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活动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12 07:58:50

三万活动工作总结

三万活动工作总结篇1

一、基本情况

社区居委会成立于6月,位于,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有常住居民5796户,20315人,流动人口5000余人,有行政、企事业单位42家,各类个体工商户2258家。社区居委会有工作人员10名,按街道划分居民小组6个。

二、主要工作

(一)统一思想,切实加强对“机关干部进村入户”活动的组织领导

开展“三万”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区民政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强“三万”活动的组织领导。

1、及时召开会议。3月7日,区民政局召开全体机关干部大会,会上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传达了省、市、区“三万”活动动员会议精神,部署民政系统“三万”活动,落实驻社区的具体工作安排。

2、成立工作小组。为保障“三万”活动抓出实效,专门成立副局长任组长、街道党委宣传委员和局基层政权科科长为组员的局“三万”活动工作组。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主要抓,科室负责人具体落实,精兵强将齐上阵的工作格局,做到组织、人员、责任落实,确保“机关干部进村入户”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3、制定工作方案。结合驻点社区(社区)实情和部门职能,区民政局制订了详细的“三万”工作方案,确定了局“进村入户”的“五个一”重点活动内容。明确此次“三万”活动以“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具体围绕“一进”、“二访”、“三送”、“四促”四个重点展开,同时借活动的开展大力宣传相关政策法规,通过送政策,促进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通过访民情,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通过办实事,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推进社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严明工作纪律。制定了《机关干部驻社区工作制度》、《机关干部驻社区工作组学习制度》、《机关干部驻社区工作组廉洁制度》,要求进村入户工作组要沉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居民,切实做到“两个全覆盖”、“四个在一线”,工作组干部要通过进村入户,实现“四有”:研有所得、思有所悟、干有所成、学有所获。工作组同志要严守纪律,扎实工作,对基层只能予、不能取;只帮忙、不添乱;切实遵守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六不准”;每天做好考勤记录,做到长流水、不断人;每天做好民情记录日志,做到当日事、当日毕。

(二)突出重点,努力推进驻村工作有序进行

1、宣传动员,营造氛围。

为向广大居民群众宣传这次“三万”活动,驻社区工作组在进驻社区后,大力开展“五个一”宣传工作,即:挂一条宣传标语、开一次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社区党员代表召开动员会、办一个驻社区工作专栏、建一个社区宣传教育长廊,开展一个社区网站,广泛宣传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同时,通过社区网站,将工作组开展的各项活动向居民群众进行宣传报道,让全体居民群众知晓活动,关注活动,参与活动。

2、走访调查,了解民情。

由于社区人口较多,驻社区工作组采取多种途径收集社情民意。一是开展大走访。驻社区工作组成员在社区工作人员带领下,重点走访了“六类人员”,即“老党员、老干部、上访户、特困户、空巢老人户、留守儿童户”。同时,为贯彻落实省“三万”活动访民情“两个全覆盖”工作要求,驻社区工作组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分成四个小组,在单位“一把手”带领下,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深入社区居民中,开展社情民意集中大走访;二是开通网上论坛。工作组依托社区网站,面向广大居民群众收集民意、征求意见,社区居民群众可以通过社区论坛、社区领导信箱等途径,就如可改善民生、构建人居环境等问题,向工作组建言献策;三是设置群众意见箱。在社区居委会办公地显眼位置设置社区意见箱,面向居民群众征求意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并安排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意见收集整理,及时向居民反馈办理结果。四是召开民情恳谈会。3月21日下午,工作组组织社区党员、居民代表召开了一次“你说我听”民情恳谈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座谈会上,党员居民代表围绕如何更好落实党和国家惠民政策、如何进一步改善民生、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治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发言,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极大地促进了驻社区工作 组工作。

3、兴办实事,促进发展。

结合社区实际和部门职能,工作组力所能及地为社区居民办理实事。一是力所能及扶贫帮困。工作组积极筹措近1万多元资金,于3月14日走访慰问了等10多户困难居民,分别给他们送去了500元慰问金和大米、食用油等物质,缓解他们的生活困难;在了解到社区居民家因电线老化失火受灾严重时,工作组先后两次到他家走访,并送去2500元现金以及棉被、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质;为鼓励服刑劳教人员积极改造,重新做人,回报社会,工作组还专门走访了服刑人员家属,为困难家庭送去必要生活物质,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为真正解决困难居民生活实际困难,工作组配合区社会救助管理局认真开展城乡低保年度核查,将97户157人纳入区直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使困难居民区直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二是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为改善社区居民宜居环境,3月25日下午,驻社区工作组与30多名社区志愿者一起,开展“改善环境卫生,帮助困难居民、共建美好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对大道及周边小街小巷的卫生死角、露天垃圾、“牛皮癣”广告、白色污染等进行集中清除,极大地改善了社区环境。组织志愿者为久病卧床老人、孤寡老人整理家务,帮助久病卧床的老人洗头,为他们送去精神关怀。三是建立宣传教育长廊。为进一步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教育居民,服务居民,工作组在社区居民人流较多的通道建立了30多平方米的宣传教育长廊,内容涉及党和国家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政策、居民办事服务流程、市民文明素质培养、和谐社区创建、家庭健康知识等,方便居民群众办事,教育居民群众遵纪守法,争做文明市民。四是举办安全知识讲座。以“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为契机,工作组邀请市消防大队工作人员和街道法制办工作人员,为社区居民开办了一场消防知识、法律知识讲座,向居民群众讲解消防安全和法律知识,增强居民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为更好地帮助居民群众掌握日常防灾知识,工作组专门印制了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单发放给居民,告知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地震、防雷电、防洪水、防火,如何安全用电、用气。五是开展“三送”义诊活动。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组在社区居委会的配合下,邀请市直医院的资深专家为社区居民进行义诊,为居民群众送健康、送卫生、送服务。义诊当天,共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单300余份,受惠居民500人次。六是力促三项工程推进落实。一是落实社区办公用房新建工程。社区办公用房虽然达到300平方米要求,但因办公房位于四楼,居民群众办事极不方便,街道和社区积极想办法,将社区办公用房搬迁至一楼或二楼,但一直没有合适的地方。今年,街旧城改造刚好位于社区辖区,工作组得知这一信息后,积极会同街道和社区与改造单位联系、协商,最终,汉正街改造承建单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答应在新建的写字楼二楼为社区免费提供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办公用房,目前开发商一同社区居委会签订了协议。二是协调推进路的维修工程。路是坡社区辖区一条贯穿南北的重要通道,由于年久失修,加之周边建筑场地密集,大型货车通行频繁,导致该路段损坏严重,造成居民出行极不方便,居民群众反映十分强烈。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方便居民出行,驻社区工作组积极同相关部门沟通,反映居民意愿,争取将路改造纳入城市小街小巷改造工程项目。目前路修建工程已全面开工。三是积极配合社区做好群众工作,促进汉正街改造工程顺利推进。街改造工程是区委区政府旧城改造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形象工程。旧城改造一期工程计划整体改造西9栋、西11栋共68户,由于居民大都从个人利益角度看问题,对旧城改造认识不够。工作组积极与社区工作人员和改造专班工作人员一起到居民家,宣传改造政策,宣传旧城改造的好处,化解居民群众思想疑虑,让居民群众积极支持旧城改造、主动参与旧城改造。到目前为止,已经有60%的居民同意旧城改造。七是完善社区规章制度。针对社区工作实际,工作组积极指导、帮助社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公共服务流程、社区居民自治、民主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推进社区服务规范化、流程化、人性化。八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以“社区文化节”为契机,积极帮助社区出谋划策,协助社区居委会组织辖区单位和居民,于6月12晚举办了一场以“庆祝建党90周年、喜迎建区10周年,人民周周乐”为主题的纳凉晚会,晚会上,社区居民、辖区单位职工、幼儿园小朋友表演的10多个文艺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为广大居民群众奉献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4、调查研究,改进工作。

工作组在走访民情基础上,积极开展专题调研,研究探索改善民生、创建宜居环境、构建和谐社区的方法和途径。在调研过程中,居民群众反映最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社区人居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体现为社区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管理有待改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力度有待加强,拆违控违力度需加强。二是居民社区意识淡漠,社区建设缺乏内在动力;三是社区服务功能较弱,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服务需要。针对居民反映的主要问题,工作组探索性的提出了几条建议,一是加强宣传教育,让每个居民都认识到建设和谐社区,人人有责,增强居民参与意识、责任意识,教育居民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讲究卫生、做文明市民;二是加大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居民群众出行、文化体育活动等提供条件;三是加强监管力度,对违法建筑要坚决予以打击,对不文明、不道德行为要发动社会 力量予以谴责和教育,努力形成“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进村入户”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比照省、市、区的活动要求,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入户走访面不高,社情民意掌握的不够全面。基于社区人口较多,工作组人员有限的原因,民情走访无法做到所有居民全覆盖,收集的社情民意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居民区中的民生需求;二是兴办实事能力有限。受部门职能局限,居民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在职能范围内无法解决,能为居民群众办理的实事好事十分有限,与居民群众的愿望有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三万活动工作总结篇2

一、2010年工作回顾

(一)农业综合能力稳步提升,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今年我区年种植业总产值达3亿元,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7万亩,总产量2.14万吨,平均亩产455公斤;油菜3.5万亩,午季产量亩均产量151公斤;小麦0.35万亩,午季均亩均产量390公斤;蔬菜复种面积8.79万亩,总产14.4万吨,分别比去年增加了12%和12.5%;全年渔牧业生产也呈平稳增长态势:肉类总产量10000吨,畜禽出栏量为生猪3.5万头、家禽450万只;水产养殖面积为18000亩,其中精养池塘面积10000亩,龙虾养殖面积为4000亩,全年水产品产量9000吨;全区共繁育各类淡水鱼苗8100万尾,投放各类鱼种1600吨。

(二)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今年以来,我委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三圈、五带、十园、百区、六大产业集群”及“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全年新发展莲藕6000亩、露地菜7800亩、设施大棚180亩,减少粮油种植面积1.6万亩(其中水稻减少1.1万亩,油菜减少0.5万亩),如今已逐渐形成“村村有特色,村村有新品”的现代农业种植格局。如大圩镇新民、晓南,淝河镇卫乡等村的种植品种在我市已小有名气,市民一提起葡萄就会想起大圩葡萄,一说起番茄就会联想到卫乡番茄,各镇各村都渐渐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已初步形成。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农业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近年来,我区以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积极为外来投资者提供环境保障和奖励政策。烟墩镇今年成功引进首家农业开发公司——安徽园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驻安徽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成立了5个村的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首批流转土地达2938.51亩。义城镇塘西村也引进合肥银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包了400多亩流转土地开发大棚蔬菜和设施农业。大圩镇也将全镇14个村中的10个村,分片规划,引导发展,广招农业项目。目前已有1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外地能人成功进驻,如:华泰集团在磨滩村承包500多亩土地发展苗木花卉,合肥战友农业开发公司在磨滩村承包200多亩土地发展双孢菇,合肥佳佳龙虾养殖有限公司在沈福村承包XX多亩土地从事龙虾生产,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在慈云、圩西村承包200多亩土地试种蓝莓。这些企业在建设项目同时,又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使得周边土地已流转的农户除了获得稳定的土地租金外,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月收入近千元,实现了“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打工收入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目前全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0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2个(其中专业合作社23个,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市级示范合作社5个)。

