环境并未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变化是由系统内部自身组织各尽其责而又相互协作自动形成的,并通过各种形式的信息反馈来控制和强化着这种组织的结果,因此人们称这种组织是自组织结构。

三、协同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契合

哈肯的协同学理论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同样也为人文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该理论为分析和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有效的工具。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活动课程自身所具有的诸多特性,使得各特性要素间不得不一方面通过竞争、另一方面又通过协作而间接地决定着课程的取向,而上述各要素之间往往处于被推动而不是自行推动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借助协同学理论来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特性内部也是由大量的开放性系统所组成的,子系统内部长期处于从无序到有序的竞争协同过程中,从而进行着课程特征之间的博弈。最后,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人们产生了合作行为和协调运动,由于课程的实施者是具有头脑、可以思维的人,因而可以产生较强的协同效应。协同学要求其对象必须符合以下三个要件,它们分别是系统具有开放性、系统具有非线性、系统随机涨落,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完全具备了这些要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就具有开放,在活动过程中,其无论在内容、活动过程以及活动结果上均具备了开放性的特点。此外,课程内部也存在着大量的非线性活动,课程各子系统自身就存在着涨落现象,以上要件的具备使得在该课程研究中引入协同理论成为可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及自主性等特点,这也意味着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无序状态,而这时那些要件群体就会演变为无序的耗散结构,从而阻碍了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在协同学理论的指引下,注重发挥序参数的作用,使其形成有序的群内自组织运动,从“微涨落”演变为“巨涨落”,实现课程协同的终极目标。如上所述,协同学原理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有着很强的契合性。因此,我们可以将协同学理论引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中,通过对内部各子系统的有效分析,从中寻找到最恰当的课程架构。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协同的两种模式

1.共时态协同

(1)课程开发的协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性,是由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所面对的完整的生活世界决定的,其要求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应综合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的各种关系及处

理这些关系的已有经验,并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来展开。因此,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科内部不同层次的协同,更要注重跨学科的协同。1986年,赫尔曼・哈肯于上海讲学时强调了协同学方法的双重含义:一是“系统各部分之间的互相协作”;二是“完全不同的学科之间的协作、碰撞”。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应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并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涉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和技术教育等领域。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科间的协同,从寻找合适的序参量入手,从而主导整个课程开发的过程。在这个混乱无序的过渡阶段的初期,可能出现的子系统的各种耦合相当活跃,而且由于这些局部的耦合所形成的涨落不断冲击着系统。另一方面,系统的无序和混乱使得涨落现象相对更加明显,而最终,通过适当的课程开发从中发现合适的序参量,并将其转变为支配系统的序参量,从而促进课程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例如,可以在课程系统构建中突出道德教育,以爱、感恩为序参量,主导整个系统,从而使得课程开发由无序状态转入到有序状态。再如学科的协同,在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多种学科中,课程开发者可以寻找到适当的序参量,并主导整个课程系统,突出个别学科的特点,从而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实效性。

(2)课程实施的协同

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应只是以简单地掌握书本知识为目的,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科课程中,练习、操作,甚至实践,都是为了加强学生与生活及社会间的联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应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并在“做”、“考察”、“调查”、“实验”、“探究”、“服务”、“劳动”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以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课程实施方面,由于系统涉及各方面复杂的过程,使得课程的实施者即教师与学生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这时就迫切需要找出合适的序参量来引导课程的实施。课程活动方式及过程是因人而异、因情境而异、因任务而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并不要求学生要固定地采取哪一种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因而在课程实施中选择合适的序参量对于活动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协同学基础理论的一般规律,不同模式之间会自动出现竞争,最终会有一个要素主宰着子系统,并成为主导整个活动方式及过程的序参量。

(3)课程评价的协同

课程评价的过程是对课程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具有诊断、修正、比较、预测等功能。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面广,评价主体、评价取向、评价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因而需要运用协同学理论,合理选择序参量,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例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主体有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群众等,每一个评价主体都应发挥相应的作用,这并不是说要让他们发挥相同的作用,而是要使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主体成为序参量,其他主体协同进行评价。一般来说,评价体系中的自组织最终会演变为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导,即自我评价将成为整个评价体系的慢驰豫参量,其他主体的评价则成为快驰豫参量。自我评价最终将在整个评价体系中起主导作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取向具有多样性,包括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内部评价与结果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等。这些取向从单一方面来看各有其价值,也各自存在着不足。如果仅仅从某一种取向出发对课程进行评价,势必带来不可克服的弊端。这就需要各种评价在系统协同中不断地进行从无序到有序的选择,在临界点推动某一种评价取向成为序参量,从而主导整体评价体系的有序进行。

2.历时态协同

在协同学中,一般会采取引入一些宏观参量的办法来解决若干复杂的问题。这样便可以将相当的系统用少数几个序参量来描述,通过改变序参量来改变系统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某种有序状态不断增强、直到最后占据了绝对优势并支配着整个系统,迫使该系统的各个部分进入一种有序的状态。常常是一种不可预见的涨落促使系统在两个等价的有序状态之间做出了最终选择。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各个阶段,自组织的涨落现象也使得各阶段不断处于从无序到有序、再从有序到无序的循环体系中。结构形成的过程似乎不可避免的朝着某一方向前进,但并非循着热力学规律所预言的方向前进,甚至也并非循着无序性不断增长的方向前进。相反,本来无序的部分也被卷入了现存的有序状态,而且其行为要受到这一有序状态的支配。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不断地相互探索新的位置、新的运动过程或新的反应过程,系统的很多部分都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在不断输入的能量(或许还有新加入的物质)的影响下,一种或几种共同的、也可以说是集体的运动或反应过程压倒了其他过程。这些特殊的运动或反应过程使自身变得不断强大起来,最终支配着所有其他形式的运动。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说,学生从最初接触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到不断地探究世界与探究自我,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序参量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中小学生(3~12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对于早期接触综合实践课程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以及体验实践性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子系统内部,教师便成为了自组织运动的序参量,支配着整个系统,最终引领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

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过于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学生的个体差异,反而会造成群体内部的耗散,从而难以实现学习的目标。协同学的支配原理告诉我们,系统诸(要素)子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一个或几个子系统处于主导的地位,起着序参量的作用。当这些子系统的性能加强时,其他(要素)子系统便会产生协同作用,使系统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系统中,存在着“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两种声音,并且在短期内任何一方都无法取得优势。根据协同理论的第二层协同含义,当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序参量处于均势状态,都企图独立主宰系统时,序参量之间便自动形成妥协,它们便会采取合作的方式协同一致地控制系统,系统的宏观结构由它们共同来决定。通过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序参量对其他子系统(诸如教材、教法、课程设置等)的协调以及上述各子系统内部的自组织运动,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有序引导,从而实现教学的协同进展。

