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11 08:19:10

区域活动总结

区域活动总结篇1

一、材料的投放

1、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材料。

“六一”庆典活动结束,家长之间还就此机会认真地交流着育儿的经验,并诚挚地和老师探讨着怎么样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得更好一时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共同目标得以体现,家园共育孩子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得到升华。大家真挚的话语,真诚的微笑把这次活动推向另一个高潮。

时光匆匆,转眼又是期末了。作为幼儿园教研组的成员,我们深感肩负的责任。如何指导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提高保教质量,增强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本学期我们教研的重点,为此,我们在教研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尝试活动,下面,我们对本学期的教研工作作个回顾与总结。

1、25号早晨,由两位男教师扮圣诞老人和迎早的教师一起到幼儿园大门口为孩子们送礼物和祝福,让孩子们感受节日的喜悦。

如果在活动区内提供的材料难度相同,对于一部分幼儿可能过于简单,容易完成,这样就会使其失去兴趣,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而对于另一些幼儿可能又太难,通过努力却达不到,这样也会使其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了解每个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考虑个体和个性差异,在活动区内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幼儿选择。如:在美工区投放折纸材料,让幼儿练习能折双三角物体时。教师就可以投放利用双三角原理折叠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多种物体,让幼儿自由选择。这样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

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瓶子、种子、绒线、蛋壳等等,都来自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集。幼儿对各自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我们投放以后,都纷纷去尝试着玩。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3、区域材料能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

我班能把区域活动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环节,及时地把主题活动进行过后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相关的主题探索与操作活动。美工区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题活动开展后投放的,这样幼儿基本都了解了怎样操作,也更感兴趣了。

二、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

1、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

A、当庄严的国歌演奏完毕,孩子们共同高呼:"祖国生日快乐!"B、主持人详细向孩子们介绍中国的首都、少数民族以及国旗、国徽的含义。

对于新教师的培养,首先我们有意识地安排思想素质较好、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与新教师搭班,让她们在潜移默化中进步。

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仔细观察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直以来,我们幼儿园都开设小喇叭广播的活动,深受小朋友和家长朋友的欢迎。因为通过小喇叭活动,可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锻炼孩子的胆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还能让孩子从中获得成功感。我们采取的是轮流的方式,邀请孩子来说小喇叭,这样为每个孩子提供机会去尝试,去挑战。小喇叭广播的播出也锻炼了我园青年教师的胆量、口语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为全面落实上级文件中所要求的工作,确保此次活动顺利开展,我园领导及时召开会议,传达文件精神,并对端午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发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们在科学区设计了“玩牌比大小”的活动,能力较好的幼儿既能按照规则玩一个一个比,还能自己创出两个两个或三个三个比;但是有几个幼儿不会玩,还有对活动不感兴趣。于是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差异性作出调整。我们把“比大小”该成了“排小鱼”的游戏,当牌排到相同的点数时,就可将相同点数之间的牌全部吃掉。更改游戏规则后,能力差的幼儿也都想到数学区游戏了,还自己比起谁赢的牌多呢。

三、良好的师幼互动

1、随时观察幼儿活动的情况,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满足幼儿的需要。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

2、用儿化的评价语言促进区域活动更好地开展。

区域活动总结篇2

这种情况,对那些总部与区域销售分支机构责任界定不清的企业来讲,显现得尤为突出。

一次几百块钱的活动为何得不到执行

长天公司在全国有华东、华南、华北、西北、西南五个大区,每个大区的中心城市各设有一家分公司负责大区的运营及管理。这些年销售在1000万元-1500万元不等的分公司,都有二级法人资格,并与总部之间采取的是类似独立核算制的方式——总部给分公司一个结算价,分公司独立核算盈亏,但分公司从业务员到总经理的薪酬绩效都在总部的统一编制及预算之内,与分公司的业绩盈亏挂钩;广告、促销等市场费用,基本上是如果分公司发生了不在总部预算范围内的广告、促销费用,需要分公司自行承担。

这种机制能有效激发分公司运营管理团队的积极主动性,问题是如果企业品牌及产品在市场上处于困难期,分公司往往会紧缩“财政”,或者是如果总部与分公司之间在相关责任及费用上界定不清,也很容易造成分公司借口总部责任从而形成执行不力的问题。不幸的是,对长天公司而言,这两种情况都存在。

9月,总部下发了全国性的社区推活动广通知,要求各分公司在10月份的各重点城市必须开展不低于5天5个场次的社区推广活动,并需要在15天之内确定和向总部上报推广场地进行备案,在10月1日前完成活动物料等所有准备并启动第一场社区推广活动。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各个分公司在规定时间内,将活动场地报了上来,但10月都过了半个月,也没有一家分公司把第一场的社区推广活动做起来。问题都出在什么地方呢?

其一,等总部批费用。各个分公司上报的场地费用基本在300元-500元/场地/天,这样算下来,5天5个场次的场地费用就需要1500元-2500元。各分公司心想,海报、易拉宝等费用我们分公司可以承担,但场地费总部总得分担吧,于是纷纷在备案活动地点的时候,将场地预算报给了总部,等营销中心总经理批复,但行文就像场地费用清单,既不是费用申请,也没有提请总部领导批复字样。这样的报告自然难以到达总经理那里。分公司迟迟不见批复,活动自然也就拖延下去得不到执行。

其二,以前搞过类似活动没有效果。长天公司在各分公司都开设有自己的专卖店,各专卖店开业的时候,也都做过在店前发宣传单等方式的推广活动,由于店址地段受限、自身产品属于分众类产品并定位高端等原因,效果不佳。这次见总部下令开展针对附近高端社区、高端写字楼及星级酒店的类似推广活动,部分分公司负责人难免心里有想法,而总部的市场部门也没有将重在引客、聚客,提高专卖店在周边社区知名度的活动目的与分公司进行沟通,这样就造成了认识不统一,行为不协调。

其三,活动管理部门没有跟进。从下发活动通知之日起,总部负责此事的销售管理部,也仅是在收集场地备案时,就活动一事对各分公司做过跟进,除此之外,不是没有跟进过活动是否已经开展或开展得怎么样,就是“上面不问,我也不管”,直到10月中旬要向分公司催交前半月活动总结的时候,才知道没有一家分公司执行总部活动。

通过以上所述可以看出,长天公司各个区域分部在执行力上存在严重的问题。因果相连,在长天公司执行力缺乏的背后,主要存在如下几大深层次原因:

 总部与区域之间的责权机制没有梳理清楚

 区域分部对对总部缺乏信任

 总部与区域分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过程督导机制没有形成

我们是否存在与长天公司类似的问题?又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理顺总部与分部之间的责权机制

无论总部与区域分部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和运作机制,彼此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责任和权力都要理顺和做到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但事实上,联纵智达营销执行力研究中心发现许多企业的总部与分部之间都有“经销商化”的现象,这就跟厂家与经销商合同中所表现出的一样,形成了类似于总部权利描述多责任界定少,区域分部责任规定多权力赋予少的局面。难免形成总部与区域分部责权不对等,责权不清晰的情况。

这种情况的存在,是加重许多企业的区域分部热衷归咎总部责任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再遇上类似案例中长天公司这样的情况,就难免因为一、两千块钱甚至是几百块钱,就可能导致一个活动无法推进与得到执行的问题。

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以下两点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总部的责任要搞明白,区域分部的权利要讲清楚。

也就是说要提高区域分部的营销执行力,就需要尝试着,在总部的“皇权”之外,将总部与区域分部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赋予的权利清晰界定。这对那些尝试类似长天公司一般采取分公司独立核算制的企业,显得尤为必要。即便是在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促销活动的设计等需要区域分部与总部共同参与制订的事项上,也需要界定总部负责什么、区域分部负责什么。

在需要清晰界定的事项中,费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某次推广促销活动而言,企业整体的预算是怎样的,总部与分公司应各自承担哪一部分的费用,什么事项与费用由总部承担,什么事项与费用应由区域分部承担,需要做到明明白白。

对区域分部清晰授权也非常重要。有些企业之所以不在区域分部的授权上弄清楚,一个重要的考虑是对分公司及其负责人形成权力上的制衡。但问题是这应该是有边界的,如果管理无法趋向“简单化”,企业及区域分部的执行机制就会变得复杂,一复杂就难免执行走样。

二、精细化才能有助于搞明白。

如果总部需要区域分部执行的任何事项,都能做到一五一十的精细化,就会有助于将区域分部可能出现的执行弯路扳正。

以长天公司为例,如果其活动方案或其下发的通知中,能够清晰表明总部与各个分公司在活动费用承担中的责任,或者是能够清楚说明“请填写费用申请单向总部申请活动场地费用”等内容,区域分部报给总部的就不仅仅是费用说明和场地的备案,还包括费用申请。如果有这份费用申请,总部相关部门在收到这份申请后,就会向上级申请签字,如果不是总部高层故意把活动压下来,区域分部的社区推广活动就会得到更顺畅的执行。

再或者说,如果长天公司之前就精细化的界定清楚总部与区域分部费用及事项的分担:场地费等相关费用就应该是总部承担的,区域分部并相信这些费用是总部一定会给予自己的,不用申请就能在费用权限之内,把活动给做了,事后不过就是报销事项而已。

非常明显的是,精细化与总部指令的清晰化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只有指令清晰的活动与相关决策事项,才能减少猜想并获得更好执行。

提高区域分部对总部的信任

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在领导者与管理者、管理者与下属,区域分部和总部之间几乎都存在一定的的互不信任关系,只不过程度有深浅而已。在长天公司中,区域分部对总部则存在严重的不信任。

按其分公司人员的话讲,总部只管两件事,一是收钱,二是花钱。前者比谁追得都紧,后者比谁看得都严——做事情只要不花钱,什么都好,一说到花钱,就不行了,所以凡事得等总部把费用给批了,才能动。

这种信任的缺乏,在深刻影响着区域分部的执行力,因为这让人怀疑自己所做的事是否会得到公司的支持,自己所花的费用如果不能得到总部领导白纸黑字的事先确认,又是否能得到报销与冲抵。所以,对总部患上不信任症的区域分部,在活动执行等事项上,总会前怕狼后怕虎。

显然,许多企业都会牵涉到如上所述般需要提高区域分部对总部信任的问题。可是,怎样才能做到呢?