(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含量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我委坚持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以及重点项目的实施工作,且重点在“转变农民传统习惯,提高农民科技意识上”下工夫,拟通过农技人员下乡指导和项目实施来提升全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全年共邀请省、市农业专家、教授授课十余次,举办了各类技术培训班60多期,田间课堂1000多场,培训农民达10000多人次。今年共实施重点技术项目四个:一是部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淮平原秸秆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该项目主要是通过机械收割时,对油菜秸秆的碾压和撕裂处理,使秸秆体积减少、硬度降低,待机械收割后将田块注水,再进行巡耕,使秸秆与土壤结合,土中腐解,最后实施机械插秧,从而实现整个生产循环的机械化,此种方法不仅能改良土壤,而且还能使每亩增收节支50元以上。在今年秸秆禁烧期间,吴市长还专门调研了该项目,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部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了全区五个镇(街)共50个行政村的土壤样品采集工作;完成土样、植株样化验标本2100个;在大圩镇磨滩、新河、新民、圩西等村建立白菜、油菜、葡萄等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田3万亩;确定了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和肥东县磷肥厂2家企业作为我区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并在大圩镇圩西、义城镇集贸市场、烟墩镇集贸市场建立了配方肥销售网络,使全区使用配方肥面积普及率80%,配方肥使用量达4000吨。经测产,今年的蔬菜、西甜瓜、葡萄及油菜普遍增收,全区总节本增效达1100万元以上,让广大农民得到了科学技术带来的实惠。三是蔬菜营养泥炭块育苗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位于包河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大圩镇圩西村、晓南村的三个蔬菜生产基地内。共有示范品种13个、培育营养泥炭块秧苗20万棵、示范栽培面积达60亩,平均亩产较常规育苗增收1605元。[1]

更多关于农委年度工作总结的文章 >>

2010年物业管理工作总结

2010年度老干部工作总结

2010年电话部工作总结

2010年生产企业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2010年社区居委工作总结

2010年建筑公司工作总结

2010年公路养护工作总结

2010年工厂车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返回 栏目列表】

四是蔬菜新品种引进、种植与示范推广项目建设。全年共引进了58个蔬菜、葡萄新品种,其中大多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新品种。项目分为棚室栽培和露地示范两项内容,其中23个棚室内品种涵盖辣椒、西红柿、茄子、黄瓜、南瓜、毛豆、西葫芦、瓠子、甜瓜、西瓜等41个新品种,露地区则主要包括美人指、醉金香、金手指等16个葡萄新品种和1个马铃薯新品种。5月14日,市农委还专门组织了全市各县区的农委主任以及蔬菜种植大户代表共计100余人,来我区现场观摩菜瓜果新品种的种植情况,与会代表观后均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表示这些优质新品将为我区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添光加彩。通过这些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极大地增加了我区农业科技含量。

(五)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严格遵守无公害管理规定,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工作。制定区、镇(街)层层落实责任制,从组织落实到任务分解,严格执行属地管理和产品追溯制,要求各基地积极申购农业部印发的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加贴商标,所颁发的证书和标志使用权只限于核准使用的产品。二是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的日常管理工作。全年共完成豇豆、韭菜、莲藕、葡萄四个品种的换证工作,新认证青菜、乌菜两个无公害品种(跨年度)及“禾味黑豆”等21个绿色产品,现全区共有无公害农产品20个,其中种植业农产品13个,水产品5个,2个初级加工农产品。三是加强农资市场的巡查整治力度。成立了“农资专项整治工作队”,与镇(街)干部一道,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4次(春季和秋季专项行动),全面检查区域内所有的农资销售点。同时将禁用农药及替代品种印成明白纸(总数8000份),张贴在各农资销售点及村民集中处,努力将农资安全知识普及率提高到100%,确保全区农资市场安全;四是加强动物检验检疫。按照“区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集中强制免疫方案。全年共购进禽流感疫苗99万毫升、口蹄疫疫苗27万毫升、猪蓝耳病疫苗43万毫升、猪瘟疫苗59万头份、鸡新城疫疫苗90万羽份,耳标4万多套。集中防疫期间防疫禽流感300多万只次、猪口蹄疫5万头次、猪瘟5万头次、免疫注射牛羊1000多头次,全区的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强制免疫密度达100%,实现了2010年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不成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首发地和疫源地的动防目标。

(六)结合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今年以来,我委在结合实际,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按照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总体建设思路,按照《包河区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意见》,以实施五项工程为重点,强力推进全区新农村建设:一是实施大圩都市农业新市镇建设工程。按照“一镇、三园、三带”规划布局,重点做好新市镇的规划、指导、协调和服务。今年重点在完善内部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和产业布局调整上取得了可喜进步,成效明显;二是实施“一镇十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程。大圩镇作为“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其镇内“新民、磨滩、新河、晓南、圩西、沈福”6个村也相继纳入省、市、区新农村示范村。今年以来,按照“徽派风格、现代水乡、生态果园、都市农庄”的建设风格,采用“穿靴戴帽、去脂抹粉”的方式,共投入专项建设资金1200多万元(其中省新农资金270万元),完成了872户旧民居的改造,新修机耕砂石路23条,完成4万多米的村内水泥道路建设以及多处水利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设施,并利用农村饮水工程项目,加大投入,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义城街道的董城、汪潦、前杨三村的新农村建设也成效显著,全街道共投入专项资金858万元,完成棚居改造126间、硬化道路46.8千米,新增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增设自来水管道44.94千米,下水管道18.8千米,挖污水处理池18万立方,完成改厕率98%以上,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观,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三是实施烟墩牛角大圩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工程。该项目位于包河区烟墩镇牛角大圩,规划面积1.5万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力争3年内基本建成,已被纳入2010年省“861”和市“1346”行动计划。按照三年规划建设进度,于2010年12月16日正式开工,今年共成立了5个村的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引进了首家农业开发公司——安徽园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顺利进驻,首批流转土地2938.51亩,租期16年。四是实施“文明乡村”建设工程。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我区制定了三年实施规划,重点对去年百日行动计划的成果做好总结表彰和巩固提升工作,年底顺利实现60%的文明村要求。全区54个村今年已转为社区的有16个,实际现有38个行政村。五是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全区共有38个城中村改造,今年已全面启动14处重点建设项目,涉及8494户,占地3382.9亩,建筑面积381.2万平方米,总投资71.6亿元,至今已完成转户农民3.1万人,占全区15万农民总数的21%。

(七)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助推农机化发展

一是认真宣传和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利用科普赶集、会议、报刊、电台和专栏等媒体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确保政策贯彻不走样,使购机补贴真正成为老百姓心中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通过宣传,今年我区共有2户农必一农业园区自筹资金35.29万元购置大中拖等农机10台套,享受财政购机补贴7.56多万元; (2)

更多关于农委年度工作总结的文章 >>

2010年物业管理工作总结

2010年度老干部工作总结

2010年电话部工作总结

2010年生产企业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2010年社区居委工作总结

2010年建筑公司工作总结

2010年公路养护工作总结

2010年工厂车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返回 栏目列表】

二是做好农机及驾驶人员年度检审工作。全年共检验变形农用运输机343台、联合收割机8台、小型犁耕机41台,驾驶员年审394人,新办农机入户169台,驾驶证37人。三是抓好农机科技培训。共开办培训班4期,培训新机手37人、机手450人,有力保障了农机使用安全。四是做好农机跨区作业工程。今年午秋两季收割期,我们从灌输等地引进了近百台高性能的联合收割机,机收面积5万亩,机收率94%,为农民节支增收300万元;五是做好农机油菜秸秆循环利用工作。通过“江淮平原区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实施,从源头上解决秸秆焚烧难题。

(八)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全年共重点开展了六项活动,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巩固年活动、“为新市镇建设添光彩、为都市农业做贡献”主题实践活动、与村居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和“七一”纪念活动。活动中,一是重视到位。分别召开了动员大会,并广泛宣传;二是组织到位。分别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机构;三是效果到位。在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委党委和所属各支部共召开座谈会6次,开展个别访谈218次,发放征求意见表120份,设置意见箱6处,共征求到意见和建议94条;清理过时的制度10多条,新建制度10多条;在“七一”纪念党88周年的活动中,通过上党课、看电教片、集中学习、组织党员体检等10多项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九)按照上级要求,全力完成其他各项重点任务

1、全力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我区位于合肥东南上风口,域内有骆岗机场及合宁、合安等高速公路,辖大圩、义城、烟墩、淝河四镇及骆岗街道共5个农业镇街,现有农业耕地近9万亩,年种植油菜3.5万亩、水稻5.26万亩,年产秸秆2万吨左右。由于我区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禁烧初始,我们就充分认识禁烧工作的重大意义。为此,在区农委的统一调度下,我们成立了“禁烧”值班小组,不惧高温风雨,在重点“易燃”区域进行20多天24小时的轮岗值班。同时利用大圩镇圩西村实施的部级重点项目《江淮平原秸秆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将秸秆机收后腐熟还田,有效、圆满地完成了禁烧任务。

2、认真开展有害生物普查和监管工作。认真学习新的外来有害生物扶桑绵粉蚧的生态学知识培训,开展普查工作。对 “加拿大一枝黄花”实施动态监测,常态化管理,普查与定点相结合,春秋两季以区政府名义防除文件,适时防除通知,9月底,召开铲除现场会,组织全区200多人对区政府附近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围剿,各乡镇街道辖区内的一枝黄花蹲点包片,积极监督核查,促进一枝黄花铲除工作的有效开展,努力营造氛围,提高我区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安全意识。

3、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工作。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国家惠农政策之一,于2010年纳入我区民生工程范围,由我委承担全区主要粮食作物及能繁母猪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今年全区参保品种有4个,即水稻、油菜、小麦和能繁母猪。其中水稻4.5万亩、油菜3.5万亩、小麦3500亩、能繁母猪1075头,全区约有1.75万户农民参加了该保险,完成投保率百分之百。

4、加速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进程。一是大力宣传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政策。编印了《包河区农经工作资料汇编》XX余份,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专门会议、送政策下乡等多种形式,将政策精神原原本本地向镇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传达;二是积极引导规范管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行为。在5月份召开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各镇街、村居负责人参加的全区土地流转专题会议,对土地流转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动员部署。要求各街镇、村居积极引导农户在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流转土地,规范签定流转合同,并报发包方备案;三是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流转权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无擅自盘剥、截留、扣缴农民土地流转收益的行为;四是新建了区镇两级土地流转信息平台。投资10万元,建立健全了区、镇两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平台,并与市农委相应网站联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五是建立了包河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大圩镇、烟墩镇依托为民服务中心建立了土地流转平台服务窗口,并配置了大屏幕电子显示屏、电脑、打印机等必要的办公设施。自7月份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建立以来,区镇两级已累计接待服务来自省内外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等规模投资经营主体120余人次,接受群众咨询和为农民提供流转信息、流转合同等服务XX多人次。全区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5.3万亩,占全区总耕地量的58.89%。