作为世界上最复杂、最高级的自组织结构体的人类,在系统内部也不断进行着自组织运动。在各个时期,不同的认知不断冲击着人类的思维体系,从幼儿到成年的每一个阶段,自组织内部都处于“无序一有序”的不断循环中。从人本身来说,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序参量是在不断变化着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阅历的不断丰富,自组织内部又从一种由教师主导的有序状态转变为无序的状态,并最终由“微涨落”演变为“巨涨落”,学生内部子系统自发地独立运动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协同运动也进入了均势阶段。

五、结束语

课程合同篇5

主持人提示:德育自始至终都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劳动课的德育功能,可以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德育空洞说教、被动灌输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感悟道德境界,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主动遵从道德规范。

四川省成都市二十中校长胡铃冬:劳动教育课的开设,使学校课程更加丰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对学生意识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学校德育处规定:各年级劳动教育课程,高一40课时,高二30课时,高三15课时。从劳动教育课开设初始,学校组织教师编写了简明教材,经过不断完善,成为校本教材《劳动技能》。该教材曾在2014年省级高中课改校本教材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内容涉及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清扫的主要技能、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校园责任区的划分、劳动效果的评价等。学校还专门为劳动班级制作了工作服装,先为灰色大褂,不久就改为了沿用至今的绿背心。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劳动教育课又逐渐整合了礼仪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除了清扫校园维护校园整洁外,劳动轮值班级还承担了每日的升降旗仪式、课间礼仪执勤、考场执勤等教育活动。随着劳动课的开展,学校对学生打扫清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推垃圾车不能用倾倒方式,要把垃圾袋在垃圾房一袋一袋地放好,以便清洁工人进来收拾;给垃圾桶换垃圾袋,袋口覆盖要达到8厘米,追求整齐美观。学校希望通过这样要求,指导学生做好身边事、细小事,教给学生智慧的做事方式,务实的工作态度。

江苏省海门市证大小学校长仇丽君:由学校德育部门协同少先队大队委,对各项劳动进行评估,配以相应数额的星光币。完成该项劳动就获得相应数值的星光币,如果不能完成或者不能完全完成,要扣除一定数额的币值。各个班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学期初进行一次性的劳动项目公布,也可中途每隔一两月进行一次更替,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要求每一位学生至少参加一项以上班级劳动,一项校级劳动,这是期末评选“星光学生”和“十佳星光学生”的必备条件。每月最后一天,学生可以把一个月积攒的星光币存到星光银行,星光银行进行登记并赋予一定比例的利率。学生获得的星光币,可以购买学校图书馆的折旧图书,可以参加校园贸易节的拍卖活动。每学期学校都要举行淘宝拍拍乐贸易节,也可以使用星光币购买贸易节的各种物品。《星光币劳动创业》德育课程体系,是以学校公共福利为主要特征的劳动教育,通过对班级、校园内涉及的各项劳动进行梳理和整合,采用自由开放的认领形式,让全体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各项劳动中。而通过发行校园星光币,把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从小培养学生“有劳动就有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的积极创业思想。通过星光银行的开设,让学生初步感受货币流通,渗透理财理念。

体现校本课程特色

主持人提示:学校劳动教育要建立多元课程体系,形成“课程超市”,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个性化课程和选修课程等,以供学生自主选择。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德爱学校校长陈二泉:我校的劳动教育,是从和学生生活最紧密的“吃”开始的。从一年级就开设厨艺课,请厨艺大师给他们上课,从包饺子到做寿司、从炒菜到煲汤,学生按程序环环相扣、一丝不苟,然后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周末回家偶尔还能在父母面前展示一下,不但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同时培养了学生爱惜粮食,也懂得了相互配合和尊重学校厨师等。学校还开设了手工课、泥塑课,每个学生每学期还要认领一盆花或一盆草,自己精心照顾和养护,每学期定期开展“美丽的班级我的家”活动,整个教室的布置和美化全部由学生完成,低年级则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通过微信展示,并展开拉票活动。班级打破了以班长及各种委员为干部的组织结构,学校打破了以学生会等常规的学生组织,全部以小志愿者组成的各种组织机构,校园卫生、食堂管理、宿舍看管,完全是自发、自动、自觉、自愿。通过每个人亲身参与,提升了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享受到校园因我而改变,感受到自己的水平和力量,真正唤醒了自己、发现了自己,从而带动自己各方面不断提升。

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副校长朱燕红:在重庆市南岸区区域幸福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我校始终将“让动手成为一种习惯”作为学校办学理念的行动指南。学校组织了“播种在春天”的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自己种植蔬菜和花草,见证蔬菜等农作物的成长过程。在种植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耐心与责任意识,而且在劳动的过程中创造了美,感受了植物生长过程的魅力,进而塑造了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劳动精神。同时,我校借助开展“左手游戏,右手生活――培养鼓娃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德育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的游戏和实践活动中,学会了必要的生活小技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制作手工零钱袋、水果拼盘等生活用品,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在劳动中体验幸福。

江苏省淮安市复兴镇中心小学校长王志洋:学校融合国家和省级课程,开辟校本劳动养成课程,编写了《学会生活》教育读本,按照“自理习惯、家证服务、生产劳动、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生存技能”六个板块来设计。每个年级各板块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形成六年一贯制的校本课程体系。学校德育处和教务处通力合作,制定出全校学年度技能竞赛计划,并以此来规范各年级学生劳动技能培养活动。学期初在家长会上将竞赛项目布置给家长,各班级在学期中进行班级海选,学校择优在家长会上进行技能展示竞赛。上学期各年级预设的习惯类竞赛项目为:一年级“我会系红领巾”,二年级“我会系鞋带”,三年级“我会装书皮”,四年级“我会整理书包”,五年级“我会擦桌椅”,六年级“我会清扫地面”。这样做,让每一个孩子在小学六年中都能学到生活技能的教育。此外,争取地方政府投入巨资,改善劳动教育硬件,添置“四维一体机”“标本室”“探究室”“劳技室”等教学设备,为学校劳动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设有专门的劳动试验田,加之集镇周边工厂商铺较多,这些都是劳动教育的宝贵资源。