一、政策宜早出,并需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由于企业销售及利润目标的变化,以及相关新业务模式的推出等原因,我们的企业不是一年一个任务,就是存在绩效考核指标年年有不同的情况。这并不是坏事,只是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要看到第一季度大家完成率高了,在第二季度就把之前定好的目标任务推翻重来往上提;也不要自持高增长,到一个财年都快过去一个季度甚至半年了,也不定出当年度的绩效考核指标,非要等着看看大家的任务完成情况,再定一个对资方有利的指标考核体系。

在我接触过的企业当中,这样的企业还不是一家两家,有的甚至还是上市公司。公司政策如此机动和“见利忘义”,自会让区域分部及其营销团队无所适从,满腹怨愤。

二、为区域分部肩负起应有的支持与服务。

只管收钱和花钱顶多算一个财务部门的职能,而非一家企业的总部面对销售分支机构与营销团队所应肩负的职能——对企业总部而言,管理的职能纵然重要,支持和服务的职能一样很重要,因为这能让各个区域市场充满信心,减少后顾之忧勇往直前做执行。

我曾经见过一些企业,之前预定好的春季的产品,到春季都过完了才推出,即便延期推出了又保障不了供应;10个月前就定好了12月份招商,11月份都快过完了,连一纸招商用的单页都还没有印出来。面对这些情况,又如何能要求各个区域分部做好新品推广活动和招商活动呢?

要让我们的区域分部及营销团队上阵杀敌,纵使没有枪,也得给他们一把刀,没有刀准备一根棍子也行。企业总部不能只顾着“杀、杀、杀”的吹号角喊口号,如果总要求我们的人既要仗打得漂亮,又要做个可为无米之炊的“巧妇”,就会增加区域分部与营销团队对总部的“不可靠”感,要想提高执行力就是痴心妄想。

三、奖惩都要兑现,算得不宜太精。

重惩罚轻奖励、或不能按时按量兑现奖金奖励是许多企业的普遍现象,这之于区域分部对总部的信任是有损的,如果再加上总部凡事算得太精,就难免增加区域分部对总部的“反算计”。

有家企业为了减少个别新进的区域市场销售人员预支了钱就开溜,以及出于减少企业流动资金压力的目的,就给各个区域市场的上千名销售人员每人办了一张信用卡,并要求餐费等所有公关费用必须在能刷卡、能机打发票的场所消费才能予以报销。这样销售人员就不用每月回总部预支工资和业务经费了,即便跑了,公司也不至于增加直接损失,银行还会帮着追。

此招甚妙。但问题也来了。区域市场的销售人员经常会在公关问题上碰到“艰难”选择:请客户或政府主管部门人员吃饭,能刷卡的地方多是一些消费比较高的地方,很容易超标,而超标的部分总部不认就得自己贴。以至于许多销售人员不敢公关怕请客户吃饭,万不得已,就先到能刷卡与能机打发票的超市买瓶酒,再找个不能刷卡的餐馆请吃饭,以求个人少贴一点。这个局面最终影响了该企业的大量招标公关活动的有效执行。

形成多维度沟通与过程督导

沟通与过程督导机制过于单一,一直是许多企业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中所讲的长天公司也不例外。

如果总部在策划活动的时候,能多向区域市场征询建议,活动就可能具备区域分部的“影子”,获得更大的接受与认可;如果总部相关部门在撰写活动书和下发活动通知的时候,能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向区域分部解释清楚活动意图、活动细节、费用承担等一些系列问题,区域分部就会少疑惑;如果区域分部在需要总部承担场地费用的问题上,能直接和总部领导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形成对话,费用问题就会由不清不楚变得明明白白;如果总部相关部门在收到区域分部的场地及费用备案后,能及时与上级领导沟通,高层就会重视以及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区域分部及其营销团队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存在活动执行这项指标,并占有相应的权重,因为直接牵涉到考核和收入的问题,长天公司的社区推广活动就会得到一定的执行;如果总部的相关责任部门及责任人,能够及时主动的督导分公司活动执行进度,就不会在活动月的半个月后才知道各个分公司都没有执行活动。总之,多维度的沟通与过程督导是提高区域分部执行力的必由之路。

一、用沟通强化过程管控及督导,用过程督导反过来强化沟通。

沟通与督导是个“连体婴”,两者在相辅相成影响着区域分部的执行力。在企业执行力事项中,任何的沟通与督导都是存在目的性的,不存在只有闲扯的沟通,不存在只有沟通的督导,也没有督导是不需要沟通的。

现实的问题是,许多企业的过程监管都被结果化所害,总部对区域分部督导的都是一些关键事项及其关键时间节点上的结果,而非就过程中的过程以及在过程经历中的执行阻力展开沟通,以便纠偏和寻求解决,以至于在沟通的时候,常会因为对关键过程和过程行为标准化的疏忽,而浮于事项及计划推进的表面。

二、沟通与督导是多维度的。

对执行事项的沟通与督导往往需要落实到关键时间及关键事项的节点上,并需要开展多维度的尝试和努力。

如总部在对区域分部的日常沟通与督导中,往往是总部的相关部门及负责人,采取自上而下或平行牵制的方式进行,而忽视了自下而上的努力。区域分部总有一些具备较高责任感的负责人和一线员工,如果执行事项再涉及到对切身利益的考核,区域分部的被动执行导向就可能向主动执行转变。如将实现年度目标的关键指标设计融进季度或月度的考核体系中,就有利于关键事项的执行。

在现实的沟通与督导中是存在漏斗效应的。你想表明的100%的意图,往往只有80%被表述出来,被听懂与领会的只有40%,在三天后,剩下的就可能只有20%了。因此,在沟通与督导的时候,不仅需要通过设计关键事项及时间节点进行持续的跟进,也有必要思考如何通过会议、书面文件、面谈、电话/短信、电子邮件、QQ/MSN等途径保持畅通的执行跟踪。

三、让区域分部参与制订活动及其政策。

区域活动总结篇3

等到最后一场圆桌会议嘉宾上场之时,论坛已经不间断地进入到第6个小时。场上媒体和观众依然兴致饱满,特别是一些特邀参加的各主流品牌东北大区营销老总更是格外专注,因为这一场圆桌的话题从前面宏观的汽车产业谈到了具体的区域市场开拓,而互动嘉宾更是汽车圈中明星级营销老总――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陈斌波、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俞经民、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马振山、北京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陈思英,阵容豪华,令人关注。

首届东北汽车高峰论坛圆桌会议

这场主题为“从东北市场差异看区域营销致胜之道”的圆桌会议聊得很嗨。与很多其他论坛圆桌有时很宏观和概念化的内容不同,这场对话主题非常务实,非常接地气,圆桌嘉宾都是各自品牌的营销操盘手,他们的对话围绕着东北地区有什么特点,怎样有效地开拓东北市场来展开,聚焦了汽车营销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但经常不太被深入研究和重视的、甚至在很多品牌中尚未成体系的领域――区域营销。

而在此前,行圆汽车创始人邵京宁在题为《新销售、新营销,助力东北汽车市场发展》的演讲中,列举了行圆产业分析大数据的一些结果,展示了许多组很有趣的统计数据。

在这些发现的背后,是各区域地理、文化、消费观念、行为习惯等等因素造成的车主结构、消费偏好等各方面的显著差异,甚至在东北三省中,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客户画像都有较大的不同,这对于车企市场和销售人员来说,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和重视。比如,邵总在论坛演讲中展示的东三省车主结构特征与全国的对比中显示,东三省女性客户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40岁以上客户比例高出6%,其中黑龙江高出9%。

摘自首届东北汽车论坛邵京宁演讲

有意思的是,来自营销实战的体会与大数据的发现非常契合。在圆桌会议上,嘉宾们的讨论完美支持了行圆汽车的结论。陈斌波几次提到,东北地区女性的作用总体强于其它区域,明显的实例就是,东风本田今年上半年全国销量第一的经销商在东北,东风本田在整个东北的经销商业绩都很突出,在全国销量的排名大概都在前20左右,而且多家业绩优异的店是女性总经理挂帅。主场作战的一汽-大众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振山也在对话中佐证了这个结论,他以自己的生活体会认为东北女性相对来说比较强势,决策话语权普遍都比较高,对于购车决策的影响较大,而这一切都需要在制定营销方案中充分考虑。

此外,陈斌波还提到,他们在东北地区的营销实践中感觉到,东北地区消费者对合资车、日系、SUV的接受程度较高,东风本田很好地利用了这些特征开展营销活动,使得东北销量占比处于较高水平。陈斌波还进一步透露,下一款新车投放将首选长春。

而这些涉及不同区域品牌偏好、价格偏好、车身类型偏好、产地偏好、国别偏好乃至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差异化的分析,在本次“中国东北汽车高峰论坛”上同期的,由罗兰贝格、汽车商业评论、行圆汽车、吉广国际四家专业机构跨界合作、联合编制的《东北汽车产业蓝皮书》中的“东北乘用车市场”章节中都有描述。

大区差异化特征示例

注:数据来自行圆汽车产业研究,时间区间2017年1-6月从营销角度看,所有这些维度,都是值得汽车营销人深入研究和关注的,所谓“赢在区域”,或者“赢在终端”,都取决于在这个重要领域的洞察和表现――区域营销。