5、积极落实好各项富民惠农政策。一是认真落实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直补、大户补贴、油菜补贴、购机补贴等各项支农政策,发放各类补贴422.73万元;二是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全年累计处理、调处、复查了土地纠纷27起141人次,做到了件件有答复,件件有解释。

6、积极组织参加市第二届农民运动会。一是包河区参加合肥市第二届农民运动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事机构;二是制定并印发了运动会筹备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和责任人;三是落实了专项参赛经费,及时开始运动员报名、体检、选拔和训练等相关工作。由于准备充分,此次参赛成绩喜人,共获得了10个比赛单项奖,我区也并授予优秀组织奖称号。 (3)

更多关于农委年度工作总结的文章 >>

2010年物业管理工作总结

2010年度老干部工作总结

2010年电话部工作总结

2010年生产企业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2010年社区居委工作总结

2010年建筑公司工作总结

2010年公路养护工作总结

2010年工厂车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返回 栏目列表】

7、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一是组织本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展;二是编印《合肥市包河区滨湖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指南》,散发给参会的中外企业代表;三是邀请部分企业到我区大圩镇和牛角大圩实地参观考察。

二、2010年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滨湖新区、发展都市农业”这一主题,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为主线,以培育发展农业主导产业为核心,以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和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二)重点任务安排

1、加速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以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化转型为方向,充分利用秋种换茬之机,立争完成每年传统粮油种植面积平均压减1万亩,农作物秸秆产量减少XX吨,新增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5000亩的工作目标。

2、做好重点项目建设与申报工作。“赠人千金,不如授人一技”,除做好当前正在实施的重点农业技术项目外,还积极申报2010年省、市农业新项目,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全力助推我区农业迈上新台阶。

3、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滨湖新区建设和打造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为统揽,坚持“三个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公共资源向镇村服务中心集中),推进“四个优化”(优化农村社区布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实现“五个提高”(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水平、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努力走出一条与全省“第一城区”相适应、具有滨湖特色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之路,不断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4、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严格实行农药市场准入制度,做好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确保食品安全。同时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以蔬菜、水产品、农药、化肥等为重点对象,以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为重点地点,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和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全面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

5、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加强指导服务力度,争取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建设一批规模档次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园区;建立一批优效安全的农产品品牌体系;扶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接市场、内联农户的桥梁作用,以“公司(市场、协会、大户、农民经纪人)+农户”的模式,引导和扶持农民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6、继续抓好民生工程工作。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确保全年目标百分百完成;依法加强农民负担和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严防农民负担反弹;配合财政、监察等部门做好良种补贴、粮食直补、能繁母猪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各种补贴的发放。

  4  

更多关于农委年度工作总结的文章 >>

2010年物业管理工作总结

2010年度老干部工作总结

2010年电话部工作总结

2010年生产企业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2010年社区居委工作总结

2010年建筑公司工作总结

2010年公路养护工作总结

三万活动工作总结篇3

*年以来,我区按照国家及市计生委的部署,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得到了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和积极响应。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区各基层单位创造了不少特色经验,推出了一批典型。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快转变旧的婚育观念和习俗、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普及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科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根据*年区委宣传部、区人口计生委等十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活动提出的总体安排和津计生委[*]23号文件要求,*年6月份,区人口计生委将对全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进行评估。现提出如下评估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意见》提出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全面评估和总结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进展情况,以形成正确的导向,制定有效的措施,推动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逐步在全社会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风尚,努力建设新型生育文化,为稳定低生育水平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评估内容、标准、方法(详见附表)

三、时间安排

(一)*年6月10日前,为各单位自我检查评估阶段。

(二)*年6月20日前,向区人口计生委宣传科报送评估报告以及附表。(报告内容按评估细则内容,如有图片、音像和多媒体资料等一起报送。)

(三)区人口计生委将于6月底组织对各单位评估工作的督查和抽查。

四、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年是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评估年,国家人口计生委将在第三季度对各省市工作进行督查和抽查。市计生委将于7月组织对各区县的督查和抽查,各单位要结合实际,突出特色,认真做好本单位的评估工作。

(二)统筹安排,分级实施。各单位组织评估工作时,要结合实际,统筹安排;在评估工作过程中,各单位要主动争取党委宣传部门的指导,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评估工作。

(三)客观公正,分类评估。评估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按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四个档次进行自我评估。

三万活动工作总结篇4

一、创新工作机制,营造创建工作良好氛围

1、创新领导机制。我们把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每季度一次的创建工作形势分析制度、每月一次的创建工作督查制度,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工青妇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建立镇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四位一体”的创建活动包保体系,使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2、创新制度机制。科学地制定了《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总体规划》及《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实施方案》。结合中心工作,坚持把创建工作纳入全镇经济工作上来,紧紧围绕“强镇裕民”这个目标协调动作。镇属部门、单位和各村结合实际,都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本单位创建规划,把创建工作纳入到干部岗位责任制,实行量化指标与三级干部的政绩、奖金、工资挂钩,为创建工作了提供制度保障。

3、创新投入机制。“两府合一”以来,我们有计划地按照《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总体规划》,筹措资金1.4亿元用于创建基础工作,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备合理。镇区房屋开发近8万平方米,硬化道路60多公里,先后建成了高标准的灯光篮球场、老年门球场等一批文体设施。去年,投资300万元,兴建了高标准的占地60亩的群众文化广场,为人们休息娱乐提供了场所。目前,为教育工作累计增加投入20多万元,节约教育基础建设资金180余万元。投资3万元用于建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全镇未成年人犯罪率低于4%。投入24万元,用于健全全镇卫生保健网络,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体系,落实卫生防疫措施,提高了群众健康素质。

二、改进工作方式,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

第一,活动引导。我们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教育活动。以*、*村为试点,举办形式多样化的教育活动,由村到组,由组到户,由户到人,使公民道德教育全面辅开。深入开展“争创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全镇“十星级文明户”达到35%以上。每年两次“送政策、送法律、送科技”下乡活动,定期举行电影周、科普大集等活动,老年门球赛、全镇蓝球赛、“三株杯”象棋赛、妇女“双学双比”活动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军民共建活动扎实开展,*年,山城镇被评为*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年,被评为*双拥工作先进集体。在驻镇窗口单位广泛开展了争当“岗位明星”创建服务活动,各职能部门服务质量有明显提高。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各级群众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提高了文明素质,为创建工作开展营造了浓厚的社会环境。

第二,典型教育。把典型教育作为做好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的重要方法,坚持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培养、总结经济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服务环境和生活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集体和个人先进典型,采取现场观摩、、党员冬训等形式,引导基层部门、领导学习先进典型,以典型促动工作,增强创建效果。*年,我们筹集资金20余万元,对*村的四、五组的65户村民院墙进行了彻底改造,新规划建设绿地3000多平方米,边沟、路面全部硬化,同时修筑了假山、九曲桥、凉亭等设施。典型的树立带动了农村整体环境的变化,目前,全镇共投入环境综合整治100余万元,22个村全部达到文明村标准。通过典型引路,在全镇形成了立足实际、真抓实干图发展的浓厚氛围。

第三,示范服务。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积极引导同热情服务结合起来,把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的过程变成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为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我们坚持外在形象与文化内涵同步提高的原则,狠抓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仅去年就投资3000多万元,实施了道路硬化、经济适用房开发等一批高标准重点工程。目前,镇内花园绿地、长廊雕塑、广场楼宇相映生辉,展现了现代化小城镇的浓郁气息,为群众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对群众关注的诸如财务、用电、宅基地、农民负担等热点、难点以及基层民主问题,我们坚持公开,按章办事,充分尊重农民的民利。

三、注重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整体水平

我们本着创建工作与繁荣经济相结合,改变环境与和谐发展相结合,近期建设与长远规划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使全镇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协调发展。主要抓了三个环节:

1、软功实做,重在建设。加大道路、供水、排水等项基础设施力度,近年来,我们先后投资6000余万元,实施了山城大街取直拓宽工程;日产3000吨自来水改造扩容工程;2500延长米的主街主路下排水管线铺设工程;主街通讯电缆地下铺设工程;新开650米站前南路工程。完成了总长*米的东放、利民路水泥硬化及其暗排水工程;完成了县级公路柳西、山姜、东山线山城镇镇内16公里水泥路建设工程。*年,完成了*等村22公里水泥路“村村通”建设工程。我们通过招商引资*万元,先后对三株百货大楼及奉天商业街进行改造,商贸辐射力明显增强。投资近200万元实行高标准大规模绿化、美化,去年,又投资30万元,新上路灯114盏,临街商业门市楼有40%以上的住房都安装了霓虹灯、彩灯、射灯等美化灯具,使小镇的夜晚五光十色,初步呈现了都市的风采。

2、建管并举,严格管理。实行制度化环卫管理,镇区主街(路)实行全天卫生保洁,所有居民区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严格“门前三包”,强化责任管理;严格化市场管理,先后取缔了东、西两个马路市场,彻底取缔店外店、占道经营现象,镇内商贸秩序井然;规范化镇容管理。重点清理整顿乱写乱画、乱贴乱挂现象,规范非标准广告牌匾300余块,清理拆除临时违章建筑5000余平方米,镇内建筑秩序井然。

三万活动工作总结篇5

事业单位是指我国公共部门中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部门和单位,是政府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事业单位结对帮扶年终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事业单位结对帮扶年终总结范文一按照县委、县政府结对选派、帮扶的总体安排和要求,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和扶贫开发工作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帮户”活动要求,结合实际,坚持真心为民,真情帮扶,精心组织,大胆实践,扎实推进,结对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为全面完成20__年结对帮扶工作目标,我局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局长臧旭东同志任组长,李博副局长为扶贫工作队第一队长,科(室)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把该项工作纳入局内部目标进行考核,形成了由上到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了结对帮扶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紧紧围绕责任目标和重点帮扶项目,并深入结对帮扶的小新村进行走访调查,广泛座谈,详细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制订了帮扶措施和共建方案,重点抓好了以下工作:

1、年初,以“携手同行,共创共享幸福生活”为主题,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帮扶村,与“1+1”结对户开展结对活动启动仪式,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并建立了结对联系卡,确保了结对帮扶工作有序推进。

2、积极开展助推“四大基础工程”宣传活动。

局支部认真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农村“四大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内容构成和主要作用。并采取面对面交流,发放宣传资料、调查问卷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先后多次深入结对村、结对户,积极开展助推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宣传活动,切实提高了结对帮扶户对农村“四大基础工程”的知晓率。

3、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

“春节”前夕,分别组织党员干部为帮扶村特困家庭送去了1万元的慰问金,及时帮助解决他们当前家庭生活上面临的暂时困难。

4、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利用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实现优势与资源有机结合,创造性开展帮扶工作。

通过提供务工信息、推荐工作岗位,开展岗前培训等具体形式,积极拓宽帮扶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多途径的促进帮扶户增收。

5、20__年5月28日邀请县第一人民医院对小新村进行大型义诊活动,送来价值近一万元的药品,切实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

6月份和村干一起努力争取了农电网改造、土地流转、农灌溉渠主渠清理等工作。

6、7-8月为选派工作集中帮扶月,选派单位对帮扶村村部进行了整修。

整修范围:地坪:13_23=299平方米、院墙墙体粉刷:13_2.5=32.5平方米、对原大门进行重新选址及更换、新安装计生宣传栏、村务公开栏等,总费用2.2万元。