挖掘其他学科蕴含的劳技内容

主持人提示: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也或多或少蕴含着一些劳动教育内容,因此,“在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教育活动中也应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成为新的着力点。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办公室副主任张艳红:学校提出办“有灵魂的教育”,教会学生以劳动获取幸福体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幸福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在一周一课时的基础上,发动各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发掘所在学科蕴含的劳技教育内容,不失时机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技教育,进而形成教育合力。比如:通过挖掘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课文,告诉学生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之中。有的老师甚至将数学课开在了食堂,孩子们在食堂师傅的指导下开始学包饺子。利用这一主题先学厨艺,在“劳动”之后,老师才开始教学生进行数学的“统计”单元内容的学习。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真可谓是一举两得。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学校还专门开辟了种植园,园里有大片的竹林和丁香、桂花、海棠等观赏植物60余棵,还有石榴、樱桃、枇杷等果树100多棵。学生亲身体验选种、播种、浇水、施肥、收获等环节,教师让孩子们观察树木、花草、麦苗以及蔬菜的生长过程。在阳光的照耀下,孩子们同大自然的植物一起长大。

安徽省芜湖市棠梅小学校长沈鸿:学校十分重视对孩子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德育乃至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把学生劳动实践纳入德育系统中。学校利用班队课和手工社团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日常劳动教育。此外,在学校每学年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系列活动中,会专门举行两次主题劳动教育活动:5月“我劳动我快乐”主题活动;11月,结合素质教育开放周开展的“劳动大比拼”专场比赛。今年5月开展的“我劳动我快乐”主题活动,体现了学科整合、全员育人的特点:美术教师组织学生在班级展示了劳动作品――“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的绘画作品,有描绘交警指挥交通的,有描绘清洁工扫马路的,有描绘园丁修剪树枝的……每个同学的作品都栩栩如生,以学生向往的方式拉开了劳动的序幕;班主任组织一次室内大扫除和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大扫除活动,包干到人,分工劳动,清扫绿化带、洗擦宣传栏等;音乐教师教唱《劳动最光荣》等劳动歌曲。通过“画、做、唱”等形式,引导学生体会劳动的乐趣,学会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实验学校副校长孙怡:学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揭开技术的神秘面纱,我们可以看到,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融合了经济、法律、环保等方面的教育内容。综合实践课是国家课程,是劳动技术课实施的主渠道。学校从学情入手,设计了“衣食起居的劳动习惯、社会生存与生活技能、信息技术与应用”三个综合实践课主题,分三个年段,板块推进,实施国家课程,很好地体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一面;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生物与种植、化学与生活、物理与维修等,把劳动技能有机地植入学科中,体现了校本课程生活化的一面;另外,学校还倡导特色教师开发个性课程,例如军模设计课、光与电的探究课、保险与营销课……鼓励教师以生为本,各尽其才。

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主持人提示:言教不如身教。学校劳动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中小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的养成更离不开父母及家庭成员的模范作用。

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心小学校长卢红胜: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学校劳动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我校通过组织开展“今日我当家”主题活动,激发小学生做家务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生活,促进与家人之间的感情联系。活动内容有洗杯子、倒垃圾、扫地等,并让孩子们互相分享自己的家务劳动成果,让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劳动兴趣,形成一种带动、交流的效果。通过一系列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将学生的学习与教育置于真实的自然、社会、生活中,促进人的发展,在锻炼多种劳动技能的基础上,获得一技之长。

课程合同篇6

关键词: 招投标 合同管理 教学案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逐渐向国际化接轨。这就要求在工程承发包与工程实施阶段的操作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知识是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让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技能,《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根本目的应该是让学生理解、掌握工程招标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和运用合同法、经济法等相关基础法律。很明显,如果按照一般的教学方法,一来学生的兴趣不能充分地激发出来,二来学生不会主动地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模式的探讨过程中,我一直在想,是否能够结合案例,引导学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集体讨论呢?

一、传统教学法的优势及缺陷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共同活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要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根据学科特点,正确选用教学方法。

(一)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单向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着教师讲授某种专门理论知识而展开。教师对教学进程能给予较好的控制,能有条不紊地组织教学,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招投标概念、原理及现行的相关法律条文。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法律的应用性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其固有的缺陷。由于课程设计是以讲授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强调按计划进行,讲求传授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条理性,因而教师囿于规范化教学的要求,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尽管教学中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可实践中往往偏离这一原则,忽视了知识运用的环节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二)传统教学方法存在重教学内容、轻教学方法的倾向,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倾向。

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学过程以教师满堂灌为主,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控制者。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在课堂上很少甚至完全不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学是一种典型的“讲―听―记”模式,教师讲授时津津乐道,可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很难有效地开展,久而久之,使得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传统教学方法显露出许多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弱点,亟须进行改革。在指导思想上,应进一步倡导以启发式代替灌输式;在功能上,应实现由教给学生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知识向教会学生应用这些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方向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应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应用性等。在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二、案例教学的组织过程

在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还涉及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问题。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要保证教学效果,课前准备相当重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准备工作。

案例教学离不开案例,司法案例非常多,但是关于招标投标法及工程合同管理的相关案例并不常见,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选择方面下功夫。这是引入案例教学的第一步。包括搜集案例和选择案例。搜集案例可以从国内外各种信息渠道中间搜集案例资料,特别是互联网上的相关网站及论坛能够找到现行而实用的案例。

案例选择好后,紧接着第二步就是教师要分析案例。在将案例交给学生之前,教师必须先将案例精髓吃透,作深刻剖析,把握好案例的关键点。既要指出司法案例的优点,也要指出其不妥之处,以利于课堂教学时有效地启发、引导学生思路。对篇幅和难度较大的案例,也可以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做到有的放矢。

(二)学生的准备工作。

案例教学改变了以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因此,学生的准备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主要从两个方面去做。一是布置案例,让学生课前预习。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再花时间看案例,这一过程应在课前完成。明确提出预习的要求,使学生熟悉案情,带着问题上课,实现由被动向主动角色的转变。二是注意选择提供给学生的材料的范围。案例教学目的重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案例本身可能并无绝对正确的答案。因此,在给学生提供案例材料时,可以将案例结论部分隐去,允许学生自己分析得出各种结论性意见,将讨论和参与的空间留给课堂教学,从而给学生开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避免采用单一化和模式化的僵硬思维方式,培养创新的思维能力。