车企的营销花费,通常是由一个个部门来完成的,其中最多的预算集中在市场部、公关部、数字营销部等“中央市场”单元中,即使是全国性的以短期销量达成为目的的促销活动,预算也大都由“中央市场”统一分配,有时甚至具体营销方案也是全国统一。

我曾经提过,对于“什么是营销好案例”,不同部门有不同部门的评价标准。市场部看品牌形象提升、到达率和千人成本之类,公关部看发稿量和折合广告价值,数字营销部看曝光量、点击量、线索量等,销售部除了关注线索更关注订单数……即使如此,他们通常也只站在自己的“山头”上,很难能站在全公司的高度去关注品牌利益最大化的产出。

一次高大上的会烧钱完毕,辛苦的市场部团队碰杯庆功之时,区域销售经理们和经销商暗地抱怨“自娱自乐,纯属浪费”;一场接地气的店头促单爆破热闹结束,区域销售经理兴奋地盘点订单成绩,而总部则指责活动太Low损害品牌……这样的场景不少见。

其实不同类型的营销任务承载不同的使命,下面我们来聊聊区域营销要做什么,怎么做。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销量目标完成率的压力加大,一些主流品牌预算有快速“下沉”趋势,特别是一些区域商务机构比较健全的车企,会有专门设置的“区域营销”预算用于差异化地针对区域来使用。这从运行角度需要有相应的机制,从业务角度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区域营销体系支撑,它包括并不仅限于,对区域营销使命的理解,总部、区域、经销商三个层级在市场营销中的功能定位和责任分配,完整的区域营销闭环体系的构成等。在吉广国际目前服务的区域营销客户中,至少有两个品牌,区域营销预算逐年增长,到2017年已占到总部市场预算的20%以上。这并不包括属于单车销售支持政策范畴的预算。

那么问题来了,区域营销预算怎么花?买几个城市户外大牌?线上投放?线下活动?全部做巡展?还是索性花到团购会上,直接促单?或者,全部配合总部统一策划的、在各区域落地执行的项目?总部和区域谁来主导?……实际情况是,我们看到的许多车企,由于对区域营销的理解模糊或不一致,区域营销规划完全因人而异,即使同一个区域,换一个大区总监就彻底换一套打法,也是十分常见。在区域营销机制上,目前车企常见的有总部决定模式和区域决定模式两种。

目前车企区域营销两种模式

作为与国内最早开展区域营销的品牌一起发展壮大的区域营销服务团队,吉广在多年服务多个主流品牌区域营销的基础上,深耕这一领域,形成了完整的、并随着行业趋势不断升级更新的区域营销体系,它不仅包含对区域营销的定义、三级闭环管理模型、区域营销方法论,更有产品化、工具化、模块化、数字化的体系支撑。我们把它称为“大区域营销”。

我们对大区域营销的定义,是指建立在国内车企营销机构行政大区划分基础上的区域营销:结合品牌目标与区域销售目标,由总部、区域、经销商多层级联动,通过加强区域营销的本地化特征,实施基于产品的直接实效营销,帮助经销商实现最大化集客及各级销售转化,促成客户成交。它的关键词是“实效”。

任何实效营销均始于清晰而明确的策略,对于区域而言,策略制定的基础,是基于对本区域的市场分析和洞察,而中国各大区域地理、人文、观念、偏好、触媒习惯甚至生活节奏等都有很大差异,甚至同一个大区内各省份也有很不同,因此,深入地了解这一切是区域营销致胜的必要基础和关键点。若起点错误,活动再炫酷,场面再热闹,也会导致“打偏”。

在吉广的区域营销方法论中,制定区域营销策略的三部曲为:数据获取、数据洞察、策略制定。

就数据获取而言,为一个特定品牌做完善的区域营销规划所需要的数据通常有以下几种:

消费者数据――社交媒体、垂直网站、电商平台数据、搜索引擎数据等;

整车厂数据――市场销售数据、车型销量数据、车型配置数据以及用户相关的基本数据等;

经销商数据――经销商销售数据、经销商经营数据、店头营销活动效果数据、现有车主数据及潜客数据等;

竞品数据――竞品销量数据、竞品网点数据、竞品核心客群画像乃至竞品营销活动案例及消费者声音等;

其他数据――特定渠道定制的数据及特定场景调研数据等。

以上数据需要区域团队或其合作伙伴共同与总部和经销商协同获得,区域营销团队需基于此来完成数据洞察,这包括:

消M者洞察――用大数据实现消费者真实行为状态刻画,小数据实现用户心理心态及消费偏好描绘,从而实现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

市场洞察――追踪不同车型的销量和动态,对市场竞争情况进行分类和有针对性的深度分析,从而提出开拓建议;

销售洞察――通过到店分析、转化分析、战败分析等,找出销售漏斗各环节制约销售的原因,以便找到痛点对症下药;

营销趋势洞察――通过对标区域内外乃至国内外营销案例和趋势,针对特定客群、营销案例手法及效果分析等,以推陈出新的营销手段和活动抢占市场。

以上消费者洞察、市场洞察、销售洞察、营销趋势洞察分别承担了用户需求驱动、竞争情况把握、销售痛点对症、营销手段匹配的任务,在此基础上,结合总部营销基调和区域营销特征,就具有了制定区域营销策略的完整条件,该策略用于支持以增大产品曝光和集客及促单转化为目的的区域营销,在诸多方面与总部的规划有不同的考量和侧重。

正确的策略只是区域营销体系中的一环,还需要加上严谨的区域管理和有效的执行,三者共同形成一个闭环体系。

闭环的区域营销体系保障实效

区域活动总结篇4

一、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

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是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两大主题,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始终沿着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发展两条线索进行,其间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化。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渊源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Tunen,1826)从区域地租出发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奠定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学科基础。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根据村落和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

稍后,另一德国经济学家勒什(Losch,1940)利用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框架,把中心地理论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总的看来,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立足于单个厂商的区位选择,着眼于成本和运费的最低。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论立足于一定的区域或市场,着眼于市场的扩大和优化。这些区位论都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区位决策,因而又叫古典区位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各种规划模式、网络和扩散理论、系统论及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使区位论获得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动态性、总体性研究促使地域空间结构理论、现代区位论逐渐形成。地域空间结构理论主要有地域空间结构阶段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引力理论。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域空间相互作用与市场均衡的区域经济运行研究中,萨缪尔森(Samuelson,1952)的市场在空间上呈离散分布的空间市场均衡模式与柏克曼(Beckman,1968)的连续流模式从处于一定地域空间中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出发,为空间经济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而现代区位论一方面使区位研究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区域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推导,发展为建立接近区域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域模型。另一方面,使区位决策客体扩大到第三产业。

现代区位论的区位决策目标不仅包括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而且包括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战后区位理论的发展主要是由美国学者推动的,其中,艾萨尔德(1sard,1956,1975)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建立区域的总体空间模型,研究了区域总体均衡及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

现代区位论开始立足于整个国民经济,着眼于地域空间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但其整个理论框架仍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假设,这极大地影响了现代区位论对现实区域经济问题和区域运行的解释力。

传统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分为区域经济平衡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下对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是索罗一斯旺增长模型。索罗和斯旺(SolowandSwan)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开放区域经济的假设下,认为随着区域经济增长,各国或一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趋同,呈收敛之势。

不平衡增长是短期的,平衡增长是长期的。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1956)在要素具有完全流动性的假设下,提出区域收入水平随着经济的增长最终可以趋同的假说。这两种理论实际上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空间均衡论,即市场价格机制能够使区域间的收入均等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拉大。而发达国家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目标,把大量资源和要素集中投入到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两极分化。

这种差距拉大和两极分化表明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已经很难解决所有的区域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增长并不像新古典经济学家设想的那样收敛,即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情况并不一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区域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拉大。

为了对这一现实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并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部分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主要有缪尔达尔(Myrdal,1957)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赫希曼(Hirschman,1958)的“核心-边缘理论”等。缪尔达尔指出,市场力作用倾向于扩大区域差距而不是缩小区域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区域会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从而遏制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使欠发达区域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越积越多。

赫希曼的观点与此类似。他认为,增长在区际间不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区的发展会通过涓滴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区发展,但同时,劳动力和资本从区流入核心区,加强核心区的发展,又起着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极化效应起支配作用。要缩小区域差距,必须加强政府干预,加强对欠发达区域的援助和扶持。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展经济学家P·弗里德曼从国家角度提出“中心边缘理论”对赫希曼的“核心-边缘区理论”进行补充。

与此同时,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对区域贸易的理论研究也取得进展。瑞典经济学家俄林(Olin)把区际贸易引入新古典经济学,使其成为一般均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俄林从贸易角度研究了要素流动、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区际贸易、国际贸易与要素自由流动会带来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的平均化。

总之,为了解决区域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下,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利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区域内部资本积累、劳动力就业、技术创新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区内产业结构演进与升级,区际分工与区际贸易,中心城市及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现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理论框架已经成形。

二、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的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主要从规模报酬不变和不完全竞争出发来研究现实的区域经济问题,把由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看成是一个外生变量。新古典经济理论模型中,要素流动是瞬间、无成本的,生产要素、商品和劳务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不完全可分性的存在,使规模经济和完全竞争假设的矛盾无法解决。

随着建模技术的升级,一些原先被忽略的因素可以重新纳入到自由的框架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框架下获得新发展。

目前,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最活跃的领域是新经济地理学。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DixitandStiglitz,1977)建立的垄断竞争模型为空间因素纳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奠定了基础,新经济地理学由此产生。