7、基础设施类:10-12月份实施的有:小新村道路两条,第一条:途径生产队(新建、井沿、东洼、东一)全长一千米。

梨树组涵管200米。第二条:途径生产队(兴圩、梨二、梨三、梨四)全长950米。

集体经济蔬菜大棚:经过协商租用村民17亩土地,并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制定了小新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议书。

建设内容:建钢架大棚18个,530平方米/个,钢管拱架大棚净宽8米,长66米,脊高2米,其中内设钢管横担一根,总长66米,钢管立柱60根,单根长10米,立柱间距2米。工程一期投资25万元,其中,组织部选派资金5万元、财政资金5万元、乡配套资金5万元、村自筹资金10万元。项目施工期是11月20日到11月底完工。

11月20日我局为帮扶村送去了五台挂式空调、两套办公桌椅、价值2万元、配送了垃圾清运机动车一辆、人力三轮垃圾清运车五辆、垃圾桶50个,总价值8万元。年底,我局为49户贫困户送去慰问金2万元。

三、20__年工作打算

我局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不断深化帮扶力度,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重点,继续做好支部结对共建、“1+1”结对帮扶、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助推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宣传活动,确保帮扶对象知晓率达100%,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为推进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事业单位结对帮扶年终总结范文二根据县委办《关于切实做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结对帮护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今年结对帮扶对象为沐尘畲族乡坑头村。我们采取资金上支持,工作上帮助,精神上鼓励等形式,积极帮助坑头村发展农村经济,引导群众致富奔小康,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局领导非常重视“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结对帮扶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年初专题研究制订结对帮扶工作计划,局主要领导专门听取结对帮扶工作情况汇报,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包村帮扶工作,经常深入村委会调研、现场办公,了解村委会的情况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亲自研究部署结对帮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从局机关抽调综合素质高、对工作负责的党员干部参与包村帮扶工作,并严格落实责任,切实解决民生实际问题。

二、进村调研,科学规划

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我局联系村和“生态指导员”派驻村为沐尘乡坑头村,按照“生态家园建设”的统一部署,我们首先深入农户家中,认真做好调查,了解民情,熟知村民的要求与愿望,仔细分析与研究,掌握好第一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目标,科学合理的规划村的建设项目,做好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重点突出,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此次调研后,根据实际情况及资金,规划了农家乐、老年公寓二期、村级办公场所等建设工程项目。并协助村委会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5个,有效调处矛盾纠纷4起,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落实措施,积极帮扶

按要求,我局深入开展“千名干部结亲”活动,以“三走进”活动为契机,在“千名干部基层结亲”活动中,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来到沐尘乡坑头村,结对联系困难群众,扶贫帮困。当天共走访22户困难户、重点户,给每户结亲对象送去了米、油等物资。走访期间,深入了解了每户的人口、经济收入、山地耕地面积、致贫原因等家庭基本情况并记录在册。重在加强与结亲对象的思想沟通、政策宣传,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生活、子女就学、看病就医等实际困难,及时为困难户引进合适项目,增强造血功能。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解决帮扶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局在包村工作中,一方面紧缩单位开支,过紧日子,挤资金;一方面不辞千辛万苦,利用各种途径,协调资金。一是提供资金帮助。在本局经费紧缺的情况下,今年已资助46000元,并主动帮助联系县农办、民政、规划等部门落实项目资金40万元,结对帮扶贫困户22户,结对助学4名。三是积极引导。我们在有关会议和走访过程中积极鼓励村民外出务工,自谋职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通过以上工作,有效解决了该村的一些实际问题,大大方便了群众,也给群众带来了一定的实惠,也得到了群众的较好评价。

在包村帮扶工作中,我局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上级部门和帮扶对象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今后,我局将继续加大对包村帮扶的工作力度,继续选派工作能力强、热心农村工作的党员干部到村委会进行包村帮扶,真正“包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需”,同时,积极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发家致富的积极性,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努力完成上级交办的包村帮扶工作任务。

事业单位结对帮扶年终总结范文三为扎实做好20__年度我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改进机关党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转变,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和谐发展。根据盐结办[20__]6号《关于进一步做好结对帮扶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市局分配我处四户帮扶任务。为了更好地落实帮扶工作,处党总支领导立即召开会议,安排帮扶工作计划。从宣传发动开始,到资金全部筹集到位,只有不到三天的时间。我处党员干部以“一帮一结对帮扶”为主要活动形式,切实帮助困难群众家小孩不能因无钱而掇学。在社区领导的带领下,很快将帮扶资金送到困难群众手中,深得他们的好评。

我处分配的4户贫困家庭大致情况为:刘文平住拖拉机厂平房161号,二人下岗失业,家中二个小孩上学读书(初二、初三);胥晓青住后关路37号,重组家庭,二个小孩上学读书(小孩子上小学二年级、大孩子上初三),自己在拖拉机厂工作,妻子无工作在家;陈国和住药厂2-405号,二人下岗失业,小孩在市技校读大专;祁兰英住洋西新村五巷7号,单亲家庭,小孩在南邮上大二学读书,自己无工作。

我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活动具体工作由处工会牵头负责,三个支部密切配合。因此,根据4户实际情况和市处扶贫工作计划,在中秋、元旦和春节期间,由市处分管领导薛锋同志带队,工会及三个支部负责人积极参与,专程到四户困难家庭中进行调查并及时慰问,分别给予每户特困家庭1200元的帮扶资金,总计帮扶资金4800元。“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是我处党员干部与城市特困家庭又一次贴近关系,也是加强我处党员干部自身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措施和良好机遇,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我处将 “结对帮扶”活动列入到党员干部的年度目标考核中去,并建立长效机制。对于弱势群体要在感情上贴近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脱贫上帮扶他们,密切同困难群众的联系,增进同困难群众的感情,努力学习掌握做好新形势下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工作的方法和要领,树立我处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并同深化和巩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及争创学习型机关紧密结合起来,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行业服务型机关建设融入到“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中去,使我处党员干部在增强履职能力和行政执法能力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

三万活动工作总结篇6

项目名称:*市*区20*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区100个行政村

主管单位:*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体育局

建设单位:*区文体局

责任人:*(*区文体局局长)

建设内容及规模:利用村级公用土地,在全区*个行政村,建成标准化篮球场*个,占地面积为10万平方米;修建乒乓球台*个;购置相关体育器材。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万元,分项目投资额及比例为:基本设施建设投资*万元,占*%;设备购置投资*万元,占*%。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240万元,区级配套60万元。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

(一)*区基本情况

1、自然概况

(1)行政区划:20*年8月撤销原*市(县级),设立*区。全区辖17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1个工业园区、3个街道办事处、252个行政村。全区东西长75km,南北最宽处43km,总面积1936km2,有汉、回、蒙、满等18个民族,其中汉族约占73%,回族约占26.5%,其他少数民族约占0.5%。20*年底总人口4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47万人,农村劳动力18.61万人,贫困人口6万人。

(2)地理位置:*市*区地处甘肃东部、*土高原腹部,位于东经1*°25′-1*°27′,北纬35°12′-35°45′之间。*

2、交通道路状况

*市*区为陕甘宁三省区交通枢纽,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素有“旱码头”之称。亚欧大陆桥复线宝(鸡)中(卫)铁路纵贯全境,312国道横穿东西,平定高速公路全线开工,宝中铁路最大货运站位于区域中央,天平铁路(天水—平凉)、西平铁路(西安—平凉)正在建设之中。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西接兰州,北上银川,东连西安,南下宝鸡,跨三省而连六县。全区共有车辆7208辆,其中客车2770辆,货车4438辆,货运量641万吨,年货物周转量53672吨,客运量896万人(次),周转量62747万人。城乡交通营运路线31条,公共汽车93辆,出租车1300多辆。

3、社会经济状况

据统计资料,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3%;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5.9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7.9亿元,农业总产值8.08亿元;全区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9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68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7.91万吨;20*年底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26.*万头。

(二)农民体育设施现状和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近年来,*区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坚持开展体育先进乡镇创建、体育三下乡、农民健身周等活动,促进了全区农民体育活动的开展。一是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建有业余训练点41处,经常参与锻炼的人数近3万人,占总人口的25%以上。二是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崆峒区现有业余体校1所,群众健身广场30多处,各类健身器材60多套,其中争取国家体育总局投资我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8套,价值160万元,有标准化篮球场(含学校)220个,乒乓球台300个。三是积极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群体工作人员队伍进一步扩大,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已发展到400余人,先后有7个乡(镇)被省体育局授予了体育先进乡(镇)。20*年白水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农业部、农民体协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中央提出了加强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的根本指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农村体育工作发展,特别是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就必须加强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和基层体育设施的薄弱环节,重视推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和统筹城乡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二是缩小城乡差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力提升农民的基本素质。加快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发挥农村健身工程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三是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加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为农村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供了平台,把农民引向积极健康、文明的体育活动上来,使聚众,打架、斗殴等不良社会风气明显下降,崇尚体育开发产业的的浩然正气明显上升,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有力地促进农村的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四是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增强国民体质的现实需要。崆峒区坚持开展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以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健身指导和体育科普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三下乡”活动,对农村体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动作用。农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农村体育活动空前活跃,特别是民间传统体育发展较快,成为促进当地文化、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但是,由于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农村体育基础仍然十分薄弱,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组织建设严重滞后,农村体育活动时冷时热,时断时续,农民的体质状况也大不如城镇居民。健身工程的实施,可以解决农村开展健身活场地的问题,推进农村体育发展,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体质。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是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有利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民的体质是整体素质的基础。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农民体质,减少疾病,健全身心,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生产力。二是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对于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形成和谐的邻里关系和文明乡风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有利于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农村体育活动能够培养农民参与竞争、顽强拼搏的意识和团结向上、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四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能有效引导日益富裕起来的农民增加体育文化消费,优化农村消费市场和生活环境,吸引社会资金对农村投入,拉动农村经济增长。五是具备开展农民健身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从我区整体来看,各行政村都具备建设项目所需要的土地、资金及水电配套设施等基本条件,切实可行。

四、拟建设行政村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涉及全区17个乡镇、西郊经济开发区和平凉工业园区的100个行政村,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行政村名称人口(人)村集体经济积累(万元)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

收入(元)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具体数据省略

五、建设内容与规模

(一)建设目标

在我区17个乡镇、西郊经济开发区和平凉工业园区的100个行政村每村建设1个标准化篮球场,2张室外乒乓球台,满足农民群众体育健身需要。

(二)建设内容和标准

建成标准化篮球场100个,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修建乒乓球台200个并购置相关体育器材。篮球场用混凝土硬化篮球场510平方米(30米×17米),水泥罩面不小于10厘米,篮球场四周用三合土打平夯实不少于5米的平整空地。

六、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分项目投资额及比例为:基本设施建设投资200万元,占66.7%;设备购置投资100万元,占33.3%。

(二)资金筹措

本工程总投资30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240万元,区级配套60万元。

七、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从摸底调查、实施方案编制、批准立项开始至全面建成通过验收,建设期限两年,从20*年起至2008年底完成。