(三)案例教学的组织。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可尝试采用以下二种形式。

1.模拟开、评标案例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招标和投标当事人,一般为模拟工程的施工实际招标投标中的开、评标案件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具有实践性、公开性、应用性强的特点。作为一种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由于学生亲自扮演某一角色,全面介入模拟活动中,为学生运用所学工程的招标与投标问题创造了一个“真实”的环境。但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拟发包工程的概况要适当,规模不能太大,也不要太小。2)在模拟案例之前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工程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的编制。3)布置任务,分头准备。这是模拟工程开、评标教学活动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注意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编制过程出现的问题。4)模拟工程开评标现场,指导学生完成对投标文件的评标定标工作,并草拟工程施工合同条款。

2.课堂案例讨论形式。这种形式应在传统的讲授基础上进行。传统讲授与案例教学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可发挥交融互补的作用。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充分,课堂讨论即可水到渠成。在时间分配上,可将每节课分为三个阶段。具体比例可以是1∶1∶1,也可以根据学生对案例难易程度的认识,将时间分配调整为1∶2∶1。第一阶段,专门讲授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二阶段,针对典型案例让学生讨论。尤其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主张,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针对具体情况也可以事先安排重点发言对象,让其描述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讨论,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哪方面存在不足,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重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第三阶段教师归纳总结。点评学生的观点,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此外,学生由于真正参与教学活动中,并充分进行了思考,因此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问题的精髓,同时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今后的学习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全国职业培训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在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中更新理念 在探索技工教育中创建教学新模式.应用案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程合同篇7

关键词:商务谈判与合同签订 提升 情商素质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社会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几年全国各地企业营销岗位的人才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一是销售市场人才不饱和,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实力型销售人才供不应求;另一方面,销售类岗位人才流动性较大。虽然每年企业都需要大量营销岗位人才,也有大批的营销类专业学生毕业,但是很多企业仍找不到适合企业要求的人才,认为高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的实际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营销岗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对营销岗位的人才能力要求大多与情商有关,即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及自我激励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等能力,这些素质能力正是现代企业营销人才应具备的。

二、课程教学目标确定情商培养任务

目前很多院校都已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各项活动提升学生的情商素质,但是对于内向的学生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情商培养是我们授课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商务谈判与合同签订作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实际商务谈判的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模拟谈判教学法、激励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建立了课堂授课与实训相结合、知识讲授与操作相结合的“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商务谈判的感性认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仿真谈判掌握商务谈判与合同签订的基本规范与技能、提升学生个人形象、提升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以规范的行为方式、饱满的精神状态、较高的综合素质去面对社会并胜任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

三、教学过程中渗透情商培养

在商务谈判与合同签订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情商培养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学习,而是通过“教、学、做”一体的形式贯穿每一堂课。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人服务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情商素质。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老师的指引下为学生提供体验商务谈判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在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除了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要求任务的同时,也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潜力,逐步养成善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当今课堂教学方法使用最频繁的方法之一。在商务谈判与合同签订课程中,我们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与研讨。通过案例分析可增强学生动脑能力,把学过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升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研讨可增强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拓宽思考问题的思路,增强学生沟通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激励教学法

目前90后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无忧,做事缺乏意志力,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薄弱,遇到一点挫折就轻言放弃。因此,根据单元设计的需要可穿插一些励志影视剧片段、访谈节目片段、成功人士讲座等。既使学生感性、直观地体会谈判技巧与谈判策略,又能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产生追求成功的欲望。遇到问题时会进行自我激励,变压力为动力。

(四)模拟教学法

模拟谈判法是通过实战模拟演练完成体验式学习。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8组,每组5-6人,并将背景资料、任务书、引导文下发给各个小组。各小组根据资料要求组建公司、进行角色分配与责任分工、准备好谈判所需资料、进行模拟谈判、小组点评、教师点评。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和指导作用。学生通过模拟谈判,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创新等活动,学会用双赢的观念、换位思考整个谈判,而且还学会如何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各小组的计划性、灵活应变性、心理承受力、创新力等方面在这一部分也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四、考核方式多元化

我们打破一卷定成绩的传统考试模式,而是采用过程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其中,过程考核成绩占总成绩60%,理论考核占总成绩40%。过程考核是以能力为本的整体性评价,注重的是情商素质与职业能力,评价的指向是过程性知识,一共是三个谈判项目,成绩比例分配为2:2:2。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谈判流程的所有环节,每一环节都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括若干个项目并确定其应得的分数。理论考核拜托传统试题的套路,将考试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即判断分析、案例分析、简答题、论述题。既达到了考试目的,同时又提升了学生对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构建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五、结束语

目前,通过实施“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枯燥的局面,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情商素质、职业能力等各方面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毕慕科.2分钟情商游戏[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王辉.浅谈商务谈判与合同签订课程中的模拟谈判教学法[J].技术与教育.2010(2)

课程合同篇8

【关键词】 课程整合;实施步骤

一、课程整合的内涵

(1)知识的整合。课程整合应说明知识组织与知识运用的原理,当面对问题时,通常不会只是想到某个领域的知识,而是超越科学的界线,寻求适当的知识组合来解决问题。知识的整合是将知识置与对学生有意义的环境中,与其生产、生活经验相联系。(2)经验的整合。教育者从经验中形成理念与价值观,通过对经验的反省学习,使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经验的整合,一方面将新经验整合到学生的意识框架中,一方面通过整和过去的经验使学生适应新的环境。

二、课程整合的组织形式

(1)多科整合课程。将具有共同学科属性或同类知识形式的内容加以整合的一种组织结构,以解决将知识分割成各自独立科目的弊端,多科整合的目的在于复员知识的原貌,减少学习内容或技能的重迭现象,使具有共同知识性质的学科之间相互关联并得到应用。(2)科技整合课程。将两门以上的学科融合为某一学习领域,结合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语言与观点,针对共同主题、事件或经验进行探讨。如数控加工工艺与计算机教学的整合;要让学生从数控加工中了解计算机模拟,知道数控的发展是与计算机不可分割。(3)跨科整合课程。联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研究领域,以其中一种学科的研究方法、观点来探索、描述或解释所联系的学科,如数学、制图、金属材料、计算机等。

三、课程整合的目的

目前机电类高职院校均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如我校在高职教学的数控专业中设置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对《机械制图》和《AutoCAD软件》课程整合的目的在于构建以机械制图为主、计算机绘图为辅的课程教学体系,将课程中彼此分割的教学内容加以妥善地安排,以取得更密切的关联,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平面、三视图和实体造型的绘图识图方法。通过以上对本课程整合目的说明可看出课程整合对高职教育方法改革有一定的作用,不但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一职多专,而且综合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课程整合的实施