广义地讲,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用新方法对区位选择进行再研究,二是以新方法为基础,用“空间”观点分析区际贸易。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藤田(Fujia)、莫瑞(Mori)、瓦尔兹(Walz)、马丁(Martin)、沃纳伯尔斯(A.Venables)等。

克鲁格曼试图通过建立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把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

1991年,他在总结哈里斯(Harris,1954)的“市场潜力”理论与普里德(Bred,1966)的以市场规模与区域产业范围间循环关系为基础的进口替代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假设,把一个经济分为生产同质产品的农业和生产不同的可以替代产品的制造业,农民不能流动而工人可以流动,农业没有运输成本,制造业的运输成本与萨缪尔森的“冰山”形式存在(及任何之成品在运输过程中都有一部分丢失)建立了。

一个两区域两部门模型。他认为,收益递增的作用就是使每一种产品只有在一个地方生产才有利可图,其结果是不同地方就生产不同的产品,生产差别产品。当一个地区有劳动力流入时,它不是生产更多的现有产品组合,而是生产新产品。

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和后向联系,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业集中现象,经济规模越大,集中越明显。运输成本越低,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在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越明显,越有利于聚集,“中心—边缘”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区域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

克鲁格曼还建立了一个动态的多区域模型来解释当空间结构均衡时,动态的力量确实趋于形成沿地形大概等距离分布的聚集点(城市)。他通过区域跑道模型演绎了区域运行的几何结构。区域跑道模型反映了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构成部分呈环状分布,认为运输费用仅仅受环形周长的影响,制造业的同一布局总是处于均衡分布状态。地平面并不是稳定不变的,集中的区域环形分布会产生轻微紊乱的地平面,自发演化出一个或多个制造业集中。这样,制造业区域布局由最初的均衡发展到两区域集中布局,而这两个最终集中布局区域特征正好相反。

瓦尔兹(Waltz,1996)则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创新产品的区域性集中,区域经济增长源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及由此产生的持续的生产率提高。

马丁(Martine,1999)研究了聚集经济条件下的区位竞争问题。他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在最初的区位竞争中获胜的区域对其他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参与最初区位竞争的第一个企业虽然可以获得较大的财政激励,但随后的其他企业却能够从该区域的产业聚集形成的外部经济中获益。对在区位竞争中获胜的区域而言,更重要的利益在于为随后进入的厂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同一区位的厂商数目会随着外生的相对成本优势和内生的聚集优势的增加而增加。

藤田和莫瑞(FujitaandMori,1997)研究了多制造业经济体系中的运费与规模经济差异,认为经济体系会自动发展为一个中心地体系,他们(1996)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等级体系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构建基础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后,发现人口增加会引起新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在一个长而狭窄的经济体系产生,并沿着一条线逐渐向外扩展,形成多城市空间。与古典区位论一样,这些研究都强调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外部经济对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所不同的是,克鲁格曼更强调由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与市场供求相连的金融外部性的作用。

在区际贸易方面,沃纳斯伯尔(Venables,1996,1999)把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作为区际贸易新类型的基础。认为,假定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如果中间性商品受到规模经济和运费的影响,生产过程中所引起的区际经济分化必然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大量制造业门类的区域能为中间性商品提供比较广阔的市场,使这些国家和地区趋向于区域一体化集中,从而使下游生产具有成本优势,并强化这种优势,循环往复。

他通过研究发现,在高收入的工业“核心”区与农业“边缘区”的分化过程中,市场规模扩大的驱动远远超过区域一体化增长的驱动力。此外,沃纳斯伯尔还把运输成本纳入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model)的区际贸易模型,发现贸易方式和生产方式不仅取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密集度,而且依赖于运输成本,后者与国家或区域的地理位置有关。新贸易活动的区位选择相对于已有的贸易活动密度而言,依赖于要素密集和运输密集度。

巴德温和弗斯开尔德(BaldwinandForskild,1997)则提出了区域与贸易分析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现有的区域分析方法应主要用于区域经济增长内部。因为在各种区域模型分析中,循环过程不仅涉及到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且涉及到生产要素的积累,市场规模大的区域,投资额越大,又会进一步增大市场规模。

新经济地理学力图把“空间”因素引入对区际贸易的分析,通过把运输成本作为“空间”因素纳入区际贸易模型来解释贸易量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少,价格、要素报酬和行业生产率在不同区域间差异等与区际贸易问题。

此外,随着发达国家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知识社会的转变,经济中更多的有形投资流向高技术商品和服务,在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无形投资也越来越重要。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一方面将技术进步当作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又假定技术进步是外生变量而把它排除在模型之外。为了更好地解释经济现实,一些经济学家直接把知识纳入生产函数之中,用于说明知识对经济长期增长的作用,建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

阿罗(Arrow,1962)最早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解释经济增长,他假定整个经济体系内存在着技术溢出,在不存在政府干预时的竞争性均衡是一种社会次优,均衡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政府可以采取适当政策提高经济增长率,使经济实现帕累托改进。此后,罗默(Romer,1986)在其知识溢出形模型中,用知识的溢出效应说明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强调知识的外部性对经济的影响。卢卡斯(Lucas,1988)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则认为整个经济体系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造成的。

新经济增长理论通过技术进步内生化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基础。实际上,内生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聚集经济、规模经济产生的技术外部性和金融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即技术溢出效应,金融外部性则是与市场扩大相联系的外部经济)使要素边际收益递增,从而引起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聚集和扩散,这样,规模经济就不再是一个外生的经济变量,而作为内生经济变量进入到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中。

规模经济内生化的结果是区域经济增长差距越来越大。巴罗与萨拉-艾-马丁(BarroandSala—I—Martin,1991)认为,虽然国家收入水平与长期趋势之间的差距越大,其增长也越快,但由于缺乏长期增长的潜能,递增收益阻碍着各国经济增长差距的缩小,各国经济增长最终趋向发散。鲍莫尔(W.J.Baumol)从生产性角度研究了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趋势,发现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存在收敛趋势。

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形成,新区域主义开始取代传统的旧区域主义。新区域主义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埃斯尔(Ethier,1998)总结其特征如下:鼓励世界区域贸易和多边贸易的自由发展,发展中国家放弃闭关自守、反对市场经济的政策,而代之以融入多边贸易体系的政策;区域协定往往涉及到深层次的一体化问题;区际贸易自由化是适度的;企业的区位、发展极、区域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选择也随之发生变化。汉森(Hanson,1998)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经济一体化对各国生产的空间组织有重要影响,其中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大于发达国家。

三、评析

新古典经济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研究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经济增长,把要素流动看成是瞬间的、无成本的,认为市场力量会使经济趋于均衡,当经济运行偏离了原有的均衡状态,市场经济体系具有一种自我恢复均衡的力量。其理论中不包含空间因素。

一些经济学家根据区域经济增长的实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建立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基础上的传统区域经济理论认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促使生产要素流向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经济活动聚集在某一区位会产生外部性,多个厂商相互作用的结果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效益的产生,一方面源于由于厂商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利益增长,另一方面源于由于厂商外部性增长所带来的利益增长。后者是由那些在生产或分配上存在密切联系或在布局上指向性相同的产业按一定比例与规模集中布局在拥有特定优势的区位所产生的增加收益。

他们认为,单个厂商内部的规模经济通过外部性可以汇总为总量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递增,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机制的作用使经济活动和产业趋向于集中在市场潜力大的区位,而市场潜力大的区位往往又是经济活动和产业集中的地方,区位决策是内生的,区域经济增长和衰落具有自我增强性。生产要素不断向优势区位和区域聚集,引致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从地域空间来看,权衡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后,厂商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城市架构,为相互交错的六边形市场区提品。

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者假设某个区位或区域的要素供给具有高弹性,都意识到高弹性的要素供给对发展过程中的外部性形成十分重要。实际上,无论是微观的区位决策,还是宏观的区域总体空间均衡及区域经济发展,外部性与规模报酬递增都起着关键作用。

与新古典经济学家不同,当代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者更强调金融外部性对规模经济形成的意义。在他们看来,单个厂商生产能力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性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聚集现象的出现。但他们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假设下提出的挑战,却因规模经济与完全竞争理论上的不相容而缺乏微观经济理论基础。

从理论上讲,完全竞争假设与内生的规模报酬递增是矛盾的,为解决这一新古典假设带来的难题,传统区域经济理论在坚持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把规模报酬递增当作外生经济变量,这样就可以在个体最优化和一般均衡的模型下研究区位选择。

然而,这种假设处理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无法从理论上解释生产活动地域空间聚集与扩散的循环累积性,使区域经济增长和衰落具有自我增强性思想停留在粗略的描述性阶段,使其难以融入主流经济学。而且受当时已有的建模技术限制,区域经济学家和发展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时,无法把他们的思想用形式化的严谨的模型表达出来。

他们在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时,大多采用一种非数学的风格,没有意识到对形式的追求正在很大程度上要求经济学朝着建立明确模型的方向发展。

此外,他们的研究没有明确说明市场结构,即他们在描述的假想经济中的竞争状况时,往往想当然地认为规模经济是欠发达区域工业化的一个制约因素,而未对这种规模经济的形成机制和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除了刘易斯的过剩劳动理论比较容易被模型化外,许多其他的经济发展理论则很难被模型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思想的传播和交流。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与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建立为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两难困境提供了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学家们通过建立不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相容的模型,把区域经济活动聚集和扩散的内在机制用严密的数学模型表示出来,努力把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不完全竞争模型为当代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基础。区域经济理论就像新经济增长理论一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注意。

区域活动总结篇5

[关键词] 主题活动 区域活动 材料 整合

主题活动是一个活动的中心,进行延伸扩展,进而形成更多的话题和活动,在活动中贯穿语言,数学、空间、运动、音乐、人际等能力的培养目标,主题活动更注重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区域活动就是一大特色。