八、效益分析

一是项目建成后,为进一步落实《“十一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规划》,推动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发展和提升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二是项目建成后,将惠及我区农村的28万人民群众,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一低频休闲健身的场所,满足农民群众对体育健身活动的需要。三是项目建成后,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有着重要作用。四是项目建成后,为农村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设施保障,真正体现了体育为经济建设、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九、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1、成立工作机构,强化组织领导。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发改、文体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财政、审计、建设、国土等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为成员的崆峒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和协调等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建立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全力抓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工作。

2、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切实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确保建设项目规范运行。区文体局要保证建设资金和配备器材及时到位,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同时,要严格资金使用监督与审计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各乡镇要对本辖区内的农民健身工程做到统一管理,确定专人负责管护,工程建设结束后,要对工程质量、安全检查验收,并对项目建设、经费结算和检查验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

三万活动工作总结篇7

这次职工代表大会的主题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总局、分局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__年各项工作,科学规划“十二五”发展蓝图,安排部署20__年重点工作,团结和带领全场人民,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具创新的精神、更为扎实的作风,做强主导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在垦区“十二五”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全力推动农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下面,我代表农场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__年工作简要回顾

20__年,在分局党委、分局的正确领导下,全场人民同心协力,克服了自然灾害等各种风险挑战,全面完成了上届职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农场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6亿元,粮豆总产13.1万吨,人均纯收入14129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2%、22%和10%。

1、农业发展实现跨越。创造了单产、总产和效益历史最好成绩,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六统一”管理发挥实效。今年农场在推进农业生产“六统一”工作上做到专题研究、专项布置、专题解决,使职工群众在优化种植业结构上、科学组装农艺措施上和职工负担减轻上达成了共识,有效解决轮作问题、农药残留问题、作业标准问题和病虫害防治植保等问题。按照稳麦、压豆、扩玉米、增加马铃薯和甜菜面积的思路,实现了全作物、全面积的科学合理轮作,玉米种植面积比增加2.85万亩,增加粮食产量1.5万吨;大豆减少重迎茬面积,提高了大豆单产水平。“六统一”工作做到了五个坚持:坚持封闭化学除草;坚持航化作业;坚持精密播种;坚持统防统治;坚持集中力量突击抢收。农场采取让利于民政策,严格按照分局7个100%要求,宏观调控生产资料价格,实现职工节本增效486万元。投资1329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新打抗旱机井40眼、新购高炮2门,为农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坚强的保证。二是农机力量继续加强。投资4100多万元用于农机更新,先后购置甜菜移栽机14台、玉米掰棒机13台、大型玉米收获机7台、大垄整型器50台、马铃薯起收机7台、玉米进口播种机10台,保证了农机与农艺措施配套。三是科技应用实现飞跃。投资500余万元新建了农业科技园区和两条总长64公里的农业观光带;新技术覆盖率达到10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7%。科技园区110个大豆品种引进示范和四种栽培模式的对比,为农场20__年大豆栽培品种选择,栽培模式推广,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数据。一、二、六管理区大豆“大垄密”高产示范田,亩产超过200公斤;第二管理区玉米早播高产攻关田,亩产达到813公斤;第三管理区甜菜示范田,亩产超过3吨。强有力的科学措施和实际效果,促使职工充分认可了农场的管理措施。四是“三秋”管理提高标准。农场始终把秋整地、秋施肥、秋洒药作为实施农业标准化提升活动的重要环节,坚持上标准、上水平,做到“三秋”作业与作物收获相结合,与明年的种植计划落实相结合,达到了作业一亩,标准一亩,实现了黑色越冬面积100%;秸秆还田100%;垄作作物秋起垄100%;小麦、玉米、甜菜秋深施肥100%;大豆秋起大垄100%;科技示范带100%应用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秋起垄。高标准、高质量的“三秋”工作,为明年的农业生产上标准、争主动、夺丰收、创高效,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完成了全田绿色食品认证;大力推广免耕少耕、秸杆还田等措施;投资650万元,绿化造林4100亩,栽植各类树木110万株,全场森林覆盖率达到13.8%,农场被评为省级造林绿化先进农场。六是“盛会”参与大获成功。作为“大豆节”主会场之一,农场举全场之力迎接盛会,重点打造“一区两带”,在园区规划了大豆栽培模式展示区、大豆品种展示区、大豆新技术高产攻关田展示区;修建了生态观赏长廊,购买了指针式喷灌机和微喷设备;请专家设计了中心雕塑和大门;添置了动力音响和节能灯,打造了垦区最大的农业科技园区。“大豆节”期间,我们代表垦区唯一的一家农场参展商,在九三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参展,向与会者展示了豆制品系列64种,农场还组织职工群众分成4批到会展中心进行参观,拓展了农场人的发展视野,通过盛会,开通了农场“原字号”粮食向深加工方面转变的道路,为大豆等农副产品实现增加值疏通了渠道,加快了“强工”的步伐,也为农场今后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奠定了基础。

2、畜牧发展提质增量。全年总投资3900万元,新建标准化奶牛小区3.5万平方米,机械榨奶站6个,为奶牛户配置饲料地1.58万亩,全年提供鲜奶补贴、奶牛保险补贴、防检疫补贴145万元,为外购奶牛户提供免息贷款125万元。截至目前全场奶牛存栏6500头,其中80%实现全舍饲、规范化饲养。为了引进先进的饲养技术、管理模式和高效畜牧繁育理念,农场今年与爱德现代牛业合作,创建了科学、规范的奶牛繁育中心,为当地养殖户规范养殖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3、城镇建设日新月异。20__年,农场结合撤队并区和土地整理工作,以住宅建设、城镇配套设施建设、畜牧业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施基本建设项目93项,总投资2.1亿元,其中:争取上级投资5000万元,农场自筹及社会引资1.6亿元。20__年,农场整建制拆除居民点4个,部分拆除居民点5个,总计动迁642户,面积2.49万平方米,为拆迁户提供拆迁补偿及奖励款2290万元,住楼补贴410万元。新建住宅楼15栋,面积5万平米,农场城镇化率达到73%;新建楼房每平米平均售价1380元,成为全局楼房价格最低的农场,全场搬迁户直接受益近950万元。同时,投入260万元完善新区外网配套设施,投入230万元实施新建楼区的道路硬化,投入173万元对场直沿街楼房进行了灯饰亮化。为了使明年的城镇建设提早争主动,我们今秋已经完成12万平米的绿洲嘉园小区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在明年建成垦区知名的示范小区。

4、经济运行健康有序。20__年收缴土地承包费4891万元,总支出3.2亿元,主要支出有:畜牧业发展206万元;社会性支出7670万元,其中:

学校支出987万元;公安政法支出229万元;社保统筹缴费支出2341万元;环境治理108万元;医疗卫生支出476万元;拆迁补偿支出2290万元;住楼补贴410万元;取暖费补贴支出620万元;基本建设项目9个共计投资2.1亿元。面对今年项目多、投资大、资金收入相对有限的状况,农场依然做到了经营秩序健康有序,工作人员开支正常,百姓各种优惠增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对内加强管理、对外树立形象,提高农场知名度,大力争取优惠政策。具体措施是:全面实行财务刚性预算管理,压缩非生产性支出,降低管理费中的小车费和招待费指标20%;基本建设项目全部实行预算管理,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全部通过北大荒贸易集团进行集中采购,农场不额外加一分钱。

5、经贸合作日益广泛。完成了工业园区整体设计规划,招商引资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针对农场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问题,20__年强力推进强工体系建设,派出农场工业、商业等部门到外地考察5次,请北京百年智集团对我场绿色大豆资源进行策划,本着“先打市场再建工厂”的经营理念,打造了“尖儿香”和“尖山谷堡”两大豆制品品牌,开发大豆系列产品64种,并参加了哈洽会、北大荒大豆节、黑河农产品洽谈会和南京绿博会,产品得到消费者认可,已有20余家国内外公司有意向性到农场投资建厂。明年农场将整合资源进行实质性建厂,增加我场大豆附加值,从而带动种植业、畜牧业实现良性发展,扩大就业。我们今年还引进爱德奶牛繁育中心、美国亨氏集团等合作伙伴,引资总额近亿元。

6、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一是创新社会管理,成立了场直社区,实现了社区对场直居民服务与管理的全覆盖。城管部门队伍建设和执法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模式受到省、总局和分局领导的高度评价。二是以“四个一批工程”为主要载体,投入帮扶资金38万元,协调贷款3100万元,结对帮扶280户低收入户。三是文教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投入6万元完善校园监控设备,中考成绩位列全局第一;投资180万元用于医院软硬件建设,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整体提升,疾病防控能力日益增强。四是综治和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积极消除历史积案,着重解决问题,构建大格局,各级领导干部对问题不躲、不推、不拖、不等,做到及时受理、及时回复、及时查处、及时办结农场主要领导带队现场办公,全年组织6次工作组下基层专门解决问题,通过变被动为主动,变上访为下访,变稳控职工群众为服务职工群众,扭转了过去“群访频发、个访不断、劝返很难、息访更难”的局面。20__年,农场投资50余万元为126名“五七工”办理了养老手续,为29名“五七工”协调贷款40余万元,为7人解决历史遗留的教师聘任问题。五是群众文化丰富多彩。全年举办广场文艺演出8次;组织了第十届职工运动会和“金豆杯”篮球比赛;建立了社区图书馆和阅览室;成立了6个文化团体和5个文体协会;统一规划了牌匾和文明标识,提升了农场文化软实力。

7、民生工程扎实开展。深入实施“路、住、水、能、树、文、教、卫、保、富”十大民生工程,努力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20__年,修建场直环路及通村公路11公里;改造供水、供热地下管道1万余延长米;增加热费补贴,前后延长供暖时间30天以上;完成全场4000余户数字电视网络升级改造;社会保障事业逐步完善,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全年为209户低保户发放低保资金和物价补贴80余万元,为130户贫困户发放实物和资金折合人民币4.9万元。同时,完成了三个单位改水工程,保证了居民饮水安全。

8、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继续以“活力政工、和谐农场、感动尖山”为主题,着力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和“北大荒先锋工程”,大力开展“五进家门”和“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党支部亮身份做贡献”主题活动,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加强领导干部廉政建设,职工群众对农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满意度继续保持较高比例,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老干部、关工委、

工会、共青团和民兵等组织在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武装工作顺利通过总局军事部基层武装工作三年规划达标验收。全场形成了人心凝聚、真抓实干、竞相发展的可喜局面。同志们,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和国家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得益于局场两级党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几任班子打下的牢固基础,得益于广大干部职工矢志不渝的奋发努力。在此,我代表农场党委、农场,向所有关心帮助农场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向始终情系尖山、关注支持尖山建设的老领导、老同志,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广大干部职工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农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不大;经济发展方式比较单一;二三产业比重过小;资源开发力度不够;部分干部创新工作、服务百姓和带领职工群众致富意识不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城镇建设品位不高、管理不到位等等。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加快推进现代化大农业生态示范区建设进程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十二五”各项工作新局面

“十二五”期间,垦区将步入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提速期,我场经济也将进入转变发展方式、做强主导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奋力实现超越的关键期。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实施垦区“十二五”规划,坚决贯彻实现分局党委扩大会议提出的构建“四元格局”、推进“五区建设”、打造“七个中心”、建设“六个九三”的奋斗目标,在垦区“十二五”伟大征程中实现农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新跨越。