(1)确定课程整合的合理模式和主题。教师在课程整合实施时应以自己学科的观点来发展课程,在某一主题下确定自己学科领域的定位,以发展课程与教学策略,并允许其它学科纳入课程实际中。当教师发现还有许多其它学科内容可用来探讨同一主题时,学科间的差异可通过沟通来逐渐减少,学科间的联系围绕在共同的主题下,教师以学习活动为优先,打破科目的界限。教师可以根据所采取的课程整合模式来选择主题,课程整合采用科际整合单元模式,其目的在于结合众课程的观点,注重一个主题或问题的探讨,以使学生在探索主题事件时能了解课程之间的联系。例如《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中的几大主题是机械工程制图基本知识、三视图、轴测图、组合体、零件图、AutoCAD基本图形的绘制与编辑等,该模式适用与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加以调整。

(2)撰写教学方案,实施教学活动以《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整合为例:一是二维平面图形识图和绘图单元教学计划:包括机械工程二维图形(三视图等)识图和使用AutoCAD中的二维图形绘制与编辑;二是三维实体造型单元教学计划:包括机械工程三维图形(组合体等)识图和绘制,使用AutoCAD三维实体造型与编辑;三是装配图单元教学计划:包括机械工程类装配图形的识读和手工绘制方法,使用AutoCAD软件进行简单的装配图绘制和零件的拆装编辑。以上三个单元教学中将以前的《机械制图》和《AutoCAD软件》两个不同课程联系,理论联系实际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对机械工程图形的识读和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图熟练掌握,进而对机械类学生对机械制图学习兴趣和掌握程度大大提高。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可根据专业的不同要求有重地调整教学方案。课程整合本身并非目的,它是达成教学目的一种手段,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最终决定者,只有教师真正理解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困难之所在。应当强化教师本身就是课程整合的研究者的观念,只有当教师投身于课程整合与课程设计时,课程整合的目的才能最终落实到教学中。这就好比用线穿珠子,课程整合像一根线,各个学科就像珠子,教师就是这个活动的主持人。

(3)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针对整个课程系统,从课程计划到实现所有流程进行的价值判断。课程评价使教师能发现课程实施每一阶段存在的问题,以便于教师寻求解决的策略,了解课程目的达到的程度。

专业教师应该以课程整合设计为主题共同进行课程改革,将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缩短了总教学时数,并使学生更为有效地掌握技能操作。有利于提高新高职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规律的技术工人。

参考文献

课程合同篇9

[关键词]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板块;核心课程;信息球

Abstract:Thecurriculumsystemininstitutionofhigherlearningfallsintothreepatterns:Thetreepattern,theplatepatternandtheglobepattern.Thetreepatternconsistsofonedimensionaltypeofline,twodimensionaltypeofplaneandthreedimensionalpatternofspace.Theplatepatternincludesthetheoryofplatestructureandthetheoryofcorecurriculum.Theglobepatternprefersmainlytothetheoryofglobemodel.Thethreepatterns,whichhavetheirowncharacteristicsandaresupportedbytherespectivetheories,maybefollowedbythedesignersofcurriculumsystemininstitutionsofhigherlearning.

Keywords:[JP3]institutionofhigherlearning;curriculumsystem;platetectonics;corecurriculum;informationglobe[JP]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由理论到实践的工作。它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在全面考察课程体系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课程体系目标,组织课程资源,制定课程体系并做出评价的过程。其任务是贯彻教育思想,制定课程实施方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图运用已有的课程设计理论,结合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发展状况,探讨课程体系的树状形态、板块形态和球体形态及其设计。

课程体系犹如一棵富有生命活力的树。树的各部分形成一体,干和枝主次分明;根枝地位不同,方向有别,分叉点高低不同分层次,离根越远越易动摇;活生生的树四面八方都可延伸,是开放的。课程体系的发展如同一棵树的成长,其变化遵循生物学规律,有生、老、病、死的过程;有枝叶繁茂,残枝败叶之象。同时,还遵循遗传学规律,可以嫁接,“倒插杨柳”等等。

在树状模式理论中,最典型的是一维线型模式,即主干学科论。在纵横交错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着树状的主干与枝叶的关系。树干代表主干课程,枝叶代表拓展课程,“树干”与“枝叶”的有机结合,才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架构。主干学科论强调课程体系结构的组织上要突出主干,兼顾枝叶。主干学科是指作为专业主要理论基础的学科。主干强调把某门学科中已公认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规律和事实作为它的重点内容,并同时强调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例如:工科专业,其主干一般是指技术科学类学科,而不是作为工科共同基础的数学、自然科学类学科和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枝叶课程是与专业的关系不如主干学科密切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是职业领域的需要,体现职业性;可以是工程对象的需要,体现工程性。枝叶课程起着配角的作用。课程体系中有了明确的主干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才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和理论水平,具有适应技术进步和工作领域的迁移能力。

依照学科主干论,设计课程体系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在课程时序上要遵循学科的内部逻辑,符合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的规律性。在学科逻辑上,尽量按照从易到难、从未知到已知,以及由感性到理性,由基础到专业的逻辑顺序安排相应课程要素、组织课程结构。这里可以按一定的逻辑组建“课程群”。所谓“课程群”是指课程体系中由具有某种性质或担负类似功能的几门课程组成的小集群[1]。有了“课程群",我们就可以按照“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递阶制约的方式,分层次来组织和优化课程体系。

正确处理好基础课程和前沿课程的关系。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新科学、新技术日新月异,但相对来说,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发展变化并不大,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一方面要使课程内容要素具有前沿性、实用性,另一方面要使课程内容要素具有基础性、稳定性。

保持合理结构在课程体系中的相对稳定。“平台加模块”课程体系结构是一种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功能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专业课程模块设置,可以使这些课程在编制时跳出单门课程的框架束缚,按照功能类型、需求类型、学科类型等进行编制,从而以不同的模块组合去满足各种个性化的课程体系目标的需求,同时也能较好地保持课程自身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作为基本训练和打基础的课程如英语、计算机等实行连续性设置。

树状模式理论还包括二维平面线型模式和三维立体线型模式[2](P94-108)。

所谓“二维”就是指纵向维和横向维。纵向维就是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直接为专业服务的课程系列。这一系列(如工科)通常按理论与应用、一般与特殊的逻辑顺序分为三个层次: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等,一般称“基础课”或“科学基础课”;技术科学课程,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学、电子学等,一般称“技术基础课”;工程技术课程,如金属切削机床、电机设计等,一般称“专业课”。有的专业,再进一步把工程技术中一些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内容集中起来作为一类课,叫“专业基础课”。这只是第三层次即工程技术类中的一个子层次。