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一般指以主题(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来组织的教学活动)为背景,以区域(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为活动形式,教师依据主题目标有目的的创设与主题相关联的区域活动,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探索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

――摘自《百度文库》

区域活动是一种个别化、开放式、自主性的活动,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和工作性质的游戏活动,教师根据阶段目标投放材料,设置区域,因势利导,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促进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和喜欢。近年来,我园的课程多以主题活动的形式进行,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的研究我们也从未停止过,从刚开始的迷茫,摸着石头过河,外出“取经”,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我总结经验,再到现在力求使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更好地相互渗透和融合。每当进入一个新的主题活动后,我们便会对原有的区域及活动材料适当调整,以便让幼儿在主题中获得更多直接、有效的经验,更好的发挥区域活动的作用,使它更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我们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思考中分析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协作的优势。大班幼儿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活动的范围扩大了,喜欢尝试探索,有较强的求知欲。在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自己选择活动,没有心理压力,可获得充分的活动机会,并体验成功的愉快,增进交往、发展社会性以及健康的人格。在我带大班的这一学年中,我发现老师在设置区域活动以及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材料时,时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1.区域活动的内容与主题结合不紧密,比如像图书区,在设置这一区角时,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总把它作为非主题区域去设置,认为它不需要与主题活动相结合,让这个区角显得很孤立。

2.区域活动中游戏材料的投放大多只定位在集体教学活动之后的巩固练习(延伸活动)上,不能充分发挥区域活动自主化,个性化方面的独特作用。

3.老师头脑中缺乏“大课程”的观念,关注了五大领域,又忽略了区域的整合功能。

针对以上问题,为更好地探索在主题背景下大班区域活动的开展,我进行了以下探索和实践。

一、跟着主题走,让“图书角”不再孤立

在我们平时设置区域活动时,总会设置一些非主题性的活动区域,例如图书角,目的是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然而对于进入大班后的孩子来说,这个目标不再适合他们,他们在“图书角”中渴望获得的是更加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

在主题活动《中国娃》中,我在区角中投放了一些介绍我国名胜古迹以及风土人情的书和图片,孩子们很感兴趣,每天放学后总有孩子拉着家长在图书角中一起阅读,在主题活动《我在春天里》中,结合综合活动《远足》和语言活动《小蝌蚪找妈妈》,孩子们自制了绘本《春天的秘密》和《小蝌蚪找妈妈》,我将其投放到了图书角中,由于大家发现的秘密不同以及不同的表达方式,出于对同伴作品的好奇,孩子们非常喜欢在图书角中翻看或给同伴讲述自己的“书”。

内容与主题紧密结合,形式的不断变化,图书的数量不断递增,让原本属于常态的区角不再寻常,不再孤立于主题活动之外,跟着主题走,让我们的图书角“活了”“热闹了”。

二、跟着主题走,让学习型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与集体活动内容有机整合

为改变区域活动内容只是集体教育活动内容的巩固性练习现状,促使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内容与集体教育活动内容的有机整合,我尝试将区域活动内容规定为以下三种:(以数学区为例)

(一)主题内容的预习

即在集体教学活动前,让幼儿先到区域活动中对有关材料进行操作感知,一是让幼儿积累直接经验,二是使老师更好地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和问题,以便开展集体教学内容。

如《学习7的加减》,我先在数学区投放了一些图片,让幼儿结合以往的经验去编应用题,然后尝试记录算式,孩子们经过操作和书写,初步了解了7的加减算式,培养了孩子的探求兴趣和欲望。然后,在集体教育中,我将幼儿书写出来的7的加减算式进行了汇总并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分类,同时结合7的6组分合式带领幼儿一起观察,比较分析使幼儿发现了算式中3个数学间的关系,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思维的发展。

(二)主题内容的巩固和发展

即指区域活动的内容是集体教育活动内容的延伸,通过区域活动中频繁的个体性操作和联系,将集体活动中没有达到的目标得以弥补和迁移。

如10以内的加减运算,现在孩子们已经将10以内的加减运算都学过了,为了让幼儿更加熟练的掌握和运用,我在区角中投入了写有算式的乒乓球和写有数字的小桶,利用“乒乓传送带”这个小游戏来帮助幼儿复习巩固。幼儿在拿到一只乒乓球后先看上面的算式,算出得数后,用尺子将球送入写有相应数字的桶中。一段时间后,我又将乒乓球上的算式改成()+3=10或10-()=6这类填空形式的算式,再让幼儿操作,让孩子们更加轻松、愉快、灵活地掌握内容。

(三)主题内容的下放

即将主题内容直接通过区域活动形式开展,目的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和便于老师在区域活动中进行个别指导。

如《裁花布》活动,我在区角中放上各种形状的“花布”,让幼儿将其“二等分”和“四等分”并记录,然后相互看记录表,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哪些图形可以二等分不可以四等分,哪些图形既可以二等分又可以四等分,以及同一图形二等分或者四等分的几种不同分法。

主题内容的预习、巩固迁移及下放,使区域和主题、区域与区域有机地整合起来,特别是主题内容的预习和巩固迁移,促使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有机渗透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区域活动和集体教育活动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当然,主题内容的预习、下放、巩固迁移在实施时,并不是绝对的,而是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时也可以交叉使用。

三、跟着主题走,让区域内容变孤立为整合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发现创新思维和创造潜力每个孩子都有,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去引导和开发,而且我越来越觉得老师要巧于思考,谆谆诱导,及时发现孩子的创造性,因此,我将主题背景下的部分区域的内容进行了整合,打破了各个区域原来所设定的固有的名称和彼此孤立的内容,将各种游戏进行整合,使其看起来丰富,有趣这样才能使得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促进和发展。

区域活动总结篇6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内容;潜力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elaborates the cont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prefectural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and analyzes the potential of the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 the county territory economy; development; content ;potential;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就是说县的发展稳定,是整个国家发展稳定的“基石”所以说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质量面临许多问题,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县域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和资源依赖型特征,使其发展受到局限。随着资源稀缺度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如何结合实际,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就显得至关重要

1.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容和分类

1.1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总结,是对不同类型县域经济成功发展的条件、优势、途径、措施、效果等方面的高度概括。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并贯彻实施,就会形成县域经济特定的发展模式。因此也可以说,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某一县所选择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县特色的县域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它主要有一些因素构成:

1.1.1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产业构成,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县域产业结构,就是指县域经济由哪些产业构成,各产业所占比重大小及其相互联系。由于各县情况差异,资源不同,产业结构的转换及其特征也有区别,它成为区别不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标志。

1.1.2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结构也构成区别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同的县域经济发展往往在所有制结构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有的模式表现为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国有、集体、个体以及外资经济成分的混合所有制;而有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则表现为个体所有制占较大比重的国有、集体、个体和私营经济并存。

1.1.3技术结构

技术结构是指生产经营中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状况,即先进技术和装备、中间技术和装备以及传统技术在生产中的构成状况和所起作用。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县的技术水平和状况不可能一模一样,它也成为区分不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标志。

1.1.4市场结构

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有商品交换就有市场,要发展商品经济就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有的县域经济发展以国际市场为主,有的模式以面向区域市场或国内市场为主。

1.2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是以县域经济所拥有的优势为依据划分县域经济的类型或模式,可能更有现实针对性,至少对于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我们把县域经济分为四类,即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农业带动型县域经济、服务业带动型县域经济和活力经济型县域经济。这种分类法尽管把着眼点放在县域经济的优势描述上,但也内在地包含了劣势的分析。

1.2.1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

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是指第二产业已占主导地位的县域经济。主导地位不仅是指第二产业增加值在该类县域生产总值中占较大比例,也指第二产业的就业者在县域就业岗位中占绝对大比

1.2.2农业带动型县域经济

特色农产品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外向型农业带动了许多农民依靠农业致富,也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农业及其延伸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

1.2.3服务业带动型县域经济

随着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将成为未来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服务业带动型县域经济不是指服务业在整个县域经济比重中占绝对大比重,而是指通过服务业的发展来带动县(市)域经济三大产业全面进步的模式。

1.2.4活力经济型县域经济

活力经济是指符合某一区域内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资源优势和特点,具有较强经济活力、可持续发展、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经济模式。它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布局、经营模式、组织形式、战略规划等要素的统一体。

2.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分析

经济发展潜力是对经济发展的内在优势进行推断和分析的过程,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综合判断。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区域发展潜力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区域发展潜在的支持要素来看,分析区域发展潜力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生态环境承载潜力、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潜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四个方面的指标。这四个方面是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现实表现,区域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空间就大。区域环境承载力就是区域经济发展潜力提升的

最大限度,区域经济发展潜力要以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为限。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社会发展潜力也会决定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2.1青阳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的优势

2.1.1青阳县域内拥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我县位于皖南山区北部,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共7类36种,其中方解石、石灰石、白云石等俗称“三石”的非金属矿资源,因储量大、品质优享誉海内外。另外,地理位置优越,我县处于“两山一湖”腹地,其中国家5A级风景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雄踞境内南部,旅游业发达。等等,依托这些独特的资源优势,我县发展特色产业前景广阔。

我县地处“两山一湖”枢纽位置,山清水秀,风光秀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引来许多名人墨客揽胜吟唱,李白、刘禹锡、杜牧、王安石、苏辙、 滕子京、岳飞等都曾驻足于此并留下大量咏赞青阳的诗篇,现在古文化遗址120余处。依托这些独特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是促进我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重视旅游产业、开发旅游资源,打造青阳特色旅游品牌,使旅游业成为实现全县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