农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做强主导产业,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增加企业和职工效益,高度关注民生,全力推进现代化大农业生态示范区建设。

“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农场经济要实现两次倍增,即:到20__年,农场的经济总量、利润、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要比翻一番,农场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垦区前列,粮食总产量达到14.5万吨,城镇化率超过85%,“三代”面积超过80万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整体上实现“跨越发展”目标;到2015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要比20__年翻一番,粮食总产量突破26万吨以上,基本建成经济多元化、社会繁荣化、生态效益化,环境友好化,城镇宜居化的农垦新城。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建设四大体系,努力实现十大跨越。

1、着力建设四大体系

按照推进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生态示范区和建设绿色体系的基本要求,着力建设四大体系:

一要着力建设现代绿色种植业发展体系。要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种植户收入为目标,以机械化、智能化、生态化、多元化为方向,着力建设现代化种植业体系,实现粮食增产,农业提质,企业增效,职工增收。

二要着力建设现代绿色产业体系。在二三产业发展上,重点做强“”产业,即:非转基因大豆精深加工业、种子加工业、农药制造业、配套农具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现代物业、现代劳务业、特色旅游业。

三要着力建设现代绿色畜牧业发展体系。实现畜牧发展规范化、规模化养殖,形成完备的畜牧业发展体系,使全场三分之一左右的劳动力从事畜牧养殖和与畜牧业相关的生产与服务,与种植业、加工制造业、服务业“四足并立”,“四轮驱动”农场经济发展。

四要着力建设现代化绿色城镇体系。按照“高品位规划,多元化投入,高标准建设,科学化管理,打造人文镇,建设生态城”的总体思路,重点打造“东林、西园、南水、北工”的大城镇体系格局,把我场在“十二五”期间建成生态、秀美、宜居、和谐的现代化农垦城镇。

2、努力实现十大跨越

一是确保实现两次倍增,努力实现农场综合经济实力的大跨越;二是完成全方位非转基因大豆核心保护区示范区建设,努力实现农场粮食提质提效的大跨越;三是完成万头奶牛基地建设,实现畜牧业发展的大跨越;四是“产业”全面启动并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二三产业的大跨越;五是完成万人城镇建设,绿色城镇体系发挥功效,努力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大跨越;六是拓展共建领域,努力实现对区域经济带动能力的大跨越;七是高度关注民生,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大跨越;八是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努力实现绿色生态农场创建的大跨越;九是弘扬北大荒精神,发展农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实现农场文化软实力的大跨越;十是全方位实施人才工程,努力实现人才队伍素质的大跨越。

三、明确思路,攻坚克难,确保“十二五”开门红

20__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全场上下必须树立跑赢起点,才能制胜终点的意识,高标准起步,快节奏发展,大步伐前进。

20__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总局党委“抓城、强工、带农”统筹发展方针,以推进现代化大农业生态示范区建设为目标,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挖掘资源潜力,做强主导产业,全面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努力实现农场发展新跨越。主要预期目标:力争实现生产总值3.9亿元,实现利润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15000元,城市化率80%以上。具体产业指标:实现粮豆总产14万吨,奶牛存栏8000头,绿化造林2800亩。

1、全面超越,强力推动种植业再升级

按照打造现代化大农业生态示范区的标准,强力推进种植业再升级。一是按照建立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要求,在坚持承包主体、责任、利益到户的前提下,继续加强“六统一”管理,强化“统”的功能,保证全田应用新机械、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艺,实现种植业管理升级。二是取消干部工薪田,全面落实两田制;积极探索新型承包形式,推行股份制家庭农场试点,实现资本、资源有机结合,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积极支持鼓励农户合规有序流转土地,推进规模经营,使土地向种田能手转移,解放富余劳动力,实现土地承包机制升级。三是围绕农业“一提两增”,打造1个高标准万亩大地号,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2万亩;新建晒场3万平方米,解决种植户储粮难题;继续加大节水灌溉面积,实现甜菜全面积节水灌溉,完

成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扩建场直农机服务中心,续建第二作业站农机服务中心;继续加大农机更新力度,计划投资2560万元,配置先进农机具,通过综合配套投资,实现种植业基础升级。四要积极优化种植业结构,全场计划种植玉米9.1万亩,大豆17.16万亩,小麦1.65万亩,甜菜移栽1.3万亩,马铃薯0.9万亩,青贮1.12万亩,杂粮等经济作物3.47万亩,实现粮、豆、经作物比例1:1.88:0.95,力争实现粮豆总产14万吨,实现种植业结构升级。五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和管理区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配齐配强农业科技人员,全力推进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建设黑龙江垦区西部最大的农业航化服务中心;完善科技园区和两条农业示范带建设,增强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带动和休闲观光功能;积极推广先进农艺栽培措施,继续开展五大作物高产攻关活动,确定10个高产攻关田地号,大豆将全部应用抗旱防涝能力强、增产明显的大垄高台栽培模式,玉米将全部实现进口农机具精量点播,探索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和玉米茬原垄卡种植技术;加快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作物,实现种植业科技升级。六要继续深化“绿满尖山”工程,计划绿化造林2800亩,建设1处集生产、繁育、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千亩林苗繁育中心,增加农场森林覆盖率;努力扩展森林、草地、水面、湿地等绿色空间,做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组织各业生产,全面推行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大力推广应用节能节水节肥措施,在洁净的土地上生产出安全放心的食品,实现种植业生态升级。2、谋篇布局,积极助推二三产业跨步前进

二三产业是农场发展领域中的“短腿”产业,同时又是农场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物流业、饮食业、娱乐业、文化产业等方面。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借鉴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积极谋篇布局,助推二三产业扬帆启航。一是建立发展二三产业的硬件平台。20__年工业园区计划进入实质性运转,为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产业布局;继续完善物流园区建设,与分局物流中心对接,为物流业发展布局;完成千平米超市和千米步行街建设,为第三产业发展布局。二是建立市场研发体系,进入中高端市场。充分利用自有的两个豆制品品牌,整合内外部加工和营销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力度,力争使产品进入大城市超市,延伸大豆产业链,实现加工增值。三是建立政策扶持机制,积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为机械厂、砖厂、农药厂等现有民营企业创造宽松发展环境,出台政策鼓励场内外人员投资兴业。四是建立资源研发中心。成立专门机构,对农场各类优质资源进行普查、论证,使我场火山矿泉水、绿色农产品等优质资源得到科学开发,发挥资源效益,增加农场经济总量。

3、科学规划,推进城镇建设提档升级

20__年,农场动迁工作将全部结束,大规模住宅楼建设也将初步完成,万人城镇的格局初步确立,城镇化率要达到80%。具体目标是:拆除居民点6个,动迁居民1350户,动迁总面积8万平方米;打造封闭小区,其中绿洲嘉园新建住宅楼51栋、成为12万平方米的大型封闭小区;完成地下管道给水、排水网改造6000延长米,新建供暖中心1个。一要完善城镇建设规划体系。按照已经确定的农业科技园区、农业观光区、现代农机展示区、工业园区、示范住宅小区、棚菜经济区、林苗繁育区、湿地公园休闲区、火山风景区和物流园区十大园区规划,实现城镇科学布局,彰显高品位、高档次。今后,要一个规划建设到底,避免重复和低层次建设。二要建立城镇开发体系。要形成开发商、农场、个人多元投资的城镇开发体系,形成多轮驱动建城镇的机制,建立严格的保证金收取和责任追究制度,杜绝“一年建楼,多年搞配套”的现象发生。三是建立城镇管理体系。城镇建设三分建七分管,积极建立社区管理和封闭小区物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完善社区供热(供水)公司、物业公司、和城管大队建设,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强化对城镇的管理。完善小区物业管理办法,强化社区物业职能和物业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场区环境卫生、自来水及供暖设施、场直基础设施、场容场貌、辖区公共设施工程建设以及维修与保养等方面的管理。初步形成以农场为主,专业管理和业主自治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体制。各涉及物业管理活动的相关单位、部门要按各自的职责承担社会管理的责任,为物业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逐步探索物业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体制。按照先易后难、分批实施、稳健拓展、覆盖全场的办法,用1—2年的时间,将全场社区居民服务纳入物业统一规范管理轨道。四是建立城镇文化体系。文化是最能体现一个地方潜质和品位的元素,利用1-2年的时间,逐步打造小区文化、广场文化、街道文化、公园文化等等,增加农场文化底蕴,提升小城镇文化魅力。

4、积极引导,确保畜牧业实现新跨越

20__年畜牧业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奶牛存栏8000头,投资370万元,在第三管理区建设1000头简易奶牛小区,配套建设机械化奶站700平米,保证全场奶牛90%入住小区,实现畜牧业数质并重、健康发展。一是强化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兽医人员数量,建立兽医队伍科学培训制度,提高服务水平;配备先进的畜牧医疗和防检疫设备,全力做好防检疫工作;完善农业管理区股份制奶牛繁育中心建设,提高奶牛良种质量和供种能力,逐步淘汰劣质奶牛。二是灵活制定优惠政策。针对不同时期发展特点,制定有利于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体系。20__年,扩大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保证畜牧用草质量和数量。三是加强科技推广应用体系建设。20__年要全面推广tmr精良饲草喂养、“性控冻精”、“机械榨乳”、“性控胚胎移植”、“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先进技术,实现全舍饲精养,提高科技含量和养殖户效益。四是规范畜牧业管理体系建设。实行全场奶牛“统一管理、统一建档、统一繁育、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指导”的五统一规范化管理,实行绩效考核,强化责任意识。

5、拓展延伸,发挥在区域经济中的引领作用

实施场县共建,发挥我场农业技术和管理优势,抢占资源,增加有机户收入。20__年在确保完成“三代”70万亩的基础上,引导农户和有机户进行场外农业生产,农场加大协调,营造环境,实现共赢。同时争取与嫩江县政府合作打造场县共建加工业园区、共享科普区、人才基地培训区和文化交流区等“四大示范区”,充分发挥农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实现共建目标。

6、加强管理,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一是做好经营预算。20__年计划收缴土地承包费5500万元,计划支出4.1亿元,主要支出有:1、公检法司、学校和医疗机构支出1690万元、取暖费补贴支出987万元;2、社保统筹支出2641万元;3、拆迁补贴支出4288万元;4、畜牧发展基金、农机发展基金及马铃薯基金支出434万元;5、基本建设计划总投资2.8亿元。主要项目:计划投资1.45亿元建设12万平方米的绿洲嘉园小区;计划投资2560万元,进行农机具购置;计划投资1011万元,建设航化服务中心;计划投资260万元,建设农场场直公园;计划投资800万元,更新农场场直部分供暖管道、购置50吨锅炉及建450平方米的锅炉房。二是完善机制,全力推进各项改革。推行基层管理区分配制度改革,取消工薪田,实行年基薪、风险收入、重点工作奖励相结合的分配办法,调动基层管理人员推进重点工作和关注全局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我场作为省林权改革试点场的优势,将林地经营权和收益权向职工手中流转,盘活农场林业资产。三是加强财务管理。坚持刚性预算,严格资金流程控制,坚决遏制“小金