横向维是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与专业有关的课程系列。这一课程系列,通常按其要达到的素养目标,分为若干课程组或知识块,如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组、经济管理课程组、相关技术课程组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组,是指那些直接研究与人类休戚相关的事物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如哲学、艺术、历史等。经济管理课程组是指有关经济与管理的课程,如工业经济、企业经济、企业管理等课程。相关技术课程组是指专业工作中需要运用的作为技术手段的课程,如材料、测试、控制等技术课程。它们虽非各专业的理论基础,但其作用不可低估,可以培养专业人员的品德、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专业人员的社会效益以及活化他们的思维。二维结构的课程体系反映了特定学科领域内具体规律的“硬课程”,即知识实体课程,但没有包括那些反映各门学科共同规律的“软课程”,即知识链课程或方法论课程。因此,这种课程结构仍是不完善的。于是,在“二维”之上又发展出“三维立体线型模式”。

所谓“三维”就是指“纵向维”和“横向维”以及贯穿两者的“轴向维”,即专业维、素养维和方法维。方法维课程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各门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方法论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论体系,具有哲学思辨能力,善于跨领域地进行概念和方法的移植。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分化与综合,方法论课程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结构中越来越重要。

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双重目的。为了保证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目标要有基本的规格,相应地要有一套必修课程和教学环节来保障;为了满足个性发展的不同要求,在保证基本规格的前提下,具体的智能结构可以不拘一格,相应地要有可供选修的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就构成基本的模块。这就是板块形态或板块模式理论,或简称“模块论”,包括模块组合论和核心课程论。

首先看模块组合论。模块组合论,是指按照学科结构理论和智能结构理论,将课程组设置成模块,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拼搭课程体系。根据课程模块弹性化和因人而异的组合,使课程体系能够兼容多种类型人才的培养。模块组合论的基本要求是课程模块化、拼接合理化和体系弹性化。

课程模块化。全部课程按其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素养目标,分成若干个课程组。如:分成“必修课程组”、“指定选修组”、“任意选修组”;也可分成“必修知识块”、“指定选修块”、“任意选修块”;还可分成“主干课程模块”、“定向课程模块”和“辅修课程模块”;也可分成“专业基础知识块”(包括公共课、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知识块”(在同一专业中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辅助技术知识块”、“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块”和“经济管理科学知识块”等。课程或知识分块主要是根据本专业的社会需要、知识的类型以及个体的未来发展要求。有了这些模块,构建课程体系就有了前提。

拼接合理化。这是指课程模块之间的拼接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范来进行。这些要求和规范包括:①目标一致性:这是指各课程模块都要为总的培养目标或课程体系目标服务。②结构层次性:一方面,模块的组织和拼接要反映学科本身固有的逻辑;另一方面,模块的组织和拼接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思维运行轨迹,保证低水平、基础性的学习任务在先,较高水平、专业性的学习任务在后。前一方面是依据学科知识本身的规律提出的要求,后一方面则是根据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作出的规定。③接合意义化:就是要使课程模块与课程模块之间以及模块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由此使课程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体系弹性化。体系弹性化,首先是课程要求上的弹性化。以往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统一要求,很少照顾到不同学生不同专业方向的要求。“吃不饱”、“吃不了”和“不够用”、“用不了”的情况同时存在。因此,同一门课程对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方向,应开出几个品种和档次以显出课程要求的弹性。如:同是体育课,可开出基础体育课、专项体育课、保健体育课等,可使学生量“体”选学,各得其所;同是力学,根据不同方向,可开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使学生量“力”定“学”,各有专攻。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不同学生的需要。其次是课程组合中突显个体性。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基本实现,为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的多样性的需要,不拘一格育人才,课程体系也应体现个性化的要求。如:在指定的某个知识块中,具体选学哪门课程可由学生自定;在修满规定学分的情况下,增加哪些课程由学生做主;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仍有余力辅修其他专业,由学生自选。个性化的要求主要体现了学生的兴趣。但仅凭学生的兴趣,不一定能优化知识结构,还需要导师的选课指导。因此,建立导师制,由富有经验的导师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特长,指导学生选课,构建弹性化的课程模块,最终才能形成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高等学校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发现必修课程模块比较庞大,限制了选修课程的开设。这种现象在不同科类之间是不同的,工科比文科更甚。这是因为工科的教学内容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变动性大,随生产力变化而变化;可选性小,在特定的生产力下,其必备知识和能力是比较确定的[2](P106)。因此,为了保证基本培养规格,工科的大多数课程应该是必修的,而选修课只限制在生产技术中那些即将出现尚未成为现实的内容上,或者同主干课程联系不太紧密的内容上。

其次看核心课程论。国内对“核心课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的是张华博士。他对“核心课程”概念的历史发展、“核心课程”的本质、“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这里主要援引他的一些观点。从词源来看,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它与课程体系其他部分(或称边缘课程)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这一概念一般认为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国赫尔巴特学派教育家齐勒(T.Ziller)所确立的“齐勒计划(Zillerplan)”,以及美国教育家帕克(F.Parker)的“帕克计划(Parkerplan)”为标志[3]。因此,齐勒的课程设计是文化核心或学科核心,“帕克计划”则强调儿童核心。这是早期核心课程开发的两个基本取向。