2.1.2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方面·····

我县11个乡镇总人口数为266373人,劳动力136050人,占农村人口的51.07%,其中转移劳动力总数61228人,女性28110人。

2.2青阳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劣势

2.2.1首当其冲的劣势是县域经济总量小

2.2.2环境承载的潜力有限。

区域活动总结篇7

摘要:研究了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基本内涵,并基于要素结构、产业组织、空间结构、制度结构、发展动力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不同视角下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一、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基本内涵

区域创新体系是在特定区域内.促进创新的网络结构的总合,是集成创新要素、创新政策制度、创新动力等的复杂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区域创新体系模式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表现形式,是这一系统的输出“熵”,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1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受所处时代背景与环境约束

发展模式是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的发展模式,任何一个区域创新体系模式都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的模式。区域创新体系模式选择不能离开区域分工这一大环境,也受自身构成要素、区域创新制度安排、区域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空间结构制约。因此,模式是对自身发展的“合理”选择,而非“最优”选择;是对体现自身特色与优势的方式的总体把握,而非对其它成功“范式”的模仿。

1.2区域创新体系模式是对创新要素结构的描述与抽象

创新要素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与支撑.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创新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因此,结构是决定区域创新体系功能特征的直接因素。考察创新要素结构,至少要体现以下5个视角:

一是组织要素结构视角。区域创新体系作为推动区域创新的“网络”,是南各类要素组成的。主要包括:企业、公共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及基础设施。它们是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组织结构,主要体现在区域创新活动的执行主体结构上。执行主体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同,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二是产业组织视角。产业创新是区域创新的重要支撑。在产业和企业发展中,创新活动的市场结构决定了创新资源的分布定位;产业组织形式决定了企业参与市场分T的方式,决定了企业与外部要素的联结形式产业组织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生产力水平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选择决定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重要依据。

三是功能结构视角从创新体系的要素功能看,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技术转移、知识技术应用转化等环节,这4个环节构成了区域创新的4个子系统。4个子系统结构反映创新资源的结构和布局,反映了创新系统的定位。

四是空间结构视角。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区域概念,空间结构是区域创新体系最直接、最基本的特色和形式。从区域视角研究区域创新体系的模式,就是研究创新资源的空间布局,研究区域内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互动。

五是发展动力视角。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其发展既有内在动力,同时在经济科技全球化时代,又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密切相关。

1.3区域创新体系模式是在一定外力“输入”下.形成的“系统内各要素的协同与整合”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构成系统的创新要素间是平行的、独立的,静止的。如果没有外力的输入,要素间的互动是不可想象的。政策制度、动力输入是激发创新要素互动并形成功能的“催化剂”。

一是政策制度。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模式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内形成的。制度要素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决定性要素,其实质是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关系。市场(企业)是创新的主导推动力量,政府是创新活动的调控主体,政策制度结构就是两者博弈的结果。它是调控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手段。二是发展动力。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其发展既有内在动力,同时在经济科技全球化时代,区域创新体系发展与国际周内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密切相关。

二、基于不同视角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2.1基于要素结构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作为区域创新的推动“网络”,创新体系主要由两类要素组成:一是组织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公共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及基础设施,它们是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二是政策制度要素。包括区域创新战略、与创新相关的制度框架(如知识产权制度、科技评价制度、政府补贴政策等)、政府的参与调控方式、技术市场等。这些要素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有关法律规定和科技计划等形式作用于创新组织要素,是调控创新活动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根据创新体系组织要素结构的组合,我们将区域创新体系划分为研究开发主导型模式、企业(产业)主导型模式、研发——企业(产业)互动型模式和投资主导型模式4种。

2.2基于产业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产业组织是指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相互关系和结构的总和,同样体现了区域创新资源的组合结构。基于产业组织的创新体系模式,就是在研究分析并确立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结构的基础上,寻求创新资源在同一产业内部企业间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企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既充满创新活力,实现有效竞争,又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性,避免过度竞争带来的低效率。

产业组织和竞争形式的变化,使企业参与分工协作和竞争的同时,其创新网络——创新体系的结构和功能也发生重大调整。服务于生产方式的、以企业为单元的具有竞争形式的创新体系,转变为服务于企业群、企业联盟之间的竞争的以产业为中心的产业创新系统和产业创新集群。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创新资源要素分别属于不同的企业和创新机构,属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应用等系统;另一方面.这些创新要素又面向特定产业服务,具有特定的目的性创新要素按服务的方向,可分为一系列面向特定产业和目标的创新链。这些特定的创新链就是产业创新系统。面对产业组织的这一重大变化,不同企业采取了不同的战略。我们可以将区域仓4新体系划分为创新链联盟型模式、自主型模式、配套型模式。

2-3基于空间结构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创新资源的空间布局是指各种创新资源和要素在一定空间区域内的配置.以及这种配置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空间布局与产业布局并不正相关。通常,城市和产业中心是区域创新资源的主要载体,是创新活动的重要舞台。但是.“模块化”革命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推进使产业发展与区域创新呈现“不对称性”特征。主要表现是,国际产业转移加快了技术研究开发与产品制造的分离,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若干以研究开发和核心产品制造为主要功能的创新聚集区,和以零部件加工以及产品组装为主要功能的制造基地、制造聚集区。为垄断创新权益,跨国公司通过公司内贸易、技术锁定等手段.控制技术外溢,使创新密集区和加工制造区间缺少有效的互动。这些区域难以形成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成为创新“空心化”区域。可见,创新资源的区域布局、产业布局是非均衡的。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的城市、地域承担不同的创新职能。这些地域间创新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地域创新互动。就是创新资源的空间结构。

区域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空间结构.是区域创新资源布局的结果,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特征。根据空间地域(城市、产业中心)间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分布情况和互动,区域创新体系的空间结构模式主要有中心辐射型模式、板块型模式、孤岛型模式3种类型。

2.4基于制度要素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政策制度要素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区域创新体系的组织要素是创新活动的载体,是创新活动组织和推进的直接承担者和执行者:而政策制度要素作为社会、政府对创新体系的调控体系,既决定创新体系的总体构架和区域创新的结构、模式,又是创新组织要素问关系的基本规范。在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中.政策制度要素是确保创新体系有效运行并发挥效能的基本保证。

影响区域创新体系制度要素的关键,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是区域创新体系的特殊要素,它是联系组织要素与制度要素的纽带。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作用和影响创新组织要素和创新活动,是创新活动的调控主体。根据政府影响创新要素和创新活动的方式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区域创新体系具体又可分为市场主导型、政府推动型和政府——企业联盟型几种模式。

区域活动总结篇8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 中部 战略思考

一、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与特征

1.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逐步确立,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突出据统计,中部地区科技活动人员的70%服务于企业;在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企业支出占70%以上,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逐步确立。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中部区域创新体系的特色之一就是大中型企业的作用突出,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据统计,中部地区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和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有40%左右来自于大中型企业,而东部地区仅为30%。与大型企业的主导作用相比,中部地区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则明显滞后。以民营企业为例,2004年,中部六省的民营科技企业总数为23808家,占全国总数的16.8%,总收入为5475.7亿元,占全年国的11.4%,而东部地区的民营科技企业数和总收入占到全国的60%以上的分额。

与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相比,中部地区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创新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一是中部地区科研机构和高校对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承载作用较东部地区更明显、更突出。中部地区高等院校活动人员和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地区的比重为10%左右,高于东部地区5.8%的平均水平。二是科研院所和高校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龙头地位更明显、更突出。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例,区内现有企业中50%以上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大多是原校办企业转化而来的,这一比例大大高于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江苏、浙江等省高校校办企业所占的比重。

2.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国有及国有控股机构,非公有制部门创新活力不足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达30%,高出东部地区近11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占地区科技活动经筹集额的比重为27%,高出东部地区10个百分点。与国有经济“一枝独秀”相比,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却相对偏低。中部地区制造业企业中,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中科技活动人员仅占地区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3%,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的10%的比重;港澳台和外资机构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所占比重为6%,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的17%。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目前世界许多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的研发中心已达到100多家,累计投入的研发金额约30亿美元。这些研发中心主要选择京、沪、粤三地,而中部地区则基本没有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即使是科技实力较强的湖北省目前也只有寥寥几家。

3.科技资源和科技活动呈“点状分布”,区域分布和结构不平衡在中部六省,科技资源密集分布于大中城市,武汉、长沙、合肥等中心城市是区域创新的源头。其中,武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在校大学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三,拥有雄厚的创新资源,聚集了该省科技人员和科技投入等创新资源的50%以上;合肥在2004年10月被确定为中国第一个科技创新试点城市;长沙也拥有众多的部委属高校和科研机构;郑州、南昌、太原等地聚集了本省绝大部分科技资源。而在更加广阔的地区创新资源明显匮乏,区域创新活动也不均衡,科技资源和科技活动在空间上呈现出“点状分布”的格局。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北京一天津环渤海等区域创新资源比较均衡且在发展模式上更强调域内大中小城市的联体发展的空间布局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4,科技活动的功能结构中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领域的比重较高,但科技产出呈现“一高一低”的基本特征从科技活动的功能上看,中部地区的科技人力资源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领域的分布比值为1:3.12:2,87,科技经费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领域的比重为1:2.86:5,21,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地区保持一致。但从科技产出的结构看,中部地区的科技论文、获奖成果等纯科研型产出相对较高,而商业化应用成果产出低。《全国科技进步监测报告2OO5)显示,一方面,中部地区湖北、湖南、安徽等省科技产出在科技论文、获部级科技奖励两方面的优势明显。另一方面,湖北百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9项,低于全国36项/百万人的平均水平,居全国第7位;授权量仅为沿海平均水平的35.71%,为北京的8,08%,上海的13,46%,辽宁的51,06%。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高新技术各领域发明专利授权数中,除一个领域外,中部各省平均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两方面形成的反差显示,中部地区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仍有相当差距。