库”和账外账现象的发生,开展增收节支,聚集财力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力;加大清欠力度,坚持“谁经办、谁清收,谁批准、谁负责,谁担保、谁偿还”的原则,加大应收款项的清理和回收力度,活化沉淀资金,坚决杜绝前清后欠;加强资产管理,认真搞好清产核资,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债结构;规范资产购置和处置审批程序,完善资产登记和移交手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强化审计监督,积极开展专项资金和重点项目审计工作,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审计,严格执行项目审批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招投标制度,创造阳光管理环境。四是加强依法治企工作。严格土地承包、资产、资源处置、企业改制、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动迁等工作中的合同管理,依法规范合同订立工作,减少纠纷,避免损失。五是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对机关和基层单位全面实行目标考核,细化和量化各项工作指标,严格执行考核办法,形成以岗定责、以责定薪、责权明确、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六是加强粮食管理。经营田生产的粮食必须统一进入晒场,由农场统一组织销售,在粮食销售过程中,积极探索市场询价、竞价出售等方式,提高粮食售价,增加职工收入;积极打好绿色有机牌,建立与国内外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企业、绿色食品营销公司的联系,实现绿色增值。7、增收提质,着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秉持六民理念,大力实施民生工程,20__年用于“十大民生工程”的投入不少于4000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启动“职工共同富裕行动”。各级干部要对贫困职工群众进行“一对一”帮扶,同时动员社会力量,通过爱心捐款,帮助弱势群体脱贫致富,切实解决贫困职工生产生活、就医和子女上学难等问题,实现全场没有特困户的目标。二是改善医疗条件。计划投资110万元,用于医院医疗设备更新,为精神康复科住院患者修建封闭式户外活动场所。三是教小养老。继续加大投资,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提高教师待遇,促进教育教学上水平;认真落实老干部政策,改善活动场所的条件,丰富老年文化生活,实现老有所乐。四是改善群众生存条件。计划投资100万元,对场直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全面改造,实现数字双向传输;大力实施场直绿化、硬化、亮化、净化、美化等工程,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五是推动就业,增加职工群众收入。实现就业,提高收入是最大的民生,随着明年所有回迁户都到场部居住,增加了生活消费成本。我们在20__年将重点解决职工群众民生问题,工作原则是:鼓励场内职工开拓视野,投资兴业,不搞一刀切、不搞平均主义,发挥个人潜力和特长,实现全民干事业,达到富民强场。具体措施是:鼓励个人根据各自特点调研市场选好项目,从小做起,逐渐壮大,农场针对个体项目性质研究制定优惠政策,从退税补税、厂房配置、土地转让和贴息贷款等方面进行扶持。具体分类是:种田能手和科技大户进行规模种植,发展效益农业,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做贡献;有技能的农机户等,提高现代农机使用水平,扩大域外作业数量,增加农机收入;懂管理善经营的养殖能手,依托现有的牛舍资源、优惠政策、技术资源和地域优势,重点养殖奶牛,发展数质并重型畜牧业;工商运建服等个体商户要抓住市场机遇、提高服务质量、拓宽创业渠道;老弱病残等特困人员,农场将通过增加低保、解决临时安住、特困补助等方面,重点解决吃住等生活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于有体力有愿望而没有资金的职工群众,农场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贴息贷款,促进发展。总之,通过提供岗位、引资创办企业等措施,广泛安置就业,增加群众收入。

四、强化保障,协调推进,全面发展

一要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按照“五个好”和“五个带头”的标准,努力加强党的建设。在农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全面推行“一讲、二评、三公示”制度,通过设岗定责、依则承诺,日常记实、据实讲述,逐一点评、公正推优,广泛公示、奖惩分明等措施,让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有压力、添动力,推进党建工作整体上水平;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打击和惩治各种腐败现象,建设清正廉洁高效的党员干部队伍;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培育广大党员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创新发展的能力;以北大荒精神教育为核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培育企业精神,制作场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以社区为主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群众性文化创建活动,为社区各文化团体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健康身上的文化体育活动。在全场开展以创建文明楼道、文明户为载体的文明创建活动,突出本土文化内涵,开展街道命名活动,提升全民文明水平。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等系列文体活动,娱乐教育职工群众,提高农场文化氛围。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动员全场力量,形成巨大合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对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教育、培养与管理,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把能否贯彻各级党委战略部署、能否带领群众提高生活水平、能否创新工作、能否肩负起本单位、本部门发展与稳定的重任,作为衡量干部是否履职尽责的根本标准,把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干部岗位,用优秀干部创造一流业绩。

三要扎实抓好社会稳定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良环境。

三万活动工作总结篇8

三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调查研究,吃透镇情,明晰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实,认认真真地履行了各项工作职能。

   

一、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坚定了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鉴别力,努力在政治上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增强了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创造性的将省、市、县各级政策和兰陵工作实际相结合,确保了党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基层。

   

二、深入调研,吃透镇情,确立明晰的发展思路

   

本着“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吃透镇情、科学决策”的原则,深入基层、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和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对兰陵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刻分析,对工作重点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加强,研究制定了“构建三个区域经济全面推进兰陵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中部城区以承载历史、弘扬文化为主线,展现古镇酒都风采,实现城镇建设与旅游开发的联动发展;南部矿区以石膏资源为依托,组建产业集团,形成加工基地,规范矿业秩序,解决交通难题,树立企业主形象,实现和谐发展;北部菜区以蔬菜产业为主导,创建基地,促结构调整,上加工项目,增种植效益,建设农工商为一体的蔬菜区域。总体上以"城区、矿区、菜区"三个经济区域为重点,城区为中轴,矿区、菜区为两翼,全面推动兰陵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全镇各级围绕这些工作思路和任务目标,奋力拼搏,扎实工作,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实践证明,确定的这些工作思路、工作重点以及总体工作的调整和加强,符合科学发观的要求,也符合兰陵工作的实际。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

   

把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正确决策、凝聚力量、做好工作的重要措施。将工作任务和目标进行明确分工,团结协作。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在班子内部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形成共识,集体决策,分头落实,不搞一言堂。注意总揽全局,加强团结,与其它领导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关心。注意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支持班子其它成员行使自己的职能,班子成员团结协调,心齐气顺。班子内部形成了团结一致干事业,齐心协力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带头转变作风、弘扬正气,树立兰陵良好的风气

   

把干部风气的转变作为推动兰陵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和谐稳定的关键,提出在领导干部中树立“维护大局、团结和谐,奋发进取、争创一流,清正廉洁、依法办事,为民务实、真抓实干”良好风气。在积极倡导带动下,从党政班子成员到各级领导干部,都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转变作风、弘扬正气,在广大领导干部中树立了良好风气,带动了党风政风及整个社会风气的初步好转。

   

五、坚持廉洁自律,带头搞好廉政建设

   

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在工作中,一是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同各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抓好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二是注重加强团结,及时把握班子成员思想动态,保持了班子的整体团结,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能够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倾听班子成员和各方面意见,集思广益,不搞一言堂。四是公道正派,不吃请,不请吃,在外出发从不在部门、企业、村吃饭。五是狠刹不正之风,宏扬正气,严禁工作时间饮酒,严禁工作时间下棋、打牌等娱乐活动,严禁结拜仁兄八弟,严禁拉拉扯扯,搞小团伙,保持了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六、认真工作,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通过三年来团结带领全镇各级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全镇各项工作都有了明显变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1-9月份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9.21亿元,增长16.7%,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00万元,增长15.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03万元,增长16.2%;全镇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086元,增长20.2%。具体工作中:一是农业生产获得较好经济效益,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镇蔬菜面积发展到2万亩,其中棚菜面积8000亩,蔬菜总产11万吨,总收入1亿元。小麦等粮食作物取得较好收成,总产10.2万吨。发展丰产林1.2万亩,绿色通道4500亩,投资400多万元解决了32个村、2.6万人的吃水问题。二是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镇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6600万元,增长20.6%,实现利税1000万元,增长16.1%。产值过500万元的企业达8家,销售收入过100万元的企业29家。全镇招商引资项目8个,全镇合同利用外资66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300万元。三是城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村村通工程完成135公里。四是以先进性教育为动力,提高基层班子整体水平。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全体党员干部共学习必读篇目25篇,参加专题报告会3次,党员自学篇目75篇,人均写读书笔记5篇共计1500余篇,人均写学习心得4篇共计1200篇。共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260件(次)。五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积极开展了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党校、党员活动室、电教室,加强广大干部群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投资120万元,实施校舍危房改造,改善教学条件;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镇8万多人参加了医疗保险;加强计划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共开展以落实节育措施为主的计划生育集中活动2次,落实节育措施431例,其中,放环216例,女扎200例,男扎1例,流引产14例。依法处理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人员76名。对年满60周岁的人全部实行了养老保险,对计划生育特困户实行了救助;深入开展了严打专项斗争,对盗窃、抢劫等黑恶势力犯罪以及对影响经济发展和群众安全的各类痞霸分子放在突出位置,予以严厉打击。共抓捕各类犯罪分子62人,刑事拘留35人,治安拘留27人;抓好“双决制”、“四监管”、“两公开”等各项村级制度的落实,对村里的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和监督,有效化解了农村各类矛盾。共2页,当前第1页1

   

总之,三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继续发扬好的作风,不断改进工作,迎难而上,力争把全镇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为建设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加快兰陵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万活动工作总结篇9

和单位关于联合推进农村信息化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决定》精神,发展山

区信息化,以信息化助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梅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从2010年9月到2010年8月组织开展为期一

年的“百万农民学电脑”活动。通过培训全市广大农民学电脑并实现会电脑、用电脑,提高我市的山区信息建设工

作水平,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帮助农民创业致富作出应有贡献,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按照市信息化建设八大项工作和市山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要求,加强农民电脑知识以及信息化等技能培训,在全市

掀起百万农民学电脑的高潮,达到让农民熟悉信息化知识,增长信息化技能,掌握信息化技巧,助力实现创业致富

,努力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新梅州。

二、活动组织方式

(一)主办单位:梅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信息产业厅。

(二)承办单位:梅州市信息产业局。

(三)协办单位:中国电信梅州分公司、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梅州分公司。

三、活动时间

2010年9月至2010年8月。

四、活动经费来源

活动各项工作由市信息产业局统筹安排,活动所需有关费用由市电信、移动二家通信运营部门负责承担。

五、活动内容及安排

活动分三个阶段四个部分进行,第一阶段是前期工作和全面启动阶段,时间安排为2010年9月底前,开展活动第一部

分内容(前期准备工作、试点实践、宣传造势等)和第二部分内容(全面推进百万农民学电脑活动动员大会);第

二阶段是活动主体实施阶段,从2010年10月开始至2010年6月,开展第三部分“百万农民学电脑系列活动”内容;第

三阶段是总结提升阶段,从2010年7月至8月,开展第四部分内容,即总结前段工作,并保持做好活动的延续工作。

(一)活动第一部分:开展前期准备工作、试点实践、宣传造势(第一阶段范围)。

1、制作统一的宣传标语、横幅、彩带等,加于张贴、悬挂、配戴。在有关通信运营公司属下的指定培训网点和我市

山区信息化各县、镇、村级信息服务网点、农村新网桥工程信息点等悬挂统一的宣传标语。

2、做好在报刊、媒体等平面、立体式宣传。积极在梅州日报、市广播电视台,各县级电视台等进行百万农民学电脑

活动宣传。

3、在政府门户网站、专业网站等加强网上宣传。市政府公众网和各县(市、区)政府公众网、各专业性网站(如梅

州市山区信息网)等显要位置上放置“百万农民学电脑活动”字样宣传广告。

4、充分发挥各通信运营部门的网点和业务优势加强宣传造势。利用有关通信运营部门的网点和相关业务加强面向农

村、农民用户的宣传和服务。

(二)活动第二部分:全面推进百万农民学电脑活动动员大会(第一阶段范围)。

(三)活动第三部分:开展百万农民学电脑系列活动(第二阶段范围)。

1、全面铺开帮助农民学电脑活动: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社会力量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