核心课程理论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四种典型的价值取向和课程体系设计模式,折射出不同的课程价值观。首先是社会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是进步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倡导两种典型的设计:“生活领域核心”和“社会问题核心”。“生活领域核心”设计以普遍的、无可争议的人类活动如“保健”、“生存”、“保护自然资源”等为基础;而“社会问题核心”设计则来源于当代社会生活各层次中困扰人们的关键的、有争议的问题。但两者的共同点是,均基于学习者作为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参与者的共同需要、问题和关切,而不是学科知识或其它。其次是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体现出倡导儿童中心的进步主义以及形形的当代人本主义价值观。这种课程观的设计是一种“活动—经验核心(theactivity-experiencecore)。它以学生直接感觉到的需要和兴趣为核心来确定通识教育。尽管这种核心课程观从未在教育实践中成为主流,但它却从未中断。恰恰相反,在那些倡导“理性解放”的课程理论家的呐喊中,在那些追求自由的先进教育家的实践中,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一直在不断发展着[4]。再次是学科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是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认为文化知识或学科知识在人的发展中具有根本性,文化知识或学科知识又有等级优劣之分,应把那些“文化精粹”或“经典名著”置于课程体系的核心,作为核心课程。第四是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观。这一观点认为,处于课程体系核心位置的课程应谋求学生、社会与学科三者间的平衡与整合。传统的核心课程观是传统二元论的思维产物,是受工具理性所支配的。新的核心课程观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社会和学科三者的关系,用一种连续论和整体主义的视野来重视审思三者的内在统一。因而,在课程设计中应体现这种统一,在统一中追求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最终生成个体的健全人格。这种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模式符合时代精神的发展趋势,理应成为核心课程体系的当代追求。在设计核心课程体系时,需处理好“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在论述影响“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关系及其制约因素时,张华认为两者是一种有机的、生成性的关系;社会分工的需要和相关人员的利益,学生变化中的需要、兴趣与关切,以及社会需要和期待等是重要的制约因素[4]。我们认为,设计“核心课程”受到如下因素的制约:①国家意志是在阶级社会特有的制约因素;②社会生产力是根本的制约因素;③学术领域是最具高等教育特色的制约因素;④学生需要是终极的制约因素;⑤课程体系现有发展水平及课程论是来自课程自身的制约因素[5]。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课程的价值、评价主体的取向和社会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呈现出变动关系。因此,在考察以上制约因素时,不存在确定不移、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开发“核心课程”、确定“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关系的过程,是一个价值追求的过程。

苏联数学家马库雪维奇把人脑储存的信息分为核与壳两类,提出了合理储存信息的模式[2](P97),为我们提出课程体系的球体形态提供了理论依据。课程体系犹如一颗原子。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使带负电的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最稳定。电子较灵活,受原子核控制。居于课程体系核心的部分是最为稳定的,围绕核心部分的是可变动的,须随着知识的发展而不断新陈代谢。这就是球体模式理论,或简称“球体论”。

在课程信息球体中,信息核贵在稳,信息壳贵在变(见图1)。课程体系球体核心的相对稳定即使在未来社会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社会变革加剧并不意味着稳定将完全消失,而是意味着稳定与变化的加速交替。而且在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并存的社会,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都具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构建具有开放性、变革性和统合性的球体课程体系并不应排斥课程内容的稳定性及课程组织的一定的分化性。那么,如何将稳定与弹性、统合与分化有机地统一于同一课程球体之中,是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图1信息球体剖面

球体模式论是在整体优化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普朗克在《世界物理图景》中指出:科学乃是统一的整体,它被划分为不同的领域,与其说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可见,客观世界是一个整体,仅仅为了研究的方便,它才被划分成一门门独立的学科。然而,这种划分往往掩盖了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加之忽视了课程结构的总体设计和教学中的因人设课,使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培养方案中)变成了毫无联系的一门门课程的堆砌。它妨碍了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因此,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个整体和局部的矛盾,整体优化论(简称“优化论”)由此而生。

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它要不断接受来自社会、学生以及学科本身的发展、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成果等各方面的作用。无论是其整体还是局部,都会与外部的因素发生作用,是一个不断更新、改进和提高的过程。这样,课程体系才能与外界保持平衡,才能使内部彼此协调从而达到优化的结构。结构优化必须注意找到内容的结合部、课时上的配比度和时序上的衔接点。

首先,课程目标是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优化的结合部。课程目标是学校全部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目标。它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一致,对每门课程的目标起指导作用,某一门课程的目标作为分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只有课程体系内的分目标达成一致才能使课程体系目标最优化。一致性的课程目标应体现为:相关的几门课程要围绕同一个知识、能力或素养目标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既体现不同课程的不同要求,又体现课程体系的整体性。

其次,课程的课时配比度是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定位的关键。课时配比度是指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及其开课时量之间的比例。在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讲授课与自修课等课程关系,由于总课时一定,因而,这些课之间都有一定的课时规定。一类课时的增加,就会减少或削弱另一类课程的开设。可见,课时配比适“度”才能有效发挥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应有作用。课程之间的课时配比度,决定于该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借用类似巴班斯基所提倡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根据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评出其“功能系数”,借助数学模型得出最优的课时配比。浙江大学采用培养方案结构因子分析方法,借助“结构指数”来定量地表述课程之间的联系,进而求得各类课程比例的范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P102)。

再次,在设计课程结构过程中找到时序上的衔接点。找到时序上的衔接点,是指根据学时的配比度与开课时序,各门任课教师了解自己所任课程在课程体系整体中的位置,从整体优化的观点出发来安排本课程。教育家怀特海认为:“真正重要的顺序,是教育应该采用的涉及质量的顺序。”[6]可见,此处最重要的是确定课程逻辑结构图。课程逻辑结构图是标明课程体系内课程要素与课程要素之间内在关系、开设先后顺序、时量等的图示。该结构图有助于揭示课程要素之间的重复和脱节,发现能力上的断线现象和课程时序安排上的不合理。上海交通大学就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优化作了一些探讨。该专业每学年开始时,都要召开培养方案论证会。他们把课程逻辑结构图公之于众,发动全体任课教师评头品足,以课程的新发展和教学上的新经验修改和完善课程逻辑结构图。由于切合了本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智能结构,所培养的人才素质也较高。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模式和表现形态不可一概而论,也不可仅从某种理念出发,想当然地凭直觉来判断取舍。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不仅要考虑开设哪些内容要素,而且要周密地安排合理的要素顺序,可流通的层次及互补的组合。如:单一课程(学科或活动)可与综合课程(综合学科或综合活动)组合,旨在实现它们之间的交叉互补;核心课程可与个别化课程匹配,旨在实现统一要求与个人基础的结合,一般目标与分层目标的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联姻,旨在统一安排与个别选择的结合,实现“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机制;系统课程与微型课程相辅佐,旨在实现广度与深度的融合,使课程内容、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相结合等。诸如此类的组合模式很多,但都必须实事求是,结合各类学校具体的培养对象、教学目标和办学条件等多种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在实证研究和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加以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1,(2):88.

[2]宓洽群.大学教学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

[3]张华.论核心课程[J].外国教育资料,2000,(5):15,19-20.

[4]张华.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0),(11),(12).