二、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障碍分析

1.创新主体功能错位,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决策者、投资者、应用者、扩散者和受益者。由于现

代企业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还有待时日,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还不尽协同等原因,再加上产学研区域创新网络中各个主体的相互联系不够紧密,使得中部地区的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市场机制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力度不足,技术市场发育滞后技术市场是调节科研开发供求关系的重要手段和聚集资本人才等基本生产要素的重要平台,是实现科技成果转移的重要渠道,而中部地区的技术市场规模小,表明市场对创新供求的调控力度弱,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成果转化率低,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效果不明显。

3.科技投入长期不足是制约中部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瓶颈”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利用政策优势和开放的先机,飞速发展,实现了资金、人才的有效积累,形成了企业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面对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先发优势和西部地区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惠政策,中部省份无论是企业自身的投入能力,还是财政投入、外资引进都存在不足。

4.创新基础设施薄弱,公共平台建设滞后以湖北省为例,目前全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重要的科技资源如文献、数据、仪器等都集中在大专院校,企业拥有的科技资源相对较少,并且在企业中,中小企业的科技资源占有量更少,基础条件建设严重滞后。许多科技人员难以了解和掌握国际科技发展最新动态,也难以分享公共基础条件的资源。

区域活动总结篇9

关键词:篮球;阵地进攻;特点

中图分类号:G841.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6-0829-03

篮球比赛中阵地进攻能力不仅是球队实力和水平的体现,更是比赛制胜的核心竞技因素。近些年的奥运会、世锦赛以及美国的NBA 等世界性大赛,不同风格和打法的世界强队在激烈的对抗中,表现出现代篮球阵地进攻的一些新发展、变化和特点。研究当前世界强队阵地进攻的技战术特点,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认识与准确把握现代篮球运动本质特性及其发展特点,促进我国篮球运动的教学与训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近几届世界大赛中欧、美等世界男子篮球强队在阵地进攻中的特点与变化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录像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归纳与演绎法等。

在查阅文献资料和与我国一些知名篮球专家、高级教练员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观看近几年世界大赛的比赛录像以及到现场观摩第15界男篮世锦赛的方式,并对相关技术指标进行录像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汇总专家意见采用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研究当前世界男子篮球强队在比赛中阵地进攻技战术特点。

2结果与分析

2.1阵地进攻的涵义及运用现状虽然世界篮球运动的技术和战术仍然向高、快、准的方向发展,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但通过对当前重大国际比赛的观察统计发现,阵地进攻战术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进攻的理念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所谓阵地进攻,是指在由守转攻以后,进攻方在失去快攻机会的情况下,在进攻方前场与防守方所展开进攻行为。阵地进攻与快攻两大进攻方式,共同构成了篮球运动的整体进攻体系,据统计资料表明在重大的国际、国内赛事中,阵地进攻的次数占据了进攻总次数的80%以上,阵地进攻的得分,也占据了总得分的75%以上,这充分说明了阵地进攻在整个篮球运动进攻体系中极为特殊和重要的地位。阵地进攻作为一种整体的攻击行为,是由各种不同的进攻方式的具体运用来完成的,是一种技术与技术间、技术与配合间组合的形式,包括个人机动进攻、基础配合进攻、全队整体战术进攻和二次进攻四种基木进攻形式。

根据研究表明,近几届世界大赛中防守战术运用比例,在比赛双方半场阵地攻防对抗中,半场人盯人防守和区域联防是运用最多的两种防守战术,(表1)阵地进攻也是围绕这两种防守战术而展开的,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半场人盯人和区域联防来研究当前世界篮球强队在阵地进攻=的特点。2.2世界强队阵地进攻人盯人防守战术特点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因配合内容丰富、结构精致、变化巧妙等特点,一直是世界

高水平篮球队运用最多的防守战术。当前世界强队运用半场人盯人防守时防守范围进一步扩大,防守中大量运用攻击性防守手段,协防或围守包夹内线持球队员,身体对抗和拼抢往往达到白热化。针对上述半场人盯人防守的特点,当前世界强队在阵地进攻中体现出以下明显特点。

2.2.1机动进攻代替固定战术配合,以个人能力为主,表现出战术运用的灵活性

当前世界篮球强队在秉承了现代篮球移动进攻的思想精髓基础上,阵地进攻进一步发展为机动进攻。进攻战术变化最明显的一点是,随机落位、顺势发动、有机组合,在落位布局后,多是从掩护开始,如果不能奏效,随机组织机动进攻,队员根据情况随机而变,机动灵活,这完全改变了过去“落位――发动――配合――攻击”这一固定过程。在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世界强队在快攻失去机会时,立即转为阵地进攻,并根据防守队员和进攻队员所处的位置,机动灵活地顺势进行攻击,虽然进攻仍有战术形式,但人员是机动的,攻击也是机动的,形成了“随机落位掩护配合开始机动进攻”的过程,使得整体进攻流畅,改变了过去刻意、套路的呆板战法,体现出现代篮球战术运用的灵活性。

如表2所示,在雅典奥运会男篮比赛中阵地进攻中多以固定配合和机动进攻相结合的形式为主要的进攻方式,使用单纯的固定配合战术的比例较少,采用这种战术最多的是美国队、阿根廷和希腊。这种打法要求队员应具有超强的个人能力和娴熟配合基础,其优点是通过一点的突破而向纵深进攻,机动地创造进攻得分机会。当前世界强队在阵地进攻中充分依靠队员个人突出的攻击能力,据统计由个人能力得分占到总得分的70%左右,而通过配合得分只占总得分的30%。

2.2.2大量运用突分、掩护等基础配合,体现出简单、实用的进攻特点

重视防守与防守加强是现代篮球运动重要的特点,由于个人防守能力的加强和防守控制范围的扩大,使得进攻中大量地运用有球或无球掩护、突破和突分等局部区域的基础配合来完成攻击,表3是所统计的第15届男篮世锦赛8场比赛基础配合运用情况。世界优秀球员在良好身体条件和体能的基础上,技术全面兼有特长,比赛中移动积极,大量的配合都是在不断的移动和对抗中完成的,快速移动中和对抗中运用技术能力强,突破凶狠、快速起动与掌控节奏和方向有机结合,进攻机动性强。

当前世界强队在激烈的比赛中,通过运用大量的突破、连续突破并出其不意的突然分球,冲破对方严密的防守,打乱对方阵脚,给同伴创造出良好的投篮机会。由表3的统计结果可知,突破是运用最多的基础配合,占到基础配合总数的38.1%,其次是掩护配合占36.1%,可见掩护结合突破、突分配合是目前阵地进攻的主要方式。掩护多是在不同的区域内同时进行,无球掩护与有球掩护相结合,远球区与近球区相结合,高位与低位相结合,并连续进行掩护,以便寻找更好的接球攻击机会。阵地进攻中掩护与突破相结合,运球突破与分球相结合,篮下强攻助攻传球结合,从一点突破后开始向篮下发展,形成内外结合,多点进攻的态势,体现出现代篮球简单、实用的阵地进攻特点。

2.2.3以外线队员的突破和3分远投得分为主,得分方式手段多样

得分是最直接反映一支篮球队竞技水平高低的主要参数,从球队的得分情况就可以对其进攻体系的整体功能形成一种基本的判断。随着当前防守的加强和内线激烈的对抗和拼抢,外线队员的攻击得分能力成为世界强队在比赛中获胜的关键因素。分析表4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当前世界强队外线队员得分能力较强,占总得分的84.6%,后卫球员由过去单一组织型向组织得分型转化,其得分比例大幅上升,后卫队员得分占37.6%,总体外线球员的得分能力优于内线球员。

当前世界优秀球员体能充沛,技术精湛,后卫和前锋队员能里能外,中远距离投篮精准,高大内线队员灵活全面,内线攻击讲究力量和技巧的结合,个人特点突出,投篮机会的选择和传球时机的把握往往表现出非凡的篮球才能。表5的统计结果表明:当前世界强队在阵地进攻中得分区域方面,限制区内得分最多,占到总得分的48.4%,其次是3分线外区域,而在限制区内篮下接到球后直接得分也较多,占到总得分的24.9%,由此可见在近球篮一带特别是篮下区域是重点得分区域。在主要得分方式与手段上,世界强队球员外线远投能力突出,3分得分平均每场达20.1分,占总得分的28.5%,不但得分比例较高,而且命中率也很高,另外优秀球员依靠出众的速度和较强的运控球技能,比赛中通过运用突破得分占到总得分的22.1%,可见利用外线精准的3分远投和通过运用大量的突破来创造得分机会已成为世界篮球强队阵地进攻当中主要的进攻方式。

2.3世界强队阵地进攻区域联防特点

2.3.1利用个人能力,快速突破,大胆远投现代篮球运动中,变化最大的是运动员的个人技术水平的高超,这极大地提高篮球的竞技性,运动员不仅可以突破,而且可以远投,能里能外。进攻区域联防时,也同样是充分运用队员的能力和技术。在所统计的6场比赛中,依靠个人能力进攻区域联防成功得分次数占总得分次数的比例高达74.3%,这说明队员个人的攻击得分能力在进攻区域联防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除了采用频繁的突破、强攻篮下等进攻手段,还充分利用队员精准的3分远投来进攻区域联防。表6中,6场比赛中进攻区域联防时利用3分远投的得分次数超过总得分次数的一半,占到54.1%,而利用3分得分的三种进攻方式中又以个人远投能力得分和通过快速转移球得分居多,分别占总得分次数的31.1%和20.3%,外线队员利用区域联防的空隙或防守出现的漏洞在果断地远投3分进攻,是当前世界强队进攻区域联防的最明显的特点。