富、效果明显的电脑培训、学习活动。将电脑等信息化科普知识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对农民群众进行电脑知识的

扫盲式培训、辅导以及相关服务。

2、借助农村远程党教系统的作用开展活动。充分利用农村远程党教系统布及村委一级的大网络,开展电脑知识有线

实时讲课或录播,及时提供网上点播资料方便农民学习。

3、发挥山区信息化服务站、点开展培训服务工作。目前,全市已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山区信息化服务体系,

建立了9个市、县级山区信息化培训中心、80多个镇级信息服务站和700多个村级信息服务点,随着第五批山区信息

化项目的实施,今年将再建35个镇级信息服务站和736个村级服务点,要充分利用这些培训场地、服务站点为农民学

习电脑知识提供有效载体,定期、定点,不定时向农民开放设施、提供辅导,切实把农民学电脑活动做到实处。

4、利用农村新网桥工程网点,加强培训工作。由信息产业局组织、移动公司出资、电信公司等协助建设的农村新网

桥工程已在全市村一级普开,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了1000多个网点(主要在村委、农业大户、农村供销合作店等)

,这些网点都配备了电脑(含宽带互联网)或农村信息机,能大大方便就近农户等的使用和学习。

5、利用通信运营部门网点开展培训服务。一是要求有关通信运营部门有关服务营业厅提供培训,挑选一批有设备、

有人员、有空间的镇级服务厅,包装成为电脑培训点,提供电脑培训服务。二是借此渠道代办点合作:要求全市有

关通信运营公司的渠道代办点定期或不定期免费开放电脑给该区域内的农户学习和使用,并配备一定数量的老师参

与辅导。三是结合“走近通信部门”活动,邀请农民走进有关通信运营公司工作空间,体验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和带

来的实惠。

6、开展网上培训。在政府公众网、有关部门网站上必须提供方便农民学电脑的有关视频资料、有声教材、文字资料

等。

7、加强信息化大篷车、流动服务车等流动型宣传和培训服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信息化大篷车、流动服务车等到县

、下乡、进村进行宣传、展示并提供服务。服务车辆挂“百万农民学电脑”横幅,并备有技术人员随时为农民群众共2页,当前第1页1

讲解电脑使用知识。

8、提供多样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效果。协助单位可以想方设法提供电脑知识学习互动环节,如一些有奖问答等,把

农民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参与进来,在加大宣传的同时做到知识培训。

(四)活动第四部分:活动总结提升(第三阶段范围)。

1、以各县(市、区)为范围,各信息化主管部门自行组织对活动进行总结、自评。

2、以有关通信运营部门为对象,各自开展活动总结、自评。

3、由市信息产业局统一组织召开活动总结大会,通报情况,部署下一步工作。

六、活动要求

(一)成立机构,加强协调。成立活动工作小组,将各工作落实到位。由市信息产业局负责成立百万农民学电脑活

动工作小组,各有关通信运营部门有关人员加入成员名单,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二)细化方案,积极承办。各有关通信运营部门和各县(市、区)信息化主管部门要认真细化活动方案,落实具

体的培训任务等工作,要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各种信息化服务网点、充分调动起镇、村级信息服务点工作积极性,积

极承担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做好定期向市信息产业局的信息报送工作。

(三)统筹安排,共同实施。市信息产业局负责活动的总体策划和组织协调等工作。将统筹安排各相关工作,如制

作多媒体学习课件,普通话和客家话版有声学习课件等;各县(市、区)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活动的具体组

织、协调、实施等任务,各镇级、村级信息服务站点必须切实行动起来,形成市、县、镇、村多级联动,充分配合

、积极支持,切实把全市百万农民学电脑活动实施好。此次活动得到市有关通信运营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资助,各县

(市、区)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与本级通信运营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取得效果。

附:宣传标语

农民免费学电脑,网上寻找致富路!

免费教你用电脑,加快致富有新招!

三万活动工作总结篇10

和单位关于联合推进农村信息化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决定》精神,发展山

区信息化,以信息化助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梅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从2010年9月到2010年8月组织开展为期一

年的“百万农民学电脑”活动。通过培训全市广大农民学电脑并实现会电脑、用电脑,提高我市的山区信息建设工

作水平,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帮助农民创业致富作出应有贡献,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按照市信息化建设项工作和市山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要求,加强农民电脑知识以及信息化等技能培训,在全市

掀起百万农民学电脑的高潮,达到让农民熟悉信息化知识,增长信息化技能,掌握信息化技巧,助力实现创业致富

,努力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新梅州。

二、活动组织方式

(一)主办单位:梅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信息产业厅。

(二)承办单位:梅州市信息产业局。

(三)协办单位:中国电信梅州分公司、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梅州分公司。

三、活动时间

2010年9月至2010年8月。

四、活动经费来源

活动各项工作由市信息产业局统筹安排,活动所需有关费用由市电信、移动二家通信运营部门负责承担。

五、活动内容及安排

活动分三个阶段四个部分进行,第一阶段是前期工作和全面启动阶段,时间安排为2010年9月底前,开展活动第一部

分内容(前期准备工作、试点实践、宣传造势等)和第二部分内容(全面推进百万农民学电脑活动动员大会);第

二阶段是活动主体实施阶段,从2010年10月开始至2010年6月,开展第三部分“百万农民学电脑系列活动”内容;第

三阶段是总结提升阶段,从2010年7月至8月,开展第四部分内容,即总结前段工作,并保持做好活动的延续工作。

(一)活动第一部分:开展前期准备工作、试点实践、宣传造势(第一阶段范围)。

1、制作统一的宣传标语、横幅、彩带等,加于张贴、悬挂、配戴。在有关通信运营公司属下的指定培训网点和我市

山区信息化各县、镇、村级信息服务网点、农村新网桥工程信息点等悬挂统一的宣传标语。

2、做好在报刊、媒体等平面、立体式宣传。积极在梅州日报、市广播电视台,各县级电视台等进行百万农民学电脑

活动宣传。

3、在政府门户网站、专业网站等加强网上宣传。市政府公众网和各县(市、区)政府公众网、各专业性网站(如梅

州市山区信息网)等显要位置上放置“百万农民学电脑活动”字样宣传广告。

4、充分发挥各通信运营部门的网点和业务优势加强宣传造势。利用有关通信运营部门的网点和相关业务加强面向农

村、农民用户的宣传和服务。

(二)活动第二部分:全面推进百万农民学电脑活动动员大会(第一阶段范围)。

(三)活动第三部分:开展百万农民学电脑系列活动(第二阶段范围)。

1、全面铺开帮助农民学电脑活动: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社会力量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

富、效果明显的电脑培训、学习活动。将电脑等信息化科普知识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对农民群众进行电脑知识的

扫盲式培训、辅导以及相关服务。

2、借助农村远程党教系统的作用开展活动。充分利用农村远程党教系统布及村委一级的大网络,开展电脑知识有线

实时讲课或录播,及时提供网上点播资料方便农民学习。

3、发挥山区信息化服务站、点开展培训服务工作。目前,全市已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山区信息化服务体系,

建立了9个市、县级山区信息化培训中心、80多个镇级信息服务站和700多个村级信息服务点,随着第五批山区信息

化项目的实施,今年将再建35个镇级信息服务站和736个村级服务点,要充分利用这些培训场地、服务站点为农民学

习电脑知识提供有效载体,定期、定点,不定时向农民开放设施、提供辅导,切实把农民学电脑活动做到实处。

4、利用农村新网桥工程网点,加强培训工作。由信息产业局组织、移动公司出资、电信公司等协助建设的农村新网

桥工程已在全市村一级普开,到目前为止,已建立了1000多个网点(主要在村委、农业大户、农村供销合作店等)

,这些网点都配备了电脑(含宽带互联网)或农村信息机,能大大方便就近农户等的使用和学习。

5、利用通信运营部门网点开展培训服务。一是要求有关通信运营部门有关服务营业厅提供培训,挑选一批有设备、

有人员、有空间的镇级服务厅,包装成为电脑培训点,提供电脑培训服务。二是借此渠道代办点合作:要求全市有

关通信运营公司的渠道代办点定期或不定期免费开放电脑给该区域内的农户学习和使用,并配备一定数量的老师参

与辅导。三是结合“走近通信部门”活动,邀请农民走进有关通信运营公司工作空间,体验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和带

来的实惠。

6、开展网上培训。在政府公众网、有关部门网站上必须提供方便农民学电脑的有关视频资料、有声教材、文字资料

等。

7、加强信息化大篷车、流动服务车等流动型宣传和培训服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信息化大篷车、流动服务车等到县

、下乡、进村进行宣传、展示并提供服务。服务车辆挂“百万农民学电脑”横幅,并备有技术人员随时为农民群众

讲解电脑使用知识。

8、提供多样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效果。协助单位可以想方设法提供电脑知识学习互动环节,如一些有奖问答等,把

农民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参与进来,在加大宣传的同时做到知识培训。

(四)活动第四部分:活动总结提升(第三阶段范围)。

1、以各县(市、区)为范围,各信息化主管部门自行组织对活动进行总结、自评。

2、以有关通信运营部门为对象,各自开展活动总结、自评。

3、由市信息产业局统一组织召开活动总结大会,通报情况,部署下一步工作。

六、活动要求

(一)成立机构,加强协调。成立活动工作小组,将各工作落实到位。由市信息产业局负责成立百万农民学电脑活

动工作小组,各有关通信运营部门有关人员加入成员名单,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二)细化方案,积极承办。各有关通信运营部门和各县(市、区)信息化主管部门要认真细化活动方案,落实具

体的培训任务等工作,要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各种信息化服务网点、充分调动起镇、村级信息服务点工作积极性,积

极承担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做好定期向市信息产业局的信息报送工作。

(三)统筹安排,共同实施。市信息产业局负责活动的总体策划和组织协调等工作。将统筹安排各相关工作,如制

作多媒体学习课件,普通话和客家话版有声学习课件等;各县(市、区)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活动的具体组

织、协调、实施等任务,各镇级、村级信息服务站点必须切实行动起来,形成市、县、镇、村多级联动,充分配合

、积极支持,切实把全市百万农民学电脑活动实施好。此次活动得到市有关通信运营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资助,各县

(市、区)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与本级通信运营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取得效果。

附:宣传标语

农民免费学电脑,网上寻找致富路!