课程合同篇10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校际合作;校际合作模式

一、校本课程开发中校际合作的内涵及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与校际合作有着天然的联系,校本课程开发离不开合作,只有在参与成员的平等合作中,才能成就这项伟大的事业。通过何种方式进行合作,怎样进行合作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共性问题。诚如有的学者所说:“校本课程开发‘如果只局限在学校本身的活动,而不把眼光放远到学校与其他学校和机构的互动关系,实属短视’”[1]。合作是指两个人以上,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彼此配合协作的行为和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中校际合作就是指两所以上学校的教师及参与人员,为了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而进行的合作。

校际合作的主体是教师,但这并不是说教师不需要其他相关人员的参与。校际合作与其他途径的校本课程开发一样,依然需要教师个体、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与专家、家长、学生和社区人士进行合作。实践证明,校际合作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校际合作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不但具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积极作用,而且与其他的合作方式相比有独特的优势与作用。

(一)有利于课程资源的整合

课程资源无处不在,缺少的只是发现课程资源的眼睛。但是,发现了课程资源并不等于能够支配、运用这些课程资源。相对充足的资金是充分利用好、发挥好现有课程资源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众所周知,在我国教育经费较为短缺的情况下,资金的不足也是制约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校际合作的方式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将各个学校较少的资金进行集中,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从而充分挖掘、整合各类课程资源。

(二)有利于课程开发的全面推进

校本课程开发是所有的参与人员以一定的课程目标为导向,发挥集体力量,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校际合作为手段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参与人员与学校集中力量寻找某些重要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普适性的解决问题的原则与对策。这样就有利于每个学校再结合自己的特点,更快地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全面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

(三)有利于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人

正如美国学者哈维(T.Harvey)指出的:缺少行政支持、孤独感、无法真正成为变革的主人,是教师抵制课程变革的主要原因[2]。虽然这是西方的研究结论,但这种现象在我们国家的课程开发中更为严重。与西方一些课程改革走在前沿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一线教师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和必要的实践,许多教师并没有充分地认识校本课程开发,自然而然会产生陌生感,并与传统的课程理念发生剧烈的冲突。通过校际合作,尤其是通过较大规模的校际合作,在共同的实践与摸索中,有利于消除教师在认知上的片面理解,有利于教师调控情感上的不利因素,有利于教师逐渐成长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有利于培养教师对教学与课程的主人翁精神。同时也利于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促进行政部门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校本课程开发中校际合作的类型

校本课程开发中校际合作的途径是多样的,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

(一)多维度的校际合作与单维度的校际合作

根据合作学校的类型是否同一,我们可以将校际合作划分为多维度的校际合作与单维度的校际合作。多维度的校际合作是指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进行的校际合作,如职业技术学校与普通高级中学进行校际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单维度的校际合作是指同一类型的学校进行校际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如同一类型的不同学校进行校际合作。

多维度的校际合作,有利于学校之间更充分地挖掘、选择、利用课程资源,有利于不同的学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但是,由于学校类型存在的差异,遇到问题的共性程度相对要低一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问题解决的时效性。开展单维度的校际合作,有利于不同学校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而且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具有较高的可借鉴性。当然,单维度的校际合作对多角度解决问题会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

(二)整体性的校际合作与部分性的校际合作

根据不同的学校的校际合作是否具有全程性,可以将校际合作分为整体性的校际合作与部分性的校际合作。整体性的校际合作是指合作学校的双方或多方从校本课程开发的制定、实施到评价所进行的全方位的合作;部分性的校际合作是指合作学校的双方或多方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某一个过程或环节进行合作。

整体性的校际合作有助于不同的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有助于他们拥有共同的话语体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但在整体性的合作中,相对弱势的学校容易丧失自己学校的独特性。部分性的校际合作虽然有助于学校独特性的保持,但它不利于不同学校之间对问题的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三)紧密型的校际合作与松散型的校际合作

根据是否有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适度参与和责任书的签订情况,可以将校际合作分为紧密型的校际合作与松散型的校际合作。紧密型的校际合作是指学校与上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签订责任书,并在上一级教育部门适度的监督下进行的校际合作。松散型的校际合作是指学校之间通过自由、松散的联合而进行的校际合作。

紧密型的校际合作有利于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作用,有利于督促学校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但一旦行政干预的力量发挥过度,这种合作有可能会影响到学校的独立性。松散型的校际合作虽然有助于学校之间发挥各自的优势,但是,由于这种合作方式缺乏监督,容易导致合作效率的降低。当然,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与需要,可以将以上的这些合作类型进行有机组合,以使校际合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校本课程开发中校际合作的模式。

为了更好地认识校际合作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过程, 下面我们以我们(浙江大学教育系)与温州瑞安市教育局联合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温州精神”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为例,进行分析。

(一)校际合作的背景:共同的愿望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正在“富二代”的身上丢失。这一现象引起了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让温州优秀的地域文化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本,是全社会、全温州教育和全温州家长共同关注的话题。当我们选择“温州精神”教育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时,立刻引起了社会各方面强烈的反响。因此,明了学生、教师、家长、社会(指一定区域的小社会)对教育共同的愿望,是进行校际合作,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与必要条件。

(二)校际合作的制度保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适度参与与调控

在以校际合作方式进行“温州精神”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在浙江大学教育系及其他高等院校课程专家的指导下,瑞安市教育局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启动、实施与评价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指导与监督。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这一课程改革得到了瑞安市人民政府的重视,并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这项课程改革。因此,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适度参与与调控是推进校际合作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校际合作的主要过程

1.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首先我们根据新时期“温州精神”的丰富精神内涵,结合瑞安地区的教育现状及学生的特点,拟定了“温州精神”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拟定原则和目标体系。

目标拟定的原则是:(1)温州精神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2)教师既是课程的设计者,又是课程的实践者;(3)执行过程的循序渐进、前后连贯性。

目标体系:(1)诚信为人精神;(2)合作团队精神;(3)学习与创新精神;(4)吃苦、敬业与创业精神;(5)身心健美素质。

2.结合学校实际,围绕目标,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课程组织方式:(1)学科渗透;(2)主题活动;(3)专题课程;(4)学校文化。

学习方式:(1)校本课程学习方式的特征:1)实践性;2)探索性;3)综合性;4)主体性。(2)倡导表现性学习方式。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及时对各个学校的部分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及社区人士进行访谈,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要求学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对一些子目标进行微调,开发出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

3.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进行评价

(1)校本课程评价是以学校为评价主体的自我评价;(2)校本课程评价是一种多样性评价;(3)校本课程评价主要是一种形成性评价;(4)校本课程评价是各类人员广泛参与的评价。我们实施校本课程评价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以及多主体(教师、学生、同伴和家长)与多方面地对已经设计与实施的校本课程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判断,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并提供矫正与控制的信息。

通过校际合作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温州精神”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也只是一个开始。在我国,一线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相对较为薄弱,课程开发能力尚未得到完善的地区,采用校际合作的方式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适合我国的、较为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