2.3.2以球的迅速大范围转移,穿插移动,创造机会在近几届世界大赛中,世界篮球强队运用区域联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防守范围扩大,伸缩性强。区域联防与人盯人防守转换频繁、变阵突然,阵地防守时联防与盯人的原则相互融合渗透。运用区域联防变化增多,从前场或中场就开始堵截,防守中大量采用“逼、抢、围”防守手段。针对当前区域联防的运用特点,世界强队在阵地进攻时不完全按照原来固定阵型的方法来进攻相应形式的区域联防,首先是稳定进攻阵型,并不过多地强攻篮下或突破到内线,主要采用迅速的大范围转移球,结合队员连续的穿插切入来调动防守创造进攻机会,适时的穿插移动,制造空档,创造得分机会,充分利用快速的传球,调动防守,并结合左右穿插移动,制造进攻机会。世界强队在进攻区域联防时队员的移动和球的转移形成“快、准、灵”的高度结合,同时攻击区域和进攻位置不固定,根据防守阵型机动转移,充分体现出进攻区域联防机动灵活的特点。

2.3.3突破分球结合高位掩护、挡拆,内外结合在连续、快速转移球调动防守的基础上,当形成一对一局面时,伺机运用突破和突破分球,并结合高位掩护、挡拆以及底线穿插形成内外结合、多点得分的进攻态势,也是当前世界强队进攻区域联防的一大特点。连续突破的目的是压缩对方的防区,吸引防守,最终是以急停中投或分球给外线远投得分。另外针对当前区域联防对限制区及篮下强有力的防守,中锋拉到3分线外进行远投进攻也是一大特点。

3结论

1) 当前世界篮球强队在阵地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时,以机动进攻代替固定战术配合,突出队员个人攻击能力,大量运用突破、掩护等基础配合,以外线队员的突破和3分远投得分为主,体现出机动灵活、简单实用的进攻特点。

2) 世界强队在比赛中针对当前区域联防特点,阵地进攻以迅速的大范围转移球、队员的穿插切入和适时的突破调动防守,结合精准的远投进行多点攻击,全队实行以外为主、内外结合的策略进攻区域联防。

参考文献:

[1] 王世安.中国篮球教练员岗位培训A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 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 国际篮联〔FIBA)网站公布的各类技术统计指标.

[4] 郭永波,等.雅典奥运会男篮的技、战术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253-255.

区域活动总结篇10

 

通过近半年的研究,我们得出: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相对轻松的活动气氛能充分满足孩子们的发展需要,但是在孩子们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务必会发生种种难以想象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介入,并采用合理的指导方法,以保证探索活动继续下去。教师要把握好介入的时机和指导方法,以下就是我们在调查研究幼儿区域活动中归纳和总结出的针对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介入的时机及指导方法。

 

一、小班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教师选择介入的时机及指导方法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太小,缺乏一定的创造力,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也比中大班短,且易分散,小班幼儿也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害怕遇到困难。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区域游戏中应注意适时介入及采取恰当的指导方法,以适应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进而引导幼儿通过区域游戏健身各方面得到发展。以下就是我们总结出的在小班幼儿区域游戏时教师是如何适时介入及介入后的指导方法:

 

1.榜样示范法——以教师为榜样,充分发挥教师和同伴的示范作用,并以他人的思想、行为来影响孩子的方法。在示范法中教师也应该注意介入的时机,应在孩子需要介入的时候介入才是最佳时期,教师介入后使游戏取得一定深化时,教师应立即退出游戏,让幼儿自主游戏。

 

2.语言提示法——既帮助幼儿排除障碍,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问题、遇到问题而无法顺利进行时,教师一两句简单的建设性提示帮助幼儿理清思绪,从而促进游戏的顺利开展,小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持久性较差,有时会因为活动中遇到的简单问题便放弃活动,或是对原有材料的玩法在幼儿认知范围内已玩尽时。

 

3.情境材料介入法——既帮助幼儿更好地活动、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他们在自由选择的条件下进行游戏,能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教师一方面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情况及时添置新的材料。在情境材料介入法中,教师介入的时机应是孩子对活动已经失去兴趣,教师及时介入并出示新材料,激发孩子对游戏的新兴趣。所以,教师及时补充材料都是建立在观察幼儿探索过程的基础上。

 

二、幼儿中班在班区域活动时教师介入的时机及指导方法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的游戏兴趣逐渐增强,而且水平大大地提高了,他们能够自己组织游戏,选择主题,自行分工,扮演角色等,游戏情节丰富,内容多样化,为促进幼儿在活动中的交流和协作,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地和同伴一起游戏,有初步的协作意识。但是由于交往技能的不足,不知道该用哪些交往的方式可以找到好朋友,不知道哪些交往的方式是正确的,容易发生争执和攻击性行为,需要我们正确对待,耐心地在实际生活中多教孩子一些正确的交往方式。以下就是我们总结出的,在中班幼儿区域游戏时教师介入的时机及介入后的指导方法。

 

1.师生合作法——就是老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孩子的自主学习中,帮助孩子提高学习的能力以及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因势利导法——就是顺着孩子自主学习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中班幼儿喜欢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区域活动,他们在活动中往往把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活动想象为在现实的情景活动中,把自己当成了某一情境中的人物,伴随着各种假想的心理和行为,常沉迷于自己假想的游戏情境中,努力模仿该人物的言行进行游戏,游戏与活动不能分开。

 

3.观察等待法——既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是急于介入,而是给予幼儿一定的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幼儿的探索兴趣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

 

三、教师选择介入大班区域活动的时机及指导方法

 

大班的幼儿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并力求与别人不同,但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方面还存在差异,大班的幼儿的理解较强,创造求知的欲望比较强烈,喜欢角色游戏,动作灵活、控制能力也明显增强。因此,教师在对大班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创新、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1.角色介入法——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游戏不能继续进行下去时,教师以适当的角色介入游戏、启发幼儿,让幼儿能够继续进行更好的游戏。在区域游戏时,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让孩子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并学会和同伴相互协商如何游戏,共同合作完成游戏。

 

2.强化情感体验法(既无形中感染幼儿的方法)——就是通过教师对幼儿行为的鼓励与支持,强化幼儿已形成的情感体验。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这是大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个特点。在区域活动中他们分工不够细致、交流不够大方,因此,合作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如在开展活动时,大班幼儿也能相互协商如何游戏,但到了具体游戏时,往往把开始的协商内容忘记了,在游戏操作过程不能相互支持、帮助。

 

3.经验迁移法(推陈出新)——经验迁移法就是启发幼儿把自己已学过的经验在新情境中加以应用。大班幼儿创造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区域活动时他们偶尔会受客观事物的限制而在创造想象方面有所欠缺。凡是有教育的地方就会有迁移,从来就不存在着相互之间不产生影响的学习,可以说迁移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无所不在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情感、想象力、幽默感,对于发展其创造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在活动区游戏时,有时往往会因为厌倦某种材料单一的玩法而放弃活动。

 

4.问题设置法——启发幼儿寻找问题归因。问题设置法就是教师根据幼儿在自主学习中的种种表现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启发孩子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大班幼儿在自身能力相对有限且和外界要求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常常由于心理压力较大,情绪表现不够稳定,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在区域活动时部分孩子行为遇到问题常常选择退缩、放弃、依赖教师,活动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道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

 

四、研究成效

 

通过对幼儿区域活动教师介入的指导的时机及指导方法的研究,我们获得以下成效:

 

1.在幼儿区域活动时,教师应仔细观察、正确指导幼儿的区域活动,使幼儿从教师的指导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提高,生成新的知识经验。

 

2.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时机对幼儿进行指导,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但只有在幼儿需要教师介入时,才是教师介入的最好时机。

 

3.教师对幼儿进行指导后,教师就要大胆放手,因为我们不能低估幼儿的能力,当对幼儿的游戏有了启发后,教师应及时退出角色,让幼儿自己去进行探索创造。

 

4.区域活动的形式也很多样,幼儿参加活动,也不只是为了游戏,反而促进了同伴之间的交往、幼儿之间的协作能力。

 

5.区域活动在幼儿园是很重要的活动形式,大部分孩子都喜欢区域活动,乐于自主参加,只要教师运用适宜的指导方法,可以使幼儿通过探索活动的发现、讨论、总结、迁移,进而掌握科学的探究和方法,学会学习,也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6.教师在介入幼儿活动时,一定要选择正确的介入时机,不错失任何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教授时机,如何把握好介入时机呢?我们也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认知结”出现时。认知结是指幼儿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遇到可能会使其行为受到阻碍或产生停顿的某个问题,即所谓的认知失衡时刻。这些“结”的解决可能意味着在同化和顺应基础上的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也可能意味着创造性智慧的产生。教师要注意到这些“结”,并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使这些“结”成为幼儿注意的焦点,从而使幼儿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2)积极等待仍没有结果时。积极等待是相对消极等待而言的,它是指在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是急于介入,而是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幼儿的探索兴趣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

 

(3)当幼儿把球抛向教师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经常加入幼儿的探索过程,成为幼儿探索发现过程的目击者和共同参与者,因此,教师对幼儿要抱有具有弹性的可变的期望,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教师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当幼儿把“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球“抛”回给孩子,在接和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发展,达到介入的目的。

 

7.在区域活动教师的介入不一定是在游戏中,也可以在游戏结束后再介入,把幼儿游戏情况讲给全班小朋友听,间接鼓励他,使他更好地完成下次的游戏。

 

8.对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研究,不仅能对孩子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观察、指导、选择、记录和评价能力。

 

总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把握好了介入的时机和运用恰当的指导方法,既能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又能让幼儿在玩儿中获得技能、技巧,提高探索能力,促进幼儿独立思维的发展。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得不断努力使自己具备敏锐和客观的观察力、反思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更好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